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城市

2024-05-25

可持续城市(共12篇)

可持续城市 篇1

水作为生命之源,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行各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水资源也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全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在不断的扩大发展, 城市的人口激增, 城市工业的规模和产值在不断的扩大, 导致了城市工作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激增, 由于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利用, 而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断的增加和违规排放, 对城市的水资源造成的严重的污染, 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的危害到了城市的用水安全, 同时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继续发展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开展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研究, 对于提高城市的用水安全, 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城市水管理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带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 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的增加, 我国城市化的比例由建国最初的百分之十左右, 迅速的上升到百分之六七十,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城市的用水量也在大量的增加, 据统计, 从建国初期到本世纪初, 我国城市的用水量上升了接近八十倍,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逐渐的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短缺,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水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城市的可用水资源的量不断的减少, 城市的正常供水量难以得到保证, 这种现象在干旱缺水的地区更加明显,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水污染的排放量在不断的加大, 城市用水的质量也在不断的降低, 许多城市的水质量已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统计数据显示, 在北京等城市的生活污水量,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 短短十几年时间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增加了一倍多, 城市工业用水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城市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 如果不能将水资源做到合理的调控管理, 城市的供水网络和供水管理不完善, 很容易造成城市用水的管理型缺水, 在城市水资源供应丰富的地区, 用水过量浪费的现象严重, 而在城市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地区, 则水资源短缺, 影响到了该地区居民正常的生活和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城市供水管理过程中, 供水的价格问题也是导致城市水管理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在国外水费的支出大约能占到城市居民所有支出的百分之二到三之间, 工业水成本要占到工业成本的百分之四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 水资源的重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人们开始认识到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 可以更好的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成本还不到总成本支出的百分之一。很难到达提高城市节约用水意识的目的。这种严重违背价值规律的城市供水管理方式, 不但影响到了供水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制约着城市供水设施的改善和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而且由于用水价格过低, 很难提起节约用水的理念, 公众节水的意识淡薄, 从某种意义上, 这种方式助长了城市水资源的浪费, 加剧了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目前城市的水管理还是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城市的水管理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城市的供水系统、用水调度、水资源的质量监督、用水管网等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2 加强城市可持续水管理对策和措施

保障城市充足的水资源量是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人均水资源量的控制与提高, 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水资源的总量, 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小由于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用水紧张的局面, 首先城市要根据实际的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制定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 逐渐的形成城市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城市用水管理的制度体系, 逐步的确定城市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的用水指标, 确定水资源的利用率为衡量企业部门效益的重要指标, 以水资源为重心, 逐步的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 对于高能耗、高用水量、高污染的产业要限期给予整改, 对于整改不合格的企业, 要加大处罚的力度, 对于居民用水和非工业用水方面, 要开展定额、定量的用水管理。除了在政策方面加强城市可持续水管理方面, 还需要加强市场对于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的调节作用。长时间以来, 城市水资源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城市用水的定价低, 严重的违背的用水市场的发展规律, 城市供水网络和供水设备的投入, 一般都是福利性的投资, 很难回收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供水管理也应当转变成市场化的运作当中, 通过市场的作用, 来合理的调节城市各部门的用水量, 提高大众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先进的技术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的用水量, 节约城市的水资源。在城市工业用水中, 通过严格的用水审计管理和监督工作, 可以有效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通过采用节水技术和工艺, 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的水资源消耗量, 而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 额可以实现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城市的供水网络中, 供水管道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检查和维修, 造成了城市供水管道经常漏失的现象, 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测管道漏失的方法, 可以及时的找出管道漏失位置并及时的维修, 保证城市供水网络的高效运行。

3 结束语

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增大, 城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城市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需要加强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研究。文中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水管理中出现的制度、市场、类型等方面的问题, 在政策制度、市场管理、节约用水等方面, 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城市可持续水管理对策和措施。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发展, 城市消耗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在不断的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从而会导致城市水体的污染, 城市可用水的总量在不断的减少, 水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了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调研研究, 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水管理的现状, 提出了通过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的方法来构建生态城市, 并且研究了加强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的对策与措施。通过研究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对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超, 王沛芳.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王超, 王沛芳.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冯彦, 杨志峰.我国水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2]冯彦, 杨志峰.我国水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可持续城市 篇2

“上海世界生态城市论坛”即“中国可持续建筑大会绿色建筑展览会”

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关键字:GBC、绿色建筑、生态城市、ECS、上海建委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建筑节能由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牵头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即将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绿标)的推广与执行力度也正不断加大。为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实施,配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执行,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贯彻实施,实现政策与产业更紧密地结合,在上海市建设及交通委员会的要求下,上海市建设及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今日宣布将于于2012年3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上海世界生态城市论坛”和“中国可持续建筑大会绿色建筑展览会”。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主办,并得到了政府多部门的高度关注。会议主持人,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办公室副主任赵俊指出:这是一次由上海市建交委支持的,全面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大事件。同时也是上海市建设及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201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务必要办成国际级的会议和展览会平台,充分体现上海的高水平,展现出其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成果。也期望各行业协会要积极有效的落实行业企业的展示,尤其是骨干企业、部优、省优品牌,以及在上海世博会上获得广泛关注的技术及应用。为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深入发展献计献策。“

早在世博会期间,绿色建筑的身影就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浦西的城市实践区更展示了多种未来生态城市体验。世博之后,上海政府更是把发展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此,世博会总设计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深有体会。此次吴教授也应邀作为活动智囊团重要成员参与活动的策划,与众多跨行业、产业专家一起集思广益,为未来中国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也期待更多的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能积极投入到此次系列活动中来。真正打造集产业、学术、政府支持于一体的高效的行业平台。

本届活动总展出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已是全球最大型生态城市发展及绿色建筑技术的展览和会议;覆盖新国际博览中心17个展馆。有超过2,000家建筑材料商参展,10万余个品种的产品在博览会展出,博览会预计将有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万名专业建材贸易商、地产商、建筑师、设计师以及工程承建商莅临参观。展会聚集了一大批绿色建筑行业顶尖企业,他们将在现场集中展示中国在绿色建筑建造行业的成就及最新产品。

可持续城市 篇3

C=CBNweekly B=Steven Beckers

C: 相对于环境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企业家,建筑师通常在可持续性城市的规划上偏重执行,请问是什么让你从一个热衷环保的建筑师转变到现在的角色的?

B: 作为建筑师,设计前通常会收到指令。多年来,我发现指示确定后设计上能做的改变少之又少。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跳过这个步骤,去思考给建筑师哪些指令,来确保之后是正确的。所以我应该和政府公共、财务部门,政策制定者沟通交流,来保证之后都是正确的。比如之前可能有些客户看了一栋绿色建筑的花费会说不,但我所做的就是通过测试来验证它可行,并保证未来能签下合同。

C: 现在角色不同了,以前一个城市规划更偏重于艺术,现在考虑商业因素,角色的变化使你对可持续城市的规划的理解有何差别?

