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4-09-17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共12篇)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1

在当今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这使得我们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身上的使命不断增加。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功中,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读是基础,没有了阅读,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在高考中阅读理解占总分值的26%,是重中之重,大有“得阅读者得天下”之势。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笔者在八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对阅读教学的一些体会:

首先,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课改中我们一直倡导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1.课前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认真指导学生预习。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长,词汇量大,生词多,语法现象相对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毫无准备走进课堂是相当被动的,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能有什么效果和主动性呢? 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比如,让学生写出自学笔记、列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主动查找生词,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

2.有针对性的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例如,在教必修五Unit 4“Makingthe news”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立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比如:1)Who? 2)What?3)Where?4)What is happening?

其次,在课堂巧用各种优势,培养多种阅读技巧。

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个高明的读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由于没有重点而记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恶性循环。因此,老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

阅读方法常提到的有预读、略读、浏览、依上下文猜测、推测等等。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综合运用。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对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赋予激情的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点燃课堂气氛的熊熊烈火,让全体学生随着你的指挥棒转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时不时地可以将内容升华,加上一些有趣的故事、典故、生活经历,使得内容更生动化。

朗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内涵之后,才能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情。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达到自我欣赏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我要求学生早自习大声朗读课文,课堂上也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遇到剧本、小说等课文,我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英语语感,初步体会英语的音韵美、节奏美,有利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特殊优美的文段或经典的语句,我要求学生背诵,让他们达到铭记在心,出口成章的境界。

再者,排除影响阅读理解的各种干扰性因素。

1.影响阅读理解的干扰性因素很多,包括生词、语法、阅读速度、理解能力,个人经历、课外知识的掌握等等。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查,一句一句地去理解,所以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

2.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括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将背景知识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尤为重要。

3. 将情感、社会因素融入到教学中去。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同时,老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猜测技巧解决困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鼓励自己等等。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需要以上各种想法外还需要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循序渐进。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愿意付出的人,最终才能登上阅读的天堂,让阅读不仅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手段,增长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2

福建省光泽一中 陈真军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摘要:

提高作文能力,要从阅读教学找突破口,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通道,才能解决阅读教学为什么、干什么的问题和作文教学的活水源头问题。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终提高语文教育质量,除了要从阅读教学找活水,还必须探索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相结合的方法。

一、打通阅读与写作的目标定位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虽然它们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不应该是闭门造车,而应该是有依据的写出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可以是读某一篇文章有感而发,可以是看到某件事情若有所思,也可以是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的迸发„„总之,作文教学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是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明确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

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按照内容专题兼顾文体选取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相互勾连,互相照应。在每篇课文的阅读练习中,就有写作练习、口语交际部分和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也不乏阅读练习、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是融合在一起的,读、写、听、说相辅相成,整体推进。这就是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广泛、内容广泛,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写作技巧、文笔文风各方面都堪为后学垂范,是拿来作“样本”的。学生要从这些文章中吸取思想营养,而且还希望他们能创作出这样的文章。既是作“样本”的,不外乎是做人、做事、思考、作文的“样本”。当我们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有没有让自己难忘的一幕呢;当我们学习鲁迅先生《藤野先生》时,不妨写一位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位老师;当我们学习胡适先生《我的母亲》时,就可以写写教自己说话,教自己走路,为我们包饺子的妈妈;学习《旅鼠之谜》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家里的小动物来写写;学习《俗世奇人》时,就搜集一下自己身边的“奇人”来展现一下;学习《吆喝》时,就应该将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写将出来„„

这样,就跟作文教学相结合了。通过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但要使学生了解内容,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而且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奥秘。这样,也就与作文教学要解决的“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写是不是最好”的基本问题衔接起来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写作教学提倡“自由表达”是相吻合的。总之,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作文而阅读,是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

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你不一定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你才能更深的感觉它。学生的阅读心理正是如此。他能知道一篇文章很美,但是却不能马上知道它为什么美。其中的道理,只有他自己感悟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他知道为什么美,又要由他自己感悟出来,这就需要讲究方法。

方法一:教师需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的一般规律,来设计教学步骤:或者再现作者创作的思维过程,或再现文章生成的原创情境,或加或减,或比较或衬托。学生根据这些步骤,才能经过自己的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最后悟得文章的妙处。这里,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其二,是循着启发的思路条件,一步步思考,自己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方法二: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即是“对话”的过程,通过与作者对话(读原文),与同伴对话(讨论、交流),证明或者修改自己思考的成果,达到明理增智,获得成功快感,增强阅读信心的作用。

方法三:知道文章为什么精彩,还要知道怎样创造同样的精彩,也需要讲究方法、策略。就是要因势利导,学以致用,迁移实践,以形成能力。马上找一个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用自己悟得的方法去尝试表达,在实践中品尝创造的快乐,增强语言创新的能力。

方法四:阅读教学不可能篇篇文章都精读深究,必须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举一反十”,这也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大量阅读”的道理。既是阅读实践,探究强化,也是积累。

三、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结合训练的契机点

在教学之前,应对每篇课文进行研读,探究作文的训练点,看怎样从阅读文本中学习作文知识,通过教学如何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作文指导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选取具体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本文是学生学习选取典型材料的一个范例。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选材的角度和方法。使学生理解选材重在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突出其精神品质。

《列夫 托尔斯泰》一文的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外貌描写。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刻画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两个自然段,品味佳词妙句,探究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模仿文章刻画人物外貌的方法,来口头描绘本班一位同学的外貌,力求做到形神兼职备。

胡适先生的作品《我的母亲》,教学中,让学生试着用平实的语言述说关于自己母亲的一件事。从中启发学生,真切质朴的叙述语言与自己真挚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结合在一起,才相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这才是 真正的好文章。

3、教学后及时进行写作训练

阅读文本在教学中能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以熏陶,在写作方法以启迪。“读中悟写,引导迁移”,把在分析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及时地让学生加以练习、运用、巩固,读写结合,效果颇佳。

