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共12篇)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1
为巩固评建成果,外国语学院在全面总结本科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于上半年,经过充分的筹划与准备,积极开展了优化教风活动;召开了全体教师及各教学班学生干部及学生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共涉及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学交流与研究、学生专业学习的课外拓展与延伸等诸方面内容。在活动开展期间,外国语学院教师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提前侯课,认真进行课堂管理,各教学班教学秩序井然,学生们都能按照要求在上课预各铃声前抵达教室,形成了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外国语学院先后邀请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李绍山教授、四川外国语学院廖巧云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郭英剑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拓展了师生视野,达到了预期目的;为了加强师生思想交流,在优化教风活动中,外国语学院的“又思论坛”也如期开坛。所有计划与措施的实施,使外国语学院呈现出了师尽其教、生尽其学的良好的教育教学风尚,展示了全体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发展靠教师、发展为师生的办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日常教学工作
优化教风学风活动的初衷在于以教风为中枢,以良好的教风建设带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建设。优化教风活动实施方案对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都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与说明。活动开展过程中,有关人员与任课教师积极按照活动方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教学管理
1、外国语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实行以教学副院长为主,其他院领导协作,各教研室主任分工负责实施的运转模式。我们成立了由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组成的外国语学院课堂教学工作巡查小组,每天定人、定域对各教学班教师到岗、学生到位、教室卫生、课堂教学秩序等情况进行检查。
2、为更多地了解教学第一线的基本情况,我们实行了外国语学院教学信息采集制度,由各班教学信息员按照相关规定填写本班每日的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实行日报制。
3、实行教研室主任值班制度,综合英语I、综合英语Ⅱ、文学、语言学、日语等五个教研室主任进行了分工,每位教研室主任每周值一天的行政班,负责对教学信息的汇总与归类,填写教研室主任值班记录,并处理院里临时分配的教学管理的相关事宜。
4、我们以优化教风学风活动简报的形式,实行外国语学院每周教学情况、学生课堂情况通报制度,对本周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小结,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5、在外国语学院主页开辟了优化教风活动专栏,发布有关活动的各项信息,使全院师生了解活动每项措施的开展与落实。
6、优化教风学风活动第5周,我们在全体教师中举行了优化教风学风活动开展情况问卷调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得益于详实可行的措施和全体师生的配合与努力,优化教风学风活动关系到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与举措得以最大限度的贯彻与执行。各教学管理人员每天履行查课职责,教学信息员准确无误地报送教学信息,整个管理体系运转顺畅。在整个活动期间,共刊发活动简报35期,采集教学信息2475份,计19800余条,体现了外国语学院高效、务实的教学管理作风。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最重要渠道。任课教师通过认真、倾心、专注的教学行为,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也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与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此,优化教风学风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1、优化教风学风活动要求任课教师要注重仪表,课前五分钟到位,上课期间关闭通讯工具,上、下课时师生要有礼仪。
2、我们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准备要充分,授课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课始有复习,课终有小结。
3、为加强对学生课外专业学习的引导,我们要求所有课程要有作业,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应作为学生本科日平时成绩之一(每学期缺交作业三分之一以上,或学生平时成绩不合格,将取消该学生期末考试资格)。
4、要求教师对每次课要认真考勤(学生请假以正式假条为准),对学生课堂违纪行为(使用通讯工具,睡觉,看课外书等)要及时制止。学生课堂表现记入平时成绩。
5、任课教师请假,要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
优化教风学风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全体教师均能做到严格执行教学纪律。为了保证能按时侯课,家在校外的教师很早就从家出发,有的甚至提前20分钟到达教室。有的老师从家里乘车到学校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却从来没有任何原因出现过迟到现象。教师的辛勤工作换来了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唤起了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了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成为了学生的楷模与榜样。
(三)实践教学
按照外国语学院关于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计划,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论文指导与写作工作正在顺利完成。
在毕业生实习工作中期,应学校要求我们精心制作了版面,参加教务处教学实践科组织的校2008届毕业生实习成果展。4月份,校领导、教务处领导及我校其他兄弟院系的负责人一起检查、参观了各院系展版,我院成果展版面因设计新颖,内容全面、丰富,在各参展院系中名列第一,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2008届毕业生实习工作中,外国语学院因成绩突出,连续第四年获得校优秀实习组织管理院系称号。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个人修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外国语学院坚持班主任制度,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担任教学班班主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化教风活动期间,我们对班主任工作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要求,实行学生两级请假制度,隔周进行本、专科班班主任班级工作会议例会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加强了班主任与学生及院学生工作小组的沟通与联系,使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形成了各教学班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信息采集工作
外国语学院各教学班设教学信息员一名,教学信息员原则上由各班学习委员担任,负责对本班每天考勤,并对上课秩序情况做记录。外国语学院实行教学信息日报制。设教学信息采集箱,由教学信息员每天报送本班当日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到岗、教学过程、学生出勤、课堂教学秩序等情况,并设有意见与建议专栏,由专人对每天教学信息进行汇总与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反馈。
自优化教风学风活动开展以来,由教学副院长主持,我们召开了三次外国语学院教学信息员全体大会,及时对各阶段的教学信息采集工作做出总结,针对不足提出要求,使我院的教学信息采集制度始终得以高效运转。在整个活动中,我们通过外国语学院主页及院里宣传栏所设“教学意见建议反馈”专栏,针对学生提出的有关本科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共进行了7期、计70余条回复,建立了院教学管理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为我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良好的教风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良好教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是实现院系专业学科建设目标的根本所在。外国语学院开展的优化教风学风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在学校教务处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建立优化教风的长效机制,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2
