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生物教学

2024-09-30

创新思维与生物教学(精选12篇)

创新思维与生物教学 篇1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 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 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 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 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 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 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置身于作品之中, 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 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 没有气味”, 却说“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加了个“也”字, 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 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 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 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 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 但通过想象, 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 作者起来打开房门, 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 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 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 去踏上几脚, 却发现“声音也没有”, 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 然后掬起一把, 闻一闻, “气味也没有”, 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 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 学生走近了作者, 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 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 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 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 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 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 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 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 翩翩起舞, 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 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 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 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与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 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 充溢着情思, 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 架设桥梁, 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 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 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 她的视野为之开阔, 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 所以回到娘家, 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 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 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 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 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 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 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 对于妻子之死, 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 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 说他奶奶死后, 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 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 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 抱起稻草, 嘻嘻哈哈, 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 如果不细想, 不想象, 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 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 再一点拨, 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 才会“当面为盗贼”, 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 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 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 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 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 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 经过想象推测, 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 内中空穴很大, 所以在崖壁上敲打, 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 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 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 并非“所在皆是也”, 李渤的说法未必错, 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 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 经过想象推理, 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 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 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 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 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 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 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 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 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 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 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 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 “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 “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的境界, 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创新思维与生物教学 篇2

罗山县子路中学

尹卫吉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皆叹奈何,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掌声四起。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创新。这是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大全》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其实,这种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巴尔扎克说得好:“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两种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笔的奥妙: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反相成,顺理成章,是一种巧妙运思方法。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经过构思,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却有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画,曲径通出的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百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法,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学生作文,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爱的家乡》,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产生“套板反应”,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运用侧向思维。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当前,高考、中考都趋向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有它的优势,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如果长期的进行话题作文写作和考试,学生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于是平时写文章或应试文章,只要能写三五几篇较好的记叙文、散文或小小说,什么考试都不怕,以不变应万变,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如,《由牛所想到的》一文训练,我就引发学生通过多向思维,引发若干观点:

1、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到郭沫若自比为“牛尾巴”到茅盾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为人处世应谦虚;

2、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象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

3、从牛到“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

4、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

5、从牛的反刍的生理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神,要有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

6、从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人”的高尚品格;

7、像牛一样吃苦耐劳、不计报酬„„有了这么多的观点,学生就能快速作出选择(择奇、择新、择美);付之于文,还愁达不到“奇、新、美”的境界吗?

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 篇3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绝对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要通过对知识的消化掌握,形成和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并可以进行运用。这就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意运用各种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反思意识,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创新求索的教学氛围,同时运用创新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创新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发散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发散思维又被称作多项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类型,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发散思维就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新观点。因此,教师在注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适宜发散思维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一问多答、举一反三等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了pay attention to 这个词组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散性的思考,还有什么别的词组可以代替这个词组,有些学生举出了focus on,有些学生会举出aim at等等,然后老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这些词句的具体区别。又如:在学习了salary这个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Income,salary,wage,pay等词的词义区别,鼓励大家发散性的去思考问题,教师还 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用学过的词语去解释新学的生词,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发散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克服了静止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求异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从同一材料中 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在课堂学习中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人物形象,用不同的观念阐发同一作品的主题等等,这些都是训练求异思维的活动。

求同思维适合了学生学习的共性因素,而求异思维则更容易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使学生更深入细致、灵活变通地掌握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在 高中英语教学中要主要运用求异思维,这是因为高中生正处于心理、生理 发育的最快时 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求新存异,喜欢幻想,有一定叛逆的特征。这些都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三)创意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创意思维就是通过视觉和感觉神经将记录下来的信息储存,然后将不同信息进行分类消化溶解到本体思维中,而当新信息涌入时,本体思维就会迅速对新信息进行逻辑判断,使本体思维在不断地注入新信息的同时产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思维这样一个过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创意思维,可以充分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教辅手段,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 对学习的内容有直接的感官认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要力求课件的作用能够达到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学习的材料充分的认知,同时把要教授的知识点融入课件之中,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 通。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英语教材选修7 UNIT 5 Travelling abroad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一些关于国外旅游的英 文视频剪辑,让学生在上课时观看,在观看之后可以问学生Do you want to go a broad in the future?Where do you like to go?What's the best way to ensure a carefree and relaxing trip?等等问题让学生回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逆向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就必须要求教师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原有的一些思维定式。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是否一定要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进程,从UNIT I开始教起,教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 的 教学思路,在确保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从有利于教学开展的单元开始教学。又 如:新课改后,教学的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是否必修的内容就一定要花较多的课时进行学习,选修的单元就可以相对少花时间进行学习。

思维创新与作文教学 篇4

从文章的构成过程来看, 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时候、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转化 ,即作者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时候、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对课体的认识,而后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主体置于中心地位,思维在构成文章中处于核心地位。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好的文章要有新意,选材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即使一句话作文,也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是个性的直接外化。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创新的培养。

一、挖掘课文,实现思维转变

课文教学能让学生吸收很多优美的语言,唤起许多想象,充实智慧与记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写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要照着一定的条条框框,依样画葫芦就可以了。如写一篇游记散文,就让学生开门见山,先写景,再抒情,然后升华感情,最后篇后点题。凡是课文内容都是好的,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因此,我们要挖掘课文,从另一角度思考,即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扩展主题,考虑其他写作角度。

