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共8篇)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1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同事美文 2010-10-13 11:20:28 阅读20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黟县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专题学习之一
作者·清心
在新学年教师会上,程校长把“来我校学习锻炼及新调入的老师”,比作是“实小输入新鲜血液”。近期,教导处安排了“新学年锻炼学习教师(含选调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走进他们的课堂,我感受到“新鲜”一词名副其实。十位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虚心好学,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一招一式的教学技巧,更能感受到他们认真的态度,力争上游的斗志,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从心底里感谢这些可敬的年轻人,也期盼十月份的“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中,他们有更精彩的表现。大家刚刚交流了授课教师的教后感言及年级学科带头人的评课。借此
机会,结合平日理论学习,就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三点思考。
思考一:吃准教学目标,咬定“语言学习”不放松。
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特别是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阅读习惯。至于阅读能力,国际、国内一致认为应侧重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理解力——特别是理解词和句)、整体把握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作出评价的能力(评价语言、形象、表达方法等)。上诉能力要依据课标的年段目标,由易到难,有所侧重地培养,又要注意整体推进、螺旋上升。从平时听课中发现,现在阅读教学中,阶段性不清,各年级段阅读教学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教学目标越位与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低年级忽视朗读和字词句教学,中年级忽视段落教学,高年级只注重分析内容,忽视学习语言、领悟写法。各年级重得意,轻得言。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同时,小学阶段要夯实基础,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要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听明白,说清楚,写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学生基础不牢,能力不强,素养不会高,即使眼前分数高,到将来也只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定位低,并不排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学语言打基础的过程中渗透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因素。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把握好文化认知和情感体悟的“度”,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受中外文化,从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将成人视角所锁定的文化内涵强加给孩子。如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背出来并不难,但比较透彻地理解这两句诗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牢记语文专家曾说的两句话:小学语文姓“语”,小学语文还姓“小”。
思考二:精选教学内容,告别繁琐的内容分析。
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难就难在语文课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每课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我们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具体说来,教师先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潜心会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角度,来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内容,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句段,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等,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问题,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改学的就不教不学”。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月份将举办的第八届青年教师观摩活动中一定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难迈开改革创新的步伐。
思考三:指导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平时听语文课,我关注两个方面,一看教师教些什么,二看教师怎样“让学生学”的。大家知道,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能力只能靠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来,要尽可能把教师的活动减下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加上去。优质、高效的教学“彩”要出在学生身上,成功体现在“学”的成效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自主理解词句、感悟重点语句、质疑解难、概括内容、复述课文、做读书笔记等各项学习方法,掌握整体感知课文、深入探究课文、整体回顾课文以及独立阅读课文等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从哪些地方服务于“学”,如下几点供
大家参考:
1.发动——把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掘出来。
2.营造——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享受语文学习。
3.导向——是每个学生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地投入学习。
4.放手——给足学习时间,多放手,少干预,这也是服务。
5.帮扶——如,用问题引路,用方法助学,用朗读示范,用话语点拨,用生成促学,用评价激励。当然,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不仅仅处理好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很多。希望参赛老
师能精心准备,在十月份的“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中,超越自我,创造精彩。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思维
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应该说在本职岗位上也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并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笔者越发感到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工作,无法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因此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己对新课改的新认识,以便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一、树立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课改提倡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以往传统教学理念所不具备的内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师生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要适应这种变化,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出来。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都是影响教学的核心因素,只有教师的理念和意识与时代潮流合拍,和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合拍,才可能具有高效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学习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学理论,科学采用教学方法,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贯彻新课改,优化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阅读教学肩负着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字词句段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等众多任务,提高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贯彻语文人文性教学特点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我选择采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新课之前,给学生发放一个导学案,把学生阅读本文后应该了解到的知识列成阅读提纲,由学生通过自读、小组讨论的形式做出回答。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给学生讲解,最后形成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答案。
比如,在长春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高的是豆荚,矮的是麦子》一文教学中,我给学生列出了以下的阅读提纲:
1. 文中用了很多如“软软的”这样的词,再找出两个这样的词并分别造个句子。
2. 用浪线划出描写孩子们野炊的段落。从这一段里你体会到什么了?
3.“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这一段话说明什么?
