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2024-10-18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共10篇)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得到普遍应用, 致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促使读者服务工作必须更新服务理念, 改进服务手段, 增强自身活力, 以主动适应读者要求, 全面改进现有服务模式, 尽一切可能方便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只有出色的服务, 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方式, 才是各个图书馆的优势所在。高职图书馆只有不断完善服务模式, 改进服务手段, 才能促进图书馆的服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一、突出人性化的理念, 开展创新的服务模式

我馆在观念上坚持以人为本, 工作中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服务模式。

1. 实行馆藏资源藏、借、阅管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馆藏功能布局上, 我馆实行馆藏资源藏、借、阅、管一体化全开架服务, 为满足师生需求增加了开馆时间和读者休闲空间, 除电子阅览室外, 还在休闲区增加了无线上网功能;在有关楼层设置电水炉, 满足师生的要求, 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变成图书馆的行为准则, 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让师生们真正地感受到图书馆的温馨和在阅读中的乐趣。

2. 设立专题信息发布专栏等介绍馆藏图书。

设立专题信息发布专栏, 不仅传递文献资料的信息, 营造图书馆的学术氛围, 而且为相关读者阅读查询发挥导向作用, 内容包括新书通报、热门评介、热门图书、期刊介绍、论文数据库和专题会议等形式,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网页作用, 使之成为开展读者工作的重要手段。

3. 主动介绍馆藏图书的特点和优势。

利用馆员的专业技能介绍藏书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他们熟知馆藏布局, 精通图书专业知识, 每年新生入学后, 馆员们亲自带领他们走遍图书馆的各个馆藏书库, 讲解介绍图书馆的藏书特点和使用方法, 内容简单实用, 使新生们很快熟悉图书馆, 从而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同时在日常的基础工作中, 馆员们凭着自己的技能, 为师生们解答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更好地向师生们提供各类优质高效服务, 满足他们的需求, 也使图书馆的形象得到改变, 为师生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和文献资源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二、丰富服务内涵, 拓展服务领域

图书馆通过改变借阅方式、延长开馆时间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来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个性服务和特色服务。为了更好地为师生们服务, 我馆在丰富馆藏、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作出了探索。

1. 指导检索自制图书馆工具条, 加快图书馆藏资源的利用。

给每位新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 并加强对学生们的辅导, 深入浅出地让他们了解并掌握图书馆的借阅相关知识和技能, 掌握文献目录、各专题数据库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等检索方法。为了更加方便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技术部制作了工具条, 通过点击工具条上的栏目, 直接进入图书馆馆藏书目、电子资源、读者服务等栏目, 快速查看到最新公告等, 并快速链接常用搜索引擎的检索。开展网上服务, 增强留言功能, 设立个人借书超期邮件自动提醒系统, 加快图书流通, 根据师生们需要, 从事网上镜像服务, 使读者真正体会到馆为我所用, 实现自我服务。

2. 针对不同层次, 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经常了解不同层次的读者信息需求, 分析流通情况, 随时改进工作。根据师生们的要求, 有重点有目标地加强文献建设, 为读者提供更丰富、适用的馆藏图书, 同时通过读者问卷调查、座谈会及读者信箱等形式, 广泛征求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针对一些特殊情况, 如有些同学要参加几种资格证书考试, 想多借一些图书资料, 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 满足他们的需要, 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师生们在开学、考试、放假等几个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的特点, 及时做好馆藏图书的调整和补充工作, 做好对读者新书的推荐工作, 图书馆每周都会有新书入库, 上架后最大限度地将新书推介出去, 使师生们形成阅读期待心理。馆员们的认真推介, 提高了新书的利用率, 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积极邀请师生们参与电子资源的选择与评价, 为师生们提供图书馆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指南, 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3. 采用多种方式, 开展咨询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图书馆服务方式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 加强了师生们数据库的使用咨询服务, 提供了上门指导、电话解答和网络说明等形式的个体化服务, 借助网络平台, 开展了网上服务信息导航, 及时更新了图书馆网页, 加强了对外宣传力度, 公告、通知及时变更, 引导师生们关注图书馆, 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 逐步形成了对读者意见和建设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图书馆工作的不断发展, 馆员们需要深入到师生们中间, 了解他们的需求, 协助解决问题。在不断完善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之外, 为学科建设服务, 紧跟学科建设需求, 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 加强对师生们的显性或潜在性的咨询需求主动服务的意识, 及时掌握馆藏文献学科的利用率, 建立起读者利用馆藏文献与学科服务的反馈机制, 积极开展深层次的专题服务和二次文献加工。对某一专业特殊研究或需求的读者提供比较全面服务,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科发展动态所需资料进行跟踪和提示, 为教师们提供高质量参考材料, 经常深入教学课堂中, 了解需求, 主动介绍文献馆藏情况, 编缺推荐专业书目, 对各系部发放新书通报, 对于毕业生, 及时提供毕业的课题和有关专业就业目录的服务。科研课题查新是高校图书馆为科研和学科的建设提供的重要服务, 也是图书馆服务工作进入到一个新层次的重要标志, 我馆把资源建设、用户培训和参考咨询作为学科服务的基础工作, 加强院系联系, 延伸服务作为今后的突破口, 通过电子邮件向图书馆咨询各种问题, 桌面视频会议邀请知名学者、专家作学术报告。我馆不但改善服务设施, 而且充实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手段, 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为师生们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的条件, 大大提高文献的使用率, 借阅量不断递增。

三、适应新需求,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信息技术时代,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馆藏结构、信息来源和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图书馆专业素质和各种基本技能, 熟悉掌握工作流程和变化的特点, 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 来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为教学一线提供快速、高效和大范围服务的能力, 使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适应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 来保证图书馆创新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延续。管理工作人员还要保持对新知识、新理论、新事物的敏感性, 善于捕捉新的信息, 平时要加以分析、判断、整合, 来造就适应工作需要的新型服务人员。

总之,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教学服务科研基地。随着文献类的变化、读者素质的提高、读者需求的变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大创新服务力度, 创新服务模式, 拓展服务空间, 使图书馆真正令读者满意, 充分体现图书馆的目标和服务宗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书馆管理必须不断改变自己, 以适应变化的环境。首先要在思想上更新服务理念, 改进现有模式, 丰富服务内涵, 拓展服务领域;其次图书馆馆员要适应新的形势,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韩海涛, 宋智军.面向和谐校建设的学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 (2) :83-85.

