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2024-09-17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精选9篇)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篇1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和儿童[1]。乳头状甲状腺癌恶性度低,但淋巴结转移率很高。本文旨在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方式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3收治的86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41例,年龄21—75岁,平均46.9±12.4岁。左侧31例,右侧30例,双侧25例。肿块大小0.54cm,平均(2.6±19)cm。术前25例患者可触及淋巴结肿大,B超提示所有患者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1.2 淋巴结分区:

Ⅰ组:颏下和颌下;Ⅱ组: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Ⅲ组、Ⅳ组:颈深组淋巴结;Ⅴ组:颈后三角淋巴结;Ⅵ组:中央组淋巴结。

1.3 手术方法:

(1)取低领切口,先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加上气管前淋巴结切除,再行对侧甲状腺腺叶切除。(2)暴露喉返神经,清扫气管食管沟的淋巴,上至甲状软骨下缘,下至锁骨水平。(3)清扫Ⅲ组、Ⅳ组淋巴结。(4)术中或术前怀疑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Ⅱ组)和颈后三角淋巴结(Ⅴ组)转移时,予该区域淋巴结清扫。(5)对组织粘连严重者,不追求中央组淋巴结的清扫,仅行可疑淋巴结清扫。(6)所有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Ⅵ组)和颈深组淋巴结清扫(Ⅲ组、Ⅳ组)。

1.4 评价标准:

(1)统计各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2)分析可能引起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高危因素。

1.5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Ⅴ组、Ⅵ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8%、3.5%、29.1%、2.3%、59.3%,以VI组及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最高,Ⅲ组及Ⅰ组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可能引起淋巴结发生转移时的高危因素:

肿瘤直径、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肌肉为引起淋巴结发生转移时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1。

3 讨论

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是淋巴结转移率很高,因此医学界对于乳头状甲状腺癌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意见并不统一。因此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因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故合理的手术方式可减少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复发[2]。本研究发现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Ⅴ组、Ⅵ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8%、3.5%、29.1%、2.3%、59.3%,以VI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最高,Ⅲ组及I组次之。可以看出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中央组。而且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规律:一般先到中央组,然后是侧方组,再次是颈后三角[3]。

以前研究认为PTC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因此没必要术中行全颈淋巴结清除术。但本次研究发现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下几类:肿瘤直径大于1cm、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肌肉。但也有研究发现高龄、男性同样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因此在手术中发现肿瘤直径>1 cm、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肌肉时,手术医生需要特别注意对Ⅵ组及Ⅲ组及Ⅳ组的淋巴结清除。

综上所述,乳头状甲状腺癌转移最多的部位为Ⅵ组和Ⅲ组及Ⅰ组淋巴结。当发现乳头状甲状腺癌肿瘤直径大于1cm、突破甲状腺包膜或侵犯肌肉时,需要高度怀疑有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Ⅵ组和Ⅲ组及Ⅳ组淋巴结清扫,统计其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及分析可能引起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Ⅴ组、Ⅵ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8%、3.5%、29.1%、2.3%、59.3%;肿瘤直径大于1cm、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肌肉为引起淋巴结发生转移时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转移最多的部位为Ⅵ组和Ⅲ组及Ⅳ组淋巴结。当发现乳头状甲状腺癌肿瘤直径大于1cm、突破甲状腺包膜或侵犯肌肉时,需要高度怀疑有淋巴结转移。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手术

参考文献

[1]刘春萍,明洁,石岚,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5):409-411.

[2]张浏阳,周旋,吴延升,等.甲状腺乳头状癌隐匿性V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7):611-614.

[3]张雁,康骅,海涛,等.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5):541-542.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篇2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同位素;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193-02

作为内分泌常见肿瘤之一,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1]。本次研究重点探究采用同位素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乳頭状甲状腺癌患者,现将具体报告内容呈现给大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42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有17例,男性患者有25例,最小年龄不低于34岁,最大年龄不超过70岁,平均年龄大约是(46.3±3.2)岁。病程最长为3年,病程最短为0.5年,平均病程大约是(1.2±0.2)年。43例对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有16例,男性患者有27例,最小年龄不低于35岁,最大年龄不超过71岁,平均年龄大约是(46.7±3.4)岁。病程最长为3年,病程最短为0.8年,平均病程大约是(1.2±0.3)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构成、病程长短、年龄结构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42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43例观察组在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使用同位素。患者终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并且在手术后30天内接受放射性I131治疗,将甲状腺全切除术残留的组织清除干净。结合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将左甲状腺素钠的剂量适当调整,一直到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值小于0.5μU/mL[2]。

