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2024-09-13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精选12篇)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1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 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 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 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 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 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 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置身于作品之中, 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 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 没有气味”, 却说“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加了个“也”字, 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 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 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 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 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 但通过想象, 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 作者起来打开房门, 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 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 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 去踏上几脚, 却发现“声音也没有”, 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 然后掬起一把, 闻一闻, “气味也没有”, 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 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 学生走近了作者, 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 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 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 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 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 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 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 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 翩翩起舞, 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 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 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 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与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 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 充溢着情思, 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 架设桥梁, 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 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 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 她的视野为之开阔, 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 所以回到娘家, 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 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 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 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 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 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 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 对于妻子之死, 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 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 说他奶奶死后, 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 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 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 抱起稻草, 嘻嘻哈哈, 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 如果不细想, 不想象, 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 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 再一点拨, 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 才会“当面为盗贼”, 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 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 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 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 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 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 经过想象推测, 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 内中空穴很大, 所以在崖壁上敲打, 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 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 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 并非“所在皆是也”, 李渤的说法未必错, 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 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 经过想象推理, 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 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 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 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 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 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 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 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 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 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 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 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 “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 “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的境界, 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呢?

一、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1.自问自答,鼓励学法创新。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运用学法或自创学法,独立试读,自问自答。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教师应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边学边想,鼓励质疑创新。

在尝试性阅读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提出与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1.独立思考,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商讨,各抒己见。首先,教师要帮助学

优化阅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篇3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质疑 想象 求异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闪现创新的光芒。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无疑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和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现行阅读教学,大部分教师基本采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传统阅读方式,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以灌输为方法,学生有若傀儡,在教师的牵引下一步一步接受知识,所以少有鲜活的思想。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习不应再以获取知识为主,学生应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应发生根本性变化,转变为个性化阅读。因此,打破以往教育教学常规,以科学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取代传统阅读教学中的种种陈规陋习,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教学观念挑战,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

那么,如何通过优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

一、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人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是“问题解决”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所以,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题开始。教师要能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思考并发现问题,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一些幼稚的、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训斥、批评,对学生的质疑要有满意的回应,不能敷衍了事。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儿童放出好奇的眼光来问:‘这东西为什么这样子呢?’我们偶尔不大起劲,便随口回答说:‘这东西自然是这样的。’我们以为这句话并没有违背什么意思……但是试一细想,这些随便倾吐的话多少没有理性,多少缺乏情感啊!”叶老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只有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才有可能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养成质疑的习惯,逐渐形成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愚公移山》时,有学生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为什么课本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作者意在颂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二、驰骋想象——舞动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凭借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使学生思考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如有些课文的某些情节作者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或故意不写,留待读者想象,让读者揣摩。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依据上下文,展开深入而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理解课文,发展创造性思维。如教学《荷塘月色》时,针对课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有意识激发学生想象:作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当学生思维被激活后,便积极思考,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插上想象的翅膀,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哪怕是想入非非、异想天开,也要支持,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很重要作用。有些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生活画面,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以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是碧绿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由此想象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复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想象中得到培养。

总之,一篇文章可想象的地方很多,教学时要因文而异,紧扣课文读写训练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各个不同方面,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求异——激活创新的灵魂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教学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统一,而要鼓励求异。求异是创造的先驱,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春天不更艳丽?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积极鼓励求异,不“死读书”,学生的学习才会不断闪现创造的亮点。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听讲、被动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有价值的答案。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多向性发展,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求异思维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进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如教学鲁迅的《故乡》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因为闰土在孩子时是纯真、有生气的,而到成年时却变得麻木、愚钝。在大多数同学的这种思维定势下,应启发学生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分析他们的生活变化,学生很快联系历史悟出“《故乡》也表现了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这一主题。因为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看出了这样轮回的影子,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还有一部分同学从“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前后关系和称呼的变化上分析,得出了“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一主题。因此学生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比较全面深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章主题的多角度理解,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其思维的创造性。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具备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之下,语文教育必须落实的重要课题。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任重道远,对课堂教学改革有着深远意义,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才可能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李通飞.《素质教育》杂志,2013.

