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改造项目论文

2024-05-15

更新改造项目论文(通用9篇)

更新改造项目论文 篇1

摘要:结合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参与施工的更新改造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铁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进行了探索,分析了有效控制铁路工程施工成本的措施,以期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提高施工项目的盈利水平。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式和过程。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国务院把加快铁路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科学有序加快铁路建设,保持铁路建设有序平稳推进,铁路建设市场将更加规范,低价中标已是铁路建设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铁路建设市场已进入了一个微利和无利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施工企业必须通过自身战略调整、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前任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曾说过:“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的竞争,价格竞争的背后主要是成本的竞争”。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做法

1.1 统一全员成本管理认识

1)正视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项目亏损原因,查找项目管理问题,明确项目管理要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理念。2)提高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必须清醒认识到,铁路市场日益残酷的企业竞争,其实质是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竞争。在竞争对手之间技术优势和施工能力相差无几,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只有大力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降低项目成本费用,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确立竞争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粗放式的管理不但没有经济效益,也会没有市场,最终必将出现生存危机。目前,“成本管理人人有责,管理效果人人有关”这种意识正逐步深入公司各级管理者的心中。

1.2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1)管理体系。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公司及下属工程分公司第一管理者为项目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分管责任人,建立第一责任人挂帅,分管责任人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格局。公司将逐步构建和完善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为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2)制度体系。参与呼铁局的更新改造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中铁电化运管公司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指导办法(试行)》管理制度,为强推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1.3 突出项目成本预控

1)投标预控。a.坚持在项目投标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和成本测算,不投亏损标。b.坚持慎重选择项目,努力自主培育含金量高的项目。c.工程项目负责人参与投标全过程,必须参加报价评审和决策分析。d.利用投标规则,为项目二次经营预留空间。

2)项目策划。开工前,需对项目进行策划,通过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主要从项目管理团队,确定项目资源配置,核实实物工程数量,开展项目风险评估,研究制定组织方案、确定劳务分包管理模式等方面编制并发布项目管理策划书,对项目成本控制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和指南。

3)方案预控。施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成本,对技术方案、工期安排、资源配置、临时过渡工程布置和安全、质量、环境保障措施等重点内容进行优化和审批,在满足设计、施工工艺、安全、质量、工期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经济效益好的施工方案。

4)价格预控。a.劳务分包单价实行最高限价。公司根据各项目情况分批下达劳务分包控制单价,项目必须在公司控制单价内与分包队伍商谈合同单价。确有特殊情况需超出控制单价的,工程分公司在上报合同文本时必须附相关说明资料和审批表,按规定程序审批并经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方可生效,对擅自突破或变相突破劳务分包限价的按规定予以严处。b.大力推行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实行询价权、采购权、监督权“三权分立”的运行模式,将三种权力分别赋予不同的管理主体,三权之间既独立行使,又相互监督制约,终结了由个别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既保证了物资设备数量和质量,又能争取最合理的采购单价,有效地避免了效益的流失。c.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租赁管理,优先使用公司自有设备。对于外租设备,以当地市场平均价为控制价,按公司规定程序予以审批。

5)数量预控。a.根据施工图和现场实测确定工程数量,经工程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该数量成为项目工程数量控制的限额和公司编制下达责任成本的依据,量差形成的价值作为项目上交收益;工程分公司根据施工图和现场实测确定的工程数量,经工程分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该数量为作业队工程数量控制的限额和工程分公司执行责任成本的依据,节余数量形成的价值作为工程分公司责任成本节余。b.作业队中期计量数量必须经工程分公司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相关人员共同签认后的数量才能作为作业队中期计量的依据。c.所有作业队末次清算数量必须经工程分公司审核,工程分公司作业队完成数量不得超过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工程数量,工程分公司在报送末次结算数量时必须报送项目数量台账(包括总台账、作业队分台账)。

1.4 抓好成本过程控制

1)客观、及时明确项目成本管理目标。a.客观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按照项目策划书、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核定数量、公司限价,国家、行业和企业相关政策法规,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考虑挖掘内部潜力,在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编制。b.合理对待项目风险,以工程分公司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为前提,目前的做法是市场风险(如主要材料价差)由公司承担,管理风险主要由工程分公司管理团队承担。c.实事求是调整成本费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客观发生的并且非工程分公司责任原因造成的责任成本重大偏差,如施工方案变更、主要材料差价、工期延长、发生不可抗力等,考虑到内部承包书的严肃性,原则上不予调整责任成本预算,可在成本测算报告中加以说明,经公司同意调整的成本费用在项目考核中予以调整。d.努力降耗提效,根据公司生存发展的需要,目前中标项目单价普遍处于偏低水平,眼睛向内,立足项目,降耗提效。

2)规范劳务分包管理。a.严把劳务队伍引入关,实行市场准入和引入问责制。劳务队伍的引入,是劳务队伍管理的基础。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卖牌子、收点子,以包代管导致管理失控,造成重大亏损,要逐步实行劳务分包。在劳务分包队伍选择上要有极其严格的规定,队伍推荐人和选择人都必须签字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选择队伍时,对那些与公司长期合作、有较强实力、执行力和信誉度都较好的队伍,将予以优先考虑。在引进劳务队伍时要求必须查“五证”(即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完全符合条件的队伍,才允许办理“准入证”,否则一律不能进场施工,使劳务分包管理工作逐步步入良性循环。b.严把分包合同管理关,实行分包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规范分包合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项目劳务分包管理的随意性,规避各种法律风险。要不断完善分包合同,针对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风险和发现的问题,在进行认真研讨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分包管理模式制订合同范本,进一步规避合同风险,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合同范本为固定格式,无论跟哪家队伍签订合同,合同文本中的很多刚性条款和原则规定是完全一致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风险,维护了企业经济利益。劳务分包队伍进场前,必须先签合同后施工,否则,不得进行计量和拨付工程款,直至完善合同签订手续。c.严把劳务费用总控关,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黑洞。劳务分包费用是劳务分包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控制住了劳务分包单价(包括单价调整)、验工数量、合同外费用、分包费用的拨付等四个关键环节,项目就基本上处于可控状态。特别是合同外费用和分包费用支付审批(合同外费用指原合同约定以外的非实物工程量的费用总称)。合同外费用无论金额大小,必须报公司审批,必须做到事前报告,先审批后执行。分包费用支付主要突出以下两点:完善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实质性的超拨现象发生,否则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强拨付管理。公司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即工程分公司支付的所有资金都需向公司申报,公司批复同意后方可安排支付。

3)完善物资设备管理。a.主要材料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制度。主要材料按设计(含变更设计)计算应耗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并分解至作业队。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作业队实行施工计划材料消耗量限额供应。b.坚持每月进行物资盘点和核销,根据每月作业队实际完成数量进行材料核销,超用材料按合同约定在每月计量款中扣回。c.未包含在劳务分包限价内,需由工程分公司外租的设备,工程分公司必须事先向公司职能部门报送使用计划(包括数量、期限、规格、型号等),经公司批准后方可实施,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台账和运转记录,费用结算必须按公司规定程序,经职能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支付费用。有效地开展材料核销工作,让“材料核销”真正起到既能反馈现场材料消耗实际情况,又能指导作业队进行后续材料管理的作用。工程分公司重点把握好五个关键环节,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制定分工明确、流程清晰的《材料核销实施细则》,并狠抓落实。必须仔细划分核销任务,落实关键工作、重点环节的主责部门和个人。必须安排专人、专职全面管理核销工作,建立核销工作问责制。必须成立物资盘点小组,确保物资盘点真实可靠,核销基础数据一定要匹配和准确。必须重视核销结果的运用,通过对材料核销结果的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并落实整改。

4)加强过程控制监督。过程控制监督是规范有序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对在建项目进行成本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坚决纠正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各类违规违纪现象,不仅有效地规范了项目成本管理行为,维护了公司管理制度的严肃性,也有效地堵塞了项目管理漏洞,建立了成本管理长效机制,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1.5 严格绩效考核兑现

