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指导

2024-07-10

家庭健康指导(通用12篇)

家庭健康指导 篇1

关键词:小儿家庭健康指导

健康是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宜能力。儿童是国家的花朵。要使小儿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这与家庭的正确抚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家长要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 按照家庭健康指导原则, 做好家庭指导, 可以预防疾病, 促进小儿的精神, 心理健康发育, 提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1 小儿的心理特点

小儿是人生的第一转折期。此时具备了人类的特点, 开始能以语言作为交谈的工具, 有自我意识, 而且能进行想象和思维等高级认识活动, 是小儿以后成长过程中在德、知、体、美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

1.1 活泼好动。

1.2 好奇心、模仿性强。

1.3 认识具体, 小儿感知作用大, 表现活泼, 记忆具体思维具体形象。

1.4 活动无意 小儿天真、无邪、毫无虚伪。

2 家庭健康指导

2.1

品德教育指导, 品质教育从小开始愈早愈好, ①小儿接触的人逐渐增多, 家长教育方式要正确, 如吃东西, 要分给周围的人或小朋友, 有长辈在场时要先分给长辈, 使小儿逐渐会意识到食物不仅他可以吃, 别人也可以吃, 而且养成礼让和尊敬长辈的习惯;②培养小儿要有正确的做人态度, 如小朋友之间互相友爱, 不打架、不骂人、不恃强欺人, 不经允许不拿别人的东西, 使小儿逐渐学会尊敬别人, 不只以“我”为中心;③教育小儿讲社会公德, 遵守社会秩序, 爱护公物, 如不随地吐痰, 不择断、踩踏花草树木, 不随意在墙上涂抹等。

2.2 智力教育指导

培养小儿学习, 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榜样, 正确回答小儿提出的疑问。对于小儿的爱好, 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和启发, 有利于开发小儿的潜在智力。

2.3 体育锻炼与劳动指导

体育锻炼能促进小儿的体力、耐力的发展, 劳动使小儿对生活, 周围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增强体质;①锻炼从小开始, 并坚持不懈;②体育锻炼与劳动要循序渐进, 使机体逐渐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 习惯于不同强度的刺激;不宜安排过多, 以免影响生长发育;③注意个体差异。体育锻炼与劳动要适合小儿的年龄及体格发育, 并根据个体差异安排适当的内容, 尤其对体弱的小儿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2.4 卫生指导

2.4.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 定期进食, 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起、饭后、睡前养成刷牙的习惯, 防止龋齿。禁止小儿吸烟、喝酒, 以保护小儿身体健康。

2.4.2 保护好视力 预防近视眼应自小儿起注意爱护和使用眼睛, 还应及时纠正弱视。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指导小儿不趴在桌上、躺在床上、吃饭、走路、乘车时看书。不在耀眼的电灯或强烈的日光下看书、写字。看书、写字的光线从左方射进, 照在书本上, 不宜射眼睛。读书、写字、看电视时间不宜太长, 半小时至1 h适当休息, 如远眺、闭眼休息或做眼保健操。还应注意眼睛与书本、电视屏幕距离不可太近;定期检查视力,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4.3 培养正常的姿势 小儿时期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阶段, 应从小培养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否则骨骼易变性, 如驼背、背柱侧弯等。

2.5 生活指导

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劳逸结合:每日有适当的体育锻炼, 文娱活动及充足的睡眠;指导小儿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 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并主动去实行;②共给充足与合理的营养, 充足与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小儿体格和精神健康发育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预防疾病, 小儿生长发育加速, 代谢旺盛, 而且肠道消化功能尚未成熟, 故应根据小儿特点调配食物, 食物要新鲜, 制作时注意清洁卫生;经常更换食谱, 饭菜要多样化;③注意安全, 防止发生事故, 经常向小儿宣传各种安全知识, 如交通游泳;使小儿建立自我保护能力;④性教育:小儿对外生殖器好奇, 成人应转移其注意力并经常保持局部清洁, 减少刺激, 对于小儿提出的各种有关的问题如“我是怎样出来的”, “妹妹为什么是女孩子, 我怎么是男孩子”?成人要以小儿理解的程度科学地回答;⑤健康检查:可按小儿年龄阶段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以了解小儿生长发育情况, 每次健康检查后进行分析, 做记录发现缺陷, 及时矫治。

3 家庭保健指导原则

3.1 家长以自身作责, 身教胜于言教。小儿的模仿性很强, 成人的言行对小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故应严以律己, 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3.2 对小儿态度亲切, 创造一个使他们易于接受帮助和教育的环境。不要责骂, 体罚和威胁, 否则易使小儿产生自卑、孤僻, 固执或养成说谎的坏习惯。

3.3 家长相互配合, 对小儿教育的态度、要求、方法一致, 使小儿无可乘之机。同时要有耐心、恒心。因为要养成一良好习惯时, 必须依靠不断重复, 加深记忆, 习惯才能成自然。

3.4 坚持正面教育, 对小儿的合理要求、言行、家长给予支持和鼓励, 反之, 则应坚持原则, 讲清理由, 耐心说明, 不能迁就。对小儿的进步和努力要及时给予表扬, 以便培养小儿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自觉性, 对于缺点与错误要批评教育。

3.5 平等对待小儿, 不要厚此薄彼, 不溺爱, 对待小儿一视同仁, 不能以家长自己的好恶为准, 以免使小儿产生不安、自卑、嫉妒等心理。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不仅为现代医学和卫生工作开拓了新局面——由医院走向家庭, 而且为护理人员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由疾病治疗到家庭保健。所以, 做好小儿家庭健康指导是义不容辞的。

家庭健康指导 篇2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中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那么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的女儿今年23岁,去年哈工大硕士毕业在上海交大任教,今年又考了托福8月份赴美留学。我的儿子21岁现在上海同济大学读硕士,大言不惭地说 我应该称得上一个成功的妈妈!呵呵!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

一、为孩子创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日趋上升,这样的家庭将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些孩子往往孤僻、任性、心理脆弱、承受力低、报复心强、学习成绩较差,因而我们一家都善于欣赏别人,学会了理解和宽容,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定、幸福、和谐的环境中,孩子会受到极好的熏陶,并学会欣赏别人,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在家里,家长很少粗暴地训斥孩子,当他犯错误时,他们总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告诉他,如果父母是正确的,他必须听从;如果他是正确的,父母也坚决支持他。他们努力做到与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绝不以辈份压人。

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他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他们总是赞美他;不好的习惯慢慢改正,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很重视对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从一两岁的画报,到三四岁有看图的故事,孩子对书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小的时候就看了不少书。孩子上小学前就会计算1000以内的加减法 会读很多古诗,认2000多汉字每到星期天、节假日,我们都会带他出去玩,到公园、游乐园,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孩子自然开心,而他们更钟情于新华书店,他们对书的迷恋并不亚于当教师的我。

三、严格与慈爱并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们既想办法为他提供优越的环境,也不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我们会给他各式新奇的玩具,我们也会常常给他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我们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绝不仅看分数:当检查家庭作业发现错误时,我们会严格地指出来,但绝不会对他喝斥嘲讽;当他与同学发生纠纷时,我们爱他,但绝不袒护他。我们在努力地塑造他,我们希望他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做一个坚强、勇敢的生活中的强者。

四、配合老师,作好学校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孩子入学以后,虽然我们的工作很忙,常是早起晚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 间不多,但我们经常通过孩子了解他在班上和学校的情况,也通过与老师的联系,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校的各项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爱与父母对子女的爱一样深。孩子在无数老师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 到读研,一路走来,成绩都是非常的优秀。在此,我仅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对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这位朋友,不知道我的观点您能够认可吗?真诚地希望您的孩子更加优秀!希望在您的正确引导下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同时也希望您能采纳我的答案噢 谢谢!