4. 文章中除了写野炊,还写了许多童年的趣事,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内容概括地写出来。
学生在通过自由读之后,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印象,加之第一课时的学习,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了了解,他们对文章中描写的童年生活非常向往。又因为他们的年龄和作者描写的生活内容非常相近,很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也非常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受到感染。
三、实施新方法,促进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的效果如何,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教学效果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是相互伴生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效教学的有力武器。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建构知识图示的快乐。
分层教学法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应用最为有效。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设有组长以及记录员、汇报员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担当角色。高难度的问题有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低难度的问题由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完成。比如,在长春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威尼斯小艇》一课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下列问题:
1. 文章的哪一自然段写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2. 文章的哪一部分写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 画出文章中2个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找出文章中2个多音字并组词。
5.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6. 用文章中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看谁写的美。
在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中,有简单的有复杂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选择不同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兴高采烈、跃跃欲试,纷纷就自己能理解的问题发表看法。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比率在90% 以上,讨论覆盖面广的原因是因为问题有层次性,而且这种层次性还不明显,学生无从觉察,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且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都感到自豪。这就是小学语文要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提升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中心,感悟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乃至其未来一生都有着重要作用,所谓“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技能和技巧,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章是情感的集合体,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学生只有对文章有感情,才会有深入学习文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景,还原作者的写作环境和写作内容。但小学生社会阅历少、体会少,如何才能让他们对文章有更直观的印象呢?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要创设好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在课前深入探究文章的特点,精心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图片甚至实物,这样在课堂上才能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情境,产生直观的感受。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通过课堂提问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一定要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阅读。上课前,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巧妙导入,如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这个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还想知道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设置一些悬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去阅读、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比如“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借”呢?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从这能看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这些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带学生进入容易接受的情境中。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自主探究,了解到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对这个伟大的政治家产生崇敬之情。也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一个角色,再加上学生自己的体验,融入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教学《可爱的草塘》,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塘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模拟导游,向其他学生生动、具体地介绍草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效果。
三、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常是以教师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阅读的权利都被教师剥夺了,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兴趣全无。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把阅读权利归还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还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学习《苏珊的帽子》这篇文章时,因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主识字的能力,而且能够阅读意思浅显的文章,所以,我就采用了自主阅读的方式。学生在完成自读任务后,与其他同学分享了彼此之间的想法和见解,阅读效果也比教师代替学生阅读,并向学生传授文章内容和思想要好得多。
四、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在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发展,对于学生良好合作品质的培养和良好心理健康成长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性学习,教师要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给学生,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避免合作学习“做样子”“走过场”,重点把握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二是要把握好合适的时间和适当的时机;三是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适时点拨和评价;力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获得进步和提高。
五、加强课外阅读训练量,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很差。因此,在扩大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依照读物的教育性、益智性和趣味性原则,积极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展示与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放松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提高。如在学习《草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配上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与宽广。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新课。然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效仿文中的描写手法,描写自己曾看到的景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教学内容是阅读理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坚持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来促使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体现,在构建互动高效阅读课堂中,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博采多种教学手段之长,确保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素兰.另辟蹊径,快乐阅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1(6):53-53.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4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领域拓宽了,知识结构整合了,学科特点突出了,然而,静下心来审视这些新、活的品德课堂,却发现有些课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过分强调新潮、前卫,注重形式,盲目跟风,变得浮躁了,肤浅了,眩目了,甚至无效了。具体表现在:
1、为活动而活动 新课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但有些教师不管教学的需要,热衷于设计游戏、小品、绘画、唱歌、实验等活动,这些活动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但是课后反思才发现,虽然学生快乐了,但他们学到了什么呢?
