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2024-06-15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精选12篇)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1

摘要: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云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点, 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然而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 各个内容之间又存在相互依赖、制约和促进的关系。因此, 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 使各种因素能互相协调, 以实现办学的预期目标。其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云南农大附中,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遵循人的自身发展和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教育活动, 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条件下, 我校主要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 通过改革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落实学校德育大纲,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强化实践实验环节, 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发挥学习小组作用,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和途径, 以加强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的教育,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促进个性、身心和谐发展,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应以促进素质教育为方向, 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推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陶宏开教授认为, 人的素质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专业素质、整体素质、心理素质。 (1) 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广博的基础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技巧及实践能力。良好的专业素质, 必须是把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和相应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这才是真才实学, 这样才能够解决具体问题, 取得实际成就。 (2) 综合素质主要是指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生理健康状态, 以及在体育、美术、音乐、舞蹈、语言、写作等方面的特长。 (3) 心理素质。这是三种素质中最重要的成分, 其内容主要包括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及自我平衡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发展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但是占主导因素的还是教育。

心理素质的优劣, 不仅与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关, 还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从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来讲, 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越高, 他对事物的认识肯定也就不一样, 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人以及社会;从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来讲, 也就是陶宏开教授对自我平衡能力的解读, 心理越是健康的人, 他肯定积极面对生活, 一颗健康的心, 托起的是一张灿烂的脸。心理是脑的功能,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而人的行为又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 因此, 人的心理健康程度, 将决定着个人的行为。从这一点出发,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务必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战胜心理弱点的勇气, 掌握有效地调控心理过程与状态的方法, 自觉地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质, 而且也为学生的其他素质 (专业、综合素质) 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而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条标准。 (1) 心理活动强度。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2) 心理活动耐受力。指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3) 周期性节律。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4)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 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 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 (5) 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 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 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6) 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7) 心理自控力。 (8) 自信心。其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 (9) 社会交往。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 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10) 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 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 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 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由此可见, 如果素质教育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 要么影响专业素质的提高, 要么导致综合素质的低下。而且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这是其本身特点决定的。

1.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的发展

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 促进其成长和发展。心理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时教师着眼于学生学习、择业、情绪以及人际关系上的种种问题, 但是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自治、自我调节的能力, 完善心理素质。

2.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身心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才能奏效。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 重视积累学生各方面的资料, 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特殊问题, 充分发展学生特殊潜能, 防止其人格发展中一些不良偏向的滋生。这些对于学生素质结构的完善无疑是有益的。

3. 心理健康教育有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独特方法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经常运用心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以帮助我们客观地了解人的心理状态, 恰当地解释人的行为, 并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专门的机构组织实施教育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组织机构, 分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 通过学科教育、班主任培训、心理辅导及讲座,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 以人为本进行教育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禁止对班级学生贴标签, 通过运用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发展学生的特殊潜能, 看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此外, 还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 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以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进度和表现, 再根据具体情况, 用心灵沟通的方式进行教育。

3. 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

学校为了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进行有效的心理疾病预防, 由心理老师开设专题讲座。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 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 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 转变学生的行为。”因此, 云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针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进行释难解惑, 提供调适方法, 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 防止产生偏差心理。

4. 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直接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连, 所以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学校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家长沙龙, 让家长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并以家庭教育指导为链接, 从而使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加密切, 达到全面了解学生, 进行特殊辅导的目的。

总之,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 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用心探索, 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抓好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开朗坚强的性格, 稳定乐观的情绪, 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性、情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陶宏开.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J].图书情报论坛, 2007 (3)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2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青春挥洒正能量 让欢乐洋溢职教园》。为什么要关注、倡导正能量呢?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两只小猫汤姆和托比长大了,发现自己有影子,这让他们感到很抓狂。“影子真讨厌!我们一定要摆脱它”。然而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无论白天、月夜,好像影子从未真正离去。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迎着阳光洒来的地方向前大步走,影子就被甩在身后;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同学们,影子对于小猫,就如同困扰已久的心理问题对于我们自己。面对成长中的烦恼,你准备采用汤姆的方法还是托比的方法呢?

正处于青春期的各位同学们,到了即将成年的年龄阶段,多多少少可能面临着一些困惑,或对自己身体某些部分的发展感到不适应、不满意,或觉得复杂的人际关系很难处理,或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感到难以控制,或不敢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我想,如果我们像托比一样纠结、躲避,就会让人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心理发展也可能停滞不前。

此时,如果我们做出像小猫汤姆一样的选择,给自己注入正能量,鼓励自己去直面困难,困难可能就会变得微乎其微了,你也会发现自己将更有解决问题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青春期一定有些阵痛,与其花精力躲避或挣扎,不如找准方向、悦纳自我、大步向前。

令我欢欣鼓舞的是,我们身边绝大多数同学一直都在分享着自己的正能量。每天早晨的校门口,大家分享着朝气蓬勃;在作业本中分享着学会知识的微成功;在篮球比赛中分享着团结的力量;在微心愿卡片上分享着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放慢脚步,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人每一物,瞬间会觉得这洋溢校园的正能量,正感染者每一位老师和同学,让我们有动力去应对任何困难,朝着阳光大步向前!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感受正能量,让职教的校园成为青春阳光的归宿,我们精心准备了第十届心理活动周。今天起,全校的老师们将开始认领同学们的微心愿卡,让关爱洒满校园;明天,每位同学都将收到一张“感恩明信片”,这是我们从60多份“感恩正能量”明信片中精选的5张印制而成,希望大家能将这份最贴心的感恩之情,送去给帮助过你的人;周三,各班精心策划的心理主题班团活动将缤纷呈现;中午,来自各班的40位同学还将在半小时内挑战8000片多米诺骨牌,联手创造职教又一个本校吉尼斯记录;周四下午第八节课,青春阳光社的同学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心理剧展演;周五中午,22位同学将合力创作一副十米长墙绘,为职教校园再添一缕阳光。同时,各班也可以在学校ftp上下载优秀心理书刊、电影,并通过微信“镇海职教青春阳光”学习心理知识。

