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研究回顾

2024-08-25

城市化研究回顾(共7篇)

城市化研究回顾 篇1

一、城市化

1.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解读

“Urbanization”一词的出现, 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视角探讨对城市化的理解。由于每个学科研究的方向及层面不一样, 因此城市化的含义复杂多变。现在, 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都对城市化进行了自己的解释。例如从经济学上讲, 城市化即是经济体系的转变, 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不断变化, 尤其是资金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都很好的诠释了城市化的概念。从地理学的角度上讲, 城市化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的变化。作为人们活动的地域, 城市化越来越明显, 农村人口不断涌进城市, 导致了城乡经济体系的不断改变。从人口学家的角度上讲, 城市化主要是针对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来讲的,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得比例变化情况, 城市人口的大体布局、变化等等, 根据情况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从人类学家的角度上讲,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过程, 由农村生活方式过渡到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 研究城市化首先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楚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才能更加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 并被纳入城市的社会组织中去, 而且还意味着随城市的发展而出现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历史学家则认为, 城市化就是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的社会经济现象。

2. 国外学者对城市化的解读

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创造出不同的知识理念、文化以及文明。在19世纪中期, 卡尔·马克思就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涉及到了“城市化”一词。书中的原句如下:“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而不像在古代那样, 是城市乡村化”, 这句话的出现, 让人们对城市化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随着时间的发展, 到了20世纪40年代, 路易斯·沃斯运用了“Urbanism”这一全新的词语去诠释城市化, 他总结的城市化是指村庄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的向城市生活靠拢。在这个靠拢的过程中, 村庄生活会发生质的转变。不光是农村的日常起居、风俗习惯、语言文化, 就连规章制度、处事措施、刑法裁决也会逐渐的城市化。路易斯·沃斯的城市化概念不是单纯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进军的现象, 不仅仅是农村人生活的地方转变了就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 还必须具备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扩散、同化。也就是说, 人们不仅仅要将生活地点转移到城市中, 还要适应城市的交通秩序、信息传播方式、问题解决方式, 使自己的生活脱离农村色彩, 逐渐的要将自己从外而内的变成城市中的一员, 这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在1940年的时候,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专家克林·克拉克在他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 从产业的独特角度又诠释了城市化的新定义, 他在文章中说:“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 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也就是城市化的具体外在的转换过程。”罗西在《社会科学词典》中提出, 城市化这个词语可以分解为四个层面的意思。首先, 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城市对农村类似于起到了表率的带头作用。其次, 是全社会的人们逐渐承认并认同城市各方面的过程;第三, 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聚集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固有的城市人口逐渐因为农村人口的到来而增加;其二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某一个共同的地方, 这个吸纳了众多农村人口的聚集地会逐渐变为新的城市。最后, 是城市的人口逐步增加, 城市人口占有全社会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的动态过程。1956年, 艾尔德里奇详细的探究了社会学资料中关于“城市化”的定以后, 按照自己思路将纷乱复杂的城市化定义归纳为三大类, 也就是三种典型的过程。首先, 是扩散的过程。也就是说, 城市特有的某些人文、特点和规则逐步的向农村或郊区渗透, 也就是城市文明缓慢的吞噬非城市文明的动态过程, 这种吞噬甚至会将非城市地方的道德规范、价值理念、习俗、传统等固有文明消失。其次, 是强化过程, 是指一些城市特有的准则和行为被不同的人群接触、沟通后, 渐渐变强的动态过程。最后, 是人口聚集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学的城市化定义。上文中, 我们就将这种定义详细的做了介绍。即这种聚集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固有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聚集;另一种是城市数量增加的聚集。赫茨勒就是典型的人口学城市化定义的代表, 他在《世界人口的危机》一书中归结出了:城市化就是指人们从城市以外的地方聚集到固有城市中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末, 威尔逊在《人口学辞典》一书中表达出了对城市化的理解是“指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1988年, 斯捷潘年科在《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中对城市化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对城市化要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要从生产力的发展方面来理解, 其次要从生产关系的方面来理解。1988年, 托达罗从人口迁移的意义上定义城市化的。1989年, 著名的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城市化有了简单明了的理解: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人口分布变化, 也就是城市化的动态进程。到了1990年, 《城市经济学》一书的作者沃纳·赫希曾经在书中有过这样的理解:城市化是指农村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的动态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农村经济中的劳动强度大、人口居住分散、消费水平有限等特征逐渐的消失, 并向着劳动强度小、人口居住密集、消费能力较高的城市经济靠拢。最后彻底的转变为城市经济, 从而完成了城市化的目标。

