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探索

2024-07-14

更新探索(精选11篇)

更新探索 篇1

为了达到“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的经营效果, 要在利用森林的同时不断地对其更新。目前, 黑龙江林区的更新方式多为人工更新, 而进行人工更新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现实中进行人工更新的地块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天然更新的方式恢复为森林。因此, 加强对乔木树种天然更新的研究, 掌握各种地类、各种条件下乔木树种天然更新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解决好天然更新的问题, 会对更好地指导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鹤岗是黑龙江省的重点林区, 该地区可进行林冠下天然更新和无活立木林地及荒山荒地的天然更新的面积很大, 且目前森林的更新方式多为人工更新, 如果准确掌握鹤岗林区的天然更新规律, 并采取不同的更新措施, 对于尽快恢复森林资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会对更好地指导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座落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缓冲地带, 地处东经129°40′~132°31′, 北纬47°4′~48°9′之间, 鹤岗市东部、南部隔松花江与富锦市、佳木斯市相望, 西部与伊春市接壤, 北部隔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面积14, 600平方公里。鹤岗市区域辽阔,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资源丰富, 树木种类繁多, 林质优良。主要经济树种有红松、云杉、山杨、水曲柳、黄菠萝等, 野生动植物繁多, 旅游资源丰富。广大山区、林区生存着马鹿、狍子、熊、野鸡等多种野生动物以及中草药、野生食用山产品。区域内江河、池塘、水库众多, 属寒瘟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降水较多, 气候温暖湿润;春秋两季冬夏季风交替, 气候多变, 气候四季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2.9℃, 年平均降水量500~640毫米, 无霜期为119~131天。

林分质量较差, 顶极植物落叶松所占比例极少, 分布不均匀, 使落叶松的天然更新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只有靠人工栽植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来提高林分质量和针阔比。

为了查明天然更新动态, 了解天然更新数量和质量, 分析森林天然更新与有关因子的关系, 并找出影响天然更新以及幼树生长的主要因素。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林冠下更新样地51个, 火烧迹地更新样地20个, 荒山荒地5个, 采伐迹地更新样地5个, 在每个样地内设置4块样方进行调查, 然后再根据统计方法按对天然更新有影响的各项因子进行统计, 最后按有关相应的评定标准进行更新等级评定。更新株数在样地中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从下表可看出:

(1) 火烧迹地、采伐迹地、荒山荒地更新比有林地林冠下更新分布均匀, 但火烧迹地、采伐迹地、荒山荒地为萌芽更新, 需要进一步实施栽针保阔措施, 以改善林分质量。

(2) 根据调查结果, 冠下和火烧迹地更新与各因子的关系冠下更新一般受坡度、坡位、坡向及郁闭度的影响。从坡度看, 坡度越大更新越差。从坡位看, 坡下部最好, 中部次之, 上部最差。从坡向看, 阴坡要好于阳坡更新, 从坡度看, 坡度越大更新越差。从郁闭度看, 郁闭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林内的光照热量和温度, 天然更新效果与郁闭度成反比关系。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 鹤岗林区的天然更新规律为:有林地、疏林地的天然更新好于其他林分, 低海拔明显好于高海拔, 阴坡好于阳坡, 坡下好于坡上, 小郁闭度好于大郁闭度。表中反映郁闭度在0.7时更新最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 对火烧迹地、采伐迹地、荒山荒地要针对不同的立地类型, 采取适当的措施, 选择适宜的树种, 进行人工造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林冠下的天然更新, 应充分考虑影响更新的主要因子, 因地制宜, 合理确定生产计划和天然更新方式, 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周以良.中国小兴安岭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6.

[2]周以良.黑龙江树木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更新探索 篇2

刘树亮 赵娉婷 刘乾忠 刘晓婧 袁学旺

(1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 潍坊市奎文区新华路26号 261041)

【摘 要】本文以探索智慧潍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为引线,以清华山维EPS工作站为例,根据潍坊的数据现状和各用户单位对智慧潍坊时空信息云平台数据更新的需求,充分借助国土资源所的职能,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加工以及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建立了有效的更新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基础测绘

基础地理信息

矢量数据

定期更新

动态更新

1背景及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对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定期进行更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近年来,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础测绘数据年度更新顺利实施,数据成果经过加工和处理形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直接应用于数字潍坊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应用在公安、规划、市政、住建等政府各部门,在全市经济建设和政府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一年一次的更新频率已不能满足需求,同时为了节省基础测绘财政资金,基础测绘数据必须采取动态更新和定期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另外,从国内上海、杭州、广州等发达地区来看,动态更新已成为基础测绘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潍坊市在借鉴各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基础上,充分借助在动态更新流程、更新机制的建立上进行了创新。动态更新概念和总体目标

2.1 动态更新概念

动态更新是与定期更新相对而言的,定期更新是规定的周期内实现地理信息矢量数据更新而将数据现势性保持在周期时间内,而动态更新是将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现势性保持在几天或几个月之内,对于影像、2.5维数据、实景数据和三维数据,根据应用需要采用定期更新的模式进行数据更新,但随着天、空、地一体化区域数据获取和变化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的发展,实现动态更新也将逐渐成为可能。2.2 动态更新总体目标

通过政府采购选聘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单位,完成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地名地址数据更新任务,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动态更新机制

3.1 更新内容 3.1.1矢量数据

日常工作中由国土所配合作业单位巡检发现变化上报指定单位,由地理信息中心采用清华山维EPS工作站下载变化范围矢量图,交予作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更新,建立变化台账,作业单位每季度最后一个月进行巡图检查汇总变化量,汇总后账立即上交地理信息中心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季清月结,在年末通过质检后将更新数据和文档资料上交测管办和地理信息中心进行框架电子地图数据提取,进行数据处理、脱密和发布。3.1.2地名地址数据

对于地名地址数据,由作业单位安排专人配合国土所,利用数字潍坊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务版)和天地图网站(公众版)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地名地址标注、数据导出,实现动态更新,同时建立变化台账,在季度末数据汇总更新时一并进行数据整合、切片和数据发布等工作。3.1.3专题数据

根据平台用户单位需求,结合每次基础测绘更新,对地名地址库按照用户部门提出的需求完成数据采集、数据更新以及数据分类工作。3.1.4实景、三维、三维仿真数据

实景、三维模型或者三维(2.5维)仿真模型数据更新采用每年年底更新一次三维模型数据和属性信息。3.2更新原则

3.2.1现势性原则:准确及时地对基础数据进行更新,以保证现势性。3.2.2同步性原则: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同步进行更新。

3.2.3一致性原则: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标准、格式、组织、坐标系统等的一致性。

3.2.4精度匹配原则:应保证更新数据的精度,确保原数据与更新数据正确衔接。3.2.5规范、开放、易扩展原则:数据类别界定清晰,定义明确(无二义性),字段说明翔实,术语的采用、定义符合国家、部、省和行业有关标准,保证信息共享,满足数据应用部门及其相关系统对数据的应用要求;同时兼顾后续数据库建设需要,具备高扩展性。

3.2.6结构合理原则:数据结构设计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冗余,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3.2.7图文一体原则:数据库设计顾及出图需要,保留某些图面辅助要素和注记要素,便于可视化出图的需要。

3.2.8并发控制原则:数据库作为一个共享资源,可以有多个用户使用,允许多个用户程序并行存取数据,数据库设计充分考虑并发操作的控制机制,保证存储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3.2.9数据安全原则:承担数据更新单位有对生产数据依法保密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数据安全,加强管理,杜绝泄密。数据成果不得提供给第三方。为防止对数据的非法使用,数据库设定用户的权限管理和约束信息,并记录关键数据操作的全过程,以防止对数据进行有意无意的破坏,并能对造成的破坏进行恢复。3.3 更新流程 3.3.1准备工作

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生产标准的确定、更新方案设计的制定、方案评审、资料的收集整理、仪器的检定、工作计划的制定、生产环境准备、基于EPS完全面向对象的机制进行标准的制定,历史MDB数据调入EPS转换模板制作,历史DWG数据调入EPS转换模板制作,输出历史MDB标准成果转换模板制作,输出历史DWG(CASS)标准成果转换模板制作、人员的培训。3.3.2网格划分

按照辖区管理的理念,按照分局、国土所划分一级网格,由作业单位在一级网格的基础上划分由作业组组成的二级网格。3.3.3整理建库

按网格将历史MDB调入EPS地理信息工作站中,将各块DWG调入EPS地理信息工作站中做为参考工程,用于图面完善,进行入库前检查和修改,完成数据入库后输出成果。3.3.4日常更新

由国土所在日常工作中指出所管辖网格的地物变化,由作业单位确定变化范围,由信息中心根据变化区域下载图形数据进行更新,或者按网格固定作业单位更新,由信息中心定期下载需要更新的数据并发给作业单位。作业单位拿到网格数据或变化区域数据进行外业修测更新,完成质量检查后,按照最小网格进行增量入库。

定期输出成果和数据库,提交地理信息平台生产部门进行数据提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发布。同时可作为版本式数据库作为存档或备份。质量控制

质量检查与验收采用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即作业队、生产单位和监理单位依次对成果进行过程检查、最终检查,省质检站代表主管部门对测绘产品进行验收。项目按规范编制设计实施方案,在监理审核后,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论证,按通过论证的方案实施。有关费用由各作业单位承担。4.1 项目自检

项目自检由作业队(组)或项目组人员进行自查、互查,以及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出具质量自检报告。4.2过程检查

