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2024-10-01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通用11篇)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篇1

提高识字教学的能力几点建议

内容摘要:

[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 识字教学 课堂教学 主动学习改变现状

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提高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质量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 1 ”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2)、利用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利用竞赛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4)、利用游戏

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春雨的色彩》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麻雀”、“小黄莺”“燕子”。结合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看是送信快”、“词语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一(7、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

四、利用多样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既积淀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们走进新课程,改革识字教学的新航标,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新途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略,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字的能力,还识字教学于精彩。作为一名的一年级的教师,有责任对传统的学习模式探索改革,让孩子们能在开发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篇2

近些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 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交流工具,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正因如此, 现今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早已成为如何教会学生准确、流利且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笔者即结合自身实际口语训练经验, 从几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粗浅的探讨, 以供参考。

2 为英语口语交际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不仅要求教师从教学手段上予以创新, 给予重视,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 实现口语的准确、流利、得体运用。而要想打好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 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 加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训练。“听”是获得知识、获得信息、获得语言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第一步。尤其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大量分析与研究,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 学生们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差异性, 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自身听的深度与广度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涉猎范围广的学生, 其英语口头交际能力较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生, 在表达时会感到无话可说, 或者不知如何说, 口头交际能力更无从谈起。所以,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就必须从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入手。

第二, 加强英语语音与语法的学习。英语语音与英语语法是学习者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 也是决定其英语口语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 学生加强英语语音与英语语法的学习, 掌握正确的英语与语法应用, 对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 其本身就缺乏一个外在交流环境, 想要准确地掌握英语的发音与英语语法规则, 就必须进行一丝不苟的训练, 不能将英语句子当成简单的机械的组合, 而要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 注意发音的口型和部位, 从而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加强英语语音与英语语法的正确表达、正确使用, 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为英语口语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 本身就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缺乏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 因此, 绝大多数的学生存在学习哑巴英语的问题。也正因如此,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环境, 让学生们处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所以,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以此迫使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长此以往, 形成习惯, 学生就会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 使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4 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未来社会、未来世界之中, 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 加强学生与实际环境的互动也就尤为重要的。通过实践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有很多学生在课内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时,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然而一旦到了实际运用时, 却畏首畏尾、不敢开口。针对这种常见情况, 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时, 就应该有意识地将英语口语交际训练, 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由课本引向实际工作、生活, 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英语口语交际天地, 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并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并且在实践交流中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义, 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对话, 并帮助别人。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优秀的外籍学生代表进行现场采访。在采访之前则指导学生做好现场采访的事先准备工作, 如:列采访提纲, 设计采访问题, 设计大方得体的语言运用, 并且进行采访的事前演练工作。而在这一系列的采访、准备过程中,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组织能力, 还能进一步提高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 在采访结束后, 要组织学生进行工作汇报, 且师生共同针对采访内容进行交流, 对现场的口语运用是否正确, 是否得体, 交际规则是否运用得当进行评价、总结, 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灵活运用英语口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 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随时取得联系, 并且获得家长对英语口语训练的支持, 教师与家长共同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之下, 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触说英语的人, 抓住每一个可能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而在不断的实践交流中, 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心智、个性得到发展, 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 帮助解决学生对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 从而形成长久的英语口语训练的兴趣。

5 加强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最直接体现, 因此要想灵活自如地运用任何一种语言, 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尤其是针对英语这门语言, 由于我国与英国、美国的文化习俗差距很大。因此, 两国在语言应用上往往存在很大的不同。如若我们以中国传统美德谦虚为例, 就能够清楚地看出我国与英美两国的文化差别。

例如:中国人常常以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 也就是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而当中国人这样与外国人交流时, 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就很可能会以失败而告终。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上, 我们就能看得出来, 要想运用好英语这门语言, 单单是学会语音、语法, 掌握大量的词汇都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了解英语语言背景文化知识。所以, 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时, 也要帮助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社会文化、社会风俗习惯, 使学生们在进行英语交际、英语沟通时能够做出最为得体的应答。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口语训练经验, 对如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粗浅的分析, 也使我们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与人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 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 并且加大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英语作为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 其最终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早已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通过对大量参考文献的查阅与个人口语训练的实践经验, 对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粗浅的探讨, 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建议

参考文献

[1]郭婧.浅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宜春学院学报, 2008 (S1) .

[2]孔凡利.浅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新途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3]梁洪兰.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4]时敏.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6 (5) .

