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研究

2024-12-03

城市研究(精选12篇)

城市研究 篇1

1 城市品质相关理论概述

1.1 城市品质的定义

城市品质是反映城市内在精神的品位和反映城市内在本质的质量的统一体。城市品质既有它的外在形象,也要有它的本质特色;既有它的质量设施,也要有它的个性品位;既需要城市外在的高质量,也需要城市内在的高品位。

城市品质的建设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自然物质环境品质和社会人文环境品质整体优化。城市的高品质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健康的生态、富裕的生活、发达的经济、和谐的社会、丰富的文化、高效的管理。

1.2 城市品质的内容

城市品质可分为自然、经济、生活、文化、管理等五大类。

1.2.1 自然品质

提升城市品质的前提是自然品质的提升,强调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自然品质也可称为环境品质,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自然生态环境;二是人工环境。自然品质的提升即是创造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实现城市发展适宜人居的目标。

1.2.2 经济品质

提升城市品质的基础是经济品质的提升,强调经济增长的效益。经济品质是一个城市在经济领域上的综合表现,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原动力。经济品质的提升,经济发展要求实现注重点从量到质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2.3 生活品质

城市品质提升的最终目标是生活品质,强调社会建设的和谐。生活品质的提升,即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4 文化品质

城市品质提升的灵魂是文化品质,强调城市发展的内涵。提升城市品质,要让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打造拥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社会关系的文明理想城市。

1.2.5 管理品质

城市品质提升的保障是管理品质,强调城市政府的行政效率。管理品质的提升,是为了构建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通过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办事高效的政府,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市民营造优越的生活条件。

2 赣州城市品质的现状分析

围绕自然品质、经济品质、生活品质、文化品质、管理品质五个方面,对赣州100位市民和100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资料分析赣州城市品质的现状。

2.1 赣州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效,总体竞争力需提升

2011年,赣州市坚持加快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市财政总收入180.3亿元,增长40.5%,增幅创历史新高,居全省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创2005年以来新高,达到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000元,增长13%。但工业生产回升基础不牢,投资保持加速难度加大。此外,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游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2.2 城市外在形象认可度较好,古城保护需加强

中国八景文化发祥地的八境台、江南最大的石窟寺通天岩、因辛弃疾而闻名的郁孤台、全国唯一的宋代砖城墙、洋溢宋代人文气息的古浮桥等,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赣州旧城区。赣州赢得了“宋城博物馆”的美誉,成为江西仅有的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市民对宋城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加强,对城市大环境认可度高。游客对来赣州旅游满意度较高。新改造好的文清路人文风情一条街,可作为“宋城博物馆”的前厅。但调研中,市民对古迹保护、城中村整治关注度高。

2.3 城市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仍需进一步提升

赣州城市环境的改善,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近年来,赣州中心城区及章江沿岸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将章江南岸景观带和城市中央公园相连,对原有绿化带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重新定位,将沿江堤岸整合成多样、协调、精致的多功能绿色空间。但从具体公共场所和居民生活场所等小环境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一些支路和背街小巷的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2.4 精神文明建设颇有成效,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加强城市文明环境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有了较大的提高。市民和游客对赣州的文明环境予以肯定。但部分市民的文明素质不高、法规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进取和创新精神,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2.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但城市服务设施需完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发展的重心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满足了民生需求。但市民和游客认为城市功能性设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便之处反应最多的是“看病难”和“缺少体育锻炼场所”。一些社区的基本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 赣州加快建设品质城市的路径研究

根据城市品质本质内涵特征,突出赣州自然环境的优势、发展质量的提升、社会民生的改善、历史文脉的传承及发展机制的转变,为提升赣州城市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3.1 强化自然基础,提升自然品质

以突出赣州的宋城形象为中心,保护和建设明古城墙景观,突出赣州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风格,维护赣州“全国卫生城市”的良好形象。树立生态为重理念,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赣州成为环境优良的绿色城市,生态安全、健康的宜居城市。

3.2 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经济品质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支撑,也是经济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结合市情,赣州应重点发展钨新材料、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应围绕做大做强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整合各种农业发展资金,致力于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中介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赣州经济发展的聚宝盆。赣州应因地制宜地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互动双赢,让灵山秀水流“金”淌“银”。

3.3 改善社会民生,提升生活品质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卫生公共资源,继续完善医疗保障、惠民利民医疗、城乡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四大体系,切实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全覆盖的政府助学体系和全民教育体系。稳步提高居住水平,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重点,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切实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

3.4 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质

发挥赣州宋城文化内涵丰富的优势,充分展示赣州“宋城博物馆”的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使赣州成为有较强文化竞争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秉承赣州历史文脉,妥善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充分挖掘赣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资源。塑造新时期城市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5 转变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品质

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健全民主,完善法制,畅通民众参与渠道,提升赣州城市管理品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政府主导、增强活力的原则,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部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盛世豪,包浩斌.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升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J].科学发展,2009,(06):51-58.

[2]王卫东.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质——基于宁波市的实证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01):69-73.

[3]胡迎春,曹大贵.南京提升城市品质战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06):63-70.

城市研究 篇2

《柳州城市研究》由柳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管,柳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是柳州市城市(含五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科技推广、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和宣传柳州市建设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本刊致力于宣传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方针政策,报道柳州城市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发表相关领域的理论文章与研究成果,对城市发展建设献计献策,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广大专家学者、城市建设工作者和广大市民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一、开设栏目

本杂志开设有城市建设、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园林绿化、建设论坛、建筑技术、绿色节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宜居城市、企业管理、住房保障、生态柳州、政策研究、公共管理和历史记忆等栏目。

二、投稿须知

1.本次征稿篇数100篇,征文作品文字-5000字为宜。来稿不收费,不退稿,作者自留原始稿件,来稿如获采用,即付稿费200-500元。

2.稿件一律要求原创,所投文稿,文责自负。

3.截稿时间:3月30日。

4.投稿方式:电子版稿件发至

lzcsyj@163.com并注明“征文投稿”字样;联系电话:0772-2866722;来稿须详细注明联络方式、作者单位、邮编、手机、电话等个人信息;上门投稿(电子版)地址:柳州市八一路77号八楼《柳州城市研究》编辑部,邮编:545001。

紧凑城市理念下城市设计方案研究 篇3

关键词:紧凑城市;设计方案;区域协调

中图分类号:TU984;X16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68-0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型经济的迅速兴起,城市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中尤为重要的因素。城市化的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还有城市人口的激增问题。人口激增所带来的土地资源骤减、城市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已经成了现代社会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种背景下,必须放弃原有的粗放的发展模式,转而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因此,便提出了紧凑城市理念,即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城市生活空间的同时,也为现代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紧凑城市概述

在地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激增已经使得土地资源变越来越紧张。怎样以最小空间的土地和资源容纳最多的人口,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当中的主要课题。紧凑型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可以缓解城市蔓延和无序发展现状,实现资源集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各大城市的发展规划理念当中。

紧凑城市理念最早是在19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被提出来的,现代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出了一种紧凑、多样的城市空间。

而紧凑城市的初步原型是在中世纪所呈现出来的,中世纪中的城市呈现出高密度、适宜步行以及在文化方面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在之后的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美国、欧洲以及澳大利亚开始对各种紧凑型城市概念和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大力倡导。在这种紧凑型城市社会规划当中,主要解决的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之下带来的城市竞争力、私人交通以及城市蔓延所引起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公平对弱势群体的高度重视度这单个方面的问题。

紧凑城市理念当中的内涵,提倡紧凑城市政策,这样在最大限度的使得低密度的城市从社会、经济以及环保的角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此种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可以使得更高密度和混合用途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人们对于小汽车的依赖程度,社会交往的机会也不同程度的得以提高,创造出更加适宜步行和具有包容性质的公共领域[1]。

2 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及弊端

2.1 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的城市当中,部分城市已经呈现出“摊大饼”的发展趋势,城市当中的土地利用模式变现为粗犷的外延模式,集中表现在近些年的“开发区热”,在“开发区”当中的建设是以无限制低密度的向外蔓延的方式来进行建设的。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激增也给城市的交通道路和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可以看出城市当中小汽车的激增数量和大规模的道路设施建设共同导致了城市蔓延现象的发生,如果并对其进行大力控制,城市无限制的蔓延将会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当中出现,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产生的弊端

这种以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以及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给城市的空间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弊端。首先,加剧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低效开发,城市受到粗放发展的影响,使得中国现在的城市空间呈现出无序的状态,在全国的183个城市当中,其中有40个城市要建造城市CBD,盲目地向国际大城市看齐。加之城市中的开发区建造的数量庞大,经常会出现闲置的现象。在一些沿海的城市当中,资源的环境压力也相对较大。其次,对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地区城市间的发展不协调,也就是说呈现出东部的发展要明显高于西部的发展现状;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这个是由于资源的垄断和行业配置的特点决定的,在加上市场的因素,会形成典型的城市膨胀现象,而中小城市则严重的发育不足;城鄉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方面,并且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人口和产业分布的不均衡,在各地政府中,对于各类产业园和城镇地区都保持了足够的关注度,但是对人口聚集和外来民工的落户却没有保持足够高的重视度,造成了产业和人口分布的不均匀。而后加剧了城市城市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在传统的粗犷的发展模式下,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发展的平衡性,忽视了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使得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被打破,城市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最后,加大了城市的膨胀速度,在一些大城市和行政中心当中,各种资源都向其靠拢聚集,导致了近些年的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用地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城市空间也在不断的蔓延,造成了城市当中的膨胀病现象[2]。