由监理进行项目全过程监理,同时定期出具监理报告。4.3 最终检查

监理检查合格后,由监理方提交山东省测绘产品质量检验站质检,检验全部合格后,进行成果移交和项目验收。4.4 项目验收

经质量检验全部合格、成果全部移交后,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小结

智慧潍坊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后,潍坊市地理框架数据体系得到及时更新,一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一平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同步更新,保持平台数据的生命力,更好的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另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地方受限于人员配置和软硬件设备不同,生产流程略有差别,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的模式在推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市县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技术大纲

[2] 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体系初探,陈军,赵仁亮、王东华,2007,《行业发展综述》,1672-1586(2007)05-004-06 [3]广州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建库及动态更新,秦亮军、刘洋等,《测绘工程》,2010.10,19(5),44-48

更新探索 篇3

1 重视地下管线档案信息收集,积极探索更新方式

地下管线普查后,其档案信息只是代表普查时的管线状况,后续的准确、实时和全面的管线信息需通过不断的更新来实现,这也是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难点,在工作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地下管线进行实时更新。

1.1 对地下管线工程实施覆土前竣工测量。开展地下管线工程实施覆土前竣工测量需要在制度上将地下管线工程纳入正常建设工程管理之中,明确地下管线工程项目在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时应调取该区域的地下管线现状图,保证开挖的安全性。同时地下管线管理部门应积极介入,加强业务指导,告知地下管线竣工测量需要注意事项以及最后的数据提交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规范要求对管线进行测量,测量要素包括管线点的坐标、埋深、管径、管材和特征等。工程竣工后在管理部门对移交测量的数据经过审查符合入库要求后,在CAD平台或GIS平台上完成管线的接边和更新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管线数据库内的点编号需要具有唯一性,与原系统内的管线点号进行区分。

1.2 接收和处理地下管线权属和建设单位提交的管线数据

1.2.1 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提供的符合标准的更新数据。部分管线权属单位配备有专业管线测量队伍,其管线数据属性信息可以满足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更新的要求,可以从专业管线系统里面导出数据,但也需要进行管线的数据表检查和处理,包括重复点删除,不明确管线点的确认,管线点的重新编码。综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检查,如成图检查、现场查看、咨询权属单位等,经过检查无误后便可以将整体现状数据更新录入管线管理系统。需要注意的就是原管线系统内的管线数据需要清除,对于权属单位提交的某个时间节点的管线数据需要进行大量的与原数据库的接边操作,所以,建议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部门每次接收权属单位的完整管线数据,方便入库。

1.2.2 权属单位提供非标准格式的地下管线更新数据。有的管线权属单位由于没有专业的管线探测队伍,其管线数据由图解法生成,管线的相关属性信息缺失严重,如果将此部分管线入系统,将导致分析过程中该部分管线无法出结果,干扰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会影响管线系统的稳定性。这里就可以无需将此部分管线入库,可以在管线GIS系统加载管线图进行查看。有些管线权属单位也拥有自己的管线管理系统,但由于重视其保密性,其数据库文件非通用格式,还需开发软件的单位进行转换,对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部门来说对接收的更新数据每次都要与软件开发单位联系进行转换。这就要求管线权属单位在开发管线管理系统时,事先要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机构进行沟通对接,系统设计时要求导出的数据具有通用性,不能一家一个标准,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这是信息化建设活动的一个规避点。

1.2.3 部分权属和建设单位移交管线点经纬度坐标。这些单位对于管线的位置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他们在铺设管线的时候用手持GPS进行管线信息的采集,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到数据库,如果通讯光缆出了问题,系统可以进行GPS定位,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线的维护和保修,这种管线的动态管理方式是目前很多弱电单位采用的,具有快捷方便智能的优点。但是采集的管线数据和管线管理系统的数据有很大差别。首先是精度,地下管线规程要求“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3cm”,而一般手持GPS的平面精度都在1m之外。再者坐标系不一样,管线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城市坐标系,而经纬度是WGS-84坐标。这些数据也具有价值,可通过参数转换将其转换到城市坐标系,与地形图叠加便可以作为管线图,可用于管线的定位参考。

1.3 有计划实施补测。针对地下管线工程建设中管理的漏洞,城市地下管线管理部门收集全市地下管线建设情况,做好新增管线的统计工作,对于建设过程中未测或漏测的地下管线工程,根据统计的详细情况,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线补测,完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保证地下管线更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变动性和管理的滞后性,使地下管线补测具有一定的常态性,作为管理部门主要责任之一就是使管线补测越来越少,实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的良性发展。

1.4 建设专网,实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实时更新。探索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专网,通过网络将集中管理的地下管线系统分享给有关的管线权属和管理单位,采用光缆专线连接,数据同步更新,地下管线信息和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实时更新机制,确保了系统信息的可用性和各种数据的现时性。特别是利用专网可实现所有管线档案使用单位的地形图的实时更新,解决了基础地形图不能为管线数据提供服务、地形图数据信息需要花费较高费用购买、地形图多套坐标系统的问题。各相关单位通过使用系统,将自身的管线信息及时输入系统,经过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部门的验证和核实,对全市整体的地下管线数据库进行更新。这样可以通过多部门联动,实现共建共享的目的,这是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发展趋势。

2 切实加强利用服务,充分发挥管线档案作用

地下管线档案发挥作用是通过其利用来实现的,在确保信息使用的保密管理基础上,应尽量鼓励使用数据,作为已建成的空间地理信息,方便管线权属单位的长期无偿使用及各施工建设单位的合理调用,通过利用促进动态更新。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一般来说可分为实体利用和电子信息档案利用两种。

2.1 利用地下管线档案实体。一般主要方式有查询和复制。查询主要是利用者带上有关身份证明,办理查阅手续,直接查阅原始地下管线档案。管线档案的复制主要是根据利用者查阅目的,为其提供档案复制件,如管线竣工纵、横断面图,节点坐标、高程、走向、埋深等方面管线资料。

通过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按图幅打印的彩色管线图纸,也是实体利用的方式之一。管线图最终的成图都是按照图幅进行,彩色图纸可以区分开不同管线,同时管线图纸上面进行详细的标注和扯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管线的相关信息,对于一般的建设单位来说,这样的管线图足以满足其施工需要。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作图过程中进行标注相关管线点的坐标信息,满足在现场进行现场定点位的需要。

2.2 利用电子档案信息。就是通过提供电子数据实现利用的方式,主要形式有:

2.2.1 提供电子版不含地形的管线数据。其中包括成果表、管线图。由于涉及地形数据的保密问题,建设单位需要调取电子管线数据,可以将地形数据删除,同时管线数据的成果表可以一并提供,以起到图库联动的作用。

2.2.2 提供不带属性的图形文件。通过管理系统截取图形数据,以图形的形式提供给使用单位,方便使用的同时,又能注重保密要求。

2.2.3 在管线信息共享平台上调取管线GIS数据。对于管线系统来说,最好的共享方式,应该就是通过统一管线平台,各管线权属单位均可以管理自己的管线,通过权限设计开展管线信息的利用。

2.2.4 提供小区域的全要素地下管线电子地形图文件。有些部门因为特殊需要须使用电子版的全要素的地下管线数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加强监管,并按程序办理有关保密手续,严格审批,确保信息的安全。

3 把握关键,促进地下管线档案更新与利用

3.1 加强制度和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应加强地下管线管理,明确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地下管线工程及档案信息。加强对建设单位、管线权属单位、职能管理部门和档案信息保管单位的协调,推动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专网建设,以实现地下管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下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要加强地下管线政策法规的制定,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配套规章,建立健全地下管线建设、信息更新和利用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对违法部门和单位依法处罚。

3.2 加强管线数据的标准化建设。由于很多地下管线的权属单位在建设和测量中均采用自己的标准,没有建立统一标准,其管理系统和数据标准都是从行业和部门需求出发,自成体系,造成管线数据无法统一使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地下管线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在执行国家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通用的地下管线测量、信息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数据标准,只有在统一管线数据标准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有效地实现管线的数据共享和利用。

3.3 处理好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城市管线信息利用的同时要处理好管线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地下管线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在利用过程中需要按流程进行查询登记审批,签订相关的保密协议。要注意数据的安全,预防数据丢失和数据泄露,可以采用实时保护和备份,防止病毒和外部恶意入侵,并将数据实时地进行本地和异地双备份,确保数据丢失后能安全找回。同时对历史数据及时归档,形成不同的历史数据版本,并定期转移至异地存放,提高数据的容灾性。

4 结束语

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数据更新,对档案信息的合理利用才能确保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的良性发展。实现系统更新、用户使用这一良性循环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或某个人就能办到的事,它需要政府与社会的联合推动,需要地下管线相关部门、企业摈弃老观念,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同时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督,将有关法规制度落到实处,以实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者和利用者的多方共赢。

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探索德育新途径 篇4

一、以情育人, 在情感爱心的交织中实施德育

德育重在以德服人, 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教师的职业道德彰显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德的核心是要求教师真正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 这一精神实质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应该付出的爱心指数。这个指数越高, 学生对德育的感知和接受程度自然也就越高。所以,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尝试着转变传统的以理服人的教育观念, 以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类主体的心态去面对学生, 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 用理解和信任这双重密码, 用真情去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洞悉他们灵魂中矛盾的交织, 才能倾听他们内心中苦痛的呐喊。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愿意敞开自己的心, 去容纳另一颗幼小的心。所以, 以情感为纽带, 在情感爱心的交织中实施德育应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必须承认, 职业中专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其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的不突出性, 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种隐藏的自卑心理。一方面, 他们渴望得到认同和理解, 另一方面, 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 让他们尽快适应时代的脚步、摆正自己的位置, 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在德育工作中, 以情育人, 这样, 你的“爱”他才能领悟, 你讲的道理他才能接受, 你指出的错误他才愿意改正, 从而使双方建立起心灵的情感纽带, 种下德育的种子才能发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 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 那么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用自己和蔼可亲、助人为乐的生活态度, 愉快开朗的表情, 大公无私、平易近人的性格去感染学生, 教育学生。