1. 制定教学目标要体现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课标是教学法的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要与课标、与学生的实际相符,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兼顾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由浅入深, 设计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 能使优生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 课堂教学提倡精讲精练。
上好一堂课, 要讲究精, 即要精讲又要精练。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好精讲精练的内容, 在解答课本问题时, 概念要清楚、准确。如学习催化剂这个概念, 为什么要说“改变”?要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 举而不发。再如讲质量守恒定律时, 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学生好记也好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思考, 既掌握好课本的内容, 又获得新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讲, 更要提倡学生精练。多练固然有其长处, 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对开拓学生的思维极其不利, 精练的习题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巩固性习题, 通过练习, 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另一类是运用性习题, 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创设情境,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 营造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独立发现问题。如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可以引导学生, 为什么细铁丝要绕成螺旋状?集气瓶为什么要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有了思考, 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开始的, 要使学生多思善问, 必须先让学生多问善问。在化学教学中, 要留有时间, 让学生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自由创造, 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引发智慧的火花, 在讨论中相互交流, 相互启迪, 相互激励, 相互修正, 相互补充, 感悟所学的知识, 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猜想与假设对于发展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探究性学习是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又是衡量学生主动学习或被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在设计型实验中, 教师只进行原则性指导, 设计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如:我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瓶气体是氧气。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 自己操作实验, 结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 设置课外练习, 巩固已学知识。
要学好化学,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练习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 合理布置学生的课外练习非常重要。布置学生的课外练习, 要注意灵活多变, 可以是基础题, 也可以是一题多变的习题, 还可以是实验综合题等等。通过这些练习, 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综合应用, 真正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 有效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化学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 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6.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要将学到的知识, 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学生才会感兴趣, 思维才会活跃起来。如讲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时, 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附近农村、厂矿企业、江河实际参观、调查和学习, 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去帮助解决问题, 既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和巩固, 培养和增加学习的兴趣, 也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延续,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 归类、概括, 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化学内容繁多, 且学生学习任务大, 遗忘性强,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才能使学生对课本知识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类、概括、积累, 实现质的飞跃。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价等化学用语, 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记忆竞赛, 通过对知识的反复再认和再现, 使学生达到记忆的目的。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增添学习信心和勇气。又如学习了物质以后, 可归纳为: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化合物等等。通过归类、概括,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线索清晰了, 再引导学生去挖掘各章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归类、概括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挥, 解题能力自然增强, 取得效果将事半功倍。
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篇3
一、优化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环节、程序和步骤,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思路的最终体现,体现着教学的全过程。因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生动性、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具有极引力,以便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而使学生进入求知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反过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又是关键。 因此,我认为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切实抓好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四大环节,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教材为主源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二点: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从整体教材出发,弄清每节课承担的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学知识的特点,设想好、中、差各类学生分别会提出什么问题,会有哪些发现,教师该如何回答,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从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
教师在弄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后, 抓住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具、投影片要设计的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板书要设计的形式优美,布局合理,有概括性,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二、要珍惜课堂每一分钟, 善于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 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五分钟到二十分钟。所以, 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 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 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 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 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通常我在上课前会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 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我还规定自己每节课必须至少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三、创设提问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提问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对于创新学习而言,问题的提出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去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两个,即有利于激 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会提问,进而达到善于提问。
