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08-26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精选12篇)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

城市规划的相关管理部门依据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进行城市资源的整合调配, 使得城区间的规划管理可以更加详细。城市规划是必要的, 它可以促进城市向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同时它又是带有束缚性的, 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张。所以, 在城市规划的问题上必须要结合城市的人口结构、生态环境以及各项资源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分析, 使得城市可以呈现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并且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探析。

1 城市规划的问题

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 城市规模对于发展城市工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许多的城市都开始进行老城区改造, 或者增添新的城区。而预计2025年, 我国的人口总数将达到10亿。城市的人口密度必将越来越高, 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城市规划起到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大。在未来的城市管理中, 城市规划的质量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不过就目前而言, 不少城市的规划上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规划不够完善。城市规划是将城市的整个资源状况, 包括了人口、环境、经济等因素, 进行统一的分析, 再按照相关的要求和具体的情况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或者重新布局。城市的总体规划应该是具有长远的目标, 并且不能因为一时的特殊情况就进行变更。可是目前许多的城市在总体规划上都不够完善, 经常是临时性的规划, 使得城市规划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二是缺乏长远的经济规划。城市规划的管理部门容易因为一些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放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等内容的考虑。因此, 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水资源污染, 光电污染以及能源不足等问题使得城市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压力下运转, 社会矛盾增多, 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威胁。三是城市人文理念的丧失。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就会致使城市的人文理念逐渐消失。因为城市中的拆迁、建设的如火如荼, 使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而且一直以来, 各种社会行为中都普遍存在跟风的情况, 经济发展中也不乏跟风的现象, 近年来工业园区的大量兴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这些没有实际战略规划的工业园区使得城市的文化特色被无情的屏蔽了。城市中的各种公众场所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城市人文已经开始变得千篇一律, 毫无文化可言。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就是城市中社会、经济、环境都得以持续、均衡、健康的发展。而一个可持续的城市, 它的发展应该是类似自然界的规则和运转方式。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城市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反省, 确定未来的发展之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单靠政府就可以取得的, 还需要在城市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分工协作。未来城市是否能健康发展, 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环境的挑战和获取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城市人口众多, 需要很高的资源投入--水资源、燃料、土地、人类及企业所需要的物资和原材料。才能保证一定的经济增加以满足社会需求, 如就业需求、生活水平提高需求等。但是,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偏重经济建设, 而相对忽略了社会发展, 导致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相协调, 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也严重地制约了国家、地区竞争力的提升。经济发展、GDP的增加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更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指标。综合管理、效率、社会友好、环境友好才有助于社会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所使用的资源不仅满足当代需求同时保护有足够的资源为后代所使用。可持续城市是综合了人类、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充满活力的体系, 与城市规划之间是相互依存, 彼此促进。

3 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 进行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是基于现实的对未来城市的设想。城市规划部门在展开工作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树立“以人为本”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3.1 城市规划的前期任务

城市规划不仅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不同的规划, 还要将不同区域整合在一起, 做出城市的长期整体规划。伴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 城市规划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 各项矛盾加剧的特殊时期, 要有战略意识和全局意识, 在做出新的城市规划之前, 规划者必须做好6项准备:要充分了解项目所属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建设的可行性问题;要明确项目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要对项目规模和各项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有充分了解要对项目的空间结构有充分的设想;有整体布局的大体思路, 对项目规划所涉及的土地的现实状况熟悉;了解相关政策;要考虑项目中城市文化的因素;有大体的规划方案以及对近期建设项目的规划。

3.2 低碳原则的重要性

《2009年中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对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设想。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名词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 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的思想也被城市规划的研究学家们首次提出。坚持低碳原则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在城市规划方面必须自始至终以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为轴心。首先谈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要突出节约能源的核心, 同时兼顾建筑寿命。建筑要尽量采用低品质的能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建筑设计要尽量少用甚至太智能化太复杂的设计, 尽量应用简单技术, 如外遮阳、通风等;建筑调温争取做到局部化、精细化, 在整体不能统一改变的情况下, 调整局部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 还有就是创建分布式绿色能源园区。其次是绿色交通的问题:现在被广泛运用的TOD模式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就是绿色交通的一个范例。它将交通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了有机结合, 减少了资源浪费。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城市被广泛运用的直线电机新型地铁、中低速磁悬浮、BRT都是对绿色交通的有效实践。

3.3 生态建设

只有维持生态平衡, 才能维持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在城市规划中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规划, 促进各个物种的和谐良性发展。注重其妥协性和动态渐进性, 同时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注重其综合性, 避免专项性:二是注重其交流性, 避免其对抗性。

4 结语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越来越多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地区。在这方面, 我国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已逐步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带头将这些理念落实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中。如深圳、大连等城市提出的“知识城市建设”, 成都的“田园城市”规划以及北京市辖区试点的“创新型城市”等, 为我国其它城市的建设、发展、管理提供了标杆作用, 为我国更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教训和示范作用

摘要: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 起着某种程度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将城市规划做好才能有效的开展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这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当前,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相关的问题仍然不少, 本文就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

参考文献

[1]林琳, 毕克妮.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 2011, (03) .

[2]文华.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10, (04) .

[3]王朝晖.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大陆桥视野, 2010, (03) .

[4]杨文博.城市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间关系[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31) .

[5]王仁翠, 王湘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0) .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2

摘要: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是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视角探讨经济区域划分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日趋鲜明。在这些趋势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趋势着区域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总结和发现这些规律,用来指导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区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巨大吸引力。探索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是目前中国城镇化前进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区划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区划在我国经济区划体系中存在和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经济区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就提出了当时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并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形成经济地带,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仍然受到抑制,缺乏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不能超越行政所赋予的权限直接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直接经济联系,这种情况知道改革开发之后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不具备实施城市经济区划的空间基础和条件。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经济区划政策的目标和方法。开始重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而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划分影响最大。“七五”计划提出要在以往经济协作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伤害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和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发展以省直辖市为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十一五”计划中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将7大城市群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大纲中。

二、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存在的问题

经济区划分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国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由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节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不再是过去单一孤立的发展阶段。若干大城市地区互相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组成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向外围地区拓展,城市与城市外围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都市区,城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密集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我国城市经济区域一体化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城市经济区划方案或多或少

