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精选12篇)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1
翻译是外语学习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和意识映像,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1) 学好翻译、做好翻译要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区别的好坏, 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2) 这就使翻译中的对等产生了全部对等与部分对等。全部对等指两种语言中两个对等词词全相同。例如, 汉语中的“拉”和英语中的“pull”就不可能词义完全对等:
拉拉手shake hand;拉拉队cheering squad;拉肚子diarrhea;拉选票canvass;Pull a tooth拔牙;pull in进站;pull round恢复健康;pull together齐心协力pull off a plan努力实现计划。我们可以看出, 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文化不可能完全对等, 成功的译者要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 就应综合考虑原文的三重含义, 不能只求字面意义和结构搭配, 而忽视了文字所隐含的社会文化现象。例:
错译正译
Daylight time日光时夏令时
Stand in the queue站在辫子中间排队
Standline死亡线截止期
Echo test回声试验超声波检查
Standing committee站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把英汉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化。
准确掌握词义的方向性
英语很多动词具有方向性, 例如, decide就是一个表示“双向”的词, 既可指将来, 也可指过去。请看下面两句:
(1) We decided that everyone shall bring ten dollars.
(2) They decided she was really a good teacher.
在第一句中, decide指将来, 而在第二句中则指过去, 因此, 两句话应译为: (1) 我们决定, 每人带十美元来 (2) 他们认为她确实是个好老师。
正确理解词的喻义, 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 he said he had a bone in his throat, 汉语中的“骨鲠在喉, 一吐为快”和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很相似, 但汉语成语意为“某人心里有话没说出来, 必须说出来才痛快”而英语短语是不想表态的一种借口。真的喉咙哑而不适, 说“have a frog in one’s throat”;因伤心而喉咙哽住了, 则可说“have a lump in one’s throat”;因此, 这句话可译为“他说他的喉咙说不出话了”。英语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have a bone in one’s lag/arm。意为腿/胳膊抬不起来了, 其实是不愿去某地或做某事时的一个借口而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少“虚假对应”的词汇, 从表面上看似乎指的是同一事物, 而事实上风马牛不相及。在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喻义, 预防文化陷阱。
理解词义的引申意义, 找准英汉词语的对等意义
我们常用的熟词, 常常有多种意思, 而这些意思和其所对应的汉语有时很不一样, 也许基本意思和核心意思一样, 但延伸意义和用法就很不一样, short就是这样一个词, 其基本意思是“短”, 可指空间距离, 也可指时间, 如a short time ago就是“不久以前”的意义, 其引申意义可指“短缺/缺少”, 但short是一个多义词, 远不止表示“短”的意思, 特别是许多意思从汉语的“短”推断不出来, 要从上下文和搭配中才能了解。例:
(1) He has a short temper.或He is short tempered.他是个急性子。
(2) Betty felt sad that Tom was very short with her today.贝蒂很伤心, 因为汤姆今天对她很不耐心。
(3) This cake eats short.这种点心吃起来很松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英语词的意思往往比其对等的汉语词广, 不要把一个个英语词和汉语词固定地对号入座, 而要根据上下文和搭配选择合适的译法。
正确理解句中的逻辑修饰关系, 选择适当译法
The roads are jammed with visitors in their recreational cars在这句话中, their recreational cars是一个名词加上定语修饰的短语, 但是从语文上说这里的定语recreational并不是修饰cars的, 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称作“转移形容”, 即逻辑上修饰的不是其后的名词, 而是visitors, 因而确切的翻译应为“路上挤满了开车休闲娱乐的游客”。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 我们看出, 学习和理解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的字面意义、结构意义及社会意义, 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无疑是做好翻译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0年第十一期 (41) .
[2]严敏芬.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选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四期 (70) .
[3]赵彦春.翻译类型问题的归结[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三期 (1) .
[4]庄恩忠.英汉文化词语与翻译处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第一期 (71) .
[5]郭志谦.汉语构词与翻译过程中源词意义的扭曲[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三期 (67) .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2
文化语境与英汉商标语用翻译
商标的语用意义与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翻译的准确性在于把握其语用意义.文章主要从语用学和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跨文化语境下商标语用意义的异同及其对语用等效翻译的影响.
作 者:党兰玲 DANG Lan-ling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08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27(2)分类号:H315.9关键词:文化语境 商标 语用意义 语用等效
文化因素与英汉翻译 篇3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英汉民族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英语和汉语是英汉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方式,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和文化差异。正是这些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不懂得英汉文化及其差异,是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然而,在许多英汉译例中文化因素并未准确体现,这是导致许多英汉译例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缺失以及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旨在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一、英汉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人类学家把把文化划分为四大系统,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环境、生产、交换和分配方式、科学技术等。社会系统包含社会阶级、亲属制度、政治、法律、教育、风俗习惯等。语言系统包含字位结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等。观念系统包含宇宙观、艺术创造意象、信仰、价值观念、认知思维等。
(二)英汉文化差异
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对象性,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英语国家和中国地理位置和人种不同,这必然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形成。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模式和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
1.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社会的虚幻的反映。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较深。中国人信奉佛祖和各类神仙,认为他们神通广大,支配世间万物。汉语中有许多词语与佛教有关,如:现象、顿悟、缘分、解脱、因果、苦中作乐、五体投地、一丝不挂、三头六臂、当头棒喝、本来面目、不二法门、大千世界、一尘不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汉语中也有很多关于道教的词语,如:长生不老、道法自然、江湖等。而英语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人的救世主,主宰着人间一切。英语中有许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语,如:God bless me!(上帝保佑!),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2.社会习俗差异
英汉文化在风俗习惯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在饮食上,汉民族吃饭用筷子,而英民族用刀叉。在色彩方面,汉民族自古喜欢红色,认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快乐、成功等。汉语中有许多与“红”相关的词,如:戴红花,红榜,满堂红,送红包,红极一时等。而英民族认为“红色”是不祥之色,常与愤怒、危险、战争、恐怖相联系。英语中许多与红有关的表达都含有贬义,如:red handed(沾满鲜血的),a red battle(血战)等。
3.思维模式差异
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在一个区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民族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英民族的思维模式以抽象思维、直线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为主,习惯用抽象概念来表达具体事物,表达思想直截了当,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而汉民族的思维模式以具象思维、曲线思维和整体综合思维为主, 喜欢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表达思想比较迂回,习惯从整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并着眼于各部分间的外部联系与相互作用。
4.历史典故差异
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着民族的智慧。英汉民族都有许多反映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典故,形式虽短小精悍,但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典故有三顾茅庐,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画龙点睛等。英语典故有The Heel of Achilles,Helen of troy,Pandoras box等。英汉历史典故都源于英汉文化,因此,英汉民族的人们对本民族的历史典故都有各自的语义联想。
二、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缺失
当前许多译者英汉翻译实践中,往往过多地关注词对词、句对句、篇章对篇章的文字转换,而对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讨论不多。许多译者虽然掌握了比较丰富的英汉词汇、语法、语篇方面的知识,但却经常会犯理解错误或交际错误,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源语文化背景意义不太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转换。这也往往导致译文质量不是太高。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由于区域和人种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特色文化。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历史典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反映着文化属性,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特性。英语与汉语这两种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如果不能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
例1:
原文:I think his presence here is the proof that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work.
