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字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

2024-10-22

提高文字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共11篇)

提高文字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1

对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

在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大多数家长面临的难题。我们在培养女儿的阅读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1、强化孩子的学习责任意识

我们培养孩子的理念是: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善良(对自己、家人和社会有爱心)、能力(自食其力、明辨是非、面对困难)、责任(自我责任、与不同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当这一信念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时,她就不会把日常学习看作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能力和责任。

2、创造友善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充分利用社会阅读资源 良好友善的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家长应尽的基本责任。我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同龄小朋友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竞争的环境,这个群体越大,相互接触越多,就越有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我们以前住的小区里在南大附小上学的同龄孩子不多,小孩也不太愿意下楼去玩,有点娇气。我们在与她沟通交流后就搬进高校住宅小区,这样就给她提供了很多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鼓励她与同学相互之间交流书籍,“书非借不能读也”,借的书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家也一直在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书香家庭氛围。家长常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习惯,我们家基本能做到这样。当我们读到一本适合孩子的好书或好的篇章时,会积极与孩子交流,介绍给她读一读,但从不勉强。以我自己小时候极爱看的“金庸武侠小说”为例,女儿反复看过《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武当山、峨眉山、少林寺等名山古迹介绍,我便结合她零碎看过的有关武侠电视、中国武术表演等情况,介绍了金庸小说的精彩情节及阅读体会,勾起了她阅读金庸武侠系列小说的浓厚兴趣,为此我购买了《金庸全集》,与女儿共享故事情节,探讨小说描写的朝代,讨论金庸为什么能够在十几年内写出这么多优秀的小说,自己不会武功的金庸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当前社会上阅读资源来源非常广泛,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有限,我们不主张孩子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从网络上阅读书籍。省图书馆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在上小学前,我们就为女儿办了借阅卡,大约每两周会陪孩子逛书店和图书馆,那儿那么多的书总会有她感兴趣的种类,而且图书馆的阅读氛围也会感染孩子,她已形成良好的定期去图书馆借阅书籍的习惯,经常周末有半天时间会独自泡在图书馆。我们也会从她妈妈所在高校的图书馆帮她借书,寒暑假尤其借得多,为此我们每年为小孩购买的课外书倒不是特别多,因为小学生处于阅读水平快速上升、阅读兴趣迅速变化阶段,而大多数课外书属于“泛读”范畴,不需要收藏。

3、家长应了解孩子所处的阅读水平,积极引导,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过程中的经验是参与阅读,帮助选书,引导孩子阅读能力升级,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会拿出时间看看孩子喜欢阅读的那本书,就书中的内容与她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加深她的思考和理解。同时要求她向我们推荐书,同时我们也会向她推荐,但不强求。帮助选好书对于引导孩子阅读能力升级非常重要,我们的选书经验是根据兴趣从“简单浏览——需要思考”“薄、短——厚、长”,例如:她喜欢冒险、推理类的故事,我们引导她就从简短的推理故事逐渐阅读到完整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从各类介绍小动物历险的故事引导到阅读《鲁宾逊漂流记》;她喜欢芭比公主,引导其逐渐阅读到《爱丽丝漫游仙境》;从各类简短的小科幻故事引导到阅读《郑渊洁童话大王》、凡尔纳的科幻系列;从她喜欢看CCTV少儿频道的“异想天开”引导到阅读《十八岁前要知道的科普知识》《昆虫记》等各种科普书籍。

到了三年级,我们逐步让孩子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的短篇文章。购买并引导她阅读了“百度小桔灯助学项目指定书”系列书籍,既学到了知识,同时又让她感受到“公益”的概念。到了四年级,让她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梁实秋的散文集、《小王子》等等。她现在自己也会从省图书馆借阅“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新编丛书”中的一些书籍,尽管她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够有兴趣看完,但我相信这能为以后持续阅读打好基础。

4、通过日常写作,推动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

一个人阅读量的大小,决定着这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没有“读书破万卷”的基础,又怎么能 “下笔如有神”呢?另外,我们的感受是,通过强化孩子的日常写作,能够推动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在一、二年级时,只要在孩子的写作中出现了恰当的成语、词语、谚语,甚至课文中的句子,我们都大加赞赏。当写作遇到困难时,我们常给她一段时间来学习别人写的类似作文,然后根据老师布置的作文要求,让孩子借鉴着写出来。到了三、四年级,写作不仅局限于好词好句,一般要求有自己的主旨和认知,有恰当的修辞和一定的写作技巧,要求最好能够借鉴到书本或阅读过的书籍中的材料。写作过程中“列提纲,打腹稿”是促进孩子阅读积累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腹稿”就是日常知识的积累,写作是小学高年级每周必练的基本任务,通过这种基本任务的完成让孩子自然感受到一种需要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的压力。自三年级开始,我们逐渐引导孩子写日记和作文时不要打草稿,一般只列提纲,打腹稿,以此培养她写作的整体意识、大局意识,提高写作的速度和效率。我们对她平时的写作一般不进行修改,最多只对作文的立意或架构提出意见,作文在老师批阅后,我们会在老师评阅的基础上,及时筛选出她写作中的诸多亮点,鼓励她继续发挥。

最后,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启示,我也希望从各位家长那里学到好的经验。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块成长,共同进步。谢谢!