3. 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的解读

我国城市化的研究晚于西方学者, 70年代之前几乎没有关于城市化的研究。改革开放后, 各个专业领域研究的复兴, 城市化在这一进程中逐渐被人们重视, 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和深化。李路路认为, 所谓城市化, 就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郭书田、刘纯彬在1990年提出了城市化的独特定义, 他们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化一般是指各类人员向城市或者是城市地区聚集, 也就是农业人员向非农业人员、农村人员向城市人员聚集的过程。这种聚集的动态过程最终会导致两种结果: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城市负担的不断加剧;或者是城市数量逐渐增加, 人民的不断聚集最终催生出了新的城市。郭书田、刘纯彬提出的城市化理论符合了1956年艾尔德里奇所归纳出的三大类城市化定义中的第三类, 也就是人口学的城市化定义。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老师在进行城市化定义时使用了两分法。他认为, 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改变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界改变成生产地界、农业生产改变成非农业生产的动态过程。此外,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乡村人员和非农业生产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聚集的动态过程, 还可以是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地界中的渗透过程。整体来讲, 其包含了两部分的含义。首先是物化了的城市化, 也就是在物质上以及形态上的城市化, 主要体现在人员集中、空间上的转变、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员衣食住行上的改变等方面。其次是无形的城市化, 也就是指精神上、心理上的城市化和人们追求目标的城市化, 无形的城市化会在乡村规则、行动方式向城市规则、行动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外化出来。在1997年, 顾建光就曾用自己精简、干练的语言对城市化做过总结, 他说:“城市化也就是用当代工业体系的社会力量和经济实力让农民渐渐脱离农村, 进入到城市的过程。”在1998年, 辜胜阻、李正友将城市化理解为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同一年, 成春满和王如松也对城市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指出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员涌向城市, 从而导致城市数量、规模不断增加的过程。在1999年, 在刘勇对城市化的认知不断加深的情况下, 他提出城市化的根本是指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 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就脱离了农村的生活, 逐渐的向城市生活转变。蔡俊豪, 陈兴渝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把握城市化的内涵和本质 (1999年) 。仲小敏则将城市化归纳为数量过程与质量过程, “数量过程就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则是城市化的质量过程” (2000年) 。李保江进一步指出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 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过程 (2000年) 。胡必亮认为, “现代城市化并不一定以集中作为其特征表现出来, 文明与现代化也可以随时代发展在空间居落形式上以相对分散的形式体现出来。”现代城市化表现出“相对分散化的特征”应该是大势所趋 (2000年) 。赵燕菁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认为城市化是两个平行过程之间的竞争:第一个过程使人口倾向于过剩, 人口的密度越低越好 (因为可以提高人均边界资源的占有率, 推迟“自然抑制”的到来) ;第二个过程则使人口倾向于短缺, 人口要尽量聚集 (因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分工水平) 。城市化本质就是第二个过程——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成为了社会发展主流阶段时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现象 (2000年) 。叶裕民认为, 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积聚的过程 (2001年) 。许成安, 戴枫认为, “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 而“经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内容, 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 (2002年) 。刘传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对城市化的涵义作了四个层次的界定:一是乡城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二是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地域结构的转换;三是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向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四是人们聚居形式和集聚方式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或创新 (2002年) 。李明, 张文和对城市化下了一个属加种差的本质定义, 城市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不断迁入、拓展、优化城市并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历史过程 (2003年) 。洪银兴从功能意义上界定城市化的内涵, 强调突出先进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等向城市聚集, 强化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城市化的承载量 (2003年) 。高佩义的“五层次说”认为, 城市化的含义包括五个层次:一是乡村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同化;二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市化;三是城市自身的发展, 即所谓的“城市的城市化”;四是作为各个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对象的城市化, 如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景观城市化、工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等等;五是最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化, 即作为城市化整体运动过程的城市化 (2004年) 。刘维奇, 焦斌龙认为, 城市化是从农村向城市的制度变迁。城市是一种制度安排, 农村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城市化是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变迁, 是城市制度对农村制度的部分替代, 是农村向城市的制度变迁过程 (2006年) 。孔鹏, 陈铭恩在区域中探索城市化的概念 (2007年) 。

二、城市化的理论

1. 迁移理论

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被公认为人口迁移的先驱, 他在通过分析欧洲国家人口迁移趋势, 提出了七条迁移法则: (1) 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 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 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 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 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 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 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较多; (6) 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有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7) 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伯格、赫伯尔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1966年, 李 (E.S.Lee) 在其《迁移理论》一书中系统总结了人口迁移理论——“推拉力”理论, 认为每个地区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因素, 一是引起和促使人们迁移, 二是排斥和阻碍人们迁移。人口迁移正是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迁移, 是由于农村内部的推理以及城市的拉力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并总结了引起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原居住地的因素;二是迁入地的因素;三是中间障碍因素;四是迁移者个人因素。