译文:我认为,他的到来是对我们的工作重视的证明。
英语多用名词,而汉语多用动词。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往往会将英语中的名词转换成汉语中的动词。英文中presence、proof和importance是比较抽象的名词,在汉译时并未转换成汉语的具体动词。这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文化因素,因而,译文并不是很地道的汉语。
例2:
原文:在四川,有一处美妙的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声婉转,流水潺潺,名胜古迹荟萃。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译文:In Sichuan, there is a scenic spot. It lies beneath Xuebao, tha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 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 This is Huanglong(Yellow Dragon) in Songpan county.
例2中汉语原文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语篇展开模式是先描述,然后再点出美妙的地方。译文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却不符合英美人的思维模式,不符合英语语篇的发展模式。英语语篇往往喜欢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再描述。
例3:
原文:The man is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译文:这个男人像被捆扎的母鸡。
英语原文中“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是英语谚语,译者按字面意思将其译出,此翻译行为没有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这使得译文很难被汉语读者理解。实际上谚语“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跟汉语中谚语“热锅上的蚂蚁”意思相近,因而,翻译时,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将原文译为“这个男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以使汉语读者就很容易理解原文的内涵了。
三、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
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重大。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英汉民族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历史典故等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方式,反映着文化属性,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特性。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中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和文化差异。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体现在词汇、句子、语篇等各个方面。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英汉翻译过程中必定是英汉文化的翻译过程。然而,由于英汉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英汉翻译中必须考虑这种差异,否则无法准确传达源语思想。王佐良指出,一个译者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李绍年认为,翻译的实质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用不同语言对原作内涵文化的再现。
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往往是比较棘手的,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鉴于此,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重视文化因素。
熟悉英汉文化及其差异能够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时时刻刻以文化的视角来处理翻译文本,这样能使其准确理解原文,从而准确、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思想。这样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才会减少、甚至避免一些错译和误译。比如,译者如果熟悉了英汉文化及其差异,就不会将a fat head(呆子)译成“大脑袋”,将I m a Dutchman if Im lying(如果我在说谎我就不是人)错译成“如果我在说谎我就是荷兰人”,将“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错译成“a red person”,将“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我访问过一些地方,遇到过不少人,要谈起来,奇妙的事可多呢)误译成“有很多奇妙的故事要谈,我访问过许多地方,遇到过不少人”。
总之,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充分地考虑翻译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从而提高其翻译水平和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李延林,夏志明,谢孝兰.论英汉文化翻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
文化空缺与英汉翻译 篇4
翻译,在古时候叫做“象寄”或“通事”。《说文解字》里说:“传译四夷之言者。”《义疏》里也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这些定义都是将翻译归结为语言外壳的变换。而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翻译的研究也出现了多维度、跨学科的趋势。雅可布逊在《翻译的语言观》一文中第一次将语言学、符号学引入了翻译,强调:“广泛的语际交流,特别是翻译活动,必需时刻接受语言科学的细查。”其后奈达将信息理论引入了翻译,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亦提出“翻译是现代信息传递工具”的观点。而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最具“革命”因素的当属文化学派。这一学派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甚至也不是篇章,而是文化;基于词语对等或篇章对等的“忠实”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这种文化的翻译观显然是从更为深刻的文化层面来揭示翻译的实质。著名学者张今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把原作品中已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另有学者指出:“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由此可见,翻译的实质就是用本来负载有自己独特历史文化的语言表达源语所负载的文化,让处于不同语言与文化环境中的读者能更好地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并促使本土文化发生变化,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所以,研究不同文化间、不同语言习惯的本质差异,分析不同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无疑会给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带来新的启示。翻译本质上是两种语言代码之间的转换,而语言总是受文化影响与制约并且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我们明确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明确了翻译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翻译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翻译,翻译的本质目的是实现跨文化的交际。文化及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和必要手段。翻译之所以显得这么难,在于它必须对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进行恰当的处理。而在这种双语交流中,对作为文化差异极致体现的文化空缺的处理尤为重要。因为译者对其的诊释必将影响到译文读者的感知方式,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异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所有的人都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地球,因此,不同地方的人会有一种共性。他们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他们的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和物体的描述。他们使用的语言不论多么不同,都是反映着相同的客观世界和现实。正是这些共性使得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成为可能。然而,文化赋予了语言以特征,文化异性在本质上更突出。每种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其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个性。因此,两种语言和文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两种文化中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完全的不同。如果没有这些差异,翻译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每个民族有其自己的种族群体、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宗教信仰、价值体系、习俗、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社会环境等,所有这些因素随着民族的发展而沉淀在文化中。当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发生时,这些文化因素带来的障碍将使翻译陷入困境,因为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比纯粹的语言差异要重要得多。难怪Nida说:“翻译中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语言差异,而是文化差异。”
文化空缺,作为一个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异质性的极端形式,充溢着文化的民族特征,使得翻译者头疼。文化空缺指一国文化中的某种文化因素在另一国文化中不存在,甚至可能导致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不正确与不合理地理解文化空缺将不可避免地阻碍交流的过程并导致误解,甚至导致失败的交流与不正确的翻译。文化空缺因素的移情不但是语言移植的行为,而且是文化繁殖的现象。只有当文化空缺因素顺利地、成功地移入目标文化中,才有可能逐渐被目标文化接受者理解并接受。随着不断强化的交流,文化空缺因素可以逐渐减少,只有文化空缺因素最后被目标文化接受者理解和熟悉,交流和翻译的目的才能实现。因此,意识到两种语言的文化空缺因素是翻译过程与正确理解的根本。
任何翻译方式一般都归于以下三种:同化、异化和折衷。同化法是指:(1)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2)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3)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4)插入解释性资料;(5)删去原文中的实观材料;(6)调协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异化法是指:(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折衷法是指兼顾这两种方法。显然,同化与异化法都有其优缺点,同化法通常表现为严格枯燥,而异化通常使目的语读者费解。折衷法如果用得好,结构处理得当,就常被视为翻译的最佳方法。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归根结底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是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另一方面,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思想的工具,语言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反映着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作为语际交际过程,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的交融和文化的整合过程,必然体现两种文化间的碰撞或融合。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承载的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多相异之处,文化空缺就是这些差异的极端表现。关注文化空缺现象,处理其中的文化差异,跨越语言鸿沟,这是翻译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译者必须从两种语言中最富有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空缺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的现象中找出可译的方法来。译者不仅要替译语读者解读原语的语言符号,更要破解原语的非语言符号—文化内涵。所以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而且需深刻了解文化间的差异。译者的责任就是要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虽然译语文本作为语言结构和语境间动态顺应的结果,与原语文本不可能有完全的等值,但译者却可以尽力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有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Ed-ucation Press, 2002.