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意义;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31-01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教学方法上,《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学生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二、识字教学的意义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为,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水平。所以说,把好识字关,是打开人类各种文化宝库的钥匙之一,是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工具。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可见,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识字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1、猜谜识字法。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在新字教学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方法是先出现几个新字编上号码,老师念谜语,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字又准又快。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三个猪儿一个槽,一个猪儿吃,两个猪儿瞄――“心”。 还比如: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淡。

2、比较识字法。对一些字形相近、字义差别大的字,可以用比较法识记区别,如,“大”和“太”,“乌”和“鸟”,“做、作、坐、座”等,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如,“有水能泡茶,‘泡’是三点水,跑步要用足,‘跑’是足字旁。”都可以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也可让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

3、看图识字法。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蕴含了丰富的识字内容,如,“云”“月”“山”等字,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图画中的事物就能知道这个事物的名字,字音也就读出来了。汉语中有大量的象形字,如,“人、目、口、手、鸟、雨、龟、马、牛、羊”等,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

4、歌诀识字法。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教学形近字时,编成“有水能泡茶,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5、形声识字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第二、三册课本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容易记住。比如“蜻”是蜻蜓的“蜻”,因为蜻蜓是昆虫,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6、字配“画”识字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休”时,可出示图片,告诉同学们,这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再如:闻,可出示图片,有个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等等。

7、总结纪录法。许多老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同一个字写错,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写错的原因,也没有去想以后该注意什么。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个本子,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每次作业中写错的字整理下来,自己分析字形,并写出注意点,还要经常复习,一来二去学生便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四、总结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识字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就有倒塌的可能。所以汉字是学生未来学习各類学科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

[1] 姜黎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析[D].扬州大学,2012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篇4

六郎镇政和中心学校王次云

(六郎片区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研活动专题发言稿)2013年3月22日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低段学生会认1600个-----1800个生字,会写800-----1000个字。新教材的学习中,低年级学生一节课要会认10---12个生字,会写8----12个生字。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总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提高低段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下简略的整理,经整理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有以下三大问题: 问题一:教材识字量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问题二: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何解决学生生字回生的问题? 问题三: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问题一:教材中的识字量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1、让学生学会利用汉语拼音拼读生字。

让学生学会利用汉语拼音拼读生字,是学生识字的最有效的方法。学生看到生字,运用学过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声调等基本

拼音知识,尝试拼读识字,最有用最实效。

2、随文识字

低年级课文内容大多儿歌化,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课文背熟。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背课文,并不等于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他们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有的却不认识。因此,在学生预习完生字后还有些字不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识生字。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生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识字。

3、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要认识的“蚯、蚓、蚂、蚁、蝴、蝶”等字都是形声字,都带有“虫”。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虫’,都跟昆虫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虫’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识字5》一课要认识的字中,我

把“请、情、晴、清”这四个生字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还真的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字都带有‘青’,“请”跟语言有关,部首是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晴”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清”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了识字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另外,归类是识字教学中巩固生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问题二: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何地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识字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的。

1、“生字回生”现象分析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达到尽早提前阅读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50%。

新课程的识字要求是: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其学习强度,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这种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然而,新课程所实施的多读少写的教学方式从另一角度又给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识字,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但如果只动嘴不动手,学生就会学得快,忘得也快,渐渐地就会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往往学了这一课的生字,就忘了前一课的,复习了前一课的生字,却又会忘了后面的生字。

2、防止“生字回生”的策略

①经常性进行复习,让学生读,让学生写,增强记忆的持久性。②让学生给学过的课文后的生字注上拼音,多读多练。③让学生给每课所学生字组成词,运用巩固。

生字回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正常的现象。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复现。达到“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问题三: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写字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要指导好学生写字,搞好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的结合。“书写质量”应该涵盖三个方面: 第一是字写得是否正确;

第二是字写得是否规范(“规范”指的是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顺、每一笔的占位等等);

第三个方面就是写字的习惯怎么样。

许多老师在批阅作业及试卷时,埋怨现在的学生书写水平太差,字写得潦草马虎、歪歪斜斜。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的要求和地位大为提高,要求学生一出手就要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老师们在识字教学应该要做到“三当堂一保证”。三当堂──当堂指导、当堂书写、当堂反馈

一保证──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书写指导、书写时间 如何培养学生写好字呢?

