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05-29

作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精选12篇)

作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篇1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作文教学为启发点, 点燃学生内心真善美的火种

“文是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所撰作”。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 人的品格, 性情如果发展到至美, 给人的将是超越平庸的钥匙。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都是学生书写材料作文的重要资源, 如果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这些人和事, 他们自己也领会到了拼搏、抗争、关爱、感恩等众多元素对他们自身人格的启迪。从看别人写的颁奖词, 到为身边的老师、同学写颁奖词, 到为自己写颁奖词, 自己发现生活、发现他人、发现自我的过程中, 心理健康的渗透等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我们通过材料作文的引领和讲评给学生的辛劳种下真善美的火种, 他们心上长处荒草的几率将大大降低。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正是学生心理正能量积累的过程。

二、以作文教学为发掘点, 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 不是一下子就具备的, 是被一步步唤醒的, 有时我们像一棵树, 去摇醒另一棵树的时候, 是一个漫长而又潜移默化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要让学生在收集、整理、筛选、甄别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而这个过程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在作文的技法教学中巧妙渗透

写作技法只有与充满活力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温斯顿·丘吉尔在《我的早年生活》中的开头“每个人都是昆虫, 但我确信, 我是一个萤火虫。……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 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这是一种充满生活张力的开头。这里既写出了一个孩子真实的生活, 又将丘吉尔那种独树一帜、永不服输的精神渗透在里面。开头技法的讲解中如果能渗透丘吉尔的人生精神, 那么对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疏导也就在无声无息中完成了。

(二) 在作文的行文结构中引导发现

我们常常感受作文平铺直叙不能引人入胜, 但只有孩子的心理发展到可以升华的时候, 他的作文才能凸显奇峰, 如一个学生曾写过自己由爱吃鸭蛋黄到假装不爱吃鸭蛋黄, 骗妈妈吃鸭蛋黄的故事这种反哺的作文, 其实正是心理健康不断完善发展的写照。小时候爷爷奶奶领我们走路, 现在我们搀扶他们, 这样类似的作文是学生在反思的心理过程中再次受到感恩教育的过程。

三、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 疏导学生郁积的情感。

作文本身就是学生情感宣泄的重要渠道。但如果做不好, 就会让学生感觉作文是伪的、病的。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 这也要求教师能够疏导郁积的情感, 因材施教。

(一) 允许学生写负面情绪, 要导不要堵。

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 激发学生倾吐的欲望, 就得允许学生抒发内心的不良情绪。在不因学生的一时气话而随意否定的同时, 允许学生进行心理宣泄, 当然我们在得到学生的信任的同时, 也要适当给出前行的方向和改变的方法。只要指导学生找到一个对方的闪光点或者事件的亮色就可以,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 换角度写文章, 换角色体验, 疏导负面情绪。

换角度写文章正是渗透了互相理解的好方法。当学生充满情绪地写完一篇文章后, 让学生重新站在对方家长或老师的角度重新记叙一遍过程, 或者让不同的同学用不同的身份写同一件事情, 在研讨的过程中, 学生体会到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委屈, 而是对别人的体谅, 或者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些都能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 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 作文教学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 他们既分属各自不同的领域, 又相互促进, 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作文教学, 只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才能发挥其综合效应, 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统一起来。

摘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所需求的是学生以整个的身体和整个心灵来到学校, 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在学校教学中, 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的要求, 是每一位任课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文教学是一个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的过程, 它比任何一个学科或方式都更真切地接触学生的内心, 而它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意志等的培养功能, 使其能够更好的建立健康乐观、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通过作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势在必行, 而且事半功倍。

关键词:作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中级班学生年龄普遍在16-19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学生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过渡性(从幼稚向成熟过度)、闭锁性(内心世界从开放转向封闭)、社会性(社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动荡性(心理发展不稳定和可塑性大)。他们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嫉妒、自卑、焦虑、逆反和早恋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他们具有着情绪化、易冲动、对问题的看法较为片面等特点,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甚至会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尤其重要。

二、教材情况及教学内容选择

我校所选择使用的教材应该说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包括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求职篇等,其中分为40个主题。根据学校的五段式教学安排,这40个主题要在第一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所以,教学中,我只选择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三块内容,分为六个专题:第一课题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醒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第二课题为“做一个自信的人”,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了解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培养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课题为“合理控制情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特点,掌握自己的情绪特征,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了解不合理的情绪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的伤害,同时不合理情绪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给其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表达和控制情绪。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父母的苦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父母,懂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第五课题为“如何与老师相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师生关系的性质,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习惯。第六课题为“成为受欢迎的人”,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交往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受人欢迎,同时让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同时在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

三、教学思考

(一)教师要正确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有效凸显课程的旗本特点。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教学中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我们都清楚,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教师和蔼、宽容、理解,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一定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考试评价值得商榷

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作文教学;小学

一、结合生活,巧妙命题

小学生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对社会生活观察不细,阅历不丰富,在写作时经常陷入“无话可写”的苦恼之中。教师可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扩大命题范围,从学生生活出发,化大题为小题,化深题为浅题,在形式上做到自由活泼、灵活多样,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深刻、多角度、创造性地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这样,在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题材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如教学想象作文《纸团疑云》时,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展开合理想象,然后续写。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说这可能是故事的主人公王力同学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打算考试时偷看的;有的说这也许是同学丢给他的答题纸;也有的说这也许是他自我勉励的话,等等。这样的作文课在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诚实的品质。

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的学生会出现考试焦虑、厌学、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我们知道,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于是,我有意识地布置了一些针对性的作文练习,让他们充分宣泄不良情绪。

二、心理日记,大胆倾诉

巴金说过:“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通过心理日记大胆倾诉自己的烦恼、痛苦,鼓励自己,战胜自己,增强自主意识和耐挫折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效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向上、合群、自信、自主的健康人格。

如我班一名男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发现我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了,没有一个人喜欢我,我也想做个人人喜欢的人,但我一无是处……”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自我认识是否准确客观,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小学生却不太会思考、反省。于是,笔者在其日记后写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其实你也不错,这篇日记就写得语句通顺,很有真情实感!你还是我们班劳动最积极的,有一次,你还主动帮助一年级的同学,老师就很喜欢你呀!”随后,又通过谈心委婉地指出了他身上的一些缺点,告诉他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现在,这名学生已毕业两年了,但每年的教师节都会以贺卡或者短信的方式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三、推荐发表,享受成功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满足学生发表的愿望,如选择作文在班上朗读,在板报上选登,在广播中播出,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們更强烈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次,我班作文水平一般的小夏写了一篇题为《赶猪》的作文,我觉得选材挺新颖,经过润色后,投到了报纸《今日德清》上,没想到竟然发表了,他捧着报纸时的欢喜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两天后,他又写了一篇作文《我的作文发表了》,令他没想到的是,竟然又发表了。一次成功的体验,不仅让他的写作水平提高了,更让他树立了自信心,这份自信将陪伴着他获得更多成功。

四、作文修改,学会合作

完成一篇习作,学生不仅要付出个人努力,还要善于吸纳他人优点,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但要想使交流合作真正收到实效,就必须教育学生养成谦逊、真诚的态度。在作文的合作修改中,学生能学会主动地从同学的观点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对于同学的作文,也要求他们进行真诚、合理的评价分析,从而在小组修改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五、游戏作文,趣中明理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笔者试着采取以心理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游戏作文课方式,在游戏中优化学生心理,形成了“游戏导入—指导习作—潜移默化—提升自我”的游戏作文模式。

在《亲情测试》的心理游戏作文中,当学生一次次提笔划去自己最爱的亲人的时候,连班里最调皮的学生也放声大哭。写得生动、具体,更重要的是真切认识到了亲人无时无刻不在给予自己爱与温暖,而自己却不但没有感觉到,有时还会不理解。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培养了学生感恩的心。

六、恰当评语,以情交心

作文批语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途径。每一本作文本都是一面影射学生心理的镜子。当学生袒露了心迹,老师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批语:或鼓励指点,或认同肯定;或娓娓化解,或慢慢诱导。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聊一聊,适时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情绪调控法、放松法、减压法、角色互换法等,使学生的学习心理、交往心理和个性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逐渐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增强对生活的感受能力。

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增强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又贴近了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会写作文的同时,又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事,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4