2、廉价表扬太多 学生是需要鼓励和表扬,可现在有些品德课上,教师的表扬太泛滥了,学生表现平平,也要大肆赞赏:“棒,棒,你真棒!”同学们又是奉命鼓掌,又是翘大拇指。有时甚至连被表扬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棒在哪里。
3、课件音响泛滥 品德课上是需要一些多媒体课件,但是有些品德课堂上课件画面太多,让人眼花缭乱,音乐声太响,画面变化又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和咀嚼回味的时空。
4、学科整合杂乱 社会生活是综合的,我们的品德教学也是综合的,但有些品德课上语文的、数学的、自然的、社会的、不明来路的一锅煮,品德课堂成了大杂烩,四不像。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课堂。我们要提高品德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必须聚焦课堂,依据课标,削尽浮华,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为此,笔者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们在品德教学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确立好教学目标,走好实施新课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它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不能以品德学科基本特点的丧失、教学目标的迷失为代价。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时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学情。
二、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学年的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延续性。
三、要整合时代、社会信息,结合一些道德、法律、心理、自然等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要说些学生无法达到的要求,不要摆花架子,为设计而设计。
在确立教学目标后,我们品德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不要脱离教材,也不要照本宣科。我们品德教师应该多问问自己:通过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在哪些方面可以获得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哪些是需要老师帮助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什么问题?在进行教学前,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才可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二、立足学生实际的生活
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回顾一些品德课堂,老师在讲台前讲得唾沫横飞,可学生却是事不关己,致使一堂课下来,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收获不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们感觉在这个看似生活的课堂上,谈论的都是别人的事,和他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大道理谁都知道,老师所讲的不是他所关心、所希望解决的问题,于是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活动的真实性和贴近性,要紧紧围绕出现在学生们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情展开,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料,如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故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困惑等,然后根据活动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尽可能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科学的思维,保持课堂的张力,让学生边活动边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才会真正地去倾听别人的讲话,并且思考自己发言时该说些什么。我们要让学生觉得在这个品德课堂上所学的不仅是他感兴趣的,更是他生活所需要的。比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让同学们行动起来,要为爱护家乡出份力,可是小明的爸爸却说,家乡的事不关小朋友的事,只要搞好学习成绩就行了!如果你是小明,你又该怎么办?通过这个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明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又如在教《我与小动物》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讨论我们该怎样爱护动物朋友?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讲真话,讲实话,同学们在交流中知道了不要破坏小动物的家,不要恶意伤害杀死小动物,在动物园里文明观看小动物等,为小动物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
品德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居于首位的,其中情感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为重要。对于品德课而言,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内心的历程,它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更要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一个有效的活动,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情境模拟,都必须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感受,让他们产生真实强烈的内心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思考。
课堂的活泼并不仅仅是指教学形式的活泼,它还包括学生思维的活泼。因此课堂的“动”也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是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动脑,积极思考问题。真正的好课上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去思考。“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让它燃烧。我们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孩子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更要加强引导,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使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比如,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淡水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短缺,可以设计一个动手的小活动,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表示地球表面的圆形图片,引导学生先剪去陆地部分,然后剪去海水部分,再剪去地下水等不能用的资源,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地收到震撼:我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竟少得这样可怜!通过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相信留给他们的感悟是很多的。
四、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过去,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学习,老师总是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和道理,缺少一个儿童自己自主、感悟、内化的过程。其实,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强调儿童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自身的活动中获得经验,通过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构建优良的品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比如,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这一课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行动起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父母合作、去社会上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我们这儿民风民俗。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就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学到很多的东西。然后,我们在课上就可以针对孩子们收集到的内容展开交流,可以让他们展示照片、播放录像,也可以请嘉宾发言,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民风民俗的魅力。课后,可以让学生去学学当地的一些民间手艺、做一些特色小吃、学一些民歌小调等,更加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风民俗的珍惜和热爱。当然,在活动中老师也要有所引导,民风民俗并不都是好的,要学会在生活中能够正确看待善恶、美丑,知道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迷信的,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5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特级教师 朱 瑛
时下,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在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前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什么叫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什么?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对前两个问题余文森先生在《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已有具体阐述,本人无力超之,对后一问题,余文森先生与诸多专家在其文中也多有论述,但本人也想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我认为,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有人说,目前阅读教学的问题是:一个模糊、两个无度、三个一样。
一个模糊是:教学目标模糊:让人看不出这是哪一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两个无度是:综合无度,拓展无度;三个一样是:读的形式几乎一样,出声朗读;课型几乎一样,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第三个一样是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吧,我们又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但从课的起点看呢──学生当时对文本是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说它是第二课时吧,可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但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从教师的小结也让人感觉到无疑这是第二课时。这样的课,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群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在“啪”的一声枪响后,本来应该围绕环形跑道跑,结果大家都离开跑道,四散奔跑。这种观摩课、研讨课或者优质课,它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它会给我们一线老师许多误导与困惑:一种是,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另一种是,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识字、学词?作业?拓展?
记得有一次到区里面听课,下课后听到这么一段对话:(对话的两个人,一个是当时执教的老师,一个是那个班的任课老师)
“×老师,你好,我是刚才和你一起学习的那些孩子的语文老师,你执教的《月光曲》像《月光曲》一样的美。”
“谢谢!”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
“请讲。”
“这篇课文,你就这样教完了吗?”
“哦„„不是的。”
“那你觉得我第二课时该带孩子们学点什么?怎么做呢?” “这个„„”
“你觉得,你的教学设计科学吗?课时容量合理吗?”
“今天是公开课,所以我把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拿出来了。”
“你把肉心都吃了,我怎么办呀?”
“不好意思,打乱了你的教学,其实„„其实平时我也不这样上!”
