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 蒋友玲

2024-05-15

浅谈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 蒋友玲(共7篇)

浅谈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 蒋友玲 篇1

浅谈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蒋友玲

【摘要】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单篇阅读教学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群文阅读教学相对于单篇阅读教学应运而生,没有单篇阅读教学就没有群文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明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体构建,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的四大策略是求同、比异、整合、判断;处理好精读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式,体现出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 浅谈 单篇阅读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单篇阅读教学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群文阅读教学相对于单篇阅读教学应运而生,没有单篇就没有群文阅读。

一、把握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单篇精读”类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篇选文进行精讲细读,反复琢磨,对语言文字的潜心涵咏、抓典型的表达形式、抓阅读方法和训练点、进行积累和运用。要从“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书”教学。单篇精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价值。

群文阅读教学一般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更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要求“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这意味着: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围绕议题可以有多种呈现,文本多种选择,训练有多个层面,多读书少做题,课型有多形态,师生讨论交流。在“第五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崔峦老师讲到:“群文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应运而生,没有单篇就没有群文阅读;单篇教学是‘例’,是精读和讲读;群文阅读是‘组’是‘群’,是略读是浏览。精读以单文为例,是得意得言得法,是举一;而群文略读是‘以广见深’,是‘以博见专’,是反三。”

崔峦老师在2015年11月6日上午在深圳会议上的主题报告还指出:“依凭教科书单篇教学,得法得能,绝不能忽视,体现了国家的课程,不能草率处理。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单篇教学可有可无,教学展示群文教学多,随便找来一些篇什组成一些教学,单篇教学减少,这不是好现象。单篇是基础,体现的是‘母鸡’,群文是母鸡生的‘蛋’。

可见,处理好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关系尤其重要。群文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应运而生,没有单篇就没有群文阅读。单篇精读课文是基础,需要我们用群文的“博”弥补单篇的“专”。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体构建,达成共识的过程。

教学时应把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视为一个集体建构的过程。所谓集体建构,就是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集体建构以形成共识为目标,大家共同认可某种理解或者理解的格局,如此才可能使阅读真正有收获,使阅读的成果为大家所共享。

共识和集体建构一样,都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所谓共识,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对一种理解或者知识的共同认可。师生通过合作、对话、倾听一起来发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学中的共识并不是对存在于某个地方或者教师那里的“真理”的接受,而是师生去积极寻求而“形成”“达至”的结果。可见,寻求共识并不是不要知识的准确性,而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克服用自己的思想压制和取代学生思想的冲动,压制自己要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的冲动,而是虚心倾听来自学生的意见和智慧,然后通过不同意见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学生一起取得对知识的认同。

在“四川省2016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达州市胡仲令老师执教《品味父爱》一文,首先用诗文导入,引出议题。接着回顾《地震中的 2 父与子》引思促读,提问: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父爱?再出示三篇选文《父爱陷阱》《独手之爱》《爱的力学》,学生自主选择一篇快速浏览,对照表格内容进行思考、勾画,并用简洁的语言填写阅读单。(表格的内容包括:父亲身份、孩子处境、父亲意图、父爱方式、感动语句、感受感想)一篇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可选读另外两篇。阅读单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学习中的困难。

在讨论过程中胡老师不讲太多话,不提太多问题,注意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注意引导学生回读文本重点语段,强化认知,运用表格、知识树、思维导图等整理学习收获,比较阅读,点上突破。

然后全班再交流,最后梳理统整,多元认知:对比三篇文章,比较异同;讨论:为什么父爱的方式不同?可见,胡老师的这堂群文阅读教学课,就充分体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从文本的阅读入手,围绕话题谈感受,有明显的集体建构过程,议题聚焦达成共识。整堂课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交流也很有实效。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四大策略是求同、比异、整合、判断。

群文阅读追求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经历较高水平的探究性阅读,体验发现的乐趣。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既可以是同中求异,也可以是异中求同。

在“四川省2016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优质课展评活动”中,眉山市张林老师执教《懒惰的哲学》一文时,在“识‘懒汉’,聊印象”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一星期都是礼拜天》《懒汉与经典》这两篇文章,并用笔圈出这两个“大懒汉”的名字,看看这两个大懒汉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主学习后全班交流分享。

