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2024-10-31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精选12篇)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1

摘要:目前, 心理健康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名词, 它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2014年8月12日是国际青年日, 今年的主题是“青年与心理健康”。报告指出, 14~24岁人口占全球人口近20%。在高收入国家中, 约5%的人口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 估计每年有约20%的年轻人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 心理不健康趋于低龄化的比率更加警示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探索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为青少年的成长搭建健康的心理桥梁。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工作,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已经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名词, 它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2014年8月12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国际青年日的致辞中提到:青年时期是充满重大变化的时期, 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旅程可能会十分复杂, 常常引发许多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次国际青年日的主题是“青年与精神健康”, 口号是“精神健康事关重大”。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领域, 这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为了更好的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追根溯源地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 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5位死因, 是15~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王声涛) 。纵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 家庭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及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 长时间的家庭亲情缺失导致青少年心理上的无助感和自卑感, 这些孩子心理相对较敏感, 承受能力较差, 自尊心强, 处理事情的方式较为极端, 容易从悲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 排在前五位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邻里关系不好。

(二) 学习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一是恐惧, 二是厌学。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 但学生的课业任务仍旧繁重, 竞争依然激烈, 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 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对中小学生来说, 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前途, 激烈的竞争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盲目追求升学率, 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方面, 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三) 社交

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心理特点, 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注重感情的交流。但是, 现在的青少年缺乏换位思考和共情, 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 导致产生友谊的对象不稳定, 友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造成社交往来的挫败感。社交方面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几位的有被人误会、受人议论、当众丢面子与好友发生纠纷等。

(四) 社会环境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当代青少年, 还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无法享受生活→枉为人生。这种模式导致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盲目性, 并没有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再加上社会激烈的竞争, 等到真正走向社会的时候又不知何去何从。另外, 青少年受到急功近利社会急躁情绪的感染, 影视作品追求享乐、崇尚暴力的不当宣传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五) 学校、社会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心理课程的教育在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但尚未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由于学校师资缺乏, 一些学校没有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 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混同于一般的品行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加之社会心理咨询的不健全、社会支持度不够等问题, 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不知该向哪里倾诉。

二、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润物细无声”———契合课堂45分钟

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 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上的发展, 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面对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作为学生成长期的“关键伴侣”教师, 除了承担着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 还是学生心理上的支柱。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的摒弃传统“填鸭式”的封闭教育, 转而进行共情式的开放教育, 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和引导, 让学生感受教师给予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促使学生从被动约束转变为自我约束, 被动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 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学习。例如在《语文》课本史铁生所写的《合欢树》一文的教学内容中, 可以适当加入“我眼中母亲”的大讨论,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诉说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朴实平常的话语、一桌倾注亲情的饭菜, 彼此分享母亲操劳背后那份浓浓的母爱, 利用一点课堂时间让每位学生给母亲发一条“妈妈, 我爱你, 您辛苦了”的短信, 感悟感恩教育, 让学生逾越“爱要大声说出来”的鸿沟, 拉近自己与母亲、与家人、与朋友、与教师、与社会的距离。

(二) “净化心灵”——课余时间

课余时间是教师走进学生的最好机会, 教师脱去威严, 脱去权威, 拉近距离, 走下三尺讲台, 走进学生的心里, 同学生共呼吸, 感受学生内心的纯净。在实际工作中, 笔者会经常去学生的宿舍, 而这个时候是学生们最高兴的时刻, 学生会挽留教师一起聊天, 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 她们会把教师当作自己同学、朋友, 甚至亲人。当学生对你信任的时候, 也是她们敞开心扉的时候, 也是心理健康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时候。面对青春期的许多困惑,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学会自我暴露。例如女生会很关注自己体重, 那么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面对体重飞涨时的困惑, 引导学生通过适当锻炼、科学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去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跟教师的交流, 及时发现青少年在心理上的“症状”, “对症下药”开出“心理处方”, 用我们“爱”的药剂去“治愈”青少年心理的创伤。

(三) “爱的力量”———让家庭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 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首要的作用。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反抗的是父母, 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也是父母。父母面对这一时期的孩子,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 正确的面对孩子逆反期的这一客观事实, 用爱感化孩子, 理解孩子心理上、自我意识上的成人感, 正视孩子独立自主的需求。学校应指导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应遵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 正视、重视孩子成长的需要, 理解他们, 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

(四) “搭建平台”———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

青少年不是游离的个体, 他们最终要融入社会的团体里。社会环境影响着青少年方方面面的成长。例如, 学生看到现在就业难的现状, 对自己未来就业渺茫, 不知道自己毕业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会过怎么的生活, 自己也没有目标, 因此学生可能会先从思想上忽视学习, 进而影响对生活的进取。面对类似的社会问题, 舆论媒体的正确引导、社会团体的融入、政策法规的保障尤为重要。例如, 校企合作就是转变理念、深化教育、拓宽渠道、解决就业的最好范例;学校可尝试与社区结合, 通过社区开展所在辖区的用人单位进学校进行招聘, 或者通过社区平台, 学校将社区收集的招聘信息定期发布给求职学生, 让学生及时了解招聘的工作动态, 确保青少年“招得来, 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乎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兴旺, 这也是一项从家庭到学校、社区到社会等多方面配合的系统教育工程。我们应该真诚而又细心的关注、了解、理解、帮助他们进行选择, 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良好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2.

[2]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7) .

[3]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

[4]漆明龙.台港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2) .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2

(一)、人体健康:

1、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 ①精力充沛;②处事乐观;③睡眠良好;④适应能力强;⑤能抵抗一般性疾病;⑥保持标准体重;⑦眼睛明亮;⑧牙齿完整;⑨头发有光泽;⑩肌肉皮肤弹性好。

3、什么叫初级卫生保健? 初级卫生保健就是基本的卫生保健工作。

4、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几方面? ①增进健康;②预防疾病;③治疗病伤;④促进康复。

5、“大卫生”的基本思想? 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

6、“世界卫生日”是哪天? 每年的4月7日。

7、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36.2~37.2℃(口腔),36~37℃(腋下)。

8、人体正常脉搏多少? 60~100次/分钟。

9、人体正常血压多少? 60~140毫米汞柱。

10、心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位于人体胸腔内中部偏左,夹在两肺之间,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11、心脏有什么功能?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好像一台血泵,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12、怎样注意心脏保健? ①经常锻炼;②不吸烟;③低脂饮食;④心情愉快;⑤睡眠充足。

13、肺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位于人体胸腔内心脏的两侧,分左右两肺。

14、肺有什么功能? 肺是人的呼吸器官,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

15、怎样注意肺的保健? ①不吸烟;②保持空气清新;③保暖防感冒;④经常锻炼。

16、肝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位于人体腹腔的右上部。

17、肝脏有什么功能?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①能分泌胆汁;②加工利用从肠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③对人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解毒后排出体外。

18、怎样保护肝脏?①不酗酒;②不吃霉变食物;③不滥用药物;④预防病毒性肝炎。

19、胃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位于腹腔的左上部。

20、胃的功能有哪些? 胃是人体的“水谷之海”。①胃是存放食物的“仓库”;②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③胃酸有一定的杀灭细菌作用。

21、怎样注意胃的保健? ①不暴饮暴食;②不吸烟、不酗酒;③少吃腌制、熏制、油炸食品;④乐观开朗,劳逸结合。

22、肾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 位于后腰两侧,左右各一个,俗称“腰子”,形如蚕豆。

23、肾有什么功能? 肾是制造尿液的工厂,体内代谢物和有害物质通过尿液排出。

24、怎样保护肾脏? ①多饮开水;②不憋尿;③注意外阴卫生;④预防呼吸道感染。

25、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以上,饭后、睡前更重要。

26、怎样正确刷牙? ①竖刷法刷牙;②每次3~5分钟。

27、什么是用眼卫生的“二要二不要”? “二要”: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②连续读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二不要”: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②不要躺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28、看电视怎样注意眼卫生? ①每次看电视不超过2小时;②距离电视屏幕2米以上;③电视机安放高度与观看时眼睛呈水平位置;④观看时室内开盏小灯。

29、心理健康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智力发育正常;②有自知之明;③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④经常保持稳定、乐观的良好情绪。

30、如何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①愉快地生活,热爱生活;②生活有意义;③做自已命运的主人;④把变化看成是学习的机会;⑤遇事不慌;⑥富有自尊与责任感。

31、怎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①不斤斤计较,苛求于人;②待人一视同仁,不卑不亢,诚恳热情;③不拨弄是非;④提高心理适应力。

(二)、营养卫生:

32、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①蛋白质;②脂肪:③糖类(碳水化合物);④维生素;⑤矿物质(无机盐);⑥水。

33、什么叫合理营养? 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34、合理营养的原则是什么? ①食物多样化;②重视三餐搭配;③食品荤素、粗细平衡;④科学烹调。

35、良好的饮食习惯? ①饭前便后洗手;②进食定时定量;③不吃腐败变质食品;④不暴饮暴食;⑤不酗酒。

36、暴饮暴食有何危害? ①使胃蠕动产生困难;②使人腹胀腹痛;③易患胃肠病。

37、营养过剩有何影响? ①使人过于肥胖;②易患高血压冠心病。

38、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易传播肠道传染病。

39、饮水卫生有何要求? ①喝煮沸过的温开水;②不喝生水;③不与他人共用水杯。

40、何谓烹调八原则? ①主副食颜色搭配;②少吃荤,多吃素;③少扔菜叶;④了解蔬菜的寿命;⑤掌握做菜的火候;⑥盖好锅盖;⑦菜不要切得太碎;⑧选择卫生食具。

41.蛋白质缺乏对人体会有哪些影响? ①发育减慢,体重减轻;②易患贫血及感染;③严重时可引起水肿,妇女出现闭经等。

42、进食脂肪过多容易患哪些疾病? ①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②胆囊炎、胆石症;③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④肠癌乳癌等。

