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保护设计

2024-08-07

更新保护设计(精选10篇)

更新保护设计 篇1

一、引言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 经过国家有关机关明令核准并公布的, 城市中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 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都面临着重大的变化, 如何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现有的区域中进行保护性开发, 既要保留它的原始风貌, 又要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山海关古城为例, 首先对它的历史和自然地理环境, 以及在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以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为理论依据, 结合山海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对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 提出一些保护性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 总结了这种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开发的方法, 及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二、山海关古城的概况及发展

山海关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绮丽、气候宜人,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旅游胜地。山海关古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是集军事防御和城市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是目前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 、山海关古城概况

山海关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 境内长城26公里, 古称榆关, 也称渝关。明朝洪武十四年, 徐达奉命在此修建山海关, 因其倚山连海, 故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北临燕山山脉, 东傍渤海之滨, 地处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 是文化的交汇点, 并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平时, 它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 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的城池是一座周长约4公里的小城, 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 以城为关。城高14米, 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 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 全长26公里的长城线上, 分布有129座城堡、关隘、敌台、城台、烽火台和墩台, 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 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长城建筑, 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城中最具山海关独特地域文化的微弧形顶的民居, 被称为山海关古城的瑰宝。

历经千年的风雨与战争的洗礼后, 山海关古城及城内破旧不堪的建筑极不协调。几处古建筑摇摇欲坠, 低矮的民宅拥挤不堪, 曾经固若金汤的城墙满目疮痍。由于岁月的侵蚀, 加上近百年来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 使山海关古城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城墙多处出现大面积倒塌, 未塌毁的城墙也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结构性的墙体变形。绝大部分墙面都存在着风化剥落的问题。古城内居民各家各户任意改造古院落和古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很多古建筑已经濒危。临街商铺更是杂乱无章, 不仅破坏了古城风貌, 而且达不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要求, 所以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 及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在山海关古城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造热潮, 对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二) 、山海关古城区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山海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是秦皇岛这座著名旅游度假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但是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 山海关古城已失去明清鼎盛时期的辉煌, 古城内众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古城布局日渐破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 山海关提出“以关兴城、以城促关”的城市建设原则, 这是立足于山海关的客观实际, 对山海关城市发展的客观总结和科学定位, 是山海关当前与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山海关近几年大力推进实施东罗城内的工程建设, 在深度挖掘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大明城军事体验区、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四合院商住区等五大功能区, 山海关古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以旅游业六大核心要素为主体的休闲体验及度假式复合型旅游文化产业园, 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并组织专人编撰《山海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在“旅游立市”方针的指引下, 加速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山海关是历史文化名城, 其城内的明清建筑与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人文风貌, 具有重要保护意义。但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对原始的建筑或多年历史形成的风貌产生破坏, 因此, 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就成为重中之重。下面就简述一下山海关古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建设性破坏。

建筑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经济特点, 深刻揭示历史现实生活的本质, 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大兴土木, 这就会破坏城市中原有的需要保护的历史遗迹。

2、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在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 设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仅仅以文物数量和历史价值作为标准, 而忽略了整体保护, 例如整个街区。单对其中的个体进行保护, 而任由区域内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或景观自由发展, 破坏了区域的整体效果。

3、保护资金紧缺。

在山海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 整个规划的预算大概是总投资20个亿, 预计工期12年 (2003年-2015年) 。但是在如何保证整个项目的可持续运作、资金的可持续投入、收益情况, 和如何吸引投资、招商引资上, 还缺乏必要的长效机制、保障措施与对策。

三、“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一)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有机更新”理论, 是由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文化发展历史和规划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 对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经过长期研究后提出来的。

(二)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

介绍“有机更新”理论具体内容之前, 我们先认识一下“有机性”。“有机”字面上是有生机有生命。有机体是有生命的物体, 城市的有机体就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个体。将“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 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而与自然的结合, 则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活的”有机体对待,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更新”一词包含了改造和重建, 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中需要保护的地段的形态结构进行优化, 对社会经济发展内容进行调整, 并且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名城中被保护的地段适应当今生活的需要, 而进行的一系列改变。

“有机更新”就是从原有的城市结构,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进行的一种更新活动。

“有机更新”是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 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 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 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使每片区域的发展达到相对完整, 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 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达到有机的更新。“有机更新”理论认为, 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布局, 像生物体一样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 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城市结构,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 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 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还包括许多旧城, 切实可行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 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吴良镛老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主张对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 例如在什刹海地区的规划设计中, 他主张, 首先质量较好、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 房屋部分完好者加以修缮, 已破败者拆除更新;其次, 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再次, 新建住宅将单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结合, 探索“新四合院”体系。

(三) 、“有机更新”理论提出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结构处于转型阶段, 现代化进程中对旧城改造的需求很大, 同时新区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增长, 这使有些旧城逐渐走向没落, 甚至成为城中村。古代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建造都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提倡城市应融入到自然当中。随着现在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 不再崇尚自然, 不再追求这种统一, 人们要改造自然, 在城市建设中, 人们就忽略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环境与历史的保护。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新事物的建立, 而忽视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从原有事物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正是这种既要遵从时代发展、紧跟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又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逐步形成了这种在“保护中求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

(四) 、“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和保持历史人文因素, 而且还要将美学和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 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根据吴良镛教授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论述和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来看, 在总体上, 可以认为“有机更新“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1) 城市整体的有机性

作为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 城市从总体到具体细节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和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一样, 彼此不仅相互关联, 同时还能和谐共处, 形成整体的秩序与活力。

(2) 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

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 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 (如供居民居住的四合院) 和城市组织 (如街区) 也要不断的更新, 这是必要的, 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新的城市细胞仍应当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

(3) 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城市的更新也应该如此。

四、结合“有机更新”理论的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对山海关来说,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完全保护古城原始风貌是不行的。古城区许多的旧民宅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应该加以改造, 求得新的发展。只有一手抓改造, 一手抓改善, 提高保护水平, 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才能在实施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中进行积极、审慎、渐进的有机更新。

(一) 、对山海关古城保护的意义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山海关, 其古城区是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 它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 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 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 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 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 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整个环渤海经济区来看, 山海关居于整个经济区域的中部, 经济区位优越。主要体现在:山海关地处环渤海大都市密集区、大北京地区边缘圈层, 位于京唐秦城镇发展轴和沿海产业经济带交汇处。而山海关所处的秦皇岛市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出海口和亚欧大桥北方桥头堡群之一, 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 西南距天津220公里, 北距沈阳400公里, 东与大连隔海直距200公里。因此山海关的外部经济区位非常发达, 而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资源也存在着强劲的外部需求。山海关山、海、关、林等极好的资源组合完全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前景广阔。

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1) 一般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我们本着从原有的城市结构出发,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更新, 坚持按照“有机更新”这一理论为指导思想。首先, 尽力保留和延续原有城市空间规律和社会网络结构。

长期的发展使传统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情味, 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这些特色和规律, 将其作为更新的基础和源泉, 融汇在新的空间组织中, 使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保持和谐一致。保存和延续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网络, 即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联系, 挖掘旧城生活的丰富内涵, 从而创造出宜人的城市空间。

其次, 挖掘和保护历史街区丰富的内涵。城市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造就了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只有挖掘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才能在历史街区更新中体现出城市的内在神韵, 并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城。当然, 这种城市文化的延续并非照搬旧城的模式, 而是在对旧城文化充分体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再创造。

再次, 激发历史街区的社会活力, 以维持持续的经济繁荣。

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略的, 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住可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共同进步的因素, 激发城市潜在的社会活力, 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城市土地使用价值, 以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

最后, 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污染的加重, 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各个领域都在做一些希望不是亡羊补牢的挽救工作。加大环境改造的力度, 使城市的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建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空间宜人的新型社区。

(2) 山海关古城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

对于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采取的措施有强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度假相关产业的发展, 弱化其工业职能, 可以通过搬迁关城内零星工业用地来实现, 例如, 关城内用地以居住和商服为主, 西关以居住用地为主。不仅如此, 要保留古城的规模和结构, 应该尽量减少山海关古城区人口, 控制山海关的人口规模。保护山海关古城, 开拓新区。

(3)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保护古城“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二城为峭、一线逶遣”的城防体系平面布局特征;延续古城关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 东西大街为横轴, 南北大街为纵轴的典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特征;强化关城和东西罗城以群山为背景, 形成了高 (角山) 、中 (城楼、城墙) 、低 (民居、商业、府第) 三个层次的空间轮廓;延续和强化古城中轴线:威远楼—钟鼓楼—望洋楼及其延长线上的山海关火车站钟楼。

(4) 对古城区风貌的保护

古城区风貌保护可分为古城区整体风貌保护和文物古迹、景观环境保护两个体系。保护范围涉及关城及东、西罗城, 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确定需要保护的内容, 比如东罗城有保存较好的城墙, 关城内有典型的四合院民宅等。根据他们存在的环境、价值, 来划定保护的范围。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在古城区内的道路结构受到严格的保护, 对新建的建筑物要与历史景观相辅相成, 并控制好其高度, 以免破坏原有的轮廓线。加强古城区内的绿化, 杜绝污染源的出现, 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文物古迹及景观环境包括三类:各级政府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体现古城传统风貌, 对古城风貌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东三条至东八条及东大街沿街这些历史街区。具体的保护措施应该包括:保持现有街道的比例尺度;加强街道两旁的绿化工作;街道应该具有连续的建筑界面;建筑形式应该具有山海关地方的传统特色, 同时不同大街应该遵从其各自的历史风貌。

(5) 对古城其他方面的保护

在保护山海关古城现有城市结构, 和几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 顺应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潮流, 做好对上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对山海关古城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建设用地区域。包括保护区外围允许建设的区域, 要严格控制其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 注意要与保护区内和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受保护建筑相互映衬, 有机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长城及关城以西区域;长城及关城以东区域;威远城、边墙子烽火台、孟姜女庙等;保护区周边区域;角山周边区域。具体包括古城区空间景观结构的规划和社会生活场所的规划。规划区内建筑形式要与周边环境相统一;通过一些标志物来体现特色;对区域内的原有建筑, 进行保护性修复, 以展现其原有风貌;修建主题文化景观区, 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为建设区内居民提供足够的绿化空间和休憩场所;进行文化广场的建设, 突出其展现传统文化的作用。

此外, 控制古城区人口数量, 做好住宅建筑容量规划,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 对古城区的保护性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古城保护与更新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是城市设计的基础;更新部分的城市设计应体现对传统空间设计手法的继承关系, 也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继承的关系。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 其形态和结构必然是这些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总之, 在充分研究古城区经济文化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还是对古镇和老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在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中, 如何保证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 使城市具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留待今后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规划.2003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张晓婧.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现代园林.2007 (11)

