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史评估

2024-06-13

健康史评估(共4篇)

健康史评估 篇1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由于健康评估技能考核各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近几年教学实践部分相对薄弱。还有人认为健康评估里的内容在医士专业的诊断学里也有, 因此健康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主要由医生来完成, 护士更需要的是基础护理技能的熟练操作, 其实不然。下面就健康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教学当中的一些经验作如下阐述。

1《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整体护理, 健康评估就顺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而产生。整体护理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充分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其护理程序有5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评估即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 也是护理程序的基础, 只有对病人作出及时、全面、准确的护理评估, 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 对病人实施恰当的护理, 故健康评估也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关键所在。《健康评估》内容与医士专业的《诊断学》有些相似, 但介绍的侧重点不同, 《诊断学》重在从病人的诸多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中得出医疗诊断, 《健康评估》则是从病人每一个症状、体征引起的具体反应中找出护理问题。因此, 对于同样的内容, 《健康评估》不同于《诊断学》的讲授重点和教学要求, 也就是说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收集资料, 从而解决护理问题, 护士应能独立完成, 不应依赖于医生对资料的收集。

2 强化实践教学

2.1 课时分配

中专教材《健康评估》共有54个学时, 实践学时只有14学时, 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占6学时。其实中专护理专业开设有心理护理课, 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精简为2学时, 这样身体状况评估实践的8学时就可增为10学时, 另外2学时可安排健康评估课程结束之后临床见习, 这样可适当增加实践时间, 有利于巩固学生健康评估的实践技能。

2.2 健康史评估

这部分的实践学时为1学时, 可组织学生角色扮演进行健康史的采集。因学生临床知识结构尚未建立, 老师可参与其中强化指导, 全班同学协同合作进行健康史的采集;另外老师还可以搜集几个有代表性的健康史采集资料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播放, 让学生鉴别, 指出采集过程中不妥的地方, 并予以修正, 从而加深学生对健康史采集的方法、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的认识。

2.3 身体状况评估

这部分实践学时为10学时, 可分为5部分, 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头颈部检查2学时, 胸壁、胸廓、肺和胸膜检查2学时, 心脏血管检查2学时, 腹部评估2学时, 脊柱、四肢、神经反射评估2学时, 每部分的实践部分均安排在相应理论内容讲授之前进行, 为加强实践操作, 笔者结合附有每步相应评分标准配套的护理体检操作标准手册, 对学生进行示教讲解, 然后学生2人1组交换做病人和护士, 结合小册子上详细的步骤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随堂考核学生的操作情况并作记录, 以督促学生学习。学生2人一组互作病人, 因学生身体状况大都正常, 所以同学们之间相互检查只能熟悉正常人的身体状况, 病态的改变在同学们身上无法检出, 为了弥补同学们之间练习的缺陷, 譬如心肺的触、听诊, 可利用多功能心肺触诊、听诊电子标准化“患者模型”进行练习, 在这些模型人身上学生可以形象地感受震颤、异常的呼吸音、异常心音和心脏的杂音,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加深了印象。还有一些病态表现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形象演示:如甲亢面容、满月面容、慌张步态、剪刀步态、肝硬化患者腹部水母头样曲张的静脉、匙状甲、脑膜刺激征表现、桶状胸、巨颅、尖颅等等。

2.4 常用实验室检查评估

这部分实践学时2学时。对护士专业的学生来说, 实验室检查部分学习的主要内容为: (1) 标本的采集; (2) 实验室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实践课上要特别强调标本的采集, 譬如同是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时, 尿标本采集是用清洁容器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200m L及时送检;尿细菌培养时, 尿标本采集最好在病人应用抗生素之前, 用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和尿道口, 留取中段尿 (最好为早晨第一次尿) 于消毒容器中, 立即送检;采集24h尿标本做尿蛋白或尿酮体定量时, 应加入防腐剂;早期妊娠诊断试验时, 以晨尿为好等。让同学明确不同的检测项目, 标本采集的要求不一样, 而且标本的采集正确与否是检测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病人情况的一个前提, 也是能否正确诊断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让学生认识到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并认真采集。另外要注重化验单的阅读, 可提供几份常见化验单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它的临床意义。