1.3疗效评定标准

当患者甲状腺部位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相关的指标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当患者甲状腺部位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完得到一定的缓解,相关的指标改善了至少50%,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良。当患者甲状腺部位的肿胀、疼痛等症状不仅没有消失,还有加重的迹象,相关指标没有得到改善,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差[3]。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20.0对两组病人的治疗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用 ±s表示计量,用t来验证组间数据差异,用x2表示对比率,经软件计算,两组病人的病情变化数据差异明显P<0.05,数据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中,治疗效果为差的总共有4例,治疗效果为良的总共有6例,治疗效果为优的总共有32例,优良率仅仅达到76.2%。观察组中,治疗效果为差的总共有1例,治疗效果为良的总共有5例,治疗效果为优的总共有37例,优良率高达97.7%。观察组的优良率显然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对照组(n=42)观察组(n=43)差41良65优3237优良率76.2%97.7%2.2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复发的总共5例,复发率为11.9%。观察组出现复发的总共1例,复发率为2.3%。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显然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中,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缺陷是并发症多,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者甲状腺局部切除术的缺陷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有些学者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最好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者甲状腺局部切除术,并且在手术后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和同位素放射治疗[4]。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仅达到76.2%。观察组的优良率高达97.7%。观察组的优良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复发率为11.9%。观察组复发率为2.3%。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显然少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同位素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力,谢磊,叶学红,李华,邵雁,胡莹,宋春轶,蔡伟耀.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180例甲状腺癌的手术体会[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3,5(23):555-556

[2]李新营,王志明,黄云,陆晔斌,李劲东,周乐杜,张鸽文,吕新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附487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9(25):720-721

[3]伍植文,罗胜,赖立扬,刘经尚.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同位素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38例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8(10):321-321

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9年4月~2009年4月本院收治直接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同期50例外院经过相应治疗并在本院就诊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需再次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首次手术的为观察组, 再次手术的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4例, 女36例, 年龄21~59岁, 平均年龄 (34.7±8.6) 岁;观察组中男15例, 女35例, 年龄20~62岁, 平均年龄 (35.1±9.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的诊断治疗方法

本组为术前经触诊、B超、CT等检查方法发现颈前占位, 经术中冰冻确诊, 并为之后石蜡切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局限在甲状腺一叶内, 有包膜, 肿块直径<2 cm行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上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对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或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 行甲状腺近全切或全切除术加双侧中央区清扫[3]。

1.2.2 对照组的诊断治疗方法

本组为在外院病理经本院证实或本院冰冻切片或石蜡切片后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曾患甲状腺乳头状癌后复发经淋巴结活检确认的患者[4]。

乳头状癌癌肿局限在一侧腺体内, 原来病灶为T1~T2, 应将患侧残叶腺体连同峡部切除, 对侧腺叶探查, 如癌肿已侵及对侧腺叶, 需行甲状腺全切除, 未侵犯可部分切除[5]。

对两组患者均要进行时常回访并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 其中患者有任何病情疑问都要尽可能的耐心解答。最终将相应的治疗效果均进行良好的记录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5年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手术均成功实施, 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但是对于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 观察组为6% (3/50) , 对照组为22% (11/50)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5年回访, 观察组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率为4% (2/50) , 对照组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率为20% (10/50) 。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不仅能够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 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必须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临床即便面对癌症也相应有了比较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放疗、化疗就在其中, 但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却恰好对放疗和化疗并不敏感。因此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在癌症的早期只要进行相应的切除手术一般都能够将其彻底治愈, 因此只要在早期发现及时就能很好的避免其发生扩散最终达到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 从而极大的提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成功率。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5年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综合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可见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还是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的。但是由于一些患者本身的不够重视以及治疗的不够规范和专业化导致错失初次治疗的最好时机, 且在再次治疗后其复发的几率明显提升了很多。因此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首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发现癌症还处在早期是也不要对治疗有所松懈, 进行谨慎而规范化的治疗更有助于将当前疾病稳妥的彻底治愈。而通过以上临床案例可以看出再次治疗后其效果要大打折扣, 所以在发现疾病后就一定要进行全面而规范化的治疗才能保证最好的治疗效果, 才是对自身健康安全的真正负责。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直接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50例外院经过相应治疗并在本院就诊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需再次手术患者为对照组, 综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后复发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低于首次手术的, 因此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并且进行规范化高效化的治疗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提升生存率。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海春芳.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 (3) :146-147.

[2]黄进团, 黄荣辉, 曾玉友.持续负压吸引排气法在经胸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研究.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 , 2015 (3) :213-216.

[3]王文兰, 王萍, 赵世华, 等.BRAF T1799A突变、RET/PTC重排对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作用.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6) :3028-3033, 3064.

[4]魏楷.甲状腺手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31) :33-34.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篇4

【关键词】 乳头状瘤;鼻内窥镜;内翻

作为良性肿瘤的一种,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在头颈部中比较常见。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具有与一般良性肿瘤不同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表现为局部侵袭性生长,常破坏肿瘤周边的骨质,甚至波及眼眶及颅内。②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般会发生恶变,其恶变率在5%-15%之间[1]。③手术切除后,易发及复发率在5%-30%。事实上,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概率与手术技术及肿瘤生物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不少报告认为肿瘤有多种新生长的特性,但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后对于残留的处理不当。因此,手术过程中彻底切除肿瘤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主要研究和分析了2例内翻乳头状瘤症状,其中1例是男性患者,年龄在67岁,属于右侧单侧发病;1例是女性患者,年龄为62岁,也属于右侧单侧发病。二者在手术之前均作了前鼻镜检查和CT,明确了其鼻腔新生物部位及筛窦和上颌窦可见软组织影像,未见骨质破坏。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晕、渐次性鼻塞、嗅觉减退、男性患者少量涕血。内镜下检查呈乳头状改变。按照Krouse,以肿瘤的侵犯范围为分期依据,即:T1为肿瘤局限于鼻腔,未侵及鼻窦和鼻腔以外的部分,无恶变;肿瘤位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同时可能累及上颌窦内侧部分和鼻腔,无恶变;T3肿瘤位于上颌窦外侧壁、下壁、上壁、前壁或后壁,蝶窦和/或额窦,可能累及上颌窦内侧壁、筛窦或鼻腔,无恶变;T4:肿瘤累及超出鼻腔或鼻窦范围,如眼眶、颅内、翼颌窝,肿瘤恶变[2]。本次所研究病例,两例均属T2。骨质未见破坏,顾单纯考虑给予在鼻内窥镜下,内翻乳头状瘤切除。