好一个“平时我也不这样上!”那么现时“为什么这样上?”如果平时那样上是给学生看,是为了学生,那么“现时”这样上是为了给谁看?是为了谁?
我个人认为,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所致。我们说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应该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与板块。例如第一教时,从我们的家常课看,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内容,理清文脉,应是它的份内目标。而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当然这些固有目标与板块(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习字词,交流感知;切入重点,设置悬念)会因年级不同而各有侧重。如对低段而言应以识字学词为重点,慢慢学会理解,适当渗透欣赏;对中段而言,以理解为主,适当进行品评;对高段而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向欣赏、品味课文语言,学会表达过渡。我这里对每课时固有板块与目标的明确,是为了提醒老师们,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每课时都有自己的课时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不按教学规律办事。需要注意的是,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我们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古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
课标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象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熟不开讲”。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上《给予树》,在让学生匆匆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就急于问学生“你认为课文中有哪些给予?”学生因为对课文不熟,任凭教师怎么启发,也只能发现“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却怎么也猜不出老师想要的“妈妈给予孩子们。兄弟姐妹相互给予”。而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两种“给予”,一节课上,这位教师带着学生一会思考,一会交流,一会看书,一会反馈,绕来绕去,把学生搞得稀里糊涂,结果学生还是不能说到点子上,最后教者只好自己说出答案。这个例子告诫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或是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每一位学生与文本进行比较紧密的接触,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让“言”与“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两个人从第一次接触到最终结婚,总得有个过程。总是从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慢慢产生情感,那种“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方式一般只能产自作家笔下。同样道理,如果你让学生仅仅是初步接触一下文本,还没有读通读顺,就急于进行对话,作深度的交流,教学效率肯定不行。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那种学生与文本只打了个照面,就开始进行直奔重点的阅读,就开始“超越文本”,作“拓展性的阅读”,甚至脱离文本进行“空中楼阁”式的对话。
三、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
大家知道我们的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学科。数理学科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了这门学科。而语文学科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当然,掌握了言语内容利于学习言语形式。但不能在掌握了言语内容后丢弃了言语形式,也就是不能得意而忘言。而目前的许多阅读课,多以“得意”为主,恰恰是“得意”而忘“言”,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正如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所说: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他还说:出现这种重人文轻语文、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老师们对“语文”性质的理解偏差。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崔峦老师的话,谆谆告诫我们,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立足工具,又要弘扬人文;既要得意,也要得言。那种“拔出萝卜必定带出泥”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在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任何一方都不能把另一方作为购买正商品时的馈赠品。
记得在《人民教育》06年第10期上,围绕《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闫学老师和王晓春老师就“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到底该教什么?”的话题展开了数个回合的辩论,诚如编辑所言,这样的争论不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的翻版”。当然这个话题令不少语文教师听得耳朵起茧,但这个话题在改革进行到今天重提,其意义仍然非比寻常,因为它从一定角度折射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统一”的问题,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相融无痕问题,这也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我们仔细研读两位老师的观点,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王老师关注的是形式(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形式(他的写作冲动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形式(为了使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你写什么内容?怎样写的呢?)──形式(你现在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你们能像林海音一样,把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下来吗?)。形式──形式──形式──形式,从头至尾,关注的是言语形式──怎样写。闫老师提倡的是:内容(走进童年的记忆:设计的问题是“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呢?)──内容(体味童年的往事:设计的问题是“童年的往事很有意思,你觉得哪些事很有意思呢?”)──内容(触摸氤氲在文字中的思绪,设计的对话主题是“淡淡的伤感,深深的怀念”)──内容(走进心灵的故事,学生深情朗读课题,教师朗读一首小诗),整个教学过程是内容──内容──内容──内容。从内容到内容,始终关注的是言语内容──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在“从形式到形式”和“从内容到内容”的单极思维左右下,两位教师虽然认同“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的基本性质,但却没有在按纳对方的基础上调整自我教学,而是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割裂了“二者的统一”,沿着自我的方向继续前行,走向极端,从而使这场本该富有建设性的讨论,落入“有争无果”的境地。
