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通用10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篇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断地汲取智慧,陶冶情操,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是汲取知识的起点,更是写作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真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只有广泛的阅读课内外书籍,才能提高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充分说明阅读教学效果方法对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要探讨的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 课外阅读 ; 阅读与兴趣;方式方法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学生的阅读如果只局限于读文章,而不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知识面会变得很狭窄,思维也会变得很局限。小学语文教学应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达到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共同提高。因此,阅读是一种工具,学会这种工具,是提高学生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最有效途径。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课内外阅读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的影响。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对课内外阅读的教学有足够的重视,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同时要把阅读与写作、口头表达有效结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的几种途径。
一、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
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语文的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鼓励他们多读,引导他们主动地读、自觉地读。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让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只有让学生自己阅读,才能消除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像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让他们慢慢体悟到阅读趣味,收获阅读的果实。教师要善于精讲,善于点拨,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具体感知学法。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运用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肯定学生,让学生品尝到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录音、多媒体等)。总之,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死抠术语,不大谈文学现象、文学理论。尽可能接近生活,联系学生自身体验,走进文本,吸取营养。要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与指导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知到学习方法是什么,一篇课文的学习是通过运用什么方法来实现的。
三、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注意、记忆和思考。”只有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与文章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首先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其次是注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因为生活经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要通过这一学习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初步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示范和示例的教学去“示法”。
四、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为此上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利用这个时间,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确立学习目标1-2项,并根据目标质疑,预设1-2个题目,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教师点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要在启发诱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蕴含着理解时所遵循的认知程序和采取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自己尝试学习,从而逐步明确究竟如何做才合适。
五、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经典著作阅读法是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科技等比较专业性的著作,阅读这些作品也需要像文学作品那样仔细地阅读。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著作要有强烈的兴趣才能够读得进去。对于这种阅读教师不用去强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会加以选择。教师要做的是要督促学生不要因为兴趣把学习落下。但教师也不能过多地进行干涉。
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不但可以扩大知识面,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智慧往往是相通的,比如哲学,哲学是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生阅读哲学书籍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思维的方法,这可以用来指导学习。
对于经典著作阅读的教学方法,教师首要做的就是要放宽心态,引导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围绕一个话题全班进行讨论,鼓励对所讲话题有涉略的同学多发言,这种方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阅读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学生要获得知识、智慧,阅读是必需的。但阅读不是盲目地读、或是只追求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提卜曾说过: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实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要重视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到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来。
二0一五年四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篇2
一、注重启发, 引导品析
品词析句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 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和增强语感能力以及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条件, 提供机会, 营造一种既自由竞争又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提倡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 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在谈“碰壁”这个故事时, 对“四周围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个句子的理解, 不必逐字串讲, 而是让学生联系“恍然大悟”这个词的意思, 说一说这句话的表面意思, 然后根据教师发的资料合作讨论这句话内部蕴含的意思。这时, 我们会发现学生虽说法不一, 却大多理解正确, 且有一定的深度。如有的说:因为当时的社会太黑暗了, 鲁迅先生感到极为不满, 就用他那一支锋利的笔和黑暗势力作斗争。因到处都有追捕他的警察暗探, 他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说容易“碰壁”。学生发表完了意见, 教师可以再概括出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体会一下表达的准确性, 但不可强求与教师完全一致。
二、创设情境, 触发想象
1.情境创设能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提供更为直观、更为具体的形象。同时, 也可唤起儿童记忆中的有关表象, 为儿童大脑进行再创造思维奠定基础。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境, 营造适宜的氛围, 突出教材的动态性, 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感情的共鸣, 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 《丰碑》这篇课文中的时代距离现在年代久远, 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我在运用课件的同时, 播放音乐烘托气氛, 并以缓慢低沉的语言导入来创设情境, 立刻把学生带入一个大雪纷飞的恶劣环境中, 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似乎和这支红军队伍一起到了大雪山上。用听觉形象增强视觉效果, 这样, 学生感到新颖、别致, 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能力在视听中得到提高。