[2]孙利民.语言与文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何建中编.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5]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篇5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多风趣幽默,饱含哲理,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为流传。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汉语的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明显与曾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佛教有关。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和基督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是十分自然的。例: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上帝赐给食物,魔鬼派来厨师。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以上谚语明显与基督教有关,因为谚语里出现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征。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英语中的God经常与汉语中的“天”相对应。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语中God save the Queen是家喻户晓的句子。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突然从紧张、焦急、或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会脱口而出:Thank God!中国人崇拜“天”。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运气好的人是“天之骄子”。只要好心人得到报答而恶人受到惩罚,我们就会说“苍天有眼”英国人和中国人都要有寻求帮助的对象。只是说英语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国人找的是“天”而已。
2.出自《圣经》和英语文学巨著里的谚语
《圣经》是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也是包括英语国家在内的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经成为谚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不可明珠暗投(不可对牛弹琴)。Judge not according to appearance.不可根据外表做出判断(勿以貌取人)。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伟人并非事事聪明。
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谚语的又一来源。许多汉语谚语源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源于《水浒传》;“明
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源于《红楼梦》。许多英语谚语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叙事诗和十四行诗。例: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玫瑰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是香的。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are merely players.整个世界就是个大舞台,形形色色,人们只是其中的演员。
其他的文学大师也对英语谚语宝库做出了贡献。例,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名句: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宁在地狱为君,不在天堂作臣)和华尔沃斯的诗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从小知其人),以及英国思想家培根的名言: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都成了英语谚语。3.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是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框架。一个国家的地理特色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其语言中,尤其是在谚语中。例如,汉语谚语“不到黄河不死心”就明显与黄河有关。英语谚语中也有地名。例: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背煤上煤都,多此一举。
Oxford for learning, London for wit, Hull for women and York for horses.牛津人学问好,伦敦人才智高,哈勒的女人美,约克的马匹棒。4.与航海有关的谚语
英国是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国,对英国人来说航海一直很重要。正像邱吉尔说过的那样,英国人是海洋生物,因而许多英语谚语都起源于他们的航海经验。例:
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船沉鼠要逃(树倒猢狲散)。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漏沉大船(蝼蚁之穴能溃千里之堤)。Any port in a storm.船在暴风雨中不择港口(慌不择路)
以上谚语都与航海有关,而它们相对应的汉语谚语却有大陆文化特点。英汉语的鲜明区别是英国人用他们的航海经验作为生动机智的谚语的源泉,而中国人却从他们在陆地上的经验吸取营养,产生谚语。5.与英国历史有关的谚语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而谚语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例:
It is as hard as to please a knaveas a knight.取悦坏蛋和骑士同样困难。
浅析英汉词义的差异与翻译 篇6
关键词: 词义 概念意义 联想意义 翻译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蕴涵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比属于同种语系的语言差异更加明显。本文试对英汉词义进行比较,讨论词义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二、英汉词义的差异
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提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主题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他还提出,后五种意义可以用“联想意义”这一名称来概括。这里借用Leech的分类,从词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两方面比较英汉词义。
(一)概念意义不完全对应或完全不对应。
由于两种语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不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一些表示某事物或现象的概念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找不到对应的词,或者即使找到也不完全对应。英国人有喝下午茶(afternoon tea)的习惯,但是其实英语中还有Low tea和High tea的说法,区别在于Low tea在起居室的矮桌上享用,而且是人们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时间在下午四点左右。而High tea则在饭厅的高桌上享用,是人们劳累一天后补充体力的餐前小食,它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能量,时间一般是五点过后。所以,我们一般所说的英式下午茶应该指Low tea。但是,无论是High tea 还是Low tea,在汉语里都找不到对应的概念,因为中国人没有这种生活习惯。
(二)概念意义完全对应,而联想意义也相同。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术语、专有名词和一些物体的称谓上,如linguistics与“语言学”,rechargeable batteries和“充电电池”等。它们不仅从概念意义上看彼此吻合,联想意义也是近乎一致的。
(三)概念意义不同,而联想意义却有相同之处。
英汉两种语言源自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民族的特点。同一个事物,同一桩事情,虽然表达方式不同,引起的联想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对颜色喜恶是一种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词汇,颜色blue和黄色,blue film和黄色电影有相似的联想意义。汉语里的“鱼米之乡”和英语短语a land of honey and milk,鱼米和蜂蜜牛奶,是不同的事物,却共同指代物产富足之地。
(四)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
语言源自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两种语言中,确实存在着某些概念相同但是联想意义相同的词汇,但更多的则是概念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的词汇。比如“龙”是我国人民的吉祥之物,是中国皇帝的象征,所谓“真龙天子”。但英语中“dragon”却是一种又凶又丑的怪兽,同样是龙,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涵义截然不同。
三、翻译策略
英汉词义上的空缺或不对应,大大地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英汉互译常常采用加注法填补空缺。
(一)音译加注解。
通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东西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注解的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英文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是一种丰富。比如:
第二,她相信冲喜,在病中给儿子完成花烛之喜。
例句当中的“冲喜”是中国人的一种封建迷信行为,用“喜事”来“冲”掉不好的运气,期望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译成:
Second,because she believed in tsunghsi,or confronting an evil by a happy event,in short,having the wedding while the boy was ill.
(二)直译加注解。
直译虽然令目标语读者感觉不自然,但是和注解搭配起来,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保留源语言的构词特色,还能不损失本意,一举两得。比如:
她把木兰的生辰八字按天干地支说明。
“生辰八字”是典型的中国特色词,在英文里没有对应的词义,所以,译者对其进行了直译加注解的处理:
She gave him the “eight characters”,consisting of the hour,day,month and year of Mulans birth,each being the represented by two characters of the Celestial and Terrestrial Cyles.
四、结语
词义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如此之大,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力求准确地传达出原语的概念意义,并尽量保持联想意义的最大近似值,避免信息流失。通常情况下,表示食品、乐器、民俗等民族特有事物的名词,采用音译的方法比较好。当概念意义与联想意义在两种语言中都相同时,翻译时径直采用直译即可,但需注意的是,直译并非字字对应。
参考文献:
[1]Leech,Geoffrey.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M].England:Penguin Books,1981.