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可以“雪”为主题进行挖掘:一是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二是赞美雪温暖大地的奉献精神;三是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万木萧条;四是鞭挞雪的虚伪,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

又如高尔基的《时钟》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由时钟想到“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学习;二是赞美时钟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的精神,时钟夜以继日地工作;三是写出时钟无聊单调的生活,重复单调的声音。又如《故乡的榕树》一文, 不仅懂得通过写榕树抒发作者对故乡的眷念之情,而且写榕树顽强的生命力,赞颂榕树的无私精神,给人树荫,给孩子们欢乐。

二、接触生活,扩展思维渠道

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源泉。在现实中,一些学生学习紧张,学校生活单调,宿舍、教室、食堂一条线,忽视了亲自体验生活、观察社会,造成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是痛苦的、一项沉重的负担,往往两节课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或者“挤牙膏式”地随便凑合,枯燥无味地编造,只会写出语言乏味、内容空洞的文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观察事物,接触自然,开拓思维空间。

1. 适当安排时间让 学生到社 会中去 , 到野外去 , 亲自实践、观察。如冬天,可到野外看看小河、树木、小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仔细观察,突破冬天一片萧条景象的定式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冬天孕育蓬勃生机,充满无限的美,充满春天的希望。比如这样的语段:冬天的早晨很美,不信,请看———每天早晨推开门出去时, 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 不时地向我袭来。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不过,最能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觉到冬的气息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静静流淌;有的像圣诞老人,好像来给人们送礼物……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

又如一座建筑, 不单只用雄伟高大形容, 从另一角度观察,可能像一个少女。

2.留给充分的时间 , 让学生仔细调查、采访 , 收集社会素材。平时写作文,总是限定两节课完成。由于学生缺乏体验、观察,容易写成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以“二十年改 革家乡巨 变”为题材 ,写篇文章 ,让学生在 课堂上完成,学生大多写自己家庭在吃、穿、住、用方面的变化。如果让学生准备调成、感受,结果就大不一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很大突破;从家乡一点的变化,以点带面,深层次地写到家乡人思想观念的变化等。这样,作文就不会千篇一律、空洞乏味。比如这样的语段: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你知道我们村边上那片很大的仿古建筑群是什么吗? 我告诉你,那是我们村建起的中国第一家姓氏博物馆,我们村上的老人在里面管理和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也丰富了我们这里的地方特色文化。傍晚,在那灿亮的路灯下,一群人在跳健身操,没有教练,教他们的是一台大彩电和影碟机,听说是大家集资买的。如果你到每一村去转转,你会发现都有一套健身器材竖立在村中的空地上,老人孩子在那玩得开心极了。这样的变化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人们最多的活动就是看电视,而且是看不到几个台的电视。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啊!

三、全面选材,扩大思维源泉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语文论文 篇5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 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带来良 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师讲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质疑导读——理解研读——感悟解读——创新多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嘎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 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此外,还有“多角度教学法”、“纵横比较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等,都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注重课外阅读,发展创新思维。如果把课内阅读比作“前沿阵地”,那么课外阅读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反馈拾遗——补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的具体做法是:1.提出目标要求,制定阅读计划。2.写好读书笔记,定期检查督促。3.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品位。如积累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评价阅读法等。4.总结阅读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阅读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想像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是可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达到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的那种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会自己阅读。

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6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注意从情感上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舍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效必是甚微的。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长期以来,学生由于受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痛,对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厌倦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作文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马马虎虎,任务式地敷衍了事。怎样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把写作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有感而发。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才能诱发他们的写作冲动,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

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有两层意思:一是全面的辩证地看问题,避免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一是扩散思路,设想多种可能的认识,然后从中选择最佳答案,避免对事物认识的单一化。以上两个方面都是增强思维能力的要求,中学作文教学应该加强上述两方面的思维训练。

第一方面,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如从课本上学了贾谊的《论积贮疏》后,让学生以《从“仓廪实而知礼节”谈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学生都只能就“仓廪实”这一面联系实际,但不能从另一角度论述“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在强调发展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把物质生产对精神、风气的作用绝对化了,认为只要“仓廪实”,老百姓就自然“知礼节”。评讲时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贾谊引用管仲的话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是对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知礼节”并非“仓廪实”的必然结果,进而联系现实,归结到两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二者一起抓的重要性。

第二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多向扩散联想的基础上选择。例如:阅读《南郭处士》,要求学生自命题目写一篇读后感,这是一道议论性给材料作文。对这一作文素材,要为读后感立意,学生通常是从批评南郭处士的角度展开定势思维,可能有如下几种命题:《滥芋充数要不得》《骗子终将露马脚》《弄虚作假的南郭先生》等。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观察分析,展开发散思维,就会拓宽命题立意的范围。其作文命题还可以是:《冒充内行必然自讨苦吃》《应老老实实地做人》《钻空子之流者戒》等。其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批评宣王的角度展开横向发散思维,为这篇读后感立意。其命题可以是:《大锅饭可以休矣》《选拔人才者戒》《必须改革用人制度》等。再次,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逆向发散思维,从替南郭处士辩白的角度为这篇读后感立意,把题目命为《人贵有自知之明》《齐宣王应负失察之责》《不能完全归咎于南郭先生》等。

