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2024-07-28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精选7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篇1

一、明确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所谓“三阶段说”, 即:第一阶段为起始积累阶段。这里所说的起始阶段不是指从初中开始的, 而是指学生从最初的识字开始, 要能理解句子、段和整篇的意思, 从会识字开始, 经历小学和初中的阅读、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感性材料和各类知识材料的阅读, 自己阅读到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这一阶段强调积累, 积累的基本途径是阅读, 而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对课文和广泛的课外阅读, 在字、词、句、篇等语言表达形式和文章所含思想内容方面有了相当的积累后, 才能逐步形成阅读能力。

第二阶段为理解性阅读阶段。学生通过长时间的阅读积累, 到了中学阶段以后, 已经具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阶段进行以掌握基本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熟练性阅读训练, 包括对词、句、篇章、写作方法和思想内容等各方面的理解训练。这种能力的训练, 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别人分析到独立分析的过程。

第三阶段为评价性鉴赏阶段。即在高中进行综合性、评价性阅读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 要求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 对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所阐述的思想进行鉴赏、评价。对课文介绍的知识以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加以鉴赏评价。通过评判, 吸收文章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好的表达方式, 摒弃或批判其错误内容及蹩脚的表达方式。

二、追求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即初读过程。这个过程是指学生进入文本之前对文本一无所知, 不带任何问题进入文本, 经过反复深入的默读、朗读, 带着阅读感受和发现的问题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读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体现在教学中就是预习阶段。一般包括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学生的感受不限角度, 只要聚焦课文产生的观点都要鼓励, 但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阅读感受在角度和深度上的差异, 并利用这些差异, 通过点评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文本的能力。

第二个境界是“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即理解阶段。理解阶段, 重在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 但是, 这个阶段教师也不要先入为主, 要引导学生自选角度做定向阅读感受的分析, 学生的角度可以是:内容感知情感体验、学法的领悟、语言的品析等;老师要做的就是, 对内容、写法、语言各大项下的具体能力点的训练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落实。这个境界, 通过细致研究文章的词句段篇, 教师可启发诱导学生讨论、质疑, 使之动脑、动口、动手, 通过积极思维, 解惑释疑、吃透教材。

第三重境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即深入理解、定向感受阶段。也就是教学中的实践历练和复习阶段, 这应该是学生自我阅读的成熟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 对有关文本内容精度深思的过程中, 达成解决问题即发展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教学目标,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抓住文本在写法和语言方面的突出特点, 备课时就要做好预设, 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三、阅读教学要重视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是在诵读中积累感悟。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要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把这句话当成训练的目标, 同时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文章本是有情物, 所以一定要强化朗读, 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有很多课堂, 忽视了朗读训练。让课堂书声朗朗, 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在重音、语调、语速、气息等技术层面予以具体指导;再从内容方面深入文本, 进入角色, 加强朗读训练。我认为, 朗读水平若能提高, 只要学生勤奋, 语文成绩就会随之提高。

方法二:是在品析中积累感悟。古人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 观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 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会到情思,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的体味联系起来, 是学生透过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 最终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小到一个词, 作者是怎么用的, 好在哪里, 以后我在用的时候会怎样用?大到一句话、一个段, 为什么作者用来有这样的表现力。

方法三:是在交流中积累感悟。在交流中, 最能体现个性化阅读成果, 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交流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 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篇2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价值,也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价值。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除了要有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热情,更要有中肯评价不同理解的才识,因势利导、拓宽挖深、求同存异,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动态中求得平衡一致。

一、激活文字,驰骋想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走进文章,感同身受

语文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章里,将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深入的体会,这在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诗歌的主要元素是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意境,就是附着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环境。所以情景交融是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诗歌的最终目的是感受诗人的情感。古今人类的情感是想通的,要想理解诗人的情怀,就要做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正是所谓的有我阅读。

在诗歌教学中我十分强调这一点。如诗歌单元“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律诗五首》,请同学先将自己放置到诗人所处的时代和人生际遇中,抓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如写在被贬、羁旅时,往往是孤独、感伤的;写在朋友相聚时,多是欢乐的,再通过诗人选择的意象,看情感的指向,如“孤舟”“危樯”定是苦闷、惆怅的。在阅读中要注意诗歌的关键字,如“孤”“独”“旅”等等,以及“天山”、“琵琶”等词,我们便可知道诗人是在异乡漂泊,还是在塞外风尘中,这对把握作者的感情抒发也十分有效。只有感同身受,才会理解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因为当你面朝大海时,永远无法看到身后的春暖花开,也才能感受到在不可调和的现实与理想间,海子的两难选择、两重悲哀。