[2]上海图书馆编.管理创新与图书馆服务.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558-559.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2

合水一中 李向红

2015年7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体局和华池县教育局精心组织的“庆阳市华池·合水第二届教务主任合作论坛”。与县局领导,各级学校的教务主任以及华池县的同仁们一道,通过“现代教育模式和教研方向探索”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论坛交流活动,了解分析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情况,交流探讨了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和参加教育论坛,感触颇深,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围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对本次活动的收获,总结汇报如下:

一.感受与认识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是我们提高自身教育能力,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教师仍在用昨天教师教授他们的方法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未来的社会,这是教育的现状,更是教育的悲哀。我们应该努力呈现这样一幅场景,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苦口婆心地反复说教,而是要俯下身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引导指点学生,变成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乖巧地坐在板凳上,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被动接受知识填塞,而是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寻求答案,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展示中自信。为了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高效课堂,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之所以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如此重要而紧迫,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完成知识传递,技能形成的主战场,更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育改革的核心目的便是优化和改善课堂教学。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既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渴望。学习的结果重要,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和策略更重要。因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授之以渔”。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转变思想,增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将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到如此高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如何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当下应当集中力量、集中智慧,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二.收获与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思想和教学中根深蒂固,如何让我们的教师自觉地更新教育理念,心甘情愿地参与到课改中来,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并能在课改中感悟到教育的本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这两对关系。当前,尤其要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它实现了问题前置和自学前置。学生被老师讲会和自己学会是有区别的。同时,以学定教确保了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能体现人本思想。

二是要遵循规律,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育成长规律,尤其是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按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落实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坚持直观性、系统性、巩固性、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广大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个性化探索和创造,形成一种基于实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和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意志等全面发展,回归教学本质。

三是要研究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在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仍然存在。课堂效率不高导致课时增加,导致学习时间延长,导致学生学习疲劳,导致学习效率越低下,形成恶性循环,成为阻碍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大力打造高效课堂,要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最有效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人人学有所获。

三.打算与举措

近年来我县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优质生源外流,高中招生比例增加,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愿意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现状,我校自2011年开始引入“生本”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基本教学流程为:(1)布置前置作业;(2)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3)学生展示结果;(4)老师评价,激励,超越,总结。我个人认为“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非常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五年来的不断探索,尝试到全员参与,全面实施,事实也证明该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积极意义,课堂活了,学生动了,老师真正成了教学的策划者,引导者,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为了深入践行“生本”教育理念,进一步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集体备课、结对帮扶、导教师范、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故步自封,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学习与研究不足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的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引导大家关注开放性与生成性。部分老师在日常备课中,习惯于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封闭性的东西予以重视,而对教育对象,课堂活动预设等开放生成性的内容关注不足。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引导教师在生本模式上不断尝试,积极完善。学习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理论的本土化。理论的本土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简单的移植,把外来的理论直接应用在本土社会。第二层含义是指因为本土社会的特殊性而对外来理论作出补充、修订和否定,甚至结合当地社会具有的独特性,从而引发新的理论建构。很明显第二种理解更为合理,也更为重要,教育理论,不可避免的带有条件性,搬到另一个环境,如果相关条件一旦改变,原有理论必然需要有所修订。通过修订,理论才能变得更全面,对本地的实践也才更具有指导性。所以我们必须在深刻领会“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把它与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个性化的借鉴吸收,完善提高。

第五,要树立导向,培植教学改革先进典型。要树立以生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导向,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本着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这一基本要求,培植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着力打造一支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的先进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全面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步伐。

第六,要深化民主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构建学校科学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的新举措。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二要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三要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欲望

一、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纲,唯权威是命,唯标准是遵,使课堂教学变为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获得标准答案为目的。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单调。教和学都是为了考试,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机械化。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让学习成为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过程成为“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再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多义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感触创新,形成创新意识。如在教学《珍珠泉》这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处山村的特点创设问题,让学生说说所见到的泉水有什么特点?这篇课文如果让你来写你要怎样写?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课文没有写出泉水的味道我要把它写出来;有的说作者没有把泉水的开发设想写出来,我要把它开发成矿泉水出售,让更多的人品尝它、了解它。

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1、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创新的“趣”。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主体对阅读要有兴趣。兴趣产生了,自然会有阅读的激情(沖动),以激情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导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精彩的导语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教材特点等,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带着学习兴趣进入到求知探索过程。

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奇”。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目标激励、语言情感激励等,以“情”制胜。通过启发性语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因问题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趣,积极地去探究、创新。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新”。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把整个世界作为孩子的教科书”的意识,而摒弃“把教科书作为孩子的世界”的观念。教学中严格按照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求,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延伸教学内容。

三、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需要反复尝试,深入探究。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通过其内因的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初步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的精神,这样在运用中不至于一味地操练和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但是以往的练习只是对知识点的单纯的操练、识记,学生的练习只是课堂知识的重现,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复现、巩固阶段,不能做出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和领悟。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和设计练习内容,并注意适度的深化才能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创新的目的。

四、在总结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需要感到自浅谈引导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突出做好学生有创新表现的总结评价,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对“创新”的实现者要恰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用鼓励性的语言,或热烈的掌声,或赞许的目光,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创新”的不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对那些与创新无缘的学生,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在教学中要从他们错误的回答甚至是荒唐的回答和思维中寻找出一定的思路和新意,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以保护这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尊心,产生进取、创新的动力。

1、学习寓言展开想象。许多优秀的中外寓言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学习课本的寓言故事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观察图画进行想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一年级课本图文并茂,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充分发挥图的潜在魅力,让学生在领会图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由静到动,由形到声,想象画面外的情境,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五、结语

学生的每一点成功与进步都来之不易。小学生心中的创新并不是势高万丈的火焰,一旦熄灭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习惯,使学生坚定创造必定能成功的信念,形成爱学习、爱创新的习惯。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更新理念,有效创新初中语法教学 篇4