三.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创新性思维的特性之一是独创性。教师应在作文教学的命题和启发等环节中通过激疑引导学生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看法产生疑问,进行独立思考,提出创见。如作文《雪》,一般的立意恐怕都是“赞雪”。但能不能从贬雪上立意呢?按照我们上面说的方法来考虑问题,也是能写出新颖深刻的文章的。比如,我们可以指出它的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污秽,以及见不得阳光,说明雪是虚伪的;可以指出它依仗猛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斥责雪是穷凶极恶的;也可以从雪压冰封万木萧条的景象,揭露雪是残忍无情的,最后写自己不怕风雪严寒的顽强意志,便称得上是不同凡响了。再如某些传统观点,也可引导学生辨析。如“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一直是贬义词,有时往往成为某些长辈对敢露头敢冒尖者的咒语,我引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写《“好大喜功”辩》《“好高骛远”析》。“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已成为某些出类拔萃者的“后顾之忧”,我引导学生用两点论,写《为国争光不怕“壮”》《为民有胆敢出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是不是普遍规律》……我引导学生去慎思、明辨,使学生在争论中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一个新任务,中学作文教学必须大胆改革,努力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

激励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 篇7

一.营造创造氛围, 激发创造情趣。

首先, 要营造创造氛围, 改进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 鼓励他们大胆猜测, 勇于发表不同见解;课堂上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应随意批评学生随意批评只能打消学生的创造意念。如, 一位老师在讲《雷达和蝙蝠》时说:“飞机是仿照鸟儿制造的, 轮船是仿照鸭子制造的。”一位学生突发奇想, 问:“能不能制造出一种既仿鸟儿又仿鸭子的东西?”老师因讲课被突然打断, 便十分恼火地说:“世界上没有这种东西!”“没有, 可以造嘛!”学生也蛮有理由。老师的气不打一处来:“等你成了科学家造出来再说!”教师又滔滔不绝地讲课了, 而学生的可贵的“创造火花”却被无情地扑灭了。

其次, 要改革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模式, 如“满堂灌”模式只能扼杀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满堂灌”既没有进行学法指导, 也没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做到“学教一体”, 应根据“学”的模式来确立“教”的模式, 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 融教法于学法。让学法指导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通过对教法的模仿、借鉴, 真正掌握一些常见的学法。

二.设计探索机会, 激发创新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新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 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在一次看图作文辅导中, 要求以图中的“蚕”为对象, 充分发挥想象, 自己命题作文。学生动笔前, 笔者拿出事先准备的辅导资料,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蚕的生活习性以及赞美蚕的一些诗句。相关资料介绍完后, 学生迅速开始构思。作文收上来后, 令笔者颇感欣慰的是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到了有话可写, 而且不少学生在作文里纷纷赞美了蚕的献身精神。但是, 让我感到出乎意料的, 是有5位同学与其他赞美蚕的同学截然不同, 他们认为蚕的一生是可悲的。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篇的小作者认为, 蚕不思进取, 饱食终日, 最后作茧自缚, 自己毁灭了自己。并由蚕联想到生活中的人, 蚕没有“自己”毁灭“自己”的意识, 而有意识的人明知会毁灭自己, 却仍作茧自缚, 其结果比蚕更可悲。学生由蚕及人, 文章自圆其说, 闪现了智慧的火花。由此看来, 语文教学不怕学生做不到, 就怕教师“想”不到, 这个“想”, 就是给学生设计探索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 是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三.因势利导,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想像是创造的翅膀, 是创新的原动力。学会正确地想像就能够思绪万千、触类旁通, 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创造新形象。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利用课文形象化的特点和优势, 着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可以借助发散、求异、选择、综合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在《跳水》一课的教学中, 一位老师问:“船长命令孩子跳水, 使孩子得救。你能想出其他办法吗?”学生有的说, 在水面上放个气垫子, 让孩子往下跳;有的说, 用一张捕鱼的大网接住跳下来的孩子;有的说, 让水手们爬上去救下孩子, 等等。这些想法都表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是求异。老师又继续让学生讨论, 分析当时的条件和采用某一办法可能产生的后果, 学生发现, 只有船长的办法最省时、高效、安全, 并由此体会到船长是个沉着、冷静、机智和善于思考的人———这是求优。求异、求优的过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成为我们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摘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设计教学, 要改进教学模式, 向学生提供创造氛围, 进而激励创造情趣, 培养创新能力。