三、多元解读,诠释主题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正因为如此,作为伟大的作品的鲁迅小说,读者对其主题的理解往往也因读者的不同而不同,也一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因循教材和教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这在客观上显然无视于阅读主体的思维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检验一个思维过程或结果是否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有三个重要标准:1、独立性;2、发散性;3、新颖性。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作多元的解读,正符合这三个指标:1、学生对作品作出的多元性的解读,以其个性鲜明的思维为基础,他们解读作品所得到的意蕴,是他们独立思索的结果;2、学生们解读结果往往是多样的,从而表现为很大程度的发展性;3、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主题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四、多种评价,激活课堂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反之则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

“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浸润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若干思考 篇3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识字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识字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改变单调乏味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喜欢并主动去识字。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的文字,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使汉字充满了灵气。汉字是语言,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工具,它与人的精神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能记录广阔无边的事物,也能细腻地表达丰富微妙的心灵,还能通过由其组成的视觉语言,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性情。

自从有了汉字,就有了识字教学,而且历来被认为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汉字教育的开端,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前提。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也影响到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试想如果识字教学这一奠基石没有打好,那以后的教学如何进行,知识和文化怎么传承,紧紧抓住低年级这一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突出识字教学重点。

现阶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容乐观,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识字的现状结合实际教学,我们要从自身抓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识字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在这样的前提下识字教学难免让人头疼,在当前的识字课堂,我们会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和改进的地方。

(一)机械的识字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巩固识字的方法是规定学生机械反复的读写,他们认为这种重复的抄写,重复的记忆,学生就会记住所学的生字。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及时记住所学的生字,可那只是暂时的记忆,时间长了就会忘。反复的读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学生可以不停的读,看似认真有效,可是一检查问题就会显露,学生根本记不住自己所读写的要记得的东西,这种机械的读写不但会使学生对识字兴趣降低,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没有自主识字记字的愿望,一切都在“麻木”的学习,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

(二)学生被动识字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可是如果学生们一味的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基本上完全遵从于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没有积极学习的情绪和态度,而许多语文老师对于识字教学认识不够充分,存在一些问题,识字教学成了小学阶段一块费时费力地教学任务。

(三)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的欠缺

在教学中,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单一。老师着重生字的抄写和默写,把默写生字作为最后的评判标准,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朗读,组词,造句,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字词进行巩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读写能力。在学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必须要写,才能牢固掌握字形,不仅要求学生写得对,还要写的工整。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将学到的识字的习惯带到课外,不仅培养了识字的能力而且还增加了阅读量,这样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提高。

(四)追求字形,忽略汉字规律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的文字,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字理识字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忽视汉字的构字规律,单纯在字形的识别上进行随意解剖,想象,把汉字当成一种符号来识别,这使学生记住的汉字仅仅是字形,而且回生率较高。在课堂上老师的识字教学没有运用汉字自身特有的规律来理解识记,而是大部分都是从汉字的表面上“挖掘”,注重了简单的趣味性,只在字形上下功夫,这样会使学生不是从字的本意上去学习去记住汉字,真正的掌握了解汉字。这种方法不可行,也不科学,违背了教学的原则。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的归因

(一)不当的教育导向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汉字,更重要的是在识字教学的同时教给学生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识字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这时老师的教学指导起着不可或缺的的作用,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们总会有很多的埋怨:识字量太大了,学生边学边忘,他们只想到了外界的因素,却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老师们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因形害义,因字的字形去曲解字的意思,这使学生不能理解掌握汉字;重音轻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着重教字的拼音,花大量的课时教,却对字的意思一带而过;汉字的音形义三者是一个整体,要学习汉字,必须建立在其三者的基础上,也就是使字形、字 音、字义在学生的头脑形成牢固的联系。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

识字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文字学理论的缺失,识字教学的对象是汉字,要进行识字教学,首先应对汉字的本身特点和规律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可是对汉字研究较为深入的一般都是文学家,他们对于汉字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可是非常了解汉字的人却没有从事汉字教学,而从事识字教学的教师又通常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和知识素养,难以将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说清楚,老师都缺乏这种知识学生又怎么能理解和掌握呢。

