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有效

2024-06-13

持续有效(通用12篇)

持续有效 篇1

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以及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江苏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 (暂行) 的通知》, 一年多来, 苏州通信行业已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共建共享基站196个, 共建共享管道144.6公里, 共建共享杆路23.38公里, 节省建设投资已突破亿元。在苏州市轨道建设谈判中, 由各家运营商授权行业协会组织的谈判小组也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苏州市通信行业协会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中, 就当前行业内和行业外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观念问题、有效开展问题、如何持续开展问题进行了思考, 借此机会, 与业界同仁共同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观念:

市场经济就是适度重复建设的经济共建共享就是要避免过度重复建设

1992年底, 三部委联合向国务院正式提出组建“联通公司”的报告, 当时邮电部提出了反对成立的理由, 即联通公司成立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而当时有人反驳:市场经济就是重复建设的经济, 没有重复建设就没有竞争, 重复建设是市场经济必须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具有垄断性的电信行业, 要打破垄断, 不重复建设, 如何竞争?适度的重复建设可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正是这一观念, 使得共建共享工作难以展开, 加之产权改革难以到位, 中国电信行业改革开放以来, 重复建设愈演愈烈, 不要说适度, 就是用过度也毫不过分。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统计, 2002~2006年,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1235亿元,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 重复投资问题突出, 网络资源利用率偏低, 通信光缆利用率仅为三分之一, 且增加了企业的折旧和运行维护费。时任电信业重复建设课题组组长的杨贤足同志曾发感慨:“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

显然, 这样过度的重复建设, 弊大于利, 并会严重阻碍产业健康发展,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观念的转变。

其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 客观环境变化, 行业外各种因素的制约, 给运营商重复建网带来困难。例如当前站址选择、地面重复开挖以及手机信号进入地铁、机场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困难。同时, 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的合法地位正受到部门、地方利益的挑战。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 建设和谐社会新形势下,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已不得不提到行业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上来。

第三,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与西方不同。政府属于主导地位, 包括改革的目标、框架、方案、规划都要由政府组织制定和实施, 因此, 我们必须贯彻上级精神, 坚定做好行业协会在共建共享工作中的探索。像奚国华副部长在全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推进会上要求的: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做好共建共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 只有观念转变了, 过度重复建设才能避免, 共建共享工作才能快速有效持续的推进。

有效:

从被动依靠资源优势的竞争到主动不断创新的有效竞争

电信产业是一个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 而资源稀缺正是形成电信产业自然垄断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初期, 电信行业的主体企业利用号码资源、网络资源、互联互通技术资源等竞争优势, 挤兑竞争对手, 使得本地竞争机制无法构建, 更难以形成有效竞争。

如GSM移动电话是联通最先建立的, 但长期无法与其它电信网络正常互联互通, 使得联通投资百亿、千亿的网络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再如, 刚拆分后的中国电信无法获得移动通信牌照, 为了寻求新业务增长点, 无奈造就了300亿元小灵通投资, 400个城市的覆盖, 发展了数千万用户, 成为国内电信史上代价较为深刻的教训。

中国电信业过度依靠资源优势的竞争, 造成了公平竞争的失衡, 也使得电信改革不断地横分竖切、分拆重组, 大大地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同时, 电信行业国有资本的过度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也一直被社会诟病。据统计, 国际一流企业通常以20%~30%核心资本支配, 就可以调度70%~80%其他资本。而我国电信企业, 以超过60%国有资本支配, 却调度不足40%其他资本。造成国有资本利用率极低, 阻碍了行业有效发展, 严重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也影响了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提高。

迎来3G时代, 国家坚定地推进电信行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设, 网间携号转移和三网融合的发展战略, 这必将引导促进电信企业从资源争夺的竞争, 从被动依靠资源优势的竞争, 向主动不断创新的有效竞争转型, 必将极大地提高电信企业竞争的综合实力。

重组后的中国移动, 面对TD制式3G网络暂时失去的资源优势, 迅速地布署开拓物联网新市场, 在无锡成立了“感知中国”物联网研究院, 在苏州成立“物联网”应用中心。苏州移动陈炜总经理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经常和同志们开玩笑, 当庄稼地收完了, 我们只好下河去摸鱼。这时候, 就要不断创新, 通过创新去满足客户所有的信息要求。物联网是个最好的契机, 有人测算物联网的价值是互联网的30倍, 我们做了一个符合实际的正确选择。”

这正昭示了电信企业从被动依靠资源优势的竞争向主动不断创新的有效竞争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持续:

加速建立相适应的法律环境崇尚公平竞争建立长效机制

工信部共建共享通知的的发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 对共建共享能否持续有效推进都存有担忧, 其原因无非是产权、观念、技术、运行维护、社会环境、协调等如何破解的问题。但不管问题有多少, 破解难度有多大, 正如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通信企业来说, 共建共享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 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新革命。下面就问题的破解, 谈三点看法。

破解之一:电信法

中国电信业改革开放近20年了, 《电信法》仍迟迟未能出台, 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环境的完善建设未能跟上电信业发展的形势。显然尽快出台《电信法》将防止重复建设纳入电信立法, 实行网络管道开放原则, 网络元素非绑定政策, 移动共建共享政策, 通过电信法来协调各方利益, 把共建共享监管由目前行政手段, 逐步转向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并用的长效机制。

破解之二:产权制度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迅速地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力不断提升和走向国际化, 由政府主导、外因推动、行政监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对电信行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市场主导、内因推动、法律监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要加速建立起来, 这样核心资本调配效率就能大大提高, 能共建的就不会自建, 能共享的就会租赁, 过度的重复建设就会避免, 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就会扎扎实实地建立起来。

破解之三:崇尚公平竞争

事实上, “共建共享”将会从本质上逐步扭转重组后三大运营商目前失衡的竞争局面。将使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由原来资源、资金以及规模上的竞争逐渐转变成在服务、技术、创新上公平、有效的竞争。

崇尚公平竞争, 将引导行业、企业、不仅追求个体、企业、局部的绝对利益最大化, 更要追求行业投入产出的最大化, 国家投资效率最大化, 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使得在相同效益情况下, 让国家为行业投入的成本大幅下降, 使国家为社会其它福利投入更多的资金, 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 使得公众能更多更好地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这或许是我们企业家、企业追求的“社会责任”, 是“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宽泛、深刻的理解。

崇尚公平竞争, 我们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亩三分地, 自给自足, 至死不相往来、不谈合作的农耕文化, 向现代商业文明崇尚公平竞争、诚实守信, 永不放弃价值的追求转变。通过文明、道德建设, 再解决《电信法》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 企业与企业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 无法依靠合约和理性的规定、法律来实现。这时, 人类的理性必须让步, 让位于更广阔的人性的地方。也就是说, 决定这种合作机制的另一关键点, 只能是合作双方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念和文明。只有物质与文明一起抓, 才能真正实现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 社会利益最大化, 共建共享持续有效推进。

而当前, 更期望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围绕共建共享利益合理再分配, 监督考核与奖惩, 共建共享社会环境协调 (如已出台的工信部《关于加强铁路沿线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通知》, 《关于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中供电问题的通》) , 共建共享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与透明, 共建共享技术平台创新与研发的工作。只有这样, 长期的规划、措施的落实, 共建共享的持续有效推进, 长效机制的建设, 就一定能取得我们共同期盼的成果。

持续有效 篇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中形成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它是以人为本管理为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追求最理想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新理论。它是一种企业管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效益文化。我们公司自成立以来,构建了以“五个和谐”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建立了科技兴油和人才强企等机制,施行企业管理新理念和科学管理模式,在油田开发建设、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油田持续有效发展的目标,更需要起凝聚作用、竞争作用和教育作用的企业文化支持。

一、油田持续有效发展需要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我们分公司和其他同行企业一样,无论油田的储量大小,产量高低,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就必须依靠优势弥补不足,注入动力而得到长远的发展,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与物质建设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生产力,就会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应该注重发挥精神作用的功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精神具有导向功能。企业精神能为员工指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四十六年,是一个推崇先进,宣传典型,靠榜样指明方向的历史,从会战时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五面红旗”,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申冠,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以至新“五面红旗”等,每名先进都代表那个时期队伍的面貌,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更构成了每个时期的企业精神,也形成了一整套的大庆精神。为此,大庆这个名字响誉中外,大庆人也因大庆精神而感到自豪。站在历史的高度,过去大庆精神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壮举,现在乃至今后油田的持续有效发展,中国石油工业在世界的崛起,更需要弘扬大庆精神,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使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植根于员工心中,用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不断教育员工、引导员工。

企业精神具有行为准则的功能。企业精神是企业管理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是一个用标准和准则规范人们行为,再通过行为体现在工作和风貌的过程。自我们**组建以来,作业区党总支始终抓队伍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的树立,并坚持从点滴入手,抓员工的起居、内务管理、文明礼貌用语等,在生活细节上树标准,在日常行为中抓作风,努力树立一个文明有素质的员工队伍形象。在工作中,作业区建立完善了各项制度,严格了各项工作标准,在全作业区广泛开展了“创建样板井站,争做标准岗位”的劳动竞赛活动,举行岗位操作技术和“百岗一手字”的大练兵活动;在党员和团员青年队伍中开展了“创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员工们创先争优、苦练岗位工作技能的积极性,自觉坚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高标准,使全作业区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井站的资料工作也整体提高了一大步,消灭了不合格岗位。

企业精神具有激励功能。激励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影响所引起人们的一种自勉自励、奋发进取的观念和行为,激发人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励总的来说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而企业精神属于精神激励,它能发挥多种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发展拥有无穷的力量源泉。我们作业区的各级组织始终注重运用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创建样板井站,争做标准岗位”等竞赛中,我们把每个月的检查结果和竞赛评比结果,不但同收入挂钩还与评比先进,选拔干部挂钩,评选分公司先进时优先考虑优胜岗位的骨干。这样做,激发了全体员工在各项工作中讲奉献、做贡献的积极性。

二、油田持续有效发展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发展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自己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企业信誉、员工素质、公共关系等,在社会和公众心目中所形成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无形的潜在资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有助于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感,吸引资金和市场占有份额;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促进各项管理工作不断上升到更高层次。石油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国企中占居重要位置,有优势,但我们不能有优越感;

有资本,但不能沾沾自喜,养尊处优,要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有足够的认识,要有压力,有紧迫感,有发展意识及效益意识。我们作为石油企业的一个作业区,要为分公司真正树立起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发展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为:

首先,要完成生产任务,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企业经济效益更是企业形象最重要的标志。原油生产是我们石油企业的第一任务,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分公司“十一五”目标任务和2006年工作部署,结合我区的工作实际,加大科学开发和科学管理的力度,用科技兴油,用科技稳产,当前要下功夫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发上做到精细攻关。强化科研管理,把完成产量的基点放在改善注水状况上,全力做好注水加药的开发研究,尽可能减缓老井自然递减。二是生产上做到精细管理。要进一步抓好油水井生产时率,确保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进一步提高注水质量,杜绝不合格水注入地下及减少注入水的低效循环;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为油田开发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重点跟踪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制定有效的保证措施,做到指标共管、责任共担。三是增产上做到精细挖潜,2006年,我区新井规划产油0.7万吨,措施规划年产油0.7万吨。我们要切实抓好新井、措施井产量能按计划运行到位;切实搞好对“低产、低效”井的治理工作,更好地实现各类井层的均衡开发。与此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积极为企业节省资金,减少浪费和损失,要用科学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具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要紧紧围绕我们分公司油田持续有效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目的,以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人心,为经济发展构筑良好的政治环境。如我们分公司提出构建“五个和谐”发展理念和规范化管理的新模式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是针对油田开发实践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而创建出来的,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和深化,已经充分证明了这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完成分公司“十一五”目标任务中,将指导和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发展。我们基层组织必须层层抓好贯彻和落实,做到真抓实干,发展创新,使分公司领导提出的各项目标都得以实现。