一.课堂及时了解纠正学生畏怯的心理状态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 他人无法进行直接观察, 但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 却可以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只要老师有心, 就可以通过学生在作文课堂上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有一次给新生写课堂作文, 看到同学们抓紧时间奋笔疾书, 却有一个精神萎靡、心不在焉扒在桌上。我知道又是个写作困难户, 与我交流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满脸通红。我知道他自信不足胆怯有余。要让他按要求完成是不可能, 强求只能适得其反, 我由他随意写。下课时其他同学完成不错, 只有他写了两句, 低头交给我时又一次满脸通红。我发现他文笔不差, 从语言特点看, 他应该看了些武侠小说, 只是缺乏练笔。就此作为聊点鼓励他, 问他能不能每天补两句, 直到补成一篇作文。他眉开眼笑说没事。只过了一天, 就拿他作文兴奋地跑到办公室交给我, 并且从此作文越写越好。后来在一次作文竞赛还获得二等奖。有害怕写作心理的学生很多, 这类学生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引导、鼓励, 把他们从害怕的心理阴影里带出来。

二.巧妙设计作文话题为学生搭建反映心理状态的平台

灵活地设计作文话题是搭建一个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向老师释放心曲, 倾吐心声的平台。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吻合学生心理需求的作文话题, 让学生借助写作把心里话写出来, 为老师成功地实施心理辅导创造条件。如指导学生写《心灵大碰撞》, 让学生专写人际关系方面 (如师生关系, 家庭关系, 同学关系) 所引发的内心的种种矛盾冲突;写《成长的雨季》, 让学生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苦闷等, 再如《放飞心灵》, 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追求和喜悦之情。高二时, 我发现很多学生学习思想松懈, 没有高一的积极了, 课堂上往往一言不发, 下课了也一动不动。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我设计这样的作文话题———《我高二的生活世界》, 让学生尽情抒写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为了让他们袒露真实的心迹, 我先讲自己高二时的心路历程, 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 这样他们就愿意在作文中说出真话。毫无疑问, 我读了这样的作文后会对学生的心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为成功改变心理辅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真诚的批语, 尽显作文的心理辅导功能

我认为作文批语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途径。当学生袒露了心迹, 老师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批语。一个学生在自由作文中谈到自己很失败这个话题, 触动了我的心弦, 我用歌词作评语:“心若在, 梦就在, 只不过从头再来。”有位同学作文里抱怨自己的母亲这不好、那不好, 我旁批曰:“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她不爱你, 就不会那么关注你了!”从那以后, 很少看到这两个学生的愁眉不展, 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了。我常让学生通过作文批语及时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帮助, 及时修正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四.通过作文讲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作文讲评要以鼓励为主, 讲评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生活热爱, 对作文热爱, 激发学生写作愿望。我常把学生作文里的好思想、好行为、用得好的语句及独到的观察和见解搜集起来, 在班上富有表情地朗读。在学生三言两语甚至文理不通的作文里, 只要有可取之处, 我都加以表扬。用鼓励的方法会使每个学生受到鼓舞, 不会“谈文色变”。端正他们心态, 不再抱怨这抱怨那, 积极应对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篇5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自卑的危害性以及克服自卑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帮助学生调节不良的情绪,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同学总觉得什么也不如别人,比别人矮一头,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参加活动也不积极,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卑。

1、表演小品:王芳是一个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不善于表现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和同学相处的也不错……

2、讨论:

(1)、你觉得王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和事吗?

二、活动与训练

1、引导学生归纳自卑的危害性。

(1)、自卑可以导致自闭症,不愿意和他人交流。

(2)、自卑影响身心健康,心理很压抑,容易造成身心疾病。

2、让学生了解克服自卑的方法

问题引入:怎样才能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呢?

表演小品《他变了》:小翠今年11岁,她的脸上长满雀斑,她总觉得自己长得很丑,走路总是低着头,很少和小朋友玩,怕小朋友不喜欢她。一天,她买了一个美丽的蝴蝶结,别人看了都说她很漂亮。从这以后,她突然觉得自己变漂亮了,对积充满了自信……

3、归纳克服自卑的方法

(1)、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自己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和快感。

(2)、遇到事情觉得自己能行。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我不会比别人差,这条路不行,我走另一条路。

(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三、自由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自卑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事。

交流方式: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自由找伙伴谈一谈等。

四、教师小结

“我行,我能做到!”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有时候,从未做过的事会让我们害怕,不敢大胆的去尝试。遇到困难,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要学会对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做一个自信的人,因为自信能使我们从容面对一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2

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同桌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桌友好相处的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尊重、宽容、信任、真诚及信义。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学习和生活中。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讲新课:与同桌友好相处。

二、讲授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授课文,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念一遍。

教师:同学们,世界上最纯洁的友情是同学的情谊,因此,你们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学,像课本中班长和红红那样。你们生活在下一个班集体中,难免有些碰撞,发生一些小矛盾、小冲突,只要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学会宽容和尊重,知错就改,这些小矛盾就不难解决,要像刚刚、丹妮、玲玲、强强那样做。

三、课堂活动

1、想想议议

教师: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这三个问题是:

A、为了同桌之间友好相处,陈学和夏琳都是怎么做的?

B、你是如何与同桌友好相处的?能举下一个例子吗?

C、你与同桌闹过另别扭吗?为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说说与同桌相处的做法和体会。

2、想想说说

心灵港湾,同桌关系的重要性。

3、想想写写

活动一、《一封匿名信》谈谈与同桌怎样相处。

活动二、同桌招聘会,说说喜欢怎样的同桌。

活动三、自导自演,说说同桌的优缺点,怎样与同桌相处。

四、实践指导

心海拾贝,写写同桌的优缺点。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又懂得了一些心理学知识,认识到要与同桌友好相处,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桌要真诚、讲信义;对同学的进步要表示祝贺,并与他友好竞争,共同进步。

六、课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并邀请一位家长带队,去近郊野炊。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3

一、活动主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地点:

四、活动对象:

五、活动背景: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六、活动目的:

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1、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如,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初中生的认识滞后的情况。在一些问题上,初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而开始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们了。由于成人对初中生和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上的差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初中生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

初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点是:

1、态度强硬,举止粗鲁;

2、漠不关心,冷漠相对;

3、反抗的迁移性,即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成人团体中某一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予以排斥。

4、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5、勇敢和怯懦并存;

6、高傲和自卑并存;

7、否定而又眷恋童年。

8,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发觉自己小学时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现在的情况无法达成而全盘否定,导致理想轰然倒塌,失去了对学习生活的目标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学生举例发言

在学习上很是苦恼,总为学习上的事烦心,以前成绩很好,可现在很差。我感觉我现在是一无是处,学习不行,运动不行,也没什么爱好。我现在很是苦闷,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要学的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考试感到都倍受打击。功课开始落下,因此而逐渐讨厌学习,产生抵抗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这是你心理正逐渐成熟的一个表征,也就是说你会为你小学时的行为感到天真说明你长大了。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开始慢慢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是好的,在这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得看你怎么去对待。首先摆正心态,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你大可以理解成过去的一切都是为现在的你做铺垫!)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与自己实际确定目标,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给自己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提示自己不是一无是处,每天进步一点,循序渐进。

(五)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2、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说话等。

3、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

(六)、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7、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8、再给自己一点爱

9、分散你的注意力

10、改变你的行为

11、了解自己的极限

12、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13、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14、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5、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6、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7、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8、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9、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女孩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懂得青春期的保健常识

3、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经过了三步曲

4、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特征

5、了解早恋的危害及预防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女孩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懂得青春期的保健常识

3、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特征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你们告别了童年风月,进入了黄金般的青春时代。这时期,你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有了月经,嗓子变尖、胸脯变丰满、骨盆变宽、突然长高等等,现同时,你们又感到心理也起了微妙的变化,有一种来自身心内部的噪动和不安,关注异性,对异性产生好感,异性之间的吸引力在悄然萌生。这时期的女孩心事多了,多得别人猜来猜去也猜不着;这时期的女孩爱照镜子,有时一照就是一小时;这时期女孩上课有时发呆,思绪不知飞到哪时去了;这时期女孩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密秘,喜欢把自己的小秘密写在日记里去了。一初中女孩写到:“近来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和男同学呆在一起,看小说、看电影也看爱情的描写,我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健康、正常”,又另一高中女生写到:“每当下课时,我总希望看见隔壁班上某某男生的身影,他宽宽的肩膀,匀称的身材,在学生会干部中是少有的多面手――绘画、音乐、主持、足球等,他都有出色的表现,也有领导才干,很想有机会与他交谈”。那么多身体的变化,微妙的心理感受,带来那么多捉摸不定的东西,你们不解、你们惊奇,搞得你们晕头转向。

女孩,不要头晕,现在我们把这些捉摸不定的东西拿来检阅一番,细细地审察,最后驯服这新的身体。你们要认识到:你们正生活在过渡时期,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也就是青春期。是人体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到逐渐成熟时期,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范围定为10―20岁,青春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生理变化呢?首先是有了月经,再次是出现女性第二性征,表现为乳房隆起,骨盆宽大、声调较高,皮下脂增厚和先后出现腋毛等,现以后出现性心理的变化,那么我们首先来认识青春期性生理――月经的保健。