教师文学理论的缺失似乎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了,一直以来在我们的教师中都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趣味性教学,让学生主动识字,随意的理解,让汉字教学没有从汉字的“根本”去挖掘,缺乏内涵。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的特征,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型,有其自身的特征,其实汉字本身的构性及其规律特点已经能够为识字教学提供条件,只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文字学知识,不能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挖掘其中的奥秘,在识字教学中就是一个汉字的认识、掌握都需要老师的知识底蕴和教学方法技巧。

都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作为人民教师,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三)汉字的地位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是人类文学历史上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又蕴含智慧的文字,如此种种,汉字具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当汉字本身在汉语中进一步的符号化,抽象化,当代汉语研究的西化倾向以及汉字的电脑输入法的出现对汉字本身的“打击”很大,大多数人不再用笔写汉字,而是用键盘代替了笔,这样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好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殊不知,汉字离开了“写”汉语失去了内在的规律,导致汉语的残缺。信息时代下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汉字的地位下降,人们对于汉字的研究也趋于平淡,大多数人不在热衷于汉字的研究,这种现象对于识字教学领域是多大的损失,对于中华的文化都是一种极大的危害。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教学法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任务,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是最大的,怎样才能将这枯燥的字让小学生们认得清,记得牢,能够正确的运用呢?为了能够高效识字,让学生愉快识字,使识字课堂充满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可以试以下方法:

1.在游戏中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游戏中识字不失于一种好方法,通过游戏活动,进行趣味性识字更能激发他们识字的欲望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快乐识字。最常见的是猜字谜法,例如:“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是一个“照”;“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一个“告”字;“木目下加心”是一个“想”字;“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是一个“金”字,这些字谜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在猜字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记住了汉字的字形,理解了字义,还把汉字记得更牢了,这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游戏”中,避免了汉字的枯燥记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的特点。尊重他们的天性,才能在教学中收到理想的效果。

2.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都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一切知识都源于生活。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我们的识字大课堂,走出课堂,贴近生活实际学习,我们会发现学习可以不那么单

一、枯燥,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识字的途径。如各种商标,广告牌,车站牌等识字。在路上散步或者外出旅游看见各种商标语都可以问在身边的人,这是什么字啊,叫什么等等,养成处处学习的好习惯,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可以熟悉很多字。超市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当然前提不是买吃的,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们可以识字的面就更广泛了,超市识字,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不仅以前认识的汉字得到了巩固,没有认识的得到了新的认识,一举两得。例如:今天老师教了“虾”我们就可以看见咪咪虾条,“饼”可以看见饼干等等,超市里有各种蔬菜,生活用品,我们不仅可以认识汉字,而且还认识了实物,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而且学以致用,何乐而不为呢?

3.分散识字法

“分散识字”也叫“随文识字”,是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境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先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然后在课文中随文识字,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分散识字教学法也符合小学生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小学生的记忆。

分散识字有利于对汉字的巩固,因为识字建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读课文,看课文读物,在接触生字的同时,一些学过的汉字反复出现从而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认识了生字,又巩固了生词,在不知不觉中汉字就牢记心中了。分散识字寓于识字阅读中,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分散识字做到了识字与语言环境的有机统一,在语言环境中,每一个字都被赋予了情感色彩,都有自己的意义,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会加深对这些字的认识,从而降低识字的难度,而且通过广泛的阅读还增加了识字量。

(二)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中华文化的体现,每个汉字都有独特的价值,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汉字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犹葆青春主要在于它有独特的造字特点,汉字不仅具有交际功能也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汉字书写变得越来越便捷,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很多字我们能认识,但是让我们写却有点困难,提笔忘字这种现象好像我们并不陌生。这其实就是对汉字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又很多的节目都是关于书写汉字的如“汉字听写大会”,这其实是一种开始发现汉字的重要性,重视汉字的表现。在教学的同时我们应该传播汉字的文化精髓,汉字的文化价值,它的历史,它的演变过程,一次次的变革里面包含着多少的文化意蕴,让小学生从小就对汉字有的大概的认识和了解,知其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汉字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三)汉字自身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相结合

学习汉字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识字教学困扰着许多的语文教师,汉字发展至今已经有四五千年历史,经过多次的演变,有其特殊的特点,这要求我们适当学习一些文字学的知识,正确理解字义,把握住汉字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事半功倍。识字是儿童从口头语言运用过渡到书面语言运用的起步阶段,我们往往都忽略了它与儿童认识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能力不足,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识字教学就要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来教学,让她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识字,对识字产生兴趣,喜欢识字,体现识字的趣味性。

