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史(共9篇)
家庭健康史 篇1
改革开放30年来,以农业的工业技术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改革进程,极大改变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引发了乡村伦理关系和农民伦理观念的变迁。本文提出的30年来乡村伦理的困境问题,实质上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伦理文化遭遇的“现代性”问题在乡村场域中的体现。自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兴起。严复翻译《天演论》,国人始用进化、竞争的目光,为民族寻找出路。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基于同样原因。但那时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仍未动摇,当时只是学习西方形而上“器”之层面的东西。然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首次撼动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自那以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都在极力舶来西方的文化以改造自身社会。但由于中国没有西方独特的思想传统和历史经历,舶来的文化理念虽一度引起社会变革,可人们并不熟悉这些理念背后的含义。“现代性”在西方不仅意味着个人从前现代的道德桎梏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祛魅”后用理性的“宗教”替代实际的宗教所导致的人心灵的分裂和无所依傍,即“现代性”既有它诱人的一面,也有使人异化的一面。而西方人很立体地看待它的双重意涵,并生成了制衡它的各种力量。比如西方学者一直痛斥资产阶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痛斥那种纯粹工具理性意义上的生活。而且,西方的理性化并非纯粹的工具理性扩张。西方社会的各种程序技术和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它们之间相互制衡和相互促进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为理性化提供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动力机制。而这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表面上“理性化”过程所缺失的。中国舶来了西方文化中单向度的东西,对其内部丰富的张力因素并未吸收。“缺失的西方文化”在中国城市场域中就表现为长期以来盛行的经济主义和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政治环境的经济主义,一方面人民现实的生计要求,加上媒体的宣传和美国大众文化的诱惑,这种畸形的功利主义文化找到了它赖以滋生和繁衍的温床,侵入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圈,成为目前在中国城市占支配地位的主流价值,并随着城乡人口流动从城市侵入农村。
如果说中国舶来西方现代文化时只取其功利主义成分而缺失其深层的制衡因素,造成了“社会的缺位”,那么至少还有另一个方面是不容忽略的。中国的乡土文化自古就含有实用主义成分,农民的性情倾向中也早就存在功利主义。面对当前城乡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加之政治意识形态中“富农”、“致富”的口号,乡土文化特质里的实用主义成分迅速与舶来的西方功利主义相亲和,形成一种独特的伦理价值体系,在乡村场域中占主导地位,而传统的乡村伦理逐渐处于被支配地位。
20世纪30年代,针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梁漱溟曾提出从儒家传统伦理出发,通过乡学村学,继承乡约的传统,建立一套新的社会组织构造,以培育个人和团体的新伦理。最终还是革命派通过阶级建立国家权力,利用国家权力进行社会改造。但遗留下来的伦理问题仍未解决,并在今天以复杂的现代性问题呈现在世人眼前。乡村伦理涉及农民的价值观问题、观念问题、素质问题、生活意义问题。不理解这种变化,就很难把握乡村治理与建设的内生基础。因此,对该问题的关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资料来自笔者在四川省X村的多次田野作业(2007、2008、2009)。X村为丘陵地形,原有609户,1900人,94年起青壮劳动力陆续外出务工,现村只剩占原人口50%的中老年人和30%的学龄流动人口。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出导致耕地大量抛荒,老人只能靠往年囤积的粮食加上向邻里购买的谷物为生。整个村庄呈现出一片衰败。
一、几点概念说明
何谓伦理?“伦”即关系,“理”即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在秦汉之前,“伦”和“理”很少并用。直到秦汉之际,才形成“伦理”这一概念。中国乡村社会的伦理问题前人早有述及。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就指出,中国的真问题是文化失调,秩序混乱,而非纯粹的政治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家庭父子之间、学校师生之间、朋友同侪之间,乃至政府与人民、上级官与下级官,统统不能相安,彼此相与找不出一个妥帖点来”,其中所谈及的正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即“五伦”。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说道:“人之有道也,保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在汉代受到官方提倡,人伦在宋代真正渗入民间成为百姓处理人伦关系的内化原则。但随着中国国难当头,革命者们猛烈抨击传统五伦。谭嗣同在《仁学》中就指出,五伦中唯有朋友一伦涵平等之义,其他皆为专制之物,都应废弃。这就是中国智识世界对现代性的回应,可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问题不容忽视。目前,致富热在农村成为主导思想,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逐渐在乡村场域中占据主导。这种伦理以经济尺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工具理性地利用各种可资利用的物质和人脉资源,以实现心中理想生活。这种新型的经济伦理与其说是新一代农民内生而成的性情倾向,不如说是在更大的社会空间里城市文化支配着农村文化的体现。这种经济伦理其实是城市文化伦理在乡村变异的结果,它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并未带来其发源地背后的一些相应理念:责任、平等、不侵害他人权利的自由。其导致的结局就是“私”的剧烈膨胀和家庭结构的剧烈变迁。
何谓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对农村而言,邻里关系可囊括于“扩大了的家庭”,所以农村老人的家庭结构变迁不单指个体家庭单位的变迁,还包括以个体家庭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人伦关系的变迁。通过对这批三十年代出生的老人的口述史整理,可以在民间重建这部中国乡村人伦变迁史。
二、从乡绅、家族的消失到“小家”的出现
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有其自身延续性的生活共同体。建国以前,乡绅是乡土社会伦理文化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一般和基层农民是有区别的,但存在着血缘关系,许多是农民出身或和农民保持着亲属关系,而另一方面又大多走出农村,住入乡镇和城市,成为具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或和统治阶级相互沟通。”乡绅兴办祠堂、学堂、水利等公共事业,在乡土社会拥有较高权威。有时乡绅与家族势力重合,甚至乡绅本人就是族长,当村民家庭发生纠纷、不孝事件发生时介入进来,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新文化运动的道德革命猛烈冲击旧道德。建国后,“破四旧”等政治运动使乡绅最终消失,组织乡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精英群体缺失。但五十年代的集体化使村民首次过上了一种较高程度有组织的生活,有效地维系了社会团结。集体化本质上是精英领袖希冀用一种重“公”的新伦理替代小农重“私”的旧伦理,避免中国在工业化发展中陷入西方资本主义功利化。但这种排“私”的激进做法忽略了村民物质层面的现实,导致该体制在八十年代不得不抽离。不过这种社会体制的确维系了乡土社会的团结。虽然乡绅、家族体系造成破坏,但传统人伦关系和伦理道德还流动性地存在。
八十年代初土地下户,过上有组织生活的村民又缩回原来的小家庭中。但与建国前的情况不同,改革开放使利益观念渗入内地,小家出现了,小夫妻更愿意为自己的小家谋利益。公社时期尚有专门的夜校、培训班、扫盲班,负责乡村的文化教育,不孝者会被送往培训班学习,弥补了乡绅、家族的消失带来的伦理文化上的影响。而土地下户后,经济赤裸裸地被提到首位,基层干部的职责也主要在收税和计生方面,传统伦理生活组织瘫痪。家庭内个体更加独立,家庭矛盾和离散趋势逐渐显著。
古代乡村社会也有分家,但大多出于经济压力,大家庭的理想只有富人才能实现。可分家出来的小家庭也只是大家庭的简单复制,家庭结构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仍以父子、婆媳为主轴,伦理纲常为凝合剂。但土地下户后,分家出来的小家庭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以夫妇关系为主轴,两性感情为凝合剂,父亲不再拥有至上权威,私利心日益严重。
三、九十年代初:空巢化到轮养制的瓦解