二、体验生活, 开辟德育的新途径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教育工程, 德育的途径也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智育和美育的教学工作已经不断更新观念和方法的今天, 探求德育改革的新路子也势在必行。而让学生走进生活, 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道德培养过程, 是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曾经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早上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 并妥善保管好, 等到下午放学时再将鸡蛋完整无缺地交到老师手上。当天, 班上58名学生只有十多名学生将鸡蛋完整无缺地保存着。这时, 这位老师对学生说:“一个鸡蛋, 你们保护一天都这么难, 可想而知, 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地将你们养育成人, 每天要付出多少心血啊!”那一刻, 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沉默了。这位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向学生讲述了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父母, 热爱自己的家庭的道理, 并引用了一些感人的故事。就在学生的“心”动起来的时候, 为了让他们的“行”也随之动起来, 老师要求学生当天回家后就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让父母高兴。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对家庭、对自己的付出, 从而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 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优良品德。

三、等待收获, 教师有时只是一个播种者

我们所面临的职业中专的学生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接受能力强, 有的接受能力差;有的学习比较刻苦, 有的学习比较懒惰。在教育过程中, 有的教师往往是对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要求, 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孩子、那些淘气的不听话的孩子, 一部分教师做不到因材施教, 对他们失去信心, 缺少应有的等待, 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自信, 这其实是一种可怕的教育现象。德育的任务不仅是在引领学生认识人生和世界的正确方向, 也要树立学生人格意识、尊严意识、信心意识, 而这些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其实教师有的时候只是一个播种者, 收获者是学生本身, 所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要有耐心, 要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角色, 就不能期望对学生的每一次德育都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职业中专, 刚刚入学的大部分学生离老师的要求相差甚远。我们不能急着去训斥、批评学生, 而要细心观察、耐心等待, 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并通过心理效应积极地去鼓励学生、暗示学生、引导学生。要多鼓励优秀学生, 让他们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让他们去做示范和感召其他同学, 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应当说, 德育工作的等待不是盲目的, 等待是一个教育环节, 或者说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实际工作中, 只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新德育观念, 探索德育新途径, 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永恒主题。用科学的方法, 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所谓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即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向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角色转变, 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目的。下面,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体现育人为本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育人氛围

高中教育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 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质, 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选题, 力求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让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并在解题中获取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挖掘教材, 利用教材资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突出学生主体, 鼓励全体参与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如讲抛物线时, 我开始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见到的抛物线, 学生可以很容易答出:隧道拱、桥拱等, 也有学生谈到火电厂的冷却塔也是一个抛物线等, 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在结束课的时候, 我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卫星接收天线的轴截面是一条抛物线 (称为旋转抛物面) , 请同学查有关资料 (可网上查) , 这样就把对抛物线性质的学习引入到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中去。

三、设计文化资源, 促进知识建构

高中数学新课程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这一基本理念,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教师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数学发展中名人趣事,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正确面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要理解现在的社会, 要共享现代科技的成果,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素养。要引导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 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 学会对教材的知识归纳整理, 从信息源中获得一定知识。

四、优化教学过程, 渗透思想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巧妙地置疑、质疑、探疑、释疑、启迪、反馈调控、精讲多练, 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揭示本质特征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多给他们表达、板演的机会, 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并多加强个别指导和鼓励;对于基础中等的同学, 要注意加强思维方法上的引导, 注重培养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能力;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重点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上加以指导,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发表自己的见解, 甚至上台交流讲解对问题的看法, 展示自己学习心得, 鼓励他们做“小老师”“领头羊”。

五、培养反思能力, 拓展探索意识

更新探索 篇5

大家都知道windows系统有一个自动更新,那么,linux系统又应该怎样更新呢?下面,就以比较常用的linux版本CentOS为例,来教大家具体的操作方法,

方法一:利用终端命令更新

1、启动CentOS系统,进入到桌面。

2、在桌面上右击鼠标,选择“在终端中打开”。

3、登陆root帐户(CentOS系统的方法是键入 su,回车,再输入密码。注意,密码在屏幕上不显示)。

4、再键入 yum update(这是CentOS的系统更新命令),回车,

这时,系统会检测是否有可升级的程序,如果有,则会列出详细的升级项,并询问你是否升级,你只需输入 y 回车即可。

方法二:利用系统自带的系统更新界面更新

1、点击菜单“系统”-“管理”-“软件更新”。

2、这时,系统会自动扫描是否有可用的更新。如果有,则会在屏幕上列出。

3、此时,点击“安装更新”,会弹出提示框要求输入root用户密码。在此,我们输入密码,点击“授权”。

4、随后,系统便开始下载并安装更新了。

城市更新局如何让广州更新 篇6

一个多月前,这里的铭牌上还写着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三旧”办)。2015年2月28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常务副市长陈如桂,以及新上任的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局长杨承志,共同为“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揭牌。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多次表示,广州要实现从“建新城”到“改旧城”发展观念的转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广州市政府设立了城市更新局。

然而,挂牌之后的诸多细节仍不明晰,比如城市更新局,更新什么?怎么更新?“三旧”办变为更新局,是“换汤不换药”的部门更名,还是意味着广州“旧貌换新颜”——城市改造工作的重点与中心正发生着实质性变化?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政策宣教处处长陈剑娜告诉本刊记者,包括部门职责、工作方案、未来规划等在内的多项内容,仍在制定中,待广州市编办“三定”(职责、机构、人员)方案下发后再明确。

能否告别运动式的城市改造

5年前的2月24日,同样是在广州珠江规划大厦门前,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成立揭牌。这个正局级机构一直有“副市长兼任主任”的惯例,直至城市更新局成立前。

同一时间,杨承志从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调至“三旧”办工作,并于2014年升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三旧”办中的“三旧”,指的是“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三旧”改造是广东特有的改造模式,其历史可追溯至汪洋主政广东时,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合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试点示范工作。

2009年底,广州完成“大部制”改革,49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精简至40个。在此背景下,“三旧”办依然作为新增的正局级机构出现。

2014年,广州又一次迎来机构改革,市政府41个工作部门减少至39个,保留部门23个,新组建或调整部门16个,撤销行政机构12个。其中最大的亮点当属撤销“三旧”办,成立城市更新局。

根据官方消息,作为8个新机构之一,城市更新局将承担此前“三旧”办的全部职责,并整合“市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职责”。

与此同时,还将在广州市中心六区设立区级城市更新局,其中天河区、白云区等均是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单位。

一位当地政府官员告诉本刊记者,广州能否借此告别运动式的城市改造,结束“三旧”办时期持续五年的“拖延战”,让外界充满期待。

杨承志介绍说,自“三旧”办设立起,他就曾到访过西安、香港、新加坡等地,寻找“城市更新”案例。

据广州市规划局2010年公布的名录,广州市区内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322处。但如何在旧城改造时保护、留存区域内的遗址与古迹,是一个重要考验。

旧城改造中,需要保护的还包括那些淹没在高楼大厦中间的老街巷、老房子。

对此,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广州市城市更新局要跳出“三旧”改造的老范围,在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上做新文章,这才符合“城市更新”的本意。

如何厘清职责边界

城市更新局的设立,不仅意味着其行政地位的提高——由政府临时机构升至职能部门,更多体现在职责范围的扩大——既包括此前“三旧”办的全部职责,又增加了整合“市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职责”。

有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国土房管局、住建委以及规划局部分人员,将被调至城市更新局。

2014年广州市政府预算报告显示,“三旧”办时期共有核定行政编制人员46人。分析人士称,“多局归一之后,这一数字只增不减。”

但同时,“多局归一”遭到质疑:“三旧”办时期存在的职能部门交叉、重叠的现实情况,能否在城市更新局得到解决?

过去,“三旧”办与国土房管局之间存在业务重叠现象。一名国土房管局的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我们管大块,他们(‘三旧’办)管小块,一些手续还得拿来我们这里批。他们只管批方案,但一般是报的多,批的仅占小部分。”

报多批少,是否意味着“三旧”改造的实际工作受阻?