在分析《藤野先生》一文的选材特点后,我让学生以“我的第一任老师一一母亲二三事”为题练笔。学生在列举的众多材料中,抓住母亲的主要特征,精心选材,收效较好。

在《列夫 托尔斯泰》一文的教学时,当学生课堂口头作文训练完后,我留的课后作业是:以“母亲小像”为题写一篇随笔,要求模仿课文肖像描写的两个自然段来写,即:一段重在绘“形”,一段重在绘“神”。课堂训练和课后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的作文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4、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课文阅读中相机指导,及时进行专项写作,这无疑为话题作文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去完成,这就是需要充分地把综合性活动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综合性活动是“献给母亲的歌”,而写作题目是话题“母爱”,经过准备后,作文课开始了:

图激情 屏幕上出现了几张表现动物之间亲情图片。在一片欢快的笑声中,学生谈了自己喜欢相片及理由,他们都谈及“亲情”这个主题。随后,我又出示了几张表现人间真情的图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被其中人间真情深深打动了。

重积累 我让学生开始朗读、背诵有关母爱的俗语、格言、配乐朗诵诗歌,体味“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的心灵的广场”之类的诗文。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仿写一段“对母亲的述说”,品味交流。

诉真情 看着学生都沉浸在优美的诗文中,我又展示几组“母亲捐肾救子”“病危中的母亲哺育孩子”的图片,配上感人的解说词。学生都被人世间这最为博大深沉的母爱所感动,有的学生开始小声抽泣。同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在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有的学生眼圈潮红,有的学生伏案而泣。

做文章 真情已至,宜趁热打铁,让学生以“母爱”为话题写作文。建议:

1、适当运用肖像描写。

2、有选择地使用本课所积累的格言、俗语、诗文名句。

3、可以抓住一两件事,尤其是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来写。

4、诉真情实感,不写空话。

当然,要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确定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结合点、训练点。在教学中,更要合理处理教材,突现个性色彩。另外,也要有机、合理地渗透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这样,元教学任务才能落到实处。总之,我们只要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方法,应该不失为一种吧!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 2007第1-9期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9期

3、《语文课程标准》

对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篇3

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手段,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要通过阅读实现。阅读是一个人了解世界思考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对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基本教学过程安排

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提出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安排,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操作范式。

在普遍情况下,多数语文教师会在一节课中的新课内容学习完成之后,相机设计一个单独的拓展阅读教学环节。例如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拓展汪国真的同题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习七下30课蒲松龄的《狼》时,会顺势拓展蒲松龄的《狼》的另两则。学习《斑羚飞渡》时,一般会拓展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或者是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

之所以选择在教完“新课内容学习”之后,再安排学生的拓展学习过程,主要是源于我们对教科书的基本作用的认识。应该说,教科书是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工具性材料;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科书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确定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教科书是教师确定本学科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教科书选取的内容中,多为比较经典的课程学习材料,具有范例学习的基本特征。所以,我认为教科书中选择的学习材料理所应当地成为教师安排拓展阅读的首要基点。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

结合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实践的思考分析,我认为拓展阅读学习策略大致可以分为纵横两个方面的拓展。所谓横向拓展,主要指的是与本课学习在对象和内容方面存在联系的学习拓展。即指与本课内容在学习中有一定关联的同一作者的相关作品内容的拓展、同一学习主题的不同作者的相关作品拓展、同一题目的不同作者的相关作品的拓展等三种类型的拓展。

所谓纵向拓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时段,根据教学的需要相机安排的拓展阅读学习,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不同类型不同时段内的拓展有不同的作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横向拓展

1.同作者的拓展。例如我在九年级朗读指导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中,在拓展阅读环节安排的是同作者的拓展阅读《等待(二)》,这样可以有力地升华文本,也使学生再次受到感染,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2.同主题的拓展。同为《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中,我拓展了同主题的叶挺《囚歌》、恽代英《狱中诗》、《杨超烈士就义诗》,期望通过进行同主题的诗歌拓展阅读,使本课凸显情感的热度、审美的高度和文化的厚度。

3.同题目的拓展。比如上文提到的在教授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后,拓展阅读汪国真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又如我曾经上过一节课外同题阅读课《听雨》,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阅读元代虞集、唐代王建、宋代赵文、杨万里等人所作的诗《听雨》,初国卿、廖征西、季羡林所作的散文《听雨》,以及我自己的下水文《听雨》。这种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二)纵向拓展

1.课前拓展。还以《乡愁》一课为例,在课前可让学生朗读积累的关于表达“乡愁”的诗词,如《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黄鹤楼》等。这样通过学生联系阅读积累创设情境,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初步感受离愁情绪,从而引入乡愁的主题。

2.课中拓展。在讲授《乡愁》的第四个画面后,顺势拓展于右任的《望大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回归情结”,体会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3.课后拓展。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如果课时所限,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如《乡愁四韵》、《当我死后》及席慕容的同题诗歌《乡愁》。虽然一节课时间有限,但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视觉延伸于课外阅读,让学生用阅读本诗的方法阅读更多的诗篇,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四、拓展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拓展阅读教学既是对教科书有限的学习资源进行补充的一种方法与途径,又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从课外学习资源获取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如比较能力、概括能力、记忆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的教学方法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保证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科学规范,克服教师教学的随意性,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做到拓展阅读与课内指导课相结合,这是我们在进行拓展阅读时最基本的要求与原则。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4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逐步提高读写能力, 重视课外阅读训练, 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时代的要求, 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时机,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固有思维定势, 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 逐渐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想尽办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空间。要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首先必须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对阅读课内外书籍产生浓厚兴趣, 就完全有可能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快乐阅读的宝殿,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徜徉。教师一定要把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学生阅读兴趣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工作。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的最主要任务是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不仅告诉学生阅读如何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自觉参与到有益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永无止境地吸收丰富知识的营养。小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的一些课文, 尽管大多数师生认为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然而, 课外阅读作为扩大知识范围, 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补充,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些自选的课外阅读书籍能更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习积极性, 而且其内容与当代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联系密切。现代生活日新月异, 语文课本中只涉及一部分相关知识, 特别是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 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理趣, 有限的课本内容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产生亲近感, 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其他学生相对比较难理解。单凭课文讲解, 既让学生感到很难了解丰富的内容, 又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很难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境地。教师把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 需要精讲细读, 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辅导, 使学生从心理上认同, 从情感上愿意接受, 这样结合才会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只有加强课外阅读基础训练, 时时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读写能力, 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加强课外语文教学资源的挖掘