八十年代初虽然“小家”出现,但除家计分开外,大家仍同住一个宅院,共用厨房,进行频繁的日常互动,日常人伦关系并未完全破坏。虽然公共生活逐渐消失,各家顾各家,但农闲时,尤其是杀猪时,很多邻里远亲都要来帮忙。大家一起杀,并把猪血浸润黄纸贴于堂屋猪神灵位的墙壁上,以保佑来年猪不生病。杀完后,大家共坐一桌,一边吃猪肉,一边聊着村里近来发生的事情。这是乡村社会融合的典型方式,也是一种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道德意涵。通过这种方式,乡土社会的伦理得以维系。如果哪家遇到困难,邻里依然发挥着生活互助、情感支持的功能。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这时,西方功利主义才首次真正从城市全面渗入乡村底层。务农日益成为一个很不赚钱只能维持生计的行业。务工比务农轻松,而且可以让人享受城市生活。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家庭日益呈现空巢化隔代化特点。
9 2年,X村的女青年率先去浙江务工,而男青年在家务农。随着女青年在那边挣到钱,男青年也靠着亲缘、老乡网络陆续跟去。刚开始只是间歇性务工,即农闲时务工,农忙时回家务农。到后来,变成纯粹的务工,几年才回家一次。
老人开始在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上出现疏离。
古代乡村社会分家后,老人如到了丧失劳力的年龄,不会独立出来,而是依靠儿子的生活单元,这是一项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是人们观念里理所应当之事。而九十年代,一方面传统乡约、家族体系早已不在,一方面缺失的城市文化作为先进理念盛行于世,外出务工的子女大多忙于挣钱,有条件的子女也因嫌村里条件不好过年也不愿回村。不定期的货币补贴取代了传统的生活照料和轮养,养老制度彻底瓦解。
以个案王氏家庭为例。02年王氏夫妻分别70、68岁。由于体力无法支撑正常的田地劳作,他们在人们的建议下再次分家,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如农具、土地、猪和锅碗都分给三个儿子,开始实行三个儿子的轮养制度:每个儿子养半年,该哪个儿子养的那半年两位老人就同那个儿子一家共同生活,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供养顺序是: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此时二三儿子都在外务工,只有大儿子在家务农,老人被正常轮养一年。可到03年下半年本轮到大儿子供养时,大媳妇认为自家子女上学负担重拒绝供养,使得供养关系中断。由于二三儿子还在外省务工,那半年老人只得种地供养自己。轮到二三儿子供养时,由于他们在外地,只能以寄钱的方式实行供养,04年上下半年各寄回700多元,并把各家原存贮的粮食(谷子、豆子)供老人食用。老人只能继续干农活自理生活。由于看到大哥不实行供养,父母也重操旧业,在外地的两个儿子05年开始也不再按各自的半年给老人寄钱了,只是在过年或老人过寿时给老人寄300元左右的孝敬费。这样维持了两年的轮养制最终彻底瓦解。
四、乡村伦理困境
乡村伦理作为一个问题呈现,始终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程相伴而行。像梁漱溟、费孝通等老一辈学者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就开始从乡村伦理、乡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乡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前途与命运问题。其中费老晚年提出的“文化自觉”,更是深刻地体现了他的忧思。“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得有自知之明,既勿复旧,也非全盘他化,而应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即要增强文化的主体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浪潮开始席卷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乡村社会在这一次浪潮中真正受到了全面的冲击,乡村生活的合理性及乡村伦理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破坏和质疑。农民不再坚持祖辈的信仰,价值观被现代化的机器重塑,整个乡土社会像被抽空了一般,只剩下些许遗风人伦元素在空气中零落地弥漫、流动。城市的伦理文化开始统治整个中国。
就X村来说,自土地下户后农民的公共生活日渐稀少,如今更是扭曲为兴盛的赌博事业。在小卖部昏黄的灯光下,牌桌就是一个交流的空间,闲聊的空间,它具有抽象的符号意义。在这种窄化了的公共空间中,他们不断生成的不是文化自觉的意识,而是畸形的生活意义感和价值观。
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这三十年他们历经着各个方面的疏离。首先是社会关系的疏离。改革以前,家是一个团结紧密的整体,成员共持家计,老人拥有较高地位。公社时期的赤脚医生、乡里乡亲的互帮互助,至今都是老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而土地下户后,尤其九十年代,公共意识更加衰微,各家都谋各家的私利,村民纷纷离开农村,熟人社会的乡土因子日益减少,老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加萎缩,生活视野更加狭窄。
第二是社会参与的疏离。社会参与对于社会成员非常重要,它关系着该成员对自己所生活的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参与不够,会出现成员与社会的疏离,甚至纽带的断裂。以前,坝坝电影、田埂堰坎、村头院落都是村民闲聊交流的社会空间,他们谈着村子的过去,谈着自家的家事,而孩子们则在嬉戏,享受着乡野童年的欢乐。村小还在发挥着它文化传递的功能,作为乡村文化中心,在村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现在,乡村的文化生活非常稀少,缺乏生成乡村文化主体性的空间。回忆集体化时期频繁的政治活动倒是很快乐的事情。
第三是社会服务的疏离。公共服务是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商业网点服务、社区服务等多方面。其中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十分重要。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培养了自己的本土医生。赤脚医生不仅使农民有寻医问药的较好网络,而且有效地缩减了城乡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差异。随着去集体化的浪潮,农村医疗体系瓦解,赤脚医生在中国农村消失,伴随而来的是农民难以获取可靠的医疗服务资源。目前我国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但水平还比较低,无法切实满足农民的需求。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老人无法避免的遭遇。其本质则是传统文化伦理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复杂表现。功利主义的新型城市伦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诚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于强调利益观念无非是对乡村伦理秩序的一个巨大破坏。大众传媒对城市价值观的一边倾态度,进城后生活样式被迫发生的改变,以及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使得乡村社会文化失序,更无法谈“文化自觉”了。
五、结语
党中央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意识到“新农村”的提出,不仅是一个经济的现代化与治国安邦的政治问题,更内含着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素养、文明全面提升的伦理问题。“新农村”诉求着伦理道德,新农村的“新”其关键也应是培育新农民。同时,30年来农村一直发挥着稳定的功能。缺少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伦理精神是和谐社会的支撑,是最基本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重建以乡村伦理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使广大农民形成什么是好生活的新概念,重新找到生活意义世界的支撑点。让老有所养、秩序井然的小康社会真正实现。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以农业的工业技术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改革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生活样式。传统的乡村伦理遭遇到城市的新型伦理,呈现萎缩凋零的局面。本文以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农村三十年来家庭结构变迁的田野调查,呈现30年社会转型中乡村伦理困境,以期引起人们的反思。
关键词:社会转型,乡村伦理困境,家庭结构变迁
参考文献
[1]、唐文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P2.
[2]、李猛. 抽象社会[J].中国社会学.2002,P3-4.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P208.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P338-340.
[5]、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6]、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P122-115.