接着是“对比读,议不同”:默读,细细品味这两篇文章,用“ ”和“ ”分别勾画出鲍比.奥布里安和史博懒惰表现与后果的语句,边读、边勾、边思考自己的感受。出示表格式的阅读提示(内容包括:文章、故事中的懒汉、懒惰的表现、懒惰的后果。)学生自由读两篇文章后进行交流,表格填完后追问:把两个人的“懒惰”对比一下,看看他们的“懒”有什么不同?学生答道:他们的表现不同,鲍比是什么都不想做;史博是与专业学习无关的才偷懒。后果也不同,鲍比使社会瘫痪,而史博发明了轻巧的指挥棒。此时学生对“懒惰”有了新的认 3 识,那就是,“懒惰”不一定都是坏事,“懒”要有新高度。

当学生对“懒惰”有了新认识之后,再品读《爱迪生欺骗了世界》中的一句名言:(课件出示)“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爱迪生”学生读后问: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句名言正确吗?学生谈感受之后,老师又问:马云为什么说爱迪生的这句名言欺骗了全世界?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爱迪生欺骗了世界》,读完后联系生活实际谈理由。之后老师引导:马云真的认为这句话欺骗了全世界吗?马云真正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快速浏览文本,找出有关句子。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偷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

最后达成共识:“懒惰”不是傻懒,要像史博和马云眼里的那种有选择的懒,聪明的懒,开动脑筋的懒,这就是一种智慧,一种风格,更是一种境界。

这堂课,张老师就是运用了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阅读《一星期都是礼拜天》《懒汉与经典》《爱迪生欺骗了世界》三篇文本,对“懒惰”的认识逐步提高,认识越来越清晰。所以,群文阅读中自读自学是起点,师生共读共议是重点,学生有所发现是亮点。

四、处理好精读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式,体现出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特点。

要处理好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就要处理好精读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式。崔峦老师11月6日上午在深圳会议上的主题报告对精读和浏览做出了详细精辟的诠释。

单篇阅读,需要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精读、细读、品读、诵读。而群文阅读要求教师放弃一味讲解、面面俱到、肢解课文的痼疾,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扫读等连滚带爬地无声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生活化阅读。

例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重点抓住表现巴迪父母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段落,运用交流、理解、分析、讨论、朗读等教学手段精讲阅读,让学生感受体会来自巴迪父母不同方式的爱。母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表达着对儿子的爱,她的爱那么直接,那么坦荡。父亲不像母亲那样直接表达爱,往往通过特别的思想、特别的举动,来表达特别的爱。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引导学生向“字字不忽,语语求其神”,“字斟句酌、品词析句”,“得 4 意、得言、得情、得理、得法”,“驻足静赏”,“熟读成诵”这样的理想境界努力。

有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精讲阅读为基础,我以“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议题,选了四篇文本《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母亲的鼓励》《儿子的创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一)出示学习任务

快速浏览;提炼文章大意;思考这些母亲的共同特点。(字幕式出示四篇选文)并相机指导浏览的方法:不能挨着挨着读,嘴巴不读,心不读,用眼睛扫,注意跟上屏幕显示出的文字。学生在浏览时,我抓重点词引导学生提炼文章大意。字幕式显示完后,交流四篇文本大意,交流时,我相机引导,提炼文章大意可以用词串起来。出示课件:《慈母情深》找妈妈——要钱——给钱——再给钱 《母亲的鼓励》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考成功《学会看病》不知要看病——被迫去看病——学会看病 《儿子的创意》激烈争论——讨论行动——获得银奖。

这一浏览过程正如崔峦老师所说,浏览是“跑马观花”,是“连滚带爬”,是十里花香,是一路风景向天涯„„

(二)交流

“这几个母亲的共同特点”。学生谈到慈爱、尽心尽职。追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尽心尽职?再次扫读文本,学生各抒己见。继续追问:母亲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觉得不同的是什么?展开讨论。

(三)朗读

聚焦母亲的语言描写,思考:母亲的哪些语言能给儿子支持、鼓励、勇气或挫折、矫正、批评?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略读、浏览、跳读、速读、扫读等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设计比较、迁移,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阅读能力。