B: 设计师的角色意味着,你一旦进入某个项目就很难再去影响其他城市规划项目。当我发现我大部分的工作实际上是说服人们改变对环境、资源利用情况的态度时,我意识这种角色有些限制性。从管理者的角度,我以企业家的身份去影响“大建设者们”、决策者们,可以让具有绿色价值的项目能够顺利实现。

C: 你现在怎么看智能城市的发展,伴随着这些城市中高科技的应用,有些不可回收材料的应用,是否意味着越智能我们离可持续性越来越远了?

B: 高科技是城市的一部分,它的意义不在于倒退,而是让一切事物在城市中能用智能的方式被使用,所以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材料方面肯定要可回收的。更重要的是,新的高科技产品把人和太多的信息联系在一起,这或许会孤立人们,原因在于人们的世界被一个屏幕所占据。所以我提出“感知城市”的新概念,就是希望人们通过高科技感受城市。比如高科技可以帮助人们面对面认识对方,而不仅停留在屏幕上。这样就带来新的变化:城市中需要一个交换和相识的空间。

C: 这样的交换空间会使未来城市出现哪些改变?

B: 尽管不知道具体如何,但我坚信一定会有这样的改变。过去我们习惯于把这类解决方案置于两者相邻之处,我们尝试把这样两个建筑物的空间交错起来,其实亚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尝试。

C:你过去的工作中,其中包括在非洲的灾后重建的设计工作,你一直强调这需要是可持续的,但对于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这样做似乎会面临很多挑战?

B: 长期以来,非洲的重建工作都是以直接给予金钱和食物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长远的自治角度,我们走进这些社区,希望教会他们重建技能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样他们未来就有自我修复能力。对于公司,这样的行为不应是短视的。看上去这些成千上万的人不是你的客户,但从长远考虑,如果他们的生活一旦富足、人们更幸福时,从10年到15年的周期去考虑,或许回报会更为巨大,特别是你建立了一种可持续的商业价值观。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篇4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目标

1、循环经济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 (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 是指以降低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为基本目标, 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资源的有序利用相结合,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为基本原则, 最大限度重复利用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生产要素和能量,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生态化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是既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2、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及目标

比较图1与图2, 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粗放型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来说, 循环经济是一种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网状经济 (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 。传统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 (即资源的高消耗、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污染物的高排放) , 它是以大量消耗自然界资源和能源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经济增长方式为内涵式发展, 遵循“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环境治理方针, 以绿色核算体系 (绿色GDP等) 作为其评价指标,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等, 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科学管理、低开采、高利用, 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持续发展利益的总目标。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不断循环利用物质的基础上, 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从而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图2) , 实现“最佳生产、最少废弃、最适消费”, 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及人地关系矛盾。

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城市土地属自然资源的范畴, 但具有自身的特性。它不仅包括地形、岩石、土壤、水、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自然资源, 也包括土地开发过程中凝聚着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资源, 还包括由所处位置不同引起价值差异的区位资源, 这种复合型的资源特性决定着城市土地时空分布的多变异性, 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持续地满足城市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物质及精神的需求。它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土地利用观, 在强调城市土地满足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载体的功能, 最终通过持续不断调整城市土地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 来实现城市土地持续、高效利用, 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途径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树立循环经济观

(1) 土地循环利用观。这是在土地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

(2) 土地紧凑混合利用观。这主要体现在确保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保持良性循环的限度内,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紧凑发展、混合布局、地尽其用, 尽可能缩减“地根”, 并建立和谐的土地生态环境。例如, 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交通设施、居住场所与工作场所, 方便人类生活, 降低开发成本和环境成本。

(3) 土地适度利用观。提倡土地资源适度利用, 节约与保护土地资源, 防止超过土地承载力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开发利用, 以节地挖潜为重点, 提高土地利用率。

2、依据“3R”原则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循环经济“3R”原则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减量化要求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前期, 通过加强用地项目审批管理, 要求城市发展应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数量, 要求城市发展应该严格控制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同时, 城市要采用紧凑集中的用地布置形态, 避免中小城市不切实际的寻求理想的生长模式, 从源头上减少土地供应量。如:要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 强化建设用地预审管理, 通过采取“三个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 、增加城市建筑物的层数等措施, 实现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

(2) 再利用要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以协调用地和养地, 严禁破坏土地, 提高现有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根据城市功能活动动态性的特质, 强调城市用地可以多阶段再次开发, 通过提高容积率、人口密度来提高城市已开发用地的土地利用强度和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特别是规划用地分类要适应多用途的要求, 提高用地性质调整的科学依据。

(3) 再循环要求城市用地使用功能不断完善和复合式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路网系统强调从线性的发展模式向网络式的多重环圈发展模式演变, 通过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的使用频率来实现城市土地综合利用的过程控制, 取代不合理用地的末端治理, 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如采取土地整理、生态恢复等综合整治措施对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导致实用价值丧失的土地进行治理与恢复。

3、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提高城市土地效益

一方面, 应在土地改造和开发过程中, 提高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绿地等的面积和比重, 同时, 减少城市内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尤其是重工业用地的面积及比重。另一方面, 发挥土地级差地租作用, 合理组织城市空间布局, 坚持把那些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工矿企业从城市中心区域搬出去, 使置换出的土地发展高收益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

4、注重土地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建立生态型城市

首先需要政府倡导。完善土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法规, 制定一部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法律, 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污染防治、资源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另外, 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把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完善城市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和人居环境的关系, 使土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其次需要提高企业、公众的参与意识及能力。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 把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 改变消费观念, 提倡绿色消费。加大科研投入 (尤其是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方面) , 推广新技术应用, 追求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型城市。

摘要:在分别研究循环经济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指出循环经济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并提出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运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以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3R”原则,建议

参考文献

[1]、谭根林.循环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吴次芳, 王建弟, 许红卫.城市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及其与土地优化配置的关系, 1995, 10 (2) , 158.

[3]、倪杰.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村经济, 2006 (9)

[4]、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4 (4) .

