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乳头状病毒(精选7篇)
人类乳头状病毒 篇1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前驱病变,相关文献报道[1],CIN发展为浸润癌几率为正常情况的7倍,其中CIN I级、CINП级和CINШ级发展为癌的危险分别是15%、30%和45%。目前,对宫颈癌及CIN的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尤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2]。因此,HPV检测倍受人们的重视,但大多为原位杂交或PCR方法对新鲜组织或脱落细胞中特定HPV亚型的检测,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CIN石蜡包埋组织中HPV分型检测尚鲜见报道。笔者的研究拟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78例经病理证实的CIN病例进行HPV分型检测,探讨HPV亚型与各级别CIN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预测疾病的进展、判断愈后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研究78例宫颈CIN(包括CINⅠ级28例、CINП级25例、CINШ级25例)石蜡包埋组织均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6~2009年经病理证实的存档病例,所有病例均行HE染色复查筛选,年龄22~72岁,平均(39.1±4.9)岁,标本取材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
1.2 材料与试剂
HPV分型检测试剂盒为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检测的HPV亚型包括18种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和5种低危型(6、11、42、43和44)。阳性对照为亚能(深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HPV35阳性病例,空白对照以蒸馏水取代DNA提取液。
1.3 实验方法
宫颈CIN石蜡组织标本4μm切片5片置EP管底,加入裂解液100μL,100℃水浴10 min后立即1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中层DNA溶液5μL加入含有通用引物的20μL 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PCR扩增条件为:50℃15 min,95℃10 min,94℃30s,42℃90 s,72℃30 s,40个循环后72℃延伸5min。将固定了23种探针的膜条标记后与PCR产物一起放入6 mL杂交液A(2×SSC,0.1%SDS)中,100℃变性10 min后置于51℃杂交箱进行杂交1.5h,杂交后将膜条置51℃预温的洗涤液B(0.5×SSC,0.1%SDS)漂洗5 min,再用POD酶溶液(1∶2 000)于室温轻振摇30 min,A液摇洗2×5 min,C溶液(0.1 M柠檬酸钠)洗涤2 min,然后放入新配的显色液中显色20 min后肉眼判读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果判读
阳性内对照(PC)位点出现蓝色斑点显示结果为有效结果,本研究的阳性对照为HPV35阳性,阴性对照未见显色。受检样本的阳性在对应的HPV亚型探针位点出现蓝色圆点(附图)。
注:PC为阳性内对照,均出现蓝色圆点。阳性对照显示为HPV35阳性,阴性对照未见显色。基因膜芯片阳性显示为蓝色圆点,出现在相应的HPV亚型探针区域
2.2 CIN病例中HPV感染率
在本研究的78例CIN病例中,HPV阳性53例,阳性率为67.9%。其中CINⅠ级28例中HPV阳性13例,阳性率为46.4%;CINⅡ级25例中HPV阳性16例,阳性率为64.0%;CINⅢ级25例中HPV阳性24例,阳性率为96.0%。HPV阳性率随着CIN级别升高而增加,CINⅢ级明显高于CINⅠ级和CINⅡ级(P<0.05),但CINⅡ级与CINⅠ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CIN中HPV高、低危亚型的分布
本研究除CINⅠ级存在2例单纯HPV低危亚型感染,CINⅡ级和CINⅢ级各有1例HPV高、低危亚型复合感染以外,其余均为HPV高危亚型单一或者多重感染。
2.4 CIN中检出HPV亚型的频度分布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的23种HPV亚型中,共检出了13种(HPV6、11、16、18、31、33,45、51、52、56、58、59和66)。在各级别CIN中,HPV16和58亚型均感染率最高,其中HPV16为最常见的感染亚型,CINⅠ级、CINⅡ级和CINⅢ级的感染率依次为14.3%(4/28)、20.0%(5/25)和52.0%(13/25)。HPV58是第2常见感染亚型,CINⅠ级、CINⅡ级和CINⅢ级的感染率分别为10.7%(3/28)、12.0%(3/25)和28.0%(7/25)。随着CIN级别不同,所感染的HPV亚型亦有区别,CINⅠ级感染的HPV亚型依次(递减)为HPV16(4/28)、HPV58(3/28)、HPV52(2/28)、HPV66(1/28)、HPV6(1/28)和HPV11(1/25);CINⅡ级为HPV16(5/25)、HPV58(3/25)、HPV18(3/25)、HPV52(2/25)、HPV33(1/25)和HPV51(1/25);CINⅢ级为HPV16(13/25)、HPV58(7/25)、HPV33(4/25)、HPV18(2/25)、HPV31(2/25)和HPV52(1/25)。
2.5 CIN中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
在HPV阳性的53例样本中,单一HPV感染44例(83.0%),双重HPV感染8例(15.1%),三重HPV(HPV16、33和59)感染1例(1.9%)。其中在CINⅠ级HPV阳性的13例中,单一感染12例(92.3%),未见双重感染,三重感染1例(7.7%);在CINⅡ级HPV阳性的16例中,单一感染15例(93.8%),双重感染1例(6.2%),未见三重或以上多重感染;在CINⅢ级HPV阳性的24例中,单一感染17例(70.8%),双重感染7例(29.2%),未见三重或以上多重感染。所检出的13种HPV亚型中,除了HPV31只见双重感染以外,其他亚型均存在单一感染。
3 讨论