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 为学生创设有利于阅读的教学情境, 经常围绕某一问题开展一些研讨会、有奖竞赛活动等。课外阅读选取的作品的美学理想和文学价值来源于文学大师们丰富的想象力, 为读者阅读欣赏的学习提供了最适宜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索性阅读, 常常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 阅读教学活动一定要体现情境化、常态化, 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阅读过程中, 要定期组织学生积极探讨, 由兴趣阅读慢慢过渡到有目的的探索性阅读, 这样才有可能让阅读教学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鉴赏实际上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帮助学生科学选择课外读物, 认识作品以外相关知识组合的重要性, 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 才能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深处的情感交流, 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学生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过程, 是获得由文学形象带来的基本审美享受的主要途径, 有利于阅读欣赏能力的提高。健康审美角度的创造性阅读, 是一个人得益于文化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原动力。重视课外阅读教学中对文学作品中美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的欣赏阅读, 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阅读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习或从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中体验,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与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印证。学生通过体验, 产生兴趣, 发散思维, 在充分想象、发展思维过程中完成新的探索, 增强学生的美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为学生推荐好书, 指导有效阅读方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提供导航, 什么书应该精读, 什么书应该泛读, 教材内的课文应该怎么读, 课外读物应该怎么读, 如何有效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教师把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 利于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阅读伊始, 首先要对所读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环境充分了解, 现在是网络时代, 为相关知识的寻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 非常有利于及时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 一起开展研讨会, 总结探索出一些关键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深入阅读, 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鼓励探索、思考, 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为学生推荐好书, 把了解民族语言特色的任务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起来, 进行有效探索。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提高认识, 热爱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 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作出贡献。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裁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就阅读教学而言, 对重点作品精读是主体, 泛读、略读、品读是重要内容和知识积累的补充。就阅读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阶段, 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阶段, 泛读是补充知识、开阔视野的必经阶段,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 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强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进一步吸收语言精华,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逐步品味民族文学语言的魅力。

关于数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5

——08数学 薛炳佳 摘 要:数学双语教学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要求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本质要求,总结和分析学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并提出数学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关键词:双语教学;数学;实践;思考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双语教育的定义是:双语教学就是用一门第二语言或外语在学校进行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过程可以不同,其中包括:(1)以一种不是儿童母语的语言作为学校的教学语言。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2)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二、数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数学双语教学是学习数学的内在要求

据统计,全世界的数学文献有70%左右是使用英语撰写的。英语已经成为数学工作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由此可见,找到并掌握英语数学文献的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就数学专业学生本身来说,课业负担较重,许多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的时间分配上经常发生矛盾,仅依靠公共英语课所学的英语知志来提高英语数学文献的阅读能力显然是困难的。因此数学双语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中查询外文资料的必要手段,另外,较好地掌握了专业英语知志,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英文免费数学资源。

(二)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学术界已普遍认为双语教学对人的智力发展有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数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集体备课,认真准备好每节课

我们在备课时,充分阅读,结合英文讲义,比较中英文教材的相同与不同,确定主要知志点,以求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出最有效的信息。教师要在参考英文教材丰富的资源中为学生挑出重点、难点。教师要做学生双语学习的领路人,确保学生的预习、听课和复习有的放矢,降低盲目性。另外,教师还要做好课堂的语言准备.(二)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上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黑板和多媒体演示,黑板主要书写课程的提纲和电子稿中需要推导的过程。电子教案主要是例题和习题的内容,以例题和习题为主线,反复阐述黑板上的概念和算法。另外在每次课都讲解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或应用数学模型,尽量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具体而有实用性。

四、思考与建议

(一)应该加强学校双语师资的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开展双语教学和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双语教学对教师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和写作的能力要求很高。虽然学校目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较多,他们的专业基础都很扎实,也有很好的英语水平,但双语教学并不是单纯地用英语上课这么简单,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而这样的老师很少,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学校老师到国外学习或国内双语教学较为成熟的重点院校学习,也可以请专家来校开展双语教师培训。师资是做好双语教学的关键.(二)数学双语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要认真选择,不可一刀切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双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的特点。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志到英语在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的英语表述,学会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另外也要考虑现有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老师熟悉的方向,这也是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6

阅读的本质是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和评判。阅读过程是读者运用所学知识克服词﹑句﹑心理和文化障碍的思维过程。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先要从消除思维障碍入手,通过积累话题词汇,掌握构词法,泛读等途径扩大词汇量,学会长难句的分析,断句,增强理解力;积累英美文化背景,学会文化赏析。以课本为素材,以学生为主体,改变阅读教学模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阅读策略。

关键词:

阅读思维 阅读词汇 文化背景 阅读策略



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和评判力。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断克服语言文化知识和心理障碍,积极地再现作者的思想信息,与作者进行一番内心对白,并提出假设、预判、质疑、修正。通过阅读,读者不仅能够获得信息,学习语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调动大脑积极地思考,运用已知知识去追寻作者思路,与之产生共鸣,激发作者的新见解,新主张。因此,阅读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运用思维积极创造的实践活动。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见,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努力学习语言知识外,还必须加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由于语言知识的局限性,心理认知的差异性,其思维活动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在培养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时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性。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深入研究,科学有效地引导他们向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逻辑性和持久性迈进。