---一个关心您的同行朋友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孩子入学以后,虽然我们的工作很忙,常是早起晚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我们经常通过孩子了解他在班上和学校的情况,也通过与老师的联系,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校的各项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爱与父母对子女的爱一样深。孩子在无数老师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 到读研,一路走来,成绩都是非常的优秀。家庭是第一个染缸,学校是第二个染缸,社会是第三个染缸,第一个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着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所以家庭这一道着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美国人教子十二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5.声言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科学指导,实现“健康梦” 篇3

健康指导:合理膳食,健康运动,定期体检

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就是包括了不良饮食习惯:例如吃得太多或太少,饮食不均衡,不运动或者运动频率不均衡,还有睡眠时间太短,熬夜,抽烟喝酒等。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正式提出健康基石的16字格言,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在此健康宣言原则下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大众都应该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有规律的生活,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抽烟,少喝酒,多吃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如果有问题的话,尽量早诊早治。我觉得除了以上建议,大家也要注意定期体检。现在单位都有定期体检,但是有些人也是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去,以为自己没事,等真查出来了,有可能就耽误了。特别是退休老人的体检也是很容易漏掉,现在社康中心能提供的通常也只是简单的血糖血脂的检查,但是还是建议他们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做一些癌症、或者心血管方面的筛查。女性要注意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

牛医生 中医推拿师

健康指导:保护肝脾,适量运动

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一般由三个方面引起:1.气候环境2.人的不良情绪3.饮食作息。第一个方面属于外因,不可控,但第二、三个方面完全可以由自身来协调控制。

从中医上说,情绪不良会影响肝脏健康。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情绪积累起来没有很好地宣泄出去,久而久之就造成肝脏受损。所以,建议大家有情绪时采用合适的方法及时发泄出去,可以大哭一场,或者找人沟通倾诉,或者将情绪转移到物品上等,千万不要闷在心里。

饮食过量加重脾脏的负担,脾脏受到伤害会导致睡眠不好,而睡眠状况更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保护好脾脏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休息好。晚上睡觉不要超过11点,更不要熬夜。2.过午不食。这一点可能大家很难做到,因为大家三餐定时都已经成为了习惯,有的甚至还会增加宵夜之类的。所以,大家也可以从减少晚餐的摄入量开始。3.每周有一天吃流食,让脾脏得到适当的休息。4.均衡饮食。讲究荤素搭配,不要吃得过量过饱。

除了保护好肝和脾之外,大家还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其实运动没有那么难,我本人就很推荐游泳、走路、打羽毛球这几项平常运动,坚持运动,身体体质都会增强。其实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大家也都清楚,关键是坚持的问题。把好的健康方法坚持下去形成习惯,会让你受益无穷。

孟书 国家二级营养师

健康指导:清淡饮食,注意眼营养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家庭健康指导 篇4

1 围绝经期常见的临床症状

1.1 月经改变

绝经前半数以上的妇女出现月经紊乱[3], 有4种临床表现, 即月经频发、月经稀发、不规则性子宫出血、闭经。

1.2 心血管症状

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 主要表现为潮红、潮热, 是围绝经期的最常见且典型症状, 影响情绪、工作、睡眠。患者感到异常痛苦[3]。

1.3 精神神经症状

据统计, 约75%的为绝经期妇女会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4], 主要包括情绪、记忆及认知功能症状, 可有兴奋型和抑郁型2种表现[3]:前者表现为情绪烦躁、精神兴奋、多言多语、失眠、喜怒无常等神经质样症状;后者表现为精神抑郁、焦虑、行动迟缓、表情淡漠等症状。

1.4 生殖道症状

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 阴道分泌物减少, 围绝经期的妇女不同程度存在阴道干涩, 性交疼痛症状, 因而导致性欲减退的发生[5]。

1.5 骨质疏松

据统计, 围绝经期妇女有25%患有骨质疏松症, 其中80%出现于绝经后期[4], 其发生主要与雌激素下降有关[3], 引起体格变小, 重者导致骨折。

2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家庭健康指导

2.1 家庭健康指导

向围绝经期的妇女及家属讲解绝经是一个生理过程[3], 帮助其认识围绝经期的身心反应, 消除其焦虑、恐惧等神经精神症状。利用各种方法和时机主动向围绝经期妇女介绍预防及减轻围绝经期症状的方法, 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正常体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维持肌张力, 延缓老化的速度以及正确对待性生活。教会围绝经期妇女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阴道炎、尿失禁、骨质疏松症等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 加强自我监测。

2.2 加强心理护理

围绝经期症状受个体性格差异、生活环境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 具有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 社区护士要运用医学和医学心理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 消除她们对该病的错误认识, 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围绝经期[5]。同时社区护士在与围绝经期妇女交往时, 要关心、理解、同情患者, 态度和蔼、诚恳、友好;在患者咨询的过程中, 多用安慰鼓励性语言, 要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等去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认识、情绪和行为[3]。

2.3 动员社会支持

围绝经期妇女容易情绪不稳, 尤其是在家庭或单位受到不良气氛或工作环境的刺激, 更容易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5]。因此, 我们应向患者家属和同事讲解此期妇女可能出现的症状, 协助患者取得家庭成员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2]。

2.4 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与性激素不足有关的健康问题, 因此, 性激素替代疗法 (HRT) 是病因治疗的首选。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国产尼尔雌醇, 可有效地控制潮热、多汗、阴道干燥和尿路感染[3]。但是HRT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有研究表明, 健康妇女用外源性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6]。因此, HRT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3], 根据性激素监测结果, 结合临床症状, 掌握其适用范围和用药原则, 指导围绝经期妇女合理用药[6]。此外, 围绝经期妇女还应重视补钙, 适量的体育锻炼, 增加日晒时间,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注意卫生, 做到每日清洁外阴, 如有异味或者白带过多、绝经后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 应及时就诊。