四、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粉笔 + 黑板,板书授课。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将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融于一体,图文并茂,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教学手段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若不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反会破坏师生“互动”,使师生关系更为淡漠,极大地损害了教育教学质量。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主导作用;教师的讲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计算机无法代替的。实践证明,教学中只有把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4
绥化市北林区兴福一中
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质量的几点做法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就教学和考试的分值看,占据了本科目的“半壁河山”,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作文是很重要的衡量尺度,然而从我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看,作文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何在?我的了解是:一些语文教师对怎样进行作文教学认识不足,导致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作文考试也就“随遇而安”;也有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目的,采用开“大处方”的,什么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周记、背名文等铺天盖地袭击学生,教师对此却不加以任何指点,抑或走马观花、笼统的说几句草草了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成效,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劳而无功,得不偿失,还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厌烦情绪。
作文是一个创造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带着兴趣去创造、去提炼,最后走向成功,下面谈点自己的做法:
第一,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大教育家孔子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入学之初,教师的任务不是急于指导学生如何如何写,而是要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撩拨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在写作中具有不间断的冲动性,达到心理上由于强烈刺激而引发的激情状态,让学生在作文中快乐的行走,一般可采用三步走的方法:a、写少,指不求字数,不限内容,只要动笔写,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多少就写多少,b、写多,至少每周一次,但不定文体,学生听到什么、见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c、鼓励,可以这么说,一千句批评抵不上一句表扬,学生的每一次作文,肯定有不少亮点,教师要抓住这些亮点大胆鼓励,亮点多的文章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润色加工,并将其推荐到报刊杂志,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我们知道,成功的欣慰,会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摸仿
写作需要生活,需要思想,而中学生的生活面还较窄,思想尚不够成熟,还不可能形成一套具体的系统的对于写作以及对于生活的看法和观点。这样,他们在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活动时,还需要广泛吸取别人写作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就像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先必须从临摹开始,中学生写作,也要从临摹开始,摹仿句子、段落,摹仿篇章、语言,摹仿结构、立意等。我曾经指导学生摹仿过课文名篇,如朱自清《春》的结构,茅盾《白杨礼赞》的手法,魏巍《我的老师》的选材,也摹仿过课外段篇:
“爱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谎言,它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细感受,你就会发现爱本就紧挨着你:它可能是清早母亲挤向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让你感受到温馨;它可能是陌生人的一把搀扶,让你体会到温暖;它可能是作业本里老师落下的一根白发,让你感悟到关爱;它可能就是一个微笑,让你理解到宽
容和赞赏。在生活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触动感染,激励鼓舞,你就会去掉冷漠,解除封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语言上的摹仿如:
“秋天的云最是飘逸,经过夏日的热烈与奔放,秋天的云平添了几分娴静与祥和,娴静,是秋天的云的形质;祥和,是秋天的云的况味。„„秋天的云,在一颦一笑之间流动着灵气与才华”。
这些摹仿,为学生写作段落夯实了基础。十几岁的青少年摹仿力是很强的,只要我们细心指导,篇的仿写也一定会成功。
第三,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
作家茹志娟说:“我在写每一篇东两的时候,哪怕是一篇短小的散文,我都要调动我的一切准备,好像这篇写完了以后,别的东西不准备再写似的。”写文章过程,其实是一个调动过程,调动思维,调动材料,如果可供调动的东西多,文章就会充实,言之有物。那么调动之物从何而来?就是积累。积累的渠道很多,报刊杂志,名篇佳句,优秀作文,网上资料等,教师要定期检查,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议论文功底差,应指导其多积累历史知识,介绍其阅读《上下五千年》类似的书,了解名人佚事,经验教训,沉淀相关知识:如果是语言贫乏,则应多看散文,摘抄和活用其中的佳句。积累多了,心中有“丘壑”,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第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写文章找不到素材,究其原因,就是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活动范围窄,家到学校,学校到家,两点一线,周而复始,尤其是在倡导“安全第一”的今天,农村中学的领导们不准任何班级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带学生出校“采风”,无奈之下,只好安排学生周末时,去做自然观
赏,去进行社会采访,平曰里多“暗访”。在自然观赏中,学生发现的许多自然奇趣,如蛇与鸟的搏斗——抗衡到底,蚂蚁爬墙壁——不改方向,蜜蜂战黄蜂——团结一心等故事被写进了文中,社会采访方面,发现老人再婚难的问题,藏养私生子的问题,土地荒芜等问题,平日里的“暗访”,发现了老师辅导学生的秘密——“五步法”,即距离讲台五步内的是重点,五步外的“自由发展”,发现了食堂如何克扣学生的米,售变质的菜等。这些观察,使学生占有了大量的生活信息,做了生活的有心人,大大地避免了写作时“满脑空空,两眼瞪空”的迥境。
第五,教师要交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
写作时因写作对象不同,其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心理感受不同,导致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同一题材不会出现相同的作品,这就是说“文无定法”,但写作又是一门科学,有其独特的规律,教师要把这些规律介绍给学生,如怎样审题、立意、谋篇,怎样安排结构,怎样开头结尾,怎样选用表达方式等等,例如审题方面,可采用添加因素法、坐标法等,通过筛选后,选择较好的一个作为文题,结构方面,针对学生“走到哪里黑就到哪里歇”的写作现状可给学生讲讲提纲法,而对内容贫乏的情况则应介绍小标题结构法,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立面、多层次地去选择材料,使之丰富其内容,再如段落的处理,段与段之间不能太突兀,特别是跳跃性大的地方要有合情合理的过渡,做到语意前后连贯,无雕琢的痕迹。
第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修改、书写