1.2 治疗方式 对两例患者的手术采取神经阻滞麻醉+强化麻醉在鼻内窥镜下进行操作。手术采用的是桐庐的内窥镜监测显示,并相应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手术的具体步骤如下:

积极术前准备,并做好术前备血;术前肌注杜冷丁50mg+氟哌利多5mg;以2%丁卡因15ml+0.1%肾上腺素3ml麻醉病侧鼻腔两次,麻醉符合要求后,在0℃-30℃的内镜下从肿瘤根部开始切除。顺利地切除了鼻腔肿瘤之后,认真地分析和辨认鼻腔的结构,细心地检查肿瘤的起源部位,见两例患者肿瘤均侵犯中鼻甲,钩突及筛泡。

以2%利多卡因作筛前神经、蝶腭神经阻滞麻醉,切除侵犯的中鼻甲及钩突、晒泡,见上颌窦口周围侵犯,给予彻底清除,扩大上颌窦口,见窦内为脓性分泌物,给予彻底清除;开放扩大筛窦口,将各个筛房开放,见前组筛窦部分筛房肿瘤侵犯,给予彻底清除肿瘤及临近可能侵犯的粘膜。

用油纱条填塞术侧鼻腔,并在2天之后将鼻腔填塞物去除[3]

2 结 果

在手术过后,病理检查全部都显示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半年之间,对患者按照鼻内镜的常规要求进行鼻内镜术后处理,特别注意如果有复发情况及时给予清理。手术后的第一个月,每周清理冲洗一次,第二个月则每两周清理冲洗一次,在第三个月到第六个月之间,则采取每四周清理冲洗一次的方法。对患者今年行必要的回访,回访时间至少要保持在六个月以上,在随访期,对患者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前鼻镜检查、内窥镜检查以及CT检查[4]。在回访的过程中发现,女性患者在8个月之后其残留的中鼻甲出现了息肉样物,且呈现出继续生长的趋势,病理表现为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给予清除,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男性患者前1月可见复发趋势,给予冲洗时清理,随访12月未见鼻腔复发。两例术后查CT鼻窦正常。

3 讨 论

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乳头状瘤的一种,约占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内翻性乳头状瘤虽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其特有的术后复发及恶变倾向使得该病拥有区别于其他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鲜明特征[5]。内翻性乳头状瘤在治疗上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在手术中务必达到彻底切除病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病症复发的可能。内翻性乳头状瘤在手术之后容易复发及恶变,因此术后应将全部病理组织送病检,以防漏诊,并应定期随访。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恶变可能:①全部切除后,迅速复发;②较快侵犯邻近组织;③反复鼻出血;④头面部疼痛示有骨及神经受累。恶变患者的处理同鼻部恶性肿瘤。

内翻乳头状瘤手术方式较多,整体上可分为鼻侧切开上颌骨切除等鼻外进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等方式。鼻内窥镜手术是由Stammberger在1981年首次提出来的,在全球范围内都得以推广,且其疗效较刚好。随着技术娴熟及动力吸割器出现,针对鼻内翻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手术复发减少及病人痛苦明显减小,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最好选取按照Krouse 分期T1T2期的。②手术要求比较娴熟,最好有动力吸割器,如果没有考虑从肿瘤根部切除。这样可减少术中出血及更好地暴力手术视野。③彻底的清除肿瘤组织,保留足够安全边。④术后做好足够时间的术后清理冲洗,及时清理复发组织。根据Krouse的报道显示,鼻内镜下内翻乳头状瘤手术的复发率较之其他类的手术要低很多[6]。近年来,内窥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见其适合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鹏,胡小燕,程向荣.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通窍清窦汤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

[2] 杨海峰.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03):135-136.

[3] 余洪猛,张重华,郑春泉.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0(05):138-139.

[4] 吕化,王宗保.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以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J].安徽医学,2009(10):132-134.

[5] 龚启勇,郑国梁.MRI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应用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01):126-127.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5例, 其中男45例, 女60例, 年龄22~78岁, 平均年龄 (40.28±9.21) 岁, 病理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97例,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8例;肿瘤直径0.4~3.5 cm, 平均 (1.81±0.22) cm。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确诊, 术前颈部查体、彩超或颈部CT扫描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单侧56例, 双侧39例。