3 紧凑城市理念下对城市的规划的相关建议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当中,首先政府需要为实现紧凑城市发展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制定有效的政策将紧凑城市的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规划的设计当中去,有效的推动城市向紧凑型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的同时,还要保持城市的环境问题,维持社会的公平。在我国,城市的中心地段,大多都是属于历史遗留下的核心地带,在这种基础上,对于中心地区的稀缺性都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低价太低的地方应该进行适当的避免,一些公共设施和开放的空间规划设计都应该避开城市的中心地段。与此同时,在城市当中的近郊地区,一些政府经常会经过招商引资来吸引投资商的投资。在我国的紧凑新城市当中,较高工薪的阶层依然是住在城市中心的,工薪阶层则会被排挤到离中心区域相对较远的地区,造成了社会的平衡。紧凑城市的理念,对于居民往往是陌生的,居民对于紧凑城市当中所提倡的生活呈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如果切实的利益收到损害的话,对于紧凑型的城市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要实现城市的紧凑型设计规划,就应该对各方面进行协调,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利用合理的生态手段为人们创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其次,还要对城市当中的空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各种污染物对城市当中的污染。

为了缓解城市当中的资源紧张现象,应该采取节能减排的方式,在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提倡“偿还原则”,并且在城市的空间规划设计当中提倡紧凑型的城市布局和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最大限度的缓解能源紧张的现象,对城市当中的单体建筑的能源优化设计要采用节能建筑,大力提倡新型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在消耗少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4 结 语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紧凑城市的理念应该以渐进的方式来向各大城市当中进行大力推广,在推广的同时还要协调好城市发展、城市经济产业发展转型以及居民对此的认可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到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城市当中的发展做进一步的引导,最大限度的有利于紧凑城市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菁菁.紧凑城市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

[2] 张昌娟,金广君.论紧凑城市概念下城市设计的作为[J].国际城市规划,2009,(6).

“中国范式”生态城市研究的展望 篇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过, 21世纪将会有两件大事影响人类的进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目前, 世界人口年增长量的88%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世界人口约85.4%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 (按照联合国2008年7月数据和HDI指数估算) 。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是关系到35亿人和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2/3的[1]一项全球化战略。生态城市的发展既是发达国家在经历逆中心化之后城市复兴的重要策略, 也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生态压力下迅速实现城市化升级的重要出路。而回顾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不少生态城市, 值得反思的是:究竟是什么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社会的普遍认知水平已经达到并接受中国必须发展生态城市, 还仅仅是一场以“生态之名”的轰轰烈烈的城市营销秀?

二、世界生态城市发展阶段及类型

第一阶段:概念形成期1970—1992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中, 指出生态城市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 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Richard Register在生态城市艺术中提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纲要, 并由此导致了1990年伯克利大学的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在此期间, 生态城市主要停留在概念阶段, 试图将城市规划, 交通, 住宅开发, 经济发展, 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性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整合和思考。

第二阶段:概念发展期和雏形期1992—2005

1992年联合国地球峰会的召开并签署21世纪宣言可以视为生态城市发展第二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在此阶段,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全球快速蔓延并有大量城市进入了实施阶段。库里蒂巴由于其整合型的公交系统成为生态城市的最早现代模型之一。这一阶段侧重改变工业化城市的弊病, 并为一些新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施平台, 可视为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雏形期。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2005至今

2005年以来, 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和生态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逐渐成为全球在城市政策和规划方面的主流语汇之一。生态城市便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球迅速蔓延, 一些具有高度政策导向性的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生态城市, 例如克林顿气候行动计划 (克林顿基金会和C40气候领导者集团) , 欧盟生态城市计划和世界经济论坛的Slim City知识交换行动计划等。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实施性和技术转化性。[4]

三、研究方法综述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上来看, 生态城市的研究多集中于1) 生态城市理论, 历史和方法的研究2) 生态城市案例和技术研究和3) 生态城市定性定量的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1) 类研究对于规划学科内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相对成熟, 并提出了大量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和整体性的操作思路。吴志强提出建立“包括以检测、评价、预警、案例整合而成的Integrated System of Urbanization Monitoring, 简称CISUM。”[5]来引入生态学系统方法。但是在整体框架之下, 如何与生态学及经济学的学科交融及其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借鉴和整合不多。2) 类研究在国内外都侧重于政府主导型的新城市开发, 而往往忽略了生态“老”城/区的研究。这显示了对于生态城市这一问题认识的局限性, 其根源在于生态城市理解上缺乏共同标准。3) 类研究往往集中在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等子系统出发, 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和定量 (社会学实验认为专家咨询评价的结果并不明显优于其他群组) 信息, 结合城市规划来评价和反映生态城市的内涵和衡量生态城市各子系统的状态、动态和实力。[6]仅从城市规划的定量规划指标比较出发,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评价, 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势, 且往往容易得出较优良和乐观的评价结果, 却容易忽视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行机制和累积效应。

四、中国式城市化对生态城市研究的特殊挑战

据联合国估计, 截至2010年, 全球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非城市人口, 其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化速度世界第一。目前, 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是中国的城市居民, 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 有四分之一在中国;到2030年, 中国的城市居民将从6.2亿人口激增到约10亿人口。[7]

众多学者都指出了中国城市化的根本性特点:陈秀山指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 是二元结构下推进的城市化;黄亚生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是户籍的城市化;城市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往往导致土地的城市化远远大于人口城市化速度。

中国城市化带来的特殊挑战在土地制度、劳动力结构、人口老龄化、资本配置、资源利用方式、环境生态、空间集聚等社会的诸多层面不断展开的同时, 众多学者也认识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8]生态城市的研究应当将规划设计——生态——社会——经济四个学科进行整合和协同发展。因此,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应当充分关注以下三点。

1. 生态城市的研究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基于传统生态学观点的传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城市环境内通过相对短期的控制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亟待转变。生态城市的发展必须摒弃生态学发展已经被论证为错误的结论和方法。

2. 生态城市的研究方法必须强调长期性和科学性。

长期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将可以改善以换届制政府为主体的短期决策推动性, 避免社会资源的重复浪费, 为制定动态化的规划提供定性定量的科学依据。3.生态城市的研究方法必须强调本地性。在国际理论的平台上, 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入手寻找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化之路。

五、结论与讨论

在中国打造具有范式意义的生态城市具有明显的优势:国际理论研究的参考和借鉴、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后发优势、相对快速的决策系统、文化开放性、城乡规划法规制度、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带来的新产业和新技术的支持和依托等。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的研究劣势:本地化基础研究的严重缺乏、历史数据的齐备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城市化的长期性和沉积性问题不够关注、满足生态城市发展的居民行为模式尚未形成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结果如何, 中国的城市化作为本世纪重要的人类生态进程之一, 为了自身和全球的和谐发展, 其生态城市化的过程必将成为“中国范式”。

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研究网络, 既需要区域生态及其承载地的大尺度研究也需要小至绿色建筑体系中的详细节点设计, 透水性地面和暴雨管理等技术层面的支持。国内外在生态学界与城市规划及其相关学科的整合性研究仍处于发展期, 架起生态学和规划、建筑学科的桥梁, 建立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生态城市的推广和理论发展必须建立在长期有效的科学研究之上, 而只有长期性的综合研究才能逐步解释生态系统的累积效应和相关性, 才能体现“生态”的时空特性。生态城市的含义不仅仅在于减少非可持续发展, 有限的提高环境质量的表层, 而是全面提高生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需要通过规划平台综合生态学, 社会学, 经济学等跨学科专家和学者的智慧。既需要科学的解释和论证也需要具有想象力的假设和创新, 更需要各专业人士了解到城市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和长期效应。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范式及其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项影响着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研究, 更是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 生态城市的深入研究亟待获得社会的认识和大量基础研究支持。

注释

1[1]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0.129:p.239-250.

2[2]沈清基,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1998:同济大学出版社.

3[3]黄肇义, 杨东援,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 2001 (1) :p.8.

4[4]Joss, S., Eco-cities:a global survey2009.Sustainable City Vi:Urban Regener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2010.129:p.239-250.

5[5]吴志强, 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展望.城市规划学刊, 2008 (1) :p.7.

6[6]吴琼, 王如松, 李宏卿, 徐晓波,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生态学报, 2005.25 (8) :p.6.

7[7]Somik Lall, H.G.W., An Eye on East Asia and Pacific--China Urbanization Review:Balancing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Spatial Inclusion., 2010, The World Bank.