老舍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写完了一篇作文,看几篇,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修改作文,是写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学生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重视这个环节,写完文章就交给老师,他们认为修改是老师的事,当老师发下作业本后,他们又往往只看看分数,翻翻总评就往抽屉里一放,百事大吉。教学中,我认为首先应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个问题,知道修改对于提升作文质量的重要性,可结合王安石、贾岛、鲁迅等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来强调,懂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价值,鼓励学生自己修改,同桌或前后桌互改,并适时鼓励修改得好的学生,文章非天成,妙手靠苦改。
书写也是作文的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受教的语文教师书写水平的差距,导致学生的书写不能整齐划一,有的写得整洁,有雅致品味;而有的却乱搭笔画,造成写无姿式,字无体式,这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失去语文科的人文精神,不利于考试得分。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5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新华乡龙塘完小
杨支林
教育教学是一个学校的主要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教育教学工作而进行的。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想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课前钻研教材,吃透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课、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扮演多种角色,做到有的放失,导、演自如;课后认真总结不断反思,找出优劣,便于改进。
二、教务处应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学生作业的批改等情况,并及时反馈,督促教师按课程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三、保证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公事与私事、表面工作与实质工作的关系。把公事摆在优先地位,个人的私事能不在工作时间做的坚决不在工作时间做,当然不可不做的就不必顾虑太多,安心的去做,其实做好了公事也就是我们最大的私事,安排好了个人的私事也是我们的公事,这是我们的本质;现实我们身边的教育形式性的、表面性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耽误了老师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一些无用的东西,如果把这些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都用来做实质性的工作,也许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还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表面工作与实质工作的关系,少做表面工作,多做实际工作。
四、树立健康第一、品德优先的观点。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将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优良的品德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我们将会失去做人的准则,就谈不上更好的工作。
五、把好安全关,俗话说“平安是福”我们只有在平和安静的环境中才能安心工作、学习,如果安全不保什么都干不了。
六、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校预定出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奋斗的动力。
七、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不要过分考虑结果,更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按自己的预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就行。
八、合理分配各种科目的教学时间,不产生偏科现象。有的教师觉得某个科目上得顺手,他就带着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某一科,而占用了其它科目的时间,其实我们上得不顺手的科目,更应该花相对多的时间去教学。(在我们农村多数地方都是一个老师担任着一个班,本班的所有课程差不多都由自己来承担。)
九、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包括各种工作、生活、学习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将会伴随他的一生,所以我们养成的各种良好习惯将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的时代,新的知识层出不穷,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教师不再是交给学生某些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去学习大量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动力中主动学习,而不是在压力下被动学习。特别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我们更应该把握好尺度,因人而异,不要把他们压得太死以致于喘不过气来,也不要把他们放得太松整天觉得无所事事而一无所获,我们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特征,正确引导、合理安排让他们每天都学有所获,让他们知道哪怕是学到一点点也是一种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体验到了成功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2、学会赞赏、赏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关注到了所谓的优等生而忽视了所谓的学困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得到鼓励,更期待得到赞赏,对于某个问题的突破学困生比优等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难道这个时候他们不应该得到应有的赞赏吗?这个时候如果你给他一个赞赏,他也就得到了一个动力,也就产生了对下一个问题研究的兴趣。
3、学生遇到困难应当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出现了错误应当正确引导,把他们引到正轨上来,而不是批评、打骂,批评、打骂不但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阻碍学生向前发展。所以适时地给予学生帮助、鼓励,合理的引导、建议也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
4、通过合理安排形成同学之间、各学习小组之间以及班级之间的学习竞争力。有了竞争力学生也就产生了学习的欲望,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同时也就促进了学习的竞争力。学习欲望和学习竞争力相互促进必将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浅谈古诗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6
浅谈古诗教学的几点做法
文/ 荣玉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很有代表性的,它记载着历史,承载着经典文化。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具有深刻的含义,都饱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就是对历史的初步接触。
一、读古诗,欣赏画面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或欣喜、或伤感、或美丽、或荒凉的完整画面。教师要在学生读古诗前,要求学生读古诗后形成画面,大多数学生在脑海中能形成简单的画面。如果有的学生没有产生画面感,这时教师就范读课文或配乐朗读,让学生静静地听,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是什么,大家各抒己见。有简单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到黑板前画一画。这样对理解古诗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增强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如:在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读后到黑板前画一画古诗中的画面;在李绅《悯农》这首诗的教学中,让学生画完古诗图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读古诗需要有韵味、有节奏,有了韵味、节奏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教师要让学生尝试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同时加以指导。读出感情对理解古诗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再加上有了画面的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就不难了。但是让学生具体说出诗句的意思,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看注释,并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词语连句法,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来理解诗句;画面理解法,通过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和体会作者的感受;介绍作者,通过介绍作者的背景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读中理解法,学生多读,教师富有表情和发自内心的感受地读,让学生在体会中理解。通过熟读,带着情感读,结合画面读,理解词语读,学生不仅对诗的意思有了理解,还能体会到诗背后发生的故事。如:在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教学中,通过画面,让学生着重理解“绿”意思,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读古诗,情感升华