2.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 在课文言而未尽之处进行情境创设,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锻炼说写能力。如, 《白杨》一文中的最后一段“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 又陷入了沉思。突然,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在这里并没有写出爸爸的语言, 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爸爸神态的描写, 展开想象, 说一说、写一写这种形式的训练,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也有利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巧用多媒体, 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教师应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 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 它真实地再现了周总理逝世后, “八亿神州泪纷纷, 千家万户哭总理”的悲痛场面。周总理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赢得了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尊重。对于这一点, 小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在教学前, 如果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周总理的事迹, 可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时, 为了烘托课堂气氛, 唤起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或再现情景:一是周总理的遗像;二是夜幕降临, 细雨蒙蒙的长安街两旁站满了等待周总理灵车的百姓;三是胸前佩带着白花, 臂上缠着黑纱的男女老少, 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哭泣着, 同时播放哀乐。悲壮的乐曲, 深情的语言, 使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哀的气氛之中。通过创设这种悲痛的场面, 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特定和庄严哀伤的情景。课堂上师生感情交融, 浑然一体, 周总理的高大形象自然地显现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周总理无限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并自然地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回味之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3
一、利用多媒体,扩大阅读容量
当下的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最大变革无疑是高效率检索阅读方式的出现。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适量地引进课外读物,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家搜集有关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并进行阅读。这样,学生们就会利用课后时间从相关网站上找资料来看。学生们收集了资料后,教师要在班级进行及时的反馈。比如叫学生们向大家介绍他们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如作品《豌豆公主》、《皇帝的新装》等文章。同时,教师也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出示从网上搜集过来的其他童话作品,这样让学生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多媒体技术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它使学生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在因特网这个无限广大的课堂里自主学习,可以说,多媒体技术不仅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而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了新天地。
二、寻找相似点,让阅读文本与生活相连
小学语文教材的好多内容是学生常见和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相似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周围生活和现实世界进行深入地观察和认识。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大自然的语言》描述的是自然常识的内容,通过写云和动植物的变化,告诉我们只要仔细地观察,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就小学生而言,文章生动描述,又为唤起回忆、加深感受提供了依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从大自然这个奇妙的世界中,你可以读懂哪些语言?”为引导,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自然常识,叙谈“大自然的语言”。这样调动生活积累,追求由点到面的扩展。课后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新的大自然规律,让学生跳出封闭的小教材,扩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为学生构建立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
三、教会朗读,感受阅读文本的美
汉语语言中充满了内容美、音律美、节奏美。阅读文本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表达,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语言感染下,其语文素养的提高趋之必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住每篇课文的朗读基调,语气、速度,准确地将朗读的要领教给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桂林山水》一课,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用充满赞美祖国河山的秀美的感情来范读;那速度应当就象泛舟漓江悠然欣赏美景一样,稍慢;而在写漓江的水与山的特点时,运用六个感叹句子,“静、清、绿、奇、秀、险”就应当突出一点,相应读得急一些,或重读,或延长语音。教会学生重点体会这六个字,指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笔下所描写的“真景”,作者心中要表达的“真情”。教师要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边听边看课文,因而,学生那一种朗读的情感因素被激发起来。有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们仔细的品读了描写作者母亲的外貌的语句之后,可以深情地朗读:“母亲啊,你曾经挺直的背到哪里去了?你曾经光洁的面容到哪里去了?你曾经水灵灵的眼睛到哪里去了……”一连串整齐而充满情感的排比句,把学生对母亲的爱和心疼的情感一下子激发出来。
四、以读为主,促进写作
阅读教学不能唯读而读。语言包含输入与输出,读是语言的输入,写是语言的输出,光输入不输出,语言就成了僵死的东西。所以教师在知道学生阅读教学的同时,要不失时机的以读促写,让读的结果有所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说明了读得多而熟,才能写得快而神。教师可组织学生读中效仿写作,效仿以片断为主,好的效仿作品可推荐到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体验读的成果,写的乐趣。教学《狐狸和乌鸦》后,以“乌鸦被骗以后”作为发散点,让学生大胆设想,对学生的种种想象,教师都给予肯定。最后,让大家以乌鸦被骗以后为题,把设想的结果具体地写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也能做到下笔有言,且言之有物。以读促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又例如:例如在欣赏了朱自清的《背影》,有位同学也写了有关于爸爸的文章。根据老师的了解,他爸爸曾经在一家餐馆中工作过,但一读文章,才发现这位同学爸爸“不简单”。他回忆了在过生日时,爸爸亲自下厨为他炒最爱吃的“酱爆茄子”,整个过程写的情真意切,细腻入微,一位关心孩子的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了。
总之,阅读教学的方法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教师们的任何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而服务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教育界的中心工作。走进新课程,在实践中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分析、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革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然而,作为奋战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面对种种新生的思想和极具冲击力的种种声音,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误人子弟。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盲从,有过一些困惑、思考和体会,今天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商讨。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还要不要“训练”?