第三,要积极参与文体和社会公益性的活动,并有所表现。我们要把一些上级举办的文体等有益竞赛活动,当作展示员工良好精神风范的最佳时机,要做到在积极参与,努力展示自我的同时,要争取得到好名次,来增强员工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员工队伍的勇于拼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应参与一些公益性活动,如为特殊困难的员工、希望工程、赈灾募捐等,在社会上树立企业形象,教育和培养员工队伍良好的思想道德。

第四,要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自我。客观地反映企业的风格、信誉、员工的精神风貌,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们企业文化建设,宣传员工队伍为油奋战的典型事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来鼓舞员工队伍的士气,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油田持续有效发展需要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产品质量和企业实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文化底蕴的队伍是一支毫无发展前途和出路的队伍。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员工队伍的企业,才能称得上是现代企业。随着油田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们分公司开发的外围小型油田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开发的新技术和员工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不断加强技术人才实力和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对油田持续有效发展更具有其重要意义。

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要通过各种形式,着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一是把单位各岗位上表现突出、且文化功底深厚的技术干部送出去代培,进一步提高这些技术骨干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功底,带着开发工作中的难题去学习、去深究,努力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是请进来培训。聘请讲师、专家讲学,以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坚持岗前、岗位的技术培训。要采取集中培训和基层组织培训相结合,技术理论学习和岗位实际训练相结合,强化员工岗位练兵和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有效方法,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要做到岗位员工逐年进行高一等级的技术培训,并定期开展分工种,分技术等级的岗位技能比赛,评定技术能力等活动,达到培养人才、提拔人才、任用人才的目的,真正使员工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今年初,我们作业区开展了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旬一练、每月一考等岗位技术培训活动,调动了员工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通过几个月时间对员工的培训,目前已经见到明显的效果。

在工资、奖励的分配上,要把“四个不一样”的科学方法,充分体现在岗位员工身上。在企业的岗位员工中,在岗位工作时间有长有短,岗位操作技能有高有低,岗位工作的责任有大有小,岗位工作的完成有好有孬等,这些客观实际的个人现状,就可作为确定工资收入的条件,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既可有效促进员工刻苦学习岗位技术,认真做好岗位工作,又能有效地稳定岗位员工队伍,更加有利于油田持续有效发展。

注重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让员工在思想上引起共鸣。企业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发挥企业内各种群团组织的作用,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才能做到见效快、收效大。因此,各级组织应更多地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活动。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共青团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会要组织员工开展“创十佳”、“巾帼建功”等活动,在员工队伍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潮。这些组织和群众团体是企业领导联系群众,沟通上下级关系的重要渠道,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是极为有益的,对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实践证明,人在生产要素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企业的具体目标才能实现。

持续有效 篇3

2005年4月,公司新班子一上任,就面临着四大难题的严峻考验。一是维稳难题。我们承担军保破产任务的企业接连发生进京上访、堵塞铁路等群体性事件,中央领导同志就此批示30多次,企业维稳形势十分严峻。二是扭亏难题。一些经营困难的军需企业划入集团后,集团亏损企业达21户,占总数的一半,亏损额4亿多元,扭亏脱困压力巨大。三是破产难题。上级批复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军保企业达14户,分布在7个省、10个市,涉及职工38 370人,历史遗留问题多,实施破产困难重重。四是发展难题。由于历史原因,集团所属企业规模小而散,机制不活,效率不高。2005年营业收入仅160亿元,结构调整与改革发展任务艰巨。

面对困境,新班子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加强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既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当务之急,也是治企兴企的长久之策。集团公司党委按照中组部、国资委党委的部署,以“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有力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坚持“四好”要求,

牢牢把握创建活动正确方向

在开展创建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全面贯彻“四好”要求,以增强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四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升“六种能力”(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推动创新、风险防控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为着力点,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下功夫、求实效。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我们自上而下开展了“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大讨论活动,并在领导班子中连续4年开展“能不能发展,如何发展,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讨论,引导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正视企业面临的困难,坚定搞好企业的信心,增强维护稳定、扭亏脱困、推进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了“坚持两个解放,推进创新发展”的广泛共识;自我加压,三次提升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营业收入从23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响亮提出了以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带动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和实践途径。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紧密联系实际学理论,深入查找影响公司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措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大规模培养干部,不断提高治企兴企能力。我们确立了“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核心理念。从2006年起,在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国家会计学院等院校对集团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集中培训,已先后培训2 000多人次。2008年以来,又开展了“學经济、学财务、学管理、学技术、学法律”的“五学”活动。集团公司创办了人才学院,为开展大规模经常性培训创造了条件。我们还坚持有计划地选调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困难企业、偏远地区的企业任职或挂职,给他们加担子、压任务,提高他们攻坚克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完善机制加强协作,不断提升班子整体合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规范党委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职责权限,注重提升董事会的决策力和控制力、党委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经理班子的执行力和反应力,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在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分设的体制下,为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大力倡导和坚持“沟通是基础,支持是关键,信任是保障”的团结共事三原则,坚持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定期碰头会制度和领导班子例会制度,注重加强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和衷共济、团结融洽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注重加强党性修养,讲政治、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感情、工作讲配合。对班子内部出现的一些工作上的分歧,主要领导及时找班子成员交心谈心,加强沟通,努力提升班子的整体合力。

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良好作风形象。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带头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到不稳定事件的最前沿做工作,带头到“急难险重”第一线靠前指挥,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排忧解难,影响和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在前、做在前、改在前”,带头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我们建立健全了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企业领导人员的用权行为。我们还将部分纪委工作调整到总部机关审计风险部,实现纪检、审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还秉承“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的信条,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高标准,坚持不配秘书、不固定专车,带头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廉洁从业的良好形象。公司始终注重维护和发展职工群众的利益,逐级建立扶贫帮困基金,及时帮扶困难群体;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公司还集中解决了170多个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形成四个特色,

探索建立创建活动长效机制

领导班子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永恒课题。集团公司党委自觉把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总结经验,强化措施,创新方法,健全制度,坚持“三级联创、科学考评、动态管理、持续推进”,初步形成了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级联创。我们坚持在集团公司、所属二三级公司三个层面上同步开展创建活动,提出了集团领导班子要努力成为中央企业“四好”班子,二三级公司领导班子要努力成为属地党委、上一级企业党委、集团公司党委考评的“四好”班子;要求各级党委都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行政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分级确立了“四好”领导班子创建的目标和措施;公司制定了《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的实施意见》。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006年~2008年三个年度,集团公司、二级公司党委及地方党组织共评选表彰了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33个,其中:集团公司党委评选27个、二级公司党委评选17个、地方党组织评选3个。

科学考评。我们制定了《四好领导班子(申报、评选、复核)评审标准》,将中组部和国资委党委提出的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细化为28项具体指标、8项特殊加分标准,按照百分制,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逐一确定每个指标的标准分值。指标体系重点突出对经营业绩的考核,经营业绩的分数占总分的40%,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安全、环保、稳定、廉政“一票否决”,并将“四好”班子创建情况纳入企业业绩考核体系,对一星级至三星级先进集体的党政主要领导分别给予增加年薪5%~10%、班子其他成员2%~5%的奖励。对“四好”班子的党政主要领导给予增加年薪15%、班子其他成员增加年薪8%的奖励。

动态管理。我们坚持“量化考核、星级评价、优化升级、动态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自评—初评—复核—终评”四个程序,对创建活动进行星级评价,创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实现1~3级星级管理,从最高星级的先进集体中择优评出“四好”班子,对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和获得“四好”班子荣誉称号的单位实现动态管理,每年进行复核,合格的予以保留,不合格的予以撤消,不搞终身制。2008年度,集团公司考评、表彰了“二星级”创建“四好”先进集体5个、“一星级”先进集体8个,并撤销了两户企业“创建‘四好’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持续推进。 班子建设是永恒的课题,创建“四好”班子没有止境。我们始终把创建活动紧紧抓在手上不放,年年都在工作会议上进行部署,年年都列入公司年度重点工作,每年坚持做到“六个一”,即:在工作会议上进行一次专题部署,听取一次下属企业党委的专题汇报,组织召开一次专题座谈研讨会,对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进行一次复查,评比表彰一批先进集体,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经验,形成了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持续创建工作机制。

破解四大难题,

有效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4年多来,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公司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凝聚了全公司的智慧和力量,全面破解了集团公司当初面临的四大难题,推动企业步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企业形势实现整体好转。我们逐步认识和把握了维稳工作、破产工作和扭亏脱困工作的规律,实现了维稳形势的持续好转,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维稳工作先进单位”。14户军保企业的破产工作有13户已全面完成,另1户也已进入法律程序。军需企业已经实现整体扭亏为盈,亏损企业已经由21户降到去年的两户,并有望在今年全面实现扭亏。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集团所属45户工厂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已基本完成;集团轻工业务板块30户企业今年整体上市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集团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母子公司体系建设正在向二三級企业延伸。

企业生产经营连续登上新的台阶。2006年至2008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利润、资产和职工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52.32%、43.38%、27.95%和13%。今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仍然实现逆势增长,1~7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利润同比增长16.8%,在中央企业的位次分别上升到第50位和第38位。集团公司有望在今年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正满怀信心向更高目标胜利迈进。

持续有效 篇4

●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

1.建设定位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 我们重在考虑应用, 坚持“边应用、边建设”的原则, 以建促用, 以用促建。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和基础。

2.硬件建设

学校信息中枢硬件的容量与质量、信息传输的流量与速度、客户终端设备配置数量、教学环境的搭建与支撑等基本能够满足数字化处理的要求。实现了班班通、家校互动、网络教研等。学校目前生机比达到10:1, 教师用机配比达到1:1, 所有教室和多功能场所均配有多媒体平台或交互式电子白板。

3.软件资源

学校已建成三个软件资源库:一是校本库、二是项目库、三是广域库。校本库主要以学校自身资源建设为主, 目前建有学科教学本体库、研修成果库。项目库主要以“东师理想平台”为依托, 以“东师理想”实验基地学校的身份参与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实践的项目。广域库是学校在教育专网上注册的专题学习与资源共享的网站。

4.队伍建设

学校以教学活动为载体, 以专家、教研员为理论研究支撑和实践引领, 以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和提高教师有效教学能力为突破口, 分别建立了管理团队、专家团队、教师团队, 使数字化校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5.机制建设

为使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实施, 我们努力做好机制保障工作。

(1) 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建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形成“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学年组长—教师”层级管理的模式,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2) 制度保障

制定工作责任制度及细则、技术性培训制度、信息发布采集制度、网络维护制度等数字化校园管理必需的制度。

(3) 课题保障

通过课题研究, 在新的数字化环境下将教与学研究引向深入。学校在省规划办、东北师大等研究机构申报了整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促进教学方法创新。