同学们,这么多精彩纷呈的心理活动,期待着大家关注、参与。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活动周内收获属于自己的欢乐,更希望大家都积极展现自己,把自己的正能量传播给别人,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让我们的未来更阳光!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健康

1.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内涵

体育,即身体的教育,是将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来进行锻炼以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并形成促进其成长的一切条件和因素的指导过程。而心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人作为一个社会性个体进行引导,以把握其心理活动,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识别、诊断进而提出治疗方案,从而培养个体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和发展方向。虽然身体与心理是两个系统,但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是不能被简单分割为单纯的身体行为和纯粹的心理行为的。任何行为都有心理动机根据,而任何心理都会表现为一定的行为特征。同样,心理方面的疾病也往往会引发身体上的不适感。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尽管有着各异的内涵,却彼此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2.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课堂体育教学和各类竞技体育拿项目等。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大学生主动而自觉地掌握科学系统的体育知识、保健常识并自觉指导身体锻炼从而强健体魄和发展健康个性的过程。大学生面临相对自主的校园生活和课程学习,心理压力往往比较大,而自身又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克服机制,容易形成心理方面的問题,而高校体育教育往往能够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

2.1优化和改善大学生肌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①。身体是心理的基础,而生机勃勃的综合身体机能必然会带来大学生的情绪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舒适,从而使心理状态始终能够处在平稳流畅、健康兴奋的状态,从而自然规避不良情绪的侵蚀。“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作为一句流行语,它的意义就在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心理素质打造一个稳健的基础平台。

2.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性格意志品格的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称为非智力因素,往往表现为大学生健康健全的性格、意志和品格。而这些因素的培养和塑造,恰恰依靠高校体育教学的各种形式给大学生创造的体会和平台来实现。高校体育教育通过课堂授课以及各项竞技体育活动等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形式,依托公开的、公正的方式和规则,组织开展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竞争性体育运动,从而让大学生在竞赛中体验自我实现的高峰感、生命的价值、和自我超越的巅峰感觉,锻炼大学生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使他们的自控力和自律性,培养他们的坚毅顽强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以及他们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所依赖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2.3有效克服消极情绪,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的易发问题,也一度成为社会问题。大学生在学习、升学、就业、社交等方面都被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因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大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各种不良情绪,自卑,自闭,迷茫,焦虑等等。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应,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②。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有效消除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通过肌体的新陈代谢和呼吸吐纳,所造成的良性疲劳再经过恢复可以将人的不良情绪进行降解,从而获得了心理障碍破除的效果。

3.高校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通过体育教育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现时代高校管理的共识,更成为很多大学既定的策略选择而初见成效。而要做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创新,则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在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上的更进一步的探索。

3.1继续开展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将心理教育融入体育教育教学中,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保证和载体创新的实现,更是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而探索的先期准备就在于强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研究这一课题首先要明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瓶颈所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不以专业技能输入为任务的教育形式,它往往是渗透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大学生往往是内隐式的心理影响和教育引导,即通过激发大学生自身体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心理方面的正面影响沉淀在大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教学环节的实施原则。而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在体育教学中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尚未真正走出重视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知识传授传播、忽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健康的保健的窠臼。很多高校尚未将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纳入学校宏观管理日程,并自觉有意识的转变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模式,因此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使心理健康融于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达到身心合一。而要把握并深刻理解这些,就必须要强化对这一课题的综合研究和调研,摆明利害关系,找准症结的所在和突破口,从而提出对策性建议。

3.2打造高素质、高品格的体育师资团队

师资是教学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同时还是体育教学能够为大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健康的最直接示范。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运动训练指导上所表现出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能够从最直观的层面给大学生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因而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和品格操行就成为了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和竞技体育中的参照和榜样。因而高校在体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上,就要有意突出体育教师在专业技能之外的人格心理素质要求。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体育教师就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③总之,教师是学生模仿对象和效仿对象。因此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品格和高姿态的体育师资团队,才能够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以更为主动的姿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周遵琴.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毕节学院学报,2010,(6(.

[2]王彪,壬保金.高校体育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形式的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5,(9).

