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论文

2024-06-26

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论文(共11篇)

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论文 篇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记述中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中。”由此可见, 情感培养在我们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刻画领袖人物、英雄人物、仁人志士的形象和描绘景物的课文, 其中均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时, 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 才能细致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那么,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1. 创设情境, 拨动情感

小学生年龄小, 有意注意时间短, 持久性差, 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一个有意思的游戏、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一句知心的导语、一次实验操作……这些情境的创设都可能吸引学生, 拨动学生的情感。一篇饱含丰富情感的课文, 如果来一个激情的导入、一段深情的朗读, 都有可能使学生涣散的心思得到集中, 使学生美好的内心有所触动。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 可以这样开头:“同学们, 那是一个大年夜的晚上, 呼呼的北风刮着, 吹到人的身上使人瑟瑟发抖。一个穿着单薄衣服、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不断地叫卖。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她就在饥饿和寒冷中, 用她那稚嫩的声音, 乞求人们给予她帮助和温暖。没有人理睬她, 她划着了手里的火柴, 她看到了一个美好的世界……第二天早上, 人们在一个墙角发现了她, 那时的她, 已经被冻死了。她就在那个大年夜被冻死了!”在上课时配上音乐, 朗诵这段话, 把学生一切的情感细胞都调动起来, 不仅为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 更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促动, 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

2. 寻找思路, 培养情感

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中作者表现的事物及情感, 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如《可爱的草塘》一文, 在描绘不同季节的景物和场景时, 作者触景生情, 抒发了心中的思想感情。当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塘, 惊喜之情就溢于言表, 发出“情不自禁”的赞美;当作者听到小丽介绍春冬草塘特有景象时, 作者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赞叹;当作者在小池里逮鱼时, 从“不禁惊叫”的喜爱, 发展到“恋恋不舍”;当作者看到河里美丽倒影时, 又“啊”的一声发出赞叹, 以至产生“生怕弄坏了这幅画卷”的珍惜之感。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美景陶醉。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对作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过程加以分析, 从而使作者对祖国边疆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学生所共识, 与作者的情感所共鸣。

3. 鉴赏词句, 抒发情感

学生观察事物引发的情感过程同阅读文章引发的情感过程不是相同的, 前者直接, 后者间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不能直接传授给学生, 只能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 如何通过语言文字, 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就需要费一番工夫。达到这个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鉴赏词句, 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在鉴赏句子时, 要帮助学生理解表现课文中心的关键句, 语言含蓄的难句, 结构复杂的长句。如《再见了, 亲人》一文在追溯那令人难忘的往事, 出现了好多“血迹斑斑”的词句。如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抢救志愿军战士“拉响了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朝鲜老大娘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朝鲜大嫂在为志愿军挖野菜时“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 您倒在血泊里”。这些语句充分体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教学中要通过语句的推敲, 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亲人”二字所表现的深刻含义, 以抒发学生情感。

4. 指导朗读, 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议论、理解等训练之后, 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情感也随着认识而同步变化发展。因此,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深化学生的情感,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播情育情, 可以用绘声绘色的导读来呼情唤情, 可以用音乐伴随的朗读拨情激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我们抓住以下三点进行朗读指导:1.围绕着首都人民对周总理沉痛、深切怀念的感情基调来指导;2.声调的高低、速度的缓慢、语音的轻重跟文章的情感变化紧密联系, 使之与感情的变化合拍。3.学生反复朗读后, 再让其简要复述, 表达其怀念、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5. 读写训练, 迁移情感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要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 向社会延伸, 抓住时机, 向深度广处拓展迁移, 开阔视野, 增加阅读量, 提升阅读能力。这是学生通过正确的情感指导后表现情感的阶段。我们可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如作文、演讲、讲故事、朗读、表演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情感载体完成自己的情感塑造, 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情感定位的自觉性。如学完《匆匆》后, 链接《和时间赛跑》, 联系这两篇文章, 谈谈对时间的感悟, 课外收集惜时的名言, 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写几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让学生再一次亲近文本, 走进文本, 超越文本。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后, 要求学生按课文的写法, 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学完《孔子拜师》后,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感受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谦虚好学, 尊师敬师的形象。

情感不但具有感染力, 可以唤起学生与人物相通的感情, 情感还具有动力功能, 它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在学生把握和体验了作者和文中人物的感情后, 应及时通过评价人物形象, 深化情感体验, 使学生被激起的情感向高层次升华, 成为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

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论文 篇2

摘要:审美教育是对学生学习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教育环节。美是指生活中能让人赏心悦目的一切事物,包括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而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审是一个审查审视的过程,不是人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在后天生活中逐渐培养的出来的,而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念,形成他们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大量教学经验表明,审美教育和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如何在教学教育生活中语文教学和审美情感培养融为一体?

关键词:审美,中学语文教学,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

引言:语文教学的内容中,很多文章著作都是选自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里面对于环境的描写,修辞手法的运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个性的突出。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感触,对生命生活的热爱。通过语言文字的教育解读,带领同学们走进文章作者笔下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让他们吸收文化的精髓,培养对于各种美的见解,从而形成自己的饱满的独特的审美观念。

一:审美意识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一)什么是审美

美的哲学概念,一般是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如果说美是事物的内在的秩序,那审美就是对事物内在秩序的识别和认同。它是一种包括了主观意识和客观评价的活动,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种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所以具有很大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成长阶段的各种接触和培养以及社会大背景会对孩子今后的审美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什么是审美情感

审美的建立是一种归纳思维,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内涵的直接联系,但正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会不断变化,每个个体会发生随之环境的各种变化,于是乎各种对于美的定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随之的审美也会发生改变,在适应的过程中,所以我们也要培养学生们属于自己的审美。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

语文的美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美,在语言文字中流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环境,长期地孕育着中国文化,使中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李太白那气吞山河的气势,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怀,范文正登上岳阳楼,留下的何止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章呢,“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却也是从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满腔热血,集于斯文,若无斯人,吾谁与归!雄心壮志,却也渐渐衰退。祖国大好河山的气势的美好,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展示了美。