城市研究 篇5

摘 要]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在建设城市品牌中,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围绕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指出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品牌 建设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区域竞争,将以文化论输赢。”在建设城市品牌中,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优秀的品牌是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目标受众在接受了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同时选择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在建设品牌时,文化必然渗透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品牌就是一个将文化精致而充分的展示过程;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文化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品牌更有内涵;品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

一、城市品牌——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概念

今天,城市品牌日益成为城市最宝贵、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品牌价值不仅在于其能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声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成为其潜在的消费者,还在于其持续不断地创造新价值、新财富的巨大潜能。随着城市品牌在推动城市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城市品牌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并与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并驾齐驱的现象。

城市品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概念。文化是城市品牌识别固有的一面,它是城市品牌的主要动力。城市品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产品,城市品牌的精神力量是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灵魂。城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城市品牌上的城市精华,又是渗透到城市品牌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城市品牌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空间,相应的也是市场空间,而市场的核心是消费,消费的本质内涵是文化,人们在消费品牌的同时,也在消费着文化;城市经营品牌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城市的消费者接受了品牌,也就接纳了文化。城市品牌蕴含的文化只有与城市的消费者所属的文化相适应、相一致,才能得到消费者对文化的认同,才能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

二、文化力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益迫切,一个只能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城市是缺乏凝聚力的,一个平庸得毫无文化特色的城市对于具有现代化心理的人来说是无法认同的。因此,城市品牌建设的作用在于人、城市、文化三者的互动,形成一个多变的体系,呈现出人造城市、城市造人,人造文化、文化造人,城市造文化、文化造城市这样一个互为作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机体。在城市经营中,树立“文化资本”的观念,打造城市品牌,将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1.城市文化有利于强化城市居民意识,增强城市品牌的向心力、凝聚力

城市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 是由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 因而人们对其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文化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并起到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作用, 进一步促使城市文化深入人心, 强化市民的服务意识。一个好的城市品牌对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鼓舞作用,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例如,在我国,多少年来,人们传

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苏州和杭州的自然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而苏州和杭州很少有人嫌弃本市而想外迁的,这就是因为有了“人间天堂”这个品牌而大大增强了凝聚力。通过富有个性的城市理念传播,城市文化建设及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会把市民的精神凝聚到城市发展这一中心上来,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并进而营造出人人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气氛,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深圳的“拓荒牛”形象就极大的增强了深圳市民的城市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深圳特区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城市市民的生活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一座城市的市民生活素质,反映和表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一般说来,市民生活素质包括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是否健康的生理、心理和道德,是否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生活素质决定了市民所具备的视野,也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总体文化品位的高低,这一切都是构建城市品牌的关键要素。显而易见,要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质,文化建设在其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这既依赖于普遍有效推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依赖于总体性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为居民的智力成长和知识底蕴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同时也能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提升。

文化在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生活素质的同时,还大大有助于强化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塑造城市文明风气,影响城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城市品牌的凝聚力,以文化凝聚人心, 陶冶市民情操,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使城市居民积极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

2.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品牌的定位,丰富了城市品牌的内涵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均加大了了绿地花园、喷泉广场、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只有城市文化这种深层次的底蕴,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首要标识,只有从市民的生活风俗、审美情趣、生活理想、精神崇尚、行为方式、处世态度等方面才能把握城市的内在脉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独特的自然景观,新颖的街道布局,以及它的外在特征对于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价值,但是,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真正给人们长久品位的还是建筑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都在深入的研究本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品牌来展现出来。例如上海市就以外滩丰富多彩的建筑、繁荣的商业和逐步崛起的金融业为内容的品牌形象,展示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色。美国的洛杉矶则以好莱坞电影、篮球和知名的大学构成了它的城市形象,体现了它的品牌独特性。

城市品牌的树立应该要有出色的产品和产业来烘托和支持,培育知名的文化产品来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因此,需要积极扶持城市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来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名牌产品带动城市品牌形成,品牌产品与城市品牌相互提升、相得益彰。以文化精神为依托的产品,不仅能给人们以直接的物质享受,同时也给人们提供精神的营养,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独特的城市精神、地域文化。较之一般的产品而言,它具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成为特定城市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依托。如巴黎以时装和香水成就时尚之都这一品牌,汉诺威亦无以伦比的国际会展业成为世界会展之都,维也纳则以文化艺术产业发达的音乐之都著称于世,法国里尔市2004年8月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的称誉,宜宾五粮液、绵阳长虹、青岛海尔等都已经成为知名产品带动城市崛起和城市品牌塑造的典型。

3.城市文化增强了城市品牌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现代城市文化对城市周围的地域,对其他城市具有很强的文化辐射作用,其文化的内容和风格可以辐射、感染、影响其周围群落,乃至整个区域的文化,促进整个文化的发展繁荣。城市文化的辐射性有利于城市品牌的传播。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城市的形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条件, 人员的流动带动了跨地区文化的传播, 使城市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向四周辐射,这是城市品牌作用于外部的扩散力。好的城市品牌必然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越丰富,认同性越大,其辐射力也就越强,相应的其吸引力也就越大。如广州作为商都,商贾云集,游客络绎不绝,不仅带来了异地文化,更传播了广州的城市文化,使广州“商都”这一城市品牌闻名全国。城市文化能大幅度提升城市品牌的亲和力,有助于提高目标受众对城市品牌的社会记忆,以及对城市的偏好和信任,也就是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城市品牌的资产价值。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可以使一个城市具有鲜明的形象,使人们了解它,在脑海中形象化它。可以使得这个城市在某一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够具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外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

(1)有助于吸引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已经证明城市要想一直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其关键在于城市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是人才,因为人是创造和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技术和资本为人的能动力的发挥提供技术和资本支持,而这些的实现,主要是城市的独特性——即城市文化的发展和保持。城市文化是否开放兼容、是否适宜创业发展、是否让人们安居乐业成为城市能否吸引人才的关键。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的城市,必然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对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2)有利于吸引外资。中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城市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城市建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招商引资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对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吸引和聚集能力是城市能否引进外资的一个关键。公司选择投资城市,除了考虑区位经济的辐射能力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城市文化对投资带来的风险。文化开放、兼容的城市将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和跨文化管理的难度,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名气,也有利于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兴业。

(3)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到外地旅游,说到底是为了感受不同背景下的人文风光,体验一种异质文化。当代社会,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已纳入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旅游业的发展要么以自然景致取胜,要么以人文景观见长,即便是前者也要适度注入人文内涵。可见文化特色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利用文化因素发展旅游城市品牌,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凡是旅游业搞得好的城市,都有良好的城市品牌;相反,如果城市形象不佳,即使拥有最好的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很难吸引游客。

三、结语

城市研究 篇6

一、城市听觉识别系统概述

最早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是从企业品牌识别系统引入的概念,最初的企业识别主要是从视觉上进行企业形象的识别,是以视觉化的整体一致性塑造和营销企业品牌,其目的是使企业品牌在受众中获得高识别度,后来从单一的视觉识别领域扩展到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即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三要素。同样,在最早的城市形象规划设计中,注重城市自然或环境等带来的视觉上的审美体验一直是关注的重点。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对人的感官体验所带来的综合全面的城市形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形象识别体系的要素也开始得到深化和拓展,城市五感识别中的听觉识别系统,因为可行性和可控性强,也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持,逐渐被认知和推广,但国内外对城市的听觉识别系统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对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研究多处于实践应用层面上。

城市听觉识别系统(Audio Identity System)简称AIS,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城市理念、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五感中最主要获得感知外在世界信息的是视觉,来自听觉的信息量仅次于视觉,是第二重要接受信息的渠道。随着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中对非主流感官的重视,城市中的听觉识别系统设计也开始受到关注,听觉识别被认为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一座让人向往或记忆尤深的城市不仅要“有色”,还要“有声”。

城市听觉识别系统旨在以听觉传播力为感染体,将城市理念、城市精神、城市特色转化为声音符号,建立统一的听觉形象,把标准化、系统化的有声语言传播给大众,表达城市个性,增强城市品牌竞争力。城市听觉识别系统打造需要立足于建立规范系统的“城市声语”机制,目的在于以独具特色的城市听觉识别形象唤醒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在对外宣传中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赢得外界的好感和认同并提升城市知名度。人是感知城市的主体,而人们对城市的感知也是全方位的,从最初的感受到逐渐的认知到最终所形成的记忆,均源于“五感”的直接感知,而城市中是否拥有和谐独特的声音景观,也直接关系着人们对城市的评价与认可。

二、城市听觉识别的内容及设计

听觉感知系统的建立,主要通过“借物传声”进行设计,正如清人张潮《幽梦影·听声》所言:“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生此世耳。”人们在生活中形成了不同时令、地点及环境的听觉习惯,这种生活中的声音美以季节交替或日复一日的存在形式构成了并影响了居民日常的声音欣赏品味的“声音景观”,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声音总是无处不在、无刻不有,随时随地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具有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的部分。

城市的声音从声音产生的声源上主要分为自然声和人工声。

自然声包括自然现象声(风雨声、雷电声等)、流水声(喷泉声、瀑布声、溪流声、潮水声、涧声、泉水声等)、动物声(虫鸣鸟叫声、狗叫声等)、植物声(风吹树叶声、风吹草声、落叶声等)、风声等声音,这些自然界的生态声音构成了优美宜人的自然声音景观。

现代城市大多提出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对于远离自然,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从心理上有着亲近自然的情愫,城市中真实的生态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蝉叫声是构成生态城市的基调声音,在城市听觉识别系统中除了注重保护已有的城市自然生态声音,还可以通过人工设计打造城市自然声音景观,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丰富、强化自然声景,如安装声音装置,适时“补声”。

城市听觉系统规划应注重树林和植被的保护,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打造,还利于风声、雨声的传递,从而丰富城市的自然声音,而且能够为各种鸟类和昆虫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丰富城市的生态声音,实现城市的鸟语花香的氛围。同时,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开发也应引起重视,例如防治水污染,沿水系打造休闲景观带或滨湖公园,注重水景观的打造,从视觉、触觉、听觉打造多重的亲水性的感官体验。