2. 区位论

1826年, 冯·杜能在《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 (简称《孤立国》) 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即以城市为中心, 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 引起了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1909年, 韦伯出版了《工业区位论》。采取了与杜能相类似的方法, 引入了运输、劳动力和聚集三个区位因子。并根据对三个区位因子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 确定了工业生产的最佳区位及相应的工业布局。韦伯认为, 聚集可以带来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因而聚集的产生和发展就形成了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及等费线。按照等费线可以划分出三种不同的聚集区位和布局, 即城市经济、地方性经济和工业中心区经济。在此基础上, 1933年,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南德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他是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学说相结合, 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 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中心地理论的贡献在于建立了系统的城市区位理论, 把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农业、工业扩大到城市。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伊萨德从宏观、综合角度出发研究工业区位论。并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证工业区位, 把区位论扩展到区域层面的视角, 成为了区域科学的核心。自此, 区位论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的研究道路。

3. 二元结构论

荷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伯克在1953年出版的名为《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 首次将“二元结构”概念运用与人类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1954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刘易斯发表了一篇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文章, 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他指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部门, 一个称为“资本主义部门”, 又称现代部门;一个称为“自给 (或生存) 农业部门”, 或称传统部门。并认为, 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 (工业化过程中一国经济同时存在着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 , 因为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 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 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部门相应的工资。1968年, 本杰明·希金斯出版的《经济发展》中, 提出了“技术二元结构”, 它是对发展中国家两种不同经济性质的部门 (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 的技术状况、技术性质、技术结构特征的描述。1973年, 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在《经济发展正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的两本专著中阐述了“金融二元机构”,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 金融市场一般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一方面拥有少数现代化的、正规的金融市场和组织, 另一方面存在着大量落后的、传统的和非正规的金融活动。例如, 家庭或个人自我融资、互助储蓄、高利贷以及外汇黑市等。1974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论, 包括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国际的二元经济结构两方面内容。并运用了一系列概念, 如“扩散效应”、“回波 (流) 效应”, 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等说明其形成的机制或原因。1985年, 海拉·明特在《亚洲发展评论》上发表一篇题为“组织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论文, 使用“组织二元结构”概念系统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组织或制度二元结构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在他看来, 二元结构作为不发达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集中反映在欠发达经济的组织制度框架上, 其他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派生于组织或制度二元结构。在这里, 学者试图从不同的二元视角探讨社会经济现象, 使用了一系列研究概念, 发展了二元结构的内容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对国内外城市化相关文献研究的梳理与整理中, 城市化的相关内容已为我们所获悉, 为下一步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坚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 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集合体, 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地域等各个层面内容体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城市化内在的真实写照。因此, 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解读城市化, 有助于我们把握城市化内在规律性。我们可以看到, 在城市化研究中, 大部分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实证基础上的, 同一理论的应用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的效果。因此, 处于加速阶段的我国城市化, 应结合我国国情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开展更多的城市化实证研究, 构建适用于我国城市化理论的研究体系。

摘要:“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和积淀, 城市化的理解已从其表象逐渐走向其本质。因此, 厘清城市化的本质内涵以及城市化理论是解读城市化的前提, 是城市化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可以确保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迁移,区位论,二元结构论

参考文献

[1]赵荣, 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陈成文, 刘剑.中国城市化研究二十五[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J].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

[4]崔功豪.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5]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6]朱杰.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J].江苏城市规划, 2008.

香港城市史研究回顾 篇2

首先, 我们要明确香港城市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城市史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西方学术界为早, 近20年, 这一学科在中国迅速发展。虽然在城市史的研究内容这一基本理论上, 国内学者各有各的观点, 但是在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和界定上基本一致, 也就是, 城市史研究是以一个城市、区域城市、城市群、城市类型乃至全国城市为对象, 研究城市结构和功能, 分析地位、作用和发展过程, 论述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及变化, 探讨城市的发展规律。基于这个界定, 以香港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史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即以香港这个单个城市为对象的研究和以香港与其他城市间的关系为对象的研究。

1 以香港单个城市为对象的研究

香港是一个单体城市, 但又不同于中国大陆的其他单体城市。比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香港的城市类型定为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或是经济文化中心。首先, 经济上, 香港是亚洲东部最大的金融中心;其次, 文化交流上, 它又是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再次, 在历史上的某个特定时期 (如抗战时期) , 香港又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 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此外, 从香港在联合国的席位可以看出香港在东南亚的政治地位。由此可以看出, 香港是多种城市类型的综合。针对香港的城市史研究也是主要围绕香港的城市地位和功能进行的。