浅析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篇2

关键词:乡土;建筑;文化;保护;更新;绿色

一、乡土建筑保护的重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更新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的落后通过不断的发展相对较为容易克服,而文化的落后较为艰难,但同时,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是国家生命力的象征。随着绿色化的发展,古村落逐渐发展为旅游景点,为落后的经济提供了渠道,逐渐发展为只求经济利益忽略文化的保护,对于文化的缺失,我们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但是同时对于落后的乡土环境来说,去留的选择也极为复杂,对于留必须去其糟粕,对于保护,又不能一概不能改变,反而妨碍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认清这件事情,找到合适的对策,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采取机制性的东西进行保护,如何把优良的民族代表性文化真正完整的保留传承下来,是从国家到建筑、文化各方面人员都需要重视的。乡土建筑保护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大规模城乡建设的加速,中国乡土建筑面临严峻的威胁。所谓乡土建筑,广义上可以泛指为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狭义上多指农村地区的传统历史建筑。

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文化多样性,最主要的價值是恒久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今天,维护文化多样性应该成为一种共识。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的文化发展观应该取代优胜劣汰的文化发展观,应该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历史文化村镇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是认识我国文明史的实物见证。每个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都是特有的,是不可复制的。同时,历史文化村镇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乡土建筑遗产如果离开了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定环境,就会大大降低它们的价值。同样.如果历史文化村镇失去了部分乡土建筑遗产,也会同样降低它的价值。因此,乡土建筑遗产的存在是形成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应该立足于整体保护。由于文化和全球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向同一化,全世界的乡土建筑都非常脆弱。建筑除了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应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乡土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政策法律上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实施一批乡土建筑保护的公共政策,保护了许多珍贵的乡土建筑遗产。例如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要求将更多的乡土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但是,总体而言,现行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并不能完全适应乡土建筑的保护要求,需要加强。首先,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已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要求。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另外有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乡土建筑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尽管国家层面对乡土建筑保护日益重视,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好乡土建筑,迄今还没有具体的专门性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其次,乡土建筑保护的制度设计存在覆盖面较窄、适应性不强的缺陷。目前已有《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涉及乡土建筑保护,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上看,《城乡规划法》规定,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安排。但《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仍显得较为宏观,缺乏强制性规定。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对象仍然有限,无法覆盖尚不符法定标准又极具乡土特色的一般建筑物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出整体保护,维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但是,法律法规绝大多数仅适用于经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成千上万的普通古村落一般不具有约束力。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细化,从而保证有法可依。

2、经济上

根据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常识,文化遗产作为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当然不能仅仅交由市场来供给。相反,市场的力量还有可能对遗产保护带来损害,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民众的参与,以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土建筑的新模式。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上看,城中村的改造模式给古村落保护带来威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中村面临被拆除的威胁,这种城中村改造,将使除了受国家文物法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外所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全部消失。以房地产开发模式进行城中村改造存在诸多弊病,这不仅易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征收范围,引发社会矛盾,最终造成古村落的彻底消亡。一些城中村的整治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在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前提下,通过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避免引发村民拆旧建新,导致众多乡土建筑被毁。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造成一些古村落彻底消亡,不仅给乡土建筑保护带来严重威胁,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实现乡土建筑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建立坚持宅基地集约使用和乡土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土地置换新机制,仍需国土、城乡规划和文物部门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避免片面追求乡土建筑的经济价值,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管理的倾向。

3、实施上

如何在规划与建设活动中实现乡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需要遵循村庄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基础,避免简单的古板操作模式。

我国农村目前呈现出多种发展形态,新农村建设和规划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农村发展阶段以及乡土建筑的特色和发展演变的规律。同时在进行大规模的农村建设活动之前,对既有村镇建筑和特色乡土建筑综合评价,并制订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既有特色乡土建筑的保护、改造与新村建设相结合。

乡土建筑的发展要与地方工匠、地方建筑技术、材料、工艺等紧密结合,大规模的新村建设活动与农村住宅标准化图集的推广如何与传统建筑技术、工艺、材料的发扬和发展相结合,乡土建筑与村落形态与各地乡土社会文化联系紧密,乡土建筑的发展具有广泛的村民参与基础,参与式规划的引入,将为探索乡土建筑的本土设计与自主更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为乡土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带来了更多契机,可能有效遏制目前农民在自建住宅中的盲目与无序建设问题;避免由于新村规划建设以及农村住宅的标准化设计等形式造成的乡土建筑遗产消失。

结语

乡土建筑对于当代社会不是单纯的代表建筑或者经济,更多的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对社会来说具有特别的价值,但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下,乡土建筑的保存又显得极为脆弱,所以对于所有的建筑人员和文化人员的综合课题,我们必须要广泛的综合多方面因素,解决保护更新的问题,最终保证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分析与反思[J].建筑学报,2005,(7):8-10.

[2]王海涛,郝嫒嫒.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乡土建筑保护之初探[C].//全国“乡土建筑的评估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2009建筑史年会论文集.2009:166-170.

[3]束林.乡土建筑保护中的低技术策略[C].//全国“乡土建筑的评估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2009建筑史年会论文集.2009:160-165.

更新保护设计 篇3

1.1 五羊传说与五仙观的历史变迁

五羊传说是广州独特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之所以被称为“羊城”的渊源1)。多处历史文献对这一神话传说均有记载:相传周时,有五仙人,着五色衣,骑五色羊降临广州,为当地人民带来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并祝愿此地永无饥荒。仙人留下优良谷种便腾空而去;仙羊则化为石,守护着这片土地2)。

据史料记载,古时广州人在传说中五羊仙人降临之地修建五仙观,并用于祭拜五羊五仙。古人对五羊仙人十分崇敬,并称五仙观为“灵境”。历代朝廷官员十分重视五仙观的建设与维护,为祈求社会安定与发展,亦常到观内焚香朝拜3)。

五仙观曾位于广州古城内十贤坊(今广仁路一带)、西湖玉液池池畔(今西湖路附近)等地,并具有一定规模。历史上因不同原因,曾有数名朝廷官员主持将五仙观进行重修或迁建。明洪武十年(1377年),布政使赵嗣坚主持将五仙观迁往古城西部的坡山脚下,即现址4)(图1、2)。

1.2 广州古城重要格局与地理特征

广州古城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因地制宜,呈现出较为自由的空间格局形态。根据《宋代三城略图》可知,广州古城北倚越秀山,南临珠江,城内地势基本平坦,主要的高地有越秀山、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所在地)、番山(今文德路中山文献馆后)、禺山(今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的城隍庙一带)以及坡山。

乾隆《广州府志》中记载:“坡山在归德门内西街,上有楼曰‘岭南第一’,洪武七年,行省参政汪广洋建,铸禁钟悬于其上”。岭南第一楼,即钟楼,被清代屈大均誉为广州古城“四大崇楼”之一。钟楼木构建筑立于高大的台基之上,高度约为11m,再加上台基与坡山原有山体高度,其总高度高出古城地面将近30m,是广州古城的制高点之一。钟楼立成后三年,五仙观大殿迁建于坡山南面的下坡段,与钟楼构成一条南北向轴线,共同形成了广州古城格局中的一大特色区域。

“坡山在城府西南,高三四丈余,相传为晋时渡头”(详见戴璟《广州通志》)。坡山曾是广州古时的江岸边,这点可考证于五仙观内的“仙人拇迹池”。该池底部是一块巨大的红砂岩石,岩石表面有两处脚印状凹穴(传说此脚印状凹穴是五仙五羊降临时留下的脚印),内有泉水冒出不曾干枯,水体清澈透底。根据现代科学分析,这一奇特岩石地貌是天然洪水长期冲蚀的结果,可谓是千年广州古海岸线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图3、4)。

1.3五仙观与禁钟楼的艺术价值、技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1.3.1因山就势的空间特色严整有序的群体布局

禁钟楼与五仙观建筑群结合山坡地势特征,与坡山原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仅有的约100m的南北山体空间轴线上,通过平面尺度与山坡地势的高度变化形成有收有放、明暗结合、节奏感强的空间序列特征(图5)。

整体格局从牌楼起到轴线末端共有4个庭院空间:进入牌楼,是整个空间序列的第一进院落。两侧东西厢房屋顶顺山势而形成极为巧妙的组合形式,不仅顺接于牌楼坡顶,而且还将视线聚焦于仪门入口(入口上牌匾“五仙古观”四字是文渊阁大学士、清两广总督瑞麟题写的墨迹)。穿过仪门便进入到第二进院落——五仙观大殿的前院。该庭院为长方形,空间尺度比第一进院落更为宽敞,坡度更为缓和。穿过五仙观大殿,进入第三进院落,即钟楼前空间。该庭院尺度突然收窄,山坡高度骤增,加上红砂岩基座上高大的钟楼使空间倍感局促,小空间更显钟楼之宏伟,使视线引向上方。登上梯级,穿过钟楼下幽暗的拱廊空间,进入最后一进院落。该院落尺度最小,位于禁钟楼与通明阁之间,空间上引导人流登楼望高。在古时,从第四进院落登上塔楼,可眺望整座广州古城的景观,空间感受顿时豁然开朗。

民国年间,五仙观年久失修,通明阁被毁,至今已不复存在。根据清代戴肇辰等修撰的《广州府志》可知,通明阁由布政使赵嗣坚主持修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位于五仙观和钟楼建筑群最北端的单体建筑,也是高潮之后的收尾,视线之回望。

关于五仙观历史环境保护的原真性问题,我们在保护规划中提出了复原通明阁的建议。通过历史图片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在确定通明阁的准确位置、建筑形制、结构、材料以及相应的工艺技术等方面信息基础上,复原通明阁,恢复原有历史空间序列的完整性以及五仙观历史环境整体风貌的原真性,可以更真实地再现历史空间场景(图6)。

1.3.2广州唯一的明代钟楼建筑与典型的明代殿堂建筑

禁钟楼下部基座由红砂岩砌筑,是明代遗构,现存两层木构架重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钟楼大木构体系简洁有序,朴实大方,屋顶采用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其轻巧通透的造型具有岭南建筑特点。楼阁、基座与铜钟三者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装置,其钟声可“声闻十里”,体现出古代匠人高超的声学水平。五仙观大殿立面造型比例适度,斗拱线条简练,装饰简朴,屋顶采用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大殿斗拱层高度仅占立面总高度1/10左右,用料节约,但仍不失大气、轩敞的建筑形象。