生态旅游可持续 篇5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H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后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生态旅游做出过定义或解释,如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把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能促进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鉴赏和保护的有利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而澳大利亚旅游局下的定义更为简洁,即: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环境教育、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我国的王献溥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研究、洞悉和不允许破坏自然的旅行,主要以保护区为其观光对象。”林永发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人们进入原始地区,实际体验大自然奥秘的这样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张和平提出:“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其摆脱传统走马观花、行程紧凑的旅游形态,而强调‘体验自然’、‘亲近生态环境’、‘定点式’、‘主题式’、‘知性的’、‘感性的’旅游形态”。吴长文认为“生态旅游是指人们在人工或天然的生态环境里从事的旅游活动。它与近代旅游业产生以来的各种类型的自然山水旅游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对自然观赏态度的转变。过去的自然山水旅游强调参与、索取和享受,而现在的生态旅游则应该主张对自然生态‘有所不为’和‘静心倾听’,尊重自然的异质性,不要按人的意愿强行对自然施加影响。人们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感受,重新发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重大意义”。

1.1 生态旅游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交通拥挤、喧闹、污染、住房狭小等,于是人们迫切要求到大自然中去领略那份宝贵的清新、广袤和宁静,去感受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真诚、朴素和超脱,从而使肌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调节。

1.2 生态旅游是一种进行生态教育的知识性之旅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发展的结果是,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降低了环境质量。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人们渴望了解自然界的各种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旅游正是以旅游的形势对人们进行各种生态知识的教育,寓教于乐,使人们更加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1.3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承担义务的旅游活动

不适当的旅游活动容易使旅游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1.4 生态旅游能为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生态旅游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并分享其经济利益,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生态旅游在森林公园规划中的作用及意义

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建设数量和经营面积达到了相当规模,森林旅游也形成了一定气候,丰富和多样化的森林资源,优美和谐的森林环境和森林景观,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 100多处,公园经营总面积1 127万hm2,成为世界上森林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03年中国走进森林旅游的人数达到3亿多人次,占到当年全国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

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会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遭到迫害问题。因此,提出生态旅游来缓解环境压力,以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实践探讨

为了切实把握好生态旅游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培养

管理上应以省为管理单位,建立一套纵向的分级管理体制,并在上下级之间、行政与业务之间建立一套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以保证各项决策和规划能得以连贯顺利地执行。旅游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罗伯特·斯坦顿在1998年来华考察时,把美国国家公园成功的关键归结为两点:具备很有责任心的好员工,这些员工要有不同的丰富学识和经验;不仅仅是管理者知道国家公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游客也知道国家公园的重要性,让游客懂得应该尊重国家公园,而不是破坏它。应加强对公园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业务培养,通过在职培训、短期进修、专家讲座等多种渠道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绿色生态意识。特别应培养或引进几位高素质的生态导游员,并借以影响和引导游客,形成良性互动。

3.2 合理适度的生态开发

开发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政策。其次是须

对各具体建设项目,如对游乐设施、酒店、餐馆、厕所等的建设不能污染环境。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森林公园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一个适度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应坚决制止。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生态旅游开发要重视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并将其开发为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内涵和文化品位,切不可像泰国北部少数山区,由于旅游者带来的文化渗透而使其失去本身的特色。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必须有序地分层次合理开发,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划为重点保护区,绝对保护的地带)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

3.3 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化管理

为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景区实行全面的生态管理,主要包括对公园内的环境资源、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的生态化管理。

3.3.1 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化管理

加大森林植被的保护力度,不得以任何借口滥伐林木、破坏植被。对于一些生态脆弱带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生态恢复工程;并结合一些保护措施,如在一些特殊植被区(如草甸区、沼泽区、观花区等)铺设木地板,要求游客沿着木地板道观光游览。保护森林山体,不得从事采矿、采石、挖沙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如人工设置鸟巢,禁止在夜间给动物拍照,建立并管护好 动物迁徙的绿色走廊,保护动物食源等。

3.3.2 对旅游设施的生态化管理

公园内旅游设施的建设和选址要符合环保和生态学原理,尽可能和环境融为一体,贴近自然,力求简朴实用,并尽量少地影响动植物的生境。不大量建设人造景观,人造景观应处于从属地位,并且人造景观的形式、位置应与环境相协调。做好垃圾的收集、转运、分解工作,做好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采用节能设备,所有能源及物质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向游客提供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

3.3.3 对游客的生态化管理

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讲解说明生态旅游的含义和方式,提倡绿色环保旅游。方式可多种多样,建立环境教育中心,动植物标本馆,建立各种标志牌及宣传画册等均可,并注重导游的解说和身教。确定公园合理的环境容量,防止

旅游发展后过量游客的涌入对公园生态环境的破坏。

3.3.4 对居民的生态化管理

对当地居民的管理,一方面要进行不间断的长期宣传,并辅以严厉的惩罚手段,扭转当地居民的不良习俗,与现代文明接轨;另一方面,开设生态农家乐旅游景点、旅舍等,使其在公园旅游发展过程中受益,增强其对环境保护管理的认同感。

3.4 提高导游质量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导游人员。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游客对大自然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山川是如何形成的,大瀑布形成于什么时候,地形地貌有何特色,有哪些植物种群,属哪种气候环境等等生态常识成为游客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只有高素质的导游才能把生态知识、生态理念传授与旅游者,才能体现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所特有的高水平、高层次的特征。因此,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离不开导游的高质量服务,导游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是否健康发展,导游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公园的导游有以下要求:参加生态旅游知识培训,理解生态旅游的理念;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观念,适时地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以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熟悉当地的自然和文化,并尽量向游客进行介绍;建议游客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的土特产品。

3.5 研究森林公园的自然承载容量,并建立生态环境检测体系

目前常用的自然承载容量测算方法如线路法、面积法、瓶颈法等都是笼统的对整个公园提供一个承载容量的测算值,而事实上一个公园中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自然承载力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应分别区域、景观类型、旅游季节等来确定承载容量;建立环境检测体系。生态保护措施是否成功最终需要通过环境质量指标来检验,应该建立大气质量、土壤质量、水质等有关指标的检测档案,并确定一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警戒值,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通过限制游客量或调节景点开放时间等措施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

3.6 森林公园要注重促进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对当地社区与居民的利益不可忽视。森林公园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社区和居民,二者唇齿相依,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能否使当地社区与居民从旅游中获得利益,直接关系到在那里开展的旅游能否得到他们的支持而持续发展下去。

首先,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和居民参与森林公园各项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必须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建筑、经营、管理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供给当地居民优先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从生态旅游和实际发展中受益,并感到满足,如此才能说服他们放弃放牧、砍伐、农作、打猎等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否则,当地居民为谋生存,难免会重操旧业,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让社区与居民参与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吸收当地居民作为森林公园的管理与服务人员,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应避免森林公园附近的旅馆、餐馆及纪念品的经营被外地企业所垄断。应从立法方面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比如明确规定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比率,以此缔造双赢,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并同时对旅游、生态、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营造一种文明、和谐的生态旅游社区环境。结语

可持续城市 篇6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3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每年1700立方米。按照联合国定义,已属于水资源缺乏国家。同时,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现状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夏多冬少;富水的地区往往是人口稀少、经济薄弱地区;而缺水的地区又往往是人口稠密且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大多是“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水资源安全和用水矛盾尤为突出。