[2]Lyell,William A.,trans.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 篇7
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形式, 依靠语言来表达, 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 是思维外化的载体, 是现实的抽象化。正如萨丕尔所说:“语言, 作为一种结构来看, 它的内面是思维形式。”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 相互作用的双方在力量上是不平衡的, 其中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人类思维不仅具有共性, 同时也具有个性, 即民族性。这种个性, 突出地反映在人类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正是这种思维个性所形成的语言形式上的差异, 构成了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障碍, 这就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困难, 其应必须克服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译出适合接受者的译文。由于各民族的历史、生态、民情、风俗、宗教不同, 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 不同民族的思维角度可能不尽一致, 从而在语言上会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
二、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反映
汉语是分析性语言, 重悟性, 西方语言是综合性语言, 重理性;汉语是形象语言, 西方语言是抽象语言;汉语是直觉性语言, 西方语言是逻辑性语言;汉语重主体性, 西方语言重客体性。
1. 整体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整体型思维始终居于统治地位,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观念构成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本内容。整体型思维把人与自然, 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 人体与社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 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结构中, 身心合一, 形神合一, 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合一。天与人、阴与阳、精神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反的是, 西方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在于柏拉图对于实在和现象的区别的阐释。他认为实在是永恒的, 没有时空的定位, 可称之为共相或理念, 它规定一切个别的事物, 是绝对不变的, 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西方人认为, 事物及其关系各有其共相, 宇宙也有共相, 万事万物亦各有不同的共相, 但每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共相, 犹如一个人只有一个灵魂一样, 由此形成了西方人的分析型思维。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对英汉语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整体型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无词形的变化, 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 遣词造句中完全依据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 而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 语法形式多样化和组词造句中语序结构较为灵活。
2.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趋向具体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 反映在语言组织上习惯用音、义、形的具象思维创造文字, 采用意合使词汇内容丰富可感, 表达思想时, 好就事论事, 举例说明。而西方思维趋向于抽象化, 西方文化秉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 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尚思”。他们偏重空间的真实性, 采用严密的词性变化表达语义信息, 体现语法范畴, 善于谈论观点、方法、原则等。
英汉文字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东西方民族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最好例证,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上的表现为:汉语较少使用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 而较多地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这种表达给人一种“实”“明”“直”“显”“象”的感觉, 如“望梅止渴” (借以想安慰自己) 中的“梅”与“渴”。英语常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念, 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虚”“泛”“曲”“隐”的感觉。如:
(1) 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意识到了在住房和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A great public awareness exists about the prevailing problems of housing and education.
(2) 他走起路来, 不知不觉平添了几分尊严。Anew dignity crept into his steps.
两例中的抽象名词awareness和dignity, 均表示具有共相概念的一类人、物或现象, 而汉语中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抽象概念都要具体化, 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行文习惯。
3. 直觉型思维和逻辑型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思维方式是非逻辑的, 具有重直观直觉的特征。直觉思维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 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知觉和总体把握, 重直觉领悟, 轻理论分析。与之相比的是西方人的重逻辑推理。西方思维注重科学、理性, 重视分析、实证, 因而必然借助逻辑, 在论证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形式逻辑, 它使西方思维方式具有理性、分析性、实证性、精确性和系统性等一系列特征。
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 (hypotaxis) , 即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达到语言形式的完整, 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 概念所指定界分明, 组织严谨, 层次井然扣接, 句法功能呈外观形。汉语重意合 (parataxis) , 即语言表现形式意念引导, 根据主观直觉, 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关系来, 句法功能呈隐含形式。如:
(3)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朱自清:《背影》) At the sight of his burly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but I 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ther he no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
有人经过长期观察, 悟出了一个精彩比喻:英句似“葡萄型”结构, 汉句若“竹竿型”结构。他们认为, 英汉互译就犹如在“葡萄”与“竹竿”之间作转换。所谓“葡萄”与“竹竿”之间的转换, 通俗言之, 在汉译英中, 即将汉语短句化成英语长句。结构性连词but起了关键作用, 而后半句使用的so that则更使全句一气呵成, 浑然一体。
4. 主体性思维和客体性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 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中国人受佛教的影响颇为深远, 他们一向把世界看作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构成的统一体, 强调整体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融合, 长期以来, 形成了以“人”为中心去观察、思考一切的方法。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 以自然为本体, 比较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 进而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了生命和无生命的, 可知的与不可知的, 物质的与非物质的, 存在的与非存在的等一系列两两对立的概念和范畴。这种重视外向探索, 不懈追求的精神, 以及把宇宙自然看作是人类对立面而加以研究和征服的观念, 逐渐形成了客体性思维, 即把客观自然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中心。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形态上, 其明显的标志之一, 在主语的选择上, 汉民族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行为, 有灵动词作谓语时, 不能以无生命的抽象名词作主语。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 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另外, 英语的被动语态比汉语多也说明了这一点。英语多用喜用非人称主语句, 汉语少用厌用非人称主语句, 英语主语一般不能省略, 汉语无主语, 省略多。如:
(4) The truth finally dawned on him.他最终明白了真相。
(5) October 1998 found me studying in America.1998年10月我在美国学习。
以上例句中, 原文的主语都不是动作发出者, 这符合英语的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 而在汉语中都必须根据句子的逻辑语义或语境语义改换或增添主语, 这样才使译文符合汉民族的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 这种差异在英汉翻译中是很普遍的, 一般都要进行主客体转换, 提高主、客体意识。
摘要:东西方不同的哲学观念导致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说话和行文的遣词造句。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本文在具体阐述了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了英汉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及在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语言,翻译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李瑞华.英语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李英春, 杨敏.中西思维模式与语篇组织[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1) .