家庭健康史 篇2
【关键词】健康史采集 项目教学法 应用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史采集是合格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健康评估这一临床应用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讨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完成健康史采集的教学工作,总结健康史采集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现总结如下。
1.项目教学法历史沿革
项目教学法(project based leaming,PBL)又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之一,于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改革 [1]。有研究显示,项目教学法指教师及学生共同实施完整的项目工作,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立虚拟场景或提出任务项目,学生则需在教师指导下对该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宝贵的知识及经验[2]。研究表明,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针对性的项目而达到教学目的,其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在于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构建及追求知识,而教师则由传授知识变为指导或咨询,为学生提供完成项目所需教学情境、学习氛围,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给予有效组织及引导[3]。
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操作技能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项目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职业教育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引起教学工作者高度重视。研究表明,项目教学法实施基础为多元智能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组成要素包括内容、活动、情景及结果等,使用项目教学法完成教学工作,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实践与研究活动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目的。项目教学法特征:①对某一学科或技术的中心概念、原则集中关注,将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中使其有目标的积极自主学习;②学习过程必须与学生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构建知识及训练技巧;③体现层次化及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按照自身个性主动发展技能[4]。
2.健康史采集的重要作用
健康史采集是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的首要步骤,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掌握其一般资料、病史、生活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情况、社会适应状态等资料,是护理人员掌握患者基本信息的主要途径。陈荣芝[5]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正确详细的健康史采集工作,可指导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判断其目前存在的需求,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方案,有效预防潜在健康问题,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
研究表明,以往护理教学工作中首先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之后通过临床见习使其掌握健康史采集技能[6]。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临床环境节奏较快、部分病种具有季节性特征、学生无丰富临床经验等因素导致健康史采集临床见习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实施健康史采集过程中若护理人员语言、动作等使用不当则易发生护患纠纷,不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3.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健康史采集学习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指导学生完成有意义的任务,使其积极地具有目的性地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通过自身实践掌握知识及技能。研究表明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可充分体现层次化及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有效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使其按照自身特点走上主动发展的学习道路[7]。
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健康史采集学习内容如下:教师首先安排1—2课时理论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健康史采集目的、内容、意义及注意事项。当学生充分了解所需掌握知识点后,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人数进行分组,一般以5—6人为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如扮演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等。分工完成后,教师应将事先准备的关于健康史采集各角色扮演要求、注意事项等详细资料分发到学生手中,给予充足时间(1—2周)使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并进行排练,如上网、图书馆、询问教师等。待授课当天教师应向扮演护士学生分发患者简单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指导同组其他成员观看其实施健康史采集具体过程,并于结束后询问是否需要补充。表演结束后由教师总结分析表演过程,提出优缺点及指导意见,若时间允许可指导患者与护理人员角色互换,以不同身份再次实施健康史采集,利于学生全面感受健康史采集中不同身份的实际心理状态。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于本次教学完成后利用试卷、问答等形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发现健康史采集学习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所反映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首次接触项目教学法,教师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示范,当学生充分理解项目教学法内容及意义后指导其半独立完成准备工作,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能力及对项目教学法实际掌握情况逐渐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教学全过程。此外,教师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提供适当的指导措施,如提供资料查阅范围、组员人数适当增加等,提高项目教学效果及可行性。
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健康史采集学习的意义:①使原先死板的理论授课形式变为活跃的角色扮演授课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及主动性,使其以积极心态接受教学,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效果;②以往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沟通,教师与部分学生关系并不融洽,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得教师由原先面对全班学生的大集体授课形式变为面对小组的小集体授课形式,在增加师生交流基础上增进彼此感情;③理论授课基础为书本文字,而利用声音、图片及情景教学等多种模式可将知识点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显著提高学生理解与记忆能力;④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使学生不仅掌握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还能够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利于学生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维持稳定的护患关系[8]。endprint
4.健康史采集实施要点
健康史采集不仅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对其语言、仪表、态度及心理素质进行考验,是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体现。健康史采集实施要点如下:①采集健康史时严禁使用粗、冷、硬等语言,要求护理人员在询问过程中使用的每一句话均以“请”字开头“谢”字结尾,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对患者的尊重;②举止动作是肢体语言的有效表现形式,实施健康史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肢体语言,如拍打或锤击患者(或自身)身体、胡乱挥舞手臂、跺脚等,端正地坐或站立于患者面前,眼睛正视患者,使其感受到热情、温暖及被尊重;③简洁、干净的服装在提供美感的同时使患者精神上得到享受及安慰,实施健康史采集时护理人员均应穿戴医院统一服装,按要求佩戴相应物品;④微笑是展现自身热情的重要方法,实施健康史采集过程中均应以微笑示人,切忌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等情况,以免对健康史采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障碍,甚至可导致部分患者拒绝交谈,对工作进度及护患关系均将造成影响;⑤实施健康史采集时应尽量避开医生诊治、查房、患者进食、亲友探视等特殊时间,保障充足交流时间,使患者全身心投入交流,有利于获得更为完整的健康资料;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交谈方式,如部分老年患者文化水平较低、听力下降,交谈中应尽量吐字清晰,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儿童应适当采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棒”“好样的”,若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应表现出充足的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切忌抢话、接话及不耐烦态度[9]。
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健康史采集工作也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①由于近年来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上升,护患关系呈紧张状态,部分患者或家属不理解健康史采集内容及重要性,一味抵触甚至排斥护理工作,不利于健康史采集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在健康史采集前详细讲解该项工作重要性及未准确采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消除患者及家属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以热情的工作态度换得其信任感,使其积极配合健康史采集工作;②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大多为“90后”甚至“00后”,在家庭中娇生惯养使其养成骄傲、自大、任性等不良性格,不利于顺利与患者交谈,且学习或工作中经受挫折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采取多种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如组织学生定期接受心理咨询,开展座谈会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利用项目教学法设计各类极端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等,提高护理学生心理素质 [10]。
5.小结
研究表明,应用项目教学法实施健康史采集教学虽可获得一定效果,但仍有其不足之处:①教学前学生及教师均需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准备工作,无形中增加教师及学生负担,对教师按要求完成课时教学造成一定困难;②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不适用基础差、年龄小的护理专业学生;③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抱有看热闹心态接受项目教学法,教学完成后并不能较好总结关键知识点,对教学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11]。根据上述特点,阳海华提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开展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及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保障项目教学法在健康史采集中的教学效果 [12]。
综上所述,在健康史采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工作,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及学习积极性,获得更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今后实际教学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明.项目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 4(9):79-80.
[2]Alexandros C. Mettas, Constantinos C. Constantinou. The Technology Fair: a project-based learning approach for enhancing problem solving skills and interest in desian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J]. Int J Technol Des Educ, 2014, 18(6): 179-200.
[3]丛小玲.项目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2, 23(8A):2054-2055.
[4]Laura Helle, Paivi Tynjala, Erkki Olkinuora. Project-based leaming in post- secndary educ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rubber sling shots[J]. Higher Education, 2012, 51(14): 2287-2314.
[5]陈荣芝.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2(8A):2046-2047.
[6]Brown A,Anderson D,Szerlip HM.Using smndardized patients to teach disease managenient skills to preclinical students:a pilot proiect.Teach Learn Med, 2013,15(2):84-87.
[7]沈曙红.项目教学在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16):83-84.
[8]代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4):57-60.
[9]Stanley HF.A study of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research using the project method to postbasic registered nurses on ENB course 100[J].Intensive care Nursing, 2013, 5(4):171-174.
[10]高风.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0,25(23):97-98.
[11] Minnaert A,Boekaerts M,Brabander C.Autonomy,competence,and social relatedness in task interest within project--based edueadon[J].Psychological Reports,2012,101(2):574-586.