月经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子宫内膜每月剥落、出血,血液从阴道流出,这周期性子宫内膜出血现象称为月经。第一次来月经叫做“初潮”,是女性生殖发育开始成熟的标志,初潮的迟早,因人而异,与遗传、营养、生活水平等有关,我国女子的初潮平均为13.38岁。什么是月经周期,上一次月经来潮到下一次月经来潮所经历的时间为月经周期,正常的月经周期是有规律的,一般为28-30天,提前、推迟5-7天也正常,行经时间一般为3-5天,每次月经量约20-100ml,平均50ml,有时由于生活规律或工作的变化,周期长短也有变化。

要指出的是,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初潮起一两年内,多数人的月经周期是不稳定的,有的人20多天或40多天,有的相隔两三个月一次,甚至更长时间来一次,属正常现象,因初潮时,卵巢只有成熟卵巢重量的30%,卵巢还不够成熟,经1-2年左右时间,待卵巢发育得比较完善,周期就会逐步正常。

每次月经失血,都要丢失少量的铁和蛋白质,这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因为通过造血活动可迅速得到补偿。有专家得出结论: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跟女性的月经有关,每月少量失血,迁血功能较男性旺盛,同学们不要把月经说成是“倒霉”,其实它还有好处呢。在经期内,一般没有什么大的不适感觉,有的人感到有轻微的腹痛,容易彼倦和心情烦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是病症,但要提醒的是,经期内,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抗病能力减弱,加上宫颈微微扩张,阴通中的酸性分泌物被经血稀释,比平时容易感染病菌而引起疾病,必须注意经期保健。

1、保持外阴部卫生,每天用洁净的温水清洗外阴,要由前向后洗,不要泡在水中洗,以免细菌及脏水进入阴道,毛巾及水盆要专用。

2、要用洁净的卫生垫,过期的卫生巾不用。

3、注意保暖,不要受凉,

(1)不要用冷水洗头、洗澡、洗脚。

(2)不涉水,不游泳。

(3)不久坐凉地。

(4)不淋雨。

(5)不喝冷饮,因经期盆腔内本来充血,如若受低温突然刺激,盆腔内的血管会骤然收缩而导致月经减少,甚至突然停止,造成月经异常。

4、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不吃生冷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不吃冷饮,多喝开水,保持大小便通畅。

5、适当安排运动量。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免盆腔血流加速,造成经血过多或经期延长,适当活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减轻腰酸背痛,下腹坠胀等感觉。

认识性生理后,接着我们来了解性心理,青春期由于性器官和性功能逐渐成熟,性激素分泌活跃,性意识逐渐产生,对性充满神秘感。兴奋、好奇、喜欢和异性交往,疑惑等伴随而来,这就是性心理。这种性心理的发展经过了三步曲:

一、性敏感期(异性疏远期)

进入青春期后,原来互相打闹的男孩和女孩之间彼此生份起来,互相回避、彼此不说话,不再来往,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班集体活动中,自然地分成男生和女生两个群体,如果男女同学在一起,双方都显得腼腆,甚至还表现出不喜欢或不愿意与异性接近-相斥现象,这是性心理发展的第一步,是性意识觉醒的一种标志,这一时期很短暂。

二、异性相近期

度过了敏感期,开始产生关心异,接近异性的心理倾向,不仅意识到自己身心的变化,而且开始非常敏感地开始注意异性的变化,对异性产生一种神秘和新奇感,这种关心可能只停留在内心里,表面上看,似乎在回避与异性接触,但内心却在关注异性,对异性作出评价与比较,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喜欢与异性亲近,并为之感到心情愉快,男生在一起议论女生,女生在一块,也喜欢谈论男生,互相交换对异性的.看法。

这一时期,我们都显得特别活跃,爱表现自己,男生不时会作出英雄的举动,来搏得女生的好感,女生越发地注意起修饰打扮,说话走路的姿势也较以往更为讲究,更为女性化,待人处事也显得腼腆,热衷有异性参加的集体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这种男女生之间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我们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阶段,女生要注意与男生交往的尺度。

三、异性迷恋期

随着性心理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上各种信息的不断刺激,在异性的互相接近和彼此吸引中,青少年希望接近的愿望更加猛烈,许多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憧憬未来的生活,遐想与异性在一起的生活情景,以求得感情上的满足,有的谈起恋爱来,有的陷入“单相思”,受到感情的缠绕,引起无穷的烦恼,我们认识了这种心理特点后,就要主动调节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要加强用理智对情感的调节,情感是洪流,理智是堤防,洪流冲破堤防,是要泛滥成灾的。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了解友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验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情感,增强合作意识。

2、初步掌握如何进行团结合作,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内容】

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

游戏、讨论。

【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课件、卡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在音乐背下,学生进教室。老师在门口微笑迎接学生。

2、暖身活动:游戏《大西瓜》

二、观看FLASH动画《三个和尚》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心情好吗?今天的心理辅导课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和尚》

师:大大的问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水吃了呢?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

师:那他们三个人怎样做才能有水喝呢?请大家帮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师:是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三个和尚只有合作才能喝到水,也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做到人多力量大。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学会合作》。

三、进行合作性游戏,初步体验,探讨合作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先一起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做《紧急逃生》

⑴讲解游戏规则:老师想请两组同学参加游戏,谁愿意来?(安排学生坐在座位上)同学们呆会会遭遇危险,听到警报器一响,你们要马上通过这个安全出口离开教室,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第一个先逃离出去。(师创设情景)

⑵大家全都拥堵在门口了,请大家说说他们没有安全逃生的原因在哪儿?知道自己失误的地方了,哪你们有没有想出什么方法呢?谁来帮帮他们呢?想不想再试一试。看来,他们已经学会合作了。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从这个游戏中,你懂得了什么?

师:说的没错,合作不单单是说人多就行,还需要大家相互谦让,相互配合。也就是说越是在危难之际,我们就越应该团结起来,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去战胜困难。

师:合作还有哪些方法呢?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瘸子和瞎子》的故事。(播放课件)

师:从这个故事,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指名回答。

师:是啊,成功合作还需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三、辨析判断,深化理解:

1、讨论: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相互合作?怎样合作呢?

2、是啊,合作无处不在。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大到我们国家的建设,都需要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通过讲练,调节职中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克服上课溜号现象,解决心理问题。

教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预习效果,谈心得。

二、新授: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一)提问:平时是怎样听课的?

总结目前班级出现的几种听课现象:凭兴趣,看老师学习;不分主次,边玩边学;基础不好,缺乏信心,顺其自然学;受各种干扰,想学学不进去;注意难集中,紧张,效果时好时坏。

(二)讨论:上述听课方法的利与弊,对与否?

(三)总结: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1. 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

良好的心态,可促使你对学习感兴趣。注意集中才能感知清晰;记忆准确;思维流畅;想象丰富。最佳状态:就是以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态度,渴求知识的欲望,注意集中地听课。聚精会神:注意高度集中,不溜号。

解决办法:(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我行。

(2)调节学习情绪,排除干扰,同溜号做斗争。

(3)科学用脑,自我调控,正常游戏,预防疲劳。

2.听老师讲课思路,听中心内容。

思路-环节,步骤,各学科特点不同,中心内容-重点,难点,关键。

3.听看,听想,听说,听答,听读,诉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

听课顾然以听为主,同时也要动用耳、眼、脑去捕捉知识,注意看老师板书、动作、手势、表情、教具等,积极动脑,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培养判断、推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老师提出的重要内容,牢记问题,准确回答,以适当速度、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同时学会“跳障碍”。

4.带着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听课效果。

听会-听清楚,听明白,听完整,会输出,会反馈调节

三、训练

寓言故事: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1.问题:

(1)狐狸为什么开始时说葡萄是甜的,后来又说是酸的?

(2)如果狐狸吃到了葡萄会说什么?

(3)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狐狸吃葡萄这类现象?