教师要非常重视笔画的教学,还强调正面引导的作用,第一印象要正确深刻,可以减少学生以后出现毛病。学习“点画”的写法,要要求学生做到四会:会看、会画、会说、会写。即会看笔画的外部形状,会勾画笔画和填写笔毫运行的轨迹,会说运笔过程,会写出几种形状,起、行和收笔完整。根据这四会,我想在教学中还应做到“三结合”:

1、“眼看”与“手写”结合,重视观察过程

眼力的高低往往决定写字的优劣,所以教学生写字不能忽视“看”这一活动,如果只孤立地强调“写”,就违反了写字学习的规律。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下笔时随意。”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均等训练学生观察。(1)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田字格中的字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并努力记住它。(2)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

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学生错字主要就错在形近字、笔画多的字上,而要减少这种错误,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3)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

教师的范写是最直接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看清第一笔的运笔方法,并试着这样写。这既是指导书写的过程,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过程。

(4)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学习写生字是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结构,让学生对生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有利于正确的书写。(5)及时批改、及时评价、及时纠错

对学生的写字作业,要及时批改,及时评价,及时对学生作业中写错的字进行纠正。

总之,识字写字教学要针对自己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自我调整。同时,要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并不是靠教师一朝一夕的努力钻研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的对自我课堂教学实践的调节、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点滴养成、对学生主动识字写字兴趣的精心培养。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把学生识字写字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课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篇5

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准确定位课堂,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

1.努力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首先要抓好集体备课,可以说,教学质量高的学校都是在备课环节狠下功夫的,实行集体备课是落实有效备课的根本途径,在复习备考工作上尤其重要。学校要加大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使集体备课规范化、制度化。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四选”“五备”,即定集体备课时间、定集体备课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个章节复习前,备课组内要确定中心发言人,对本章复习重点、难点,资料使用等,先提出个人处理意见,然后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四选”即选课堂典型例题、选课堂训练题、选课后巩固题、选单元测试题;“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考点、备学法、备落实。提倡集体备课下的二次备课。复习课教学要坚持“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原则,提倡老师游题海(大量占有资料,选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加以训练),学生驾轻舟,(存在问题:不加选择地大量布置课后练习,却不重视批改反馈。不但大家都累,而且效果很差)真正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从近年命题的变化趋势来看,对考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联想、想象、判断、探究等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复习中要精心筛选习题,充分挖掘所选例题的教学功能(克服题海战术的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尽可能地触及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拉长知识链的教学,充分呈现例题教学的思维过程,利用“一题多解”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利用“题组训练”“多解归一”来强化学生对解题规律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质量减轻负担的目的。尽管每年可能都会出现一些题型新颖的客观题,但都离不开课本上的通性通法。研究每一章节的典型习题,都会发现这些习题奥妙无穷,只有加强对这些习题的复习、研究,才能提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

2.合理安排教材过关与专题复习的时间(实行“禁补”措施以及两考合一后的时间安排)。从这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不管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但都离不开课本这个源(09年各学科出自课本的比例。各学科试题中完全取材于课本的不少于20%,语文、数学、化学接近30%,立足课本,注重基础,考查基本概念,常规计算,基本图形识别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等教材所着重要求的基础内容,在试卷中随处可见)。因此,要降低重心,回归基础。对每门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要强调的是“回归”,越是基础的越是重要的,从这几年考生答题情况看,能够拉开差距的地方恰恰是基础知识的疑点和盲点,越是基础的知识就越有区分度,要走出越是基础的知识就越容易出差错的怪圈。

因此,要保证师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疏理、归纳、总结教材知识,力求大部分学生对每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尽可能的一次过关,力求少产生“夹生饭”(因为禁补后没有更多的时间回过头来处理这些夹生饭),对于教材要充分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从而使各章节、各单元知识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拓展,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结成知识网络,生成知识树干,便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明确复习的重点和疑点,避免机械重复。同时在做好教材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也要通过一定量的专题复习,进一步梳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向能力的飞跃,使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解题能力。

3.狠抓有效的训练。训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备考阶段,练习和检测会占去学生相当多的时间,如果练习的频率不当、试题的质量不高、考试的信度不够或者评价不及时、矫正不到位,都会使效果打折扣,甚至劳而无功。因此要做到:⑴训练有针对性。老师要注意收集研究备考信息,善于选题,确保训练材料的质量。要努力做到“训练前抓选题,训练中抓细节,训练后抓总结”。要用好自己编的题,精选现成的题,提倡自编题,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训练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薄弱学科保中低档分、优势学科争取夺高分”的提高总分战略。⑵资料有校本性。提倡复习资料的校本化,老师要立足本班的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学生所做的练习题目、所使用的复习资料应该是本校任课老师和学科组的研究成果。(3)密度有科学性。要控制训练的周期和节奏。题海战术、频繁地考只会使学生越练越累、越练越死。只有边学边练、边练边悟、节奏适宜,才会取得训练效果。训练的目的是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目前,很多学生做题时只注意数量,不注意质量;只注重做题的结果,不注重做题的过程和解题的总结,导致能力提高不快,这与老师对待训练的认识和态度有关。要对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纠正,及时小结,对多次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有意识的加强训练。每一次考试后,要将大多数学生错的试题抄在备课本上(老师也应该准备学生易错题集),对错的原因作出详细的分析,找到错的根源,按时间、类别整理,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复习总结,看看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经常在考试中出现,从而在复习中通过专项训练、变式训练、补偿训练、反复训练等方式及时矫正到位。