2.5 合理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 多吃高维生素、高钙和滋阴补血的食物, 如新鲜的蔬菜、大豆制品、动物血等, 少吃荤、腥、油腻的食物, 特别是少吃盐;还有就是少吃动物油, 改成吃植物油。

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都要面对的一个生理过程, 但是, 此期一系列的不适症状给妇女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许多困扰。如不正确对待这一过程, 可能使这些变化向病理方向发展[2]。此外, 围绝经期妇女在人群中已占较大的比例, 我们医护人员必须正视这为数不少的人群, 应帮助指导她们如何正确对待这个生命的必然规律[5]。在社区的保健和治疗中, 应发挥社区医疗的优势, 进行个性化、连续性和综合行的医疗服务。在社区中还应面向所有人群进行围绝经期的护理教育[2], 使妇女在建立和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上, 能够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理解, 提高她们的生存质量, 使其平稳过渡到老年期。

摘要:本文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变化, 提出了家庭健康指导, 旨在帮助围绝经期妇女正确对待这个生命的必经过程, 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181~1182.

[2]蔡虹.围绝经期的妇女社区保健[J].当代医学, 2009, 15 (165) :154.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09~210.

[4]姜淑琴.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及健康知道[J].卫生职业教育, 2009:141~147.

[5]黄亦武.浅谈围绝经期妇女的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 2006:1906~1907.

家庭健康指导 篇5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而家庭、学校是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但是,目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造成教育方面的许多误区。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发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值得我们班主任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家校合作工作中几点认识:

一、开展调查 梳理问题

家庭教育牵系千家万户,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必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让每个家长都感到头痛的问题。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让孩子满意呢?我在班里就“你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满意”这一问题做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60份,其中对家长教育方式满意(包括基本满意)的只有三份。通过调查,我发现孩子对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不满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家长教育方法比较粗暴,经常打骂孩子;二是对孩子不信任;三是经常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由于我校外来农民工子女特别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随意性、盲目性和自发状态,产生了种种误区。针对此类情况,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帮助家长们走出家教误区,探索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在学校德育处的培训指导下,我在班级成立了“和谐家庭教育指导站”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突出问题 引起重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我认为若能让学生及家长都能够认识到此项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那就一定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因此,我首先与班级指导站的五位家长成员研究工作思路,制定活动方案。之后我和指导站的家长通过电话、校讯通平台、家访等方式与其他家长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开展这项活动的最终目的,让他们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由于我班家长有多一半靠打工维持生计,流动性比较大,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不理解,不乐意配合,第一次开展指导活动时,参与的家长只有三分之一。针对这样的局面,我和指导站的家长商讨后决定利用许多家长都把抓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任务这一现象开家长会,以家长会为切入口。在只重视孩子成绩思想的支配下,全班学生家长只有一人缺席。这次家长会我们直奔主题,关于孩子学习方面一字末提。活动开始后,我首先给家长讲了我收到学生问卷情况。接着我读了一份收到的典型问卷,问卷中写道:“爸爸妈妈做生意特别忙,周末为了我有人管,给我报了四个特长班,我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我烦透了。由于我对这些辅导班一个也不感兴趣,哪一个都没有收获。一天,妈妈来英语班交钱,问了老师我的表现,当着几十个同学的面对我一顿大骂。接着她又骂辅导班的老师不称职,影响老师上课。大家都不解地望着我和妈妈,当时我羞愧极了,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下午回家的路上,她对我又是一路的训斥,还不时的羞辱我。进楼道时,为一点小事她又与邻居吵架,我快疯了。今天我真想杀了妈妈!”读完后,会场静极了。这一真实的案例震撼了家长。我们趁热打铁,与家长互动、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活动中,指导站的家长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的有关章节,并给家长留了作业。从家长的作业及以后的几次活动,我看到了家长与学校在教育上达成了共识。

三、结合问题 科学指导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尽管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它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由于我们的家长文化素养不同,缺乏对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研究,再加上教育理念的不足,许多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体验来构造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基模。但是家长当年成长的环境与孩子目前成长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家长逐渐地发觉自己在面对孩子教育的各种问题时,越来越力不从心。积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引导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家长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一次指导活动中,我读了篇学生习作,文中说父母喜欢打麻将,父亲的牌技非常好,经常赢钱。受父母影响我也喜欢玩一些带赌博性质的游戏,一次与两个大人玩斗地主,我赢了10元钱。习作最后写到:“真是虎父无犬子啊!”结合案例,让家长明白:有的家长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做到“教”与“育”一致。这些不良家庭教育环境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成为导致学生过错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社会环境及其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树立典范。这样,家长的教育观念、自身素养就要不断提高,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学习。让家长明确他们现在的教育问题是十分棘手的,要引起重视,要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四、家校配合 和谐促进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要想使家校教育和谐开展,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才算是良性的家校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呢?作为教师要做到:

1、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性格开朗,心扉也自然而然地向老师敞开了。有话敢说了,有包袱敢抖了,有情绪敢发泄了,有意见敢提了。老师也能借此了解到许多同学的家庭情况,甚至能找到一些过错行为的形成原因

2、尊重家长。尊重家长,还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的孩子。家庭和学校是通过孩子而联系在一起的,对孩子的态度如何,是家庭和学校之间最敏感和关注的焦点。所以,与家长的联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第三者----孩子在维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对每一个孩子公正、公平。尤其是在公开的场合,要多积极地鼓励、表扬,因为孩子会很自豪地将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家长;相反,对于孩子一些不好的表现,应多采用个别交流的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既给足面子,同时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当孩子克服了缺点后,再次获得老师的公开表扬时,其中的推动作用远比一味的说教强过许多。

3、多与家长沟通。家校间应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校双方应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在行动上达成一致。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和谐能对孩子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家庭健康指导 篇6

【关键词】健康体检;常见健康问题;保健指导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04-01

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其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治未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体检。现就健康体检中出现的常见健康问题及相应的保健指导综述如下。

1 常见的健康问题

1、1 肝功能异常及脂肪肝

肝功能异常除原患有慢性肝病因素以外,还与长期饮用白酒有关。饮酒是导致肝功能损害的首要因素,而脂肪肝的首要病因也是长期大量饮用白酒,造成脂肪肝的因素还有肥胖、营养过剩等。

1、2 髙脂血症

高脂血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髙脂、高胆固醇饮食及饮酒,均可引起体内脂代谢异常,致血脂升高。高血脂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脂症与脂肪肝又往往同时存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许多高血脂病人并发脂代谢异常,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许多髙脂血症病人常合并高血压病,髙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伴发糖尿病,由此可见高血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1、3 甲状腺、女性乳房彩超检查异常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甲状腺、乳房彩超检查。甲状腺结节及乳房肿块的检出率已越来越高,早期彩超检查,对其诊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超声对甲状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很可靠,判别结节大小、部位、引导定位穿刺有很大意义。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超声诊断在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4 肺部疾病及肺癌