有人问,那么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同构共生的基本思路究竟是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统一的支点在哪里?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怎样才能相融无痕?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我个人认为,学习一篇课文,可以从“内容──形式──内容”入手,也可以从“形式──内容──形式”入手,但不管是那一种,都要求我们在教学操作中,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表达了什么,更要让学生领悟到课文是怎样表达的;不仅要有“读”的训练,更要有“写”的思维。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言语形式的妙处,领悟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努力实现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而不能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更不能把“内容与形式”看成是两种教学模式,他们应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关系,互为载体,相互渗透。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我们当然要了解内容,但主要目的不仅在于理解课文内容:作者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的铃铛,怎样想剪骆驼的毛等等很有趣的事;不仅在于体会氤氲在文字中的思绪,体会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的感情;更在于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童趣的,怎样运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的。
当然,我们在教学操作中,不管怎样寻求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平衡,但具体到每一节课,在言语内容和形式之间总会有所侧重,好在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与其前后无数节语文课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育整体,只要我们坚持“内容──形式──内容”或“形式──内容──形式”的规律,有言语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意识,我们就不必担心被人批评为重视了一方而忽略了另一方,否则我们不但不能从“言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解放出来,反而被其所累。
四、要有教师的有效指导
学生的发展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为没有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狭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拿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很看重的朗读指导来说。(说到朗读指导的有效性,不得不说朗读要求的层次性,因为我们的指导必须根据不同年段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我们知道低段的读有三个层次:读准(要达到朱熹说的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通──读懂;中高段的读也有三个层次:读通──读懂──品读(诵读)。品读(诵读)层次要求能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老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就是周晔;朗读《望庐山瀑布》,我就是李白。朗读指导有没有效果,我们首先要看要求有没有落实,目的有没有达到。如:我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或课文。那么,由于老师的指导,学生原来读不准的,后来能读准了,原来读不通的,后来能读通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优秀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一个字音、一个词、一个句子,不厌其烦,反复指导,又是示范,又是领读,直到这个学生读准读好为止。)我们说,这种指导就是有效指导,如果学生经过指导,朗读质量上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种指导就是无效的。
朗读指导的有效性,不能仅仅从朗读的水平、质量上看,还应该扩大范围,丰富其内涵,如对课文的理解,对重点句的品读,一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还有学生通过读,领悟了作者的意思,并在对话中把领悟到的意思暴露出来,那么这种指导我认为也是有效的,这是其一;其二,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只能达到读准、读通、读懂的水平,你就不要提高到诵读、欣赏的水平。其三,读必须与悟紧密结合,清代学者唐彪说“读而不看,不能默坐沉思,以求其深,岂能得文中巧妙乎?看而不读,文不能熟,其弊又与读而不看者等也。”静思默想利于学生体悟其义,酝酿情感,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时的朗读指导(片断)
师:(一生读完“抢救伤员”这件事时插话),这件事很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老师读一下。
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有个逗号,可老师为什么停了那么长时间呢? 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子炸死了,心理很悲伤,所以停了很长时间。
生:志愿军说到这里心理很难过,说不下去了,所以停了很长时间。
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也就能读准了。
于老师的指导从范读与感悟入手,让学生体会读中停顿所包含的情感,很朴实,无花样,但是读的感情,读的思维却向纵深发展。
由此可见,有效的朗读指导,应体现在学生通过指导,能于朗读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事物或情境,能于朗读中逐渐融入自己的领悟和情感,并把在品读过程中感悟到的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哲理,以及难以名状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并于朗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催化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理解,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就必须有师生情感的共同投入。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说:“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必须把情感性因素和朗读指导的技巧性融为一体”。它要求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酝酿、这种情境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的。
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6
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就是说, 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 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 学会“运用”, 或者说学会“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怎么做呢?