自古以来,很多优秀作家创作时都非常重视对词语的修炼,一字之差,效果截然不同,很多词语的选择上都千锤百炼狠下功夫,而语文老师的作用就是解读这些语言文字,带领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之美,进而扩充到生活中,让其在生活中得到扩展,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很重要的一步。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着重从这几个方面给学生解读文字,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并且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老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使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将文字中的美带入生活,从而逐渐形成生活中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一):教学中审美培养的必要性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学习语文知识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是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一个方式方法,在语文文字教学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是区别生活中不好一面的能力,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中审美培养的着手点

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字词锤炼之美,关注作家精心锤炼过的动词,在学习中体会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的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和形象特点;感受句子的节奏之美,节奏美是汉语言的一大特点,作者利用他们的慧眼和妙笔赋予文字以乐音,以深情,赋予那些平行的文字以各种有美的节奏,舒徐流畅,轻盈飘逸,或者急促快捷,紧张激烈,或高昂,或低沉,思绪万千,要注意感悟;感受语言修辞之美,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使用使得文字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感受语言音韵之美,尤其是古今词句,一手好诗,一首好词,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曲;感受语言细节美,形象的丰富离不开细节,作家文字都擅长在细节处做文章,抓住细节进行品读,能够更好的走进任务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中审美培养的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常态,语文的课堂教学应注重认知规律和美学规律创造性的运用。

教学过程中要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和处理教学内容,设计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课本中的美,去品味课本中的美,使学生感觉身心都融入其中,甚至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最基本的是要在教学中要学会把握扩展意境之美,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还要交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提高体味文章所要表达的美的意境,在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更要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关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时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这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诗人融情入景,借景抒情,为了开阔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是诗人,那将是什么样子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的意境,想象一下,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样壮阔的景色面前,日月星汉都显的渺小了起来,通过联想想象带入意境,还

例如在教学《春》这篇文章时,通过对词语的改易,句式的变化,修辞的增删等对比朗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体悟作品中词的精当,从而获得思想上的顿悟,情感上的熏陶,语感的提升。还有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写道: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这时候感悟作者此刻的心情,才能理解为什么热闹的蛙声蝉鸣作者却不怎么喜欢。还可以在教学中用音乐,图片和幻灯片等有表情的语言动作等,加强学生对于美的体会和提高审美意识,例如在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我先播放了根据诗的内容谱写的乐曲,让学生配乐朗读。当他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抑扬顿挫的朗读诗歌的内容时,学生们接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句句的语言文字,而是在诗词欣赏的同时,得到一种审美的快感,唤起了情感的共鸣,从而在脑海里构成了一幅自然亲切、情感真挚的送别的画面。

这些都是情感的凝练,对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审美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感受。注重课堂教学内容和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得教的活动成为审美对象,而且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具有了审美的意味,具有了美的风格。

结束语: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审美教育也是对学生重要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融合审美教育和平常的语文教学于一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注重对他们感悟美的人格的培养,不仅仅能欣赏美,更能够分辨美的态度,培养出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较高的审美能力以及美好的形象。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中,逐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这也是语文的教育教学中的极致所归。

谈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素养的培养 篇3

我们知道,课文里有着很多的古今中外名篇,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阅读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但有时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或感知其中的美可不容易,像《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丑小鸭》一类的教材,学生易于被作品所蕴含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所感动,可像李森祥的《台阶》、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一类的文章,学生就不容易被作品深邃的情感所感动。因为他们理解不了作者在讲述“父亲终年不洗脚”“一本完整的书也不能拥有”这些情节时作者轻松话语下所蕴含的沉重情感。

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种美的欲望,深切地体会到阅读是为了感受到一种美。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并强调要创设情境使学习者进入情境,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想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的糟粕中建立起来的,能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基本方法。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有效途径。

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情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

如在上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生命生命》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夏夜,一只受伤的小飞蛾几次三番地撞到了紧闭的玻璃上,想飞到窗外去——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小飞蛾能成功地飞到外面的世界吗?是什么支撑着小飞蛾如此勇敢地撞击着玻璃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了,于是平静的课堂立刻沸腾起来,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前的无意注意转变成了有意注意,带着问题认真研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此后,老师完全可以退居“二线 ”,来聆听他们的精彩言辞,让他们体验那成功的喜悦。“质疑——搜索——感悟”,学生正是采用了这种学习方式来主动融入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过程,分享讨论的喜悦,由此而入情。

在上《行道树》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激趣来创设情境的:(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请看幻灯片,你能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怎么有眼睛、嘴巴 ,还露着笑脸呢?——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棵树,你最想向我们说句什么样的心里话?”如此连续激趣,让学生瞬间变成一棵树,让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体验行道树的悲与欢,于是,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述说,人人都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我们一定要提供时间和听众让学生来“说”——做一回虚心的聆听者,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情境中阐释他们的情感。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创设让学生入情的情境,搭建桥梁,让学生从桥的这边顺利地走向桥的那边。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到的功能。“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文章的内容提供了情境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师据此创设教学情境,变课文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学生置身其间,感知课文内容。

二、反复朗读,让学生动情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文就应该美美地读,美美地享受。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性的声调起伏中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深层信息,让学生动情。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凡是感人的作品大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真挚情感。面对一篇篇血肉俱丰的课文,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贯穿于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领略语言艺术的光辉。

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笔者首先通过范读全文,在抑扬顿挫的声调起伏里读出了自己感动的情感,学生在笔者的朗读中被那个8岁孩子的故事感动了。然后笔者要求学生在品读语句中,调动自己的情感,读出人物的思想来。

在品读中,学生对于“‘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一段发表了如下看法:

“再见”一词写出了朋友“扔”下“我”时果断的情景,应该读出果断的语气。

“再见”一词写得富有幽默感,应该读出风趣的意味。

“再见”一词暗示着其他孩子对“我”的讽刺和嘲讽,应该读出“不怀好意”的语气。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的朗读,把大作家的文章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积淀。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将学生引入意境,从而认识文章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