(六)班

徐佳璐家长

提高文字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练习

1. 多看

多看就是指导学生多观察, 观察生活, 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 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素材, 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写作就是要立足现实, 如果脱离现实生活, 空洞地说理, 胡乱拼凑, 就会显得文理苍白, 空虚不实, 无事实理由。俗话说得好,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生活实际的说教, 无疑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很难扎根立足。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要从大处着手, 逐渐向细微处过渡。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一文, 从大处着手简略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及叶子的形状和颜色;然后, 采用一段篇幅详细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叶柄一样, 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叶老就是通过多次细致的观察, 才发现细丝般爬山虎的脚, 并发现了爬山虎向上爬行的过程, 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的感觉。

2. 多引

多引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方法等方面给予思维指导, 也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

(1)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分类。把3~6 年级作文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景物类、记事类、想象类等不同类型, 并注意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特点, 提高辨别不同作文类型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中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为下一步练笔做好铺垫。

(2) 引导学生将语文教材作为写作时的一个仿写例子。叶圣陶先生认为,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为教材内容是作家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的言语产品,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教材, 而且要从中学习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和态度, 这样学生既可以历练语文能力, 还能够在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3. 多练

多练就是指导学生练笔, 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在练笔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年龄特征, 本着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思维方式, 逐步指导学生写片段, 写短文, 写较为完整的人物记事, 直至一篇完整的作文。在指导练笔时不可急功近利, 要求太高, 教师可按不同类型作文评议的写作特点, 以及相应单元训练课文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大胆仿写, 不要拘泥于一星半点的小节。可让学生按他们自己的想象随意写作, 除此之外, 可以指导学生缩写有特色的课文和故事, 在缩写时要求学生尽量把故事情节写完整, 如:小学课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4. 多改

多改就是要求学生在完成写作后, 运用读的方法反过头来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主要通过指导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如:一是检查作文内容与标题是否相符, 有无脱题;二是检查文章中句子是否通顺, 有无病句和矛盾之处;三是检查有无错别字, 重点字、词使用是否恰当;四是检查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五是检查作文中句与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层次是否清晰明确。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指导学生多改, 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并及时地加以改正。最后, 要求教师认真批改, 因为小学生的识字量、知识水平以及社会认知能力等毕竟有限, 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5. 多评

多评就是采用灵活的方式, 对学生的文章提出有益的评价。作文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感受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真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 说真话。鼓励学生写真话, 也是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2) 写真事。写平常事, 写自己身边发生的平凡小事,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作文才会有血有肉。

(3) 抒真情。写学生自己心中的想法。小学生的思想单纯, 他们常常会异想天开, 反映在作文中也是这样。生生互评检验习作是否有真情实感。

(4) 教师要和学生站在一个高度, 评价学生的文章, 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恰到好处的夸奖, 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一剂良药, 学生会为之不懈努力, 准备攀登下一个写作巅峰。写评语时,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平等, 用真诚的心态, 以鼓励与指导相结合, 通过多种评价, 为学生作文保驾护航。

总之, 小学作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多看, 多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多引, 多引导学生分类阅读, 积累知识;多练, 多鼓励学生写作, 加强实践;多改, 多找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及时修改;多评, 多评价作文的优劣, 使其掌握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爬山虎的脚[M]//四年级语文 (上)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 篇3

一、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写作源头

提到通过体验生活来进行写作,可能有些人认为那是大作家的事。其实不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前一段时间,笔者在网上看到了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的一堂示范课。同学们起立以后,魏老师没有让学生们马上坐下,而是要求每人进行《我的烦恼》口头作文,并且构思两分钟,说起来不得低于五分钟。只见同学们或是闭目沉思,或是牙咬嘴唇,或是抓耳挠腮……魏老师“开始口头作文”的话音一落,学生们便一个个积极行动起来,课堂上顿时声音朗朗。这时魏老师一边放慢脚步走进同学,一边聆听同学口头作文,还不时凑近同学进行指点。魏老师为什么能让和自己不熟悉的同学成功口头作文呢?分析原因应当是,魏老师的作文题目和同学们的生活十分贴近,将题目出在了他们的心坎上!

