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之不易

2024-07-10

英汉翻译之不易(精选6篇)

英汉翻译之不易 篇1

1 引言

苻秦时代的释道安, 虽不是中国历史上讨论翻译的第一人, 但笔者认为道安是中国古代将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归纳的第一人。与前人安世高或者支谦相比, 道安并非泛泛地记录下佛经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而支撑自己的翻译策略。同样是讨论翻译, 道安的观点显然是整理过的, 若非付诸笔头, 至少是在头脑中梳理过思绪的, 所以才得来今日翻译学者皆知的“五失本, 三不易”。

在中国近代史上, 讨论翻译问题最显要的人物, 则非严复不可。与道安相似, 他也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系统归纳, 在《天演论》的序例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一论点进而发展成在中国翻译领域广泛运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准则。

2“五失本, 三不易”与“译事三难”

“三不易”讨论的是翻译过程中, 时间因素、认知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方面造成的困难。而“译事三难”讨论的则是在翻译过程中, 或者是译文中, “信”“达”“雅”三个方面如何影响译文的质量。综合来看, “三不易”讨论的因素似乎偏重外因, 而“译事三难”讨论的因素都是实实在在的, 与翻译实践相关的内部因素。笔者选题的初衷是, 同样是“三难”“三不易” (“不易”即“难”) , 为何道安的“三不易”与严复的“三难”会有所出入。因此, 笔者将首先从道安与严复的背景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因素两大方面讨论二者为何存在差异, 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事实上, 在通读相关资料后, 笔者发现大多数有关道安的研究集中于对“五失本, 三不易”的解读, 或者是研究道安不同时期的翻译主张及其态度变化背后的原因, 进而对其毕生为翻译领域做出的贡献进行总结。笔者引入“译事三难”的概念, 只求从新的角度解读释道安“五失本, 三不易”的翻译思想并对其理论价值做出新的判断, 对其理论价值的重新审度将作为本文的第二部分。

3“三不易”与“译事三难”差异背后的原因

(1) 道安与严复的背景 (派别、教育、翻译中的角色)

在中国古代翻译的文派与质派两大阵营中, 道安归于后者。从“五失本”便可看出, 道安讨论的五种情况都是为了“案本”, 为了忠实于原文。所以, “三不易”讨论的基础或者立场也必然是忠实于佛经原文这一原则, 虽然“三不易”或多或少涉及到在原文基础上做出变更 (如第一个“不易”所指的改古适今) 。但谈到这“三不易”实则是在惋惜这三个因素造成的对佛经原旨的偏离。在提出“五失本, 三不易”这一翻译思想的阶段 (暂不考虑道安后期态度的转变) , 道安的翻译倾向过分偏质, 甚至有些死板。所以诸多学者称道安是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直译”派的代表人物。这或许与道安僧人的身份有关, 由于长期受到宗教以及儒家和道家学派思想的洗礼, 道安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束缚。所以, 对翻译的理解还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上。

严复的“译事三难”, “信”排在第一位, 按常理来讲, 若按文质来分, 是属于质派的。但是, 与道安相比, 严复则“文”了不少。因为严复虽然追求忠实于原文, 但是也允许对原文做改动以求“达”求“雅”。因为在严复看来, “达”和“雅”也是为“信”服务的, “信、达、雅”三个方面是融会贯通的。根据这一点来看, 严复比道安灵活许多。这或许与其接受过西学有关, 严复的思想并不偏激, 相反却呈现出现代译论中普遍提倡的根据文本适当调整翻译策略的特色, 有西方开明思想的影子。道安的“五失本, 三不易”若从严复的角度去分析, 必然是为了求“信”, 但严复“译事三难”中的“信”却并非单单指道安主张的“质直”, 而是包含了“达”和“雅”等“文”的成分, 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由此可见, 严复对翻译的理解与道安相比已经成熟了很多。

笔者认为, 道安的僧人身份和学术环境/学术条件使得道安还停留在思考什么因素阻碍了质的获得, 什么原因导致了失本, 却并不去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古代佛经译场的分工过细, 导致不能由一人独自完成翻译过程, 所以无法体会到很多细节, 很多时候只能就自己看到的事实发表言论, 却并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据笔者考查资料, 道安本身不懂梵文, 在佛经译场中也是担任笔受一职, 因此最重要的文字信息转化过程 (即译者的工作) 道安并没有亲身体验过。道安提出“五失本, 三不易”是在比较同本异译的过程中得来的, 并非来自翻译实践。所以道安也和当时很多讨论佛经翻译的僧人一样, 只能讨论翻译存在的问题, 却不能提出解决方法。实践出真知, 没有实践, 何来真知。开明的严复则是在自身翻译经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开始讨论什么是好的译文, 好的译文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这些素质如何排序, 如何相辅相成等。此外, 严复“译事三难”的翻译思想为后世提供的是如何解决翻译问题的方法, 并非片面地讨论问题, 不给出解决方法。因此, 严复的“译事三难”要比道安的“三不易”更具实用价值。