1.3.3观内文化载体元素与羊城八景

五仙观内的麒麟像、石碑文、五羊石像以及牌匾等元素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了广州古城的变迁与发展,是解读五仙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五羊石像位于大殿前院,这些羊石像是岭南先民羊图腾崇拜的图腾物,也是人们为纪念神话传说中“仙人飞升以去,羊留化为石”而立的雕塑。牌坊前的一对麒麟石像,是由红砂岩雕刻而成,在广东较为罕见。观中的十余块石碑文是历代重修五仙观与钟楼的历史记录。有些碑文虽已模糊不清,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五仙观历经的上千年的风风雨雨的历史。

从明代开始,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五仙观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被列入明清时期羊城八景,是古广州城最有特色的城市风貌之一,明清时期,五仙观还是鲜花交易市场。

在古广州城街巷内,可明显望见坡山高地上的五仙观与禁钟楼建筑群。五仙观历史环境留存了不同年代修缮过的雄伟殿堂、记录了千年前古海域浪涛拍岸的情景、承载了广州人世世代代引以为豪的美丽传说,是广州独特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项目概况

由于历史原因,从清末至上世纪末一百多年以来,五仙观与禁钟楼已被历史的烟尘所掩盖,沉睡在广州闹市之中。近十余年,在省市领导大力支持与广大民众共同努力下,五仙观历史环境得以重新整治,五羊文化精神也不断地得到重视。但五仙观内仅有的397m2的面积并未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展览需求。本着优化五仙观周边地区的环境与整体形象,在多轮的保护规划之后,当地政府决定首先开展南粤先贤馆一期工程,以作为五仙观展览区域的延续与补充。

南粤先贤馆一期工程(蓝色玻璃屋顶部分)位于五仙观历史保护区(绿色琉璃瓦屋顶区域)西侧,建筑面积为6270m2,其中地上面积为1683m2,地下面积为4587m2,容积率为1.2,建筑密度为33.0%,建筑高度最高处为8.8m(低于五仙观大殿2m)。广场地下另设停车场面积为2027m2,停车数量为92辆(图7)。

3 先贤馆方案设计特点

方案造型不拘泥于传统样式,不造“假古董”,而是通过新的材料与工艺做法,结合传统文化特点,在形式上求异,在气韵上相连(既强调新与旧的“断代清晰”,又注重两者的呼应与协调,气韵之和,和而不同)。

3.1 庭院布局融入历史环境肌理

南粤先贤馆通过4个特点各异的庭院空间,从布局上融入到历史园林环境之中。前后座建筑单体分别围合出独立的内院空间:前座内院设有植被山石等景观,创造出宁静的空间感受;后座内院设有玻璃光庭,将阳光渗透至夹层;中心庭院将五仙观园林空间完全渗透到展馆内部,使新旧园林交融;场馆西侧下沉院落是建筑主体与甜水巷的过渡,院墙用红砂岩砌筑,结合漫水瀑布形成地下园林景观,也给地下展览带来自然光环境(图8)。

先贤馆平屋面铺设天然碎石块,尽量隐藏新建筑体量,使建筑的“第五立面”更好地融入到五仙观历史园林的大景观之中。庭院布局有助于加强自然通风与小气候调节,顺应广州潮湿、炎热的气候环境。

3.2 组合屋顶延绵山形古画意境

为了体现历史文脉在建筑上的延续,新建筑不局限于形式上的模仿与雷同,而是以独特的建筑语言来表达对历史环境的尊重。建筑采用三角形组合坡屋顶形式与历史建筑群相呼应,从古画与传统建筑形式中取得灵感。四组屋顶分别采用不同的坡度及组合形式,形成“起伏山形”轮廓线高低错落的韵律与节奏,营造古画中延绵山形的意境(图9)。

在尺度上,新建筑屋顶采用“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以及材料变化削减原有大屋顶体量感,更好地与历史建筑群屋顶相协调。新建筑屋顶造型在我国古代传统组合式屋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与技术加以发展,形成既有古意,又体现出现代感的屋顶形式。

3.3 体量控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从明代到清代,禁钟楼与五仙观建筑群一直都是古广州城中的一道美丽的天际线。因此,新建筑通过控制地面的建筑高度、层数、密度以及体量来突显历史建筑群原有的高度与地位。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尽最大限度缩减地面建筑的体量,对历史建筑群进行保护,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环境原有风貌的一种尊重。为了减弱建筑对历史环境的干扰,新建筑组合式屋顶局部采用玻璃屋面形式;建筑最高点严格控制在“大殿正脊上皮以下2m”;地面建筑层数严格控制为1层,同时,将73%的建筑面积置于地下,并通过中部下沉式庭院来激活地下空间(图10)。

3.4 传统梁架现代材料工艺做法

新建筑在形式、内部空间、构造处理以及材料的使用上,注重与历史建筑相呼应,体现岭南“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首层结构采用中国传统木构梁架形式;梁架体系采用“木包钢”的工艺做法,通过钢节点与屋面钢构架相连接。梁架充分体现传统构架力学之美,除结构受力部分外,去除掉不必要的装饰构件。室内传统梁架本身也是“展品”的一部分,充分展现出岭南建筑的特色。新建筑屋面构架采用“耐候钢”(即锈板)材料,从色调上与历史环境相协调。屋面玻璃尺寸为300mmx600mm,通过现代钢节点构造层叠出传统叠瓦意向。

3.5 修复地形重现历史坡山地貌(恢复历史场景的“原真性”)

由于多次填江造地以及珠江上游泥沙冲积,原有古城地面已被抬升了数米,珠江北岸线也已向南推移了1300多米。坡山如今仅存一山头露出于城市地面,“坡山古渡”场景已不复存。钟楼建筑群长年来一直是古城中一组非常显眼的建筑群,而如今也已湮没在现代“钢筋混凝土森林”之中。

《内罗毕: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5)的总则部分强调了以下几点:“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因此,历史地区的保护除了对历史建筑单体本身的保护以外,还应当注重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

方案设计力图恢复“历史场景的原真性”,将中心庭院设置为下沉式园林,庭院底部与坡山顶部高差为12.9m,局部恢复了原有坡山高度(三四丈高)。根据现场地质勘测报告,先贤馆用地(下沉庭院处)土质状况为:地面至地下5.5m的土层为杂填土(褐灰色,主要由碎石砼块、中粗砂,少量淤泥、贝壳和生活垃圾组成,结构较松散)。5.5m以下为红砂岩层,即上千年前,珠江上游泥沙冲积前的原始地貌。因此,下沉庭院的设计是对历史地貌的“修复”,从空间上突显禁钟楼的地位,恢复“古代视点”,重现历史场景。先贤馆中心庭院以禁钟楼历史建筑群为焦点,通过山石树木的构图营造出“坡山古渡”的场景意境,将钟楼作为“展品”引入到展馆内庭院,突现建筑的文化性(图11)。

庭院的下沉可避开喧闹的城市街巷环境,创造出宁静的内院氛围,同时也为地下空间打开“透气口”,保证地下空间采光与自然通风,降低能耗;下沉庭院内可展览先贤雕像,参观者可以从首层、夹层以及地下一层等不同角度欣赏先贤雕像,处处感染到先贤气息(图12)。

4 结语

南粤先贤馆方案结合传统文化探索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更新问题,注重新与旧的“气韵之和,和而不同”,在形式上不局限于模仿与雷同,而是以独特的、与传统相关联的建筑语言来表达对历史环境的尊重。在空间上挖掘历史文化信息并突显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与特色,通过局部恢复坡山来还原“历史场景的原真性”。方案从布局、形式、空间与细部上探寻新与旧的契合,是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设计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蔡云楠,彭涛,孙永生.“三旧”改造背景下的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策略[J].南方建筑,2011(2):60-63.

更新保护设计 篇4

关键词: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究

0 引言

在滨水城市发展的最初阶段,港口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上交通为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工业革命后,大量工业设施为获得运输便利临港而建,港口地区一度成为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地段[1]。随后,发达国家陆续经历了城市的逆工业化过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例如:用地权属复杂,不同类型土地相互穿插、利用状况混乱;城市的岸线资源被占据,靠海而不见海;水体及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港口工业区封闭、遗产状况不清。

1 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原则

遗产保护与更新是国内外港口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其保护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原真性原则。在对遗产资源进行整合与界定的过程中,要完整真实地登录其历史信息,再开发也应以维持原真性为宗旨;整体保护原则。同类型遗产的整体价值不容忽视,应加强遗产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可持续发展原则。使遗产获得持续再生的能力,通过改造得以在城市中生存。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内容深度会随着时间和地域范围而变化,因此要持续、及时地对方案进行调整[2]。

2 国内外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模式

从空间尺度上,可将国内外港口工业遗产改造实践分为三类:微观层面,对具有特定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的港口、滨水工业建构筑物及其周边场地的保护性再利用;中观层面,结合城市用地更新对滨水地段进行再开发;宏观层面,基于滨水区复兴和城市产业转型意义的大规模产业区改造及再生[3]。

2.1 单体及周边场地改造

港口工业遗产单体大多具有特殊历史、技术和艺术价值,因此在改造中大多保留外部特征,对内部空间、功能进行重新定义,常见改造方式包括:商业娱乐空间(商铺、餐厅、剧场、影院、旅馆)、文化展示空间(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办公空间(创意中心、工作室)、活动空间(社区活动中心、老年或青少年活动中心)。

2.2 工业地段改造

2.2.1 综合性城市节点模式

通过改变生态环境和空间用途,将原先单一的航运、生产职能转变为综合性的商业休闲、观光旅游、商务办公职能,形成城市节点。例如,19世纪的悉尼渥石湾,码头区被私人码头、仓库、贫民住宅占据。政府通过规划建设“手指形”码头和附属仓库对其进行整改,将这一地区打造为高端城市中心区,实现了港口工业地段的再生。

2.2.2 创意产业园模式

港口工业地段的衰退产生大量闲置空间,创意产业凭借其较强的空间适应性和场地记忆积淀为这一地段注入新鲜血液。例如:杜伊斯堡内港及周边曾是西德最大的面粉工业区,60年代开始衰退,政府有计划增强第三产业比重。现已转变为以“工业、居住、文化与休闲”功能为主的第三产业园,并保留当地面粉工业设施作为遗产景观。

2.2.3 商业步行街模式

改造为商业步行廊道可以有效组织改造地段内的建筑布局,形成视线通廊。挪威奥斯陆湾北岸阿克布吉滨水地段改造项目二期工程中,在建筑之间规划了步行廊道,两边的新建筑底商上住,局部设有办公层,形成了以商业、办公作为主要职能,而底层用作市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格局。

2.3 大规模工业区改造

2.3.1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改造为滨水公园或城市休闲广场,保留标志性建构筑物做为地标性景观。典型代表为英国伦敦道克兰码头区:这一地区曾以传统的港口活动作为经济来源和生活方式。二战后港口工业开始衰退,政府历时17年,在原有厂区、住宅中引入商业娱乐、休闲旅游等功能,形成公共游憩空间[4]。

2.3.2 结合旅游的综合开发模式

旅游开发模式是高效的,在整体、有效地保护了遗产同时,还可获得观赏价值和收益性。典型的案例包括大运河系列遗产,利用运河线路将沿运岸线的历史古迹、自然景观和产业遗存串联成线形旅游线路,美化运河沿岸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带动跨区域旅游业发展和衰退地区经济的复苏。

3 结语

随着产业遗产研究的深入,遗产保护组合化和综合化将成为发展新趋势[5]。港口工业遗产的保护也将向具有滨水工业特征的组合型遗产发展,离散分布的遗产单元与相关生产、生活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整体价值的有机整体。因此,从“单体及周边场地、工业地段、大规模工业区”三个层面探究港口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模式,可以实现问题的层层分解。通过对改造规模的评估进行不同层面的规划,将有效减少与未来规划的冲突。

参考文献:

[1]申玲.港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1-2.