论身体思维与教学创新 篇8

一、无身教学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

传统教学是在“主知主义”观指导下的无身教学。主知主义教学观是一种以传授与学习客观的、普适的、与人的主观存在无涉的知识的教育方式, 它把人的培育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 把知识看成是高于师生教学生活的富有权威与普遍价值的抽象物, 本来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教学仅仅被看作是向学生的大脑灌输各种应试知识的过程。相反, 活的身体则得不到从教人员的青睐。教学在此规约下退化为一种手段。为了考试的荣誉, 为了功利的利益, 学生必须能够记忆各种信息, 各种被某些人指定应该成为正规教育的重点、并在各种标准化测试中有所体现的知识和信息。它们在教学观念上, 过分强调智商与考试结果, 而忽略学习过程中个人的体验;在教学目的上, 强调“学而优则仕”的外在动机, 忽视知识创新意义上的主动重构;在教学方式上, 重视纸笔测验、记忆背诵, 习惯于灌输、机械封闭式的发问与照本宣科, 忽略乐在其中。结果是“当我们全部的知识财富在不断增长的同时, 我们却面临精神上变得更加贫乏的危险”。P369也正因为如此, 这种无身主义的主知主义教学陷入了现实性与合理性、功利性与真理性及肉体性与精神性的矛盾之中, 使原本兴贤育才、去人之短的教育日益发生异化, 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 无身的主知主义教学是一种工具主义教学, 它试图消解人的活生生的身体活动, 使教育完全变成了一种非我化的过程。工具与手段是教学的特性之一, 本无可厚非, 但当它成为教学生活的统治者或主流时, 教学生活就发生了异化:教学生活由关涉人之生活整体的活动异化为分割的手段, 师生在这种异化活动中无法体验到自己生命之流中的情意因素, 无法体验到教学之美与身体之愉悦。更为严重的是诵经与不容置疑的宣讲, 机械而标准化的考试, 刻板而循规蹈矩的思维, 不仅消磨了教师有限的生命, 而且使受教育者越来越感到压抑、畏惧和厌恶。特别是在我国, 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 教育无论对教育者, 还是对受教育者都不再是一件兴趣盎然、激情洋溢和赏心悦目的行为方式, 反而成为一种人们用其追求功名利禄的工具, 人人都受分数的主宰, 受考试的折磨。在这种情况下, 师生们很难培养出对教学活动的感情, 也不能从中获得快乐, 素质教育也成了点缀修饰品。由此导致在各级各类学生中都有厌学、弃学和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自杀的现象。

另一方面, 无身的主知主义教学既造成了师生身体素质的下降, 又熄灭了人身中最美的品质:奔腾狂泄的创造激情。如前所述, 主知主义教学把学生能否记忆并再现某些知识与信息作为衡量教学效率的标准, 纯手段地压抑了师生的自我意识与生存意识, 使教学活动不能作为心灵的成果向心灵返回。近年来, 不仅各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 而且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 据中央电视台等诸多媒体报道, 近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仅为53岁。许多出类拔萃的知识分子因过劳成疾英年早逝, 这在急需人才的知识经济、智力经济、信息经济和高科技时代, 无疑是国家的最大损失。更可怕的是无身教学因其追求一种客观的、普适的、与人的主观存在无涉的知识, 教师忙于专业知识的传授, 学生专注于知识的盛装, 师生感到自己不过是教或学的工具或机器, 教学本身的创造与审美活动逐渐被遗忘, 师生成为被肢解的人, 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人正是凭借身体才能创造全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是人的身体传导着认知和改造整个物质世界的力量;正是人的身体在体验和感受人世间的美丑善恶、痛苦和欢愉之中发挥着价值中介功能。”P101所以在笔者看来, 无身教学最可怕的恶果就是窒息了国人的创造力, 这也是时至今日, 中国尚无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出现的原因之一,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一种无奈和悲哀。因为, 在知识经济时代, 真正的知识拥有者, 真正的知识性专业人员不再是掌握特定领域丰富资料和技能的人, 真正的知识也不再是一种预先的存在, 不再是一种随时可供人使用的制成品, 也不再仅仅是被记载在积满灰尘的书里的理论, 或者已被编制精确的规则或公式。真正的知识掌握者是那些能够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的人。因此, 我们必须对无身的主知主义教学模式做出应有的反思, 以去除教育异化, 恢复其“教人成其为人”的教育本性。

总之,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重新给予生命机体以重要地位;反对把科学知识绝对化, 主张受教育者的体魄和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倡导兴趣和审美至上, 发明创造能力至上。因而, 现行的导致主客分离的工具理性的无身教学显然已经到了急需彻底洗心革面、消除异化、回归身体本位的关键时刻。

二、思维的身体性

身体走上前台, 来自于后现代哲学对身体的肯定与赞美。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梅洛·庞蒂在其代表作《知觉现象学》中专门讨论了身体之维。他认为, 身体是人介入世界之中的场所, 是各种关系的“原始发生空间”, 任何人类的行为与意识都是在我们的身体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形成的一个相互蕴涵的实践系统, “身体是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的一般方式”P169。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 虽然高度精密发展的人脑为思维摆脱自然的束缚准备了一个内在的想象的空间, 思维不必再局限于实际时空、情景和实际的对象交往之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思维就是与身体无关的、超越于自然之外的信息处理活动。实际上, “认知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个封闭的大脑, 由于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是不断变化和相互作用的, 真正的认知系统是包含三者的一个统一系统”。P345-346这个“统一系统”就是整合了自然、精神和世界的整体性的身体。可以说, 思维是活生生的身体在与世界永无止境的互动与创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所有的深思熟虑, 所有有意识的意图, 都在曾通过自然能量相互作用而有机的活动的事物中生长出来。”P25换句话说, 思维不是超越于自然与身体之外的心灵 (大脑) 的神秘能力, 而是一个身体的求知欲望触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一个身体的创造激情和想象焕发新的向往、开拓新的问题领域的创造能力, 作为整体性的身体为了应对复杂的世界所拥有的智慧比单个器官 (大脑) 完成任务要高明得多。具体而言, 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分析。