目前,对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宫颈癌的发生与其他肿瘤一样,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多阶段、多途径的发展演进过程。而至今得到公认的是宫颈癌从CIN逐步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作用因素,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2]。因此,HPV检查在疾病诊断以及妇女健康普查中都倍受人们的重视,检查方法多样化,而近年发展起来的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是集基因扩增和核酸杂交技术于一体,针对HPV E1基因设计通用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23种HPV亚型(包括18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和5种低危亚型HPV6、11、42、43、44)探针杂交,通过显色直接肉眼阅读感染的HPV亚型,具有高通量、高敏感性、强特异性的特点。此技术目前多应用于新鲜组织标本或者脱落细胞的HPV分型检测,用于石蜡标本检测尚少见报道,而笔者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中HPV分型检测的可行性,可以作为病理诊断的辅助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笔者研究检测的78例CIN病例中,HPV的感染率高达67.9%。其中CINⅠ级、CINП级和CINШ级的HPV检出率分别为46.4%、64.0%和96.0%,结果显示,CIN患者存在着极高的HPV感染,且随着病变级别的上升HPV感染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与LIU等[3]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各病变组的HPV感染率比他们报道的稍低。该结果恰好解释了HPV感染是宫颈CIN逐步发展的必要因素,在低度病变组(CINⅠ)中,部分患者存在HPV感染,当机体免疫清除不利时,HPV病毒得以持续感染,与宿主肿瘤细胞相整合,分别与细胞内肿瘤抑制物p53、p Rb结合使肿瘤抑制物失活,宿主细胞中原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异常增殖[4,5,6]。在CINⅢ级,HPV感染率明显高于CINⅠ级和CINⅡ级,也进一步证实了HPV持续感染是CIN逐步向前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笔者的研究结果发现,53例HPV阳性中有51例为高危型(96.2%),此结果解释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CIN(尤其是高度病变CINП级、CINШ级)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宫颈CINⅠ级中也出现高危型HPV感染为主,13例HPV阳性病例中仅2例为单纯低危型,与现有报道[7,8,9]CINⅠ级主要感染低危型的HPV6和11亚型不完全一致。分析对比各个研究的实际情况,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点:(1)HPV感染存在地区差异,可能在广西地区各级别CIN患者中均以高危型HPV常见;(2)所选的病例数仅有28例,不一定能全面代表CIN I级HPV感染的整体分布情况;(3)提示CIN I级感染HPV高危亚型的患者具有更进一步往高级别CIN,甚至宫颈浸润癌发展的可能,其预后可能较差。因此,应该对此类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和定期复查。
与WILEY[8]和SASLOW等[9]的文献报道相一致,笔者研究的CIN病例中,HPV16为最常见的HPV高危亚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型别,且随着CIN级别上升其感染率逐渐升高,当到达CINШ级时,HPV16感染率超过50%,可见HPV16是导致CIN发生和病变向前发展的最主要亚型。仅次于HPV16的高危亚型是HPV58,这与GUO等[10]研究结果相一致。但频度位于第3及之后的HPV亚型分布在本研究CIN各级别中未见明显规律,可能预示HPV感染具有竞争性,随着CIN级别的上升及机体免疫力的增强,致病力较低的HPV亚型竞争能力较弱,易被机体免疫清除,仅存致病力较高的HPV持续感染而导致疾病向高级别进一步发展。
目前,学者们对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与宫颈疾病之间的关系持不一致的观点。陶萍萍等[11]的研究认为,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呈正相关性,随着宫颈病变级别上升多重感染率呈增加趋势。然而与之相反,CHANG等[12]的研究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上升,多重感染率趋于下降,且宫颈鳞癌HPV感染倾向于单一高危型。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级别CIN中均多以单一感染占优势,多重感染在CINⅠ级和CINⅡ级中的比率未见明显差异,而在CINⅢ级多重感染的比率明显高于CINⅠ级和CINⅡ级。这与前者结论一致,多重感染提示机体免疫机制清除病毒不利,是病毒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病情的进展,最终发展为高级别CIN甚至宫颈癌。
综上所述,基因芯片技术可以作为临床病理诊断的辅助手段,并且具有独特的优点。利用此技术对HPV进行分型检测,根据感染的亚型预测CIN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有利于为CIN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评估CIN的手术效果和药物疗效,同时还能够针对性地指导HPV预防疫苗和诊断疫苗的开发,最终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石蜡包埋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别对CINⅠ级28例、CINП级25例、CINШ级25例病理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CINⅠ级HPV阳性率为46.4%(13/28),其中单一感染12例,三重感染(HPV16,33,59)1例;HPV亚型的感染频度依次为(前3位):HPV16(14.3%)、58(10.7%)和52(7.1%)。CINП级阳性率为64.0%(16/25),其中单一感染15例,双重感染(HPV11,18)1例;HPV亚型的感染频度依次为(前3位):HPV16(20.0%)、58(12.0%)和18(12.0%)。CINШ级HPV阳性率为96.0%(24/25),其中单一感染17例,双重感染7例(HPV16和58双重感染为主,共3例);HPV亚型的感染频度依次为(前3位):HPV16(52.0%)、58(28.0%)和33(16.0%)。结论 HPV16和58是广西地区各级CIN中最常见的感染亚型,HPV分型检测能够早期发现病原并且指导后续的治疗;基因芯片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应用于病理石蜡包埋组织HPV分型检测。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基因芯片技术
参考文献
[1]LANG JH.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J].China J Obstet Gynecol,2001,36(5):261-263.Chinese
[2]CHEN W,ZHANG X,MOLIJN A,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type-distribution in cervical cancer in China:the importance ofHPV 16 and 18[J].Cancer Causes Control,2009,20(9):1705-1713.