一、以教材为本, 情趣导入, 唤起学生学习语法的热情

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指的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兴趣是学习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对学生可以起到内驱和强化的作用, 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快乐地学习, 能够发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 而课堂的导入就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语法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影响, 常常枯燥乏味, 因此, 语法课堂的导入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所教学生的认知情况而灵活设计。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 语言材料内容联系社会生活,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在每单元进行语法教学时, 通过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Vocabulary板块的学习, 已为语法学习做了词汇、语篇、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本单元语法已在语篇中渗透, 课堂导入可以根据知识铺垫, 设计导入的方式、导入时间长短、导入师生的互动等, 而且要借助课堂观察研究课堂导入效果的调查。这种导入效果的调查可以通过教师本人在导入环节直接感受, 可以通过学生课后座谈获取, 可以采取设计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来调查导入的效果, 同学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 相互切磋、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讨论下次导入最佳的方式及时间,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

二、遵循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语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理念下, 教学的模式是以教师、课本及课堂为中心, 这种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人才去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以人为本, 为了适应这种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要与之相适应, 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为了教学的主体, 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语法教学中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语法教学, 采取任务型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逐步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语法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讲, 死记硬背知识的接受者。牛津初中语法教学板块, 语言材料丰富生动, 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首先, 可以采取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 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4 Grammer Using conditional sentences to talk about possible situations, 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任务链, 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完成任务链从而完成语法项目学习的任务。Task One: (1) Task:Match the first parts of the sentences on the left with the second parts of the sentences on the right. (2) Goal:To learn and master the If-clause and Main clause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nses in the If—clause and Main clause. (3) Language materia:5groups of If-causes and 5groups of Main causes. (4) Language skills:Reading and Writing. (5) Activity form:First individual, second in pairs. (6) Process:任务的设计要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形式与意义 (Meaning and form) 相结合的原则、循环性 (Recycling) 原则、在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的原则、扶助性原则 (Scaffolding) , 只有这样才能强调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结合, 强调语言功能与语言结构密不可分, 才能加强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当然, 在把任务指令展示给学生时最好用母语, 以便学生理解到位, 明确指令任务。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5

——在老东山隧道现场观摩会暨隧道施工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能借观摩会的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隧道施工管理技术。

老东山隧道全长7578m,为广昆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其施工难度和风险目前正逐步被各方所认可。经过三年的努力,广昆铁路一标老东山隧道保持了稳定的施工生产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面对现实,找准问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老东山隧道位于三个断层的夹持地带,地质变化频繁、地下水丰富且不可控、围岩风化差异明显,主要施工难题是:围岩地质判识、初支变形开裂整治、突水突泥处理及安全预防与减灾。上述难题对隧道安全施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架子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期、施工成本、效益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尤其是老东山隧道的施工安全,关系到项目的存亡,企业的信誉,稍有闪失,就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自2009年以来,受异常复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先后遭遇塌方1次、突水涌泥3次、变形、开裂30余次。频繁的变形开裂、涌水突泥处理、超常规的支护参数动态调整及大量的超前地质探测、预报作业,严重制约了老东山隧道的正常施工。开工三年来,停工累计达到508天,占到总日历天数1130天的45%,劳务人员累计替换220人以上。变形开裂几乎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为了控制变形,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都在尝试,施工工序不断出现严重失衡,“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优

势不断被弱化,致使隧道的施工组织极为困难,施工中计划往往赶不上方案的调整,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由于我们提前认识到老东山隧道面对的现实和难题,虽然施工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在项目部勇挑重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确保了隧道安全平稳推进。

二、转变思路,超前谋势,实现安全质量可控

由于老东山隧道地质多变且无明显的规律,隐伏的各种可能造成初支变形开裂的不利因素就象悬挂在头上的利剑,一旦爆发随时会对施工带来安全威胁,如何解决好隧道安全施工,成为摆在项目部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安全问题不解决,保证工期的目标和效益便无从谈起,为此,确保安全是老东山隧道施工的重中之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制定一套可行可靠的预防、预报、预警的保障措施。

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形开裂、突水涌泥以及坍塌现象,昆明铁路局和参建四方以及我公司的相关领导都高度重视,包括昆明铁路局吴副局长、韩副局长在内的相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同时吴副局长要求在施工现场成立督察小组,长驻工地解决问题;建设指挥部先后3次组织铁道部、鉴定中心和昆明局内部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方案;我公司的宋总、和副总和王副总等内部专家先后五次到现场参与方案的制定;我们广泛吸纳各方提出的宝贵意见,在设计与实际地质偏差巨大、变更设计参数相对固定、各方面都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顶着资金紧张和面临巨大投入潜亏的风险,按照动态施工的理念、先声夺人地采取强硬支护手段,积极推行试验段的方式,大胆创新,有效抑制了变形开裂的发生;截至目前,老东山隧道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现场安全质量全面可控。我们把“以人为本,安全重于泰山,责任高于一切”的管理理念贯彻于施工过程中,为老东山隧道施工综合管理确立了精准的工作定位。

1、强化全员安全意识,配强生产要素,重抓落实到位

数有智慧、有奉献精神、责任心强的技术管理干部精心工作和共同努力下,克尽职守,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业主和铁道部的施工管理要求,规范施工,不折不扣地抓安全落实,抓质量落实,确保业主满意。在他们的带动下,不论是部门管理,还是现场组织施工、技术资料的签认都能及时完成,务实见效。同时也培养造就出多个在业主、集团公司都被称赞的业务能手和管理能手。成就了项目自上而下形成的困难面前不弯腰、问题面前不甩手,诚实守信干实事的团队作风。项目部在连续五次荣获全线信誉评价第一的同时,也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称赞。每当隧道遇到险情,遇到涌水,指挥部所有干部、职工与民工,冒着对生命的威胁团结一心,一起抢设备、抬钢管、码沙袋,堵水排水。我们在用实际行动捍卫企业的信誉。

三、正视前进中的困难,打好老东山隧道剩余施工任务的攻坚战 老东山隧道施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到今天能依然保持紧张有序的施工态势,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领导理解和支持的结果,是在座的各位同行热情关心和帮助的结果,是坚守在老东山隧道的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去年苦乐参半,今年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老东山隧道正在艰难中前行,剩余地段将要穿越官村至白云寺F2断层,根据前期的施工经验判断,剩余任务可能面临的困难将更大、情况将更加复杂;一旦判识错误或处理不当,其危害性远大于已施工地段,处理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容不得丝毫松懈。