有内部人士分析,自2009年起,改造工作并不顺利,尤其近两年越发显出“缓慢、艰难的疲态”。

比如,城中村改造在过去6年间,仅有杨箕村琶洲村等少数几个成功案例。拥有58个城中村、数量居广州首位的白云区,竟无一例成功。

实际上,自组建之日起,“三旧”办拥有行程审批权,多是执行统筹、牵头、协调的具体工作。

对此,杨承志介绍,新成立的城市更新局将不再具有行政审批的职能,以防止与其他部门职能重叠交叉。

盘活存量土地是城市更新重点

“三旧”改造提速艰难,又遇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骤减。

一位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严控新增建设用地供应规模,是国土资源部的政策方向,限制特大城市如广州的用地指标,大幅度缩减增量,已成定局。

根据官方最新数据,到2020年以前,广州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余100多平方公里。目前,广州纳入城市规划的存量土地近600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量的五分之一。杨承志表示,城市更新局的重要使命便是如何盘活“存量用地”,这也是未来广州发展的潜力所在。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认为,城市更新局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关键是在“三旧”改造中,如何设置更好的谈判机制。

对此前“三旧改造工作推进缓慢”“白云区城中村改造失败”等说法,杨承志并不完全认同,并作了解释。

比如,“三旧”办成立最初几年,充分调动了市场参与的积极性,改造项目推进很快。2012年后,改造重点变为推进连片项目的改造。“并不是胶着不动,而是体量和方式不同,实际上改造面积更大,改造模式更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了。”杨承志说。

关于城市更新局成立以后的工作计划,他表示,既有成片、连片项目,也有旧城区、棚户区,以及旧城区的微改造。

据介绍,目前已着手推进的部分成片、连片区域改造项目,总面积最多可达20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杨承志也坦言,未来针对旧城区的改造工作仍有诸多难点,“旧城区不比新城区,很多东西不能动,需要多方面协调”。

有观察者注意到,2015年1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考察过的白云区“三旧”改造试点项目——永泰村危旧房改造,也被纳入城市更新局2015年的重点工作范围内

祁县传统商业街保护与更新的探索 篇7

关键词:历史建筑,历史风貌,街巷,保护与更新

1 历史文化背景及概况

祁县人历来以经商为荣, 明清时期的祁县商贾云集, 仅县城就有商号数百家。古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临街门面旧时多为商号店铺, 尤以东、西大街更为突出。现存的东、西大街是古城各街巷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晋商老街, 被誉为“明清商业一条街” (见图1) 。街道总长1 km, 两侧为明清时代的茶庄、烟店、鞋店、票号、钱庄等商铺的旧址和巨商大贾的豪宅大院, 著名的有:渠家大院、渠本翘故居——九如堂旧址、大德恒票号、宏晋银号、大德诚茶庄、祥云集烟店等 (见图2) 。这些建筑古朴雄浑、飞檐挑角、梁枋交错、鳞次栉比, 是研究我国古代街区规划、商业布局和民宅建筑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也是反映明清时代晋商辉煌的历史见证。20世纪50年代以来, 祁县政府利用这条街上的商号旧址和民居宅院, 先后在这条街上开办了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长裕川晋商茶庄博物馆、全国最大的珠算博物馆、明清家具博物馆、晋商镖局、度量衡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2 商业街区的现状及其分析

2.1 东、西大街物质性老化严重

沿街建筑因年代久远, 加之缺乏维护, 有些出现倾斜、裂缝或坍塌, 急待修缮、改造。此外, 该地段市政及公共设施存在很大不足, 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比较低。

2.2 商业文化职能明显衰退

由于城市现代商业的冲击, 这一地区发展步伐缓慢, 商业文化活力日渐衰退。再加上该地区商业环境混乱, 沿街店铺特色商品匮乏, 商业档次低, 以至于该地段商业社会环境日渐恶化, 丧失了其应有的商业优势和竞争力, 出现了少数店面闲置的情况。

2.3 规范管理力度弱

沿街店面随意悬挂广告招牌, 店门口乱设摊位, 破坏了街区整体风貌。铺面门口乱倒垃圾, 街区卫生较差, 空气质量也不好。此外, 交通运营也缺乏统一管理, 机动车辆基本沿路边随意停靠, 违章占用道路现象严重。

当然, 在存在以上问题的同时, 在东、西大街的保护中也有值得我们欣慰的地方:1) 东、西大街本身的区位优势明显, 保护更新现实性大。2) 沿街建筑整体风貌保存较为完整, 主干街巷建筑特征显著。3) “街巷—店铺—民宅”生活场景生动。这种现存的活动关系为恢复该地段原有生活气息提供了最基本的现实依据。

3 东、西大街保护策略的初步探索

3.1 街区保护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东、西大街的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还是比较多, 概括起来就是: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老化与现代化、规划与实施的矛盾。反映在具体内容上就是如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如何发展生产, 同时又杜绝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流失, 我们要保护的这些古街巷、店铺、民宅怎样去适应今天人们的需求。

3.2 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在保护工作中, 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历史文化遗存的多层次价值;综合考虑历史保护、城市规划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因素, 合理把握其价值取向;坚持“整体性原则”“原真性原则”“延续性、现代性原则”“动态、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文化、经济、资源、生态、自然环境等有效均衡原则”和“注重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力求达到“保护和实现街区自身价值”的最终目标。

3.3 东、西大街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3.3.1 弹性规划用地, 保护历史环境

土地规划要有一定伸缩性, 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东、西大街保护区甚至整个古城, 在周边要留有一定的缓冲地带, 这样既可避免新区发展缺乏有效引导, 蔓延式扩展蚕食历史保护区;同时, 通过绿化带或其他方式留出的缓冲区, 又可以形成视线走廊, 保证进入大街时的视觉景观。

3.3.2 合理定位地段功能, 激发潜在商业活力

应从两大方面去把握东、西大街的定位, 既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地段的历史文化价值, 又要实现商业性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街区的历史特色以及在城市生活中的功能作用, 合理地把握街区的功能与性质并对其功能进行新旧整合, 寻找符合原历史地段的新功能进行切入, 创造其新的生命活力。具体措施:1) 植入一定规模商业功能的同时, 恢复传统老字号、调整其既有的商业活动, 在城市生活中分担部分特色购物的职能;2) 积极倡导公众参与, 给社会商业活动植入文化内涵, 传承民间工艺, 发扬民俗文化, 提升地段的文化品味;3) 以农副食品加工, 玻璃制造等特色产业为链条, 增加旅游观光的趣味性, 分担历史地段特色观光的职能。

3.3.3 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级保护、分期实施构想

目前, 东、西大街上保存了不同时期留下的各种类型和风格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逐步增建、更新、完善而形成的, 它们反映了这一街区的历史演变。它们的保存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同等的重视, 同样的保护方式会破坏街区内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3.4 保护与延续历史地段的空间景观

1) 保持与延续传统街巷空间序列。

历史地段街巷空间序列是构成城市纹理并体现该地段个性的重要要素之一。在保护工作中, 原有街巷空间的尺度、界面和空间标志物都应该予以保护, 尤其是街道入口的牌楼, 街区内的碑刻、古树、古井、雕刻等这些传递着古老历史信息的街区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点。

2) 控制街区天际轮廓线及沿街建筑立面。

严格控制街道宽度与两侧建筑高度的比例, 保证街巷空间有足够的自然光和通风。严格控制沿街建筑的立面造型:街道上的各处商业店铺的店招与室内装饰等应精心设计并严格审批, 必须满足界面协调性与统一性;改建建筑的材料、颜色、体量、比例尺度等必须注意延续历史界面的丰富性, 并体现明清历史风韵。电线杆、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摘除。

3) 构建地段的景观环境。

景观环境主要指空间周围的界面、主要景观视线所及的建筑、自然环境等, 它集中表现了一个地段的精华和特征。在东、西大街的保护中, 确定要保护建筑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确定要保护的景观环境。对于地段现存的景观环境应该予以保持, 重要的开放景观和有特征的景观界面应该予以保留, 且对它们的保护要和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3.5 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品质, 促进多元化城市生活形态

调整居住人口规模, 关注原居民的日常生活困境, 拆除搭建建筑和少量无价值的破损建筑, 对现有居住建筑进行内部功能及基础设施改造, 做好供水、供电、排水、供气、取暖、垃圾收集清理、道路修整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工作。疏导交通, 设立停车场, 增加公众服务设施, 增加绿化与公共活动空间, 提高户外居住环境的质量。

3.3.6 建立保护工作的合作体系, 构建遗产保护资金的保障机制

街区的保护工作需要大批的资金投入, 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考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所以应建立政府和个人、企业、社团等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体系, 构建资金保障机制, 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等。从多渠道筹措资金来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当然, 我们也可以从旅游、商业等收入中提取部分税款作为保护基金, 而且还可以在保护基金中单独设立奖罚基金, 来提高全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古镇书》编辑部.古镇书山西分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第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方尉元.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更新探索 篇8

1新时期公共卫生任务的特点和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

公共卫生任务, 概括起来就是“四病一老化"。即:传染病 (包括寄生虫病) 防治;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进入新时期后, 我们所面临的公共卫生任务是上述五大问题和三次卫生革命的综合。我们既要继续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又要开展第二次卫生革命--防治职业病和慢性病;还要迎接第三次卫生革命的挑战——做好健康促进[1]。因此, 新时期公共卫生任务的特点就是:四大类疾病兼顾、疾病与健康同步, 表现出全方位的鲜明特点。新时期公共卫生任务的特点要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事前开展、主动开展、系统开展和高效开展, 否则, 无法同时进行三次卫生革命、解决五大问题, 完成我们所面临的公共卫生任务。

2现有疾病预防控制观念和模式及其弊端

现有疾控体系观念和模式的弊端在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上体现的十分明显:在传染病防控方面, 由于传染病监测系统对象的主观性, 决定了该系统不够灵敏, 这在基层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传染病疫情、尤其是暴发疫情, 很多都是由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 (主要是村、乡镇级) 技术水平低下, 不能及时正确诊断, 误诊导致漏报, 漏报造成疫情蔓延, 此其一;其二, 现有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并没有对所有传染病散发病例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规定, 致使一部分传染病散发病例 (甲类传染病散发病例除外) 的管理仅停留在病例报告上, 使这部分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方面, 由于观念的问题, 我们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长期以来停留在第三级预防上--即发病后进行治疗以防止失能和早亡。

近几年来, 陆续发生的、影响我市的“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疫情和不断攀升的巨额医疗费用 (主要是慢性病治疗的费用) 就是现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效能不高的最好明证。这充分说明了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观念和工作模式是高成本、低效率的。

3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机遇

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需要相应的条件。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后,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主要表现为:

3.1 领导资源投入大幅度增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完全与领导资源投入的多少成正比, 2003年“非典"以后,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领导无不加大了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心。2008年, 更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观的指引下, 各级领导更进一步加大了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首位意识普遍加强、一把手工程日益凸现。在领导资源的配置上, 我们获得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机遇。