[3]LIU X,ZHANG S,RUAN Q,et al.Prevalence and type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women with cervical lesionsin Liaoning Province[J].Int J Gynecol Cancer,2010,20(1):147-153.
[4]MINAGUCHI T,YOSHIKAWA H.Molecular mechanism of cer-vical carcinogenesis[J].Gan To Kagaku Ryoho,2010,37(1):18-22.
[5]LAGUNAS-MART魱NEZ A,MADRID-MARINA V,GARIGLIO P.Modulation of apoptosis by early human papillomavirus proteinsin cervicalcancer[J].Biochim Biophys Acta,2010,1805(1):6-16.
[6]OH KJ,KALININA A,BAGCHI S.Destabilization of Rb by hu-man papillomavirus E7 is cell cycle dependent:E2-25K is in-volved in the proteolysis[J].Virology,2010,396(1):118-124.
[7]范文生,李亚里,杨怡卓,等.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745-747.[7]FAN WS,LI YL,YANG YZ,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humanpapillomavirus in paraffin-embedded cervical lesion tissues bygene clip technology[J].Chin J of Nosocomiol,2009,19(7):745-747.Chinese
[8]WILEY D,MASONGSONG E.Human papillomavirus:the burdenof infection[J].Obstet Gynecol Surv,2006,61(Suppl 1):3-14.
[9]SASLOW D,CASTLE PE,COX JT,et al.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HPV)vaccine use toprevent cervical cancer and its precursors[J].CA Cancer J Clin,2007,57(1):7-28.
[10]GUO J,ZHAO F,LIU R,et al.Prevalence and type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in women from Datong[J].Scand J Infect Dis,2010,42(1):72-75.
[11]陶萍萍,卞美璐,李敏,等.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探讨[J].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2):94-96.[11]TAO PP,BIAN ML,LI M,et al.Correlation of multiple HPVinfection and cervical dysplasia[J].Chin J Clin Obstet Gynecol,2006,7(2):94-96.Chinese
[12]CHANG DY,CHEN RJ,LEE SC,et al.Prevalence of singleand multiple infection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es in variousgrades of cervical neoplasia[J].J Med Microbiol,1997,46(1):54-60.
人类乳头状病毒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39例患者, 年龄分布为18~75岁, 平均年龄43.5岁, 病程有1个月~15年。将此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选取41例非宫颈癌的正常人群, 所有患者在取材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线信息经调整后,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1]
采用TCT检测或者宫颈刮片的手段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1.3 研究方法[2]
对所有患者进行HPV的检测 (采用以杂交技术建立的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 。对有疑问的进行复查, 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4 结果判定[3]
如果检测的每张膜条的阳性对照PC位点出现有蓝色斑点, 即视为有效。检测过程中需设立阴性对照, 如果阴性对照的杂交膜条上只有PC位点出现蓝色斑点, 则视为成功。HPV的亚型可通过其在膜条上出现蓝色斑点的位置来确定。
1.5 统计学方法
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 采用非参数检验 (Z检验) 。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检测HPV感染的结果
见表1。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
可见, 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人群中,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检出率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而且随着病人原发灶分化程度的降低, 淋巴结中的HPV DNA检出率上升, 也有可能是因为患者病例数较少, 还没有发现其他有关淋巴结HPV D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显著相关性。
3 讨论
子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 它不仅是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发病率处于第一位的肿瘤, 还是发生在女性身上的各种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的高发区处在一个片状带上, 而且每个省的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常互相连接[4]。宫颈癌的发病特点是:农村发病率大于城市, 山区低于大于平原地区。根据我国所有省、市、区的回顾性调查, 我国女性发生宫颈癌的病死率占总癌症病死率的第四位, 处于女性癌病死率的第二位。不同国家和地区,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也不同。相关文献报道, 我国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大多处于40~50岁, 50~60岁区间发病的比率较小, 60~70岁发病率又有所升高, 20岁以前未发生性行为者或者性行为较少者少见[5]。目前对于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但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发生宫颈癌的可能性较大。目前还有研究报道子宫颈癌与性交而传染的某些病毒有一定关系, 如: (1) 人类疱疹病毒Ⅱ型 (HSV-2) , 因为宫颈癌患者中有80%以上的人有HSV-2抗体检测阳性; (2) 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 , HPV特异性抗原的检测提示子宫颈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 (3) 人类巨细胞病毒 (CMV) [6]。因此, 病毒感染越来越引起各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资料分析表明, 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人群中,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检出率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而且随着病人原发灶分化程度的降低, 淋巴结中的HPV DNA检出率上升, 可见,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致癌因素HPV可刺激宫颈鳞状上皮底层细胞增生活跃, 分化不良, 并逐渐形成宫颈上皮的不典型增生, 最终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文献报道从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是一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通常需8~10年。此过程中HPV反复感染和排毒对宫颈管的刺激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组织学和细胞学结果证实的宫颈癌标本中可检测到HPV病毒基因组或基因片段率高达95%[8], 本研究也证实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检出率高达94.8%。综上所述, 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关系密切, 如果能进一步研究清楚HPV与宫颈癌的具体联系, 对临床治疗宫颈癌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岩, 李杰.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1) :39-40.