不管是胸部透视还是胸部正位片的放射检查,对诊断肺部的病变起着一定的作用。一部分早期的病变可以在体检时发现异常,并引导做深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2 中医体质的辨识

运用现代化的“道声四诊仪”,通过对检测者中医诊断信息的客观采集与定量分析,可辅助中医临床医生为检测者提供体质辨识、疾病风险评估及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的“治未病”服务。9种中医体质分别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稟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

3 常规保健指导

健康生活的方式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以达到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的目的。

3、1 合理饮食

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豆类、谷类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少吃蛋类、鱿鱼、墨鱼和动物的内脏等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同时,钠盐不宜多吃,每天的摄入量不大于6克。

3、2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寿命,并可很大程度上有效预防高血压、结肠癌、乳腺癌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坚持锻炼有利于健康,可以使血管有弹性,肺活量增加,心率降低,骨骼密度增强,血压降低,控制肥胖,还可提高工作能力和机体耐力,激发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绪等。

3、3 戒烟限酒

吸烟可以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所以要戒烟。少量饮酒可以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所以饮酒要适量。

3、4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过程的终点和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由此可以说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情趣,保持乐观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保证。

4 中医养生指导 不同的中医体质,各有不同的养生保健指导。

4、1 平和质

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4、2 阳虚质

食宜温阳,平时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起居要保暖,环境宜通风。平时注意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运动避风寒,可慢跑、散步、打太极、做广播操。

4、3 特禀质

食宜益气固表,饮食宜清淡、均衡。起居避免过敏原,居室宜通风良好。起居应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4 痰湿质

食宜清淡,可多食海带、冬瓜等。起居忌潮湿,经常嗮太阳或进行日光浴。运动宜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4、5 血瘀质

食宜活气行血,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起居勿安逸,作息时间有规律,可早睡早起多锻炼。运动促血行,进行一些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

4、6 气郁质

食宜宽胸理气,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食物。起居宜动不宜静,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居住环境应安静,宜参加群体运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

4、7 湿热质

食忌辛温滋腻,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可熬夜、过于劳累。运动宜增强,适合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4、8 阴虚质

食宜滋阴,少食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居住环境宜安静。运动勿太过,适合做有氧运动。锻炼时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4、9 气虚质

食宜益气健脾,如黄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起居勿过劳,夏季适当午休。注意保暖,不要过于劳作,免伤正气。运动宜柔缓,如散步、做操、打太极等,并持之以恒。

5 小结

健康体检是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及早控制饮食,戒掉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体质、拥有健康。

参考文献:

[1]彭健.高血压与血脂代谢紊乱【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202.

[2]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6.

[3]贾真.健康体检人员的健康分析及指导.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2):184-185.

[4]卢惠娟.苏州离退休职工健康体检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64-65.

[5]倪英,邵莲菁,王昳丽.离退休干部体格检查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老年医学与保健,2009,15(4):245-246.

[6]王琦.“治未病”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与技术.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193-194.

强化健康指导对家庭鼻饲的影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1年6月—2012年1月留置鼻饲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梗塞后遗症20例,老年性痴呆4例,脑出血术后3例,帕金森病7例;男性2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82岁。鼻饲置管时间28天~5年。其中32例患者定期门诊更换胃管。导致本组患者入院的原因:吸入性肺炎18例,营养不良2例,血糖控制不佳6例,其他原因8例。

1.2 胃管的材质

本组均选用PVC材料,4周更换1次。

1.3 方法

⑴成立安全鼻饲护理小组。由年资高、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负责。⑵建立胃管护理追踪本。凡需要长期鼻饲的患者或由院外带入胃管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评估。主要了解其基础疾病、吞咽情况、插胃管的时间、目前胃管的刻度、鼻饲后的不良反应、固定陪护的素质及其家属配合情况等。做好记录,完善胃管护理追踪本。⑶制订个性化宣教方案。由胃管护理小组在每周五下午向患者家属或固定陪护讲解鼻饲的重要意义、鼻饲液体的配置、鼻饲的操作过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通过图片、具体事例及操作演示等宣教方式进行认真指导。每次授课后,护士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可以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技能。⑷强化出院指导。在出院前一周,所有的鼻饲由家属或陪护自己操作,护士在旁指导。通过每一步的具体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鼻饲习惯是防止发生家庭鼻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⑸制作安全鼻饲提示卡。针对常见问题,如遗忘摇高床头、回抽胃液、出现咳嗽仍继续鼻饲等情况,特别为患者制作安全鼻饲提示卡。⑹电话回访。由安全鼻饲护理小组的护士负责,每周五电话回访,并记录家庭鼻饲情况,解决家属疑问。

2 健康指导

2.1 心理指导

鼻饲置管初期,较多家属不能接受置管的事实,还会尝试性地喂食,造成呛咳、脱管,甚至误吸、窒息等不良反应。置管时间长的患者家属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习惯性地把所有护理工作交给陪护。而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直接与陪护的素质、鼻饲相关知识的掌握都有关系。因此,出院前认真地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并取得家属的配合,才是减少家庭鼻饲不良反应的重要保证。

2.2 技能指导

⑴鼻饲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翻身拍背、吸痰等。鼻饲后30 min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减少刺激性的操作。⑵观察并记录胃管的刻度、床头的高度。据文献报道,床头≥30°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1];鼻饲前回抽胃液,若胃内容物超过100~150 ml[2],应暂停鼻饲2 h,查找原因,对症处理。⑶配置鼻饲液应注意对其温度、黏稠度的掌握。鼻饲前后注入温开水30~50 ml,防止堵管和腹泻。⑷鼻饲液的量为200~300 ml,宜缓慢注入,速度最好控制在15~30 min。

2.3 相关知识指导

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病情变化,如情绪烦躁等,应注意保护性约束。若血压波动大,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⑵合并有呼吸道疾病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咳嗽、气喘而导致误吸。⑶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胃动力障碍,易引起腹胀,应避免呕吐而致误吸。

2.4 并发症处理

⑴便秘的预防。患者因长期卧床,鼻饲液中的纤维少,容易出现便秘,应适当补充水分及膳食纤维,也可以实施腹部的顺时针按摩。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允许给予半坐卧位,2次/天,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胃动力药物。⑵脱管的预防。初期留置胃管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觉,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合作。必要时给予约束带,但要注意约束部位的血运情况。改变体位时一定先安置鼻饲管,再变动体位,避免鼻饲管的脱落。