3.2 财力资源投入大幅度增加。2003年“非典"以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财力资源大幅度增加, 据统计, 2003年以来的5年间, 各级财政投入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财力总和已经超过了建国以来到2003年54年间投入的总和。巨大的财力支持, 使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条件大为改观、技术能力大为提高;使已经濒临“散架"的基层 (主要是乡镇/街道和村/社区) 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又重新恢复。这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3 社会对公共卫生的需求强烈、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可度提高。在旧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尚未完全消灭、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的情况下,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工业化带来的职业病危害越来越大;城市化和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病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这种种情况使社会认识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对公共卫生产生了强烈的需求, 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了高度的认可。社会的需求和认可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4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新农村进度推进与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 对疾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明确了新的目标, 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是新的发展机遇。

4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转变的观念和需要构建的工作新模式

我们正处在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良好发展机遇的关口, 能否抓住机遇、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快速向前发展, 以满足社会对公共卫生的强烈需求和人民对健康的强烈愿望, 是摆在我们卫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大挑战。笔者认为,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学习陈竺部长在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精神和原书记高强在2007年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疾病预防控制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3]精神, 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 努力更新观念, 大胆探索创新, 实现四个转变, 从而构建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模式。

4.1 由被动应付的观念向主动应对的观念转变, 变被动应付型为主动应对型。在我们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被动应付的观念由来以久, 这在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防控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一是我们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往往只监测医生诊断的主观结果, 忽略监测传染病存在的客观事实;其二是我们的传染病控制系统往往只控制暴发疫情和甲类传染病散发病例, 忽略管理其他传染病散发病例;其三是我们的慢性病防控系统往往只关注第三级预防, 忽略了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在这种被动应付观念的引导下, 我们构建的防控体系和工作模式打上了被动的深深烙印。由于被动, 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效率不高, 在当今“三流" (人流、物流、信息流) 速度高速提升的社会中, 已明显不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了。

为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必须及时转变这种被动应付的观念, 建立起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主动应对的观念, 变被动应付型为主动应对型。为实现疾控工作的转型, 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以下三项措施。 (1) 主动出击, 强化监测。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 我们不仅需要现有的疫情监测系统继续对医生诊断的主观结果进行监测, 我们还需要构建新的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聚集性病例 (或其他异常聚集性病例) 进行有效的监测, 即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日门诊人次进行日监测, 一旦出现异常升高, 可以引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注意, 这就能及早发现可能的传染病聚集性病例, 及早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有效防止可能的蔓延。 (2) 制定预案, 果断处置。我们还需要新构建传染病散发病例管理体系, 对所有传染病病人实施管理, 真正实现传染病防控中管理传染源的要求, 以尽可能减少传染的发生, 从而减少传染病的发病。实现主动控制的目的。 (3) 标本兼治, 三级预防。在慢性病防控中, 我们不仅需要第三级预防, 我们更需要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为此, 我们必须立即着手构建慢性病防控三级预防系统, 从防止危险因素开始, 及早进行主动干预, 切实减少慢性病发病, 减轻由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4.2 由零碎处置的观念向系统防控的观念转变, 变零碎处置型为系统防控型。转变零碎处置的观念, 变零碎处置型为系统防控型已经成为我们疾控工作刻不容缓的要务。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做好转型工作, 为此, 我们要落实好三方面的转型措施, 以实现有效转型。 (1) 建立疾病防控系统观, 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系统防控疾病的基础工作抓好。系统防控观念要求我们全方位关注, 不仅要关注疾病发生的结果, 更要关注疾病发生的条件。相应地, 我们就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构建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基础的新模式, 要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纳入各项疾控工作的目标考核体系, 使这种新模式得以在实际工作得到良好的执行, 从而夯实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 (2) 构建系统防控链条, 抓住疾病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改变以前那种过多地注意疾病的发展和结局、较少地注意疾病的发生的局面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抓住疾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 按照防控工作需要配置相应资源, 实现健康教育-预防-医疗均衡发展, 形成完整的e健康教育-疾病监测-预防-医疗救治"系统链条。 (3) 建立系统的疾病防控模式, 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在疾病防控工作中, 我们必须切实改变以前那种单纯的生物医学观点, 在e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下构建新的疾病诊断观、预防观和控制观, 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防控新模式。

4.3 由事后补救的观念向事前预防的观念转变, 变事后补救型为事前预防型。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我们医疗卫生工作的总方针。总的讲, 是执行得较好的。但是, 在现实工作中, 一些地方和单位预防为主方针还落实得不好。要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要求我们卫生管理工作者完成观念转变, 要切实转变我们以前存在的“重救治、轻预防"观念, 我们要在事前预防观念的指引下, 落实好以下3个措施: (1) 工作超前, 及早预警。我们要抓紧落实好“医疗机构门诊人次日监测制度"和“传染病散发病例管理制度", 把疾病防控关口前移, 增强发现和预警聚集性病例的能力、增强控制管理传染病的能力。 (2) 围绕预防工作需要, 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我们必须按照新时期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公共领域的要求, 在卫生资源配置上, 向公共卫生回归, 真正体现出政府的公共职能。 (3) 预防救治, 齐抓共管。在着力解决预防领略中存在问题的同时, 我们应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注意解决好预防救治两方面的平衡关系, 使得医疗卫生工作获得真正的和谐发展。

4.4 由高成本、低效率向低成本、高效率转变, 变高成本低效率型为低成本高效率型。这一个转变, 其实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结果问题。因此, 实现这最后一个转变, 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这对于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 在措施方面, 我们要围绕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防控能力、进行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抓好工作。现阶段, 尤其要结合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提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与农村卫生工作、社区卫生工作整合;要与医疗机构之间实现人员互派等要求, 着力抓好资源整合, 尽快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低成本高效率型转变。

摘要:建国以来, 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使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导致疾病谱发生变化, 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观念和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的健康需求, 提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四个转变”, 以探索适应新时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观念,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拓红.社会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2.

[2]陈竺,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Z].卫生政务通讯, 38;1~7.

更新探索 篇9

1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探索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从二战结束后开始,以1970年前后为界,先后经历了城市物质更新、城市综合复兴两个政策范式,具体体现为城市重建、城市活化、城市再生、城市再开发和城市复兴几个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城市更新的认知发展为: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更应该重视运作的过程,以人为本,融汇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全面复兴。见表1。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更新理念和政策措施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首先,加深了对城市更新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城市更新不仅是旧建筑、旧设备的翻新,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房地产开发导向的经济行为,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城市更新是多目标的,而不是单一物质更新目标。

其次,城市更新的对象从区域过到区域中的居民,城市更新的目标从物质更新过渡到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更新的对象可以是区域也可以是区域中的人,城市更新关注对象不同,则更新的方法、途径不同,进而对更新成败的判断标准也各异。从西方国家经验来看,对城市更新往往始于对一定区域社会经济地位提升的关注,并最终落实到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上来,但其前提是必要的物质环境更新和一定的财富积累。

最后,城市更新是比初始建设更加复杂的过程,它的成功源于多方合作者的真实参与。西方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私有部门和社区居民是城市更新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建立卓有成效的城市更新机制,政府积极作用的发挥必不可少,既要运用激励性政策吸引私有部门投资,又要维护公众利益,确保社区利益不被商业利益吞没。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虽然是城市更新规划的重要参与者,却不应该成为城市更新的利益群体之一,而应该代表全体利益,站在公平立场上发挥协调者和指挥者角色。

2 国内城市更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扩张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在经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旧城更新过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主要是物质环境更新为主导的城市更新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90 年代以后),城市更新由“投入型”转向“产业型”,地产导向的城市更新模式成为主流;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经营城市”成为主流,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模式得到推崇,“打造文化创意城市”开始发展。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和西方具有一定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城市更新背景和任务不同,其次是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民主发展进程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城市更新的总体背景是城市化、工业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极度复杂。目前,中国城市更新逐渐由单一目标走向多元目标,由“政府主导逐渐向社会、城市发展理性需要的功能主导”转变。见表2。

3 国内危旧房改造管理研究

危旧房管理隶属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在危旧房治理工作中,结合整个房屋所在片区的城市发展要求进行更新,具体到改造工作中,要在确保房屋结构、质量等工程技术改造治理的基础上,把危旧房改造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着力点,配合城市发展总体策略,因地制宜,更大程度地利用、营运改造的成果,使投入的改造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

3.1 国内部分城市危旧房改造做法

国内部分城市危旧房改造的做法,见表3。

3.2 国内危旧房改造特点

一是结合城市本身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如深圳加大政策创新的力度,搭建融资平台,率先出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如成都结合历史文化实行片区危旧房改造,打造宽窄巷子、太古里等城市名片;如天津市设立投资公司,引入服务行业,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活化与保护。二是政府重视,财政支持和补贴。如北京市2012至2015年财政共投入约150亿元对旧公房和已售公房实施“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如重庆市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棚户区全面改造外,对零星类可拆、可修、可建的危房给予4 万元/户的补贴。

3.3 广州市危旧房改造做法

社会各界对广州市危旧房改造高度关注。1987 年成立了广州市危房改造建设管理所,2009 年改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2015 年纳入城市更新局管理。1999年至2013年底,全市共治理城市危房213万平方米,雍雅园、万松园等约30 个成片改造项目,建设了东风西222号、西荣巷等约30个绿化小广场。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完成2012年在册9.88万平方米城市零散危房改造任务纳入2013年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之一。201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广州市2014-2016 年度城市危房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2014 至2016 年全面完成2013 年在册的17.96平方米城市危房改造。见表4。