考核兑现是对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效果的评判,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落脚点,是实现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保证。通过对项目考核,可以发现项目管理漏洞,有利于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考核,实行工程分公司员工收入与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效果挂钩,使工程分公司员工强烈意识到,只有搞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个人才能获取高额回报,只有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公司才能良性发展。

1.6 注重合同索赔创收

在普遍低价竞标的铁路市场条件下,通过变更设计和索赔增加项目收入,是项目有效化解经营风险、争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公司对变更设计和索赔创收工作极为重视。公司经营开发部负责索赔具体工作,除指导和督促工程分公司积极开展索赔工作外,主要负责提前介入施工图设计、投资检算、政策性费用调整、概算清理等工作。工程分公司主要负责变更设计,施工图及方案优化,各种索赔资料的收集、签认、整理、报送,跟踪索赔进展并定期向公司经营开发部反馈情况及建议。通过公司及下属工程分公司共同努力,索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变更索赔等二次经营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项目经济效益,也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结语

公司承揽的施工项目虽然实现盈利,但与同行业管理先进单位相比,盈利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1)经营质量不高,中标项目单价偏低。2)项目成本偏高,管理费用偏高,劳务分包价格偏高,尤其是过程管控不规范,需要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研究加强对项目成本的过程管控。努力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手段,真正实现项目成本管理标准化和流程管控。3)二次经营工作还需加强,需要在以后的成本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按照运管公司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拓工程施工市场,进一步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强化变更索赔,扎实推进项目二次经营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盈利能力、企业创效水平,打造一流“中铁电化运管”品牌。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谢秀杰.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工程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184.

[3]刘桂清.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84):27-28.

[4]李晓光,郑鹏武.浅谈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11,37(9):230-231.

更新改造项目论文 篇2

1.目的作用

企业的设备改造和更新,是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内在的发展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的需要。通过设备改造更新,必然会为企业的产品生产不断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收益。为了使该项工作能够得到规范运作,避免管理失误,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企业的设备技术改造更新,是企业经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它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指挥,还需要相关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因此,企业根据需要可以成立由设备部长为主负责的技改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工作的协调和技改统一的指挥领导。其主要牵涉部门应包括:设备部、技术部、制造部、品保部及财务部等部门。技改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能中关于设备改造更新方面应包括以下内容: a.负责设备改造更新的计划管理。b.组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c.对项目方案进行决策。d.批准项目费用的预算,审查资金使用情况。e.督察项目实施情况,协调部门间工作配合事项。f.对已完成交付使用的项目进行效益考核。

3.设备改造更新的项目决策

企业的设备改造更新,应有步骤地进行,既要有长期的总体规划,又要有各年需要进行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对选定的更新改造项目,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投资少、工期短、收效快、效益高、能适宜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项目。

3.1 设备技术改造的项目决策 企业的设备技术改造,不要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对需要改造的陈旧落后设备,在具体方案制定时,应从企业发展的需要考虑,同时还要从设备本身的投资改造价值考虑,即通过改造后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方面的收益。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3.1.1 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3.1.2 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3.1.3 适应新产品开发,适应产品升级换代。

3.1.4 提高和改善工艺性能。

3.1.5 促进安全生产,改善环境保护。

3.1.6 便于生产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3.1.7 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3.2 设备更新的项目决策 设备更新,包括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计量测试手段的更新,是企业技术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新设备不是原样翻版,而是要尽可能用先进的设备代替原有的落后设备。在进行决策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由于设备更新是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将会使原有某些设备被淘汰废弃。所以在具体项目选择时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属于下列情况的设备,应该优先予以更新:

3.2.1 损耗严重,性能和精度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造成严重不利的技术经济后果的设备。

3.2.2 已超过使用役龄,且大修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设备。

3.2.3 设备陈旧,结构简单,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即便进行改造也很难改变以上落后特征的。

3.2.4 设备本身设计制造有严重缺陷,故障多,可靠性差、维修不方便,而且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3.2.5 设备性能落后,致使能源与原料严重浪费。如果两三年内所浪费能源和原材料的价值超过购置新设备费用时,应坚决更新。

4.设备改造更新的计划报批程序

4.1 项目申请 一般设备的改造和更新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贵重、关键的设备改造和更新由制造部门提出。内容包括申请的理由,改造后的设备性能、精度对产品工艺的满足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等要求,并提出改造和更新的初步方案和意见。项目申请应在上年的11月上报到公司技改领导小组。

4.2 项目调研 该项工作主要由设备部进行,根据项目申请,调出所需改造更新设备的档案,察看设备的原始资料及历年来汇集的各种报表、记录资料,了解大修次数、使用时间、精度劣化程序、以往的故障、对满足工艺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节能、效率、结构缺陷等问题情况。在通过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提出对比方案。

4.3 项目论证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设备改造项目还是设备更新项目,都要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论证,以便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正常情况下零星的、投入的资金不大的改造更新项目,以设备部为主,技术、生产、品保、财务等部门参加组织论证。特殊情况下的,投资规模大的重大关键项目,由总经理组织论证。论证工作应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方面进行,要用数据说话,使项目论证结果准确可靠。

4.4 项目审批 设备改造更新的项目申请通过调研和分析论证后,公司技改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召集小组会议作出最后的决策,如果没有其他不周之处,在总经理批准后,即可列入技改计划,并由设备部负责编制具体的实施计划书。

5.设备改造更新的实施要点

设备改造更新工作应严格按照“实施计划书”的内容规定,有计划、有步骤、按进度、按要求地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环节:

5.1 实行资金的归口管理 企业改造更新项目,一般由生产部门或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而更新改造资金来源,则由财务部门负责提出和筹集。为了使用钱的部门和管钱的部门都能关心改造更新项目,使资金有计划地、合理地使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应实行资金归口管理、专款专用,根据批准的计划,将每个项目使用改造更新资金的限额,下达到有关部门,由负责执行项目的部门量财为用,实行资金预算控制,同样也便于费用支出的核算。

5.2 抓好物资供应的保障工作 企业的设备改造更新,需要得到物资供应的保障。如果物资、配件供应不落实,改造项目需要的材料或零配件购不到,更新项目的新设备也买不回,就会造成工程期限延长、计划进度打乱,更新改造的资金也不能发挥其效益。因此,当改造更新项目计划批准之后,即应按照其所需的材料、配件物资及需要引进的设备型号、规格、要求,组织供应渠道,洽谈订货事宜,保证按时供应。

5.3 实行项目责任制,抓好设备改造的过程管理 对确定的每个改造项目,都要有专人全面负责。因设备改造过程常常与很多部门的工作相关联,需要统一的指挥管理。不能实现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就很难保证工程按期完成,不强调责任制,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上的效益性也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设备改造的整个过程中,从图纸设计、工艺技术准备、零部件加工和装配等环节均要求作业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加强对工作的检查,对项目执行情况实行责任考核,并要规定必要的奖惩。

5.4 做好设备引进的相关工作 企业设备更新工作,需要从外部引进性能和精度能满足产品工艺、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的设备来取代已被淘汰的陈旧落后的设备。这是一项重要、严肃的工作,必须根据公司制定的发展规划和技术发展趋势,按照公司技改项目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在具体引进过程,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坚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四个方面,择优选取。对于需要通过招标或询价的引进项目,可根据不同设备的专业实际需要,临时吸收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招标和谈判,确保引进项目符合要求的水准。

更新改造项目论文 篇3

在对泵站规划项目进行更新改造过程中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限于泵站工程自身的更新改造, 这对灌排区内的一些渠系、交通桥改造等方面没有任何的涉及, 沟渠属于供电部门的输电线路改造。

在对泵站项目进行更新改造的过程中, 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1) 泵站自身的主体工程以及相关一系列的配套建筑物改造或者是拆除重建等; (2) 主机组以及相关辅助设备进行的改造; (3) 闸门、启闭机以及压力管道等部分金属结构的更新或者是改造等; (4) 泵站自动化进行监控的系统的升级, 或者是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建设; (5) 管理设备、交通设施等建设或者是完善等。