43、吃糖过多有何危害? ①营养不足;②发生龋齿;③导致肥胖;④易骨折;⑤诱发癌症;⑥影响寿命。

44、为什么提倡多食蔬菜水果? ①增加营养;②预防贫血和癌症。

45、人体缺铁会引起什么病? 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46.哪些食物富含铁质? 动物的肝、肾、瘦肉、血、以及蛋黄、豆类、多种蔬菜等。

47、人体缺碘有什么危害? ①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智力低下或痴呆;②婴幼儿发育迟缓,影响智力;③引起甲状腺肿大。

48、怎样预防碘缺乏? ①吃碘盐;②幼儿孕妇口服碘油丸;③多吃海带紫菜海鱼等。

49.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①不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肉;②不吃腐败变质食物;③生熟食品、刀案分开;④不吃被农药污染的食品;⑤不吃发芽的土豆。

50、剩饭菜为什么要热后再吃? 饭菜剩下后,易被微生物污染,回锅热透,杀死细菌,破坏毒素,可防止食物中毒。

51、发芽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吃? 马铃薯发芽后,一种叫龙葵碱的有毒的物质大大增加,并主要积存在马铃薯的幼芽和芽眼部,食后可造成中毒。

52、四季豆为什么会引起中毒? 四季豆在烹调未熟透时能发生皂素中毒,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皂素遇高热后可被破坏,所以吃四季豆时一定要烧熟透,以防中毒。

53.为什么不能吃霉变的甘蔗? 甘蔗霉变后,具有酸霉味和酒糟味,食后可引起头昏、呕吐、视力障碍、抽搐、昏迷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死亡。

54.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三)、环境卫生:

55、居室卫生有哪些要求? 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②光线充足;③通风良好,空气清洁;④安静整洁、生活方便。

56、居室内温度应保持在摄氏多少度? 冬季16~18°C,夏季24~26°C。

57、居室采光有哪些要求? 光线充足,分布均匀。居室的有效采光面积与室内面积的比例(采光系数)应不小于1:8~1:10。

58、居室照明的标准是多少? 符合卫生要求的照明度为50~100勒克司;楼梯过道是10勒克司;居室厨房25勒克司;写字间为70~100勒克司。

59、居室通风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①保持空气新鲜,减少呼吸道传染病;②使人头脑清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③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④防止室内衣物、食品霉烂。

60、室内噪音应不超过多少分贝? 夜间不能超过45分贝;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

61、绿化对环境有何作用? ①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放出氧气;②吸附和阻留灰尘;③调节气候;④降低噪声;⑤美化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62、随地吐痰有什么危害? 痰液里的细菌和病毒会随尘土飞扬,传播疾病污染环境。

63、为什么不要随地大小便? 随地大小便的危害是:①污染环境、水源;②造成苍蝇生长繁殖的条件;③引起疾病的传播;④不文明,伤风败俗。

64、厕所、粪坑应离水源多远? 30米以外。

65、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高温堆肥和发酵。

66、饲养家禽家畜怎样才能符合卫生要求? ①圈养;②勤除圈、垫圈;③病禽畜要隔离或宰杀;④畜圈与住房、水源保持一定距离。

67、共用洗脸毛巾有什么害处? 容易相互传染疾病(如沙眼、红眼病、皮肤病等)。

68、为什么要勤晒被褥? 既可以杀菌,又可以使棉絮膨松保暖。

(四)、除害防病:

69.什么是“四害”? 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70、老鼠有哪些危害? ①糟踏粮食;②咬坏衣物家具;③损坏建筑物;④传播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71、灭鼠方法有哪些? ①堵洞;②放鼠夹粘鼠板和其他灭鼠工具;③投鼠药。

72、什么药物灭鼠好? 家庭忌用急性鼠药,宜选抗凝血类慢性鼠药。

73、蚊子传播哪些疾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

74、蚊子孳生在哪里? ①房前屋后的破盆烂碗、旧水缸、肥水池等小型积水中;②河、坑等大型积水中。

75、灭蚊防蚊的方法有哪些? ①清除小型积水、控制蚊虫孳生地;②对成蚊采用灭蚊片、蚊香、喷洒药物、拍打等方法驱除或杀灭;③室内用纱门、纱窗以及蚊帐防蚊。

76、苍蝇能传播那些疾病? 传播痢疾、霍乱、伤寒、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

77、消灭苍蝇应采用哪些办法? ①推广袋装垃圾,日产日清,旱厕改建成水冲式厕所;②杀灭蛆蛹;③药物喷洒、捕蝇笼、粘蝇纸杀灭成蝇。

78、蟑螂的危害是什么? 携带寄生虫卵肝炎病毒和伤寒杆菌等,污染食物传播疾病。

79、灭蟑螂的方法有哪些? 整治环境、清除卵荚、药物喷洒、毒饵、粘捕、诱捕。

80、跳蚤有什么危害? 吸血致人奇痒,引起皮炎、传播鼠疫鼠性斑疹伤寒等传染病。

81、怎样防治跳蚤? ①整洁环境,搞好室内卫生;②做好经常性灭鼠工作;③用灭蚤药物喷洒地面、墙缝和衣被;④用灭蚤药液给猫、狗洗澡等。

(五)、生活方式:

82、什么是生活方式病? 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等各方面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

83、有损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什么?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

84.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 ①吸烟;②饮酒过量;③不恰当的服药(包括不按医嘱服药);④缺少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⑤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⑥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⑦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⑧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

85、吸烟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①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导致肺癌、冠心病、气管炎等多种疾病;②吸烟污染空气,危害子女及他人健康;③吸烟浪费金钱,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

86、吸烟可引起哪十大癌症? ①肺癌;②喉癌;③口腔癌;④胃癌;⑤食道癌;⑥肝癌;⑦膀胱癌;⑧胰腺癌;⑨直肠癌;⑩乳腺癌。

87、吸烟可引起哪九种疾病? ①慢性支气管炎;②肺气肿;③肺心病;④高血压;⑤冠心病;⑥脑中风;⑦胃炎;⑧消

化溃疡;⑨神经衰弱。

88、什么叫“被动吸烟”? 吸烟者喷出的烟雾和从纸烟直接燃烧出来的烟雾使不吸烟者也受到伤害,成为“不吸烟的吸烟者”。

89、“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5月31日。

90、“世界无烟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①宣传吸烟有害;②呼吁吸烟者在这一天主动停止吸烟或放弃吸烟;③呼吁香烟推销单位和个人在这一天停止经营活动。

91、酗酒有何害处? ①酒精中毒;②诱发胃炎肝炎高血压心脏病;③浪费金钱;④易出事故。

92、适量饮酒有何好处? ①健胃驱风,增进食欲;②消除疲劳;③有助睡眠。

93、适量饮茶对身体有何益处? ①对高血压、冠心病有防治作用;②利尿减肥;③防治贫血、龋齿。

94、食盐过多有何影响? 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等,使心脏病病人病情加重。

95、每天应吃多少盐? 成人每天适宜的食盐量是6克以下。

96、什么是高血压? 在查不到引起血压增高的其它疾病或原因的情况下,安静休息时舒张压持续超过90毫米汞柱。

97、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 ①胖子;②喜欢吃咸的人;⑨饮酒过多者;④精神长期紧张和急性子的人;⑤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⑥老年人。

98、怎样预防高血压? ①不吸烟、少饮酒;②控制饮食、防止肥胖;③低盐饮食、多食蔬菜;④适度锻炼、睡眠充足;⑤保持情绪稳定、乐观。

99、高血压患者的饮食? 饮食要清淡,要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不吸烟、不酗酒。

100、什么是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血流不畅、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101、冠心病的主要危险? 主要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和吸烟,另外还有糖尿病、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

102、如何预防冠心病? ①多食蔬菜、瓜果;②适当体育锻炼;③保持精神愉快;④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⑤控制吸烟及酗酒。

103、怎样预防肿瘤? ①不偏食、避免过量进食或便秘;②不要反复吃同样的食物;③不吸烟不酗酒;④多食蔬菜、避免过度日晒;⑤节制或少吃咸菜,不吃过热过烫食物;⑥减少油炸熏制食品,不食霉变食品;⑦生活规律、睡眠充足;⑧情绪稳定乐观。

10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105、怎样预防糖尿病? ①节制饮食、控制体重、防止肥胖;②多食蔬菜、瓜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③经常体育锻炼;④定期体检,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106、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或体重指数超过26者为肥胖。[ 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一105;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2(米)]

107、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 ①加强体质锻炼;②保持合理营养;③适当睡眠与休息;④控制调节不良情绪;⑤预防心理刺激;⑥进行健康心理训练;⑦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⑧及时早期治疗疾病。

108、怎样注意体育锻炼卫生? ①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和运动量;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③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④饭后不宜剧烈运动。

109、怎样合理休息? ①起居定时,生活规律,睡眠充足;②适量工作,避免过度疲劳;③变换脑力和体力劳动方式;④参加适宜文体娱乐活动。

110、为保证睡眠质量,睡前应注意什么? ①不喝茶、咖啡,不吃过多东西,可饮少量开水或牛奶;②洗脸、刷牙、洗脚、开窗;③心情平静,不做剧烈运动。

111、怎样的睡眠符合卫生要求? ①起居规律,按时睡觉或起床;②睡姿取右卧位,忌伏睡、蒙头或两手置于胸前仰卧;③枕头高度适中,忌过高或过低。

(六)、疾病防治:

112、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13、流行性感冒有哪些发病特点? 流行性感冒起病急、传播快,常引起爆发流行。

114、怎样预防感冒? 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②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③随气侯变化增减衣服;④不去病家串门; ⑤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115、肠道传染病主要有哪些? 伤寒、痢疾、肝炎、脊髓灰质炎、腹泻、霍乱。