[3]李瑜.浅议高校体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4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人的素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和认识。从属性上看, 人的素质可分为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自然素质是人先天具有的, 表现为人的身体状态、智商反应以及各种活动能力等;社会素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从他人和社会那里接受到的知识、思想以及其它技能技巧等。自然素质与遗传有直接关系, 而社会素质则与教育有直接关系。心理素质作为人的素质之一, 其形成与发展虽然与遗传有关, 但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却是主导的因素。心理素质的优劣, 一方面与个人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关, 另一方面又与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以及健康的程度有关。从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看, 一个人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越丰富, 对事物的看法及其判断就越客观, 从而也就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他人以及社会。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 一个人心理越是健康, 对待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就越是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其实质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 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正确的态度。由于人的心理就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的各种行为又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 因此, 人的心理健康与否, 将直接影响着个人行为对自己、他人及社会所产生的后果。从这一点出发,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 势必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尽管对心理健康尚无一致的定义, 但都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人积极性、创造力、人格统一、个性化等的积极表现。如美国心理学家板格森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具有行动的热情, 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具有创造的理想。奥尔波特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力争自我的成长;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3、人生观的统一;4、具有与别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5、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6、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爱。我国心理学家严骏认为心理健康的含义是:1、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能避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3、与人相处时, 能保持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4、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5、有能力进行工作;6、能正常进行恋爱。以上均从不同角度说明:心理健康应能显示出有机体的功能和效力、发动力和统一力[1]。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 如信仰、压迫感、动机斗争、情绪等外生因素。之所以把这些因素称为外生因素, 是因为这些因素的产生受客观外界的力量影响较大。当外界客观事物对人体产生某种刺激时, 人的这些心理活动就表现得格外强烈, 当人有了上述心理活动反应时, 就可能产生错误认识, 并导致某种程度上的精神崩溃。一旦人的精神发生了崩溃, 其行为后果大多是消极性质的, 甚至是破坏性的或毁灭性的。通常说的“精神支柱”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趋向, 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期望或价值判断, 当这种期望成为现实时, 无疑对期望者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当期望破灭时期望者就会痛不欲生。拿信仰来说吧, 在青少年学生中, “崇拜”是较为常见而又普遍的现象, 本身就意味着是一种“信仰”, 如对某同学的崇拜, 对歌星、舞星、球星等的崇拜, 对自己父母的崇拜, 对老师的崇拜等, 虽然这种崇拜与对某种思想、理论的信奉有一定的差别, 但这种崇拜无疑也是对人生某一方面的信仰。据报载一位中学生曾对他自己的父母有着深深的崇拜感, 但偶然一次发现了他父母的夫妻性生活照片, 瞬间父母原来的那种“完美”形象在他脑海里荡然无存, 并为此而深深地感到痛苦。又如压迫感的强弱, 也会导致一个人精神上的胜利或失败。在青少年学生中, 压迫感的产生来自多方面: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影响心理健康还有多疑、骄傲和自卑、嫉妒、敏感、忧郁.残酷、无端恐惧等因素。这些可视为内生因素。它们由个人主观上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评价、看法而导致。这些因素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如果长时期地缠绕着一个人, 就有可能导致心理畸形。如多疑的人就可能会患得患失, 残酷的人就可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总之, 这些内生因素大多是消极因素, 无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其中, 多疑、敏感、忧郁、无端恐惧等, 其基本特点是“无中生有”。即把本来不存在的事物硬视为一种存在, 类似于古代的“杞人忧天”。过分地将精力集中到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件上, 使自己越陷越深, 难以自拔。有一则骇人听闻的报道:一个15岁的男孩, 由于家里贫困, 初中毕业后生怕弟弟、妹妹都上学, 势将影响他升高中、上大学, 便哄骗他们一起去土坑玩, 竟亲手把14岁的弟弟和11岁的妹妹活埋了[2]。

有学者为此事发表文章, 认为“素质教育德为先”[3]。从心理的角度看, 这个15岁的男孩所作所为反映了他多疑及残酷的不良心理, 即对所认识的事物, 违反实际情况, 轻易地持怀疑态度, 怀疑别人将不利于自己, 对现实中的人和事物采取轻视和敌视一切的态度, 失去爱心和同情心。行为上往往采取过激手段。

上述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无论是外生因素还是内生因素, 都是心理不卫生的表现。因此, 在素质教育中, 如果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 要么影响文化素质的提高, 要么导致思想素质的低下。俗话说, 以平常心对待平常事。“平常心”就包含了健康心理内涵。生活中很多的事情, 如果人人都能以“平常心”对待之, 那么所产生的后果就会积极得多了。树立起这样一种观念:当风言风语来时,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当面临许多困难时, 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不因物喜, 不以己悲”应该是心理健康的真实写照。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心理卫生教育

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从心理卫生角度看, 有公共心理卫生和个人心理卫生。公共心理卫生包括良好的社会风气, 充分的就业, 报刊、电影、文学内容的健康, 闲暇时间的合理安排, 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场所的提供等, 对公共心理卫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重点谈谈学校的公共心理卫生。

学校公共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一是校园氛围, 一是课堂氛围。校园氛围表现在学校的地理位置、校舍布局、环境绿化、设施陈列等硬件上, 以及校风校纪、风采展示、思想宣传、教学生活秩序软件上, 这些是公共心理卫生教育的总体方向的表现形式。这是从共性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卫生教育。因此, 校园氛围的好坏、浓厚与否, 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新生跨进校园就感觉到“心都凉了半截”, 那种“催人奋进”、“催人向上”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当然, 由于各学校经济条件、自然地理等因素, 硬件设施会有很大差别, 但学校领导对新生亲切寄语、学校教育成果的介绍、学校全体师生的努力目标, 无疑都会对学生心理卫生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什么众多的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子女往“重点”学校塞, 其道理就在这里。

学校公共心理卫生的课堂氛围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抱什么样的“期望”, 学生便往往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发展, 这种关系称为“教师期望的效果”。因为教师对学生抱不同的期望, 便会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学生, 学生也就会以不同方式和态度对教师作出反应。教师寄以期望的学生, 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 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 表现为更努力学习、更要求进步和老师的关系更密切。当学生的这些反应被老师觉察到, 教师就增加对这些学生的爱护和关心, 并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教师寄以希望的学生便不断进步, 产生了“教师期望的效果”。而对另一些学生, 教师对他们不抱太大的期望, 学生也完全能从教师的教学和日常行为中意识到, 深感教师偏心、歧视, 便常以消极态度对待教师, 把教师的教导当耳边风, 甚至公开抗拒。老师看到学生的这些反应后, 往往对这些学生更加不满。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教师认为希望不大的学生便日渐落后, 也出现了“教师期望的效果”, 教师的这种偏爱态度, 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卫生都有影响。所以, 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 热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 受学生的学业成绩、健康状况等制约, 尤其受教师态度的制约。在集体中过分突出或地位低下, 都影响心理卫生, 骄傲和自卑常常因此形成, 所以,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集体,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集体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使他们各得其所。

对学生的个人心理卫生, 除公共卫生会对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外, 个人心理卫生教育尤为重要。前述各种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不良因素, 都可视作个体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心理不卫生的内容和表现也不一样, 尽管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能给这些学生一定程度的治疗, 但不能解决各自的具体问题, 这就要求班主任 (辅导员) 、团委、思政等各方力量的密切配合, 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交流, 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 应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 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段鑫星, 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佟惊鸿.15岁男孩活埋亲弟妹.安全, 2000, 21 (3) .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5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该学派注重人的积极情绪和潜能优势的开发。这与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幸福的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侧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培养的方面较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试图构建发展性积极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于世纪之初,先驱马丁·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个体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并致力于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情绪状态与过程、积极认知状态与过程和积极行为。

