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更新

2024-06-18

持续更新(精选9篇)

持续更新 篇1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位于丹麦西兰岛 (Islands of Zealand) 东部, 是丹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北欧最大的城市, 也是著名的历史古城。哥本哈根最早起源于11世纪初的小渔村, 至12世纪初已发展成为商业城镇, 1443年被定为丹麦王国的首都。17世纪上半叶, 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 (Christian IV) 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加大了首都的贸易和防卫力度。之后, 哥本哈根多灾多难, 瘟疫、大火和军事战争几乎毁灭了中世纪的老城, 但基本的街道格局被保留下来 (图1) 。19世纪中后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哥本哈根带来巨大发展, 城墙被拆除, 城市向周边郊区扩展, 工业厂房和工人住宅区主要布置在城市外围, 并沿海岸形成新的港口和工业岸线 (图2)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著名的“指形规划”引导下, 城市走上了区域化发展道路。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全球化进程, 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哥本哈根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经济转型, 工业生产大幅衰退, 大量的工业厂房、港口与码头被废弃。与此相伴的是郊区化导致的城市人口快速减少, 带来失业率上升、城市功能单一和活力不足等城市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89年由丹麦国会创立的专门委员会发布了《首都—我们想从中得到什么?》的研究报告, 系统论述了通过增加公共建设、教育部门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引导哥本哈根更新建设的必要性。[2]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哥本哈根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成为一座具有迷人魅力和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2008年, 《Monocle》杂志将哥本哈根选为“世界上最宜居城市”, 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2009年12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在这里举行。这些绝非偶然, 与哥本哈根科学而独特的城市更新理念密切相关。本文拟从绿色交通、中心区复兴和旧街区整治等层面探讨哥本哈根如何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更新计划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期为中国城市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绿色交通引导城市更新

作为大哥本哈根地区中心, 哥本哈根市的行政区范围相对较小, 陆地面积仅88.3 km2, 主要由老城区、港区及阿玛格尔 (Amager) 岛北部和上述地区的外围扩展区三个部分组成。如何在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约化使用土地, 并解决好交通问题, 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哥本哈根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 力争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 强调交通系统必须适应现有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空间品质, 而不是城市适应交通系统的发展。[2]因此,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品质同时成为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1. 地铁—公共交通的新发展

1947年的“指形规划”将轨道交通建设同新城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使哥本哈根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TOD) 的经典案例。[3]近年来, “指形规划”又有了新的发展, 为了将整个厄勒地区 (�resund region) 打造成北欧最大的都会经济中心, 实现向东南与瑞典马尔默的跨海对接, 哥本哈根首先致力于建设先进、高效且低污染的地铁系统, 由市中心连接当时仍属郊区的阿玛格尔岛, 这也就是新生长的第六根“手指”。整个地铁系统共有M1和M2两条线路, M1通向规划中的�restad新区, 引导新城区的轴向发展;M2则延伸至北欧地区最大的机场—哥本哈根Kastrup机场, 从机场搭乘地铁到市中心只需15分钟, 大大提高了城市中心区的可达性和机动性。

1.哥本哈根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 (图片来源:K�benhavns Kommune, Plan&Arkitectur的《Cityscape Atlas Copenhagen 2003》)

2.哥本哈根现代城市的扩展 (图片来源:K�benhavns Kommune, Plan&Arkitectur的《Cityscape Atlas Copenhagen 2003》)

3.哥本哈根地区轨道交通线示意

4.轨道交通站建设带动城市更新再开发 (图片来源:The City of Copenhagen Finance Committee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的《The City of Copenhagen Development Plan2005: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新的地铁线路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一方面, 加强与原有近郊及地区通勤铁路系统和普通公交系统的连接, 建立发达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图3) , 保证中心城区任何地点只要一次公交换乘都能达到, 在老城区空间肌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方便了居民出行。目前老城区内有46%的人使用公共交通, 41%的人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只有13%的人使用私家车或出租车。[4]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城市步行环境与自行车网络, 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加轨道交通的绿色出行方式。据数据统计, 在距车站1 km以内的范围内, 步行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1~1.5 km范围内自行车占主导地位。同时, 为了方便自行车的使用, 地铁站周边以及站厅内都设有自行车停车区, 市民还可以推着自行车直接搭乘地铁。正是通过完善、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 城市交通模式实现了转型, 公交出行人数相比地铁开通之前增长了49%, 小汽车出行人数下降4%, 从而实现在小汽车交通出行没有增加甚至下降的前提下城市通勤总量的增长。[2]

目前, 哥本哈根正在实施新的地铁环线建设, 即在原有“指形规划”的核心区建设连接各个“手指”的环通线路, 这不仅可以增强轨道交通线之间的联系, 而且扩大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 城市中心区和85%的市中心外围地区将被轨道交通所覆盖 (即任何地点到车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600 m) 。此外, 为了鼓励更多的绿色出行, 政府正考虑采取新的措施限制中心区内机动车的使用, 具体包括缩窄机动车路面以加宽自行车道、提高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和收取交通拥挤税以及减少停车设施供应, 如修改原来市中心建筑物停车配建的最小供给指标 (1辆/100 m2的建筑面积) 为最大供给指标等方式。

2. 地铁站—市民聚会的新场所

“指形规划”开创了哥本哈根在轨道站地区的土地集中开发模式, 这种紧凑开发的理念同样在新的地铁站建设中得到延续。规划新建的大型城市更新与再开发项目被要求与轨道交通站相结合, 一般都集中在距离站点1 km的范围内 (图4) ;而位于老城区的新地铁站则注重与周边已建成区的联系, 通过交通活动与城市功能整合而成为重要的新城市空间。

位于老居住区内的新地铁站, 如阿玛格勃 (Amagerbro) 站、付鲁 (Forum) 站和腓特烈斯贝 (Frederiksberg) 站等 (图5) , 都结合新的社区中心建设, 形成功能混合的居民生活和聚会场所。地铁站设置一般与城市主要道路相邻, 靠近地铁出入口的是交通与社区活动共用的广场, 布置自行车停车区、地下采光通风井、休息凳和花坛等, 形成2 000~3 000 m2的交通转换空间。集中布局的社区中心位于广场一侧 (有的通过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铁站厅层直接相连) , 内部布置大型超市、精品店、便利店、咖啡吧、餐饮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设施和银行、邮局、税务与户籍管理等社区服务设施。在广场周边及外围街区底部也会形成便利店、服装、首饰及餐饮等小型商店。地铁站地区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节点, 而是人们购物、休闲、交往与聚会的社区活动场所, 成为老居住区中最具城市特征的更新地区。

轨道交通站本身也是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场所。那勒波特 (N�rreport) 站是哥本哈根最繁忙的轨道交通枢纽站, 新地铁线在这里与近郊及地区通勤铁路交汇。新车站的设计理念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复合, 希望为周边高密度的老城区提供日常交往“天然的聚集场所”。①新车站屋顶是一组圆形的漂浮结构, 下面是独立的透明玻璃体, 阳光可以射入到地下空间, 保证车站空间的安全舒适。宽敞、连续而富有变化的室外广场上, 兼具照明和LED信息柱功能的高科技通风塔有机地插建其中, 不断变换着各种交通与文化活动信息, 使日常交通出行与其他城市活动交叉渗透, 充满生机与活力 (图6) 。

二、空间重组促成中心区复兴

哥本哈根的历史中心区是有着中世纪尺度的老城区, 皇宫、议会、政府各部门及重要的公共建筑和文化设施均集中于此。为更好地提升活力, 历史中心区在原有基础上向滨水沿岸的老工业基地和码头区积极拓展 (主要是沿着海岸线从Kalvebod Brygge向南至Fisketorvet、向北至S�ndre Frihavn, 同时还包括Havneholmen以及Brygge岛与�restad北部的大学城区) (图7) , 这些滨水区与相邻的历史中心共同形成复合型的城市中心区, 通过滨水区的产业转型为中心区的复兴提供空间潜力与文化资源。

1. 功能整合—中心区的活力再生

中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 也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 其本质特征在于自身蕴含的都市活力。为了激发中心区活力, 哥本哈根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城市功能设施和良好的居住条件, 营造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文化环境, 以吸引投资、创意、居民和观光游客。

(1) 完善功能结构, 促进城市经济复兴

对产业衰败的港区启动经济振兴计划, 重点发展商业金融、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酒店服务及居住等功能, 注重企业的多样化与平衡发展;对传统的历史中心区, 强化其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的特殊职能, 发展行政、文化、旅游、居住和教育及商业服务等功能;在老城区内, 则通过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 吸引和鼓励小型企业、零售商店和创意产业及创业者留在中心区, 避免租金上涨给它们带来的生存压力, 中心区目前仍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企业, 居民的失业率也大大低于哥本哈根的其他地区 (分别为6.6%、8.4%) 。

(2) 保持多元化的人口结构, 营造社会活力

中心区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居住形态, 使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都能在这里生活。其中, 港区以高品质的新住宅建设为主, 老城区的旧住宅通过自助式改造而成为舒适明亮的套型公寓, 空置的办公楼空间则改建成类型丰富的生活公寓,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此外, 在中心区内保留大学、科研所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大量的师生员工 (2002年共有近3万名学生) 在市中心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增强社会活力, 特别是在北欧冗长而枯燥的冬季。