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中我套用别人的经验,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点几个语文基础强一点的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再让学生个人读、齐读一下课文或段落,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片断一放,最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几分钟,我来做一个无非是这个说得有道理,那个说得也正确的总结,一课就上完了。课后找学生谈心,学生说毫无收获。
这样上课不是曲解了“感悟”应有的内涵吗?那么,“感悟”的内涵是什么呢?
感悟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悟的效果也不同。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些家境贫寒常被人看不起的学生可能会对鲁达重义轻财、惩恶扬善的行为肃然起敬,而那些少数喜欢恃强凌弱的学生可能会从镇关西的惨死中吸取教训。这其中有自身的生活经验、感悟的直觉能力、阅读的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探究、质疑,将感悟引向纵深。不仅要知道鲁达具有嫉恶如仇的传统美德,还要知道鲁达为何要用拳头而不是法律来惩治恶人,更要知道今天的我们面对纷争,还需不需要再用拳头去解决问题。
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是必须彻底废止的,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语言训练是不应当废止的。有效的感悟,离不开语言训练。
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阅读大多数不以满足于感悟为目的。高质量的阅读,尤其是创造性阅读,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阅读的终止,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性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如果说,目前高考中考阅读命题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就可以说明一般意义上的感悟只是阅读任务的一部分。仅仅依靠感悟,高考中考阅读题大多数是不能完成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用心
爱心
专心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是否文本由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下子就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成了阅读教学引入话题的引子了呢?
县市教研员下来听课,我们通常是这样来上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至于语文优质课竞赛,那就更热闹了。又是多媒体,又是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甚至花七八分钟让学生讨论与课文并无必然联系的材料。四十五分钟看录像听歌跳舞画画似乎什么都有,惟独语文没有了。这样上课,这样的手段对文本的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作用呢?一位优质课获奖老师在上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时,花去近十分钟让学生绘画以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为什么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句的意境呢?难道语文课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本解读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任务,但阅读教学总是以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展开教学的。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是不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误区?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架空文本,淡化文本,能实现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吗?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现在似乎很时兴教师做学生的尾巴,做课堂的主持人,起串联过渡的作用。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
很多教师对学生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所做的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这对过去教师一言堂大搞话语霸权的做法是一种反动,但似乎又走到了问题的另一面。据说,用心
爱心
专心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是幼儿园,这样做还说得过去。先让学生敢说敢想,不要给学生思维套上一个个框子,本意是好的。但作为一个中学生,如果还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敢想敢说而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要求恐怕太低了吧。如此下去,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一批敢说话,却不会说话,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却只是说一堆废话或者胡搅蛮缠的“人才”。不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所有的答案都对;所有答案都可以,也并非所有答案的质量都一样好。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质量,发挥教师的作用,尽教师的责任,那实在是一种罪过。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罪过,培养出信口开河、满嘴胡说的学生何尝不是罪过呢。廉价的歌颂对于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学生,尤其是有点思想的学生,即使不以为你是在调侃,是在恶意嘲讽,也是没有一点益处的。
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或不敢及时做出应有的反应,对学生的各种意见,无法做出恰当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点拔引导了。这一方面是教学机智问题,一方面也是自身内功的问题。而后者是更重要的问题。对话,已成为大家都接受的一个阅读教学理念。但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理念的对话,不应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问答,而应该是双方阅读体验、阅读联想、阅读评价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对话总是在具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见识的前提下进行的。真要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不是简单的事情。连对方的思想都没有弄明白,怎么对话?教师除了参考书上的几句话,自己对文本没有一点见解,能和谁对话?用对话的理念指导阅读教学,这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要有自己的见识。如果教师备课时还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上贩卖一点现成的东西,是无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教师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理解进行恰当的评价,只晓得一味肯定,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作为基础。于是只能廉价歌颂,只能不着边际地说几句可有可无的话,只能王顾左右而言它。阅读教学的发展,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的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应试教育高得多的要求。如果不能苦练内功,就会暴露出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体的状态,是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之一。但有些教师,虽然有迫切地调动学生的愿望,但却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课堂上尽管对学生百般鼓励,大献殷勤,学生却不领情,不想主动,不愿成为主体。这里固然有学生阅读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但从教师的角度反思,还是缺少有效的操作办法,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功力不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但我们绝不可能因此退居“二线”,我们绝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属于自己的主体位置。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教师对学生应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教师要大胆做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三点,只是我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用心
爱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篇5
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虽然我们早就意识到了应该改变语文教学观念,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广大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依然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分析惟恐不全,讲解惟恐不深,练习惟恐太少。教学环境的封闭,教育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学生学语文的少、写的少、生活少、思维训练少;教学进度慢、学生知识积累慢、智力开发慢、能力增长慢;教师教法差、学生学法差、教学质量差、教师与学生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到头却事倍功半。那么,究竟如何设计上好一堂语文课?