116、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①饭前便后洗手;②水和食物要干净;③消灭苍蝇;④病人餐具用品要煮沸消毒;⑤彻底治疗病人;⑥病人粪便、呕吐物要消毒处理。

117、甲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经粪--口传播。即病人的粪便污染外环境、水源、食物或日常接触等方式将甲肝经口传染给健康人。

118、怎样预防甲肝? ①不喝生水;②生吃瓜果要用开水洗烫或削皮;③病人粪便用漂白粉消毒处理;④消灭苍蝇;⑤饭前便后要洗手。

119、乙肝传播途径? ①输血输液;②母婴传播;③日常生活接触(共餐共用牙刷)。

120、怎样预防乙肝? ①实行分餐制,不共用牙刷;②注射时一人一针一筒;③隔离患者、经常消毒;④注射乙肝疫苗。

121、细菌性痢疾是怎样传播的? 通过粪--口传播。由被污染的手、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122、怎样预防细菌性痢疾? ①不喝生水;②饭前便后洗手;③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④处理粪便垃圾。123、什么是“乙脑”? 俗称大脑炎,是经蚊传播的夏秋季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24、怎样预防乙脑? ①预防接种乙脑疫苗;②雨后翻盆倒罐去积水,防止蚊虫孳生;③睡前挂蚊帐。

125、什么是“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冬春季流行的小儿急性传染病。病菌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126、如何预防流脑? ①预防接种流脑疫苗;②不和病人接触;③流行期不带孩子串门,或到公共场所。

127、怎样预防结核病? ①接种卡介苗;②患者隔离治疗;③带菌者要长期服药;④对病人的居室、用具、痰进行消毒处理。

128、怎样预防龋齿? 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掌握正确的涮牙方法;②使用含氟牙膏;③睡前不吃零食;④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⑤发现龋洞及时就医补修。

129、怎样预防近视? ①注意用眼卫生;②坚持做眼保健操;③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加强锻炼,注意营养;④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减退及时矫正。

130、怎样预防沙眼? ①勤洗手,勤剪指甲;②不用脏手、脏物揉眼睛;③毛巾、脸盆一人专用;④经常洗晒毛巾、手帕。

131、怎样预防红眼病? ①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帕;②不用脏手揉眼睛;③流行期不去公共场所、游泳池等;④隔离治疗患者。

132、怎样预防蛔虫病? ①饭前便后洗手;②不喝生水;③生吃瓜果要洗烫干净;④管好、处理好粪便。

133,怎样预防蛲虫病? ①饭前便后洗手;②生吃瓜果要洗烫干净;③勤剪指甲、不吮手指,不咬指甲;④每天清洗肛门及外阴,勤换内裤,讲究个人卫生。

134、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三红三痛”:面部、颈部、胸部充血发红;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135、何谓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三早一就”?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136、被狂犬咬伤怎么办? ①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或挤压出血;②不缝合不包扎伤口;③立即注射狂犬疫苗。

137、目前最常见的性病有哪些? 淋病、梅毒、艾滋病。

138、性病传播途径是什么? ①性接触传播;②母婴传播;③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④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139、如何预防性病? ①了解性病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②注意性卫生和性安全;③遵守性道德,不乱性;④使用一次性注射器;⑤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140、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和疫苗,因此其为绝症。

141、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①性传播;②血液传播;③母婴传播。

142、怎样预防艾滋病? ①遵守性道德,不搞性乱;②避免使用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③不共用注射器及针头吸毒;④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片、牙刷等。

143、怎样预防痔疮? ①多吃蔬菜、水果,不吃、少吃辛辣、油炸食品;②养成每天大便的习惯、避免便秘;③避免久站久坐;④保持肛门部清洁。

(七)、妇幼保健:

144、什么叫初潮?初潮的年龄一般为多大? 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初潮的年龄一般为13~15岁,早的有1l~12岁,晚的有18~19岁。

145、妇女在月经期内应注意什么? ①不宜进行剧烈活动和体力过劳;②注意保暖,避免受寒;③保持外阴清洁;④使用合格卫生纸; ⑤禁止房事。

146、婚前检查有何好处? ①彼此了解对方健康状况;②预防减少遗传病及传染病;③了解性知识,安排婚后生活。

147、哪些人不能结婚? ①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亲属;②未经治愈的麻风病人;③严重遗传性精神病未治愈者;④严重智力低下者。

148、近亲结婚有何害处? ①隐性遗传病儿;②畸形儿;③低智能儿;④弱体质儿。

149、最佳生育年龄多大? 25~30岁。

150、最佳怀孕时间是什么时候?6—7月份。

151、早孕反应有哪些? ①头晕恶心;②嗜睡乏力;③食欲不振异常;④晨起呕吐。

152、怎样计算预产期? 一般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

153、孕期营养应注意哪些? ①饮食品种多样化;②饮食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③多吃钙、铁丰富的食物;④少吃辛辣食品;⑤适当控制盐的摄入。

154.为何要作产前检查? 及时了解母亲身体状态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155、孕期危险征兆有哪些? ①体重增长过慢或停止;②内眼睑苍白;③腿、手臂和面部异常水肿。

156、妇女产后多长时间可过性生活? 2个月以后。

157、产后多长时间可恢复劳动? 40天以上。

158、哪些人不能口服避孕药? ①患急、慢性肾炎和肝炎的妇女;②患高血压、乳房肿块、子宫肌瘤的妇女。

159、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的目的是什么? 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160、妇女应受特殊保护的时期? ①经期;②孕期;③产期;④哺乳期。

161、妇女更年期一般发生在多大年龄? 45~50岁左右。162、“更年期综合症有哪些”? ①头晕头痛;②耳鸣;③易怒失眠;④记忆力减退;⑤月经紊乱等。

163、母乳喂养有何好处? ①营养丰富,含有婴儿生长期所需全部营养素;②便于消化吸收;③有免疫功能;④促进母子感情;⑤减少产后出血;⑥经济方便、温度适宜。

164、婴儿应在何时添加辅食? 6个月左右。

165、母乳不足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①没坚持哺乳; ②过度疲劳及精神不愉快;③没有增加辅助营养品。

166、婴儿何时断奶? 通常满周岁时断奶。若过炎夏季节或小儿有病时应推迟断奶。

167、什么是儿童常见的“四病”? 肺炎、贫血、佝偻病、腹泻。

168、预防小儿肺炎的关键? 让孩子同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接触、多进行户外活动。

169、怎样预防佝偻病? ①母乳喂养;②合理添加辅食;③多晒太阳;④适当补充维生素D及钙;⑤积极治疗慢性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病。

170、如何预防小儿贫血? ①母乳喂养;②半岁后添加辅食;③定期体检;④讲究卫生;⑤吃强化食品:如补血冲剂等。

171、预防小儿消化不良应注意什么? ①母乳喂养;②喂食定时定量;③半岁后增加辅食;④防止受凉;⑤讲究卫生。

172、儿童必须进行哪些计划免疫? ①卡介苗;②麻痹糖丸;③百白破;④麻疹疫苗;⑤乙肝疫苗。

173、五种疫苗预防哪七种疾病? ①结核病;②小儿麻痹;③百日咳;④白喉;⑤破伤风;⑥麻疹;⑦乙肝。

174、2~12岁小儿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身高(厘米)=(年龄×5)+75

175、小儿何时出乳牙?多大年龄出齐? 6~8个月开始出乳牙,2~2岁半出齐。

176、特需补碘人群指哪些? 孕妇、乳母、婴幼儿。

(八)、用药救护:

177、儿童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少用药慎用药;②剂量要小;③用药时间要短。

178、急性腹疼为什么戒用止疼药? 用止疼药会:①掩盖病情;②延误诊断。

179、服用阿托品应注意什么? 喝大量白开水。

180、高血压患者用药应注意什么? ①联合用药;②长期用药;③规律用药。

181、四环素药为何不宜饭后吃? 降低抗菌效果。

182、小儿为何不宜服四环素? 易引起小儿牙齿黄染,妨碍骨骼生长发育。

183、孕妇为何忌用阿斯匹林? ①引起胚胎畸形;②新生儿出血;③孕期或分娩延长;④引起母体出血。

184、中、西药什么情况下不能同时服用? 在服含铁的西药时,不宜同时服中药。

185、为什么烫伤后不可以随便涂红药水? ①影响诊断;②引起汞中毒。

186、哪些抗菌药物容易引起耳聋? ①链霉素;②双氢链霉素;③新霉素;④卡那霉素;⑤庆大霉素。

187、用氯霉素眼药水应注意什么? ①一次一滴;②间隔4~6小时。

188、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①控制药量;②品种不宜过多;③低毒、副作用小;④尽量食补。

189、药品保存应注意什么? ①避光;②防热;③防潮;④注意失效期。

190、煤气中毒如何急救处理? ①立即打开门窗,迅速将中毒者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注意保暖;②病情轻者、可喝些热糖水;③病情重者,应急送医院救治。

191、触电如何急救? ①迅速断绝电源,找不到电源时可用干燥绝缘木棒竹竿挑开电线;②及时就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③在不中断抢救的前提下送医院急救。

192、如何预防触电? ①了解用电常识;②抢救触电者禁用手拉;③雷雨天不要在大树下、空旷的高大建筑物旁避雨;④雷雨交加时不要站在窗口灯下或靠近电器的地方。

193、如何抢救溺水者? ①及时将其救至岸上;②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③使其俯卧,倒出其呼吸道中的水;④轮流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194、如何做好中暑的急救? ①立即转到通风阴凉处休息;②饮淡盐糖水及清凉饮料;③重者注射葡葡糖盐水;④昏迷者进行物理降温(井水、酒精擦浴),并送医院抢救。

195、外伤出血怎么办? ①压迫止血;②包扎止血。

196、遇到铁钉、木刺扎等小而深的伤口应怎么办? 切勿马虎包扎,应立即清洗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197、怎样预防农药中毒? ①妥善保管农药,避免误食;②安全使用农药(喷洒时戴口罩、穿工作服,不迎风喷洒等);③不用装过农药的容器装食品;④蔬菜瓜果要洗净。

198、被困火场怎么办? ①低层住宅的人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爬出火区;②高层楼房的人可用水倒在被子上封堵门窗,防止火势蔓延,等待救援;③可设法把绳索、布匹、床单牢牢拴在窗户框上,攀着滑下。

(九)、健康行为:

199、个体健康行为有哪些?