(2) 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 (所选翻译文本类型、译者初衷与翻译环境)

道安谈论翻译时, 所指对象是佛经的翻译。佛经与一般文体不同, 属于宗教哲学类文体。其内容本身就晦涩难懂, 需经过深入的学习研究方能参悟。抛开认知水平差异不谈, 凡人本身就无法企及佛祖的思想高度, 若翻译质量低下, 则更不能领会佛经的真谛。将佛经引入汉地, 根本目的是让更多人领悟佛祖的智慧, 受到佛祖的感化。而作为僧人, 传播佛法, 弘扬佛法教义自然而然地成为道安肩上的一挑重担。因佛经本身的宗教色彩, 若改译或者删减的太多, 会有损佛经的权威感和震慑力, 因此任何形式的“失本”都是对其精华的腐蚀 (如课堂上谈论过的, 为了保持佛经的力量, 时而需要保留音译的方法以存其神秘感和神圣感, 所以佛经由内而外散发的力量也是求本的侧重之一) 。

笔者认为, 不存在完美的翻译, 而现存的好翻译也是或多于或少于原文的 (translation is more or less than the source text) , 即不存在绝对对等的翻译。笔者虽不赞同“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的说法, 但是笔者认为, 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的东西本身就不能完全体现头脑中思考的东西, 再经过翻译这一层过滤, 与原旨偏离的便更多。佛经这种内容深邃的文本, 即使是修行高的僧人在理解上都难免与佛祖原旨有出入, 何况还有很多不利的外因进一步阻挠佛祖真知的光芒普照众生。道安之所以能够考虑到“三不易”中这些不利的因素, 笔者推测道安可能是因为求本心切, 追求翻译的完美, 迫切地希望众人能够领会佛经的真谛, 否则很难面面俱到地讨论这些翻译实践之外的不利因素。

此外, 在中国佛经翻译历史上, 大部分的佛经翻译都是朝廷支持或者赞助的, 所以佛经翻译相对来说是很严肃的一项工作。道安必定要以更严肃的态度对待佛经翻译, 将大量心血倾注在佛经翻译的工作中。正是因为投入, 所以才能在众多参与和讨论佛经翻译的僧人中脱颖而出, 总结归纳出“五失本, 三不易”如此系统的翻译见解。

严复是在翻译《天演论》之后提出的“译事三难”, 《天演论》的原本是《进化论与伦理学》, 主要观点就是“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应属于社会科学类文体。与佛经大不相同, 《天演论》讨论的并非精神层面的领悟及追求, 而是物质世界真实的现象与生存法则。佛经这类宗教哲学类文体是讲道理的, 而严复涉及的这些问题是摆事实的。夸张点来说, 两种文体就如“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两种风格之迥异。在严复的时代, 翻译西方作品是为了唤醒沉睡中腐朽的旧中国, 希望透过“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的道理, 让中国人奋起抵抗外敌侵略, 从而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社科类文体本就不如佛经这种特殊的文体玄妙, 若求翻译好, 也是为了能将科学正确地阐释给大众, 并力求译文符合大众的学识水平, 以期有更多的读者可以将思想打开, 认识真实的世界。所以, 严复在讨论翻译的时候, 没有过分地去要求译文与原文格式上的一致, 只求内容真实正确同时又能让读者接受。

其次, 与道安不同, 严复的翻译并非政府要求或支持的, 而是作为一名接受过西学的开明人士, 自发地参与到救国图存的历史大潮中。所以, 严复翻译《天演论》期间, 相对来说, 是比较自由的, 有一定的空间做自主的选择, 包括选材以及译本的质量。同样是心切, 严复焦虑的是如何开化民众的思想, 如何促进社会进步。所以他讨论翻译时, 侧重的是译文的质量, 而不是谈论哪些潜在因素影响着翻译。

4 结束语

引入“译事三难”的概念, 可以从新的角度解读释道安“五失本, 三不易”的翻译思想并对其理论价值做出新的判断, 严复与释道安由于各方面的不同, 其翻译理论也不尽相同, 但也不乏联系, 比较两者的理论为研究其理论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摘要:本文比较释道安的“五失本, 三不易”与严复的“译事三难”翻译思想并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 并从释道安与严复由于背景不同, 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本类型、译者初衷与翻译环境等不同来探讨两种理论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五失本, 三不易”,“译事三难”,差异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 1964.