首先,要有明确、科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
一、认真解读、熟记课程标准,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
二、结合语文特点,突出三维目标的交融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能力锻炼、策略选择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往往是同步实现的,教师应将三维目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其得以实现。
三、潜心与文本对话,深度钻研教材。只有教师正确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找到突破口,找准难点,突出重点。
四、分析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五、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层次性。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材与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
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有深入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当然,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并不是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进行分析,而是要求这种分析必须顾及全篇,要有课文的整体观;即使对课文的某一段落或词句的理解,也应该具有整体观的意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整体把握教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理清写作思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串联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二是分析结构布局,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布局谋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三是抓住 “点”“线”“面”,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词语、警句、过渡段等等。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
教师还应从课程标准的宏观上整体把握,从全套教材编写的整体入手,作整本教材及教材单元的整体设计。这样才能理清语文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明确教材的知识序列;才能从宏观、微观层面上审视教材,既有全盘考虑又有具体目标,使教材与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才能既有整体设计又体现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遵循课程所反映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
第三、“训练”是落实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为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
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应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时候重视“过程和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每一课的训练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易于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目标要少而精,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忌面面俱到。另外,确定课时训练目标时,必须把文本的语言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要设置语言载体。我们要经常关注三个“点”:一是找准听说读写的附着点。二是洞悉情感发散的栖息点。三是发现价值引领的切入点。这三个“点”是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并不孤立存在,只是因其训练价值而有所侧重。
再次,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训练方式因训练目标和语言载体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譬如,从训练对象的多少看,有个别训练,小组训练,全班集体训练;从语言的运用形式上看,又有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训练主要有朗读、背诵、复述、讨论、回答、对话等形式,书面语言训练主要有默写、连线、填空、写词、练句、仿写片断等形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训练方法,都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和语言训练的时效性。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新的内涵。比如,把机械的、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变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把静态的语言文字练习变成动态的语文实践。训练如果进行得好,就能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第四,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与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其次,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引进相关资源,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以增加对作品、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推荐相关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篇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内容,选好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讲究德育时分寸度,备课时设计好德育教育环节。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目标导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样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一、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深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确立课文的德育目标,是进行德育渗透重要一步。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此,学期的开始就要大体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这学期的德育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以目标为中心进行教学。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也要深钻教材,从不同角度挖掘德育内容,确定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达到的德育目的,然后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的时候,我是抓住“承诺”展开教学的,小鸟答应树要唱歌给他听,第二年回来的时候见不到树了,然后千辛万苦的去寻找好朋友树,让学生知道“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诚信是立人之本。在教学《长城》时,利用数据和图片让学生感受长城宏伟壮观的气势,从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深深地感受到长城是由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建成的。只有在上课前确定本课的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重点的进行教学,否则一节课下来自己都不知道要教什么,所以上课前要确定好目标,上课才能有的放矢,理清上课的思路。
二、在教学作者背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每篇文章的时代、作者背景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课前预习寻找关于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从中深切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作者的高尚品格,从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有助于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在进行《生命 生命》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读课文,根本不能通过小瓜苗、飞蛾的事例来联想到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让人生更有意义,不能对生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当我在介绍作者的背景的时候学生们都震惊了,作者杏林子,她12岁的时候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以致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残而不废的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著有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曾当选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听了这些学生们都深有感触,感到自己应该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教师的讲解是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学生说的这些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都拿自己和张海迪、杏林子作比较,觉得自己太优越了,所以要努力学习,在今后的成就上也要超越他们,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通过介绍作者背景很好的感染学生,从而达到德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在解读课文时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编排者选的这些课文都是有原因的,从各个角度进行选材,达到各种育人的目的。而教师就是在分析这些课文的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和特点,掌握适当时机,灵活地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从学习古诗中渗透德育