各个相关项目实施更新改造的内容以及更新都应该对安全鉴定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执行。在进行初步设计概算核定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部分项目在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内容对安全签订内容进行超出的话,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把几公里所进出的水渠道与输变电设施等充分的纳入到更新改造的内容中, 对于这些内容来说, 在进行初步设计概算核对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进行删除。在进行更新改造的过程中, 只限于对泵站原有的建筑物以及相关的金属结构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或者实施拆除重建, 甚至是进行更新, 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对泵站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设备, 对泵站在扩建方面的问题或者是续建等问题不会涉及到。

2 关于泵站的更新改造项目安全鉴定分析

针对于泵站的安全鉴定而言, 主要是为了能够定量定性的去反映出泵站的老化失修以及效益衰减情况, 从而确定出泵站的更新改造规模, 同时也能够为泵站的更新改造提供出一些数据。针对于泵站的管理单位或者是上级主管部门必须要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出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的安全鉴定申请, 在经过批准之后才可以开展泵站工程的安全鉴定工作。

对于泵站的安全鉴定而言, 主要是根据“处”作为其单位来进行, 并且大型的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安全鉴定的工作主要是包括了以下内容: (1) 现状的调查分析; (2) 现场的安全检测; (3) 工程复核的计算分析; (4) 安全的鉴定;五是安全鉴定报告的复核等内容。

对于泵站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单位或者是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所组织的泵站现状调查可知, 没有能够规定委托具有着有关资质检测单位来对其泵站的工作做好现场的检测, 同时也需要完成《泵站现场安全检测报告》, 并且也需要委托具有着有关勘测设计资质单位对其泵站的工作做好复核计算的分析, 从而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完成《泵站工作复核计算的分析报告》, 在对其报告进行完成之后, 需要将其报告送到省级水行政的管理部门, 然而省级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则是需要组织一些专家根据其规范的要求对其泵站的做好相应的安全鉴定, 同时也需要评定泵站的综合安全类别, 从而出具相应的报告书, 将其送到水利部门。水利部门则是需要对其进行复核, 并且复核之后做出相应的结论。

在报告书中需要对每一个泵站之中满足更新改造条件以及需要更新改造泵站的建筑物以及金属设备等做好相应的安全类别评定, 同时也需要对泵站的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等做好相应的安全评价, 并且报告书是经过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是委托机构进行盖章之后才可以有效。

3 关于泵站更新改造法人职责

(1) 项目的法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全程负责, 并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以及进度和资金等方面也需要付全部的责任, 同时也需要负责协调设计以及监理和施工等各个方面的关系, 从而能够为施工创造出一个更加良好的外部条件。

(2) 项目法人必须要认真的去履行项目的管理职责, 同时依法去选择工程项目的勘测以及设计和施工等单位并且鉴定相应的合同。在施工的合同中也需要能够明确工程完成结算以及竣工之后的财务决算审计数据。

(3) 项目的法人必须要认真的去履行合同要求, 并且及时的去拨付工程的进度款以及工程的设计费用, 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将经理部门以及项目的监理机构实行考勤制度, 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得到顺利的进行。

(4) 项目法人必须要能够做好工程开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从而能够申报领取工程的施工许可证, 在得到批准之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施工。

4 关于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设计变更分析

针对于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建设实施中, 其工程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其应该要规范工程设计变更的行为以及变更之后的程序, 从而能够明确工程参建方等在设计变更之中的责任以及义务。然而针对于工程的重大设计变更以及一些重要的设计变更, 主要是属于对设计文件的内容进行大面积的修改, 必须要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小很怕以及备案, 不可以随意的进行变更批准原来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初步设计内容以及设计技术, 在经过批准之后的设计变更通常情况下不可以再次进行变更, 同时项目的法人需要建立起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台账, 在一定程度上定期的对设计变更的情况作出及时的汇总, 也需要根据汇总的情况从而向上级部门进行备案, 对于水行政主管部门而言, 必须要对管理的台账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中, 一定要对其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给予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泵站整体运行的效率, 促进泵站企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泵张在进行更显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 探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关键词:泵站更新,项目建设管理,注意问题

参考文献

电梯改造更新采购方案 篇4

根据2015年8月份特种设备协会的《曳引式电梯安全评估报告》及集团领导指示,将更换XX大厦的两台客梯,现编写采购方案请领导批示。

基本思路

一、概况

XX大厦两台客梯为2000年生产的日立电梯,至今已使用15年,载重1000kg(13人),层站门为11层11站,楼层标记为-1,1,2,3,4,5,6,7,8,9,10。

经特种协会评估,该电梯曳拽系统、电气系统、轿厢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存在风险,建议进行改造。

目前有四家四份报价书,分别为:

1、东芝电梯(一线品牌)更新两台报价556000元(土建部分:机房、地坑、层门口修复、外呼盒修正、轿厢大理石等修复,土建费用:79600元,清单见附件),共计:623600元。

2、日立电梯(一线品牌)更新两台报价575200元(不含土建部分)。

3、快速电梯(二线品牌)更新两台报价417200元(不含土建部分)。

4、西子奥迪斯(二线品牌排前)更新两台报价483800元(不含土建部分)。

二、分析

东芝电梯(沈阳):全球知名电梯商,中日合资,中方管理。

资质:《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A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A级。样板工程有台湾101大楼,深圳地区有嘉里综合大楼等。

优势:在一线品牌之中价格不高,在电梯生产、安装维护做的较好。

缺点:电梯不是东芝主营业务,较日立市场占有率更低,技术一般,质量一般,价格偏高。

日立电梯(广州):全球知名电梯商,中日合资,中方管理,注册资金6488万美元,资金实力自称行业第二。样板工程有广州大厦,广州塔,深圳地区有购物公园,万科金域华府等。

资质:《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A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A级。

优势:国内最大的电梯商之一,在深圳及全国市场占有率较高,安装维护做的较好。

缺点:电梯材料质量一般,技术更新较慢,价格偏高,注重稳定。

快速电梯(苏州):二线品牌,外商独资,奥迪斯旗下品牌,中方管理,中方管理。样板工程有北京火车南站,深圳地区有百仕达花园。

资质:《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A级、深圳分公司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为C级、注册资金2500美金。

优势:价格便宜,技术更新较快,国内名牌。缺点:市场占有率低,电梯自身造价成本较低,质量一般且深圳分公司(服务点)设在西乡,分公司资质最低为C级,维护及安装实力不如其他三家好。

西子奥迪斯(杭州):二线品牌,中美合资企业,美国奥迪斯控股,中方管理,市场有一定占有率,维护费用较低。样板工程有北京首都机场、深圳圣廷苑酒店等。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A级、深圳分公司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为B级、注册资金3500美元。

优势:价格便宜,国内名牌,市场有一定占有率,维护成本较低。

缺点:前几年奥迪斯较密集的发生电梯事故问题,质量一般,安装维护实力一般。

三、建议

我部门对罗湖区电梯老旧电梯补贴申请情况进行多次咨询及考虑,根据勘验报告及向服务机构“深圳市荣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的相关咨询得出我XX大厦实际两部电梯并不具备申请电梯更换的条件,且服务机构通过相关操作并不能100%把握拿到补贴名额,我部门考虑到申请上补贴,弊大于利:

1、电梯的维护是由该服务机构来做。电梯的维护是电梯运行的关键环节,该服务机构只是一家工程公司并代理多家电梯品牌,相比电梯厂家售后实力明显不足。

2、申请补贴最多补贴电梯更新造价的30%,根据该服务机构的报价(东芝电梯两部623600元,比市场价多出60000元左右,且土建部分也是外包给第三方,土建造价也比其他家给出的相差很多,折算后补贴优惠每部最多45000 元左右,水份太大。

3、了解到一些企业13年申请补贴费用直至15年也未拿完。

4、补贴申请的勘验完全由三家公司组成的服务机构评估,水份太大且条件严苛。

该补贴即使能申请到,补贴实际到手优惠也不多,考虑到补贴并不可能及时到位,后期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麻烦,故建议不考虑该补贴。