由于水资源总量不足,直接导致中国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且水污染问题严重。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曾一度带来用水量剧增和水资源匮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和许多地方政府只得投入巨资采取外部调水调剂的办法。但是,远距离调水有利有弊,尤其是对调出地的水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调入水与当地水的成分差异导致自来水管水垢溶解析出,所形成的新污染更是一大难题。因此,长距离调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其实,发达国家也走过一个时期的弯路。澳大利亚30年前实施了南澳墨累河调水工程,曾导致整个南澳三角洲出现了水生态植被退化、湿地破坏、土地盐碱化和物种消失等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超调水所得利益。为此,澳大利亚政府进行了深刻反思,决定不再以“只利当代、不利长远”,“上游受益、下游受损”的方式调水,而是着力于生态修复。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普遍对长距离调水加以限制,尤其是对跨流域的调水。因此,我们应该尽早汲取教训。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在城市化进程达到中期以后,城市生活用水量已经不太可能再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从中国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用水量已经趋向稳定,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水量型缺水的水危机已经逐渐缓解。而调水本质上是“拆东墙补西墙”。大家知道,缺多少调多少,是水资源在不同地域间做加法。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才是乘法。相信一定有更经济且对生态影响更小的解决方案可以替代长距离调水,相信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有能力解决自身水资源短缺问题。这就是要高度重视开源节流,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确保城市用水安全。一是:城市节水必须要从建筑抓起,城市污水再利用是稳定的“第二水源”。中国每年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近400亿立方米,如能通过污水处理再利用于工业、市政、景观、生态补水和灌溉用水,则可以节约大量水的使用;城市污水再利用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水源地供水量的8%。二是: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值得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广泛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应在城市广场、建筑、地下室广泛设置雨水收集器具,如此可使水资源提高30%以上。2、从建筑、广场、公园等城市空间收集雨水,这样既可有效减少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可以减缓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缓解城市内涝,又可达到节水的目的。3、还可以解决雨水面源污染问题。如北京年降雨量约600毫米,如果能收集其中20%加以利用,城市18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就可以形成2.2亿吨水资源,相当于北京市供水总量的14%,可解决北京市用水缺口的1/3甚至1/2。我们不妨从经济性和综合节水两方面来算两笔账:建筑雨水收集利用,模块化装置投资约每吨2000元,运行成本不到每吨1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每吨投资约2500元,运行成本只有每吨1-2元。通过城市节水、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管网漏损等手段,可至少提高城市水资源15%以上的潜力;通过城市的污水处理与就地回收利用、雨水的收集利用、海水淡化等措施,至少可以增加城市供水量的15%以上。再是占全国水资源总量61%的农业用水,如果釆取推行节约措施则潜力更大(我国农灌有效利用系数仅0.51,而发达国家已达到0.7-0.8),假如农业节水10%,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就能大为缓解。

污染高发期是修复水生态的关键期,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近年来Ⅰ-Ⅲ类水体比例在不断增加,劣Ⅴ类水体比例在减少,但据住建部连续8年对35个大中城市的自来水厂水源的原水检测结果表明,达到Ⅱ类水体标准水样的数量比例由2002年的24.8%下降到2009年的8.6%。可见中国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是威胁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果城镇化率达到50%之后,是国际公认的水污染危机的高发期,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水污染事件也呈高发态势。污染高发期也是治理水污染的关键期,更是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将会付出极为高昂的治理代价。应该通过发展理念、市场机制、科学技术、法律政策等多管齐下,并釆取多种手段巧妙组合、灵活应用,以提高用水效率,并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在发展理念上,一要整合先进适用技术,将城市安全用水、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能源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综合利用起来。二要从传统的大引大排转向生态修复,比如从调水冲污、释污转向水体功能自净,从而加速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三要从过去以需定供的不科学用水模式转到以供定需的节约用水模式。四要从涸泽而渔的粗放式发展,转向水资源多次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体制和市场机制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水价改革,充分调动企业单位和市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科学高效、低成本、可持续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够解决好城市水资源匮乏和水安全问题。

浅谈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篇7

1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污染严重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安全。造成我国水污染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工业和生活“三废”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其次来自农业上的化肥、农药的污染。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年排水量达300亿t~400亿t,其中有70%以上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而排出,而1 t废水就污染14 t清洁水,所以,地表水极易被污染,而地下水被污染后更难消除。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治理水污染,但我国的废水处理率一直很低,城市污水处理率一直小于15%,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在70%以下,大部分废水未经任何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到江河湖泊等受纳水体。

1.2 水资源浪费严重

尽管我国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水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生活用水方面,公民节水意识并不强。农业用水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而一些节水先进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都达到了80%。工业用水方面,我国工业用水也存在着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用水工艺落后、用水效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1.3 地下水超采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下水,对工农业和城镇供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对地下水资源依赖过重和开采缺乏规划与管理,部分城市超采严重,使局部地区形成降落漏斗状,造成地面下沉,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环境日趋恶化,草地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出现[1]。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表明,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近19万km2,有24个省(区、市)存在不同问题,主要分布在黄河和淮河流域,其超采区面积占全国超采面积的70%。

1.4 水资源价格体系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水价水平大大低于供水成本,价格不能起到调节水资源供需的杠杆作用,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2]。供水企业处于经营亏损或保本状态,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标准低,难以满足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行与维护;节水措施的费用高于水价,节水积极性难以提高和持续;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等水务产品与服务价格不到位,难以吸引投资进行大规模建设;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水价格的低廉性,不利于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1.5 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落后

水资源开发中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生态、旅游、环境等功能要综合考虑,寻求综合效益,而不是单个方面的利益。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相邻流域,甚至与整个国家的水资源开发、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科学制定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战略,分阶段实施。总之,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平衡[3]。由于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天然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未能对工农业用水的重复利用技术、节水技术和污水资源化技术等研究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低效使用。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不顺,降低了水资源管理的效能,难以实现优化配置和统一规划,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

2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1 治理水污染和加强水资源保护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按照各城市自身水资源的地质、水文条件、水质状况和污染源的分布,划分出城市水资源的各级保护区,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保护对策和措施,重点保护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依法制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严格管理。

工业污染防治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开展水质、水量、水位动态监测,为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以及准确评价水资源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以确保城市水资源不再遭受污染,水质状况在各自规定范围之内,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2 强化节水意识和创建节水型城市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是离不开水的,而且水资源也是无法用其他资源代替的。以有限的水资源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节约用水。因此,要大力宣传节水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用水习惯,积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如鼓励居民家庭使用节水型器具,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实现城市生活节水。农业方面应逐步改进灌溉制度,大力推广使用农业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工业方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推广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生产工艺的技术革新,实现城市生产节水。同时,建设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创建节水型城市。

2.3 加强管理和合理开采地下水

根据各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做好地下水开采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工作。通过采取减少开采量以及加大入渗补给等措施,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生态治理,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地下水管理新路。合理开采和增加补给是促进地下水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必经之路。合理开采地下水包括合理规划或调整开采井的布局,保持不同含水层和不同区域的地下水的均衡开采,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防止局部含水层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同时对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的城市,要严格限制开采。增加补给包括利用地下水回灌技术有效增加地下水资源量以及控制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3]。