第一, 要制订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预期达到的效果标准, 也就是通过教学, 学生应当学到什么程度, 达到什么质量的标准。所以,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没有目标就没有效益。
时下, 虽然, 不少教师对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能够依标行教, 但是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有的教师备课时不是先看教材, 而是先看教参, 看教参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和课堂练习, 然后照搬照抄;有的甚至抄袭现成的教案, 和课文只是匆匆见上一面;有的课时目标写了, 却在年段要求上越位或缺位, 出现了课堂上要求低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而在高年级教学中又用教低段的方法, 半节课的时间只教几个生字;有的目标大而空, 指向性不强;有的目标太多、太散, 一节课根本完不成;还有的目标是纸上谈兵, 并不遵照执行, 纯粹为应付检查。
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与课标中的总目标、年段目标、教材的编写意图相一致。所定的课时目标应当是全面的:既有思想情感方面的目标, 也有语言训练、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应当是适度的:难易适中, 内容适量;应该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应当是分层的:因材施教, 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行为的标尺, 不应当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不应当目标与行为两张皮——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更不应当遗失目标, 随心所欲, 摸黑行船。老师们应十分重视教学目标的制订, 在目标的指引下展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教学活动, 在目标的指引下奔向成功的彼岸。
第二, 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提炼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我们施教的主要凭借, 但是, 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一篇课文往往存在多种教学价值, 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等。作为语文课, 我们应当关注的只能是语文核心价值。应重点挖掘文本的语文学习价值,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完成语文课应当达到的教学目标, 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一篇课文, 具体教什么, 要根据年段要求、学生实际、文本特点进行适当的选择和重构。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要把最有语文价值的、最适合学生水平的部分作为这个学段、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同一篇课文, 同一个年级, 不同的教师教, 教学内容不同的例子很多。例如, 人教版四年级《鱼游到了纸上》一课, 一位老师教学时, 把目标指向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内容选定为“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聋哑青年什么样的品质”。另一位老师的目标是“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人物品质的”。前者把力量用在了感悟、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上, 没有抓住语文课程学语习文的特点来选择内容;后者从文章的表达形式入手, 通过品词析句, 体会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在刻画人物品质中发挥的作用, 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细致入微地、生动地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品质的。显然, 后者的教学目标符合语文课程要求, 能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到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达到让学生言意兼得的目的。
人教版三年级有一篇课文是《燕子》。该课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对于这一段的教学, 教学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一位老师侧重让学生体会小燕子的美丽可爱、活泼机灵, 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另一位老师则把教学内容定位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抓住特点, 用优美的词句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和整个外形。该老师在教学中有这样的环节, 她说:“燕子还有头、眼睛、爪子等等, 为什么作者不全部写下来呢?”学生说:“作者是抓住最能表现小燕子美丽可爱的几个点写的, 没有样样都写。”该老师趁势总结:“对呀!这就叫抓住特点写。我们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 都应当抓住特点写。本文作者抓住特点写, 就写出了燕子的美丽可爱。”该老师还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乌黑发亮”和“黑黑的”, “剪刀似的”和“树杈似的”体会用词的生动形象, 启发学生在读中发现这段话中的词语字数相等、结构相近, 读起来朗朗上口, 像诗歌一样好记、好背的特点。在她的鼓励下, 学生很快就背会了这段话, 把“乌黑发亮”“俊俏轻快”“活泼机灵”等词语连同这种表达的句式全都收藏进了自己记忆的仓库, 实现了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 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 只是在内容上去寻求, 结果是劳力多而收效少。”叶老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语文学科学习的直接对象是语言形式, 是语言本身, 而其他所有学科学习的对象都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以往, 我们对“怎么教”看得比较重。评价一节课, 常常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采, 而对“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却重视不够, 研究不深。这其实是造成语文教学在低效率中徘徊的原因之一。一堂阅读课, 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 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 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 价值都极为有限。“教学内容”选对了, 妥帖了, 再推敲教法不迟。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 教什么决定了应当怎么教, 并影响教得怎么样。教学方法的选择空间是很大的,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在现行语文课程背景下, 语文教师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
首先, 要瞄准言语特点、表达方法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并以此为重点组织教学。
其次,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一要选学生必须学习的, 如生字新词等。二要选学生想要学习、充满期待的。学习的本质是实现最近发展区, 要依据学生的欲望, 选择他们兴趣十足、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例如, 古诗词教学, 有的经典篇目小学有, 中学有, 大学还有。学生年龄不同, 学段有别, 理解、感悟、品析的广度和深度就不可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切忌面面俱到, 要学会舍弃, 学会集中力量解决最有价值的一两个问题。
再次, 要依据认知规律有效地设计教学流程。在小学阶段, 阅读一篇课文, 一般情况应该是“认识领会——语言积累——技能运用”, 就是要在学习理解、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尝试运用, 并学会举一反三, 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中去迁移运用。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言语特点和表达形式, 教学的航标要更多地指向于“怎么写的”, 而不是“写了什么”。阅读教学一定要在学语习文处多动脑筋, 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三, 要真心实意地“让学”, 让“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让学”, 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让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使课堂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乐园。“让学”的根本宗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体验,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协调发展,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当下, 语文教学只有从深层次进行变革, 才能实现由“教会知识”向“教会学习”的华丽转身,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真正落实“让学”, 应当怎么做呢?