魏老师的这堂示范课对笔者启发很大,于是笔者也试着将这种理念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具体方法是:

1.关注生活,让生活作文成为学生沟通表达本能的需要。一次自习课上,龚袁同学的书不见了,他要求笔者在班级帮他问一下有没有同学借用。笔者认为,这是一次训练的机会。于是,便说:“你也知道我平时对大家的要求,这点小事,老师相信你会解决的。”于是他走到讲台前,有些腼腆地说:“各位同学,请静一静,我打扰大家一会儿,我的语文书不见了,是哪位同学借去了,请还给我,谢谢!”就这样书找到了。龚袁同学发完言,笔者便不失时机地要求大家今后有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并强调说话时的语气及措辞要恰当。这虽然不是口头作文,但起到了口头作文沟通学生表达本能需要的作用。

这种生活作文教学丝毫不给学生留“留作文”的痕迹,只是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感到是出于某种表达的“需要”,于是就主动积极寻求表达的言语,从而在自由表达中逐步获得写作的方法。

2.关注生活,让生活作文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

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把体验的过程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为此,很多人从改革传统作文全命题方式入手,探索“半命题”“开放性命题”“呈现内容自主命题”,以及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而“自选题材、自拟题目”等多种命题策略。努力让学生见到题就想写,并且有话可写,努力在命题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说真话的空间,努力使学生愿将书面作文写成为其喜、怒、哀、乐的一个倾诉载体。如在训练《,我要对你说》时,要求同学们通过一件生活中经历过的真实事情的记叙,向当事人诉说、交流自己的真情实感。很多同学在本次写作训练中,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人读起来再也不是空洞无物,前言不搭后语。杨丽同学在《外婆,我要对你说》中,以一位女生特有的细腻情感写出了外婆对自己的百般疼爱,以及自己无法报答这种恩情的深深的哀思。读来,人的情绪很是受其感染。

3.关注生活,让集体活动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要十分注重捕捉契机,重视让作文训练与日常的实际活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比如今年元旦,学校统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联欢。之前,笔者要求学生们在观看同学表演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以便第二天写出一段精彩的人物描写。李杨同学在描写岳朝君唱歌时写道:“只见我们的大腕歌星岳朝君在阵阵掌声中缓缓走到前台,很有绅士风度的面对大家深深的一躬,然后拿起麦克风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着双脚。演唱时,我们的大腕真的像明星一样,由于抒情的需要时而用另一只手向大家挥舞,时而和前排同学握手恭祝新年好。”很显然,如果不是观察仔细是很难描摹出来的。

在学校后来组织的拔河比赛、放风筝比赛、听讲座、参观车间……笔者都要求同学们进行场面描写或者对个人进行特写。

二、重视积累,提倡模仿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和惧怕写作的学生来讲,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三、转变品评文章的机制,使每位同学享受写作的欢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活动应“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生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作文教学也应如此,为了能创造一种“欣赏和被欣赏的愉悦情感充盈整个作文评改过程”的课堂环境,笔者尝试改革作文评改形式。

1.全员参与,挖掘闪光点。每次作文后,笔者先选出比较好的文章让全班同学传阅,但每位同学必须要找出其中的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地方。然后,与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并在下次作文中借鉴和改进。

2.优秀文章,鼓励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有一次,电子班的王群松同学写了一首小诗,很不好意思地让笔者修改。说实在的,这首根本不能算诗。但是笔者知道,如果打击了她,今后腼腆的她可能再也不会主动写东西了。笔者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为其进行了修改,修改的过程中给她讲解了一些诗歌的知识。现在,王群松的作品经常发表在我校的小记者报上。

3.评语中肯,委婉指瑕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总之,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继续不断地深化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作文素质。

提高文字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4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阅读也是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身心愉悦,每一个有时代感、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呢?阅读是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课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因为,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学生是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生动活泼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与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全盘否定,而是鼓励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逐步明确正确的答案。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提倡教师与学生要多向交流,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境,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答,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答,或者是学生提问学生答。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流。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质疑,共同探讨问题,使师生成为交流的伙伴。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阅读的兴趣与欲望。

二 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就要做到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

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激发“乐于提问”的兴趣,变“要我提问”为“我要提问”。在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来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兴趣外,有着重要作用的仍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魅力。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

学习《凡卡》,为什么还能写出长长的信给爷爷?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大家展开思路,丰富想象,各抒己见,就会提出以下问题:(1)《凡卡》是俄国契诃夫写的一篇著名长篇小说,其中的一些内容可能是虚构的。(2)凡卡七八岁时,可能上过小学,加之聪明好学,所以学会了很多字。(3)凡卡当学徒受尽欺凌,心理有吐不完的苦水。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质疑和提问。在阅读探究中如果小学生能有一点独特体验,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都应给予鼓励。

三 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快读)”三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浏览是综合运用的。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三者还常常遵循“快读→略读→精读”的次序:先用快读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再用略读法,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重点;最后用精读法,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四 要多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

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使“小阅读教育”向“大阅读教育”方向发展。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比如,低年级要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之类的书籍,如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积累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此外,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如《爱因斯坦传》、《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喜欢音乐的学生让他们多读《聂耳》、《贝多芬》的故事等。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体会 篇5

所谓政务信息,是描述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运行过程,反映政务工作本身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的信息,具有宏观性、严肃性、时效性、权威性这四大特征。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情况,为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从笔者的实际经验和理解来看,信息的作用可概括为八个字:“下情上达,上情下达”。通过信息这一最便捷的载体,能使领导机关随时掌握和了解基层发生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笔者在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三年来,有一半时间从事政务信息的写作、报送工作,局办公室也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政务信息先进单位,笔者也被省委办公厅表彰为全省政务信息先进个人。今天,以本人有限的经验来谈谈如何撰写、报送政务信息。