家庭健康史 篇3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历史新课程推行后, 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了解新课程不够、教学手段单一和忽视潜在课程资源利用的现象,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由于时空的间隔, 历史仿佛是“故纸堆”, 好像只是一串串历史年代、事件和人物的集合体, 因而学生记得困难, 缺乏学习的热情。怎样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呢?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穿插使用乡土历史资源, 让学生从身边的现实感受历史, 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 也使课堂趣味盎然、充满活力, 还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和历史阶段特征, 引入黄桥乡土历史材料以充实教材内容, 实现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一、穿越历史, 感知历史, 化枯燥为生动
诚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通常来说:“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考察入手, 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面去, 使这教科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 笔者在讲授必修三宋明理学时, 通过课件展示顾孝子墓和何氏宗祠的图片。我们每个土生土长的黄桥人对此都很熟悉。顾孝子名昕, 明代人。顾孝子墓位于黄桥镇西寺桥外。他对母亲非常孝顺, 每天早晨起床后总要问问母亲有什么需要, 五十年如一日, 从不懈怠。当母亲患病后, 他日夜服侍, 衣不解带。当母亲眼睛失明后, 他日夜号泣, 直到治愈后停止。当朝皇帝明成祖听到他的孝行后, 作诗两首并附了序。讲到这里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顾昕是黄桥第一个被列入国家志的人?何氏宗祠是何氏一族为纪念先祖、教化后人而建立的祠堂。何氏为黄桥的一大家族, 明清时代, 黄桥何氏先后出了4名进士 (何家祠堂的大厅堂就是明弘治十五年进士何斐任御史时所建) , 10 名举人, 30 名贡生, 300名秀才, 且任职官员中多为正直廉洁之士。就一座古镇、一个家族而言, 有此成就较为鲜见。祠堂正中悬挂何氏先人十条家训。为什么何氏家族取得如此辉煌成就?这得从当时的官方哲学宋明理学谈起。
理学家以“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 吸收佛道精化, 形成了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以“圣人”为最高境界,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 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理学注重气节,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这就不难理解顾昕为何成了当朝皇帝表彰的对象, 不难理解黄桥何氏官员的正直廉洁了。哲学原本就是非常抽象的, 如果光就教材讲述宋明理学, 学生难以深刻掌握, 更何况这是高考频率相当高的知识点。笔者把这两则生动的学生熟知的乡土史引进来, 缩短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由抽象的说教变成具体的感知, 学生更好理解。
二、直观教材, 有益补充, 窥一斑知全豹
目前历史教学还主要以统编教材为主, 现行教材注重全局的安排, 不可能面面俱到, 难以拉近与不同地区学生的距离。乡土历史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是对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恰当开发与运用乡土历史资源, 可以弥补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只偏重历史学科、呆板教条、单调枯燥等缺陷。
古镇黄桥的历史虽已有上千年了, 但让黄桥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还是一场著名的决战———黄桥战役。人教版必修一抗日战争部分只有很宏观的讲述, 过程很简洁。它总共分为四部分:日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全民族的抗战、国内和国际两大战场及抗战的胜利及意义。如果只注重现行的教材, 学生就感受不到战争的血与火, 也达不到情感的升华。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把黄桥战役穿插其中能让学生加深对当时情境的了解。黄桥战役发生在1940年,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国民党加紧进行反共军事磨擦, 将磨擦中心由华北移向华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抗战, 反对投降, 确定了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陈毅、粟裕奉命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部队挺进苏北, 在黄桥地区建立了根据地。黄桥战役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新四军以7000余人几乎全歼韩德勤部3万余人, 狠狠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 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黄桥决战的胜利与黄桥人民的无私支援是分不开的。名扬全国的名小吃“黄桥烧饼”, 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当时镇外战火纷飞, 镇内炉火通红, 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沿阵地, 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隔30 余年之后, 即1975年5月, 粟裕将军重返黄桥, 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 将军手捧烧饼, 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 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
尽管我们是黄桥老区人, 黄桥战役也已经搬上了银幕, 但现在是和平年代, 对于那段战争岁月感觉有点遥远。把乡土史补充进来, 既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 使历史显得更加饱满, 又达到了以家乡的 “一斑”来窥看宏观大历史的“全豹”, 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是立体的, 学生的状态是兴奋的、积极的, 课堂无疑也是高效的。
三、古今变化, 民族缩影, 爱家更爱国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说过: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 爱国必先爱家, 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才能热爱她建设她, 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乡土史蕴含着家乡的辉煌过去, 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只有让学生亲身去看、去听、去感受家乡的古今变化, 体验家乡的沧桑岁月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增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 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和具有丰厚底蕴的文化名镇。 现有东、南、西3片传统古街区, 总面积近30公顷。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古街巷24条、古寺庙3座、宗祠7座, 还有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黄桥又是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著名的黄桥战役之地, 至今仍保留着不少革命历史遗迹遗址。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为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远的不谈, 近现代以来, 古镇孕育了很多非常杰出的人物, 例如: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丁文江, 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民国中将朱履先, 既是世纪老人也是华夏奇人韩秋岩, 著名戏剧家丁西林等。学生会发现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 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如今的黄桥镇是泰兴市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副中心”, 泰州市重点小城市, 江苏省“扩权强镇”试点镇。自2009年以来, 南伸北延、东进西扩, 形成 “四横四纵”的城市主干道路网体系, 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全国共有90个建制镇被列为试点地区, 泰兴市黄桥镇也位列其中。如此前景怎不令我们每一个黄桥人热血沸腾?
对家乡历史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为家乡曾经的辉煌成就而骄傲, 为家乡曾经的艰难历程而伤感。家乡是每个人最熟悉的港湾, 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 大家都有着深刻的情感。当学生在逐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时, 他们对家乡的情感也是与日俱增的, 对家乡的热爱能激起他们更为广博的爱, 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
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 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 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要把乡土史灵活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搜集、积累乡土史的资料, 发掘乡土史与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目的、有计划、有历史课堂的效率。但是目前乡土史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我们应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一般情况下, 乡土史是教学内容的辅助性材料, 不应喧宾夺主, 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与教材有机结合, 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乡土史教学绝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 而应积极创造条件, 可以采取参观博物馆与历史遗迹、收集老照片、人物采访等形式, 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要注意鉴别乡土史料的真伪。教师在运用乡土历史资料时, 应该对其加以分析和鉴别, 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诸多理由让我们相信开展乡土史教学很有必要。乡土史能使历史教学材料丰富, 能演绎出一个个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课堂教学场景, 从而使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的状况得以改观。我们的历史课, 才真正让学生能学到一点儿知识, 认识一些人物, 懂得一些道理, 受到启发, 这样的历史课才是有效的, 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国干.中学历史教育:乡土历史教学方法之我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 (6) .