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的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更深层次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使读者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每一位读者读出的感受都有所不同,让学生把这种感受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悲与喜。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对古诗有了更深理解,对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如:在李白《赠汪伦》这首诗的教学中,通过前两句对景的描写,学生有了画面,才能体会后两句的作者情感,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在孟郊《游子吟》这首诗的教学中,通过多读,一步一步加深,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牵挂。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篇7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我有以下四点做法。
一、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培养兴趣, 促进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 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 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 设置诱人的悬念,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 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 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 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
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 思维容易雷同, 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二、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 我发现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 多媒体教学使课上教学省力;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使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
其次, 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容量, 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浅化了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进度加快, 并且节省了教师反复讲解的时间, 节省了课时, 相对增大了课容量, 突出了各部分知识的连贯性,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 主动积极地去寻找解题思路。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核心是确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 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会学”。
三、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 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 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 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反之, 提问方法不当, 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使学生善于提问。
1. 趣问法。
把问题趣味化, 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 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 引人入胜。
2. 追问法。
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 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 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
3. 反问法。
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 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4. 类比提问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 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5. 联系实际提问法。
结合某个知识点,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四、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8
一、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
1.培养目标。与本科或普通专科相比,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的突出特点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这种类型的人才恰恰是我国目前需求量最大的人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应该注重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教学要扩展其实用性和专业技术性,强调英语语言基本训练和实用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2.学生特点。普通高校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高专学生生源总体文化水平的下降,突出反映在外语知识的欠缺,外语的应用能力不强,外语学习兴趣不浓等方面。笔者就我校往届学生展开跟踪调查,发现学生看不懂医用仪器说明书,听不懂医生的指令,不能识别仪器上的外文标识。这种语言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现象,是职业学校的外语教学面临的严峻课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职业学校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
因此,面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客观现状,为满足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外资企业工作的需求,提高外语教学水平与质量,向课堂要效益,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是最重要的。
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具体实践
1.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尽快地与教师在教学上达到密切配合的程度,增加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实践,以加快教学进程。“大容量”就是单位学习时间内,学生获取的知识要多。当然这个知识要包括方法的知识及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快节奏”是指转换快,学生处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以主人翁姿态进行学习,紧张而不疲劳,学得多,用得好。“高效率”就是让初级水平和中级水平的学生得到了发展,优秀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也就是说,高效率就是当堂课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丰富教学方法。英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人的潜能及掌握外语学习的技能。因此,教学中坚持“听说先行”的口语化原则,采用直接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直接教学法所倡导的是言语→语言→言语,即从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入手,以实践掌握外语,再通过归纳,学习一些语言理论知识,以进一步指导今后的语言实践。听说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强调听说领先、句型操练、进行对比,是直接教学法的补充。运用游戏教学,学生课堂的目标达成率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做法有:(1)“就是我”。在练习单词时,请学生按座位顺序在白纸上写上这一课的一个单词,由组长收上来后,将顺序打乱分发给每位学生,由教师或者学生轮流报出单词,有哪位学生拿到的是这个单词,就高举单词站起,并大声说“就是我”,教师适时给予表扬。(2)“开派对”。在进行一个“邀请朋友一起去饭店吃饭”的会话教学课程后,引申设想,以“我将于周五在家里开晚会,你有空来吗?”为主题进行会话,再通过列举招待朋友的菜肴内容,以此复习学过的单词。(3)“是不是”。将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造句,每组造5句,其中可能包含不符合要求内容的句子,之后由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说出所有句子,再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己所学片段的符合程度回答“是”或“不是”。在游戏教学时要注意参与全程,有效监控。在游戏中,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参与,帮助和鼓励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激励和表扬有创造性的同学,及时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掌控游戏的时间和进程,做到见好就收,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感觉意犹未尽,使游戏放得开、收得拢。捕捉信息,及时反馈。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捕捉信息,及时修正游戏目标,调控游戏的时间和方式。游戏结束后,及时反馈信息,反思改进。教师要对本次游戏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参与游戏的情感态度、学习效果是否良好等进行反思改进。