(3) 发展文化产业, 增加文化供给的多样选择

保护老城区独特的历史风貌, 营造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5]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娱乐设施, 发展夜间娱乐活动, 增强中心区的吸引力和公共性;此外, 举办丰富多彩的地方或国际性文化活动, 尤其是每年固定开展的文化节项目持续增加, 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项发展为目前的10余项, 吸引了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参加, 大大提升了中心区活力。[6]

2. 新旧共生—滨水区的文化延续

哥本哈根的历史是海岸和港口不断发展的历史, 城市与水的联系是哥本哈根最本质的环境特征 (图8) 。产业结构转型为滨水区的更新与再开发提供了可能, 但哥本哈根没有简单地进行商业性开发, 而是将城市功能转型与地方文化的延续结合起来。一方面, 严格保护历史建筑和老广场、公园以及传统滨水岸线等开放空间;另一方面, 在滨水重点区域建设新文化建筑来改变传统固有的城市形象, 塑造新城市景观。许多案例展示了鲜明的新旧对比, 但又互相尊重, 体现了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自信。

5.旧街区内轨道交通站布局分析

6.N�rreport新车站实施方案模型 (图片来源:Gehl J, Gemz�e L的《Public Spaces Public Life》)

8.城市中心区鸟瞰 (图片来源:Holmfeld D K的《Copenhagen Spaces》)

9.丹麦国家歌剧院

11.丹麦皇家剧场

10.丹麦皇家图书馆

12.丹麦双子座公寓

13.老城区最吸引游客的内容调查 (2005年)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4绘制)

新旧共生首先是建立在保护整体滨水岸线的空间形态和历史印记基础之上的。[7]为了不破坏老城区由古老的尖塔组成的高低起伏的天际线, 新建筑在高度上进行了很好的控制, 一般都是4~7层, 这也有助于各时期不同建筑之间的和谐对话。2005年落成的丹麦国家歌剧院 (National Opera) 是为滨水区注入文化元素、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图9) , 歌剧院面向海港水平向伸展, 其中轴线与对岸的阿美琳堡 (Amalienborg) 皇宫区—弗里德里克教堂 (Frederik's Church) 的历史轴线相吻合, 尽管两者在风格、体量、材料和细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通过延续和强化传统的公共空间结构成为有机整体。丹麦皇家图书馆 (Royal Library) 是滨水区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建筑 (图10) , 早期的皇家旧图书馆是一组文艺复兴风格的老建筑, 与之跨路相接的新馆则是一座体形简洁、性格鲜明的黑色建筑, 仿佛一颗漂浮在海面上的“黑钻石”。在晴朗的日子里, 磨光的黑色花岗岩外表面会映射周围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和港区丰富的现代生活场景, 极富艺术感染力。相似的案例还有新建的丹麦皇家剧场 (图11) 和双子座公寓 (图12) 等, 都突出了简约时尚和精美独特的北欧设计风格, 体现出哥本哈根是一个具有时代意识和文化创新力的“设计之都”。

三、居民需求主导旧街区整治

旧城的可持续再生自然离不开本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哥本哈根市内目前仍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又旧又小的低标准公寓, 而且大多位于物质环境衰退和社会问题突出的街区中, 其整治的目标不仅致力于改善居住条件, 使它们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住区, 而且希望通过整治过程本身促进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生活的重建, 其核心内容包括地区综合更新、支持地方倡议、住房与公共空间改善和社会福利房建设等方面。

1. 地区综合更新—多维度的社区发展

地区综合整治是针对具有复杂社会问题的旧居住区而进行的整治模式, 主要依据住区内居民失业率、外来移民比重、小户型和缺少生活配套设施的公寓比例等综合指标来确定。不同于以前短期的、孤立的、以住宅为重点的旧住区改造, [8]地区综合整治强调环境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结合, 不仅包括房屋整治、住区环境改善和社会福利房建设等物质环境的改造, 还带有很多对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例如为了保持社区结构的稳定, 一般采用小规模分期实施的渐进方式进行, 避免由于居住条件改善而带来租金快速上涨, 并结合社会福利房的配套建设, 保证社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租户在改造后能继续住在这里。

在整治实施过程中, 强调所有参与方 (居民、社团、企业和地方管理机构等) 的紧密合作, 通过交流与协商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为了保证居民的有效参与, 街区整治的费用由政府与社会的公共基金和居民的私人资金共同组成, 并且规定街区整治计划必须得到50%以上的住户同意才能实施。Mj�lnerparken是近期实施的一个重点项目, [2]也是哥本哈根首次采用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对旧街区进行综合整治, 由哥本哈根市、Lejerbo K�benhavn和Mj�lnerparken地方部门委员会三方合作实施。在项目前期, 专门成立由多个管理部门组成的常设机构对整治工作进行协调, 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征集各方意见, 在此基础上确立和实施社区的整治计划, 主要包括:创造混合社区, 提高社区活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和投入, 提升教学质量, 提供工作实习的机会;增加就业岗位, 改善居民收入;开展社区活动, 促进社区交往;改善居住生活设施以及开放空间及街景的整治美化等。

2. 居住环境改善—共建社区生活

街区整治重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 并根据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来确定整治内容和方式。其中, 改善居住环境品质是居民最为关心的切身问题, 相应的措施主要包括老公寓整修、街坊庭院整治和街区公共空间改善等方面。[4]

老公寓整修重点在于提高适居性, 即适当改善居住条件, 而不要求完全达到新住宅的标准, 如增加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 合并小户型为中、大户型公寓等。除了老公寓整修外, 优先确保公共空间的改善, 鼓励多元化的社会交往, 成为街区整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 通过“内庭院整治计划”, 对居住街坊内的插建建筑进行清理拆除, 形成宽敞的绿化内庭院, 配置小型运动场地、野餐桌和自行车架等, 为本街坊内的居民提供休憩活动的半公共场所;另一方面, 通过设立“城市发展专项基金”, 对街道、广场和公园等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改良 (自2001年基金设立起, 每年共有1 500万丹麦克朗的专项资助) , [2]主要包括设置交通安宁区域、增加绿化景观、改善儿童游乐设施和文化休闲设施以及其他的开放空间改造等, 为周边居民提供交流聚会的公共场所。

居住环境的改善有效支持和吸引了更多的人居住在城市中, 在1995~2005年的10年间, 老城区的居住人口增加了12%, 街区生活也人气重旺, 新开设了很多咖啡、酒吧和零售便利店等, 其中营业到深夜11点的商店数增加了43%, ①在赋予公共空间持续活力的同时, 也增加了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另外, 编制《城市更新改造历史漫步导游手册》开展宣传, 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推动了社区的开放和城市生活的融合。[8]事实上, 老街区整体的环境氛围和真实生动的居民生活目前已取代了传统建筑风貌而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内容 (图13) 。[4]

结语

哥本哈根的更新建设不仅在于物质环境的改善, 而且将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考量, 因此呈现出多目标、多因素和多模式的特点。

第一, 以TOD为导向的地铁交通建设是哥本哈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手段。它既积极转变了城市交通模式, 使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化, 又提高了城市的机动性和可达性, 实现了城市的高效运转。同时, 以轨道交通站为中心的集约化更新建设, 构筑以步行者为中心的公共生活空间, 促进了城市的人性化和紧凑化发展。

第二, 以多元功能混合为导向的中心区复兴, 是优化城市机能和提升社会活力的关键所在。新旧复合的城市中心区, 通过老工业基地的再开发拓展中心区的发展空间, 承载新增和外来的城市功能和经济活动, 与历史中心区形成互补, 强化各种城市活动在市中心区的集聚和整合,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第三, 以文化产业为导向的滨水区再生, 是在城市演进过程中凸显文化识别性的核心内容。一方面, 对老产业基地进行历史资源的保存和再利用, 实现物质环境特色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 将产业转型与城市形态的文化延续结合起来, 通过文化功能的植入与滨水环境的精心设计, 营造文化休闲氛围, 塑造充满生机的公共活动场所。

第四,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旧街区整治, 是旧城可持续更新的基本建设单位。它以社区营建为核心, 满足居民的实际利益和现代生活需求, 并优先发展公共空间, 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整治过程中, 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居民等多方面的协商合作对社区进行多维度的综合更新建设, 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就业状况, 促进社区全面融入城市发展。

总之, 哥本哈根可持续更新的成功经验在于“以人为本”, 以尊重每个人的生活为基点, 建立多层面、多需求与多模式的整体发展目标与策略, 在强化绿色交通、发展公共空间、提供多元文化服务和注入新产业以及改善社区生活等方面取得进步, 既避免追求单一、短期经济效益, 又避免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更新改造, 从而获得城市机能的整体提升。

与之相比, 中国许多城市在更新理念与实施手段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 地方权力与商业资本的共同运作已成为旧城更新的核心动力, 但普遍缺乏社区参与和社会公平的多方协调与决策机制的建立。在建设方式上, 以“功能分区”为特征的现代主义规划理念和小汽车导向的交通建设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更新, 由于忽视旧城物质空间与社会形态的内在构成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复杂有机性而导致传统生活街区的大规模拆除、人性化街道尺度的丧失、标志性建筑的强势插入、地方文化特色的消逝、内向型的大地块开发及其不良的外部性……更为重要的是, 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问题, 如空气质量、生活便利、就业机会、交通安全和社区交往及社会公平等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有的地区甚至更加恶化, 从而造成在“国际化”、“现代化”和“消费化”这些光鲜亮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橱窗化”、“私有化”和“贵族化”的趋向。[9]在这点上, 哥本哈根的旧城更新实践无疑可为中国城市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K benhavns Kommune, Plan&Arkitectur.Cityscape Atlas Copenhagen 2003[M].Copenhagen:Planning&Architecture City of Copenhagen, 2003.