①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②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做到一人一刷;

③早晚洗脸,一人一巾,睡前洗脚;

④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晒被褥,保持服装清洁;

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杂物垃圾;⑥不吸烟不酗酒;⑦每天进行一次身体锻炼;

⑧根据计划免疫要求,按时给孩子预防接种;

⑨经常学习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⑩有病及早就医,定期体检,不迷信。

200、群体健康行为有哪些?

①居室整洁,无蜘蛛网、灰尘、油污,窗明几净,用品放置整齐;

②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无蚊蝇老鼠蟑螂等; ③厨房有良好的排烟排气和通风设施;

④厨房内灶具、碗筷干净、物品存放整齐,地面保持清洁,生熟食品分开;

⑤厕所无臭、无蝇,便池无尿垢,地面、门窗、墙壁、灯具、洗手盆池整洁;

⑥阳台整洁,封闭规范; ⑦家庭成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卫生防病知识;

⑧办公室内有禁止吸烟标志或劝阻吸烟的宣传品;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3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与技能

【中国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84-01

【 Abstract 】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is for education base hospital ward to hospital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the education object, through the plan and purpose of the education to help patients understand or improve health knowledge, change the patient's health behavior or problem, make the patient's behavior to benefiting rehabilitatio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modern medical mode, nursing mode from the past function also made nursing, development into today's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the holistic nursing care. Therefore, nursing staff were given mor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hus to nursing staff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and skills

一、必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思维,独立工作的综合能力。 

随着整体护理的发展,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更 高级、更 复杂的仪器及大量先进的技术,具有科学的思维,独立的工作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灵活运用。因此,实施健康教育需要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的丰富临床经验和专科基础知识以及有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护理的知识等。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掌握有关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对患者实施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二、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 

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改变行为的最佳手段,护理人员通过教会病人必须的知识,改变他们对健康态度,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生活、心理、专业技能、社会性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和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素养和优良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满腔热情无私地为病人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会调动病人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健康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保证健康教育取得明显的成效。

三、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流技巧。 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一种过程。交流发生于各行各业,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因此,学会应用交流技巧与病人进行有效地交流,是每位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作为健康教育主要力量的护理人员,必须与教育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之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1]。动员说服教育对象,改变旧观念,旧习惯,采纳新的健康行为。

1.要把握好交流时机。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不能从一住院开始就没完没了的进行,对于急、危重病人,首先抢救病人生命,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一般的病人,可选择在入院介绍、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进行,或选择专门的时间进行,这样的交流病人易于接受,获得知识也比较容易。 

2.把握交流方式。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总体可分为语言性交流和非语言性交流,在语言性交流中投射式的聆听是一种最好的交流方式。在交流过程中,护士应全神贯注地聆听,并置于病人的角色地位,予以理解;用诱导、启发式语言使病人能充分表达自己各方面的需要,从而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措施。 

3.交流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接受能力较快、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我们可选择口头讲解和发放教育资料相结合,使病人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对于老年病人,文化层次较低的病人应多次反复讲解。对于意识障碍的病人,应以家属为交流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交流要具有科学性、选择性、针对性,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

四、护理人员应不断丰富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

护理人员本身的素质高低对工作质量的影响重大。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为 了适应当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必须接受再教育,接受护理新概念,不断吸取新的科学知识。要深刻理解健康概念的内函,彻底地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及积极的职业心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注重继续教育,坚持以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挤出时间来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既要掌握现代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广泛学习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法律、教育学、公共关系学、卫生经济学知识,提高护理教育层次,以知识的魅力和人格魅力完成人类赋予护士的保护生命,促进健康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袁芳,徐云,面向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58

[1] 孙小娅,赵智.护士素质培养与整体护理的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5):297.

[2] 丁敏.浅谈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4):45.

[3] 关旭明,陈俊国.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护理杂志,1998;11(6):254.

作者简介:黄丽春(1963—),女,广西平果人,主管护师。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健康教育必修课开设的对象主要为大一年级学生, 由于课时安排紧张, 尚有一部分大一年级学生的课程安排在大二年级。选取全日制2006-2009年级健康教育课程已授课和尚未授课的学生1 046名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已授课学生781名, 未授课265名;2006级学生171名, 2007级198名, 2008级315名, 2009级362名。平均年龄为 (20.3±1.44) 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在专家审阅和预调查的基础上, 反复修改后用于正式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健康内涵的理解营养知识基本健康行为[1]心理行为状况。通过各年级各学院辅导员,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样确定调查对象, 共发放1 100份问卷, 剔除答题不全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 046份, 有效率为95.09%。1 046名调查对象中, 健康教育课程授课6个月以上的学生为干预组, 未授课的学生作为对照组。

1.2.2 数据统计

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

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对健康概念理解的知晓率为90.69%, 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0.38%和90.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1可见, 健康教育授课后大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 尤其是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每天吃蔬菜应≥300g、饮食应清淡少盐、肥胖症的危害等5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2.2 健康行为

见表2。健康教育授课后, 大学生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很大程度上有改善, 尤其是每日规律三餐、适当睡眠2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每日吃早餐、每周2~3次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也均有明显提高 (P值均<0.05) 。

2.3 心理行为

见表3。健康教育授课后, 大学生心理行为状况改善明显, 尤其是缺乏自信心、一个人独处时感到不安、总觉得别人不能理解自己3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2.4 健康知识来源

见表4。未授课的学生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为家人言传身教, 而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和形成健康行为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从松散、不规范, 逐渐走向有计划、有系统、有目标的正规化建设, 近几年将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和实用医学教育列为必修课程的三大部分。在教学内容上着重转变大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方法上应用多媒体教学、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来校上心理保健课。实践表明, 大学生健康教育授课后, 健康概念的知晓率为90.69%。大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授课前显著提高, 授课前的知晓率与梁惠琦等[2]调查结果相似。调查表明, 绝大部分大学新生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 优于叶蔚云等[3]的调查结果授课后每日正常而规律三餐和适当睡眠等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刚进入大学的新生, 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他们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使不少低年级大学生容易出现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影响学习, 学习落后又会影响心理, 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身心健康发展[4]。心理健康教育授课能帮助他们尽快调整心态, 增强适应能力, 让他们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人生。

3.2 大学生健康教育应重视强化教育与复合式教育

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强化受到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改变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是一个涉及大学教育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教育过程[5]。高年级大学生面临的竞争、经济、情感、适应、就业等压力都在不断递升, 势必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同时在低年级已经形成的一些基本健康行为也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如每日吃早餐、适当睡眠、每周运动等健康行为较低年级下降明显, 吸烟与饮酒的比例有所上升。因此, 持续开展多种方式的大学生健康教育, 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高校健康教育要在基础教育的同时重视强化教育、复合式教育, 在向学生课堂传授系统知识的同时, 应营造高校健康教育氛围,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健康教育, 提高卫生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6]。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开辟第二课堂或专题讲座,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特别是通讯、网络、电视等, 建立高校健康教育网站, 开设医学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 安排专门的教师或医师值班, 通过当面咨询或电话、上网间接咨询解答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健康问题。利用高校广播、电视、墙报、校报、学报等, 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宣传。 (2) 在大学生中建立健康促进会和心理健康协会, 以益于彼此心理交流和互助, 增进友谊和了解, 定期安排专家咨询和开展大学生心身健康文艺活动[7]。 (3) 充分利用学校传播媒介, 开展各种健康干预活动, 依托学校各种社团、民间组织, 依靠社区的力量形成复合式教育, 开阔视野, 强化记忆、强化行为的自觉性。 (4) 开展各种寓教于乐活动, 如举办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举行健康教育文艺表演等, 使师生在耳闻目睹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教育。多种形式并举才能创建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达到健康教育之目的[8]。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必修课对大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 分析高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财经大学1 046名大学生, 采用自编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授课后, 大学生健康概念理解的知晓率达90.69%;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上升。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心理行为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未授课学生, 每日规律三餐, 适当睡眠形成率分别为85.87%, 89.51%;缺乏自信理解自己的正确率分别为28.19%, 37.78%和42.63%。结论 健康教育必修课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行为状况, 但高校健康教育还应重视强化教育及完善复合式教育。

关键词:健康行为,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33-35.

[2]梁惠琦, 吴佩玲, 义家运.柳州市大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9) :812-814.

[3]叶蔚云, 高永清, 宋玉梅.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营养知识, 态度及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0) :847-848.

[4]吴扬.广东商学院2001级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3, 24 (3) :242.

[5]印爱平, 张晓芳, 贺尚荣, 等.构建大学生健康行为培养模式.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 26 (5) :301-302.

[6]张永科.中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与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教育, 2001, 17 (8) :489.