三、借助插图,让学生移情

课文中很多插图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画面意境,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学生透过画面内容想象到隐含在图画背后的情蕴,能够使画面上的形象活起来,走进课文情景,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画面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心入其境,从而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讲解课文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比如借助《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插图,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意境,作者的“廖阔大地,我主沉浮”的天人合一的情感自然移入了学生的视觉之中,于是不禁发问:“晚上八点左右的时间(‘是日更定)去游西湖,如何能看清湖上影子、长堤、湖心亭呢?原来作者张岱是心游西湖,寻找心灵的归依啊!真可谓是‘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啊!惟有大自然的胸襟才能洗涤他们内心的孤寂啊!”这样穿透插图的解读,正是学生“移情”的外在体现啊!——他们提升了自己的阅读品味。

在学《核舟记》时,学生根据课文语言的描述,学生自己绘画出了“核舟”的模样,让他们进一步地感受到“其长曾不盈寸”的桃核竟要雕刻出如此繁多的人物景观,不由自主地感叹到“嘻,技亦灵怪矣”,从而提升到对古代艺人技艺的敬佩。

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致深不浅。学生利用文中已有的插图,在头上夸张地加了几缕乱蓬蓬的头发,旁加上几句与儿童的对话,俨然构成了一幅诙谐的漫画。然后振振有词地阐述着自己的构图理由:“好吃懒做,穷困潦倒,无暇顾及边幅”是孔乙己的代名词,这也是造成孔乙己命运的性格悲剧。

一幅小小的插图,竟然成了学生引经据典的依据。巧借插图,学生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辨、判断是非等情感都移入了插图中。在让插图“动”起来的过程中,不仅延伸了课文内容,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课文,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了和作者之间的距离。

四、加副标题,让学生抒情

在课文原标题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确切的副标题,所加的副标题既要符合课文的内容,又要和原标题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对课文深层地了解之后,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融入自己的理解,用廖廖几个字抒写自己的情感,从而完成对阅读的提升,培养创新精神。

比如学了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后,学生添加的副标题有《美好的,总让人怀念》《回忆我的童年》《一去不返的童年》等等,学生体现出来的“念旧、怀念”情怀比较明显,而这与《朝花夕拾》的主旋律是不谋而合的。再比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添加的副标题有《永远的父亲》《抵挡不了我成长的步伐》《伤心的往事》等,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父亲的怀念的情绪深深地笼罩着学生的内心世界。

如在学完《台阶》一文后,学生给《台阶》加了很多的副标题,如《落空的灵魂在哀怨》《岁月无光》,这些副标题鲜明地体现了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提升,于是抒写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长久以往地坚持这项工作,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读文先读题”“读文再加题”的习惯。这一习惯就会延伸到他们在写作时就会本能地处理好“拟题”“选材”之间的关系,水到渠成地做好读与写的衔接,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这样,才能造就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人。

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论文 篇4

一.在阅读中领悟体验, 培养情感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在阅读中最能打动人的往往是作品蕴含的真挚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正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因此, 情感教学是语文学科突出的人文特点和独特的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 挖掘和剖析教材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让运动员学生读中悟情, 受到感化, 获得启迪, 可以促进他们学习兴趣、意志品质、人格情操等多种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提升。

1.外部助读领悟情感

文学形式的产生、文学作品的创作总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了解这些因素, 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并产生情感的共鸣。了解了苏轼贬谪黄州的经历, 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作品中交织的悲苦和旷达、出世和入世、消沉和豪迈的复杂情绪, 领略和欣赏作者乐观开朗的胸襟、淡泊名利的品格、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断追求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高尚情操。了解了梁启超生活的时代以及他在“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等历史事件中的作用, 了解了“饮冰室主人”的来历、《箜篌引》、《桃花扇》以及课文所引用的诗句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 就可以水到渠成地理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 作者所景仰的任公先生不仅是政治家、大学者, 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炽热的爱国心。在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情感的同时, 运动员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助读, 正如阿德勒所说:“助读, 特别是其他相关资料和个人经验, 不仅可帮助了解, 甚而有时是必须的, 不然即无法全部领悟。”语文文本的阅读理解,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较宽泛的知识视野。竞技体校运动员学生由于从小进行专业化训练, 集训、比赛等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文化学习断层很多, 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困难且时间有限;而教材里提供给学生的相关助读材料是很少的, 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因而需要教师根据其特殊性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助读方面的教学材料, 如选编相关的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课文翻译、作品赏析与评论、原著选读和解析以及经典回顾等, 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产生共鸣。由于降低了阅读难度、提升了阅读效果, 阅读兴趣也易于随之激发而产生。

2.内部研读体验情感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不论是作者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还是作品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 或自然或社会, 无不投射了作者鲜明的态度与情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 走进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 把握人物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 感受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点点滴滴……”这些通俗简朴、明白如话的词语有层次、有深浅又自然生动地描绘出作者遭受国破家亡、丧偶流离的变故后, 晚年生活愁肠百绕、茕独恓惶的景况;辛弃疾的《水龙吟》中“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对这位身世飘零的游子典型动作和神态的描绘, 字重而情急, 语浅而意深, 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三个“与”字叠用营造出的是天长水远的阔大;“湖中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个数量词连用点染出的是似有若无的神韵、朦胧迷茫的空灵, 以表达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深沉感慨!这是文章灵动的语言表达。

孙犁的《芦花荡》, 以人物的核心性格“过于自尊和自信”来生发所有的故事情节;以强烈的反差来渲染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的运用让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 极富传奇色彩。叙事诗《石壕吏》中高度概括的典型环境和具体描写的家庭不幸, 以惊人的广度和深度炉火纯青呈现出战祸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藏问于答的方式更艺术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这是文章巧妙的构思。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 让运动员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精准的语言表达, 巧妙的结构方式, 在深刻体验和欣赏作品所营造的强烈的情感氛围、艺术效果以及高尚的思想境界时, 于自身也获得了丰富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积淀文化, 涵养精神, 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爱国精神、国际视野、竞赛品德等特殊的专业素质, 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在阅读中梳理分析, 训练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一篇语言文字总是或直接或间接、或明白透彻或含蓄蕴藉地表达某种思想、情感或观点, 表达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观察与思考, 无不是思维的结果。因而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