[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4

一、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时候, 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语文课文是由一个个字词句组成的, 如果在对课文进行理解时不加入自己的想象, 而是单纯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 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 学习的效果也不好, 更谈不上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和与作者产生共鸣了。只有把文字想象成鲜活的人物事件, 才能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其中蕴涵的真正含义, 才能从其中获得阅读感悟。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认识到了想象的重要性,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通过文字的描述充分展开想象, 把自己融入到课文当中, 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怀。

如在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三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槐树叶底,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 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跟作者感同身受呢?在进行启发阅读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数日光来表达秋意呢?日光能数得出来吗?牵牛花的颜色并不只是蓝色的, 为什么作者只说从蓝色的牵牛花中感觉到秋意呢?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 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在槐树底下正在感受秋意。通过想象, 学生眼前出现了作者描述的景象, 情感与作者融合到一起, 体会到了作者描写时感受到的对故都清、静的韵味。通过想象的运用, 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 激发他们对作者为什么写出这样悲凉情怀的文章感到好奇, 从而会深入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 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二、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赏析性的文章都是出自名家大作, 作者的经历丰富, 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和体会比高中生的体会要深刻得多。由于学生的经历和生活的阅历不同, 导致在理解文章时体会到的感情和作者当时创造时的感情差距很大。如何拉近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交流呢?要做到这一点同样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把作者和学生的心灵连接, 给他们提供沟通的桥梁, 通过感受作者的心灵, 来感悟文章的真谛。

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时, 对于课文的第一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学生在理解时从字面意思很难理解, 这是由于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离甚远, 如果不发挥学生的想象, 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 学生不仅对这篇课文的意思理解不了, 还会因此失去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这是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对这篇古文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 他们知道文中讲述的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进行了想象, 想象出了当时梁惠王提出疑问时的背景和梁惠王治理国家的策略。通过想象, 建立起和梁惠王同时代的桥梁, 学生进行课文理解时就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提高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领悟能力。

三、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在素质教育中, 不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相同文化水平和相同语文理解能力的共同体, 而是培养出具备语文素养的具有个性的人才。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虽然出自名家名言, 选自名篇, 但是由于其中蕴涵的思想观念仅仅代表了一个人, 所以, 在教学中让学生吸取这些观念有用的地方, 摒弃和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 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使学生有选择地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时候, 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 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想象的同时, 激发他们的个性特点, 使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提高思维的想象力, 使自己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时, 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 经过想象推测, 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 内中空穴很大, 所以在崖壁上敲打, 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 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 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 并非“所在皆是也”, 李渤的说法未必错, 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这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质疑, 说明他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思考, 通过思考和想象提出了疑问。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 能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 不断提升自己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进行质疑, 才能对文章进行更深的了解, 才能让他们在自由想象的空间里尽情发挥, 才能使学生真正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和喜悦。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5

一、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亮点进行反复的品味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中亮点多读多思多品味,从而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在品读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1. 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美点。美点指的是人物美好的心灵、行为;文章优美的语言;诗词中优美的意境等等。如阅读课文《黑孩子罗伯特》,针对其中的罗伯特的艺术形象,我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既要品味出罗伯特的善良、纯朴、富有同情心的性格和美好的心灵,又要品味出罗伯特作为黑人为消除种族歧视所起的作用,这都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个广阔的施展空间.

2.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动情点。动情点指的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地方或饱含作者深情的地方。如《狼牙山五壮士》中对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后的“壮言” “壮行”的描写,引导学生品味此段,可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对人物的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的深刻思考,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他们阅读创新的能力.

3.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警示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能不碰壁呢?”这带有哲理意味的话可以引发学生的讨论争鸣,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在交流中开拓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理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对于深入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将文章的情理迁移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正确使用联想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1. 可以提示学生进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是指因为事物有相似特点而引起的联想。如阅读《瑞恩的井》,由体会文中的6岁孩子瑞恩为喝不到清洁水的非洲人民攒钱

打井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可以联想到《黑孩子罗伯特》中罗伯特不计前嫌,为救白人同学而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买心爱的飞机模型的钱。这种类似联想既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解环节,又能在温故的基础上开拓知新.