[4]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5]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8
1. 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西依高山、东临大海, 汉语中, 东风意味着春回大地、和煦温暖、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夜放花千树”。东风一般指春风。西风常指秋风, 让人想到凛冽、刺骨、萧条、颓败等。如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 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 李清照的“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还有一些词语如西风残照、西风萧瑟, 西风扫落叶之势, 等等。而西方文化里, 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 代表寒冷, 西风才是象征春天、温暖、生命、希望等等之类美好意象的。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写过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其中有一句是“O, wind, 此句里的wind即是指西风。再比如, 中国人心中, 夏天和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有“炎炎夏日, 骄阳似火”,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而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的可爱和煦) ,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 夏天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如此不同, 原因就是地理位置不同,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 属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 而英国位于北温带, 海洋性气候, 夏天明媚温和 (刘永红) 。所以, 翻译时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
2. 宗教
西方人多信基督, 熟知圣经,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不理解圣经就不能真正理解西方文化。比如, 西方人交叉手指 (cross one’s fingers) , 如Fingers crossed! (求神保佑!) 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 (祈求好运吧!) 这一习俗源于基督教, 据说已有说百年历史, 基督教里, 耶稣基督为世人赎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许多教徒在危难紧急时刻, 都在自己胸前划十字架, 祈求上帝保佑。另一个短语“in the seventh heaven”不能同“升天”、“死”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 七重天是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最高层。言下之意, 人能身居天国最高层、与上帝同处, 自然是非常愉快的。因此, 这条成语汉译一定要从“愉快”、“高兴”的意义出发, 如:“欢天喜地”、“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其乐无穷”、“心花怒放”等 (冯庆华) 。其他还有很多, Noah's ark (诺亚方舟) ;a judas kiss (犹大之吻---比喻背叛行为) ;the Tower of Babel (巴别塔, 比喻空想的计划, 空中楼阁) ;Naboth's vineyard (拿伯的葡萄园, 喻指使人垂涎之物) 等等皆出自圣经。中国人主要信奉儒释道, 儒家学说对中国人影响深远, 其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佛教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国。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humanity, justice, propriety, wisdom and credit) 。儒家学说里广为人知的论语,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 (If three of us are walking together, at least one of the other two is good enough to be my teacher)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means labou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汉语里受佛教文化影响产生的一些熟语, 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A wrongdoer achieves salvation as soon as he gives up evil;The butcher who lays down his knife at once becomes a Buddha)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go on tolling the bell as long as one is a monk----do the least that is expected of one;take a passive attitude towards one’s work) ;临时抱佛脚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seek help at the last moment;make a frantic last minute effort) ;借花献佛 (present Buddha with borrowed flowers---to borrow something to make a gift of it;offer somebody favours at the expense of another) 。道教影响下产生的一些俗语: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like 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 each showing his or her special prowess----people doing the same job, but each in his own special way, and each doing it well)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the truth grows a foot high, the evil grows to ten;as virtue rises one foot, vice rises ten----the more illumination, the more temptation;where God has his church, the devil will have his chapel) , 宗教信仰的不同, 使得中西方的文化不同, 这就要求翻译时要注意到, 并要事先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渊源, 再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
3. 传统与习俗
各国由各国的风土人情, 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也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 英国人见面打招呼, 最简单的, 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ello!How are you!而中国人见面时的客套话一般是:“你吃过了吗?”“你到哪儿去?”“你干什么去啊?”, 这些在中国文化里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都是一些礼节性的打招呼用语。然而, 这在西方人听来, 就不可理解了, 他们会当真, 认为这是私事, 他人不应过问, 除非是亲密的朋友之间。所以, 如果翻译时, 照直译成“Have you eaten the meal?”对方会认为, 你想请他去吃饭。翻译中遇到这样的情况, 应作相应的文化转换。再者, 从亲属称谓上看, 英语中的称谓名词比汉语少很多。比如aunt, uncle, cousin这些词就很笼统, aunt是指姑姑, 姨娘, 舅母, 婶母, 还是伯母?uncle是指叔叔, 舅舅, 姨夫, 姑父, 还是伯父?而cousin可以指堂兄弟姊妹和表兄弟姊妹, 连性别都没区分, 这些要翻译成中文就要联系上下文才清楚。而汉语就把这些称谓区分得很严格, 既区分出了性别, 又分出大小, 提倡长幼尊卑有序。英语中除了dad, mum, grandpa, grandma, uncle, aunt等几个简单的称谓常使用外, 其他的几乎不用。人们常常直呼对方的名字, 称谓本身体现了不平等, 直呼其名, 自然就符合追求人人平等的西方人的习惯了。
结束语:
英汉文化差异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方面, 细加探讨还有很多可供我们研究和学习。美国翻译家Eugene A.Nida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说过:“在动态对等翻译中, 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一种动态关系, 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翻译不是机械的一一对等, 它不仅是语言的编码解码过程, 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翻译是文化的翻译。由于两种语言间存在着文化差异,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种种问题, 所以翻译工作者除了要通晓了两种语言文字外, 还要精通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摘要:本文从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方面, 举例探讨了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认识到其重要性, 得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文字, 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靳梅琳.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河北: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4]刘永红.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J].英语学习.2000, 1.
[5]奈达.翻译科学探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对比与翻译 篇9
1.1 梅花与plum
1)中国文化中的梅花
梅花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花卉。梅花由于开在寒冬时节,顶风冒雪而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古人认为,梅花有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的五瓣分别代表平安、长寿、幸福、善德和善终。在中华民族以花咏情的诗词中,颂扬梅花的诗词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花的数量。例如: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的这首诗表现了梅花坚毅、高洁的品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毛泽东曾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来表达中国人民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与风雪作斗争的英雄气概。
2)西方文化中的plum
在英语中,plum既可指梅树或李树,又可指梅花或者李子。在基督教文化中,梅树表示“忠诚”;在英国俚语、美过俚语中,plum表示“奖品”、“奖赏”、“美差”。现在,plum则成为美国国会常用的委婉语。例如:
His new job is a fine plum.
他的新工作是件美差。
A congressman or senator may give a loyal aide or campaigner a Plum.
国会议员会给重视的助手和竞选者这一个有好处、有声望的政治职位,作为对其所作贡献的回报。
1.2 桃花与peach
1)中国文化中的桃花
桃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大众之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以下文化内涵。
(1)桃花没有其他花卉的高洁品性或傲雪性格,因此,常被当作实景来描写。例如:
桃花
唐·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2)由于桃花外观娇艳美丽,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例如: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桃花的外表过于艳丽,不符合儒家含蓄而不张扬的传统观念,人们常常把它与美色相联系,因此在汉语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招惹是非的花,如“桃花运”、“桃色新闻”、“桃色事件”等均指男女之事。
2)西方文化中的peach
西方文化中,peach blossom并无特别的文化内涵,而peach则通常喻指美好的事物。例如:
a peach of a room漂亮的房间
His wife is an absolute peach.
他太太真是位美人。
此外,桃花色还常常被用来形容女性白里透红的肤色,特别是双颊的颜色,例如:
peachy cheeks桃腮
1.3 柳树与willow
1)中国文化中的柳
柳树在中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1)象征忧伤的离别之情。常言道:“迎客松,送客柳”,所以柳树在汉语中是“离别”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忧伤离别之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另一方面是因为柳条纤细柔韧,象征绵绵的情谊。因此,汉语中但凡有柳的句子,大都包含了浓浓的离情别绪。例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细雨霏霏。”以及苏轼《水龙吟》中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都以柳为基调,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
(2)喻指女子的姿色。由于杨柳风姿绰约,撩人心怀,因而在中国文化中“柳姿”喻“姿色”,用来形容女子姿色。例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这两句描写的是唐明皇回来以后,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就想起了杨贵妃美丽的面容,看到未央宫的柳条就想起了杨贵妃柔美的柳眉。
(3)指风尘女子。每年四五月间,柳絮从雌性柳树上纷纷扬扬地飘到水面上、粘到人身上,而不像别的花那样长驻枝头,这就使人们觉得柳树过于轻浮、妖娆,因此,柳树也就有了一层不好的含义。例如,“花街柳巷”指代妓院等色情场所,而“寻花问柳”则表示男子寻访风尘女子,嫖娼作乐。再如:
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鸡走狗,赏花阅柳。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Jia Qiang was as intelligent as he was handsome,but he attended the school only as a blind for his visits to cock-fights,dograces and brothels.