1.2 手术方法和分组

肿瘤直径<1 cm且无甲状腺包膜侵犯者为A组, 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直径1~3 cm为B组, 行双侧Ⅵ区淋巴结及同侧Ⅲ、Ⅳ区淋巴结术中冰冻, 病理冰冻报告为转移癌者改行良性颈淋巴结清扫。肿瘤直径<1 cm或1~3 cm但无包膜侵犯, 且为单侧这, 可行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 肿瘤直径>3 cm或合并包膜侵犯或肿瘤位于甲状腺峡部或双侧多发病灶者, 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5例患者中, 颈部淋巴结转移共56例, 淋巴结转移总阳性率为53.33%, A组45例患者中共有18例出现同侧Ⅵ区转移, 转移率为40%, B组60例患者中共有38例出现同侧Ⅵ区转移, 转移率为6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组同侧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5% (15/60) 。

3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 对于肿瘤原发灶的处理, 目前已经有比较统一的已经, 对肿瘤直径<1 cm或1~3 cm但无包膜侵犯, 且为单侧这, 可行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 肿瘤直径>3 cm或合并包膜侵犯或肿瘤位于甲状腺峡部或双侧多发病灶者, 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但也有研究认为对于肿瘤直径<1 cm者, 但有放疗史或分化型甲状腺癌家族史者亦推荐行甲状腺全切除术[3,4]。但目前对于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指证尚无统一观点, 本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内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指证及效果。

国内外均有学者研究表明,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首先由甲状腺到同侧Ⅵ区再到对侧Ⅵ、Ⅲ、Ⅳ区及纵隔淋巴结。甲状腺癌转移的一般模式为原发灶-中央区淋巴结-颈侧区淋巴结-远处转移, 但Machens[6]等研究表明,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可呈跳跃式进行, 有研究认为对临床淋巴结阴性的患者, 仍有92%患者出现前哨淋巴结转移, 其中85%位于Ⅵ, 其余位于Ⅲ、Ⅳ区, 因此, 其转移的第一站多位同侧Ⅵ区淋巴结, 但部分患者可以第一站即转移至同侧Ⅲ、Ⅳ区淋巴结, 临床上在对的颈部淋巴结的处理中应充分重视Ⅵ区、Ⅲ、Ⅳ区淋巴结的清扫。本研究根据肿瘤的直径和包膜侵犯等情况, 将研究对象分两组, 肿瘤直径<1 cm为A组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直径1~3 cm为B组行双侧Ⅵ区淋巴结及同侧Ⅲ、Ⅳ区淋巴结清扫, 结果表明, 105例患者中, 淋巴结转移总阳性率为53.33%, 其中A同侧Ⅵ区转移率为40%, 低于B组 (63.33%) ,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B组同侧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5%。

因此,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 应根据肿瘤大小行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 并重视双侧Ⅵ区、Ⅲ、Ⅳ区淋巴结的清扫,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内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指征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5例, 肿瘤直径<1cm为A组共45例, 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直径1~3cm为B组共60例, 行双侧Ⅵ区淋巴结及同侧Ⅲ、Ⅳ区淋巴结术中冰冻, 病理冰冻报告为转移癌者改行良性颈淋巴结清扫。结果 105例患者中, 淋巴结转移总阳性率为53.33% (56/105) , 其中A、B组同侧Ⅵ区转移率为40% (18/45) 和63.33% (38/60)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组同侧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5% (15/60) 。结论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 应根据肿瘤大小行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 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改善预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内淋巴结清扫,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1]刘小华, 张敬彬, 陈金剑, 等.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分析.海南医学, 2010, 21 (20) :58-59.

[2]潘烨, 邹建华, 郑起, 等.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 (1) :26-2

[3]White ML, Gauger PG, Doherty GM, 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World J Surg, 2007, 31 (3) :895-904.

[4]Roh JL, Park CL.Total thyroidectomy plus neck dissection in 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atient:pattern of nodal metastasis, morbidity, recurrence, and prospective levels of serum parathyroid hormone.Ann Surg, 2007, 245:604-610.

[5]诸林海, 丁向民.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阳性淋巴结数与清除方式的选择.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 12 (7) :576-579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在该院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的1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3例, 女94例;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 (39.5±2.4) 岁。

1.2 方法

按照病理科标本取材[4], 标本全经过福尔马林浸泡固定, 然后进行脱水, 最后石蜡包埋, 进行切片, 通过染色后镜下观察。对标本使用SP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2 结果

137例患者中, 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49例, 占35.8%, 弥漫滤泡型乳头状癌41例, 占29.9%, 高柱状细胞乳头状癌17例, 占12.4%, 小梁状乳头状癌7例, 占5.1%, 去分化型乳头状癌5例, 占3.6%, 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癌8例, 占5.8%, 包膜型乳头状癌7例, 占5.1%, 微小型乳头状癌3例, 占2.2%。见图1。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类型, 其生长比较缓慢, 恶性程度较低, 预后较好, 肿瘤的大小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与生存率有关[5]。因此及早进行甲状腺肿块的病理诊断, 有助于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并进行早起治疗。Hard指出[6,7], 甲状腺-垂体轴的功能失调、较高的TSH水平, 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 TSH对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有刺激作用, 可以导致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分为8个亚型, 其中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镜下可见甲状腺腺体不规则弥漫性纤维化, 广泛鳞状上皮化生, 生发中心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砂砾体。弥漫滤泡型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由大小滤泡组成, 滤泡上皮细胞多为大小立方状或者低柱状, 核中等大小, 拥挤排列, 部分细胞核呈半透明, 部分滤泡内充满胶质, 周边可见吸收空泡。高柱状细胞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柱状, 境界清楚, 细胞核不规则, 多形性, 核仁小, 核沟、假包涵体易见。小梁状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体积较大, 呈小梁状样, 浸润性生长。去分化型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质硬无钙化, 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略有粘连, 呈甲状腺滤泡样结构, 滤泡大小不等, 腺上皮细胞扁平, 胶状物丰富, 部分可见梭形细胞, 伴胶原纤维, 梭形细胞核不规则, 呈圆形或椭圆形, 磨砂玻璃样改变。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包膜完整, 瘤细胞呈梁索状排列, 呈浸润性生长, 瘤细胞胞浆丰富, 核圆形, 核仁清晰, 间质较少。包膜型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可见发育不全的乳头, 包膜完整, 瘤组织未侵犯包膜和血管, 肿瘤组织为滤泡样结构, 滤泡形态不规则, 呈椭圆形, 滤泡上皮细胞核卵圆形, 排列拥挤紊乱, 核透明伴核沟。微小型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界限不清, 有或无包膜, 质地中等, 呈散在浸润性生长并向四周放射, 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 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改变。