一、明晰信息工作思路

报信息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不同载体、平台的要求,报送“适销对路”的信息。比如笔者报送政务信息的对象分别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那么报给总局的信息和报给省委省政府的信息肯定要求是不一样的。总局信息更侧重于发挥领导决策引导、参谋助手的作用,所以要求各地多报送调研类、建议类信息,鼓励各地立足问题导向,多报送创新性、苗头性、对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工作,对于日常工作动态类的信息则采用较少,特别鼓励报问题信息。简言之,总局需要听到基层的声音,尤其是反映问题的声音,而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到处喜气洋洋这种信息。至于报给省委省政府的信息,大体上还是反映行业内重要工作、成绩的动态信息居多,适时也会报送一些深度调研信息。总之,在报信息之前,一定要揣摩清楚不同载体的要求。

二、要有政治敏感性

报信息时内外有别、上下有别。有的信息是我们内部掌握、给领导参阅的,就不适合放到网站上对外发布,或者说对外发布时一定要进行再处理、再加工,千万不能图省事,一条信息到处报,这也算是从事政务信息工作的一个底线吧。

三、要紧扣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报信息

每年总局和省委省政府都会下发重点工作任务,围绕这些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来报信息,采用率应该是有保障的。比如,南京青奥会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是江苏食品药品监管系统2014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笔者也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南京市启动“迎青奥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200天行动”、南京迎青奥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初见成效、南京市开展青奥会接待酒店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南京市全力抓好青奥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南京市制定青奥会食品安全执行标准与适用原则、南京市举办青奥药品安全应急演练、南京青奥村食品服务运营商获得相关许可证、南京市抓好青奥会运动员村食品安全驻点保障、青奥村开村第一天运动员用餐正常、我省采取六项措施加强青奥会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我省开展迎青奥药源性兴奋剂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全力保障南京青奥会期间运动员药品使用安全等信息并被采用。同时,还要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写出自己的特色信息,最大程度地显示本地区的亮点、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以宝应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为例,该局围绕豆芽的治理、围绕地方特产荷藕产品的治理报了很多有特色的好信息。

四、掌握工作规律搜集上报信息

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为例,自有其有特定的工作规律,搞信息工作的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规律来进行。如每年各地都会出台民生实事项目,随着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地也逐渐将食品药品安全相关工作列入民生实事项目。2014年,笔者采写、上报了《江苏宿迁、徐州市将中小学午餐保障列入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这篇信息,省政府简报采用的同时,还被报到国办。2015年,笔者早早向所有地级市都发出约稿通知,请他们报当地民生实事项目中的食品药品安全项目,最后汇总成《我省多地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省政府简报照样采用了。再比如,每年重大节假日、中高考、两会之前肯定要报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相关信息。这些都是工作中的规律,抓住时间点就赢得了先机。

五、注重信息的连续性

一项工作并不是只报一篇信息就算成功了,刚部署启动时,赶紧报一篇;中间有阶段性成果了,报一篇;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了,报一篇;有好的经验、做法,归纳、提炼报一篇;最后工作全面完成了,再报一篇总结信息。总之,一项工作,既应该报送一般动态性信息,又报送综合性、专报性信息;既报送反映负面问题的信息,又报送工作落实好的经验性信息;既有对暴露问题的处理意见,又有改进工作的建议。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参考和第一手资料,不断提高信息的“附加值”。

六、要让信息和实际工作互相推动

这个也算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体会,举个小例子,最开始有2个市报了加强校外“小饭桌”、农村家宴监管的信息,我先在省局网站采用,其他市县看到了受启发,这也算是常规工作,也会开展相关工作、报信息,同类信息多了,笔者就整合了《我省强化校外“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我省加强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监管》这两条信息报省政府,最终被采用。信息也算是一种风向标,可以引导下级单位开展工作。

七、尽可能做到全员写信息

仅靠办公室的力量是做不好信息工作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信息大多数时候是业务处室、各条线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发现的问题、形成的经验,最好是能加大机关内部的发动力度,力争形成从办公室搞信息工作到全局搞信息工作的转变。

总之,笔者认为,只要对信息工作有正确而深入的认识,再掌握了包括“转化”在内的写作、编写技巧,辅之以恒心和坚持,应该是能做好信息工作的。

作者简介

关于搞好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 篇6

下面,我谈谈这1年来在综合科写文字材料的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今天在这里让我谈体会,我觉得也是对我自身素质提高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既提高了说的能力,又提高了写的能力。通过提前准备,反复思考、总结,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好。在写材料方面,我一直也还处于摸索阶段。以前在法制办,接触的文字材料很有限,主要是起草法制办工作总结及行政复议方面的材料,来到综合科以后,接触的东西多了,公文制发,领导讲话、汇报等等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在为毕县长的写材料的一段时间收获很大,毕县长写材料的水平很高,在改材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技巧,使我在文字材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时闲下来的时候,我也是经常反复思考,应该怎么写材料,怎样提高写作能力,我觉得其实也没有什么捷径,主要是解决好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的问题。要想搞好文字材料写作,首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要心态平和、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我们常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一个人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喜欢写作,那么写作也就不难了。往往大多数人是想学写作,但又不愿下苦功夫,做事浮躁、沉不下心来,结果一事无成。因此,对于办公室人员来说,要想写好文章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