3.加强听说训练。为了体现“听说领先”的口语化原则,也为了弥补考试时淡化“听、说”的不足,对学生进行平时英语口语能力的评估。主要形式如下:(1)自评:学生自我评估,重点培养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自信心和自我感觉的能力。(2)组评:根据学生在小组集体语言实践中的能力表现和记录,进行集体性评估。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组合,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思维,想象和创设语言情景编会话,以此反映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活用实践能力和综合创作能力。(3)师评:依据课本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作业练习中常用而易错的、难掌握的,如语言习惯、句型等知识,由教师与学生以日常交际方式进行问答对话,以评估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理解程度和语言的应变能力,它反映出学生运用知识的语言应变能力。
三、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效果
谈农村高三英语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9
高三这一学年里,英语教师既要完成高中英语第三册的教学,又要带领学生进行会考、高考的复习备考,再加上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要让学生在一年内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可谓任务紧、压力大。
我们知道,高考、会考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都突出以测试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原则,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的试题布局。高三复习最终目的是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在高三学年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梳理
边进行高三的课文教学,边对高中的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每单元除精选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填空或阅读理解习题进行即时训练外,还结合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学海导航》上高三部分套题对学生进行反馈训练。这些套题为每4单元一套,包括单项选择20题(基本包括本单元主要语言点)、完型填空1篇、阅读理解4篇、阅读填空和写作各1篇。同时我们适当还穿插语法专项、句型翻译、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强化习题,印发一些范文让学生背。并告诉学生:词汇、短语的学习不能脱离语篇。要求同学通过诵读课文、范文,试着造句加深对词语与重点句型的印象。
二、归纳
在平时教学中对中学六年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零散的、孤单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复习效率。比如:
(1) 归纳中学课本中常用、常考重点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异同比较,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教高的动词,如 need, consider, suggest, expect, prefer 等。例如 suggest, 可表示 “建议”,也表示 “暗示” “表明” 等意义;还有suggest doing的结构, 以及做宾语从句时要用虚拟句型suggest that sb.(should )do 的结构,而作“暗示” 、“表明” 时则要用陈述语气;据此还可以联想到所带宾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的相关动词insist, demand, order, advice等。再如 need 作情态动词用法时要和它的实义动词用法相比较,以及后接动名词和不定式的用法相区别。
(2) 对有共同用法特点的词汇进行归纳、串联,形成知识链。如常用动名词(不能用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mind, enjoy, finish, imagine, suggest, avoid, practise, delay, appreciate, risk,等。 中学课本中有一些与介词to 连用的动词词组,后常接的动词V-ing 形式易与动词不定式混淆,此类动词词组有object to, devote to, stick to, look forward to, get (be) used to, lead to, get down to, pay attention to, prefer…to …。 表示计划未能实现类的动词有intend, mean, hope, plan, expect, think, want, suppose等。
(3) 由点及面,培养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对搭配能力强的词汇在复习时让学生先进行归纳复习。 如复习call 用法时,马上想到call sb., call up, call for, call out, call on, call at, give sb. a call, call sb. names。
(4) 英语近义、同义词的学习和归纳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强语言的使用能力。 如在复besides 用法时,可以联系except, but, except for, except that, but for, apart from, other than 等词汇的词义区别和用法。再如: dress, be in ..., put on, have on, wear等词汇都可以表示“穿戴”,但他们的意义和用法的区别在哪?
(5)正确处理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关系:
要摆脱语法束缚,就得学好语法,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现行教材强调交际和运用,可是交际并不排斥语法,我们不能孤立地谈交际、阅读,更不能片面地教语法。这是两个极端。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交际,就是用来交流思想和看法的,很难想象一个满口病句错句的人能把他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适当的语言形式(即语法)应在运用中、在篇章阅读中让学生不断体会,进行自我总结,再由老师简要归纳,最后为学生所掌握。至于一些不影响阅读的语言项目则完全不应该在课堂上连篇累牍地讲解,甚至可以不讲。
三、检测
实施段考和月考制度。段考每两周进行一次,重点是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写作的考查,测试时量不超过40分钟,题量为一张8开试卷纸(双面)。
四、专项突破
听力理解
先讲听力理解,听力技巧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的有效措施:听前一定要先读题,从题中尽可能多地获得文章的信息;听时注意捕捉文中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来判断对话场景;根据试题要求正确分配注意力,培养自己的短时记忆力。
听力理解的关键是第一节的5个小题和第三节的填空,学生在听力开始前应通读习题内容,了解主旨大意,并适当预测对话内容。让学生养成听力测试前预览试题内容的习惯,调整好心态,善于捕捉对话中的信息点。
坚持每天或隔天20分钟。泛听,精听,测听。泛听与精听一起练。高三第一期以课本和《基础训练》上的听力为主,再在每周一、四早餐后利用校园广播进行两次模拟测试。高三第二期以模拟测试为主,时间安排上逐渐与高考相同。选材上根据学生的水平由易及难,先专项后综合,循序渐进,并且使学生熟悉多种英语语音。对于学生有困难的地方,要求学生重复听,培养学生良好的辨别语音、语调、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基本语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完型填空
再说完型填空,有些考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完形填空题的得分却总不尽如人意。他们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善于抓文章的主旨大意,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对整篇文章的推理、判断,导致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与文章的中心意思相悖;
2.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干扰,对文意分析不透,忽视特定语境中英语知识的运用;
3.对完形填空题怀有厌倦、恐惧心理,以至做完形填空时处于应付状态。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做完形填空的准确率呢?