一、加大语言输入,减少阅读障碍

1. 扩大词汇量,积累话题词汇

词汇量是影响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词汇贫乏,阅读时就会底气不足,生词太多,就会使读者望而却步。因此,要顺利、流畅地进行阅读就必须具备足够的词汇量。实践证明我国中学生必须要拥有平均5000左右的词汇量才能满足要求。

(1)掌握基本词汇

有经验的读者发现几乎所有的英语书面材料,大约一半是由三百多个常用词汇组成,英语书籍有三分之二由八百多个常用词和短语组成。这些词复现率高,使用极其频繁,被称为高频词。牢记这些词汇可为基本阅读打下基础。

(2)运用构词法扩展词汇

前缀(prefix)——用于改变词义而不改变词性。如:ab (from), dis(apart), pre (before), ad (to), en (in), pro (in front of), be (by), ex (out), re (back or again), com (with), in (into), sub (under), de (away, from), in (not), un (not), inter (between), mono (alone, one),over (above), mis (wrong), trans (across, beyond), tele (far, distant)等

后缀(suffix)——用于改变词性而不改变词义。如:

名词:dom, th, teen, ty, er, or,ess, ist, ism, ian, ment, ness, tion/ation, ship

形容词: ty, able, ing, ed, al, y, ful, ive, less, ese, an, en等

动词:fy/ify, ize/ise, en等

副词:ly, wards

(3)广读博览,不断积累新的话题词汇

阅读中对于遇到的涉及某一题材的词汇有意摘抄和识记。

政治经济类: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有中国特色), the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spirit(开拓创新意识),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兴国战略),terrorism 恐怖主义等。

文化教育类:required course (必修课), curriculum (课程), tuition/fee (学费), major (专业), boarder (住宿生) 等。

环保类:white pollution (白色污染), global warming (全球气候变暖),lowcarbon life (低碳生活)等。

科普类:programme (编程),online (上网,在线), chip (芯片),stock share (股份),foreign currency (外币), space shuttle (航天飞机) 等。

2. 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句型,正确分析长、难句

语法是语言的规范使用,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才能有效地表情达意。熟悉词的语义、词性、搭配可以正确分析句子语法成分,抓住主干结构,简化句子理解。明晰简单句五种句子类型,并列句,复合句,非谓语动词可以洞察句子特征,抓住语义重点,否则就会产生歧义,造成理解偏差。另外,要关注一些具有语义倾向性的句式。如:be always doing 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表示批评、表扬、抱怨、责备等。should have done 表示本应该……但……,表示一种遗憾和埋怨。what + n. / how + adj. / adv. +主语+谓语……表达强烈的语气和感情。Not all… / all… not 表示部分否定。祈使句表达建议请求,情态动词表示推测,虚拟语气表示愿望或假设等。这些语法句型都无不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影响。

3. 熟悉英美文化背景,驾驭各种题材文章

要学习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不可能掌握这种语言。了解外国尤其是英美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熟悉其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节日、礼仪、禁忌等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文明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例如:西方的传统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母亲节;英国人常用富有幽默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英国人常去酒吧喝酒、放松、聊天形成其独特的酒吧文化;美国人重视人权,追求独立和个性自由,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社会。另外,称谓、驾车、约会、教育、家庭、婚姻、老人、宠物、运动、美食、选举等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特色。

4. 加强课外阅读,增强语感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内阅读相比,课外阅读更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自由度,更能彰显读者个性。倡导课外阅读可以从根本上确立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了信息输入量,使智力得以开发,思维更加敏捷和活跃,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领悟能力大幅提升。

二、改进阅读教学模式,培养阅读思维

长期以来,受语法翻译法的影响,阅读活动成为了一种辨认生词,对词句进行语法分析和汉语释义的过程。有些老师也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翻译和讲授语法而忽视了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致使学生一旦遇到生词就查词典,找释义,前后割裂,断章取义,既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也理不清文章内在的逻辑联系,当然不能进行合理的预测、推理、判断。另外,应试教育使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被动盲目地做题,扼杀了阅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文化意识淡薄。过于偏重语法分析和字面释义,扭曲了阅读的本质,误导了学生的思维导向,使阅读速度偏慢。

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策略

首先,阅读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阅读情景的创设和阅读材料的选择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启发心智,培养兴趣,提升能力。

其次,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结合文章材料创设语境。语境是思维的基础,是从作者到读者,从表达到理解的桥梁。建立在一定语境下的材料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脱离语境的思维和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借助语境,读者可以透过文字显露的表层信息,深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特定含义和弦外之音。

再次,教师要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如5个wh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相互交流。杜绝和避免教师“一言堂”和“尖子生包干”制度,要尽力将课堂营造成为民主和谐气氛下的师生共同探讨的“群英会”。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疑问难,逐步将阅读思维引向深入。

最后,阅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切不可匆忙草率,一蹴而就,必须分层实施,循序渐进。先从识别文字的感性认识开始,逐渐过度到识别文体,理解内容,过度到收集、整理、加工和处理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理性认识,最后升华到品味和欣赏。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应该遵循内容由浅入深,容量由小到大,篇目由少到多,提问设计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持久性迈进。

2. 利用教材优势,挖掘思维源泉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尽管在思维地培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内容长,篇目少,生词集中,复现率低,语法密集,练习单一等,但课文选材大多来自英美国家的书籍和出版物,更重要的是这些材料经过编者适当删改和精心加工,符合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纯正,文化意识浓厚,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原料,以讲台为作坊,以课外辅导材料为调料加工酿造。课堂活动必须紧扣理解和运用两个环节,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答疑解惑,课后讨论交流,逐步使学生达到领悟、理解和运用。同时课堂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大好时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寻找文本关键词、主题句,概括段落大意,归纳全文中心,理顺逻辑关系。教师也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将目标分解,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化繁为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