(4)假如你是狐狸你能想办法吃到葡萄吗?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结论:

(1)人们不能追求一个目标失败后,不再努力反而否定追求的目标没价值。

(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做任何事情只有主现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做好。

板书设计:

职中生的学习心理

(一)调节学习过程

(二)调控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7

理论分析: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等。其中,同伴关系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也是其之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和顺利成长的关键和人格、性格形成的前提。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单一而直接的同伴交往,转到初中相对复杂而多变的人际交往状态。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容易引发同伴交往不适应,进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多例初一学生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案例,在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我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而造成同伴交往中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性格因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对朋友要求苛刻。

2.缺乏交往技能。

3.学业负担的影响:学业太差,自卑的包袱过重,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畏缩、怕受伤害,不愿与人交往。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心高气傲,也容易“鹤立鸡群”,“知音”难觅。

4.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差异,使有些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偏见,交朋友挑三拣四,有很强的小团伙意识,也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鉴于以上因素,我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心理辅导活动课,针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进行交往意识的培养和技巧训练。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使学生认识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知道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二)情感

能够乐于、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体验有效沟通带来的乐趣、成就感和愉悦感。

(三)行为

学会认识并分析自己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能够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他人和自身同伴交往所存在的问题,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方法:

游戏、心理剧、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室内学生位置按照预先安排好的6*8的分组排位就坐。

多媒体课件。

放置案例的信封。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心有灵犀

1.指导语:

你试过与别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感觉吗?你跟朋友之间有过异口同声的默契经历吗?今天,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你与朋友间的默契程度。

要求:

与搭档面对面坐好,左手置于身后,右手四指勾握,大拇指顶住,闭上双眼,不准出声。当教师说停止交流的时候,也要保持这样的状态。

2.教师导语:

现在请用大拇指来交流确定,双方哪位为帽子,哪位为袜子。给大家5秒的时间予以确定。

交流

3.结束语:

停止交流,现在请大家将双手置于身后,同样不可以说话和睁开眼睛,现在请认为自己是左的同学举手。

双手不要动,睁开眼睛。

看,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

4.分享:

刚才游戏进行时,你有怎样的感觉?

游戏中,你们是怎么沟通的?

学生回答

二、女生小阳的故事

1.过渡语:

看来,我们有时候总会与自己的朋友意见相左,甚至各执己见,有时候也难免出现矛盾和不愉快。

前几天,女生小阳就遇到了一件令她郁闷至今的事情。(配音乐)

女生小阳的故事:

我是女生小阳,虽多愁善感却善良可爱,小学时,我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大家都愿意来找我聊天,我也从来都不用愁没有朋友。

时间过得很快,快乐的童年已离我越来越遥远了。现在,我已经是位初中生了。在新的时期里,我也希望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可是事情却没有我想象地那么顺利。由于我不会主动交往,所以一个学期结束了,我还是形单影只。同学们成群结队地从我面前走过,我却只能用羡慕的眼光注视他们远去,仿佛我是生活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最近,我感觉大家都用奇怪的眼光看我,他们似乎在说我的什么事情。当我想加入的时候,他们却根本无视我的存在。而我也不知该怎样去面对他们。

这几天,因为这件事情,我一直很郁闷。尽管外面艳阳高照,可是我的世界却阴雨绵绵。早上醒来,想到又要去学校面对这些,我想到的只有:逃??

(音频播放)

2.分享:

小阳怎么了?

她为什么会这样?

3.方案讨论:

如果你是小阳,你会怎么做?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4.追问:

如果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同学,作为同学,你会怎么做?

个别发言

三、人际攻略

过渡语:

小阳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理出了问题的头绪,可是在人际交往的路上,她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所以,她今天同时也希望向大家请教一些同伴交往的技巧。

每个小组拿出信封里的纸,请大家根据纸上所提供的人际交往情境,想一个解决的办法,然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表演或者说明分析。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信封,每个信封内装有一个情境。各组根据情境实际内容进行排演,再到台上进行表演。

情境:

1.(赞美——真诚)运动会上,小A夺得了100米跑的冠军,并且打破了学校的记录。周一回到学校,同桌的小B很想赞美一下小A,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2.(道歉——关注)昨天小A误会小B把他的书藏起来,当时还说了几句重话。今天小A发现书原来就在自己的抽屉里,他想跟小B道歉,却不知该怎么说?

3.(关心——真诚)小A这次期中考试没有考好,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伤心的哭了。旁边的小B看了也高兴不起来了,他该怎么办呢?

4.(倾听——关注)小A今天心情很不好,总是闷闷不乐,善良的小B终于看不下去了,他该怎么办呢?

5.(微笑——真诚)小A转学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也渐渐认识了班里的同学。今天,走在大街上的他忽然看到一位班里一位不是很熟的同学小B正迎面走来,怎么办呢?

6.(善意的提醒——关注)小A以前的学习成绩很差,行为习惯也不怎么好,经常违反纪律。最近,他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是还是经常违反纪律。小B是他的好朋友,很想帮助他,提醒他,那么他要怎么说呢?

7.(提出合理的要求——自我表达)小A平时十分爱看书,最近小B买了一本新书,这本书刚好是小A很想看的。他很想向小B借,可是又怕小A不愿意借,他该怎么向小B提出借书的请求呢?

学生讨论

技巧展示

(当一个小组表演或者说明之后,教师请其他同学来回答这是什么交往技巧,请学生归纳。最后一个情境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过渡语:

刚才大家展示的这些技巧都很实用,那这七个情景都体现了哪些沟通技巧呢?

请学生回答

接下来,让我们来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展示归纳

四、真心力量

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与朋友之间良好的沟通具有无穷的力量。要成为真心朋友,就要从沟通做起。你知道朋友之间哪些沟通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吗?

学生回答

屏幕呈现

沟通的无穷力量来自于朋友之间的真诚与关注!

用真诚与关注架起沟通的桥梁,释放真心的力量,因为桥的另一端是你的伙伴!

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名为《朋友》的诗歌,体会真心朋友的幸福。

朋友

朋友是春寒料峭中的新绿给我带来生机和活力

朋友是酷夏的清凉茶

给我开启一份清凉与快乐

朋友是秋风瑟瑟中的披风为我送来默默的守护与关怀

朋友是冬雪迷漫时的暖阳给我浸入温暖和希望

朋友

你是我四季中的调剂生命旅途中的圣者因为有你

我能笑着面对生活因为有你

我能跃过沟壑

走向光明

朋友

我亲爱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8

一、活动名称:

独一无二的你——每个人都不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兴趣特长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通过与同学互相评价对方的外形特征、特长等指出对方的独一无二之处。

3.在集体中大胆展示自己的独一无二之处,勇敢做自己,到了小学不要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一段视频《独一无二的你》、镜子若干。

2.经验准备:事先对每个学生的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重点:

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变得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五、活动难点:

鼓励孩子们接受并大胆表现出来自己的独一无二。

六、活动过程:

1.引入话题:

通过观看视频《独一无二的你》,询问孩子们知不知道什么是“独一无二”以及是否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2.通过观察了解自己的独一无二之处:

拿出镜子,让小朋友们每个人都照镜子观察自己,并且老师进行提问,说说自己眼里的自己,并且相互评价自己的外形和他人有什么区别。

3.游戏互动:猜猜ta是谁:

让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描绘一个人的外形、性格、特长特征,请全班的小朋友猜一猜他(她)描述的是谁,最后由描述的小朋友公布答案,由被描述的小朋友描述一下自己,让两个人进行比较,并且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说明他们没有觉察到的自己身上的特别点。

4.通过绘画和语言展现自己的独一无二:

让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在纸上画出自己觉得自己最与众不同或者最棒的方面,请小朋友间相互观摩和欣赏,并且让他们大声地介绍出来自己的特别之处。

5.抒发活动启发:

老师启迪孩子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长处,即使到了小学,也要勇敢做自己,不要惧怕自己的不一样。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会发光的星星,正是由于我们的不一样,才汇聚成了这个世界的漫天星河。

七、活动延伸:

1.告诉小朋友们在大胆展现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好个人防护。现场教学七步洗手法,要求小朋友们熟练并掌握。

2.传播防疫知识,即使上小学也要自觉防疫,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9

目标

1、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烦恼和快乐,主要有那些方面的烦恼及他们面对烦恼主要的应对方式。

2、通过多样化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烦恼、倾听烦恼、倾诉烦恼。

3、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并让学生了解一些应对烦恼的正确方式。

4、通过让学生谈对烦恼的一些感悟的形式让学生对烦恼有个正确合理的认识。

课堂活动形式

对话、讨论、表演、问卷、游戏等

课前准备

1、设计并完成“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与统计工作。

2、指导学生编排情景剧“小涛的烦恼”和“小涛的变化”

班会课过程

一、话题切入

教师:什么东西是永不停止的? 学生:时间(包括其它答案)

教师:时间的永不停息意味着我们不断成长。同学们,你们愿意长大吗?

学生:愿意/不愿意 教师:为什么?

有学生会谈到成长的烦恼,从而切入主题。

二、展示问卷

通过数据了解班级里感觉烦恼的同学人数,说明烦恼存在的普遍性。

三、烦恼情景剧(观察、体验、讨论)

(1)学生表演情景剧“小涛的烦恼”

(2)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小涛有哪些烦恼?”