诗歌自古就是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古诗语言简练精辟,每一首诗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通过读诗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积累古诗,来沐浴学生的心灵。
2、反复诵读,悟出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读的方式很多种在把课文读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分析词句领会内涵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中重点的字词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万年牢》一文中,从“闷、洗、擦、削、串”等一系列的动作中体会做糖葫芦过程的复杂,从而了解父亲是一位对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很好的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进一步延伸。比如在语文实践性作业设置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农民种花生、起花生以及花生生长过程中除草、打药的调查报告,简单的一个作业,由学生向家长咨询,然后自己做这个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种花生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德育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篇7
一、案例呈现
案例一:
一位教师教学“白鹭”,课堂上并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交流、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白鹭的图片、资料上。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片、资料,让全体学生目不暇接,前后用了近30分钟时间,最后10分钟,教师又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给白鹭画像,为白鹭做诗。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
案例二:
王老师教柳宗元《江雪》,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问:“学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些什么?”“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呢?”一生满脸疑惑地问。“我知道。因为那老翁喜欢吃鱼。”“我认为是他家里穷没吃的。”“我想,那老翁钓鱼时要去卖的。”学生接二连三地解读。老师若有所思:“嗯,有些道理。”……
二、分析反思
透过以上的种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能不能使之更优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优化,应侧重以下几方面:
(1)学情分析。多位中国的教育家曾多次呼吁:“语文教学要面向学生的实际,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接触到一个新的文本时,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一定的知识,教师教学时应在了解了学生的初始情况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可实际的情况如何呢?大多数的课堂上(包括展示课、公开课、研究课),我们见到的是教师,将所有的学生都拉回了零起点,一切从零开始的教学。从字词到段落,从识字到写字,从段落到篇章……置学生的现实于不顾,为的只是所谓的教学完整性。教学中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方法方面的现有基础。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契合实际的教学才是最高效、最有针对性的。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了解学情这一重要环节,只追求设计的畅意,背离了学生的实际,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2)定准目标。要想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对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的地方:高效的教学,还必须让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的目标。现在在有些地方兴起的“讲学稿”“学案”就是一种极好的形式。如果师生双方都了解目标任务,那么就能轻易地通过探究交流,完成既定的目标。而通常情况下,只有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胸有成竹,而学生一片糊涂,课堂上只能一味地揣摩教师的意图,迎合教师的心意。这样的教学又怎能得到优化?又如何能取得高效呢?
(3)质疑释问。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是带着问题来参与学习,就会更主动、更细致,会更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疑问,就是学习的难点、重点,是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中,教师巧妙、灵活地组织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由疑问入手,科学、高效地进行教学。
(4)活用媒体。现代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更是给教育打开了一道神奇的大门。运用现代媒体可以使学生更生动形象、更有趣味性地学好课程,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学习的效率。使用现代媒体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学好、学活、学优、学乐。本着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恰当、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体,还应注重现代媒体与其他手段的有效结合,扬其长,避其短,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5)课前导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应做好课前导学,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有关准备活动,这也是优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所说的“导学”又与我们以往学生的预习活动不同,预习是教师布置相应的要求,学生自行进行学习的活动。学生进行预习活动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还是较少,教学设计还是仅从教师个人的理解来展开的。而导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基础性、兴趣性、疑问性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更深层次的交流而进行的铺垫性的学习。内容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兴趣,为学生的阅读打下牢固的情感基础,扫除朗读上的障碍,引导学生设疑、尝试解疑,尝试学习生字词,表达自己读书的初步感受、所得。
(6)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适应新形势下课改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最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获取高效率,达到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挖掘集体智慧的结晶,博采众长,使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合理化、更个性化、更具创新精神,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是不无裨益的。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延续至今,其教学经验是值得后辈教育人员学习和借鉴的,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得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