2.5 安全鼻饲卡的使用

34例鼻饲患者中,32例置管时间为1~5年,每年入院2~3次。据随访记录,本组患者中有5例忘记摇高床头,8例没有回抽胃液,2例不清楚胃液超过100~150 ml时应暂停鼻饲。为此,护士将可能引起误吸的危险因素制作成安全鼻饲提示卡片,挂在床头醒目的位置,便于提醒。在出院时发放此卡。以电话回访指导,确确实实避免了一些不良操作导致的不安全结果。

3 结果

34例患者出院后半年,1例更换陪护后反流性误吸再次入院,1例翻身时胃管脱出,电话回访2例便秘。

4 讨论

4.1 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

通过成立安全鼻饲护理小组,不仅提高了相关方面的护理质量,更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小组的成员分管几名患者,定期追踪、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带着疑问,讨论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其中1名护士已发表相关护理论文2篇。

4.2 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接受建议,避免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4.3 加强家庭鼻饲的安全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例家庭鼻饲患者中,32例具有至少1年鼻饲的经验。出院前由安全鼻饲护理小组再次进行评估,正确指导,加深安全鼻饲意识。出院后的定期电话回访,避免了患者及其家属思想上麻痹大意,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能及时给予相应的解决。避免患者频繁入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通过对家庭鼻饲患者实施出院前的健康宣教,尤其在出院前一周强化鼻饲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不仅提升了患者家属的护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鼻饲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少了家庭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建议临床科室护理人员重视出院指导,加强有关护理知识的宣教。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需要长期鼻饲的患者在出院前实施鼻饲相关知识指导对家庭鼻饲的影响。方法 选取34例鼻饲患者,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施以个性化的理论及技术指导,并于出院后及时电话回访。结果 强化健康指导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在出院前99%的患者家属掌握了鼻饲技巧。34例患者出院后半年有1例误吸,1例脱管,2例便秘。结论 强化健康指导对减少家庭鼻饲并发症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健康指导,鼻饲,护理,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莫海花.危重患者置管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与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5):66.

家庭健康指导 篇8

1 家庭用药指导

1.1 用药原则

老年高血压治疗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最大耐受水平, 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的目标值至少小于140/90mm Hg。因此正确使用降压药很重要。降压药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点、高血压分级和有无并发症, 以及既往用药有利和不利的反应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避免选用引发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药物应当选择作用持续24h的长效制剂, 每日一次服药, 依从性较好。此外, 由于老年人的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 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现认为2级高血压 (大于等于160/100mm Hg) 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取两种降压药物联合的治疗, 有利于血压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达到目标值。

1.2 用药方案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5类, 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2]。单独用药:可选用其中1种, 而合并有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 一般不选用利尿降压药, 以免影响血糖和脂类代谢。长期使用利尿剂须注意低钾血症及室性心律异常的发生, 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引起抑郁症及与利尿剂类似的副作用。联合用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搭配, 不可随意更换。在实现高血压治疗目标的过程中, 西药是降压的主力军, 建议中药辅助应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 丹参、钩藤、淫羊藿、山楂、益母草、川芎、泽泻、葛根等中药均具有降压作用, 它们还分别兼有镇静、利尿、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强心、扩张冠状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以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可在不影响中医辨证施治的前题下,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 分别选用[3]。

1.3 服药依从性指导

老年高血压病程大多较长, 有的可达几十年, 故老年高血压病人必须长期服用药, 决不能只在出现症状时才想起吃药, 因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并不因为没有症状而使老年人停药。假如服服停停或骤然停药则会出现血压反跳, 有时可因血压忽然增高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塞、脑血管病。所以可以通过借助宣传媒介, 采取专题讲座、发宣传材料, 针对不同的个体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反复强调坚持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良服药的危害及服药误区的指导, 强化老年人服药的依从性。

2 家庭饮食指导

2.1 减少或限制钠的摄入

高血压的发病与钠过多的摄入有关。减少或限制烹饪食盐的用量是预防与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应提倡科学烹饪方法与食用新鲜食品, 改变烹饪时盲目使用食盐与喜好腌制品等不良饮食习惯[4]。

2.2 适当增加钾与钙的摄入

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 可多多补充一些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等, 水果如香蕉、枣、桃等。而钙的合理摄入也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 因此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 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等。

2.3 控制能量、高脂肪过量摄入

高血压患者部分合并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症患者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做好高血压的防治, 是必要控制体重, 使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的5%[5]。

2.4 适当补铁

研究发现,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 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 不但可以降血压, 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3 运动与监测指导

3.1 坚持适当运动

在合理饮食的同时,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 指导其做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这样可以促进热量的消耗, 减少多余的脂肪, 改善脂类糖代谢, 增强体质, 提高心脑血管的应激能力。目前有氧运动被视为最佳运动处方, 并作为增进健康的基本手段。老年人由于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 体育锻炼时更应注意,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老年人需了解自身状况, 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 注意不要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动作, 以免发生意外。一般可以做散步, 打太极拳, 木兰扇等体育活动。

3.2 加强自我检测

老年人血压波动较大, 所以应多次测量血压。指导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学会正确的测量血压方法和记录方式, 认真做好血压的自我监测。通过每天客观的血压数值, 有利于老年人和其他的家庭成员对其病情能更好的把握, 也能更有效的促进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4 心理指导

高血压是最早确立的心身疾病。在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中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原因。心理社会和行为因素在高血压发病学中有重要的作用[4]。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情绪波动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故应鼓励老年人使用正向的调试方法, 如看轻松的电视、练书法、唱歌、跳舞、垂钓都可以促使人的情绪好转。还有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聊天得到情绪支持, 从而获得愉悦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化前珍, 杨云衣.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25.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66.

[3]马小凤, 张慧.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J].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ice 2002 (10) :629.

[4]姜乾金.护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117.

家庭健康指导 篇9

1 用药护理

1.1 西药

(1) 遵医嘱坚持长期服药, 切忌自行增减药量或撤换药物; (2)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恶心、乏力、头晕、视物模糊、抑郁等。

1.2 中医中药

中国传统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疗效[1]。如“中药合并推拿”, 其降压作用虽比西药缓慢, 但疗效巩固较好, 血压无大幅度波动, 因此是一种更为适宜治疗慢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2]。

2 饮食护理

2.1 控制总热量

(1) 避免肥胖, 可通过家庭饮食调节, 如清淡、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饮食; (2) 少量多餐, 勿甜食饱餐。可食用大体积食物来增强饱腹感, 如杂粮粥。

2.2 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1) 食盐量控制在3~5 g/d, 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1~2 g/d; (2) 忌食腌制类 (如泡菜、泥螺、咸鱼) 、贝类等含钠高的食物; (3选择低钠酱油, 应将酱油的摄入量计算在食盐的摄入量中; (4) 烹调中可用醋、姜、蒜等以弥补清淡口感。