2.4 建立合理水费体制和促进水资源市场化

水资源市场化是建立节水型城市的一个重要措施[4]。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供水水价管理办法,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水价标准,运用经济杠杆,通过调节水价来控制对水的需求,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各地应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水价调整要以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重点缓解污水处理费偏低的问题。

2.5 开发新技术和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节水的科技含量,将节水型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及器具纳入重点科研计划,加强节水技术更新改造的投入,把节水科研成果尽快落实,建设更多的节水设施,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节约生活用水。在开发利用上,要兴修水利工程,提高蓄水供水能力。一是兴修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如三峡水库、黄河小浪底水库、万家寨水库、南水北调工程。二是发动农民搞好小水小泉的拦蓄水工程。三是大力种草种树,拦蓄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四是在北方缺水地区开展人工降水,沿海城市和地区积极开发利用海咸水资源[5]。

3 结束语

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是制定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要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必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全面推行节约用水,杜绝制造水污染、浪费水的不良现象,积极推广节水设施,鼓励节水工程,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白绍华,侯卫东.加强城市水文学研究,合理规划城市水资源[J].中山大学学报,2005,25(3):459-462.

[2]周瑞平.呼和浩特市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7(4):101-104.

[3]袁志彬,王占生.我国城市水资源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导报,2001(1):48-51.

[4]翟金良,何岩,邓伟.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性因素及控制对策和措施[J].科技导报,2002(1):45-49.

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设计探析 篇8

一、可持续性城市综合体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一方面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而存在, 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更好追求。对城市建设需求的并非只来自居民用户, 不同企业在公司规模上也是城市建设的需求者, 这些原因是导致我国把焦点投射在可持续性城市综合体的根本原因。但不可否认, 城市建设发展规模逐渐扩大,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城市综合体设计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重要性, 所以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纳入可持续性城市综合体设计, 是导致以上负面原因的根本原因。

二、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的定位

可持续型城市建筑的设计必须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而设计又只是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余还包括实践设计, 当设计实体化后, 还要保证其建设能够正常运营, 这样可持续型城市建筑设计才有意义。只有按照可持型建筑相关原则进行实践施工, 才能使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资源的节省并使之能够可循环再利用得到保障。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的主要依靠就是调动资金与技术资源的再利用。

三、如何布局设计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

1. 选择场地的注意事项与设计要求

场地的选择对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在合理的场地环境进行城市综合体设计才能保证其综合体的可持续性, 地域环境的选择并非只注重场地, 如果选择该场地作为可持续型综合体设计, 就必须在设计中包含该场地的一切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 与此同时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值得注意的一项。就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的出发点即以综合体为核心, 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进行可持续性建设, 一定要尊重当地人文环境乃至宗教文化。

2. 策略性解决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选择场地问题

在选择场前, 首先要对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有一个未来发展的构设想。发现中意的场地后, 首先要考虑的是该环节是否合适建立城市综合体, 判定是否合适建设可持续型总体要从场地实际环境和交通问题着手, 如果该场地地域环境与建设要求统一, 还要结合综合体的未来发展定位是否与该场地的风俗文化相冲突, 为了保证可持续综合体建设后不给当地居民和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为了使施工正常运行和避免后顾之忧, 要及时这对场地环境结合设计理念, 分析出可持续建设施工的阻碍, 早一步构思对应策略。

四、可持续型综合体在空间设计上的注意事项

1. 外部空间设计注意事项

城市综合体必定有大范围的外部空间, 从自身庭院到周围庭院以及整个区域环境都与可持续型综合体设计紧密相连。在对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 首要考虑到的就是自然生态环境, 针对自然生态环境除了地势植物分布等问题, 还需要注意气候问题, 不同区域的地势环境往往受天气环境所影响, 温度和风雨都是需要被添加到设计规划范围内的考虑对象, 为了防止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必须实施对应策略。温度方面无疑是冷热问题, 针对温度过热的问题, 可采用自然通风机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主要手段, 设置在中庭的适当位置, 通风机的位置选择尽量选择多方向感受到, 做到一机多用, 不仅调节气候和热换冲滞还做到能源节约、绿色施工。

2. 内部空间与灰空间设计注意事项

严格来说内部空间只针对室内空间, 但是灰空间在日常的建筑中, 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度区域, 也是室内空间在设计上不可避免的接触区域, 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有效分离隔绝是灰空间存在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减少房屋建设的材料, 还能有效缓冲生活在室内的人对室外环境的适应度, 而且灰空间建设也在综合体建设的规范要求范围内, 所以对灰空间的意义深度了解, 从而加强体现其价值, 是可持续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室内底部与地表面产生一定灰空间, 能有效隔绝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潮湿, 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的建设材料。室内环境追求舒适程度, 需要在保温和空气质量方面下功夫, 通常满足以上这两个条件的方式主要是采光和通风, 所以在室内布局的规划上, 要慎重考虑这两个部位。

3. 可持续型综合体设计对交通的要求

交通空间是保证建筑生命的基本条件, 也作为建筑的良性设计功能。在建筑可持续型综合体设计中, 交通空间必须有缜密而系统的安排, 其安排位置最好标注其安排意义, 合理的设计交通空间能与其他建筑功能相互利用, 从而相互激发增益效果。随着可持续综合体的理念更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的支撑下, 对空间设计也有了新的理念追求, 即以往对经济效益的单方面追求演变为对环境舒适便捷的追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科技无时无刻不再用成果预示着科技发展的节奏, 现在各大城市错落着繁琐的轨道, 随着地铁的普及, 它早已不再是火车的专属, 这对建筑设计及理念的变革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可持续型综合体发展也向智能化发展迈出步伐。

五、结语

以低碳环保绿色施工作为建筑理念, 已经成为世界公认并追求的发展理念, 国家通过制定绿色施工规范制度以及对环保的广告宣传, 就能看出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态度, 国内大小企业也纷纷投入环保绿色施工建筑中, 为了将追求低碳的理念实现, 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备受关注, 可持续性综合体建设不仅满足低碳环保的要求, 而且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前途做出标志性榜样, 它不仅是城市美好形象的代言, 也是未来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参考理念。

摘要:土地的合理应用、建筑位置的合理分布能够为土地在最小用地面积上创造更高价值, 这就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可持续性综合体”。它对推动城市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性综合体,设计

参考文献

[1]钱柽, 何广宇.可持续型城市综合体设计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3) .