[2]穆雅琴, 赵富玺, 郭俊成, 等.宫颈癌凋亡抑制因子表达与HPV16/18感染相关性[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12) :1416-1417.
[3]陈丽萍, 刘润花, 赵富玺, 等.宫颈癌组织中CDC6、CDK1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 2008, 16 (12) :2163-2164.
[4]杨滨, 姜囡, 杨帆, 等.子宫颈癌患者血清、盆腔淋巴结HPV检测及其相关性探讨[J].妇科肿瘤, 2011, 19 (1) :130-132.
[5]于冬雁, 薛新春.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J].口岸卫生控制, 2010, 8 (1) :40-42.
[6]贺国丽, 陈春英, 郑碧, 等.子宫颈癌与HPV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9, 16 (4) :306 308-.
[7]沈燕萍, 腾理送, 王晓稼, 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2010, 65 (2) :133-135.
人类乳头状病毒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患者和体检查妇女, 年龄18~62岁。
1.2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妇女宫颈分泌物, 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 随机收录统计1255例标本检测结果。
2结果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妇女宫颈分泌物, 共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Ⅷ型 (16、18、31、33、45、52、56、58亚型) 1255例, 检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75例, 检出阳性率5.98%。
3讨论
本调查表明,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妇女宫颈分泌物,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检出阳性率5.98%, 在妇女中HPV的感染状况, 文献报道各有特点, 根据罗宇迪等[1]报道, 玉林市862例女性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高危亚型检出12个亚型157例次, 高危亚型HPV检出率18.21%, 高危亚型HPV首位是HPV16, 占高危亚型的27.39%, 依次为HPV52占26.11%, HPV58占14.01%, HPV18占10.83%, HPV31占3.18%。根据张春蕾等[2]报道,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670例女职工进行HPV感染检测, 感染率为12.39% (83/670) , 其中单纯高危型感染占78.31% (65/83) 。根据冯淑燕等[3]报道, 厦门市思明区已婚育龄期1026例育龄妇女的宫颈细胞进行DNA定量分析及宫颈细胞TCT检查, HPV感染人数119例, HPV感染率11.6%, 其中高危型HPV感染105例, 感染率10.2%。本调查表明,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检出阳性率相对较低。
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 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 包含约8000个碱基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HPV感染引起癌变与HPV病毒DNA整合入宿主染色体密切相关, HPV的DNA链通常在E1或E2开放读码框内断裂, 使HPV DNA整合入染色体脆弱区, 改变了细胞生长周期的调控机制, 使细胞永生化和对恶性变的防御进一步受到影响[4]。HPV16感染是引发宫颈癌最常见原因, 而与HPV16致癌密切相关的基因为DNA分子上的E2、E6蛋白, E6是病毒癌基因, 它不仅可直接转化细胞, 还可干扰正常细胞的周期调控, 导致细胞无限增殖;E2蛋白是一种特异性DNA束缚蛋白, 可以调节病毒mRNA和其它癌基因的转录及DNA的复制[5]。值得注意的是, 并非所有感染HPV的妇女都会发展为宫颈癌, HPV感染上皮细胞后, 可以呈游离状态持续存在于染色体外, 不引起任何病变, 或引起良性病变[6]。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有学者认为, 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采用抗感染治疗可达到预防宫颈癌发生, HPV感染检测已成为筛查和预防宫颈癌的关键问题之一。防治HPV感染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方法简单、准确, 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治疗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罗宇迪, 邓国生.玉林市862例女性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 2 (12) :1270-1272.
[2]张春蕾, 张青, 袁小林, 等.某院女职工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6) :689-690, 692.
[3]冯淑燕, 冯淑玲.1026例育龄妇女HPV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9) :1374-1377.
[4]姚岚.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2221例结果分析[D].导师:金仙玉.大连医科大学, 2011.
[5]王金桃.雌孕激素与HPV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及相关因素研究[D].导师:高尔生.复旦大学, 2004.