对现在市场上类似品牌之间电梯的主推内容不同,但技术都大相径庭。电梯采购主要应该考虑该公司的安装及维护的实力,经实力较好的公司安装的电梯后期问题相对较少,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故前期尽量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公司作为施工单位。

市场上电梯的价格有出入,但同类品牌之间的浮动及相差不大,相差大约3万元左右,目前采购电梯价格成为选择电梯供应商的一个分水岭。

更新改造项目论文 篇5

1 我国海洋捕捞渔船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我国是世界渔业第一大国, 也是世界渔船第一大国。截至2012年底, 我国海洋渔业机动渔船总数28.05万艘, 总吨位771.43万t, 总功率1 595.09万k W。其中:海洋捕捞渔船19.42万艘, 总吨位651.75万t, 总功率1 372.08万k W, 与2011年相比, 船数减少7 500艘, 总吨位和总功率分别增加33.52万t和1.49万k W[1]。近10年来, 我国海洋机动渔船总数变化不大, 2012年比2003年减少0.09万艘, 减少比率为0.32%, 总吨位和总功率则分别增加145.98万t和223.48万k W, 增加比率分别为23.34%和16.29%。具体到海洋捕捞渔船, 2012年比2003年减少3.06万艘, 减少比率为13.61%, 总吨位和总功率分别增加88.19万t和133.64万k W, 增加比率分别为15.65%和10.79% (表1) 。

总体上来看, 近10年我国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 但速度缓慢, 同时总吨位和总功率呈现出增长趋势, 这一方面说明了海洋捕捞渔船大型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另一方面也说明“双控”政策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 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种种历史和客观的原因, 部分纳入省级管理的海洋捕捞渔船未纳入国家数据库管理, 另外, 无船舶登记证、无船舶检验证、无船舶捕捞许可证的“三无”渔船和“大机小标”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我国海洋捕捞渔船总数、总吨位、总功率实际上要高于统计数据, 海洋捕捞渔船管理面临的形势严峻。

广东省是我国海洋渔业大省, 海洋捕捞产量和海洋捕捞渔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海洋捕捞渔船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12年, 广东省海洋捕捞产量151.05万t, 产值121.25亿元, 分别位居全国第4位、第6位;全省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44 114艘, 总功率1 995769 k W, 分别位居全国第1位、第2位, 占全国总量的22.71%、15.04%。广东以占全国1/5的海洋捕捞渔船生产了全国1/10的产量, 与海洋捕捞渔船总数过万艘的浙江、福建、山东、辽宁、海南五省的横向比较 (表2) , 以单船功率和海洋捕捞渔船年平均产量来看, 广东省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海洋捕捞渔船单船年平均产量和单船平均功率仅约为浙江省的1/4, 并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03—2013)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13)

当前, 渔船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广东海洋捕捞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成为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渔民增收和生产安全等问题的重要制约因素。结合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 广东省海洋捕捞渔船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海洋捕捞渔船装备水平落后。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数据, 目前广东省海洋渔船以小型木质渔船为主, 其中小型渔船约占68%, 木质渔船占95%, 且老旧渔船数量多, 50%以上的渔船船龄超过30年。渔船作业方式和捕捞装备落后, 主要是拖网和刺网, 30%的渔船仍然靠手工作业。老小旧渔船数量多且作业方式落后严重, 直接限制渔船作业区域, 制约着捕捞渔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渔船年均产量仅为35 t, 有3万艘渔船只能在沿岸和近海作业。同时, 面对日益变幻莫测的海上自然灾害, 抵御能力弱, 安全生产隐患突出, 2013年上半年广东省已发生20多起渔船沉船事故。

(2) 海洋捕捞渔船多为个体经营, “三无”渔船问题突出, 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广东省92%的捕捞渔船以个体经营为主, 组织化程度低, 多处于单打独斗局面;由于历史原因和渔船双控政策, 全省目前仍有2 359艘持有合法证书的渔船没有纳入国家数据库管理;另外, 经过初步摸底调查, 广东全省“三无”渔船仍然有1.5万多艘, 且多为小船木船, 居全国第一位。

2 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主要原则与实现途径

面对海洋捕捞渔船存在的种种问题, 加快我国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 提升海洋捕捞渔船装备水平, 成为各界共识。2013年2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加快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业装备研发”。在广东调研过程中, 政府、民间和学界都对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持肯定、支持的态度并提出各种建议, 从而推动解决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南海渔业资源开发、捕捞作业生产安全以及生产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2.1 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主要原则

(1) 有利于捕捞作业生产安全。老旧小木渔船的大量存在严重威胁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安全生产、维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首要原则。要通过海洋捕捞渔船装备升级, 实施标准化渔船设计和建设, 配备现代化渔业机械设施, 提升渔船抗风浪能力, 全面降低安全生产隐患。

(2) 有利于近海渔业资源保护。近海捕捞强度过大造成渔业资源衰退、传统渔场外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广东近海作业渔民普遍反映近年来渔获量大幅下降, 且拖网渔获物中幼鱼比例过高, 经济种类只占总渔获量的50%左右, 可食用部分仅占40%左右, 大部分捕捞产品只能用于加工饲料。因此, 渔船更新改造一定要有利于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有效遏制近海过度捕捞趋势。

(3) 有利于渔民增产增收。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衰退, 加上柴油价格和船员工资上涨, 渔民亏损严重, 在领取柴油补贴后广东全省仍有近30%的渔船亏损, 渔民收入几乎没有增加, 有的船主甚至被迫卖船, 2011年广东省卖往外省的渔船67艘。由于效益差, 渔船雇佣船工收入持续减少。据了解, 自2013年春节以来3个月间港区内多数船工只分到了5 000元左右的收入。因此, 渔船更新改造要充分考虑渔民利益, 特别是长期从事捕捞作业的传统渔民, 要通过渔船更新改造提高作业效率和范围, 促进渔民增产增收。

(4) 有利于深海远洋渔业开发。在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下, 发展深海远洋渔业是海洋捕捞业的必然趋势, 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要满足深海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大洋性、过洋性渔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调研和访谈, 基本可以确定南海外海金枪鱼和鱿鱼资源非常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 作业效益显著。因此, 要积极通过捕捞渔船更新改造, 推动广东省南海渔业特别是三沙渔业资源开发。

2.2 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实现途径

在现有政策框架下, 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主要途径一是“减”二是“建”, 即严格执行渔船“双控”政策, 逐步淘汰减少近海作业的老旧小木渔船, 同时新建赴中远海作业的大中型钢质渔船, 科学配备现代化的渔业机械设备设施。具体来说, 要做到“四管齐下”:

(1) 加大对“三无”渔船的打击力度。沿海各省份“三无”渔船普遍大量存在, 且多为老旧小木渔船, 对安全生产和近海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是海洋渔船监管的难点, 也是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借助海洋执法力量整合的契机, 积极开展多部门综合执法, 进一步加大对“三无”渔船的打击淘汰力度。

(2) 调整政策措施, 加快推进近海捕捞渔船减船工作。面对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大趋势, 减船工作亟待加快推进。近年来, 广东近海捕捞渔船减船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推进难度不断增大, 成效并不显著, 甚至陷入停滞状态。2009年至2012年间, 广东全省淘汰拆解渔船291艘、总功率15 341 k W, 仅为原计划任务的12.7%和13.9%。必须要进一步加大近海捕捞渔船减船工作力度, 要通过适当调整柴油补贴政策、增加减船补贴、加大对传统捕捞渔民的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力度等措施, 切实把符合报废条件的近海捕捞渔船减掉。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动大中型渔船钢质化、现代化改造。推动老旧木渔船钢质化、现代化改造, 即“建钢船、建大船”, 是当前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重中之重。茂名市电白县广东渔船升级改造先进地区, 在电白博贺渔港调研期间我们了解到, 经过改造的441马力以上的大型钢质渔船, 作业海域可达400 m水深的远海渔场, 生产效率更高, 年产值可达400~600万元, 比旧木船增长100~200万元, 船上作业渔民年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比旧木船增收2万元, 节能5%。广东省摸底调查显示, 全省渔民近三年有建大船意愿的达到1 434艘, 计划到2013年底建造441 k W以上的钢质渔船101艘。推动大中型渔船钢质化、现代化改造要立足渔民主体, 通过适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制定科学可行的马力指标整合制度保障, 注重渔具渔法的科学使用, 来充分调动渔民特别是船老大的积极性。