以上针对复习课说了这么多,重点是谈对复习资料的正确使用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用几句话来概括:“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中,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

4.建立“培优帮困”工作的长效机制(结合09年)。培优帮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尖子生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及其社会影响力巨大,而后进生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成绩的潜力所在。因此,“培优帮困”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要求各校在“培优帮困”方面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制定详细方案,做到“五个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场地落实、时间落实、效果落实。培优主要是重视他们的课外指导与方法点拨,分段布置任务,定期抽查,培养他们独立钻研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学困生,要本着转变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甚至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为重要的宗旨,帮困的重点是学习心态上、学习习惯上、学习方法上,多激励、多鼓励、多表扬。要关注临界生的培养,鼓励这部分学生树立拼搏意识,帮助他们突破重围,实现跨越。尽全力“培养一批学优生,提高一批边缘生,转变一批学困生”。

5.狠抓薄弱学科建设。薄弱学科是制约各校考试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症结。但初中学校因校情不同,薄弱学科的科目也不同。因此,各校要从提高毕业升学考试整体水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薄弱学科建设工作,精心研究提高薄弱学科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通过建立学科交流制度、培养重点学科教师,在各方面给薄弱学科适当倾斜等措施,切实把薄弱学科建设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薄弱学科科任教师要从学情、教情、个人素养等方面认真分析本学科质量不高的成因,找准症结,抓住要害,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切实提高学科教学成绩,力争扭转本学科薄弱后进局面。

二、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和考试能力的培养。毕业升学考试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展示,也是身体与心理的较量。因此各校要狠抓学生管理,千方百计启动学生的自信心理系统,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自信走向成功,现在决定未来”的必胜信念。

1、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做到“四个抓好”。(1)抓好理想教育工作。初三毕业生即将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或是到社会就业。面对着人生中如此重大的选择,家长、学生无一例外会有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对于升学无望的一批学生,失落感、挫折感不言而喻。这批学生要么是消沉,要么是逆反——破罐子破摔。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班级的整体稳定、妨碍班级复习迎考。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不间断、分层次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学生理想教育、形势教育活动。比如对于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初中生没有社会经验,对社会竞争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家长老师的说教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报刊网络搜集有关未来就业趋势资料,通过班会课让学生交流信息,展开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的竞争会愈来愈激烈,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国总体在二十一世纪前五十年的就业压力会非常大,未来的社会分配会朝着高学历高报酬的方向发展,普及高中教育将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有知识懂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将越来越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也就是说不管你将来干什么都需要文化知识)。通过这类亲身的参与、讨论,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励学生现在努力学习,迎接将来的社会选择。

(2)抓好思想动员工作。进入初三,要组织好动员会,突出“新起点、新挑战、新高度、新希望”,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备考目标、备考方案、备考策略、学校的管理制度等。整个初三年级,要分阶段开展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动员活动,确保学生饱满的精神和斗志。

(3)抓好年级纪律工作。“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要制定严格的初三管理条例,下发给各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

(4)抓好家校联系工作。要做好与家长的联手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要对家长进行一些家庭教育培训活动,让家长懂得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家长会要做到有目的性、针对性、激励性,要让家长参加每一次家长会,都有“捧着希望之心来,带着必胜之情回”的感受。

通过四个抓好,真正增强学生的适应考试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加强学生考试能力培养处理好三个关系。