通过对比阅读达成共识:不管母亲的语言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是伟大的母爱。

总之,平时“家常课”中,我们要处理好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教学的关系,5 让学生在单篇阅读中得意得言得法,在单篇中夯实共性,在群文中丰盈个性。

浅谈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 蒋友玲 篇2

1.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认为多读书是一件好事,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多读书仍然是学生应该努力完成的一件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阅读量的积累能够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仍然以教材内容为主, 让学生认真掌握教材内的阅读文章即可, 但这是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利用每一节语文课, 为学生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文章, 这样一来, 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 就需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 没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 因此往往在讲授一篇文章时就会故意放慢速度, 以此让学生掌握得更加全面、具体,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加缓慢。将群文阅读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 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思维灵敏度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多数教师并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且部分教师都是采用单篇文章教学, 即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师也不会听取和采纳, 这样一来,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自然而然学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小学群文阅读过程中, 首先教师选择的群文阅读文章都与教学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 其次教师能够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 最后教师只需要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 就能够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4.加强学生的阅读方式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阅读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单篇阅读方式、多篇阅读方式、整本阅读方式, 这三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更能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 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这样一来,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并且还能掌握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1.实现课文重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优美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 找出文章之间的联系, 实现文章内容与知识的比较, 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文重组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单元重组和跨单元重组两种方式,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单元都是按照主题进行划分的, 这种主题式的单元划分方式较为单一, 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 因此在实现课文重组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分析文章之间的异同, 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课文重组的目的。

2.实现文章链接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 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材文章篇幅有限, 所以教材内的文章数量也十分有限, 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课外阅读文章, 实现文章之间的链接, 这样就能及时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知识。另外, 教师在将教材文章与课外文章进行链接时, 首先应注意挑选文章主人公, 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主人公, 其次在对文章某一片段进行群文阅读时, 应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整本书的内容, 最后在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时, 教师要利用文章描绘事物的不同,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的风格和情感,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3.实现整体联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群文阅读, 也就是进行阅读专题的群文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先对所有的课外书籍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采用最合适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 教师也可开展多样化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如读物推荐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欣赏课等, 这样就能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综合、总结、概括等阅读能力的目的, 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得知若想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将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结合,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 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之后,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了一些新的调整和改善,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首先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其次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最终能够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价值与教学

参考文献

浅谈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 蒋友玲 篇3

一、三种阅读教学课型的内涵认识

1.单篇阅读教学

单篇阅读教学,就是对一篇文章进行精读深究的教学,一般两三课时完成。如《颐和园》的常规教学,字词学习,梳理课文,两个片段的细致感悟就属精读课的第一课时。

特级教师蒋军晶说:“单篇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于它强调‘举一反三’的教学,强调的是在一滴水里看世界,在单独的一篇经典里面,可以获得非常丰富、非常多样的学习收获,可以挖掘到经典文章的微言大义,可以面面俱到地去探寻单篇经典的各个方面所达到的高峰。”

2.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于泽元教授在这个关于“群文阅读”的定义中有四个关键词,就其中一个关键词“一组文章”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课内一组文章组成的群文阅读,课内外一组文章组成的群文阅读,还有全课外一组文章组成的群文阅读,包括一本书里的一组或群书里的一组。而今在此作比较的,单指课内外一组的群文阅读,一般一课时完成。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美丽的谎言”群文阅读,先对比阅读课文《唯一的听众》和《别饿坏了那匹马》,得出“美丽的谎言”这类文章的共性,即在文章表达上都具有“善意的动机、刻意的言行、真相的呈现”,然后提供课外一篇阅读材料,进行印证性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于,一个学期就只教学这二三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多读,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海量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整书阅读教学

整书阅读教学,通常指班级读书会。读书会根据阅读前和阅读后的指导区别,分为阅读指导课和阅读交流课,一般也是一课时完成。如阅读科普读物《企鹅世界》,阅读指导课重在读封面、目录、封底的秘密,激起兴趣;赏析片段,教给“提问”阅读策略。阅读交流课则重在分享策略(利用目录梳理梗概、运用联结、对照策略赏析企鹅习性),提升情感。

相对于单篇短章,整本书篇幅更长,主题更多元,内涵更丰富,体裁更多样,冲击力更强。在对好的整本书阅读中,人们可以通过与书中传递的“杰出、善意、美好”的思想交流,形成另一种“信仰”,可以平和地面对世界,更敏感地感受幸福。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教学价值。