可持续城市 篇9

一、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一个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能力的指标集合。因而指标体系的设定上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价的目的和内容上要体现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鉴于此, 本文建立一个四层次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即目标层、子目标层、基本指标层和原指标层, 目标层反映的是重庆城市总体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子目标层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层面反映重庆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 基本指标层和原指标层是对子目标层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表1)

二、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如果某事物具有几种独立可能状态:X1, X2, X3, ···, Xn, 每一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X1) , P (X2) , P (X3) , ···P (Xn) , 且有:

则该事物的信息熵为:

在土地利用系统中, 土地的利用方式决定系统的功能, 不同利用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信息熵, 信息熵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信息熵越大, 信息的有序度越低, 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反之, 信息熵越小, 信息的无序度越高, 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因而熵值法可以利用评价指标固有的信息来判别指标的价值, 避免了主观因素可能带来的偏差。

(二) 熵值法的基本步骤

(1) 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数量级和量纲的影响, 本文采用Z-score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 Xi为原指标层指标的数据值, σ为标准差, Zi为原指标层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由于标准化处理后Zi的值介于-3~3之间, 为了消除标准化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进行坐标平移:Ti=Zi+3。

(2)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下第i年的指标值的比重Pij:

式中n为年份数 (本文n=8) (3)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熵值:

(4)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1-ej

(5)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权重:

式中m为原指标层指标的个数 (本文m=25)

(6) 计算子目标层各年份的综合效益指数:

(7) 计算第i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8) 计算第i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度:

三、熵值法在重庆城市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一) 重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主要指标数据收集。通过查阅重庆市统计年鉴2 0 0 1~2 0 08年相关数据, 并经过相应的计算, 得到重庆2 0 00~2 0 07年土地可持续利用主要指标数据。 (表2)

(二) 熵值法的应用。应用熵值法得出重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效益指数。 (表3)

(三) 数据结果分析

1、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1) 重庆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2003年前后出现少许波动, 但是2004年之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1)

(2) 土地利用的生态合理性方面: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004年之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快。重庆2003年开始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治理力度也正好验证了这点。

(3) 土地利用的经济可行性方面: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比较平稳, 但是从2005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因而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改革产业结构比例, 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4) 土地利用的社会可接受性方面: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重庆多中心、多组团的发展模式以及打造宜居城市的策略都验证了这一点。

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协调度分析。土地可续利用的协调度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并且2003年之后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这表明在土地利用系统中, 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协调的, 重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土地利用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图2)

参考文献

[1]刘一苏, 刘喜广.基于熵值法的泰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离景良, 后斌, 周庆.韶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4.

[3]袁丽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4]尹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1.

[5]刘利锋, 陆红生.城乡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研究, 2000.3.

[6]张丽琴.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3.

[7]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

[8]陈志辉, 祝甲山.浅议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评价[J].城市问题, 2002.

可持续城市 篇1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3]。城市土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产生效益最高的一部分,如何有效持续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使城市土地产生最大的效益,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

1.1 评价系统分析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信息获取、处理、解释和应用的过程。由于评价工作中所需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流程繁琐复杂。利用VB技术建立起适合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利用城市信息数据进行评价,输出评价结果,实现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研究工作。建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首先要熟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流程,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的设计有个总体框架。

1.2 用户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是针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建立起来的。为了快速有效地掌握城市土地有关信息,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并选取特征信息,对城市土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及其潜力,提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决策及建议,方便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与规划。此系统实现了用户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自动化处理。

1.3 系统目标

系统的目标:1)建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2)选择一定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3)开发相应的评价模块;4)集成基于VB的评价系统,并得出评价结果。

2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设计

2.1 设计目的

评价系统是以VB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城市土地数据收集、指标选取与确定权重、可持续利用评价及结果分析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目的为:第一,配合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自动化,降低研究者的工作强度,提高评价效率,减少评价过程的出错率;第二,为土地管理与土地规划部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2.2 设计思路

结合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与实际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思路,建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友好的应用环境,方便用户使用可视化应用系统。

2.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依据土地研究人员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流程,将评价工作分为若干处理过程,由系统设计思路,构建评价系统的流程路线图见图1。

3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

3.1 指标选取

此模块主要是对评价系统中所要使用的指标进行选择,它具有随机性。在选取指标时,就要求所选的指标有代表性,不能千篇一律。该模块包括3个方面:资源环境指标、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从3个层面来对土地利用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文本方式将指标调入系统。

3.2 指标权重

本系统针对目前普遍运用的层次分析法,实现了其计算分析功能。层次分析法所需的判断矩阵首先是人为地构建起来,然后以记事本的形式存储,以便实时的对其进行编辑。确定指标权重时,将判断矩阵以文本方式读入文本框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值。其程序流程图见图2。层次分析法功能模块界面见图3。

3.3 数据输入

数据输入模块主要是原始数据的输入,以便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进行计算。由于原始数据量较多的原因,主要是采取调入文本的方式实现数据读入。

3.4 可持续利用度计算

该模块从4个方面来计算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其中前3个方面是独立进行计算的,而第4个方面是依赖于前3个方面的,是由前3个方面的综合而得到的。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计算而言,本系统主要是依据田千喜[4]教授研究所制定的方法,得到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分值。对于计算时所用的数据通过文本方式调入或定义为全局变量进行互相调用,其程序流程图见图4。

同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一样,进行了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计算流程设计。

3.5 评价结果分析

在前几个模块的基础上,通过结果分析模块,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可以对研究地区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判,得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此模块主要是根据所算出的可持续利用度的分值处于哪个等级来判断出研究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所处的状态。

4 结语

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实际出发,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进行分析,并能结合研究结果适当调整城市的用地结构,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所建立的评价系统能够系统有效地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供依据。

摘要:以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为基础,利用VB技术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自动评价,并为实时地掌握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供便捷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杨宝玉.如何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土地出让[J].山西建筑,2006,32(17):27-28.

[2]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

[3]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79-88.

可持续奢华 篇11

以上三点,是我从自己刚收到的一份生日礼物里总结出来的。有朋自伦敦来,首先掏出的是一个Harrods的购物袋——Harrods是被誉为伦敦购物圣地的顶级百货公司,在当地的社交语系中,“在Harrods买的”意味着品质优良价格不菲。打开来是一条Elvis & Kresse的腰带,朋友特意强调它的材质来源于对消防软管的回收利用,且产品收益的 50% 会捐赠给慈善机构。我当时就笑着调侃:它集奢侈品、政治正确和普世之爱于一身,简直让送礼的和收礼的人都与有荣焉。Elvis & Kresse作为一家社会企业,定位相当独特:它所制作的所有高端生活用品,原材料都来自从英国各地采集的可回收消费废料或工业废料。例如这根皮带的前身,是曾跟随伦敦消防队25年的软管,经历过无数次救火行动,带着拯救生命的痕迹。谁能料想到在完成历史使命,且洗净沾附在上面的烟灰和油脂之后,这看似无用的废料还能有如此鲜亮的第二春?事实上,这些不起眼的废旧软管还恰好是Elvis & Kresse诞生的缘起。当年其创始人之一的克莱斯·韦斯林认识了伦敦消防队的工作人员,在交谈中得知他们每年要扔掉不少消防软管,且无法通过正常程序回收利用。于是有一天韦斯林把一根长达22米的旧水管扛回了自己的公寓,跟她的合作伙伴詹姆斯·埃尔维斯·亨利特一起研究究竟可以用它来做什么。两人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从屋顶材料到家具到圣诞装饰品……结果都不太令人满意。说来也巧,某天亨利特的腰带断了,他随手用把剩下的一截水管经过清洗、切割、拼接和缝制之后,给自己做了一条新腰带,才意识到可以用它们来做类似腰带、手提包、手提箱等生活用品甚至是奢侈品。而且作为奢侈品它们还有一个特殊的优势:相当耐用。