2.5 心电图评估

这部分实践学时2学时, 要达到2个目的: (1) 学会做心电图。可以根据学校心电图机的台数每5~6个同学1组, 学生自己做心电图, 随着自己和同学的心电图徐徐从心电图机里出来, 大家自然会产生阅读心电图的欲望; (2) 发放几份常见异常心电图到同学手上, 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进行辨别, 并说出理由, 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加深心电图的认识。

2.6 临床见习、书写病历

课程即将结束, 2学时组织学生临床见习, 引导学生重点注意带教老师如何采集病人病史、如何进行身体状况评估, 并做了哪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历书写实践课1学时, 把病历书写纸发给学生, 让学生结合临床见习的情况书写一份护理病历, 教师予以指正。

2.7 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 医学模式正在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今天, 人文素质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应教她怎样做人, 怎样用人文情怀去关爱病人, 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因此在教授每一项实践技术的同时, 还要在操作中渗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并将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 更好地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2.8 考核

健康评估的考核应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由于学生多项目多, 大多数学校实践部分考核均为抽签决定所考核的部分, 所以要真实反映学生情况, 实践考核分数还要结合课堂练习考核的分数, 有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才会督促学生甚至老师重视健康评估的学与教。

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体会 篇2

1 健康评估教学的几点体会

健康评估这门课程具有特殊性,除了理论部分外,更多的是临床技能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接近一半的课程需在实验室和医院完成,且经过一次学习学生很难准确掌握,需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同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是二年级第二学期,无任何临床知识和经验,理解某些临床概念比较费力,故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必须注意教学方法和技巧。笔者经多年教学摸索,有以下几点体会。

1.1 病例引入法(C a s e-B a s e d L e a r n i n g,C B L)

病例引入法即利用临床真实病例并结合实际病例讲授计划内容的一种方法。如讲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病人呼吸常有“烂苹果味”。如18岁女孩,开始其体发出苹果味,有淡淡的香气,周围人误以为她是传说中的“香妃”,后来随着病情的加重,才去医院确诊为DKA。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深刻。

1.2 问题导入法(P r o b l e m-B a s e d L e a r n i n g,P B L)

如讲授水肿症状时,先提出问题———如果病人出现了水肿,应考虑哪些方面的疾病,应该怎样对病人进行问诊和身体评估。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回答问题的思考中,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不是教师单纯说教、“满堂灌”。讲授发热症状时,先提供一例发热病人供学生讨论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1.3 引入标准化病人

进行病史采集时,学生两人一组,一人作为标准化病人,另一人进行问诊,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可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践来巩固理论的掌握,同时也使学生在碰到真实病人时不至于“怯场”。

1.4 注重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能图文并茂地展示授课内容,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如讲解心脏叩诊时,可利用多媒体勾画出心界的大小(正常心脏、梨型心、靴型心),听诊教学除用语言描述心脏杂音的6个特征外,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其声音特性。

1.5 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每堂课结束时均告诉学生下堂课的讲授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对所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对不懂的地方有所侧重。每次上课均进行课堂小结,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明确重点。健康评估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预习、复习的重要。

1.6 善于总结提炼顺口溜或图表

如讲授心电图电轴时,判断电轴是否偏转,可用Ⅰ、Ⅲ导联的主波方向为标准,Ⅰ导联放在上面,Ⅲ导联放在下面,“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偏,都向上都不偏”;讲授心脏杂音时,把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特点列表进行比较记忆等。

1.7 部分内容采用双语教学

医学教学离不开外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专用单词,第一次听很陌生,但多重复几次,特别是通过临床护理授课多次出现,学生就不再感到陌生。这也可为学生日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1.8 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本科学习阶段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除了开设科研设计等有限的专门课程外,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还应结合该理念进行灌输培养。如讲授颈静脉怒张时,可以让学生测量正常人群平卧时,半卧位30度、45度、60度、75度及坐位时其颈静脉充盈程度,为找到更合理的判断颈静脉怒张的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2 结语