[2]The City of Copenhagen Finance Committee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The City of Copenhagen Development Plan 2005: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C].51st IFHP World Congress (Futures of Cities) , Copenhagen, 2007.

[3]杨滨章.哥本哈根“手指规划”产生的背景与内容[J].城市规划, 2009 (8) :52-58.

[4]Gehl J, Gemz e L, Kirkn s S, etal.New City Life[M].Copenhagen: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

[5]GehlJ, Gemz eL.PublicSpacesPublicLife[M].Copenhagen:The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6]Gehl J, Gemz e L.New City Spaces, Strategies and Projects[M].Copenhagen: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2001.

[7]Holmfeld D K.Copenhagen Spaces[M].Copenhagen:The 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8]谭英.北欧旧城居住区的更新与改造[J].世界建筑, 1996 (2) :22-29.

[9]缪朴.谁的城市?图说新城市空间三病[J].时代建筑, 2007 (1) :4-13.

持续更新 篇2

(持续更新)

一、常识两原则:

1、大学生参军入伍与户口所地在无关,可以从生源地走,也可以从学校走。(详情请参加学生常见问题)

2、直招士官,必须是毕业生,与大学所读专业相关;参加义务兵征集与专业无关,可以是在校生,也可以是毕业生。(详情请参加学生常见问题)

二、学生常见问题

(一)义务兵部分

1、我想请问今年征兵年龄最大限制在多少岁?征兵的年龄及身体条件是什么?

应征报名(男兵)年龄标准:

小学及以上学历年满18岁不满24岁的男性公民。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放宽到23岁,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放宽到24岁;普通高校在校生年龄放宽至22岁。

应征报名(女兵)年龄标准: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年龄放宽至22岁;普通高校在校生,年龄放宽至20岁;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含当新入高校就读的学生),如毕业后入读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按高中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网上报名,年龄放宽至17至19岁。

征兵身体条件:

身高:男性162cm以上,女性160cm以上。

体重:男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标准体重=(身高-110)kg 视力:大学生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6,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屈光不正,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视力达到相应标准的,合格。

内科:异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阴性,等等。2、2014年征的是义务兵还是士官?

2014年征兵工作包括义务兵征集和直招士官,请有意向的同学参考征兵工作群共享的相关材料。

3、兵役登记的学校所在地的乡镇怎么填不了,兵役登记无法提交?在填兵役登记信息,这个信息需要怎么填。

学校所在地:选择广东 广州市 白云区 三元里街道(这个暂时无法选),所以导致无法提交。

学校资助部门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向云西街10号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邮编:510403 目前兵役登记还无法提交。原因是,所属乡镇街道无法选择填写,目前广州市白云区(县级)兵役部门还没有完善好系统,我会尽快和他们协商此事,完善后再到群里公布。

4、这义务兵去几年啊?复员之后有毕业证么?复员之后有毕业证么?

义务兵一般是两年,义务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应届毕业生(已取得毕业证书)当兵退伍复员,由当地政府根据相关文件安臵。在校生入伍(未取得毕业证书)复员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可选择回校读书。

在校生(大

一、大二学生)入伍后,凭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及保留学籍申请书,到学校教务处办理保留学籍手续。退伍后一年内,凭复学申请书与退伍证书复印,回校办理复学手续。

5、我想问一下,有留校察看的处分,是不是征兵政审中就没希望?

只要你毕业前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参加直招士官。义务兵不受有无毕业证的限制。

但政审时是需要学院老师意见及学校武装部的审核鉴定,学校有权利和义务对你日常表现在政审中进行如实评定,请同学们在校期间一定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对自己负责。如果因为学生在校期间个人表现差,违法或违反校纪校规,政审中不合格而导致无法参军入伍的责任由学生个人承担。

6、体检是在广州体检还是回生原地体检?

首先,在学校进行网上报名入伍,不影响你是在学校参加征兵体检、政审然后入伍,还是在生源地征兵办参加当地的体检、政审然后入伍。决定权在学生本人。一般在生源地征兵办入伍的机会比在学校大很多。

另外,学生本人决定在校应征入伍的,暑假期间必须回校参加体检及政审等环节。如果是在生源地征兵部门参加实地应征,则在当地参加体检,体检合格后,带上由当地征兵办发放的政审表回校办理政审的相关手续。

7、作为高校在校生,我们如果从原籍入伍,可能被分到哪里去呀? 什么部队来招人?

没有什么部队来招人的说法,参军入伍不是招聘会!

在原籍入伍的具体分到哪儿,要咨询你生源地(老家)当地的征兵部门,一般是不知道分哪儿的,这些都是机密,我们基层征兵部门不知道。每年征兵兵种有海陆空等。

8、参军要交什么钱吗? 坚持不下来还能回来么,两年之后呢?学籍、就业都什么政策?我们学校这次的招兵有多少指标?每年大概都照哪些专业?

一是 参军不需要交钱!

二是 义务兵两年内可以退伍,中间坚持不下来建议你不要去当兵,因为没有坚持不下来就让你回家的。

三是 学籍政策和就业请看第八点并参照群共享里其他义务兵国家规定的文件,退伍后就业问题一般是由当地政府部门安臵,如果要读书的,继续回校办理复学手续,这些请入伍后在部队进一步了解。

四是 义务兵方面,我们学校没有指标一说,我们基层征兵部门只会根据上级征兵办的精神一步一步带领学校的学生去完成体检、政审,最后由上级部门定兵(由于我们学校属于三元里街道管辖,街道每年都要先满足白云区三元里街道居民的要求,然后多余的指标才给我们,但是这种情况很少,所以我建议大家回生源地,成功率更高一些,暑期在家参加老家的征兵也非常方便,不用暑假期间回学校,比如2013年暑期在家参军的多达40多人,并且没有一个男兵(直招士官除外)是从学校走的);直招士官每年大概有20-30的指标,但是直招士官每年都有不同的专业限制,只有专业符合的才能报名体检政审,2014年白云区征兵办直招士官分到我们学校的专业限制要等到5月中旬才能确定,到时会及时通知。

2011年,要机电、飞机电子、结构专业;2012年,要飞机电子、机电、空乘等专业;2013年只要飞机电子专业,2014年,暂时未知。

9、大二学生大三期间入伍,部队表现能否抵实习成绩? 每个学院情况不同,具体的操作需要大家咨询各学院教务办: 经管学院教务办:86124229 空港学院教务办:86125214 维修学院教务办:86125994 学校教务处电话:86122290 从教务处了解到如果大三整年(两个学期)都没有课程、都是校外实习的专业,学生可以用在部队里表现证明抵实习成绩。具体需要提交哪些材料,请符合条件的学生与各学院教务办咨询并提交教务办所说的材料,由自己提出申请。

如果参军能抵消大三整年(两个学期)的成绩,当年你就不用再申请办理保留学籍,你可以按照正常的毕业。

10、我是单招(独立招生)的,大专生,大一在读中,无高考成绩,如果可以的花,高考成绩怎么填?谢谢

答:单招(独立招生)的全日制高校在校生,也可以应征女兵,考试成绩填写0分。6月份请参加网上报名。

11、你好,我是在校大学生,网上报名和在户籍所在地报名有没有区别,能不能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当兵?

答:在校大学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当兵。其实都是在网上报名,要在户籍所在地应征的,网上报名时“应征地”要填写为户籍所在地,报名成功后持登记表前往户籍所在地参加实地征集。

12、我是2013.09.07报道入校的,这大一结束后去当兵怎么填毕业日期?

答:在校生的毕业日期填写,是按学制计算得出的预计毕业时间。如果你是本科4年,毕业日期预计是2017.7.1。

13、我来自湖北,现在在广州这边读书,户籍迁到学校这边,请问我是否能够直接在湖北这边直接入伍?

答:根据征兵政策规定,大学生参军入伍既可以从户籍地也可以从学校所在地,所以你可以在网上报名的“应征地”中填写湖北市的区市,从湖北直接入伍。

如果你是在校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你可以从高校地和户籍地二者中自由选择应征地。

14、在校大学生怎么填学历啊?

答:请登录学信网,按照学信档案,按照里面的学籍信息进行填写。

15、家庭住址乡镇没有选择 怎么办 重新登陆还是没有? 答:请在乡镇选择框中选择“其它”,根据页面显示的联系电话,联系县级兵役机关进行乡镇信息的补充。

16、在校生入学时间和毕业时间填错了,审核没通过怎么办?请问我的学籍学历审核不合格怎么办?毕业日期审核不合格,学信网上没我的学历信息,但是我在学校问了没问题啊,网上注册的信息也没错,郁闷!

答:请对照学信档案中的入学、毕业时间进行修正,修改后系统会重新审核。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毕业日期,填写按学制计算得出的预计毕业时间,出现入学、毕业时间审核不通过,按系统提示时间填写,具体请咨询全国征兵网站客服。或登录学信网学信档案中查看本人的学籍学历信息,按照其中的内容进行填写。2014毕业的学生,在学籍信息中有个预计毕业日期,填这个就可以。

17、在个人信息中填写从业类别为学生,学历为一本之后,弹出的其中一项是学校所在地,在填完四川绵阳市涪城区之后无法选择对应乡镇。

答:系统刚开通,所以部分乡镇还没有进行录入,近期将全部录入完毕,届时将能够提交资料。

18、我现在是专科大一学生,今年想去参军,但是担心毕业证的问题,问了学校武装部,他们说是保留学籍两年,也就是义务兵,但是我去了转士官了怎么办?