人类乳头状病毒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对象
从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随机抽取2 820例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其中, 年龄20岁~30岁患者830例;年龄31岁~40岁患者1 171例;年龄41岁~50岁患者687例;年龄51岁~60岁患者99例;年龄60岁以上患者33例。
1.1.2 纳入标准
①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②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等。
1.2 检测方法
1.2.1 第二代捕获杂交法
第二代捕获杂交法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 (DNA) 水平直接检测引起宫颈癌的元凶, 是目前全球最有效、最准确的宫颈癌早期检测手段;是所有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方法中惟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技术, 同时也获得欧洲CE及中国SDA认证。
1.2.2 核酸杂交技术检测
是一种理想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准确分型检测方法, 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可以快速准确诊断妇女宫颈细胞样本21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存在。
我院采用核酸杂交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不仅能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确诊, 而且还能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分型。其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生物标记的HPV-DNA探针来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互补的核酸链[2]。
对所有患者采取同样的基础治疗与饮食条件, 这些过程由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检测, 并严格执行。
2 结果
2.1 人乳头状瘤病毒各亚型分布
对2 820例患者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感染患者共计1 023例, 其中高危型644例, 低危型124例, 中国人常见亚型89例, 混合感染166例;高危型包括13种, 低危型包括5种, 中国人常见亚型包括3种。见表1。
2.2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年龄分布
在不同年龄段,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0岁~30岁患者中有32.65%感染HPV;31岁~40岁患者中有37.83%感染HPV;41岁~50岁患者中有38.86%感染HPV;51岁~60岁患者中有21.21%感染HPV;60岁以上患者中, 有63.64%例被感染HPV。见表2。
3 讨论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大体上可分为黏膜表面感染和皮肤感染, 但这种差别并不是绝对的。临床表现则多种多样, 感染可以是无症状的, 或产生可察觉到的良性疣, 或产生反复发作的逐渐生长的不易治疗的病理损伤, 还有的可转为侵入性肿瘤, 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感染病毒后潜伏期最短6周, 最长2年[3]。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在30岁以后开始进行HPV-DNA检查, 检查结果为阴性的, 说明没有被HPV感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患子宫颈癌的危险, 可以隔3年再做此项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的, 也不一定就会发展成子宫颈癌, 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将病毒消灭掉, 只是有发展成子宫颈癌的可能。
其感染情况在不同年龄段中呈现明显规律性变化, 60岁以上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率为63.64%, 是所有年龄段中感染率最高的;51岁~60岁患者感染率最低, 为21.21%;20岁~30岁患者、31岁~40岁患者及41岁~50岁患者的感染率相近, 均在35%左右。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女性性生活频率会逐渐增加, 生育的机会也大大提高, 导致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概率大大提高;60岁以上女性虽然性生活频率降低、生育减少, 但是由于自身免疫力的退化, 导致对普通病毒感染抵抗力大大降低, 因此60岁以上女性更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 从而导致宫颈癌、阴道癌的发生。
本文调查结果表明, 60岁以上女性更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 从而引发宫颈癌, 因此, 年龄在60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更加注意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检测, 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发的肛门癌、宫颈癌、舌癌、喉癌等癌症[4]。目前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在人群中最为普遍, 应当加强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检测和治疗研究。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检测效果显著, 适用范围广,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萌, 李娜, 朱广霞, 等.妇科门诊患者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4 (2) :229-233.
[2]陈友军, 唐双阳, 李乐.衡阳地区2 749例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1 (1) :7-10.
[3]魏红, 陈竹, 曾义岚, 等.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预后的影响分析[J/CD].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 2013, 14 (4) :571-572.
人类乳头状病毒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4~34周1 682例孕妇及产后42 d到门诊复查的53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8.6±6.7)岁,83%为初产妇,将2 221例孕妇及产后妇女以30岁为界分为19~30岁组和31~40岁,以5岁为一年龄阶段分为<25岁组、25~30岁组、31~35岁组、36~40岁组及>40岁组,以同期1 067例非孕期宫颈癌筛查妇女作为对照组,至少有2年的性生活史。所有研究对象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病史及孕妇无习惯性流产病史,B超未发现胎盘异常情况。
1.2 方法
用专用试管采集宫颈管口标本,检测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采用美国Digene公司最新的HR-HPV检测技术———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ybrid capture,HC)进行检测。当检测出HR-HPV DNA≥10 ng/L时即可以判定HR-HPV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HPV感染率比较分析
妊娠后、产后及对照组HPV感染率分别是14.92%、10.20%及11.34%,妊娠组与产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0 7,P=0.005 7),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0 8,P=0.007 5),产后组与对照组相比(χ2=0.473 7,P=0.491 3),见表1。
2.2 妊娠及产后妇女两个年龄阶段的感染情况比较