最后主要归纳为四个烦恼: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

老师指出:小涛所面对的烦恼其实也是中学生常有的几种烦恼:

有关学业方面的烦脑、有关与家长、老师相处方面的烦恼、有关与同学交往方面的烦恼、有关自身形象方面的烦恼

(3) 出谋划策

针对小涛的烦恼,班级分小组讨论,给小涛提一些建议。老师对学生的建议做一些补充。如:

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1)努力(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3)注意方法(4)有毅力

2、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

(1)、理解家长心情 (2)、以合适的方式与 家长多沟通

(3)、以实际行动赢得家长信任

3、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

(1)提高自身素质 (2)注意道德品质培养

4、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

(1)理解美的含义(2)接纳与欣赏自我(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从素质、品质方面完善自我 (5)别太在乎他人评价

(4)情景剧“小涛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对比小涛前后对于烦恼感受的变化并讨论从其中得到的启发。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小涛以下几个方面变化:(1)对于学习态度的变化 (2)跟家长、同学沟通技巧的变化 (3)对于形象感觉的变化。总结时老师也可给出两点启发:

(1)我们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烦恼,生活中存在许多矛盾问题.烦恼和矛盾一样也存在主次问题.如果我们能集中精力把带给我们主要烦恼的问题解决好,也许其它的烦恼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有时换个角度看问题,烦恼也就不复存在

四、烦恼面对面(倾诉烦恼、倾听烦恼、解决烦恼)

(1)展示问卷,了解学生主要有那些烦恼

(2)让学生倾诉烦恼,要求其他学生倾听,并可以提出建议,有些烦恼问题师生一起当堂解决。

(3)讨论“当我们面对烦恼时,一般会怎么做?”。与学生一起形成一些关于合理解决烦恼、如何理性面对烦恼的共识。

五、温情寄语

四川地震,许多同龄人遭受灾难。面对着倒塌的房屋、校舍,他们有着许多烦恼。展示图片,让同学感同身受,给灾区的学生温情寄语。让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同时指出如果我们有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烦恼,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六、放飞心情

共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七、凡人凡语说烦恼

让学生谈自己对于烦恼的感悟,用平凡的语言道出生活的智慧。

八、教师寄语

人的成长要经过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烦恼与忧愁。烦恼可以说是我们人生成长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与烦恼共处。不要怕烦恼,以平常心对待烦恼,我们会觉得烦恼也不那么令人讨厌。

烦恼最怕行动和微笑,如果我们能以微笑面对烦恼,以实际行动去解决烦恼,烦恼就会离我们而去。

教学反思

1.通过问卷及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我们意识到烦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较大影响。特别有几个问题应引起老师特别班主任的关注:

(1)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烦恼时采用消极或极端的应对方式。

(2)有部分学生在烦恼时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3)少数甚至没有学生在烦恼时会向老师倾诉,说明老师需要更多赢得学生的信任。

(4)学生还未形成有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帮助的习惯,这方面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2.学生因为家庭问题而产生的烦恼超出我们的预期。父母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单亲家庭等问题现在日益突出,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父母沟通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学习是困扰学生的主要烦恼,我们在尽力指导、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要意识到有一部分学习后进生的存在。对于他们好成绩也许是遥远的梦想。所以老师可能要转变观念,改变评价方式,尽可能为他们创设能够获得成功体验的平台,让他们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永远摆脱不了的烦恼。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0

一、目的: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同学们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同学们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心理小测试题(抽奖纸条8张)

2、小花54朵

(明天我提供)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的花儿

A:

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B:

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放影像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

老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我们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我们就是那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的花儿,又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二)心情变化

今天带来了个盒子。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一个盒子有8张纸团,分别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去模,只能摸出一个,多则取消)大家看他们的表情。也让他们说说心理变化。)

(体验情绪: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礼物吗?——“好奇”的情绪,着急的情绪

手伸进盒子之前——“紧张”的情绪,期待的情绪

手触摸到礼物时——“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兴奋的情绪

拿出礼物时——“高兴或害怕”的情绪,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失落与喜悦,羡慕与沮丧,成功与机遇)

(三)战胜挫折与困难

A、刚才大家也知道得到礼品而高兴,没有得到而沮丧,同样我们遇到困难时也难免会泄气,这时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懈的精神。

B、格言“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故事1

放影像(海伦姐姐)

同学们你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举手回答。

(A、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B、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自己喜爱的事……C、换位法:别人遇到此事,会怎样做……D、求助法:找人倾诉,寻找办法……)

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可以多学点格言,名言。

A

故事2

前几天电视焦点节目中有个故事

有个同学他很胖成绩也不好,特别羡慕和嫉妒他们班上的另一个成绩好的同学,有天他在想什么办法让别人的成绩下降呢?(结果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叫人把好同学打了一顿进了医院,而耽误了学习,最后他家赔了许多医药费,也被学校开除了)这种心理存在这严重的不健康,是嫉妒的扭曲表现。

B

故事3

挫折中成才的故事张海迪脚残而自强不息成为了作家等名人

在学习上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事在人为,勇往直前,尽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家长知道孩子已经努力,也就问心无愧了。

五、总结《阳光总在风雨后》放歌曲

老师讲: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勇敢面对生活,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共同面对。不经历风雨哪里才能见到彩虹呢?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1

教学理念: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此刻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情”来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老师的教导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惘然。应对这种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让感恩走进每一位同学生的心灵。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生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从感恩父母,到感恩老老师,感恩帮忙过你的人,感恩社会,最后感恩升华,感激所有的人。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谈父母、老老师的付出,到分析我们为他们做的,体会他们的恩情,随之引出如何感恩,落到行动上。从感恩家人到感恩老老师、帮忙过自己的人,最后上升到感激所有的人,包括伤害我们的人。

教学生活动多样,有听歌曲、听故事、讲故事、大家说、做游戏、演小品、大家歌、读资料、天平称量等多种形式,学生从听、讲、说、做、演、称等多方面体会恩情,学生会感恩。从意识到行动。到达学生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忙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明白,此刻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透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难点: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会感恩。

教学过程

(一)、感恩父母

1、听音乐《感恩的心》

2、亲情游戏

你们从一个咿呀学生语的孩子成长到一名初中生,谁给你们的爱最多,帮忙最大,请写出五个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爱

4、感悟: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我们就应为他们做点什么,才能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使学生带着简单愉快的情绪进入活动主题

请同学生按照老老师的指令进行。

说一说,父母给你那些爱。

学生读材料,谈感受。

学生针对此刻的我进行畅谈。

(二)、感恩老老师

1、老师恩回放

生活中除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再就是我们的恩老师了。老老师的爱如春风,似细雨,滋润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让我们从点点滴滴中说出老老师的爱。

学生讲老老师关爱我们的三个故事。老老师结合故事进行点评:

(1)老老师如妈妈时刻关心我们。

(2)老老师象一把保护伞,遮护着我们不受伤害

(3)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老师。

2、用行动报答老老师

总结过渡:学生校中老老师如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我们就应怎样做,才能让老老师更欣慰,让家长更放心呢?

学生谈在学生校中如何做?(多个学生回答)

(三)感恩帮忙过我们的人

除了父母和老老师,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值得我们感激。请听《感恩之旅》。

黄舸7岁的时候,被查出患了一种令医学生界至今束手无策的疾病,生命周期可能只有。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了尽头,但是为了能对帮忙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xx年,15岁的他和父亲用一辆三轮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从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走过82个城市,行程1。3万公里,向30多名以前帮忙过他们的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亲自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向支持着他走到这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期望将自己的眼角摸捐给需要它的人。

问:黄舸的“感恩之旅”是感激哪些人呢?(齐答)

生活中许多人向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当我们理解别人无私的关爱时,你的情绪是怎样的?此刻让我们大声的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四)感恩社会

请看资料:慈善家——霍英东

霍英东,汉族,广东人。1953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霍英东先生是一位爱国的香港慈善家。从小吃过不少苦的他聚财有道,散财也有道。

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问:材料中的霍先生的行为是回报什么呢?(齐答)

记得去年我们班的同学生主动参加了小戏艺术节的义务劳动,今年我们班的同学生利用星期天又到车站义务打扫卫生。我们班的同学生人人有一颗服务社会的心。

想想我们为社会做些什么?

几个学生生回答。

几年之后,如果我们班有的同学生也象霍先生一样成为大款,你将怎样回报社会呢?

几个学生生畅所欲言。

(五)感恩所有的人(感恩升华)

过渡:我们的生活被爱包围着,我们不但感恩父母,感恩老老师,感恩那些帮忙过我们的人,甚至我们还感激那些伤害过我们人。

请看大屏幕,感激所有的人。学生生齐读:

感激所有的人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生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我们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齐唱《感恩的心》的主题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应对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2、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

教学重难点

找出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掌握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初步体验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1)老师:让独木桥升高些。我们再过一次桥。(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

(2)让同学们谈体会。问: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3)小结: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讲故事:小凡学习一直很刻苦,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为了让父母高兴,他每次都力争考第一。现在课程增多了,难度也加大了,每到考试,他总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忧心忡忡,害怕考试失败。

师:你是否有过与小凡类似的“心事”?你认为这种“心事”对考试会有什么影响?