从该研究发现, 137例患者中, 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49例, 占35.8%, 弥漫滤泡型乳头状癌41例, 占29.9%, 高柱状细胞乳头状癌17例, 占12.4%, 小梁状乳头状癌7例, 占5.1%, 去分化型乳头状癌5例, 占3.6%, 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癌8例, 占5.8%, 包膜型乳头状癌7例, 占5.1%, 微小型乳头状癌3例, 占2.2%, 与有关报道相似[8]。该研究认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预后较好, 及早进行病理诊断分析, 可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Yan K, Lin X, Li S, et al.Association of BRAFV600E mutation 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meta-an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J].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4, 49 (9) :3-9.

[2]李剑.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非典型性滤泡的形态学观察及临床病理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3, 10 (2) :47-48.

[3]Chen Sheng-hua.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ltrasonography and pathology of the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J].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3, 15 (12) :45-51.

[4]贺慧杰.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23 (10) :290-291.

[5]宋秀平.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2, 19 (3) :6-7.

[6]翟建敏.包膜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和病理对照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3, 20 (7) :328-329.

[7]陈森林.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 2014, 6 (1) :1-2.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检查的甲状腺癌患者。其中男60例, 女50例。且年龄均在70岁以下, 最小者仅为28岁, 最大者为70岁, 平均 (44.2±3.6) 岁。所有受检对象均在行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 且排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 排除无法配合检查治疗的患者, 排除患有其他严重恶性肿瘤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B超诊断检查。采用我院超声科现有的飞利浦EPIQ7超声诊断仪以及东软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对1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以4-12 MHz为宜。一般令患者呈仰卧位, 并取医用软枕置于患者头颈下方以使每位患者头颈部完全暴露在B超视野中, 方便检查的进行。而后依据每位患者具体症状及情况的不同, 尤其是肿瘤大小、病灶部位及深度的不同调整B超检查时的聚焦及增益, 进而达到最佳检查效果。同时, 在对甲状腺癌患者行B超检查时应对其甲状腺内部及周围的各个结节边缘情况、大小以及具体形态进行观察, 看是否出现内部回声、声晕以及是否出现钙化、衰减情况, 进而判定恶性肿瘤发展程度及类型。最后, 经东软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 对每位患者结节部位的血流情况以及甲状腺内的钙化程度、数量、具体形态、大小等进行分析[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110例行B超检查的甲状腺癌患者的内部钙化情况、结节边缘情况以及甲状腺内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中, 依据甲状腺内钙化形态、大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小钙化、粗大钙化两种。微小钙化指影像学显示超声分散或是未簇状表现, 出现发亮且砂砾状的回声点, 钙化直径≤2 mm;粗大钙化指钙化直径≥2 mm, 且影像学显示钙化形态不规则、伴有声影且出现强回声光斑[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超显示甲状腺癌患者具体病变情况

B超检查结果显示, 11 0例研究对象中良性、恶性甲状腺病变患者各有59例、51例。其中, 良性甲状腺病变中微小和粗大钙化患者分别为15例和34例;而恶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中微小和粗大钙化患者分别为31例和20例。即甲状腺恶性患者其微小钙化情况更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注:a与恶性病变组数据对比, P<0.05。

2.2 不同病理分型的钙化情况差异

病理诊断结果表明, 51例甲状腺癌恶性病变患者中共计29例为乳头状癌, 其余22例为其他甲状腺癌。B超结果表明, 29例乳头状甲状腺癌中共计27例93.10%患者B超下表现为微小钙化, 仅2例6.90%B超下表现为粗大钙化, 同其他恶性病变相比差异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b与其他癌变对应数据比较, P<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分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 不少研究都认为, 缺碘、性激素分泌异常、遗传以及放射线辐射等均会诱发甲状腺癌的发生, 加之各类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等均使得我国甲状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4]。病理研究表明, 对于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病患患者, 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是导致其癌细胞增生、甲状腺内钙化的主要原因, 而大量钙盐的积累则最终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5]。因此, 临床上常常会依据甲状腺内钙化情况的差异对甲状癌患者进行诊断。