首先,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 所有的思维最终以身体为基础。美国语言学家拉可夫 (George Lakoff) 和约翰逊 (Mark Johnson)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提出身体对于认知与思维活动是必要的。他们认为所有的认知与思维活动最终以身体为基础。在他们看来, 无身思维的根源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官能心理学。这种思想认为, 我们有一个理性官能, 而它独立于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所做的事而存在, 或者说理性与知觉和身体运动无关, 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就是理性思维的这种独立自主的能力。针对官能心理学, 他们旗帜鲜明地提出理性思维是具身的。在两人合著的《肉身中的哲学:身体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中, 他们明确指出:“理性并非如传统大多数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无关身体的, 而是一种立足于我们的大脑、身体和身体经验之上的特质。我们需要一个身体来进行推理, 而这不是平淡无奇和显而易见的宣称, 毋宁说, 理性的结构本身正是来自于我们具身的细节, 而这是一个惊人的主张。允许我们进行知觉和四处移动的神经和认知机制, 同样也创造着我们的概念系统和理性模式。因此, 要理解理性, 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视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一般的神经绑定 (binding) 机制的细节。总之, 理性无论如何都不是这个宇宙或非具身心灵的先验特征。相反, 它完全是由我们身体的特性、大脑神经结构的非凡细节以及人体在世界中的日常活动的特有方式等决定的。”P4换言之, 思维不是逾越于自然和身体之外的大脑的神秘能力, 而是具有神经系统的身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事实上, “通过大脑而无意识地起作用的身体思维 (body mind) 较作为身体的一个特殊部分而存在的大脑思维具有更大优势;它往往是作为整个身体的控制中心而从事活动;它拥有一种我们迄今还不能理解的、超越于身体的神秘力量。比如, 能够慰抚人的心理的催眠术就证明: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接受来自mind的有关胃将如何运动的建议, 我们的胃就会恭顺遵命”P11。

其次, 人类非特定化的身体结构是人类思维产生和演进的最基本的生命契机。哲学人类学向我们揭示:与其它动物相比, 人类的器官没有专门为了某种行为模式而被“特定化 (specialization) ”。P164这就是说, 自然没有规定人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譬如, 人类没有固定的食物需求, 它是杂食动物, 因为人的牙齿既非食草动物的牙齿, 又非食肉动物的牙齿;人类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 它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时候都能恋爱、结婚、生子。而动物则不同, 动物的器官因要适合于特殊的生活条件, 更多的已经被特定化, 这种特定化的效果规定了动物在各种形势下的行为, 从而使动物的“思维”处于原始的本能状态, 即单向性、固定性及特定的环境性。所以, 每个动物物种都被限制于十分特殊的外部生活条件, 都有一个特定的栖息地, 只有这样, 它们才能生存。然而, 一旦条件改变, 气候变化, 这种特定化就成为动物致命的不利条件, 甚至会导致整个物种的灭绝。我们说, 虽然人类非特定化 (unspecialization) 的身体不具备其它动物那样的适合于在特定环境中生存的“优良装备”, 但是经过漫长的发展, 这种“非特定化”却引发了人类一种十分积极的生存能力:人类身体不断的冒险精神、尝试和调整, 以及可变性 (主要是指人类的学习能力) 和创造性反应, 于是, 人类的身体就潜藏着适合于多种多样用途的思维能力。正是这种人类非特定化的身体结构所衍生的身体思维使人类不再像动物那样匍匐于束缚物种的生活习惯这个暴君的脚下, 而是自己决定自己的习惯, 藉此保护自己。所以, 人是唯一能够在全世界繁衍的动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柏格森感慨道:“只有在人类身上, 智慧才完全得到体现, 这种成功也表明人类拥有的抵御敌人、寒冷和饥饿的‘天然手段’的匮乏。”P120-121

最后, 身体场内所拥有的“生命冲动”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如前所述, 思维是由生命在确定的环境下为了作用于所接触的事物而被创造出来的, 它旨在保证我们的身体更好地适应其所处的环境, 通过把握外部事物的特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引导我们的行为, 使我们能够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有利或不利情况。然而, 如果我们把生命对外部环境的“顺应”理解成“被动依赖”就会陷入一种机械论的观点。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一种内在于身体场的原始的强大的创造冲动。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认为, 我们的身体就是一架活跃升腾的永不停息的生产机器, 它永远是冲创性的, 永远要外溢扩张, 永远要冲出自己的领域。当我们身体场内这种创造欲望逐渐膨胀时, 我们就会感到由机械性、常规性或者惯性带来的厌倦, 从而产生打破简单结构、僵化模式的新的“思”。这也是柏格森曾指出的生命的本质中, 有一种在物理力量的必然性中加入最大程度的不确定的努力。可以说, 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与艺术家都对这种身体所拥有的“不确定性的努力”有种特殊的情结, 它常常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无尽的想象力、对新鲜感的渴望、对矛盾的敏感性、叛逆精神、冒险精神、自由精神、生命冲动等各种样态, 而思维要保持活力就永远需要这样的样态。正是这种可贵的身体样态使得人类有机会打破一切旧的思维模式, 从而使人类的思维呈现出开放的不断前进的状态。人类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突破过时传统和陈旧思维的创造活动中, 获得了自身不断更新的快感和满足创造欲的愉悦。

因此, 要理解“思”就不能无视身体, 不能回避身体构成的特性以及身体场内蕴藏着的创造欲望。正是基于上述理念, 杜威的教育理论主张,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主要手段, 要特别注重那“发动性的、有精力的和有生气的性行;特别是身体上的动作, 应当分外注意”。[10]P374