培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个体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积极情绪可以增加个体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又称心理能量,它主要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名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积极情绪首先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二是其可以扩建认知领域的功能,扩展注意思维的多样性,可以改变思维的内容,将坏的想法改成好的想法;还可改变思维的广度或边界,拓宽我们的视野。三是可以改善人们对挫折及失败的认知,提高抵抗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从消极状态中的复原力。四是可以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个体带来最好的状态。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积极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但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总体目标,把工作重心集中在了调整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以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为中心,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抵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不愿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活动。

积极心理学角度使教学目标更全面,更人文。它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将目标回归,不止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还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能,积极意志品质,积极情感体验等。

正因为目标归宗,也意味着高校心理学健康教育者的视角要发生变化。教育者要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帮助学生开放积极心理潜能。侧重于发展性和促进性,帮助学生找寻优势,合理运用优势,提高自我价值。引导学生关爱自我、关心他人,发展积极情感,投入社会生活,提高主观幸福感。

(二)积极的教育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一般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积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微观层次,但却是夯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学生对过去的经历进行积极建构,获得生活满意度。提高学生对现在所从事学习或者工作的投入度,使其产生更多的兴趣、满足、愉快等积极情绪。还要注意对学生希望品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挫折,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使学生对未来和理想充满希望。

二是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主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人们的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人格的塑造是积极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保障。在教育中,努力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挫折。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来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自尊教育是其中之一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系

(一)构建积极的心理评估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即是通过测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访谈干预追踪,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难看出,这种评估角度为问题导向,以鉴别心理问题和障碍为主,仅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现与培养。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树立积极的心理评估理念,加入积极心理品质的测评,加入正面指标,了解学生积极心理反应,如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观幸福感等,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令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完善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课程建设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内容。以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机能为根本,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潜能,帮助学生构建和谐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课程设计上,可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国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着重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自身的性格优势,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公开课——《幸福课》。课程构成上,包括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如何培养乐观心态,如何利用积极环境的力量,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选择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热点,以积极心理学角度解析,避免过度关注消极问题与案例。

(三)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形式丰富、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学生心理社团为依托,开展多样的心理活动,比如探讨时下热点和大学生关注问题的心理沙龙、展示青春风采的心理微电影大赛、5·25心理文化节等。或者以积极心理品质,如感恩、希望、创造力、生命力、专注等主题开展心理活动。再者,定期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方法。组织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积极心理体验,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新挑战,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正确应对压力与挫折等。此外,构建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组织心理知识竞赛、做好心理保健知识宣传,利用好线上阵地进行宣传,使积极心理学渗透入校园文化环境中。最后,联动家庭共同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引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通过积极和正向观念引导孩子正确的生活态度。

(四)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

传统心理咨询注重心理问题的消除和修复,咨询师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咨询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暗示,并不利于学生的发掘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類积极的正向力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者的各种能力上。该理论秉承积极的人性观,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积极心理品质,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心理咨询应调动这些积极潜能,发展积极品质。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 心理健康 学生 教育

一、网络环境下的当代学生特征

网络环境下,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大量信息都通过网络获得与实现。首先,快捷高速的信息传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当前学生群体阅读范围广泛,而网络信息具有趣味性、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更符合学生阅读习惯。但同时也出现学生阅读理解不深入,断章取义,对信息的正确辨识能力弱、热衷于快餐文化现象,使学生综合阅读能力下降。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对信息搜索速度加快,庞大的信息资源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与此同时,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削弱,学生依赖于网络环境信息的获取,不能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缺少思想与创新,降低了其自身独立思想问题与判断是非的能力。再次,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手机的普及,使学生逐渐沦为网络的“奴隶”,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许多学生都将大量时间用于电子设备刷屏上,而真正将网络信息资源运用于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便捷的网络在为学生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心理特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稳定性不强

首先,学生群体大多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和身体都处于成长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在遇到问题或突发状况时往往缺乏自制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其次,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点极小的事情也有可能让其情绪激动。网络环境下一些不实的谣言与不健康思想,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都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缺少判断能力

网络环境错综复杂,当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信息与内容在缺乏监管情况下被学生群体接受时,学生因社会经验的缺失,是非判断能力的不足,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网络成瘾等现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三)自制力的缺乏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极易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对网络游戏的沉迷等现象都是其自制力缺乏的表现。长此以往,如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应用方式,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开展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群体加强对网络世界的客观认知

通过对当前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发现,近九成的学生有通过手机、平板、计算机搜索信息、网络交友、游戏、网络购物等行为。基于网络本身具备的强大功能性,学生如何客观认识与理解网络的功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要关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网络发展现状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帮助学生甄别网络信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当前网络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谈、虚假的信息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网络知识,懂得如何利用网络浏览正确的信息,客观认识网络犯罪行为,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防范网络垃圾信息的行为,避免虚假、暴力、黄色等网络毒瘤对学生产生心理影响。

(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新型教育者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关注培养一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对网络知识有深入了解的优秀教师。当前,一些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自身对网络环境信息传播知之甚少,而一些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自身并不懂得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当前网络环境的普遍性以及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要强调培养计算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将心理知识的传授与网络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提高信息甄别能力。教师通过开展网络心理讲堂、建立学习资源库、进行实践指导等,帮助学生巩固心理健康教育。

(三)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首先,针对学生群体逆反心理、个性鲜明特征等,教育者应采取缓和的态度,对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指导。其次,学生群体多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转移注意力。再次,针对学生的上网行为,不能一味地指责与干预,对其健康的、向上的上网行为应给予肯定,而对上网时间长、次数频繁、上不健康网站等行为则应及时制止。总之,通过多种心理干预方式的尝试,在不引起学生反感的情况下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关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绿色心理发展环境

通过对学生上网时间的分析发现,近七成学生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与校园文化单一、生活枯燥有关。因此,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打造一个绿色的环境。通过开展如科技文化节、艺术节、体育竞技等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舒适、休闲、知识、信息化为一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

四、结语

当代学生群体由90后、00后组成,这一学生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从小接触信息技术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对网络环境下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价值观特点进行分析,找准切入点,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松波.计算机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1(10).