人工声主要指人自身活动产生的声音或人为制造的声音,如公共场所的音响广播,施工现场机械作业声,行驶中的交通工具所发出的声音,也包括街头巷尾的生活声、吆喝声以及进行了专业设计的城市音乐声等。

对城市声音识别系统的打造,首先要挖掘城市特色的声音,特别是具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意义的声音,如传统器乐声、戏曲、民歌、地方口音等。像地方戏曲、说唱艺术等具有地方特色传统表演,是城市独特个性的体现,对它们的传承与保护是保持城市魅力的关键。这些声音可以应用于特定历史文化声景区,如纪念性的园林空间、庙会举办地等特色地域,在城市听觉系统规划中应重点保护此类声音,防止地方特色声音的消失。

在人工声音的打造上,要根据声音感受主体的感觉,对城市空间中的声音进行扬长避短的规划和管理,如对乏味厌烦的工地施工的机械声和马路上的汽车鸣笛等噪音进行管理和控制,为居民营造舒适的声音环境,而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以悠扬轻柔的音乐声为背景,创造生活休闲声景区,舒缓的音乐往往让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使公共空间的休闲氛围更加浓烈,使人们达到缓解压力、放松休闲的目的。

三、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整合

对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建立,可以从城市声音名片设计、城市空间的声音识别、城市声源管理三方面来规划整合城市的听觉识别系统。

(一)城市声音名片设计

nlc202309051531

城市可以通过设计整体的听觉形象,增强城市的声音识别性,统一规范对内和对外的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名片声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市名、市歌和城市口号以及城市声音标识的建立。

市名是城市听觉体验的首要元素,市名是否能够给人们留下清晰、深刻、持久的印象,直接影响其对外界的吸引力,因而市名同样需要声音曲调设计或商标音乐的辅助,通过语言和音乐的结合使人产生对城市形象的独特联想。

市歌是城市听觉识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体现城市差异性的最佳声音形象,对城市内部宣传可以使城市居民产生凝聚力,对外易于城市精神理念的传播,是城市形象代表性的识别标志之一。

城市口号是与城市定位相结合,集中体现城市独有品牌价值的战略性沟通语,通常在各种宣传媒介中反复使用,城市的听觉形象不可忽视城市口号的作用,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变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城市口号不仅可以以视觉形式呈现于各种媒体与宣传手册上,还可结合城市背景音乐,采用标准男女声朗诵的方式,进行听觉传播,深入人心。

城市音乐标识与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图像LOGO功能相类似,听觉识别系统中同样需要声音LOGO做为音乐商标,安置在城市重要宣传载体之中,以其专有性和唯一性,体现城市独特的听觉形象。城市音乐标识是一支较短的特别曲调或者声音序列,可与城市的视觉LOGO等值,若能配合使用,更能让受众清晰地辨别它的品牌归属。还可将声音LOGO嵌入政府网站、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广播或城市新闻联播之中,作为背景音乐,以鲜明的声音形象,给听众留下深刻持久的记忆,瞬间产生城市联想。

(二)城市空间的声音识别

城市的听觉识别可以根据城市空间功能区分为生活景观听觉识别、商业景观听觉识别、公共空间景观听觉识别。

1.生活景观听觉识别

生活声景常与地域文化、市民性格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市井生活之声为例,如做饭的锅碗瓢盆声、孩童嬉戏声、下棋声、闲聊声、洗衣声、浇花声、狗叫声等构筑了城市街巷的独特风景,在城市生活景观听觉识别系统打造中,可以通过城市行为理念中的市民公约,对居民在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声音进行要求,营造和谐声音环境。

2.商业景观听觉识别

商业声景是由商品生产和销售而产生,如路边小贩的叫卖声、商品装运声;商店或超市促销广播、市井大排档及夜市中的吆喝声,构成了热闹非凡的商业景象和氛围,城市商业声景的丰富与否,客观上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度。

3.公共空间听觉识别

上文中提到的城市声音名片可以作为城市背景音乐,可以用于城市公共场所如公园、动物园、广场、火车站、文娱场所等的音响广播,统一城市音乐形象,强化城市听觉系统的识别性。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公交、出租车可以被视为城市移动的宣传载体,在车载广播、报站提醒中应用城市背景音乐,使城市听觉系统更充分地体现出一致性、唯一性、可识别性。

4.城市人工声音的延伸应用

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延伸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城市发言人的声音:重视城市发言人的声音,其声音要与城市形象相统一,要具有感召力和吸引感,使本地居民和外界公众感受到亲切感。

单位电话彩铃:城市各政府单位电话彩铃可灵活设计,体现城市文化、城市理念和品牌态度,保证声音质量的舒适度,在每次拨打电话的时候,都能为城市做一次宣传,是展示城市听觉形象的“城市声音代言人”。

单位信号音乐:单位的上下班(学校上下课)提醒音乐同样可采用城市统一的声音LOGO延伸设计。正如兵团城市沿用部队统一的“起床号、开饭号、熄灯号”,也是传播和强化城市声音形象的重要途径。

这些经过统一规范设计的城市声音,固定用于城市的政府部门和城市内外宣传的声音标识,最终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城市形象声音识别标志。

(三)城市声源管理

在不同的声音环境中,人们会对声音产生不同的感觉,城市在听觉系统的设计中还要规避对人体或人们的生活产生损伤的不利因素,如对重工业区的机器声、施工现场的作业声、交通工具的鸣笛声、闹市的喧闹声等噪音声源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如利用声音“掩蔽现象”,创造引导性的声音景观,合理规划城市声音空间,通过向市民和企业普及噪音知识,通过各种宣传和法规手段规范声源秩序。

在城市听觉形象设计中,有意识地规划设计“听觉场所”,维护城市原生态的听觉系统,保留城市传统的听觉环境,设计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声音,在城市声环境的打造中,积极地改善不适宜的听觉环境,改造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不利声源,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声音环境,打造特色的城市声音景观。

参考文献:

[1].李兴国等.北京形象:北京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S)及舆论导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2].赵庆海、费利群.论城市形象建设中听觉系统的运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3].谢荣幸、包蓉.景观设计中自然声景的营造方法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2.

[4].向志强、周阳乐.听觉logo的界定与导入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

(责任编辑:李利)

城市研究 篇7

从本质上讲, 城市管理执法应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无论是湖北武汉城管“鲜花执法”, 向听劝商户献花, 城管队员执行“卧底”任务, “换位思考”深入了解商贩们的实际情况, 江苏漂阳市别桥城管中队“微笑执法”尽忠职守;还是广州赤岗城管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掐女商贩脖子”, 陕西延安城管暴力执法, 发生在湖南临武城管致瓜农死亡事件。这些都或多或少反映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 社会化管理要求提高, 特别是城市 (镇) 管理工作提档升级。一些民生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 制约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及和谐城管的构造。带着如何构建和谐城市管理问题, 我和有关人员先后赴襄阳市、武汉市、湖南攸县、山东昌邑等地考察学习。现就如何构建和谐城市管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宜城市城市管理基本概况

1.1 基本概况

宜城市城市管理局于2002年3月由原市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基础上成立, 城管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七个大盖帽管不住一个戴草帽”的问题。根据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 2007年11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在宜城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工作, 宜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城市管理局合并办公, 负责全市市容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

1.2 基本现状

2015年来, 特别是宜城市开展治理违法建工作即“治违风暴”打响后, 城管工作紧紧围绕“效率城管”、“法治城管”和“如何城管”上下功夫, 在宜城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 宜城市的城市管理体制框架和机制运转已基本形成。

这种模式就是第一:根据工作职责和管理内容的不同设立的四个专班。静态交通秩序管理专班:专门负责城市规划区的静态车辆停放的调查研究、规划设置、协调指导和依法查处。户外广告专班:专门负责城市街道户外广告的规划设置、审批程序、定期排查和后期监管。公建执法专班:专门负责企业 (单位) 建筑市场的违法建设行为查处, 建筑渣土处置, 文明施工现场管理。违建管理专班:专门负责社区居民私人违法违规、乱搭乱建的管控和查处。五个秩序管理中队 (对接环卫五个清扫公司) :专门负责城区东、西、南、北、中片区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的巡察和执法。“四个专班”和“五个中队”由城管执法局在人事、财物、经费上垂直管理, 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执法工作。

第二:就是市城市管理领导小组, 城管执法局对鄢城办事处16个网格 (社区) 市容秩序、环境卫生, 市直82个单位的院落卫生和“门前四包”秩序不实行垂直领导而实行业务检查考核。明确市住建、交通、食药品监督、工商、环保、商务、国土、公安、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职责 (宜办发[2015]4号) , 在全市通报检查考核情况。通过一年多来的运行, 已初步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工作机制, 基本适应我市的实际情况。这种主体执法、多级管控, 责、权、利明确的“大城管”格局符合我市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