二、三种阅读教学课型的异同比较

下面试从各教学价值下教学内容的确定层面,列表比较阅读教学三种课型的特点(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单篇、群文和整书阅读教学除各自教学价值不同以外,教学设计操作思考的方向也不尽相同。教学材料的选取、教学设计的指向、思维路径和确定的教学内容都是不同的。1972年,法国政府教育部为适应现代高信息社会的发展,将“无声视读”正式定为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而中国依然存在将朗读作为教育体制的首选手段和最终目标,可喜的是也只有在单篇阅读教学中存在,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也强调的是“无声视读”。虽然三种阅读课型各有特点,但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

(1)从材料看,单篇、群文和整书阅读教学三种课型选的都是“文选型”教材。虽然数量不同,但是这些教材选的都是由一篇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组成的“文选型”文章。

(2)从性质看,单篇、群文和整书阅读教学虽然三种课型不同,但是同属于阅读课。读懂“写什么、怎么写”仍然是文本解读绕不开的两大步。教学设计仍然都要从“写什么”走向“怎么写”,教学实施时仍然要清晰地呈现这两大板块。

(3)从目标看,单篇、群文和整书阅读教学三种课型都要加强“语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因此,它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三种课型的共同目标仍是培养语感,发展阅读策略,提高学生语用的水平。

三、三种阅读教学课型的整合思考

三种阅读教学课型虽然各有特点,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性质、共同的目标。那么能否将它们有机整合呢?我们就尝试着从共同目标出发,发挥各种课型的长处,构建一个整体。下面试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遗产”这个单元的教学来说明。

1.共同目标出发——紧锁导语

人教版教材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编排的。虽然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个性化课程已经出现,但是特级教师张祖庆说:“如何用教材?因人而异。如果你是新手教师,你就老老实实地按照教科书来教,适当拓展一些儿童阅读。如果你是一个从教多年的教师,有比较丰富的儿童阅读实践经验和智慧,那么,你可以稍稍用力,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说,怎样用好手头的那一本教材或进行适当的微重组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那就先读懂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编排的教材如何教学?先锁住单元导语。单元导语隐藏着主题单元教学的目标。阅读“世界遗产”这个单元的导语,除却上面几行人文内容的引导外,“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则是“世界遗产”这个单元的语文能力目标,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达成的终点。

2.发挥各课长处——循序渐进

围绕“世界遗产”主题,这个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搭配了口语交际《保护文物》、习作《写导游词》。显然,“世界遗产”级风景名胜的整组阅读是让学生热爱名胜,介绍名胜,保护名胜。要介绍,必先习得介绍的方法。因此,单篇、群文、整书阅读教学均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循序渐进。

(1)单篇教学是个范例。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单篇教学就是这个“例子”。教师要凭借这个“例子”,让学生习得名胜类文章的语言范式,练成阅读和表达的熟练技能。叶老的“例子”理论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教学性质,将作为教材的课文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区别开来。

(2)群文教学意在迁移。凭借一个范例,学生不能形成较高的语文表达能力。哲学上说,量变促成质变。因此,根据语文学习的迁移规律,加大多个量的阅读。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种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横向迁移”,是一种在前后学习情境相似中的“近迁移”,是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特殊迁移”;而不是概括程度上的高低水平之间的“纵向迁移”,不是在新的不相似情境中的“远迁移”,不是一般原理与规则的“普遍迁移”。因此,在单篇教学后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就开始显现。相同水平、相似情境的名胜类文章的加大阅读,可以促成学生对名胜表达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3)整书贵于运用。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所有技能的自由运用只有到一个更广阔的相似环境中才能得到实践和锤炼。因此,整书阅读教学就是不二选择。在整书阅读教学中,学生既能挑战阅读、培养人格,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西方阅读专家说,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年级,还不经常挑战读整本书,那么他长大以后就很可能丧失了读整本书的意志和能力。你如果挑战阅读整本书方面的意志和能力比较弱,你可能在领导一个大的团队、把握一个大的项目等方面的能力,也会欠缺。因此,整本书的阅读使人自由,使人安静,使人历练。读能生慧,慧能致远。

3.构建一个整体——一气呵成

这样循序渐进的操作如何一气呵成?