2.3 日常膳食的选择

(1) 主食:宜选择米饭, 因大米含钠较面粉少; (2) 荤菜:宜选择有鳞鱼、瘦猪肉、兔肉;少食动物内脏、蟹黄、骨髓、鱿鱼; (3) 蔬菜:宜选择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高的新鲜蔬菜, 如芹菜、西兰花、萝卜等; (4) 水果:宜选择含钾、维生素丰富的水果, 如香蕉、柑橘、番茄等; (5) 食用油:用量宜少, 应选择植物油, 如橄榄油, 椰子油除外; (6) 降脂食物如玉米、燕麦、洋葱、海蜇、绿豆等; (7) 其他坚果虽好但宜食少量, 因其脂肪含量高。

2.4 戒烟限酒

(1) 戒烟:相关研究证明, 吸烟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烟中的尼古丁会兴奋中枢和交感神经, 使心率加快, 促进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 使小动脉收缩, 血压升高;建议撤除与烟草相关的物品, 采取有效的戒烟措施, 如吃戒烟糖; (2) 限酒:医学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的血压水平和饮酒量存在直接联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每日饮酒量应控制在50 g以内。

2.5 良好的饮食习惯

放慢吃饭速度, 细嚼慢咽;多喝白开水保持排便通畅;忌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

3 合理运动

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及神经系统反应能力。长期坚持可降低体重, 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要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 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避免剧烈运动[3]。

3.1 运动方式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跳舞、游泳、打太极拳等, 每周至少三次, 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2 运动量

以运动中稍出汗、呼吸轻度加快, 运动后无疲劳感或其他不适为宜;开始时运动量宜小, 逐渐增加, 循序渐进。

3.3 运动的注意事项

(1) 运动前做好热身, 运动中不可突然停止, 要遵循运动程序; (2) 饥饿时或饭后1小时内不应进行运动; (3) 建立良好的生物钟, 保证每日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注意劳逸结合。

4 心理护理

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 孤单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机率增加[4]。此外, 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 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4.1 合适的环境与心态

(1) 营造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 (2) 建立积极控制疾病的自信心, 保持平和的心态; (3) 避免情绪激动, 遇事沉着冷静。

4.2 放松心情, 减轻压力的方式

(1) 深呼吸:将所有注意力集中于吸气与呼气, 呼吸平缓绵长; (2) 按压穴位:情绪激动时按压合谷, 避免血压升高, 睡前按压太冲可使怒气排出, 避免损伤人体; (3) 冥想:找个舒适的地方, 端坐呼吸, 想象自己午后躺在一片柔软的草坪上, 尽量放松; (4) 听轻音乐, 放松紧绷的神经; (5) 遇到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时, 应尽快释放, 可向家人、朋友等倾诉。

5 自我监测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压波动, 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对于血压的敏感程度有所降低, 患者血压的日差和日间变化会受到其体力、情绪、气候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3]。

5.1 正确测量血压

(1) 就诊时, 患者及其家属可向医务人员请教以学会测量血压的方法; (2) 测量血压前患者应静坐5分钟, 且半小时内无进食、吸烟、活动等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信度。

5.2 血压的波动

(1) 应了解血压的正常波动, 白天血压较高, 夜间降低, 午夜达到最低。晨起活动后血压上升, 一般于上午8~9时达到第一高峰, 下午5~6时达到第二高峰; (2) 最好家中自备血压计, 每日由家人定时定体位正确测量并记录, 以便患者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及协助医生用药。如有自觉症状或异常波动, 及时就诊; (3) 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饭后半小时会出现眩晕、手足颤抖的症状, 对于该类患者, 家属应特别留意; (4) 变换体位时速度宜慢, 以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6 日常保健指导

6.1 休闲娱乐

(1) 避免参与紧张激烈的活动, 如搓麻将、观看竞技类的体育比赛等; (2) 避免久坐看电视, 由于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变慢, 久坐易致下肢麻木、疼痛、浮肿。因此, 在观看半小时后应站起来走动; (3) 培养个人兴趣, 保持情绪健康, 如养鸟、种花、作画等。

6.2 保健建议

(1) 建议肥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每日饮用决明子茶, 帮助降血脂、降压、通便; (2) 避免用力排便, 排便困难时可用缓泻剂, 如开塞露, 但不宜长期使用, 应进行饮食调节; (3) 清晨起床要慢, 做到“三个一分钟”。醒后躺在床上一分钟, 坐起靠在床头一分钟, 双腿下垂再等一分钟, 这样可以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改善脑供血, 减少头晕、跌倒的发生; (4) 冬季注意保暖, 室内温湿度适宜, 避免在大风大雾低温天气外出。

综上指导希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正确、全面认识老年高血压病以及在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51-154.

[2]陈楠, 杨谦.中药与推拿手法相结合治疗高血压[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20 (30) :35-36.

亚健康人群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2月对55例亚健康人群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2 亚健康形成原因

亚健康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所包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相辅相成, 每一方面都可以导致个体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心理不平衡, 最终导致精神障碍或身体不适, 其中, 社会因素及人际关系是主要原因。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集体中, 为了生存、生活, 常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 久之会出现生理上的变化。这些成因可以归纳为生活工作节奏加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社会压力不断加重、生活起居及饮食不规律、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人体自然衰老等。具体来说:①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信息, 这就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 迫使人们不断竞争, 久之产生恐惧、神经质和疲劳等不适反应;②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 种种的利益冲突, 使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而复杂, 无形中导致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不良情绪;③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无形给人们增加心理压力, 工业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生存环境的破坏,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均导致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或导致亚健康的逐渐加重, 最后导致疾病发生。

3 心理护理

针对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及其个体差异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使其向健康人群转化。人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 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特别是亚健康人群, 情绪过激若不及时自我调节则易向病人方向转化。中医认为, 病人的心理变化就是情绪发生变化, 由于情绪和心理的变化易导致病人的器官功能发生变化, 即易伤五脏。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医学正传》指出:“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 说明七情太过则造成五脏内伤, 致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及脏腑功能紊乱, 所以良好的情绪能使人身心健康, 故应了解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变化, 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等来改善其情绪, 使其心态平和, 精神状态良好。告诉病人当情绪激动及心情不佳时应及时进行情绪调节, 及时找知心朋友沟通, 及时将不良情绪加以转移及宣泄。

中医中“气血冲和”“百病不生”说明人在良好的心态下其自身的免疫力就会增加, 防病抗病能力就会增强, 疾病不易发生。人的心理活动在中医上统称为情志变化, 若外在各种刺激强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 造成情志过度兴奋或抑制, 则可以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 从而向疾病方向转化。通过心理护理使病人气血调和,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怡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的精气为基础的, 也是其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之一。

情志及心理疗法是根据身心合一和五脏配五行和五志的观点, 和利用其生克制约关系, 临证审时度势, 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 并提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主张身心同治”。在现代护理中, 将中医的整体观实施于亚健康人群及病人身上有很好的效果。