[2]Nida, Eugene.&Taber, Charle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 1969.

[3]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4]道安.摩诃鉢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载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籍译论评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7-20.

[5]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6]刘也玲.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说[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6) :115-117.

[7]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8.

[8]宋丹, 王巍.“五失本、三不易”论——中国古代直译理论简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08 (6) :112-124.

[9]袁世萍.20世纪80年代以来释道安研究综述[J].襄樊学院学报, 2009 (9) :28-31.

[10]张达聪.翻译之原理与技巧[M].台北:国家出版社, 1983.

英汉翻译之不易 篇2

记得前两天有旺友问“动词+ed"作形容词的问题,刚好张道真的一本语法书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准备把它拿到这和大家共享。有点长,而我打字又慢,慢慢输吧,争取在7-10天内完成:)

起形容词作用的分词(形容词型分词)

a. 分词作定语的用法

1)总的特点

分词可以作定语,修饰或是限制一个名词,可以放在它前面,也可以放在它后面。一般说来,简单分词可以放在名词前面,分词短语放在名词后面。

a)放在名词前面的分词

1/表示动作的分词:

一个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放在名词前时,可以表示一时的动作,这时它的动词特点胜过形容词特点,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

Do you see the rising sun(=sun which is rising) in the east?

They tried to surround the retreating troops (=troops which were retreating).

The roaring lion frightened all the animals in the jungle.

They tried to deliver the besieged city (=city which was being besieged).

These repeated efforts(=efforts which were being repeated) were still inadequate.

Those oppressed nations (=nations that are being oppressed ) are rising to liberate themselves.

2/表示特点的分词:

它也可以表示比较长久或永久性的特点。这时它的形容词特点胜过它的动词特点:

Germs are living creatures (=not inanimate things, creatures that can live).

She is a charming lady (attractive lady, lady who charms others)

The working classes are usually poor.

There were many flying fish.

We watched the moving pictures (=motion pictures)

Used cars (=old cars,cars which have been used) are cheaper than new ones/

Stolen love (=Secret love, love which is stolen), though dangerous, tastes exceptionally sweet.

This printed matter may be sent by mail.

3/和用作形容词的动名词的差别:

用在名词前的现在分词和用在名词前起形容词作用的动名词是有区别的,从意思上、重音上及是否加连字号,都有区别。下面各对句子中,第一句中带-ing词尾的动词为分词,第二句中带-ing词尾的动词为动名词:

Boiling water(=Water that is boiling) can produce enormous power.

Water begins to boil at the boiling-point(=point at which liquid boils;而不是point which boils).

He is a walking dictionary (=dictionary that canwalk, learned man).

He came with a walking-stick (=stick for walking;非stick that os walking)

How clever that dancing bear (=bear that is dancing) is!

He is a dancing-master (=master who teaches dancing).

Someone said many years ago that China was a sleeping lion (=lion that was sleeping).

He is in the sleeping-car (=car for sleeping,而不是 car that is sleeping).

Running water is cleaner than stagnant water.

It is a running-track for sportsmen.

4/用作名词的情况

和形容词一样,某些分词在加the时(后面不跟名词),可以代表一类人或一种抽象东西:

Which are more numerous, the dead or the living (=the living people)

Something must be done immediately with the wounded and the dying.

What should we do with the oppressed, the defeated the insulted and the injured?

英汉翻译之不易 篇3

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而当我们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文化定式去解读与本族文化并不相容或不完全相容的异族文化现象时,就难免会经历从不解、费解、误解、一知半解,终至理解的文化认知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异域的表达方式能否最终被目标文化接受,并不是经过译者完成了语码转换就一蹴而就的,其中隐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认知机制。源语言项目(source language item)在进入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时,要经过目标语言文化有形的语码转换(主要由译者完成)和无形的排异过滤(语言使用者来完成)。就实际情况而言,这时的源语言项目已经进入目标文化,但尚未被目标文化认同。在目标语言的读者的眼里,尚未被认知的源语言项目还具有很强的外来性或异己性,它与目标文化之间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让目标语言文化的人们接受它蕴含的异族的文化内涵。这一文化认知过程在修辞的喻体的选择与翻译上的表现十分显著。