以上教学方法需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优化使用。要教好健康评估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加强总结提炼,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技巧,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健康评估》教学改革初探 篇3

1 调整教师结构

由于《健康评估》操作性很强, 故任课老师都选用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内科医生担任, 他们对于身体评估的操作流程相当熟悉, 并且能解释其中的理论依据, 使学生能领会、理解, 进而易于掌握。相反护理专业的老师由于在实践工作中很少亲自为病人作身体评估, 大多依赖于医生对病人的体格检查, 参照医生书写的病历来书写护理病历, 故并不擅长于身体评估, 所以护理专业的老师并不适合教《健康评估》。

2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多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其主动性。有直观启发、对比启发、角色转换式启发等模式。直观启发即通过给学生观看图片、视频或到医院观察病人, 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思考, 并进行启发,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比启发即将一些难以区分的知识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 找出异同, 并予以解释和启发, 便于理解记忆。比如对于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呼气性呼吸困难的学习可运用角色转换式启发, 即让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 体验不同的角色, 特别适合用于问诊教学。启发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4]。丰富了教学形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多媒体教学:《健康评估》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尤其是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 可通过视、触、叩、听的基本手法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 为进一步的护理提供依据。但由于各种原因, 造成了学生临床见习、实习难, 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多媒体心肺电子标准化病人体内有大量的阳性体征, 可供学生反复练习, 创造了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标准化病人相结合的新模式, 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心电图是《健康评估》的重点、难点, 形成原理复杂, 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 传统教学方法效果差。采用多媒体模拟心脏电生理过程, 模拟心电向量环的形成及二次投影, 模拟心律失常产生的原理等, 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 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图、声、动画效果, 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使学生身临其境, 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介导直观情景教学, 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5]。当然,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不能完全依赖, 也不能取代理论和实践教学。

(3) 案例式教学:用一个生动案例引出本堂课的内容, 并根据案例、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一边学习新内容, 一边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学完之后再回到该案例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让学生不断思考, 学以致用,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及运用知识主动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用肝硬化腹腔积液的案例进行腹部评估的教学, 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案例进行胸部评估的教学, 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 情景模拟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学中设置教学所需要的、具体生动地模拟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情景, 护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扮演不同的角色, 同时组织护生进行学习、讨论, 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为护生提供了多元、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引导护生学会学习, 培养护生学习的主动性, 弥补长期灌注式教学导致的学生主动性和主体精神的缺失[6], 有利于师生互动, 增加了师生的融洽度, 特别适合于问诊的教学。因为在问诊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直接接触病人, 学生大多不知所措, 不知如何问诊, 亦不知如何控制谈话的局面。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也是情景模拟式教学的要求[7], 转变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更多地提倡独立思考和主体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健康评估》的考试分为二部分, 一部分为理论考试, 占60%, 一部分为操作考核和平时成绩, 占40%, 包括身体评估的考核, 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这种理论和实践湘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对教与学进行评价, 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健康评估》教学改革, 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烦繁, 郭明贤, 徐莎莎, 等.关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7 (7) :675-676.

[2]朱晓红, 李淑迦, 李俊.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高等护理教学方法及特点[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3) :285-286.

[3]周乐山, 何国平, 张静平, 等.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护理研究, 2008, 22 (9) :2335-2336.

[4]杨丽峰.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3) :80-80.

[5]孙再晓.健康评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7) :275-275.

[6]程利, 金巧云, 何平先.场景模拟教学法在健康评估问诊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11, 1 (1) :162-163.