[2]徐秀勇.网络环境下心理异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101-104.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7

关键词:“校-医合作”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 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来国内高校频繁发生校园暴力、大学生自杀等负性事件, 大学生中因心理健康问题退学的人数占整个退学人数的30%左右, 且这一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 与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 我国的理论研究差距明显, 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比例较小, 教育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较低。其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规模和质量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从人员数量上看, 我国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0000:1, 这与国外的400:1相去甚远;从专业程度上看, 我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不足2%, 而美国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87%具有心理学或哲学博士学位;从人员构成上看, 多以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心理学背景和医学背景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细致、专业的工作, 不仅需要足够的人员应对广大学生的众多心理需求, 而且对从业人员的品质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也有严格的要求。早在2002年, 教育部社政司就指出,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教师, 当前, 应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因此, 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问题, 加强队伍建设, 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 目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 建立科学、规范、有效和全国统一的培训体系, 严格准入制, 强化评价、监督机制,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 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等。这些研究从国家、学校、行业、专业等多层面, 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已有队伍的质量, 同时也对如何壮大优质队伍的规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不得不承认, 这些建议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第一, 这些措施要行之有效, 需要一个较长阶段。无论是对已有从业人员的培训, 还是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 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 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 这些建议需要得到国家多个部门、整个行业以及相关院校的支持与配合, 尽管存在可能性, 但却是一个难度大、涉及面广的巨大工程;第三, 它们大多处于构想阶段, 并未形成系统、规模的工作模式, 如何实施与操作等具体问题仍亟待解决。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已有众多研究成果。在教育对象上, 形成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 形成治疗型心理健康医学模式、普及型心理健康保健模式、提高型心理健康训练模式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在教育途径上, 形成课程、活动、咨询、干预、科研相结合的模式;在教育主体上, 形成高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相结合的模式, 而校内又可形成学校、学院、班级相结合的模式;在工作队伍上, 形成德育、心理学、医学相结合的模式。这些模式为了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整合趋势。但是, 就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难题, 仅有崔波的“德育、心理学、医学相结合”模式, 提到了对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培训和吸取心理学专业的教师, 但是对于模式中的“医学”因素并未作出明确的解释。

有关“校医结合模式”, 最初是由江立成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建设的研究中提及的。他认为, 有些心理危机如精神分裂症需要相应医院的介入, 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 他强调, 在寻求医院协助时, 要避免走上纯医学道路, 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这是对高校和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必要性、合作领域以及合作程度的初步探索。然而, 二者以何种方式合作、合作需要遵循什么原则、是否存在除心理危机干预之外的合作领域等问题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发展“校—医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校—医合作”模式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承担着发展性问题的教育、心理适应性问题的咨询和心理障碍性问题的治疗三大职责, 这就需要教育者具备思政教育、心理学、精神医学等背景。如果用西方成熟的从业标准要求我国的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是咨询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 必须取得硕士或博士学历, 显然是不现实的。结合我国国情, 只有尝试将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集中到一个教育队伍中, 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才能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职责。据屈正良等人对我国27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表明, 专兼职教师队伍中有66.67%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 14.38%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 只有9.15%具有医学背景。而大学生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经各种研究一再证实, 精神障碍是首要原因, 其中主要的就是情感障碍 (抑郁症) 和精神分裂症。对此若缺乏及时、专业的医学鉴定和治疗, 只能贻误病情, 酿成恶果。同时, 对广大师生进行精神疾病识别和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 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中, 也都需要精神医学背景的人员参与。当然, 如果直接采用精神科医生作为专职心理工作人员, 对于高校来说又存在人员编制等问题。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专业医疗机构的合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 美国一流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同时, 其医疗化趋向也日益明显, 既表征了该工作的专业性、职业性、实践性、合作性, 也充分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同其他机构 (如医疗机构) 相互合作的必要性。

“校—医合作”模式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美国, 高校心理咨询队伍由专业员工 (professional staff) 和支持员工 (support staff) 组成。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功能由专业员工完成, 一般包括心理咨询师 (psychologist) 、咨询员 (counselor) 、精神科医生 (psychiatrist) 、精神科护士 (psychiatric nurse practitioner) 、注册临床社会工作者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实习生 (Predoctoral Fellow, Postdoc fellow, 他们尚没有资格证书, 必需在有督导的条件下提供咨询服务) ;支持员工指前台接待和后台服务工作人员, 他们要有心理咨询专业基本训练。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内部分工细致、责任明确, 从而确保了为大学生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诸如此类的人员构成为我国高校将相关专业的医生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从业队伍中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 结合我国国情, 高校和专业医疗机构存在合作的基础。尽管二者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是从单位性质、工作目的、功能特征等根本点上看是一致的。我国高等学校和精神卫生医院大都属于事业单位, 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 具有服务性、公益性、知识密集性等特征。所以“医—校合作”模式的发展具有可能性。

四、“校—医合作”模式的含义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医合作”模式,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或概念。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以现有多元、立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 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活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 遵循高校为主、医院为辅的原则, 实现高校与专业医院合作、教师与专业医生合作, 从而迅速有效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数量和质量问题, 并最终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稳定和谐、社会资源整合等最终目标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五、“校—医合作”模式的特点