2.可以提示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联想。也就是触景生情,读文生感,引发对现实的感悟。如阅读《长江之歌》《黄河之水天上来》《最后的淇淇》,联系实际,通过查找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环境保护?这种联系现实的联想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在争鸣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创新阅读是体现“智慧”的阅读。在创新的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中变、读中悟、读中创,读写结合。教师在阅读指导中体现不出“创意”,教学就不可能新颖、与众不同,创新的阅读就不可能彰见出“教者的个性”,更不可能成为“艺术”。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6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极为自由的再创造,创造性思维决定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都是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但又并不背离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颇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积累知识,丰富表象

因为人的知识领域的大小,生活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想象的广度和深度,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表象越丰富,想象也越开阔,深刻;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肤浅,有时甚至完全失真。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我们不但要重视图片,幻灯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而且还要多开展一些参观访问,游览活动等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去广泛,仔细,全面,深刻的去观察,分析比较和体验。与此同时,还要大量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幻类读物,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思路。

二、激发兴趣,促进思维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明确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使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发关键在于施教者艺术地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办法常可采用:第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应想法引导学生进入愿学、乐学的心境,达到会学的目的;第二,调动一切科学手段,合理调控。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华,体会其精妙,把握其规律,从而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兴趣,领略祖国语言文学的魅力;第三,增加一定的知识坡度,引导学生品尝探求知识的乐趣,使学生学习达到“苦中有乐”的境界。

三、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请一个画画水平较高的学生画出自己想象的情境,这位学生画完后指着画面说:“你们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想化为了动态的舞台,学生们仿佛看到了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四、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创新能力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问题往往比解决一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例如阅读《失街亭》,传统的观点是马谡的自以为是、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告诫,不听王平的劝说,一意孤行,导致战争的失利。面对这个传统的、正统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方查寻资料,在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独立思考,仔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以为权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云亦云。我们要让学生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陶行知语)的信念和决心。

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 促进积极思维。

兴趣是“爱学”的老师,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 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 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 摒弃呆板的教法, 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 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 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 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 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 强化发散思维。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 变以教师讲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质疑导读———理解研读———感悟解读———创新多读, 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 采用多种方法, 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 以免再遇见他”就戛然而止, 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 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 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 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 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此外, 还有“多角度教学法”、“纵横比较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等, 都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 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注重课外阅读, 发展创新思维。

如果把课内阅读比作“前沿阵地”, 那么课外阅读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反馈拾遗———补偿提高, 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 我的具体做法是:1.提出目标要求, 制定阅读计划。2.写好读书笔记, 定期检查督促。3.传授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品位。如积累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评价阅读法等。4.总结阅读成果, 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阅读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了想象余地和空间, 更便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创新思维初探 篇8

阅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由于这门科学综合性很强,加上阅读体系繁多,阅读知识结构复杂,所以阅读教学不一定要求同时面面俱到,要着眼于阅读本身,以课文为例子,注意对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中的第一条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要从起始年级抓起,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特点上都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而且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如:一年级教材里的《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借生日》等。从题材上看,课文体裁丰富多样,有古诗,如《所见》;有儿童诗,如《小鸟》;有童话,如《雪孩子》;有散文,如《阳光》等等。因此,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好课文,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能读,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并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从中帮助识字,积累语言,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大胆设疑,敢于发现