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研究 篇4

1 流域概况

1.1 流域面积、水系分布特征

汾河上游流域范围包括4县县域范围, 分别是忻州市宁武县的部分地区, 忻州市静乐县、吕梁市岚县和太原市娄烦县的全部辖区, 流域面积为5268 km2, 占宁武、静乐、岚县及娄烦四县总面积的92.5%。汾河上游总长122 km, 河道平均坡降4.5%, 河床最宽者1 km左右, 最窄者不足50 m, 河网密度为0.3 km/km2。流域内水资源比较缺乏, 地表径流模数为6.73×104m3/km2, 为山西省平均值7.3×104m3/km2的92.2%。平均每亩耕地占有地表水152.64m3, 为山西省平均值195.81m3的78.0%。平均每人占有地表水299.5m3, 为山西省平均值475m3的63.05%。

1.2 生态功能定位

汾河上游属于管涔山汾河源头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IVA-1) 和汾河上游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IVB-1) 。

1.3 流域水污染状况

2010年, 汾河水库控制流域排放化学需氧量0.51×104t, 氨氮712t。COD和氨氮的排放主要来自生活源, 分别占全流域的65.41%和82.92%。其次为农业源, 分别占31.92%和16.80%。工业源相对很少, 分别仅占2.37%和0.28%。

2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方法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参照环境保护部《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指南》确定的方法进行。以水域和陆域生态系统为评估对象, 从生态结构、服务功能和压力状况3方面构建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基本框架[3]。

2.1 最小评估单元划分

流域是由不同等级尺度的汇水区域和具有水文功能的连续体组成的自然地理单元, 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因此, 选定合适的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尺度单元对于认识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生态与水文过程, 进行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框架的设计和指标体系构建至关重要[4-6]。评估单元划分的技术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的水文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进行流域的自动分割;在流域自动分割完成后, 结合行政区划 (如县、乡镇、村边界) , 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以便于流域综合管理。

2.2 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指标包括5类13项, 水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生境结构和生态压力二类, 共5个指标;陆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生态格局、生态功能和生态压力三类, 共9个指标。评估指标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 分评估对象、指标类型和评估指标3个层次, 指标权重见表1。

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健康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水域和陆域健康指数加权求和, 构建综合指数WHI, 以该指数评价各评估单元和流域整体的健康状况。综合指数WHI计算公式:WHI=Iw Ww+ILWL。其中:Iw为水域健康指数值, Ww为水域健康指数权重;IL为陆域健康指数值, WL为陆域健康指数权重。Iw和IL分别由各自的二级指标加权获得。

3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结果

3.1评估单元划分结果

汾河源头至汾河水库大坝段, 共划分为5个评估单元, 具体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

3.2 流域生态健康状态评估

3.2.1 陆域生态健康评估结果

利用综合指数法, 依据森林覆盖度、景观破碎度、重要生境保持率、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水土保持功能指数、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建设用地比例、点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等指标及其权重, 对各子评估单元的陆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见表3。

3.2.2 水域生态健康评估结果

利用综合指数法, 依据水质状况、水生生境干扰指数、平水期水量现状、水资源利用强度以及河道连通性等指标及其权重, 对各子评估单元的水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见表4。

3.2.3 流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估结果

利用综合指数法, 结合各子评估单元陆域、水域生态健康评估结果, 得出各子评估单元生态健康综合评估结果, 详见表5。

4 汾河上流流域生态健康保护建议

4.1 优化空间格局, 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

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 明确不同生态区域内的建设活动、生产方式、生态功能、产业布局等。

4.2 加强流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开展流域内环境风险源排查, 建立环境风险源档案, 加强排水企业和环境风险企业的监管;严格尾矿库持证运行情况监管, 做好尾矿库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4.3 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

对汾河上游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进行规范, 完善治污设施, 实现废水“零排放”;对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养殖场实施关闭和搬迁;要求规模化和专业户畜禽养殖场径流出口处建造排水沟, 将其径流转移到处理池或作其他用途。

4.4 建立健全汾河上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制定汾河上游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政策, 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力度, 实施有效的补偿措施, 促进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刘永, 郭怀成.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孟伟, 张远, 郑丙辉, 等.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应用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关键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 (6) :906-910.

[3]王文杰, 张哲, 王维, 等.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框架及其评价方法体系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 2 (4) :271-277.

[4]龙笛.浅谈流域生态环境健康评价[J].北京水利, 2005 (5) :6-9.

[5]邓红兵, 王庆礼, 蔡庆华.流域生态学:新科学、新思想、新途径[J].应用生态学报, 1998, 9 (4) :443-449.

上一篇:持续有效下一篇:县域电网的发展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