三、身体思维———当代教学创新的必备工具箱

如前所述, 传统主知主义的无身教学使教学从师生整体生命意义中分化出来, 仅仅成为获取功利, 追求外在目的的手段。这样教学生活本身的价值为外在的功利目标所遮蔽, 师生们丧失了对教学生活寄托与归依感。与此相反, 后现代的教育观则认为, 教育必须从基础部分身体开始, 而且始终为了身体和围绕身体, 否则失去身体也就会失去人生的一切意义。换言之,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认识活动, 不是超越于身体之外的神秘能力, 而是建立在身体生理活动基础之上的特殊的身与心的糅合, 是身心整体的投入。身体思维作为一种动态的、非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不仅是确立新思想、新观念, 弘扬后现代意识、非理性主义, 建构新理论的原动力, 而且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进行教学创新的必备工具箱。

今天, 我们的教学创新之所以需要身体思维, 是因为我们的无身教学已非常出色, 特别是在中国, 原创性的科学理论之所以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 关键就是我们的从教人员长期以来总是认为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 主要依赖的是心灵 (大脑) 的思考、理性的推算, 而不是将心灵和肉体、理性和感性、逻辑和非逻辑整合化一的身体。特别值得注意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意识,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国人理论创新能力的钳制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封建社会的“三纲”从根本上划定了身体的所有权。首先, 所有人的身体都是皇帝的所有物, 皇帝对臣民的身体有着绝对支配权。与此相关的是父亲对儿子、丈夫对妻子的身体的绝对支配权。这种对身体的绝对支配权又是通过对生理身体的绝对贬抑实现的。“存天理, 灭人欲”的实质就是消灭身体的“属己性”。礼教需要个人的完全“献身”, 只有将人欲挤压到极限, “献身”才有可能。“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集中体现了中国礼教的思维逻辑:对生理身体的绝对贬抑, 这一思维逻辑主导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身体意识。因此, 中国人要实现身体观的转变, 既需要以科学之光去消解传统蒙昧主义附加于生理身体的种种迷信, 更需要解构传统“三纲”对人的肉体的奴役, 使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清明的认识。与此相反, 后现代的教育观绝不把教学活动仅仅归结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大脑的逻辑推演能力, 而是要归结于人类的内在的极为丰富的情感、意志、不断升腾和高扬的生命力、不可言状和深不可测的身体思维与身体意识。因为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身心糅合的活动, 不仅需要花费超出常人的艰巨劳动, 更需要思想解放、拥有激情、灵活机动。机智的教师使课堂纪律变成自律, 真正纪律氛围的营造要靠教师自己的博学与有条理性, 仅靠外在机械的条理性并不能营造真正的自律氛围, 真正的自律氛围是教师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与气质中, 使知识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时才出现的。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 学生才会真正佩服老师, 跟随老师的课堂节奏学习。正如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所言:“教育的感知力部分来自于某种无言的直觉知识, ……一个教师感到孩子在处理某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却不一定能够确切地说出这种感知的依据是什么。我们的身体所具有的技能和知识的默契或直觉的本性是通过把自己和具体的情境协调起来微妙地获得的。”[11]P273-374

总之, 身体思维高扬非理性和多元方法论, 是教学创新的必备工具箱, 其创新价值无量:它能够创立新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方式, 能够把人们从现有的理性桎梏中解放出来, 启迪人的头脑, 开发人的智慧, 激发人的兴趣, 培养人的创造性, 提升人的知识创新能力, 增强人的竞争力。但是, 我们褒扬身体思维并不是要取代主知主义教学, 而是通过给主知主义教学加进活生生的身体感受, 从而使它成为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一样, 两者互相补充, 缺一不可。因为在主知主义教学中, 重要的是正确性、分析性和逻辑性, 而在身体思维中, 重要的是丰富性、启发性和跳跃性。两种思维方式截然不同, 问题不在于哪一种效率更高, 而在于我们必须认清二者的区别, 以便更有效地使用它们, 特别是过去我们对于主知主义教学所做的排他性强调使得研究并掌握身体思维更加有必要。再者, 这种思想即便是和黑格尔的所谓“没有在思想中的东西, 不是曾经在感官中”[12]P48的哲学立场和认识论相比, 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可见, 只有把知识与师生的身体糅合于一体, 将教学生活看作“在世”的生存方式, 教学活动才会有“活”的表达, 教师也不再是“蜡烛精神”的悲情上演, 学生也不再是“头悬梁, 锥刺股”的考试机器。由此, “人的知识随身体的改变而改变, 人的智慧因身体滋养而日增”[13]P832。

摘要:教学创新的关键是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的核心和灵魂则是思维创新。但长期以来, 传统思维理论往往把人类的思维能力归功于大脑。相反, 活的身体则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一个障碍。事实上, 思维并非是人类精密的大脑所独有的能力, 而是活的身体在与世界永无止境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 正是身体焕发着思的冲动, 进行着思的活动, 增进着思的能力。因此, 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教学对人的创造性存在的突破, 就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特别关注眼下普遍流行的身体思维。

政治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9

一、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只要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的教学氛围, 就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