1.梳理文章思路, 训练思维条理

文章各有思路, 不论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 前后衔接、行文起迄总有一定的条理顺序, 或纵式, 或横式;按照一定的关系, 如主次关系、因果关系、动静关系、详略关系等。叶圣陶先生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 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注意文章思路的开展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循着文章思路的阅读, 才易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和主题, 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同时, 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也得到训练。

如高中语文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文主要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有名的故事。三个故事各有中心, 各具首尾, 又贯穿着矛盾, 前后呼应, 合成一个整体。蔺相如完璧归赵, 秦国并未就此罢休。出兵“伐赵”是“完璧归赵”的余波, 也是“渑池之会”的先声。“渑池之会”中赵国将相外交和军事两相配合取得胜利, 可蔺相如的再次升职、“位在廉颇之右”的结果又导致廉颇心生不服, 甚至要侮辱他。这样, 秦赵两国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又构成了将相之间矛盾的前因。但以秦赵矛盾作为主要矛盾的始终存在, 蔺相如的高瞻远瞩和廉颇的刚直勇气, 使得二人矛盾终于消解。司马迁就是在主次两种矛盾的展开中完成了他理想中典型儒家将相的形象塑造。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这种依照事物逻辑联系和矛盾运动规律来发展情节、安排结构的思路, 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欣赏到司马迁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学习的过程如同作者行文的章法, 波澜起伏, 曲径通幽。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生长的过程和探究的状态。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通过描写人物来表现历史事件的典型作品, 通过廉颇、蔺相如、李牧等人的事迹反映了赵国前后七十年间的兴亡史, 同时也反映出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蔺相如大智大勇, 且“退而让颇”;廉颇也战功赫赫, 且心系大局。然而, 他们两个还是没能遇上明主:赵王偏听偏信, 致廉颇报国无门, 李牧蒙受冤屈, 终使国破家亡。君主善于举贤授能、知人善任, 国家就强盛;若良莠不分、忠奸不辨, 国家就败亡的主题就这样得以体现。抓住这样的思路和主题, 还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选段到课外阅读整部经典原著, 思维训练也在更为广泛的阅读中得以拓展和延伸。

梳理文章的思路, 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方法进行思维, 思维方法的运用也得到训练。教师还可以通过精简而系统的板书, 将抽象的文章思路转化为鲜明的视觉思维,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布局谋篇的技巧等写作思维, 不仅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还可以有效提升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2.分析观察角度, 培养思维方式

文章的写作思路体现的是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分析, 解开作者写作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 从中学习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培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我的空中楼阁》中, 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 描述周围环境与小屋的关系, 作者的观察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眼光的。那间山路和山坡多有不便的山中小屋, 室内又没有什么设计和装饰, 然而在作者眼中,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我出外, 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 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 叫幸福的阶梯, 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原来作者将现实景观与人生理想交融在了一起, 这间建筑在山上的独立的、安静的小屋便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作者是以开放自由的胸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才创造出这空灵秀逸的画面和深邃含蓄的意境的。

《赤壁赋》中苏子泛舟赤壁之下, 借江水和明月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从变化的角度看, 人生短暂, 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 天地与我同生, 万物与我为一, 都会无穷无尽。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作者分别从变与不变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终于排遣了苦闷, 消解了忧患, 让自己的内心在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超世之间得到了调整和统一, 从而形成了“一蓑风雨任平生”式的自适与旷达以及在困苦环境中自我完善的道德操守, 也形成了这情、理交融, 如诗如画的千古至文。

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实际上体现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眼光, 观察事物的感受和结果、所写文章的内容和趣味是完全不同的。竞技体校很多运动员学生从小就开始专业训练, 生活较为封闭, 社会阅历不足, 价值观尚未形成。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思维方法, 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从而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以上分别探讨了竞技体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培养与思维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 二者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对情感的领悟和体验, 离不开思维的积极参与;而积极的情感、丰富的体验可以激发兴趣、加深理解、促进思维。二者有机结合, 才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 在竞技体校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和思维训练, 可以促进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 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探索竞技体校运动员学生情感培养与思维训练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 将大为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空间, 也更有利于探索竞技体校以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路径, 值得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 情感、思维等心理素质水平成为优秀运动员培养和优异运动成绩创造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教学对运动员学生的情感培养与思维训练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和功能。在竞技体校语文阅读教学中, 让运动员学生在领悟、体验中培养情感;通过梳理、分析训练思维,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 可以促进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竞技体校,阅读教学,情感培养,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 1年版。

[2] .朱晓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三个转变》, 《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年第8期。

[3] .阿德勒:《读书漫谈》, 三山出版社, 1 978年版。

阅读教学:情感与智慧并重 篇5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本有了重大的调整,语文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人文性,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此形势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真正地参与阅读,以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少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美的教育。”[1]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高尚。

我们现在的阅读所缺乏的恰恰就是“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的体验,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的体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写的人情世态的活动,同时也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而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这就涉及到读者再创造的问题。在西谚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中国古语也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所以,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理解。

笔者在教读诗歌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来体会诗词的情感,让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时,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了解“雨霖铃”这一词牌的由来,让学生基本能把握词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学生先自读,再让个别学生读,然后对他们的朗读加以指导。接着笔者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以此带动学生,然后再让学生朗读,这时的学生已经进入词的意境中,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笔者给他们配上《梁祝主题曲》,进入情境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起来朗读。接着,笔者让学生从词中找出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踊跃参与,各抒己见,感悟独到,精彩纷呈,很多学生的语言文采飞扬。整堂课,学生一直沉浸在对这首词的想象、体验和赏析中,甚至到下课了有很多学生仍然意犹未尽。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2]在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笔者在课堂中加以实践,收到了出乎意料的令人惊喜的效果。在教读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时,笔者就在自己对课文进行理解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自我理解参与这篇散文的学习,让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走向深入。