(杨宪益、戴乃迭译)
2)西方文化中的
西方文化中,willow主要具有以下几种文化内涵。
(1)象征失恋、哀伤、死亡。weeping willow既可以表示垂枝的柳,又可以表示“垂泪的柳”,这源于以前英国人带柳叶花圈以示哀悼的习俗。人们还使用sing willow,wear the willow garland或者wear the green willow来表示“服丧”、“悲叹爱人之死”。在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奥赛罗》(Othello)中,黛斯德蒙娜(Desdemona)就说道:
(2)用于驱邪。在西方,柳树还被用来祛病驱邪。在复活节前的星期日,西方人常用柳树来祈福,将之挂于家中驱赶所有的邪恶。
(3)象征女子的苗条与优雅。柳枝细长绵软,与女性优美的身段非常想象。例如:
Clothes always look good on her because she is so tall and willowy.
她又高又苗条,穿什么都好看。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柳树(willow)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都有“忧伤”的联想意义,但汉语中的忧伤是由离愁引起的,在英语中所指的“忧伤”是由死亡所造成的,其文化内涵并不相同。
2 文化内涵空缺的植物词汇
所谓文化内涵空缺,是指某些植物词汇在一种语言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却没有相对应的联想。下面我们通过表1和表2来了解在英汉语言中存在文化内涵空缺的植物词汇。
3 英汉植物词汇翻译
以上我们介绍了英汉植物词汇存在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植物词汇的过程中,为了传达植物的文化含义,在译文中正确体现植物在原文中的形象,我们应该尽量做到表意传神、形义兼顾。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灵活处理植物词汇的形象,或保留形象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或转换形象套译,又或舍弃形象意译。
(1)保留形象直译
当某种植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时,即可采取保留形象直译的翻译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传递原文的风格,再现原文的神韵,而且能够使译文生动活泼,增进英汉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的语言。例如:
peachy cheeks桃腮
laurel wreath桂冠
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
橡树会弯不会断。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莺儿忙道:“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We made that,”cut in Yinger.“Don’t‘scold the locust while pointing at the mulberry’.”
(杨宪益、戴乃迭译)
(2)直译加注释法
保留植物形象直译能够再现原文神韵,但对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读者而言,直译也经常为他们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不妨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进行翻译,即在翻译原文的植物词汇时保留原文的植物形象,同时阐释其文化意义。例如:
as like as two peas in pot
锅里的两粒豆(一模一样)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改行不聚财)
While it may seem to be painting the lily,I should like to add something to your beautiful drawing.
我想给你漂亮的画上稍加几笔,尽管这也许是为百合花上色,费力不讨好。
(3)转换形象套译
通过前面的对比我们知道,字面意义相同的植物词汇,其联想含义可能不一致;而字面意义不同的植物词汇,其联想含义可能一致。因此,当用一种植物在英汉语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不一样的时候,译者在翻译植物词汇时,就不得不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译入语的文化传统以及译入语读者的习惯,并据此调整植物词汇在译入语中的表达方式。例如:
as red as a rose艳若桃李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
potatoes and roses粗茶淡饭
come out smelling of roses出污泥而不染
My new jeep is a lemon.
我的新吉普真是个蹩脚货。
Oaks may fall when reeds stand the storm.
疾风知劲草。
(4)舍弃形象意译
当植物词汇直译过来很难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而添加注释不方便,转换形象套译又行不通时,我们可以舍弃源语中的植物形象进行意译,即抛弃原文的表达形式,而只译出原文的联想意义。例如:
the apple of one's eyes掌上明珠
harass the cherries骚扰新兵
apple of discord不和的根源
He is practically off his onion about her.
他对她简直是神魂颠倒。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凡人各有短处。
If you lie upon roses when young,you lie upon thorns whenyou ol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讽。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All the maids and servants,with the exception of Pinger,kept gossiping,making sarcastic remarks,and casting aspersions at Second Sister.
(杨宪益、戴乃迭译)
参考文献
[1]唐美华.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J].文教资料,2007.
[2]曹雪芹,等.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曹雪芹,等.红楼梦[M].杨宪益,戴乃迭,译,2015.
[4]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0.