(4)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提升过洋性和大洋性捕捞渔船现代化水平。目前, 远洋渔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总体装备差、船舶老旧[3], 国内装备大多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落后的装备水平导致中、远海渔业资源开发严重不足[4], 严重制约我国在公海远洋捕捞作业中竞争力的提升。广东省目前有远洋渔业公司21家, 企业规模小, 2012年全省投入生产的远洋渔船仅为114艘, 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比20世纪90年代减少近300艘。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金进入远洋渔业生产领域, 将过洋性和大洋性渔船升级改造纳入财政补贴范围, 提升过洋性和大洋性渔船现代化水平。

3 我国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3.1 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面临的主要困难

(1) 近海传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问题。推进近海捕捞渔船减船工作,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近海传统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问题。传统近海捕捞渔民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文化素质较低, 整体年龄偏大, 在近海资源衰退、沿海城市化趋势下, 面临生产和生存双重危机。部分传统渔民在柴油补贴支持下竭力维持近海生产作业, 尽管总体收益不断减少, 但仍可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并使其延续习惯了的传统生活方式, 获得劳动尊严和精神满足。虽然近年来广东省各级政府在促进传统渔民转产专业问题上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举措, 例如发放减船补助资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促进传统渔民就业等等, 但成效并不显著, 仍然有相当部分传统渔民不愿意退出近海捕捞、转产转业, 部分转产转业的传统渔民又重返近海捕捞, 非法作业, 成为近海渔船减船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2) “三无”渔船管理问题。“三无”渔船是海洋捕捞业特别是近海捕捞业的顽疾, 其产生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广东省“三无”渔船数量多, 类型繁杂, 涉及面广, 既涉及部分当地的传统捕捞渔民, 也涉及从事非法捕捞的外省市人员, 并且呈现出集团化、组织化趋势, 管理难度日益加大, 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尽管广东省各级政府对“三无”渔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难见成效。“三无”渔船不是一个简单的装备升级问题, 其也是资源环境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三无”渔船也要区别对待, 如何科学处置“三无”渔船, 而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 如何妥善安置涉及到的人员, 而不是简单的一赶了之,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是政府的管理难题。

(3) 捕捞渔船更新改造资金和技术问题。在“建钢船、建大船”的问题上, 渔民反映最大的就是资金短缺问题。根据调研组在电白县中南船舶建造有限公司了解到的情况, 船长在50 m左右, 主机功率441 k W以上的钢制拖网渔船, 造价最低也要800万左右。如此高的造价, 单个渔民难以承受, 即便是在渔委会 (或者渔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下多个渔民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合伙造船, 资金短缺仍然是首要制约因素。现有的渔船改造补贴资金申请门槛高、限制多, 相比渔民自己造船增加了渔船改造成本, 因此渔民申领的积极性不高。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允许渔民以造船批文抵押贷款,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渔民的资金难题,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渔民渔船改造资金短缺问题, 且从事此项贷款业务的地区范围很小, 金融机构也多限于地方农村信用社。另一方面, 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我国渔船标准化建设滞后, 捕捞渔船技术研发和储备落后于生产需要, 由此造成船东任意建造、船型杂乱, 船厂听由船主的要求, 随意变更设计或施工图纸;同时, 管理部门在受理发证审批时, 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不足, 技术问题制约管理水平[5]。

(4) 政策性制约问题。在调研中发现, 当前我国渔业和渔船管理的部分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制约了政策的预期效果, 与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大目标没有形成合力。具体表现: (1) 减船补助标准低, 手续繁琐。2011年以来广东渔船的买卖价格达到5 000元/k W以上, 2012年部分地区因渔船更新补助政策, 价格更是一度高达7 000元/k W, 而减船补助标准仅为2 500元/k W, 对渔民减船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同时渔民申报减船领取补助手续繁复, 从基层到省级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多达13个, 领取周期在一年以上; (2) 柴油补贴政策影响。柴油补贴对于增加渔民收入、强化渔船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老、旧、小、木质渔船的升级改造和减船工作, 推高渔船买卖价格, 与渔船双控政策没有形成合力; (3) 马力指标控制政策。马力指标问题是有“建钢船、建大船”计划和想法的渔民普遍反映的第二大困难。大型钢船比原有木船功率更大, 拆解原先中小型木船难以获得足够的马力指标建造大型钢船, 在双控政策下, 马力指标整合难度大, 更多马力指标获取难以突破, 成为影响国家渔船更新改造项目实施的一个“瓶颈”问题; (4) 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管理政策。根据国家《关于加强2012年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管理的通知》 (讨论稿) 要求, “更新改造后的南沙海域捕捞渔船不得到其他海域做作业”。而由于气候原因, 每年南沙海域适合生产作业的时间只有5~8月份, 季节性特征明显, 此项规定将会造成更新改造后的渔船有半年时间停产, 影响了渔民收益, 损害了渔民通过渔船改造赴南沙作业的积极性。

3.2 加快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的对策建议

积极采取措施, 推进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 加快解决海洋捕捞业发展中积累的问题, 促进海洋捕捞渔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是海洋渔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进一步加大投入, 多种措施并举, 坚定不移地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和减船工作。一是要把推动传统渔民转产转业作为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 设立专项资金, 加大投入, 加快完善渔区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加大对传统渔民的培训力度, 针对传统渔民年龄大、知识层次低的特点, 开展有针对性技能和再就业培训, 提高传统渔民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采取就业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形式, 鼓励和引导涉海、涉渔企业安排传统捕捞渔民就业;四是适当增加拆船补贴, 在中央财政补助基础上, 安排地方财政资金, 提高减船补助, 增加近海捕捞渔民减船积极性;五是坚持强化政府主导, 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集中解决用地指标, 统筹兼顾安居乐业, 继续推进连家船渔民上岸工程[6]。

(2) 总结先进经验, 鼓励金融支持, 提高渔民积极性。一是要积极总结目前渔船改造中基层组织和渔民自己探索出的更新改造实践, 加以规范并进行典型推广。例如电白县博贺镇广达渔业专业合作社渔民探索出的渔船股份制联合更新改造方式和“来料加工式”渔船建造模式, 一定程度解决了个体渔民资金和马力指标问题, 也大大降低了建船成本, 最大程度满足了渔民实际作业需求;二是通过政府贴息、担保等形式, 积极引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加大对渔船升级改造的信贷支持, 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开展渔船更新改造信贷业务, 降低信贷门槛。

(3) 加大渔船研发投入, 根据南海、远洋渔业捕捞作业实际需求, 研发科学实用的标准化渔船、渔具渔法, 提高渔船安全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设立标准化渔船开发专项, 由专业的渔船设计单位牵头, 联合海洋捕捞专业、光学专业、水声专业、仿生学专业、水密专业、机械设计专业、自动化设计专业等各领域专家进行研发, 以渔船船型、捕捞装备、船上加工设备研发为重点, 重点围绕大型拖网渔船、围网渔船、金枪鱼延绳钓船、鱿钓船的船体建造与装备国产化, 开展技术创新与集成, 完善技术体系, 提升技术水平, 形成我国渔船建造和渔具渔法技术标准体系[5]。

(4) 开展“三无”渔船专项治理, 制定具体整治措施, 坚决逐步淘汰“三无”渔船。一是要充分利用国家海上执法力量整合的契机, 开展海监、渔政、海事、船检、边防等多部门联合执法, 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治理;二是要针对“三无”渔船的具体情况, 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 纳入管理少部分, 坚决淘汰大部分。对内陆人员 (内陆渔民) 建造经营的“三无”渔船要限期拆解;三是要建立起覆盖修造船企业、港口码头、作业海域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坚决取缔非法渔船修造企业, 对非法在建的渔船, 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并拆解。