目的是让学生会做题、考高分,对于语文中重点内容之一的阅读教学并不重视,这就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下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总结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直不受重视,纵使实施新课改,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阅读教学效率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和交流,除此之外,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意识,只能成为接受知识的考试工具。我们经常会看到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画文章重点,再进行记录和背诵,整堂课安排十分紧凑,但得到的教学效率却不高。长此以往,在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苦。因此,要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的进行阅读。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还是比较模糊,对于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都表现得十分有热情,因此,教师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进行阅读的强大动力。例如,在进行《风筝》一文教学时,教师并没有急于进行课文的阅读教学,而是拿了几个风筝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放风筝的游戏,小学生都是爱玩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每个学生都表现得十分兴奋。通过放风筝游戏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有了亲身经历再进行课文的阅读,对课文理解也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为了抢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设计得十分紧凑,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只是被动地跟读、记录、背诵,没有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新课改指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而朗读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在进行课文朗读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并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体会、理解文章,并把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的形式重新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选取能够表现出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段落进行朗读,组织小型的朗读比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展现自我。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养成自觉、专心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效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要纠正学生阅读时三心二意的不良习惯,要让学生端正态度、专心致志、平心静气地进行阅读;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还要进行思考,多提出质疑,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最后,要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不要禁锢在教材中的这些文章上,而是要广泛涉猎,例如,报纸、杂志、名著、散文诗歌等,只有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才能不断扩充知识量、开阔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和思考,学生在书海中畅游,体会阅读的乐趣,进而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成功:教育,2013(20):1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篇9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阅读小练笔的几点尝试
【摘要】 从咿呀学语起,孩子们便开始进行汉语学习,这种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学习已经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着他们的汉语学习能力。但儿童入学前是在家庭、社会等自然状态下学习语言的,其口语化严重,我们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切不可把日常口语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里来,特别在低年级阶段,孩子的模仿力较强,很容易进入误区。我们应该在了解、尊重学生已有汉语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匠心独运的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内容和适宜的方式,对学生的汉语进行逻辑性、情意性、层次性等方面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而语文课堂随笔,正好可以提高了学生这一语文素养,让学生能随时发现素材并及时用语言文字积累下来。相信,随着习惯的养成,知识的积累,学生就会主动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了。
【关键词】 小练笔 多彩朗读习惯培养 思维能力
虽然孩子们自出生就与我们的母语亲密接触,真可谓耳濡目染,但是小学生由一二年级写话进入三年级开始写作时,中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时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了也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篇幅极短。有句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语文课堂随笔,正好弥补了学生这一缺憾,让学生能随时发现素材并及时用语言文字积累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了。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阅读小练笔的质量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重视朗读,活用多彩的朗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朗读历来是小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新课程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然而语文课不闻读书声和少闻读书声现象由来已久,至今亦然。“满堂灌”时代也好,“满堂问”时代也好,一节课读书时间往往不足10分钟,一篇课文学过大部分学生都难得读上一遍,一年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几十个小时。即使在课堂上读了课文也是马上就分析训练做题、合作讨论交流。我觉得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而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语文学习不读书,没有了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有老师认为读还不容易?不就是10分钟的事情,我就做足10分钟给你看,我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挨个儿上演;我读句、读段、读全文轮番上演,别说10分钟,就是30分钟也不在话下。确实,有心凑这10分钟并不是难事,但是我想各地教学建议提出的10分钟读书是“质”与“量”的统一,10分钟只是完成了“量”的问题,而 “质”则要求在这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里达到“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并且在达到这样目标的过程中能结合情境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因此,我所理解的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应是有效的读而不是应付地读。然而要做到有效读书,现今的语文课堂除了读书时间太少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强
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2)朗读的面太窄
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会读,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总是会挑一些优等生去读,所以读来读去,就是那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众。这种读,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又怎么能达到生生会读呢?
(3)教师的朗读指导单一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花哨、俗套,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篇课文”,或“带着愉快、悲伤„„语气读一读”,诸如此类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听课时常常听到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些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者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内涵,使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成为精彩的华章而不是匆匆走过场呢?
我想首先语文老师应对朗读引起足够重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保证充分的读书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我认为朗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注重朗读评价。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扩大朗读训练面。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分角色读,表演读,分小组比赛读,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形式多样,合理运用。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5.深情渲染。能否把学生的读引得入情入境,首先教师得参透文本,深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感动又如何能感动学生呢?梁老师在情境创设中的一个杀手锏就是自己的声情并茂。通过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沉痛、哀伤的情绪,梁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的情绪慢慢沉入到了文本的情感之中,更通过音乐的催化,为情感的营造推波助澜。整堂课,学生心随文动,仿佛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深处与他恨并痛着。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读的过程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用心营造,有效朗读,那么学生一旦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奏出精彩的华章呢?