[5]张维友.英汉语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6]刘海玲,张树彬.文化空白与《红楼梦》佛教用语翻译[J].社会科学论坛,2006(6).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10
习语就广义而言包括俗语、谚语、俚语和成语典故。习语大多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 常引申出比字面意思更为深刻的含义, 并能引起丰富的联想。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决定的, 因而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习语, 他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各自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如何正确地理解英语习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英语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在习语中的反映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而汉民族历代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大手大脚, 不注意节约,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却完全没有对应的习语, 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努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因其生存的客观条件不同也体现在语言上。中国因西面靠山, 东面临海, 吹的东风是暖风。在汉语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象征着温暖和生命;而英国西面临海, 东临大陆, 吹得东风是寒风, “东风”就和寒冷相联系。同为东风, 其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因此, 中国人讴歌东风, 英国人赞美西风就不难理解了。英国是岛国, 渔业发达, 与鱼相关的习语很多, big fish in the little pond (矮个中的高个, 或小地方或小地方的大人物) , a fish out of water (因环境不熟悉而感到不舒服或尴尬的人) , drink like a fish (豪饮) , neither fish, nor good red herring (非驴非马, 或不伦不类的) 。这些习语带有明显的英国地域特征, 翻译时不能直译, 否则就难以理解了。
2、习俗差异
“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使英汉两大民族对同一概念产生不同的联想, 即对同一意义使用了不同的喻体来指代”。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待动物的态度。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带有贬义:“狐朋狗党”, “狼心狗肺”, “狗急跳墙”等。而在西方文化中, 狗代表忠诚, 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和伙伴, 狗经常与主人同吃同住, 享有与家庭成员同等的地位, 反映在语言中, 如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top dog (有优势的人, 团体, 国家等) , dress like a dog’s dinner (穿着十分时髦或显眼的人) 等等。形容力气大, 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
3、宗教信仰差异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语语言中, 在西方的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英语习语多与基督教有关。如an act of God (天灾, 自然灾害) , for God’s sake (看在上帝的份上, 天哪) , God willing (但愿事能如愿)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 Marriages are made in heaven (姻缘天定)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咒语。汉语习语多与佛教、道教有关。如四大皆空;跑了和尚跑步了庙;人要衣装, 佛要金装。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来源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相传为希腊诗人荷马所作的叙事诗, 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就是故事中的希腊英雄。传说他除了脚后跟外, 全身其他部位刀枪不入, 但就是他的这个更唯一而又致命的弱点使他身亡。因此, Achilles’heel也就成了“致命的弱点”的代名词。英语中还有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被惠灵顿和布吕希尔指挥的联军击败, 他逃回巴黎后退位, 向英军投降。因此这一习语指某人在比赛中惨败。Penelope’s web源于希腊神话。泊涅罗泊是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的妻子, 守贞20年等待丈夫从特洛伊归来。求婚者们纠缠不休, 他说必须给奥德修斯的父亲织完一件寿衣方能结婚。但她白天织布, 夜里又把它拆掉, 以此愚弄那些求婚者。
三、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翻译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再现。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言“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形式具有想通的或相近的信息通道;反之, 不用的文化形式必然产生文化差异或“隔膜”。因此, 文化因素在语言交际转换基本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母体”。因此文化都带有民族烙印, 反映在语言中的民族文化特色通常是能够通过各种等级的语际转换表现在目的语中。
1、承载相同或相近文化信息的习语可以直译
当然, 在漫长的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引起共有的喜、怒、哀、乐等感情使得各民族、各种族的文化有了一些共通性, 不同的语言也可能。某些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俗语在表现形式和含义方面是一致的或者基本相近。翻译这些习语时, 可借用与其喻意相同或相近的汉语成语或俗语直接对译。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 必有其子。
2、喻体不同的习语应意译
还有一些英语习语和其相对的汉语习语虽然表达的意思相似或相同, 但因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喻体。翻译这些习语时, 常常需要易其形式, 存其精神。即采用形象近似的汉语习语意译。这样可再现原文所具有的语言效果, 使译文喻意明显, 也容易为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比如:as stupid as a goose.蠢的像猪;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3、意义相差甚远的习语需领会原文意思, 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意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
英汉两种语言还有部分习语貌似相同, 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有的意义还相差甚远。这时应先查清楚它们的文化内涵, 再根据文意恰当处理。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 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极其效果, 译文势必就会平淡无味, 甚至会闹出笑话。因此, 在翻译时, 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意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 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又准确达意。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这句习语的原义是不要把圣物给狗, 也不要把珍珠丢在猪面前, 恐怕它践踏了珍珠。但不能翻译成“明珠暗投”, 而是“对牛弹琴”。dog eat dog原指动物残暴得吃掉同类, 现引申为残酷无情的竞争。不能译成“狗咬狗”。eat one’s words意指承认说错话, 不能译成“食言”。
4、完全陌生的习语, 应弄清来源, 然后根据上下文找出恰当的汉语表达方式
由于来源不同, 英语中有的习语对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就要求译者弄清来源, 然后根据上下文找出恰当的汉语表达方式。如果所要翻译的习语喻意清新, 形象逼真, 按其字面直译其意, 就能表达出原文的喻意来, 则可以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这样做既能较完整地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 且又可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 一举两得。如我们可译为“阿基里斯的脚后跟”, 然后加注释进行解释。其实, 我们现在也经常听到“某某人滑铁卢”或“掉鳄鱼的眼泪”这样新鲜的、具有明显异域色彩的表达方式。有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 或自助者天助。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
四、结语
习语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以及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综合表现, 因此对习语的准确理解和正确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像习语这样孤立的句子, 翻译时需尽一番揣摩切磋之功, 否则就会和原文貌合神离, 文不达意。人和一种语言都是深深根植于它所处的文化之中的, 翻译时必须记住这一点。当代翻译学家苏珊巴斯内特 (Susan Bassnet) 曾把语言比作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 她说:“如同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样, 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因此, 习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 自然会有碰撞和冲突, 如何恰当地处理并化解两种文化的冲突, 需要学习者有深厚的双语文化素养和综合的知识功底。
参考文献
[1]程立, 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顾嘉祖, 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3]Nida Eugene A, Charles R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E.J.Brill, 1969.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 篇11
关键词:颜色词;情感;文化差异;文化对比
一、概述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大了不说,单单就色彩词语的情感表达上,英语和汉语之间就存在着极大的区别。本文以此为出發点,通过比较分析在英语和汉语中对某些颜色词语的意思表达,来讨论不同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所表达的主要含义和相对应的翻译。
二、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比较与翻译
(一)红色(red)