二、比喻喻体的文化认知

修辞活动是从提高言语表达效果出发的,修辞格无疑具有美学功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修辞格同时也具备不可忽视的认知功能和语义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修辞活动主要依赖于人类三种认知能力,即趋同认知(cognition byconvergence)、趋异认知(cognition by divergence)和联结认知(cog-nition by contiguity)。比喻(figuration)修辞格,则是说话者利用相似联想,借助“喻体”和“本体”的某种类似性质,去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在比喻修辞格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往往借用类似的源域来表征共似的目标城,即将类似的喻体投射到同一概念范畴,表达相同的联想喻义。然而,文化固有的鲜明的民族个性,使不同的文化毫无疑问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个民族语言在其漫长的嬗变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因而不可规避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特质的印痕。独特的文化决定了各民族对客体体悟和意义取象的特性,使喻体及其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出一定的相异性。在人们将源域的概念映射到目标域的认知过程中,文化各因素时时影响着比喻概念的形成和意义的取象,从而使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文化个性。

三、喻体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比喻对本体设喻时,是通过“相似联想”而进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联想时,其内容也有较大差异。Nida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由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文化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或对该事物的理解不同。中国东临太平洋,西部与亚洲大陆紧紧相连,春天时便会吹来东风,因而中国的东风(east wind)是温暖、希望的象征。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含义。相反,西风(westwind)在西方文化中是温柔的、富有生机的,在冬季为他们驱散寒冷。

2.语言文化

汉英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我们常见的动物为例,dog的喻义一般是褒义的,常用来比喻人: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Gay dog(快乐的人)。但汉语中的“狗”用来比喻时则通常是贬义的,如“狗胆包天、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等。

3.宗教文化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督教为主要教派的西方世界常用《圣经》里的人和物来进行比喻。如Judas(犹大)是耶稣的门徒之一,为了三十块银币就出卖了耶稣,被喻指叛徒。世界末日(End of the World),对于中国人来说,看到这几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恐怖时光。对西方人来说,它并无恐怖之意,而只表示基督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上帝为人类伸张正义的时刻。“世界末日”之说来源于基督教,是其基本教义之一。

4.物质文化

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风物各异,由此而引起的联想也不同。一种文化中最普通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闻所未闻;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文化中因为跟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也会产生不同的喻义。比如跟农业有关的词语“牛”,汉语中“他壮实得像头牛”,在英语中却是He is as strongas a horse,原因是在中国农村,牛是用来耕地的帮手,而英语国家早期则是用马来耕地的。

5.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在社会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文化包括了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文学作品、思想意识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汉英语言在进行比喻时内容上的巨大差异,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四、英汉喻体的翻译策略

在对比喻修辞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将原语中的本体及喻体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推导出二者之间建立在语义重叠基础上的可比性,将其文化倾向、知识结构、唤起的心理联想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在译语中反映出来。修辞手法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群体的认知和审美心理,而这种认知和审美心理既具有动态性,但更强调历史的传承,发展亦是基于继承的基础上的。

1.保留喻体,直译翻译

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的英汉对应成语和谚语一般可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喻体。另外,原语喻体民族特征不很明显,目标语又无对应喻体时,译者也可试着采用直译的方法,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如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heart(眼睛是心灵的窗户)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书有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2.舍弃喻体,意译翻译

如果原文的喻体形象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喻体,就只能舍弃喻体形象,采用意译的方法传达原文的感染力。如:He is now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他现在是一贫如洗。)

3.保留喻体,异化翻译

人类共同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决定了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认知事物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原型、范畴结构相对稳定和基本一致的,而类似的生存环境和大致相同的社会历史发展也决定了人类感知、认知和思维结构大致相同。对于认知范畴相对应的喻体的翻译实质上是一个移植过程,因为两个民族在客体体悟和心理反映上相同。如:a Judas kiss(犹大之吻)(比喻背叛);涸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fish)(比喻残酷榨取,不留余地)。

4.改变喻体,归化翻译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影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其结果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即使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也有可能形成不同的认知范畴,或同一概念范畴经过不同的喻体投射而得。这种情况下翻译应根据译人语的民族心理,采用译入语中内涵相似的喻体替换原来的喻体,将相对应的图式投射到译入语读者心里,使其产生对应的联想。如:She is as happy as a cow.(她快乐的像只小鸟。)挂羊头,卖狗肉(to cry up wine and sellvinegar.)

五、结束语

不同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是以人类认知上的共性为基础的。然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性又决定了人类认知上的差异。人们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均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在处理修辭喻体的翻译时,应深入了解两种语言中源域、目标域之间的异同,喻体及其所投射的概念范畴的异同,充分认识和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心理的共性和接受异质文化和修辞美学的心理限度,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法互相补充,使源语言项目中的喻体文化在目标语当中得到最完美的再现。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张柏然,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2.