阅读教学中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之所以积弊甚深,其根源还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变相的“全盘授予”。不要说“情节分析”是教师的“自我表演”,即使是“提问应答”也还是为教师的讲说做些铺垫而已。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是谈不上有多少思维强度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依赖于教师而被动学习已成习惯,如要予以改变,则必须由浅入深地从培养敢于发现的精神入手,使他们学会探究的思考方法,逐步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三、点拨引导,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得出“狐狸很狡猾,依仗别人的势力吓唬人,进行欺骗,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的结论(寓意)也就行了。这个寓意也是大家认同的。而现在新的理论应同中求异,激发学生谈新的看法。我说:“你们看过狐狸的卡通片吗?想想那里对狐狸怎么看的?”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发言:“那里说狐狸很很聪明。”“这篇寓言把狐狸说成很狡猾,我觉得不公平,其实狐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个巧妙的办法,既没伤害别人,又保护了自己,不是很聪明吗?它这个机灵劲,还真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们的回答都闪烁着创新火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展开丰富想象,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流动、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最后一句是“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了。”这一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这只狡猾的狼最终会得到怎样的下场?”顿时,学生们大胆地想象,给课文加上了不同的结尾,如“老山羊走后,猎人来了,把狼打死了。”“另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被狼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它救了狼,却被吃掉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文的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便会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五、大胆表述,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大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依据以课本和教师讲课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见解与大家的发生矛盾,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文中写道:“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读到这里,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有没有听到鸟扑翅的声音?有的学生说:“作者没有听到,这只是他的一种错觉。”而有的学生说:“根据作者第二次看到的情景,大榕树上栖息了很多鸟,肯定会有扑翅的声音,并且作者是听到鸟的扑翅声,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一只鸟,而不敢肯定罢了。”……如此的交流还用得着老师再去统一答案吗?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地分析、推理、判断,就会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逻辑性。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9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放得开, 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记得笔者刚当上班主任时, 年龄小, 怕学生调皮, 上课下课总是板着一张脸, 学生的纪律是没得说, 但上课时也是鸦雀无声。私下里一问, 原来是怕答错挨批评。知道了这些, 再上课时, 每当学生答错, 笔者就总是保持微笑的神情, 用亲切的语言给予他们恰当的鼓励和点拨。

在课堂中, 笔者学会了转变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学会用商量、研讨的口气和学生对话:“我想这样做, 你们看行不行。”“你们看我读得怎么样?”“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学生提问题时也积极回答。在这样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观察为创新思维积累丰富的素材

我们所说的创新是要学生想得远、想得广, 那么, 怎样才能想得远、想得广呢?学生就得有最基本的思维材料的积累,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用眼睛, 还会用智慧乃至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

在课堂教学中, 应尽量再现课文中的情节, 给学生以观察的机会。如是讲述故事、描写风景的课文就找到VCD;如果是描写物的课文就尽量找到实物;能找到图片的就展示图片, 实在没有的还可以和学生一起画一画……每一次都有指导的观察, 布置合理的观察目标, 安排观察顺序。不仅如此, 笔者还常常布置一些课外观察任务, 如“今天我发现了……”并且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 在课堂内外把孩子的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三、想象是创新的前提, 是创造的驱动力

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 鲁迅先生就说过, 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重的。凭借想象, 孩子们可以上天, 可以入海, 可以到达小鸟都到达不了的地方, 所以,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前提。

其实, 激起学生的想象并不是件很难的事, 关键是要为激发学生的想象提供契机。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笔者借助多媒体, 设计了青蛙跳出井口的画面, 让学生想一想:“青蛙跳出井口会怎么样呢?”“他会说些什么呢?”“它和小鸟会成为朋友吗?”等问题, 让学生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并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演或阐释自己的想法。这样,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创造出个性化的语言, 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体现其个性魅力, 经过再创造就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

四、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拘一格的方法, 引发创新思维

新课程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要在学习中占主体地位。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大胆地进行了尝试:

1. 课前预习形式创新。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 也要使他们具有实践语文的能力, 还要培养其人文素养。

因此, 在每节语文课前, 笔者都布置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可以是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内容补充, 还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知识, 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 每一次都争着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在查找的过程中, 他们查书、上图书馆、使用互联网……这正是他们学习课文、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

2. 根据不同的课文, 选择不同的学法和教法。

语文教学有法, 但不定法, 一成不变的模式必然会使学生厌倦。所以, 一些比较简单的课文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学习, 交流汇报;有一定深度的课文则可分小组学习, 让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教师再小结。

3.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求异也是创新。

现代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法官, 主宰着学生的对错, 而应是一个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中国古代就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 所以, 书本也不一定就十全十美。在课堂上, 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看谁提的问题有深度、谁能把老师和同学问倒。如“课文中这样写是不是唯一或最好的?还可以怎样写?”笔者也总是表扬那些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孩子。这种自觉主动的学习, 有益于阅读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4. 综合实践, 促进创新。

小学生的思维多以感性为主, 在阅读教学中, 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器官, 引导他们进行感性实践活动, 只有充分感知, 才能发展创新思维。

比如, 在讲解完《林海》这一课后, 让学生画一画“云横秦岭”是什么样, 问“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 学生感受到了两个“岭”的不同, 更深刻体会到大兴安岭的“温柔”。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 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都有所提高, 也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基础。