(四)利用现在教育技术识字

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新的时代,教师的教学工具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普及,学校越来越重视和运用现代技术来辅助教学,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都说“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正也许就是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对于新事物,小学生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根据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恰好利用信息技术的特别之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信息技术的识字课件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他能把汉字的演变过程简洁明了的展示在学生眼前,深深吸引住孩子。例如学习休息的“休”,首先出现动画人行走到一棵树旁,觉得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会,然后人和树变形成“休”字,旁边出现“休息”这个词。学生通过看动画再加上老师在一旁的讲解,这动画一定会留在脑海里,从形象转化为抽象。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并且有吸引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信息技术除了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很多的学习汉字简便的地方,汉字有很多都是象形字,表意字,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各种丰富逼真的图像、动画来帮助我们理解,相信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让学生喜欢,实物和汉字的结合可以对识字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进一步优化了识字课程,提高了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2008,(02)[2] 马秋芬.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5)[3] 刘慧华 浅议语文识字教学[J]成才之路,2008,(06)[4] 黄小梅 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09,(05)[5] 杨自敏.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05,(12)[6] 杨爱佳.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2008,(03)[7] 何雨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华章,2012,(01)[8]]金万俊.浅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2(04).[9] 苏志霞.趣味识字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5,(03)[10] 程明安.浅论汉字的文化阐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6(06)[11] 王贵元.文字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5 [12].张坤民.改造识字教学模式的思考[J].天津:语文建设,1996,(03)[13].吴迪梅.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09,(05)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篇4

在中学教学多年,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阅读理解的三种方法:1.先文后题。 2.先题后文。 3.题文并进。 这三种方法解题步骤不同,但目的一样。 现叙述如下:

一、先文后题,就是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特别是开头段落和结尾段落的首句,然后查看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快速读完短文之后,根据自己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没有把握的题暂时放下并记住,然后带着这些疑问重读原文,并验证前面选择的答案。 对于那些难点题目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推敲,确保选择答案的正确率。

二、先题后文,就是拿到材料后先读考试题目,为了节省时间,只能读其问题,读完题后一定要把问题记在心里,并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 阅读时,文中那些与问题有关的词句要用铅笔标识,好为下一步选答案做准备。 带着问题读完全文之后,就直接根据文中的题目跟信息选择答案,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对答案和文章做进一步的分析,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三、题文并进,就是一边阅读一边看问题,需要通过对全文的理解才能给出答案的题目加以标记, 通过对全文的理解后给出最准确的答案。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以上的解决阅读的方法都是要经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日积月累的苦练才能真正掌握,那么,怎样才能练成这一身硬功夫呢?

一、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就是说学习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享受。 当学生用学习的知识提高了成绩、丰富了内涵的时候,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老师赞许的眼神、家长满意的笑脸,都是学习带给学生的.快乐,而这些快乐又反过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愉快的心情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使他们不被学习之外的烦事所困扰,减轻了学习带来的压力,学习的效果自然明显,可达到事半功倍。

有的学生跟我讲,他们总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心情,把学习之外的压力看得很重, 每一天的任何时候都在提醒自己考不上大学会有多么惨,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人,老师,经常寝食难安,吃不好,睡不好,很不开心,想想看,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安下心来学习呢?

二、改变学习态度,掌握阅读技巧,在阅读中感受词句的意境和韵味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广泛阅读功不可没,而阅读需用功。 在课堂内外博览群书之时要注重品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生活感悟。 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体会文章的情感。总之,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词韵的美丽,在想象的空间里还原词句的原生态画面。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5

摘 要: 阅读应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目的的对话活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因教法僵化,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等各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开放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多样性,设计不同阅读任务,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珍视个性化阅读见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本地区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讨论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阐述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语文 阅读 教学

多年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轻视甚至忽视学生阅读训练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年的阅读量不少于260 万字,中考有关阅读部分的分值也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就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很重视阅读教学,但到目前为止问题仍然很突出,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l、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思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阅读课也好,作文课也好,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这套程式去教,学生按这套程式去学,都不必动脑筋。现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流行的正是这样一种模式,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标出自然节,以备讲评,圈出生字词,要求学生划出要点和疑点,然后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初看上去,这种教学方式好象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由点到面,很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细究起来,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整体——局部——整体的这样一个原则。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教学,教师照搬教参书上的内容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一节课。但同时,他也破坏了一篇十分完美的文章。可以说选入中学课本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情采声茂的佳作,而这种教学方式只能将这篇课文所构筑的一个完整的美感破碎了。