3.4 广州市危旧房改造难点

一是以贯彻性、落实性工作为主,作为特大城市在改革创新提升危旧房改造工作方面创新性不够强。危房改造建设工程行政审批流程缺乏针对性,职能部门仍按一般工程基建项目要求办理,需要多个部门审批,环节多、程序繁复、时间长,难以推动改造各方的积极性。

二是点面结合不够,注重“摊大饼”,对微小、零星改造重视不足。如在进一步“微改造、精管理、重效益”的新的小而微更新改造模式中,尚未能形成一定共识等。

三是政策落地方面,配套性政策仍不足。这方面有待在《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生效及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后得到强化。

四是资金配套上缺乏积极的激励措施,尚未调动起社会资金、金融机构和业主本身的积极性,尤其是少部分危房安全负责人在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治理或更新费用的前提下,缺乏多方筹措资金的渠道和政策性扶持。单一通过政府为主体进行更新改造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提升为多渠道、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新模式。

五是人文和历史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更新改造工作推进的力度。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继承人多,产权复杂,海外关系交集,历史资料档案不齐,相互难以达成一致,更新改造主体不清等问题都制约了对房屋的更新改造工作。另外,一些房屋多次承租,造成业主和租户、租户和租户之间关系复杂,也是工作推进受到制约的原因之一。

4 在城市更新大格局下做好危旧房改造管理

4.1 国内城市更新研究启示

中国城市发展的非均衡性, 决定了中国当前及未来的城市更新活动必须结合各地的城市演进阶段和实际发展情况。从近年来国内城市更新研究进展的梳理中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4.1.1注重城市更新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

从研究中我们发现城市更新的内涵和工作的重点与城市化演进阶段,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联系。城市更新概念下的旧城改造、 土地再利用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重组、 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如何从宏观角度,把握城市更新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制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城市发展决策者和城市建设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探求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匹配关系,量化城市更新体系与城市经济发展体系的协同关系, 能够为城市建设的空间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4.1.2 加强对城市更新中微观个体的行为研究

城市更新作为综合体系,涉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范畴内,研究不同更新策略,以及产权制度影响下的开发商、原居民、城市低收入群体等各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社会阶层之间的行为关系,对于指导城市更新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微观个体的研究,是使中国城市更新人性化的有效途径。

4.1.3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综合城市更新研究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国际融入不断加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当前的城市更新愈来愈成为广泛联系社会、 经济、文化、生态各个系统的耦合集团,如何运用系统学的观点研究城市更新这一复杂性问题需要综合多学科的高角度的全方位把握。

4.2 做好对城市更新下危旧房改造管理定位

广州的城市更新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2015年2月28日正式挂牌,在国内尚属首家,开创了国家中心城市以盘活利用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要将城市危房改造管理的观念转向城市危旧房改造管理,要树立“去旧立新、居安思未”的观念,树立城市破旧建筑更新过程中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观念,树立为城市更新项目服务的观念。

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局”的出现,标志着广州城市更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城市更新的观念发展落到了实处。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同时,也留下了“城中村”这样具有鲜明地区性特征的城市发展问题,城市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也成为制约发展的政策性“瓶颈”。

广州市城市更新承载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城市更新“去旧立新、居安思未”,实现“充满活力的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环境”新要求,完成“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市精细化品质化管理,建设有文化底蕴、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同时,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的战略性、全局性意识。运用法制理念、法制精神、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的法制思维,解决好从土地存量中求增量,从增量中求质量,为社会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服务的具体问题。

在充分认识城市更新的理念过程中,我们也要认识到,城市的有机更新是以人为本的,要认识到城市发展具有其自身的自然秩序,城市的发展是人的自然聚集的结果,重点在“市”,人和而市、以市成城、以城利市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具有内在的逻辑走向。因此,城市的有机更新,应当首先认知城市,把握城市发展脉络的自然属性,还要把握城市发展商脉、文脉等内在属性,把握城市发展的自然结构和生理机构结合起来,有机更新才能另辟蹊径,走出自我发展的新路。

4.3 城市更新下的危旧房改造管理建议

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进一步加强城乡危房改造工作。贯彻李克强总理讲的顺应生产力变革的要求,生产工具的更新、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的创新。在管理方式上,在具体手段上,在服务创新上,实现理念、模式、平台、重点工作的突破,结合城市更新政策来推进新形势下的危旧房改造。

4.3.1 深入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不应该闭门造车应通过持续性的入户调查,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广州市危房住户的基本情况及改造需求,对危房住户的家庭人口结构、经济状况、工作状况、行为观念、社会政策的支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广州市危房改造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运行状况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估,进而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广州市危房改造管理的政策制定和改造计划奠定决策基础。

4.3.2 及时更新观念

城市更新的观念本身是发展变化和不断进步的,理论和实践本身也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时代发展推动事业的进步,也需要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变化的模式。以单纯物质更新、推倒重建的危房改造管理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存在危改项目审批滞后、参与主体不主动、投融资渠道单一、政策性支持不足等问题。在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下,危改管理的模式要顺应时代发展,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微改造、精管理、增效益”的新模式,梳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效快捷、融资灵活、管理使用配套的系统性改造管理新流程。主动协调各方,在规划审批、用地指标、建设审批流程上,争取政策性支持,为成片改造审批流程改革开路。

4.3.3 做好制度设计

充分利用“大部制”改革的契机,梳理清楚各项业务工作流程,把握要害环节、重点环节、一般环节的关键,确定职能任务。借鉴事务型管理和业务型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型,设置扁平化组织管理架构,运用团队型和网络型相结合的范式,管理队伍,发挥组织纵向信息流大的优势,在市局和区局之间,构建执行、监督、协调、安置的业务型管理、服务大平台。

4.3.4 突出工作重点

在更新项目改造工作中,应结合传承岭南文化,加强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做好“微改造”。从城市房屋的公共部分、公共房屋环境和基础设施入手,选点突破,各区铺开,以点带面,为成片、连片更新改造大胆尝试,及时总结,为更新体制和机制建设服务。同时,在更新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突出本土特色,编制对普通保护责任人、使用人的指引,帮助使用人认识自己的建筑,加强日常保养、维护。二是加强对公房和代管房中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三是把符合一定条件的老旧建筑改建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四是探索进一步引入社会资金、金融机构放贷优惠和扶持政策,形成更新改造的合力。

4.3.5 提升科学管理

加大基础管理数据、基础业务数据、基础社情民意的调查力度,广泛采用信息化手段,形成开放性端口服务于行政管理。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分类,明确一般性更新建筑、应该更新建筑、必须更新建筑和保护性更新建筑档案数据库,引入“法定图则”,点面结合,针对不同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现有建筑物的类别特征,提出有序改造、有机改造的草案,为决策机关服务。强化管业制度,盘活现有物业的流转,在安置、周转、维护上,探索市场管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不贬值。

4.3.6 强化服务能力

危旧房中最危险的就是鉴定为停止使用和整体拆除的危房。为避免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危险房屋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危险房屋管理数据库,对于使用期限届至的房屋、被申请进行安全鉴定的房屋、经鉴定为危险房屋以及房屋的治理情况等,应及时录入数据库。同时,房屋产权信息,鉴定单位的鉴定情况,定期检查情况等也应该一并记入。危险房屋管理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充分保证主管部门对危险房屋情况的了解和跟踪。目前,广州市相关房屋管理单位已经建立了“房屋鉴定报告管理系统”和“房屋安全管理薪资子系统”,这将为“危险房屋管理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基础数据。对于危险房屋管理数据库里录入的内容,公民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以获得相关信息。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危险房屋信息披露网络,可以在网站上、各小区公告栏、街道公告栏上公告相应的危险房屋信息。对于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应该及时在相应的公告栏跟网站上进行公告;对于经治理而解除危险的,应该及时进行危险房屋除名公告。

据有关统计,我国城乡困难家庭的危房占到一定比例, 12.85%的城市困难家庭居住在危房中,农村困难家庭相应的比例为19.90%,而流动人口家庭居住在危房的比例为5.83%。城市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的住房多以20世纪兴建的老旧住房、平房和棚户区为主,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则一直被排斥在政策保障范围之外。应在住房保障体系中不断推进城乡危旧房(危房)改造,改善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2005 年年底原建设部颁布《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东北地区的棚户区改造提出部署。随后,又将城镇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纳入政策目标,推行旧住宅区的整治改造,并逐步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及农民工群体居住环境的综合治理。当前,“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时代要求,面对因房价过快上涨而造成的城乡更多低收入家庭陷入住房困境,应将继续推进城乡破旧住房改造作为加快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助于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的住房需求,更能显著改善他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增加其与其他社会群体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避免他们因住房困境而带来的生活困难、群体隔离和社会排斥。

总之,继续做好危旧房改造意义重大。一是保障群众安全。二是推动城市更新。三是促进社会公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居住在危旧房者多为经济弱势群体,危旧房治理实际上是扶助贫困人口、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社会二元结构的对立,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严若谷周素红闫小培.城市更新之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1.8

[2] .吕晓蓓赵若炎.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2009.4

[3] .周晓傅方煜.由广东省“三旧改造”引发的对城市更新的思考.现代城市研究.2011.8

[4] .董玛力陈田王艳丽.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人文地理.2009.5

[5] .蔡金水.我经历的北京危房改造.当代北京研究.2010.1

[6] .黄文炜魏清泉.香港的城市更新政策.城市问题.2012.9

更新探索 篇10

2010年国务院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 由政府作为推手, 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兼容, 将其整合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在这个具备逻辑合法性的“巨大的网”中, 人类社会被空前严丝合缝地包揽其中, 于是网络的传播模式、产业形态、技术谱系都在经历着改写。本文将三网融合作为理论底色, 探索网络视频用户的需求变化引发的技术更新, 以及技术更新对用户需求的解构与建构, 并在对两者的间性研究中, 探求新的媒介环境下网络视频的生存之路。