答:保留两年,是指退役后保留两年,所以不用担心!

19、我在广州读书,应征报名参军要去户口所在地贵州还是在学校?那我的体检之类的在哪里呢?

答: 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可以在学校所在地应征、参加体检、批准入伍等。具体是:今年应征对象首先都要参加网上报名,大学生报名时应准确填写“应征地”,“应征地”可选择学校或户口所在地(建议户口迁入学校的选择学校所在地,未迁入学校的选择生源地),其报名名单将发往“应征地”兵役机关。网上报名成功后在线打印《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交给高校和高校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经审查确定为预征对象的,参加实地征集。应征地选择生源地的,高校所在地兵役机关审核盖章后,须在7月底前,将《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交给生源地县级兵 役机关并参加实地征集。

(二)女兵部分问题

1、目前为什么女兵网上报名系统打不开? 答:女兵应征报名时间:6月20日至8月5日

2、请问女兵征集,到当地兵役机关报名需要带哪些材料?具体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女兵每年均由省市征兵办统一征集,所有女兵征集报名均在网上统一报名。网上报名女兵后,由区县级兵役机关(如:白云区人民武装部)直接与学生电话联系通知学生体检、政审(不经过学校武装部)。应征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或院校开具的学历证明(暂未拿到毕业证的)。6月10日前,完成报名登记。

3、我们学校在机务学院招收的什么兵种?女兵好走么?武警要女生不?如果我选的是陆军或武警。如果体重超重,其他都合格能不能入伍呢?

往年义务兵以陆军为主,直招士官有空军,海军等。2013年女兵报名十几个人,最后总共入伍5人。具体的兵种(如武警)是你入伍之后再分,学校武装部只有负责配合同学完成征兵前相关手续的办理。以下是我校往年入伍情况统计表。根据体检标准,如果体检中有一项不合格,最后结论是不合格,体检不合格是不能入伍的。感谢您对国防建设的支持!

(三)直招士官部分问题

1、今年有招士官吗?现在报名直招士官,就只能在网上么?

今年直招士官的专业情况,要等5月份白云区征兵办公室下发通知,目前广东省直招士官的通知已经下发,请参考群文件《广东2014直招士官工作全面展开(含专业代码)》。

城市更新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可持续性评价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同时土地资源的稀缺也成为制约城市更新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由于城市衰退现象无法避免, 因此城市的规划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关键驱动作用日益显现。当前,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城市衰退现象逐渐突出, 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从而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研究应运而生。其主要定义为在应对外部世界不断变化的前提下, 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城市吸引力的更新。

一、城市更新对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

1. 优化城市功能

城市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以后, 其城市功能变得日趋复杂, 原有的城市结构圈次混乱无序。城市更新能够对原有的城市功能进行重组、升级, 对原有的城市功能进行调整和完善。并通过与城市新建区域的合理协调发展, 形成功能更强且复合性更完善的城市圈层, 实现对城市空间的资源优化。

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激发城市活力

通过改善城市交通和城市结构, 对原有城市的发展资源统一调整、升级和优化, 形成更为完善的城市发展关系, 能够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的结构层次。再者, 城市更新还会对旧城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整理和重建, 改善原有城区的不合理建设环境, 吸纳人群返回旧城区。进而减轻城市不同地区的交通和居住压力, 焕发新的城市生命力。

3. 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城市文化的积淀是历史的发展和印记。城市更新虽是对旧城进行改造, 这非但不会破坏原有的城市文化痕迹, 还能够充分延续和遗传城市文化。对原有的建筑风貌予以保护和修复, 实现街区的文化复兴, 对原有的城市非物质文化进行加强和巩固,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使得历史遗传以原有的方式或新的方式延续。

4. 构建城市完整的生态系统

城市更新的重心不能只着眼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还要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城市更新和城区改造要以生态环境、城市承载力的改善和维护为出发点, 不能以损害城市的未来发展为代价。城市的更新过程也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过程, 旧城区生态系统的改造过程。通常情况下, 旧的城区多位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 也是城市居民活动的重点, 对旧城区生态系统的构建必然会对城市的整体生态格局产生影响。

二、城市更新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

1. 评价体系的内容

城市可持续性更新是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维度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但各维度在对城市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评价分析中必须辩证看待, 并有所侧重。

(1) 生态环境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 城市环境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将成为收腰的衡量指标。当前,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及社会各界的共识, 人们对未来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 社会民生是城市发展基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对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期待。城市更新要以社会民生为基础, 围绕扩大城市就业渠道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来加强民生需求, 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全面发展, 逐渐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社会民生是城市更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一个城市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3) 经济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条件

城市更新要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更新需要一系列的建设维护, 这些都必须有相当的资金支持。但同时也要注意, 城市更新的经济发展也必须以城市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社会民生稳定和谐为基础。

(4) 生态、民生、文化、经济是旧城改造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城市生态包括绿化植被、人文建筑、空气质量等;民生是城市居民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性建设, 及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特征, 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在城市的更新中都要重点突出, 文化延续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是一个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城市更新的必经之路。

2. 适应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是要使得更新区域通过改造最终可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多目标体系, 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星评价就要求多角度来做适应性评价。从而为城市地块的更新和改造确立主要目标, 并寻找最优的模式。

(1) 促进产业升级

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步伐, 要首先确定当前地块改造的目标是否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其次要判断产业结构的升级需求。如果原城市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高, 应极力提倡产业的升级。

(2) 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带来更高的需求, 通过缩短改造区域块与城市中心区域的行车距离, 必然可以带动城市整体的良性循环。同时, 对地块的功能完善成为了城市改造的战略特征, 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出地块改造的控制强度。

(3) 突出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既包括了城市继承的历史印记, 也需要突出当前城市文化特征。其中,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也直接决定着该城区区域改造和治理的模式。

(4) 完善配套功能

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情况是城市更新模式的选择重点考虑对象, 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同时,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直接影响着区域建设的步伐。比如公交、地铁的辐射范围增加, 能够带动城区的商业和居住的繁荣。

(5) 改善区域环境

一定程度上, 旧城区的生态环境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旧城区域环境的改造应首先考虑其周围生态资源, 对其区域内的生态敏感因素进行科学评价, 并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标准。作为城市改造和更新不能破坏当前的生态环境, 而是要改善城市的绿化程度和生态空间, 以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前提来开展区域建设。

三、结语

城市更新模式的可持续评价包括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 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评价分析时应有所权重。其中生态环境是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社会民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基础, 经济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城市更新采取何种模式, 应以可持续性为重点核心内容。不单纯为了经济发展, 还需要关注城市生态、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杰, 张建坤, 刘志刚.旧城改造的社会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建筑, 2009 (06) .

[2]董玛力, 陈田, 王丽艳.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J].人文地理, 2009 (05) .

持续更新 篇4

四川普通高考分数线已划定

四川20普通高考分数线划定:本科一批,文科543分,理科528分;本科二批,文科473分,理科445分,专科填报志愿参考线,文科200分,理科180分。

甘肃2015高考分数线公布

6月22日上午,甘肃省招委会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201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考试第一阶段控制分数线。具体是:文史类:一本517分,二本465分,民族院校民族班本科420分;理工类:一本475分,二本417分,民族院校民族班本科370分。

广西2015高考分数线公布

6月22日上午11:00,广西召开2015年普通高校 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新闻发布会,通告2015年广西自治区普通高考情况、评卷情况、分数线划定情况、分数查询方式、录取工作安排等信息,

备考资料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全程直播了发布实况。

广西2015高考分数线,一本理480,文530。二本理320,文380。高职专科文理180。体育本237/80,专160/60。艺术本理208, 文247。艺术专文理126。

浙江教育考试院网站6月22日公布高考分数线:文理科第一批分数线:文科 626分,理科605分。

天津市招生委员会划定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据今晚网消息,具体为:

理工类本科一批(含A、B类)院校538分,本科二批(含A、B阶段)院校459分;文史类本科一批(含A、B类)院校547分,本科二批(含A、B阶段)院校486 分。

吉林省教育门户网站6月22日21时公布2015年高考分数线:重点本科(第一批),文科543分,理科525分;普通本科(第二批),文科433分,理科405分。

相关链接:

2015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相继出炉(持续更新中)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篇5

关键词:历史街区,可持续,保护,更新

历史街区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因社会、文化因素集结在一起的有一定空间界限的城市地域,它以整个环境风貌体现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进入21世纪,在历史街区更新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使之既能满足城市现代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更好地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首要问题。

1 可持续发展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强调“可持续”的同时,更强调“发展”,发展才是概念的主体,可持续性是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更新”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具体是指在保护历史街区建筑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准则,对历史街区进行的改造整治以及统筹处理,由此而涉及到的文化、居住环境、经济、社会问题的一个过程,而“可持续”则是这个过程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既是历史街区可持续性更新的目标,同时也是更新过程的行为准则。

2 历史文脉的传承

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比如布局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脉。因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应在保护文脉的同时注重传统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扬,为此,应深入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和利用。