1. 将教师的创新精神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 教会学生“读”。读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归纳概括性能力的有效方法。政治教材中, 有些重点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 (2) 鼓励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 疑点愈理愈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在议论中纠正出现的差错、不足, 耐心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找到正确答案。 (3) 引导学生勤“思”。思考是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 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2.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在政治教学中,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自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质疑情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学贵有疑, 有疑才有变通, 有变通才有创造。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创新的前奏, 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创设质疑情景,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性格, 不唯教师是听, 不唯书本马首是瞻, 是创新教育的热身。

教师可创设一种有难度, 需要学生用心求索才能获得新知识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 又时时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在设置的情景中揭露矛盾, 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并不急于得出结论, 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 明辨是非,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既提高了教学效果,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如在学习初三政治“可持续发展”时, 让学生课外先搜集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 绘制人口数量变化图, 并了解随着人口的变化, 家乡的土地、江河及其他环境的变化情况, 感受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巨大压力。然后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人口的迅速增长, 对资源、环境、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哪些影响?应怎样解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更为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个内容教学中, 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扩展思维空间, 寻求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讨论情景, 变“单向传递”为“多向交流”

在政治教学中,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 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 能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传统“喂养式”的教学格局。

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 那他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 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 那就会产生新的更为丰富的思想。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就是为学生提供这种思想的交换。对于同一个问题, 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个人的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 在这一交替过程中,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思维在不断的摩擦与碰撞。如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内容, 让学生讨论:“我国的生产力已得到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观点1:我国农村欣欣向荣, 城市日新月异, 还拥有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点2:有的工人下岗, 有的孩子没钱读书, 还有的人生活困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学生的讨论, 在不断的摩擦与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个人的智慧也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在教学中,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合作学习,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长处, 同学间取长补短, 互相借鉴, 相互启发, 形成立体交互的思想网络, 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 而让每个学生在集体讨论、合作的过程中动脑思考, 更是发展其创造思维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开展实践活动, 激发形象、理性思维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心理学家认为,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属于“驱动型”的, 有着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 所以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给学生创造一个参加实践活动的环境。开展实践活动, 可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堂练习上, 也可通过布置课外练习、进行社会调查、上网查询资料等方式进行。这样, 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初三思想政治教学中,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个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布置以下探究题:

你所在的城镇或乡村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呢?

在房屋建筑方面

在交通运输方面

在家庭收入方面

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方面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 感受身边所发生的变化, 进一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形象、理性思维,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10

一、深刻领会创新精神, 明确创新目标

创新能力是指在问题讲解与学习过程中, 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 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

语文科容易陷入教育的“惰性”, 有其客观方面的因素。一是工具性, 由于工具性必定走向概念化、统一化。二是主观性, 受创作者的影响, 读者阅读语文时遵循作者的主观世界发展。教师集体授课统一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发展。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这种“惰性”, 使学生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所给与他的知识和经验, 也不停留在描述解释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而是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维和探索。

二、扎实打好基础, 拓展创新视野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则影。假舆马也, 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古人尚且知道善假于物。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不能离开基础知识, 学生只有在对基础知识掌握贯通的条件下, 才会有所创新。在语文教学上, 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阅读欣赏能力, 包括正确的文艺观、审美情趣, 才有可能对其阅读的文章做进一步的分析。

三、注重普遍性和层次性, 大胆创新

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生活经验、只是起点不同, 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 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与创新目标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语文创新思维普遍性和层次性也要相结合。有一节作文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充分考虑到普遍性原则与层次性原则, 对全班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起点、生活经验所能联想到科幻、太空斗呢过, 还有人写成说明文《龙卷风》。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能激活同学的思维力、创造力, 同时又能有所提高, 有一部分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 以此为题写出《龙卷风形成》的说明文或是加序文的记叙文。这样就能照顾到一些思维能力强、知识起点高、生活经验丰富的同学。

四、抓紧教材, 培养创新思维

要让学生在情境中经由主动发现原则而获得知识, 教师必须先将学习情境及教材性质解说的非常清楚。并且必须配合学习的经验, 将所授教材适当的组织, 以便学生能学到知识。教材难度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针对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及认识表征方式做适当安排, 以便学生前后衔接, 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 它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语文需要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 教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 教会学生审视评判文学的方法, 使学生在自己原有语文知识积淀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新题材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结果。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常常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记下来,以交谈的方式把看到的东西说给别人听,这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然而不少学生作文题材选择的是很普通的材料,缺乏新意。

二、在常理中学会发现新题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学生的作文,语言也通畅,结构成篇也不错,但内容平淡,题意“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新意。为了让学生在常理中学会发现新观念,发表独到的见解,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列举了许多立意创新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立意创新,怎样才能做到标新立异。如写雪,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雪除了洁白无瑕外,还有雪的软弱与怯懦(任人践踏),雪的无奈与沉重(无力无助),雪的虚伪与狡猾(表面雪白却掩盖着脏东西),雪的无私无畏(捐躯杀死病虫害),雪的轻浮与浅薄(飘逸的形态),雪的不实在(不能持之以恒),雪的残酷无情(大雪压青松,万物萧条),雪的张牙舞爪(借助风势耀武扬威)。“横看成岭侧成峰”,客观事物往往有多元性,发散思维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生活,从而常中见新,开辟宽广的独创思维领域。如以“风筝”为题,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运思立意:①你认为自己已经超凡脱俗,可总摆脱不了与生俱来的羁绊。②你之所以翱翔天空,是因为你始终未将尾巴翘起。③你之所以飞得高远,是因为你时刻牵挂地上的人们。这样不囿于一点,多向思维,而以自己独特视角审视物象,外现其独特的感受,便会提高其思维素质,写出其独抒性灵、别开生面、焕发创造才能的佳作。