[7]何泽民.建立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初探.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5) :631-632.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5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1)智力发育正常;(2)人际关系心理适应;(3)心理特征与年龄相符;(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5)情绪饱满、心态良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各种竞争加剧,人们的负荷在不断加重,心理问题增多,心理不平衡、不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存上升趋势。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经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加上学习任务重和家长期望值高的双重压力,使他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据查,中学生34%,小学生20%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应当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搀扶好孩子的心灵,使其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是最有感情、最形象、最具体的教育。家庭应创造个良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和谐健康的环境里,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家长们往往只注意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存在着一些即待纠正的误区。

其一,认为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觉得儿童的任何怪异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童言无忌”,实际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二,认为儿童的心理问题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除。比如孩子发脾气、沉默、不合群、抑郁,长时间只喜欢某一种玩具,性格突然出现大的转变等。其实这些都是儿童心理问题,自行痊愈的可能性很小。

其三,认为心理问题不用药物治疗。“心病还用心药医”有一定道理,但是药物的矫正作用同样不可缺。正确的用药并不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和智力。

其四,许多父母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却不愿面对现实。这样讳疾忌医,一拖再拖,只能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最终害了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6

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对于青少年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很有必要,也是一种人生的道德、价值和人生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为青少年进行整体全面的健康素质教育。它充分体现了人人应该享有性的权利和性的内涵。但要在不同的年龄段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这也是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所提出的规定相吻合的。因此,加强性知识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加强青少年性知识教育势在必行

著名的性科学先驱——霭理士有句名言:“人人有性别,人人有性”。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繁衍进化的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一些国家相继成立性知识教育协会,将此教育列为中学教育的内容之一,而我国对此就针对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健康成长的需要,也在中学教育中设有一定的教育课,但不尽人意。

据调查反映,一些学校开始对性知识教育时,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很大,一是无教本,二是无师资。许多教师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也不足,有的认为正常的教学工作已经够忙了,再加上这个负担,是没事找事;有的还认为,这项工作如果做不好,出点问题还无法交代,等等。国家教委曾经提出三个原则,就是要“适时、适度、适当”地进行。为贯彻好这三个原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许多学校曾用无记名调查来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初二年级90%以上的女学生已来月经,45%以上的男生开始遗精,就这样,认为初一太小,初三要中考,教育一般只安排在初二年级中进行,很遗憾,这等于摆形式,无济于事。就因为这一大批青少年由于缺乏科学的性知识和性道德的引导,许许多多青少年在性生理早熟和性人格不成熟的夹击下成为“色情文化”的俘虏。例如有一位16岁的管教所少年,在悔过书上痛责父母时写道:“在13岁那年,自己发现遗精现象,当时询问父母却得到了一场呵斥和辱骂。就这样,父母不讲,老师不教,教科书没有,后出于好奇,就求助于地摊上的一些不健康的黄色书籍,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充分认识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征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有了深刻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在学生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焦虑与困惑。一些学生中出现了早恋甚至过火行为,这正是缺乏正确的性知识的引导的结果。

目前大多数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教育,有些还对这方面的教育存在着封建思想、保守的模糊认识甚至封闭态度。还有的认为有关性方面的教育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不必教育,将人的本能误认为性知的“无师自通论”;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让青少年不懂性奥秘,这样最保险,性知识一旦传授,就会诱发性欲,会形成可怕的后果。其实,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搞封闭是根本不可能的,青少年总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性知识。实践早已证明,不开展性教育的人口中发生性犯罪的比率大大高于开展性教育人口比率。正当大多数青少年在青春期需要科学知识、渴望得到引导的时候,却没有人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导致了许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针对这一问题,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发现,女学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在13~14岁,有的在11~12岁就已来潮,男同学初次遗精的年龄也是如此,有35%的少女,在小学五六年级就有初次来潮,但是多数人都不知道有关月经和遗精的知识,并带有恐惧感和羞怯感。因此,我们要像周恩来总理生前所强调的那样“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之前,男孩子首次遗精以前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

三、高科技信息时代性教育要正确引导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社会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电影、电视、网吧、小说、报刊杂志等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输送着千姿百态、五花八门的信息,在广大青少年中思想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商发育一般在0~3岁,为30%左右,3~5岁为70%以上,学龄前为80%左右,这就证明儿童的智商发育在小学时基本成熟。因此,这时如果能正确地加以引导,使孩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人为的升华下,将驱使他们从中获取巨大的感染力。

某医院冠心病知识健康教育评估 篇7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选择某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及家属,以及某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各种慢性病的患者和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对在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在进行各类的健康教育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采取集体多媒体健康宣教讲座、发放相关知识资料和进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综合健康教育方式,以口头、书面问卷、填写评价表方式评价教育目标是否达到。根据医院社区居民的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居委会共同在进行健康讲座前下发自行设计的预防冠心病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在社区由医院的心血管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进行冠心病预防及干预知识的健教知识讲座,并结合答卷中的问题答案重点讲解,对参加健康讲座的居民下发问卷,进行答题。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打分,按照调查前和调查后分为两组,并在调查前后分别按不同的年龄、职业、患者和家属和答题得分进行分组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用χ2检验、P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年龄分组和职业分布

本次健康教育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105份,有效问卷103份。调查103人中,年龄在22~82岁之间,以50岁以上居多,占调查人数的58.82%;40岁以下21人,占20.59%,多为患者家属。在调查对象中工人53人,占调查人数的51.5%;干部15人,占14.6%;教师5人占4.9%;技术人员8人,占7.7%;个体人员11人,占10.7%;退休人员11人,占10.7%。见表1。

2.2知晓率的调查结果

对调查对象采取多媒体健康宣教讲座、发放相关知识资料和进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综合健康教育方式,其知晓率由86.4%提高到92.2%,健康教育前后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P<0.01)。答题得分100分的由健教前的10人提高到45人,比进行健康教育前提高了33.9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6,P<0.01),即健康教育后对冠心病知识的理解正确率提高有显著效果。见表2。

2.3健教问卷调查结果

2.3.1各年龄组健康教育结果比较

各年龄组在健康教育前后30岁~至60岁~4个年龄组经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后,成绩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3。

注:与健康教育前比较,aP<0.05,bP<0.01。

2.4不同职业组的健康教育结果比较

从表4得知,进行健康教育前调查103人中,各职业人群中以工人居多,占调查人数的51.9%;其他人群所占比例较少。对入院冠心患者及家属和社区慢性患者群的各职业分组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工人组、干部组、教师组、技术人员组和个体人员组的答题结果,均值比健康教育前分别提高了10.9~17.7分,平均提高11.3分,经统计学处理,除退休组外,其余各组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各职业人群经过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识和预防冠心病的知识有显著提高。

注:与健康教育前比较,aP<0.05,bP<0.01。

3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居民更加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并且希望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自我维护健康的能力。做好健康教育的工作,不仅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同时也增进了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已经引起了WHO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平均每5 000人中就有1人患病,治疗和预防冠心病也倍受人们关注。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1]。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控制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使人们能够自觉地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通过科学饮食、合理运动、保持健康心理,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健康意识和生存质量,也进一步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2]。激发患者改变其不良行为的动机和愿望,提高其遵医行为,增加其主动性,逐渐形成了稳定持久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3]。

本次健康教育通过从事健康宣教的营养师以及主任医师,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病房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主管床位的护士和医师利用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和陪护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认识本病病因,使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前后住院患者及家属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教育前显著增加,其知晓率由86.40%提高到知晓率为92.23%。即健康教育后对冠心病知识的理解正确率提高有显著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保健意识,从而长期有效地控制诱发因素,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应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个性化进行健康宣教,同时还应对病人陪护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冠心病知识的认识和护理常识,这对患者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关心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作用[2]。

参考文献

[1]吕慧.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02.

[2]张凤英,朱学莲,李广兰.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2):53-54.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8

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的意义以及培养原则

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同事, 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活动的重点以及监控离不开创造性的人格, 创造性人格激发创新性思维。目前,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采用教育心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首先, 强化早起教育, 不同阶段的早期教育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 在青少年时期社会的认知和人生观的形成是教育测侧重点;其次, 保证教育基本的统一原则, 这就需要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协调教育;然后, 形成自我教育, 主动构建和追求教育价值, 强化主体性,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也会存在共同点, 这就需要创新性人格需要注意;最后, 社会性原则, 需要利用周围社会力量, 培养个体的创造性人格的特点。

2. 运用教育心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1 良好心理品质的强化

培养创造性人格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1 培养心理安全的心理素质。

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容易收到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共同影响, 而内部环境的本质内容就是心理安全。

2.1.2

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通往成功的道路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克服, 而这就需要迎难而上的意志。

2.1.3 创造性活动离不开自信。

自信就是对自身的支持和任课, 也是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评价, 在人格形成过程中, 自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坚信自我对创造性活动的顺利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1.4 培养内在动机。

著名心理学家阿玛拜耳曾说过, 创造性活动的产生离不开外在的影响, 而其进行则离不开内在的动机, 因此, 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活动离不开内在和外在动机的协调。

2.2 个体的特点和个性需要得到鼓励和尊重

创造性活动离不开个体的特点和个性, 个体的个性化对于创造性活动起到积极作用。众所周知, 发明家都会有自身个性的一面, 因此, 一个具有高度自身鲜明特点的个体将具有高创造性的潜力。传统教学否定学生身上的个性化, 这将直接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学生创造性活动起到负面作用, 因此, 教师需要摆脱旧观念,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对待质疑能够做到大胆面对, 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力, 但是, 需要科学合理的鼓励个体的特点和个性, 不能盲目进行, 以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把握。

2.3 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导师的积极引导, 而科学合理的评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方向。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二者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采取以正面评价为主, 负面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正面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 能够起到良好的鼓励作用, 但是过度使用正面评价则会导致学生产生自负的状态, 这就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负面的效果, 这就需要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正负面相结合。采取适当的评价手段, 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效果, 而适度的标准是个人的期望值, 所以, 教师需要把握不同学生的期望值。评价需要稍微超出期望值, 这样才能发挥发挥出评价的效果。所以, 正确运用评价机制对于学生促进发展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创造性思维氛围的营造

俗话说, 环境影响个人的发展。营造出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能够有效的促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在学校, 教师则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需要努力营造出创造性氛围, 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引导的优势。营造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首先, 教师具有创新的意识, 就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采取别出心裁的模式教学, 这就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启发。其次, 教师营造的创新思维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融入到该氛围当中, 使得学生在创新性思维中得到激发和进步。最后, 在创新性氛围中, 学生之间会形成相互竞争的意识。因此, 营造创新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启发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