3 经济的可持续

首先,历史街区建筑产权复杂。历史街区建筑产权原本均为私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使部分私房变为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的公房。但直到目前,历史街区中私有房屋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次,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居民一般为城市的老市民,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一方面因为他们经济能力所限,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完成建筑物更新的投资,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地位不高,他们不能向社会广泛地传播他们的呼声,难以引起社会对历史街区更新项目的足够关注。最后,历史街区的更新要在保护其历史原真性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行,有严格的限定条件,同时街区建筑物质量和各类基础设施都需要有很大的投入,高投入与低回报使得历史街区在更新中很少有开发商愿意投资。所有这些都为历史街区更新资金的筹集带来了问题。

在历史街区更新活动中遇到两个主要的问题:1)历史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藏在其间的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资产,但与此同时,历史街区由于长期的衰败使其缺乏经济活力,不具备主动更新的内在条件,大部分更新资金都不得不依赖外部;2)历史街区所处地段的“高地价”与保护所要求的“低容积率”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利益至上的原则使得历史街区的更新保护难以保持正确的方向。因此充分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资产优势,增强街区经济活力,提高街区对保护更新资金的支付能力,加强人们对历史街区外部经济性的认识,从经济的角度提高人们保护历史街区的意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加强公众参与,保持街区活力

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次、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政策,它强调公众对保护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是人本主义与民主化的体现。参与决策、加强监督,方能使历史街区沿正确轨道良性发展。

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保护中,一方面由于涉及的面大、问题多,不可能完全做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更新改造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单个居民对更新保护的参与往往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很难形成参与者之间相互合作的良好局面,所以建立必要的组织来反映群众心声,代表群众利益十分重要。

从目前实践来看,公众参与旧城更新改造的具体运行方法主要有:诉说与倾听、图表、召开公众听证会、讲解和说服等多种形式,但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更有效,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尽可能采用简单明了和通俗易懂的方法应该是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新的、更好的参与方法,才是真正落实公众参与的必由之路。

社会网络是一个人同其他人形成的所有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联系,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和通过对物质环境与文化的共享而结成的非直接的关系。历史街区社会网络结构的形成依赖于“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在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内,居民使用该设施的活动方式重叠的可能性大,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对社会非正式联系的联结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历史街区由于历史的积淀,其城市空间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丰富的社会网络。历史街区的社会网络结构既来源于其稳定、有机的物质结构形态所创造的空间氛围,也来源于居民整体的“同质”。这种“同质”是由现代生活所赋予的新内容,即经济水准、文化水准以及职业分工的相同层面和共同的生活方式、观念标准等构成。

5结语

随着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保护观念也逐步从仅仅保护街区物质基础发展到对街区功能的改善,以实现街区的经济复兴。同时,强调对历史街区原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求实现街区文化的发展。只有历史街区经济文化共同发展,才能使其物质基础具有内部的保护动力,历史文化才得以不断延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不仅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承载要素,同时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在保护中发挥历史街区的各种职能,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保护工作的开展,也使得保护更具有意义,促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陈易.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哲文.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0):36-37.

[4]李和平.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城市规划,2003(4):44-45.

[5]李晖,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规划师,2003(4):94-95.

[6]赵中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及保护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02(7):30-31.

持续更新 篇6

1 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意义

伴随着上世纪末以来各地开展的大规模旧城改造运动, 旧工业区改造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其独特性。它以整体的观念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 研究分散的、未成系统的旧工业区更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 总结改造再开发的实施策略, 使城市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与促进正在进行的旧城改造运动, 以适应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 完善城市用地结构提出的挑战, 达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同进化和再生。

2 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现状

2.1 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取得的成绩

中国目前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较小, 伴随着城市规划布局的调整, 涉及城市总体布局发展方向的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也愈发被重视, 政府和民众意识到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搬迁、合并和转产。由于旧城区内的用地较小, 对发展不利, 改造要考虑旧工业用地调整后的发展余地, 避免二次搬迁, 并根据区位、交通、环境、基础设施等合理确定城市土地价值, 以做到地尽其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全国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就提出旧城改造应包括更新城市工业区和其他大规模的劳动场所, 改造落后的市政设施, 改善公用设施。上海是我国率先对彰显城市历史的旧工业区进行调查和保护性再利用的城市, 近年来将多处老厂房、旧仓库加以改造, 如田子坊视觉创意设计基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都是旧工业建筑改建再利用的成功例子。北京在近年来也开始了对近郊工业区的更新改造, 对老工业区实施了成片的开发和改造, 如基于LOFT概念的北京大山子文化艺术区、已列入文化保护地区的798工业区等。近年来, 受国外旧工业区更新方式的影响, 我国一些城市, 如武汉、广州等也对此做了很多探索, 从不同方面对旧工业区的改造进行了研究, 如体现后工业景观思想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 注重生态平衡的唐山南部采煤下沉区生态园林建设等。

2.2 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旧工业区改造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 在改造方式、保护措施、资金运转、社会市场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缺口, 存在较严重的建设性破坏情况。

2.2.1 资源消耗严重

我国目前更新改造的旧厂区建筑多为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造的,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许多建筑在工程质量和艺术质量等方面的标准都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的再利用。同时, 对于大部分旧工业区来说, 在规划初期没有过多地考虑工业生产引起的生态问题, 因此造成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和景观破坏严重, 大量的建 (构) 筑物和设备设施被闲置或遗弃, 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废弃物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 造成了资源浪费并成为城市中新的污染点, 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生态规划的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2.2.2 改造理念相对滞后

由于原来对旧工业区的改造重视不够, 致使城市规划调控不力, 改造主体不明, 不少工业遗产在“详远而略近”的观念下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近期政府和民众才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和民族性, 但还存在着改造片面单一、措施不力、改造标准不够全面科学、保护理念和经验严重匮乏等问题。不少地方认为旧工业区污染严重、技术落后, 应大拆大建, 有价值的旧厂区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比例较低, 这些致使有些改造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2.2.3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在某些地方政府看来, 一方面是改造工作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很多旧工业区的改造项目就只能交给能够提供资金的开发商来做。开发商开发的本意是希望有回报, 这就使得维持传统风貌的意愿无从实现, 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无法形成, 微循环的模式在实施中也依然面临着资金的问题。尚要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和相关实施细则来约束开发商的行为, 通过这种控制性的引导让开发商认识到只有进行保护性的微循环改造, 自己才有参与城市更新的可能, 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4 社会问题及公平问题被忽视

2.2.4. 1 忽视社会和公共设施

社会和公共设施是城市总体利益和市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却很难在短期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得益, 由于管理的不规范和投资回收期过长, 也往往难以刺激市场的主动参与和投入。但是, 有些改造所产生的价值起初并不明显, 需要长期持续的建设才能见到成效。

2.2.4. 2 关注近期和局部利益

目前的旧工业区改造基本上是以开发商为主体, 倾向于最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开发强度以求最大的开发利润, 而很少考虑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会影响到相邻地块的采光和通风, 加剧基础设施供给的紧张, 不利于周边地块的后续开发。

2.2.4. 3 忽视公平性

动拆迁成本低的旧厂区往往成为城市更新中的“热点”, 那些拆迁量大、更新改造成本高的地段则少人问津。有些旧工业区并非破旧, 但被拆除重建;有些改造刚刚完成不久, 但由于所有者的变更又重新来过, 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 许多的再利用项目还停留在自发阶段, 合理的规划机制尚未形成。

3 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

3.1 建设生态新住区

将废弃的工业区转化为有吸引力的城市新生活区是许多城市不断探索的发展主题。生态社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社区组织形式, 其基本思想是仿照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方式来重新规划社区生活、消费和废物处置系统, 即指合理的、充分的、节约的利用资源, 人们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最小以及废弃物多层次综合再生利用的生活模式。

天津万科水晶城是在一家玻璃厂旧址上建设起来的, 是中国第一个以保留工业时代历史遗迹为主题的大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强调“对比、保留、叠加”的设计理念, 立足于延续历史的角度, 保持原有建筑的历史风貌, 并使其巧妙地融入现在的建筑中。 (见图1)

3.2 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3.2.1 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

北京798创意工厂是在中国第一个电子工业基地——原北京“798工厂”的厂房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由于其独特的厂房建筑结构和高大的内部空间, 吸引了大批文化机构进驻, 目前已聚集了几百家各类创意仓库、美术机构、画廊、酒馆等, 形成了艺术家聚集区, 成为北京艺术和时尚的地标之一。 (见图2)

3.2.2 改建为博物馆或会展中心

柳州工业博物馆位于该市第三棉纺织厂和苎麻厂的旧址, 室内展区由旧厂房改建而成, 经修复后的厂区厂房保留了原有的外观和结构。残旧的砖墙, 灰色的混凝土, 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和工业情怀, 成为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展示、传承与利用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见图3)

3.2.3 建设商业办公综合区

深圳中航苑是一个旧工业区改造项目, 根据城市规划, 按原有工业区规划格局、街块单元大小、街道密度尺度、建筑空间结构来进行商业地块的布局, 利用所谓街块单元的小独立地块, 用传统的街道机理来组织地块的生成。老厂区的改造成功极大地提升了该区域的商业价值, 对华强北乃至深圳商务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2.4 改造成其他文化设施

旧工业区改造成文化设施的发展策略还包括:①改建为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完善城市结构, 改善城市形象, 带动旧工业区所在地段的更新。②通过举办如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促进工业区的复兴, 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城市面貌,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③兴建大型体育设施。如悉尼奥运会的场址原为污染严重的工业垃圾堆放场, 设计师遵循绿色设计的原则,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④重建大学社区。利用工业的废墟重新营造, 如由原皇家码头改造而成的哥本哈根建筑学校等。