以30岁为界线,40岁前两个年龄阶段的孕产妇感染率相比,19~30岁与31~40岁相比,31~40岁感染率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0 9,P=0.093 0)。见表2。
2.3 妊娠及产后妇女不同年龄阶段的感染情况比较
以5岁为一个年龄阶段分成5组,感染率以<25岁阶段、36~40岁阶段及>40岁阶段相对较高,而25~30岁及31~35岁阶段相对平稳,整体呈现先高后低再度升高的趋势。<25岁组与25~30岁及31~35岁相比感染率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0 9,P=0.204 4;χ2=0.506 2,P=0.476 8),36~40岁组与25~30岁及31~35岁相比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01 2,P=0.000 6;χ2=5.7911,P=0.016 1)。见表3。
3 讨论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国内外专家认为宫颈癌的发病与性活跃、性生活早、早年分娩、多产高危型HPV感染等有关[2,3]。目前众多研究者认为HPV-DNA的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HPV是导致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4],Sherman等[5]认为如果不存在持续不断的HPV感染,女性几乎不可能罹患宫颈癌。
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给他人,另外也可以通过接吻、皮肤破损及产道传播等。国内外学者认为年龄、性生活的频次及早晚、怀孕及机体免疫状态等是影响HPV感染的主要因素[6,7,8]。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妊娠期HPV感染率与产后及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岁为一个年龄阶段分成5个组,感染率以<25岁阶段、35~40岁阶段及>40岁阶段相对较高,而25~30岁及31~35岁阶段相对平稳,整体呈现先高后低再度升高的趋势。<25岁组与25~30岁及31~35岁相比感染率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40岁组与25~30岁及31~35岁相比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感染率高于产后和非孕期,产后与非孕期无差异。妇女在怀孕期间由于全身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升高,抗病能力相对下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孕妇较容易感染HPV,若感染该病毒,病程进展较快不易治愈。另有学者认为妊娠不是加速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9],妊娠期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产后恢复正常的概率高达65%,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产后病变恢复正常的概率达20.00%~25.00%;CINⅡ65.00%~74.00%,CINⅢ20.00%~70.00%。因此产后常规进行检查HPV。本研究HPV感染先高后低再度升高的趋势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10,11,12]。
总之,妊娠期进行HPV感染的检测是必要的、安全的,对于评估和预防宫颈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产检的孕434周1 682例孕妇及产后42 d的539例产妇为观察组,以同期1 067例非孕期宫颈癌筛查妇女作为对照组,取其宫颈标本,采用HR-HPV DNA检测技术进行HR-HPV DNA检测。以30岁为界分为19~30岁组和31~40岁组,以5岁为一个年龄阶段将孕期及产后妇女分成5组,即:<25岁、25~30岁、31~35岁、36~40岁及>40岁5个年龄阶段,分析HPV感染情况。结果 妊娠后、产后及对照组HPV感染率分别是14.92%、10.20%及11.34%,妊娠组与产后组和对照组相比,感染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年龄阶段感染率分别为16.13%、11.67%、13.44%、19.43%和47.83%,呈现先高后低再度升高的感染趋势。结论 妊娠期进行HPV感染的检测是必要的、安全的,对于评估和预防宫颈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人类乳头状病毒 篇6
关键词:HPV,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HPV基因分型
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嗜上皮性的DNA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证实HPV是引起宫颈癌变的主要致病因素[1],90%以上的宫颈癌标本中有HPV-DNA的存在[2]。临床上开展HPV基因检测是早期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已发现的HPV亚型约100多种,能感染女性生殖系统的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HPV,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东莞地区2 628例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1年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2 628例,年龄18~68岁,中位年龄32岁。2 628例患者为初次在妇科门诊进行HPV核酸检测,均无宫颈疾病治疗与抗HPV药物治疗史。
1.2 仪器与试剂
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购于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配有试剂盒Ⅰ和试剂盒Ⅱ,试剂盒Ⅰ主要为PCR反应液,试剂盒Ⅱ为HPV各亚型杂交膜条、杂交液、TMB等。PCR仪为ABI 9700,杂交仪为电热恒温振荡水槽(上海精宏)。
1.3 实验方法
1.3.1 标本采集
宫颈脱落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将棉拭子伸入宫颈内,旋转数周并停留片刻后取出,标本密封保存于2~8℃备用。
1.3.2 核酸提取
向标本中加入1 m 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震荡摇匀,挤干棉拭子;吸取全部液体转至1.5 m L离心管中,12 000 r/min离心5 min;去上清,沉淀加入50μL DNA提取液充分混匀,恒温处理(10±1)min;12 000 r/min离心5 min,备用。
1.3.3 PCR扩增HPV DNA
取5μL DNA提取物加入HPV核酸PCR扩增体系组份,扩增条件:93℃3 min;93℃40 s,55℃40 s,72℃40 s,40个循环;72℃延伸7 min。
1.3.4 杂交及分析过程
杂交、洗膜与显色均严格接照说明书进行,杂交膜条上显示蓝色斑点为阳性,多个斑点为多重感染。统计HPV感染率及基因型分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感染情况
2 628例患者中463例HP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7.6%,其中单一感染368例,双重及多重感染95例,感染率分别为14.0%和3.6%。从年龄分布上分析,>50岁年龄段的患者HPV感染率最高,为29.1%(25/86),其次为20~40岁的患者,感染率为17.8%(381/2 140),各年龄组HPV总体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者HPV感染情况见表1。
2.2 HPV单一感染情况
368例单一感染患者主要以HPV16、52和51型感染为主,分别为115例(31.2%)、68例(18.4%)和44例(9.8%)。其中低危型(HPV6、11型)感染12例(12/368,3.26%),高危型感染(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亚型CP8304型)356例(356/368,96.74%)。
2.3 HPV双重及多重感染情况