(1)首先单篇教学《颐和园》,明白“游记”写法之一。以《颐和园》为例子,教读懂游记的方法:抓过渡句明游览顺序、抓句首明观察角度、抓关键词概括景物特点、抓修辞等重点句体会描写;教写游记的方法:移步换景、多角度观察、细致描写,操练好游记的一种典型写法。

(2)接着“写景一组”群文阅读,留心游记的常用三种写法。先对比阅读《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梳理各自的写作顺序,景色特点。《长城》由远及近写,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坚固。《颐和园》移步换景写,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秦兵马俑》则按事物几方面介绍,写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个性鲜明。而后归纳,达成共识:写好名胜类文章要按一定的游览顺序写,写出景物的特点。然后迁移阅读《三访雁荡山》,思考每个段落分别按什么顺序写?写出了哪些景物的什么特点?让游记的三种常用写法得到印证、巩固、检测。

(3)然后整本书阅读冯骥才的《人类的敦煌》,拓展游记的视野,砥砺经典。《人类的敦煌》是集作家、画家、文化学者为一身的冯骥才先生站在人类文化发展史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制高点上,对敦煌文化和敦煌艺术进行了全景式的、别开生面的史诗性解说的一本书。课余让学生自由阅读后,阅读交流课中聊书,发表个人观点。就内容梳理看,这本书不仅有敦煌百年痛史,还有文明大拯救。就精彩片段欣赏看,这本书很多细节能让人揪心如扯,也能让人热血澎湃……读了这样的书,学生还会不知道如何保护文物?还会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画?还会发愁口语交际时没有材料吗?就书的风格看,这是1997年冯骥才为拍摄敦煌电视片而写的一种样式上全新的电视片脚本。如“霓裳图”的介绍,有对复原性历史情节杨贵妃、唐明皇醉舞的逼真画面的刻画,有实拍内容“霓裳图”壁画的确凿描述,有冯大作家古今穿越的思想碰撞,还有那富含文学韵味的解说词(当然不乏大才子素雅的文风,娓娓道来的诱惑)。林林总总,构筑成一个整体。历史、地理、旅游、艺术……徜徉其中,令人流连忘返,既开阔眼界,又得到爱国熏陶,还无形之中完成了文化自觉的启蒙。

(4)最后习作《写导游词》,迁移运用写游记的方法。“深入”之后方能“浅出”。“世界遗产”单元,学完单篇、群文、整书,最后到了习作《写导游词》。看习作要求:“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当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整单元游记教学中遨游,面对“景点风光、传说故事、游览注意”等文字要求,会自然还原成“观景顺序、景色特点、细节描写、引用传说”等操作策略,凡是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会自然勾连起游览体验、游览注意和曾经阅读过的游记、故事。教师只要稍稍指点一下学生如何选材,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习作,并尝到游记表达的快乐,与人分享的快乐。这样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一气呵成,淋漓尽致。

总之,单篇、群文、整书阅读教学三种课型各有优势,缺一不可。教学中只有努力把握好各个课型的特点,发挥各种课型的长处,相互结合,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阅读教学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浅谈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 蒋友玲 篇4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整合重组,课程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群文阅读旨在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通过多文本的组合方式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无缝连接,落实新课标对中小学生400万字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完成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1]

一、实施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群文阅读要改变的不只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改变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单元教学的框架,从“一篇”到“一群”,整合为多到三四篇,甚至七八篇的一组选文,但选文依然以教材为基础。一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议题,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可讨论性,也就是说议题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的见解。[2]在此基础上,师生以对他人意见的倾听、认同和接纳为核心,构建文本的意义,共享智慧,达成共识。

群文阅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的整合与重组,议题的选择与确定。我们基于课程,基于教材,从选文入手,着眼于整合重组;立足学生,立足课堂,着眼于探究分享的实践,探索出了实施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1)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重组;

(2)突破教材,强调“一篇带多篇”;

(3)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

(4)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

(5)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构建“班级读书会”“书香校园”。

由此可见,唯有搭建单篇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有师引导、获知得法、习语培能,真正落实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实施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本学年,我校根据阅读教学以及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每周设置了两节阅读课,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途径,真正落实课内教学夯实基础,课外拓展激发兴趣的目的,并对基于课内教学的群文阅读进行了许多探索与尝试。