(5) 适当修正部分渔船管理政策, 形成政策合力, 助推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一是完善柴油补贴政策。柴油补贴适当向远海、南沙作业的大型钢质渔船倾斜, 提高补助标准, 引导渔民加快渔船装备升级改造和外海作业;二是在严格执行双控政策前提下, 建立马力指标整合制度, 允许地方将部分减船指标用于渔船升级改造, 用于建造远海作业的大型钢质渔船;三是根据南沙渔业生产实际, 适当放宽对更新改造后的南沙海域捕捞渔船的作业时间和交易限制, 探索建立“以奖代补”制度, 促进赴南海作业渔船更新改造项目进展。

参考文献

浅析电厂直流系统更新改造 篇6

关键词:直流系统,电源,改造

我厂现有直流控制220V电瓶四组, 燃机125V电瓶四组, 对#9、10、11、12、13发变组, #1、2、3、4燃机, 110k V、35k V升压站等所有开关、保护提供操作、合闸电源。如果直流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一次系统出现故障时, 将会造成开关拒动或者死开关, 甚至会发生越级跳闸, 造成电网瓦解, 这样将会给发电厂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

1存在的问题

直流控制220V电瓶四组, 燃机125V电瓶四组, 电瓶组之间各自独立, 不能相互备用, 一旦充电机或电瓶故障, 直流系统或主力机组将被迫退出运行, 直接威胁到电力系统和机组的安全运行。

不能根据蓄电池容量变化进行有效的检测并实时转换充电状态;充电装置输出到蓄电池组的电压不稳定, 造成蓄电池端电压尤其是浮充电压偏低, 蓄电池长期处于欠充状态, 严重影响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2改造方案

2.1#1、2燃机125V直流系统的升级

我厂直流母线为双母线分组结线方式, 蓄电池为浮充电运行方式每台燃机发电机另有一组独立的电瓶、一台充电器及马达中心直流盘各馈线构成。电压为125V, 供燃机各直流马达电源, 燃机主开关和分支开关合闸、保护、燃机励磁、事故照明等。

燃机125V直流系统中, 每台燃机都自带一台充电机和电池组, 各自带各自的125V直流系统, 我们在保留原来的充电机的同时, 新增加一台公用充电机, 正常运行时为2台20KVA的逆变电源提供直流输入;充电机的交流电源来至不同的厂用段, 即使某一厂用段失电, 直流系统不失电。在各自母线段增加一个投切开关, 将其纳入同一系统中, 这样燃机125V直流系统中有三台充电机、两组电瓶, 公用充电机与其中一台充电机共用一组电瓶就保证了在其中一台充电机故障时, 其所带负荷不失电。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系统的特点, 将改变原来的运行方式, 各自蓄电池组和充电器在直流母线上并列运行, 充电器带母线上正常的负荷, 同时对蓄电池组浮充电。公用充电器与其他两个充电器共用一组蓄电池, 保证每段母线上都有一组蓄电池, 这样在该充电机故障或者蓄电池故障时, 系统不失电。在设定公用充电器参数时, 考虑到尽量让各自的充电机带各自母线段的负荷, 其浮充电压设定值比燃机125V系统电压低2—3V。

根据规定每年要对蓄电池组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测试。传统的蓄电池放电测试, 需要人工调节放电电流, 不能保持恒流工作, 控制精度低, 极易过放电, 导致个别蓄电池损坏, 以至整个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而且体积大, 重量大, 不便移动, 接线不便, 容易造成电压回路开路, 工作繁复, 劳动强度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在充电机屏上增加一台智能放电仪, 根据设定的参数设置电池组总电压放电下限, 终止时间, 终止容量, 放电电流, 当蓄电池放电达到设定值时, 放电自动停止以防电池被过放电;通过控制PTC发热元件, 使大部分电流变成热能, 经过轴流风扇吹出机外。运行时, 将断开需要放电的蓄电池组开关, 合上蓄电池组放电开关、放电装置总开关, 就可以对蓄电池组放电。自动地完成蓄电池的精确管理及控制。

2.2对直流系统的集中监控

直流系统的微机监控装置采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模块化设计、集散式监控系统, 对交流配电、直流馈电、整流模块和蓄电池组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和控制为了实现集中监控, 我们采用直流电源柜由微机监控器管理, 微机监控器由数据采集模块、输入/输出模块、ZJKA控制器等组成。微机监控器实时监控直流电源系统各单元的运行状态, 监测各单元的运行参数, 采用RS-485串口实现与上位机相连, 通过软件实现对直流系统的开关量、模拟量、告警信号集中分布管理, 监测各直流馈电输出的电压、电流, 各种电输出开关状态、熔断器状态、绝缘状态和降压单元状态,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发出声光报警。充电模块电源正极经过隔离二极管 (V1) 通过电流传感器 (TAC) 至电池正极, 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 正极输出经过硅链 (2CWL) 降压, 至电流传感器 (TAK) 至+KM控制母线, 实现对控母进行供电。控制模块电源正极经过电流传感器 (TAK) 至+KM控制母线, 实现对控母进行直接供电。

2008年建立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简称SIS) , SIS系统主要实现监控全厂实时生产过程综合优化服务的厂级管理信息, 而直流监控系统为SIS提供信息, 由于这两个系统分别属于不同的厂家, 没有统一的通信接口标准, 不易维护, 也给运行人员带来诸多不遍。

通过OPC技术, 建立客户/服务器机制。按照COM规范, 配置OPC服务器, 通过标准的OPC接口提供数据;而SIS系统作为OPC客户端, 负责接受和使用数据。这样的话, 就使得所有的通信连接问题变得简单、轻巧, 更易于使用。此外还可降低了控制系统的集成费用, 也便于系统的升级与维护, 还提高软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基于OPC技术使ECS系统与SIS系统互连, 提供从电厂各控制系统中采集来的生产过程实时数据和生产过程分析数据, 使得用户可以随时监控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 以高效处理的方式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压缩, 并长期保存。

参考文献

[1]DL/T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2]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3]大连市旅顺电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ZJKA-2B型分布式微机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城市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 篇7

作为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历史建筑带有明显的地区传统文化特征,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保留至今的历史建筑中沉淀和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是无价的, 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现状与反思

近二十年来中国城市与建筑发展更新的数量与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国有史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大量的传统街区被推平, 代之以毫无地域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传统建筑环境遭到破坏, 导致城市传统空间的丧失和文化的断裂, 取而代之的是各地雷同的环境形象。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不仅破坏了历史遗留下来的, 维持传统特色的物质基础, 而且割断了历史, 带来的是历史的断代、城市记忆的归零。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全球化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区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历史建筑也被重新认识, 但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却存在很多问题。

在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实践中, 最为典型的两种方式:一是以“标本式”的纯保护方式, 只要是文化遗产建筑, 就不能动其分毫, 这种机械的保护, 让建筑生活在福尔马林之中的代价是巨大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二是那种打着“风格保护”的旗号, 认为既然保护的目的就是利用, 拆除旧建筑, 再盖“历史风格”的新建筑, 工期短、见效快, 以“保护”之名行破坏之事。

历史建筑保护, 特别是那些并非“文物”或“遗产”的建筑保护, 不可能也不应该像古董一样, 仅仅维持建筑的现状。这些建筑之所以应该受到保护, 是因为它们曾经是城市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使其内容发生改变, 自身逐渐破旧。旧的历史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 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城市历史的积淀, 也是城市不断进步的源泉。

改造与更新的方法

历史建筑是现实的、动态的, 与时代结合的方式也是复杂而多样的, 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必须建立在对原有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内涵和可能性深入发掘的基础上, 从建筑的空间和形式出发, 结合场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并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结合与运用。合理的保护和再利用不仅能使历史建筑获得全新的生命力, 更可以延续城市的记忆和场所的特征, 增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

1、建筑形式的延续

在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过程中, 外立面是公认的首要保护对象。历史建筑的魅力往往体现在其表面或材料的残缺与陈旧中, 这种岁月的痕迹往往超过了其在视觉上的感受, 所以对历史建筑真实性的表达要远远比将它作为一座纯粹意义上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重要得多。改造所面对的对象很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毁, 通过对历史建筑形式的延续, 可以使毁坏的部分在改造和更新过程中产生与原来建筑相近似的效果, 从而在视觉上产生相互联系, 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韵味。