寞,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写作。这一点我认为最为关键,没有一颗平和之心,做事浮躁,什么事也干不好,更别说能写出好文章来。对于我们每名新进办公室的同志来说,能来办公室工作都是一种机遇,我们来这儿不是为了“养老”,而是想通过办公室这个“熔炉”,把自己锻炼成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我们都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有所追求,不但要爱岗,而且要敬业,要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要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不能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工作中,不可能人人都是大作家,但起码要做行家里手,能把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做好,为领导服好务,遇有急事、难事,能干得了,而且能干好。

第二,知识面的问题。要想搞好写作,就必须解决知识面窄的问题。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要想写出一篇层次清楚、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的文章来,没有宽广的知识面是行不通的。拓宽知识面没有捷径,只有多看、多学、多积累、多思考,才能距离成功越来越近。一是要善于学习积累。对于我们来说,要把材料写好,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超越,尽管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借鉴“它山之石”,“借梯上楼”,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很有效的途径。积累的资料要经常熟悉,仔细翻阅,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消化,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有的人没有

资料写不了材料,有了资料又跳不出资料,这抄一段,那粘贴一段,搞出来的东西千孔一面,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二是要知道学什么。作为政府办公室人员除须掌握政治、哲学、科学、法律、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如:世界经济走向、国家经济政策,宁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全县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全国和省市县各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城市经济、农村经济、民营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概况及其发展规律,政府自身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知识等等,这些知识都是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了解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当前全县的发展思路及工作重心,对写好讲话、汇报等材料都有很大帮助。三是要知道怎么学。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也因人而异,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收获、有成效。平时看报、上网、摘抄、作笔记都是很好的学习形式。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学习,多联系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多问为什么,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锻炼我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多学习孙书记、高县长及省市领导的讲话,提炼领导讲话的精神实质,在写材料时候很容易就用在了自己的文章里,保证了自己的文章不会与上级精神有偏差。现在,每位同志都有调研任务,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深入到各个领域、乡镇、部门,多做一些调研,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这不仅有利于搞好工作,而且对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此外,平时自己还要多动手练习写作,多记笔记、写读后感、谈心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学习就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悉心观察学习身边的人和事,都会收获有益于自身成长的知识和经验。

第三,写作方法的问题。平时要多用心,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文字材料的写作大体有以下四个步骤:一是明确主旨,明确对象。写讲话、汇报首先要明确中心内容是什么,主要阐述哪些问题,有什么具体要求,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写的材料不偏离方向。写讲话要明确发言主体和发言环境,主体不同、环境不同、听取对象不同,语言、口气、要求也就不一样。二是收集资料,进行调研。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要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还要深入到实际当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写本工作总结,首先需要查阅去年的工作总结,以及参考有关先进的同类工作总结,还要搜集本单位今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做法等等。三是拟出提纲,安排结构。提纲是所要拟写材料的内容要点,先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以便正式动笔之前,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拟写提纲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要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使提纲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四是落笔起草,反复修改。结构安排好之后,要

关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举措 篇7

关键词:写作能力,兴趣,写作

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写出感情

《新课程标准》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写作的源泉在于生活。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就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初中学生的作文语言简单, 句子单调, 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或仅仅停留在看热闹的表面, 而忽略了去剖析事件发生的细节与多面性。同样是一个背影, 朱自清就能通过简单的几个动作的描写让人体会到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爱, 使读者更加清晰的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 牵肠挂肚。朱自清就是抓住了父亲买橘子这个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那一招一式的动作清晰明了, 让人如同身临其境。这就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件小事, 但他写出了感情, 写活了内容, 从而造就了不朽, 成为表达父爱的传世之作。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同时, 就可以引导学生——你的父母有没有为你做过类似的事情?在以前的作文课中有写过类似的文题?当时是怎样写的?现在如果重写, 能不能写的更精彩?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留意身边的每一件事, 那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只要感情到了, 同样能写出精彩。提醒学生要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老路, 套路, 抛弃为了应付差事而作文的想法, 集中笔墨于一点, 写出精华部分, 点明文章的题眼。