●数字化校园应用情况

1.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基础保障。学校建立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外发布信息和内外交互的平台——学校门户网站;二是对内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系统。

2.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与水平的重要途径, 为了最大限度地共享集体智慧, 发挥教研活动的效能, 学校建立了网络教研系统、教师博客、家校互动系统、UC论坛等平台, 帮助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互动备课、互动教学、互动交流、相互评价,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家长通过网络与学校建立沟通桥梁, 共同形成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的合力。

3.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信息化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实践过程中, 学校对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应用主体、应用目标、应用系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如下表) 。

●取得成效

学校在数字化环境支撑下,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到教师的教学方式, 从教师的教研方式到学校的管理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实现了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 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权威, 教室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有效整合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 是充满生机、充满灵动的课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应该说,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积淀了学生发展的潜能,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要求教师充分分析学科本体, 潜心研究每一学科的学习规律, 深刻解读课标, 深入分析教材, 准确把握学情, 科学合理地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并进行有效评价, 这与过去我们拿着教材, 仅从一个点、一节课、一个单元切入的以“书本”为本的教学、研究方式有很大不同, 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入手开展教学活动, 真正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3.转变管理方式促进学校发展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 学校尝试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学校管理平台, 教师的教研、交流、反思, 管理者的日常办公、师生信息管理、师生考评, 学校对家长、社会的信息发布、反馈接收等都统一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这一探索改变了教师和管理者之间传统的沟通方式, 创建了部门沟通平台, 营造了良好交流空间, 推进了资源整合, 加快了信息流通, 规范了办公流程, 减少了办公成本, 从多方位提高了管理效能。

有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内涵丰富、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创新的学校, 香滨小学近十年来不断借助双高普九和省标准化验收的契机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 乘数字化校园建设之机, 内修外建, 内顺外和, 形成了理念鲜明、特色突出、管理有序、发展迅速的新格局。

持续有效 篇5

经集团公司党组批准,我们举办了这次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培训班,也是全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动员会,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把握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思维和方法,提升全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为中国石化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中国石化1983年成立,但是它的文化可以追溯到石油初创的年代。新中国波澜壮阔的石油会战孕育产生了著名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习近平同志在大庆50周年大会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构筑了我们共同的文化根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石化企业又培育出“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赋予了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正是这种精神和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石化人为祖国繁荣富强奋斗不息,赢得了中国石化的跨越式发展和辉煌。

多年来,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胜利油田坚持“油田与心田共建,文化与文明共创”,大力实施“胜利心田工程”,积极构建富有活力、催人奋进的胜利文化;江苏油田发扬“吃螃蟹”精神,拿出“吃螃蟹”的本事,争取“吃螃蟹”的效果,培育形成了以“四精”为主要内容的精细文化;西北石油局继承地矿系统的“三光荣”精神,培育形成了以“敢为人先,创新不止”为核心的塔河精神,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凝聚职工力量、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燕山石化发扬“五种精神”,树立“精心做事、责任为先”的工作理念,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扬子石化从时间和空间的多维方面铸就了“四大支柱”文化,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茂名石化以“动车组”、“五次方”等科学的理念练就市场的强者,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效益排头兵;镇海炼化坚持管理上精雕细刻,生产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的精细管理理念,书写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国有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奇迹;森美(福建)石油公司以标准化为主线,构建起服务型企业文化管理新模式,谱写出石油化工行业中外合资企业成功运作的新篇章;石科院秉承和发扬“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进器”作用;工程建设公司通过企业文化再造,使公司的经营力、生产力、创新力、发展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总部机关服务中心坚持以理念带队伍,提出了“领导者对待员工要像恩人一样感谢,像客人一样尊重,像孩子一样关爱,像学生一样教育,像战士一样严格要求”的理念,员工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这些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我们深厚的优良传统文化底蕴基础上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塑造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推进公司持续有效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团公司党组经过反复研究、慎重考虑,于去年底颁布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这是为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提高企业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对于建立集团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纲要》颁布以来,总部和企业上下联动,广泛宣贯,多方传播,形成了诸多亮点和浓厚氛围,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集团公司党组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多次听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汇报并作出批示,在重要会议和讲话中反复宣传《纲要》的核心价值理念。今年初,苏树林同志专门听取了思想政治工作部关于今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思路的汇报,主持召开由党组领导和总部机关各部门、各专业公司负责人参加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协调会,苏树林同志会上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要把中国石化核心价值理念融化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总部各部门分工负责,带头落实《纲要》。办公厅通过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网站等将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广泛传播,并积极利用两会期间与媒体合作的权益,在“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和“中国能源报”等媒体上宣传中国石化核心价值理念;人事部根据《纲要》对《员工守则》(2010版)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企改部、财务部等总部部门在重要文件、制度和规范中及时融入了《纲要》的核心价值理念,推进了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的制度化程度;信息部、石化报社、总部机关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宣传《纲要》;思想政治工作部配合管理干部学院各期培训班、党校班、企业中心组学习及培训等进行了多次辅导讲座,并会同办公厅、出版社、信息部,组织编写了《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历程简明读本(征求意见本)》和《画说理念》卡通宣传“口袋书”,开发了《中国石化文化之窗》网上文化“博物馆”,开展中国石化之歌征集活动,系统内外积极响应,已投稿150多篇,还将编辑《中国石化企业文化故事集》和举办企业文化DV短片大赛等。各企业也迅速行动,采用多种方式有效宣传贯彻《纲要》。胜利油田召开学习贯彻《纲要》动员大会,及时制定了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中原油田党委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纲要》,研究制定宣传推广意见,对开展宣传贯彻《纲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管道储运公司及时制定了贯彻落实《纲要》的意见,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发布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视觉系统建设标准模板、制作《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口袋册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宣传贯彻《纲要》;燕山石化专门成立了《纲要》宣传落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定了落实方案,举办学习贯彻《纲要》报告会,并从文化理念、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展开18项专题活动;齐鲁石化党委中心组组织了集体学习和宣贯报告会,并通过领导访谈的形式对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进行充分解读;九江石化党委中心组召开扩大会专题学习《纲要》,编辑了《纲要》学习专集,并将核心价值理念编辑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画面,利用电子屏等连续播放;广州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等单位及时组织专题学习《纲要》,并制定了宣贯措施;销售公司通过多期地市公司干部培训班对《纲要》进行学习培训;南化公司、工程建设公司等单位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深入宣传贯彻《纲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文化建设不同于物质生产,我们对它的把握还是非常初步的,实践上还有很多工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落实:一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尚未完全到位,需要尽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形象标识使用尚需明确规范,亟待塑造、提升并维护中国石化统一的企业形象;三是企业文化有效融入管理、生产经营和制度政策还有大量实践工作待做;四是对集团公司共性文化和企业个性文化的融合工作还需要加强工作;五是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的树立和入心入脑,还需要做大量的、实实在在的实际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科学和系统工程。对这些问题,会后还需要各单位认真研究,努力遵循文化建设规律,紧扣企业发展实际,戒“左”、戒虚、戒空,下大力气、下真工夫,加强有效工作,着力完善。借此机会,讲六点意见。

一、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真工夫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才能有扎实的根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要从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新世纪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全社会之共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须首先转变发展观念,需要科学的理念作先导。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理念、凝心聚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先导和驱动作用。

二要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帮助职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增强职工改革承受力的任务日益繁重。面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更需要我们因势利导,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形成广大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上下同心的精神纽带。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凝聚和激励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是构建和谐内部环境的粘合剂和思想感情基础,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它的这种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不可缺失。三要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而现实的课题。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实现良性发展,需要有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核心技术和产品市场,更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有形事物的发生、演变、发展。具体到企业,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在推动着有形的物质力量变化或增长,是才智的增长推动着财富的增长。文化如水,润心无声。文化如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穿越时空、深入心灵、拨动情感的强大力量。激活企业文化这“一池春水”,才能够消融制约发展的“层层坚冰”,磨砺企业文化这把“利剑”,才能够战胜竞争对手,积聚企业文化这种力量,才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从而实现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奋斗目标。

二、要在企业文化融合上下真工夫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是先有企业,后有集团,很多下属企业比集团公司的历史要长,也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但既然是集团,就只能有一个主旋律,举一个旗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合力,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因此统一性是第一位的,必须坚持以统一性指导多样性,多样性服从统一性。以集团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指导、规范各单位企业文化,最关键的就是要统一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各单位只能在遵循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统一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推进集团公司共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纲要》是在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为适应新形势下转变发展方式、企业再上新台阶的需要制订的。党组确定了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从而把广大干部职工统一到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上来。苏树林同志在今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协调会上对《纲要》出台的背景以及党组的考虑进行了说明,并强调指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必须下功夫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否则很难再提高一个层次。企业的竞争最终要靠软实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建设搞不好,就不会有很强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谈不上战斗力”。这段话体现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对开展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厚望和要求。各单位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深入领会集团公司党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和要求,更好地理解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内涵,广开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理解、认同和践行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并植根到头脑里,落实到行动上。同时要把贯彻落实《纲要》与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发扬“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精神,比出差距、比出方向,比出压力、比出干劲,比贯彻落实《纲要》是否有新成效,比员工队伍精神面貌是否有新变化,比企业管理效能是否有新提高,比推动发展的步伐是否有新进展,努力形成见贤思齐、万众争先的生动局面,推动中国石化迈上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三、要在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上下真工夫

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只有同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力启动经济力的作用。如果让企业文化游离于企业经营的边缘,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脱节,企业文化建设就成为一种应景之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要将企业文化贯穿于塑造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中,与内控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把优化文化理念与优化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这就需要突出企业文化的管理属性,向物质生产注入文化元素,增大生产经营中的文化含量,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现到具体的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和专业管理有机结合,与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使企业文化成为全面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基因。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在我们的决策中、工作中、言行中都要遵循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都要能够看到它的痕迹、体现它的内容,不符合核心价值理念的事情不做,不符合核心价值理念的话不说,真正在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一切工作。当然,这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我们必须朝这个方向大步迈进。

四、要在文化育人上下真工夫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全面发展。要牢牢把握员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把先进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行为,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升精神境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把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型团队,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引导员工不断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强员工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文化氛围,让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我们确定的“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就是把员工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就是要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就是关爱员工、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进而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使企业文化既反映企业发展需要,又体现员工发展愿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五、要在提升企业形象上下真工夫

张德江副总理在去年底听取集团公司工作汇报时强调指出:“要进一步研究树立企业形象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到了要下大力气抓的时候了,集团公司上上下下必须高度重视,千方百计提升中国石化的整体形象。形象标识在市场中可以排除一些不实信息的干扰,凸现一个正面、引人注目的企业形象。多年来,各企业在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标识,这些标识对树立自己单位的形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作用再大,仍不如“中国石化”的形象标识作用大、影响力广、辐射力强,总部和所属各单位必须要牢固树立“中国石化”意识,高举“中国石化”旗帜,规范使用集团公司统一的形象标识,切实维护并树立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总部办公厅在对以前形象标识管理规范进行梳理并参考各单位使用规范的基础上,联合新华社广告中心制定了VI手册更新规范方案,正在制定完善集团公司新的形象标识管理办法,以统一集团公司境内外形象标识,不断提升“中国石化”、“SINOPEC”形象标识的价值和影响力。各单位作为分、子公司,经营的都是“中国石化”的资产,管理的都是“中国石化”的队伍,永远都是“中国石化”的一份子,身上都有“中国石化”的烙印,任何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中国石化”,这一点时刻要牢记。关于品牌问题,比较复杂,要在充分调研、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规范品牌、商标的使用与管理,充分发挥中国石化品牌及组合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