[3]林壬申.黄桥名人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海外华人史等于血泪移民史 篇4
据西班牙华文媒体报道,从今年年初开始,西班牙社会上多次发生针对华人的事件,比如说元旦期间上演侮辱性小品、马德里街头小黄人形象的侮辱华人事件等等,为华人移民心中蒙上了阴影。3月14日,位于巴塞罗马的一家华人酒吧又发生了一起排华事件。
侨居在巴塞罗那的苏先生与妻子在最繁华的商业街道Passeig de Gracia经营一家小酒吧,酒吧生意不错,苏先生一家也与当地西班牙人相处得很好。但3月14日上午八点多他来上班的时候,却发现店面的两处墙壁和大棚伞上,全部被人用喷漆喷上了Mafia China(中国黑手党)、Compra Espanol(买断了整个西班牙)等语句。
苏先生一家感觉很恐慌,也很震惊,因为一家人都与人为善,实在想不出与什么人结过仇。苏先生告诉当地华文媒体的记者,“我们去警察局报了案,但警察告诉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诸如此类的案件,究竟是什么人干的也无从知晓。我们不知道警察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装傻。”苏先生无奈,只能通过媒体提醒当地华人“侨胞们一旦发现此类情况,不要个人性地与之发生冲突,以免给自己的财产、人身安全带来隐患,最好能够提高警惕,尽快报警。”
2000年的筚路蓝缕
“这是当地居民嫉妒勤奋的华人,所以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华人,制造排华行为”,陈三井教授对本刊记者说。陈三井教授不仅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的华侨研究专家,还是台湾华侨协会总会理事长,他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华人为什么能在海外立足,因为比其他民族都要勤奋,起得比别人早,工作的时间比别人长。比如说你想深夜吃夜宵,可能你只能到唐人街去,其它餐馆九点十点就关门了,可唐人街的餐馆会一直营业到深夜。当地居民生存压力不大,不需要太多奋斗,不像华人那样需要攒钱防老,而华人本身就具有吃苦耐劳的美德,所以华人与当地人的生存方式就发生了冲突。”陈三井教授说。
据统计数字,21世纪初海外华侨华人的总人口数约为3975.8万人,其中约有200万为近20余年间从大陆迁出的新一代华侨华人,分布在161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已加入所在国国籍,属外籍华人。具体来说,现在世界上居住华侨100万以上人口的有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美国6个国家;居住华侨10—100万人的有越南、缅甸、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居住华侨1-10万人的有32个国家,居住华侨1000-10000人的有26个国家,可以说,除了个别内陆国家和偏远的岛屿地区之外,全世界都有炎黄子孙的踪迹。
筚路蓝缕、开拓未知的精神深深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就已经走出了“丝绸之路”通往西域,有船舶东航日本,其中就由人留居当地;到了经济发达的唐代,有不少商人到当时仍比较落后的东南亚各地从事商品贸易,其中一部分人便在当地定居下来,成为第一代华侨,人数约有10万多人。元代至清代中期,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变为西方的殖民地或贸易中继地,迫切需要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从而吸引了更多中国商人、渔民、手工艺人出国。那个时候,东至日本、朝鲜,西至印度,南至印尼几乎可以看到华侨的身影,人口达100万以上。中国人大规模到国外贸易、工作,就渐渐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而华人的吃苦耐劳,早在100多年就被世界公认的。1877年,美国第18任总统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离开白宫后游历世界,并在1879年来到中国。他在回国后告诉朋友,他在旅途中发现的最让他震惊的事,是无论在任何地方,中国人与犹太人竞争,中国人都会把犹太人挤走。他说,在计谋、坚忍和耐力上,中国人远远超过犹太人,在商业竞争上,老谋深算的英国人、精明的美国人,同样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德国学者李希霍芬被誉为最了解中国国情的西方人,这位曾经在1868年至1872年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地质考察的学者曾说,“在人类的所有民族中,中国人是唯一能在所有气候条件下——从最冷的极寒地带到最热的赤道——都能进行伟大而持久的行动的民族。无论在哪里,只要华人得到立足之地,再加上一瓢之水,他就可以让世间万物生长。”
是奋斗史,也是血泪史
但是陈三井教授也说,海外华人奋斗史其实就是一部血泪斑斑的移民史,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华人遭到迫害甚至屠杀的史实。“移民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为了追求比在国内更好的生活,但早期海外华人所面临的困境,是经常受到当地政府的苛刻待遇,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苛捐杂税及排华大屠杀,比如荷兰统治下的印尼、西班牙统治下的菲律宾,都曾经发生过严重排华事件,造成华人生命财产难以估计的损害”,陈三井教授说。
中国人历史上最黑暗、最让人心酸的移民史莫过于始于清朝末年的“契约华工”。清末,中国政局动荡,乡村凋敝,此时正值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开金矿、修铁路的时期,急需大量劳动力,这些国家的公司看上了廉价的中国劳动力,用欺骗的手段诱使大量中国劳工出洋谋生,一旦签下契约如同卖身,成为所谓“契约华工”。近代出国的这批华工大约有1000万人,与奴隶无异,在乘船的过程中被封禁在船舱里,死亡率极高。《广东华侨史话》中这样记载,“那时从香港乘船到旧金山港口,要一个多月,这样长时间的折磨,往往100个人中,有时竟死去三四十人。”当时,贩运华工的船只被称为“移动地狱”。
陈三井教授说,“二战后,东南亚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各国颁布的国籍法对华人有不同的规定,像泰国、新加坡欢迎华人入籍,其它国家大多限制华人入籍。”华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于是每当排华运动一起,华人便首当其冲成为受害最深的族群,最近的一次是1998年5月印尼排华运动,华人成为了施暴目标。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场本事反对苏哈托政权的政治运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等地演变为严重的排华骚乱。期间,仅雅加达就由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住宅被烧毁,约15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同时发生在印尼梭罗、泗水、棉兰等地的类似骚乱也造成了华人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现在华侨的地位比以前改善很多”,陈三井教授说。“从前移民是靠做苦力,受到的歧视都说不完,现在主要靠开工厂办企业等方式投资移民,华人在国外全力发展事业,专业人才、政治人才也越来越多了。”
而且,陈三井教授认为,现在的海外侨胞随着全球化也比老一代的华侨要进步很多。“过去的海外华侨团体通常是通过血缘和地缘关系,比如说同乡会。现在的华侨更注重‘业缘’,不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组成世界性的商会,再在各个国家有分会,这对华侨在创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的读书史 篇5
小人书店店面不大, 主要顾客是孩子们, 功能有点儿像如今的网吧。进了店, 墙上挂满编号的封面, 琳琅满目, 令人怦然心动。而一本本“裸书”再用牛皮纸糊成封皮, 上面是手写的书名与编号。柜台明码标价:每本每日借阅两分钱, 押金另计;在店内阅读仅一分钱, 不收押金。
困难时期, 小学只上半天课。下午分小组在家做完功课放了羊, 各奔东西, 小人书店即去处之一。三五结伴, 各借几本, 资源共享。虽说店里有不准交换的明文规定, 但老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贴墙是高低错落的双层长凳, 深棕色油漆磨损, 隐隐露出木纹。中间散放着小板凳。我们刷刷翻动书页, 时而惊叹时而低声议论, 交换读书心得。老式挂钟嘀嗒走动, 叮当报时, 提醒消逝的时光。天色暗下来, 要关门了, 在老板催促下, 我们向结尾冲刺, 不得要领。走出小人书店, 仿佛从另一世界返回人间, 不知哪个更真实。摸摸, 兜里还剩五分钱, 一激动, 冲向小吃店, 买个糖耳朵犒劳自己。