利用教育心理知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学校需要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个性化教育, 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合理利用评价机制, 营造创新性思维的氛围, 才能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田友谊, 涂艳国.教育中的宽容与创造——兼论创造性人才成长环境的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0) .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9

一、健康教育知识与分析

(一) 《课标》中的健康教育知识内容

《课标》对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知识体系教学要求。本研究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做了统计, 具体各水平段见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随着水平段的升高, 身体健康方面的内容从难度上来看, 有一定的递进性, 如, 就饮食和营养方面, 水平一提出了应了解饮食卫生;而水平二提出了食品卫生和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等知识;水平三需要了解的是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水平四则是需要学生掌握营养、睡眠、吸烟、饮酒等与健康的关系。总的看来, 难度上是在逐步增加;此外, 还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 从水平三开始让学生逐步接触关于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等相关的知识。

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 也体现了要求明确, 难度逐步提高。如水平一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了解完成任务的方法;而到了水平二提升为体育活动中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的方法;水平三的要求是, 在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中表现自信和克服困难勇气的方法;水平四是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并果断作出决策的方法。看起来都是“方法”问题, 但是, 从要求上已经体现出了难度在逐渐升高, 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 达到既能够完成各项任务, 又能够懂得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方法, 更能够提高学生应对和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

(二) 《标准》中的健康教育知识内容

《标准》在健康知识教育方面, 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 (《标准》尚未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整合为一体) 分别对水平五、水平六进行了统计, 具体内容分布情况见表2所示。

从表2不难看出, 作为高中阶段的水平五的健康教育知识体系, 主要集中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 社会适应方面也包含一部分内容。与《课标》中的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相比, 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知识呈现出如下特点:

1.内容选择更加广泛且难度加大

如《标准》中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等。

2.反映出了与义务教育阶段内容的衔接性

如各个水平段都提出了有关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 且各水平段难易梯度较为明显, 水平一是“饮食卫生常识”;水平二是“食品卫生、主要营养素的作用”;水平三是“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水平四是“营养、饮酒等与健康的关系”;水平五是“食物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

3.充分体现出了注重保健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如提出了“改善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计划制订方法”的教学要求。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专门设立的健康教育拓展内容

如, 对于水平六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提出“艾滋病和性病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等一些健康教育内容建议。

二、健康教育知识的分类

从对《课标》和《标准》的梳理发现, 尽管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对健康教育提出了对应的教学要求, 但是, 这些健康教育知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 由于知识类别不同, 教学的切入方式就会有一定的区别, 为了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下面先对健康教育知识从运动技能关联度、所处的水平阶段进行归类。

(一) 从运动技能关联度划分健康教育知识类型

健康教育的知识有的与所教运动技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有的呈现出的是间接关系, 还有的与运动技能项目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因此, 将健康教育知识划分为与运动技能直接关联类内容、间接关联类内容和缺乏关联类内容。其中, 直接关联类内容是指关联程度很高, 就是学习运动技能本身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识, 如学习篮球运动时, 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传接球时预防“手指挫伤等运动损伤预防”的知识与方法。间接关联类内容是与运动技能学习不是直接相关, 但有一定的间接关系, 如健康教育中的“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等内容, 学生掌握该类知识会有利于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缺乏关联类内容是与运动技能学习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 而是独立于运动技能学习之外的一类知识, 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 与运动技能未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 但作为健康教育类知识需要传授。

(二) 从不同的水平阶段划分健康教育知识类型

无论是《课标》还是《标准》都将年级进行了整合, 将学生按照水平段进行了划分, 即水平一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 水平二相当于小学三、四年级, 水平三相当于小学五、六年级, 水平四相当于初中一、二、三年级, 水平五相当于高中一、二、三年级。这样, 健康教育知识也固然按照水平段划分为五个水平, 即水平一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二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三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四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五健康教育知识。其中, 水平五健康教育还作为七大系列中的一个系列内容要求专门分配课程进行传授。各水平段在健康教育内容维度上有一定的一致性, 如有身体健康方面的营养类知识、损伤类知识、疾病类知识等。也存在明显的循序渐进性, 内容难易程度随着水平段的不同而逐步增加。

(三) 从几大学习的方面划分健康教育知识类型

《课标》将各水平段的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标准》还是五大学习领域, 即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各自独立的, 没有将其合并。这样, 健康教育知识类型划分的时候, 就可以按照这些学习方面进行划分, 将其归纳为身体健康类、心理健康类和社会适应类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同时, 这样的划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其中, 身体健康类是比较重要和全面的, 既包含一般的卫生常识, 还包含营养、饮食等健康知识, 还有关于运动性伤病的防治知识, 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等。心理健康类大都集中于与运动技能学习和锻炼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还有类似与学生生长发育时期的性心理教育等。社会适应类既包含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合作交往等内容, 又包含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挫折和失败后, 如何保持稳定和积极情绪的方法等内容的健康教育, 以及在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道德行为的方法等。除此之外, 还有更多的划分方式, 本研究基于对课堂教学的引导, 仅分析了以上三种分类方式。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的若干现象

(一) 健康教育课时不明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除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还需要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堂, 既作为一种理论传授的方式集中向学生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和方法, 便于学生更好地、更系统地掌握, 又能够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如开展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专题讲座, 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专题讲座等。但是, 从当前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上, 很多学校未能开设有健康教育课程, 或未能对健康教育开展专门的讲座活动。甚至高中阶段明确提出了健康教育系列的情况下, 很多学校也未能具体按照规定认真落实。这样就很难将健康教育知识全面而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也难以引起学生对健康的充分关注, 或者因未能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难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为此, 加强和确保健康教育课时十分必要。

(二) 健康教育知识渗透不及时

无论是与运动技能有直接关联的健康教育内容, 还是有间接关联的内容, 在体育课堂上都要注重渗透该类知识。这样能够更科学地学习运动技能, 同时, 还能够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的有效性。就目前的体育课堂而言, 在观察中发现, 有些必要的健康教育渗透时机, 有些教师尚未充分把握, 如在体育课准备活动阶段, 未能联系到准备活动与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学习而传授相应的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 学生甚至做准备活动的目的都不够明确, 只是被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各项练习活动。在主教材部分运动技能学习的时候, 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甚至有些学生在运动中发生的损伤, 还未能向学生传授该损伤发生的原因和如何预防。结果就会导致学生对运动性伤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即知道运动中受伤了, 是什么伤, 但不知道为何受的伤, 更不知道如何预防。还有就是对于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 有些体型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完成某项技术的时候较为吃力, 教师就需要对如何减肥保持良好的体型进行引导, 但是, 很多情况下, 一些教师会视而不见等等, 这些未能及时抓住教育时机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此, 要首先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出一定转变。

(三) 评价缺乏

目前除了健康教育有待完善, 在健康教育评价方面更为缺乏, 尤其是尚未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如有的开展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由于缺乏对学生掌握健康知识的及时评价, 就难以了解到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有效与否。除此之外, 由于课堂上未能及时跟进对体育课上所渗透的健康教育进行评价, 因此, 就很难了解到学生是否听了, 是否听明白了, 是否在活动中能够运用了。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体育课堂评价、单元评价, 甚至学期中和学期末的评价中注重健康教育评价都很有必要。

四、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的有效策略

从直接关联性内容的传授、间接关联性内容的传授和缺乏关联性内容的传授三个方面重点讨论一下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 直接关联类内容的传授

对于与运动技能有着直接关联性的健康教育知识, 在传授的时候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1.吃透教材, 充分挖掘运动技能本身显性或隐性的运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

2.把握特点, 认真学习相关的运动性伤病特点, 从而找到预防措施。

3.找准时机, 直接关联类健康教育内容的传授时机有前、中、后三个时机, 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灵活判断和渗透。既可以在准备活动部分事先提及, 也可以在某项运动技能学习之前事先告知学生哪些损伤有可能在练习该项技能的时候容易发生。还有就是在学习或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提醒, 要能够确保姿势动作正确, 否则很容易发生某种损伤。再者就是运动损伤发生以后, 或练习结束以后还要再次强调有着直接关联性的健康知识 (尤其是运动性疾病) 。如夏季的体育课, 如果天气十分炎热, 就要在学习运动技能的时候, 除了传授相关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 还要能够对中暑、晕厥等的防治方法向学生介绍, 便于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确保体育课安全有效。

(二) 间接关联类内容的传授

对于具有与运动技能学习有着间接关联性的内容, 这类知识的传授可以采取的方法就会有所不同, 概括起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1.灵活多变, 既要能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把握健康教育的内容的不同, 又要能够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特点而有所区分, 不能一刀切、大一统地进行健康教育, 如每一个季节都有学生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识, 要能够在不同季节时期的体育课上有所渗透。另外, 由于不同班级学生体型、素质基础、体质健康状况有所不同, 因此, 间接关联类健康知识内容的取舍也各有不同, 如, 有肥胖学生甚至肥胖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 要能够针对肥胖生如何保持良好的体型, 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2.注意关联, 该类健康教育在实施的时候, 要能够把握好时机, 以及与课堂的关联, 不能孤立地或与本课学习无任何关联地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 这样很容易造成因学生不愿听讲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一定要能够找到与本次课的关联点, 如肥胖生的关联讲述营养饮食知识、与器械运动的关联讲述心理健康知识、与合作学习的关联讲述社会适应内容等等。

3.点到为止, 这类健康教育内容的传授, 不可占据时间过长, 内容太多。因为, 毕竟该类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有最直接的关联性, 根据需要和条件适当进行知识传授, 因此, 要把握好“度”, 做到主次分明, 确保体育课堂教学主要目标的达成。