3、引导学生:老师: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

(1)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出示:考试。

(2)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学生:出汗、头昏、肚子痛……

二、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1、两种途径:

一是自我调节

(1)老师介绍: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出示:

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

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

C、自我暗示:“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

(2)做自我调节操

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

二是分散注意力

(1)听故事,明理

A、放录音,听故事 (故事内容略)

B、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C、小结,过渡,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

2、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3、明确指导

师:假如明天有一场考试,为了考出好成绩,你要为考试做哪些准备?

出示:

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带的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三、考场模拟:

情境一:今天,数学期末考试,老师刚发下试卷,同学们都有些紧张。

甲:紧张是正常的,我只要正常发挥就行了。

乙:我一定要超过他,争取考第一名。

情境二:一个小时过去了,同学们普遍觉得试卷难度很大。

甲:哇,这次考试卷子看起来有点难,不过没关系,我感觉难,别人也会觉得难。就当平时做练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乙:真糟糕,这卷子怎么这么难?平时遇到这种题目我大都会做啊!今天怎么都想不出来了?完了,这次肯定会考砸的!

师:甲和乙相比,谁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为什么?

四、小结: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五、分享屋:

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些应对考试的小技巧。

六、实践:

与同学交流、搜集应对考试方法,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

七、总结:

通过本节班团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

2、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成长蓝图。

3、通过拼图游戏懂得“做人要认清目标,做事才能容易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2、与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人要认清目标,做事才能容易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一盒拼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你能把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看吗?好让大家都来了解你的成长历程。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示照片,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

二、活动坊。

1、成长阶梯。

规则:

(1)请学生对下列几种不同的情况按个人想法依照优先次序加以排列,者在最上面,最无关重要者在最下面,排成阶梯式。

①提高学习成绩。

②结交更多朋友。

③学习改变自己。

④使自己更可靠、更信任别人。

⑤改变自己的脾气。

⑥使生活更充实。

⑦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2)学生排好个人优先次序后,老师在地板上画一阶梯。然后把每个项目分别念出。学生依照自己排列的这项次序站在阶梯上,彼此看看别人的位置,并各自说明自己这样排的理由

2、设计师。

规则:

(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游戏。

(2)拼图分两次进行:先用背面拼装,即在没有图象提示的情况下拼装。老师看每组同学在固定时间内拼装得怎样。再用正面来拼装,即在有图象提示下拼装。最后比较前后两次的拼装情况,看哪一次更容易些。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图象就如理想和目标,能认清目标,做起事来才容易成功。

三、小结。

成长是一个过程,要走好每一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思维。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让学生认识到创造思维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攻破思维定势,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创造力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团体活动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2-3分钟)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叫做“大-小西瓜”。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当我说出大西瓜的时候,你们的手就要相应的摆出小西瓜的形状,当我说小西瓜时,你们的两只手必须摆出抱着一个大西瓜的形状。做对的同学就坐下,做错的同学继续做,同组的人互相监督。游戏开始!

谁想来分享一下你在做这个游戏时的感受呢?

我们这个活动运用的是逆向思维,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创新思维的乐趣。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创意集市》。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大-小西瓜”游戏这个环节,活跃课堂气

氛,同时利用游戏中的逆向思维,导入新课内容—创新思维。

二、创意集市第一站:创意解题

1、每人手中的白纸上有3x3排列的9个点。请用四条连续的直线连接九个点。

先独立思考,若3三分钟后还不能解决,可以小组内相互交流。

2、展示结果:请成功连接9个点的同学向全班展示结果。

3、分享: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揭开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请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请没有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师总结:面对在框内连线的题目,我们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所画的线不能超出框的范围。这其实就是一种惯性思维,只有利用与之相对的创新思维去突破它,我们才能解开这个谜题。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心理学家说,创新能力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也离不开后天的训练。希望下面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帮助你掌握打破惯性思维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的讨论的总结,引出本课核心内容——创新思维。

三、创意集市第二站:百变回形针活动规则:

(1)请在3分钟内想出尽可能多的回形针的用途;

(2)想法最多、最新奇的小组获胜。注意:

1、做活动中不要有任何批评意见,只考虑想法,不考虑可行性;

2、想法越古怪越好,鼓励异想天开;

3、所要求的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4、可以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小组讨论:

1、你在活动时有什么样的顾虑?看到别人的创意后,你有什么想法?

2、为什么组内小组成员会有如此多的创意,他的积累源自何处?

3、看到组内成员的分享和经验之谈,你又有和感触?你觉得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让学生交流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教师依据小组分享梳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四、创意集市第三站:创意小屋

有两个房间,在A房间里有三盏灯,这三盏灯的开关都在B房间里(每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另外,只有进入A房间才能看到里面的三盏灯是否亮着。现在假设,你只能进一次A房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出三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三盏灯?(最多

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

请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请没有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教师讲解:平时我们都习惯于认为,灯就是用来照明的,那么自然就会想到“看”它是否亮过,再沿着这一思路去找解决方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这一思维定势,联想到灯不但会发光还会发热,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你以后成为一名侦探,这样的思维方式会不会很有用呢?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五、创意集市第四站:创意大比拼

根据老师发给每个小组的材料,要求每组在15分钟之内用所发的材料建造一个外形美观,富有创意的物体。给这个物体命名。各小组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比。

小组讨论:

(1)在活动中,组员们表现如何?

(2)在活动中,你做了那些工作?

(3)参加本次活动你有何感受?每组选一名学生上台分享活动收获。

设计意图:发挥团队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迁移到学习生活中。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

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思维,还有创新意识。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

创意集市

学情分析

中学生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并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辩证思维能力的增强,让他们看问题不再那么绝对化,思维的创造性也在迅速发展。但是,七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发展相对不成熟,存在思维定式、功能固着等现象。本节课旨在鼓励学生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处理问题,逐渐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意集市》效果分析

本节课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创意集市》。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环节,通过设计“大-小西瓜”游戏这个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利用游戏中的逆向思维,导入新课内容——创新思维。

二、活动开始让学生体验思维定势带来的解题困惑,通过老师提示,学生逐步体会到了创新思维的乐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创新思维。

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分享,是创新思维的训练达到高潮。教师依据小组分享梳理补充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的解决了一个开始看来不可能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种类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2、要让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活动重点]

1、认识不良情绪及影响。

2、掌握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角色扮演《母女之战》、心理剧《抄作业》

2、歌曲:《歌声与微笑》

3、气球、白纸、笔[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绕口令》挑战自我

(嘴说腿,腿说嘴,嘴说腿爱跑腿,腿说嘴爱卖嘴。光动嘴不动腿,光动腿不动嘴,不如不长腿和嘴。)

二、教师导入

同学们,大家觉得是不是很开心?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哀惧,恐怕我们自己都记不清有过多少这样的体验了。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给我们平添了很多情趣。但是也正是因为它们,让人们控制不住自己,做错了很多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让我们共同欣赏角色扮演《母女之战》。

教师:看了这个小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生感想)教师:是的,这正是由于不良情绪即心情压抑、愤怒而引起的悲剧,情绪可以为人们带来伟大的成就,也可以使人走向极端,情绪实际上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心态是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和完全掌控的对象,同学们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吗?想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吗?那么就让我们当情绪的舵手,向生活的海洋大胆畅游吧。

三、学生畅谈生活体验(课件显示)学生根据谈话内容做出答案

四、小组讨论

在生活中有哪些积极情绪哪些消极情绪?(课件显示内容)

五、教师

我们要提倡的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呢?当然是积极情绪了,因为积极情绪能使我们成功,而消极情绪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小组讨论交流)(课件显示内容)

六、喔,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的确太大了,当有了不良情绪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让我们欣赏心理剧《抄作业》

七、看了这个小品,同学们,你们说,小红的做法恰当吗?晓岚该不该宣泄她的不良情绪?她该如何宣泄呢?(学生讨论交流)(课件显示问题)

八、教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调适情绪的方法,让我们来听一听心理学博士的看法吧!