二、创设情境, 激发写作兴趣

通过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善于运用生活本身就具有曲折性, 复杂性, 真切地感受到情境里面的意境, 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在一次作文课时, 我故意晚到了二分钟, 就在同学们议论纷纷, 猜测语文教师是否还能来上课, 科代表准备到办公室去打听的时候, 我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前, 走向黑板, 刷刷写下了“老师迟到了”五个字, 然后告诉同学, 这就是本周的作文题。由于学生刚刚亲身经历了一次教师迟到的心理过程, 所以写起来很顺手。这就是一种写作情境的运用。又比如在写作看图作文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演一演”, “说一说”, 最后再“写一写”的模式进行训练。通过“演”让学生处于角色的位置, 感受角色的心理, 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促进学生们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加深理解插图的内容;通过“说”, 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他们用最简洁, 最恰当, 最动情的语言表达角色当时的感受, 为最后的写埋下伏笔;通过“写”, 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清思路, 深入体会口语与书面语言的区别, 实现说与写的一体, 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当然, 为保证演出兵成功, 高效, 教师必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精神, 竭力使气氛活跃起来, 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就预示着演出的巨大成功, 以此为基础进行说话训练, 从而水到渠成, 然后从说到写, 学生习作自然不是难事。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写作素材提供了便利, 许多学生平日难以接触到的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亲眼目睹事情的发生过程, 然后再进行作文, 从而解决学生完全靠想像写作, 天马行空地乱造作文内容的难题。事实证明, 充分运用情境, 演示作文现场的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出题——写作——评讲”模式, 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能力训练, 即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参与意识, 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三、大胆想象, 突破思维局限, 追求立意新颖

在人类的智力活动中, 想象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从未见过的历史人物, 在教师生动的、形象的描述中, 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来。因此,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可以开拓广阔新颖的作文思路。比如在让学生写一篇以“雪”为题的作文时, 学生出现了如下几种立意:第一赞扬雪的洁白无瑕, 一尘不染;第二赞美雪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滋润万物, 预示着明年的丰收;第三种鞭挞了雪的虚伪懦弱, 以洁白的外表掩饰污秽与丑陋;第四种写了雪的冷酷无情, 雪灾之地, 千山枯寂, 万木萧条, 墙倒屋塌, 造成人们流离失所。

以上四种观点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同一命题进行分析并提取观点, 正面见解司空见惯, 学生很难写出什么新奇之处, 但反面的思维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容易引起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问题, 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充分体现文章为时而作, 为事而作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题化小, 一点切入。通过身边事物的变迁, 某些方面的变化, 以小见大地反映整个社会的巨大进步, 或者是辩证分析, 挖掘原因, 反思不足, 倡言建议, 展示自己的思维深度。

当然,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以确定丰富的、深入的作文立意的时候,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以确定学生积极向上的作文观点。在平时的训练中,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比如“开卷未必有益”, “三十六计走为下计”等等, 让学生展开讨论, 提出证据, 训练他们思维的多面性。

四、以读带写, 读写一体, 重视积累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认识社会的捷径。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读题、解题、文章层次、中心思想、感情色彩、修辞运用等内容的剖析, 让学生在掌握文章结构这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有所感悟和思考, 要让学生充分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通过对所学内容的仿写、扩写、续写训练, 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通过讲演、交流、辩论等方法, 使他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接触到文本的多层性, 强化学生作文的深度和广度, 训练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日记、周记、随记等方便的形式, 随时随地的把观察到的生活小镜头记录下来, 丰富题材库的素材, 长期积累下来, 就能有效地避免了人云亦云, 内容雷同的作文。

提高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几点尝试 篇8

一、抓好课本教学,夯实英语基础

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是课堂学习时间。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于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课本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句型,语法知识,词汇等。中学英语课本内容均属精读内容,学生应把课本中的知识学透记熟。在学习每一课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把其中的重点句型找出来,经过反复练习,熟记于心。课本中的课文需要学生背熟,熟背课文有很多好处:

1.熟背课文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整体,前后呼应。学生经过反复阅读课文后,不仅对每句话有更好的理解,对整篇文章的内容也有更好的理解

2.熟背课文有利于巩固课文知识。反复通读,随着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对课文的巩固也在继续。课文背得越熟,便理解得越深刻,知识就巩固得越好。熟背课文后,学生会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鼓舞,激励学生进一步学生英语。

3.熟背课文能增强英语语感。英语跟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无论在语法结构上,还是在表达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背诵课文,学生能增强英语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某种语言的感性认识。凭着语感人们可以流利地进行交流,运用语言。正确的英语语感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的阅读文章,理解文意,也能帮助学生准确地写作。

4.熟背课文有利于学生写作。中学生善于模仿,通过背诵课文,一些句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这样的句子进行写作。课文中的句子一般来说是很规范的,学生的写作也会较规范。记忆中的课文也是学生写作时句子处理的依据。凭语感和课文结构,利用个人的智慧和对作文题目及要求的理解,学生会写出语法正确,句意通顺,结构严谨规范的作文。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英语精读是必要的,泛读也是不可缺少的。学生能在很多报刊和书籍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英文短文。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到读书的快乐,吸收书中的词句,丰富着自己的知识,提高着自己的英语思考能力,同时也是在为写作做准备。

三、参考范文,借鉴写作方法

几乎每份试题后面都会有一个写作题。在学生写作实践后,老师把自己的作文写在黑板上或用屏幕放映出来,让学生跟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借鉴老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许多试题的答案中有考试范文,如例年淄博市模拟试题中的最后一题,参考答案中都有范文,把范文汇集起来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借鉴,能迅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模仿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像歌手唱歌一样,模仿别人会掌握本领,英文写作也是如此。在模仿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先模仿,后创造性地发挥,学生会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