4 健康指导

4.1 合理饮食

人体营养摄入是否均衡在于饮食是否规律及配备、加工、保存是否科学合理。根据身体的需要保证每天食用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矿物质、脂肪足够的情况下, 可以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进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以防脂肪堆积而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高血压、冠心病都是长期食入高脂饮食所致。

4.2 适量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时排除, 运动还可以调整心情, 使气血通畅。

4.3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保护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远离有毒气体及有害物质。

4.4 保持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是健康的保证。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要适当加以应对, 要保持平常的心态, 避免期望值过高;维持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消除心理障碍, 对亚健康人群非常重要。

4.5 善于心理调节

人际沟通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沟通是人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通过有效的沟通, 人们可以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增加安全感, 消除孤独感, 缓解忧虑及悲伤, 从而使人精神振奋, 维持正常的精神心理健康。及时消除对健康状况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把目标和要求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以避免挫折感;对他人期望不可过高, 以避免产生失落感;排出不满情绪以免失态和后悔;避免不利的人际关系, 及时离开刺激源, 及时消除刺激源对身心造成的伤害;承受必要的妥协和屈服, 以免小题大做;经常找知心朋友倾诉烦恼;扩大有利的人际关系, 多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不要与他人争高低, 避免情绪激动;及时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小结

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 而且必须包含其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在一个较完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 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精神上完全保持良好的状态。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 亚健康虽不是疾病, 但可以在疾病和健康之间转化。只要思想上重视、自我调节得当, 亚健康人群完全可以向健康人群转化。

参考文献

[1]赵瑞芹, 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2, 9 (1) :10-13.

幼儿家庭亲子阅读指导策略 篇11

关键词:幼儿亲子 阅读指导 策略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活动,有关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阅读教育对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早期阅读内容尤为重视和提倡,将其纳入语言领域目标体系之中。而亲子阅读是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幼儿在温馨的气氛中共同阅读图书,通过朗读、提问、讲解等方式,促使幼儿掌握基本阅读技能,增强阅读能力,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幼儿人格得以完善发展的阅读形式。

而父母受到自身文化知识、教育观念和文学素养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亲子阅读观念不正确、环境设置不合理、阅读缺乏计划性以及指导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父母更科学、合理地进行亲子阅读指导。

一、要树立正确的亲子阅读理念

(一)自身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和家庭都是幼儿重要的阅读场所,但相对幼儿园,家庭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家庭中可以开展一对一的阅读活动,并且父母与幼儿情感联系紧密,更能促进早期阅读的顺利实施,从而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需特别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平时自己也要爱读书,多读书,让幼儿感受到家庭中浓郁的阅读气息。同时父母要提供合适的材料,创设适宜幼儿阅读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制定阅读计划,并采用朗读、提问、讲解、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二)全面科学地认识亲子阅读的价值

亲子阅读不仅有助于幼儿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增强自主阅读能力,逐步养成勤学乐思的优秀品质,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等的发展,同时良好的情绪情感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因此,要认识到亲子阅读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避免将亲子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智力开发,甚至是道德说教的误区,让父母

全面、科学地认识亲子阅读的价值。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阅读环境会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欲望,营造出温馨、适宜的阅读氛围,极易使幼儿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

(一)物质环境

1、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

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性别特点来选择阅读材料。就年龄来说,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可以为其选择色彩鲜艳、情节简单、图案清晰的图画书,以故事类图书为主;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发展比较迅速,可以为其选择每页有多幅画面的图书,图书的选择可以增加知识类图书;大班的孩子知识面逐渐扩大,充满求知欲,可选择一些文字较多的阅读材料,适当增加科普类读物,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就性别来说,男孩多喜欢知识类、科普类的阅读材料,女孩多喜欢具有丰富情节的故事类的阅读材料。

其次,要尽量选择总体质量较高的读物,如纸张好、字体大小适宜、色彩鲜艳、形象清晰生动,以图为主、配以简单的文字或图文并茂的读物。

最后,要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童话、儿歌、古诗词、科普百科等类型都可涉及,来拓展幼儿的视野。

2、约定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

在家里每天可以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如可以在晚饭后、睡前专门进行亲子阅读。长期在固定的时间坚持亲子阅读,有助于幼儿养成定时读书的好习惯。

3、开辟一个阅读区域

给幼儿准备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阅读区:在家中划分出一块幼儿专属区域,放置儿童书架、桌椅或小垫子、小沙发等,营造一个干净舒适、放松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其成为孩子的阅读宝地。也可在家中选取一角,安置适合孩子取阅书籍高度的书架,把读物放到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并分类清楚、排列整齐,便于幼儿进行挑选并阅读。

(二)精神环境

1、父母要树立阅读榜样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就尤为重要。要想让幼儿喜欢阅读,首先父母就要做爱书之人,广泛涉猎、专心阅读,为幼儿树立热爱读书的榜样,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次,父母还要注意,对书本要轻拿轻放,以正确的姿态持书、翻书,分类陈列,让幼儿也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2、阅读前尽量排除干扰因素

阅读需要全神贯注投入其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现在外界干扰因素过多,特别是电子产品,如电视、游戏机、手机等容易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将幼儿带离阅读状态。因此,在进行亲子阅读前,要关闭电视机,收起游戏机和手机等,保持室内温馨安静,保证阅读质量。

三、有计划地进行亲子阅读指导

亲子阅读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幼儿父母需要制订一个明确的计划,并且能够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亲子阅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首先,父母要明确自己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亲子阅读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最后再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如有的幼儿注意力比较差,父母就可以通过亲子阅读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因为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时间短且易于分散,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保持长久一些的注意力,所以父母要选择能够引发幼儿兴趣的阅读材料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并且可以将阅读时间逐渐延长,促进注意力的培养。又如有的父母想在亲子阅读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多向幼儿提问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幼儿预测、反思、质疑等能力的发展。

其次,要将阅读计划细化。如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涉及要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每天阅读时间和进程等,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二)亲子阅读要按计划进行,可灵活调整

亲子阅读计划制定后,要按时按量按质进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变动。但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如幼儿对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兴趣不大,就要考虑更换材料,不要强制幼儿进行阅读;幼儿阅读效果较好时,可加快进度。

四、掌握并运用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指导方法

在亲子阅读中,父母应该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亲子阅读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朗读感受法

幼儿在进行自主阅读时,读物中的信息是以图片和文字为媒介向幼儿传递的。而当进行亲子阅读时,父母可以在图文的基础上配以朗读,让幼儿的视听相结合,极易使幼儿受到故事的感染,从而将其带入到故事情节当中。朗读时,父母要注意语言要生动形象,可改变语调、语速等来营造气氛和塑造角色。比如在读《狼和小羊》的故事时,狼的声音是阴险蛮横的,小羊的声音是温和而充满底气的,并配合上相应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从而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二)观察理解法