存在着被行政行政区划束缚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追逐各自地方利益,忽视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赢效果,不顾经济区的整体利益。现有的区域合作模式,比如论坛,联系会议都没有得到制度保障,使区域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仅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同时合作的地方政府之间大都是平级关系,彼此独立的行政决策使区域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没有刚性的约束制度,经济区域合作自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基础层次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深入研究,全国性的区划方案大都是以分析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考虑,所以在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发展。缺乏中小城市研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区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成为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协作特点,对市场经

济要求体现不够,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指导,城市经济区被动朝向指定方向发展,导致经济区的地域性和经济协作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我国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也给区划研究和区划方案的提

出带来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很多,但理论之间缺乏共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方案之间彼此无法互相说服。

三、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

城市经济区划在国外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很多国家成为区域统计的标准体系。国外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分为以都市区划分和以都市区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划分两类。而城市中心的划分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加拿大,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城市化地区为中心。三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以就业区为中心。

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都是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交通状况来确定城市核心,然后通过经济联系寻找与中心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通勤时代,通勤指标易于获得,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目前国外对于经济联系的衡量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通勤指标。也有很多过久认为商品流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联系,但是由于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不是作为研究经济联系指标的首选。城市经济区划中设计通勤区,就业区的划分一般由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来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区和都市区的划分由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参与进行,同时大学学者和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区划分工作中。区划主要要于社会经济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分析。

四、城市经济区系统的框架

城市经济区划的作用对象是城市经济区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区的概念,特征是合理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组织的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区是功能区的一种,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从而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协作关系。功能区内地区间相互关系往往都有一个城市在主导。经济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占统治地位,此时贸易流动不发达,在广泛的范围内分布着一些小城镇,影响范围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很弱,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此时各个城镇各自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并无真正意义的区域经济存在。第二阶段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地域分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与生产力开始在利

益的驱使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流动,地区之间开始出现劳动分工,谋求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区域开始形成。地域较好,有足够优势的城镇开始发挥其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中心城市依靠周围中小城镇吸取劳动力以及生产原料,今儿扩大发展。此时经济区处于中心集聚阶段。第三阶段随着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强,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外围地区不仅以它的资源支持原本形成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开始分担中心城市溢出的功能,进而促进外围地区的新发展。第四阶段,外围区域逐渐发展并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区,单一中心城市逐渐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多中心城市,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分担,城市之间有明确分工,谋求最大利益的城市经济区。因此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是由中心城市及围绕其运作的相对稳定的外围地区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与之等级层次相对应的吸引和辐射区域,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城市群。越是大城市,其影响范围就越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可以与其他城市经济区产生交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对比其层次低的城市具有吸引作用,低等级服务业以及分配到的资源也比高等级城市分配到的资源低。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等级从属关系的城市经济区等级系统,低一级的城市经济区总是从属于与高等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中,城市经济区系统也因此形成一种纵向联系,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结构。在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区,以各省会为核心,在其吸引范围内集聚的若干中小城市群形成的第二层次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内个组成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原有的小城市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区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再到多种的转变。经济区内的城市得到不断发展,各自的职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使经济区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区进一步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区由小到大,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五、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建立在对城市经济区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下。因此城市经济区的城市核心和功能一体化决定了城市经济区功能一体化原则和中心性原则。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缺乏对话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缺乏基础性研究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划。因此城市经济区划原则为:功能一体化原则、中心性原则、边界原则、自下而上的原则。

(1)功能一体化原则

城市经济区的功能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联系,而经济联系又带动空间上的联系。功能一体化原则具体表现为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分工与协作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自与对城市中心性的认识。中心城市利用其集聚效应对其外围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并吸收利用外围地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而外围地区通过接受中心城市溢出的产业,发展自身,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结构。区域分工与写作原则是在于强调地区之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利用每个地区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促成利益最大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功能一体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都市群已经成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枢纽性的关键作用。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三大都市群。而其他

地区的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东部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东部城市群功能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阶段。而中部地区基本正在进入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正在出现城乡相互交错,界限模糊的形态。并向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但中部城市群存在部分省会城市首位度偏高,其他城市地位不够突出的现象。西部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小城市为主,主要是地级市城市呈孤岛式发展,城镇之间联系较小,辐射能力弱,核心城市偏少。

(2)中心性原则

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的中心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在功能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划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联系的枢纽。枢纽地位使得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汇集于此,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这是城市经济区划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二是中心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区的发展,城市经济区的中心必然要经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

(3)边界原则。城市经济区的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区的界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存在过度地带,处于边界的地区具有多重归属,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的画出具体界线。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方案都没有给经济区划分明确的界线,都是以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命名。而另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应该划分界线,并且与行政界线保持想通,并可以根据经济联系的现状对行政区界线进行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不是一条明确的线,而是一条过渡带。过渡带的大小受中心城市影响力的约束。现实当中一个地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的干扰。中国的经济区划受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下,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济职能从行政区分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行政经济一定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某些区域适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做一些可操作的尝试。

(4)自上而下原则

我国的经济区划由于资料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的共识,使得我国过去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对话的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对方。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的问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区划一般都是以行政基本但与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城市经济区划分的过程一般都是根据城镇化人口规模标准选择中心城市,并确定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单中心城市经济区。然后根据单中心城市区的不断反战和相互作用,形成多中心城市经济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城市经济区划。

参考文献:

[1]刘本盛著 2009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2009 中国软科学

[2]沈雪潋著 2012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西南财经大学

[3]王婷婷 著 2007基于非覆盖理论的综合经济区划研究2007西南交通大学

[4]周一星 张莉 著 2003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2003地理学报

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甘南城市;改进的熵值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56-02

甘南牧区城镇发展历史过程可简单总结为:发轫春秋战国时期,奠基于西汉建立之后,转型于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在青藏高原的崛起。由于该区的城市体系建立在生态脆弱敏感而生态价值巨大的甘南高原,所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该区生态的可持续性有重大的影响,对拉动该区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一、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地域空间单元的运用,其核心是“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的发展观”。强调城市发展的公平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追求理性又有节制的发展,既不能抑制发展又不能盲目发展,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持续利用,使城市生态进入良性循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1]。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在参考目前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结合甘南城市发展演化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立了由表征发展力、持续力和协调力的26个指标组成的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见表1),这26个指标大部分涵盖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系统,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真实情况。

(二)评价模型选择——改进的熵值法

如何有效地定量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定量方法的选取。据统计,目前可采用的定量方法有10大类约1000个评价模型,如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现有研究成果证明,改进后的熵值法更为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估[3]。改进熵值法的主要计算步骤:

1.由于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纲单位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可公度性,所以,首先应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指标同度量化处理办法如下:

二、评价结果

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获取性,本文以2000—2005年作为评价的时间区域,并选取了26个评价指标来进行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价,按照改进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赋权结果见表2,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甘南城市在2000—2005年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曲线(见图)。

三、结论

从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指标赋权的结果可以看出,权重大于或等于0.04的指标有10项,其中,表征经济发展属于经济系统的有4项,表征教育卫生属于社会系统的指标和表征生活环境质量属于环境系统的指标各有3项,由此表明,在甘南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系统最为重要,因为经济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能为城市各项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应不断提高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功能和城市基础设施以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环境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同等重要。

从甘南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2000—2005年期间,甘南州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处于不断的上升趋势。发展力和持续力的变化趋势有较高的相似性,呈稳步上升趋势,这种趋同现象说明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财富并提供物质基础,使其进步得以实现;同时,社会进步又为经济发展积累知识并提供智力支撑,使其发展得以保证,两者之间是良性互动的,这与区域开发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相一致,也与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也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何潇,李清,童殷,等.重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4).

[2] 王舟英,益希卓玛.甘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J].甘肃民族研究,2004,(24).

[3] 雷霞.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理论学刊,2007,(77).

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4

1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1.1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反映层面定义, 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基于科技进步, 由生态 (资源和环境) 、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 并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复杂系统。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4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 统一于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这一整体。该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条件, 以保护海陆生态系统平衡为基础, 以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为核心, 以追求社会持续进步为本质, 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 并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理想人居环境[1]。

1.2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

根据上述定义, 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内涵。

1.2.1 以人为本

人是城市发展的组织者和调控者, 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城市居民的全面发展。因此, 衡量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是城市能否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需要, 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2 协调发展

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还要强调以科技进步提高海陆统筹效率, 确保海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3 资源持续利用

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海陆资源的统筹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海滨城市应对有关的港口、航道、生物资源和其他空间资源等进行合理的利用与管理, 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城市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对海滨的开发利用不仅不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和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 反而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

1.2.4 公平体现

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目标。海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包括城市资源分配的代内和代际公平, 缩小代内贫富差距, 消除城市贫困, 并努力改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 提高所有人的住区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还要以代际公平为目标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湾资源, 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2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提出后, 国内外学者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及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众多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中, 以下几大理论是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2.1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资源永续利用理论的认识基础在于, 认为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否可以被永远地使用下去[2]。在这种背景下, 学者们开始探讨资源的永续利用并产生了相关理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无论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都面临着量和质的“瓶颈”。不可再生资源已接近或部分超过其边界阈值;可再生资源也由于人类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导致其可再生能力受到严重损害, 从而限制了利用的可能性。

2.2生态承载机制的水桶理论

水桶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 又称为短板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 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 “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 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 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 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水桶理论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城市这个大系统中, 资源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供应与索取;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关系表现为容纳与排放。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其发展的核心目标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可以建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水桶模型, 其中城市环境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可以比作水桶的桶壁;城市资源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比作水桶的桶底;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比作水桶里装的水。那么, 在城市这个水桶中, 经济发展的效率和社会发展的质量,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优的环境条件, 也不取决于桶底最丰厚的资源禀赋, 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差的环境条件和桶底最稀缺的自然资源。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在保证资源环境自身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实现人类经济社会高效发展。如果人类经济社会超出了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 水桶中的水要么从桶壁流出, 要么从桶底漏出, 永远也不会盛满。

2.3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人类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同时又与地球系统的其他子系统 (如,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角度看, 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人类系统和地球系统 (包括特定自然资源和特定自然环境地) 之间的协调关系, 人类系统和地球系统都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所以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 如果人类系统和地球系统是相互协调的关系, 则系统将呈现有序状态, 社会经济将可持续发展, 否则系统将出现无序或混沌状态, 社会经济将不可持续。

2.4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的认识基础在于: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 人类一直把自然 (资源和环境) 视为可以免费享用的“公共物品”, 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并在经济生活中把自然的投入排除在经济核算体系之外[2]。

当存在外部性时, 社会资源配置低于帕累托 (最优) 效率;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 (最优) 效率。外部性 (主要指负外部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生产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产权不明晰、交易成本太高、环境资源难以定价。通常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主要有3种:一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强制性管制手段;二是以经济为杠杆的选择性经济手段;三是以道德为准则的引导性教育手段。

2.5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致力于探讨财富 (包括自然财富) 在代际之间能够得到公平分配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世界银行 (1995年) 的财富标准, 财富包括自然资本、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自然资本指自然界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资产, 如环境的净化能力、各种环境的生态功能及各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 (含知识和技能) , 以及培育相应知识和技能在教育、科技、营养方面的投资;人造资本指通过人类劳动所形成的物质财富。

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认为实现由自然资本、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的社会财富的代际转移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财富代际公平分配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标准, 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 弱可持续发展。

当总资本量不减少, 但不考虑资本结构即不考虑各类资本各自量的变化时, 国家或区域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

(2) 中等可持续发展。

当总资本量不减少, 同时考虑资本结构即各种资本 (尤其是自然资本) 都有一个下限, 资本存量不能低于这一下限时, 国家或区域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状态。

(3) 强可持续发展。

当总资本量不减少, 同时各种资本 (尤其是自然资本) 都不能减少时, 国家或区域处于强可持续发展状态。

2.63种生产理论

3种生产理论流派的认识论基础在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中物质的流动是否通畅并构成良性循环, 并且把物质的流动分为三大“生产”活动, 即人的生产、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 致力于探讨三大生产活动之间和谐运行的理论与方法[2]。3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构成一个整体, 物质在这个环状结构中循环运动。如果任何一种物质在这个系统中的流动受阻, 都会危害世界系统和谐运动与持续发展。反过来或者可以说, 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取决于物质在这3种生产之间流动的畅通程度。

3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拓展城市空间的同时,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可反映该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前景和所在区的环境承载力, 代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能力;其标志主要是对可再生资源的维护和抚育,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能力。尤其是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是:产业绿色化, 更关注生态和社会效益, 如无污染环保型和环境友好型等;产业柔性化, 即产业结构的组合关联性强, 产品多样、产品周期较短、市场多元化, 是具有弹性的产业结构;产业高科技化,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创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3.2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获得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投资的增加将会引起更大的乃至数倍的GDP的增加。港口经济是指由港口运输业及依托港口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 也会极大地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有数据显示, 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的经济贡献为1∶5, 提供就业比值为1∶9, 如, 德国汉堡港每10万吨吞吐量 (件杂货) 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为428.8个, 天津港每万吨吞吐量创造GDP的贡献约为120万元, 对地区就业的贡献为26人, 宁波港每增加1元产值, 就能为宁波市带来89.6元的社会效益[3]。