[2]刘凤凌.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廊道的价值评估研究——以长江沿岸重庆段船舶工业为例[D].重庆大学,2012.

[3]王建国,戎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与再利用[J].世界建筑,2001(6):17-22.

[4]邰学东.英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经验与启示——以卡迪夫湾和伦敦道克兰码头开发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07,157(12):27-31.

更新保护设计 篇5

景德镇不仅具有精湛的陶瓷艺术,还有引以为豪的明清民居建筑。本文以明清民居的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多方面价值的保护为目的,寻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结合的模式,以“前街历史街区”为线索,再现明清建筑文化为目的,在保护景德镇原有民居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居住、商业、文化展示、手工艺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历史街区。

1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概述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位于景德镇市市区内,处于珠山中路和斗富弄交汇处,交通便利,旅游景点密集程度高。其东与御窑厂相隔,北面与龙珠阁相近。长约300 m,宽约150 m( 约4. 5 万m2) 。是历史上著名的瓷器街的一部分,景德镇历史上瓷器街是麻石下弄一条南北走向、与昌江河平行的街市。据《景德镇陶录》上对瓷器街的描述: “瓷器街颇宽广,街长约二三百米,街两旁瓷器店张列,街上瓷器琳琅满目”。

新中国成立后,此街逐步成为纯居民区。从此这条历史上著名的瓷器街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现今,它依然保留着相对成片集中且具有明代南方集镇住宅的特色,在该条街区内现存明代建筑52 栋,其中90% 以上都还在继续使用。这些住宅大多属于庶民等级,是天井式民居类型,堂屋不设置阁楼,仅在正房和厢房设置有简易的阁楼作为贮物空间使用。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处于祥集上弄的3 号和11 号明代住宅。

2景德镇老城区前街的街巷构成体系及其民居建筑分析

1)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的街巷体系分析。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中,以前街为主线,与各支巷弄形成“鱼脊骨状”街巷体系。街区中包括祥集弄、新当铺弄、程家弄等9 条历史巷弄。其中以祥集弄最为有名。这些街巷的由来都各自有其历史典故,颇具文化内涵。图1 为街巷分布示意图。

2) 天井式民居。天井式民居其实是露天的内院落,只是面积较小。其基本单位是以横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为楼房,阳光射入较少,狭高的天井也起着拔风的作用,有利通风。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开敞。各屋都朝向天井排水,风水学说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外围常耸起马头山墙,当着火时可防止火势蔓延。图2 为天井式民居。

3) 当地特色。景德镇明代住宅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平面布局比较稳定。居住主体多是单一轴线,恪守明代对庶民的等级规定。

明代的建筑风格崇尚简洁朴素,所以建筑外观都非常的简洁、明快,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外墙做法很厚实,大都使用优质青砖砌成实心墙或空斗墙。明砖尺寸较大,城镇使用260 cm ×140 cm × 25 cm的规格。三山式或五山式马头墙就构成整栋建筑的外轮廓线。马头墙没有花俏的装饰,只用简单的瓦片就搭砌出富有表现力的檐角( 见图3) 。城镇型住宅多用石雕和水磨砖镶贴仿木构形式的门罩,鼓形断面的月梁极度夸张,这种形式的门罩几乎是明代住宅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标志,清代以后的住宅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形式。

3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存在问题分析

1) 该街区内除了个别列为保护的院落外,多数其他的院落状况令人担忧。该街区内列为保护价值的院落较少,住户中年龄偏老龄化现象严重,居民收入普遍偏低,社会竞争力差,本身的生活状态以维持生计为主。所以,巷弄内私搭乱建严重,破坏了传统的院落肌理,同时,院落中民居木构架腐坏、墙面毁损。

2) 现业态定位不准,分布混乱,与周边同质地严重,形成不了差异,没有竞争力。前街目前现存的明代民居历史价值尚未被开发与利用。

3) 街区环境脏乱,垃圾随处可见。停车设施不完善,私搭乱建,导致车辆乱停,影响人们通行。公共设施利用率低。

4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思路

4. 1 打造复合型功能的发展模式

随着老城区前街的改造,和周边地块的商业综合价值会有所区别。根据前街的区位优势和其历史价值,改变其“单纯居住+简单商业”的现状功能模式,打造居住、商业、文化展示及陶瓷手工艺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模式。如: 可以把前街街区分成7 个区域,保留商业区,增加文物保护区,手工艺体验区和特色文化区来满足游客需求。保留的部分居民区以给不愿搬走的居民居住。

4. 2 恢复街区的传统院落形式

恢复老城区前街的传统明代民居的院落肌理,并以传统院落作为基本单位,整合前街空间及其功能结构。对建筑的立面整治,应注重院落及建筑的组合布局,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如根据不同的院落植入不同的使用功能,使传统的院落成为民俗文化的展示场所,如祥集上弄11 号。

4. 3 构筑网络状人行交通系统

从现状的停车状况和周边的交通来看,结合前街的发展模式,未来的前街内部交通系统将以步行道路为主,车行道路将围绕地块周边布置。街区内部避免车流进入,在珠山中路方向设计一个停车场。在人行交通方面,以主巷前街和各鱼骨式连接支巷,构筑网络状人行交通系统。

4. 4 建立传统文化展示区与陶瓷制作体验区

注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打造多主题场所,体现景德镇的地域特色。在商业区,借鉴传统店铺形式; 在文化展示区,引入明代传统民居生活的展示,介绍千年古都的发展史; 在手工艺体验区,通过民俗艺术的展示,结合传统工艺制作的表演与参观者的体验,让人们在这里能够了解到景德镇的民俗特色及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 居民生活区也要有所保留,这不仅可以解决前期调查不愿搬走的居民居住问题,同时,也可以保留一些历史的记忆。

5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设计原则

5. 1 坚持原真性的原则

原真性就是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尽量做到维修当中,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在修补过程中,需要采用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原汁原味,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还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历史信息。

5. 2 保存街区的整体性原则

历史文化遗存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应该是和其环境共同存在。所以,不仅要保护好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等等的保护,更应该注重对其整体环境保护,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

5. 3 保存街区的可读性原则

保存街区的可读性,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化的想法去抹杀它,从街区的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对城市街区与古建筑进行大片拆除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原则。

5. 4 可持续性的原则

保护历史遗存是长期的,不是今天保而明天不保的事情,一旦确定了就应该一直保护下去,延续下去。这段时间无法完成就等后面再继续,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这一代不行就下一代再做。

6 结语

历史街区是形成城市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源泉,它的特点通过街道景观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对城市现代化的改造中,前街历史街区这些明代民居在城市建设中也遭受了破坏,失去了它的本来的面目,本文以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为对象,通过一系列的现场调研与问题分析,找出了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在保护与更新上的思路与原则,力求延续城市的文脉,找回城市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陈铁夫,弓箭.中小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探索——以江山市市心街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1(2):64-67.

[2]戴湘毅,王晓文,王晶,等.历史街区居民的态度与保护发展策略——以福州市“二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89-92.

[3]高林安,刘继生,梅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动态规划研究——以吉林省6大历史街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4):81-85.

[4]焦怡雪.福建泉州旧馆驿——井亭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J].世界建筑,2001(6):64-67.

更新保护设计 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

1. 环境状况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地处千阳县城中心区西北部, 北依裴家台塬, 是东海路——城市主轴线的对景, 位于千阳大道——城市主干道北侧, 西大街使其与老城区联系密切, 是城市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规划用地面积22.94公顷。

2. 战略分析

2.1 历史文化资源

燕伋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夏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2003年9月24日望鲁台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燕伋望鲁台据传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 是孔子的弟子, 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 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 传播孔子思想, 设教期间, 因思念恩师孔子, 每日去教学堂后面, 登高望远, 用襟撩土垫足18年, 日积月累, 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 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千阳县历史悠久, 春秋时, 千阳是秦王朝的牧马地, 古代的千阳, 被诗人赞誉为“千水悠悠去似絣, 远山如画翠眉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灵智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灯盏头碗碗腔是陕西稀有剧种, 剪纸、皮影、雕刻、泥塑等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影响, 具有浓郁粗犷的北方农村气息, 保留有炎帝氏族和周秦文化的民族精萃, 构图简洁明快, 造型夸张传神,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2 自然环境特色

千阳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 处渭北旱厡丘陵沟壑区, 地形复杂, 分川、塬、山三部分。北倚千山, 南屏陇山余脉箭筈岭, 横穿东去的千水被陕西省冯家山水库大坝拦锁城东形成一座17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为体现千阳城市特色, 满足发展生态城市需要, 要充分利用千山、台塬、千水的优越自然条件, 形成以千山、台塬为依托, 千河水系为开敞空间, 中心集团为主体, 区间绿地为间隔的“山、塬、水、林、城”融为一体的山水景观城市, 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规划区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地势北高南底, 北环路以北为台塬坡地, 北环路以南地势较为平坦, 是构筑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这里地形变化丰富, 既是景观点, 又是观景点。

2.3 地位作用

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市中心区的核心部位,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将成为商贸、居住、旅游相对集中地段, 近期千阳县总体规划及十二五城镇发展城镇发展战略的提出, 为燕伋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隆重推出打下了成功的伏笔, 燕伋历史文化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同时叙述着千阳的成长历程, 是千阳县重要的城市功能组成部分, 对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景区规划概念功能定位