2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1“大城管”格局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 涉及到规划、交通、国土、建设、公安、工商、环保、卫生、商务等20多个部门以及市、街道办事处、社区 (村) 三个层级, 虽然文件已明确各部门之间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三个层级责权划分。但实际管理工作中协调不够, 缺少整体性。市城管执法局作为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协调具有相关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和三个层级, 统盘指挥城市管理功能也就是权威性会降低, 就有可能导致城市管理这个大系统里的各部位没有发挥应有功能, 那么这个大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就会聚焦到城管部门, 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百姓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和企盼越来越高。比如:2014年城管大队办理政协提案15份, 2015年就增加到37份, 其中像加强小区住房通风通光的管理, 加强城市养宠物狗伤人的管理, 加强规范市区和居民区电缆线“蜘蛛网”的管理等等, 这些都是城市管理类的工作, 但不是城管专业职能部门现有的力量和技术所能解决的。这些都影响到市民对城管的理解, 使构建和谐城管的信任度降低。

2.2 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

城市的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的程度不够。或者说在管理过程中的“软件”与“硬件”上没有实现和谐共赢。流动商贩占道经营, 固定商铺出店经营, 单位占道宣传促销等, 在我市老城区、新城区大量存在。在改革开放的起步年代, 为了搞活经济, 解决温饱问题, 占道经营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度比较兴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文明的要求, 占道经营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城市秩序、环境卫生和文明程度的提升, 制约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就是说取缔占道经营已成为我市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对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管理采取的是高压态势, 按照“十个一律”的标准, 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出店经营、占道作业或展示商品。

城管执法在严格管理、日常监控工作中实施了宣传教育, 先期介入、政策导向管理方式。自2014年5月20日全市治理违法建设动员大会后, 我们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中采取了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工作, 加强与市民沟通。通过电视媒体, 新闻网络进行宣传, 合作开办《楚都城管》、《城管动态》、《城管问答》电视专题片22期, 在十字街、湖北银行等人口集中地点设立宣传咨询点。向市民发放《宜城市城市管理手册》、《致全市广大市民一封信》15 000余份, 及时向各级信息窗口部门报送城管工作信息67篇, 让广大市民了解城管法规, 理解城管执法是职责所在, 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营造和谐城管氛围。

但由于占道经营人员的众多性, 背景复杂性, 群体的流动性等方面原因, 并且因为占道经营者往往从事小本生意, 无证无照, 管不易罚更不易。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城管执法大队已取缔占道摊点359户, 清理制止流动商贩1 522次, 处理违法占道150户, 经教育后写出书面保证书583人, 拆除乱搭建构筑物60处。人民群众一方面是要求城市秩序井然, 环境整洁美好, 但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将城管的工作全部等同于管理小摊贩, 城管与占道摊贩是“猫鼠游戏”, 这种看法和认识让矛盾不断激化, 社会议论聚焦到城管一个部门身上。

据统计分析:我们现在管理占到70%, 执法占20%, 服务占10%。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不辞辛苦, 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 为了取缔某地无证摊贩, 连续加班加点工作好几天, 只能采取暂扣经营商品及工具,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直接的有:

宜城市专业市场建设滞后, 目前城区的专业市场仅有东城市场, 西街菜市场, 望江路菜市场, 五条路菜市场等设施简陋, 容纳量有限, 功能不完善, 根本不具备市场条件。老城核心片区都没有为生活必需的各类零时摊点规划, 设计预备摊位疏导点, 造成拖拉机、三轮车、流动水果摊、烧烤排档、时令小吃等以路为市, 没有地点疏导, 给城市管理加大了难度, 影响了城市美观。而且, 城区停车场 (点) 严重不足, 特别是老城区改造, 商业区开发, 都没有专门设立像市人民医院门前那种规范的停车场造成部分路段占道停放, 存在安全隐患;城区早晚夜市餐饮点未规划设置, 一些商户沿街为市, 占道为市, 造成自发摊点多, 难管理。

2.2 队伍建设问题

虽然我市城管队伍自身建设工作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 目前城管队伍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队伍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年龄结构问题明显。市城管执法大队现为副科级单位, 是未参公全额事业编制。从统计数据看, 执法队员年龄结构在40岁以上占71%, 30岁左右很少, 学历方面体现在中间大, 两头小的特点。协管队员年轻, 但流动性大, 由于拨付人员经费有限, 加上上班时间过长, 城管工作没有荣誉感, 很难招到优秀的协管队员, 即便招到了, 人员也不稳定, 影响了城市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培训教育滞后。城市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迫切要求城管执法人员加强培训教育。然而, 由于城管工作的繁忙性, 城管队员经常加班加点, 放弃休息, 已身心疲惫, 城管人员用于日常学习, 培训时间很少, 同时由于文化基础底子薄, 学习难度大, 经费投入不足, 不少城管队员参加学习培训效果不达标。

三是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城管执法已制定了绩效考核措施和问责机制, 但整个系统还没有形成效果很强的激励机制, 比如说清扫工人, 协管。考核不很完善造成的结果是多做事的多扣分, 少做事的少扣分, 不做事的不扣分, 让多干事的人积极性感到挫伤, 在很多时候出现30%的人员完成了70%的工作任务。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能到位, 不少城管队员特别是老队员年龄大, 没有接受高等教育, 协管队员没有归属感, 在认识问题和价值观取向上发生变化, 部分人不注重文明执法,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城管系统专业人员包括计算机、中文、法律、规划等专业人员比重少, 队伍素质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

四是市民的城管意识, 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单位, 市民对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和期望与自觉履行义务不能统一, 即希望城管部门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提升管理水平, 又为了自身利益, 常常发生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丢弃废物, 乱扔垃圾, 损坏市政基础设施有损文明和谐城市的行为。

3 对策和建议

3.1 深化“大城管”体制是我市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

这是因为:一是“大城管”体制已在全国很多城市实行, 效果比较明显, 据调查武汉、襄阳已在运行,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化我市大城管体制就是要强化三点:一是权威性。由市长任主任的“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高位协调机构能充分显示“大城管”的权威性。二是统一性。在城管委的构架下把市政、园林、规划、公安、工商、交通、环保、卫生、商务等各执法队伍集中起来, 实现全市一盘棋。三是协调性。由于统一领导、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考核增强了各部门协调, 保证城市管理执行力。二是“大城管”是我市“3+3”创建活动和建设宜居宜业创新城市的需要。目前我市的城区范围已延伸近15km2。城市主要道路16条, 全市各种机动车辆68 765辆, 小汽车由2011年14 060辆增加到2013年19 876辆。原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深化“大城管”体制, 既是城市功能高效运转, 也是构建和谐城管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3.2 创新考评方式

一是探索专业化的考评方式。在考评标准, 考评项目, 考评流程不变的前提下将考评方式由目前的非专业化转变为专业化考评, 进一步提升检查考评, 督办整改的权威性。二是探索实施第三方检查考评。按照“全省城市管理检查评比模式”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城市管理检查考评, 进一步提升检查考评工作的客观性。三是推进精细化检查考评。结合数字化城管建设平台运行, 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对相关责任部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情况进行考评, 真正实现服务型, 效能型和谐城管。

3.3 构建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

实现城乡环境卫生全覆盖就是将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在全面做好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同时, 积极推进环卫资源、服务和公共设施向镇、街、村庄延伸。在各镇、街设立“城管派出机构”建设垃圾中转站, 建立固定公厕。

宜城市有办事处2个、乡镇8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1个、行政村190个、全市人口56万, 全境总面积2 115km2。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后能切实解决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改善全市人居环境,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不断提升全体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实现我市确立的“3+3”创建目标。

3.4 集聚力量, 抓硬件建设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管理设施是基础。着力解决硬件不“硬”, 档次不高的现状, 立足配套城市功能, 增强承载能力, 打造服务型“城管”, 精心构建和谐城市, 一是建设布点到位, 积极调研分析, 统筹布局, 控制规模。将城区建成区范围由城市道路、公共场地、闲置空地, 已建成未竣工使用的路段, 已建成入住但生活设施配套未到的位住宅小区周边作为疏导点建设的主要区域, 象老城核心片区的商住、购物、休闲、娱乐多元化开发建设必定集聚大量人流、物流、车流, 首先应要考虑到疏导点的建设。二是分类管理到位, 对老城区主要街道的153户食品摊贩按类划分餐饮摊 (包括早点摊、烧烤摊、小吃摊) 水果摊, 果蔬自产自销点三大类, 明确设置标准。其中餐饮摊点按照“四统一”标准 (统一经营地点、时间、统一经营要求、统一证照管理、统一垃圾收集箱) 。水果摊、果蔬摊自产自销点等根据垃圾产生情况配置垃圾收集箱。目前, 我市夜市餐饮集中点已拿出规划建设方案, 只是时间节点上还不够。三是政策倾斜到位。优先照顾家庭困难, 仅靠设摊谋生活的人员和残疾、低保等弱势群体。

只有做到精细化疏导点建设, 建立流动摊贩实名制持证上岗与登记备案制度, 才能把“便民利民、环境优美、平安和谐、长效管理”贯穿到城市管理每个环节, 实现城市管理与方便市民群众生活的和谐发展。