Elvis & Kresse收集的其它废弃材料还包括咖啡袋、茶叶袋、帆布、降落伞绸、闭孔泡沫、硬纸板、集装架和办公家具等等。在英国,每年送到垃圾填埋场的废弃物超过100万吨,如何尽可能地不把废弃物送到垃圾填埋场,而是将它们循环再用乃至升级改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Elvis & Kresse的努力卓有成效,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让超过165吨的废弃物免于被填埋的命运。而这个品牌的最成功之处,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还能打造精品品味:它的产品具有特别的质感和触感、纯手工制造、款式经典、做工精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Elvis & Kresse非常注重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它备受道德消费者的热捧。

中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视角与进展 篇12

本文回顾了我国可持续城市概念的形成过程,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梳理了我国可持续城市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可持续城市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城市建设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参考。

1 可持续城市概念的形成

可持续城市的概念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一词最早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 WWF) 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1980年联合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出现,随后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被正式提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层面推向行动层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城市化率接近45% ,城市因其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特点,被视为导致各种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实根源,也被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希望。199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召开“可持续城市”系列研讨会,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首次提出“可持续城市”的官方概念[1]。之后,可持续城市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被认为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想城市模型,包含公平、美丽、创造、生态、易于交往等特征[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1991年,中国发起召开“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会上发表了《北京宣言》; 1994年,我国率先制定和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可持续城市的目标是: 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

2 中国可持续城市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

我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研究领域逐步扩展到城市系统的各个方面,研究内容和方法也从浅表走向深入,由简单走向复杂。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将可持续城市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 生态城市研究,侧重探讨如何构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 紧凑城市研究,主要探讨可持续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 低碳城市研究,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探讨城市通过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对城市可持续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 1 生态城市侧重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不足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生态城市在中国逐步开展。尽管当时城市的人口、交通、居住等问题已显现,但最基本的还是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按照“城市应与乡村相结合”的田园城市理论和四川乐山“绿心环形”的城市规划,黄光宇提出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文明舒适的“理想城市”[4]。陈勇进一步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解释生态城市的内涵,认为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是“生态化”的[5]。初期的研究以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阐释为主,对生态城市的认识从集中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方面逐步推进至城市各方面的生态化目标。2000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生态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及生态城市评价研究逐渐增多[6,7,8,9],主要涉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思路、建设目标、总体控制等宏观层面[10,11]。

近年来,生态城市的概念更多与低碳、共生等理念相融合,从而拓展了研究领域。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2009年由我国学者首先提出,目前仍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涉及低碳生 态城市的 概念与内 涵[12]、发展战略[13]、发展模式[14]、技术准则[15]等。在低碳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借鉴自然界的微循环和共生效应,仇保兴进一步提出要造就有共生理念的生态城市,培育一种让城市共生效应自动演进的成长机制[16]。

我国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早、成果数量较多,并且逐渐超越初期的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范畴,开始与低碳、共生等新理念相结合,不断更新和拓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侧重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模式等理论研究,在规划应用、技术方法等方面较薄弱; 二是研究深度不够,大多停留在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设计建议、发展对策等宏观层面,缺乏具体针对个案城市的深入剖析,致使研究结果个性不强,与现实联系不紧密;三是对在建或已建成的生态城市关注较少,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虽然不断扩充,但未能与实际建设中的生态城市结合研究,无法有效指导实践,也缺少实际建设对理论的印证。

2. 2 紧凑城市理论得到认可,紧凑度测评仍需探索

紧凑城市是一种强调城市空间形态变革的新模式,旨在通过集中设置城市公共设施,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遏制城市无序扩张,同时通过缩短交通距离而减少小汽车使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欧洲社区委员会( CEC) 于1990年发表《城市环境绿皮书》,正式提出“紧凑城市”的概念,目前已成为可持续城市理念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17]。1999年,张庭伟在介绍国外紧凑城市经验的同时,首次对我国城市蔓延的现象、机理及控制策略进行系统论述。之后,随着我国城市向郊区快速扩张并产生各种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关于紧凑城市的研究逐渐增多[18,19]。概括而言,紧凑城市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是否应当紧凑发展、城市紧凑度的测度、紧凑城市的规划设计三方面。

关于紧凑和疏散究竟哪个是更可持续的城市形态的讨论至今未有定论。一方面,对紧凑城市持认可态度的学者认为紧凑城市是解决城市无序蔓延的有效途径。首先,紧凑城市蕴含着丰富的土地利用理念、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指导城市科学、合理、公平、高效地利用土地[20]; 其次,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可加强对城市的宏观调控,防止城市过度扩张,推动城市改造[21]; 第三,采取高密度、多样化和公交导向的开发模式,提高中心城区和主要交通节点的土地利用强度,可减少交通能耗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尤为必要[22]。另一方面,对紧凑城市不太认可的学者认为,紧凑城市模式在我国应慎重推行,因为从理论构成层面,紧凑城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且该模式忽略了加剧城市脆弱性的风险; 从实施效果层面,紧凑城市的实践尚不成熟,还存在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 从地域适用性层面,紧凑城市是否适合中国的城市特点还值得探讨[17,23,24]。

城市紧凑度测度是深层次探讨紧凑城市问题的基础,对我国发展紧凑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紧凑城市测度研究比较学术化,主要集中在指标或者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如赵景柱、韦亚平等分别以城市形态与等积圆形态的比较值和土地利用综合绩效为指标测度城市紧凑程度[25,26]; 马丽[27]、王德利[28]等构建了城市紧凑度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对120个地级市和北京市的紧凑度进行了评价。

紧凑城市理念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针对紧凑城市规划的研究主要强调土地集约和综合利用。一些学者提出城市多样性与紧凑性整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9],还有一些学者以四川岳池县、南京市等个案为例,提出通过集约利用土地来降低土地破碎化程度,从而达到紧凑的城市空间布局[30,31]。尽管对是否应发展紧凑城市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城市紧凑发展的理念目前基本得到认可,争议的焦点在于紧凑城市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中国的城市发展,这是紧凑城市如何在中国开展的基本论题,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在紧凑度测度相关研究中,使用人口密度等作为评价指标的较多,但较高的人口密度是实现紧凑城市的必要非充分的条件; 考虑城市组织结构、专门针对城市紧凑度构建评价模型的研究相对缺乏,致使理论研究对现实城市发展的指导意义不强。紧凑城市的规划设计较前两方面的研究更加偏少,内容以城市土地的集约与综合利用为主。