首先,要继续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抓好方案、工序、监控、操作等关键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制度要求“宁严勿松”;二是继续贯彻“方案不失误、工序不失衡、量测不造假”的施工原则,做精做细物探和钻探工作,认真分析每循环的地质变化情况,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从细节规避施工风险;三是强化技术质量管理措施,施工中质量“宁强勿弱”;四是稳扎稳打,确保安全,工程进度“宁稳勿抢”。五是认真做好维护稳定工

作,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6

一、整合资源, 建立动态跟踪监测指标体系

根据提出建立“5432”动态跟踪监测制度的思路, 我局从重点行业和产业入手, 对全区50家规上工业企业、40家批零住餐和规上服务业企业、30个重大项目、20家房地产企业实施动态跟踪监测,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集聚统计力量,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形成动态监测体系。

1. 整合专业资源, 实现专业与企业互动

区局各专业科室牵头, 分别下发《关于做好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情况监测的通知》 (扬邗统[2014]19号) 、《关于开展重点批零住餐、服务业企业统计监测的通知》 (扬邗统[2014]22号) 、《关于开展重点房地产企业运行情况监测的通知》 (扬邗统[2014]30号) 、《关于开展重大项目投资情况监测的通知》 (扬邗统[2014]31号) 。列出各专业甄选出的110个重点企业和30个重大项目, 监测内容为各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当前企业运行情况判断及预测等, 主要从企业的规模实力、投入产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整体风险指标着手, 分别对相关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进行调查, 提前获取企业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形成监测报告, 从而达到监测预警目的。

2. 整合部门资源, 实现数据与信息共享

一是联合部门组织实施监测。为充分利用部门资源, 实现统计信息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缩减行政成本, 减轻基层负担, 区统计局与区服务业发展局、区商务局、区发改委、区经信委、区房管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监测方案, 共同组织实施监测工作, 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区政府发文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积极搭建部门统计监测工作的业务联系平台。每月召开一次部门统计联席会议, 通报情况, 分析问题, 研究对策。

3. 整合系统资源, 实现区局与镇园联动

为加强统计动态监测工作在全区的整体推进效果, 根据“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的原则, 按照“逐级审核, 逐级上报”的要求, 各镇 (街道、园区) 负责本辖区范围内重点企业报表和文字分析材料的布置、收集和审核整理工作。对涉及的五个统计专业, 镇级对口管理部门二产办、三产办和统计办协同配合, 跟踪推进, 组织完善监测资料的梳理上报工作。

二、监测指导并重, 确保信息收集准确可靠

根据“协调促进、形成合力”的原则, 坚持动态跟踪监测与统计行政指导相结合, 积极促进区、镇、企业三个层面的统计规范化建设, 提高企业数据质量, 着力提升区、镇两级统计机构服务能力。

1. 注重夯实基础, 力求规范性

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建设。规范源头数据采集管理, 加强原始资料管理, 分不同专业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子统计台账, 加强对企业统计法制宣传, 提高企业依法统计意识;进一步提高区镇两级统计机构专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 邀请专家讲解统计分析方法、写作技巧等, 提高统计人员对经济形势的正确研判能力。二是注重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建立统计动态监测管理考核机制, 完善数据质量评估检查制度。源头数据质量方面把关要严, 加强数据采集、搜集、审核、汇总、评估、分析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 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

2. 注重分类指导, 力求代表性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对象, 有的放矢, 加强统计行政指导, 减少影响样本数据误差的主观因素, 增强监测样本的代表性。一是对镇园指导重协调管理。针对镇园统计机构职能偏弱, 人员、经费、任务繁重等问题, 结合统计规范化建设和监测工作的实际, 区局对镇园级统计机构人员配置、经费拨付、硬件设施等问题进行有效督促, 并由区政府下发《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关于镇、街道、园区统计机构设置的意见》, 明确机构和统计人员的配备, 适应统计任务的需要。二是对企业指导重答疑解惑。各专业动态监测调查问卷中既包含定量指标也包含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直接从企业有关财务报表中取数, 不容易产生歧义, 而定性指标却是模糊、笼统的概念, 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规定。为此, 除了开展必要的动态监测问卷业务培训, 在监测信息的搜集过程中, 区局各专业人员对企业统计员在填报时提出的各类问题作详细解答与释疑, 有效避免了因理解不透彻而产生的主观偏误。

3. 注重监测实效, 力求科学性

一是把握前瞻性, 立足“早”字。动态跟踪监测先于一套表数据上报, 能够发现重点企业的异常波动, 及时了解各重点企业的实际情况, 有助于对经济形势作出正确判断, 发挥预测预警职能。二是富于针对性, 立足“准”字。区局每季度有针对性地对全区经济运行中热点、难点、焦点等敏锐性问题开展动态跟踪监测, 并以此加强对重点指标的分析, 掌握经济运行情况, 准确预测走势。三是体现时效性, 立足“快”字。信息的实效性与可利用价值成正比。动态监测制度要求各重点企业每季上报监测问卷并简要分析, 由各镇园负责汇总数据并整理分析资料, 区局收到资料后快速形成监测报告。

三、强化预测预警, 充分发挥决策参谋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监督职能, 我局对数据监测、信息咨询、统计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效能常抓不懈。

1. 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 提供准确及时信息

2014年, 宏观经济形势愈加严峻, 债务危机和楼市萎靡带来的各种因素变数较多, 给我们准确判断形势、预测走势增加了难度。因此, 我局适时提出开展“5432”动态监测工作, 拓展服务内容, 为领导提供有充分利用价值的服务。一是统计目的趋于明确化。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后, 全系统的重大变化就是由原来工作目标模糊转向清晰思维, 分析报告素材少转向内容多, 统计职责更加明确, 服务理念得到改变, 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提高。二是服务产品趋于多样化。加大信息、分析、监测报告报送频度, 提高报送质量, 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统计咨询信息;每月编印《经济信息汇编》, 包括国家、省、市、区的重要信息;每月7日前汇总各部门、各专业经济指标预计数据, 每月15日前提供各镇、街道、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给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按时收集、整理、编印《邗江统计月报》、《服务业统计季报》各160份。