目前, 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多以病理切片检查、B超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为主。但研究发现, 较之其他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不仅其病灶位置深, 而且其结节少, 这些均为B超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癌方面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有关研究表明, 较之其他类型甲状腺癌, 乳头状甲状腺癌其甲状腺内钙化有着明显的差异性[6]。研究发现, 对于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 往往不会出现粗线钙化现象, 但对于恶性病变患者, 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 癌细胞的迅速增长不仅会令其肿瘤组织内纤维组织大量增生, 而且也会使得起内部血管出现异常增生, 进而导致乳头尖端无法同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保持一致, 最终出现局部性梗死, 使其甲状腺内部发生明显的钙化[7]。同时,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钙化情况不同于其他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的钙化, 微小钙化是乳头状甲状腺癌最为显著的标志[8]。

在本研究结果中, B超检查结果显示110例患者中良性甲状腺病变59例、恶性甲状腺病变51例;51例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中共计29例为乳头状癌, 而在所有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中, 微小钙化患者共计27例, 占全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93.1%, 与粗大钙化表现患者数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其他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B超下则多表现为粗大钙化为主。这一结果验证了微小钙化是乳头状甲状腺恶性病变的特异性表现, 临床诊断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

综上所述, 在甲状腺癌患者的B超检查诊断中, 应用乳头状甲状腺恶性病变的特异性表现能够有效诊断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 准确率高。

摘要:目的 探讨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择取过去一年 (2015年6月2016年6月) 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诊断检查的1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彩色超声检查, 对其乳头甲状腺癌的钙化差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并同每位患者癌细胞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 进而判断B超检查在显示甲状腺内钙化方面对乳头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B超检查发现, 11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 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59例, 恶性病变患者51例。在所有恶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中, 粗大钙化患者20例、微小钙化患者31例。同时, 在29例乳头状甲状腺癌中微小患者钙化患者27例、粗大钙化患者2例, 同其他甲状腺癌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癌B超下同其他甲状腺癌甲状腺内钙化情况具有明显差异, 据此可有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 准确率高。

关键词:甲状腺癌,微小钙化,粗大钙化,乳头状,B超诊断

参考文献

[1]林旭辉, 陈伟立, 黎慧蓉.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1 (13) :1788-1789.

[2]许周云.胡艳芳.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2 (24) :744-746.

[3]李宝元.超声成像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

[4]赵永明, 王超群, 黄必飞, 等.Fascin-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5 (8) :609-610.

[5]温浩茂, 蒋殿虎, 陈大卫, 等.甲状腺B超对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 (03) :352-353.

[6]韩志江, 陈文辉, 舒艳艳, 等.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 24 (2) :88-92.

[7]李雅娟.B超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25 (03) :164-168.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篇8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PTM) 是指肿块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由于肿块较小, 比较隐匿, 又无特殊临床症状与体征, 故临床不易发现。常因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良性疾病行甲状腺手术, 手术后标本经病理检查偶然发现肿瘤, 有文献报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甲状腺手术切除中的检出率为3%~24%[1]。我院近年来切除30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 共检出1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检出率为5.3%,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现对PTM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因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良性疾病行甲状腺切除术标本300例, 经快速病理、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有16例。其中男2例, 女14例, 男女之比1∶7;年龄24岁~60岁, 平均年龄44岁;16例中肿块位于双侧甲状腺1例, 甲状腺峡部2例, 左侧甲状腺5例, 右侧甲状腺8例;其中2例手术时已经有淋巴结转移。16例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桥本甲状腺炎等, 其中有4例B超检查发现结节内有细小钙化点, 肿块形状不规则, 肿块内部及周围血流丰富, 怀疑甲状腺肿瘤。1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标本中无1例术前能够明确诊断。

1.2 方法

16例新鲜标本均做冰冻快速病理, 冷冻切片后组织及剩余组织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正常程序脱水, 石蜡包埋、连续切片3μm~4μm,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对3例可疑病例做免疫组化:CK19、syndecan-1、galectin-3, 采用SP法。

2 结果

2.1 巨检

标本绝大部分为灰褐色组织中见1个或多个灰白色小结节, 结节直径为0.1 cm~1.0 cm, 结节为实性、灰白色、质韧、境界不清;小结节常位于甲状腺包膜附近, 切面平整或凹陷, 中心部分纤维化比较明显, 部分病例伴有钙化。标本经0.2 cm平行切开, 于病灶或可疑病灶最大面取材, 有钙化者取钙化周围组织;对冷冻切片后组织及剩余组织行常规固定、脱水、石蜡切片。

2.2 镜检

低倍镜下在甲状腺组织中可见间质纤维化。在纤维组织中可以见到形状不太规则、大小不等的乳头状区域 (见封三图1) , 少数病例也可见到滤泡状区域 (见封三图2) , 乳头结构和形态有一定异型性。高倍镜下, 绝大部分乳头为复杂分枝状乳头, 乳头分枝2级以上, 无一定方向;乳头轴心为纤维、血管轴心;乳头表面被覆1~2层立方或低柱状细胞, 细胞有一定异型性;绝大部分乳头上皮核呈毛玻璃样, 可见核沟, 细胞拥挤、重叠 (见封三图3) , 少数可见核内包涵体及沙砾。