3.3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 增强科技对海滨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

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和人才素质对城市经济竞争与发展起决定作用, 现代城市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科技人才和技术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增强科技创新对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带动作用,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通过改善软硬环境, 吸引外部资本、人才、科技资源;促进当地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高度重视培育城市科技转化能力, 激发大中型企业科技人才活力和创造力, 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向联合;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 深化教育改革, 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能, 以提供适合地方需求的各层次人才。最终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势发挥、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研究与开发潜力的支撑, 实现海滨城市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3.4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

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 社会、经济、生态目标的均衡;强调发展过程的整体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

3.4.1 持续利用海洋资源

目前, 资源的价格低导致的资源滥用与资源价值的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要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树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 认识到未经人类劳动参与或尚未参与的交易、天然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必须正视资源的区际差异和资源的代内公平, 重新调整和建立资源流转机制, 增加新的原则 (补偿原则、资源市场原则) ;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与资源的代际公平。

3.4.2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实现环境成本内化

要充分认识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和造成危害的持久性, 认识到人类自身导致环境破坏后环境的滞后性, 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预警研究。实现环境成本内化主要有以下手段:① 政府的环境管理与监测手段, 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 对环境资源进行价值评价和核算,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 制订环境收费手段。② 企业建立生态化管理 (清洁生产, 开发运用环境技术, 生产绿色产品加强绿色营销) 。③ 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普及环境教育。政府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主体, 通过管理机制、环境政策体系、环境信息公开化机构、保证环境质量。公众则树立环境意识、环境参与意识和环境监督意识。

3.4.3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原则, 是环境友好型经济, 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和环境财产的价值, 确立了新型的资源供应渠道。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主攻方向有:企业内部通过清洁生产、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等措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与耦合, 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一、二、三产业内部及产业间的资源高效利用和耦合, 实现区域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当前, 循环经济的发展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 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 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

摘要:海滨位于海陆板块交接地带, 资源、环境、经济具有独特的生态、人文、经济价值。文章基于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探讨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海滨,城市,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郭培章.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研究 篇5

摘 要:城市社区旅游是继乡村社区、古村落社区旅游之后的又一社区旅游形式。城市社区旅游突破了以往局限于风景区、度假区的旅游观念,是拓宽到城市各个社区之中的一种旅游理念。作为一种新型城市旅游产品,城市社区旅游是中国城市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战略路径。以城市社区为探讨对象,从旅游者、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三方面分析了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必要性,从地脉要素、文脉要素、人脉要素、文化主题性要素,分析了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资源条件,并浅析了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和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社区旅游,城市社区旅游,资源条件

事实上,早在1978年美国政府出版署出版的美国国家旅游政策研究总报告中,社区旅游就被定义为“人们离开其家庭所在社区去往其他社区的旅行活动”。1979年美国学者De Kadt首次倡导社区旅游(community tourism),引起社会对社区旅游的广泛关注,社区旅游逐步成为旅游学科研究的热点。在我国,社区旅游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以阳朔、丽江、大理等旅游社区为典型代表,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社区开展城市旅游活动的资源条件,探讨了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模式和基本对策。

1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必要性

1.1 城市社区旅游的界定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空间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概念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旅游的概念核心是“社区+旅游”。社区旅游所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开发思想,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相比,社区旅游的对象不仅包括景观和环境,还包括社区本身;它的开发目标,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优化;开发原则上从社区互动、社区进化和社区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开发行动;在居民关系方面,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力量。

城市社区旅游是实现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途径。通过对上述社区、社区旅游等基础概念的理解,本文的城市社区旅游定义可以概括为以城市社区为载体,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为实现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所开展的一种旅游产业活动。它既是城市旅游中的重要产品形式,又是城市旅游产业空间组织和发展的重要模式,且当地居民的参与是其重要特征。

1.2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必要性

开展城市社区旅游,一方面,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了解异地文化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1.2.1 城市社区旅游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人情味最浓的行业之一,旅游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情感或精神需要。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少。而情感交流的实现恰恰又必须依赖于人际交往这一动态的手段,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为中心的社区旅游的提出则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这一方面的需求。其次,社区旅游满足了人们了解异乡人民的生活动机,例如很多国际旅游者到我国旅游后,普遍认为:中国的古老文化和名胜古迹令人欣喜,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更令人陶醉。再者,城市社区旅游的提出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需求。在国内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旅游者的生活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时空分割产生了特定意义上的“距离”及“不可及”,文化憧憬和追求便由此产生。

1.2.2 是促进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越来越明显,社区作为城市旅游资源的载体,更有利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为旅游业提供了设施保障。另一方面,依靠社区的积极参与支持,城市旅游发展能更顺畅和高效。社区旅游的开展通过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直接接触,使文化之间的直接传播和交流成为可能,有助于增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很顺畅,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无论是城市服务功能及服务设施的完善,还是城市管理及服务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

1.2.3 是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

社区旅游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可将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使旅游开发更能为当地居民接受。

首先,经济上的直接受益,弥补了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项调查表明,有49.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经费缺乏,经费不足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而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建设。通过发展旅游,形成旅游消费,从而使城市社区在经济上直接受益,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

其次,社区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有力地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感,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依托旅游主题的社区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社区本身的品位和人气,同时也带动了其周边地段的环境改善和地价升值。不断强化整个城市的价值和凝聚力。

最后社区发展旅游,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2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资源条件分析

我国城市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社区旅游发展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文化源于生活,社区文化就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正是这种社区文化,表现出了一个城市所特有的风貌,各社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是发展城市社区旅游强大的资源优势。

2.1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资源优势

2.1.1 地脉要素――城市社区特有的地脉优势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6

鄂尔多斯;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27-02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十年保持在20%左右,被国内理论界人士称为“鄂尔多斯经济现象”。

一、资源型城市的困境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性,资源型城市也就有了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另外,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缺乏,“廉价”的资金和劳动的投入所建立起来的城市其城市化水平极低,除了承担粗放式的能源开采职能之外,还承担地区经济和政治中心的职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导产业的衰退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为了这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鄂尔多斯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现在虽然还没有到资源枯竭这种地步,但我们可以预见到早晚有一天它的资源会用完,所以,是时候考虑其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了。