3.5 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建设

和谐城管的构建和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城管工作中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建立开放式的城市管理人员增补机制, 要适度增加城管执法队员。根据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求, 可每2~3年搞一次实际测算, 对需要增补的人员纳入统一招考, 更新人员结构注重专业人才的纳入。城市管理工作者是一项劳动强度高, 劳动时间长, 存在一定风险的工作, 建议提高城管、协管员工资福利待遇, 以利于激发城管工作积极性, 稳定协管员队伍, 提高城管队伍整体形象和素质。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学习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结合不同层次、年龄结构, 除理论法规学习外, 要做一些技能培训, 例如:突发事件处置、模拟执法、解读少数民族政策, 要有订单式培训。三是增强考核的实效性、针对性。要注重平时的工作业绩, 更要注重队容风纪的考核, 要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和部门之间“定期交流”和岗位“双向选择”, 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互为补充。四是既要有严格的惩处机制, 还要有关怀机制。对不规范执法行为者要按规定批评教育, 违法违纪的要依规依纪予以处理, 对“吃、拿、卡、要”, 以权谋私违法行为, 一经发现, 严肃处理。由于城管工作特殊性, 城管队员应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对长期不图虚名, 踏实干事的队员要多加关心, 让他们感到自豪、温暖和关爱。

3.6 促进公民参与城市管理

构建和谐城管, 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 城市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促进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是实现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选择和必然趋势。

一要依托载体, 形式多样, 丰富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活动。2007、2008年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暨全国冠军杯赛在宜城连续举办, 宜城的城市建设, 市容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 全体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活动空前活跃。襄阳市从2010年开始连续举办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的大型活动为载体使襄阳城市面貌、环境卫生、市民自觉维护和履行城管义务的程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举办论坛、年会、比如近期举办的2014年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等多种形式, 使得襄阳在全国乃至于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今年我市正在开展“3+3”创建活动, 需要一些大的活动平台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7月14日开展的“卫生城市、从我做起”城管志愿者活动, 就可以将城管工作延伸到每个单位, 市民当中。通过志愿者活动使公民更多了解城管工作, 凝聚到更多力量参与到城管工作中来, 提高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意识。

二要做好城市管理举报、投诉工作, 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从提案, 信访的数据变化看, 举报、投诉是当前公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要形式。解决好公民投诉、举报是加强公民城管意识, 提高文明素质的有效措施, 要建立“市长热线“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 把各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统一到一个服务平台,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使公民在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议, 投诉、举报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城管平台得到解决。激发公民参与城管积极性。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高。

三要不断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公民真正认识到“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开展社区文明创建和文化教育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切实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法律素质, 使公民能理性看待城管工作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为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创造良好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何虹, 陆成林.新型城镇化背景农地流转的三个问题[J].学习与实践, 2015, (4) :32-38.

[2]彭玮.实现由“被动城镇化”向“主动城镇化”转型[J].湖北社会科学, 2015, (1) :75-79.

冀中南城市群城市流研究 篇8

1.1 城市流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密集区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

1.2 城市流强度

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密集区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 (集聚与辐射) 所产生的影响量。

公式为:F=N·E

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 N为城市功能效益, 即各城市间的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

城市流强度说明了城市与外界 (城市或农村) 联系的数量指标。对城市间联系极为密切的城市密集区, 城市流影响因素、城市流规模结构、城市流规模体系分析, 将有助于城市密集区城市间的定量联系, 为城市密集区的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冀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强度

2.1 冀中南城市群现状

河北省在2006年2月通过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两群一带”的经济发展形态, 冀中南城市群即是两群中的一个。冀中南城市群从行政上包括了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划范围, 到2007年底共有14个城市, 其中4个地级市, 10个县级市, 49个县, 352个镇, 土地总面积4.89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的26.1%, 2 929万, 占全省的42.8%。

2.2 城市流强度模型

考虑到指标选取的通透性以及代表性, 选择城市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量指标, 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 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Lqij:

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商Lij:

若Lqij<1, 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着外向功能, 即Eij=0;若Lqij>1, 则i城j部门存在着外向功能, 因为i城市的总就业人员中分配给j部门的比例超过了全省的分配比例, 即i部门在j城市相对于全省是专业化部门, 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因此, 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ij:

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Ei: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为:

Fi=GDPi/Gi

i城市城市流强度Fi:

2.3 冀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强度

本文将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GDPi、Gi, 利用以上公式求出冀中南城市群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

首先利用公式 (1) , 求出冀中南城市群不同等级中心城市的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 (下页表2) 。

根据下页表1的数据, 利用公式 (2) 计算i城市j部门 (Lqij>1) 的外向功能量Eij (Lqi<1时, Eij=0) ;再利用公式 (3) 和 (4) 计算i城市的外向功能量Ei和城市流强度Fi (下页表3) 。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果分析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冀中南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可以分为三类:高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石家庄;城市流强度一般的中心城市———衡水;城市流强度低的城市———邢台和邯郸。城市流强度值不同的三类城市与外界区域所产生的实际差距是明显存在的, 石家庄的城市流强度值表明其理所当然成为冀中南城市群集聚辐射中心, 衡水可作为冀中南城市群东部的辐射集聚中心, 而冀南地区两个主要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有限, 亟需加强。

资料来源:河北省2007经济年鉴, 2007中国统计年鉴

3.2 存在问题

3.2.1 城市群整体城市流强度弱

作为冀中南城市群的四个核心城市, 其城市流强度不高, 除省会石家庄外, 其余三个城市强度均不高。与国内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比较, 2002年, 上海的城市流强度为4 974737.33万人·元, 杭州和南京分别为870 612.20万人·元和694 887.85万人·元, 宁波、苏州等城市也都有很高发城市流强度, 接近600 000万人·元。石家庄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02年数据相比差距明显, 其它三个城市差距更大。

3.2.2 城市流强度与城市规模不相称

按常理来讲, 应该是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 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集聚能力就越强, 城市流强度就越高。邯郸市人口140多万, 是冀中南城市群中的第二大城市, 但是, 其城市流强度却是最低的, 作为城市群的副核心城市, 这是极不相称的。另外, 邢台也是一个大城市, 其城市流强度也不高, 还不如中等城市衡水。

3.3 强化对策

构成城市流强度的因素最终可以概括为城市总体实力与城市流倾向性两个因素, 两者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影响到城市流强度的大小。既有较高的总体实力, 又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 方能具有较强的城市流强度。

根据朱英明对城市流强度的研究模型:第三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远远超过GDP的影响,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目前, 集中南城市群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低。石家庄为57%, 衡水为36%, 邢台为26%, 邯郸为30%, 而同时邯郸和邢台两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则高达69%和68%。邯郸和邢台做为资源密集型开发的老工业基地, 第三产业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性部门发展缓慢, 对区域的辐射和集聚能力不强。

针对冀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偏弱的特点, 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石家庄作为区域内唯一一个高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 但与发达地区比, 差距还很大。从加强其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和区域外城市联系的枢纽地位考虑, 今后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设以外, 强化城市的总体实力更为迫切,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其城市流强度, 促进其健康发展。衡水市虽然有一定的城市流强度, 但因其建市较晚, 第三产业不太发达, 以后要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下功夫。邯郸和邢台则最重要的是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城市的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邯郸, 作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唯一特大城市, 加强其城市流强度对于发展河北南部经济, 促进冀中南城市群更好更协调的发展,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群规划中对其副核心城市的定位也要求其必须这样才能完成其使命和职能。

摘要:城市流是指在城市密集区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所发生的频繁的、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依据城市流强度值可以看出, 石家庄市是冀中南城市群的集聚辐射中心, 邢台、衡水和邯郸的城市流强度均较低, 特别是邯郸市的城市流强度与其城市规模极不相称。

关键词:城市流,城市流强度,冀中南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朱英明, 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1) :31-35.

[2]朱元秀.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与优化布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5.

[3]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 2007中国统计年鉴[Z].2007.10

基于园林规划的海绵城市研究 篇9

近年来, 我国部分城市出现雨季内涝的情况频频发生, 由此引发了关于传统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热烈讨论。海绵城市逐步成为我国相关行业内的前沿思想和热门话题。2013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到了“海绵城市”, 他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在工作中提出了海绵型城市设想。2014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涉及到会议精神, 证实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2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以及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1]。

2 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意义

众所周知, 海绵有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借助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 就出现了海绵城市一词。海绵城市强调建立一个完善的“海绵体”城市, 使水在城市中的运动和迁移实现“自然化”, 以便有效缓解雨季城市内涝的压力、提高雨水资源利用化水平、减弱河流污染、调节城市微气候以及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等, 最终实现城市水循环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国外对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 最早是在澳大利亚, 用来比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城市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3,4]。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一书中, 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做了如下定义: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当有需要时又可以释水, 从而具有良好的“弹性”来应对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5]。

海绵城市也有着深层的意义:①具有弹性的海绵城市有着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 在面对干旱或洪涝时, 能够发挥其韧度来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②海绵城市的开发中, 前后的水文特征要求保持不变, 这主要是通过降低影响的开发思想和技术来实现的;③海绵城市对雨水资源以及水环境有着综合管理的可持续思想, 要求城市储存雨水, 在急需的时候加以利用, 从而保护水生态环境[1]。

3 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案编制

3.1 要收集材料做相关分析

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当地区域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地形、流域、水文、水质、地质等基础情况, 结合土壤、降水、蒸发量等规划建设数据, 来综合分析当地年降雨量与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之间的关系。

3.2 确定建设目标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建设需求, 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等因素入手, 确定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建设的难易程度做长期规划。

3.3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案

从当地水流域治理入手, 调整优化水系, 利用水利工程综合治理小流域, 最终实现整体流域的控制。在对海绵城市进行分区建设的过程中, 要结合植被、河流分布、土壤等情况进行重点问题突破性解决, 对每个分区制定出具体的规划指引方案, 综合利用多种措施来建设海绵城市的道路、绿地以及水系。