首先, 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人”。要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已知什么 (现在在哪里) , 需要什么 (要到哪里去) , 困惑的是什么 (有哪些困难) , 容易忽略的是什么 (似懂非懂、浅尝辄止的地方) 。然后根据学生实际,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最需要的地方入手设计教学方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释疑解惑、跳起来摘果子。
其次, 上课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课堂上, 教师要做到“三要”, 一要注意察言观色, 看看学生对当下的学习是否感兴趣, 是否全身心地投入, 并适时组织调控;二要善于倾听, 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 发现差错加以指导, 根据出现的问题调整方案;三要学会等待, 学生的学习和领悟有个过程, 当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给予指导后, 要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 切忌为了赶进度、出精彩, 只和几个学习好的学生你来我往地对话, 不厌其烦地挖掘教材的深度, 而把大部分学生晾在一边。在“让学”的语文课上, 教师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能, 时而把他们引向热烈的讨论, 时而让他们进行深沉的思索。讨论时, 学生畅所欲言, 智慧的火花频频闪现;沉思时, 学生潜心会文, 圈点批注, 感受着文字的张力, 体悟着语言的温度, 积累着对话的资本, 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始终处在主体的地位, 教师发挥的只是组织的作用、唤醒的作用、激励的作用、服务的作用。
再次, 教学时要敢于“放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也是难点之一。课标始终提及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 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当前的教学中, 教师不放心、不放手, 牵得太紧、统得太死的现象仍然很普遍, 串讲式、问答式的课堂不在少数, 这与“让学”的精神和课标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引导学生透过字面, 在字里行间, 在词句段的关系和关联中, 在叙事情节的曲折交错中,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只需在关键处点拨, 在阻塞处疏导, 在衔接处穿针引线。自主前提下的合作, 才有真正的意义, 才能智慧互补, 情感交流, 资源共享。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鼓励他们发表见解, 注意倾听, 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探究是在已知的前提下, 对未知领域进行某种推测和揣摩, 从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因此, 要引导学生亲历过程, 体验过程, 享受过程。对于小学生的探究, 不应要求过高, 只需培养探究意识, 体验探究过程, 不必过于重视探究的结论。在学生探究过程中, 即使有一点小小的发现, 或能说出自己的困惑, 提出一两个问题, 都应给予鼓励。
乐于表现是儿童的天性, 老师要多为学生搭建朗读的、争论的、讲述的、习作的各种平台, 激发他们浓厚的自主学习热情, 让他们在展示中运用语言, 丰富认识, 在展示中增长智慧, 获得发展, 在展示中体验成功, 享受语言表达的乐趣。
教师手里有千万顶“高帽子”, 要善于适时地戴在每一个学生头上。激励和赏识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 汽车的引擎, 是人们前进的外在动力。激励和赏识学生是一种教育方法、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思想, 是“让学”精神的明显体现。让我们的学生因赏识而愉悦, 因赏识而感动, 因赏识而更加优秀!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开始全面改革,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涌现出了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打破了原来相对呆板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这也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教法,以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课前预习,加强指导
课前预习是一种自学行为,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只有预习了才能明确每课的重点、难点,什么地方不懂,进而上课有所侧重地听讲,提高听课效率。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这根本达不到预习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工作,让学生实现有效预习。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并划好预习范围,设置一些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找到答案;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写预习笔记,将在预习过程中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与教师交流,共同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了预习作业后,一定要在下次上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每位学生其实都有惰性,小学生年纪小,更是如此,如果教师一次两次不检查,学生预习成绩得不到教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敷衍了事。这样的话,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二、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感官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那么,如何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发挥图示、教具的作用,创设各种情境,让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和信息载体,从而把学生带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情感活力,让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
(二)组织竞赛,激发兴趣
小学生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或活动性的等,次数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过多,要通盘考虑,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都有在竞赛中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都有取胜的可能。实践证明,竞赛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活跃、兴奋的状态,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深入思考。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呢?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是要有目的性。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提问应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发展能力而提,以真正服务于学生。二是要有层次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都不相同,我们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设计提问,即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三是要有启发性。创造力是素质教育中最高的能力目标,也是21世纪人才的最重要特征。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时刻不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此外,教师也要注意提问的切入点和时机,在学生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在学生学习的疑惑处、思维受阻时及时提问,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最多。它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为学习方式而展开的活动,具有优势互补、功能整合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阶段,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被教师广泛应用于了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对新课程理念的错误理解,仍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使其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一是要科学组建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教师要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水平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二是要明确分工。一个小组一般有4~6人组成,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将他们明确分工,如把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安排为组长,把善于记录的学生安排为记录员,把善于表达的学生安排为中心发言人。三是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因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多角度思考,充分发挥其群体创造性;当遇到争论性的问题,学生不能明确其答案时,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明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虽然以学生为主,但不代表教师要完全放手,我们应做好巡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必要时加以指导。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开展课堂活动,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开创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林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青春岁月,2012(14).