3.3 营造“后工业景观”

“后工业景观”是指在先前作为工业生产用途而后废置的场地上重建的景观, 它是从景观设计的途径来进行工业废弃地的改造, 在工业遗存的基础上, 通过对工业元素的改造、重组与再生, 将衰败的工业废弃场地改造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多重含义的景观。可通过塑造后工业环境艺术, 如大地艺术作品、试验性艺术创作, 以及利用工业材料创造的公共艺术作品等加以体现。 (见图4)

对于大城市周边的旧厂区建筑, 可以在其中注入旅游业、商业、休闲服务业、会展等多种元素, 依托城市经济发展的背景, 改造成为工业旅游度假地。而老工业基地中那些规模宏大的工业遗址, 甚至可以作为独特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发展旧工业区旅游, 对于我国旧工业区寻找转型再生之路, 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3.4 调整工业用地使用

3.4.1 发展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区

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和改造中心城区的旧工业用房和原有的工业基础, 通过合理的技术改造、工艺改革改善生产条件, 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这可以提高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 改善环境,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4.2 开发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的实质是合理的、充分的、节约的利用资源。近年来, 我国也开展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其中大力加强了对旧工业区的生态改造建设, 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 较为成功的是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山东鲁北生态工业园区等。

4 结语

旧工业区的改造一定要和城市文化特征相结合, 归纳改造再利用的影响因素、规划目标、开发模式, 同时就旧工业区再利用的规划内容、操作手段进行探讨, 体现工业语言, 从中得出改造的目标、内容及手法, 以找出适应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旧工业区发展方向, 达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同进化和再生。

参考文献

[1]熊国平.当代中国城市形态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刘光亚, 鲁岗.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和再生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张鹏举.适应·更新·生长——次人文与生态视野下的旧产业建筑改造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勒磊.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 2012 (5) :490-490.

持续更新 篇7

关键词:小微企业,成本理念,可持续发展

小微企业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它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和近三分之二的所得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需求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小微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小微企业主,如何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是每一个小微企业主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小微企业主必须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而科学和有效的成本理念,成为小微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力武器。

一、资本成本理念

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一定的融资难的问题,而每一项融资都会发生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付的代价。

资本成本作为企业的一种成本,具有一般商品成本的基本属性,又有不同于一般商品成本的某些特性。虽然两者都必须由企业的收益补偿,但一般商品成本需要计算实际数,而资本成本却只要求预测数或估计数。

同时,在进行资本成本预测时,应考虑其获得资本时的货币时间价值,又要考虑其投资风险价值,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资本成本也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

资本成本对于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乃至整个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

资本成本是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和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其资本成本有高有低,因此小微企业应预测不同筹资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从而选择合理的筹资方案。

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进行投资决策的经济标准;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小微企业主在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应预测投资报酬率和资本成本率,只有当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时,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

资本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的基准。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可以用企业全部投资利润率为衡量,并可与企业全部资本成本率进行比较,当利润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是良好的;否则,则认为企业经营存在问题,需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资本成本,不断提高资本利润率。

二、质量成本理念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它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四项内容。

虽然每个企业都清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但在利益面前,很多小微企业主放弃质量,追逐眼前利益,使小微企业一度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假冒伪劣商品的代名词,从而使小微企业失去市场,失去消费者,谁离开了消费者,谁将颗粒无收。

因此,作为小微企业主必须重视和增强质量成本意识。

(一)建立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统,确定质量成本关键控制点

包括:建立质量成本控制系统,确定每个环节的质量成本关键控制点;层层分解质量成本计划目标,实行分级归口控制;建立高效的质量成本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系统

产品质量要达到质量标准,必须靠产品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作保证。因此,企业必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

1、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

该阶段主要防止由于设计缺陷而造成停产、返工等设计故障成本的发生;

2、材料(商品)采购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

通过“货比三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保持买方和卖方人员之间的紧密接触,预防和及时纠正材料(商品)缺陷,降低材料(商品)购买阶段产生的故障成本;

3、材料(商品)消耗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

一是通过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成本;二是通过对材料消耗的质量成本控制和价值工程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即防止因“质量过剩”而造成的消耗材料量大、价高、成本高等问题。

4、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

该阶段主要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预防和减少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发生。

5、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

该阶段主要涉及到“三包”损失,即销售用户在使用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应由本厂承担修、退、换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了“三包”损失,小微企业主应做好分析工作,分清经济责任,按经济责任转移承担“三包”损失。

三、环境成本理念

由于小微企业经营场所的分布广泛,大多数经营项目属于低端产业,技术力量较薄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较严重。加之小微企业主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其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污染环境行为的成本较低,导致小微企业成为破坏环境的主要“生力军”。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开始意识到原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资源,均会随着人类的盲目使用和开采而枯竭。而要使环境资源不枯竭,就要进行保护和再生,就要投入,要投入则涉及到环境成本问题。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会议(1998)讨论并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1)重视与环境问题相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升设备的环保效率;

(2)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减少废弃物、排放物,从而降低对废弃物、排放物的处理和处置成本、环境损害恢复成本、受害人补偿成本及环保法规所要求支付的治污成本等;

(3)通过绿色采购、供应链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切实履行生产者社会责任等控制预防性环境管理活动成本;

(4)充分考虑因环境污染造成的企业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

四、折旧成本理念

折旧成本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所分摊的损耗价值,在国民收人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

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费用,只是这种费用没有在计提时发生实际的货币资金支出,属非付现成本。这部分费用计提进入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偿,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做好资金积累。

(一)小微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由于产品成本是定价的依据,而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影响到产品成本的高低,因此,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必须考虑折旧成本,防止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不全面而导致产品成本高于产品价格,使企业产生虚盈实亏的局面。

(二)正确选择合适的折旧成本计提方法

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会影响到小微企业的产品成本、税收、利润等财务指标,因此小微企业应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地计提折旧成本;折旧成本理念对于小微企业盲目投资固定资产起到了警示作用。

五、战略成本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环境,小微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应具有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的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谋求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开支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获得经济利益的现代成本管理目标。

(1)战略成本管理重视战略目标,应着眼于长期的企业目标,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2)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具有外向性的特点,其拓展了成本管理的时空范围,这将有利于小微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竞争战略,并通过改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达到优化成本结构、降低成本水平的目的。

(3)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由于小微企业服务对象主要是形色各异的消费群体,因此,其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产品的设计阶段,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分析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决定财富”,小微企业唯有更新观念,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工信部联企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R].2011-06-18

[2]侯君邦.企业成本控制的五大转变[J].商场现代化.2011(3)

[3]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持续更新 篇8

“更新中国”正是试图应对上述挑战和问题的一个尝试。简单地说,它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议题的建筑、艺术展。如果说这个展览的题目最初来源于德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德国馆展览“更新德国”,那么从“更新中国”项目初步确定到逐步成型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次展览的内涵和外延则与德国的展览有了太多的不同之处。这是由于我们必须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基本状况的呈现与诠释,而由于中国和德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语境的不同,必然呈现对于可持续的不同理解。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问题所具有的特殊复杂性和东方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模糊和朴素的辨证,使得一些在西方清晰的思维逻辑下无法认同的事物,在中国却具有特别的生命力,也是可持续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思路。比如高层建筑在西方往往被认为是不环保和无度开发的象征,可是在人口拥挤的上海,由于其必须消化欧洲一个国家甚至多个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普通百姓又习惯居住市中心而享受公共设施的便利,在这样的矛盾之下,居住舒适和亲近自然的低层“高”密度(也只能达到高层容积率的十分之一)模式就面临很大的挑战。要让更多的人享有居住在市中心的权利,高层住宅或许是一个不坏的选择。同时,提供更多的居住面积的要求还受到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价值判断的挑战。

基于对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差异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理解,我们将可持续的概念分解为五个重要方面,即为五个类别的代表性案例:绿色节能建筑、可持续城市规划、历史联结未来、社会责任与低造价建造、艺术与公共文化中的可持续。针对不同方面,我们甄选出当代中国在该领域的代表性案例,希望这些案例作为一个拼图式的呈现,能够描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最新的理念和实践。

一、绿色节能建筑

当代中国绿色建筑的试验和推广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天参考美国的LEED标准和欧洲的节能标准,中国各个范畴的节能建筑标准和评级指标正在不断地推出。事实上,今天中国新建的所有建筑在得到规划局批准之前都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节能评估,或至少在设计说明中有一个重要的章节来说明在建设设计节能方面的表现。

我们这里的几个案例(图1~图8)都可以说是国内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总部大楼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莘庄新大楼是综合运用多项节能技术的国内示范性项目,前者更在生态技术之外考虑了使用者的社团文化和彼此交流的需要,后者则更多地结合建筑设计本身的软技术在节能的同时减少造价。浦江智谷是国内最早的生态商务办公园区之一,其通过管理和规定员工能源使用模式使得通过节能技术获得的节能效能被放大了;诺丁汉大学宁波节能中心建筑和清华大学节能楼分别是英国和意大利节能技术在中国的示范项目,有助于促进欧洲节能技术和标准在中国的本地化调适;而深圳万科中心和北京MOMA则是住宅开发商所主导的生态节能示范项目,对于在未来中国建造量最大的建筑类型—住宅中推广节能生态技术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可乐宅则是一个小尺度上运用可回收的可乐罐作为建筑外墙材料解决保温问题的尝试。