1. 培养阅读的韧性和意志力。阅读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比拼,同时也是意志力的较量。阅读思维需要克服生词困难,文化障碍,心理疲惫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要不断加强训练,增强阅读韧性和抗压能力,集中注意力。抛弃私心杂念,一气呵成。

2. 尽量避免英汉思维转换,养成用英语进行思考、释义和表达的习惯。

3. 以意群为单位成行扫描,加宽阅读视幅,提高阅读速度。

4. 纠正指读、声读、回读等不良习惯,训练有效记忆,提升阅读效率。

收稿日期:2011—09—23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7

一、营造绘本阅读的“硬”环境

1. 创设多彩的空间环境———激起阅读绘本的兴趣

我们园所通过整体氛围的营造, 选取优秀的绘本, 把它悬挂、张贴或描绘在幼儿园门厅、走廊、楼道上。各班还专门设计了绘本主体墙, 将亲子绘本阅读、幼儿绘本表演、绘本制作的精彩瞬间以及亲子阅读的一些经验、摘要、反思, 家长推荐的优秀绘本等张贴在墙上, 让幼儿走到哪里, 看到哪里, 学到哪里,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阅读能力, 帮助幼儿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让我们的幼儿园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味。

2. 开设温馨的绘本阅览室———享受阅读绘本的快乐

为了让幼儿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我积极推动为幼儿专门开设了环境温馨、舒适、安静、光线充足的阅览室, 阅览室内摆放着几百本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阅读的优秀绘本, 并且在阅览室内铺上带有卡通图案的地毯、提供一些幼儿喜欢的坐垫、凳子, 让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喜欢的姿势阅读精彩的绘本, 从而觉得阅读绘本是一件很美、很惬意的事, 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增强绘本阅读的兴趣。

3. 设置班级绘本主题区———提高阅读绘本的学力

阅读区是幼儿园每个班都有的一个区域, 把绘本阅读活动有机地融入区域活动, 将会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绘本阅读质量。我园每班都设有绘本主题区域, 此区域又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成几个小区。

(1) 图书区

里面有老师、家长和幼儿精心挑选的内容精彩、画面精美的各类优秀绘本, 幼儿可以利用晨间活动之前、课间、午餐之后等空余时间进行自由阅读, 并且教师每月对图书区内的绘本进行调整和更换, 以便满足幼儿对绘本阅读的需要。

(2) 创编区

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投放多种多样有趣的材料, 幼儿可以运用绘画、粘贴等方式自己动手或与同伴合作制作绘本, 通过拼图的方式对绘本进行自由讲述, 还可以对绘本进行续编。

(3) 表演区

教师准备一些头饰、衣服, 幼儿可以将自己喜欢的、熟悉的绘本故事通过表情、动作、对话等方式进行表演。

二、创设绘本阅读的“软”环境

1. 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如果幼儿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成长, 他们就会从成人潜移默化的身教中形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所以, 我们教师每天都会在晨间活动前、午睡之前、放学之前等固定的时间为幼儿阅读优秀绘本, 和幼儿一起聊聊所看过的绘本内容, 用自己喜爱看书的情感去感染每一个幼儿, 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绘本阅读的吸引力, 让他们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体验浓浓的伴读温情。

2.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阅读绘本的行为

教师时刻关注幼儿阅读绘本的行为, 对于那些喜欢阅读绘本的幼儿适时地进行表扬鼓励, 老师的鼓励是增添孩子阅读乐趣的重要方法。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副赞赏的表情、一句积极的鼓励, 就可以唤醒孩子积极的情感, 激发和强化孩子阅读的愿望。此外, 每天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绘本, 并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本小册子, 记录下幼儿阅读过的绘本、最喜爱的绘本以及阅读绘本后的一些收获, 并且用相机拍下幼儿阅读时的精彩瞬间, 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

3. 参与幼儿的绘本阅读, 给予适当指导

教师可以采用“平行”的方式和孩子们围坐在一块, 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绘本, 一起讨论绘本里精彩的画面、有趣的情节, 感受彼此的关爱和情感, 享受阅读绘本的快乐, 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推测绘本故事情节、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等等, 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掌握绘本阅读的基本技能。

三、家园共建绘本阅读的和谐环境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好比幼儿教育的一车两轮, 只有两轮互动, 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平稳的发展, 因此家庭环境也是幼儿绘本阅读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我园每年都会在学期初举行一次以宣传绘本阅读为主题的全园家长会, 学期中举行家庭教育讲座、绘本阅读活动观摩, 帮助家长增加对绘本阅读的了解, 并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网络互动平台、家长园地宣传栏, 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的图书漂流活动、如何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如何选择合适的亲子阅读时间、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绘本阅读、如何和幼儿一起制作绘本等等。鼓励家长为幼儿营造温馨的家庭绘本阅读环境, 创设一个自由阅读的空间, 让幼儿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绘本, 每天抽出时间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 共同培养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创设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作为奠基工程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纲要, 更新育人观念,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有效地开展绘本阅读活动, 不断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摘要:阅读绘本对幼儿的成长非常有益, 探讨了创设绘本阅读良好环境的策略。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8

一、移动阅读市场的发展

移动阅读应用作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主流需求之一, 近年来无论从用户规模、产业规模、参与厂商数量, 还是资本市场的投入, 均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2009年以来, 各类厂商纷纷高调进入数字阅读市场, 使其一度成为互联网应用领域中最受企业和投行看好的领域之一。三大运营商基于数字阅读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也表明了其进军数字阅读市场的决心;而较具竞争实力且掌握丰富内容资源的互联网数字阅读厂商, 如盛大、新浪、腾讯等厂商也开始深度拓展数字阅读市场, 力图基于原有的内容资源抢占移动阅读的先机;电子商务网站投身图书领域, 一度是2012年最火热的行业话题之一, Kindle进入中国, 将引入国际的运作模式, 会促使市场更加规范;多数传统出版单位都已经着手开展数字出版业务转型, 大家已经逐步脱离了观望、思考、讨论的阶段, 进入了实践操作。