四、敢于实践,勤于实践

模仿的目的在于实践。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写作实践也能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写作水平。

现在的试卷中,差不多每份题都有一个写作题。在平时训练时,遇到写作题学生不可以不做,不做就失去了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写作时间,并指导学生如何写作。一般地作文要求语法正确,文字通顺,语言规范,80至100个词。一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多写,不要怕出错,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粗中取精。

教师要经常表扬学生,哪怕是学生写对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老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一个表扬或一句鼓励的话,学生就会对写作充满信心,倍添学习的勇气。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老师的鼓励和赞扬,不仅能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对英语学科的爱,对英语写作的爱,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多批细改,持之一恒

学生的英文作文中难免出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修改。有些作文真能把老师气得发抖。但细想起来,我们当老师的不要生气,学生的知识少,实践量小,当然写作能力差。学生把作文交上后,老师应一句一句地给学生批阅。经验告诉我,只要老师坚持认真批改,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是很快的。

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共同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讲一讲,避免学生以后再同样的出错。对于个别出现的问题,只要教师给他们注在作文纸上就可以了。篇篇批改,老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可是想到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也就心甘情愿了。

提高文字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9

小森

昨天,突然开始考虑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问题,本也想就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问题写一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想了好久,也确实没有能想出个所以然来,反正现在百度方便,就搜索了几篇关于领导讲话稿写作的文章,特别是拜读了《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这篇文章后,感触良多,文章的作者也可以说的上是做文秘工作的前辈和专家了,文中提到了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几点建议绝对称的上是真知灼见,文章写得也是入木三分,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然而,对于我本人来讲,要达到文中提到的那种高度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是不可能企及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一是练的太少,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练过,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有意识的,不断的,有针对性的锻炼是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成功没有捷径可以走,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二是知识面太窄,知识面的宽、窄,完全是平时积累的结果,不管是哪方面的知识,都必须有所涉猎。不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要全面。当然,知识面的拓宽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做好的,更不是靠应急恶补就能搞定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思考,逐步加深的一个渐进的过程。知识面的拓宽也没有终极点,更没有好的办法,只有靠自身不断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有计划、有步骤、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将捕猎的知识慢慢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三是主动性不够,可以说,近几年来,自己对自身的要求不高,甚至说基本没有对自身要求过,天天总是活得昏昏噩噩,不知道一天到晚到底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光阴似箭”珍惜时间,生活要有时间的概念,这一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必须要做到,而且尽可能的做好,有句话说的好,“人是被逼出来的”我看的却如此,因为,不管在任何时候,惰性总是伴随着你的左右,只有用坚强的意志和磐石般的毅力才能将其驱散。

说来说去,都已经离题旨十万八千里了,不过没有关系,总结自身,也是提高的一个开始,这也是读《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后的感想与体会,不管是什么情况,认识到了不足,总是比昏昏沉沉的要强个十倍、百倍的,再说,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一成而就的,需要慢慢的积累,需要有个正确的认识,需要有个良好的开始。啰嗦这么多,赶快开始正题吧。

对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我也曾有过思考。对于基本的结构也有所了解,但是,如何写好领导的讲话稿,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我认为,难就难在三个方面。一是写作的本身难,要写稿子,就必须要写,写的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就比如,你有一个观点,或是想法,如果要将其写出来,写出来的文字有刚好能体现你的观点和想法,这本身就很难,我经常的体会是,本来满脑子的思虑,如果写出来一定非常完美的,可当你一开始写的时候,确总是文不对题、词不达意,而且是言不由衷,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也发现,刚刚满脑子的想法好像突然蒸发了一样,找也找不到了。我想,这就是平时练的太少了,胸无成竹、脑无点墨,才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二是立意高远特别难做到,所谓立意高远,就是要将普通的工作,站在更高的高度,提出创新的理念,这一点切实特别难以把握。就比如是召开一个工作部署会吧,对于最后一个讲话的领导来说,主要是强调重视,落实等方面的工作,那么,如何来强调重视,怎么样强调重视才算是立意高远,这个问题确实很难把握。三是标题的构思,词汇的应用,我认为都比较难,特别是在标题的构思上,有时候经常大半天都想不出一个好的词汇来表示,就是想出来了,有时候总是觉得词不达意。

对于写好领导的讲话稿而言,仅仅是会写还是远远不够的,《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的作者专门提到了领导讲话稿的核心在于立意,作者使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如何站在领导的高度来看问题,写文字的问题,特别是重点提示了站在哪种高度的问题,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和所站的高度是相关的,特别是领导的讲话稿,代表领导的施政高度,领导看问题的高度,所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看问题、想问题的高度非常重要。再者是领导的风格,这在讲话稿里一定要有所体现,最好是有强力的体现,这也是讲话稿能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喜欢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何提高履职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10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代表作用和效能的发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整体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和权威。如何更好的发挥代表作用,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成为人大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xx市人大工作实际,对代表履职情况、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推进代表履职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当前代表履职情况