二、鄂尔多斯市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金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发展速度超越了GDP增长速度。鄂尔多斯的金融体系正逐渐向多元化、层次化发展。五年来,在原有的金融体系基础之上,鄂尔多斯市先后引进了招商、交通、包商、浦发、华夏等一批全国性大银行。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将鄂尔多斯市列为全区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计划把鄂尔多斯市打造成中国西部的金融强市。“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的金融总量、金融人才、金融技术等都要有突破性发展。总之,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必然是鄂尔多斯金融业的“黄金期”。

根据2009年的数据,鄂尔多斯电力、煤炭、冶金、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工业增加值中,能源行业占比达81.1%,其中煤炭开采业实现增加值626.1亿元,占比高达60.7%,而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还较小,贡献相对较大的行业有电力8.1%、化学工业6.6%、石油加工及炼焦4.2%。此外煤炭就地转化率也不高,约为12%,其中10%用于燃煤发电。

另一方面,从鄂尔多斯市的金融资源配置来看,银行贷款主要集中于煤炭、电力、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此外,信贷方式运用单一,信贷投放过分依赖于抵押和保证等传统担保方式。根据2010年3月末数据显示,鄂尔多斯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余额975.5亿元,其中保证、抵押贷款766.3亿元,占比为78.6%。缺少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信贷创新模式,一些处于发展初期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较少,较难得到信贷支持科学摆布生产力。

三、对鄂尔多斯市的建议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抓住鄂尔多斯金融发展迅速的大环境,发挥金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持作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高效农牧业、节水农牧业、避灾农牧业,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打造能源重化工基地,优化工业布局,积极打造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促进资源的多次转化和循环利用。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整合煤炭资源,提高机械化、正规化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力推广先进节能降耗技术,使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上下游产品有序联结、多层次利用转化增值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倡导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3.改变“赶超战略”的发展思路

进一步转变以GDP为核心的发展观,建议财政收入应逐步调整为以消费型增值税、财产税、营业税等为主。明确政府职责,以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本地群众为中心。鄂尔多斯作为生态脆弱的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要转变以单纯开发能源资源、发展高耗能产业作为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应鼓励本地群众走出去就业,避免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诸多矛盾。

4.建设和谐鄂尔多斯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的问题,逐步使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深入开展文化创建活动,建设西部民族文化大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高度关注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赵海东.资源型产业集群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陈长民.西部金融结构现状与优化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1).

[3]何德旭,姚战琪.政策性金融与西部大开发[J].金融研究,2005(6).

[4]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篇7

一、传统PCA方法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已知评价样本有p个指标, 这p个指标构成的p维随机向量为x= (x1, x2, …, xp) ′。对x做正交变换。令y=U′x, 其中U′为正交阵, y的各分量是不相关的, 使得y的各分量在整个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容易解释, 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从y的主分量中选择主要成分, 剔除对经济过程影响微弱的部分, 通过对y的主分量的重点分析, 达到对原始变量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

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的关键是求主成分, 其工具是协方差矩阵。由于协方差矩阵易受指标的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经常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使协方差矩阵变成了相关系数矩阵。但在消除量纲与数量级影响的同时, 也消除了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信息。由于原始数据中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各指标变异程度的差异信息, 由各指标的方差大小来反映;另一部分是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程度上的相关信息, 由相关系数矩阵来体现。标准化使各指标的方差变成1, 消除了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因此从标准化的数据提取的主成分, 实际上只包含了各指标间相互影响这一部分信息, 不能准确反映原始数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所以必须改进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方法, 均值法方法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

设有N个被评价的对象及p个指标, 原始数据为 (xij) n×p, 各指标的均值为undefined, 均值化就是用各指标的均值去除它们相应的原始数据, 即:

undefined

均值化后, 数据的协方差矩阵V= (uij) n×p的元素为:undefined, (2)

由 (1) 式子可知:undefined

将 (3) 代入到 (2) 可得:

undefined

(4) 式中sij为原始数据的协方差。特别地, 当i=j时:

undefined, 其中

undefined

均值化前, 反映各指标相互影响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均值化后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这就证明了均值化处理不改变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矩阵的全部信息都在相应的协方差矩阵中得到了反映。均值化处理后的协方差矩阵不仅消除了指标量纲与数量级的影响, 还能包括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 因此在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做综合评价时, 应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处理。

二、城市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城市是个由资源、经济、环境、人口、社会与科技六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 子系统协调发展才能达到整个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城市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指标因子的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合理性以及可得性等原则。根据城市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建立了城市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见表1) 。

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权重的判断矩阵如表2。

得出权重undefined, 并且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设城市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为D, 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科技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值为F1, F2, F3, F4, F5, F6, 则有:D=0.1065F1+0.1436F2+0.0690F3+0.2559F4+0.2559F5+0.1691F6

三、实证研究

根据《哈尔滨市统计年鉴》 (1992-2001年) 及其它有关资料, 根据前述的改进PCA评价模型, 对哈尔滨市1992-2001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得出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子系统和城市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D值, 见表3:

参考文献

[1]梁苓.主成分分析法在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2, 32 (5) :763-768.

[2]Twining C J, Taylo r C J.The use of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 to model data distributions[J].Pattern Recognition, 2003:217-227.

[3]Baudat G, Anouar F.Feature vector selection andprojection using kernels[J].Neuro computing, 2003:21-38.

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特大城市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和商业贸易中心, 掌控着全国的货币流通, 商品与资金的流动与周转, 其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截至2009年底, 我国已经拥有人口达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 人口逾400万的超大城市39座;其中,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座重要的坐标性城市的人口均已超过1000万。特大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由此凸现出来:稠密的人口、同构的产业、匮乏的资源以及拥挤的交通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规模。所以, 从传统的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理念中寻求突破, 探索特大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的新议题随即提上日程。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了该组织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创举性的战略新视角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同年, 我国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总提领。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必将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一、我国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地位

城市是经济赖以生存的载体形式和条件之一, 特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的核心, 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支柱作用。

首先, 特大城市是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在西方的区域经济学中, 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卓越的显著地位。虽然, 我国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发展历程较为短暂, 但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占据较为突出的地位。如辽宁的首府沈阳,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其经济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越来越强, 现已发展成为整个东北行政区域最大的经济中心, 不仅引领着东北三省经济的蓬勃发展, 更为毗连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其次, 特大城市是中国重点经济区的核心支柱。我国的特大城市都是位于中国 (省际) 首位或者前2-3名的城市, 其领先的科学水准, 高级的人才素养, 雄厚的要素聚集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无不烘托着国家重点经济区的中心指导地位。如环渤海经济区, 作为国家重点经济区, 它不仅牵动着河北乃至北京的经济发展动态, 而且是我国港口贸易经济的重要输出源。该经济区的依托支柱就是身为特大城市的天津。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以武汉为首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及以重庆为龙头的长江上游经济区。