2、建筑功能的置换

所谓对历史建筑功能的置换, 是指在保持历史建筑原有面貌和结构不变的基础上, 对其功能进行的转换和再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 历史建筑中的原有功能可能已经无法满足或者滞后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在保护其外部造型的基础上, 对历史建筑的空间加以置换, 即将历史建筑改作他用, 使其功能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而不断得到更新。

3、建筑空间的外延

除了通过对原有建筑空间功能的置换, 更多地可以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扩建来获得使用价值的完善和更新。原有的历史建筑同扩建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又如何来反映改造过程的时代特征呢?针对整个矛盾有着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立和统一。对立, 就是指利用改造扩建部分的形式和材料制造出与原有建筑具有鲜明反差的效果和感受;统一, 就是在使用相近的材料和造型的基础上, 将扩建部分与原有部分组织在一起。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充分发掘地下空间, 将在原有建筑中无法解决的大空间完全放置于其中, 这种方式不需要考虑新建部分与原有部分的形式关系, 从而巧妙地消解了矛盾。

4、历史抽象符号的提炼

对于那些已经完全毁坏的历史建筑, 我们不应强调对历史建筑原状的完全恢复, 可以选择通过对历史建筑形式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的提炼, 抽象出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在更新中使之不断的融和进来, 并加以表现, 在提炼、抽象、升华的基础上创作出与老的形式具有同样视觉效果的新形式, 让人在思考和回味的同时对整个场所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也是对历史建筑生命的另一种完善方式。

5、历史建筑“内容”的延续

历史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环境不仅体现了一种物质空间结构, 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特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和组织交往结构, 这些都同使用者的生活紧密相联, 并作为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独特映像而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因此, 改造与更新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历史建筑实体, 还可以在传统历史文化氛围和空间感受的继承上进行新的重建, 以重现其作为城市历史的印记给人们留下的深刻记忆, 使历史精神得以不断的延续。在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过程当中, 重视和体现这种映像的延续, 通过将人们熟悉的空间模式加以保留, 营造了极为传统的环境特色, 人们记忆中的生活习惯、社区交往得以再现……在使整个社区历史记忆延续的基础上使整体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城市与建筑的飞速发展更新为城市与建筑环境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建筑大量且快速更新的今天, 对历史性建筑的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令人扼腕的损失。

涩柿更新甜柿换头改造技术 篇8

1接穗选择

1.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涩柿与甜柿品种的亲和性以及甜柿品种的产量表现, 目前首选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与涩柿亲和力较强的优良甜柿品种阳丰 (Youhou) 和前川次郎 (Maekawa jiro) 。阳丰在晋南地区10月上中旬成熟, 完全甜柿 (pollination constant, non-astringent:PCNA) , 果实扁圆形, 橙红色, 肉质硬脆, 耐贮运, 平均单果重160 g左右, 丰产。前川次郎在晋南地区10月中下旬成熟, 完全甜柿, 果实扁方圆形, 橙黄色, 肉质细腻松脆, 平均单果重150 g左右, 丰产。

除以上中熟品种外, 还可选用早熟和晚熟搭配品种, 小面积栽植。如伊豆, 完全甜柿, 9月下旬成熟, 果实扁圆形, 橙红色, 肉质细腻, 产量较低, 硬果期较短;骏河, 完全甜柿,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 果实心形, 橙红色, 肉质硬, 耐贮运, 丰产, 无霜期较短的地区难以脱涩成熟。

1.2接穗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的甜柿母株, 取芽体饱满的一年生枝条, 可于嫁接当天随接随采接穗, 也可结合冬、春修剪提前采集, 蜡封保存,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接穗需保留3个以上饱满芽体。蜡封接穗将工业石蜡放在容器内加热融化, 将接穗两头迅速在蜡液中蘸一下, 注意蜡温保持在95~100℃, 过低蜡层厚, 易脱落, 过高易烫伤接穗, 摊开晾透后50枝捆成一扎, 埋于湿沙中, 放置阴凉处或地窖中。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查湿沙温、湿度, 防止接穗风干或霉变[1]。

2嫁接时间

高接换头嫁接时间以春季枝条萌芽前, 树液开始流动、皮层可以剥离时为最佳时期,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 依据气温回升状况决定。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朗天气, 有利于接口愈合, 避免大风或下雨天嫁接。

3砧木处理

传统涩柿树管理比较粗放, 枝叶繁多, 换头改造为甜柿后, 为适应市场要求, 必须向集约化产业发展, 改善树冠通风透光状况, 优化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例, 提高柿果品质, 且方便管理。树形不宜高大化, 主枝保留5个左右即可。嫁接时从涩柿树冠层中、下部选择皮层木栓化较轻的主枝及侧枝进行短截后嫁接, 过高部分截除。留枝也不能过少, 成年大树换头改造只留2~3个主枝会造成树体衰弱, 产量严重降低。留枝位置不可过低, 以免影响柿果品质。

小树只嫁接主枝即可, 大树按照树形要求规范树体骨架结构, 选留主、侧枝, 多头嫁接, 在换头的同时培养树形。

4嫁接方法

4.1插皮接法

4.1.1砧木处理。在砧木枝基部10~20 cm处, 选择比较平整的部位截断, 切口切削平整, 在砧木比较平滑的一侧, 用嫁接刀与切面垂直竖切1刀, 长度与接穗长切面相适应, 拨开皮层。

4.1.2接穗处理。选择一年生、生长健壮、带有2个以上饱满芽体的甜柿品种接穗, 在接穗的基部没有芽的一面削成一个长2.5~3.5 cm平滑的长斜面, 削面两边从背面轻削去0.2 cm左右宽度的皮层, 露出形成层, 保证削面要平整、光滑, 最好1刀削成。

4.1.3嫁接。将削好的接穗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 接穗削面上端要露出0.2 cm左右, 以利于砧木与接穗的愈合生长, 接好后用塑料带将接口绑扎好, 接穗不可移动错位, 创口全部密封, 防止雨水进入。蜡封的接穗嫁接时应注意石蜡碎片不能进入接穗和砧木接口内, 影响愈合。

4.2单芽嵌接法

4.2.1砧木处理。选择砧木枝条基部适当位置截断, 削平断面, 在比较平整的位置45°斜切1刀, 深达木质部, 切口上方约3 cm处, 自上而下斜向纵切直达下方切口处, 去除切掉的树皮[2]。

4.2.2接穗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一年生甜柿品种接穗, 取饱满的芽体, 在芽体下方45°斜切1刀, 切口上方2.5~3.0 cm处纵向斜切1刀, 至下方切口, 略带木质, 取下接穗。

4.2.3嫁接。把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 接芽的长削面向里, 其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互相对准。接穗要插到砧木切面底部, 使接芽基部与砧木切口贴紧, 以利于砧木和接穗间的愈合, 严密绑扎, 防止雨水进入, 注意露出芽体。单芽嵌接法操作简便, 接穗用量小, 但对于枝条粗壮、木栓化严重的砧木嫁接成活率会降低;皮接法嫁接成活率较高, 每个接穗要求2个以上饱满芽体。一般木质化程度较轻的枝条2种方法都可以, 木质化程度较重的粗壮枝须用皮接法[3]。

5接后管理

5.1解绑

在接穗发芽和接口愈合后, 应及时松绑和解绑, 防止产生缢痕或被大风刮断, 如伤口未愈合, 应重新绑缚, 直至完全愈合再解绑。

5.2固定

晋南地区春季多大风天气, 生长旺盛的嫁接新枝容易头重脚轻, 被风刮断, 必须对萌发新枝进行固定。在第1次松绑前用结实的木棍一头固定在砧木上, 另一头绑在新枝上, 较长的新枝需在砧木和新梢上多绑缚几处。