考试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初三备考阶段。考试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要从审题、时间分配、解题步骤、语言表述、卷面书写及复查等各个环节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平时考试中要教育学生处理好三个关系:(1)审题和答题的关系。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大部分考生在考试时是“快审题,慢答题”,或者是还没有把题意审清楚就凭感觉匆匆答题,生怕时间不够,急于求成,结果答了一半或者已经答完了才发现答错了。因此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告诫学生牢记“慢审题,快答题”,要舍得在审题上花时间。审清题目的诀窍就是多读题,要让学生养成动笔答题前反复研读试题提供的条件、设问指向的习惯。(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将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要靠准确、完整的推理和精确、严密的计算或表述,要指导学生尽量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以达到会要得满分,即使一知半解也要多得分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多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研究答案与题目的对应关系,要把答案复原到材料中去,着重研究答案是如何形成的,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要答对,还要答全,得满分。(3)“求快”与“求准”的关系。在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能落得错误百出。所以,要在会审题、会做题的基础上“求快”。

三、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校要落实人本管理理念,关注教师需求,关心教师生活,满腔热情地为教师排忧解难,同时要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初三科任教师的基本权利,落实初三科任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对初三科任教师的奖励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那些教学能力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同时要结合各自实际,精心修订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按照“利益分享、荣辱共担”的原则,建立学校领导与科任教师同奖同罚的奖惩机制,实行同学科、同班级捆绑考核,逐步加大团体成绩的考核权重,改变中考备考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培养教师休戚与共、合力攻坚、协同作战的质量意识和团队精神。要本着重心下移、服务前移的原则,严格落实教研员、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包校、包级、包班、包学生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质量目标,级级落实工作责任。

四、切实加强中考备考工作的宏观调控。

1、城区、县要完善管理机构。要认真、客观、理性地分析本城区、县近几年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通力合作。要根据学校的现状,给他们提出发展性目标,促成他们制定工作措施,并加强检查指导。很多城区、县对中考结果给予很重的奖励(柳南区280万,鱼峰区94万,柳北区190万,城中区70万),这是好的,但也要加强过程监控。

2、学校要做好动态管理。中考备考工作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既定的复习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领导应经常深入课堂(进得了课堂,评得出名堂)、深入学生,了解备考工作进展情况,并通过定期检测、召开毕业班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多渠道及时获取毕业班备考的相关信息,客观分析备考现状,准确把握教学得失,调整备考思路和备考策略,确保备考实效。

同时,要加强学校内部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学科、教师、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特别是新老初三老师的座谈交流,总结上一届备考的成功经验,完善不足之处,对于新初三的备考会取得很好的促进作用。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篇6

一、为什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针对阅读教学的“虚效”而提出的。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正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如何。教学效果不尽如意,表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口头、书面)能力等还不能令人满意。很多小学生的毕业考试分数很高,但分数里是否有“虚效”?不能不承认,当前学生的高分低能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打不好,对于我**语教学综合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将构成严重的阻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总体来说,小学毕业生应该掌握3000个汉字,做到会读、会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对于教科书中的课文能够理解,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及判断能力,能够阅读书报,能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感悟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品质;能够写出四百字左右的、简单通顺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够有条理地、语气适当地和人交流、从小学各年级来说,应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从课文的学习来说,应完成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三、怎样实现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这个问题涉及语文教学理论、教科书、教师、教学过程等多种因素,我想主要从教学上谈点看法和意见、1.认清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语文,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我仍坚持20年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的提法:“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我曾提出五项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2)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5)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思维水平及学习习惯的全面进步。

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统一实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教学获得实效。

现在有的研究者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但在全面之中,没有突出最基本的因素——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使阅读教学方向不明,把握不住阅读课的本质。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课,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课。阅读课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学会听懂别人讲话,学会熟练地和人进行口语交流。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将这个核心突出出来,明确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显现展示语言的魅力。

2.阅读教学要体现课文这一文本要素。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之后,应明确阅读教学的依据就是课文。阅读教学必须依据课文这一文本要素进行教学。凡是选为课文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语言规范、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积累;第二,凡是好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写法,鲁迅先生曾说:“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第三,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与思想情感。

针对这三点:关注课文的语言、写法、思想情感,在教学时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第一,使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教学时,教师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好的片段、全文要求学生背诵。第二,使学生学习课文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写作。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如何构思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课文的写法。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其审美能力。审美个性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特征,也就是每个学生对某一文学作品形成的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审美判断能力,个性理解必须合理,教师要适当引导;再次要在对语言的审美过程中,将文学的种子深深地播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阅读教学还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现在的阅读课多考虑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把感动忽略了。有的课,必须能感动学生,使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令其终生难忘。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能够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能够在思想上有所领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能够学到一点写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须“情动而词发”,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3.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阅读课要将课时交给学生。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情感;提倡学生“写课文”——写事实,写心得,写真情。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尤其强调说和写的训练。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句子;二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片段,写日记;三年级进行作文启蒙训练,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和人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四至六年级把习作放在重要地位,由片段训练到篇章训练,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指导。