经过几年来各类厂商的耕耘, 移动阅读市场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产业链结构已基本成熟, 盈利模式基本清晰, 用户的付费习惯也在逐渐养成。2009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中国大约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使用互联网、手机等各类数字媒介进行阅读, 边走边读的现象将更为常见。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掏出PSP抓住时间地点的每一个隙缝“移动阅读”, 网络小说的读者之众已出乎想象外。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变数, 如传统出版社对移动阅读的态度转变、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传统服务提供商向产业链上游的渗透等。

二、《文苑》杂志的移动阅读探索之路

自2009年起, 《文苑》杂志就针对移动阅读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2009年11月, 《文苑》系列刊在苹果网上商店APP Store上线, 在更进一步技术手段的支持下, 《文苑》杂志内容经加工后, 苹果用户可以在线付费下载, 通过移动终端阅读。

2010年, 通过与第三方合作, 《文苑》进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阅读基地, 大部分移动终端均可搜索下载《文苑》系列刊。近日,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移动阅读基地2014年TOP100排行榜发布, 笔者所在报刊社《文苑》《经典美文》《感悟》三刊均榜上有名, 其中, 《文苑》获中国联通基地龙源TOP100的第17名、《经典美文》获中国联通基地国内阅读TOP100期刊的第87名、《感悟》获中国电信基地龙源TOP100的第73名和中国联通基地龙源TOP100的第80名。

自2013年起, 《文苑》开始申请登录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经一系列的资质审核, 2014年6月, 《文苑》手机杂志正式入驻移动阅读基地。

同时, 依托《文苑》品牌的全新电子杂志正在试刊调整阶段, 该杂志以安卓和苹果平台的客户端下载、付费阅读为主要发行途径, 在借力纸媒资源的基础上, 实现内容生产和运营模式与纸媒形态的完全脱离。

概括《文苑》杂志几年来的移动阅读尝试, 除自建APP外, 有移动互联网阅读、移动终端阅读和针对移动用户打造全新数字期刊三种途径。总体来说, 经营效果、阅读收益均不理想。以2014年为例, 《文苑》数字版全年36期, 各移动平台收入累计尚不足10万元, 与投入相比相去甚远。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合作的《文苑》刚刚进入结算期, 其效益如何尚不得而知, 即便效益可观, 其主体仍是依托移动庞大的客户群和运营平台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不是移动阅读本身产生的利润。

三、传统出版单位从事移动阅读业务的问题分析

在《文苑》几年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移动阅读的现状和技术、市场分析, 笔者认为, 传统出版单位从事移动阅读业务应立足以下几点:

1. 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冲突的本质在于阅读情景的改变。

对于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冲突, 不管是屏幕还是纸张, 人们阅读的场所并没有太大变化。阅读介质的改变没有带来场所的改变, 改变的只是在不同场所占用阅读的时间比例和阅读方式。以往, 人们一般在书房、图书馆阅读, 现在, 可能是厕所、公交、电梯、床上;以往, 人们有耐心看完一部数百页的小说, 现在, 浮躁的现代信息化生活让人只能扫描式阅读, 发现真正的价值时, 才会仔细品味。

阅读情景的改变都是由技术驱动的, 智能电子设备+互联网是改变阅读情景的两个关键。因此, 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发展, 应在内容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加快传统纸质与新兴屏幕阅读的融合, 才有市场空间。

2. 移动阅读业务要有互联网思维, 在这一点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用传统出版思维去做移动阅读不可取, 思维方式需转换。简单地说, 既然人们的阅读情景已经改变, 如果媒体依然坚持原有的那一套传播方式, 那显然是没有出路的。人们已经从固定时间阅读变成随时随地阅读, 移动阅读的趋势是不可挡的。所以, 对于媒体来说, 不改变就意味着死亡。互联网思维是指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在传统行业面临信息时代技术冲击普遍转型的大趋势下, 出版行业已经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升级和媒体融合之路, 投身移动阅读业务, 互联网思维必不可少。

3. 无论是移动阅读还是纸质阅读, 媒体的根本价值——传播没有变化。

媒体的价值在于传播, 纸张只是一种手段, 这种手段不是天然存在的, 是人类制造出来的, 它必然会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进化。既然技术可以改变商业, 为何技术不能改变价值的传播方式?而不管传播方式如何改变, 媒体的目的和价值体现都是不变的——传播。从这个角度来看, 媒体要利用各种方式来传播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 移动阅读是最重要的工作, 不是去追求技术手段的先进, 不是去挖掘营销渠道的创新, 而是做好媒体该做的事情, 那就是做好核心内容, 做符合媒体传播规律和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媒体的根本目的是传播价值。不管是在纸张上, 还是在屏幕上;也不管在媒体自身的客户端, 还是在一个平台客户端。媒体必须本着这个目的来做, 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四、移动阅读产业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 目前移动阅读产业发展有以下趋势:

1. 多屏全网跨平台趋势明显。

数字阅读目前正向PC、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智能电视等多屏终端扩展;每个用户使用的平台也逐渐多元化, 包括Windows、Android、i OS等。用户对多屏同源、同步的阅读需求日趋增强。多数厂商为了适应用户的此类需求, 纷纷推出了阅读云服务, 使用户可以用同一账户, 在多终端、不同平台、不同网络中无缝切换。