六、要在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上下真工夫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方面力量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工作,形成协调、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有效、深入开展。

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实践证明,各级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如何,措施是否得力,方法是否得当,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苏树林同志这周一在集团公司第二期党政正职培训班上的报告中指出,企业家重点应该做的四件事,其中之一就是构筑企业文化。各级领导要站在促进中国石化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整体布局之中,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围绕发展战略出思路、提理念、聚力量,真正构筑起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决非是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要避免一轰而上,雷声大雨点小,搞短期行为,坚持重在建设,要经常抓、反复抓、持续抓、常抓不懈。

企业文化建设是党政领导的共同职责,企业党政主要领导要正确履行职责,切实担负起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让全体员工认同和践行企业文化,首先是领导要认同并带头践行企业文化。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要体现企业文化,让外界能够从领导的言行里看出中国石化的文化,让员工能够从领导的言行和工作中感受到中国石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是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绝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所有部门共同的任务和职责。总部和企业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里面都要能够体现集团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都能够把核心价值理念落实到业务管理工作中,体现到言行里。企业文化建设要有主管部门来牵头组织协调,但这只是外在的,内在的要靠各部门自觉、主动地抓。无论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设在哪,都应当明确专门人员来具体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具体负责的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搞好协调,积极调动其他有关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组织者和积极推动者,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努力成为企业文化的亲身实践者和具体体现者。要逐步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体系,形成党政统一部署、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三是全员参与,养成习惯。企业文化是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文化,企业文化因为有了全员参与才有生命力,全员参与因为有了企业文化的指引才能真正发挥蕴含着的无穷力量。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全体员工围绕公司确定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协调有序的参与活动,使每位员工在参与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平时知道的一些观念,光知道是远远不够的。知道是一码事,但要真正转化为你的行动,变成你的习惯,那是另一码事,这里面这差着相当一个距离。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知道”仅仅是行为变化最原始的起点。知道了,只有经过一次次尝试,体验,才能从这个“知道”变为“有意识”;到“有意识”,还必须经过更多一次次的尝试,体验,强化,才能从“有意识”变为“无意识”或者“下意识”,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也才算真正变成了你的习惯。因此,全体员工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理解,反复的掌握和运用,切实把这些理念变成习惯,才会真正融化到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上。

持续有效 篇6

【关键词】QC活动;持续有效;途径

1.前言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燃气企业,属于公用服务行业,主要为城市居民、工业用户、营业福利用户提供燃气,企业的气源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关系到民生和政治。在竞争激烈的燃气市场中,只有实实在在地改进质量,提高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QC(Quality Control的缩写,即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紧紧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经营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自发地与同伴一起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降废减损、节能降耗、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因而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是依靠全体职工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开展QC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不够平衡

作为企业,QC小组活动开展的范围仍主要在生产一线,如管网运营公司和燃气表(灶)等生产单位,而公司管理、燃气销售等部门多是空白,另外有些部门的人员变动较大,管理人员较少,有些单位对QC小组活动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认识,缺少必要的组织、宣传、引导和推进,制约了QC小组活动的全面、均衡发展。

2.2 知识培训不够

近几年很多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变动较大,QC小组活动的程序方法、统计工具也不断更新,大部分员工缺乏质量管理知识系统的培训,QC小组活动难以按正常程序和科学统计方法开展下去。

2.3活动成效不显著

一些QC小组没有严格遵循PDCA程序活动,成果完成了才进行总结、补充记录,导致成果倒套、编造成果报告书等现象发生,实施活动措施后成效不显著,成果水平不高;不少小组在掌握、运用工具方面还不够熟练、准确和恰当,也使改进效果不明显,影响了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3.持续有效开展QC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积极营造活动氛围

开展QC小组活动,首先要建立QC活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提高员工素质,推动全员、全过程开展QC小组活动的氛围,对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热爱质量事业并甘于奉献的QC小组骨干,应积极引导、重点培养、适时激励、适度提拔,充分调动QC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使行政命令下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意识下的主动行为。

在激励方面,企业应重视新形势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除了给予物质资金奖励外,还应把QC小组活动与职称评比、员工考核等活动结合起来,根据职工在QC小组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以便更好地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3.2拓宽QC小组活动的范围,提高QC小组的普及率

燃气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安全稳定供气、文明优质服务”,要想在燃气市场整合的严峻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靠服务、尤其要靠增值服务。通过细分客户群体、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形式,持续为客户提供便捷、增值和差异化服务,不断提升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因此我们的QC小组活动还需逐步向燃气销售公司拓展,开展服务型QC小组活动,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标准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QC小组活动还应向企业内其它层面和环节延伸,做到“五个结合”,即与行政班组、现场管理相结合;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相结合;与提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相结合;与创建精神文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结合;与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目标相结合,逐渐形成全企业、全过程参与的质量管理活动。

3.3与班组建设紧密结合,促进QC小组活动的开展

QC小组活动的选题大多来自生产一线,班组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全部活动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班组中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班组成员的信息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不仅可以解决班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促进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效益的持续提高。

比如我公司在班组建设方面开展了对标活动,即不同民用户燃气销售公司的抄表组或维修组针对相同的任务指标和标准(包括抄收准确率、发卡率、欠费回收率、维修及时率等)进行对比和竞争。通过竞争,促使班组成员一起讨论问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和效力。班组建设的过程也是QC小组活动的过程,即班组内成员可以组成QC小组以上述任务指标和标准为课题展开活动,按照QC活动的程序、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群策群力,去解决班组内实际存在的客观问题,这样的QC小组活动更贴近实际,研究成果更具操作性。因此,要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QC小组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3.4讲求实效,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求实创新是QC小组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在“实”和“新”上下功夫,充分发挥QC小组推进者和小组成员的智慧和潜能,确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QC小组活动才会长久推进下去。

近几年我公司就是以“小、实、活、新”为原则,不断推进QC小组活动的开展,以管网运营公司为例,开展过“降低手推式燃气检漏仪故障次数”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解决了手推式燃气检漏仪返厂维修频繁的难题,保障了燃气管网巡检,创造了经济效益。另外我公司焦储站连续几年开展QC小组活动,分别解决了气柜人工补水困难、压缩机轴瓦磨损量大、气阀的清洁率低等问题,还在节约用水上成功开展过QC小组活动。只有这样,以“小、实、活、新”为原则,切实解决企业内的实际问题,QC小组活动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4.结语

总之,QC小组活动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开展好QC小组活动,就要强化QC知识培训,创新方法和技术,把握客观实际,解决实质问题,最终达到小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QC小组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邢文英. QC小组基础教材<修订版>.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持续有效 篇7

1 管理沟通机制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

1.1 建立市、区二级无缝化的质控组织架构

上海市护理质控网路为二级质控网,即市级质控中心和区县护理质控组。市级质控中心由主任1名,委员8名,专职、兼职秘书各1名,委员由上海市各大高校附属医院、卫生局直属医院以及区属中心医院的护理部主任组成。17个区县护理质控组由各区县医疗机构护理部主任、区县卫生局护理专干组成。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质控网络的建立,为有效管理沟通的实施奠定基础,确保各项管理沟通举措得以有效地实施。

1.2 构建横纵交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为有效落实管理沟通、合理分配专家资源、深入加强专项管理,上海护理质控中心建立了横纵交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横向为区域管理,每位质控专家委员负责2~3个区县卫生局所属医疗机构。纵向为专项管理,每位质控专家委员负责某一项专项的质量,如护理管理、急救仪器管理、院内感染控制、护理文件书写、分级护理等。区域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沟通的时效性,搭建质控专家与其负责的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直接沟通力度,实现沟通延续性。专项管理旨在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每位质控专家在其专项管理领域进行课题研究,负责起草制定相关标准、解答相关疑难问题等。横纵交叉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发挥每位专家的专长,保证各位专家的横向管理区域和纵向管理项目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缩短信息传递链[3]。该模式在全市通过会议、网页、通讯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确保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遇到管理问题,能及时咨询相应专家,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了管理效率。该模式详见图1。

2 实施管理沟通机制的举措

管理机制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核心问题,良好的管理沟通应该是多形式、多角度、双向的、多级的[4]。因此在护理领域,也应建立全方位、多形式的管理沟通机制并实施相应举措以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最终达到确保质控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和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2.1 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

会议沟通是管理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5种会议形式。(1)专家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家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传达卫生部、卫生局对护理学科发展及质量监控的要求;制定年内质控督查方案及调研项目;分析质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商议全市质控培训方案;讨论修订制定质控标准。(2)多层面座谈会。每年质控中心会举行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包括大学医院管理处长、各区卫生局护理专干、护理部主任、各级医院护士长等层面的座谈会,其目的在于广泛得听取收集各阶层人员对护理质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培训会。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国标、部标以及有关文件并结合医院等级评审确定培训班的主题,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专题培训、“护士岗位管理”专题培训、“护理质量管理培训班”、“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班”等。(4)质控督查通报会。质控中心对全市各级医院进行护理质量督查后,向全市二、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及区县卫生局护理专干反馈护理质控督查结果,剖析本市护理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严重的个别问题,并组建专家团队运用先进护理管理工具对发生原因进行横向、纵向、分层深入分析,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5)交流会。国际间交流:每2~3年举办一次国际性护理质量管理论坛、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护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进国内外最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分享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解决管理难点的关键举措;地区间交流:与全国20余个省市的护理质控中心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举办省市交流会,达到互相学习、交流质控管理难点、探讨热点问题、分享质控管理经验的目的;医院间交流:每年将组织市内护理管理经验交流会或现场观摩,将挖掘的亮点在全市医院内进行推广。

2.2 保障畅通的书面沟通双向传递

书面沟通方式有文件、报告、建议书、手册、通讯、展板等,其优点在于可以提供永久的记录,使沟通能更有组织、更审慎地传递信息,能使沟通者在一个对彼此都不太紧张的情况汇报下进行,并能随时查阅[5]。质控中心各项文书的制定,旨在保障信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有效传递。

2.2.1 自上而下。

(1)护理质控中心文件、便函:下发由质控中心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质控标准、行为规范等,并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如《护理质控手册》、《医院使用消毒灭菌手册》;发放年度表彰通知,激励广大护理人员创新改革,如护理工作改进成果奖获奖项目;向各医院下发护理质控督查结果反馈便函,通报督查中发现严重违规事件或现象;对违规单位护理部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等。(2)护理质控通讯:每年编写一册,每期《通讯》印制500余册,免费邮寄到下发全市各级医院护理部和区县卫生局。其内容包括传达卫生部、卫生局对护理学科发展和护理质控的新指示、新要求;介绍国内外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及先进管理经验;总结年内工作情况和成效分析,下达新一年工作计划;分析全年护理质量督查、调研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分享市内医院先进经验,公布各种信息等。