(课件显示内容:积极的情绪带动你,消极的情绪拖累你,就像自己身体里面的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两者并存,谁也没办法消灭谁,就看两者抗争的时候谁暂时占领先地位了,人一辈子都生活在自我的挣扎里很矛盾,人总不可能一辈子和机器人一样运作“活力四射”,身体需要休息,心灵需要蔚籍,在生活中让积极情绪占主动就好啦!先战胜了自己才能挑战更强更多的东西。学习需要拿出的是百分百的积极态度,不容消极的,可以改变学习的方法激发积极的态度。)

九、同学们,我们有没有过不良情绪的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交流一下并找到合适的调适方法好吗?(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曾经有过的不良情绪写下来,贴在气球上互传,大家共同解决)。

十、看来大家真的掌握了很多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在这里,我很想为大家讲一个“悲观者与乐观者”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同学们,你愿意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心理教育;渗透

目前,不少学校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进行心理咨询来实施心理教育,这无疑是学校加强心理教育的两條重要途径。但我认为,学校实施心理教育,应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各科教育为主要载体。换言之,应充分发挥学校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方式。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教学在心理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为学生建立一条心理保健的“绿色通道”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心理具有闭锁性,学业上的沉重压力,考试前后的紧张焦虑,师生、同学及父子母女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使得他们“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许多困惑和矛盾。显然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及时予以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怎样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呢?指导学生坚持写好“心理日记”是一种好办法。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

二、指导学生写好《心在旅途》系列作文,树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闪光路标”

在日记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虽然是一种好办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心理的闭锁性也在增强,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秘密愈加不愿意轻易向他人吐露。这样一来,教师便难以通过对学生日记的分析研究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这就给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带来了新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又尝试采用让学生写《心在旅途》系列作文的办法。具体做法是,教师布置若干专题,如《心灵大碰撞》系列作文,让学生专写人际关系方面(如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所引发的内心的种种矛盾冲突;又如《心谷回音壁》系列作文,让学生写自己在考试前后的紧张焦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苦闷等;再如《心旌飘扬》系列作文,让学生写自己的进步及成就感和喜悦之情,以不断强化他们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这组《心在旅途》命题系列作文训练,深受学生喜爱,学生每次“我手写我心”时,情绪高涨、神采飞扬,一扫以往遇作文便愁眉苦脸的窘态。两年中,我班的学生人均写了20余篇《心在旅途》系列作文。《心在旅途》系列作文经常性地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培养了学生开朗、坚强的性格,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从而为学生树立了心理健康发展的“闪光路标”。

三、通过真诚适宜的批语,尽显作文的心理辅导功能

语文老师的作文批语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途径。一个学生一本作文,一本作文一面影射学生心理的明镜。当学生袒露了心迹,老师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批语:或鼓励、或指点、或认同、或否定;或娓娓化解,或慢慢诱导;需详别简,需点勿怠。让学生通过作文批语及时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帮助,及时修正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事实证明,学生最喜欢的批语就是能让他们心中豁然开朗的语言,哪怕只有一两句,而那些关乎写作方法技巧的批语并不是学生最想看到的。我有一个学生父母不和,她常常很是担心。她在作文中说了自己的苦恼,我在批语中不厌其烦地给她举例子讲道理,让她多和父母沟通,给父亲以适当的建议,并且让她明白: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儿女的可以建议,但或许不会奏效。最要紧的是不受影响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从那以后,很少看到这个女孩子的愁眉,她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了。

四、指导学生写好《心理问题诊断说明书》,点燃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五彩焰火”

在作文教学中,我借鉴和采用了魏书生的方法,当学生出了问题后先给他“号脉”,启发他写《心理问题诊断说明书》,同样收到了较好的心理教育实效。例如:我班一位学生成绩中上,表现不错,但一到考试前便焦虑不安。一次月考中她有舞弊行为,事发后她情绪波动很大,成绩直线下降。对此,我没有对她严加批评训斥,而是循循善诱,让她静下心来写出作弊前后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的激烈碰撞,写出考试前后的压力和焦虑,写出事发后的内疚和不安。这位学生流着泪水写完这份《心理病历》后,很快卸下了心灵上的“十字架”。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时所采取的几种做法,对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及时找学生或面谈,或笔谈,或电话交谈(心理咨询),促使心理教育落到实处。

作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篇7

面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其中“学会发展”就是要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 这是我们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和任务。21世纪教育所关注的核心目标是做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即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开拓创新、有责任感、人格完善”的人。

因此,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点的提出, 既着眼于当今学生的现状, 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对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作文教学, 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 从生活中获取素材, 使学生写作文能够“有话可说”;还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灵性, 使学生内心“有话要说”;更要关注学生内心世界, 拓宽学生视野, 体现“使生活成为作文的内容, 使作文成为生活的载体”这一作文理念, 让学生通过学写作文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使学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小学生作文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首先抓住生活这个“源”。这里所说的“生活”包括的面是非常广泛的。我们教师平时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观察“生活”;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团队活动是参与“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 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是接触“生活”。

在生活中, 我们教师倡导学生要“真实地做人, 真实地思想”。在写作过程中, 我们提倡学生要随心所欲, 想写什么, 就写什么, 只要是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 都可以写。春风轻拂、阳光明媚可以写;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也可以写;一草一木, 一颦一笑, 凡人轶事都可以写。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学生要积极参与自身的感情体验, 撞击出心灵的火花。总之, 要写出他内心的自然而然的那些蓬勃而出的生活感受。

教师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 就必须首先要求学生把人做好。在作文教学中, 培养学习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把国情教育和养成教育同作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学生作文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

学生健康心理与其他事物是一样的, 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而不在事物的外部。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在于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 这个内部矛盾就是学生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学生作文心理的内部矛盾中, 那些比较稳定的旧有的作文心理结构和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它是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其主要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1) 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作文心理能力的发展状况; (2) 爱好、兴趣、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状况; (3) 语文知识和写作知识的能力,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状况; (4) 心理、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表现状况;等等。这些原有的作文心理结构与水平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或有待进一步发展的一面。

学生作文心理内部矛盾的另一个方面, 也就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产生的种种需要用作文来表达的新需要, 它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 经常代表着新的、比较活跃的那一面。学生的这些新的作文需要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儿童的要求逐步转化而来的。这种需要也是多层面的, 其中主要有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作文不合格的内心需要;完成父母、老师或集体交给自己来调查、总结、汇报等任务的内心需要;渴望同伙伴、父母、老师等交流感受的内心需要;希望自己的作文优秀, 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他人称赞, 获得大家尊敬的内心需要等。

三、小学生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志品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品质可以调节人的内心及其外部活动, 从而推动一个人去实现一定的目的或者排除与其追求目标相矛盾的那种愿望和行动。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专心和恒心。要让学生不断认识到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 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通过自己认真观察、长期练笔, 特别是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 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增强耐挫力, 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由此可见, 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要建立在自觉的、持久的和自控力的基础上。这样, 一个人的坚忍不拔而不知难而退, 顽强而不急于求成, 持之以恒而不一曝十寒等优秀品质就会逐渐养成。这些好的意志品质将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人生道路上终身受益。

教师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 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写好日记是他们心理健康的必经之路。要求学生写好心理日记, 让他们在日记中宣泄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 转移不良情绪和升华美好情感, 这有助于学生克服不良心理状态, 完善自我, 从而逐渐养成健康的心理。同时, 教师也可通过这些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 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要使学生的作文过程成为学生思想品德逐步内化的过程, 老师的“教学”艺术, 可以引导学生把“学会做人”转化成自己内心的需求。一, 小学生作文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二, 小学生作文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三, 小学生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通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 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篇8

面对知识社会和学习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国际21世纪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共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责任感、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所关注的核心目标。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范式”观点的提出,着手于学生现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学作文就是要使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和时代需要的人。为此,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作文的过程成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以教学艺术为支撑,引导学生把做人转化成自己的心理需求。

一、儿童作文心理发展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儿童心理与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儿童作文心理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旧的、比较稳定一面的原有作文心理结构和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是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组成:1.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各种作文心理能力的发展水平;2.语文知识、写作知识的水平,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的水平;3.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习惯等非认知因素的水平;4.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表现;5.注意力、心境、态度等当时的心理状态。

原有的作文心理结构与水平既有积极的因素,又存在着不足的、或有待发展的一面。儿童作文心理内部矛盾的另一方——儿童在实践中产生的种种作文新需要,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则是经常代表着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的。儿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儿童的要求转化而来的。这种需要是多层面的,它主要有: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绩下降威胁的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师、伙伴交流见闻感受的需要;完成集体交给自己汇报、总结、调查等任务的需要;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和称赞,获得同伴尊敬的需要,等等。

二、通过作文教育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所谓“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广的。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学生参加各种班队活动也是生活。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

我们力主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学生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要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

培养学生审美观,通过感知陶冶学生情操。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做好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把国情、养成教育同作文有机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美的潜力。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使作文不空假,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

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学认为,人的意志可以调节人的内外活动,它会推动一个人去达到一定的目的或排除与目的相矛盾的愿望与行动。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幼稚和半幼稚状态,意志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作文中,要培养学生的恒心。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认真观察、长期练笔,特别是通过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来不断克服困难,增强耐挫力才能提高。由此可见,学生意志力的发展是要建立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础上的。那么,顽强而不急于求成、坚忍不拔而不知难而退、持之以恒而又不一暴十寒等优秀品质就会逐渐养成。这将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人生道路上终身受益。