[4]廖七一.文化观念与翻译协.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英汉颜色词之对比与翻译 篇4

颜色词大体可分为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两类。 前者如汉语:红, 绿, 英语:red, green;后者如汉语:象牙白, 姜黄色, 英语:lead-gray, chestnut-brown。 本文将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蓝、黄、白这几个基本颜色词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对比, 进而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

语言学家Berlin和Kay认为, 英语中共有11个基本颜色词:red, yellow, white, black, green, blue, purple, brown, pink, orange和gray。这些词在汉语中分别对应红、黄、白、黑、绿、蓝、紫、棕、粉、橙和灰。 然而, 提起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 却与上述颜色并不完全一致。 比如《同义词词林》中列出的11个基本颜色词为:白、黑、红、绿、黄、蓝、褐、赭、青、紫和灰。 此外, 王逢鑫教授在《英汉比较语义学 》中提到汉语中基本颜色词共有9个, 分别为白、黑、红、绿、黄、蓝、褐、紫和灰。 由此可见, 不同语言对颜色词的认知和划分有所不同。

一、英汉颜色词涵义之对比

1.红色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象征着喜庆、 吉祥的红色有一种特别的依恋和崇尚, 这种亲切的感情也体现了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追求。 红色在中国作为各大传统节日的主题色, 首先表示喜庆、吉祥和美好。 此外, 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和面貌特征。 “满面红光”可用于形容人心情舒畅、精神健旺;“面色红润”可用来形容人气血旺盛。

在英语文化中, 红色多指鲜血 (blood) 的颜色。鲜血流尽, 生命之花也将凋谢。 因此, red经常让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尽管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的红色一样也可以表示喜庆, 比如圣诞老人也会身着红装;或表示情绪, 比如“red with anger”表示“气得满脸通红”, 但是red更多的是具有残忍、灾难、危险、狂热等文化涵义, 比如 “red revenge plan”表示 “血腥复仇计划”。 在经济领域, red一词经常表示赤字、亏空, 比如“in the red”表示 “亏损、赤字”。

2.蓝色

蓝色和blue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是不同的。在英语中, blue首先可与心情有关, 具有“忧郁、伤感”的涵义, 比如“feel blue”表示“心情沮丧”;第二, blue还象征着社会地位高、有权势等, 与汉语中的黄色联想涵义相当, “blue blood”表示“名门望族”;第三, blue在英语中还有不道德的意思, 比如“make a blue joke”表示 “开下流的玩笑”。

在汉语中, 蓝色最初是指一种草本植物, 其叶子变干后便成为暗蓝色, 可加工成靛青, 用以制作蓝色的燃料。 蓝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蕴含纯净、安详、美好等意, 如古时便有了“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形容景色美好的诗句。

3.黄色

汉语中, 黄色自古以来就具有神圣、尊贵的涵义。 古代帝王多穿黄袍, 这种帝王之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尊严。 黄色还象征着吉祥、繁荣。 迷信认为宜于办好事的日子称之为“黄道吉日”。黄色也有淫秽、色情等贬义, 如“黄色电影”。

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 yellow会让人联想起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yellow的象征意义通常比较消极, “yellow belly”表示“可鄙的胆小鬼”。 Yellow一词在英语文化中毫无下流淫秽之意, “yellow book”并非“黄色书刊”, 而是指的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报告书, 因用黄封面装帧, 故有此名。

4.白色

白色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均可象征着纯洁、无邪, 相关的汉语成语有白璧微瑕、洁白如玉等。 而white在西方文化中更加神圣, 西方人崇尚白色, 白色总是象征着好兆头, 比如西方人举行婚礼时, 新娘总是身穿白色婚纱, 就是取其圣洁之意。

不同之处在于,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更多情况下是一个禁忌词。 自古以来, 长辈亲人去世以后, 晚辈的家属要披麻戴孝办白事, 家中设置白色灵堂。 汉语中白色也可象征反动、腐朽, 比如国民党蒋介石政权执政期间的恐怖统治被称为 “白色恐怖”。

二、英汉颜色词的翻译策略

除了基本的指称意义外, 颜色词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反映一个社会的多个方面,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和联想意义经常会大相径庭。 因此, 在翻译这些颜色词的时候, 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方式, 使译文能够再现原文的色彩和韵味。 笔者认为, 这些颜色词的翻译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译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之中, 但由于物质世界的共同性, 当所指为客观事物的基本颜色时, 英汉两种语言的颜色词必定存在共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 翻译的难度较小, 可直接采用直译法。