通过分析千阳县现状以及燕伋望鲁台的现状, 规划将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定位为:规划将该地区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娱乐、文艺表演及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文化旅游区。

4. 特色营造手法

4.1 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

对规划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并将各功能片区通过景点、步行系统、绿化广场等开敞空间有机联系起来, 共同组成统一整体。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布局由“两主轴、三次轴、四片区”的空间结构组织成有机的整体。

“两主轴”指景区内一条为南北向沿望鲁台建筑轴线的历史轴。

“三次轴”指一条南北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和文化教育综合区的景观次轴, 一条为南北向连接民俗文化博览园区和综合商业休闲区的景观次轴及一条东西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燕伋私塾文化区、民俗文化博览园区的景观次轴。

“四片区”指历史轴线上燕伋文化广场区和燕伋望鲁台祈福主景区, 文化轴线西侧的综合商业片区, 文化轴线东侧的文化教育片区。

4.2 燕伋中心文化广场区

燕伋文化广场位于整个历史风貌区的中心位置, 南北向历史轴和东西向文化轴的交汇处。其主要性质是体现燕伋文化特征, 并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娱乐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依据用地条件, 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 强调广场中心, 整个设计构图简洁大方, 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燕伋文化广场由纵轴“燕伋文化广场”题刻——时钟花坛——世纪大道——中心广场 (主题雕塑与音乐旱喷) ——主题牌坊构成。十二根幡柱 (代表儒者十二条规:敬天、尊孔、读经、祭祀、传道、捐献、立牌位、行十义、着深衣、习礼乐、诵诗文、弘国粹。) 分两侧布置, 点缀艺术花钵、艺术灯柱等。使整个广场设计具有浓烈的文化氛围。

4.3 文化教育综合区

千阳望鲁台作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丰富传统文化及提倡尊师爱学的优秀传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因此在景区主轴西面规划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教育综合区。文化教育区内主要包括有千阳县文化中心, 孔子书院, 琴、棋、书、画文化休闲区, 古书交易市场, 并规划有一定数量的茶座和餐饮设施等。

整个文化教育区按照传统院落空间加以布局, 空间布局灵活, 层次丰富、室内外空间交融, 建筑围绕庭院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文化载体。整个街区建筑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形式, 很好的与景区环境相谐调, 通过现代的手法和材料表现传统的韵味, 从空间体验中获得精神的享受, 从古朴中显出简洁的现代气息。

4.4 建筑风格设计

发扬传统空间特色, 改善原来混杂的风貌, 以曲折的小尺度步行街为其内部交通路线, 围合贯通。建筑风貌上强化其小尺度的传统建筑特色, 强调以人的尺度为基本尺度来规划设计。建筑以较小的尺度和体量展开, 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 组群式布局, 形成合院式建筑的空间肌理。特别做好各沿街及沿文物古迹和绿地广场的建筑平立面设计, 做到进退有致、高低错落、空间尺度适宜且具优美的天际线。

规划范围内的建筑风格以秦汉时期建筑形式为主, 新建建筑与文物建筑间在保持统一协调中求创新和变化。规划建筑的色彩以红色、灰色、青色、白色为主, 其材料采用反映传统风貌的青砖、灰瓦及其他合适的材料, 庭院与建筑的细部 (屋面、檐口、门窗等) 在体现地方特色风彩的同时力求创造新意。

5. 结语

近年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政府注重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 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特色日益受到了决策者的重视,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块, 是城镇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 它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给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科峰.从宝鸡民俗文化看周礼儒学.《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32期

更新保护设计 篇7

北京大学1913年设立物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学院的教学科研空间却越来越紧张,园区的规划布局也变得杂乱无章,整个北大物理学院需要扩建并使学院的规划布局得到有效的整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位于中关村北大街与成府路交叉口的东北角,与北京大学东门隔路相望。该学院的用地范围内已有上世纪50年代末建成的物理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9432m2)和2008年竣工的金工实验楼(总建筑面积约3330m2),以及部分零散的临时建筑。

为改善北大物理学院规划布局混乱的现状,并且缓解教学科研空间紧张的压力,决定在保留物理大楼及金工实验楼的前提下,对该学院重新规划设计。规划要求在学院的西侧狭长区域新建“物理西楼”(地上建筑面积约7000m2,6层~7层),要与原物理大楼连成整体。在学院的北侧新建“基础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地上建筑面积约5000m2,6层~7层)。要求总布局做到分而不散、多而不乱,立面要与北大的整体风格协调。

设计难点有:用地极为紧张;周边交通情况复杂(用地西南角为地铁4号线出口,学院与城市道路交织在一起);如何解决好新老建筑的连接、延伸;如何将高校的安宁重新还给位于闹市中的北大物理学院。

本方案由西边的物理西楼和北边的基础实验楼组成。物理西楼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0600m2,主要功能为会议、展览、办公等。基础实验楼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6872m2,主要功能为教学、实验等。

2 方案特点

本设计很好的解决了用地紧张、缺乏高校氛围、周边交通复杂以及如何同老建筑共生等问题。

借景:在《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中规划了一条以博雅塔为视觉焦点的绿色视廊,该视廊向东形成与未名湖景区呼应的四十多米宽的绿色景观通道,并延伸至中关村北大街东部。本项目用地红线内北部即为这条绿色视廊的规划绿地。因此,关注北大校园文化也成为我们本次设计的主要切入点之一。在物理学院园区内的景观规划上,在南北方向布置了一条景观轴线,将物理学院主入口、基础实验楼入口以及绿色视廊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又通过内庭院、景观平台等一系列的手法,形成了一条学院景观轴。这样,通过外部环境的引入及内部环境的塑造,重新使物理学院有了高校的文化氛围(见图1)。

丰富的空间景观:结合北京大学一贯的“院”的建筑特征,物理西楼、基础实验楼与老物理大楼共同围合出两个功能性质不同的内院。本项目采用了立体、多层次的绿化景观设计手法,与建筑的空间层次相对应,绿化景观被分为三个层次:内庭院、景观平台和屋顶花园(见图2)。

历史共生:老物理大楼记载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聚了北大几代人的回忆,所以我们理应保护它、尊重它。本方案通过一个大台阶上到标高为3.15m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将新老建筑的入口连接起来,既使新老建筑融为一个整体,又使它们有了一个对话的空间。由于老建筑的入口是一个欧式入口,为了保留它原有的气势,这个平台并没有和老建筑的入口做平,而是上了平台后需要再通过几个踏步才能进入老物理大楼,这样设计不但较好的保持了老物理楼的建筑气势,而且使物理学院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另外,平台上的柱廊和老建筑的竖向线条形成呼应,使新老建筑在建筑语汇上取得统一(见图3)。

独立的会议空间:物理西楼有比较多的会议空间,在设计中将所有会议室、展览、多功能厅和报告厅布置在首层,又通过入口平台将办公、教学人流与会议人流完全分开,避免人流交叉。这样,物理西楼的首层就是一个纯粹而又独立的会展空间,方便了使用和管理。

3 建筑设计

1)总平面设计

学院的主要人流来自用地西南角,同时作为物理学院的主要形象,在街角处也显得尤为重要,以此处作为整栋建筑的主入口已成为必然。然而,整个地块,尤其是物理西楼用地局促,西南角社会人员和校园人流较大,势必会产生交叉和互相干扰。入口后退并将两股人流在高度层次上分开,以减少交叉和降低建筑对城市人流的压迫感,是本方案认为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将入口抬至2层的高度,与原物理楼入口齐平,形成入口平台,人们通过这个平台分别进入教学和行政办公区,既达到分流的目的,也使整个入口形象得到提升,提升后的平台将入口处的内外环境有了一定分隔,动静分开,更有利于内环境的营造。总平面图见图4,效果图见图5、图6。

项目北侧以基础实验教学为主,西侧以行政办公、学术研究为主,东侧原物理楼以教学为主,三个部分,相对独立,有机相连。沿中关村北大街将物理西楼及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连成一体,同时与原物理楼相接,共同围合出由两个半围合的“院”组成的物理学院,两个院落相对独立,设计将南北两个院落之间的原物理楼首层局部房间打开相连,成为新建部分的景观轴线。南侧为学院主入口,通过入口平台将教学、办公连通,将会议人流分离,同时将内外环境区分,北侧营造景观绿化带,成为博雅塔向东的延伸,同时北侧作为学院次要入口,便于与其他学院的沟通。机动车入口位于北侧实验楼东侧,经原物理楼与金工实验楼之间的用地向东驶出作为机动车出口,在口部设地面停车。

2)平面设计

物理西楼有比较多的会议空间,在设计中将所有会议室、展览、多功能厅和报告厅布置在首层,又通过入口平台将办公、教学人流与会议人流完全分开,避免人流交叉。这样,物理西楼的首层就是一个纯粹而又独立的会展空间,方便了使用和管理。会议空间是一个人流比较集中的空间,多功能厅和报告厅的人流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到东边的内院和上边的景观平台,不仅解决了会议中心的人流疏散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个内院和上边的景观平台,不仅解决了会议中心的人流疏散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个舒适的休息空间。设计将多功能厅和报告厅这样的大空间置于物理西楼板楼之外的内庭院中,这样既避免了结构转换、降低造价,还能利用屋顶设计成一个景观平台,丰富了环境。书库、图书馆分别与原物理楼水平连同,便于师生使用,同时从地下2层至3层设置货梯一部,便于图书运送。

基础实验楼中设计了一个空间变化丰富的中庭共享空间,在这个中庭的西边还有一些错落有致的休息平台能供师生远观博雅塔的落日夕阳,为师生创造出一个能互相交流、学习和休息的空间。

地下2层为车库,员工停车可从这里通过电梯直达上部教学办公、行政办公区域。

3)立面设计

本方案的立面设计力求简洁,材料采用灰色面砖,搭配少量玻璃幕墙及型钢,形成虚实变化。在立面肌理的刻画上,设计遵循“形式源于功能”的原则,以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建筑的内容,在保持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适当打破规律,使原本有些呆板的立面变得更为有趣。

本项目沿中关村北大街立面,在南北两端采用悬挑设计,结合底层柱廊,减轻建筑本身对城市的压迫感,中部的空中花园,增强园区内外的空间联系,畅而不通,既丰富了城市空间,又保证学院自身环境的不受干扰。

4 设计指标

我们从始至终将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协调放在首位,于是现状分析、设计理念的确定都很重要,通过分析,本项目的设计理念确定为:历史传承、功能完善、资源共享。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既能使北大物理系的历史得到传承,又能在今天得到新的发展空间。

1)总体指标

用地面积:30400m2

总建筑面积:40222 m2(未含物理楼、金工实验楼地下部分)