2、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以达到形成良好的稳固持续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本身无可厚非,是有用的而且必要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学生视为等待填食的“鸭子”,不管它的肚子是否已饱满,总是一次性的“蓦填”进去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课堂上总是尽可能地把课文分析讲解得足够细致、足够透彻,唯恐有丝毫的遗漏。虽然有时也从教学,教法上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 那也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的。事先教师已经设定了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说归纳思想、段意、含义。学生们顺着教师搓的这根线往前走,而缺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性,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到阅读材料的时候,就机械呆板的按部就班地分析课文。而在如今,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加强的大环境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面临更大的考验。对于此方面能力的缺失,如果简单地归之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而尽量加大训练的力度,必然使学生事倍功半,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二、提高农村中学语文阅读的策略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这样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阅读活动是阅读主体(学生)观照阅读客体(文本)的心智过程。在这一观照过程中,主体的心理倾向观照态度和喜好程度即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创设和谐融洽的读书氛围。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征订各种书报,设臵阅读角,让学生在闲暇时尽可能便捷的获得阅读物;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对于在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等。其次争取家长配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家庭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除了必要阅读物的购买、指导和鼓励子女阅读外,教师可以要求父母和子女有一定的共同阅读次数,定期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检查,通过学校、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师生、家长的互动,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会由被动走向主动,乐于阅读,喜欢阅读。

其次,品味成功,增强阅读信心。在努力为学生建构良好阅读环境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及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欢欣,品尝收获的喜悦。每一次阅读都是心灵的一场艰辛跋涉、一次孤独的灵魂历险,它不仅耗时,同时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并没有体味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不仅自信心会受挫,而且会又一次对阅读丧失兴趣,甚至减少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速度等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及时予以肯定,可以通过对阅读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阅读机制的完善,使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增强阅读兴趣,最终形成阅读兴趣。

2、尊重学生多样性,设计不同阅读任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个人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学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同一个材料的感知都可能不同。育人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明确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师生交互主体间的对话发端于主体间的差异。成功于差异的调整,发展于新差异的产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观学习动向、客观学习水平的多样性,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来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例如教学《第一次真好》,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阅读探究问题,请每个同学从中选择二个,以自己的感受能力理解文本。问题一:文中说到“第一次真好”,又说到“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两者是否矛盾?请你说说看法与理由。问题二: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问题三:作者为什么对人生的“第一次”情有独钟?请问你对自己人生中的哪个“第一次”情有独钟?为什么?问题四:既然“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而且文中并未提及反对任何“第一次”的观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去尝试任何“第一次”,行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样因材施教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珍视个性化阅读见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阅读的主动权和怀疑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运用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展开个性化阅读,从而引发思维的碰撞,磨砺阅读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学生自由阅读吸收和自由思考探索留出充足的时间,才能为质疑提供条件。质疑需要突破原有知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提出个 性化的阅读见解。也许,这种见解并不成熟,但这是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的结果。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都应予以尊重和珍视。

4、打破既定教学模式,加强阅读引导。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升学压力的逼迫下,教师们大都采用“布臵练习——学生训练——教师讲评”这样的单一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因对知识传授与训练的重视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教师往往局限于课堂,“带着镣铐”跳舞,课文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学生们在无休止的演练中对阅读早已兴趣全无? 笔者曾见过《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文字被设计出如下练习题,这段文字是“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问题有:

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2、通过这种议论方法表现了怎样的观点?

3、认真体会“寥寥”“其中”等词语的意思。

4、认真体会“煤”“木材”“一小块”等词语的比喻义。5作者设计这样一种类比论证方式有怎样的效果?

6、试根据此例归结类比论证的有关特点。7类比论证运用的具体要求。

8、选择另外的例子进一步比较分析类比论证的效果和技巧。不足百字的短文既读又写竟然设计出如此众多的考题,着实令人叹服,孙绍振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更多的是肤浅苍白的“对话”、过度的文本阐释所呈现出的多元解读等无效的自我愚弄,他认为 这样的结果将最终导致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的长期为敌。

阅读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精读、泛读、略读、跳读等,而这些基本阅读技巧的掌握是学生顺利阅读和提高效率的保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本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在课文的空白处作旁批,写出自己对课文的鉴赏和评价,学会作摘要,抓关键词挖掘重点句子的含义,通过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筛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最后教师根据文本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大胆进行质疑,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5(5):10—14.