在阅读中,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获得关键信息,读懂故事,这也是自主阅读能力的要求。父母应当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读物中的形状、色彩、形象以及图画之间的关系等等,并加以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幼儿加深对读物的理解,使其具备独立观察阅读的技巧和能力。

(三)问题情境法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亲子阅读中,父母可以多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此类问题没有唯一固定答案,可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并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同时引导他们关注细节。

(四)游戏表演法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3岁之前的各年龄阶段,正是儿童各种游戏形式、游戏能力、游戏技巧萌发到初步发展的阶段,而3-6岁被称为游戏的高峰期。将游戏与表演融合到一起,能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使所阅读的内容更加引人入胜。父母可以与幼儿通过生动的语言、夸张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来塑造故事中的形象,展示故事的内容。父母要做好引导和配合,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表演和游戏当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表演能力的发展。

此外,还可运用讨论法、创编法、改错法、制作法等指导方法,可针对具体的阅读情况灵活运用。

五、开展延伸教育

延伸教育是指在亲子阅读之后,开展的与阅读习惯、技能及阅读内容相关的教育。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让幼儿养成爱护图书、保持图书整洁干净、按顺序种类摆放图书的习惯。其次,也要教幼儿认识图书的各个部分,让幼儿掌握正确持书、从首页翻阅、按前后顺序翻页的阅读技能。

(二)利用读物中的故事、人物的言行来教育孩子

儿童读物中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会深深打动幼儿,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如《三只小猪》的故事,可以告诉幼儿,做事要踏实努力,不能偷懒,使幼儿在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受到故事中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

家庭健康指导 篇12

关键词:肺结核,指导,保健

肺结核是常见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结核病的治愈率虽在不断提高, 但我国仍是结核病的第二大国。且结核病疫情呈现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 因此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指导不容忽视, 为此, 本文针对处于肺结核患者稳定期这一特定人群, 从疾病预防、用药和生活保健等方面进行阐述, 旨在为肺结核稳定期的患者家庭健康保健提供借鉴。

1 疾病预防指导

1.1 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结核病的患者, 尤其是痰或其他排泄物中带有结核菌的病人[1]。首先应该注意密切观察家人有无出现长期午后低热, 咳嗽、咳痰, 盗汗, 咯血等症状以及早发现肺结核并立即上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等。与此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该由传染病指定专治医院进行治疗达到彻底治愈肺结核的目的。痰中带菌的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极高, 在此期间其周边人应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度亲密。

1.2 切断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传播, 其次是饮食传播、母婴传播[2]。 (1) 空气传播途径的切断:每天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于有结核病患者的房间应定期打扫并将其被褥和枕头定期在阳光下暴晒2~7小时, 每天定时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3];排痰的患者应将其痰液用纸包裹直接焚烧。 (2) 饮食传播途径的切断:与有肺结核的患者同桌吃饭时应为其准备单独的碗筷, 在夹取食物时可用公共筷子或者将其食物与其他人的食物分开盛放。对于肺结核患者使用的碗筷可做好标记, 在清洗时要分开, 其碗筷可煮沸消毒, 一般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 (3) 母婴传播途径的切断:在孕前应进行孕前检查, 如发现肺结核应停止受孕进行治疗使彻底治愈;在孕中应加强产前检查并注意加强保护。对于有结核病的哺乳期妇女应禁止母乳喂养。

1.3 保护易感人群

常见的易感人群有老年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的人、肿瘤患者、HIV感染者等, 应加强对这些人群的保护。卡介苗是一种无毒的牛型结核菌活菌疫苗, 接种后可使未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患者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免疫力[3]。婴儿一出生就应接种卡介苗, 使其对结核杆菌产生一定的抵抗力。据统计, 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效果为80%, 其保护作用可维持5~10年[2]。从此可以看出接种的人群仍有患病的可能性, 可用结核菌素实验来评价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

2 生活保健指导

2.1 活动与休息

肺结核的患者应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早起早睡, 可适当午睡以增强体力。凡是参加全工作的病人, 一天的睡眠时间要保持8~10小时,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有充分的休息[4]。在保证休息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的锻炼, 适当的活动可增强病人的体质, 避免长时间卧床。出现大咯血以及其他严重症状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处在有高度传染性时期的患者只可以参与室内活动, 减少户外活动, 以免疾病的传播。

2.2 饮食护理

肺结核患者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蛋白质的消耗量较大。长期缺乏蛋白质会使病人的抵抗力下降, 病人应多食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尤其是优质蛋白如鱼、瘦肉、蛋等。充足的热量可维持体温, 保证病人的体力。结核病人常常大便会秘结[5]。多进食蔬菜水果可以促进排便, 病情允许可适当摄入粗纤维食物, 同时应注重维生素C、维生素B的摄入。维生素C能够减轻血管的渗透力, 使渗出病灶的吸收作用提高;维生素B的摄入可以增进食欲, 保证病人的营养供应。结核病人夜间常有盗汗的发生, 其每天水分的摄入也是相当重要的, 还可以冲淡体内毒素, 防止人体中毒。长期疾病的困扰会导致病人的食欲下降, 因此可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 提供病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改善病人的食欲, 少量多餐。与此同时应每天监测病人的体重情况, 根据体重变化调整饮食。

2.3 心理护理

肺结核治疗持续时间较长, 病人会出现情绪低落甚至烦躁, 导致病情反复, 病情恶化。肺结核活动期具有传染性, 周边人群的远离会使病人感到自卑、孤独的情绪。患者应该保持愉悦的心情, 加强对疾病的了解, 消除恐惧心理、正确对待疾病, 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家属及周围同志应了解肺结核病的一般知识及病人受疾病影响所出现的心理表现, 及时给予关心支持, 帮助病人摆脱困境[6]。

3 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用药指导:抗结核药物对结核菌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 对肺结核的治疗有较不错的效果。在用药的过程中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病人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以免引起耐药性。在用药的过程可出现副反应, 一般可自行消退, 如出现耳鸣、肝区疼痛、胃肠不适等情况要及时与医生联系。

病情监测: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去医院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 有些抗结核药物损伤肝肾, 定期检查可预防和及早发现。同时定期去医院拍胸片, 了解肺部病灶的愈合情况。定期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 防止肺结核并发症的发生, 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的进一步了解, 促进肺结核的发生率不断下降, 治愈率不断提高。为营造一个人人健康的社会跨出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杨维兴.肺结核的预防和疗养[M].人民出版社, 1954:16.

[2]张玲, 谢晓燕, 陈树珍.肺结核[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9-21.

[3]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51-60.

[4]田凤洲.坚决向肺结核病作斗争[M].科学普及出版社, 1958:86.

[5]中国防痨协会.肺结核病人生活方式和治疗[M].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8:34.

上一篇:英汉翻译之不易下一篇:茶树抗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