最后, 特大城市是我国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城市的经济结构是掌控城市经济功能发挥程度的咽喉, 同时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先决条件之一。在城市不断自我建设、修复与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特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变迁, 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城市经济结构未来的走向。例如产业区位空间结构的转换与变化。

二、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大化, 然而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如人口高速膨胀, 交通持续拥堵, 房价居高不下及居住环境每况愈下等, 都为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归其要点, 主要有几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 我国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一五”计划起, 就将工业发展列为振兴经济的龙头, 致使我国的特大城市多是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依托而壮大。然而, 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 传统工业已经跟不上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步伐, 究其原因, 归根结底就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产业的组织协调程度低下;产业资源的短缺与过剩共存;产业技术设备功能落后;产业的地区同构现象明显。

其二, 我国特大城市的所有制结构单一。从历史沿革的历程来看, 我国经济一直秉承所有制为基础, 多种私有制并存的发展机制, 由此产生的所有制单一不变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桎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特大城市的国有企业不断加大力度深化改革, 力求调整自身多样化, 然而, 其庞大的市场比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非国有经济成份的注入, 这种特大城市所有制结构单调匮乏的局面改观甚微。 (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6》,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06版。

其三, 我国特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发挥不充分。城市的经济功是指在地域经济中所承担的经济中心的任务并由此发挥出来的效能, 其中, 以集散功能作为先导, 生产中心功能作为基础, 服务功能是条件, 创新功能是动力, 管理功能是保障。它是城市发挥一切职能的前提。就中国的特大城市而言, 其集散、生产中心、创新功能发挥得较为充分, 而服务和管理功能则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直接制约着特大城市经济功能不遗余力的发挥, 进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其四, 我国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建不完备。我国特大城市在发展初期是以“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为指导, 以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总体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 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石, 是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决定性因素, 其与城市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度。所以, 我国特大城市这种基础设施的落后与经济活动主题的建设在空间上相脱离, 并加之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的远远不足, 一并把城市经济的发展拉入到了困窘的“瓶颈期”。

三、我国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第一, 实施知识经济战略, 实现经济内涵式增长。知识经济简言之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发展之后而迅速崛起的一种富有新兴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形态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构建知识经济体系, 保证经济的内涵式增长, 不仅是实现我国特大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需求, 更是解决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要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搭建全面的公用信息平台,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完善的后台环境;另一方面, 特大城市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 加强教育及科研人才的培养, 实现高科技人才服务高新产业的格局,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第二, 实施市场机制战略, 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我国于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 从此, 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历程。实现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有效运转, 必须要有完备健全的市场运行法则作保障, 从而促使市场自发开启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市场机制, 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来看,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情况严重不平衡, 沿海区域相对规范, 内陆区域则相对还落后, 建立以完备健全的市场机制为指导的特大城市势如破竹。首先,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机制, 完成政府职能向群众倾斜的有型转变;其次, 要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 为社会的弱势生活群体提供实际到位的保障体系;再次, 要制定完备的激励机制, 鼓励私营经济体进入市场, 打破国有经济体的统治地位, 以达到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总之, 建立以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优化配置与协调互助为基础的良性市场机制是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前提。

第三, 实施生态环保战略, 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我国特大城市由于长期一味追究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忽略了随之而来每况愈下恶劣的城市环境。这一现状给特大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难以弥补的损失, 如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 投资环境恶化导致的资金外流等。在这种威胁之下, 寻求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平衡点, 建设生态城市, 对于实现特大城市经济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生态城市, 就是一种经济和社会自然协调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城市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特大城市生态化已经成为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因此, 要构建我国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不仅要对特大城市传统老化的产业采取择优保留的战略方针, 更重要的是对人口、资源、交通和通讯等方面加以严格的治理与优化。

第四, 实施分权管理战略, 实现经济规范化增长。随着城市研究问题的发展与深入, 城市规划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决定着城市的资源配置, 结构优化以及公共秩序等衡量城市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城市管理正是城市规划中一项重要议题, 是指按照国家政府机关的部署要求, 地方政府通过财政, 税收等行政管理手段,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口密度、生活的物质精神环境等进行合理而周密的管理。然而, 特大城市本身由于其资源集聚度高, 城市多功能化等特点, 决定了其复杂而混乱的管理环境。因此, 实施分权管理对于特大城市是极其重要的。分权即权力由掌权机构向外流动和转移过程, 包括政府内的分权和政府与社会的分权。政府内的分权即体现在地方政府对特大城市直接管理的高效性与垂直性;政府与社会的分权则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与街道办事处等社会机构管理职能的相分离,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权力界限模糊而引起的政社不分的混乱局面, 提高特大城市的管理效率, 引导其经济走向一条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左正, 聂小桃, 胡锋, 李浩强.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J].城市观察, 2011 (02) :158-166.

[2]李勇.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李向荣.论特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变迁[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05) :48-50.

[4]WTO与都市经济圈的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11) :37-43.

[5]朱斌, 曹艾莉, 郗小林.试论中国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社会对科学的影响, 1996 (04) :3-16.

[6]李向荣.论特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变迁[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05) :48-50.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9

1 城市燃气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某市的城市燃气供应中主要有天然气和液化气两大种类, 由于该市的天然气工程发展比较晚, 计划将城市中所有的液化气管道全部改造成天然气管道。从目前来看,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 液化气是主要的城市燃气供应形式, 由于这种燃气的供应在城市中有很多的销售点, 所以在城市中发展比较快。并且这种燃气的供应具有简单、投资比较小, 回报比较快等一系列优点, 这也是液化气在城市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燃气的缺点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 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

2 对于城市燃气设计应该做好燃气规划

2.1 规划原则

在总体的城市规划思路的统筹下, 根据城市发展的资源、能源相关政策, 综合考虑城市总体发展的原则上, 因地制宜, 重点发展利用天然气。各地都应该着力提高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供应中的比例, 在确保城市居民天然气供应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工业用户。将城市管网进行统一的规划, 也应该遵循着分步实行的原则进行。