网络视频用户的多样融合新需求与技术生发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媒介的融合极大地延伸了个体在生理机能上所能接触的范围和区域, 让我们间接“看”到和“听”到个体无法延伸的物理时空, 用户只需接一根线, 付一次费, 用一个终端, 就可同时进行看书、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丰富又便捷的信息服务与文化消费。时空的扩充是行为自由的必要保障, 挣脱限制的渴求又迫使三网中任何一个技术体系, 具备文化与功能复合的能力。网络视频已经具备了电视点播、时移回看等对时间的自由化选择, 但若想摆脱接收空间的捆绑, 在观影中实现卡斯特尔所言的“时间的无限性”与“空间的流动性”并重, 介入电信网络中的手机媒介, 将成为它技术革新的生长点。那么, 在技术保障关口, 网络视频需要达成对手机客户端的亲和, 并且为原始视频源开发诸如实时、离线等转码方式, 确保视频内容能够清晰、顺畅地呈现在手机终端上。若网络视频能够实现向手机视频的跨越, 据《中国手机视频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1》预计, 2013年中国手机视频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2.8亿, 收入规模将达到113.8亿元, 届时, 基于三网融合之上的三“屏”融合初见规模, 我们将愈加接近进行立体沟通的“理想通信”时代。

在网络的无缝覆盖下视频服务准入途径的增多, 使用户对接收内容有了更丰富、更完备的期待。理想的通信,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应该满足人类沟通的各种需要。正如马克汉森教授所说:“我们需要的媒体模式, 不仅仅要有记忆、记录、储存的功能, 同时也必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在当下采取行动, 并指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三网融合, 在业务应用层面它指向了全媒体终端的整合。所谓“全媒体”指的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 (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 之间的融合, 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尽管我们现在对“全媒体”的描述还是一种合理的想象, 但是作为“全媒体”的一个构成因子, 网络视频理应竭力趋近这种传播愿景。在表现手段上它应当注重文字、图片、影像、动画、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组合运用, 调动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全部感官, 激发用户的通感和联觉, 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例如, 腾讯网联手CNTV推出的世界杯视频直播, 就搭建了一个“视频+微博+实时数据”三合一的“全直播”“秒互动”模式。在同一页面上呈现三种形态的直播信息, 用户观看、讨论以及利用数据直播分析比赛形势, 完成了从吸引眼球到深度参与的升级, 重新定义了网络视频直播的形态。实现这些效果, 网络视频技术需要具备更大的包容度和灵活度, 实现动态频段划分、信号智能匹配、异源信号同步等功能, 完成从“渠道介质”到“复合媒体”的华丽转身。

在经营内容上, 网络视频除了常规的收视项目、网络使用费等方式, 还应该开通网络视频电话、在线游戏、网络视频购物、在线支付等一批基于技术融合产生的增值应用。这里, 网络视频并不是传统媒体内容和新兴技术的简单相加, 它必须打破将电视内容机械平移的观念。以网络视频购物为例, 美国微软公司研发了一种网络视频广告的新模式, 这个集成平台上用户即可接收到电视广告的视听信息, 还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特点, 即对广告内容中出现的物体进行标注和索引。用户一旦对画面中的某个物体感兴趣, 就可以通过点击该物体链接到相关的视频广告。这种以网络视频广告为代言的动态影像超文本编排方式, 需要引入对动态热区设置, 动作捕捉系统, 感应同步装置等新型技术的研发, 完善原有功能模块的可扩展性, 在三网技术的深度植入中实践全媒体的构想。

网络视频用户对观赏质量的新需求与技术勾连

理想型的媒体必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统一, 这将是对人类交流化生存图景的终极模仿。当代生活节奏早已摆脱了传统的静态形态, 正如有些哲学家所说的, 当代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所谓“动力学”。航天技术的进步不断刷新着我们对速度的感知, 交通工具的便利使我们花费在跨越空间上的时间急剧缩短。从视觉接受心理学角度来说, 当观众习惯于速度奇观所提供的存在范式之后, “快看”与“看快”就成为受众视觉接受的典型形态。同时, 网络的融合、技术的叠加, 使“人体”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传播的时空得以扩展后, 用户也会对传播的效果产生新的期待。

种种新需求指向了网络视频响应时间更快, 播放过程更流畅, 播放效果更清晰。众所周知, 处于当下视频信号普遍高清化的大数据量轰炸下, 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是网络视频直播相对于电视播放的一大短板。解决这一问题, 最直接的方式是增加网速, 追加带宽, 而这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支出。如何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中, 巧妙地解决矛盾?我们将目光转向接受心理学。按照接受心理学理论, 在用户的观看行为中, 其观看的兴奋度并不是一直处于一个定值上。当播放内容出现大的动作变化、情节变化时, 用户的视觉关注度最高, 如果在这些视觉兴奋点处用户的观看需求得到满足, 那么他会对这次观看行为评价较高。以此接受心理质素作为理论先导, 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在网络视频的播放中, 观众对不同的节目类型需要的清晰度预期是有差别的, 当无法满足全程的高清流畅播出的带宽要求时, 我们可以在一些内容拐点处, 为其动态调整带宽大小, 通过用户的心理调适改善用户对接受效果的评价。例如, 网络视频内容提供商可以预先在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影视作品动作场景、大场面场景做出类似触发脉冲的内容标识, 在播放过程中只要在遇到该标识, 系统就动态分配一些带宽资源, 确保用户在观看兴奋点处的接收质量。这样的安排也可以应用在春晚、奥运会开幕式等直播内容中, 监管者可以按照节目单的安排, 在舞蹈、大型团体操等动态较强的节目时间段里, 设置带宽切换标记, 促成基于视觉认识曲线的差异化播放机制。这些措施的实施, 需要为网络带宽添置动态口令, 或者达成动态分布机制等技术保障, 而这些技术革新的内在逻辑是在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接收的高要求之间用视觉认识心理架起一座桥梁, 实现将资源最优化配置。

网络视频用户主体性新需求与技术升级

人们对信息传播模型的探索从早期的“枪弹论”“强效果论” (把受众看作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 到“使用满足学说”“沉默的螺旋”, 直到“接受理论”受者的个体需求才被推至关注的焦点。美国学者戴安娜鞥克兰说:“接受理论修正了对于大众文化理论来说至关重要的心灵操纵假说——文本意识形态含义被公众不加质疑地接受。公众成员没有被概念化为文化的傀儡, 而是被概念化为能够重新阐释主导意识形态话语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主体。”网络语境的产生, 保证了受众主体性权利的合法性, 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大众传媒“推给自己”的信息, 而是在海量信息中“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从“推”到“拉”, 反映了传播方式的一种变革。而后, 信息网络的发展史就是媒介拥有者和终端用户之间为控制和革新网络进行的斗争。几次成长发展浪潮中, 终端用户全面分享网络公司的权力成为网络生存的必然要求, 也可以说, 信息网络的发展史就是媒介拥有者和终端用户之间为控制和革新网络进行的斗争。

指向全媒体信息传播的三网融合, 是通讯资源全面优化整合的一次跨越式发展, 此时的网络视频不是简单地通过网络融合环境进行信息分发, 而是个体获取对等的全媒介传播力和控制力。在这一方面, 中国网络电视台做出了积极探索。它以“参与式电视体验”为理念, 创造“个人电视台”专栏, 使大家在分享视频的同时, 也可成为视频上传的信息源, 打造自己的明星电视台, 并以个人电视台为基础, 提供用户交流论坛、微博群, 构造SNS社交网络朋友圈。而2011年的网络春晚又创设了一种更新的参与形式, 即用户可以通过即时视频对话加入晚会的直播进程。达成如此交互性力度, 网络视频平台需要升级基于单一影像播放系统的数据结构, 加大上传模块的建设, 实现业务打包, 网络功能嫁接, 塑成对等的传播样态。

信息只有被需要才有传播的必要。通讯疆域的空前扩大让我们置身于浩淼的信息海洋中, 因此在网络视频系统中, 尊重用户个性需要也表现在设计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 解决好高度针对性的问题。网络视频环境下, 每一台电脑都可以成为信息源, 视频信息的“去中心化”也使其准入门槛降低了, 基于关键词的视频搜索出现了大量衍生体, 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深层探索的无逻辑性常常导致个性服务的中途夭折。同时, 现有的超级链接和基于web服务器搜索引擎所构成的非线性传播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原来职业化的传播者转移或推卸一部分“守门人”责任的契机, 原来职业责任中的选择细分等主要任务渐渐被“有文必录”式的罗列所代替。于是, 很多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网络视频网站追求大而全, 精确的信息依赖于接受者层层超级链接的探索, 用户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的个体, 仍然被当作是有着共同爱好的群体成员来对待。提供智能化的视频搜索机制, 是新型传播模式对传播技术支撑的必然要求。因此, 关键词属性的细化, 视频内容语义的再协议, 超链接、超文本网状结构的重新整合, 甚至图像检索尖端技术的借力, 都将是网络视频搜索引擎功能拓展的方向。