例如李白《送友人》一诗的前两句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 这句诗中的颜色词给人最明快、直接的刺激, 从而产生最敏感的美、最饱含感情的暗示, 最富有色彩的想象和最深沉的情调。 许渊冲先生对这一句诗的翻译是 “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译文中将“青山”直译为“blue mountains”, “白水”也直译为 “white river”。 通常若是描写河流, 会把白色译为 “clear”, “transparent”或是“pure”, 而许渊冲先生此处采用了直译法, 使之与山的青色“blue”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 从而保留了原诗的意境美, 加强了诗的效果。

2.直译加注

有些含有颜色词的短语, 直译之后并不能将其含义准确、完整地在译文中再现出来, 便可以通过增加注释 (包括附注、脚注、尾注等) 的方法进行翻译。

例如“分别的前一天, 他送给她一颗红豆。”, 此句中“红豆”一词和英语中的“red bean”字面意思相同, 但是引起的联想意义却全然不同。在汉语中, “红豆”又称“相思豆”, 是爱情的象征, 有时也可表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英语中的“red bean”容易让人联想起圣经中的Essau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名分的故事。因此, 原句可翻译为“On the day before their departure, he gave her a red bean, which is a token of their love and remembrance.”, 这样加以注释, 译文读者就可以领会其中的特殊含义。

3.改变颜色词

若某个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分别为不同的颜色词所指称, 直译就很容易让译文读者产生误解, 此时应根据译入语的文化和习惯, 改变原文的颜色词。

(1) He leathered the slave black and blue.

他用皮鞭把奴隶抽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

(2) brown sugar译为红糖

可以看出, 英语对于颜色词的使用较之于汉语更加准确、真实, 汉语相对模糊, 但传神, 正是这种文化差异, 使得在翻译过程中改变颜色词切实可行。

4.意译

汉语和英语中一些短语虽然含有颜色词, 但属于固定搭配的表达方法, 其意义并非字面意义, 而是另有引申或比喻意义。 此种情况下, 可以通过意译的方式灵活处理原文中的颜色词。

例如:理论上来说, 他还不是我的白马王子。

白马王子是经常出现在童话故事中的一种定型角色, 一般都很英俊且十分浪漫。白马王子也用于指代年轻女子在梦想中遇到的英俊、富有、能干的男子, 而并非一定骑着白马, 因此原文可意译为“Technically speaking, he is not my Prince Charming.”。

三、结语

多姿多彩的颜色词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因素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呈现出相近或相异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意义, 采用恰当的策略才能得体地进行翻译, 从而更好地理解并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摘要:颜色词是每种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因素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必然存在相异的文化涵义。本文以红、蓝、黄、白几个基本颜色词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颜色词,红色,蓝色,黄色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陈颖.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分析及其翻译[J].福建论坛, 2007.

英汉翻译之不易 篇5

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而当我们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文化定式去解读与本族文化并不相容或不完全相容的异族文化现象时,就难免会经历从不解、费解、误解、一知半解,终至理解的文化认知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异域的表达方式能否最终被目标文化接受,并不是经过译者完成了语码转换就一蹴而就的,其中隐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认知机制。源语言项目 (source language item) 在进入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时,要经过目标语言文化有形的语码转换(主要由译者完成)和无形的排异过滤(语言使用者来完成)。就实际情况而言,这时的源语言项目已经进入目标文化,但尚未被目标文化认同。在目标语言的读者的眼里,尚未被认知的源语言项目还具有很强的外来性或异己性,它与目标文化之间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让目标语言文化的人们接受它蕴含的异族的文化内涵。这一文化认知过程在修辞的喻体的选择与翻译上的表现十分显著。

二比喻喻体的文化认知

修辞活动是从提高言语表达效果出发的,修辞格无疑具有美学功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修辞格同时也具备不可忽视的认知功能和语义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修辞活动主要依赖于人类三种认知能力,即趋同认知 (cognition by convergence) 、趋异认知 (cognition by divergence) 和联结认知 (cognition by contiguity) 。比喻(figuration)修辞格,则是说话者利用相似联想,借助“喻体”和“本体”的某种类似性质,去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在比喻修辞格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往往借用类似的源域来表征共似的目标城,即将类似的喻体投射到同一概念范畴,表达相同的联想喻义。然而,文化固有的鲜明的民族个性,使不同的文化毫无疑问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个民族语言在其漫长的嬗变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因而不可规避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特质的印痕。独特的文化决定了各民族对客体体悟和意义取象的特性,使喻体及其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出一定的相异性。在人们将源域的概念映射到目标域的认知过程中,文化各因素时时影响着比喻概念的形成和意义的取象,从而使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文化个性。