2.3 免疫组化

3例曾做免疫组化检查, CK19、syndecan-1阳性均着色于细胞膜, galectin-3阳性着色于细胞质, CK19 (见封三图4) 、syndecan-1、galectin-3均呈阳性 (+) 。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及机制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 中最常见的变异类型, 由于肿块较小, 发病非常隐匿, 加上缺乏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常在甲状腺其他良性疾病基础上形成, 所以术前容易漏诊和误诊。多数病例因其他疾病进行腺叶切除时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 或有淋巴结转移时才引起临床重视[2]。本组16例术前无1例能够明确诊断。近年来由于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 许多单位和个人定期进行体检, 加之B超和病理诊断技术逐渐增强,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3]。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好发于中青年, 发病年龄以28岁~50岁多见, 并逐渐呈年轻化,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有报道PTM的发生与性别激素的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关系[4], 究其原因可能是: (1) 女性生活、工作和学习压力大, 容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 (2) 女性肥胖和饮食结构变化使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雌激素通过受体作用于甲状腺组织或调节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甲状腺激素增高使甲状腺组织不断增生复旧以致癌变。另外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良性疾病也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2 病理巨检特点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因癌结节较小, 病理标本大体检查也容易忽视。所以我们在貌似良性甲状腺病变的标本取材中要仔细检查, 用取材刀以2 mm~3 mm书叶状切开, 慎重地对每一个切面肉眼观察, 仔细触摸, 寻找灰白色小结节, 重视钙化结节。见到与褐色甲状腺组织有明显颜色对比的纤维组织时, 一定要多取材、多切片, 以免漏诊[5]。

3.3 快速冰冻切片特点

甲状腺无论是良性疾病还是肿瘤在手术时都应用快速冷冻切片检查, 冷冻切片下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与石蜡切片差异很大, 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乳头状结构和典型的毛玻璃样核及核沟;在纤维硬化的癌性间质中细胞可形成脑回样、腺样或拥挤成实性片块状结构;瘤细胞肿胀、有一定异型性, 乳头拥挤, 间隙变小, 对于低年资医师诊断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注意积累经验, 掌握PTM冰冻切片的镜下特点, 也可以结合巨检及细胞印片作出诊断。本组16例均做了冷冻切片, 其中13例在术中诊断为PTM, 3例结合常规切片及免疫组化诊断为PTM。

3.4 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结构及细胞特点, 必要时结合病理巨检及免疫组化。在纤维瘢痕组织中有分枝细而复杂的乳头;乳头上皮被覆1~2层立方细胞;细胞有异型性, 细胞核拥挤、重叠、毛玻璃样, 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 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轴心。如果乳头状结构不明显, 但在纤维化间质中见到滤泡上皮细胞拥挤、重叠, 核呈毛玻璃样, 也要诊断为乳头状微小癌。某些病例单凭形态学诊断有一定困难, 可以用Galectin-3, CK19和syndecan-1联合进行免疫组化, 可明显提高PTM的诊断特异性[6]。在PTM中Galectin-3, CK19和syndecan-1大部分呈阳性。

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主要是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疾病伴有乳头状增生相鉴别。本组2例合并乳头状增生, 其乳头无明显的纤维血管轴心;乳头粗大较短, 分枝少而简单;乳头上皮细胞无异型性, 细胞核深染, 位于细胞的基底部, 没有PTM核的特点;也没有纤维硬化性间质。必要时做免疫组化, 可用CK19和RET,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CK19和RET可呈弥散和灶性阳性。

3.5 治疗及预后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对手术范围意见不一。一些学者认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手术范围可以相对保守, 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7];也有学者主张把全甲状腺切除作为微小癌的常规治疗[7]。我们认为采取何种手术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对于术前术中确诊为PTM并伴有淋巴结转移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行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前术中确诊为PTM无淋巴结转移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行患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前术中没有确诊而术后确诊的无淋巴结转移者, 确定肿块已完整切除的, 采取术后密切随访。文献报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预后较好[8], 本组病例中有2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由于本组病例太少, 这个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恶性程度低, 预后比其他肿瘤好, 文献报道10年生存率大于90%, 年轻患者生存率大于98%[1]。本组1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和转移。

参考文献

[1]冯向东, 李军, 张亚.4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 1999, 6 (3) :146-147.

[2]郭直.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 (5) :597-601.

[3]李晓娟, 李秀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检出率的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 (9) :983-984.

[4]张月秋, 郭文斌, 孙宝臣.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治疗探讨[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 (5) :97.

[5]郭梅, 杨海军, 张静芳.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84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1, 3 (4) :330-332.

[6]白杨, 孙璐.Galectin-3, CK19和syndecan-1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 20 (12) :774.

[7]符德元, 祝玉祥.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24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 16 (2) :158.