2.2 对于气源进行规划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 天然气相较于液化气是具有很大的优点, 所以城市燃气的设计应该着力展开天然气的研究。也就是说在进行燃气设计以及管网的设计时主要是展开城市天然气的设计, 还应该提高城市的管网改造, 将液化气管网进行改造。同时在中期的建设中, 以天然气为主要的气源, 采用分区分片的设计。在一定区域内逐步的推进燃气管网的建设, 在一定的条件满足后可以建立统一的城市天然气管网。

3 城市发展与管网的矛盾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的增加, 对燃气的使用也在快速的增长。在城市中会存在大力发展用户的同时城市燃气管网的设计不能很好的适应用户需求的现象。比如说存在的管网管径太小, 对于用户并没有完全的覆盖等,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天然气的用户使用时有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的, 同时也增加了管网的建设以及改造费用。所以在对城市的燃气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3.1 在以后的设计中对燃气管网与用户终端进行匹配

目前我国的设计现状是受到以往的规划思路的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用户进行逐一考虑, 这样也就限制了燃气供应能力的发展[2]。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用户终端的燃气压力比较低, 对于用户的需求无法满足;用户终端没有燃气管网;用户终端所设计的燃气管网管径较小, 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等。

3.2 实现天然气管网设计的跟踪布局

对于城市天然气的管网进行设计应该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总体布局入手, 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燃气管网的整体布局, 所以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天然气管网的改造以及更新速度应该确保跟得上。要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提高天然气管网的设计建设工作, 为广大的市民服务, 同时还可以在城市燃气供应中占得先机。

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燃气设计工作

4.1 对于管件以及管道材料的选择

燃气设计工作的材料选择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整个工程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相关的选材工作时应该注意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成熟工艺以及技术, 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稳定以及可靠, 如果必须选择一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应该在使用之前对相关的材料进行一定的性能测试, 根据相关的测试结果对管材进行合理的判断, 展开相关的模拟实验, 相关的实验应该是由专门的组织进行评价和审查, 确保检验结果的合理可靠[3]。

4.2 提高管网设计的安全系数

提高安全系数就是为了保证系统的高效、平稳的运行, 保证在管网运行的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对于城市燃气的设计来讲,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站场到输气管网, 在系统运行的各个部分都有可能发生燃气的泄露或者其它事故, 这就要求在进行管网的设计以工作中满足设计规范的同时提高设计系数。在管网系统中, 可以适当的通过增加管壁厚度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5 结语

天然气对于城市能源供应来看是比较重要的, 对于城市的燃气规划确定天然气的使用是能够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城市规划, 做好相关的燃气设计研究工作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先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燃气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17:99.

[2]裴树仙, 周英超.城市燃气规划设计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2:307.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篇10

一、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后, 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沃尔特等学者认为, 应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循环利用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托曼 (Toman) 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保护资源的两种途径, 一是建立最低安全标准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贵任;二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得失。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 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 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学者们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方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和环境保护产业:促使城市更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兰产业;提倡绿色消费;实施绿色商标产品工程;提高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率;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实行可持续商业行为市场化。

综上所述, 国外学者大多从城市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城市步入成熟期后, 出现了贫富差跪拉大、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等外部性问题, 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国家城市决策基本上是遵循“先发展、后整治”的道路发展。

二、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 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远流长, 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古代思想家认为人是宇宙自然演化所生, 人与万物一体, 同属自然界。如《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从这种思想出发, 得出了人要与万物为友, 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结论。《礼记·中庸》还主张“参天地之化育”, 即参与自然创造和养育万物的进化过程, 而不是以欲天役物的态度去征服自然, 甚至破坏自然。

(2) 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周易》说“生生之谓易”, 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孟子说“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就是说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 而且还要扩展到爱护自然环境, 珍惜自然资源。

(3) 主张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 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吕氏春秋·义赏》云:“竭泽而渔,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蔽而田,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4) 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孔子曰:“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卯粮寅吃”、“急功近利”, 而倡导“远谋近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造福子孙万代。

上述可持续思想虽不能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日而语, 具有朴素性、萌芽性、零散性等特点, 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中国的传统和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代观念是一致的——即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可能的选择和自然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2. 中国现代的可持续研究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 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是: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 有利工作, 方便生活, 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 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近几年, 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为贯彻实施《中国2 1世纪议程》, 分别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伴随着可持续发展实践工作的开展,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生态城市不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 也涉及城市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一—自然”的复合系统, 某市香格里拉游园的景观规划方案很好的反映了这一点 (如图) 。通过把城市进行系统动态模拟, 得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问题, 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布局问题, 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解决这些城市问题, 就须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向可持续发展方向演进, 应进行城市生态系统调控。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定义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 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从微观上而言是城市的结构、功能、规模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非可持续到可持续的变化过程;从宏观上而言是城市由“觉空”演变、“质空”演化向“时量质空”进化转变的过程。张新生等从城市系统演变的角度出发, 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时空复合的反馈—调控过程, 并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北海城市空间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 城市如何发展, 是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已被人们所认可。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 在各自领域研究的基础上, 加强相互间的交流, 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研究方可能认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理论, 可以有助于我们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判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进行城市规划和更新, 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这些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卢新宇: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中州建设[J].2000年第3期, P11~12

[2]熊国平: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研究, 1998年第4期, P15~18

[3]王建国, 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 建筑学报[J], 1997, 7.P8~12

城市集中供热制冷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制冷;可持续发展

供热、制冷是与能源和环境紧密相连的行业,其中,长期以来居民一直依靠煤炭、煤气等;伴随着空调的发明,人们开始利用电能进行供热、制冷,带来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于城市而言,城市居民的不断增多,居住环境的不断簇拥,城市的运转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来满足居民的供暖制冷需求。为了有效的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进行集中供热、制冷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北方城市而言,城市的集中供暖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对于武汉等中部城市而言,夏秋炎热时间长、冬季也存在一定时间的低温期,如何做好集中供暖制冷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武汉为例,分析我国中部城市集中供热制冷的可持续发展举措。

一、集中供热制冷相关理论

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城镇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城镇公共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供热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系统,特别是对于冬春季寒冷期较长的北方而言。

二、集中供暖制冷的意义

供暖和制冷无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不管是煤炭、煤气、石油还是电力,同时还会带来环境的污染。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城镇进行集中供热制冷,存在着多方面的意义。