二、可持续城市规划

在中国这个行政效力强大的国家,在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的同时,如果规划能够更多地注重生态和可持续方面的效能,那么中国一定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新城规划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这也同样体现在所选取的几个案例中(图9~图15)。

崇明生态岛的故事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国际所关注,然而由于其土地使用性质的问题,其建设一直无法如人们所预期,其中城桥新镇作为崇明岛上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或许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一块试金石;天津中新生态城的策划和规划则是在更大城市新区尺度上的一个案例;相对而言,上海宝山的炮台湾公园和杭州西溪湿地规划都是针对湿地这种独特的生态资源,前者已经建成并有不错的反馈,后者是在规划理念的框架下邀请中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建筑师群体来进行创作,希望将城市规划的理念通过建筑师的创作加以体现;同济大学绿色校园项目则是利用自身的能够通过多学科进行生态城市和技术的研究能力和优势,把行动推进到了大学校园本身,从规划、单体设计到管理的一系列举措共同推动了大学的节能减排运动,在全国大学中具有示范推广效应。

三、历史联结未来

上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的社会文化与历史产生了巨大的断裂,而近二十年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众多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标建筑和城市地段被无情地拆除,甚至一些有着遗产价值的古城也被改造成了通属城市(Generic City)而丧失了魅力。伴随着物化历史逝去而日渐稀薄的是中国人集体意识中的传统和文化。如果按照这样的进程继续,一两代人之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势必面临灭顶之灾。我们难道能够在历史的真空中奢谈生态和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吗?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势必要求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延续与有机更新。

这里的案例(图16~图20)包括了从保护、修复到以当代的方式重新诠释历史的不同努力。北京798艺术区发掘了工业遗产的潜能,创造了具有当代性的文化地标和艺术积聚地;它和上海的田子坊一样是从草根运动起自下而上改变城市面貌的案例,而后者今天仍然处于一种自发生长和半非法的状态,但这种一定程度上的无序性实际上反映了其背后潜在的社会文化和市场逻辑;上海外滩的保护和改造工程实际上反映的是如何对待一段殖民历史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以及如何保护城市重要历史风貌区的问题;北新椒街项目则试图解答如何保存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一段历史,同时将当代生活和社区文化融入这样的历史空间中;同济大学的文远楼是德国包豪斯思想在中国文化传播的产物,面对这个特别的历史建筑,将新的节能技术融入历史是这个复原和更新项目的出发点;唐山城市规划展览馆公园项目则是将废弃的工业园区复兴为当代城市的公共生活和新文化的枢纽;而南京的软件园项目和宁波博物馆则在当代建筑中批判地继承中国建筑的传统,前者对江南建筑的尺度和院落空间进行了当代阐释,后者更像一个巨大的装置,运用传统建筑的残砖碎瓦凸显着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

四、社会责任与低造价建造

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带来两级分化的加剧,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被凸显出来,进入公众的视线并被广泛关注。一个社会如果不能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持续努力,那么社会的可持续只是一句空话。

这里选取的案例(图21~图29)反映了不同地区在低造价建造和解决不富裕地区基本建设方面的尝试。西藏阿里希望小学将当地材料和形式进行了当代组合,并试图为当地学童提供受教育和集体活动的空间;土楼桥校将小学校和一座小桥结合在一起,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校、教室,解决了交通联系问题,而且为整个村子提供了交流的场所;甘肃毛寺小学和无止桥项目的意义实际上远远超过一座学校,更多的是增强了村民的凝聚感,同时给参加建造的志愿者一次专业责任的启蒙;土楼公舍运用了土楼这种有向心力的建筑形式给城市移民和打工族创造了一个有社区感的居所,也尝试对城市地块的使用模式进行新的变革;谢英俊持续多年为偏远乡村造屋,尝试在这个社会运动中融入当地居民自身的智慧和能动性;再生砖项目以处理四川地震灾区的震后建筑垃圾和创造廉价易获得的建筑材料为双重出发点;胡慧珊纪念馆则通过一个普通地震遇难者的小小纪念物使人们正视地震的创痛并提供心灵的慰藉;西藏雅鲁藏布江小码头和林芝接待站则通过使用当地材料,以平实的形体解决当地藏民的使用要求并创造了独特的场所。这些项目在全国各地宏大项目建造的浪潮中虽然并不起眼,却以其小而动人的力量展现了建筑人性和日常性的批判价值。

五、艺术和公共文化中的可持续

艺术和文化在一定的中国社会发展阶段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物,相对生存和温饱的挑战,文化和艺术曾经显得苍白无力。然而艺术能力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进程,并持续地通过有创造力的活动再现、批判甚至介入社会生活的现实。今天的艺术和文化也应当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动力(图30~图34)。

太湖水与拓印干旱表现对社会事件的高度敏感,以一种看似冷静的姿态记述当代生态灾难事件,甚至在具有美学意味的作品中传达生态危机所带来的震撼;风景墙与关键词则以反讽的态度质疑当下关于发展与和谐的主流话语,以及当代平庸的大量建造活动中蕴含的危机;渠岩的作品直面权力和信仰空间并最终回到对生命空间的思考,以一种似乎完全客观和日常性的记述揭示出当代社会生活中深刻的超现实逻辑;而放心系列则戏剧化地呈现了当代中国近似荒谬的社会现实以及信任缺位的触目惊心的状态。

周春芽的五彩基金项目和徐冰的木林森计划都试图通过艺术改善社会弱势群体或生态的状态,两者都将艺术和公益视野联系起来,前者用艺术为受灾致残的儿童提供直面生命的勇气和技能,后者通过一套艺术—经济循环模式为公众植树和环保事业作出贡献;浦东机场的艺术展示项目则在有限的社会现实框架下,最大限度地让艺术介入公共生活,在机场这个当代的非场所(non-place)空间中让艺术的力量最大化。

后记:霓虹灯光之外的世界

如果和“更新德国”展览对于德国成功案例的展示相比较,我更愿意把“更新中国”的展览描述为现状的真实呈现和通过代表性案例所激起的思考和争论。我从来不认为造价高昂的高技术会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相反我更愿意将眼光投向中国传统的智慧,运用低技术和低造价的建造获得对气候、文化、历史和美学的多重呼应。所以作为策展人,我试图在先进的生态理念与技术、历史文化和社会公平与正义几个方面之间维持最基本的平衡。透过这四十扇望向中国的窗口,我们不但看到高速发展的激越,也能够看到困顿和纠结。

我在同济大学讲授国际班课程的第一节课,总是给欧美学生放一个电影:《三峡好人》,它为我们描绘了上海、北京这些大都市霓虹之外的低层生活状态。中国的三峡移民、北方的矿工、城市农民工、偏远乡村的学童、自然灾害的受灾者,他们的生存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专业人士和大众共同关注的,这也是建筑师和规划师职业的必然使命。我想这应该是对于中国社会现实进行整体把握的理解框架。脱离了这个框架,我们或许只会看到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而将中国版图的绝大部分忘却在视野之外,这恰恰是一个社会可以持续向前迈进的最大障碍。

持续更新 篇9

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第二产业的衰落,瑞士年轻家庭开始倾向于定居在环境更好、租金更低、位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中,大量企业亦随之向城市外围迁移[1]。随着城市中心居民中弱势群体(如老龄人口、低收入家庭、外国移民)比例的增加,城市税收收入与财政预算大幅缩减,城市逐渐陷入衰败。作为当代欧洲城市可持续更新的成功典范,苏黎世西区的实践证明,一方面,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提高城市对于生产生活各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能够有效吸引居民“洄流”;另一方面,先进的城市设计程序是可持续更新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1. 背景概述

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西区是苏黎世最大的工业区。上世纪60年代起,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瑞士工业萎缩。此时,城市扩张使西区逐步由城郊区转变为城市中心区,企业土地使用成本随之日益攀升。多重压力下,西区工厂开始外迁、转型亦或被淘汰。以区内占地最大的埃舍尔韦斯(Escher Wyss)机械厂为例,1965至1985年间,员工数量由2803人降至1633人。厂房与土地的空置、居民数量的减少令西区从繁荣走向衰败。

1988年斯坦福斯(Steinfels)制皂厂率先提出申请,要求将其闲置的工业用地转变为高级住宅及商业用地。同期,为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苏黎世政府亦计划对西区进行整体改造。90年代初,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地产开发项目从投资品回归为市场产品,只有全面提升西区品质才能实现所有利益方的目标。基于这一共识,1996年城市论坛的召开标志着苏黎世西区城市更新项目的正式启动。

2. 可持续更新的挑战

在瑞士,城市设计的工作成果是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依据瑞士《联邦空间规划法》(Bundesgesetzüber die Raumplanung,简称RPG)[2],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土地利用方案(Nutzungsplan,简称N-plan)“对许可的土地用途进行分配”、“对建设区与非建设区进行划分”。

作为历史保护街区,依据苏黎世州《规划与建筑法》(Planungs-und Baugesetz,简称PBG),西区的城市设计工作需要编制两种土地利用方案:其一为以西区整体为对象的建造与区划方案(Bauund Zonenordnung,简称BZO);其二为以各地块为对象的土地利用形式方案(Gestaltungsplan,简称G-plan,图纸类似于我国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