除了流行的《水浒》《三国演义》《杨家将》等连环画, 我更喜欢地下斗争或反特的故事, 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五十一号兵站》, 不少是根据电影改编的。
小人书弥补了认字不全造成的阅读障碍, 更重要的是娱乐性。所谓娱乐, 说到底, 就是满足中等智商以下读者的阅读期待, 如我们这帮男孩。是非曲直黑白因果, 一目了然:英雄就义有青松环绕, 坏人总处在阴影中;叛徒从一开始就留下破绽, 最后准没好下场。
在小吃店旁阅读, 多少有点儿英雄主义色彩, 等于抗拒各种威胁利诱, 决不做叛徒。
从小人书到字书是我人生一大转折, 好像从猿到人的进化。
我父亲是个业余文学爱好者。所谓业余爱好, 就是杂而无当, 逮啥买啥, 从不挑挑拣拣。我家有个棕红色木书架, 不大不小, 可放两三百册书, 位于外屋北墙正中 (按过去是供牌位的地方, “文革”中挂着毛泽东像) 左侧, 可见文化在我家的重要地位。
我的字书阅读首先从电影杂志开始, 特别是电影剧本 (包括供导演用的工作脚本) , 大概是由于文字简单, 以对话为主, 情节紧凑, 画面感强, 那是从小人书到字书的过渡阶段。虽说跟着一大堆专业术语———定格、闪回、淡出、长镜头、画外音、推拉摇移等, 但一点儿都不碍事, 就像不识五线谱照样会唱歌一样。
读剧本等于免费看电影, 甚至比那更强———文字换转成画面, 想象空间大多了。我后来写诗多少与此有关。依我看, 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的探讨, 与其说是电影理论, 不如说是诗歌理论。
再上一层楼, 我开始迷上革命小说。其中最激动人心的还是那些性描写。我得承认, 我的性启蒙老师首推冯德英。他的长篇小说《苦菜花》和《迎春花》是最早的性启蒙读物, 那些带有暴力、变态甚至乱伦的色情部分, 看得我心惊肉跳, 欲罢不能;由于阶级立场问题, 还伴随着强烈的负罪感。我相信, 我们这代人的性启蒙都多少与此有关———暴力与性, 是以革命的名义潜入我们意识深处的。
读字书, 为大人赞许。小小年纪, 哪儿经得住夸?记得小学三四年级, 母亲把我带到她所在的人民银行总行的图书馆。我从书架上挑了一本最厚的苏联小说, 七百多页, 坐在阅览室装模作样读起来。图书管理员大惊小怪, 引来借阅者围观, 好像我是外星人。在这个意义上, 我真是外星人, 读的是天书———硬着头皮在生字间跳来跳去, 根本无法把情节串起来。
“紫薇大王”起家史 篇6
40 岁的宋和平,出生江苏省沭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因为痴迷武术,初中就辍学了。1995年,宋和平跟5个伙伴一起到常州闯荡。可初来乍到想找份工作并不容易,只能靠捡破烂为生。1997年,在朋友的关照下,以每天清理干净垃圾为交换条件,宋和平获得了当地一家垃圾场地的免费使用权。他把垃圾场改造成停车场,一年能赚到四五十万元。宋和平开始谋划着更好的生意——苗木。
2010 年春节刚过,宋和平来到江西省宜春市考察苗木。他在一个偏僻小山村看见一位村民正在劈一棵造型很特别的树桩,1000 元买下。原来,这是一棵100 多年的野生紫薇树桩,当地人叫“马灵光”。按他的经验,这棵树桩通过嫁接完全有成活的可能。这里野生紫薇很多,不少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当地人眼里这种树并没有什么价值,也不属于国家保护树种,人们就刨了当柴火烧。在当时江苏乃至全国,很少有人经营这个树种,他隐约觉得机会来了。“把即将枯死的紫薇嫁接一个新的根,给枝干嫁接一个新的芽,这样就可以把它变废为宝。”
回到常州,他在不到1 个月的时间里借了近3000 万元。先在无锡市郊区租了400 亩地,然后从湖北和江西等地买下大批“马灵光”树桩。
3000万元欠款一年还清
这么多紫薇树桩,宋和平明白必须请个行家帮忙才行。他打听到,在江西宜春有位叫余昌达的紫薇种植高手,不但能提高成活率,还能通过嫁接让紫薇开出更艳丽的花朵。宋和平星夜出发,跑几千里找到了他。
双方一见面,性格开朗的宋和平就直奔主题,说我有你几十倍的规模,咱俩一起合作如何?当时余昌达感到不可思议,还以为对方是个骗子。因为余昌达有100多棵紫薇古树,从没听说过有人比他的古树还多。但经过实地考察后,答应与宋和平合作,并主动拿出2000多万元入股。
把“马灵光”嫁接成同属的紫薇科树种,让这两棵树血脉相通,技术难度非常高。不过宋和平很聪明,再加上行家的帮忙,不到一年时间,2010 年,紫薇树桩成功地跟花束大、花期长的同科紫薇进行了嫁接,成活率达90%。这批树很快成了常州、无锡一带花卉苗木新宠。当年,他出售400多棵树,进账3000 多万元,全部还清了欠款。
一棵树800万元不卖
2012 年3 月的一天,无锡市一家钢铁企业的负责人陶峰来到了紫薇园,想花500 万元买宋和平的100 多棵紫薇树,如果做成这笔生意宋和平至少也能赚100 多万元,而他就是不卖。对方觉得奇怪,有主动提价,出到600万元。可宋和平还是不卖。
有钱赚宋和平为什么不卖呢?2011年,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管峻来到“紫薇园”写生,走到一棵紫薇树前时惊叹不已,这个树有六七米长,就像一条龙。当时管峻对他讲,光树立在这里还不行,树上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一番话让宋和平意识到紫薇古树背后潜在的文化价值。宋和平向盆景大师们请教,开始对每棵紫薇树进行精细修剪。同时,宋和平也改变了经营策略。后来这棵被命名为“龙树”的紫薇古树成了镇园之宝,有人曾出800万元的高价,他都没卖。
2012年3月,当陶峰第一次来“紫薇园”要花500多万元购买100棵紫薇树时,宋和平拒绝了他,而过了一个星期后,宋和平却主动找到陶峰,跟他提出换个方式做生意。原来,就在陶峰走后的一个星期内,宋和平详细研究了陶峰所在的企业的院内布局,为对方做了一个企业园林绿化方案。宋和平很坦诚地告诉他,这个工程做下来要800万元,但利润只有80万元。
放着一下赚100 多万元的生意不做,而是做这个只赚80 万元的项目,这不明摆着是犯傻吗?宋和平心里却另有谋划。他说,哪怕只赚80万元,做十家就可以赚800 万元。这十家通过口口相传,可能会带来50 家。哪个更划算?
果然如宋和平所料,借此项目,宋和平和他的“紫薇园”很快就声名远扬。2012 年,他以紫薇树为“主角”的园林绿化项目,销售总额竟超过1 亿元。现在,他已在江西、湖北和江苏共建起3个紫薇园,总面积达到4800亩,堪称“中国紫薇大王”!
《力学史杂谈》序 篇7
力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早精确化的学科.现代自然科学是从力学开始的,直到19世纪末,精确的自然科学主要就是力学.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指出:“在力学中假如知道一个运动物体现在的运动状态和作用在它上面的力,那么它的未来的路径是可以预言的,而且它的过去也是可以揭示的.例如所有行星的未来路径都是可以预知的,作用在它们之上的是只跟距离有关的牛顿万有引力.经典力学的伟大成果暗示着机械观可以无例外地应用于物理学的任何分支部门,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引力或斥力来解释,而这些力只与距离有关,并且作用于不变的粒子之间.”
20世纪在力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持下,取得的工程技术成就不胜枚举,如原子弹、氢弹、火箭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兵工武器、巨型轮船、深潜的潜艇、高速列车、海洋平台、高层抗震建筑、高水平的斜拉桥和吊桥、大型机械与微型精密机械等,都体现了力学的成果和贡献。另一方面,由力学现象研究在20世纪发现的混沌、分叉、分形,己成为标志自然科学最新发展的非线性科学的核心部分.周培源先生说:“力学是关于物质宏观运动规律的科学.”“只要自然界存在着机械运动,以及机械运动和其他各级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力学就永远有无止境的研究课题,就永远有无限光辉的前景.”
武际可教授,在半个世纪的力学教学与研究中,对力学史也有较深入的研究,他所著的《力学史》(重庆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近代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是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力学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逐渐补充发展而成的两本专著,已经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少高等学校已将它们选作为“力学史”课程的教学用书.
与此同时,武际可教授近廿年来还在《力学与实践》、《物理教学》等期刊,“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有关的学术会议文集,以及在《科学网》、《天益网》等网络上陆续发表了三十多篇有关力学史研究方面的文章,现收集为《力学史杂谈》书出版.全书分为3部分:人物篇、事件篇和议论篇.人物篇和事件篇,涵盖了力学史上许多比较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每篇文章都有对历史事实认真的考据,和独到的见解.议论篇以史论今,对当前科学和力学发展的有关基本问题,认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看法和建议.