三、在想象中学会挖掘新内容

想象作文是指学生运用想象的手法描述自己未曾经历的事、虚构故事情节的一种文字样式。想象的过程是把感知的和浮现的表象在头脑中经过组合、加工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随心所欲的想,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合理地想。

童话、寓言形象生动,具有深刻的寓意,在指导写作这类体裁的作文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有个学生想象了小草与秧苗的对话,表现小草的狂妄,后来被农夫拔掉,而谦虚的秧苗却得到农夫的爱抚而茁壮成长。

四、在常规中学会新颖的构思

作文虽无定法,但它也遵循写作的一般常规,不能违背写作的基本原则。如写人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记事要能说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注意过渡照应,让人一目了然。如果突破常规,在构思上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所创新那就更好了。为了让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应在讲清作文构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模仿范文构思。如让学生体会《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的形式、特点,即突破了一般悼诗常用的“痛掉—赞颂—告慰”的形式,创造了“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形式。了解朱自清的散文《春》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思路结构成篇,中间部分又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让读者有一个全新的感受,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在构思上学会创新。

五、在模仿中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现行教材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每单元后都安排训练内容,我在教学时把语言表达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语言表达除了得体、生动、具体外,还要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即力求语言表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教学中我常常设计一些语言训练题,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设计例句:“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要求学生按照“,是因为,理想和信仰就是。”的格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学生很感兴趣,纷纷开动脑筋,有的学生写道:“滴水能穿石,是因为有奋斗的目标,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大树傲然挺立,是因为有坚实的根基,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命之树的根基。”此外,我还鼓励学生摘录并运用优美的锦言妙句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由于平时注意训练,因此学生在作文时都能力求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情意。

创新思维与英语课堂教学 篇12

1 激发求知欲望, 营造创造氛围

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自然而然地涌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如能在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下学习, 就能更好地激发求知欲。如, 上课前3分钟的Learn to sing, 可以是“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和“Sheep Sheep Black Sheep”这类民族歌曲;也可以是经典的名曲, 如Titanic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Peace night”、“Jingle Bells”等, 下课前3分钟的Free-talk, 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乐于用英语表达的机会;还有Bomb-Questions, 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问答, 能说会问, 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发展, 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 从而营造出创造教学的气氛。

在英语教学中,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 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 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象等融为一体,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情境, 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 以此突破语言关。同时好的开端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 留下难忘的印象, 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学、爱学, 因此, 教师要巧设开头, 先声夺人, 用最短的时间, 进入最佳的状态。

2 运用发散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 是指在思考过程中, 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面扩散, 并引出更多的新信息是思考者从各种设想出发, 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限定的理解, 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每种解答。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在习旧引新之后, 提出或发现要解决的问题, 把获取新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 大胆放手地引导学生去思维, 去散发, 去创新, 从而带动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教学“Camping”一课时, 可设计学生身边许多熟悉的情况, 像踢足球, 看电影, 跑步等, 让学生感受身边发生的事, 然后用幻灯片打出多种动作和情况, 让学生描绘;再比如, 像垂钓, 烧烤, 划船, 沙滩排球等, 让学生归纳出这些场景有可能发生的活动, 最后点题到camping这一主题活动上来, 使一堂课气氛活跃, 学生参与人性强, 目的是让学生思维互相碰撞, 互相启发, 互相交流,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从而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去探索解决新问题, 掌握新知识,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

3 启发合理猜想, 形成创新新习惯

猜想是直觉思维的显著特征之一, 而直觉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 他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科学家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所以,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新课的独立理解, 合理猜测, 找出难点激出疑点, 然后在课上展开“设疑征答”活动, 例如:教“Families in the future”时, 学生A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学生B答Three.学生C问How many people were there in your grandpa's family?学生D答Seven学生E问How many people will there be in the family in the future?学生F答Smaller families, maybe two or three people in one family and more old people life will change a lot in many ways———笔者的教学步骤是:采用音像导入, 提出问题———联系实际, 讲授新课——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讨论探究, 提高能力——归纳总结, 交流收获———布置作业。对于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提出两点建议

3.1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门技能, 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转变传统难破、习惯难改的定型论观念, 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观念;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 通过机械和模仿的语言技能训练来启发和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甚至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把学生拉到社会上去进行实践。

3.2 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 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 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个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如工艺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现代备的操作人员等, 到底要学什么内容的英语, 只有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 (群) , 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认真听取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意见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 生产现场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 如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 国际通用技术标准, 正在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原始资料等。另外, 由于计算机的普遍使用, 人机沟通能力势必成为学生今后必备的职业素养, 因此, 英语教学对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 通用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 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都可纳入教学内容, 成为高职英语教学十分实用而生动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2]俞学明.创造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2]俞学明.创造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连淑能.与外语学生谈综合素质.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9.[3]连淑能.与外语学生谈综合素质.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9.

[4]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0.[4]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0.

[5]周燕.英语教师培养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5]周燕.英语教师培养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上一篇:专业细化下一篇: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