5.3抹芽

嫁接会促使砧木隐芽萌发, 甚至丛生新枝, 必须随时抹除干净, 直至嫁接新枝长到一定长度, 砧木不再发新芽为止。

5.4摘心和拉枝整形

柿树虽有自剪习性, 但换头改造树新枝长势比较强, 分枝较少, 需根据树形要求对生长较长的枝条进行摘心, 以调控树冠, 促进枝条、加粗生长, 促生侧枝。

涩柿换头为甜柿品种阳丰和前川次郎后, 嫁接的新梢大多有直立生长习性, 在枝条成熟后应尽快拉枝开张角度柿树枝条比较硬脆, 拉枝力度过大有可能使枝条从与主干连接处劈裂, 因此较粗的枝条开张角度不宜一次到位, 拉枝绑缚宜在枝条偏上部位, 多次调整逐渐达到树形要求。另外, 柿树枝条生长发育较慢, 修剪宜轻不宜重[4,5]。

5.5肥水管理

换头改造树应加强肥水管理, 促进树冠恢复, 及早进入结果期。首先做好换头改造前的准备工作, 在柿树落叶前进行扩穴施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 配合复合肥料及秸秆或杂草类, 与表土混匀, 填入穴内;有条件的灌越冬水和春季萌芽水;换头后, 5月开花过后追肥, 注意施肥配比, 促进花芽分化, 防止越冬抽条;根据土壤水分状况, 及时补充灌水, 以免干旱影响新枝生长。

参考文献

[1]马金兰, 李玉萍.果园改造高接换头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07 (5) :164-166.

[2]孙敬霞.冬枣新品种“沧冬1号”高接换头早期丰产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 2014 (1) :100-101.

[3]李成郁, 闫作平, 陈菊萍.欧洲甜西梅高接换头嫁接技术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5) :80.

[4]宋天华.老龄杏树高接换头新技术[J].西北园艺 (果树) , 2015 (1) :26-27.

城中村环境更新改造问题初探 篇9

城中村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产物, 是城镇发展到一定特殊阶段的特有现象, 是指在城市中仍然存在的一部分农村社区实行农村经营体制和集体所有制。城中村也就是指原来是农村, 随着城市的建设, 逐渐成为社区, 但是现在已基本不存在农民, 农业和农田, 但仍然是通过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来对城市特殊社区进行管理。“城中村”是存留在城市化进程中, 并将存在于城市周围的农村列入城市规划管理范围的, 产生于某种特定时期的城乡二元化状况。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建设需要征用更多周边的农村农田以获得更多的扩展空间, 并提升城市的容量, 进而形成一种“城市—农村一城市—农村”交叉辐射的空间布局, 换言之就是农村包围着城市, 城市又包围着农村, 城村交替出现的现象[1]。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的规模的逐渐扩大, 以围绕城市周边的部分村落、耕地逐步成为城中村, 并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区内。但由于行政管理、土地、人口、户籍等多方面的城乡二元体制, 城中村并没有真正被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中, 其发展缺乏统一的建设和管理, 具有很强的自发性, 在组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建设景观等方面, 更具有农村特征, 这就导致了这些社区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发展大相径庭, 进而形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现象。

2 城中村的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城市数量也越来越多,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 都存在着城中村的现象, 在一栋栋高楼林立的城市内, 却密密麻麻的分布着高矮不同的小楼、破楼、旧楼, 小区环境脏乱, 交通拥挤混乱, 区内基础设施破旧, 落后也不完善, 人民素质低下, 不文明现象严重。这些无不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 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2.1 建设布局不合理

城中村的由于建筑物无序、高低不同, 加之环境恶劣, 与城市里中摩天大厦及宽敞清洁的公路形成鲜明的对比, 被称之为城市的疤痕。城中村在城市建设是由农村发展起来的, 由于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和合理的建设布局, 造成农民自主搭盖建筑, 加之资金、技术的缺乏导致建筑物在建造风格、质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大力建设城市之后, 城市土地价格猛升, 促使农民看到了利益所在, 并争相在宅基地上进行拆迁建设, 以图靠房屋赚钱, 依靠房租来赚取额外收入。导致随意搭建私房、私自增加楼层高度、违章搭建等现象严重, 形成了“接吻楼”、“贴面楼”、“握手楼”、“一线天”等城中村典型的建筑景观。而这些陈旧、高低不同、矮小、杂乱的建筑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机活力和整齐美观, 更阻碍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2 道路交通拥挤混乱

由于城中村的道路年代已久, 经过多年使用, 又缺少维修导致道路狭隘, 崎岖不平, 并且居民占用道路现象严重, 人口流动性大, 加上建筑布局密集且不合理, 导致城中村的交通条件恶劣, 拥挤、混乱现象严重。

2.3 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善

城中村的消防通道、排污管道、垃圾箱、公共厕所、地下管网、公共绿地等各种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都未列入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之中, 加上城中村与城市环卫的标准相差甚远, 资金投入不平衡, 导致城中村内公厕建造布局不合理、排污能力系统差, 城市路灯亮化率低、垃圾箱数量少且破损严重、社区道路坑洼不平、小区绿化覆盖率明显不足等现象。特别城中村有很大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不全、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加之居民生活污水随便排放, 造成污水横溢、雨污合流, 化粪池粪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就近河道、溪沟, 造成环境污染等更是无从谈起[8]。

2.4 村民素质文化水平

村民素质文化的高低直接影响城中村能否正常进行改善和改造。由于居住在城中村的村民人口流量大, 且多为外来人口, 平时忙于生计, 对环境保护认知度不高, 只求自己的经济收入, 导致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处小便等一些生活陋习、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普遍存在[3], 加上生活习惯的不同, 导致小区内嘈杂, 脏乱。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

3 城中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3.1 规划先行城市建设

统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所在, 它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质量、水平、和速度。城中村的改善和改造无论是从哪个方面都要避免规划不统一、管理滞后、建设无序和停滞土地开发等现象。不仅是原地异地新建、拆除重建, 还是旧村整治, 都必须坚持城市规划先行这样才能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 同时将土地开发与城市规划相衔接,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5]。

3.2 完善道路交通

城市交通不仅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更是合理改善和改造城中村的必要因素之一。道路交通是发展的前提, 要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严格监管, 确保道路交通按总体布局实施。

3.3 合理规划城中村布局

居住环境是城中村村民能否安家, 乐居的根本因素, 从根本入手合理统一规划城市布局, 合理利用有限土地建造合理的商业区、住宅区、城市中央商务区的要求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主要目标, 分区分布建设, 最大化的实现各区的功能, 以减少生产生活交叉用地的现象出现。相对城中村的主要规划目标为村民安设住宅, 而住宅规划要首先要体现城中村住户的需求, 要选定多元化、多层次的住宅标准与类型,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的需求。

3.4 加强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 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城市还很薄弱, 很不平衡。城中村设施严重不足, 路灯稀缺, 道路崎岖, 生活娱乐设施短少, 这些都难于支撑农村经济的建设, 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 要加快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居住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条件, 首先要加强农村村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 包括建设现代化生态公园, 对房屋进行翻新整修, 增加路灯数量, 对路面进行改善整修。基础设施是城中村村民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 要改善和改造城中村条件就必须从改善村民生活入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促进城中村的发展, 进而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

3.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村民作为城中村的主要生产和生活人员, 其素质对改善和改造城中村整体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倡导文明、卫生、科学、健康向上的道德新风尚, 以“文明农户”、“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的评选活动为契机, 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增加小区娱乐设施建设, 增加娱乐活动室数量, 增强邻里关系。从改善村民素质的基础上, 根本解决城中村的问题。

4 结语

城中村建设是一项重大而长久的工程, 改造城中村过程中, 必须以解决环境污染为前提, 重视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兼顾村民利益, 让城中村的村民和谐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并且根据当地城中村的实际情况, 综合开发和利用合理的资源, 建立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 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变、小区环境的改变、区域优势加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 将会使村民的经营方式、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得到改变, 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燕平.农民工居住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 2008, (05) .

[2]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2, (1) .

上一篇:咸亨酒店下一篇:油藏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