2.2.2 自下而上。

(1)建议书:主要针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与社会发展、医疗护理技术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和医疗质量,挫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如护理人力配置比例、护理项目收费标准等。目前,质控中心已在多样本、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递交了“二、三级综合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的建议书”、“提高护理项目收费标准的建议书”,为上级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2)开展多层次调查:根据设计各种书面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和意见反馈,广泛征求各级护理人员的意见,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改进管理方法。如2010年征求各区县卫生局、大学医管处护理专干对护理质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征求72所医院1440名医生对护士工作质量、医护配合、护士能力等的意见;征求1440名护士对从事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意见;征求210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征求700名护士长对《护士长工作手册》修改的意见等。

2.3 实现便捷沟通渠道

提高管理沟通效率的另一途径是通过电讯、网络等工具实现信息传递,使管理沟通更便捷、快速,提高管理效率。其主要形式包括电话、短信、E-mail、QQ、飞信、网站等。质控中心科学合理地利用各项通讯技术,实现信息的即时沟通,创建双向互动的管理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沟通的反馈作用。

2.3.1 护理质控中心电话号码的公开。

自2002年开始,护理质控中心向全市公开办公室电话,此举措为各层面社会人士提供便利,及时了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包括医务人员管理问题咨询,患者及家属护理疑点询问,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投诉等。

2.3.2 飞信群、QQ群的建立。

与全市二、三级护理部主任、区县卫生局护理专干建立飞信、QQ群,便于快速便捷得传达上级精神、会议通知,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及时收集护理部主任们的反馈信息等。可随时与各级医院护理部主任进行双向沟通,保证信息的快速准确地传递,增强护理团队凝聚力。

2.3.3 护理质控网站的成立。

目前成立的护理质控网站设置多个模块,包括新闻动态,法律法规、护理规范、资源共享、互动平台(业务咨询、经验交流)、办公平台(护理质量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系统、不良事件理系统)等。利用质控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咨询的共享。特别是护理管理系统和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对护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直接采集、处理,跟踪质量情况、发现质量问题、实施质量控制、进行质量评价,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3 管理沟通举措的效果评价

上述管理沟通举措的实施,充分体现管理沟通的三个特性:沟通的有效性、沟通的高效性和沟通的时效性。

3.1 以人为本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沟通的有效性是指沟通达到预期的目标,得到接受者的预期反馈,其关键是信息的简明、清晰、准确、生动的传递。以人为本,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接受度。为使临床护理人员易于掌握卫生部有关标准的关键点,护理质控中心将数百页的标准、规范经过筛选精简后,将与护理密切相关内容汇编成20~30页的小册子,如《护理质控手册》、《消毒灭菌手册》、《医院等级评价标准》等,这些手册在全市各级医院所有护士人手一册,便于携带,以便随时查看,达到指导临床护理,规范护理行为的目的。于每次护理质控督查后,护理质控中心将对全市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每所医院的具体督查情况进行分析,以“质量督查反馈信息表”形式发到各个医院。质量督查反馈信息包括本次督查时间,主要内容,本次督查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医院所得分,医院主要亮点,主要存在问题及整改要点。质量分值以曲线图或柱状图显示各分值并彩色打印。使该院护理管理人员对本院的督查结果、名次一目了然,对现存问题、今后的改进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3.2 掌握时机提高沟通的高效性

沟通的高效性是指注重沟通速度,沟通效率,它要求沟通主动、清晰、完整、准确、省时。其关键在于事先做好沟通的准备工作,提高沟通的主动性。与上级行政部门进行高效沟通,每日查看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网站,掌握最新动向,并及时将本市护理工作状况向上级汇报,时刻与卫生部保持一致。与各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进行高效沟通,快速传递上级指示,听取意见,及时纠偏,达到持续质量改进。与患者家属等社会各方人员主动沟通,让他们理解护理工作、掌握患者需求,及时化解矛盾,提高满意度。进行会议沟通遵循有的放矢原则,会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出讨论主题和需解决的问题,避免召开不必要的会议。质控培训进行培训需求评估,结合形势及质控需求,确定合适的主题。

3.3 掌握现代化工具确保沟通的时效性

沟通的时效性是指通过沟通交流的信息被准确理解而不被误解,并能积极地执行。掌握电话、电子邮件、网路等现代化工具,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对一些正规性文件,为提高沟通速度和减少误解,通常采取双重沟通方式,即利用电话、电子邮件、网路等工具进行事前通知,然后再进行书面文件沟通。同时护理质控中心对每年明查暗访过程中发现较严重的违法违规情况以《整改通知书》下发到相关医院护理部,在《整改通知书》中表明医院违法违规情况,整改的项目,要求医院在1周内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出整改报告交质控中心,护理质控中心择期对其进行复查。另外对书面、短信等沟通形式,要求接受者及时回复。对提出意见和建议经专家讨论后给予回复。

4 讨论

4.1 管理沟通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多形式的有效管理沟通,使护理管理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护理管理理论,应用最前沿的护理管理工具,把握上级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关注护理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护理质量改进方向,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应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进行事前质量控制,在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在监督问题的出现的同时关注预防缺陷的发生。如采用失效模式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前瞻性分析降低护理风险,使用六西格玛理论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循证护理寻找最佳的护理证据,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项目管理及实证研究,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自我要求、自我检测、自我修正、持续改进的管理局面。

4.2 管理沟通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指明方向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它强调了在原有的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6]。持续质量改进的新模式关注质量督导的全过程,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管理沟通将质量督导过程中的实时结果快速准确得传递到各个医院管理者,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使其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明确尚存的缺陷和保持现有的优势,准确把握上级行政部门提出的发展方向,不断适应更高的新标准,以进入下一个新的改进循环。

4.3 管理沟通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依据

护理管理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决策的正确性。任何决策需要正确、大量、全方位的信息支撑。决策必须基于事实与数据,针对质量持续改进制定整改措施也必须基于事实与数据[7]。管理沟通举措实施后,能够帮助护理管理者清晰掌握本市护理工作现状,把握问题关键所在及寻求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也为质控中心收集各级医院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反馈信息建立渠道,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评价前期的工作效果,进一步探讨改进措施,最终促使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针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问题严重的项目进行攻关,逐一解决改进,在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改进护理服务水平提出超前的举措。

摘要: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在探索管理沟通机制过程中,建立市、区二级无缝化的质控组织架构及横纵交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出并实施管理沟通相关举措,以保障沟通渠道的畅通。管理沟通举措具体包括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保障畅通的书面沟通双向传递及实现便捷沟通渠道。通过对其有效性、高效性和时效性的评价,初见管理沟通举措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以期为今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指明方向,并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荣见,孙建平.基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沟通探讨[J].2006,20(8):110.

[2]吴怿斌.有效管理沟通对人力资源管理作用与运用[J].商情,2012(46):240.

[3]张乐明.企业管理沟通的改善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23.

[4]郭改英.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J].中国商贸,2012(14):97.

[5]姒怡冰,叶婷,庄岚,等.书面沟通与互动在提升新护士职业稳定性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35.

[6]陈爱萍,孙红,姚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3-124.

持续有效 篇8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持续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二、三产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指出了路径。

1 克服困境,积极寻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土地的短缺和劳动过剩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是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过高的农村人口比例和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并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一是农村耕地与人口的矛盾还在不断加剧。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业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能力脆弱。二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的矛盾。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量转出;另一方面,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在大多数地区还不成形,刚刚起步不可能有太大贡献。三是随着城市职工下岗 (工业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使大量富余人员剥离出来) 人数增加,城市自身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城市失业和下岗问题己经使得城市工业等现代经济部门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大的弱化了。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的竞争关系已经显现。四是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的转移多是自发的具有团体倾向,市场比较混乱。不论是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还是与务工当地居民发生的问题,都缺乏一套法规和相应机制来管理。由此或限制或刺激了劳动力的转移。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一方面,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普遍很低,小学学历、文盲或半文盲占的比例较大;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很低,大多只是拥有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体的乡镇企业也面临诸多问题:规模效益问题,重复建设问题;分散生产造成的动力能源供应、产品销售、运输等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二三产业不协调。乡镇企业自身面临的一些问题:缺乏新思路、新观念,缺乏市场竞争力强的高质量、高档次、高科技产品。管理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此外,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环境污染严重也是相当普遍的问题。目前乡镇企业正处于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的一个时期中,资本密集化趋势加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成边际递减规律。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严重的地域性不平衡。近年农村劳动力份额的快速下降,主要是沿海经济开发区及大中城市周边经济发达区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造成的。广大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则相对滞后很多。六是从劳动者个体的角度来说,影响迁移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不确定性的影响,如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机会的不确定性等;距离的影响,即外出离家的距离远近;住房的影响,对于中国现在的劳动力来说,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其更基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前,这个需求还不很突出,这与国外的情况显然不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与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样的劳动力流动对于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来说,美国人的成本肯定小得多。

笔者认为,要敢于克服困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这个系统的经济逻辑及循环机理可以概括为“三化”:一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二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什么也干不成”就归于环境保护,搞生态环保产业;三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

一是传统农业的“进化”。资源条件好的地方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宜瓜种瓜,宜豆种豆”,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北京郊区的西瓜水果、东北的粮食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

二是传统农业的“退化”。很多地方资源条件不好,甚至没有任何资源,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宜人居;有一些地方虽然有资源,但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也不适宜继续农业生产,如青海西藏的“三江源”地区。这些地方的原有农业人口要逐渐大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退耕还林、还草等等。这个过程可称为“资源排挤农民”的过程。这些人口当然也要进入城市。

三是农业产业的“异化”。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城市的接纳能力。城市哪里来?哪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接纳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得多,但扩容也有它的经济限度。所以“扩容”和“新建”都是需要的,要“两条腿走路”。“新建”要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当然依据也是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

2 整合资源,构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当前,农民主要是靠体力挣钱,而不是靠技能、技术赚钱。根据2007年上半年对全国64个县、170多个乡、2700多个村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4.3%的村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只有25%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赋闲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国平均每村48人,比例为17.82%。东部赋闲率最低,为11.3%,中部为20.42%,西部为26.06%。这说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过剩”是指总量上按劳动力时间衡量是供大于求的。“不足”是指结构上有技能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特别是有技能的劳动力高薪难求。另外,年轻的劳动力已经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从劳动力关系的角度来讲,目前已由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非常廉价的供给转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劳动力不能仅靠出卖一般的劳动力来挣钱,而要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将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应当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政策,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

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承接、社会参与,资金来源、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制。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金和资源,把劳动保障、财政、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和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要按照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用工需要,签订好定向培训合同,通过县乡合作、乡企合作、校企合作,发放“农民技能培训券”,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大力推行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有效衔接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形成以培训为纽带,促进就业、加快发展的新机制。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按规定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对复员军人和计生对象特别是“纯女户”给予优先安排。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力求培训实效,对专业特色明显且培训效果突出的培训机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实行定点授牌,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资金投向倾斜。进一步用好、落实好就业培训的激励扶持政策。要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向乡镇下移,将职业技能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

为此,要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与承担的教育培训任务不相适应。面向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成人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学、职业中学等的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6%。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仅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1.4%。这些经费的绝大部分是用于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用于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职业培训向城市倾斜,就业培训城乡不平等。培训机构大部分设在地市,缺乏贴近农村的县级培训机构,不利于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各地用于免费就业服务和培训的经费农民工基本无法享受。企业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国家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也是转移培训的重要受益方,应当负担一定的培训投入。农村劳动力是转移培训的主体和直接受益人,从谁受益、谁投入的角度来讲,理应承担投入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在生产生活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要大幅度增加靠预期收入决定的转移培训投入是不现实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发挥好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减少财政负担,取得最大效益。要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或者采取“3+X”等方式,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要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农村职业教育还面临诸多困境,如招生数量急剧下降,办学效益日渐低下,学校资源不断流失。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设计是“个人、企业(行业)负担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存状况大多是“财政投入保工资,收取学费保运转,适度负债求发展”。职业教育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要求,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大幅度增加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吸引外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多元化。