“校—医合作”模式是以现有多元、立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的。也就是说, 它不仅以大学生个体为服务对象, 同样也不忽略整个群体;不仅防治心理疾病, 同样也促进心理发展;不仅强调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同样也不放松日常的心理咨询、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不仅尝试学校与专业医院的合作, 同时也要立足高校自身内部的发展;不仅引入专业医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人员, 同样也不停止对高校已有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校—医合作”模式直接将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生作为兼职人员纳入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通常, 高校只在必要时向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转介, 医生只负责对转介来的学生作为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兼职人员的专业医生, 不仅可提供专业可靠的医学诊断和治疗, 还能更多地会面向大众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参与专业知识的宣传, 与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合作, 对他们开展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校—医合作”模式以高校为主、医院为辅, 以教师为主, 医生为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理念、制度、内容、原则、程序等都应由学校进行总体把握, 专业医生则以专业知识和技能配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工作, 这样就避免了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六、“校—医合作”模式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

心理危机干预。当学生被发现处于心理危机中, 需要由同学、班主任陪同,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组织协调下, 由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生在校内对当事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或者精神疾病的鉴定和诊断。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以此结果为依据, 结合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分别针对院系、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提出处理意见。例如, 要求院系加强监护, 保证当事学生的人身安全;要求学生本人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生治疗等。当此类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 申请返校学习时, 仍由首诊的专业医生进行重新评估和鉴定, 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则提供相应的处理意见, 例如, 能否复学、是否需要定期复查、是否需要家长陪读等。“校—医合作”模式下的心理危机干预确保了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学鉴定, 缓解了抵触、恐惧情绪;确保了学校可以获得更为科学严谨的处理依据, 能更为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 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心理咨询。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人员, 按照学校统一的咨询安排, 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为来访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由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擅长的咨询领域不同, 因此在来访学生进行预约时, 结合学生的咨询问题进行分流。如严重的身心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等, 最好由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而常见的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惑, 可以由更为熟悉学校和学生状况的老师负责接待。同时, 若高校教师在咨询中发现学生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 需要进行医学治疗时, 可以及时地转介给专业医生。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面向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 除了心理常识的普及、常见心理困惑的解决, 心理疾病的预防、识别和初步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实施者不仅需要心理学的教育背景, 医学背景的心理医生也是非常合适的。同时,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也可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见习或实习, 增加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处理技能, 以提升为高校学生服务的水平。

科学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服务、管理, 同时也承担着科研的任务。由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往往在对某一个案、群体、现象进行分析时, 需要考虑心理和生理因素, 需要涉及心理学的多个分支, 例如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那么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生纳入到一个科研团队中, 将会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效果。

七、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8

关键词:生命立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解,生命超越

1. 现状

时至今日, 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开展在我国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然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了解到, 不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及开展是存在以下偏差:其一,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 学生的成绩决定了一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没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其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部由教师根据特定的教材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学期末采用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其三, 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与每学年一至两次的讲座。其中, 第一种观点, 完全否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决定作用,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将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种观点,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片面理解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甚至采用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 也没有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第三种做法,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 仅将其局限在课堂上, 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贯穿的始终。这些偏差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缺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明确的认识, 忽视了教育中的人性。笔者将研究的原点定位于人的生命, 在生命立场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再分析。

2. 生命立场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1 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生长, 尊重生命的个体性

课程目标, 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1]然而, 对课程目标的这种定义过多的关注了预设的目标, 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笔者认为, 从生命着眼, 立足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目标, 应该是生成性的, 它关注的应该是教育教学的过程而并非结果, 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变化,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将学生作为教育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的的界定, 同样是基于这种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与普通的学科课程不同, 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 具有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主张学习来源于经验, 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活动之中, 更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甚至是学生生命过程的始终。学校心理学的两大主要任务分别是, 积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危机问题[2]。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该是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活动之中以及活动之外,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处理成长危机的能力、发挥学生内在潜能, 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生命的提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是立足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重视生命的个体性。我们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正是由无数千差万别的生命所组成, 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 关注每一个生命, 发现每个个体先天的特质和后天形成的个性行为、爱好[3]。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目标的时候, 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又要重视每个生命个体的差异, 对“目标学生群体”和“高危学生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 帮助他们顺利应对成长危机。

2.2 课程内容——依据发展阶段, 避免唯知识取向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 其课程内容也应该是依据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各阶段特有的发展任务制定的。然而, 受知识中心课程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看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看重书本知识的倾向。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着讲授过多的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知识, 而忽视了引导学生领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成长中的问题的过程, 颠倒主次、舍本逐末, 没有正确处理好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郭元祥教授认为, 如果把尊重书本当成尊重科学, 书本至上, 科学唯一, 那将不仅仅是对生活世界的反动, 也是对科学世界的反动[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避免这种取向。也就是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不仅应该是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 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使学生能够成功应对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挑战。

2.3 课程组织——以活动为依托, 创设生命自我成长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 独立型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 如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等。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课程, 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让学生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和理念, 但因其模式单一, 互动性较差, 不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受学生青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感悟与发展, 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 这一点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组织, 须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活动而活动。生命立场下, 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是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安排, 应是通过创设适合心理成长的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拥有自我体验, 自我发现, 自我成长, 自我超越的可能, 最终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实现生命的超越。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促进发展的可能, 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发现并利用它, 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契机。

2.4 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进行整体性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 也存在着如何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它不同于其他的课程, 对其评价不能局限在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知识掌握上, 而应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利于发展的情境以及学生是否抓住了发展的可能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上。判断心理健康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这一目标可能是预设的、既定的, 也可能是在活动中生成的。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的任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成的目标, 也都应该成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

在生命立场下的课程评价应该是整体性的评价。经验主义和整体评价都建立在如下的假设之上:我们所有的教育努力, 包括评价, 都应该来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7]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活的主体, 关注学生的生长, 是评价课程效果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起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 即使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微小的变化都应纳入评价的范畴。同时, 整体性评价应该是动态性的, 也就是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课堂外的成长、发展的信息, 而不仅仅最后的发展结果信息, 积极地促成变化的发生。再次, 要对学生的感悟进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还在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分享与感悟。通过学生的分享, 并通过对学生言行变化的观察, 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进而检视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小结

生命立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应该是将人作为关怀的起点, 将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课程的归宿, 热爱并尊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个体, 将生命的超越看作是最高的价值。在生命从不成熟到成熟, 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中, 需要实现自我对生命超越。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 引导学生具有超越自我的心向, 激发实现学生自我超越的潜能, 并为学生达成自我超越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2.