(一)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 对于供热来说,逐渐由煤炭、石油燃烧到了煤气、电力相对清洁的能源,但是都将会消耗大量的消耗;制冷主要依靠电力来进行,其电力消耗也来源于煤炭、水力以及风力发电。零散供热制冷,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热量和冷气的流失量,因此,进行集中供热制冷将有效的降低热量和冷气的流失,减少能源的消耗,特别是在煤炭、煤气以及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的状况下,进行集中供热制冷将是一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二)有效的减少环境的污染 供热制冷带来能源消耗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当下,我国城市还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的燃烧来供暖,而电力也主要来自煤炭发电,因此,我国供热制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环境的污染。集中供热制冷,将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量,进而实现环境污染的降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新型能源的开发 供热制冷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能源的消耗,集中供热制冷在促进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的情况下,也会促进国家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推广,改善我国能源利用的不合理状况,增加水力、风力以及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三、武汉市集中供热制冷现状

早在1998年,武汉市就开展了实施“冬暖夏凉”工程课题研究,提出要以已有热电厂为热源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集中供暖制冷工程。该工程不仅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可实现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促进节能减排。近年来,武汉市加快了集中供暖制冷的推进步伐,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燃气空调和地源热泵为辅,其他供暖制冷方式多元互补的态势。目前,以热电厂(青山热电厂、武昌热电厂和关山热电厂)为热源的集中供热制冷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如融侨华府、友谊国际、星海虹城等约20万人),天然气中央空调用户达20多家,服务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群光广场、蓝天宾馆等约4万人),地源热泵供热制冷面积约400多万平方米(香榭里花园、奥山世纪城等约8万人)。此外,还有约6万户居民安装了分户式采暖系统。享受多元化集中供暖制冷的人口超过40万人。总体上看,武汉市集中供暖制冷工作在整个长江流域城市中处领先水平。

四、武汉市集中供暖制冷的建议

(一)科学编制集中供暖制冷规划 为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切实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和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武汉市已开展全市集中供暖制冷发展规划的相关研究。规划范围主要为武汉市主城区及国家级开发区,规划时限为2013—2020年。该规划将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政策、形势、市场和资源等情况,坚持按照“政府倡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多元发展”的原则,研究提出武汉市集中供暖制冷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工作、规划布局和政策意见,为全市开展集中供暖制冷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可行规划依据。

(二)研究制定支持性政策 在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合肥、无锡等地先进经验,研究制定武汉市集中供暖制冷管理办法,明确集中供暖制冷工作主管部门,推进集中供暖制冷规划与建设、规范经营管理秩序、确保设施维护与管理等方面措施。研究出台煤(天然气)热价格联动、冷热联供价格优惠、分时错峰用热优惠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集中供暖制冷工作发展。

(三)建立能源资源保障体系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湖北省的支持,确保各热电企业所需的能源资源供应。二是支持武汉市热电企业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深化合作,力争武汉市热电企业直接从中石化和中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网中直接下载天然气资源,不占用武汉市天然气配额。三是加快武汉市煤炭储备基地建设,争取早日形成武汉新港煤炭储备基地年吞吐量1000万吨、储备能力300万吨标煤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武汉市能源保障能力。

(四)协调热源合作联供 热源间的协调联供是保障集中供暖制冷的重要措施。建议由武汉市政府出面,与国电、华电和湖北能源集团等企业沟通协商,学习借鉴无锡等地先进经验,研究建立武汉市江南地区热源联通联供和利益共享机制、搭建统一监控调度平台,共同保障江南地区稳定供暖制冷。

(五)合理制定供暖制冷价格 理顺供暖制冷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制定供热价格是顺利推进供热工作的重要措施。应综合研究供热成本、税收及企业利润,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考虑用热计算方式(按面积或按流量计算)和阶梯供暖制冷价格等因素,科学地制定供暖制冷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制定供暖制冷价格。

(六)促进能源高效清洁利用 在发展集中供暖制冷的同时,也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污水能和地源热泵等多种供暖制冷方式。在管网覆盖不到、不能实施集中供暖制冷的区域,可根据当地光照条件、水文地质等实际情况,采用太阳能或地源热泵等方式实施供暖制冷。在污水处理厂周边区域,可考虑利用污水热资源,采用污水源热泵进行供热。

参考文献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2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在1990年以前,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还不到2%, 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量快速增加, 垃圾的成分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生活垃圾当中的有机成分明显增多, 垃圾堆放与简单化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变得日趋严重。

直到目前为止, 卫生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依然是最为主要的处理垃圾方式之一, 虽然伴随着填埋技术的发展、具有核心技术的卫生填埋场的建立, 但是全国各地大量出现的填埋垃圾的渗透问题, 同样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处理垃圾方式的存在的弊端性。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 从2001年到2007年, 全国垃圾无害处处理率在这7年年间有波动变化, 但是总体呈现增长的发展趋势, 从58.2%上升到62%, 垃圾无害处处理率不断提高, 但是于城市垃圾平均每天70万吨的生产量来说尚满足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客观要求。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垃圾卫生填埋的角度来讲, 基本上垃圾是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到城外自然填沟、填坑的原始露天堆放方式, 同时填埋方式带来成千上万公顷的土地被侵占, 再加上卫生填埋需要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完全处理垃圾的目的, 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城市垃圾处理的客观要求

(1)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生产量

1. 减少商品包装、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厂家越来越从商品复杂的包装上吸引消费者, 虽然过度的包装能够给厂商带来更多利润, 但是这种商品却华而不实, 除了美观之外不能产生任何效益。简化商品的包装从一方面来说可以为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 最重要的是减少因为商品过度包装而产生的生活垃圾。

一次性商品的大量使用, 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对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提高一次性商品的价格, 甚至禁止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将会降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2. 普及垃圾分类、废旧物品重新利用知识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推广居民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 将是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重要方法, 比如荷兰经过垃圾分类收集之后, 垃圾的清运量就减少了35%。

(2) 推广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果告诉我们, 耗费长时间的垃圾处理办法做终却是伴随着土壤、大气、河流的污染而结束。面对资源环境的客观要求, 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推进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将可以分为2个方面:

1、卫生填埋技术保证无害化处理实施

2、焚烧处理技术推进垃圾无害处理

(3)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虽然城市垃圾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但是垃圾却有着实现资源化处理的价值, 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 严峻的发展问题, 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具有绝对的重要意义。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最主要的做法是将可再利用的资源实现物质回收, 从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纸张、玻璃、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资源来看, 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陶建东王修川.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与发展循环经济之思考[J].循环经济, 2009年.[1]陶建东王修川.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与发展循环经济之思考[J].循环经济, 2009年.

上一篇:开放与自主下一篇: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