三喻体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比喻对本体设喻时,是通过“相似联想”而进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联想时,其内容也有较大差异。Nida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由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文化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或对该事物的理解不同。中国东临太平洋,西部与亚洲大陆紧紧相连,春天时便会吹来东风,因而中国的东风 (east wind) 是温暖、希望的象征。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含义。相反,西风 (west wind) 在西方文化中是温柔的、富有生机的,在冬季为他们驱散寒冷。

2语言文化

汉英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我们常见的动物为例,dog的喻义一般是褒义的,常用来比喻人:Lucky dog (幸运儿) ,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Gay dog (快乐的人) 。但汉语中的“狗”用来比喻时则通常是贬义的,如“狗胆包天、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等。

3宗教文化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督教为主要教派的西方世界常用《圣经》里的人和物来进行比喻。如Judas (犹大) 是耶稣的门徒之一,为了三十块银币就出卖了耶稣,被喻指叛徒。世界末日 (End of the World) ,对于中国人来说,看到这几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恐怖时光。对西方人来说,它并无恐怖之意,而只表示基督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上帝为人类伸张正义的时刻。“世界末日”之说来源于基督教,是其基本教义之一。

4物质文化

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风物各异,由此而引起的联想也不同。一种文化中最普通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闻所未闻;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文化中因为跟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也会产生不同的喻义。比如跟农业有关的词语“牛”,汉语中“他壮实得像头牛”,在英语中却是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原因是在中国农村,牛是用来耕地的帮手,而英语国家早期则是用马来耕地的。

5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在社会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文化包括了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文学作品、思想意识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汉英语言在进行比喻时内容上的巨大差异,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四英汉喻体的翻译策略

在对比喻修辞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将原语中的本体及喻体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推导出二者之间建立在语义重叠基础上的可比性,将其文化倾向、知识结构、唤起的心理联想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在译语中反映出来。修辞手法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群体的认知和审美心理,而这种认知和审美心理既具有动态性,但更强调历史的传承,发展亦是基于继承的基础上的。

1保留喻体,直译翻译

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的英汉对应成语和谚语一般可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喻体。另外,原语喻体民族特征不很明显,目标语又无对应喻体时,译者也可试着采用直译的方法,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如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heart(眼睛是心灵的窗户)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书有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2舍弃喻体,意译翻译

如果原文的喻体形象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喻体,就只能舍弃喻体形象,采用意译的方法传达原文的感染力。如:He is now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他现在是一贫如洗。)

3保留喻体,异化翻译

人类共同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决定了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认知事物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原型、范畴结构相对稳定和基本一致的,而类似的生存环境和大致相同的社会历史发展也决定了人类感知、认知和思维结构大致相同。对于认知范畴相对应的喻体的翻译实质上是一个移植过程,因为两个民族在客体体悟和心理反映上相同。如:a Judas kiss(犹大之吻)(比喻背叛);涸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比喻残酷榨取,不留余地)。

4改变喻体,归化翻译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影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其结果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即使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也有可能形成不同的认知范畴,或同一概念范畴经过不同的喻体投射而得。这种情况下翻译应根据译人语的民族心理,采用译入语中内涵相似的喻体替换原来的喻体,将相对应的图式投射到译入语读者心里,使其产生对应的联想。如:She is as happy as a cow.(她快乐的像只小鸟。)挂羊头,卖狗肉(to cry up wine and sellvinegar.)

五结束语

不同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是以人类认知上的共性为基础的。然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性又决定了人类认知上的差异。人们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均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在处理修辞喻体的翻译时,应深人了解两种语言中源域、目标域之间的异同,喻体及其所投射的概念范畴的异同,充分认识和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心理的共性和接受异质文化和修辞美学的心理限度,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法互相补充,使源语言项目中的喻体文化在目标语当中得到最完美的再现。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张柏然, 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商务印书馆, 2002.

[4]廖七一.文化观念与翻译协.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英汉翻译之不易 篇6

1 探究此类习语的翻译方法

我们知道在进行翻译时绝不能生搬硬套, 切记要在理解原文含义的基础上, 对身体部位词作灵活处理, 才能使翻译的材料既生动又不失准确性。一般来说, 身体部位词的含义不外乎有两种:基本义和引申义。准确理解该词的含义是通顺地翻译该词的基础。笔者认为身体部位词的翻译方法可粗略分为直译与意译两种。

(1) 直译法

所谓直译 (literary translation) , 就是在表述原文意思的时候, 尽量保持译文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同原文一致。我们知道在翻译过程中, 大部分内容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当然也可以运用到含有身体部位的习语中。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以下相关的句子:

例1:We asked our neighbors to keep an eye on the house while we were in Ottawa.