2. 3 碳排放影响因素探究与碳排放量测评是核心

低碳是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既是当前唯一可行的缓解发展与生存矛盾、优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路径,也是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中把握甚至领导这场“生态革命”的重要机遇,碳排放不仅涉及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与公平等问题[32,33]。低碳城市研究通常包含碳排放影响因素、城市低碳评估和低碳城市规划三部分。

利用碳足迹分析和比较各终端碳排放量是研究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常用方法。路立等从碳排放机制入手,研究城市规划中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34]; 林剑艺等利用碳足迹方法,对厦门市能源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进行分析,根据间接碳排放占36% 的结果,强调应同等重视直接和间接的碳排放[35]; 一些学者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对上海市历年碳排放量差异和厦门市产业和生活等领域的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因素分解,揭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上海市和厦门市减排潜力的影响[36,37]。

构建城市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目前或规划期间的低碳状况进行评价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从减碳与固碳角度,经济、社会、环境三系统角度,碳生产率与福利绩效角度,生产、环境、社会低碳竞争力等角度进行尝试,虽然仍没有完善的理论,但研究方法在不断发展中[34,38,39,40]。另一方面,也有学者通过碳排放量测算进行城市低碳评估。戴亦欣提出以碳排放强度为核心的低碳城市测度方法[41]; 叶祖达以Kaya公式为基础,根据常规模式和低碳模式得到各部门在不同模式下的能源使用结构和数量,进而计算各部门的碳排放量[42]; 谌伟等从福利视角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评价[43]。

低碳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空间组织、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三部分。首先,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从宏观层面影响居民的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城市碳汇分布等,是决定城市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方面,部分学者从城市和社区尺度,探讨如何形成有序的城市形态,结合交通发展模式提出低碳城市的土地利用原则[44,45,46,47]; 吕斌等对不同城市空间增长方式下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比较研究[48]。其次,低碳城市发展依赖交通模式的公共化,构建快捷、安全、经济、无污染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市交通政策和轨道交通建设对延缓个人机动化具有重要作用,采取鼓励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政策、空间规划、经济和社会文化氛围对城市低碳建设具有重要作用[47,49]。第三,建设低碳城市,除城市层面要关注空间组织形态和交通模式公共化外,每个家庭和 单位则要从 绿色建筑 入手[50],我国学者从设计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不同角度,提出实现由绿色建筑到低碳城市的现实路径[51]。

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反映出如下问题: 1尽管碳排放影响因素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大多停留在根据各门类碳排放量统计数据的直接分析上,没能深入探究内在的影响机理。2碳排放量的测算是基础性研究,但相关统计数据无法保障,而且测算模型处于探索阶段,仍然没有完善的理论和方法。3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绿色建筑在低碳城市规划中受到广泛认可,但城市规划如何兼顾与融合各方面的要求,实现城市系统中生产和生活诸要素的统一协调,从而实现低碳城市发展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2. 4 城市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丰富,但主观性较强

对可持续性的正确评价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依据,但由于不同城市的特异性与复杂性,构建普适的评价体系,采用统一的评价方法较困难。因此,可持续性评价既是目前可持续城市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的难点[52]。城市可持续性评价依据的理论基础涉及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环境承载力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绿色GDP以及真实储蓄等[53,54,55,56,57,58]。这些评价方法虽然涉及不同概念,但实质存在很大相似性。其中,环境承载力理论侧重评价环境供给能力,生态足迹理论侧重评价城市的需求大小,两者实质上都是对城市需求与环境供给的比较。绿色GDP和真实储蓄都是在传统的GDP基础上,考虑城市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对城市综合发展进行更贴切的测评。在确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学者以经济、社会、环境等作为子系统,从不同侧面评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和协调度,但不同指标体系共有的缺陷是权重的赋予不够客观,影响了指标体系评价的准确性[59,60,61]。为减少赋权的主观性,近年来一些学者将数据包络法应用于指标体系评价中,为城市可持续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62,63]。

尽管城市可持续性评价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但由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环境承载力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绿色GDP以及真实储蓄理论均侧重城市可持续性的部分内涵,无法全面体现城市的可持续性;而指标体系的设置和指标权重的赋予仍局限于现有的研究方法,存在较强的主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城市可持续性评价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数据包络法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赋权的主观性,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要真正客观应用于城市可持续评价中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64]。

3 研究趋势

通过梳理,可以认为: 国内关于生态城市、紧凑城市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但方法论研究有待拓宽和加深; 有必要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达到丰富理论研究内容,检验理论研究有效性的目的; 需要针对目前研究多以大城市为对象的问题,高度关注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城市的后续跟踪调研,从实践中探索可供同类城市借鉴的宝贵经验和理论依据。

主要是: 1针对生态城市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伴随着理论内涵不断与低碳、共生、和谐等理念相融合,相应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法的研究也应有所创新和突破,并在具体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加以应用。同时,通过对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个案城市进行深入剖析,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达到从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目的。2在紧凑城市研究方面,加强紧凑度评价相关研究,探索适宜我国不同等级城市发展的策略。探索可以综合体现城市建筑、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等要素的紧凑度评价模型; 同时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有针对性地探讨适宜于我国大、中、小不同等级城市发展的紧凑度和相关策略。3对低碳城市研究,探索符合国情的碳排放测算方法。由于全球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低碳城市研究日渐成为可持续城市研究的热点。但是,在低碳城市理论研究基础尚不完善、基础数据获取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国内的碳排放量测算只能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和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未达到对内在影响机理的深入探究。今后,亟需加强碳排放测算的基础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城市特点的测算方法与模型,为进一步深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奠定良好的基础。4针对可持续评价,探索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方法。可持续性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城市研究的难点,今后需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特异性与复杂性,探索建立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方法,包括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模型的构建等方面,为准确判断和比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潜力和未来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4 结语

从可持续城市概念出发,根据我国可持续城市的发展历程,从生态城市、紧凑城市、低碳城市和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探讨了可持续城市研究的未来趋势。可持续城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也包括居民友好、文化包容、生活安康等诸多方面,因此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前文提到的几个方面。随着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资源严重短缺、资源开发补偿、建成区改造、城市管理、制度完善、平衡利益分配等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城市的研究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更大的拓展和更高的提升,探讨的问题将涉及城市系统的各个方面,以满足可持续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现实需求,促进可持续城市的健康发展。

摘要:从可持续城市概念入手,根据可持续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生态城市、紧凑城市、低碳城市和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探讨可持续城市研究的未来趋势,认为加强方法论研究、不同城市的实证研究、关注中小城市、跟踪调研建设中的可持续城市等是保障我国可持续城市理论研究取得实效的必要基础。

上一篇: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下一篇:城市园林景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