3 完善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就抓住了就业问题的根本,完全符合农村实际,为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组建创业指导中心,经贸委、中小企业局、科技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共同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给进城务工自主创业人员享受税费、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进城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农村劳动者,各地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应为其提供担保支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可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客商投资企业的同等待遇,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好返乡创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在工业园区落户的返乡创业企业,其招用工、员工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劳动合同鉴证,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减免费用服务,政府给予政策补贴;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增岗位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50%以上的,认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地”,参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给予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支持。

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激励机制。工业园区企业当年新增岗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与劳动合同相同,所需补贴资金由财政承担。抓好工业园区技工定向培训计划,对实行订单培训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由所在用工单位给予部分学杂费补贴。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鼓励城乡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经其介绍成功就业的,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市、县两级设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奖励基金,其中市本级奖励基金从市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工业园区和企业用工服务作出显著成绩的,可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成绩特别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员工”、“技术能手”、“创业明星”评选活动,给予获胜者精神和物质奖励。

保障农村进城转移就业人员相关待遇。凡在园区企业工作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可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还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租住廉租房。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可按个体工商户或自谋职业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要规范用工管理和优化就业环境。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适当提高员工待遇,完善工资支付规定。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2008年1月1日后,全市各类企业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保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提高员工的待遇,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按照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

持续有效 篇9

胜利测井公司自2000年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现场认证审核, 获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检测体系合格”证书以来, 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在2005年, 依据新标准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编写了计量检测体系文件, 以及配套的各种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 在2006年4月通过体系审核, 并于2006年6月26日获得由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保持并有效运行测量管理体系,

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和测量保证能力的一种认可, 对企业规范测量管理、提高测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与国内外招标、签订合同时具有稳定的计量基础保证作用。建立并保持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使我公司的计量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测量设备的管理转向了测量过程以及测量数据的管理, 实现了对测量过程及其测量数据的控制, 为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经营决算等提供了可靠的计量保证, 也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良好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根本上提升了公司的计量保证能力, 加快了公司的计量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为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计量基础。对于从事测量活动的企业, 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企业多种活动的综合反映, 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是加强测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在2006年6月顺利通过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的审核,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有效运行以及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公司的计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 计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深入人心, 增强了全员的计量意识

公司的计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深入人心, 干部职工的计量意识增强, 对计量的意识到位:没有计量就没有质量, 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 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提供用户所需的优质测井曲线、准确的解释成果和满意的服务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

2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进一步提高了公

司的管理水平

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规范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管理和工作行为。干部都能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管理, 职工能够自觉地按工作程序进行操作, 接口关系清楚, 职责明确。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已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 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质量的提高。公司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公司通过不断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严把测量设备入库关, 合理配置测量设备, 严控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 加强测量过程和测量数据的管理, 更具体、更明确的管理要求和更系统的管理网络, 确保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使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生存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随着石油石化的重组改制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测井队伍相对过剩的矛盾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 要得到生存和发展, 必须走出国门, 开拓国际市场, 努力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 按照ISO 10012标准建立了测量管理体系, 对测量过程、测量结果起到保证作用, 成为在国内外许多项目招标中的签约条件之一, 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生存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 公司已为哈萨克斯坦、伊朗、蒙古、阿塞拜疆等国家提供了测井服务, 同时公司经济总量也得到了提升。

4赢得用户信任, 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

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管理不断规范、完善, 使公司在承揽合同中不断中标, 中标后为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满足了用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要求, 又进一步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服务项目不断增加, 市场进一步扩大, 无论是内部市场还是外部市场, 公司的信誉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经济效益大大增加。

保持并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适宜性和充分性的具体做法

公司狠抓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的管理, 按计划进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不断修改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 及时进行管理体系管理评审, 针对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制定相应的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 重视认证监督审核。保持并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主要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ISO 10012标准宣传力度

加强培训, 提高计量意识, 增加计量知识。结合ISO 10012标准的换版工作, 公司采用了包括内部培训、外出培训和聘请专家来公司讲课等多种形式, 开展ISO 10012:2003标准的培训。到目前, 已有公司领导、三级单位领导、有关科室长及计量管理员和具体测量人员300余人等进行了ISO 10012:2003标准知识的培训, 并有2人获得国家计量检测体系外审员和8人获得国家计量检测体系内审员资格, 为公司宣贯和有效实施ISO 10012标准作好了人力资源储备。

2 加强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的管理,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井公司是综合性测井专业技术服务公司, 承担油田陆地、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测井资料录取、射孔、井壁取心等任务, 具有通用测量设备881台 (件) , 专用测量设备1 054支, 41套计量标准装置。公司一贯注重计量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 坚持以“质量为中心, 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技术监督工作方针, 加强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的管理, 确保测井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为公司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加强测量设备流程管理, 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测量数据是计量管理的关键, 围绕测量数据, 从加强测量设备管理入手, 保证测量设备的完好和测量过程的有效性。首先把好测量设备的审批、采购、入库关, 防止不合格测量设备进入公司带来直接和间接损失;然后认真审定测量设备的发放, 保证发放合格的测量设备;加强测量设备周期检定 (校准) 管理, 保证在用测量设备出具数据的准确可靠;加强测量设备标记管理, 防止测量设备的误用;最后严格执行测量设备和启封、报废管理制度。使测量设备从进入公司一直到报废, 每一环节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形成了测量设备闭环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测量设备管理, 保证所有测量设备处于受控状态, 实现了测量设备的微机化管理, 对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 (校准) 、新增、封存和报废等情况, 由计量管理人员随时输入微机, 有效地防止了测量设备丢失、损坏、漏检等现象发生。通过计量管理程序的管理, 测量设备实现动态管理, 不仅提高了测量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使测量设备的检定 (校准) 真正落到了实处, 保证了测量设备的量值统一、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2) 严格实施计量确认, 切实保障量值统一

抓好实验室管理工作, 是确保检定、校准和测试的质量的必要手段。公司设有检定室5个, 承担着公司90%以上的通用测量设备的检定工作;校准室27个, 主要对国内外各种电法测井仪器、放射性测井仪器、声波测井仪器、生产井测井仪器及特殊项目测井仪器进行校准;岩石物理实验室1个, 承担油田常规岩心物性分析、电阻率分析、声波分析及有关的机理实验研究, 目的是为测井提供各种解释参数和解释图版, 并为测井新方法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提供实验理论依据。各实验室都分别编写了质量管理手册, 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 以实现各种必要的管理职能;制定了各种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以确保检定、校准和测试的质量, 从而保证了所出具数据的科学、公正和准确性。

抓好计量标准装置的管理工作, 是保证测量设备质量的重要途径。公司建立了8项通用计量标准装置和33项专用计量校准装置, 对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标准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有专人负责;根据量值传递、溯源图, 按年度测量设备确认计划将外送测量设备送至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内部检定或校准的测量设备, 严格按计量检定规程、校准方法和年度测量设备年度确认计划开展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2007年计量标准器具周期检定率为100%, 通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率达99.4%;专用计量器具周期校准率达到98.7%。保证了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确保了测井资料的采集质量。

(3) 实现测量过程的控制, 提高测量数据准确性

测量过程要素不仅有测量管理设备, 还包括使用测量设备的人员及其素质和能力;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所处的测量环境条件;所采用的包括测量程序在内的体系文件;所用的测量软件等。为确保测量过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通过采取建立标准, 测量过程的识别分类, 人员、环境进行控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测量过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使计量管理更加系统, 从而提高测量数据准确性。

公司建立了《测量过程设计程序》、《测量过程控制程序》、《测量过程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等有关测量过程控制的程序,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控制体系, 在测量设备、人员要求、环境监测、方法选择、过程控制等方面都形成了管理依据, 使测量过程的管理实现了标准化。

认真识别测量过程, 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对生产经营、科研、质检的影响程度进行恰当的分类管理, 做到有的放矢, 使测量过程的控制起到实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对测量过程按其复杂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管理。根据测量过程的复杂程度, 分为简单测量过程和复杂测量过程, 根据测量过程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分为关键测量过程和非关键测量过程, 按分类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控制, 如:简单测量过程采用简单控制方法, 如重复测量等, 复杂控制过程采用复杂的控制方法, 如采用核查标准等方法进行动态控制, 对非关键测量控制过程可通过对测量设备进行控制即可, 对关键测量过程的控制采用连续地监视、实验室间比对、顾客反馈等, 以上控制方法的采用, 做到了措施与产生的风险相匹配, 使测量过程控制程度适宜, 易于实现。

对人员、环境进行控制, 确保测量过程控制全面实现。对不同的测量过程配备不同的人员, 如:测井、射孔仪器、检定、校准设备、安全级别高的设备等均是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持证上岗操作, 对一般的测量设备需对操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即可, 对需控制环境温、湿度的测量过程, 配备了干、湿温度计, 在测量前进行观测, 记录温度、湿度, 至少在测量完成后再一次观测, 记录温度、湿度, 必要时可以按预定的时间间隔观测温、湿度变化, 并验证整个测量过程是否在要求的温、湿度范围内, 对超界的结果进行修正或重新检测。

3 及时修改、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 适应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同时, 随着体系的运行和质量要求的提高, 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应性和有效实施, 公司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实行动态管理, 随着公司质量改进的不断提高, 及时进行修改, 保证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以适应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4 加强内部审核力度, 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公司每年组织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在每次审核前由管理者代表确定审核人员, 挑选熟悉施工工艺又懂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内审, 确保内审的质量。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重点及各单位计量工作执行情况, 按照公司体系文件要求, 有针对性制定详细的内审计划。采用多种检查形式, 以各单位计量组织机构建设、测量设备配备管理、测量设备台帐管理、测量过程、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数据管理等为审核重点。检查体系实际运行情况, 在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 责任单位针对问题认真分析, 查找原因, 制定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项得到及时有效地关闭, 确保体系持续有效实施和符合规定要求。

5 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不断提高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总体有效性

管理评审是检查测量管理系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活动。由于公司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顾客的要求也在提高, 因此, 测量管理体系也必须适宜发展和变化的情况, 所以只有通过管理评审才能系统地掌握和了解体系能否适宜已变化的情况, 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都被列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 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体系评审工作非常的重视,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 管理层的各级领导都要参加, 在计划的时间进行系统地评审。按计划公司每年进行管理评审, 评审主要围绕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持续适宜、充分和有效, 确定测量管理体系达到预期计量要求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通过管理评审, 对本体系运行不够充分之处, 提出相应的措施, 修改完善了管理体系文件, 合理配置了测量设备, 加强了测量过程、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数据的管理, 不断完善了测量管理体系, 确保所有测量满足了预期使用要求。

6 定期测量质量目标, 掌握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为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 公司自通过测量管理体系以来, 每月汇总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每半年和年终进行汇总分析, 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由于公司领导、各部门 (单位) 的领导注重体系的有效运行, 职能管理部门及时处理体系运行出现的问题。确保每年都能达到或超过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值。2007年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纳入检定 (校准) 的在用测量设备周检率99% (目标值为98%) ;