2. 移动阅读正在以渠道为王的市场向内容为王过渡。

目前市场仍然是以渠道为王的市场, 除运营商外, 阅读APP市场排名前三的均是拥有强大的渠道资源, i Reader具有终端预装渠道优势, QQ阅读依靠腾讯庞大的用户基础, 91熊猫看书凭借91助手应用商店进行推广。但是, 以内容为导向的厂商正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如塔读文学着重培养签约作者, 份额持续增长;云中书城依靠盛大文学强大的内容资源背景, 份额也稳中有升;多看凭借其精品内容的理念, 赢得用户的青睐;腾讯在扩大阅读用户规模的同时, 通过与吴文辉创立的创世中文合作, 加强原创内容的建设。未来移动阅读市场将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

3. 阅读服务提供商逐步向上游渗透, 全产业链运营趋势明显。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逐渐意识到版权资源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开始组织自己的版权资源, 签约并培养自有作者, 打造独家内容, 向产业链上游渗透。传统上游内容提供商为了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更加重视对作者、编辑的培养, 以聚拢人才, 提高内容的质量与数量。

随着上游出版社涉足移动阅读服务, 移动阅读服务提供商培养自有网络原创作家, 产业链各环节的厂商, 均有厂商正在向全业产业链运营方向发展, 旨在打造数字图书资源的生产、集成、运营、销售、服务闭环体系, 并建立电子书+纸质书+版权增值服务全业务线, 使自身发展成为全产业链内容运营商。

4. 用户付费意愿提高, 付费方式多元化趋势。

随着用户付费意识逐渐增强, 政府加大对版权的保护力度, 付费用户将越来越多, 移动阅读领域的支付环节也将成为厂商关注的焦点。而随着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用户的付费形式向多元化发展:网银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方式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而通过运营商通道付费的比例将被削弱。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 作为传统阅读领域内容的所有者, 传统的出版单位也一直在对移动阅读领域进行探索, 希望通过内容垄断来占据市场优势。所有人都看到了移动阅读巨大的需求和市场, 但是, 技术商的内容同质化、更新难, 内容所有者入行门槛高、投入大, 渠道掌握的程度偏低。作为综合文摘期刊, 《文苑》杂志近年来在移动阅读方面展开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传统出版,期刊,移动阅读,《文苑》

参考文献

[1]宋迪, 芮益芳, 韩志国.2010 in传媒[N].中国传媒科技, 2010-12-15.

[2]叶檀.大数据必将重塑传统产业[J].创业家, 2014 (7) .

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9

一.根据时间, 合理划分阅读种类。很多同学抱怨时间紧, 没工夫进行连贯阅读, 我就把阅读分成两个种类。一是经典阅读, 把时间安排在寒暑假进行,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思考, 并进而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同时, 安排的内容尽量与学习实际相结合。比如必修三第一单元为小说单元, 里面有一篇《林黛玉进贾府》的课文, 在这一年的寒假, 我就布置学生在假期阅读《红楼梦》, 开学后上《林黛玉进贾府》, 学生们展现了各种各样的阅读视角,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难以拿出大块时间阅读的情况, 我提出了第二种阅读方式:精品阅读。利用学生的边角余料时间, 由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精品短文, 让学生进行即时阅读, 既有效利用了时间, 又取得了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良好的阅读效果, 可谓一举两得。

二.根据阅读种类, 恰当提供阅读方法。阅读的方法的合理利用, 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果。阅读的总原则是用“心”, 一个人在阅读时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体会到作者的酸甜苦辣的各种情感和种种精妙之处。无“心”的阅读知识浪费时间玷污书籍。此外, 根据两种阅读种类, 我分别进行了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经典类阅读, 强调从大处着眼, 小处落手。比如在指导《红楼梦》阅读时, 我给学生设定了几个阅读任务: (1) 分析并评价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 (2) 品评《红楼梦》的语言特色; (3) 谈谈你对《红楼梦》结构组合安排的理解; (4) 你是怎样认识《红楼梦》中大量的判词和书中人物创作的诗词的; (5) 《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6) 《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你是怎样理解并评析的; (7) 你认为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差别在哪里?并试着探究分析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等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从主题、人物、结构、语言、手法等各方面进行探究, , 避免了阅读的表面化。同时, 这种阅读在形成观点前肯定不能是一章一段的局部阅读, 必须是整体的通读, 但在形成观点后, 进行分析时, 又必须着眼于细节的描写, 才能论证有理有据。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宏大的阅读情怀和广阔的阅读视界, 又养成了他们从细微处推敲、严谨、踏实的作风。精品类阅读, 我以“主题阅读””的方式, 推行了三步精读法。所谓的“主题阅读”, 是根据阅读内容的各个方面, 确定一个较短时间 (一般是一到两周) 内的阅读任务, 进行集中高效的阅读。比如可根据主题, 设置“宁静”“创新”“和谐”等阅读模块, 也可根据内容, 设置“人物””“游记”“说理”等阅读模块, 还可根据特色, 设置“象征”“情景””“虚实”类的阅读单元, 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层进式阅读体验中, 强化自己的感受, 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阅读感悟。在进行这类阅读时, 我推行了三步精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时, 至少读三遍, 每一遍都有自己的任务, , 并把这一阅读过程在阅读笔记中完整地体现出来。第一遍, 要求读完后, , 能简单复述写了个什么任务, 或记了个什么事件, 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内容;第二遍, 要求能梳理出文章的思路结构, 并根据思路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第三遍, 要求学生对阅读文章的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重点词句进行个性化的评析, 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结合阅读进程, 及时展示阅读成就。思想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阅读体验更是如此, 既是展示阅读成效, 既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一种表彰, 也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出更多绚烂的火花。展示阅读成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以黑板报的形式予以静态展示, 有时以阅读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动态交流, 有时还运用阅读竞赛的方式激起学生下一轮阅读的热情。总之, 只要能达成效果, 方式可灵活多变。