作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篇9

一、偶发事件的处理

在学生时代, 往往有学生爱表现自己。体育教学内容很多, 很广泛, 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比较容易全部体现出来。如活跃、沉着、急躁、胆小、懦弱、自尊心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等等。体育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行为结合起来, 利用课堂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偶发事件时有发生, 教师应及时充分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 赛跑途中, 有个别学生摔倒后, 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 以这样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恰当的鼓励与表扬, 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发扬坚忍不拔的作风。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 如, 当学生争先恐后地抢体育器材发生争吵时, 则教师要及时指出危害, 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 以培养学生互相谦让的品质, 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在教学中, 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始终以微笑面对学生, 以智慧面向学生, 以博学面向学生, 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学生和谐、进步、文明的思想意识。

二、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必须使学生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 学习掌握每一个动作技术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而教学训练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必须有相互的各种意识品质的支配, 才能达到最后动作的准确性、节奏和协调性, 从而达到自如化。在教学实践中, 教学形式常采用的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我们要求在教学训练实践中, 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要互相促进, 虚心向对方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上进、好学、友爱。作为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运动竞技性特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密切地联系实际, 有目的地诱导学生用模范事迹结合教材特点和组织方法进行教育, 使学生思想水平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三、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可以改善情绪, 增强自我概念, 协调人际关系,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对培养学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重要作用。

青少年学生往往出现不良的心理表现, 通过游戏活动、技术学习、技能掌握、学生的课中语言、群体竞技活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关系等观察, 不良心理特征可分为:自负逞强型、消极顺从型、娇气胆怯型、任性顽强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三方面, 家庭、学校、社会。

针对学生上述的不良心理表现及影响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 要运用体育活动的特点, 将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1. 加强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 在室内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常识, 使其能够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解。体育教师还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 通过讲授、学生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新概念, 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 预防心理疾病。

2.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年龄不同, 心理发展特点也不同。儿童时期由于身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身体各机能还不完善, 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成熟, 因此, 儿童的情绪不稳定, 比较活泼好动, 易与小朋友相处, 但喜怒无常。这个时期应该注意对少年儿童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应采取一些活泼、欢快的游戏和集体项目, 运动强度不能太大, 以培养他们参加活动的兴趣。少年时期, 由于身体快速生长, 特别是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 学生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强烈, 争取个性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一时期, 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任务时, 不但要重视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培养, 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除了安排一些集体项目, 还要安排一些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而且能使学生保持较大的练习兴趣,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 体育教师要掌握现代心理学知识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现代心理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因此, 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与现代心理教育学相关学科的知识,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体育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使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影响学生情绪, 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苦恼、抑郁的心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 体育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等。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严格要求, 这样才能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情溢课堂愉悦心境

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能给大脑带来明晰状态, 适合于认知加工。”课堂上, 师生的交流, 不仅有知识的交流, 而且有感情的交流。语文教师如果能设法调动种种教学手段, 以情感人, 以诚感人, 情溢课堂, 就能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能量, 获得愉悦的内心体验, 这内心体验, 包括求知欲的满足, 自我能力的实现和审美过程的享受。陈鸿明教师教学《沁园春·长沙》时, 饱含感情引导学生, 读出韵味, 读出情感, 读进意境, 读出人生, 有师生激情朗诵, 有教师动情高歌, 有学生翩翩起舞。这样的教学, 师生共赏, 歌舞引于外, 情动于内, 使学生知其好, 更知其所以好, 学得愉快, 学得轻松!

涵泳美文调适心态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将一些美文推荐给学生, 挖掘其人文意义, 让学生获得感悟。赏析《平和》, 让学生明白保持平和的心境的价值;赏析《死亡日记》, 让学生明白生命之可贵, 生命的价值;鉴赏《生命的意义》, 告诉学生要珍爱生命, 锐意进取;鉴赏《美腿与丑腿》, 告诉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的意义。总之, 通过品味美文, 可以调适良好的心态。

注重激励体验成功

中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功感, 就能够为自己点滴进步而高兴, 成功感越多, 心理越健康。每个中学生都有长处, 教师要善于及时加以肯定,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喜欢自己, 肯定自己, 从而增强自信, 具有良好的心境。对于学生的作文, 教师充分发现其亮点, 一个好的题目, 一个好的句子, 一个精彩的语段, 一个好的构思, 教师都用积极的语言加以肯定, 让学生朗读优秀片断或全文, 并推荐好的作品到报刊发表, 当学生看见自己的文章被发表了, 那该是怎样的鼓舞啊, 其激励效果可想而知。讲析课文时, 一个好的问题, 独到的见解, 教师都及时鼓励。这样, 学生就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充满自信, 乐观面对生活。

开展活动培养能力

有个别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 对别人的言行举止十分敏感, 不愿见人, 回避与别人接触, 见人紧张, 怕在他人面前说话, 怕与别人的目光接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开展多种活动, 让学生大胆突破, 超越自我。 (1) 开诗歌朗诵会, 可以让学生坦然地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教学诗歌单元后, 可以指导学生写诗歌, 明确告诉学生在诗歌朗诵会上每个同学都朗诵自己写的诗歌。 (2) 分角色朗读, 表演课本剧等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教学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 可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有位教师教学《雷雨》, 将全班分为6组, 每组都表演《雷雨》第二幕第二场, 这样, 全班人人上场, 交际差的同学改变较大, 突破交际局限, 进步快, 在活动中, 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品德教学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透析教材,找到融合点

对小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帮助小学生去认识自我,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自立、创新性的学习精神。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教师要善于把握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对于刚进入小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时难免会产生很多困惑,所以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和孤僻的心理,让他们乐于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往,从而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并从中学会交往和谦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的关注点可以放在一些贫困家庭和灾区人民的抚慰方面,加强关心他人的教育。在小学品德教材中,还可以增加“与教师学会交换意见”“如何灵活的与他们交流”“怎样做到不自卑、不自信”等学习内容。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而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教学,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更加完整的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一个教师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其中,能否践行新课程标准实现良好的合作交流是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师而言,第一节课能够带给学生一个好印象,也正是影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动机,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强烈的学习意识。良好的教学课堂,能够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们留下良好的课堂印象,建立稳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以下几点内容当作教学重点:一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切活动的源泉都来源于创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对知识的运用,常常涉及一些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品德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多的给学生实践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为创新思维提供更丰富的原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进而寻求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日益重要,也不断受到重视,所以应当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合作意识并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的人。小学品德课更是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投身于课堂教学中,哪怕是回答一个问题、发表一点见解。这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带着这份喜悦参与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之中。三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往往会有这种现象:当教师提问学生时,让他们集体讨论都会积极主动;不过,当提问个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该生往往就不再吭声;即使教师一再强调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学生也从不会主动举手发言。因此,教师应当在品德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免他们产生自卑感。

结束语

小学品德课堂应当着力塑造小学生的美好心理,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笔者认为,小学品德课教师在学生品德教学中,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只要教师富有一定的爱心和诚心,小学品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罗白屏.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李丽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4]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5]余全耿.《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3):22-24.

古代文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1. 重视的程度不广泛

当前, 我国对古代文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具有局限性,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 我国从2000年才开始有文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出现, 但研究的对象都是小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却没有得到大学教师的关注。大学中教师大多只重视研究课题、搞科研, 而对文学内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数据表明, 直到2006年后才出现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文学课堂开展心理教育的相关文章, 但研究的文章数量极少, 只有几十篇, 且文章的内容大多只是粗略探讨, 且缺乏操作性。

2. 研究的内容不深入

当今的文学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都比较片面, 且不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当谈到可行性时, 大多只是认为利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激励学生的斗志、宣泄情感、升华精神, 但从未探讨过教学中文学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等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古代文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也有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 其认为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健全的人生观, 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这类文章为今后人们对文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当前中国对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1.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代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个体文学的讲授和介绍、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讲解等, 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拘于形式, 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 当今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情绪调适、意志培养、认知纠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 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也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任务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 例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读书笔记、写作练习、撰写论文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是以心理健康为题让学生思考并创作论文, 从而达到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与学生的相处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 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成为中小学教师, 这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 一名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 正确认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虽然很值得研究和学习, 但也有其消极的内容。每个人在研究其内容时, 对其理解和感悟不尽相同。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忧愁伤感、忧国忧民, 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点, 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使学生无意中开始模仿并形成这种忧患、多愁的性格。因此, 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创新教学思路, 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此种情况, 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 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以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古代文学, 客观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思想。

三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同时, 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使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同时, 培养自身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注重个人的修养、品德, 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类院校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面对当前这些复杂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想品德并加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成为教师和各类院校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郑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再审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1) :47~50

[2]金艳霞.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的几点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07~111

上一篇:投标报价的方法下一篇:对比教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