1.1 从经济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香港是世界经济中心, 香港从开埠至今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张晓辉、刘蜀永和陈代光等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作了总论性研究。张晓辉的《香港近代经济史 (1840—1949) 》一书系统地论述了香港的近代经济发展。刘蜀永对香港经济发展历史作了总结回顾, 将香港的150年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转口港形成前时期、转口港时期、工业化时期、经济多元化时期和趋向成熟的服务经济时期。和其他学者的“三段论”相比, 这种分类更加细致和全面。陈代光则是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论述了地理环境对香港城市的形成和布局, 对香港经济发展、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 以及对香港城市交通的基本特征、结构和形成条件等问题的深刻影响。

在香港的经济发展阶段研究中, 转口贸易阶段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 其中毛立坤和张晓辉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毛立坤发表多篇论著从历史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论述研究晚清时期香港借助于传统和近代化的交通、金融和商业网络, 对大批量进出口货物发挥的集散转口功能, 以及转口贸易的兴盛又反过来促进了香港城市经济本身的繁荣, 使其成为拉动中国沿海特别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张晓辉也在多篇文章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论述了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港的重要地位。如在《论广州沦陷后香港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和作用 (1938.11—1941.12) 》一文中, 张晓辉论证了在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香港成为中国、英美等国对日本进行经贸较量的重要场所, 有助于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 支持了抗战阵营。同时, 日本也利用香港自由港大肆走私, 产生了负面作用。

1.2 从政治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总是相互影响、密切关联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 香港的政治也在逐渐演变。对于香港政治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顾, 即历史上香港政治体制的特征和香港的政治地位, 亦为静态研究, 香港政治体制的演变, 亦为动态研究, 以及对香港政府的某些具体政策的研究。

关于香港政治体制的特征, 学术界已有共识, 认为港英政府统治下的政治体制经历百年的变迁后仍旧是殖民主义政治体制。赵世平将其称为“新殖民主义”, 是殖民主义政治运用在特殊的地点 (即“天涯海角”) 的体现。在陈述了港英政府的政治体制架构后, 赵世平总结其体质特点是“港督独裁+咨询民主”。

香港是世界金融经济中心, 但是从来没有成为世界政治中心。香港只是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政治角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 许锡挥认为香港是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策源地;是20~30 年代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联络站;抗日战争时期它是秘密外交和情报中心;1946—1949 年又成为华南革命指挥中心;1949 年后的数十年间, 香港成为两个对立世界阵营的东方边缘前哨。

动态研究香港政治体制的演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即以香港回归为分水岭。刘曼容论述了港英政府政治制度从1841 年建立到1985 年《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这一时段, 大致经历了建立期—形成期—发展期—巩固期这四个时期的演变过程。但是, 港英政府政治制度不管如何演变, 其殖民统治的根本性质没有变。演变的特点由渐进性、被动性、回应性到《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期间渐露出的急进性、主动性和实质性, 也预示着过渡时期中英关于香港政治之争会更加艰巨、复杂和白热化。周平论述了香港政治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演变, 从政治文化、政治结构、政治架构等方面对香港政治生态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香港政府的具体政策的研究涉及多方面, 港英政府的华人政策是研究热点之一, 如对华人管制和华工出洋等政策的研究。

1.3 从军事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和有关香港的军事史料比较, 如鸦片战争时期的香港, 香港保卫战和日占时期的香港, 从城市史的角度探讨香港的军事地位和功能的文献就相对少些。国内学者房正宏论述了香港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伟大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 进口、转运战略物资到内地;第二, 为内地难民提供救助;第三, 依托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 与国际上反法西斯的正义力量团结合作, 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笔者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不同时期它也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缺乏也正预示着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此外, 莫世祥在《香港早期社会发展与华人社会的调试》一文中回顾了早期香港城市发展的进程, 指出香港早期城市发展是英国对华进行军事侵略、强权外交和商业贸易的综合产物, 并论证了华人在香港的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篇从经济、政治和军事多角度论述香港城市发展的文章。

1.4 从文化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为方便整理, 笔者这里的 “文化”是广义上的含义, 包括语言、宗教、教育, 还有广义上文化载体——人群。

有关香港语言的研究资料颇多, 但大都从语言学角度对香港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论证。从历史角度来看, 香港语言研究有两个方向, 一是香港现当代的语言政策、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是洋泾浜英语在香港的历史及其作用。后者只是中国洋泾浜英语专题下的一个小分支, 并未成为香港城市史的主要研究方向。李德培在《香港史研究书目题解》的序言中提到香港语言史方面的研究尚欠缺。笔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语言的发展演变与城市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从语言发展看城市发展应该有研究的空间。