3.4 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案进行优化

科学合理的对海绵城市进行指标评价, 考虑经济、科学、量化原则, 及时调整方案, 计算水文、水力时要充分考虑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总之, 绝不能死搬硬套发达国家建设模式, 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条件进行综合规划建设[6]。

4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在规划设计中, 主要朝着削减径流污染、缓解雨洪压力、提高雨水利用、改善城市景观等目标进行。城市在开发建设中, 很可能对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控制降雨的径流可以适当提高水质改善污染状况。在园林规划设计中, 按照海绵城市规划理论来建设, 可以提高防洪要求, 提升防洪能力, 降低建设成本, 简化管理难度。

景观设计与低影响开发结合起来, 可以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在公园规划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景观生态结构布局。具体包括土壤、水质、河流等基本状况, 保护现有生物物种, 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适当进行当地河道采砂、农田开发等, 力求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尊重自然, 运用“基质———斑块———廊道”等景观结构分析方法, 来对整个园林设计进行生态学层次上的把握, 将公园生态与城市生态一体化建设, 以做到可持续发展[2]。

5 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选择

海绵城市建设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生态基础建设。具体来讲, 典型的下凹式绿地生态设计模式、绿地植物的生态选择、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选择、降低空气粉尘的生态选择、透水硬化地面的生态选择都是必须详细考虑到位的理论建设基础[7]。

对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绿地在设计规划过程中要做到分散性, 也就是要分布在不同区域进行雨水接收, 避免生态系统受损。绿地植物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较强的忍耐力, 因此在选择物种过程中, 要考虑尽量选取耐盐碱、耐干旱、耐淹耐湿的种类, 并因地制宜的考虑当地土壤、气候、水文以及管理等综合条件, 提高绿地的集雨时间和能力, 从而提升生态空间的利用度。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适当选择, 为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土壤是一个拥有巨大空隙的海绵体, 具有强大的吸附和渗透能力, 土壤较好的持水能力可以保证植物充分的吸收水分, 最终做到调节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进一步做到净化水源、改善空气以及改善环境等重要作用。土壤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活动场所, 为分解者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有机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还发挥着巨大的杀菌、拮抗等作用, 这些都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透水硬化面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铺装, 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地的建设中, 尤其吸水性较好的透水砖, 可以较快吸收雨水, 方便市民出行, 但过量应用, 会减少自然土地, 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险。因此要做到适量发展, 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6 结语

海绵城市的应用仍处在发展中,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论与体系, 仍然任重而道远[8]。要从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 到结合园林设计、引入碳排放测算、分区进行测评奖罚制度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智慧化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以加快推动海绵城市理论体系的整体化发展,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阳, 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 2015 (3) :59~64.

[2]唐正伟.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绿色人居, 2016 (2) :30~31.

[3]Neil Argent, Fran Rolley, Jim Walmsley.The Sponge City Hypothesis:does it hold water[J].Australian Geograhper, 2008, 39 (2) :109~130.

[4]T Budge.Sponge cities and small towns:a new economic partnership[C]∥M.Rogers, D.R.Jones.The changing nature of Australia’s country towns.Ballarat:Victorian Universities Regional Research Network Press, 2006:38~52.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与水系统构建 (试行) 》的通知 (建城函[2014]275号) [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

[6]崔广柏, 张其成, 湛忠宇, 等.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水资源保护, 2016, 32 (2) :1~4.

[7]关卓今.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选择研究[J].中国水利, 2016 (4) :4~8.

城市研究 篇10

关键词:单核城市系统,空间剥夺效应,中心城市

一、引言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要推进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优势的中心城市不断发展, 以此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集中力量做大项目, 增强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 还需要在中心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同时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达到公平有效和谐的经济发展格局。两者之间的均衡发展, 需要把握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县域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理论界对两种影响有多种定义, 如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等) 。但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仅存于定性的理论分析, 本文从空间定量角度着重分析其中的消极影响因素, 即空间剥夺效应。

城市系统多种多样, 本文选取典型单核城市系统———成都城市圈进行分析。城市化发展阶段一般可分为向心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1], 在中心城市不同发展阶段, 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具有的空间剥夺效应不同。

国外对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社区层面, 其中社会学从社会公平构建的角度出发, 开创了对社会资源的剥夺及其水平研究[2], 地理学则从空间公正构建的角度, 研究对应空间剥夺现象。目前对空间剥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剥夺现象层面[3]。国内对于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无学者进行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基于此, 本文定位于定量研究单核城市系统空间剥夺效应, 对特定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空间剥夺效应进行分析。

二、影响因素

空间剥夺的作用强度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本文从中心城市质量与距离周边区县远近两方面入手, 结合恒星星系形成阶段相关特性, 类比分析质量和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一) 经济体质量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经济体质量因素包含中心城市质量与县域经济质量两个方面;质量因素包括经济总量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因素。

中心城市规模大小, 与要素的“极化”过程和空间侵占效应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4]。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经济活跃, 产业发展水平高, 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水平和投资回报率, 会拉大要素收益差距, 从而加速外围县域发展要素向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但是仅仅考虑规模这一因素是不够的, 还要考虑经济质量因素, 即产业结构问题。经济质量越高, 产业结构越合理,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 因此市场服务空间广阔, 在竞争机制作用下, 必然产生较强的空间侵占效应[5]。

与中心城市相对应, 县域经济体规模和质量对“空间剥夺”的强度也产生影响。

(二) 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由万有引力公式类比, 两个天体距离越近, 相互作用力成幂指数增加, 同样, 县域经济越靠近中心城市, 受其剥夺的程度越高。

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强度存在较强影响。“极化”过程与空间侵占效应, 都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现衰减的趋势[6]。其中, 空间侵占效应对距离的相应最为明显, 尤其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产业。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过近, 会产生极强的空间剥夺效应, 即所谓的“灯下黑”效应。这里也可以用恒星附近很少有小型天体运行, 而距离中心较远的区域往往存在由大量物质组成的小行星带来解释。

三、数理模型

(一) 基本框架

以单核城市系统为例, 建立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引力模型, 在考虑中心城市城市质量、县域经济质量的基础上, 基于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 分析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作用大小。设定中心城市质量M, 县域经济质量m, 县域经济距离中心城市r。经济地理学中经常使用无约束的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

本文采用改进型空间剥夺效应模型, 计算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指数。

其中D表示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效应;k是常数, 随着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变化, 因为空间剥夺指数是相对数据, 在没有不同区域对比时为了计算简便, 在本文中, 设定为1; (M/m-1) 2反应中心城市质量相对周边县域经济质量的优势;r2指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距离的影响效应。式中, M和m分别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加权构成;r则为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核心实际公路里程。

(二) 数据计算

根据2012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整理数据, 得出四川省各地区GDP及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根据国际有关发达国家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贡献率指标, 文章设定第一产业权重0.1, 第二产业权重0.3, 第三产业权重0.6, 由此计算出2011年成都市区质量M及各区县mi, 见表1

单纯从GDP角度看, 中心城市所占比重为44.8%, 赋予三次产业不同权重之后, M所占比重为52.8%, 这说明中心城市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经查询, 成都市区至各区县的公路里程数, 见表2

此时, M、mi及r已知, 计算得成都市区对各周边区县的空间剥夺指数, 见表3

现在已经有2011年成都市区对周边各区县的空间剥夺指数, 按照同样的方法整理数据、计算得出2007至2010年的空间剥夺指数, 见表4。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空间剥夺效应因素的分析以及模型计算,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单核城市系统对周边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

1. 县域经济质量大小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根据2011年成都市区对周边县域空间剥夺效应计算结果发现, 蒲江县和邛崃市距离市区距离基本一致 (均为87公里) , 但是受到的空间剥夺效应差异巨大 (分别是0.45、0.12) 。这是由于蒲江县的经济质量m=240489, 而邛崃市的经济质量m=466063, 接近蒲江县的2倍。因此, 提高县域本身的经济质量, 对减轻中心城市的空间剥夺效应十分必要的。

2. 产业结构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根据2011年计算结构, 对比都江堰市和彭州市, 发现这两个县域经济体经济总量相当 (分别是177亿元、185亿元) , 距离差距不大 (分别是64公里、45公里) , 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巨大差异 (二者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36%、50%, 第三产业产业比重分别为52%、30%) , 导致都江堰所受到的空间剥夺较小 (0.08) , 彭州市, 受到的空间剥夺较大 (0.22) 。

3. 各县域受到空间剥夺效应的动态变化

(1) 总体趋势。根据图1可以直观看出, 成都市区对大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逐渐减小, 说明成都市区相对大部分县域经济质量的优势在逐渐缩小, 该变化趋势得益于大部分县域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市区经济增长率, 以2011年为例, 市区GDP指数为113.1, 各县域平均GDP指数为116.1。

(2)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居高不下。典型的是蒲江县、崇州市和新津县, 其中蒲江县因为经济总量偏小 (69亿元, 2011年) , 产业结构比较低端 (三产比例为21:48:31) , 导致经济质量很低, 虽然距离市区很远, 受到剥夺效应依然强烈;崇州市和新津县经济质量相当, 均偏小, 距市区均为45公里,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较高且相近。

(3)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始终很低。新都区、邛崃市、双流县、都江堰市四个区域始终很低 (都江堰市2008年空间剥夺效应较高, 是因为受强烈地震破坏, 经济总量下降) , 新都区和双流县尽管靠近市区, 但是经济总量规模大 (分别是395亿元、583亿元, 2011年) , 产业结构较发达 (三产结构分别为5:65:30和5:53:41) , 经济质量非常庞大,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很小;邛崃市和都江堰市虽然经济质量不大, 但是因为距离市区较远,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偏小。

(4)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迅速下降, 以温江区和龙泉驿区最为显著。这两区的GPD增长指数分别是, 温江区:1.24、1.17、1.24、1.20, 龙泉驿区:1.54、1.23、1.37、1.24, 且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第二产业迅速上升, 导致经济质量相对中心城市上升, 受到成都空间剥夺效应迅速减少。

(二)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对减少中心城市对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县域经济要扩大经济规模, 做大做强。

2. 县域经济要改善产业结构, 注重发展质量。

3. 县域经济要抓住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及城区扩大带来的机会, 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兵, 王铮.城市生命周期及其理论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 :55-58.