二、注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小练笔学习习惯的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了我们的一些观摩课、研究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为,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词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
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三、在阅读小练笔中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2)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
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3)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
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引有几基础好同学把课文中散步的男人因为受儿童救鱼的影响也跟着救鱼为内容来读写,这时我又问:“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么别的游人会不会受到他们俩人的影响呢?”这几个学生恍然大悟,进而又读写下去,更多的游人不断参与救鱼的活动,最后所有的鱼都得救了。(4)是要善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人们的思维有一种套用习惯的定式倾向,这种倾向愈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越单调,思路就越狭隘、呆板、就不能进行灵活的创造性的思考。在教学中当学生一时思路阻塞,跳不出定式的影响,老师就要看准时机,巧妙地加以引导,挑起争论,激起波澜,让他们从迷茫困惑中一下子豁然开朗,越思越勤、越思越精、乐趣无穷。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感觉与知觉。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感知觉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它虽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一切复杂的认识过程都来源于感知觉,没有感知觉,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组织学生的感知,以提高感知的效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根据这个规律,教学中,讲述的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要清晰,直观教具等大小要适宜,讲课要突出重点,使学生容易感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或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而为我们所清晰地感知。如教师讲课或朗读课文,假使句读清楚,顿挫适当,那么,每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成为知觉的对象,间歇和停顿即成为背景。比如,有时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板书要求从空间距离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应注意位置、顺序排列,式样等要妥善设计,使重点突出。
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是一个教师工作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时刻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切契机,借助多种途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展开自由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收获。我想通过语文阅读课堂小练笔这一种学习方式,并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抓好学生课堂随笔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加强学科知识间的互相融合,学生的母语学习一定会学得既轻松又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新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侯溪萍:《走进名师课堂——小学语文》 山东出版集团,2008年版 靳健:《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卉卓:《“悟”与“思”:中西阅读体验之比较》1999年版 马樟根:《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 篇10
【内容摘要】根据多年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创新阅读教学方法,采用诵读领悟、阅读仿写、品评鉴赏、表演活动、指导提升、人物探究、赏析评价等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习主体是学生,主体必须参与
【关键字】阅读教学;课堂模式;探索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它要受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的环境等诸因素影响和制约。研究阅读教学的模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和教师怎样更有效的教学。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上,我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形成以下几种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1、诵读领悟
对于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学生只需要大声的朗读课文,并自主的利用工具书,就可以解决字词句方面的问题,而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较深层的问题,学生则需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思考解决。教师只需创设特定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是提供和课文相关的文章给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主,而学生的活动又是以诵读为主。在学习《诗经两首》时,我安排学生自读:在课堂上自己反复大声的读课文,读出文体的特点,也读出男主人公的情思。学生对课文的语句熟悉起来,语句背后隐含的深意也在不求甚解的朗读中不知不觉涌现在脑子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比较两者在抒情方面的差异。整个过程中,学生只需反复朗读课文,或借助工具书。从学生交流发言的情况看,他们都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题,领悟到人物的情怀。
2、读后仿写
主题把握难度不大而写作特点明显的散文,可以结合写作训练进行仿写式阅读。操作起来很简单:阅读——揣摩鉴赏——仿写。关键是对课文的行文特点要仔细把握,并马上学习,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散文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凭借丰富的想象,描绘自己假定获得三天视力,所见到的光明世界和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这篇散文理解上不会很难,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很快就能把握主题并抓住其行文上的两大特点: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我首先布置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把握文章主题并鉴赏其写作上的特色。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假如生命只有一天》的散文,要求仿照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有了这个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就会自觉地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并在解读文本时有意识地联系自身的生活,这样一来,阅读就成了面对读者面对自身的对话活动。从作文的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准确到位,并能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展开想象,写出有细腻的心理描写、情感真挚的散文来。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意识到,阅读不仅要读懂文章,还要鉴赏和学习。
3、读前试写