(三) 缺乏关联类内容的传授

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 并非仅仅限制在与运动技能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内容, 从大健康观来看, 尤其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界定, 那些缺乏关联性但又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一定影响的内容依然不能忽视, 如水平一中的口腔等个人日常卫生;水平二的近视眼预防等, 都是有必要向学生传授的, 不仅要让他们了解知识, 有的还需要掌握正确方法。但这类内容很难与运动技能学习相融合, 也难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 因此, 就需要开展专门的讲座, 可利用不良天气 (如雾霾、雨雪等) 进行讲授, 要能够确保课时不被挤占, 还要能够借机向学生集中传授相关知识和方法。具体传授的方式, 既可以知识讲述, 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育特点, 选择开展某种室内活动, 在活动中将该类知识巧妙地传授给学生, 还可以播放相关录像材料, 让学生通过观看、讨论等掌握该类健康知识。即让学生能够在听中学、看中学、说中学和做中学, 形式多样才能消除枯燥乏味, 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调动, 从而提高该类内容教学的有效性。

五、健康教育评价建议

(一) 及时提问法

体育课堂上要向学生传授健康教育知识, 不仅要把握传授的时机和内容选择的合理性, 还要能够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问, 从而达到健康教育的完整性。这对于与运动技能有着直接关联性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效果检验尤为重要, 如当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之前, 先向学生讲述传接球的时候, 因手型不正确很容易造成手指挫伤。这种口头的一过性的传授, 有的学生并未思想集中或认真听讲, 因此, 需要在讲解完之后, 根据现场学生的听讲情况, 及时做出引导性提问, 看学生对该项损伤的了解情况。还可以在学生开始练习之前, 或教师在示范动作之前, 强化该项损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可以引导性提问学生如果手型不正确会发生何种损伤, 以强化记忆, 并引起重视。这样的及时提问, 往往能够得到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二) 精细观察法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时的状态, 动作的规范性、认真程度、是否掌握了练习的方法等内容外, 还要能够对课堂上所传授的健康教育知识的实效性进行判断。因此,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精准细致地观察学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听讲效果和执行情况等。在讲述的时候, 要能够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 在指导学生练习的环节要能够观察学生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的把握情况。如观察学生练习传接球时的手型, 是否做到了接球的时候手指不能正对来球方向;体操器械课上是否有学生在杠上打闹等。不但要做到观察的精确和细致, 准确判断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执行情况, 而且, 还要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做到及时的反馈和正确引导, 甚至还要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及时改进和调整教法, 从而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三) 活动设置法

采用活动测评的方式完成测评工作, 所设计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要能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尤其是情景的选择要恰当, 不可出现低龄化等现象。如小学低年级即水平一学生的活动测评, 要尽量生动、形象, 并以人、动物为主要对象创造情景。小学中高年级即水平二、三学段的学生的活动测评形式, 可以选择与食品、植物等相对静止物体作为测评的直观教具。而水平四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 因此, 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作出抽象的表达, 就已达到活动测评的目的。如水平一可以通过设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 创编测评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情景。

(四) 纸笔测试法

1.纸笔测试内容确定要聚焦

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测评, 通过纸笔的方式要测评什么, 测评内容是完全依照教什么, 测什么?还是从《课标》中随机选择?实际上,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知识类试题, 可以遵照学什么测什么的测评思路, 而对于能力应用型试题的确定,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课标》等的目标要求灵活把握。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不可回避, 纸笔测评的内容确定要精准, 即试题陈述精确, 不易产生歧义, 还要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的水平。过难过易或模棱两可的测评试题都难以达到测评的目的。

2.纸笔测评组织方式要简便

纸笔测评的组织方式要简单便捷, 不可过于复杂。但究竟该如何简便?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方式需要把握?从测评的次数上来看, 就一学年而言, 测评次数要尽量少, 1~2次为适宜。最好不要伴随单元测评, 而是要以学期结束或学年结束为时间节点, 组织学生进行纸笔测评。从每次测评的时间长度来看, 一次测评的时间要尽量短, 10分钟以内完成较为理想, 因为,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权重, 毕竟在整个体育成绩考核中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从测评题型的设计上来看, 纸笔测评的题型要尽量采取客观性试题的方式, 因为主观性试题不但在作答的时候费时, 而且, 在评价的时候也难以评判, 五花八门的答案很难进行比较。从测评地点的选择来看, 纸笔测评的地点要能够尽量选择室内, 基于体育学科教学的特殊性, 体育室外课堂学生不便于携带纸笔、更不便于书写, 因此, 纸笔测评工作选择教室内更便于操作。从评价的角度来看, 除了以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方式来区分成绩优劣外, 最好能够以十分或百分的形式, 并按照纸笔测试的权重核算出最后分值, 便于与体育其他方面的成绩整合。

3.纸笔测评结果反馈要及时

纸笔测评目的是要能够通过测评, 一方面了解教师要及时了解健康教育效果;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 哪些方面的知识还有欠缺, 便于找准加强学习的知识点;还有一方面通过及时反馈, 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哪些知识适合于专题讲座?哪些知识更适合于与体育课堂上渗透?以及该如何开展专题讲座和有效渗透?因此, 需要打破过去传统的, 将纸笔测试仅仅看作是一项测试工作, 测出分数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和做法。当然, 纸笔测评结果的反馈有多种方式, 可以采取教室内与其他学科成绩一样公开张贴的方式, 让每一位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实际成绩, 还了解自己在全班同学中,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所处的位置;也可以采取像其他学科讲评试卷的方式, 带领学生逐一对试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查找问题的根源, 提出今后学习的要求;还可以采取将测评试卷发给学生, 以作业方式完成错题更正。当然, 还有一种方式, 就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讨论的方式, 集体中每一个人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更正, 并举一反三, 将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一并拓展性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10

一、体育健康知识的特点

在《课标》“课程性质”中, 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都对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认真领会《课标》精髓,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体育健康知识的特点。

(一) 系统性

通过研究《课标》有关体育健康知识不同学段的内容, 发现不同学段的内容、目标和评价都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如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等知识, 到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 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提高体能水平,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水平一到水平四, 其表述均以从“初步了解”到“了解”的词汇进行了系统阐述。这说明体育健康知识本身更加具体和系统, 健康知识内容呈阶梯式不断深入。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具备体育健康知识的综合素养, 而且要熟悉不同学段对健康知识教学的任务、要求和目标, 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

(二) 实践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体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教学时要具有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其实践性较为突出。如学校要进行大型的运动会时, 赛前的饮食起居、身心兴奋点调节等, 这些体育健康知识与运动会息息相关, 又能在运动会中学以致用, 加深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有些健康知识是需要根据学生年龄与生理的特点进行安排与设计的。如青春期的保健知识, 一些常见的体育卫生病的形成与保护等, 这些知识的传授对体育健康知识传授所具有的实践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 地方性与季节性

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的气候条件要求传授体育健康知识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如对于北方的体育教学课中, 体育教师需要传授冰上与雪上运动的自我保护知识, 而对于山区的学生则要传授防跌伤、防事故的地域性教育知识。一些区域性的流行病, 如水痘, 与季节性的疾病, 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体育教师应该安排必要的课时, 有目的地进行这些健康知识的教学和传授。“需要是学习的右臂”, 此时的体育健康教育结合病例能够唤起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渴望, 加深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印象,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对将来健康的体育运动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体育健康知识传授的原则

(一)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性的知识传授多以室内课的形式出现, 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知识传授较为直接, 效果也最好。在《课标》“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重视健康教育, 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 每学年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学内容的教学”。重视室内课教学是健康教育课的基本保证, 从《课标》中的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结构来看, 这些知识的传授主要还是通过室内课的教学来达成学习目标的。但在实际的实践课 (室外) 教学中, 健康教育的知识与内容也会出现在体育课中,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践课中的健康教育渗透性教学是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 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从学习目标制订上就可以看出, 在“身体健康”中隐含着健康知识学习目标的达成要求。如水平四田径《耐久跑》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初步了解参加耐久跑对促进生长发育的特殊作用, 并能了解如何在练习中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2.学会耐久跑时呼吸与跑的配合方法, 努力使自己做到跑时轻松, 步伐均匀, 重心平稳, 并能保持一定的节奏;3.通过学习, 培养自己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积极主动合作的心理品质;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耐久跑》课时学习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中, 第一点的学习目标明显带有健康教育部分内容, 像这样的学习目标制订其实很多, 几乎在所有的单元或模块教学内容中或多或少地参杂着体育健康教育教学的内容。如:在水平一《快速跑》的体育教学中, 如发现某位学生跑的姿势不正确, 此时教师可根据这个学生的情况简要分析, 告诉如何改正, 并能提醒其他同学如何改善自己的体形与身体姿态, 这能让学生活生生的意识到错误的姿势是怎样的, 如何预防与改善。这样跑的教学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 能给学生直观的体验, 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收到的效果更为明显。特别对于冬季的体育课, 有意识地将如何预防冻疮, 如何做好准备活动, 冬季长跑时如何应对“雾霾”天气等这些健康知识的传授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室内课唱主角的形式下, 也不可忽视实践课中突发事件的健康知识的教育。这样理论才能落到实处, 指导学生健康的体育锻炼生活。

(二) 循序渐进原则

备课时必须要以《课标》为依据;《课标》中所有课程目标的“身体健康”均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目标 (目标统领下的教学内容) 、评价要点、评价方法举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见表1) 。

在备课时, 必须依照《课标》的要求进行设计。做到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 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提高体能水平,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课标》“身体健康”目标中“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提出的系统性要求, 水平一至水平四均以从“初步了解”到“了解”的词汇进行阐述, 充分体现了体育健康知识传授的循序渐进原则。