无论是红色还是red,它都是公认的能带动人的情绪的颜色。它是热情的,充满活力的。在中国文化里,红色代表着一种喜庆吉祥的意味。如逢年过节要用红灯笼,送礼金要给红包,嫁娶更是从服装到装饰一片红,如此种种都象征着喜庆幸福。在英语里,像新年元旦,圣诞节等会用红色来表示区分,即red-letter-day。还有一些外国人认为红色是一个危险信号,在西班牙的斗牛运动中,斗牛士都拿着红色的布来引诱公牛的冲撞。在交通信号灯中,红灯也是禁止通行的信号表达。
(二)黄色(yellow)
黄色和yellow在英汉文化中的差异明显比较大。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黄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它是古代君王地位的象征。从唐代开始,黄色就是我国的皇家御用色了。与此同时,在现代汉语里,黄色又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它还我们传达着幼稚,色情,嫉妒等消极意味。黄色还被用于很多别的语境表达,如黄粱一梦(白日梦),黄牛(投机倒把的人),黄昏恋(老年人的恋情)。
英语中,Yellow可以翻译成“胆怯的、卑鄙的、靠不住、妒忌的“等等,如:have a yellow streak怯懦,卑鄙的行为;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
(三)绿色(green)
在过去的中国,绿色并不是一个美好的词。它常被用来象征低贱的地位,妻子出轨后的丈夫也常常会被形容成是戴了绿帽子。然而在英语里,green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词汇,它代表着春天,代表着生命力;另一方面,green还有年轻的、佳境等意思汉语中,绿色又可称为青色,所以它在汉语里也有年轻、稚嫩。新等意思。。现在绿色常常被用在环境相关的词语中,又有健康的意思,如绿色食品。
(四)黑色(black)
黑色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庄严肃穆,无论是黑色还是black,它大多数时候都被中西方人民用来象征死亡、悲痛,渲染压抑悲剧的气氛。中文里关于黑色的词汇多是贬义的甚至是见不得光的,如黑名单、黑作坊、黑户、黑心等等,这些黑在词中的意思可以直译成black.但大多数时候它们之间是无法直译的,如英语black coffee是不加奶和糖的咖啡,你若是译成黑咖啡就会出洋相了。
黑并不是一直用于表达贬义,在英语中,black也有一些褒义的用法,in the black(盈利)。若是不知道其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就很容易翻译成在黑暗里,令人摸不着头脑。
(五)蓝色(blue)
在中国文化里对于蓝色赋予的意义不多。相较而言,英语中的蓝色倒表达了比较多的含义。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形容自己的心情忧郁,难过,就可以用blue来表达。如in a blue mood和have the blues等。英语中的蓝色还有一重含义和中文的黄色有点相似,比如a blue film就是指比较淫秽或者有相关暗示的电影,类似于中文的好“黄色电影”。Blue还是一个象征身份地位的词汇,在美国,blue book 不能翻译成蓝色封皮的书,它事实上指的是记载显赫人物尤其是政府官员名字的书。
(六)白色(white)
白色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会直观的让人联想到洁白无瑕,纯洁无害。所以西方国家在新娘结婚的时候都会选择穿洁白的婚纱来象征婚礼的神圣和纯洁。很多时候,中文的白色可以直译很多英文词汇,如白宫(white house),白雪(snow white)等。但是,白色和white在各自的文化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如在中国白色主要还是一个不被推崇的色彩存在,它主要代表着死亡、终结、哀悼,所以中国人在情感上是很忌讳白色的,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说,白色的反义词是红色,如我们常说的红白喜事。而西方人对于白色更多的是推崇,它代表着光明、高雅、圣洁和善良,如白色的婚纱,圣洁的天使等。此外,在中文里,与白搭配的组词,如白菜(Chinese cabbage),白开水(plain boiled),译成英语都是和white完全没有关系的,这是中英文化中的内涵表达的差异。
三、差异浅析
可以看出,中英文化中对于颜色词的定义还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异的形成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找到原因。西方文明在最初的时候,就是偏向于科学理性的,他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都普遍采取现实科学的态度。这也就导致了英语中的颜色词象征意义都非常直接,我们更加容易追溯它的语义理据以及逻辑理据。
而就中国而言,由于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所以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科技上,和西方相比中国都是比较落后的。再加上中国文化里的颜色词的含义演变常常与政治挂钩,因此普遍具有神秘色彩。我们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的颜色词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多元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英汉色彩词中还有很多颜色词汇都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如紫色(purple),粉色(pink),灰色(grey)等,本文只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六个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是不同的国家、民族在他们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烙下的鲜明的印记。只有了解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内涵,我们才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应该尊重并且弘扬文化的多样性,让文化不断地互相碰撞融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明芳.汉英色彩词联想意义的对比分析——议“红绿黑白”的汉英内涵差异[J].科技视界,2015,23:163+301.
[2]王蒙蒙.英汉色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208-210.
[3]蔡银环.英汉基本色彩词的对比及翻译[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75-79.
[4]裴蓓.英汉色彩词及其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轻工科技,2013,05:178-179.
英汉数字文化内涵比较与翻译 篇12
关键词:数字,文化内涵,翻译
1 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汉数字习语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特色。在中国文化中,数字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如“成双成对”,出自《儿女英雄传》:“讲到姐姐今日这喜事,不但有媒有妁,并且不请得是成双成对的媒妁,余外更多着一位月下老人。”多指情侣或夫妻配成一对,现也指好事成双,可见数字“2”是被崇尚的。中国人偏爱数字“六”,词语“六六大顺”形容万事顺心如意。还有数字“十”,“十全十美”饱含积极的情绪。9与“长长久久”的“久”同音。当然,许多数字的文化内涵是因为谐音现象产生的。例如数字“三”与“散”谐音,寓意“分离”。数字“四”与“死”谐音,意味着死亡,在中国被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数字。因此,人们尽量避免选用“四”作为车牌号或电话号。中国人喜欢数字“八”,广东人说“八”时,发音和“发”相同,因此他们特别喜欢“八”,寓意发财,财运滚滚。数字“八”便随处可见,电话号、车牌号、门牌号都偏爱“八”。
古希腊人认为数字及其倍数具有一定神秘意义。从远古时期,1到13的数字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在西方文化中,数字“3和13”是一种禁忌。例如,短语“bad comes in three”,通常形容不好的事会接二连三的发生;另一种迷信是说,如果同一根火柴可以点燃三根香烟,坏运气会降临在最后一个被点燃香烟的人身上。在西方人眼中,数字“十三”是头号禁忌,这也有其文化渊源。有一种普遍看法:在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和他的12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参加晚餐的第十三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耶稣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西方人对这个数字避之惟恐不及。在宴会上,不能有13个人同桌,不能上13道菜;酒店或住宅避免使用编号13;飞机、火车、剧场等无第13排、13座。如果13号恰逢星期五,许多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有人不敢换床罩,不敢工作,不敢实施任何计划1。
2 数字习语的翻译方法
2.1 直译
直译是指照字面翻译,不作太多引申。直译法可以保留原文形象,但应保证不会引起歧义。例如:“一石二鸟”: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举两得”:gain two advantages by a single move。
2.2 意译
英汉数字使用存在较大差异,翻译时,如果照搬字面意思,可能引起目标语读者的误解,甚至不知所云,因此,意译有时是必要的。例如词语:三心二意:hesitant;乱七八糟:at sixes and sevens;九死一生:near escape;十全十美perfect;七上八下:be agitated;三伏:hottest days in the year;千载难逢:very rare。短句:
①新官上任三把火A new broom sweeps clean2
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minds are better than one2
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An iceberg is not formed in one month2
2.3 其他方法
英汉数字文化内涵存在一定差异。译者应通过具体语境灵活选择翻译方法,如加注、释义、替代等。在翻译时添加注释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添加注释容易理解并引起读者联想。例如,“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Dynasty”或者“the Ming Tombs”就是指“十三陵”,在英文中却找不到十三。遗漏十三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误解,因为明代有十六位皇帝,如果被翻译为“the Ming Tombs”,外国人可能认为明代十六位皇帝都被埋葬在那里,甚至他们也不会知道有多少位。正如上面提到的,在西方文化中,十三是禁忌。翻译时如果把十三和帝王陵墓放一起似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省略数字十三也是可以的,同时,如果能加注解释明墓就更好了。
3 结语
英汉语属不同语系,中西文化也有较大差异。受不同语言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数字有不同理解。数字习语往往承载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达到高质量的翻译。
参考文献
[1]喻中春,张扬.商务谈判禁忌大观[M],地震出版社,1993:81.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推荐阅读:
英汉文化差异和翻译09-06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06-02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英汉动物习语翻译07-23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08-27
英汉文化11-02
英汉文化对比08-22
英汉语言文化08-29
英汉文化融合09-15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06-06
英汉习语的差异及翻译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