论玉米改良史 篇8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育种技术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较广泛的农作物, 适应性强,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玉米从野生变成栽培品种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但是杂交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1 玉米的起源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 关于玉米的祖先, 考古学、遗传学、语言学等分别提出了以下主要理论假说:有稃玉米理论、共同祖先理论、“三成分”理论、野生玉米与多年生大刍草杂种理论等。各研究一致认为玉米的祖先和今天的玉米有着天壤之别。
2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2.1 玉米雌雄性别发现
1492年11月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 玉米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播。18世纪科顿·梅塞、保罗·达德利和詹姆斯·罗根对玉米雌雄性别的发现对后人改良玉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玉米的雌雄同株是发生天然杂交和人工杂交的必要条件。
2.2 有意识的杂交, 混合选择
随着玉米的广泛种植, 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提高玉米产量, 这在美国玉米品种改良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约翰·罗兰用葫芦籽玉米和硬粒玉米杂交产生一个新品种, 提高了产量。约瑟福·库伯用几粒印第安小粒玉米种子, 8~10个果穗, 选择早熟、果穗大种子, 种植在比较早熟、中穗型的玉米行间, 彼此杂交, 收获最早熟、果穗大的种子, 如此反复连种几年, 改良了当地品种, 提高了玉米产量[1,2,3]。亨德理克森为增加粒重, 提高产量, 选择穗大、轴细的硬粒玉米与葫芦籽玉米杂交。玉米带的农民育种家老瑞德引种“金色霍普金斯”玉米品种, 因缺苗严重, 补种早熟硬粒型小黄 (Little Yellow) 玉米, 该品种玉米有8~10个果穗, 籽粒浅黄, 2种不同的玉米在田间发生天然杂交, 产生一个混杂的后代。经过詹姆斯·瑞德对杂交后代的认真选择育成了Reid Yellow Dent品种, 在美国推广杂交种以前至少50年中, 瑞德玉米及其品系大约占美国玉米带3/4的玉米种植面积, 之后这个品种成为自交系的主要亲本之一。乔治·克鲁格以内布拉斯加瑞德玉米与依阿华“金矿”玉米杂交, 后代产量很高。艾萨斯·海西把一个晚熟大穗的马齿玉米品种与一个早熟硬粒玉米品种杂交, 然后不断地授于其至少6个其他玉米品种的混合花粉, 从中选出几个早熟高产特别是具有秆粗、穗大、抗病、根系粗、抗倒伏等性状的玉米品种即兰卡斯特玉米, 成为现代玉米的杂交玉米血缘。
2.3 杂交优势发现
威廉·詹姆斯·比尔进行了第一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增加玉米产量为目的玉米品种杂交试验。他从全国各地征集了各类形态和生理差异很大的玉米品种, 在试验地隔行种植, 精心管理, 玉米生长较均匀。当所有品种的雄穗刚露头时, 比尔只留下一个品种做父本, 把所有其他植株的雄穗完全拔去, 然后用透明纸袋把雌穗套起来, 不让他接受外来花粉。然后逐株地将花粉授予雌穗花丝。试验表明, 通过人工控制花粉来源, 进行不同玉米品种杂交, 可以显著地提高玉米产量。这个试验为以后玉米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 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科学家遵循比尔的思路, 最终解决了杂交玉米的许多难题并使之应用于生产。在以后的玉米杂交试验中, 比尔和工人们创造了新的杂交方法。他们把杂交玉米的产量和亲本的产量进行比较, 使试验达到了较高的精确度, 试验表明, 杂交玉米的产量约比亲本产量高25%。虽然没有使用“杂交优势”这个术语, 但他的试验事实上已经证明了杂交优势存在。其他科学家也做了大量品种间杂交种的产量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大多数杂交种的产量高于亲本的产量, 并发现不同籽粒类型的品种间杂交组合经常表现增产。品种间杂交较以前的混合选择是一个进步, 因为它考虑了对父、母本的选择, 这是利用杂交优势的最初形式。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提出, 为杂种优势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许多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在其影响下开展研究工作。如伊斯特根据该理论开展玉米试验, 发现自交后代植株生长势和产量都明显下降, 并且用一部分与之进行杂交, 收获到了一些瘦小、干瘪的种子。与此同时, 植物学家沙尔也在进行相似的玉米试验, 不同的是沙尔种植瘦小干瘪的种子产生了很强的生长势, 玉米产量也明显提高。伊斯特按照沙尔的做法把杂交的种子进行种植, 获得相同的结果。沙尔把这种现象称为“Heterosis”, 就是现在说的“杂种优势”, 这是玉米育种史上单交种诞生的雏形。不少科学家热心于自交试验, 但是没有像伊斯特和沙尔一样用自交系进行杂交。因为当时自交系产量低, 虽说理论上玉米自交系育种可行, 但商品种子生产成本高, 直到琼斯提出利用生产双交种, 才使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产生商品价值, 从而导致种子公司的蓬勃发展和杂交种迅速推广。1963年, 迪卡种子公司生产第一个单交种XL45, 由于其高产性和整齐度优于双交种, 各个种子公司相继培育单交种取代双交种, 成为生产上利用的主要类型。我国在1971年以后开始推广利用单交种。
3 现代玉米育种技术
随着杂种优势的利用, 近年来玉米育种技术取得很大的发展, 传统育种技术不断改良更新, 高新技术不断应用, 特别是分子标记、生物技术、双单倍体等技术迅速普及并广泛应用, 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的选育方法都发生了飞跃[4,5,6]。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发现和定位、后代表现预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基因组选择等方面发挥了作用。1996年第1个商业转基因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 转基因技术为玉米增加多种有益性状, 如Bt抗虫、抗除草剂、抗干旱、改善营养等。Stock6等高效单倍体诱导系培育成功使双单倍体技术逐步成熟并开始规模化应用。
在野生玉米驯化成栽培玉米过程中发生了天然杂交, 经过人工选择成为栽培玉米品种, 随着对杂种优势的利用, 玉米产量越来越高。可以预测, 在不久的将来, 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 玉米品种的改良会有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佟屏亚.为杂交玉米做出贡献的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4.
[2]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3]董春水, 才卓.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前瞻[J].玉米科学, 2012, 20 (1) :1-9.
[4]季广德, 杨国航.品种改良是玉米产量提高的核心要素[J].中国种业, 2008 (4) :18-19.
[5]佟屏亚.中国玉米改良史话 (一) [J].种子世界, 1986 (7) :39-40.
试训“史”与“先进” 篇9
关键词:史,野,野人,先进,君子
《论语·雍也篇》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上句)
而《论语·先进篇》也有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下句)
两句相为表里,因释词须兼析句,“史”与“野”为对文,进与“君子”之意相关,而君子更涉下句之意。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史”之训释不可随文释意,需注重词的时代性与社会性,考虑到上下句中野与野人是否相关,两句君子之意是否相同,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
下面重点梳理并归纳歷代对“史”和“先进”的训释,分析诸家之得失,以厘清“史”与“先进”之内涵,从而明两句句意。
一、史
对“史”之意,历代主要如下三种说法:
其一、策祝,祝史。如清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曰:“《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郑玄注:‘史谓策祝’,贾公彦疏:‘大史内史皆掌策书。《尚书·金滕》云:“史乃册祝”’,策书祝辞,故辞多为文史。”潘说乃有所本,明王衡《四书驳异》也持此说,曰:“史乃祝史之史,知其文而不知其文之实。《郊特牲》所谓‘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
其二、史官,亦可泛指专掌文书者。宋金履详《论语集注考证》中引张文潜之语“今之儒者务博记,尚文辞,乃古之所谓史”,其意盖同。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也引郑注《礼记·聘礼记》中‘辞多则史’此句,认为“此注浑言未晰,莫晓其所主”,并谓“史官文胜质”。清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也存此意,并引《周礼·宰夫》中“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以明之。
其三、修饰辞。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野如野人,言鄙陋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黄式之《论语后案》曰:“此为修辞者发也。”,并旁引《韩非之·难言篇》之“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史与鄙对文,故“史”亦当为修饰辞。今人杨伯峻于《论语译注》中亦持此论。将“史”训为“虚浮”。
二、先进
至于下句“先进”之意,历来主要有五种说法:
其一、朝代。孙弈《示儿编》曰:“先进,指三代而上。后进,指三代而下。谓三代而上,教化俗美,而礼乐达天下,虽野人亦能之,况君子乎?三代而下,政异俗殊,而礼乐有坏闕,惟君子能之,野人莫之能力也。所以夫子欲从三代之盛时。”
其二、仕进之前辈。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之说曰:“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包咸也同此说,后来皇侃《论语补疏》亦通此论,并释用为“移风易俗”,言“孔子时文胜质,即非先进,亦非后进,欲其仍还后进之君子,必先移易以先进之野民也”。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也对此说有所引申,其注曰:“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并引程子之言以明之,认为此是“孔子既述时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盖欲损过以就中也。
其三、弟子进学求仕之先者,《经典释文》引郑注曰“先进后进,谓学也。”宋刑昺疏曰:“此章孔子评其弟子之中,仕进先后之辈也”。清刘逢禄《论语述何》也曰:“此章类记弟子之言行夫子所裁正者。先进谓先及门,如子路诸人,志于拨乱世者。后进谓子游、公西华诸人,志于致太平者。”康有为《论语注》亦同此说。
其四、庶民仕进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礼记·王制》,与《尚书?大传》之言得出“是古用人之法皆令先习礼乐,而后出仕,子产说云‘学而后入政’者也。最后认为“其国之俊选不嫌有卑贱,故王大子等入学皆以齿,所谓天子元子视士者也。夫子以先进于礼乐为野人,野人者,凡民未有爵禄之称也。”并引宋翔凤《论语发微》佐之。
其五、不随时套,李中孚《四书反身录》曰:“不随时套,便是从先进。”但此论乃通经以致用,发明其中义理,非词之本义,故只列不论。
三、辨析
(一)“史”当为吏,引申为藻饰之修饰词
野亦史对文,若史为策祝,祝史,或者史官,专掌文书者。则野为郊野之庶民,君子有别野人。若就此句而释,无所隔阂。但联系下句,则导致两个疑问:
其一,野于野人无别,孔子明言从先进,而先进者本于野人,则孔子下句弃君子而从野人,上句又从君子而弃野人,两句岂不矛盾?歷来注家繁琐考证,反让人莫衷一是,如此考证是否背离《论语》语录体本具有言简意賅的语言特点?