首先,笔者以“美是什么?美从何处来”导入课文,让学生初步参与,让他们先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然后介绍川端康成,主要介绍他的思想和对美的追求,他说:“我们的美,在我的书桌上已经存在一二千年以上了,今后还会继续存在一二千年以上吗?”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接着笔者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用感情带动学生,并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随手勾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感受那些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并写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在学生朗读并思考后,接着就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思想。于是,整个课堂就成了学生思想和作者思想碰撞交流的舞台。学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体验,理解感悟得非常全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仅做适当的点评,让交流更趋深入。最后,在学生热烈交流碰撞,思想层出的基础上,笔者把学生的观点加以总结,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美的体验,又掀起了学生思想交流碰撞的高潮,想象力无限,到了下课时间起来发言的还是一个接一个,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充满生命的朝气。

后来,笔者又用这种方式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阅读教学,必须有学生心灵的参与,有个人的生命体验和自我理解的参与,也要有教师本人情感的参与。一句话,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智慧和情感双重参与的教学。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姚斯.走向接受美学[A].李泽厚主编.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篇6

上课一开始, 学生的情感, 处于蛰伏状态, 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 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此时, 一个好的导语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心入其境, 猛烈叩击学生心扉, 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 激发兴趣, 激活思维, 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学《长征》时, 课的一开始, 我就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导入:有个名字, 它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有一行足迹,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有一种精神, 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它就是——长征。当孩子们齐读课题时, 个个读得铿锵有力。这样的开场白简洁明了, 引人入胜, 震撼学生。看着学生神采奕奕的神情和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知道学生内心的热情已经点燃, 这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要上好这节课已不是难事了。果然, 课中孩子踊跃发言, 见解独特, 朗读也是掷地有声。不难看出, 如果语文老师能用语言描绘情境, 激活学生体验, 这节课定能“亮点多多”。

二、品词析句, 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不仅只是让学生读好文本, 而且要让学生读懂文本, 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的同时, 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在主体与文本的沟通中, 读出新意, 读出感悟, 文本的情味是实实在在通过对语言的研读“品”出来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紧紧围绕文本, 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 仔细揣摩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课, 文中有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单从字面上讲很容易理解, 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它的感情色彩呢?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雪”和“炭”使人想到什么?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议论纷纷:“雪”使人想到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艰苦生活;“炭”令人想到温暖与热情, 一个“雪”、一个“炭”, 不正表达中朝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吗?通过琢磨, 学生从“雪中送炭”这个词, 品味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尊重学生个体, 品出独特感受

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 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也肯定不同。所以,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就应尊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鼓励学生对自己特别喜爱的文本部分作出反应, 鼓励他们作出自己有个性的反应。如:教学《凡卡》一文中, 当学到凡卡给爷爷写信所说他悲惨的学徒生活这一段后, 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设计了这样一道训练题:读了这段话, 我的心里想 (怎么样?) , 我真想对 (谁) 说:“。”学生各抒己见, 把自己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有的说:“读了这段话, 我的心里很难过, 我真想对凡卡说, 凡卡啊, 你一定要保重自己, 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有的说:“读了这段话, 我心里很愤恨, 我真想对老板和老板娘说, 别再折磨这个才九岁大的孩子啦!你们也有孩子, 你们的孩子你们舍得吗?”有的说:“读了这段话我的心里很伤心, 我真想对爷爷说, 带凡卡离开这个‘人间地狱’吧”!有点说:“读了这段话, 我的心里很愤慨, 我真想对伙计们说, 别捉弄凡卡了, 他没爹没娘, 够可怜了, 你们的同情心哪去了”?……此时的学生已经是一个充满热情的, 是一个独立的, 又具有反思的阅读者, 课堂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四、展开想象, 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通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去体会作者在艺术形象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把课文中的情感变为学生的内心体验, 达到身临其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如教学《颐和园》一课, 文中介绍十七孔桥上的小狮子, 只用了一句话, “这么多的小狮子, 姿态不一,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至于狮子的姿态是怎样的, 文章没有具体描述, 这时, 我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了, 想象狮子的各种姿态, 于是“有的小狮子正抬头远眺, 好像在观赏远处的风光”, “有的小狮子正低着头, 好像在凝神倾听桥下的流水声”, “有的小狮子四脚朝天, 好像在晒太阳”, “有的小狮子伏在石柱上, 闭着双眼, 好像在回忆美好的往事”……就应运而生了, 通过想象, 学生对“姿态不一”有了深刻的理解。

总之, 教育是门艺术, 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 永恒的标准, 它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它没有句号, 只有逗号。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 只要我们努力, 大胆实践, 不断总结, 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 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 把它变成学生可学、好学的场所, 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文人,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 不再是教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 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我十分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拓展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注意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走进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 去想象, 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成, 学有所悟。

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论文 篇7

一、细读课文, 把握内容, 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情感朗读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要心口合一, 眼耳并用, 学会读得正确、流利。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对朗读的功用作过这样的评价:“我们默读时, 仅仅调动了心和眼, 而朗读时则心、眼、口、耳全部都调动起来了, 对于文章的思想、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可见,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 如果完全凭借课堂40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 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 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加之课文大部分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水平的差异。因此, 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朗读预习, 在课堂上通过听录音和教师范读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 再通过让学生细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为正确地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然后,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 让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比赛读、示范读、齐读等多形式把课文读通, 读正确, 读流利, 从而达到“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效果。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鲜明, 形象, 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和节奏美, 使其对字、词、句、篇章内容获得整体的感知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研读课文, 领悟主题, 悟出情感

教师在学生读的正确流利基础之上, 设置疑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从而达到读中悟情。“朗读的时候, 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圣陶先生说。可见,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疑问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 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作品的思想内容, 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读出课文深邃的之情, 点破蒙笼的情感之纱, 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 他们对课文的情感的体验是不足的, 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 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优势互补, 引领学生对课文中情感的体验, 让全体学生把这一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导航。