[2]Townsend P.Poverty in United Kingdom:a Survey of Household Resources and Standards of Living[M].London:Penguin.1979:15-50.

[3]王兴中, 王立, 谢利娟等.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人文地理, 2008 (6) :7-12.

[4]王昱, 丁四保, 王荣成.“空间剥夺”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 2007 (5) :60-65.

[5]郭庆胜, 闫卫阳, 李圣权.中心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近似性划分[J].武汉大学学报, 2003 (10) :596-599.

城市水务价格研究 篇11

关键字:城市水务 网络产业 价格规制

一、城市水务产业经济技术特征及价格规制必要性

1.城市水务产业经济技术特征

城市水务产业,是指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等形成的产业链。水务产业作为城市公共基础产业之一,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型公共事业。其特性:一是自然垄断性。水务产业的进入壁垒高非常高,它的运营要进行大量的固定资本投资,投资回报期使用长,资产专业性强,沉淀成本大,并且存在成本次可加性。二是公益性。水务产业提供的自来水产品及污水处理等相关服务均属于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和价格情况直接影响具名的日常生活及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行。三是地域性。受人口密度、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数限制,自来水网管被使用地区分隔,自来水公司各自在本地区独家垄断经营。四是资源稀缺性。水资源不是无限的,淡水资源尤其匮乏。

2.城市水务产业价格规制必要性

价格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 是调控资源配置,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手段, 价格规制便自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制的核心内容。水资源自然垄断性、公益性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决定了这一产业具有政府规制水价的必要性,不能放松管制。由其公益性及稀缺性, 决定了其价格应该保持稳定性并有所提升, 以期在保证消费者福利的前提下体现资源的稀缺性。此外,价格规制还可以对企业施压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二、城市水务产业价格规制的方法

1.城市水务产业传统定价方法

1.1平均成本定价

平均成本定价指的是,在保证自城市水务企业盈亏平衡的约束下,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一种定价方法。当垄断水务企业面临收支平衡约束时,就会把水价格定得比边际成本略高,也就是按平均成本定价。当平均成本定价高于边际成本而低于垄断价格时,既可保证自来水企业的收支平衡,又增加社会总福利。所以,平均成本定价是一种次优选择。但它不能避免一定的社会福利损失。

1.2投资回报率定价法

由于平均成本定价需要企业提供完全的平均成本信息,所以,现实中,管制者往往采用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法。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是根据社会平均或正常利润,及城市水务企业为提供一定产量产品所付出的成本,来确定投资回报额。这种管制方法能够保障自来水企业的财务收支平衡,并且在一定的管制期间内,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项目如管网等的经营效率。但它也容易发生企业投资过度的问题,即 A-J效应。

1.3两部类定價法

两部类定价法形成的价格分两部分构成:一是与用水量无关的“基本费”;二是根据用水量收取的“从量费”。两部类收费通过制定不同的基本费和从量费的组合,来实现最优定价。对于用水量低,容易受高基本费排斥的顾客,制定低基本费和高从量费的两部类收费满足其市场需求,而对于用水量大的消费者,就更适合高基本费和低从量费的组合。从社会分配效率角度看,两部类价格是介于边际成本定价与平均成本定价之间的一种次优选择。从经济福利的角度看,这种管制的消费者剩余大于平均成本定价下的消费者剩余,有较大的社会经济福利。

2. 城市自来水行业激励性定价方法

自然垄断行业的成本效率要求市场上只能存在一个生产经营企业,一般做法是对想进入企业进行管制,同时,为了防止垄断企业制定垄断性的价格,政府会对企业价格进行管制。但随着传统价格管制方法弊端日益暴露,为了纠正管制失灵,理论界开始寻求一些替代方法,试图在传统价格管制领域中引入竞争,使竞争和管制相互作用。

2.1价格上限管制

价格上限管制是对传统价格管制中的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的替代,最初为英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改革而设计,主要目标是把价格和利润保持在一个既不失公平又能刺激企业提高效率的水平上。规制机构根据产业的经济技术特征,估算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率的增长百分比,把它和同时期的零售价格指数做比较,如果生产率的增长百分比高于同期零售价格指数,则产品的价格必须降低,反之则上升,价格变化的幅度为零售价格指数与生产率增长百分比差额的绝对值。如果企业的生产率增长率高于规制机构规定的生产率增长率,则企业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反之则亏损。价格上限管制的优点主要是对企业技术进步、管理革新以降低成本有巨大的激励作用,缺点是第一,可能出现“棘轮效应”; 第二,受规制企业的价格经常会停留在上限水平。第三,价格上限通常是在某个有限时间内定义的,对合同的动态问题处理尚不完善,出现规制滞后。第四,企业将承担较多风险,投资成本变大,可能导致企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2特许投标制度

城市研究 篇12

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概观》正是一部作者群集体坚持取多用宏的编写气韵, 努力对中国城市经济要题大旨进行贯通研究的尝试。诚如该书前言所述, 《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概观》不仅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 而且也兼顾了经济发展滞后区域——西部地区的城市成长;不仅梳理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演变规律及存在问题, 而且具有针对性地归纳了中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不仅侧重中国城市经济研究的静态分析成果, 而且也关注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动态研究。文无定法。虽然, 该书的作者群知识结构不同, 思维方式多元, 行文风格相异;但是, 近三十位作者均系攻读中央民族大学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学位的同班同学, 主编李澜教授为该作者群专业必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授课教师, 这是本书编辑出版得天独厚的初始条件。循此因缘, 课堂内外, 师生之间随机互动迸发的智慧火花经过作者群集体既分工又协作的记录、整合与提炼, 最终萃取出该书四篇二十五章的编写结构与各章题眼。师生主体间相学相长的用心探求是该书得以耸立于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出版物之林的灵契所在。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智慧的结晶, 进步的阶梯, 文明的宝藏。读书是写书的必要前提, 使读者获得新知更是写书的应有要义。《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概观》的作者群首先是有关研究文献的读者和有关具体问题的思考者, 中国城市经济既有知识的传承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智慧的光大集结共现于作者群因读书而生的这本著作里。书以致用, 该书行文第一理念就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第一篇《城市群 (圈) 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着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全局性战略布局, 各章写作在注重史论结合的同时较为突出理论论证, 以便使读者能够整体性把握全书的要旨大略;第二篇《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建设》重在结合有关理论展开具体案例分析, 引导读者在理性思维的沃土上加深对现象材料的认识;第三篇《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借现实焦点现象抓人眼球, 进而激发读者冷静思考这些现实焦点现象所反映的城市经济发展理论问题;第四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21世纪战略”》不仅继续使用友好鲜活的案例导入各章主题折射的现实问题, 而且试图引领后继研究者将这些现实问题对应的有关理论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系统的理论深思。总观约言,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科学思维路线在本书编纂体例设计的篇章层面得以充分映现。

“凡一种学问能扩张它所研究的材料便进步, 不能的便退步”。编辑新书应该有新思想, 新理论, 新见解和新实际;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有新材料。旧中求新, 方为真新。《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概观》从各篇章选题立意、案例选用、理论论证、观点评论到内容和形式安排上, 均忠实地以作者群读到的材料为基本指针, 依此概览要题, 以旧求新。该书逐章陈列参考文献的体例设置更是从细节处为读者的拓展阅读与后续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

工业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拉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 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农村市场化是连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要纽带, 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在半途, 中国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必将深入。一方面, 由于中国城市经济问题关涉当代中国系统性的知识理论, 因此其在哲学上具有复杂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特点, 剥啄考定其范域大略实属不易。另一方面, 点滴思想的锤炼与萃取重在日积月累, 作者群知识结构的夯实与提升亦非一日之功。有鉴于此, 虽然该书作者群主观上非常努力地进行合作研究与集体创作, 但是作者们对各章节有关材料的精审、挖掘与运用程度仍难一致, 其疏漏、参差、失当等处谨请各位读者指认批评并将其中有学术价值的不周之处作为有关问题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通览全书, 从价值理念高度警惕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的全球工业文明制式化、标准化、单向化趋势泯灭城市符号个性与城市独特精神之弊端;从经济全球化、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高度统筹研究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题与固病;进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与实践发展的全局高度概观中国城市经济问题, 是后继研究者值得详善求索的三个必要向度。

参考文献

[1]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81。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下一篇:实用语文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