2.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著名创新专家郎加明在2010年首次提出创新思路的公式:创新的思路=方向*方法。选择在全区建立动态监测制度的方向已定, 那么, 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 创意方法尤为重要。一是创新机制, 激发潜能。今年我局着力改变旧的管理模式,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激发全局人员工作热情, 挖掘最大潜力, 打造一支优秀的统计队伍。二是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动态跟踪监测制度的有效实施体现了部门资源和统计系统力量的有机组成, 是一支分工明确、高效合作的大团队的形成雏形, 有助于达成工作目标。

3. 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 提供深度分析报告

新闻理念的更新与新闻报道的创新 篇7

由于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所以曾被许多作家引用。

1978年, 我国理论界发起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那时以来, 许多讲话和文章也都引用过“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常青”这句话。可惜, 有些同志并不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一些同志甚至把它当做轻视理论的某种依据, 说什么理论总是“灰色”的嘛。这种认识当然是片面的、错误的。

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某种总结, 又拿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活动中, 有许多问题, 我们都感觉到了, 但它的本质是什么?怎么解决?我们往往又感到茫然、棘手。有时真是觉得“剪不断, 理还乱”, 犯踟蹰。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在理论上清晰地解透它。正像毛泽东当年所言: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这就要求人们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探索和创新, 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在新闻领域里, 无论学界还是业界, 都对新闻的改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新闻学理论方面的探索、“引进”, 对于新闻业务的改进和创新起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理论的指导推动作用, 在短时间内, 在“想当年”的某一个阶段内, 人们往往不易察觉, 但是, 在经过了30多年之后, 回头来看, 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新闻实务方面的每一点进步, 都有学理方面的支持和支撑。今天, 我们要破解“新闻创新难”, 当然要立足于本职岗位的探索, 但是更应当寻求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没有强大的理论武器的支撑, 仅仅在工作经验范围内说来说去、转来转去, 到头来还是“毛驴拉磨”, 走不出那个圈子。

我们知道, 新闻是政治的一部分。由于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没能同步实行, 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致使新闻这个本应是敏锐地反映社会变革的行业, 却由于受到体制方面的约束, 在反映现实问题、社会矛盾的时候, 往往处于尴尬的位置。媒体犹如“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新闻的本质属性使它不能不反映社会已经变革的现实, 而滞后于社会变革现实的官僚体制、社会结构, 又时时掣肘, 使它不能完全主动地体现自己的本质功能, 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如今, 许多社会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重, 不能及时化解、及时理顺, 追根溯源, 就追到了体制和结构的层面。我们早几年就喊叫: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攻什么“坚”?用什么攻“坚”?却没有人敢于明确地回答。在新闻领域, 新闻改革、新闻立法, 吵吵嚷嚷几十年过去了, 中国的“新闻法”却连个影子也看不到。这的确令人沮丧, 但并不能说中国的新闻事业没有进步。“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中国新闻改革的成绩, 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积小胜成大胜”, 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每个历史阶段总有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人, 不畏权势, 不怕打击, 勇敢地在理论上探索, 寻找改革的武器, 挑战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说”, 冲击那些禁锢人们思想的陈腐观念。而每次这样的探索和寻找, 都程度不同地遭受到“左”的思想的批判、声讨或指责。但每一次争论和交锋, 又都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促进了人们认识的深化, 从而又推动了新闻的进步。真可谓“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又可谓“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比如, 在改革开放以前, 以及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对新闻的本质是怎么认识的?

可以这样说:我国的新闻事业自近代问世以来的100年间, 出于救亡图存、政治斗争的需要, 它的政治属性特别突出, 商业属性往往被淡化, 甚至不被承认。因此, 媒体的宣传功能也就特别地得到了强调和突出。党报诞生以后, 很自然, 1901年列宁关于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 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论断, 就被奉为无产阶级的办报方针;延安整风运动, 确立了党报的党性原则, 宣传功能成为党办媒体要发挥的首要功能, 甚至是唯一功能。长时期内, 我们主要把报纸、广播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许多信息因不符合宣传意图而不被采用。1958年, 毛主席给刘建勋、韦国清写信说:“一张省报, 对于全省工作, 全体人民, 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这基本上就是我们对报纸功能的认识。简言之, 就是把宣传放在第一位, 把新闻和宣传看成一回事。

这种观念, 对中国新闻界的影响是普遍和深远的。如果说, 当时为了适应目标和任务、环境和历史, 还具有相当“理由”的话, 那么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 我们自然应当“与时俱进”, 真正发挥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了。遗憾的是, 即使在今天, 信息服务的意识也没有成为或者说没有完全成为我们每个记者的自觉。在我们的脑子里, 宣传意识是根深蒂固的, 而信息意识是时有时无时紧时松的;宣传是“钢性”的, 信息是“柔性”的。比如去年9月30日省会报纸关于“郑新黄河大桥公路桥建成通车”的报道, 《河南日报》的服务性和信息量都不如都市报做得到位, 其在“惜墨如金”的报道中, 却不惜将某副省长出席通车仪式也写进去, 这对读者而言, 有多大意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综观30年的历程, 说:新闻界的“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他认为第一次学术大讨论, 针对的就是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和新闻媒体功能的多元:“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有效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与禁锢传媒业功能的陈旧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激烈碰撞, 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就在这样的矛盾中一跃而出。” (1) 这场争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延续了十年之久, 逐步在学界和业界达成共识:不同媒体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 但就整体而言, 新闻媒体是以向社会传播信息作为其生存依据的, 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

什么叫信息?