[2]陈小烨.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8
内容摘要:创设有效、高质、创新的课堂,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的理想与追求。理想无论多么高远,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到课堂上。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学案型”的教学模式,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学有效性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即针对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表现、原因分析谈几点管窥之见。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思考
经过广大语文教师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前行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从而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1.班级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少。有些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学习,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讨论时,有些小组时,争的不亦乐乎,但只顾说自己的,完全没有把别人的观点记在心里;而有的小组却“默默无闻”,都在期盼别人先开口;有的组员不参与,不合作,扰得小组学习无法正常进行;有的小组则是“离题千里”,?论看似热烈,但毫无结果;有的小组干脆变成了学习好的学生的一言堂……这样的“自主、合作”失去了它的本来价值。
2.教学中片面强调感悟过程而缺乏理性分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的许多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但这种意识也很不恰当表现在了学习中,如阅读学习中以自我意识取代主体意识,以闲适的故事阅读取代严谨的科学阅读,缺乏整体意识、语境意识,喜欢钻牛角尖等等,从而加大了教师的指导难度。
3.教学模式程式化,缺少随教学内容改变的相应变化。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概推翻,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单等同于预习、讨论、总结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放弃了教师的主导、课堂走向了形式主义。
4.学案编制水平不高难以实施教学目标。为了适应新课程,许多学校采取了“学案型”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学案命制人在时间、精力、经验、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缺乏高质量的学案,本应具有引导、启发价值的学习的平台、学习流程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1.有效的语文教学缺乏新的学科理论支撑。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但是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完善的现代语文学科理论体系,这也就难怪许多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竟然连语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学了什么内容,或许,他们的老师也不清楚自己在语文课堂上正在教什么、应该教什么。正如一位语文界的专家所言,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表现在“教学”上,而根子往往是在对“语文”的准确、深入的理解上。怎样使语文课程在清晰的思想指导下实践,怎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天的语文教学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这需要语文理论工作者与语文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关。
2.“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语文学科内容繁多、涉及面广而又灵活多变,但其核心知识与能力是不变的。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缺乏全局意识、整体意识,缺乏科学合理、完善有效的建构体系,没有将语文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经营。具体表现在初高中知识、能力层级不清晰;高
一、高二与高三培养目标不统一,教学中,往往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只抓一点不及其余;教师个人素养有差异,对教学目标、内容、任务、过程的理解不同;评价体系不统一、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这些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瓶颈。
3.现在的语文教学缺乏“语文意识”,缺少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和必要的能力训练。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运用语文的能力,但是现在初中阶段片面强调语文的人文特性,强调读书的“自悟”,忽视基础知识(尤其是语法、修辞等基本不讲),过分重视对文章的领悟,过早进行应试作文训练,致使学生根基不深、理解能力不高。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语文知识过了头,而是需要大力研究中小学的语文需要每个阶段教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回避“必要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和必要的能力训练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4.语文课堂呈现功利化倾向。语文教学是滴水穿石的功夫。教学过程不是自来水,更不是高山流水,而是屋檐滴水。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滴水功夫才能把一碗水装满,才能把坚石穿透。但是现在的课堂略显浮躁,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想探求终南捷径,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教师也面临成绩的重压,这就使语文教学在夹缝中求生存,无形中使智慧启迪智慧,思想演变思想,能力转化能力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异化。
三、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1.课改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几十年来形成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坚持几千年来优良的教育传统。比如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原则,学生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习规律中的“温故知新”“学而时习”等等。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谈得上革新,才能少走弯路,才能走的更远。
2.树立学生的文本意识。课程改革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无论教学模式怎样不同、学习方法如何变换,我们都应该坚守语文的本质,用语文的思维、语文的方法处理语文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能将语文泛化(如将语文简单等同于生活),也不能将语文肢解、归纳为死板的模式。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学生养成书写清楚、规范、卷面整洁的习惯;养成多向思维构思的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假如);养成勤练笔的习惯;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坚持。
4.选择能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学习情境,并且把学习主体、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能否使学生进行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而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5.通过分层递进教学、重视自主行为培养、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和情感教学等措施,营造浓郁的学习情境、思考氛围,使学生感悟到学习本身也是一个使人获得乐趣和享受的过程,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时效性,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实验,也是一种探索,它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而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从大量成功的教学实践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革,都应当坚守三种意识:生本意识,语文意识,思维意识――即关注学生的发展,回归语文的本质,注重思维的培养。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08-09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08-2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09-06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论文05-13
传播小学语文快乐阅读的几点思考11-19
关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08-21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08-26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11-13
提高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07-25
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