教师先布置学生写一篇和课文有关的话题作文,批阅处理后再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比较阅读,和一般的比较阅读不同的是,这次拿来比较的文章不是别人的,而是先前自己或同班同学所写的。这一教学模式,和上面所说的“读后仿写式”刚好相反,它需要学生在没读过课文的情况下进行话题作文,自己有了思考后再去阅读课文,学习名家名作的切入角度、写作手法等。在处理《羚羊木雕》这篇阅读教学时,我用了这种教学模式:之前,就布置学生写一篇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在没有阅读课文《羚羊木雕》的情况下进行写作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理解”这一话题进行了或深或浅的思考,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前提下,学生阅读课文《羚羊木雕》时感觉就不同了。我提醒学生,不仅要像平常阅读一样,先整体把握后细细品味,还要拿自己先前所写的作文和课文进行比较:同是写“理解”,你写什么?课文写什么?你怎么写?课文又是怎么写的?之后,我把批阅作文时摘抄下来储存在电脑里的佳言妙句美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欣赏到同班同级同学的习作,都兴致盎然,自发的讨论起来。这次实验课,学生意识到,阅读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还要跳出文本,广泛阅读,拓宽视野,在比较中增长见识,提高思辩能力。
4、品评鉴赏
诗歌的阅读基本上是采用这一模式。不同的诗歌在具体操作时有区别。对于当代诗,学生阅读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教师引导品评式:知识介绍——朗读感受——细致品评——赏析拓展。比如在教授《我用残损的手掌》时,我先介绍有关中国当代诗歌的基础知识,包括什么是新诗,什么是朦胧诗;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意象和诗歌情感有什么关系,象征有什么作用,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等等。有了这些知识准备后,我尝试着让学生在欣赏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熔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为一炉。在充分了解有关背景资料的基础上,我逐句朗读逐句品评,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那截然不同的意象和鲜明的感情基调。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初步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
有些古诗的阅读,我则采用“学生自主品评式”。具体流程是:背诵诗歌——理解欣赏——品评讲解——课堂交流。其中“品评讲解”这一环节完全由学生完成。学生可以就一首诗进行赏析,也可以就一句诗进行赏析评价,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看法,只要是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那就行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
欣赏诗歌,最关键最难把握的就是诗歌的意境。要探究诗的意境,一味靠老师的讲解效果并不好。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反复诵读,用心体会。并在讨论、交流、探究中完成了诗歌的学习。这样,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也提高了赏析评价的能力。
5、表演活动
学习戏剧时应该尽量让学生有表演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这一课堂模式可以归纳为:阅读准备——表演活动——反馈交流——小结评价。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课堂表演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强调的是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以求提高表演者的阅读质量、阅读能力以及审美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表演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师生也参与了设计、欣赏和评议,也同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并受到感染。尤其是表演之后及时的反馈交流,更能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情意的感受,和教师讲解授课相比,这样的阅读更能推进语文素质教育,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威尼斯商人》我就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处理。学生在演出过程中,人人都很积极地投入,观众们也饶有兴致的观看着。看到学生那样的学习劲头,我满意的笑了。阅读戏剧,有什么方式比这种“表演活动”来得更彻底更有效呢?
6、指导提升
小说阅读最关键的是人物形象的把握,学会读小说,也就要学会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对于初中教材中小说的篇目,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方法,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实验中我以《最后一课》一课为载体,上了一节学法指导课,课堂模式是:准备阅读——方法介绍——指导运用——小结迁移。
7、人物探究
这一课堂模式仍是小说的阅读教学。在学生掌握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方法后,我们可以把那些人物形象鲜明,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把握的小说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具体流程是:自读小说——赏析人物——自由谈论——小结。关键是学生要把赏析形成文字,教师做好批阅和挑选工作,让学生来做老师,组织课堂的自由谈,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人物的看法,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教授《孔乙己》和《变色龙》这两篇小说时,我就采用了这种课堂模式,同时还采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分析孔乙己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人物形象,并关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异同。小说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抓人物形象的分析,它最忌的是教师把教学参考书的人物分析当作标准答案全盘硬塞给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自由谈”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共同提高。
8、赏析评价
在美文的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教师不要急着把前人的种种成说灌输给学生,不妨让学生自己细细品尝,细细回味,自己来评价。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再去看看别人的评论,比较异同,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习《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采用了这样的课堂模式:认读感知——知人论世——赏析评价——拓展增识。先布置学生阅读文章,大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写作特点,然后我对作者史铁生的情况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讲史铁生的插队落户,讲他的瘫痪停薪,讲他的人生的态度……学生做到知人论世后,接下来就进入更深层的阅读:精读,并撰写赏析评论文章。我要求学生选取小角度进行评论,力求写出个人真实感受和独特见解来。批阅作业时,我把写得好的文章摘录下来,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评议,在欣赏评议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见识也增长了。这样的阅读课,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9、网络搜寻
这一阅读模式适合于阅读特别有名气的作家作品。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课文为起点,进行延伸性阅读,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等等限制,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与自制力,加上不懂得应该学习些什么和怎样去学习,所以在广袤无垠网络里如果没有教师的启迪与引导,很难自主地去进行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09-01
传播小学语文快乐阅读的几点思考11-19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08-26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08-2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2-05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11-19
我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10-07
小学语文的几点反思06-03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12-2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几点看法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