0九级语文教育专业学员:韦艳红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篇6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积极提高自身阅读素质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如果教师循规蹈矩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 那么课堂势必乏味, 没有活力, 这样的教学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而教师如果活跃思维, 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的阅读素质, 每一天传递给学生的都是新鲜、生动的教学素材, 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 教师的阅读素质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库, 不断地吸收新鲜的教学素材, 才能做到每一堂课都带给学生新的东西, 学生也不会因为教师重复着同样的教学素材而产生乏味与厌倦。久而久之, 教师的这种阅读素质也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 学生会每天期盼着上语文课。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阅读素质, 以读促思, 以读养教, 同时也需在广泛的涉猎中, 不断积累教学素材, 开辟出新的教学思路。

二、明确阅读的作用, 肯定其在教学中的地位

“要我学”和“我要学”这两种学习心态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教学中, 教师要使学生明确阅读的作用, 在学习中体会阅读带来的益处, 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这样的阅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积累知识

纵观历史人物, 凡大才者无不学富五车、广取博览。这就说明, 阅读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当今社会又是知识经济时代, 各种先进事物不断涌现, 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必须接收新知识, 只有通过阅读, 才能吸收新的概念、知识, 从而加强知识储备,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免遭淘汰。另一方面, 通过阅读, 也拓宽了知识面, 提高了人文素养, 和谐自己, 和谐家人, 和谐社会。

2.丰富语言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掌握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通过阅读可以扩展我们的词汇量, 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 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掌握了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才能在人际交流中从容自若。古今中外的很多经典名著都是语言宝库,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篇目, 让学生对其中的用词进行推敲品味, 久而久之, 学生在规范、准确、精炼的用词用句的熏陶下, 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3.提高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阅读的内容多了, 知识面宽了, 在写作中自然信手拈来、才思泉涌。这就是厚积薄发, 体现了阅读对写作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广泛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写作思路, 也能使学生写出高格调的文章, 不拘泥于一家之言, 不至于千篇一律。有研究表明, 科技人才最基本的智能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而这诸多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阅读。由此可见, 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促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是课内阅读, 一般要做好课前预习, 上课认真听讲, 课后仔细品味复习。另一方面是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名篇, 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来共同品鉴、赏析;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给学生推荐较好的文学网站, 对于较好的文章, 教师可挑选出来作为对比阅读材料, 做好知识迁移。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并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或精彩片段摘录下来, 一段时间后再共同分享阅读体会。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将会终生受益。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列举几种学生常用到的阅读方法。

1.积累性阅读

积累性阅读是一个跨度较大的概念, 需要学生长期地积累, 它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范文阅读, 还有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实现的。积累性阅读不仅使学生对用字、词、句等的语言表达进行积累, 同时通过广泛阅读还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及自然社会知识等。

2.理解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学生不仅简单地理解了基本的语言知识, 同时还理解了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等。学生的阅读能力由模仿到独立、由单项到全面、由浅近到深刻, 发生了质的飞跃。

3.比较性阅读

比较性阅读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 通过比较性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比较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去鉴别、探究、欣赏,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逐渐形成一个体系, 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正迁移。

4.扩展性阅读

扩展性阅读是指以某篇作品为阅读基点, 向有关方面逐步扩展的阅读方法。扩展阅读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加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展阅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确定好阅读基点, 另一方面是确定扩展方向。阅读基点部分要精读, 理清文章的思路、内涵, 对于扩展性阅读则可根据阅读的目的、层次、基础等因素略读。可以某篇名作为基点, 向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也可以引某篇作品的引文为基点, 向引文原作扩展等。

5.评价性阅读

随着学生语言知识的不断积累, 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增强, 能对阅读作品进行评价, 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展到这个阶段, 才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兴趣培养;思考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其内容的深入探究和对其课文的深情读诵。初入教育行业早晨走过寂静的校园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闻着花香仿佛通过阅读才是对语文情感的最好表达。现在虽然也能听到阵阵入耳的晨读但其感情色彩就灰淡许多,面对高中各科学业的繁重学生更不能从阅读中去品味课文的魅力。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中,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中,提出对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阅读的本质,引导学生带心阅读