1. 如形式上

(1)一引二精简

一引二精简即引入相关文本,精简教学程序,精简教学课时。一课一得,简简单单教语文。例如,为了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捕捉鲁迅在《野草》中流露出来的迷惘与孤寂,笔者以“野草:迷惘的时代,孤寂的心灵”为议题,选了一组文章《雪》《风筝》《秋夜》《死火》《腊叶》《好的故事》,从写作背景切入,从文本的景、物分析,聆听先生的心灵独语。

(2)一挤两收益

一挤两收益即挤进相关文本,在研读中收益,衍生新理念,明确新思路。一课一练,明明白白学语文。例如,在学习以“环保”为主题的第三单元时,笔者给了学生三节课的阅读时间,不仅挤进学习报中有关环保的文本,还完成了课内五篇文章的预习与反馈。学生在阅读环保的相关文本时,收获了环保理念,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这种理念。于是,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从体裁与题材、语言与结构、修辞与表达等多角度探究文本。最后,学生真正理解了“环保”的主题所在,也明白了环保话题作文的写作,四十五分钟顺利完成了“同力杯”征文,好一个一举两得。

(3)一荐三引领

一荐三引领即推荐作家及相关作品,引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其作品,走进其人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在学习《列夫·托尔斯泰》时,笔者向学生推荐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学生陆续走进他的作品,走进一个遥远的世界,聆听一颗孤独的灵魂。当得知曹文轩获得“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时,笔者引领大家走进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等,领略曹文轩的写作风格。当看到世界读书日力荐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时,则与学生一起漫步在龙应台细腻而丰富的世界里。一荐三引领,以点带面,进行有目标、有实效、有兴趣的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做阅读的幸福点灯人。

2. 如选文时,采取相关的选文组合策略

(1)整合重组文本的选文策略

整合重组文本的选文策略,即从文章内容(时间、人物、事物、事件等)、人文内涵(生命教育、成长教育、爱的教育、学会思考等)、表达方式(体裁相同如创世神话等,写作方法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意料之外的结尾的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等)多角度确定主题,重组文本,整合选文。

(2)谋篇布局文本的呈现策略

谋篇布局文本的呈现策略,即根据文本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有序有效呈现文本。

(3)整体设计文本的探究策略

整体设计文本的探究策略,即以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我们可以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4)迁移渗透文本的阅读策略

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掌握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策略,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施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思考

群文阅读实现了学生阅读的生活化以及原生态的阅读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学生通过多篇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与素养。[3]在实施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群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唯有快速浏览,学会快速归纳、收集、整理,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才会享受到群文的“福利”。二是群文阅读不可走马观花。群文阅读,决定了课堂阅读量的极大增加,也让学生阅读和教学的难度大增。因此,每一次阅读都要有任务准备,或浏览,或品位,要保质保量。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这个例子,是走马观花,草草而过,还是深钻细研,多角度延伸,其效果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是打破常规的单篇教学的语文教学模式,将内容、写法、主题等有相通之处的课文整合、重组,以系列化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对教材、教法进行有机组合,让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使课堂教学序列化。所以,用教材教,重组整合很关键,挖井见水更明智。这不仅考验着教师的阅读视野、品位,还有教师的阅读教育理念,需要教师有功底,有思想,有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秋玲.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2.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讨 篇5

一、群文阅读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群文阅读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传统一篇课文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容易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内容多样的多篇文章,既激发了兴趣也丰富了内容。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群文阅读的阅读篇目较多,且督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这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敏与灵活度,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速度,改善了阅读效果。三是丰富积累,拓展视野。群文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学生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由阅读量变到质变转变,为小学生阅读素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施的有效策略

1.基于文章主题选择群文阅读的文章。群文阅读的基础与前提是选择好阅读文章,如何选择主题相似、相近、相关的文章连接在一处,是群文阅读的重点也是难点。主题分类划分法是选择文章的最重要方式,文章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思想情感、文章体裁、行文风格、写作手法等体现出来的。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成对文章的选择:一是根据内容选文章。即选择内容相似的文章结合在一起,如描写动物的文章,《三只白鹤》、《小白兔和小灰兔》、《浅水洼里的小鱼》、《骆驼和羊》等,这些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章趣味性、知识性较浓厚,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基于思想内涵选文章。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文章有《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再如,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有《欢庆》、《北京》、《看雪》等。三是基于体裁、写作手法选择文章。例如古文为主的群文阅读文章可选择《司马光》、《孔融让梨》、《寓言两则》等等。散文性质、自然景观的可选择《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等。