[2]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9.

[3]刘济良.生命的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93.

[4]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兼论教育中的而生活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8-13.

[5]姚本先, 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200-203.

[6]刘德华, 李勋亮.叶澜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解读.教育科学研究, 2011:28-31.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 )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为代表,对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理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模式,以力图唤起人类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为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这一思想与理念逐渐被人们理解与接纳。它正以一种全新的态势冲击着传统心理学,指引着人们尝试以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与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重视人类幸福、快乐、满意和发展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在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它还吸收了消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新的理念,即积极心理理念。这种理念将心理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无疑是心理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们的心理教育也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升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传统主流心理学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或是单纯地归结到生物医学的病理模式当中,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解过于狭隘化,强调将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个体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忽视了广大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空泛和抽象,在引导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培养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心理问题,因此,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使大学生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积极心理学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然而,国内学者的众多研究成果往往仍停留在问题的描述层面,过分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反映的是消极心理学模式下的研究范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枯竭化已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全新价值定位,倡导积极人性,要求关注研究人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正面、积极的解读,从而挖掘人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品质来帮助人主动寻求良好的生活状态,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的。这种价值取向必然给当前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以冲击,它从新的视角丰富了高校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培养其利用积极的思维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积极心理学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各种咨询、开设讲座等。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这种人性观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重视教师的发展和运用其积极心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融合,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充分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等。

三、积极心理学实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

(一)实现理论基础的创新

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理论来源和技术支持。什么样的理论决定什么样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导向”模式是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影响下形成的工作方式,究其实质是因其理论基础的性质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是不同于以往心理学的积极理念,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的科学,其理论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积极的血液,从消极走向积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理论的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现理论变革的同时也实现了理论的整合。积极心理学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技术。因此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的创新还表现在理论的整合方面。

(二)实现教育思路的创新

积极心理学实现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构建积极品质,实现积极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预防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通过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地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采取方法增强这些积极品质从而实现积极预防。也就是说,心理学家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乐观的品质,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抑郁和焦虑,而不是一味地去修正缺陷。

(三)实现技术手段的创新

采用多种测量技术,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正面指标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而作为正面评价指标之一的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已经形成以结构化问卷测量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的多样化测量体系,为全面、准确、深入揭示幸福的本质,评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提供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持。

同时,新型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用积极干预来进行心理问题的解决。积极心理干预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入手,通过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潜力,从而实现问题的消解与积极力量的升华。积极干预主张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积极力量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获得的,而是在干预中个体自主建构得来的,是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掘与培养,是积极力量的保持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7.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10

1. 网络环境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网络最大的价值在于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但正是这种共享, 导致网络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 各种多元的价值观并存, 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和反动势力借助网络鼓吹和散播他们的政治标准和价值观念, 而个别大学生因为分辨能力较差, 导致其价值观和道德观认知偏离正确方向。

2. 网络交互的非直接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中, 人们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载体进行沟通。这种非直接接触的交互模式往往有利于兴趣相投的人进行交流, 他们借以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缓解压力。

但是这种交互毕竟是虚拟的, 缺乏直接的联系和情感体验, 这种虚拟的交互体验会让大学生沉溺其中, 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际。

3. 网络空间环境的虚拟性对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 环境的变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大部分人群会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 表现出与自己性格不符的行为来。而网络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就是在虚拟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在网络环境下, 大学生的行为出现了极大的放纵, 但也增强了他们的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

二、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 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快捷性

在网络环境中, 信息传递便捷, 而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张性。这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心理辅导和咨询环境, 为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网络空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网络空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 学生只需要登录终端, 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影响, 随时随地开展信息的获取和交换。

3. 网络环境可以兼顾个体和整体

网络交互具有很强的隐秘性, 消除了学生面对面进行心理咨询的尴尬和紧张, 让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心理问题开展咨询和学习;同时老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中存在的共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 既可以一对一, 又可以一对多, 兼顾了整体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

1.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构建网络平台是为开展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有建设一个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才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心理知识资源获取平台, 同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咨询和辅导, 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架起利用网络沟通的桥梁。

2. 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来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和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 促使他们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这套机制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提高自制力。

3. 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干预体系

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出现这一现状, 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体系,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中, 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教育, 为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依据。

总之,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网络工具, 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让大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得到各方关注, 但是其中过多地关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负面影响, 忽视了网络本身只是工具的特点。本文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优势方面进行分析, 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系统地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志刚.网络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科学家, 2011, (6) :129-131.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改革突飞猛进,信息量日益“爆炸”的今天,人们心理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承受各种挫折的能力小,心理较脆弱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问题更不容忽视,这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学生、教师深思。作为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的教师,我在此略谈一二。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造成当今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种。其中外部原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而内部原因则大部分是个体本身由于年龄小而形成的片面认知、好动、自控能力弱等造成的。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的影响在其他两个外部因素中作用尤其明显。众所周知,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健全而温暖的家庭能给孩子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关爱,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必然乐观。反之,一个缺失主要成员的家庭,孩子缺少关爱,使他们必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自卑,久而久之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例如,一个长期生活在有家庭暴力中的孩子,长此以往,内心阴暗,缺乏关爱,孤僻,有暴力倾向,这对他以后的家庭和生活都有深远影响。