大家知道,完形填空实际上是从词汇、语法、篇章、语境和用英语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是整套试题难易度调控题。所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做完形填空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1.充分利用首句信息,掌握文章大意;
2.从上下文中寻找信息;
3.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
4.利用词性和词语辨析法来解题;
5.利用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解题。
高考完形填空所选文章都堪称精品,其逻辑必是上下贯通,其脉络也必是井然有序,令人信服。因此,做完一篇完形填空以后,大家对文章的线索、脉络以及主旨、寓意等心里也应该有一种很“明朗”的感觉;如果做完以后,还是似懂非懂,犹如“雾里看花”,那就证明你对文章的把握还有问题,还要复读全文,验证答案。大家可以从文章的内在逻辑入手,回味一下,看所选答案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能自然融入整个语篇,如果有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或与整篇文章的逻辑相矛盾的答案,就需要重新理解、修正。有的同学做完完形填空以后,不加核查便草草“收场”,结果让很明显的错误从眼前跳过,造成考场上不应有的“遗憾”。
阅读理解
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英语测试的主题,完型填空题也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因此,第二学期以阅读、写作为主线,辐射其他专项。以大量听说读写贯穿始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量采用整体教学法,注意培养学生的下列能力:
1.理解文章主旨大义的能力;
2.获取课文中重点细节的能力;
3.根据上下文、词缀推测生词词义的能力;
4.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提供的线索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5.理解文章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的能力;
6.理解作者基本意图和基本态度的能力;
7.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的能力;
8.理解指代关系的能力;
9.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10.预测下文的能力。
在进行专项复习中,让学生限时阅读,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的技巧。对于学生无法读懂的文章,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语义的解析,使同学理解语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主旨大意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课外给学生一定的阅读量,使他们熟悉各种体裁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注意文章的时效性,题材的多样化。特别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与饮食,环保与节能内容的文章。
阅读填空
阅读填空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能力。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表格反映出来,一目了然。所以应先指导学生看懂表格,了解所考查的是哪部分内容,这样在阅读文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题时要注意格式的一致性,如同一项目内单词或短语的大小写及词尾变化要一致。要善于归纳总结,如表示时间的项目应为Time,表示人物的项目应为People / Heroes / Characters, 事件Events, 目的Purpose(s) / Target(s) / Aim(s), 特征Features / Characteristics, 作用Usages / Functions, 原因Reasons / Causes, 等等。另外千万要注意每空填词不超过3个。
书面表达
写作的过程与达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高中的整个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每篇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表达好的句式。在高三的作文讲解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组句成文、文法知识、各种文体的行文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进行范文引导和习文点评。同时通过汉译英、词语造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句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积累题型训练经验、获得答题技巧,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以下是注意事项:
1. 加强遣词造句的训练。把握五种基本句型结构,避免中式英语,力使句子语言生动、精练;
2. 练习篇章写作。循序渐进,仿写、改写、缩写、扩写,正确使用过渡词语;
3. 规范使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避免非文字信息的丢分;
4. 注意人称、时态的一致和文章格式;
5. 学会审题,思路清晰,拟好提纲,避免要点错漏;
6. 字数适中,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五、考前训练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10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寻找改革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实践表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可见,语文教学要落实语言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说就要在“趣”上做文章。而“有趣”又必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采用情感教学最有效的手段是创设情境,因为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表演描绘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就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地产生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有条件的教师可采用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的录像片,让学生在边看、边听、边领略中进入学习的佳境,由直观形象转入对文字描绘的探究,从而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再如在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教者可在范读的过程中配以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让学生领悟作者深爱祖国大陆的感情。又如在教学《背影》、《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类富有形象的文章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演“课本剧”,使学生获得参与情境的成功喜悦。
二、精心设问,激发求知欲
从协同理论的观点来说,学习过程是一种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学习中如果原有知识和经验与新接收的信息不相适应,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一种力求统一矛盾、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因此,课堂提问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看问题设计得如何。
一般说来,好的问题设计应达到以下要求:⑴提问必须目的明确,紧扣教材重难点,直插要害;⑵提问要具有启发性;⑶提问格式要求变,力求满足学生求异思维的需求;⑷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服务;⑸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难易适中。
实践证明,学生对经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易产生兴趣,而对太难或太易的问题则不感兴趣,因此,教师不要做那些简单的徒劳无益的问题游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一种“不平衡――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认识途径,由肤浅引向深入,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悟出读书的道理来,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鼓励质疑,强化独立阅读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系过程。这是启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的好方法。但学生的认知过程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仍难以完成“从扶到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要设法为学生的生疑搭桥铺路、创设情境,从而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的“问”上去。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很多,除了教师提问的示范引路,以及现身说法、由浅入深的不断指导外,紧扣教材的训练重点、难点和篇章结构进行导疑、激趣,指导学生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注意发现课文中表现的矛盾,抓住课文中主要的或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都是一些较好的方法。
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对此,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在备课时,要尽量预测到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思维活动,做到有备无患。对预先没想到的问题要冷静分析判断,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要加以分析讨论,以发展学生思维;对没有价值的问题,应进行适当的解释指导,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课外解决。
四、课内外联系,促进学习兴趣的延续
如果说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于“课伊始,趣亦生”的话,结尾的艺术则在于“课已尽,趣不尽”。所以,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巧妙的结尾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出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内作业的继续,它的作用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好的课外作业,不仅能促进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延续,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外作业的设计既要同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差异性、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之中完成学习任务,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能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日常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知识、训练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及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再学习的兴趣来。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11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角色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应从教学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亲和力,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才爱学、乐学。