三、品读课文, 深刻体验, 情感升华

品读课文, 需要创设情境, 宣染气氛, 让不知不觉的学生融入文章中, 悟出作者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是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最高追求和境界。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稍纵即逝, 它需要感染, 它需要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共鸣。在朗读中要引导学生推敲课文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 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 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读,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文章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 摈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要把作者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宣染适当情感的氛围, 引发学生的共鸣。例如, 让学生观看课文多媒体, 给学生介绍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请学生演一演, 叫请学生说一说或想象一下类似情况下的心情感受以及教师的感情朗读。这些都是有效而常用宣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

浅谈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8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以境染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名篇, 作家们对生活有着深切感受, 这种情感能打动读者心理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教学中, 教师要紧扣文本, 创设一定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之中, 触景生情, 身临其境, 达到情感共鸣。

教师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种, 如:

1.语言

教学语言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 它应该是在逻辑、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了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

[ 案例]

《少年闰土》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师讲读完《少年闰土》后, 问:“少年闰土活泼可爱, 和你们现在差不多, 30年后, 你们会变成什么样”学生积极性很高, 这个说我要当医生, 那个说要做一名教师……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幻想。这时, 老师又接着问:“30年后的闰土呢”学生又开始想象, 有的说可能很有钱, 因为他聪明;有的说可能成为一名猎人等。教师不紧不慢地向同学介绍:“将你们想象中的闰土和《故乡》中的闰土比较比较。”自然把学生引向《故乡》, 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媒体

要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情感环境, 有时还可借助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展现课文情境, 为学生创设鲜活的情境氛围, 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 案例]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

人教大纲版第九册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描述的是当年北京人民在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催人泪下的场面, 可是生活在现在的学生以他们的年龄、阅历, 对此缺乏历史的感性认识, 这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时, 教师可利用录音和录像。配音解说周总理一生的经历、贡献, 并放映当年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向周总理灵车告别时的实况录像, 播放低沉悲壮的哀乐, 这似乎把学生带到了现场, 有“亲临其境”之感。媒体再现历史情境, 通过视听煽动学生的情感, 让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心中缓缓流淌。

二、充分挖掘教材, 以读传情

以前的语文课堂, 教师几乎包办一切, 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 谈不上阅读、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在阅读课上,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多用读代替分析, 代替回答。朗读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利于学生的人格塑造。读中领悟的方法很多, 下面介绍三种有效的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形式。

1.换词对比朗读

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深刻含义, 可以用换同义词的方法, 让学生对比朗读。

[ 案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位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 先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要求学生朗读两遍, 然后用换词法来理解“掠”。学生很快得出“掠”可理解为“抢”、“拿”、“夺”等。教师又问:“那作者为什么用‘掠’而不用其他词呢”学生开始思索, 不久略有所悟。此时, 老师提出进行换词对比朗读, 仔细揣摩。通过对比朗读使大多数同学心领神会。有的说:“‘抢’是从别人那儿强行拿走, ‘掠’显得轻松随便。”有的说:“‘掠’字可以看出他们想拿什么便拿什么, 没受到任何反抗。‘掠’字可以看出侵略者的野蛮与霸道。我真恨这些坏东西。”

可见, 通过反复的对比朗读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维, 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河流。

2.扮角色朗读

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都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且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 学生并不是没有感觉重复播放的录音机, 他们会随着读的不断深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扮角色朗读, 更能激发学生在读中“悟”情, 从而深化学习情感。

[ 案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都来当那个种葫芦的人, 读读他心里想的和说的话, 学生一会儿满不在乎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一会儿盯着小葫芦, 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 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对小葫芦和长了虫的叶子不同的态度, 学生读得惟妙惟肖, 体会到那人对小葫芦的喜爱。读到他听了邻居的话后奇怪的疑问时, 教师提问:“种葫芦的人, 你奇怪什么”进行相互对话。自己就在故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 在读文和对话中, 体验了情感。

3.补充想象朗读

“学而不思则罔”。学生既要熟读, 又要精思。假若口到心不到, 即使书读千遍, “其义”也不能“自现”。毫无疑问, “思”须以朗读的材料为依据。为了使学生的“思”更有效, 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课文中的“点”加以“发散”, 即进行补充想象朗读。

[ 案例]

《鸟的天堂》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鸟的天堂》中有一句话“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为了帮助学生领悟这个句子, 先让他们自由读第一句, 接着给出一道填空题:榕树的叶子绿得, 绿得, 让人感觉到每一片叶子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朗读时的体会填空) 。有的说:“榕树的叶子绿得鲜亮, 绿得可爱, 让人感觉到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绿色的小天使。”有的说:“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 绿得可爱, 让人感觉到每一片叶子上似乎都有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跳跃。”等。老师及时总结:“是啊!榕树那翠绿欲滴的色彩让人感觉到了榕树的生机与活力。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细细体味。”由于有了补充想象作为铺垫, 学生再朗读时, 不仅兴趣更浓, 而且入情入景。

三、强调学生个性化感悟、体验, 不能忘记教师的引导

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情感反应, 应该允许并提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案例]

《跳水》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位老师教《跳水》一文, 交流阅读感受时, 有的学生从船长身上受到启发, 体会到遇到危险情况时要沉着果断;有的同学从那个孩子的行为体会到做事情要考虑后果, 不能因一时的赌气而不顾危险;有的学生认为事情的起因是水手们开玩笑太过分, 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体会到开玩笑要注意分寸。这是学生用心读书得来的真切感受, 是值得珍视的可贵体验。

但是也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体验, 而忘记了教师应有的引导。

[ 案例]

《龟兔赛跑》教学

有位教师讲完《龟兔赛跑》后, 让学生续编龟兔赛跑的故事, 有学生想了个让乌龟在第二次赛跑中再次获胜的办法:“请个小乌龟帮忙, 在岔路口把路标转换方向, 使兔子跑错路, 到不了终点。”对这样的“创造性”思维, 对这样的“金点子”, 教师应该从道德品质和思想方法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要珍视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主要指不要简单地否定甚至嘲笑、指责, 并不是说不要引导和指导。如果任凭学生自己体会, 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难以提高, 也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用情去学, 投入地学, 从而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论文 篇9