其二,据《说文解字》之说,史乃“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者皆从史”,则史并无特指,据《辞源》之释:“殷商有史,为驻守边疆的武官,有为副贰之官。《周礼》春官之属有内史,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为大宰的副贰。又女史掌内治之贰,为内宰的副贰。又为掌管法典及记事之官。《周礼》春官之属有太史,掌建邦之六典。春秋时有外史,左史、南史等。”因此,凡官属皆有府史,史官类别如此之多,又怎能轻言凡掌文书之史者皆非彬彬之君子呢?
其三、先秦史官亦兼天文、历法之职,此皆为实学。能否称史官为文胜于质呢?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闕文也。”此处“史”训为史官,歷代注家并无异议,则孔子本对史官有赞誉之言,与上句岂不有隔。
因此本文认为上句“史”当为修饰辞,孔子在此句并无臧否史官,乃细论君子之品行,上句之“野”训为“鄙野”,取粗獷淳朴之意。“史”与之相对,取“藻饰”之意。泛阅先秦典籍,“史”与“吏”相通,《说文解字》注“吏”为“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故两者双声叠韵。《礼记·玉制》有:“史以狱成告于王。”《孔子家语·刑政》引此句“史”则为“吏”;《大戴礼记·保傅》也有:“不习为吏。”而《贾子新书·保傅》引此“吏”为“史”;《史记·张丞相列传》也有“史令行斩之。”而《汉书·申屠嘉传》引此“吏”为“史”;《吕氏春秋·去宥》中有“史搏而束缚之”,而《列子·说符》此句“史”则为“吏”。《吕氏春秋·具备》有“清近吏工人于鲁君”,而《孔子家语?屈节》此句中“吏”作“史”。
此外,“史”与“使”相通,如《易·巽·九二》:“用巫史纷若吉。”汉帛书作“使”,《礼记·杂记上》:“客使自下由路西。”郑玄注“使为史”。《战国策·韩策一》:“使信王之救己也。”汉帛书本“使”做“史”。而“使”有与“吏”相通,“使”,《说文》曰:“伶也。从人,吏声。”两者双声叠韵。《左传·襄公三十年》:“吏走问诸朝。”《释文》“吏”作“使”,云:“王肃本作史。”《正义》:“俗本吏做使”。可见“史”与“吏”在先秦时期可通用。
官吏徒知文法,言行不一,墨守成规,矫饰文辞以就己私意,与淳朴之野民相反,更为磊落之君子所厌弃。但联系下句,上句之“吏”不当训为“官吏”,以避免“野”与“野人”同意而导致上下句意矛盾,故“吏”当引申为藻饰之修饰词。
(二)“先进”当为出身平民,经习礼乐为达仕之儒生
将“先进”训为朝代、仕进之前辈、弟子进学求仕之先者也会遇到如下疑问:
其一、朝代难界定,殷周之际,学在官府,贵族子弟方能习礼乐,野人岂不也是贵族子第,且将“用”训为“移风易俗”,然先秦典籍并无此说。
其二、仕进之前辈若为野人,仕进之后辈反为君子,则孔子岂不对先辈失之敬重?且此句本叙孔子论用人之道,将其释为抒发史论颇为牵强。
其三、弟子进学达仕之先后,若就此句乃至此篇,乃无疑义,因《先进》篇多论弟子言行求学之道。然联系《论语》其他篇章中孔子对其弟子之评介。仕进如子路类弟子,孔子对其“拨乱反正”之法并不持肯定态度。如在《子路》篇子路言:“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此处即见孔子批评子路之鲁莽,粗鄙。孔子本主张“克己复礼”,难以赞成先仕弟子如子路那种“拨乱反正”之行为。
因此,本文认为“先进”为庶民仕进者,为近“先进”之本意。然仅定“先进”为庶民,恐失之宽泛,亦与《先进》篇多论弟子求学品行之道有异。故刘宝楠《论语正义》即言:“先进后进俱不兼弟子,尚未为是。”据杨伯峻《试论孔子》一文所考,孔子弟子大多出身贫寒。故野人但当涉及孔子之弟子。又据《淮南子·要略篇》所言:“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礼乐之业其他诸家弟子亦可兼习,亦可登仕。而其他诸家之主张与孔子思想不符合。故庶民当进一步限定为如孔子弟子的儒生。
这样,上句与下句“君子”之内涵迥异,上句之“君子”乃就其道德品行而言,侧重其文质彬彬,兼有才德。其出身既可源于上层,也可源于下层。而下句之“君子”乃就其社会地位而言,侧重其仕录之先后,其出身乃源于上层贵族。《孟子·告子下》引葵丘之盟约曰“士无世官”,又言“取士必得”,其主张即与孔子从先进野人之论相契合。故杨伯峻进而认为“孔子是主张‘学而优则仕”之人,对于当时的卿大夫子弟,承袭父兄的庇荫,在做官中去学习的情况可能不满意。”
参照上述分析,对刘宝楠“庶民仕进者”之说有所取捨,则“进”为“求学仕进之意”,“先进”即为出身庶民,经习礼乐为达仕之儒生。则此句不仅体现孔子平等取贤之心,而且也表现孔子对出自庶民的弟子的关爱与期望,此训或更符合情理。
总结:本文训“史”为“吏”,进一步引申为言过饰非,藻饰文辞之意。而训“先进”为庶民出身,志于勤习礼乐而被选用,类似多数孔门弟子的儒生。这样,上句君子为才德兼备之人。下句君子为出身于鐘鸣鼎食之家的贵族子弟。野和野人亦不同,野为淳朴粗獷但鄙野之品德,野人为郊野出身之庶民,其品行并不一定淳朴鄙野,孔子弟子多源自此郊野之庶民。因此,上句乃讲德才君子应具之品德,下句乃论君子选贤举能之法,两句各有侧重,但在论及儒家学子不论富庶,皆当勤修德业,以取仕进方面则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程树德撰《论语集释》 (全四册) 中华书局1990年版
[2]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清人注疏十三经·附经义述闻·五》之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8年版
[4]《汉魏古注十三经·附四书章句·下》中华书局1998年版
[5]《唐宋注疏十三经·四》中华书局1998年版
[7]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今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