传播学的权威人物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在他们合著的《传播学概论》中说:“凡是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减少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只有借助信息, 人们才能获得知识, 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改变原来的不知状态或知之不足、知之甚浅、知之甚少的状况, 使自己的认识认知比较多一些、比较全面一些、比较深刻一些。

197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对有效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 人们这种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有效信息的愿望与禁锢传媒业基本功能的观念、习惯势力形成了激烈的冲突。是把宣传意图放在第一位, 还是把传播信息放在第一位, 成为当时争论的话题。可喜的是新闻工作主要是“沟通信息”的观念越来越为新闻工作者所接受, 并成为他们的自觉。他们不赞成“思想领先”, 用事实图解观点的做法, 而主张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许多文字简短, 背景翔实, 信息量大的作品被评为中国好新闻和省级好新闻。

这里, 值得一提、必须一提的是:和承认新闻具有多种功能而其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这一理论原则密切相联的, 是大众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

大众传播理论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 起因是出于美国军方研究二战期间如何更好地对敌宣传的需要。我们国家上世纪80年代初, 有人开始在高校讲授大众传播学。当时, 我听中国人民大学张隆栋先生讲授《大众传播学总论》就觉得没有听薄浣培先生讲授的“新闻写作”课、郑兴东先生讲授的“报纸编辑学”解渴、管用、具体、实在。可是, 后来影响很大的却是大众传播理论:一下子, 中国高等院校的新闻系、新闻学院都改了名字, 加上了“传播”二字, 叫做“新闻与传播学院”或“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传播学虽然与新闻学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是它包括的内容更丰富更广泛。开始, 我们新闻界有些重要人物对“传播学”也是持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是排斥态度的。我就没有看到过主管新闻的哪位领导强调过传播学, 他们强调的都是新闻工作, 强调的都是党性原则和做好党的宣传工作。但是199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一次以法律的名义, 把我们国家的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等称作“大众传播媒介”。我认为, 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

由于大众传播理论的引入和在高校教学中的讲授, 就为新闻媒介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 这就是“受众本位”的概念。而传统“新闻学”讲的是“传者本位”。“传者本位”还是“受者本位”, 如何回答它决定了内容是出于传者的愿望还是出于受者的需要。

“受众本位”概念的引入, 对新闻人的理念是个巨大的冲击。过去的宣传是“我说你听, 我打你通”, 新闻人也以“开发民智”、“唤醒民众”等真理传播者的身份自居, 面对读者、听众、观众, 往往持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现在不行了,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 媒体是什么?媒体不过是提供信息服务的第三产业。你的服务好, 受众就愿意购买;你的服务不好, 卖的是过时的、无用的“信息”, 受众就不乐意购买。你的服务卖不出去, 你就得垮台。

这个理念的进步, 也为新闻业务带来了变化。新闻界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让读者为追求新闻而追逐我们的报纸。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历史环境下, 人们对大众传媒期望最高的是传播有用的信息。在这个阶段,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虽然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自主选择, 但同时又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人们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适应外界的环境, 就得从传媒上获取信息。因而, 又有人提出了一个“必读性”的概念, 认为“具有必读性的新闻是读者需要主动追求和寻找的”, 因为, “对于特定的读者来说, 有些特定的相关信息是他们所必须了解和知道的, 如果不知道的话, 将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哪家报纸具有必读性的新闻越多, 哪家报纸就越受读者欢迎。” (2) 由于“特定的读者”对信息有特定的需求, 继之, 又有人提出了媒介“分众化”的建议, 提出“小众传播”及“窄播化”的观点, 使“受众本位”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和深入。河南日报的朱夏炎社长, 分析现在新媒体纷至沓来对报纸媒体的冲击形势, 提出了一个观点:现在报纸已经不再仅仅是“新闻纸”, 它应当给人以“观点和思想”;报纸要加强评论和解释性报道的写作。现在党报面临的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 手机报、互联网等新媒体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搞过去的“独家报道”已经很不现实、很不容易, 但用各自的“独家视角”来诠释同一个新闻事件或同一个新闻人物, 却是避免同质化, 彰显个性、水平、高度的一个有效手段。现在同城媒体的“同题报道”, 犹如“同题作文”、“同班考试”。不同媒体对同一个事情的报道, 着眼点不同, 水平不同, 媒介的个性就彰显出来了。朱夏炎提出:报纸应是“思想和观点”的生产车间。思想和观点要想吸引人, 就得有点新东西。清人赵翼在《瓯北诗化》中说:“意未经人说过则新, 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说的话有新意最好;不然, 你引用的材料是新鲜的, 别人没引用过, 也行;再不然, 同样的话, 同样的理儿, 你换个说法, 表达形式与众不同, 也算是一种“创新”。

从以上叙述中, 我们可以理出这样几条脉络:

一个是学科建设上已经从新闻学发展到大众传播学;

一个是对新闻功能的认识, 由只承认宣传功能, 进步到承认新闻有多种功能, 再进步到承认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传播;

一个是在理念上, 我们从“传者本位”, 逐步转变到“受众本位”;

一个是从要在写作上解决可读性问题, 转变到在内容选择上要适应读者的必读性要求。

这都是30多年来新闻学在理论探讨上取得的成就。由于理念的改变, 推动了新闻实践、新闻业务的改进。

当然, 30多年来理论的成果还有很多。李良荣教授认为, 第二次学术大讨论是关于新闻是否具有商品性的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 与我们这里讲的创新新闻报道的问题关系不大, 可以不说。第三次学术大讨论, 他认为是关于以公共利益至上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这个讨论起源于2002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记者的受贿。当时11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2003年9月, 新华社两次报道和公布了这11名记者的名字。这引起了学界对“传媒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高度重视, 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

何谓“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 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的机构中, 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 以此获得公众信任。” (3) 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公共服务”的信念, 强调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但是真正实行起来, 也很困难。中宣部一直强调经营和采访报道“两分开”。可惜, 作为媒介, 许多情况下分不开。我们知道, 从一个理论的提出到真正实行, 往往要经过很多艰难曲折的过程。例如有人强调媒介应是“社会公器”, 就遭到非难。但理论提出后, 毕竟会影响人们的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在中国, 在领导人的讲话中, 强调什么, 往往是现实中缺乏什么的反映。强调“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正说明我们的新闻媒介在这方面出了问题, 需要加强和改进。“权威”二字, 我们并不陌生, “影响力”也好理解。而“公信力”一词, 虽然学界早有论述, 但由总书记口中讲出来, 恐怕还是第一次。孔夫子说:“言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中国人自古讲“人无信不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公信力”, 说它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从受众的角度说,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反映的是它们“以新闻报道为主体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 (4) 受众不认可你的报道, 你还有什么“权威性”?你还有什么“影响力”?朱夏炎2010年10月18日下午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演时说:“没有读者, 哪来导向;没有市场, 哪来阵地。”“传播力决定引导力。”说得深刻。