地上建筑面积:34729 m2

地下建筑面积:5 93 m2(未含物理楼、金工实验楼)

其中:物理西楼:地上建筑面积:6970 m2地下建筑面积:3618m2

基础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地上建筑面积:4997 m2地

下建筑面积:1875m2

物理楼:地上建筑面积:19432 m2

金工实验楼:地上建筑面积:3330 m2

绿化率:40.28%

建筑高度:23.95m

停车数:机动车75辆(地上30辆,地下45辆)

自行车地下350辆

2)地块指标:

CF—E—01 CF—E—02

用地面积:22688m2 用地面积:7712m2

容积率:1.3 容积率:0.64

绿化率:39.19% 绿化率:43.49%

更新保护设计 篇8

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多重功能。伴随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新建了一批城市综合公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这些公园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如景区封闭、缺乏特色、游乐设施老化、基础设施陈旧等。公园原有的功能和设施己难于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要重新焕发公园的活力,“更新”就显得迫在眉睫。综合公园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特有氛围,蕴涵着城市的文化信息,记载着一代人或两代人的特殊记忆。这些文化内涵是是公园乃至城市特色的直接体现,它所涵盖的内容很广,除了包括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等实物之外,生活形态、社会文化等也是它价值的主要体现。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取得双赢,成为城市综合公园在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威海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设计为例,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环翠楼公园的历史

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占地20万平方米(图1)。公园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环翠楼有着密切的关联(图2)。最早的环翠楼是建在威海西边城墙上的一座小塔楼,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环翠楼始建于1489年(明弘治二年)。楼台建在威海卫城的西北角,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楼因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1。大学士刘诩为楼作记,系“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后年久失修逐渐倒塌,至清朝经过数次重建。

1930年国民政府重建环翠楼,并在楼下划出4.8公顷的土地修建公园。改建后的环翠楼顶楼为两层楼亭,门柱上的一副楹联道出了了修建环翠楼的初衷:“胜地喜重光且来拾翠寻芳认取沧桑城郭;忠灵应不泯相期同仇敌忾还我锦绣河山。”1931年7月环翠楼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但好景不长,1944年12月被日伪军烧毁。

新中国建立后,荒芜的环翠楼公园成为威海市园艺场环翠楼分场。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1975年以园艺分场为基础,成立园林管理部门,1976年修复“观海”“望月”两亭,1977年重建环翠楼,1980年竣工。重建的环翠楼为三层,高16.8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由亭、台、楼、廊组成。

1981年7月,威海市政府将奈古山东麓、佛顶山以北、古陌岭往南的300亩地划归了环翠楼,批准环翠楼公园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重建的环翠楼公园栽植观赏树木花草,增建凉亭、花房、动物笼舍、儿童游艺场等设施。上个世纪80年代的环翠楼作为威海惟一的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图3)。

伴随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威海新建了一批城市公园:新威海公园、海港公园、海滨公园、海上公园……曾经热闹的环翠楼显得有些寂寥,奈古山周边的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已经与30年前的状况不同,这座3层的环翠楼静静矗立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中,被林木掩盖,已经找不到历史上的登楼观海的意境,加之动物园区、游乐区等处设施陈旧、功能单一,已难以满足市民登楼观景及游乐之需。2009年,威海市委、市政府将环翠楼公园改造更新工程列为城建重点工程,将环翠楼公园由14公顷扩建至53.8公顷。改造后的环翠楼公园将是一处具有浓郁威海特色的集游览、娱乐、休闲和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2、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接受委托,对威海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进行规划设计。盆景园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原场地植被茂密,丛林环绕,有若干简易温室大棚及若干废弃的儿童活动用地,园内地形高程复杂多变,最大高差处大约十米有余,用地较为凌乱。本次规划设计在环翠楼公园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挖掘场地潜力。因地制宜地增加茶室、温室、室外盆景展示区等功能设施。梳理游览路线和空间序列,采用中国古典元素结合现代造景的手法,将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设计成为集生产培育、加工,观赏、游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兼顾遗址恢复与保护的综合性盆景艺术展示基地与交流平台。(图4-5)

3、更新策略

盆景园位于环翠楼公园主景观轴线北侧,城墙遗址东侧,毗邻新建的环翠楼,是公园历史文化展示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在对盆景园的规划设计中,从整体性、地域性、绿色及适应性四方面入手,力求更新后的盆景园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也能兼顾遗址恢复、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

3.1 整体性策略

综合公园是统一连续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综合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景观中的物质形态、社会文化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综合公园自身是由建筑、植物、山石、水体、道路等景观要素构成。点状的景观节点、线形的交通连线,面状的区域空间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对综合公园的更新要遵循整体性策略,既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把其看成是整个城市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保持城市肌理的相对整体性。同时,也要尊重场地的历史和现状,尊重居民的生活习俗,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在盆景园的设计中,首要关注的是公园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在盆景园项目开始之初,新环翠楼已经破图动工。清华大学的郭黛姮教授遵循“文化、绿色、现代”的理念,设计了具有明代胶东的特色的新环翠楼(图6)。新环翠楼采用十字对称型的明代楼阁式建筑形式,立于城台之上,高约51.5米,建筑面积6850平方米。作为“园中园”的盆景园,毗邻新环翠楼,因此盆景园在规划中甘当配角,突出环翠楼的核心地位,着重强调与主景区的融合,协调盆景园与公园主轴线的空间关系。景区内的建筑单体设计遵循“退隐”、“消减”、“呼应”的设计策略,以求通过与场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而确定建筑自身的独特意义。

作为环翠楼公园历史文化展示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如何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成为盆景园设计的另一个重点。纵观整个景区,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是“环翠楼”与“明城墙”。历史上是先有城再有楼,如今“楼”已经数次重建,并越建越高;“城”却逐渐残破,现仅存一段遗址。明代的威海卫城墙以砖石砌成,高3丈,厚2丈,作为军事设施的明城墙在威海城市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盆景园的规划中对明城墙遗址采取了积极主动的保护策略。在盆景园北入口,结合明城墙遗址,用古城地图、威海历史和人物雕塑的形式,向市民展示威海的历史变迁,同时在古城墙周边运用疏林草地,局部种植低矮灌木的处理手法,使城墙遗址更为明显地展现在市民面前,使其历史价值得到应有的认知。景区北部的温室由于毗邻明城墙,在立面设计中也增加了城墙的设计元素与之呼应。(图7)历史信息的传递与叠加,使得环翠楼公园更新具备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原有历史信息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信息,新旧之间具有相应的文化渊源。

2丨环翠楼的历史变迁

3丨上世纪末的环翠楼公园

4丨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总平面图

5丨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鸟瞰图

6丨新环翠楼

7丨温室及北入口设计

8丨茶室设计

3.2 地域性策略

地域性原则就是在充分考虑公园现状条件和公园特色等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公园现有的空间形态结构、景观体系及其深厚的传统景观风貌,因地制宜,使得综合公园在改造更新后仍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地域特征不仅表现为地理因素(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气候等)的影响,而且要求反映民族、生活、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在盆景园的规划设计中,无论是在景观设计还是建筑单体设计中。都始终尊重及传承威海的地域风格。盆景园内的单体建筑风格与环翠楼相统一,体现的是明代胶东特色。(图8-9)新环翠楼的斗拱是很有胶东特色的建筑载体,盆景园的建筑是卷棚硬山顶官式建筑,布局自由、灵活,依山就势以游廊彼此衔接。并装饰以色彩明艳的旋子彩画。在细部处理上汲取了威海民居的特点,如高檐青瓦,挑角脊顶,屋檐上雕飞禽走兽,天窗的中式格棂等。墙体材料选用胶东民居常用的青色花岗岩毛菇石、剁斧石雕琢石块、以及青砖墙、石头墙。

3.3“绿色”策略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的威海,一贯强调城市生态建设,弘扬城市绿色文明。在盆景园的规划中重视“绿色”设计,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城市文化的呼应。在具体设计中遵循“生态为本,保护优先”的策略,努力使盆景园成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

9丨荫棚设计

“翠”是环翠楼的灵魂所在。新环翠楼的城台采用架空通透的形式,目的在于保留原址中的3棵古树,弥补缺失的景观,城台下面保存着自然地形和此地原有植物、树木,并将室外植被与城台内植被连成一体。遵循了“绿色”的理念,将这绿色融入建筑之中。

“翠”及“绿色”同样是盆景园的灵魂所在。根据盆景园所处的区位环境和气候特征,。通过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将场地内的高差弱化,设计丰富多变的空间环境。在不破坏本身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综合整治。园内地形高程复杂多变,在设计中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其地势变化,因地制宜,将叠水、置石、盆景展示空间以及交通流线合理分布,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及物种多样性,保留了内部的原有树木。并预留了充足的盆景摆放和展示空间。在植物种植上,多采用乡土树种,并对场地内已经被破坏地区生态进行修复,更新后的盆景园仍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3.4 适应性策略

城市综合公园与周边城市环境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综合公园逐渐从“观赏性、静态性”演变为“参与性、动态性”的景观综合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公众的参与性活动。本方案具体从开放与多元两个方面体现盆景园对新功能、新要求的适应性。

盆景园的入口及边界进行了开放设计,使公园真正成为面向大众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提升城市形象。南入口位于环翠楼公园主轴线上,仅以景观小品方式对人流起导向作用;北入口面向城市道路,北入口大门结合玻璃温室整体设计,并在设计中汲取明城墙的元素,表达对场所的尊重。

为实现盆景园功能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在规划中提出产、游结合策略,拓展盆景园生产培育的功能,融观赏游憩于一体,使产外游变成产中游,产与游有机互动,互为唇齿。

4、小结

伊利尔·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人文历史与地域传统对城市景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根深蒂固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景观。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拥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其所属的实体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景观。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实现时空连续性,实际上就是要在设计中体现对城市文脉及地域的尊重。

环翠楼公园已成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她是威海城市的守望者,发展变迁的见证人。在对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规划设计中,尊重文化,体现民俗,保护传统,力求遵循文化保护原则;同时也注重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求,将现代与历史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威海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94页

[2].方程,开放性实践——以一个茶室为例谈传统建筑语言的运用[J].建筑与文化2011.11P109

[1].[加]艾伦·泰特著,周玉鹏等译.城市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紫泥糖厂旧厂区更新设计研究 篇9

关键词:工业遗址;审美变迁;更新设计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老旧的工业厂房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生产方式,逐渐被废弃。新旧城市的不断更替,工业已成为了历史遗留的产物,在不知道如何利用和改造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滞留和移除,但工业遗址又承载着人们对工业时期崇尚的记忆,现存的工业建筑又具有技术、人文、建筑与艺术价值,从而导致了拆与不拆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现代美学的视角下,工业用地的更新和再利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和审美变化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旧工业遗址现状分析