一直以来,xx市人大代表整体履职情况较为良好,大多数

代表都清楚自身职责,并且知道如何履职、怎样履职,但也有少数代表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状态,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均衡。一是常委会议审议发言不均衡。xx市人大平均每年要召开6—7次常委会议,基本每次都有5—8名常委发言,虽然现有的27名常委每年都有1—2次发言机会,但有的常委随声附和,发言内容空泛,缺乏指导意义。二是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的数量和质量不均衡。每年人代会期间,绝大多数代表都能及时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并且很有针对性,能够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而有的代表很少提,甚至有个别代表任届五年都没有提过一件建议、意见。三是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情况不均衡。以“代表进社区(村)”活动为例,总体情况是街道社区开展活动的情况要好于农村,企业代表参加活动的情况要好于机关代表。四是代表联系选民不均衡。目前xx市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现状是,工作、生产、生活在该选区的代表联系选民的次数较多,搬离原选区的代表和州市下派到基层单位的代表联系选民的次数较少。

二、深入分析代表履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个别代表履职不积极不主动,履职效果差强人意,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却出在主观和思想上,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

一是履职意识不强。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对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模糊,导致个别代表缺乏职务意识,满足于获得“人大代表”的政治身份,个别代表自信心不高,觉得自已人微言轻,说了也没有人听,甘当“哑吧代表”。这些代表没有把自己区别于其他公民对待,没有意识到自己担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职责,这些“充数代表”极大地影响了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是履职能力不高。由于政治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代表履职尽责的质量和效果也大相径庭。比如有的代表缺乏执行能力,不善于联系群众,不善于调查研究,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提出意见。由于对代表培训不够,致使代表履职“底气”不足。比如有的代表开会讨论说不到点上,或者有的代表怕讲错话,干脆不发言,还有的代表也想尽些义务,但不知如何履行职责。

三是履职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选民监督意识不强。人大代表一经产生,基本就处于没有监督的状态,选民行使了选举权却没有行使监督权。二是监督制度不健全。代表履职没有具体标准,没有具体指标,称职与不称职很难界定。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履职好坏没大差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三、关于如何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几点想法

近年来,xx市人大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基层实际开展代表工作,努力加强对代表的服务和管理,现就如何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谈几点拙见。

一是优化代表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只有单个代表的素质提高了,代表的整体结构才能得到优化。在换届选举时,要综合考虑候选人的文化、政治、能力、道德和健康等各个方面的素质,在结构配比上做出适当调整。在职业结构上,要增加活跃在生产、发展一线和新兴社会阶层代表的比例;在知识结构上,要增加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专业人才在代表中的比例;在年龄结构上,要尽量实现代表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又有热爱人大工作、年富力强的年轻同志,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素质较高、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上届代表,使代表队伍形成梯次,保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灵活开展选举工作,增强候选人的参选意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参选积极性不高,往往也成为选举产生的代表履职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所以在选举时,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落实选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选举的透明度,鼓励选民“毛遂自荐”,允许候选人自我介绍,发表演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回应群众关切,变“要我当代表”为“我要当代表”。把选民直接提名推荐的,敢于为民直言、事业心责任感强、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高的人才纳入选举范围,交由全体选民酝酿协商,让更多意愿强、素质高的候选人脱颖而出,成为人大代表。

三是完善相应机制,提高代表工作管理水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提高代表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是在组织代表活动方面,要坚持动态管理,随时掌握代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比如xx市人大推行

常委会领导包片、相关科室包点的管理模式,定期对代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提高活动实效。二是在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方面,要尽量做到“双保险”,既要保证代表提出建议的质量,又要保证代表建议办理的效果,比如xx市人大推行代表建议逐级审理制度,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必须经过代表团团长和建议审查委员会双层把关才能确定,同时为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xx市人大与市政府联系,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并不定期组织代表听取承办部门当面答复办理进度,实现了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在奖惩机制方面,要奖罚分明,通过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年终考评和对履职优秀代表进行奖励等形式,克服代表不作为的现象。四是在监督机制方面,要对监督代表的形式、手段、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外部约束力,解决好怎样监督的问题。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要加强对各级人大代表的系统培训,认真组织代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代表真正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同时加强对代表的专业培训,针对代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邀请行业对口人员传授相关知识,使代表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更好的服务群众。比如xx市人大在开展“代表进社区(村)”活动中,在全市各相关部门聘请23名专业人士与代表一起接待群众,答疑解惑,解决难题。此外,还要积极组织各代表小组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带领代表一起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使代表充分了解人大工作,支持人大工作。

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 篇11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 课堂引导 写作能力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艰巨。

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与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的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一)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教材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的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庖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

(二)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穎、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三)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使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四)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设计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瞬间。

参考文献:

[1]叶黎明,林海燕.《生活贫乏说与课堂写作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7年第1~2期.P13~16.

上一篇:秋季幼儿园小班班务工作计划下一篇:中班《我是解放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