还有一个问题, 李良荣的文章没有讲。但我想应当是提高全民尤其是官员的媒介素养问题。媒介素养问题, 我理解是国民怎样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问题。

现在, 有些政府官员不知媒介为何物, 也不善于与媒介打交道。他们或者对记者颐指气使, 视记者为可以任意呼唤驱使的仆从。有一个官儿说:你不是我们的“喉舌”吗?你不听话, 我就割舌头 (他把自己当成“党”了) 。郑州市有个副局长, 指责记者“是替党说话, 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他把党和老百姓对立起来了。还有的官员, 遇到记者采访敏感问题或突发事件干脆不见, 与记者“躲猫猫”。而生活在“信息过剩”环境中的一般老百姓, 他们过去把“报纸上都登了”作为“千真万确”的根据;现在可不这么认为。但老百姓毕竟是整天生活在媒介环境中 (即“拟态环境”中) 。媒介对某些信息报道得多了, 就可能造成“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的后果, 就使他们感到不安。《郑州晚报》去年9月30日A26版的一个报道说:一打开电视都是“婚外恋”, 一个女孩说她都有点不敢结婚了。她说:“越看越害怕, 男人婚后都会出轨吗?”此日此版的《郑州晚报》还用数据说话, 刊载了郑州近五年结婚、离婚率图表, 证明郑州离婚率“攀升”的情况。但从这个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结婚率还是大大高于离婚率的。可媒介渲染的往往都是典型的关于离婚问题的个案。这样的“个案”多了, 就使这位姑娘产生了错觉。这个错觉是媒介给她造成的。从媒体角度说要注意舆论的平衡, 从这位姑娘的角度说, 也是要增强媒介素养, 正确对待媒介的各种报道, 恰当利用媒介的报道, 不为浮云遮望眼, 才能将人间事物看分明。

注释

1[1][3]李良荣、戴苏苏:《新闻改革30年: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 《新闻大学》, 2008冬季号。

2[2]李晓晔:《关于党报新闻的必读性》,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1年1月3日。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8

一、法治理念更新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

党和国家提出了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并明确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保障”要求。那么, 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 首要方面是理念的更新, 另一个是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当前社会管理的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矛盾性发展, 即管理设备与技术越来越先进, 然而管理手段却依然像过去那样粗放与粗暴, 暴力执法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是, 虽然社会管理设备的性能是提高了, 但我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却没有与时俱进, 作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如, 我们早就提出了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但是有些管理者和执法者缺乏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 把法律当作管理老百姓的工具, 某法律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利则要依法执行, 如果对己不利则放置一边。他们仍然没有从最为根本的观念上进行转变, 对社会管理法治理念存在诸多误区。中央已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武装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头脑, 要用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 但由于法治理念未及时更新, 尚未来得及对社会管理法治的支撑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及时更新, 则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动力与引导, 促成社会管理创新内外部动力的一种及时回应, 这种回应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稳步推进。

二、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前已述及, 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念的更新及社会管理方法与方式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 这是因为理念更新是行动创新的先导, 人们的思想和眼光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一个没有法治思维的领导干部, 很难想象他在解决所遭遇的社会管理问题时会想到用法律解决问题;人们具有不同的法治理念, 就会对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与做法有不同的认识, 就会形成不同的法治实践效果。在目前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理念, 以全新的思维与眼光来体察社会, 认识自己, 以避免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生重大偏差, 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

实现民主和善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为此, 我们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 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社会;而这需要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指引。哈耶克指出, “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 (1) 换句话说, 政府必须要法律的框架内活动, 其社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必须由法律授予, 在社会管理过程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怠行职责;要形成“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 以及权力的行使由人民进行监督的意识与氛围。如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还固守原来的理念, 如“权大于法”、“把法律作为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国家”、“不严格依法办事”等, 将会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 无法达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法治理念更新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社会管理政策的决定者和执行者均具有一定的权力, 因而存在着社会管理权力侵害相对人权利的可能性, 这已被现实中大量实例所证明。因此需要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必要的规制, 其实规制也是一种保障。为达到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目的, 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社会管理人员进行法治理念教育, 用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武装其头脑, 使社会管理者树立依法行使权力和注重保障相对人权利等正确的社会管理的法治观, 远离与排斥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滥用权力、侵害相对人权益的行为。二是将正确的法治理念具化于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中, 使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与决策能够体现现代法治观的要求, 能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对社会管理相对人而言, 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也非常重要。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这当然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依法而为和自我克制, 也需要相对人对法治理念的接受与理解, 才能在权益被侵害时具有依法维权的意识, 能采用合法方式维权, 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 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 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济发展是日新月异, 社会结构日益多元, 人们的诉求更加多样, 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是呼之欲出。于是, 国家权力逐渐从一些领域退出, 逐步构建起职能范围适度、组织规模适中的政府, 在管理中是提供引导、指导与服务。

五、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需要更新法治理念

我国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以行政机关为主体, 采用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 包打天下, 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责的公共职能却长期履行不到位;一方面政府承担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 另一方面应该由政府履行的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说明倚重行政手段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是弊端丛生。经济市场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政府要转变职能, 要求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打破政府发号施令、群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管理方式;我们要顺应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重新为政府定位, 形成多元多维、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公民人人参与管理, 服从管理, 并从中受益的格局。这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建立法治政府, 政府需依法治理, 不能越权、不能滥权、更不能怠行职责。公民需要依法参与管理活动, 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最终, 在社会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 使社会管理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双向的互动的活动, 政府与公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综上所述, 若要克服过去社会管理在存在的法治理念误区, 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的更新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法治理念更新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 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先导, 也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更是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政府的建立等的需要。

摘要:文章从目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法治理念误区出发, 论述了正确的法治理念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 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法治理念更新是限制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都需要法治理念的更新。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法治理念更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何勤华, 任超.法治的追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5]季卫东.法治图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6]姜明安.这几种法治观念绝不可取[N].北京日报, 2011-10-31.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9

一、校长应该“跳出来”, 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思考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 实质上就是对教师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要正确把握教育理念, 对学校的办学实践深刻反思, 对复杂的办学环境理性思考, 对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探索, 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理念, 创新思维, 不断扬弃和继承, 从而形成顺应时代潮流、富有鲜明个性、适应教育现状和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价值观。