(一)工业遗址的概念

工业遗址是产业结构和景观空间、建筑、活动的遗产,从事工业生产,其历史、人文、科学和技术、建筑和艺术价值,在生产作坊、矿场、仓库、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及工业活动与生产中所提供的住宅、教育设施等。

(二)我国旧工业遗址的现状

我国旧工业遗址的发展也经过全盛、衰落、复兴不同时期的演变,在建国初期,工业行业需要继续发展和转型,在这个时期,工业产业得以迅速发展。随着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产业的大规模调整,以及信息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在扩张与更新的同时,旧城改造也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之一。而工业遗址改造也逐渐走入城市更新的视野当中,从而新建及扩建了大量的工业用地,其中多数变型成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有极少部分则变成艺术中心、艺术工作坊、创业创意产业园及各种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商业基地,它们融会贯通了创意、商业、艺术等技术做成了一个新型的园区。如中山的岐江公园则将旧船厂改造成为了城市的主题公园,此举便是完美的城市工业用地与新生态工业的完美结合,也是旧工业遗址改造和废旧材料再利用的典范模式。

(三)建筑设计审美的变迁

在人们所设计出来的万千产品中,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成为审美对象的,只有那些体现着某种美学规律、并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产品才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人们的审美兴趣。形式是人们从各种社会现象、自然风光和艺术作品中获得美感的客观依据,没有形式,很难做成成型的设计,设计之美也不可能出现。那么,但凡能够引起人们审美兴趣的事物,在形式上有没有规律可循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美的概述

美是什么?美不是随便的存在,而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实践的认识,从人的生存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去发现、定义、表现并提取,包括一般物质和具体形式,以及与丑陋固体元素相对立的东西。

(一)新旧时代不同的设计审美

在工业革命的时期,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如何才能使得我国工业繁盛起来,而那个年代的建筑设计大部分是为工业产业而设计的。当时提倡的是“粗糙之美”,一些厂房的建筑设计多以厚实粗糙的砖石外墙和钢架结构为主,为的是让建筑外墙豪华坚实。然而18世纪中叶,消费观念均觉得“以贵为美”,从不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与材料的再利用,空间浪费严重,资源回收再利用率低。

在进入当今21世纪繁荣昌盛的时期,现代的设计师却越来越注重建筑材料的环保与废旧物的再生和再利用,同时注重文化底蕴的传承和体现,特别是在建筑物的设计中体现。在人们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当今设计中,物质追求在稳步上升,然而对于国家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则是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存与修复,从而彰显我国的繁荣昌盛。建造住宅房屋不仅是给人们生活提供遮风挡雨之用,更多地是提升他们的审美观念,使得建筑物成为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就是现代对于建筑设计之美的定义。

(二)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艺术审美价值

旧厂房的改造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在原有的开放空间中,设计师可以发挥到极致。在一般情况下,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渗透性,这将更容易产生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厂房的外观一般比较整洁,有一个大面积的窗户,有效地解决了照明问题,使得整个空间通透敞亮。在此过程中,保持工业美学原有的砖墙和裸露的柱子、管道、重型钢门、旧机器等从最原始的空间散发出具有创造能力的新空间。而引入新的艺术构想和独特手法,则使旧工业建筑散发出现代艺术气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人们展现出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欣赏厚重的历史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即新旧结构的理性对接、新增精细工艺与旧工业设备的强烈对比、现代品位与岁月留痕巧妙呼应等充满矛盾的因子。正是通过引入“旧”和“新”的元素,使得现代艺术在遥远的工业文明发展传播在整个历史时间和空间。

四、更新与再利用探索

我国旧工业遗址的更替与再利用已经到达了一个发展热潮时期,在广州这个旧工业厂房居多的地区上处于一个不断探索与取点试点的状态。在对于主要城市的工业遗址现状的研究分析时,发现这些工业遗址都具有共同的特征,由于闲置、厂房生意失败或者厂房搬迁,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城市发展中未能起到显著的作用。番禺紫泥糖厂作为广州市现存工业遗址规模较大的厂区,因其区位毗邻佛山市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周边环境为广州工业遗址更新与再利用创建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这不仅在广州,即便能结合这一模式在两广地区城市发展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建筑立面的改造

本项目紫泥糖厂改造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整体质感,以及建筑和工业区的基本布局。原有建筑元素的提取,保持适当的原始破旧的砖墙,暴露的建筑内部结构,原厂机械部件展现了工业时代的气氛在工业建筑立面改造上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除保留原有的元素之外,引入新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手法,充分利用了废弃的建筑材料,坚持不外送废材,并且把废材用于改造建筑的形式,使旧工业建筑兼具现代气息与地域特色,以新的建筑审美视角来审视和欣赏工业建筑立面的美感。此外新旧结构的理性结合,增加了现代建筑工艺与旧工艺形成的强烈对比,产生现代审美与旧时浓厚工业审美气息相呼应而散发出新旧工艺碰撞的花火与和谐的气息,使原有建筑元素的保留奠定了建筑装饰基调的大方向,而新加入的结构与原有的结构也将得到更好地融合。

(二)建筑内部的改造

老旧的工业厂房遗址,是现代设计师比较感兴趣的改造地点,因为它蕴含着丰厚的工业时代气息和当时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当时传统工业厂房建筑的占地面积较大,建筑用材较多,如果把它直接推平重新再建,不仅产生大量的材料浪费并且极其不环保。然而在紫泥糖厂员工宿舍的改造上,首先遵循了保留建筑群体和结构,在外装饰和内部进行改造,保留了旧工业时代纯粹的砖墙外表,顶部增加瓦片做成坡屋顶的形式,外墙增加了大面积的玻璃门窗进行装饰展示作用。对工业厂房的结构处理,由于主体结构的原始结构坚固,空间大而灵活,建筑规模大,拆迁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体现出工业美学实用的设计理念和价值特征。因此通过拆除部分原有的楼板,露出里面的承重体系,突出简洁有力的工业美感;做成挑高式的空间布局,最后根据各个功能的特点重建厂房外部特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拆除旧结构换上具有现代感的新结构,并利用拆卸下来的废材进行装饰再利用变身为高端精品酒店(图1)。

(三)废材再利用的装饰美

对于一般的建筑改造来说,拆卸后的废材是最令设计师头痛的事情,如何才能使得建筑改造的材料源于建筑用于建筑成为了当今设计师讨论的重要话题。而今却在紫泥堂中发现了这一环保特点,紫泥堂坚持把拆卸的建筑材料用于建造艺术园区的建设中,秉着不往外运送建筑废材的原则,在改造建筑当中废弃材料均由混凝土、碎块红砖、钢筋以及石板等,在紫泥堂厂随处可见把废弃的材料用于建筑及景观小品的装饰中去,大块的混凝土拆卸下来,可以在场地景观布局上用作平台和楼梯的搭建以及道路展示标识和建筑的logo(图4、5),碎块红砖及小石头均融于混凝土中作为景观小路的铺装(图2),然而最令人头痛的钢筋则做成了艺术园区里随处可见的装饰景观雕塑小品(图3)。这一设计手法充分利用了废弃的建筑材料,同时在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园区内保留了旧工业时代工业厂房的浓厚气息,让人们在品味艺术园区风貌的同时,能回忆并感受到当时工业时代的文化气息。此外新旧材料的理性融合,增加现代工艺与旧工艺形成的强烈对比,产生现代审美与岁月沧桑巧妙呼应等充满矛盾的因子,使原有建筑元素的保留奠定了建筑装饰基调的大方向,最终形成新型材料与原有材料的充分融合。

如今,在繁华的城市里总有着一片人们似乎遗忘或丢失的土地,而这片土地或许在许久以前曾是一片繁华而著名的地方,现在我们将赋予它崭新的能量。在现代美学的视角下,不论机械器件、建筑、废旧的工厂,旧工业遗址都是承载着城市历史的变迁以及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人文生活的延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广州的旧工业遗址进行审美的变迁和有序的开发,从更新与再利用两个层面进行规划研究,既保护了工业时代原有的风貌,也为广州乃至广东城市更新建设及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代的审美不再以豪华高贵为美的主要形式,现代的建筑美更多讲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及具有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代工业之美。如今,旧工业遗址的改造不仅是一个城市更新的趋势,更是设计艺术审美的变迁。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04

[2]水石国际.城市主题产业园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0

[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10

[4]刘亚光.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和再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

[5]徐光.旧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与案例分析).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3

[6]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7]隈研吾.负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

[8]日本柱式会社新建筑社.现存建筑改造(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

[9]卡罗恩.可持续的建筑保护——现存建筑绿化改造.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

[10]彭颖,叶卫良.室内装饰构造.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10

[11]祁嘉华.设计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5

作者简介:

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的探讨 篇10

一、前言

自从1986年, 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镇、村进行保护, 各地开始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和保护工作。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保护方法日臻成熟。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公布实施, 标志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再一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古镇木渎, 作为苏州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其保护工作开始于1998年, 并于1999年着手编制第一轮保护与整治规划。该规划对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总体规划, 提出了“保护古镇, 建设新区”的方针, 使现代化建设避开古镇区, 为保护古镇区的整体格局与风貌创造了条件。随后经过几年的保护与建设的实践,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于2005年又开始了第二轮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编制, 这次规划延续上一轮规划的正确方针, 同时修正解决上一轮规划中的不足与出现的新问题。在过去10余年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木渎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的经验。

二、木渎古镇的历史与现实

(一) 木渎古镇的历史沿革与历史遗存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 地处太湖之滨 (见图1) , 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木渎发轫于吴越, 三国时沿胥江两岸形成集镇, 至北宋时, 已设木渎镇。明清期间, 木渎是苏州至太湖黄金水道上最大的商埠。据载, 鼎盛时期镇内居民稠密, 商贾云集, 中市、下塘、山塘、东街等渐成市肆, 其时形成的镇区格局一直保留至今。

木渎古镇的总体空间格局遵循了江南古镇“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的空间组织原则。两条主要河流胥江与香溪构成人字形骨架, 街道、建筑沿河流展开, 构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古镇区内河街平行, 河路相间, 自然巧妙地把水、路、桥、房连成一体。其中永安桥、西津桥等众多古桥和延绵7000多米的石驳岸, 50多处河埠头, 组成了木渎古镇苍古的水上风景 (见图2) 。