95例双重及多重感染中,双重感染71例(71/95,74.7%),三重及三重以上感染24例(24/95,25.3%),感染类型主要以HPV16、58、11、53、51为主,分别为37例(38.9%)、16例(16.8%)、16例(16.8%)、14例(14.7%)、14例(14.7%),在各种亚型感染中,HPV59、45、39、33、16、11主要以复合感染为主。HPV各型感染分布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有5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其发病呈年青化和上升化趋势,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已知HPV持续感染和多重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需经历长期过程,如早期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生存率高达90%,故建立有效的HPV筛查方法对宫颈癌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检测基因的新技术,其具有高通量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3]。本研究采用HPV-DNA-反向斑点膜杂交技术(RDB方法)对2 628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HPV核酸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463例患者HPV阳性,其阳性率为17.6%,与Munoz等[4]报道较为接近。为了进一步了解HPV在女性宫颈感染情况,本研究将门诊患者按年龄分为不同组,研究发现50岁以上组HP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20~40岁组与41~50岁组HPV阳性率,其中20~40岁组阳性率高于41~50岁组阳性率,结果提示HPV感染虽有年青化趋势,但50岁以上组HP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因此对50岁以上女性进行HPV基因检测与分型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
目前研究表明HPV感染分型分布的研究在宫颈筛查及癌前病变病情随防监测中有重要的意义[5],本研究对463例HPV阳性患者HPV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有368例属于HPV亚型单一感染,95例属于双重及多重感染。单一感染患者主要以HPV16、52和51型感染为主,多重感染类型主要以HPV16、58、11、53、51为主,但Clifford等[6]报道全世界HPV感染的主要类型是HPV16/18,其次是45、31、33型,本研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亦不相同[7],可能是研究病例数不同之外,还可能是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存在差异。本研究中双重及多重感染例数占总例数的20.5%(95/463),提示本地区人群多重感染率较高,这一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宫颈HPV早发现、早预防是阻断宫颈癌病变的关键,许多国家已将HPV检测纳入筛查计划。目前我院已成立了宫颈癌防治指导中心,对育龄妇女及宫颈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筛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了解HPV感染的转归,将为本地区妇女的健康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Roden R,Wu TC.How will HPV vaccines affect cervical cancer[J].Nat Rev Cancer,2006,6(10):753-763.
[2]Stoler MH.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al neoplasia:a model forcarcinogenesis[J].Int J Gynecol Pathol,2000,19(1):16.
[3]马卿莲,肖长认,叶红,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HPV分型方面的应用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144-147.
[4]Munoz N,Bosch FX,de Sanjose S,et al.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J].N En-gl J Med,2003,348(6):518-527.
[5]Guyot A,Karim S,Kyi MS,et al.Evaluation of adjunction HPV test-ing by hybrid capturell in woman with minor cytological abnormalitiesfor CIN2/3 and cost comparisos with coloscopy[J].BMC Infect Dis,2003,3:23.
[6]Cliffeord GM,Smith JS,Plummer M,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in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rdwide:a meta-analysis[J].Br J Cancer,2003,88(1):63-73.
人类乳头状病毒 篇7
1 材料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厦门及周边地区18~65岁妇女752例宫颈细胞标本。
1.2 仪器
MastereyelegadientPCR仪(德国Eppendorf公司),荧光定量PCR分析仪(AB 17500)(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
1.3 试剂
人乳头瘤状病毒(16/18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深圳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HPV 16、18型引物序列[6]分别为:上游引物:5'-TACAGGTTCTAAAACGAAAGT-3';5'-TGCATGTTTTAAAACGAAAGT-3'。下游引物:5'-TTCCACTTCAGTATTGCCATA-3';5'-TTCCACTTCAGAACAGCCATA-3'。荧光探针序列为:FAM-5'-ATAATCTCCTTTTTGCAGCTCTACTTTGTTTTT-3'TAMRA;TET-5'-CCGCCTTTTTGCCTTTTTCTGCCCACTATT-3'TAMRA。
2 方法
2.1 标本采集及细胞DNA的提取
细胞学检查采用传统涂片方法,用刮棒刮取宫颈细胞直接涂片。细胞学检查按照The Bethesda System(TBS)分类,对细胞学检查异常病例,用体积约1.5 cm×0.8 cm×0.8 cm无菌棉签插入宫颈口,均匀用力旋转3周将棉签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内震荡洗涤,弃棉签,离心沉淀,用沉淀的细胞提取DNA。随后在阴道镜指引下行活检。
2.2 检测与诊断标准
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正常或慢性炎症;CIN按轻、中、重分为3级:CINⅠ(相当于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相当于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和CINⅢ(相当于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2.3 FQ-PCRHPV-16、18DNA定量检测
2.3.1 取试剂盒中HPV 16、HPV 18阳性标准品(浓度为1×107copies/ml),按梯度稀释成1×107、1×106、1×105、1×104copies/ml。20 μl反应体系包括:17.8 μ1 HPV 16、HPV 18反应混合液(含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引物及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dNTP)、MgCl2等),0.2 μl TaqDNA聚合酶,0.06 μl尿嘧啶糖苷酶(UCG)(作用:消除反应体系中可能混有的污染),2 μl DNA模板。反应条件为:37 ℃5 min,94 ℃ 1 min;95 ℃ 5 s,60 ℃ 40 s,40次反应循环。每批标本均设阴性对照,阴性对照品为试剂盒提供。
2.3.2 测定各原发灶病毒载量,按照上述反应体系和反映条件测定各标本中的病毒载量。各标本重复测定3次得到平均Ct值,并根据标准曲线推算出各标本的病毒平均拷贝数。
2.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3 结果
3.1 各组感染HPV16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健康检查者及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感染HPV 16阳性率分别为0.63%、25.8%、30.6%、60.7%、71%;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统计分析随着宫颈病情的进展HPV 16型阳性率逐渐升高(P<0.01),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s=1,P<0.01)(表1) 。