2.精妙设置比较与冲突性强的课堂问题。在选择好群文阅读的文章之后,教师即将步入群文阅读的重难点,即教会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从文章中提取阅读信息、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过程中精巧设置问题,将几篇文章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探索欲,设置比较性与冲突性强的课堂阅读问题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从以下两点做起:一是善巧设比较性问题。常见比较问题的的比较方式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文章内容与艺术手法比较等。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观潮》《鸟的天堂》同样的是写景文章,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这几篇文章写景的顺利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各个文章的侧重点在何处?”这一比较性问题一出,学生便很快投入阅读,了解各文章写景特点,继而循序渐进地得出答案。二是设置冲突性问题。群文阅读是借助各文章的相似之处展开的,但其存在着不同与冲突之处,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冲突,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多方式呈现文章,鼓励学生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群文阅读模式要讲解策略与技巧,特别是在文章呈现方面要凸显多层次性与多样性,拒绝一成不变的组合与呈现方式,精巧的呈现方式是群文阅读高效进行的重要前提。试想,将文章一篇篇呈现,或者将几篇完全呈现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文章呈现上可以采用,“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策略。如,在《丑小鸭》这篇童话体裁的文章学习过后,教师可以给出三篇同样是趣味童话、哲理浓厚的文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七色花》《白雪公主》等,让学生遨游于童话的海洋,体验阅读的无穷乐趣。除了文章呈现方式要多元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做好“读写结合”,例如,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想到了什么,从中学习到了什么,鼓励其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一一记录下来,强化与巩固阅读效果,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赏美景》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篇6

1.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文章,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感情;了解文章所用的修辞手法,欣赏文章优美的言辞;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写作手法。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文词表达之优;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语文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品质的养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根据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要求,在导入新课时,我就注重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培养了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然后对学生提出了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的,学生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我通过举一反三式的引导,让学生自读其余三篇文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当堂学到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得到检测。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自然是春天的那幅绿色油画;大自然是夏天的那支激扬音乐;大自然是秋天的那篇优美散文;大自然是冬天的那首抒情长诗。

二、读《济南的冬天》

1. 介绍老舍。

2. 默读文章,初步感知济南冬天的美景。

(1)请学生概括读完文章的整体感受。(发散思维,提倡答案多元化)

(2)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征?(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3)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济南冬天美景的?

3.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上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向老师汇报结果。

教师根据反馈和学生一起总结:全文围绕“响晴”,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

4. 学生细读文章写雪后山景的段落,感受老舍文笔的精美。

(1)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喜欢的理由。

(2)教师进行有效提问:找出描写小山的句子,并说说其特点;写济南的人们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其他段落。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和总结。

6. 板书设计。

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贯串全文

对济南的总感受:温暖安适

三、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春》《烟台的海》《三亚落日》

《春》阅读教学三维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优美的文辞,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领会文章中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发现景物特点,能够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是通过哪些手法表现景物特点的。

1. 听配乐朗读《春》,并注意语调、语气、语速和重音。

2. 探究学习:(1)第1自然段“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在表达上的作用。

(2)分别读第2~7自然段,总结出六幅春景图。

(3)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排比句,体会其特点和蕴含的感情。

3. 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整篇文章划分为三个大段落,说出划分的理由(盼望、描绘、赞美春天)

《烟台的海》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学习文章的优美言辞,表达特点,学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一处景物;了解烟台的海四季呈现的特点和人们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1.通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可以是原文也可以自己总结)

2.由第一个问题引发出具体的问题:(1)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舞台?人们上演着怎样的活话剧?引导学生读每个自然段。

(2)以第2自然那段为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这一段写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开来的?句子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通过拟人、对比表现浪大)

3.学生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根据第2自然段的学习来完成,并将学习成果向老师汇报。