一是制度建设。有人说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但我认为学校的竞争首先体现为制度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出学校主动发展与教师自主发展的和谐统一, 构建务实有效、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 大胆借鉴并适度引入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 形成符合学校管理特点的用人机制、竞争机制、晋级评优机制、约束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用机制影响、约束、引导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 从根本上、深层次地解决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问题, 促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思考、研究与创造。

二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是学校管理者队伍的建设。“二八定律”告诉我们, 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 重要的因子往往只占20%。认真择人, 视能放权, 充分发挥中层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 责、权、利分明, 校长就能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跳出来, 做大事, 谋学校之长远发展。

赢得了教师, 就赢得了21世纪的教育。在边远农村学校, 教师们常“一个萝卜两个坑”, 这已司空见惯了。要将教师分配到最适合他们的岗位上。抓好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培养, 让每个教师都能获得专业自信, 让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崭露头角、张扬个性、展示才华、享受成功的舞台, 发现人、管好人、开发人, 培养教师的专业自能, 发展教师的专业自我。

三是特色建设。学校是促进生命成长的沃土。作为一名校长, 要能自觉地追求学校特色的创建, 形成富有个性的办学风格。我们以加强礼仪修养为教育的切入点, 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点, 把注意力从“优秀生”转向了每一个学生。

二、校长应该“扎下去”,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 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自主创新, 实现和谐发展。“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见证品质”, 细节的变化, 更能体现出观念上的更新和进步。

首先, 教师是学校之魂, 校长的教育理念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实现、发展。要把创建学习型校园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件小事上, 让教师自觉主动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创建学习型、研究型校园。

其次, 校本教研与培训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规模小的学校, 教师少, 就更要求校长管理责任到人, 落实到位。校长要带头参与、实现和教师们的平等交流与沟通, 落实监督检查, 落实实效。利用老教师的知识与经验去克服和弥补年轻教师的稚嫩与不足, 同时用年轻教师的新理念、新观点撞击老教师的旧思想、旧模式, 真正实现新老教师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利用集体的智慧, 释疑解惑, 在交流中获得共识, 在争鸣中深化认识, 将大智慧转化成教育教学的小技巧。

教育不仅是“塑造”人, 而是激发其自我发展的本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 并明确指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看我们的教师是否培养了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从学生的站立行走、言谈举止、仪表端庄到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切教学改革最终必须落实在课堂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打造高效课堂,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是真正为学生减负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警惕新课改形势下形形色色的课堂怪现象:为追求师生互动, 用“满堂问”取代“满堂灌”;为追求生动形象, 用“拼合”“掺合”取代“融合”“整合”;为追求个性培养, 用“轻师”“轻书”取代“唯师”“唯书”;为追求课堂气氛, 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等等。

一所学校的凝聚力最主要体现在一些小事上, 体现在人文关怀上。一些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小节”, 往往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修养。不论是做人、做事还是管理学校, 都应踏踏实实, 从实际出发, 从大处着眼, 从小事着手, 拒绝浮躁, 切切实实地为教育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些实事。

更新理念 创新策略论文 篇10

一、改变“教师主讲”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激发。

教学活动是师生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增进情感、提升能力的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新课程标准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明晰的指正和确立。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统天下”, 教师为中心, 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教学活动, 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和技能都是由教师直接灌输, 缺少学生学习探究的环节, 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受到压抑, 限制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中心”这一理念,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提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时机, 为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奠定情感基础。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把测量身高的生活问题与知识进行结合, 设置生活性探究问题:“标准身材的定义是:肚脐高度/身高=肚脐与头顶距离/肚脐高度。现在有一身高150厘米, 肚脐高度90厘米的女孩, 欲穿高跟鞋来提高与肚脐的高度, 满足标准身材的定义。请问这位女生应该穿多少厘米的高跟鞋比较恰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置这一类型问题, 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充满浓厚探究热情, 自觉主动地发挥有效探究特性, 既实现学生潜能的释放, 又能使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改变“先教后学”模式, 提供学习空间, 实现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将学生主体作用进行有效体现, 创新教学活动, 实现学生能力有效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内容都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要将“教学相长”“学教合一”教学理念进行有效体现, 改变过去“教师先教, 学生后学”的传统模式, 更多地借鉴学习“洋思教学法”、“琅口教学法”的成功经验, 将学习的实践和空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 教师只作为指导员和引导员, 退居教学活动“二线”, 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从而使学生在互助学习小组活动中获得新知和技能的同时, 实现互助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讲解问题:“如图1所示, AB=AC, ∠B=∠C, 求证:BD=CD。”我采用“学生先学, 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问题的求证, 对学生解题过程进行适当指导。然后我让各学习小组分别交换解题的过程, 小组之间进行指正, 有的小组对学生解答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接着我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错误解法:一种是只注意了书写格式忽视了各条件的关系, 出现只求表面而忽视实质的问题;二是对全等判定方法理解不正确。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查并进行改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贯穿其中, 既使学生对解题方法有所掌握, 又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得到有效树立和培养。

三、改变“以考定题”模式, 设置发散问题, 实现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

由于受中考“分数论成绩”的影响, 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往往是为了考试而教学, 在选择数学问题时, “胡子眉毛一把抓”, 全部拿来, 只注重问题教学的数量, 而忽视了问题教学的质量, 导致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教学时, 要摒弃“以考定题”模式, 既要重视知识重难点的教学, 又要抓住基础类型问题的教学, 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 设置出具有发散特性的开放性问题, 使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问题都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和掌握,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正方形知识教学时, 我根据重难点和学习要求, 向学生出示如下问题:“如图2所示, 已知正方形ABCD中, AC, BD交于点O, AE平分∠BAC, 分别交BC, BO于点E, F。求证。”我在讲解此题时, 先让学生联系问题所给予的条件进行解答, 然后让学生说出解答的思路和方法。我引导学生:“能否将OF、CE这两个比较分散的边集中起来?”学生这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 联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进而通过添加中位线这一辅助线进行有效求证。在学生进行求证后, 我又向学生提问:“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解答?”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通过有效引导, 从而找寻到可以综合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腰梯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进行有效证明。在这一过程中, 我围绕知识点和重难点, 通过设置发散性问题这一有效教学方法, 实现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增强。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材料下一篇:感知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