一、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是一门激发情感的艺术, 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调动。

1. 动情于师, 以情传情, 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

在课堂上,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师绝不能没有表情, 教师和学生交流时, 首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面带微笑,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 教师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要与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 使学生随教学情境而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境界。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教师课堂上充满真诚的赞赏、热情的鼓励和精当的点拨, 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 得到美的享受, 表现自我, 获得成功,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真正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 挖掘课本的情感因素, 恰当移情。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 既是教育之“材”, 又为教学之“本”, 虽然还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但大部分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 还是语言形式, 都是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经典范文。这些范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文, 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 上课时努力抓住课文中的动情点。什么是动情点呢?动情点即作者感情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如, 《白杨》这篇文章, 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 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 这么高大”, 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的积极乐观精神。课上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地方, 让学生着重体会感悟。

3. 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 入境生情。

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并激发想象与联想, 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 进而发展认识, 陶冶心灵。如,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时, 教师在教室里营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周总理的遗像佩上黑纱, 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 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 教师在哀乐声中用深沉的语调讲述周总理生平事迹。这一切把人民对周总理沉痛哀悼的感情、悲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4. 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 就会苍白无力, 索然寡味, 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 使他们愿意听、能听懂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除此之外, 还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 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 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讲解、课文的内容形成共鸣, 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 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体验的艺术, 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1. 注重朗读, 体味真情。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情意浓浓”。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也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有效途径。以读促思、以读促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 在教学中注重朗读, 锲入情感, 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 我们应重视朗读, 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来教育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 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真正走进课文, 走进作者的内心, 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 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2. 品词赏句, 领悟深情。

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 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 讲清深层内涵, 让学生“披文入情”, 体会文章的“味”,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什么?是在表现人的生活, 是潮声, 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 又红又亮, 简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 闪烁着、滚动着, 消失了, 而后面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 涌了过来。”在这里, 作者站得高, 看得远, 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 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学生顿感大海的雄伟, 饱含激情的笔触, 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从词句剖析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他们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3. 形象感知, 丰富情思。

没有形象地感受, 就没有情感地激发;没有形象的阅读教学, 必然成了抽象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能看到或仿佛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场景。新课标中也特别提到:“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而“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是揉合在一起的, 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动形象, 语言的优美也就感悟到了, 语言的优美领略到了, 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也就不难感受了。

课文《丰碑》, 写一位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死在雪地里, 他发怒了, 想责怪军需处长。当他得知被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军需处长为了让战士们穿上棉衣而自己没有棉衣, 最后冻死在雪地里。课文中这样描述:“将军怔住了, 久久地站立,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缓缓地举起右手, 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放弃其中的词语:久久地、深深地、缓缓地……通过朗读、增和删的比较, 让学生通过语感感受到人物形象, 再加上教师本身情感的传递, 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学生的心里, 引起共鸣。

4. 角色体验, 抒发感情。

角色表演一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 也就是情感积蓄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 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 通过角色表演把积蓄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伴随着思维的过程, 既体现着语言的内化、锤炼、发展, 也是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如教学《将相和》结尾部分时, 教师提出问题: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相见后, 两人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后, 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作文教学与情感培养 篇10

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其实就是观察、感受、思考。观察是基础,感受是中介,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既是情感的体验,也包括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应当是在理性思考下写出的有情感的文章。感悟自然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大好河川,在自然中陶其情,冶其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中,悟出人“生于黑而白”的高贵品质。朱自清的《春》通过对春天花、草、风、雨的观察描写,感悟出对人生“新”、“美”的新主题。

二.多写多练,将生活感悟诉诸笔下,为作文积累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感悟”,如果这些情感的体验不及时保存下来,很可能就像是一阵风吹过,作文的时候还是无话可写,因此,多写多练,让学生将生活中那些小的大的情感体验随时记录下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情感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尽情发挥,再表达出来,再理性思考。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随记本,随记本的内容完全可自由发挥,学校生活:作业多得让人难以忍受,老师可怕得如同刽子手,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苦海;社会生活:放假了,终于放假了,我有很多事要在这个假期做,帮助一个人,养一只小狗;人生感悟的: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应当怎么样战胜自己。随记本使学生这些真情有了宣泄的自由空间,并且在学生自由抒发的过程中保鲜了这份情感,使这份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得以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发展,也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在写作时如不竭之泉。

三.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情感

虽然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但是学校生活的枯燥,生活的单调却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进一步丰富情感世界,如可以在周末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擦窗、洗碗,抹桌、叠被,帮生病老人们洗衣服,甚至洗痰盂倒便盆,听老人讲尘封已久的往事,增加对过去的了解;可以到工厂企业、行政机关进行参观调查,听企业老总、机关领导讲改革、讲社会,开拓视野、增长见闻,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可以采访街头小摊贩、路边拾荒者、社区闲散人员,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对生活的情感,加深对民俗民情的了解。如在一次帮助孤独老人之后,有学生写道:“小心翼翼地用汤匙把汤送到老人的唇边,汤水却沿着老人因中风而合不拢的嘴角溢出。用纸巾轻轻为老人擦去,看着老人被因岁月流逝引起的苍老与孤独,不禁潸然泪下。”没有这样的情感经历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情感

学生的生活紧张单一,触发心灵的东西很多,如何从纷乱的现象中选择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至关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与学生心理、情感的经历结合起来,激活他们曾经经历的情感。例如,某次考试出了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学生的选材非常老套,甚至模式化到几乎千篇一律,写的都是什么在暴风雨之夜母亲如何抱着他到医院看病,在路上如何艰难,经历了这件事后如何体会母爱。笔者意识到学生没有带着情感去写作,相反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于是在考试过后笔者要求他们重新写一次,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在一个晚自习,关掉灯光,教室里响起笔者为他们准备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舒缓的音乐,感人的歌声逐渐深入他们的心灵,“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双眼是否已经失去了光华,你的两鬓是否增添了白发——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我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谈起自己小的时候妈妈为自己做的种种感人至深的小事,打开学生感情的闸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在笔端凝聚成爱,同上次考试的作文相比,提高了很多。恰当地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写作的扭转,这种氛围感染着他们,使他们真情流露。