更新探索 篇11

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多重功能。伴随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新建了一批城市综合公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这些公园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如景区封闭、缺乏特色、游乐设施老化、基础设施陈旧等。公园原有的功能和设施己难于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要重新焕发公园的活力,“更新”就显得迫在眉睫。综合公园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特有氛围,蕴涵着城市的文化信息,记载着一代人或两代人的特殊记忆。这些文化内涵是是公园乃至城市特色的直接体现,它所涵盖的内容很广,除了包括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等实物之外,生活形态、社会文化等也是它价值的主要体现。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取得双赢,成为城市综合公园在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威海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设计为例,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环翠楼公园的历史

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占地20万平方米(图1)。公园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环翠楼有着密切的关联(图2)。最早的环翠楼是建在威海西边城墙上的一座小塔楼,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环翠楼始建于1489年(明弘治二年)。楼台建在威海卫城的西北角,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楼因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1。大学士刘诩为楼作记,系“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后年久失修逐渐倒塌,至清朝经过数次重建。

1930年国民政府重建环翠楼,并在楼下划出4.8公顷的土地修建公园。改建后的环翠楼顶楼为两层楼亭,门柱上的一副楹联道出了了修建环翠楼的初衷:“胜地喜重光且来拾翠寻芳认取沧桑城郭;忠灵应不泯相期同仇敌忾还我锦绣河山。”1931年7月环翠楼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但好景不长,1944年12月被日伪军烧毁。

新中国建立后,荒芜的环翠楼公园成为威海市园艺场环翠楼分场。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1975年以园艺分场为基础,成立园林管理部门,1976年修复“观海”“望月”两亭,1977年重建环翠楼,1980年竣工。重建的环翠楼为三层,高16.8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由亭、台、楼、廊组成。

1981年7月,威海市政府将奈古山东麓、佛顶山以北、古陌岭往南的300亩地划归了环翠楼,批准环翠楼公园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重建的环翠楼公园栽植观赏树木花草,增建凉亭、花房、动物笼舍、儿童游艺场等设施。上个世纪80年代的环翠楼作为威海惟一的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图3)。

伴随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威海新建了一批城市公园:新威海公园、海港公园、海滨公园、海上公园……曾经热闹的环翠楼显得有些寂寥,奈古山周边的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已经与30年前的状况不同,这座3层的环翠楼静静矗立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中,被林木掩盖,已经找不到历史上的登楼观海的意境,加之动物园区、游乐区等处设施陈旧、功能单一,已难以满足市民登楼观景及游乐之需。2009年,威海市委、市政府将环翠楼公园改造更新工程列为城建重点工程,将环翠楼公园由14公顷扩建至53.8公顷。改造后的环翠楼公园将是一处具有浓郁威海特色的集游览、娱乐、休闲和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2、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接受委托,对威海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进行规划设计。盆景园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原场地植被茂密,丛林环绕,有若干简易温室大棚及若干废弃的儿童活动用地,园内地形高程复杂多变,最大高差处大约十米有余,用地较为凌乱。本次规划设计在环翠楼公园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挖掘场地潜力。因地制宜地增加茶室、温室、室外盆景展示区等功能设施。梳理游览路线和空间序列,采用中国古典元素结合现代造景的手法,将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设计成为集生产培育、加工,观赏、游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兼顾遗址恢复与保护的综合性盆景艺术展示基地与交流平台。(图4-5)

3、更新策略

盆景园位于环翠楼公园主景观轴线北侧,城墙遗址东侧,毗邻新建的环翠楼,是公园历史文化展示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在对盆景园的规划设计中,从整体性、地域性、绿色及适应性四方面入手,力求更新后的盆景园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也能兼顾遗址恢复、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

3.1 整体性策略

综合公园是统一连续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综合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景观中的物质形态、社会文化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综合公园自身是由建筑、植物、山石、水体、道路等景观要素构成。点状的景观节点、线形的交通连线,面状的区域空间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对综合公园的更新要遵循整体性策略,既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把其看成是整个城市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保持城市肌理的相对整体性。同时,也要尊重场地的历史和现状,尊重居民的生活习俗,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在盆景园的设计中,首要关注的是公园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在盆景园项目开始之初,新环翠楼已经破图动工。清华大学的郭黛姮教授遵循“文化、绿色、现代”的理念,设计了具有明代胶东的特色的新环翠楼(图6)。新环翠楼采用十字对称型的明代楼阁式建筑形式,立于城台之上,高约51.5米,建筑面积6850平方米。作为“园中园”的盆景园,毗邻新环翠楼,因此盆景园在规划中甘当配角,突出环翠楼的核心地位,着重强调与主景区的融合,协调盆景园与公园主轴线的空间关系。景区内的建筑单体设计遵循“退隐”、“消减”、“呼应”的设计策略,以求通过与场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而确定建筑自身的独特意义。

作为环翠楼公园历史文化展示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如何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成为盆景园设计的另一个重点。纵观整个景区,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是“环翠楼”与“明城墙”。历史上是先有城再有楼,如今“楼”已经数次重建,并越建越高;“城”却逐渐残破,现仅存一段遗址。明代的威海卫城墙以砖石砌成,高3丈,厚2丈,作为军事设施的明城墙在威海城市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盆景园的规划中对明城墙遗址采取了积极主动的保护策略。在盆景园北入口,结合明城墙遗址,用古城地图、威海历史和人物雕塑的形式,向市民展示威海的历史变迁,同时在古城墙周边运用疏林草地,局部种植低矮灌木的处理手法,使城墙遗址更为明显地展现在市民面前,使其历史价值得到应有的认知。景区北部的温室由于毗邻明城墙,在立面设计中也增加了城墙的设计元素与之呼应。(图7)历史信息的传递与叠加,使得环翠楼公园更新具备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原有历史信息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信息,新旧之间具有相应的文化渊源。

2丨环翠楼的历史变迁

3丨上世纪末的环翠楼公园

4丨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总平面图

5丨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鸟瞰图

6丨新环翠楼

7丨温室及北入口设计

8丨茶室设计

3.2 地域性策略

地域性原则就是在充分考虑公园现状条件和公园特色等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公园现有的空间形态结构、景观体系及其深厚的传统景观风貌,因地制宜,使得综合公园在改造更新后仍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地域特征不仅表现为地理因素(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气候等)的影响,而且要求反映民族、生活、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在盆景园的规划设计中,无论是在景观设计还是建筑单体设计中。都始终尊重及传承威海的地域风格。盆景园内的单体建筑风格与环翠楼相统一,体现的是明代胶东特色。(图8-9)新环翠楼的斗拱是很有胶东特色的建筑载体,盆景园的建筑是卷棚硬山顶官式建筑,布局自由、灵活,依山就势以游廊彼此衔接。并装饰以色彩明艳的旋子彩画。在细部处理上汲取了威海民居的特点,如高檐青瓦,挑角脊顶,屋檐上雕飞禽走兽,天窗的中式格棂等。墙体材料选用胶东民居常用的青色花岗岩毛菇石、剁斧石雕琢石块、以及青砖墙、石头墙。

3.3“绿色”策略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的威海,一贯强调城市生态建设,弘扬城市绿色文明。在盆景园的规划中重视“绿色”设计,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城市文化的呼应。在具体设计中遵循“生态为本,保护优先”的策略,努力使盆景园成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

9丨荫棚设计

“翠”是环翠楼的灵魂所在。新环翠楼的城台采用架空通透的形式,目的在于保留原址中的3棵古树,弥补缺失的景观,城台下面保存着自然地形和此地原有植物、树木,并将室外植被与城台内植被连成一体。遵循了“绿色”的理念,将这绿色融入建筑之中。

“翠”及“绿色”同样是盆景园的灵魂所在。根据盆景园所处的区位环境和气候特征,。通过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将场地内的高差弱化,设计丰富多变的空间环境。在不破坏本身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综合整治。园内地形高程复杂多变,在设计中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其地势变化,因地制宜,将叠水、置石、盆景展示空间以及交通流线合理分布,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及物种多样性,保留了内部的原有树木。并预留了充足的盆景摆放和展示空间。在植物种植上,多采用乡土树种,并对场地内已经被破坏地区生态进行修复,更新后的盆景园仍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3.4 适应性策略

城市综合公园与周边城市环境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综合公园逐渐从“观赏性、静态性”演变为“参与性、动态性”的景观综合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公众的参与性活动。本方案具体从开放与多元两个方面体现盆景园对新功能、新要求的适应性。

盆景园的入口及边界进行了开放设计,使公园真正成为面向大众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提升城市形象。南入口位于环翠楼公园主轴线上,仅以景观小品方式对人流起导向作用;北入口面向城市道路,北入口大门结合玻璃温室整体设计,并在设计中汲取明城墙的元素,表达对场所的尊重。

为实现盆景园功能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在规划中提出产、游结合策略,拓展盆景园生产培育的功能,融观赏游憩于一体,使产外游变成产中游,产与游有机互动,互为唇齿。

4、小结

伊利尔·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人文历史与地域传统对城市景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根深蒂固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景观。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拥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其所属的实体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景观。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实现时空连续性,实际上就是要在设计中体现对城市文脉及地域的尊重。

环翠楼公园已成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她是威海城市的守望者,发展变迁的见证人。在对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设计中,尊重文化,体现民俗,保护传统,力求遵循文化保护原则;同时也注重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求,将现代与历史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威海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94页

[2].方程,开放性实践——以一个茶室为例谈传统建筑语言的运用[J].建筑与文化2011.11P109

[1].[加]艾伦·泰特著,周玉鹏等译.城市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更新探索】推荐阅读:

更新设计05-27

图书更新05-27

网络更新05-27

软件更新06-11

持续更新06-18

节能更新07-22

更新技术07-25

更新改造07-27

更新发展08-20

模型更新09-07

上一篇:BA网络下一篇:合作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