目前的教学状况是教师时刻督促学生学习,但学生的心思却不在此,尽管跟着同学进行阅读但发出的声音却夹带着乏味、厌烦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不喜欢阅读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其实不然,阅读的本质在于与文章作者的用意相连接,通过自身的感情阅读才能够“体会”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实况。

利用晨读的时刻我会到班上,带领学生富有情感色彩去阅读今天语文课中需要上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带心阅读我有几个思考,如:

1.了解阅读带来的帮助

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阅读所能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帮助,例如:提高记忆能力、开发悟性、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这些都是通过阅读所带来的帮助,当然开卷有益要树立学生学会读书和读好书的好习惯。

2.根据不同文体的阅读方式

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归纳的文章都是属于同文体的课文,就像我们在上课之前需要进行课前导入一样,我们会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选择不同导入方式以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晨读我就是利用这个方法而不是常规状态学生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样,而是带着感情色彩去品味文章。

3.从阅读中去思考问题

起初我不在晨读环节中给学生增加思想负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去找寻答案,现在我认为只有有目的性的阅读才能正确的提高对课文的基本认识。所以现在晨读环节我会先设置较简单的问题给学生,例如:通过阅读该文章找到作者写作背景?了解文中采用什么写作手法?等,通过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一点也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阅读

阅读的魅力不胜枚举,从简单的口语朗诵到丰富感情色彩的人物对白和激情澎湃的演说都是阅读所体现的魅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时常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带领学生共同阅读,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通过带着种种问题的阅读会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教学中我有:

1.积累并培养阅读能力,举办阅读大赛

这一方法的提出是站在高中学生面对繁琐的学习环境下而提出的,虽然学业时间紧张但我们依旧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宽松时间,通过阅读诗歌的比赛来提升阅读能力和技巧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2.对阅读文体分门别类

如上文所说不同文体的课文,阅读的方式也是不同。我们高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种文体都有参与,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对每一种文体的阅读方式有所掌握。教材中有不少古诗词,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一点也应该引导学生多背诵古诗词以领略古人的风采和作者作诗的时代背景及所表达的情感等。

3.提取精华,名言名句的深入研究

不论是课文还是古诗词都有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通过提升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引经据典,让自身所说的话增添色彩。在各种形式的考试中不少有关于名言名句的填空题和意思解析等题型,我们可以统一归纳、找寻类似题型给学生集体问答,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三、阅读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阅读

阅读的方法千万种,但并非每一种都是合适每一位学生,我们在找寻和筛选方法之中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水平来实施该方法。例如:把学生训练成专业的播音人员,字正腔圆的朗诵各种诗词歌赋等,这对学生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我们的重心并非全部在阅读上,而是通过正确的阅读去品味文章、找寻答案。

1.字正腔圆,语句清晰

字正腔圆是对任何形式、文体的文章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连字的发音读错或写错将会是一个极大的笑话。培养初期我并不要求学生多么有感情色彩,但必须把每一个字、词、句都读清楚,读正确。

2.找寻重点,分清明暗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带着提出的问题找寻答案,还要在阅读中找出该文章的重点,这里就是我们上课的内容。之前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没有目的性的阅读,而是有空无心的阅读,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起不到任何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我会先布置学生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的重点。

讲解课文我们需要通过课文的明线和暗线去分析,以便快速突出重点。学生阅读时也应该这样通过阅读带着问题去思考文中的明线和暗线,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如:承上启下、突出重点还是引出关键人物抑或是侧面描写人、事、物等。

3.读出写法,读出感悟

语文课文中我们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读诵一遍该文章就能知道作者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通过对该文章的解析学习写作手法。

陶冶情操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通过阅读一篇美丽的文章记述一段读后感或记录文中优美语句等都是养性的最佳途径。课堂中学生读诵完一篇文章我会提问学生自己喜欢文中的哪一句或哪一段?为什么?学生的回答都是对文章的认可和对下一步教学的递进。

高中语文教学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少,学生对文章的品味程度骤然降低,加之现今网络中大肆流传的不良信息等外界因素残害中学生的心理,我认为通过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值得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叶林. 浅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 成才之路, 2007, (33).

[2]孔炳头.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 2014, (22).

上一篇:行业协会商会检查下一篇:主题生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