(三) 针对性原则

体育健康知识传授针对性原则主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考虑, 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的特点进行安排与设计。如青春期的保健知识, 一些常见体育卫生病的形成与保护等;二是在平时体育教学课中, 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有目的地安排一些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如刚开学时运动量如何调节与适量运动, 作息时间如何调整与恢复健康生活。如发现学生不能将运动、休息、学习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可进行此类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等。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生理特点出发, 在针对性的原则下进行教学, 使学生都能获得健康知识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贯彻该原则的体育健康知识传授的基本要求, 一要充分了解学情和体育健康知识的特点, 有区别的教学;二要在授课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兴趣,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体育健康知识传授中几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一) 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多媒体技术在各种教学工作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这主要包括网络、电视、录像、计算机辅助学习等形式。《课标》中明确指出:开发与利用一切信息资源, 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体育文化知识。所以在体育健康教育专题的传授中, 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素养, 例如, 介绍常见的传染病途径和预防措施时, 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 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了解传染病 (如流感、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等) 的预防措施。一些传统的教学资源, 如一些挂图、基本模型等在进行保健卫生知识等教学时也被公认为教学器材的经典。而对于一些敏感话题或者是青春期教育的知识传授时, 可以制作或者购买一些动画卡片和漫画书本配合教学。

(二) 力求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样

对于健康教育教学体育教师切忌进行满堂言, 机械地使用灌输式的传授方式。启发式、体悟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巧妙运用, 更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体育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 多研读课程标准, 尤其是“身体健康”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其中的评价要点、评价方法和举例, 教师要多渠道了解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此外, 在进行健康教育专题学习时, 除了讲解与提问、参与式讨论与辩论外, 像进行小型课题的实验研究、案例教学、健康咨询、讲座、参观以及其他各种集体活动等尤其适合于水平四与水平五的学生。这也是除课堂教学外对体育健康知识传授最有益的形式补充。

(三) 不可忽视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教育

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个人卫生与青春期生理发育的健康教育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 讲到敏感问题时难免会出现男生做出诡异的神情或发出另类的声音, 而女生由于男生的异常举动往往表现出害羞的状况, 这些情况常出现在水平三与水平四的体育健康教育课中。如在水平三中“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中学习目标之4:“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的教学时, 处于少男少女的孩子, 对于这些比较好奇, 性别意识开始加强, 有模仿大人心态的初步意识。在教学中学生的异常举动往往会影响课堂秩序的好坏与教学任务完成。此时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前建立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 告诉学生在课堂中一些基本的要求与准则, 必要时加强对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教育, 这些是正常开展好此类教学的必要保证, 因此, 教师不可忽视这些常规性的教育细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01.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11

关键词孕妇 孕产期保健知识需求健康教育护理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笔者将2007年9月~2008年5月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城乡孕妇各100人分组进行了孕产期保健知识需求和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同时配合产科医生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年龄20~39岁,孕周8~27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9人,其中农村孕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3人;并于孕28~39周之间,跟踪对以上两组孕妇分别进行了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再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孕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和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主要保括孕早、中、晚不同阶段保健知识的需求内容,孕妇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多项选择,于孕妇第一次来院检查时发放问卷,现场答卷,并根据需求和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面对面的针对性宣教。于孕28周后,孕妇来院产查时,再发问卷,了解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者向孕妇说明调查目的,孕妇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个别文化程度很低无法填写者由调查者向其讲解问答。共向孕妇发放调查表200份,收回有效查表200份。

调查内容:孕妇对孕期自我监护、孕期营养、活动与休息;分娩期保健;产褥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知识等的掌握、态度、信念,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情况。

结果

孕期保健知识教育需求调查:不论城乡,多数孕妇需要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孕妇比较重视胎儿发育和个体健康状况,重视新生儿的科学喂养和育儿知识,但农村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均较城镇孕妇低,且文化程度越低者,持无所谓态度者越多。

孕妇接受孕期保健健康教育效果对比调查:从表1可见,孕妇对孕期自我监护、孕产期保健知识的掌握,在孕期健康施教前后有着明显的差异,城乡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认知掌握程度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孕期健康教育收效良好,对促进围产期保健及降低妊娠期并发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见表1。

讨论

本调查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幼保健知识的广泛宣传,人们特别是农村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重视正逐步增强。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降消”项目的落实,提高了母婴的健康水平。但是,由于我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欠发达,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认识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孕产妇,文化水平偏低,无法自学相关的保健知识。此外,医疗保健机构对健康教育认识和重视不够,经费不足,卫生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特别是基层,教育工作甚至难以开展,使孕产期保健知识不能普及。针对上述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调查显示孕产妇普遍需求健康教育,且有60%以上的孕产妇希望通过与医护人员“一对一的交谈”来获得健康保健知识。这是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口头教育方法,也是说服教育的最佳形式。因此,医护应加强人际传播技巧方面的学习,医院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把国家《母婴保健法》真正落到实处。

健康教育的开展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孕产期健康教育,针对的是特殊人群,医护人员更应将健康知识的传播融入每一项操作,每一个治疗当中,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方法,合适的时间,取得家属的配合,在采取宣传册、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的同时,多采用讲课、一对一解答等更易接受的方式,将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11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患者9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2], 年龄在40岁及以上, 具备小学以上文化, 意识清醒并具有一般交流能力, 无严重心脏病及其他限制活动的致残性疾病。排除标准:排除严重的心肺疾患急性发病期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文盲、精神病史、肢体严重残疾者。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1。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水平、吸烟史、就业状态、经济收入、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及医疗费来源等;第二部分为4个维度的COPD健康知识, 包括基本知识9条、治疗知识8条、自我护理知识9条、肺康复锻炼知识9条, 共计5个条目。以Likert 5级评分, 从“极不了解”到“非常了解”计1~5分, 总分35~175分, 得分越高表明对COPD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越高。将认知水平分为高 (4~5分者) 、中 (3分者) 、低 (2分及以下者) 三个层次;第三部分为健康教育需求内容, 共计6个条目。问卷由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发放, 讲解问卷目的和填写要求, 发放问卷90份, 收回90份, 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90份, 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8.2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以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90例COPD患者中男79人, 女11人;年龄41~82岁, 平均 (65.26±8.47) 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5.56%, 高中及以上44.44%;就业状态:离退休职工70%, 在职13.33%, 无职业13.33%;医疗费来源:职工医保70%, 城镇居民医保17.78%, 新农合医保12.22%;经济收入:收入﹤1500元/月者60%, ≥1500元/月者40%;吸烟情况:82.22%的患者有吸烟史, 其中31.11%已戒烟, 51.35%仍吸烟;确诊COPD 1年以上者占72.22%, 首次诊断COPD者占27.78%;住院次数:1~2次/年者占53.33%, ≥3次/年者占18.89%;家庭对患者的健康需求:66.67%能满足, 8.89%不能满足者, 24.44%被忽视。

2.2 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得分情况见表1。

2.3 患者对健康知识与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开展多形式、系统化与个性化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 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COP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已成为全球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3]。2000年我国统计数据显示, COPD在中国的主要致死病因中排第三位, 仍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4]。而COPD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对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是COPD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结果显示, 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总得分为 (67.40±24.65) 分, 每个条目平均分在20分以下, 说明本组COPD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低。表2结果显示, 很想了解健康知识的患者达42.22%, 比较想了解和想了解的患者达52.22%;想了解的内容多达9项, 55.56%的患者最想了解的内容为病情控制, 43.33%为复发预防, 35.56%为肺康复锻炼, 33.33%为发病原因, 其次为药物知识、赴医院就诊时机、营养知识及氧疗知识;58.89%的患者选择一对一健康教育方式, 23.33%的患者选择阅读健康宣教资料, 12.22%的患者选择参加讲座学习;举办讲座的频率以1次/月需求较多, 占51.11%。说明本组COPD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迫切, 想了解的内容与选择的教育方式多。原因:一方面与疾病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有关, 本次调查显示56.67%的患者每年住院1~2次, 15.56%的患者每年住院≥3次;另一方面与目前医保覆盖面广, 医疗条件改善, 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强, 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有关。因此, 医护人员应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多形式、系统化和个性化健康教育。教育方式应因人而异, 可采取一对一讲解、阅读健康宣教资料、举行讲座、观看录像等形式。同时将教育内容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中, 循序渐进, 不断强化, 定期评价。让患者充分了解COPD的系统知识, 如病情控制、复发预防、肺康复锻炼、发病原因、COPD的危害性、药物知识、自我病情监测、营养及氧疗知识、赴医院就诊时机等。同时帮助吸烟患者尽快戒烟;运用示教与反示教让患者掌握肺康复锻炼的具体方法, 如腹式与缩唇呼吸、全身性呼吸体操等。通过以上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 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延缓病情进展, 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

3.2开展COPD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指导, 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

表2结果显示, 30.00%与65.56%的患者出院后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指导;64.44%的患者希望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18.89%的患者希望家访, 16.67%希望参加讲座学习。说明患者希望医院将健康教育服务延伸到家庭。分析原因为:本组患者年龄大, 平均 (65.26±8.47) 岁, 文化水平偏低,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者占55.56%, 所以记忆力与接受能力差, 对住院时宣教的内容易忘记, 出院后仍需要医护人员定时进行教育与强化才能坚持;还因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 如没有系统的教育与管理, 只靠患者自己坚持锻炼有一定难度。因此, 在目前社区卫生机构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三级医院应承担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 更新健康教育观念[4], 在患者住院时建立健康教育档案, 了解患者的接受程度,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针对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制定出院随访计划, 同时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让家属参与到对患者的教育管理中, 建立医护患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通过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使患者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 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目的。

总之, 通过调查了解到COPD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低, 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迫切, 想了解的内容和选择的教育方式多。因此, 开展多形式、系统化与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出院后的随访指导是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丽萍, 赵庆华.慢性阻塞性肺健康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1) :43-4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健康学组.慢性阻塞性肺健康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 (1) :8-17.

[3]钟南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国[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 (5) :321-322.

上一篇:家庭健康史下一篇:媒体侵权归责原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