平时应开展读写结合的课堂“小练笔”。我一直主张在每篇课文的讲读过程中,要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说、写训练。

这样做课上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这必然涉及阅读课的教法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改变一问一答的琐碎式教法。如,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可以将课设计成几个板块:初读、细读——可以要求学生全文默读;深读、探究——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领悟等;阅读欣赏——可以采取朗读的形式;巩固运用——可以设计一些说和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如果平时的“小练笔”抓得紧,逐步养成学生的习作习惯,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难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三年级以后,主要提高欣赏能力,重点训练默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读出心得体会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学会读书、作文。4.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语文教师要提高人格修养。首先,人格修养体现在心灵上,也就是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专业。其次,人格修养体现在道德规范上,主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再次,人格修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教师要真挚、诚实、笃信。孔子早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正人先正己”。

(2)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基本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标准的、流畅的普通话,能背下几十篇名篇,能给学生写出范文,具有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读经典作品,不能匆匆过目,有的应该熟读、精思、背诵、做笔记,坚持数年,定有成效。

当前,青年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很大。青年语文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常规教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必人人都写论文,但是一定要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的积累,就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经验的教师则必须能写出论文。教师写论文时主要应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多一点真实案例。我真诚地希望学校领导给青年语文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坚持校本教研制度,让他们从从容容地教学和学习,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5.端正教风,坚决反对“虚效”、“虚名”。

(1)反对“虚效”。我们为什么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呢?就是因为有“虚效”,“虚效”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应试教育的积弊上。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有广大的市场,应试教育就是一切为考试而准备。例如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读书还不会概括要点,不会做笔记,为什么?因为教师在讲课时把要点都给他们概括出来了,写到黑板上了,写完了让学生去背,背完了应付考试。时间长了教学就产生了“虚效”,即使学生能考及格、考好,但能力还是没有提高。还有就是作文考试以前,有些教师让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上选几篇,背下来应付考试,或者教师事先让学生“突击”出来几篇应考的作文,甚至允许学生“雇枪手”。部分教师的这种做法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能很高,但是他们不会读、不会写、不会欣赏,这样不仅产生“虚效”,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危害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以为学习可以“作假”,他们将来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作假”。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篇7

在我们现实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无奈, 例如学生讨厌阅读或不知如何有效阅读。有的学生阅读兴趣低, 不想去读, 匆匆看完了事;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差, 读完后竟不知其所云;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 但因缺乏阅读技巧, 阅读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 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并不少见。多年来, 英语教学专家和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进行了各种研究和实践,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总的来说, 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 主要有阅读教学方法陈旧, 阅读题材狭窄单一, 训练方法枯燥等。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终养成一种有效的阅读习惯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 让学生去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 学生只是被动的了解课文的意思, 没有阅读的主动性, 阅读能力又怎能提高?现代的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 阅读教学要以让学生萌发兴趣, 积极主动阅读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分析和思考, 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师生关系上, 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即学生是阅读的主角, 教师要让学生去阅读。

二、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让学生想阅读

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最好动机, 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阅读特点及阅读兴趣, 广泛选材、适当加以改写,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重点是内容浅显、题材多样、趣味性强、阅读量大。总之, 要使学生体验到英语阅读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与成功, 从而激发阅读动机。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时, 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适合学生阅读的宽松氛围。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怀着愉悦的心情投入阅读, 才能渐入佳境。其次, 教师要对学生多表扬, 注重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不作价值评估,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另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游戏、分角色表演等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使每个学生乐于参与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 通过与学生交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为选材提供依据。

三、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能力

阅读的终极目的就是理解, 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信息。一定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思想、辨别细节、预测、判断、推理、猜测词义等。例如, 快速浏览就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技巧。在实际教学操作中, 教师给学生限定适当的时间阅读文章, 让学生用英语概括大意。这一技巧可以帮助学生跳过细节抓住中心思想, 碰到生词难词, 如果无关文章理解, 可以置之不理, 继续阅读, 以提高阅读速度。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句子, 寻找关键词来理解生词;阅读上下文, 寻找相关线索来猜测词义;通过构词法 (前缀、后缀和词根) 来猜测词义。对于难懂的句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上下句来寻找线索, 或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对于段落, 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中心句;对于全文理解, 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上下段落的承接句, 从而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学生如果掌握了如上阅读技巧, 会轻松面对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问题, 循序渐进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四、利用新颖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往往都是一名教师针对一个班的学生这种传统的模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进其他的模式。例如, 让学生进行分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分组学习的目标是要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取得学业进步。小组根据人数的不同和各成员的特点来分配不同的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阅读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能从其他小组成员中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 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优秀的学生通过在小组讨论中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 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这样能激发每位学生阅读的激情, 形成良性循环, 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提高进步。此外, 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教师的引导及介绍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些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 把握文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内容的讨论, 使学生更易于有效的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总之,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会激起阅读热情, 巩固原有词汇量并使词汇量大幅度增加, 阅读速度与准确率显著提高, 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效率和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赵雪琴.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 2001 (1) .