5.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 激发创新思维。

学生理解课文之后, 要抓住时机进行创造性实践, 可通过感知、感受、理解, 把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内化、发展、丰富, 从而完成创新。在这个过程中, 各种能力 (观察、想象、动手操作……) 综合运用, 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过程。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 可模拟组织“旅游团”去“桂林一日游”;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向命运挑战》时, 要求学生表演邱少云的心理活动和霍金所受的煎熬……表演时, 学生对课文的再创造无一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无一不是智慧的结晶。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10

一、氛围激趣乐思维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总是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 学生总是规规矩矩、服服帖帖。这样的教学, 教师牵着鼻子走, 学生受到束缚, 受到限制, 兴趣索然, 感情黯淡, 思维呆滞, 岂能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只有扔掉传统的枷锁障碍, 摒弃陈旧的方法, 才能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 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

(1) 教师要积极构建民主、和谐、自主、互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 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2) 教师要摆正位置, 学生是主体, 是主角, 老师是参与者, 是配角。要充分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学生学得好时, 给予表扬、奖励, 学得差时或者学有困难的时候, 教师也要常常面带笑容地点拨、诱导、鼓励其进步。 (3)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确保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表演导入、音乐导入。例如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文, 我通过播放朗读课文的音乐, 让学生随音乐情感领会课文当时的时代背景故事。又随音乐全情投入到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又随音乐深切感受到中朝人民的浓厚友谊。这样, 引起学生心灵共鸣, 激起学生思维的乐意情感。

二、质疑解难活思维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应再走应试教学的老路, 一连串的提问, 学生毫无思索, 就一一回答, 成为应声虫。而要耐心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从题目上质疑, 可从课文内容质疑, 可从重、难点词句质疑等。要使学生由学“懂”、学“记”向学“疑”、学“问”的转化。凡是能够碰撞学生心灵火花的地方, 教师都应想方设法提供闪光的机会, 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鸟的天堂》一课。 (1) 从题目上质疑:看到这个题目, 你有哪些疑问?这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哪儿?当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得津津有味时, 我顺势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吧! (2) 从课文内容质疑:让学生默读课文后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汇报得出: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 鸟都栖息了, 看到“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 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 看到的是“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 从重、难点词、句质疑:老师出示句子 (1)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瞬间, 就有学生甲质疑:这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乙抢先说: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 实际的。学生丙接说: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 我们应读出惊叹的语气。接着出示句子 (2)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霎时, 又有学生追问:从这句话中, 谁能发现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另一位学生说:我发现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 是假的天堂, 第二个没有引号。还有的学生说: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株大榕树,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的“鸟的天堂”。通过这样的质疑解难, 不仅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火花, 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活了, 学习的知识也活了, 学生在多元质疑思维中获得更广阔的知识。

三、引发求异会思维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11

关键词:设置疑问;标新立异;激活想象;空白;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要设置疑问,标新立异,训练学生的超常思维

超常思维就是用反常的方法来思考,是对原来思维框架的突破与发展,是标新立异。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这种思维的表现是“怀疑”,是“求异”,实质是“否定”,是“批判”,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形式,其目的在于求真求新。如,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对于欧阳修所抒发的感情,就有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不是自扬其短,而是自鸣得意。他在《醉翁亭记》中大肆宣扬自己的悠闲,因为“政清”则“事简”,同样,“事务简约”,也表明了“政治清明”。学生不受教材、参考资料的限制,能谈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就是求异的超常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思维离不开超常思维。质疑求异,使学生思维更活跃,钻研课文的兴趣更浓,通过阅读课上的质疑训练,学生变得聪明了,爱用思考的大脑审视教材,及评价作家了。

二、要激活想象,训练学生的辐射式思维

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这种思维在阅读中表现为:借助于联想,从具体的阅读内容出发,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知识积累,由此及彼,联系与之相关的解释性、证明性、比较性材料,多角度地创造阅读理解的背景,在对照中分析鉴别,求同求异,从而将阅读后的感悟和理解推向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推进到一个更深刻的层次,建立多维式思维框架。