4.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升华主题,巩固学习内容。

《三亚落日》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抓住描写三亚及三亚落日的优美语言,感受具有诗意的三亚美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1.学生自读文章,提出问题。

2.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整理,通过多媒体出示问题。

3.由“三亚那里景色怎样”引导学生归纳出:景色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海鸥、碧绿的椰树、金色的细沙。

4.读第3、4自然段,整体感知落日的特点,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日落的过程。

5. 让学生总结自己学完后对三亚落日的整体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选一处景物,写一篇400字的习作,用上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 篇7

群文阅读是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展现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本文,笔者旨在以课内文本为主,突破教材,增加课外阅读,从而完成一组儿童诗的教学。

一、借用旧知,导入议题

师:(出示上学期学过的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其中的两节,请学生随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同学们还能想起这两节诗出自哪篇文章吗?

生:儿童诗《听听,秋的声音》

师:儿童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丰富的想象

师:(板书:丰富的想象)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几首儿童诗,一起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25课《太阳是大家的》,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翻到105页,齐读课题两遍。(大屏幕出示课题“太阳是大家的”,板书课题:25.太阳是大家的)

点评: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 《 听听 , 秋的声音 》, 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知识储备, 从关注语言的形式上提出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可见,教师在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积极探究精神。 开课自然简练,目标明确。

二、重点阅读,感悟读法

师:自由读课文《太阳是大家的》,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作者想象丰富的诗句。

生:课文第二节最能体现作者丰富的想象。

师:(朗读第二小节) 热情的太阳把金光洒向了哪些花呢?

生:太阳花、菊花、桃花、迎春花 ……

师:太阳把金光洒向了这么多的鲜花上,来,让我们附身望着这些花。

大屏幕出示拓展阅读的诗歌:《附身望着这朵小花》

师:太阳还把金光洒向了哪里?

生:庄稼、河流、高山、小树、世界各地……

师:无私的太阳把自己的金光洒向了世界万物。瞧,小树高兴地在春风里摇摆。

大屏幕出示诗歌:《小树摇曲》

师:太阳从早到晚只做三件事吗?

生:它做了许多事,从第二小节最后一句的省略号处能读出来。

师:你真会读书,看来读书不仅要读懂文笔背后的内涵,还要读懂省略号的意思。太阳做了那么多好事,同学们想不想让太阳长上一对翅膀,轻轻松松地为人类做好事呀?

大屏幕出示:《让太阳长上翅膀》

师:请大家记住这大公无私、默默奉献,把温暖、和平、友好送给人类的太阳吧!(齐声朗诵《太阳是大家的》)

点评:在理解重点段的时候,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 而且巧妙地拓展了三首富有想象力的儿童诗,虽然容量大,但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 这将学生对太阳无私的理解推向了高潮, 使学生体验到感觉是感情自然流淌的必然, 且注重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三、拓展阅读

师:太阳的行为不仅感动了我们, 也感动了小白鸽和小画家,瞧,他们来了!(大屏幕出示:《我是蓝天上飞翔的白鸽》《小画家》)

师:请拿出群文拓展资料,结合学习提示,默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

师:我们先来交流《我是蓝天上飞翔的白鸽》,请勾画出作者想象丰富的诗句,并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小白鸽?

生:友爱、团结、友好、漂亮的小白鸽。

师:看来小白鸽是友好的使者、和平的象征。接下来我们来交流 《小画家》。

生: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这就是想象。

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小节,感悟作者的想象力。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什么呢?(引导学生作一首儿童诗)

点评: 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练习仿说,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阅读的引 领者 、陪伴者 、促进者 ,较好地建立起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充分体现了在教 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 阅读思考 、 合作探究发现、交流互动提升、尝试实践迁移的新课程教学要求。

四、背诵积累

师:我们今天学了这么多的儿童诗,有没有能背下来的内容呢?

生1:我背会了《太阳是大家的》其中的第二小节。

生2:我背会了《小画家》中的最后一小节。

师: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诵。

点评:教师拓展的群文儿童诗,始终抓住 了 “团结 、 友爱 、 和平 ” 这一主题 ,内容丰富 、有趣 ,不但让学 生积累了更多的儿童诗, 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了其想象力。

五、总结和作业

上一篇:独立的作文600字下一篇:翻译文员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