3.2 各组感染HPV18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健康检查者以及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感染HPV 18阳性率分别为0.41%、7.8%、14.6%、10.7%、7.7%。经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统计分析显示,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HPV 18阳性率均比健康体检患者明显增加(P<0.01),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HPV 18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之间无正相
4 讨论
目前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有3个方面:临床感染(有明显湿疣皮损可经肉眼判断的感染,容易识别),亚临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需借助醋酸白试验与放大技术相结合可以识别,如阴道镜检查),潜伏性人乳头状瘤病毒。由于潜伏性HPV感染缺乏形态学变化,只有DNA检测是惟一的诊断方法,目前对于HPVDNA的检测主要是通过FQ-PCR技术[7],它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PCR扩增产物污染和不能定量的问题,而且通过探针杂交进一步提高了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特异性,是灵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HPV 16、18型感染,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颈病变检查方法。
本实验采用FQ-PCR技术对752例标本HPV 16、18型D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健康检查者以及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感染HPV 16、18阳性率均比健康检查者明显增加(P<0.01,P<0.05),并且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 16DNA病毒拷贝数逐渐增加,经过秩和检验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s=1,P<0.01)。这说明宫颈病变患者比正常健康检查者感染HPV 16、18型的概率明显增加,提示HPV 16、18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宫颈癌变的高危因素;其中HPV 16型DNA在宫颈炎、CINⅠ、Ⅱ、Ⅲ级细胞内高拷贝数逐渐增加,说明HPV 16型可能是导致宫颈不典型增生向宫颈癌转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由于宫颈癌是子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且目前分子生物学已证实大部分HPV感染是一过性的,约90%的HPV阳性者在4~6个月会自动转阴,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后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使其基因表达和蛋白功能发生改变,进而才会导致宫颈肿瘤的发生。因此对健康人群用FQ-PCR的方法对HPV 16、18进行普查,对于宫颈癌的筛查、癌前病变的预防和转归,病情进展的评价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 pillomavirus,HPV)16、18型在宫颈病变进展中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fluorescence qaantitativePCR,PQ-PCR)分别对健康检查妇女480例、宫颈炎11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aeoplasia,CIN)Ⅰ级(轻度宫颈不典型增生)48例、CINⅡ级(中度宫颈不典型增生)56例、CINⅢ级(重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52例进行HPV16、18型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健康检查者以及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感染HPV16阳性率分别为0.63%、25.8%、30.6%、60.7%、71%,HPV16型阳性标本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3×102、4.1×104、8.9×105、5.6×106、3.8×107;随着宫颈病情的进展HPV16型阳性率逐渐升高(P<0.01),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s=1,P<0.01);HPV18阳性率分别为0.41%、7.8%、14.6%、10.7%、7.7%,HPV18型阳性标本平均拷贝数分别为1.2×103、4.6×104、5.4×104、3.6×103、6.9×104,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HPV18阳性率均比健康检查者明显增加(P<0.01),宫颈炎、CINⅠ、Ⅱ、Ⅲ级患者HPV18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之间无正相关关系(rs=0,P>0.05)。结论 宫颈病变程度与HPV16、18型感染密切相关,且宫颈病情进展和HPV16型病毒DNA负荷呈正相关。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病毒载量
参考文献
[1]Pagliusi SR,Aguado MT.Effcacy and other milestones for humanpapil-lomavirus vaccine introduction[J].Vaccine,2004,23:569-578.
[2] Looi ML, Karsani SA, Rahman MA,et al. Plasma proteome analysis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J].J Biosci,2009,34:917-925.
[3]Syrjanen S,Naud P,Sarian L,et al.Up-regulation of14-3-3sigma(Stratifin)is associated with high-grade CIN and high-risk humanpapil-lomavirus(HPV)at baseline but does not predict outcomes ofHR-HPV infections or incident CIN in the LAMS study[J].Am J Clin-Pathol,2010,133:232-240.
[4]Li AX,Yin R,Zhong BY,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infection with-human papillomavirus in women[J].Zhonghua Shiyan He Lirlchuang-bingduxue Zazhi,2006,20:49-52.
[5]Sherman ME,Schiffman M,Cox JT.Effects of Age and HumanPapil-loma Viral Load on ColposeopyTriage:Data From the RandomizedAtypi-cal Squ am 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Low-Grade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Triage Study(Aurs)[J].Natl CancerInst,2002,94:102-107.
[6] Josefsson A,Livak K, Gyllensten U.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human papillomavirus by using the fluorescent 5'exonuclease assay[J].JClin Microbiol,1999,37:490.
【人类乳头状病毒】推荐阅读: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09-19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05-18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08-11
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09-12
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10-01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10-31
乳头状病变06-11
微乳头状癌05-15
导管内乳头状瘤06-08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