在渥太华期间, 我们让邻居照看我们的房子。

例2:After a long introduction of background, the novel gets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在一段冗长的背景介绍之后这部小说才触及到问题的核心。

例1和例2中“keep an eye on”和“get to the heart of”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眼睛一直盯着”和“进入到……心里”, 所以我们按照字面意义将此习语的翻译为“照看;看管”和“抓住某事的核心”完全能够表达原文的意义。

(2) 意译法

所谓意译 (free translation) , 是指通过对原文深层内涵的理解, 将原文的表层结构进行重组, 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通俗地说, 就是将原文“改头换面”, 将其真正的意义挖掘出来。下面我们从以下四种方法来分析:

1) 替代

无论任何一种语言, 相同的事物都会因为不同的描述而产生语义迁移, 对于含有身体部位词的习语来说亦是如此。因此我们在翻译此类习语时可以根据翻译需要, 用目的语 (汉语) 中的身体部位替代源语言 (英语) 中的身体部位, 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合乎逻辑。

例3:I’ve always hated studying mathematics.It’s such a pain in the neck.

我一直讨厌学习数学。这门课让我头疼。

例4:He didn’t prepare his lecture beforehand and only talked off the top of his head.

他事先没做准备, 在演讲时, 他只是想到哪儿讲到哪儿。

从例3和例4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将源语言 (英语) 中的身体部位词“neck”和“head”原封不动地翻译为目的语 (汉语) “脖子”和“头”, 那么翻译出的句子就会不符合目的语 (汉语) 的逻辑, 让读者产生歧义。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该考虑到其文化差异而选择变通的方法, 将源语言 (英语) 中的身体部位词用目的语 (汉语) 中的不同部位词替代, 即把“a pain in the neck”和“off the top of one’s head”翻译为“极其棘手的”和“脱口而出”更恰当, 从而更符合中国人说话的方式, 听起来也更原汁原味。

2) 增补解释

增补解释的前提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能够确保读者对源语言的正确理解, 同时保持了原文的形象描述。

例5:He kept his fingers crossed while I took the exam.

在我考试时, 他向我做了个手指交叉的动作, 祝我好运。

在西方国家, 人们通常采取做keep fingers crossed的动作来祝人交好运或别出什么意外。如果我们只是将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翻译为“交叉手指”, 中国人是无法理解做动作者的真正用意, 也就更不能理解该句子的真正含义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有必要采取增补解释的方法, 在翻译时加上“祝我好运”这部分原句中不存在的内容, 让汉语的读者更加清晰明白keep fingers crossed的真正寓意。

3) 详细阐述

由于受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 汉语中某些含有身体部位词的习语在英语中没有绝对的一一对应。尽管在汉语中没有详细的说明, 中国人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 但外国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例6:他迟到了, 而经理却没有见他, 因为翻着眼睛讲得正起劲……

He was late, but the manager had not seen him, because he was holding forth with great with eyes upraised.

例6中“翻着眼睛”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述, 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 这种情况我们在翻译时经常遇到。“翻着眼睛”指人把眼睛挑起来, 表示一种傲慢或投入。我们在用英语表述时可以将“翻着眼睛”这一习语用“with eyes upraised”来详细阐述这一动作。在这里详细阐述能够有利于外国读者理解其真正表达的涵义。

4) 省略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 在对身体部位词采取直译造成误解时, 原有的身体部位词在翻译为英语时要省略, 也会产生等同的表达效果。

例7:讲故事者见众人都竖起耳朵听, 便觉得格外高兴, 越发大声地讲起来。

Seeing how everybody all hung on his words, the teller's spirits rose even higher.And he made his voice as loud as he could.

例7中的“竖起耳朵听”是一种夸张的表达语气, 说明听众对讲话的人所讲内容十分感兴趣, 聚精会神地在听。如果将之直译为hang up one’s ears to listen, 会让外国读者对此产生很多疑问和迷惑:耳朵不就是用来听的吗?耳朵怎样才称得上竖起来呢?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将原来的身体部位词“耳朵”省略, 用“hang on one's words”来表达就更加合理了。

2 结语

总之, 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身体部位词在中英习语中应用得相当广泛。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这些身体部位词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那么如何翻译好这类习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 汉语和英语的身体部位词以及翻译的方法远不止这些, 限于篇幅, 还有许多内容未能涉及。在此笔者希望广大的英语爱好者能够通过平时的积累, 对这些习语的翻译有进一步的研究,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 以便将之正确地运用到实际交流中。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 (增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 .

[2]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1) .

[3]宋天赐.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1) .

[4]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8) .

上一篇:图像传感下一篇:家庭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