提高识字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篇8

在四年级之前,小学生的写作大部分都是一些描述性的写作,例如,出现最多的就是看图写作文,然而到了四年级,不仅仅是将一件事情描述出来,还需要加上一些抒情的话语,从而增加了写作的难度。所以,本文就提出三点有关提高四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建议。

一、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核心,如果学生没有积累很好的素材,那么学生的作文将会变得非常枯燥和单一,所以,积累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核心要求。首先,老师可以介绍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例如《邦戈历险记》,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比较优美或者具有哲理的语句抄录下来,形成一个语录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可以适当地参考自己所抄写的语录本中的语句,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二、坚持每周写周记

无论是从文笔上来讲,还是从内容上来讲,四年级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都不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学生一定要养成写周记的习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周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自己过去的一周所发生的事情,但是学生不能只是简单地描述自己过去一周所发生的事情,还要加上自己的感慨和体会,这样才能丰富整篇文章。

三、扩展词汇、句式

小学四年级所学到的词汇量和句式都不够丰富,所以可能会出现学生的整篇作文中都是沿用一两种句式的情况,并且学生的词语是非常贫乏的,这样的文章看起来会非常枯燥,而且也会降低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故此,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多让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式,例如,老师可以每天让学生抄写五个不同的词语和两种不同的句式,这样日积月累下去,学生的词汇量将会大大增加,在写作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苦于词汇量和句式的限制而写出一篇枯燥单一的文章来。

归根结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主要还是由于知识的限制,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要注重小学生课外知识的扩展。

参考文献:

唐友发.浅谈小学四年级作文的材料积累[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8).

提高网站的流量的几点建议 篇9

最近一直在想如何提高网站的流量,也看了一些访问量和收录都比较高的类似的网站。也看了看他们的title什么的,虽然不太懂技术,但也知道keyworlds和title对网站收录的重要性。其实现在我们收录一逐渐稳定,成上升趋势。我们不能要求一下就突飞猛进多增加几千页收录,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以下是我对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的几点建议:

1 尽量少改或不该titie描述,因为老修改title的话,会让搜索引擎觉得网站不稳定或者没有完成,可能会导致搜索引擎不喜欢,表现形式是收录下降或者忽高忽低,也很有可能直接导致网站被降权。

2 我们网站无论内容还是其他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我发现我们网站的跳出率竟然高达86.9%,也就是说我们网站很少有回头客。我们在百度,GG上花了那么多钱,好不容易让有些关键词排到了前面,用户历尽艰辛万苦到达了我们网站确实看一眼就走了,浏览深度不够,相应的可能转化率就低的很多。

3 我这几天看了下那几个访问量比较高的网站,也询问了一些人,大家都有个共同看法,就是人家的网站上内容比较好,这里不是说我们的内容和他们的内容相比差,是指客户进入他们的网站看到的东西会多一些。有利于增加客户粘度,有一个网站我觉得人内容做的特别好 中国行业研究网,

他们今日头条下面的数据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是看不了,而他们的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介绍,内容很短。为了保证页面的长度,他下面加了相关推荐。还有他们的报告,基本上每篇报告前面都有一段的很长的介绍。他们的介绍很全面,让客户就能简单的了解买了这份报告后能得到一些什么。以吸引客户购买。

4 网站布局方面,我们刚进去是看到的最新报告,都是一些模板做成的报告目录,虽然关键词不一样,但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或许第一次客户看了会有一些惊喜,但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发现其实都一样的。而他们的是把一些可以看的到的数据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每天都不一样,会让人感觉很新鲜。而把收费的报告放在边上一点儿的位置。既然我们是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多数人是冲着我们的“情报”来的,所以我建议是不是在显眼的位置是不是可以放一些免费的情报,或者简单的数据之类的呢?