纳入检定 (校准) 的在用测量设备周检合格率98.9% (目标值为98%) ;

计量标准器周检率100% (目标值为100%) 。

7 加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 并出台了保证体系程序文件有效实施的管理制度, 保证各岗位人员严格按程序文件执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工程问题, 不仅追究其责任, 按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而且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查找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公司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成立监督检查小组, 一是从日常监督和内部审核过程中发现可能产生不合格的情况中进行分析, 抓住“苗头”, 责成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二是召开季度质量分析会, 各主要生产单位通报本单位季度存在质量问题及上季度质量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公司多年来已形成制度化质量分析会, 会议质量不断提高, 会议效果越来越显著。针对存在原因, 会上提出整改要求, 各主管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落实会议精神, 达到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8 加强与用户的联系, 及时有效地处理用户反馈的意见

在技术投入使用时, 公司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服务小组到用户单位进行新技术的讲解、培训, 方便用户更好地利用测井资料。在测量过程中, 测井装备上标有监督电话, 配有用户意见卡, 用户意见和要求能及时得到反馈。公司还不定期对用户进行回访, 收集用户的意见, 公司对用户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都组织人员落实处理, 自测量管理体系建立以来, 没有发生一起因测量结果不准确导致的用户投诉的, 用户满意率达99%以上, 对个别问题目前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的, 给用户解释清楚, 并积极研究对策落实, 给用户满意的答复。

在建立和运行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

的体会

1坚持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的原则

因为只有领导的支持才能有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只有提高了全员计量意识、共同参与, 各项计量活动才能真正开展起来。成立以公司经理为最高管理者, 以主管领导为管理者代表的管理机构, 在公司建立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领导重视, 公司将建立并持续有效运行测量管理体系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 并且纳入公司年度工作目标。为保证全员积极参与, 必须自上而下进行分重点的培训。公司最高管理层和各部门 (单位) 的领导要理解ISO 10012标准的精髓;体系管理人员和内审员应吃透标准的内容、实质和具体的做法;计量管理员及作业层员工都应明白在完善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

2顾客测量要求的满足是体系始终关注的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是由“以顾客为中心的过程导向方式”确立的。就计量工作而言。顾客的测量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坚持把顾客满意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点非常重要。注意关注顾客的满意程度, 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要求。这些要求来自合同要求, 法律法规, 产品标准, 工艺文件, 化验、实验与检验规范,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标准以及企业自身管理和发展对测量的要求。因此, 确定顾客的要求成为其关键和核心。

3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是永恒的目标

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不是搞形式主义, 我们的目的是不断寻求对公司计量管理有效性和效率的改进,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提高产品质量, 最终为企业和顾客带来最大效益。因此, 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是测量管理体系的精髓。

4测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及

其它管理体系的可靠保证

持续有效 篇10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内外心理气氛, 信任学生, 尊重他们, 诱发其学习兴趣, 开发其思维潜能, 促其发挥学习的最高水平,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告诉我们, 如果以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热情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公正平等的态度营造良好的课堂内外心理气氛, 就能达到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的理想境界。

一、教学环境多元化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典故无不说明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良好的环境能使人精神愉悦、情绪饱满, 对教学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情绪紧张则思维受到阻塞, 难以发挥创造的潜力。因此, 美术教师特别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是增强学生创作欲望的前提条件, 也是培养写生创造能力的最好向导。首先要重视各式环境的布置, 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有情趣地布置每个角落, 注重人文性和艺术性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挥校园橱窗的阵地作用, 经常性地更换课堂中的美术成果, 如墙面窗花张贴、面具树叶拼贴画展、迎节日作品展、陶泥、布艺纸艺等作品的摆放, 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赏各类获奖作品和学生熟悉的广告画、插画等, 让整个校园作为一个美术教育的大环境, 发挥美术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向家长潜移默化地介绍美术学习的功能, 用作品和实际行动讲解美术与衣食住行的关系。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和教室, 就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其次要在保证学生扎实的学习前提下根据课题创造学习环境, 让学生主动地布置。如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给妈妈设计一份礼物;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设计节俭、珍惜资源的海报;在游园活动前期为班级设计有趣的海报;体验参与校本剧的布景道具的制作等都是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设想教学, 孩子们创作的快乐必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从而创造性地绘的人物动态用人形纸片 (孩子所说的火柴人) 进行造型拼摆, 再将这些动态画下来。教师的引导、鼓励等情绪会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充满自信、无拘无束大胆地表现。

二、感官感触多样化

兴趣最初产生于感官感触。实践证明, 直观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领会教学内容, 通常, 在学生创作前老师都会让学生欣赏一些艺术家或同龄人的作品, 不仅提高审美能力, 更主要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们创作, 但有些时候视觉信息往往会带给学生视觉疲劳, 造成创作上的障碍, 使他们的创作因此而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即一些学生跳不出这个圈子, 形成表现内容或形式的雷同, 单一的视觉感受不仅无法获取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 而且会使美术活动枯燥无味, 学生兴趣索然。这无疑与美术创作张扬的个性化特征相悖。为解决此问题, 我尝试采用非视觉的手段扩展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画我的同学》一课, 在进行人物头像的分析时, 利用课前拍摄个别学生影像 (影子) , 猜一猜他是谁, 构建良好的教学情绪场, 激发学生的兴趣;巧用鼠标代替画笔描一描同学的头像的外轮廓, 随着边观察边画画简化观察对象的复杂性;采用化妆的手段增强“模特”的形象特征, 在实践中感知绘画对象的生动表象, 吸引注意, 提高作画兴趣的有效性。比如以听声音触发想象的形式, 将不确定因素融入教学中, 收到明显的效果。如在《小雨沙沙》一课中, 就运用动物的声音、奔跑的声音、汽车摩托的声音、小朋友的声音等, 一方面扩大学生想象的空间, 不再局限于描绘撑着伞在雨中走的画面, 打破学生在创作中的形式单一性, 另一方面有效避免视觉带来的思维定势。又如《我喜欢的鸟》一课, 课上带来家养的鹦鹉, 孩子们很想动手摸摸它、碰碰它、还想把鸟捧在手里, 但是由于先前我交代了鹦鹉对生人会用嘴啄, 希望引起孩子们的警惕, 就提问:“当你们要触摸鹦鹉的时候, 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我们不要把它碰疼了。”孩子们的这个回答让我感慨, 说明学生对鸟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角度, 鹦鹉不再仅仅是课堂的一个具象, 而成了一个我们要爱护、同情并给它温柔的对象。如果在孩子们观察过动物之后, 就直接要求他们把动物画下来, 则太形式化, 使得孩子们马上又和动物有了距离。我们可以用毛绒和毛线做一只鸟, 这比画一只鸟更合适, 因为做出来的鸟也可以捧在手心抚摸, 这不但与孩子的感觉经验相吻合, 而且能表现鸟的特征。

三、教学 (方法) 形式多样化

“依葫芦画瓢”、“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所想所看的事物不能很好地表现, 久而久之情绪低落。只有改变教学方法, 采用将形式多样的添画、写生、记忆、想象、剪贴制作等方法与美术课程结合起来, 让美术课更生动、活泼, 使学生容易接受, 乐于参与到活动中, 产生积极的情绪, 敢于表现。特别是在写生课中, 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心理学表明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对于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的充分认识也是从观察开始的, 尤其是美术学科, 是学生积累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 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的途径。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发现呢?如教学植物写生课中我将教室中的一盆植物搬到讲台上, 起初在学生的脸上看不出对这些植物有多大的兴趣, 当我即兴作画, 台下发出“哇”的感叹声。“其实, 你们也可以为它画张像。”渐渐地学生们都积极起来。“从我的角度看和老师看到的不一样。”我乘机用眼睛、耳朵、手和全身表现植物生长的态势、花盆和叶的造型、周围事物的“形”与“色”, “秩序”与“变化”, 由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发现存在的美, 加强绘画表现的意欲。总之, 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又如《夸张的脸》一课中在尝试通过多种材料和多种技法的运用学习以后, 引导学生采集树叶等废旧材料, 利用材料的不同质地、纹理表现出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艺术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创新尝试中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非常活跃, 在多种方法的运用中表现出极大的创新能力。通过对材料的不断应用、再创造、再使用, 学生体验美术的魅力。“在课堂上通过音乐创设具体环境氛围,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幻想”。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 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由此, 我们认为, 好的音乐会以其明快的旋律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形象化。近几年来, 我们采用美术、音乐互补教学方法使美术课堂生动起来, 学生容易接受, 学习兴趣也浓厚。“画歌意、唱画境”, 即用画笔把歌曲的意境描画出来,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我喜爱的鸟》一课中选用了“百鸟朝凤”的乐曲, 学生在分段欣赏乐曲的基础上感知不同的鸟类的不同活动情景, 通过乐曲理解, 消除单一的绘画思路, 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 创作出的小鸟形象也多样。整堂课气氛热烈而生动, 学生充分的想象, 思维的火花, 创作的灵感在这律动中不断流露出来。实践证明, 美术、音乐互补教学法能使“声中有画, 画中有声”, 从而既有利于营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 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总之, 采取使学生快乐, 符合学生认知习惯, 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 能使学生乐学、愿学、善学。

四、评价机制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现代的眼光看待和品评学生的想法, 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心和进取心, 增强兴趣, 激发想象的欲望。同时评价还应当彰显人文色彩,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的不同, 他们的作业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在处理时应视情况而定, 学着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变表扬为动力就必须抓准时机充分发挥每位学生身上哪怕是微弱的闪光点, 将闪光点汇聚加以肯定,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意见, 积极思考, 敢于创新的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在教学上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表扬, 便起到鞭策、激励作用, 起着积极地促进学生前进的作用, 善于对充满童真的作品做肯定性评价。教师的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激励方式) ,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 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打下了基础, 对孩子多说上几句“你能行”“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有进步”“加油”等激励性的语言, 能起到激励孩子为下次的成功与他人分享胜利的喜悦而主动作出更大努力的作用。

总之,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 让学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束缚下, 在艺术的王国中尽情挥洒, 激活他们身上的灵性和想象力, 使每位学生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摘要:有多彩童年的人都喜爱涂涂画画, 越小的孩子越能随意、自由地造型, 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时时冒出来, 并带给他们快乐。年龄的增长, 知识、经验的累积, 却使得他们应有的“放肆”在慢慢散失。一些应有的童趣、想象力也消磨殆尽, 更不用说让他们质疑, 开拓或是有新的想法, 那些闪光的想法和对未知事物的兴趣, 渐渐地消失了, 甚至无形中受到固有的框架限制, 觉得无从下笔, 绘画水平依然保持在已有的经验上, 久而久之便产生乏味、厌斥心理, 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随之远去。因此, 教师要提供适合学生绘画的心理环境, 注重保护学生的天性, 从而使学生尽情挥洒, 大胆创作, 这也符合近代教育家布鲁姆关于积极情感能使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 更加迅速”的观点。

持续有效 篇11

关键词:农远工程;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 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2-0060-03

国家教育部计划从2003年到2007年,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 “农远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工程实施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把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送到农村地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使中小学形成经济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卫生普及中心、党员教育中心,从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一、概述