(二) 木渎古镇的发展困境

木渎古镇区现存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 有着上百年的历史, 无论是建筑质量还是内部生活质量, 都已无法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要, 成为木渎的“衰败地区”。古镇区的衰败包括物质性老化、社会性衰败和功能性衰退三个方面。

1. 物质性老化

物质性老化主要表现为房屋老化和基础设施不足。根据调研, 古镇区房龄平均都在50年以上, 其中多数传统民居的房龄有近百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 加上居民的随意搭建、加建, 增加了建筑密度, 也加快了主体建筑的破坏速度。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特别是上、下水问题, 一直是我国老城区、老镇区中较难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古镇区传统民居内自来水供给不足, 几乎没有下水系统, 居民的一部分用水还要依靠附近的河流, 生活污水也几乎直接排入河流中。这不但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健康隐患, 也影响了古镇区的生态环境 (见图3、图4) 。

2. 社会性衰败

社会性衰败主要表现为房屋的空置、居住人口的老龄化和贫困化。由于老镇区物质环境的衰败和居住人口的增加, 老镇区日显拥挤, 那些有较高收入、经济能力较好的家庭逐渐搬离该区, 他们迁出后的空房或者因为质量太差无法使用而空置, 如山塘街5号 (见图5) ;或者以较低的租金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 如南街19号 (见图6) 。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 或没有经济能力离开该区。于是, 老镇区经历着阶层的过滤, 即原有中产阶层的离开和新的贫困阶层的渗入。老镇区在城市社会空间上逐渐显现出城市贫困阶层集聚的特征, 逐渐成为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段。

3. 功能性衰退

正因为物质性老化、社会性衰败, 使得古镇区功能也发生衰败, 古镇区经济停滞不前。1998年以前, 古镇区范围内, 除了居住以及为日常生活服务的一些零售商业以外, 很少有其它社会、经济活动, 功能较为单一。低劣的物质环境正是低收入与缺乏投资等深层次问题的真实表征, 由此而产生的消极观念进一步削弱古镇区的经济和竞争能力, 形成恶性循环。

正是因为木渎古镇区存在的上述各种问题, 改造古镇区, 并充分利用古镇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复兴古镇区的经济, 使之焕发新的活力, 成为当前古镇区更新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

古镇的更新与保护是两个不可避免的相互对立的过程:前者力求适应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 而后者则试图限制变化, 以保护古镇区和历史建筑的特色。不过正如林奇所言:“为了现在及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遗迹的变化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胜过对神圣过去的一种僵化的尊重。”实际上城市中物质形态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不能改变的环境会招致自身的毁灭, 正如一个停止生长的生物体只能走向死亡。

古镇的发展和复兴, 离不开经济的投入与物质的更新。可以说, 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古镇更新的目标, 也是着手进行更新的动力。通常, 不管在怎样的目的驱动下, 将资金投入到古镇时, 才意味着古镇更新过程的真正开始。也只有资金的投入和经济的改善, 物质的改善才能维持下去。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都需要有相应的使用功能, 才能持续不断地为维护这些建筑提供所需资金。因此, 只有资金投入与物质更新的有效结合, 才能保持古镇区的持久振兴。

参考木渎古镇区10余年来的发展经验, 笔者将古镇的更新策略总结为两部分:经济策略和物质更新策略。

(一) 经济策略

资金的投入、资产的开发是古镇区复兴的必要条件。古镇区的复兴需要对该区的基础设施给予足够关注, 来促进经济增长并鼓励更好地利用历史建筑。以旅游开发为先导的振兴策略是一般惯用的手段之一。旅游开发项目背后的目的和动机千差万别, 许多旅游开发项目常常出于对地方条件的利用。一般来说, 以旅游开发为先导的城市传统区域, 往往起因于政府、社会对该地区发展潜力的认可和投机利用。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在城市传统区域, 如古城区、古镇区、历史街区的保护中, 开发有可能带来对历史遗迹的破坏, 开发与保护矛盾难以调和。但笔者认为, 只有开发才能阻止传统区域的进一步衰败, 才能给传统区域注入新的活力, 才能真正意义上地保护历史。有一点必须明确:旅游开发不是目的, 而是振兴传统区域的手段。通过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 可以改善并提供新的公共设施, 保护传统区域的物质文化环境;可以利用新的经济活动来替代或补充传统区域内那些业已衰落或甚至已经消失的功能, 使地方经济多样化, 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对居民而言, 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幸福感。

木渎的发展也是如此。自开发旅游业以来, 木渎用了10余年的时间来打造“中国园林古镇、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这个品牌, 彰显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个性。利用木渎古镇的历史文化、物质环境, 并通过导入新的功能来克服古镇区的衰败。一方面在古镇区内建设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 发展那些增加吸引力、利于吸引游客的支撑项目, 如购物、餐饮和住宿设施;另一方面建设并维护适宜的基础设施, 如道路、电力系统、上下水系统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事实证明, 保护古镇、发展旅游对木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修复古镇的过程中, 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 而且极大地改善了木渎人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旅游业的发展, 带来了客源、资本和信息, 加速了城镇城市化、现代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2008年, 仅木渎古镇区和灵岩山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150多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

最后, 参考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开发旅游业的经验, 目前普遍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在开发初期就考虑到并作出预测与预防措施:1.保持地区特色, 提高竞争能力, 避免与其它历史城镇的雷同;2.平衡投资发展旅游业与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两者之间的矛盾;3. 旅游开发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 物质更新策略

对木渎古镇区中的历史遗存进行保护, 进而通过旅游开发来对其进行复兴, 都需要保护与整治古镇区的物质环境, 包括所有建筑、街道、河流等物质要素, 来阻止古镇区的物质环境进一步衰败, 保证整个古镇区各部分协调发展, 功能互补。

在古镇区中, 我们衡量一个更新项目是否合适的主要标准是“和谐”, 即创造一种视觉上的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一定是指“同质”。理查德·罗杰斯就不认同只有模仿周围环境风格才能达到文脉和谐的观点, 他认为, 和谐能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 并明确了两种获得文脉和谐的方法:其一是文脉统合, 其二是文脉并置。另外被普遍认可的第三种方法是文脉延续或传统转型、演变。

1. 文脉统合

文脉统合即意味着复制或者模仿周围的风格, 在我国历史城镇、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存在着大量采用文脉统合方法的实例。过去10年木渎古镇区的更新项目中, 大多数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见图7) 。

利用一个地区当地的建筑形式、建筑元素和建筑风格, 以重现当地很久以前的风俗习惯, 表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色, 这种方法在旅游景点、旅馆和休闲设施中最为盛行。在过去的20年里, 特别是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地区, 出现了众多利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建筑。

然而, 这种方法也不是没有非议的。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告诫说, “仅仅重复过去的某一特点会形成乏味的将来”。因为对当地建筑特点的直接模仿, 会使整个城镇或街区的建筑风格同质化, 从而导致它试图保留的特色淡化和削弱。保持文脉统合的做法还可能堕落成为一种肤浅而没有前途的“赝品”, 是一种对传统过于表面化的复制。这种设计“模糊了真实和虚假历史之间的界限, 使人在歪曲的文脉中欣赏”。

2. 文脉并置

文脉并置意味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并置于同一个的场所中。一般认为, 这种方法容易破坏历史环境的整体风貌, 难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但罗杰斯认为和谐的秩序来源于“不同时代建筑的并置, 其中每一个都是自身时代的表达”。为了阐明他的观点, 他曾多次引用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例子:在那里, “人们的远见使得他们敢于把一座新的高质量的建筑放在一座已臻完美的老建筑旁, 并因此完全改变了本已完善的空间文脉”。

上海新天地、宁波老外滩这两个历史街区的更新就采用了文脉并置的方法。在尊重原有城市文脉的基础上, 新建筑有其自身的美学完整性, 充分表现时代精神, 在风格上没有对周围的地方文脉作出让步。这些新建筑提升了这两个历史街区的质量并发展了一种新的个性, 新、老建筑在愉快的和谐中并肩耸立 (见图8、图9) 。

3. 文脉延续

文脉延续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引申。与现代主义和过去彻底决裂的主张不同, 后现代主义强调各个时代之间的连续性, 而非不同。在现代主义盛行时期, 建筑变得国际化, 不再局限于本地特有的材料和营造方法。与此相反, 后现代主义允许并鼓励更多的宽容, 对差异性和场所性给予尊重, 更加注重城市或场所的历史延续性。从建筑角度看, 后现代主义更注重先例和传统的合理化。

文脉延续是对传统文脉的诠释, 而非模仿, 它是与传统文脉之间的一种更为积极的联系。麦科马克指出, “建筑应当满足几个层面的认识, 包括过去, 所以应当将过去转化为现在的一部分而不是僵化地利用它”。

在木渎古镇, 有一个居住区的建筑设计, 就很好地诠释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设计师提取了“粉墙、黛瓦、坡顶”这三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元素, 通过在一、二层采用批檐、清水砖墙等, 在视觉上减少建筑的体量感, 使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达到延续文脉又满足现代需求的标准。

当然, 文脉统合、并置、延续这三种文脉传承方法并非相互独立, 实际上它们是一个统一体, 统合和并置分置两端, 而延续则处在中间。一般来讲, 一个理想的古城区、古镇区或历史街区的开发项目都会包括两种甚至三种文脉传承方法, 在新旧之间形成了各种契合或对抗的对应关系。

木渎古镇区现状的建筑种类较多, 有古典园林、传统院落, 也有普通低层民居和板式多层住宅。但其中大部分建筑或者由于质量问题不能适应现代生活, 或者由于风貌问题不能与古镇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在过去十余年的保护和整治过程中, 已经对部分建筑进行了整修。但由于大多采用了文脉统合的更新方式, 目前古镇区的建筑风貌趋向于清朝时期的古典风格, 大量的仿古建筑使古镇区缺少了历史的真实性。因此, 在今后的整治过程中有必要采用文脉并置、文脉延续的更新方式, 来达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古镇区的和谐共生。

四、结语

对城市传统区域, 如古城区、古镇区、历史街区保护的要求最终应该与合理的经济模式和商业目标相吻合, 如果一个传统区域只有在法律与规划法规的保护下才能存在;如果过去的历史只是像文物一样被搁置在玻璃之后, 仅供人们参观、仰慕;如果历史和艺术没有作为活生生的存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那么这个区域只会是一个丧失实用价值的、缺乏活力的区域, 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最终将导致不可避免的消亡。因此, 在振兴城市传统区域的过程中, 必须把历史遗产、传统文化和场所感与当代的经济需求、政治和社会状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人民政府.吴地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古镇木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土]塔内尔·厄奇.张玫英董卫译.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人类乳头状病毒下一篇:基础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