5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营销思路有些偏了,我认为应该先抓住来我们网站访问的人,其次再让他们转化成为我们的客户。我觉得我们网站目前的营销模式是客户知道了我们可以做这份报告从而选择我们购买我们的报告。如果我们能抓住客户的话,让他们先喜爱我们的站其次是看上我们的报告,这样不但能成使客户成为我们的忠实客户,而且还有可能形成一个口碑相传的模式。如果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话无论是企业会员还是收费广告做起来都会相对容易很多。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0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如何发挥教材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面临着新课题,一项挑战性的任务,我们要尝试,要探究。《浅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些启示。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轻松快乐识字。

1、走进生活场景,营造识字氛围。

新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许多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如:反映家庭生活,体现亲人之间关爱的《在家里》、《看电视》等,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火车的故事》等,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哪座房子最漂亮》等都可创设一个生活场景或氛围,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启发学生的思维。

2、调动无意注意,巧设识字环节。

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的意志力和抗干扰能力较差,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而无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依靠于刺激物的新异与变化和主体的兴趣和需要,于是我把识字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发现、自己认读、交流识记、合作巩固、互相反馈、互相评价”。这个设计在情境中,学生无意中进步了。比如:有时候我把认的字全部出示在黑板上,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都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哪些字你还不认识?想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引导学生们自主识字,在发现、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学会了生字。再比如:学习《比尾巴》一课时,我把猴子、兔子、松鼠、孔雀等小动物画上了黑板,在五彩斑斓的图画中,隐藏着本课要学的生字,如兔子的尾巴上写着一个“短”字,公鸡的尾巴上写着一个“弯”字,再配合儿歌的朗读背诵,同学们在无意中记住了本课生字。

3、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我们常常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创设多种识字游戏,如找朋友、摘果子、我说(做)你猜,抢读卡片开火车、走迷宫、编儿歌、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全部动手、动口、动脑,合作识字。

猜字谜:

编儿歌顺口溜

走迷宫

我说(做)你猜

游戏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那种都能让孩子们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字,效果很好,但注意常用常新,不同的方法要交替使用。

二、促进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

2、利用课程资源,鼓励课外识字

3、利用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识字。学校的标语,班级的板报,花草树木的标签,校园文化长廊都是学生学习识字的好教材。

三、顺应汉字汉语特点,实行多认少写,认写分开。

有效识字的几点建议 篇11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同时也是小学教学的难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点:①激发主体的识字热情;②揭示规律讲求科学化;③讲求生活识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识字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1-0029-01

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同时也是小学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激发主体的识字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儿童的识字热情,让他们主动识字,自己学会认字,肯动脑筋聪明认字(创造性),逐步养成认字的好习惯(基础性)。首先要尊重儿童,让儿童真正成为识字的“主角”。最后要鼓励儿童,在识字活动中,主动积极。“每个人都有潜能”,只要环境适宜,“每个人都具有的这种学习、发现和创造的潜能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

2 揭示规律讲求科学化

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汉字规律,遵循识字教学的基础原理,提高识字教学科学化水平。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使儿童了解汉字发展的起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讲解时要注意追根溯源深入浅出;识记汉字有层次;书写笔画教规律。如在教“鸡”这个字时,它的左边是替代而简化的,只能看作是代换符号,代的是示音构件“奚”,讲解的重点是强调“鸟字旁”,左边部分可讲可不讲,如果要讲可略作介绍古时候是怎么写的。在教“落”字时,严格按照层次结构去理解,它是形声字,草字头表义,下半部表音。如果把它分成左右两部分就不对了。按照正确的意思去理解它,学习它,也就不会出现把它当成左右结构的字的错误了。

识字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还需不断深入,但“生活识字”是永恒的。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学习语文离不开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兴趣,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识字学习变得其乐无穷,那将是语文学习的最大成功。

3 讲求生活识字的教学策略

以上种种因素,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从汉字的规律出发,要激发孩子潜在的动机,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孩子爱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学中,让儿童更多地直接接触环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使儿童感到亲近、亲切,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为广阔的周围世界,以吸收社会各种信息,拓展想象思维的空间。识字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我把与这课有关的昆虫画成图片剪下来,帮助他们认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让儿童认识昆虫的的形体,生活习性;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感受昆虫的特点……一篇带有十四个生字的小文,一年级的学生竟然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这些词语带着鲜明的色彩与印象进入了学生的意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视觉记忆。倘若不看昆虫的图片,不通过感官认识昆虫,学生还是死记硬背,也许学生记忆的效果就不会这样明显。

上一篇:观看《背影》的优秀观后感作文700字下一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