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高频彩超检查,对可疑为PTMC的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PTMC的89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64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7.5岁。肿瘤位于单侧腺体86例,位于双侧腺叶2例,就诊时均不伴有声音嘶哑、吞咽阻挡感等临床症状。

1.2 手术方法

全组病例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具体位置、术前彩超对肿瘤及周围淋巴结描述情况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将PTMC的切除范围分为:(1)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8例):单侧单发,肿瘤远离峡部,快速病理证实峡部切缘无残留;(2)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45例):单侧单发或单侧内多个结节,肿物靠近峡部或位于一侧峡部,或(和)对侧也存在良性结节;(3)甲状腺全切除(16例):单侧多发PTMC或双侧多发PTMC,或(和)峡部切缘残留癌,或(和)对侧淋巴结有转移者。PTMC的淋巴结切除范围:(1)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LND)(80例):术前高频彩超检查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者;(2)治疗性CLND(6例):单侧或双侧多发PTMC或(和)峡部癌残留;(3)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MRND)(3例):有腺外组织侵犯或(和)术中快速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甲状腺切除侧需分离出喉返神经,加以保护,如肿瘤已侵犯喉返神经者,与家属交代病情并签字后切除;甲状旁腺在全切除者中要特别注意保留,根据情况至少保留1枚,如手术时发现已切除,应一期胸锁乳突肌内种植。内分泌治疗:切除范围(1)、(2)者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全切除者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1.3随访对89例患者全部进行随访,采用每3个月1次电话随诊及门诊复查的方式。电话随诊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口服药物的副作用;定期门诊复查甲状腺功能及颈部彩超,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调节甲状腺素用药剂量,颈部彩超了解是否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半年全身查体1次了解有无远处转移。全部患者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2 结果

高频彩超检查:结节内有微小沙粒样钙化者62例(79.4%),结节内或周围有较丰富血流者62例(32.4%),边界欠清有尾足者56例(61.8%),形态呈“站立式”生长、回声不均匀者48例(85.3%)。根据术中快速病理结果按切除范围顺利完成手术,同时行颈部区域淋巴结清扫。1例患者术后4 d出现声音嘶哑,行雾化吸入加局部理疗,症状3个月后消失,考虑与局部水肿、血块压迫有关;术后3 d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1例,给予静脉及口服补充钙剂,症状1个月后消失。患者随访4~38个月,无死亡病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经统计学处理,与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比较,其多病灶、双侧病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甲状腺结节中比例逐渐增高,但可扪及肿物者占5%~7%[1],经高频彩超检查,其检出率可达82%[2]。PTMC因体积小,发病隐蔽,如何早期发现、如何与甲状腺其他疾病鉴别及标准的治疗方式,已成为影响PTC预后的关键。

3.1 彩超诊断

随着高频彩超仪器的发展,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发现,也增加了PTMC的检出率,可以使更多患者尽早实施手术。本组病例证实高频彩超检查在有微小沙粒样钙化者、结节内或周围有较丰富血流者、边界欠清有尾足者、形态呈“站立式”生长、回声不均匀者对VIE和PTMC的术前诊断有较高参考价值,且经济实惠,是比较理想的诊断方式。

3.2 甲状腺切除范围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并且已公认为多灶癌,经常与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并存,如桥本氏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3]。全甲状腺切除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比率较高,有研究报道甲状腺全切除后永久性缺钙可高达35.5%,同时也增加了单侧或双侧喉返神经的损伤率[4]。对于PTMC的手术切除范围,应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TNM分期和患者的年龄等因素而行综合考虑,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1)单侧单发,肿瘤远离峡部,快速病理证实峡部切缘无残留者行患侧叶切除加峡部切除;(2)单侧单发或单侧内多个结节,肿物靠近峡部或位于一侧峡部,或(和)对侧也存在良性结节者行患侧叶加峡部加对侧大部切除;(3)单侧多发PTMC或双侧多发PTMC,或(和)峡部切缘残留癌,或(和)对侧淋巴结有转移者行甲状腺腺叶全切除。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术中需要仔细辨认与气管平行的条索状物及脂肪大颗粒样物,防止大块钳夹、切除,避免损伤或切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现已有术中喉返神经检测设备,但仍需注意,特别是二次手术者;对可疑甲状旁腺可放入生理盐水中,如沉入水底则考虑为甲状旁腺,可一起种植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内。

3.3 颈淋巴结清扫范围

PTMC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争论较多,PTMC同样具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同时存在随病灶增大和发展,淋巴结转移增多的趋势。有研究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最容易发生在Ⅵ区、其次Ⅲ区、Ⅳ区,Ⅴ区、Ⅰ区很少发生转移[5,6]。在亚洲无症状PTMC的淋巴结转移率约为32%;临床检查无远处淋巴结转移的PTMC中有40%~50%的患者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7,8];男性、年龄大、多病灶以及腺体外侵犯的PTMC是预防性CLND的适应证。患侧或两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为患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9,10]。

通过本组病例回顾性分析我们认为,高频彩超明显增加PTMC的早期检出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应根据术前彩超、术中具体情况及快速病理来综合决定,不必全部行甲状腺全切术,相信对PTMC的诊疗将会越来越规范。

参考文献

[1]张伦,李树玲.11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3,34(22):805-808.

[2]金占强,徐晓红,黄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0):1848-1851.

[3]刘新义,刘艳,李颂军,等.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22(1):29-31.

[4]禚守荣,马海燕,毕海平.甲状腺微小癌65例诊治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5):518-519.

[5]钱敏正,王家车.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4):179-181.

[6]石岚,黄韬.甲状腺乳头状瘤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22(7):524-526.

[7]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探讨(附62例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575-576.

[8]向俊,吴毅.甲状腺癌临床诊治新特点(附57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5):365-367.

[9]饶南燕,谢敏,胡小云,等.甲状腺乳头状癌1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3):192-193.

上一篇:货运列车论文下一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