初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10

一、扫除心理障碍, 培养阅读信心

高尔基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 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 沉浸在生活中, 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当之无愧,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扫除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呢?首先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空间。这样, 学生就能从教师那里十分敏锐地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 从而树立自信心。当然, 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用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等方法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中提高阅读能力, 接受思想教育, 获得情感熏陶, 发展思维能力。第二, 阅读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 因人而异, 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达到既定目标, 产生成功的喜悦, 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 相信自己的能力, 产生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比较, 挖掘自己的闪光点, 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 长处发扬光大, 短处设法弥补, 这样才有利于自信心的健康发展, 从而间接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和谐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注意阅读情境的设计, 以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情趣或营造富有阅读个性的氛围。注意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 拨动一切可发挥的情智因素, 酝酿“未成曲调先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学习氛围。这样, 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和情趣, 才能使其愿学、乐学, 让学生变“自在”主体为“自为”主体。在大力宣扬教改的今天, 语文教学中那种“灌入式”几乎绝迹了, 取而代之的是“参与式”教学。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 鼓动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增强主体的动态过程。这样, 那些思维敏捷、好表现的学生就会活跃起来。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 甚至是一些平常比较胆小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 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积极地思考探索。他们不但能主动地去阅读, 获取知识信息, 还能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培养阅读习惯, 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给阅读教学提出的两大任务。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 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 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 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要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 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 使他们能坚持下去, 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 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 及时强化这些行动, 克服懒惰的心理。在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作品中, 蕴涵着大量中华文化的精粹、人类文明的财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美的语言文字。这些作品的选读, 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经过大量的宣传鼓动, 许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调动。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是顺利开展课外延伸阅读实验的必要保证。

四、指导阅读方法, 感知阅读体验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 比如, 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实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相结合等, 以便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 巧妙地设计问题是前提。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能够让学生通过回忆联想, 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不过, 设计问题应该注意有思维训练的价值, 要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的内容, 要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设计一些问题, 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多问、善问并能试着解问, 事实上“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 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来自“问”, 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善问,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就落到实处, 达到预期的目的, 效果也就非常明显了。第二, 自读与教读相结合, 切实提高效果。自读是教读的基础, 也是教读所追求的目标。教读过程中, 师范的作用能给学生以正面的启迪, 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 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是新的理念之一, 作为教师,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第三, 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逐步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还可以进行速读和复述训练。

五、张扬学生个性, 建构完美人格

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11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构建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00-02

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倍受众多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阅读教学到底是要“授之以鱼”还是要“授之以渔”,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思。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离开了教师的指导,离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关键要在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和做好自主阅读等方面多下功夫,从而开辟了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构建了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

一、 转变思想观念,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要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要注重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要多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主张及意见建议。通过做实验还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知,让学生亲自领略到发现真理的乐趣,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较轻松的获取新知识,也就不觉得学习语文枯燥乏味了。

二、实现“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不断探索并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转变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的去激励、帮助、参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不放心学生,把着讲的教学模式,要大胆放手,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讨者。教师在肯定学生理解文章能力的基础上,作最后的总结,对文章主题的多重认识做出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主动地去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越有益,掌握的知识才会更牢固。从而开辟了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构建了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

三、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直截了当告知学生某一正确结论,或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是“授之以鱼”,而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则是“授之以渔”。“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则能饱食终生。“鱼”与“渔”孰轻孰重,已不容分说。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要不断探索,潜心钻研,多注意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授之以渔”。要多教导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该查阅资料的自己去查阅,该归纳总结的自己去总结,该分析言外之意的自己去思考分析……教师在方法和技巧上给予适当指导,这样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开辟了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构建了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

四、跳出课堂教学,关注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中阅读篇目的讲解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利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练习。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质后,不从事持续的阅读实践活动,其相应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不会得到长足发展的。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字词、品味优美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篇12

一、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中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语言表达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语言,我们的智力就会同高等动物不相上下,头脑中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就会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其实,语言表达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其他学科中的语言表达也很重要。如数、理、化、生等学科中对概念含义的定义,对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要求语言必须讲求准确性和概括性;地理、生物等学科中对有关知识的分类,理化生等学科中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记录、表述,除了要求语言的准确性之外,还特别要求语言的条理性;政治中对政治原理的表述、分析还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深刻性和鲜明性;科普类文章还要讲求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利用这些学科在语言上的特点,我精心挑选其中的语言素材,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语言及其他学科的兴趣。

二、应用语文学科综合的特点,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主体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我们正在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广大的师生来说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在此前我们对它一无所知,或者说是知之甚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尝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循,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教学中遇到的学科术语提取出来,让学生对此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时,可以组成一个生物繁殖探究小组自主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无性繁殖的生物实验,组内合作探究。在学习《蓝蓝的威尼斯》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画面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通过讨论、对比家乡的景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感。

三、利用语文学科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智力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而观察也是一种感知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达的智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观察。”因此,注意对学生观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利用其他学科中的观察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或出现特殊的地理现象(如日食、月食、流星等)时,都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写好观察日记。此外,还利用一些图画、图形,让学生观察、比较,进而进行思考和描述,避免把观察简单的化为一种消极的注视。这些工作都不是纯语文的范畴,但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以它们为媒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常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想象训练。比如教《长江三峡》时,放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领会长江一泻千里、万马奔腾的气势;教《雪》时,让学生描画“江南的雪景图”与“朔方的雪景图”。这两幅雪景,包含诸多因素的对比,虽然并无什么褒贬,但是对比之下,南北雪花的独特个性就显得格外鲜明而突出了,这其中的想象空间足够我们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发挥想象!我们甚至还可以通过这些假设性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在学杜甫《赤壁》诗时可以这样假设“东风真的不与周郎方便,曹操所造的铜雀台真能深锁‘二乔’吗?”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同时又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

高尔基说:“在认识活动中,在智力的各种构因中,思维能力是一个核心成分。”思维的培养也是我们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这一点其实早已融合在前面所讲内容之中,如利用对政治原理的分析与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利用对史、地、生等学科中一些知识的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利用对理、化、生的实验及地理等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利用漫画、音乐和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上一篇: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下一篇:蛋鸡脱肛原因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