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探索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要做到不责备,要理解和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的参与创设条件。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多给予学生鼓励,也许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面对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冷落,对其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热情的鼓励,以换取这些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情感上的融洽,参与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创设生动的情景,设计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环节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有正确的质量观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已经上升到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的高度。一堂课是以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为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标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而学生一点都不会,就不会是堂好课;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几个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也不能算是好课;同时,一节课只让几个学生闹的热乎,大部分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更无从谈教学效果。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有了这样的质量观,提高教学质量将再不是空喊口号。
四、要下功夫精心备课
课前做好充分深入细致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师学习专业和文化知识、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都要认真、严格地备好课,不断提高备课质量。现在,多数老师不认真备课,原版照抄他人教案,有的老师连教参都不看。上课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本教材,教学漫天过海,走到哪里天黑就在哪里歇脚,这是课堂教学“低迷”现象的又一个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五、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目前,我们边远山区农村学校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最大问题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不准确,导致教学漫无目的,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把目标设置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农村学生由于家长观念、文化水平的影响,学生只有在学校才能够真正学习知识,因此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提高教学質量关键在教师,主渠道在课堂。没有课堂的创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七、规范常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作业批改。教师除了认真备课,上课,还要抓作业布置和批改。对于作业,练习册,一律要求布置,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订正。农村薄弱学校的学生学习资源缺乏,作业布置是一定要强调的,只不过在量的方面不宜过重而已,若连基本的作业都减掉,他们也许真的无所事事了,教学质量也无从保证,更谈不上素质教育的成果了。
2.勤于辅导。辅导包括辅导差生和提高优生工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方式,一定要持之以恒。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学生,有些连基本的识字能力都没有,如果我们没有去关注他们,研究他们,则无从谈起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辅导差生的效果,每位科任教师都要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及时记录每个差生阶段性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八、提高教学质量仍然需要倡导刻苦的学习精神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 篇12
一、开展技能比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 进一步加强学生医学检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使学生更好地迎接临床实习和就业的挑战, 第一次实验课时, 笔者就和学生讲清楚本课程会开展技能比赛, 技能比赛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各种血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比赛具体是在学习完骨髓细胞后, 由课程组老师筛选出25个骨髓细胞样本, 难度适宜。将学生分成25人一组, 每台显微镜前站一位学生, 按顺序轮转, 每个细胞样本观察1分钟, 并写出正确答案。成绩优异者予以奖励, 设置的奖项包括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 同时发放奖状。这张技能比赛奖状无疑能给同学们将来的就业奠定更好的基础。同学们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平时上课观察细胞形态时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学习热情高涨。
二、建立骨髓细胞图片库, 促进学生多方位学习
如何让学生对骨髓细胞形态产生学习兴趣, 并在较短时间内识别更多的骨髓细胞一直是本课程组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 本课程组建立了一个拥有大量骨髓细胞图片的教学资源———骨髓细胞图片库, 该图片库涵盖了正常各系统骨髓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非造血细胞形态、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形态的图片。该库的建成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对细胞形态就有所了解, 为课堂的实践奠定认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参照图片库细胞形态来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 使细胞识别更有针对性;在课堂总结时, 教师可以调出图片库中的细胞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了解学生们掌握的程度, 对学生不易掌握的细胞形态再重点回顾;把图片库建成后上传到校园网, 学生在课后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平台复习细胞形态, 从而更牢固地掌握各种细胞形态。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改善教学效果
《血液学检验》的教学主要围绕着血细胞形态开展的, 而血细胞形态即使在同种病例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不同涂片上观察到的形态也是不尽相同的。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制作一些挂图来引导同学对血细胞形态的初步认识, 但这种方式显然和千变万化的血细胞实际形态是相矛盾的, 已经不能满足同学的学习需求。现代多媒体教学可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融合在一起, 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另外, 我院购置的数码互动系统使师生多向互动成为可能, 应用互动教学, 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发送图片进行交流, 使师生交流高效、准确, 教师也可以随时切换画面, 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用互动教学, 教师可让同学对所发现的典型细胞形态进行拍摄并共享, 极大地激起学生之间相互赶超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开放实验室,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实验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理论与实验课时比达到1∶1, 即便如此, 学生仍然觉得实验课时过少, 很难在课堂上把骨髓细胞形态牢固掌握。为了巩固学生对细胞形态的认识, 本课程组利用课后时间开放实验室, 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尚未完全掌握的细胞形态多看、多问, 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进行共同讨论。另外, 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前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血细胞图谱, 对图谱上细胞的典型形态进行研读, 从而真正掌握该细胞的主要特征。课外阅图谱读和开放实验室,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而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
五、模拟临床报告,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每次实验课都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学习正常细胞形态时, 报告内容主要是绘制各系各阶段正常骨髓细胞形态。通过画图, 同学可以对细胞的理论描述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形态得到进一步巩固, 个别学生对形态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也会及时暴露。老师通过详细批改、指正和课堂的回馈, 可以帮助他们真正掌握该细胞的形态特点。在学习各种血液病时, 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对某种血液病骨髓片的观察, 详细报告各系各阶段细胞的百分比例, 模拟临床进行骨髓象特征的描述, 并最终得出相应结论。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对异常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与临床疾病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血液学检验》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我的知识内容和教育观念, 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摘要:《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效率, 最终使学生牢固掌握骨髓细胞形态, 达到培养目标。
【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论文】推荐阅读: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08-27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论文05-13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09-01
提高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07-25
关于提高基层案件质量的几点思考07-03
谈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07-03
关于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10-05
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06-30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做法12-30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