语文教学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 篇11

一、语文教学要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有人说过, 不了解祖国的历史, 就是不爱国的表现, 忘记历史, 就是背叛。所以语文教学中要体现爱国主义的理念, 要让爱国主义的旗帜飘扬在课堂的每一角, 我在讲《天上的街灯》这一课时, 主要介绍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在讲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 挖掘我们民族的情感—爱国、爱家。而“五·四”爱国精神就是这一情感的体现, “五·四”的火炬点燃了中国革命, 揭开了中国现代史序幕。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人结合有关课文, 如《论持久战》、《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等文章, 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揭露日寇的暴行, 歌颂抗日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 用“血战台儿庄”、“北团大战”等战役, 证明中华儿女不可辱, 炎黄子孙不甘当亡国奴, 由此激起学生对侵略者无比痛恨, 对骨肉同胞的无限热爱。结合南京大屠杀内容, 用三十多万同胞的不安灵魂揭露倾略者的疯狂野蛮;用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的虐杀, 暴露出日寇的惨无人道和丧尽天良;用不择手段的杀戮, 暴露出大和名族的变态和文化的劣根性。至今岛国有人还没有彻底反省, 不过, 历史已经证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玩火者必自焚”、“多行不义者必自毙”。日本应向德国学习才会有出路。通过以上文章的学习, 激发了学生的爱憎思想情感, 教育他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华名族。

二、语文教学要贯穿集体主义教育

我们的文化受儒家学说极深, 儒家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宣扬的是有所作为, 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思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结合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 重点学习了俄罗斯民族的正义和勇敢精神。俄罗斯民族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站起来的一个民族, 是在克服一切艰险及大敌当前众志成城而强大起来的一个民族, 保尔有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临死的时候, 他就能够自豪地说, 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一至理名言映射出俄罗斯民族积极进取, 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正是这一精神引导了苏联革命向前发展, 引导了苏联红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都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通过这些讲解, 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的, 从而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情感,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三、语文教学要结合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良传统, 结合课文《为人民服务》一文, 介绍了许多先进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模范人物, 学习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助人为乐”、“公而忘私”的自我牺牲精神。结合课文《朱德的扁担》, 着重学习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结合历史, 讲了无论是在过去, 还是在现在都应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结合历史, 突出中国共产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 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只要你说得对, 我们就改正, 只要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就照你的办。” (《为人民服务》) 。这一至理名言, 永远成为我们做人的指南。“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 来自于革命实践, 今天的我们决不能丢弃这些传统, 要教育学生发扬革命传统, 牢记革命传统。

四、语文教学要渗透中华民族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很多美德,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美德教育, 使学生热爱美, 追求美, 崇尚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好情感。结合课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为材料, 着重讲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友情的传统, 交友交心、诚信为本, 把真诚对待朋友看成是做人的永远追求。又如,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孝”治天下, 结合课文李密的《陈情表》, 讲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举, 反之, 则为可耻之举, 文人李密是一位非常孝敬祖母的人, 读了他的《陈情表》, 我们师生都非常感动。字里行间一片孝心呼之欲出。如文章开头“……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祖母刘, 愍臣孤弱, 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既无叔伯,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读到此处, 作者之可怜, 实在到了“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地步”。再如结尾“……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晋武帝招为太子洗马, 而圣朝以孝治天下, 作者赡养祖母, 无法远离故土做官, 因而写了《陈情表》。读罢感人至深, 作者一腔肺腑, 流传千古。中华民族美德源远流长, 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美德教育的源泉。

五、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更离不开思想品德的教育。

1.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明辨是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的是林冲无端遭受迫害, 终于被逼上梁山, 走向反抗道路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我们要思考林冲为什么造反?造谁的反?是谁的错?要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 得出官逼民反, 是封建制度的错, 林冲并没有错。历史的看, 林冲和他的战友们所走的路是正确的, 光明的路。《狼和小山羊》一课, 小山羊怎么会弄脏上游的水呢?并且小山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呢”, 怎么会在背后说狼的坏话呢?狼要吃小山羊,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小山羊难道有错吗?学习了这篇课文, 激起了师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对弱小者的无限同情, 相信河附近有一猎枪正瞄中了狼。

2.语文教学要教育学生分清善恶

《渔夫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渔夫无意拯救了一个魔鬼, 而它恩将仇报, 却要吃渔夫, 渔夫冷静斗争, 最后收拾了魔鬼。《农夫和蛇》写了一位农夫在冬天里遇到了快要死的一条蛇, 农夫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 到了夏天, 蛇复活了, 却要吃农夫, 这就是恶魔的逻辑。但恶魔不管多么凶残、狠毒, 即就是武装到了最后的牙齿, 也逃不出“猎人背后的一枪”。蒲松龄笔下的狼, 更是阴险和狡黠, “狼亦黠矣”, 但还是没有逃出屠户的大刀。“禽兽之变几何哉!”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 教育学生分清善恶, 认清真相。“不因善小而不为, 不因恶小而为之”。

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坚持正义

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是普法战争中, 普鲁士侵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 而法国人民不甘做亡国奴, 奋起反抗侵略者的时代场面, 小弗朗士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和课堂上不同寻常的气氛, 正是一个有良知的有正义感的心灵的真实流露。毛主席的《论持久战》, 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四对主要矛盾,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 乌云遮不住太阳, 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事实雄辩的证明, 不管侵略者多么猖狂和凶恶, 都会被正义的光芒扫射的无影无踪, 世界永远是世界人民的世界, 亚洲永远是亚洲人民的亚洲, 中国更是中国人民的中国。相信正义永远属于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

上一篇:小学英语报刊阅读下一篇:遗传与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