2.学校因素

学校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态度也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例如,一位老师用粗暴的语言辱骂学生,这样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厌恶、反感老师,甚至对这位老师所带学科也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成绩下滑,师生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3.社会因素

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当然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还未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认知度较片面,自然身心各方面更容易受到影响。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由小学生本身决定的,由于他们年龄小而未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较片面,好动、自控能力弱、承担挫折的能力小等造成心理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独生子女尤其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和家人的过分溺爱使独生子女承担挫折的能力尤其小。有时因老师或家长语言不和就离家出走。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携手共同关注下一代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需要学生本身、家长的配合和沟通,还需要全社会的爱心,让我们共同关爱祖国的下一代,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

(二)学科渗透,润物细无声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对各年级的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如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实际的思考。我们身边也有一些手捧空花盆的人,他们不虚荣,不虚伪,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必备条件是诚实守信。总之,教师要学会有意识地渗透。

(三)沟通——打开心灵之窗

学生出现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解决生活上各种苦闷,从而打开心灵之窗。

目前,在新课标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需要教师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同时还需要及时沟通,倾注一片爱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灵活运用、标本兼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人格不断得到完善、和谐、发展、升华。

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当今世界早已进入以个媒体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因素, 同时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时代特征与当代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的问题。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度较高, 加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 以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大众化,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1. 心理满足下的精神空虚

新媒体形式丰富、功能便捷, 身受90后大学生喜爱。一方面, 新媒体带来的广阔视野, 让大学生接触到自己从未接触的领域, 能搜索到各种想知道的信息, 满足猎奇心理;另一方面, 利用新媒体, 拍照、付账、观看影音等生活方式都越加便捷, 尤其贴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态度, 满足其不爱繁琐的心理。然而, “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语言短小精悍, 新媒体表达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度和系统性, 使大学生群体形成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文化舆论氛围。[1]这种氛围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求知探索、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精神, 很多学生不能全面地了解社会热点或者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他们多出于摆脱无聊、消遣时间将大量精力放在新媒体上, 从长远看, 最终会影响其奋斗的劲头, 呈现一种集体浮躁的心理现象。

2. 认知提高下的价值情感危机

新媒体信息的广泛传播使90后大学生能随时随地关注到当前社会乃至世界的热点问题, 加上网络的匿名性, 大学生已经成为在新媒体平台中发表个人观点与立场的有力队伍, 90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社会化能力有一定提高。然而, 信息爆炸也带来了信息的良莠不齐, 不少歪曲信息通过新媒体蔓延, 有些甚至有悖于国家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最终形成, 无法客观地辨别是非, 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另外, 尽管新媒体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 却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文本信息代替言语, 符号代替表情, 线上交流大大超过了线下交流。还有个别年轻人沉溺在虚拟世界中, 变得越来越“宅”, 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情感的维系变得薄弱, 同时也增强了彼此间的不信任感, 90后大学生因情感缺失发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在近些年有了明显增多。

3. 情绪宣泄下的心理依赖

新媒体的形式多样与应用广泛, 为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宣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网络热词“吐槽”便是年轻人利用新媒体宣泄自我的最好证明。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习惯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绪,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降低心理冲突的作用, 也为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提供了又一个平台。然而,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把握。据了解, 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依赖症候群”的规模迅速扩张, 尤其是9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尤为显著。[2]大学生无时无刻的刷微博、刷朋友圈, 上课、吃饭、睡觉都抱着手机, 在心理上对手机等新媒体越加有一种依赖与束缚。尤其对一些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 学习、做事的精力很难集中, 将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虚拟世界里。

二、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探析

把握时代特征与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 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 利用新媒体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新媒体作为新的媒介平台有利于弥补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不足, 通过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逐步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 更重要的是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让其更易于接受。高校应从整体上规划和实施一套系统化的新媒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覆盖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通过新媒体, 打造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形式, 增加线上的心理教育, 贴近90后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使更多的心理教育在新媒体上进行, 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2. 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的校园心理活动

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 越来越多的校园活动通过新媒体在学生们的指尖上进行, 微电影、微小说、手机摄影等征集或比赛, 拼的是新意和创意, 深受90后大学生喜爱。新媒体的便捷, 让大学生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 动动手指便可以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放松身心。同样, 校园心理活动也要抓住学生们的喜好, 通过新媒体设计新颖有趣的心理活动, 如心理原创微博、心理微视频、心理海报设计、线上漂流瓶、笑脸征集等, 丰富校园心理活动的方式。一方面, 通过新媒体这一新形式, 大力增加心理活动在整个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比例;另一方面, 利用新媒体简洁、快速、新颖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在校园心理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有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

3. 利用新媒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形式

微信平台、APP等新型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的主要媒介, 以新媒体为依托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APP、心理微信公众平台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形式的新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新媒体传播的特色和优势, 结合当前心理教育内容的变化, 整合原有资源, 增加心理教育宣传的互动性。一方面, 开设不同的专栏, 如心理美文、心理测试、心理FM、心理短片等, 通过丰富的影音与视觉效果, 图文并茂地使大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得心理知识, 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心理相关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 通过对心理平台设置留言、投票等模块, 让发送出去的推送信息有所反馈, 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趋向, 以参与性与互动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4. 利用新媒体拓展线上心理咨询途径

线上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一种途径,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90后大学生个性较强, 比较注重个人形象和面子, 大多不愿让老师或同学知道自己遇到了心理挫折。针对这一情况, 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开设线上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理答疑服务, 通过匿名或者相对隐私的方式在线辅导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这种途径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或者针对自身遇到的困难寻求帮助, 而不需顾虑到面子问题。同时, 也有利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加快捷地指导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另外, 线上心理咨询还有利于资源整合与共享, 建立校际间乃至某一地区的心理咨询联盟, 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更大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杨敏、黄小梅:《构建“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PP》, 载《亚太教育》2015年第14期。

上一篇:术后同步放化疗下一篇:绩效考核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