教育资源发挥效用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将其应用于教学。因此,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状况直接影响到工程实施的效果。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全国各地农村中小学基本上都建立了三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主要配备电视机、VCD 或DVD光盘播放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用电视、DVD机器播放光盘给学生看,播放内容分两种,一是20分钟的课堂录像,一是课件。教学光盘源主要由教育部门组织教育科研人员、优秀教师或专业开发公司人员,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开发的。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储存、保管和应用较为方便。其不足是光盘一旦形成,就无法修改,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在教学中交互性也较差。

模式二:卫星教学接收点,配备一台计算机、一套卫星接收设备及其它相关设备, 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多媒体卫星终端接收系统。其特点是除了可以播放教学光盘外,还可以通过卫星系统接收远程网络教育资源。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有课件,相关的影视图片资源、拓展阅读材料等,还有与教学进程相应的学习指导、教师发展……因此,它提供的信息资源库,有待教师去进行再筛选、加工、整合。具有资源丰富,更新快速,存储覆盖面广,成本低的优点。同时,与教学光盘播放相比,它的交互性能大为改善。

模式三:计算机网络教室,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接入系统。具有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全部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交互性强,为师生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供条件,提供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实现为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学科课程、提供教师教研与培训的信息化环境。远程教育资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校园网——学习者。学习者以自我为中心, 上网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另一种是教师——互联网——校园网——学习者。教师将自己研发的教育资源上传到互联网,学习者通过校园网、互联网获取由教师提供的教育资源。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情况到底如何?经过详细调查,发现除少部分学校对资源经常使用外,大部分设备处于闲置,资源下载了就保存起来,根本没用于教学中;即便是用也是遇到要讲公开课用一下。或者是上级有关部门要来调查情况,学校才组织教师突击使用,应付检查,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这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在资源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资源的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或简单地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补充。缺乏主动性,不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利用资源不是为学生构建一些基于问题的、基于情景的、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而仅仅是为了备课或作简单的课堂演示。老教师们在心理上对远程教育资源的抵触,认为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也是花架子,而且又费时费劲,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做秀”。大多数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上课的帮手,相反认为它是“帮凶”,似乎是它们加重了教学的负担,他们再不能“一支粉笔、一本书”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并没有从运用资源中找到轻松和乐趣,反而认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是一种痛苦。

2.农村中小学终端设备的欠缺

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只有一个多媒体网络教室,有限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师生上课的需要。尤其是农村初中,一般都是20多个班级,而学校只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网络教室,就是上信息技术课都达不到硬性指标,别的科目就根本没法在多功能教室里上课了,有些资源就只有放在那。因此,是设备的欠缺造成了有资源用不到的尴尬局面。

3.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教师只有中专学历,特别是些老教师,有的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有的甚至从没接触过计算机,对于信息技术那就更是一窍不通了,有些教师连投影仪都不会用。有些年轻的教师会利用电脑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备课,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所以不能很好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来为学生建构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更不会自己去建构远程资源了,还是老一套“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

4.远程教育资源与教材的不匹配

在农村中小学,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材料,是教学得以开展的主线,离了教材,一切教学活动都无法开展。因此远程教育资源只有与教材相匹配,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的需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展开,书面教材的版本也越来越多,有人教版的、有华东师大版、有北师大版的;由于经济以及地理分布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在选用教材时不够规范,出现了多个版本;而由中央电教馆播发的远程教育资源主要是人教版的,这就使得很多教材与资源不配套。虽然接受了大量的资源,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根本没办法直接使用,这种现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很多教师反映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很少,许多资源必须经过较大的修改后才能使用,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这就加大了资源的利用难度。

5.资源的整合深度不够

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他们很难在众多的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会降低他们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对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方便教师查找是很重要的。但由于远程教育资源覆盖面广、数据量大,素材类资源较多,结合课改精心设计、组织、开发的资源并不多,资源的整合难度大。导致可以直接用于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协作学习的资源很少,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6.缺乏优秀的系统资源和资源应用平台

大多数远程教育资源都是基于知识点、教学单元的,一般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修改和整合后才可以直接使用的,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基于整门课程系统开发的资源很少。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经常一个老师带好几个班级,没有太多的时间(况且有的也不会)去进行修改和整合,迫切需要一些直接可以用于教学的系统的教育资源。这样就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让其有充足的时间去组织课堂教学。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有很多中小学没有接入网络,卫星设备、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没人会用。这使得大量的资源得不到应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只能直接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或做简单的修改;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需求都不同,一个资源并不适合所有的师生。

因此很需要一个开放的课件开发平台。另外,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很难进行较深层次的课程整合,缺乏适用于课程整合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也是导致远程资源难以深入应用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农远工程”资源的有效应用

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除了要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条件;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外,在远程教育资源本身上也要下功夫。笔者认为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

培训的对象应包括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和“农远工程”管理者。对这三者的培训同等重要。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了解国家实施“农远工程”的相关政策,“农远工程”将得到有力的支持。对“农远工程”管理员进行培训,可以使“农远工程”资源达到很好的传递,使得城市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真正的传到农村。

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认识,让教师主动的去利用远程资源;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让教师不仅可以熟练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去修改和自主构建资源。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开展设备的使用、维修、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资源的及时下载和方便使用。对学科教师开展教学应用培训,提高他们的课件开发水平,帮助他们掌握资源的应用策略、教学设计方法、课程整合模式等,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层次。

2.在“农远工程”资源开发本身上下功夫

(1)目前“农远”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课程教学类:主要提供与教学进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及课程章节重点和难点教学辅导资源。

教学素材类:主要提供各学科教学素材,以便学科教师充分使用这类素材直接开展课堂教学或加工成教学课件。

教师培训类:主要提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资源。

学习指导类:主要包含学科辅导资源,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方面的资源。

专题教育类:主要包含科学技术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专题教育资源。

教育管理类:主要提供适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资源。

为农服务类:包含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等方面的资源。

(2)在对以上资源进行开发时,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资源开发应为教师教育服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资源的应用深度。因此,开发适合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应该作为资源开发的一个重点。

资源开发应与教材开发相统一。资源与教材相统一是扩大资源应用范围的前提。地方行政教育人员应与资源开发部门协调统一,在选用教材时尽量统一、规范;资源开发部门也要考虑到地方的实际情况,参照课程改革的进程多开发一些与地方教材相符合和同步的资源。

资源的开发应符合农村地区的需求。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在新教材的把握上存在一定难度。应及时将课程改革的相关信息送到农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手中,使他们能领会课程改革的主旨,积极改善自身教学方式、方法。远程教育资源应以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理念、新方法为依据进行整合,教师在使用这些整合后的资源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慢慢领会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开发的资源也要符合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

提高师生对自主学习资源的开发能力。对“农远工程”不能光“输血”,而要让他们自己学会“造血”。通过远程教育资源要让师生掌握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开发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能够借助网络教室开展基于问题的、基于资源的、探究式、协作式等不同类型的学习,使网络教室真正发挥效用,避免学生在网络教室中看电子书等低层次应用。

四、“ 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通过加大相关人员培训力度和合理地开发有效的资源,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农村中小学学会“造血”。还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支持服务体系,研究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最近,国家要部署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工作。保障机制的建立,将使学校公用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比较明显的缓解。我们要把握各种机会,积极探索“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沙凤林.“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2]王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我见[J].中国电化教育,2006,(1).

[3]文继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

[4]王清泉.加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的基本策略[J]. 教育技术导刊,2006,(7).

持续有效 篇12

一、宜人的教学语言———有效教学的肥沃土壤

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教师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就会非常强烈,且注意力容易集中,也能有韧性坚持探索下去,在探索中勇敢地克服种种困难。笔者以为,教学语言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语言充满了情感,富有节奏感,是为师者在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深刻体会后发自内心的饱含热情的真情实感。当然,教学语言的情感也不能太随性,也绝不能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而是一定要依据教材的内容,以情动人的效果才能达成。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节奏的快慢得当、轻重有度、张弛适宜都是相当关键的,恰到好处的节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笔者以为,教学语言的有效性还应体现在含蓄幽默、耐人寻味上,语言的含而不露,把学生的思路打开而不急于告诉他们结论,不把本意全盘托出而对其进行烘托和暗示,让学生思而得之。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科学规范的前提下,将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等适时插入,讲授也就格外具有启发性。如笔者在教学“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知识点时,通过用“补铁、补血、效果好,朴血口服液!”“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用心的妈妈会用‘锌’”等这些学生在电视中常见的广告激趣引题。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的精妙得当能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它好似宜人的春风,拂得学生心智激荡,乐得学生学而不倦。

二、自主建构式———有效教学的绿色通道

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激励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促使他们自主参与,给学生腾出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笔者以为,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主动建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有效学习。生物学的有些知识并非一定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才能习得,可以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再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加上对必要的学习资料的利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其间,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这一知识的教学,往年的教学经验提醒自己,用教师介绍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表现出一副淡漠的状态,通过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过大致的了解。基于此,笔者果断地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做了调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原则,以学生自主建构的方法来实施学习。笔者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的知识主线和提纲要求清晰地列了出来,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看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素材等自主探究的方式,自主建构本节知识,将知识结构整理出来,最后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达成共识,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此部分知识。

三、优化教学方式———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是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优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总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要靠强制性的记忆习得知识,渐渐地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偏离甚远,尤其是那些烦琐、复杂的内容,单一化、教条化,缺少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的呈现方式,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很难做到自主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开始关注教学方式的选择,我们一致认为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要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的智力发展层次等做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长和教学风格,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如笔者在教学“细胞增殖”这一知识点时,对于细胞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和细胞的增殖方式这两部分内容,笔者分别用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讲述细胞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时,笔者首先进行了演示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之后请学生上台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教材中的表格统计,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推选了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阐述,最后由笔者对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这个结论进行了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对讲述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他们兴致高涨,在润物无声中对这个结论达成了共识;而在教学细胞有丝分裂时,由于细胞分裂的微观化、抽象化,学生对此也没有相关的概念和印象,此时仅以书本上的图形作为资源是不够的。于是,笔者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将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辅以相关的讲解,效果出奇的好。

四、评价多元化———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学生也在渴求着多元化的评价。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是相当敏感的,只有让他们感到评价是发自老师肺腑的,才更容易浸润他们的心。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对他们多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这样能将他们智慧的火花点燃,让他们增强学习好生物的自信心。多元化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以生为本,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有利氛围,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发展的手段。我们在评价的过程要特别注重措辞,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和奖励不在于频率的高低,质量更为关键。它取决于时间和方式的恰当与否,过犹不及,过分、过于夸张的奖励反而会降低内在动机;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收获不是所有的时候能成正比的,某些时候反而会变得无足轻重,适得其反;此外,学生的个性不同,就存在着不同的内在动机系统,因此激励性方式的采用也应因人而异。学生首先是人,是一个社会中的人,他们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而只有我们的评价多元化了,我们的学生才更加渴望老师的了解,而教师,才能扣准他们的思维,利用好他们思想上的积极点,评价也就显得积极和有效起来。

总之,构建有效课堂是值得生物教师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这三大领域得以全面充分的发展,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有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应以积极的姿态践行、提升、总结,从而让高中生物教学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也迎来了春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笔者以为,我们可以通过有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价值。

【持续有效】推荐阅读:

持续临床07-22

持续上涨05-09

持续发展06-15

持续更新06-18

持续经营06-22

持续镇痛06-30

持续推注07-12

持续质量08-20

政策持续08-22

持续护理08-28

上一篇:冬季瓜菜下一篇:健康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