如,教学韩愈的《马说》,在把握“说”这一概念时,就文体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横向联系柳宗元的《捕食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了解“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畴,跟现代杂文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相似,可议论,可叙事,但叙事也是为了说理。还可以联系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把“说”与“表”“记”“铭”等作比较,以区别并掌握它们的不同特点。

训练学生的辐射式思维还可以通过想象,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这个空间想到另一个空间,使狭小的扩大,使简单的变复杂,使平面的变立体等。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最后一句话提问:“祥子为什么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和表达后,学生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因为他冷,所以他哆嗦。”“因为他任凭别人吆喝又被雨淋。”“因为旧时的劳动人民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像风雨中的树叶摇摇欲坠,任人摆布。”由此可见,触类旁通的辐射式思维,使阅读感悟的信息渠道从单一型变为多元型,使学生阅读理解的思考层次由平面式变为立体式,使感悟理解后的知识、信息不仅在数量上成倍增加,而且在联系中互相贯通,从而优化了学生读书学习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在阅读的高层次产生创造的灵感,突破陈见,萌生新观点,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反应,它能促使学生相互激励,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三、要充分利用空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合理运用文本中的“空白”,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留下的“空白”,让学生根据皇帝最后的心理活动想象:在游行大典结束之后,皇帝回到皇宫会怎样?也可以从皇帝的语言、心理、动作及大臣们的活动等方面来发挥想象。学了《孔乙己》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空白”,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戏剧、诗歌中语言的“空白”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师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的观念,注重学生思维的辐射性、求异性、超常性、批判性和形象性等训练,引导学生敢于持不同的见解大胆地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以此来支持他们独立的人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丽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王秀梅.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华夏教师,2015(6).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12

一.以读代讲

阅读教学以训练为主, 其训练的形式主要是朗读和默读。学生读的能力和技能只有在读的实践中才能形成, 才能提高。根据这一认识, 在阅读教学中, 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我都注重“以读代讲”这一教学方法。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词、句, 按照整体性原则和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的方法, 在通读课文时,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而, 让学生再通读全文, 用一两句话说出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最后, 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理解词句。中年级阅读教学主要是句段教学, 要按照“读通”“读懂”两个环节来完成。在“读通”时, 首先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生字, 接着让学生借助字典或词典学习生字词。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逐段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最后, 让学生默读课文, 达到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在“读懂”时, 要逐段读, 首先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再看看是按照什么顺序、什么结构连句成段的。随后, 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课文, 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是一般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还可以用变序法, 直扑重点段,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读懂课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要在中年级“以读代讲”的基础上相对地放手。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去默读课文, 理解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而且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朗读时, 让学生能比较准确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进入意境, 读懂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活动将呈现出如下趋向:1.学有兴趣。2.思有发现。3.创有激情。

二.以疑代讲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 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 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在课堂上, 我积极引导学生质疑, 以疑代讲, 把过多的讲解变为学生主动的质疑。当学生还不善于质疑时, 我通过示范, 具体指导他们如何发问、如何捕捉问题的关键、如何分清问题的主次。当学生会质疑后, 还要鼓励他们展开争论, 以激起思维活动的高峰, 产生新异的思维成果。

如我教《称象》时, 有个女生提出“谁能想出比曹冲更好的办法称象?”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其中有个男生想的办法颇具新意:他说不要往船上装石头了, 让一些人往船上站, 等船位到了画线的地方后, 人下船把体重相加, 就是大象的重量。这就是他跳出常人的思维模式独特思考的结果。

这种独特的思考属于创新思维, 创新的实质就是求异标新。对学生获得的创造性成果, 教师要及时鼓励, 这样学生就可获得创造的心理体验, 体味创造的甘苦, 激发更高的创造情感和动机, 以浓厚的兴趣去努力进行新的创造性活动。

三.以议代讲

“以议代讲”就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小组、全班议, 来解决疑难问题。当然, 教师也可谈自己的看法, 与学生共议, 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 合作解疑。“以议代讲”能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分析思考,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组织议论时, 要优选思维的触发点, 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还要讲求思维的实效, 学出新知、思出情趣、创出活力。

总之, 以读、疑、议代讲的教学方法,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运用“以读、疑、议代讲”的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上一篇:盈余管理研究下一篇:作文成功之路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