西区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同年,瑞士联邦议会颁布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瑞士规划政策导则》(Grundzüge der Raumordnung Schweiz)。该法案的颁布意味着,西区城市设计有义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由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1 挑战一:全面的公众需求

对更新项目而言,城市设计方案首先需要满足公共部门代表公众提出的各种土地利用需求。根据《瑞士规划政策导则》,城市设计方案“必须平衡经济(如商业与基础设施选址、增加可达性与成本控制),社会(如创造有吸引力的高品质居住与娱乐空间、避免自然灾害)与环境(如保持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开发有价值的文化景观、保护未开发区域)等三方面需求”[3]。“平衡”意味着任何一个方面需求的满足不能以其他方面的损失为代价,反之亦然。

2.2 挑战二:复杂的私人需求

城市更新是在建成区进行的再开发活动。作为土地开发与交易的法律依据,城市设计方案必须满足土地所有者的开发需求。根据瑞士法律,地块土地利用形态(从土地性质到建筑物布局)的改变必须获得土地所有者认可,否则设计方案将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方面,西区土地所有权结构十分复杂,土地所有者的多样性增加了空间使用需求的复杂性(图1);另一方面,城市设计方案还需满足各项目具体使用者的空间需求,以保证项目的市场潜力。

2.3 挑战三:多样的需求冲突

为了实现各自发展目标,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都将最大限度地争取可利用土地;而,更新可用的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因此,围绕着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各个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之间将产生大量冲突。空间使用需求方面的强烈冲突曾令西区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迟滞近十年。因此,城市设计方案只有同时满足各方面空间使用需求,才能够获得一致认可,获得法律效力,引导城市更新进行。

3. 城市设计应对途径

空间需求的充分满足是各部门(不论公共部门或私人机构)实现自身开发目标的必要条件。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4],产品对于需求的满足程度被称为产品质量,因此,城市设计的核心任务在于确保设计方案的空间质量。

通过经典红珠实验,威廉·E·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证明[5],“在程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水准及其变异可以被预测……生产绩效完全受工作程序左右”。程序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4]。换言之,“程序”是关于工作基本步骤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鉴于生产程序对于产品质量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城市设计程序成为提升城市设计方案质量(即方案对各方面空间使用需求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选择。

3.1 基本思路

上世纪5 0年代,设计方法运动(D e s i g n Methodology Movement)在德、日、英等先进国家相继兴起,标志着设计在经历了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中间试验设计阶段后,进入现代设计阶段。同期,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问题、新需求的不断涌现,研究者开始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程序与作法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

在美国学者爱德华·班菲尔德(E d w a r d C.Banfield)提出理性规划模型(1955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运用理性模型构建标准化城市规划与设计程序的构想在欧美国家成为主流[6]。设计被理解为“决策过程”;“评价”成为设计方案质量控制的核心措施。但是,鉴于对“事后检验”的过度依赖,理性模型并不适于复杂条件下的城市设计工作。

一方面,设计是一个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在没有进行一些方案尝试之前,不可能预见设计问题的许多方面”[7]。如未尝试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各方面空间使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预期的土地利用冲突便无法获知。因此,在备选方案提出之后,必须再次尝试发现与解决新问题,而理性模型并不包含此类工作步骤。

另一方面,理性模型过度依靠“评价”,而不能避免设计失误的发生;备选方案的最优解可被选出,但无法确保该解能全面满足各方空间使用需求。在存在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在备选方案生成之前作出有效引导,使其尽量多地满足各方空间使用需求,则方案引发的全新问题将会大大增加待解决的问题数量。

与理性模型相比,PDCA循环模型具以下优势。一方面,强调对于问题与方案的持续修正;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引导而非检验来保证产品的质量。首先,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而不仅是优选;其次,如果执行一次PDCA尚不能解决问题,可通过再次执行PDCA,以彻底解决问题。

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在《空间是机器》(Space is the Machine)中将设计工作划分为生成阶段、预测阶段。“在生成阶段,设计工作需要关于方案形式可能性的限定;在预测阶段,设计工作需要确认形式与性能间的联系。”[8]显然,在满足空间需求方面,PDCA模型将比理性模型更为优越。因此,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程序摒弃了传统的理性模型,转而采用PDCA循环模型,以搭建全新的城市设计程序(表1、表2)。

3.2 具体作法

建造与区划方案(BZO)的编制程序

苏黎世西区建造与区划方案(BZO)编制程序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3)。

第一,设计工作被划分为“构想设计”(Leitbild)与“方案设计”(Entwurf)两大阶段,以规避设计方案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引发新生问题的可能性。1998年,在缺乏充分引导的情况下,来自三个知名设计公司的构想均遭否定;但,此番“试错”环节对于后续工作作出巨大贡献——潜在问题与空间冲突得以充分显现,具针对性的全新发展构想得以提出、土地利用方式得以修正。

第二,“权衡”步骤被加入设计工作中,以协调各方空间使用需求的冲突。通过公平辩论,规划部门依据各方问题调查的深度、土地利用需求,针对问题解决的权重进行仲裁,依据仲裁结果确定土地使用优先权。正如苏黎世规划部门的自我评价,“权衡是新的城市设计程序中最具意义的部分。所有重要的参与者与利益相关方在规划初期就参与其中,最终各方利益得以平衡”。[9]

第三,增设非正式规划工具“开发概念”(Entwicklungskonzept),以匹配程序的全新结构,确保各种专项研究对城市设计形成直接引导。西区开发概念由城市建造导则、开放空间概念、交通概念、土地利用概念等部分组成,在宏观尺度上对地块用途进行初步定性、定量、定位与定形,详细表达协调后的各种土地利用需求,限定土地利用形态的可能(图2)。开发概念通过全民公投获得法律效力,“建造与区划方案”的深化必须在其限定范围内开展。

土地利用形态方案(G-plan)的编制程序

苏黎世西区“土地利用形态方案”必须满足更为复杂、多样的用户需求。土地所有者的认同是开发项目获得许可的前提,因此由土地所有者自行组织编制“土地利用形态方案”成为最佳工作方式;同时,为了获得市场认可,“土地利用形态方案”的编制还必须考虑直接使用者的利益。(表4)

公众与私人用户的需求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协调。首先,从维护公众利益角度出发,规划部门通过城市建造导则、“建造与区划方案”、相关法律与设计规范,提出“土地利用形态方案”工作框架(具法律约束力),从而确定各地块开发的总体目标,并对地块内部的土地使用形态进行初步限定。其次,从维护私人用户利益角度出发,设计部门根据工作框架要求,通过城市设计研究,确定与解决各方面具体问题,从而为方案设计提供详细引导、进行自我检验与调整。最终,规划部门以工作框架为依据,对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多个设计构想及其设计方案进行检验、选择与修正。

4. 实施成效

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编制程序的优化保证了城市方案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城市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公众与私人的需求均得到充分满足,市场力量被充分调动,有效推动了西区重获繁荣。根据2004年苏黎世政府公布的《苏黎世西区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报告》,西区居住人口与就业岗位数量均已显著增长;随着本土居民的迁入,西区居住人口中年轻纳税人(30-44岁)比例已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图3)。“居民数量的剧烈变化令税收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未来就业与居住空间能够被充分利用,则西区税收水平将达到城市平均水平的两倍甚至更高”[10]。西区从废弃工业园区一跃成为全市房屋租金最高的热点区域。

5. 结语

苏黎世西区更新项目的成功显示,与一般生产活动相同,程序决定设计工作成败,对于城市设计成果质量意义重大;设计程序的优化是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的城市设计,创造高质量设计方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工作程序在标准化与系统化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借鉴先进国家城市设计的经验时,比之编制成果的具体内容、相关工具或规律的使用方法,设计程序的构建应获得更多关注。

摘要:基于案例,通过文献收集、数据调研、理论分析,展示可持续更新背景下城市设计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基本思路、具体作法等两个方面总结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的成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程序的优化是全面提高城市设计方案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更新,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程序

参考文献

[1]URS STEIGER,Staff of the ARE.Spatial Development Report2005Abridged version[M].Bern:Federal Office for Spatial Development(ARE),Federa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Transport,Energy and Communications(DETEC),2005:4

[2]Bundesgesetzüber die Raumplanung[Z].Stand am1.August.Die Bundesversammlung der Schweizerischen Eidgenossenschaft,2008:1-5

[3]RUDOLF MENZI.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Guidelines and Action Plan2008–2011[M].Bern:Bundespublikationen,2008:20

[4]ISO9000:2005(E),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S].3rd ed.Geneva:ISO copyright office,2005:7

[5]W.EDWARDS DEMING.The New Economics:for Industry,Government,Educa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4:33

[6]BOSHI PEZA SEYED.The National AICP Examination Preparation Course Guidebook2000[M].Washington DC:Inst.Cert.Planners,2000:6

[7]BRYAN LAWSON,How designers Think[M].London,Architectural Press,2005:120

[8]BILL HILLIER.Space is the machine: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M].1st ed.Cambridge:

[9]RODERICK HOENIG.Architecture Guide Zurich1990-2005[M].Basel·Boston·Berlin:Birkhaeuser,2006:12-17

【持续更新】推荐阅读:

更新探索07-14

教育更新10-14

更新设计05-27

图书更新05-27

网络更新05-27

软件更新06-11

节能更新07-22

更新技术07-25

更新改造07-27

更新发展08-20

上一篇:混凝土方块下一篇:物联网对农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