由于历史的原因, 香港的宗教与内地有很大不同, 呈现的是多样复杂性。目前香港宗教的研究大都从整体和各教派两个角度研究宗教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相互间的制衡和影响。对宗教的发展历史、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少涉及。有关寺庙教堂的分布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等城市史领域的研究课题少有文献。

和香港语言与宗教的研究相比, 香港教育方面的研究略显深入, 主要集中在对特定历史时期香港教育状态的解析, 香港高等教育和教育史 (如学制演变史) 。

有关香港人口研究的文献丰富。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 它的人口研究一直以来是个热门课题。从现有文献看, 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以及移民和分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还涉及一些专题研究, 如香港地区家庭结构的演变等。

2 对以香港为中心的城市群的研究

研究以香港为主的城市群是指研究香港与周边城市或与之相关城市之间的关系。如香港与珠三角的城市, 香港与历史上其他的口岸城市等的比较研究。就国内文献来看,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 即从文化角度、贸易角度和都市角度, 研究成果如下。

2.1 文化角度

许桂灵和司徒尚纪在《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形成刍议》一文中根据文化梯度概念, 运用文化空间演化的原理和方法, 在分析粤港澳文化形成的地缘、史缘、族缘关系及其文化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珠江三角洲广府文化核心区、香港区域文化、澳门区域文化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各自特质和风格, 通过三地长期文化互动, 包括城市建筑、风俗、语言、文学艺术、思想、宗教、价值观念等文化要素不断交流、碰撞和创新, 形成以中西文化交融和三地空间有机结合, 穗港澳三个文化中心并立为特征的区域文化综合体。

李燕和司徒尚纪的另一篇《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比较》论证了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都以岭南文化为根本, 由于历史原因, 形成不同文化特色;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之间是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性在时空分布上是一个动态过程;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最终将导致文化的趋同。

李燕和司徒尚纪的《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基础, 论证了这种传播的过程是渐进的, 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以及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得出结论:港澳文化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周毅之的《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英国殖民主义文化以及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在香港的发展变化, 得出当代香港文化是中西文化和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多元混合体, 目前以商业性流行文化为主流的结论。

2.2 贸易角度

如前文提到的学者毛立坤在研究香港的经济贸易时就是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香港和相关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的。毛立坤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阐明了19 世纪后期到20 世纪初, 国内主要通商口岸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 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毛立坤在《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一文中论述了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极为密切的贸易关系体现为广东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潮汕地区和粤西南地区, 以及广西的北部湾地区、桂西南地区和西江流域依凭13 个口岸与香港展开的繁密的贸易往来。不同地区的洋货进口结构略有不同, 而土货出口结构则差别极大, 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此外, 新辟口岸分流效应使原有的贸易路线发生转移, 商路的变迁有规律可循。

毛立坤的《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阐述了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 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在把握19世纪后期到20 世纪初期中外贸易历史大环境的基础上, 作者复原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 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张晓辉在研究香港与上海、天津之间的关系上, 在领域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主要有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沪港经贸关系、沪港近代关系史、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津港贸易以及抗战后期的粤港贸易关系等。

袁易明的《制度性整合: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的未来形态》一文分析了近30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的特点和现状, 得出要实现两地共同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繁荣, 两地合作状态必然要由功能整合到经济制度整合的形态升级。

张明亮在《香港的印度人及其对两地经贸的影响》中通过分析印度人在港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所从事的社团、宗教活动, 分析他们在印港之间的贸易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

2.3 都市角度

阎小培等把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和澳门作为一个地域整体, 从都市区的界定入手, 分析了港澳珠地区都市区的特征, 探讨了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良好的地区条件、资金的集聚、技术和人才的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城市地域的扩展、快速非农化以及城乡一体化成为穗港澳都市连绵区形成主要因素。

3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香港城市史研究的展望

由于笔者能力所限, 上文所列出的成果难免有所遗漏。比如有关城市建筑、规划和交通等研究成果还未总结。但综观这些文献, 可见香港城市史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是通过整理与回顾, 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里笔者只是尝试性地指出一些研究中的不足, 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首先,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论著在论证过程中尽管角度不同, 有从社会学角度论证香港城市发展, 有从政治军事角度略论证历史上香港的作用和地位等。但笔者认为香港之所以能有引人注目的发展, 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客观的因素, 即香港的地理位置。所以从地理因素的角度去研究香港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应该是一条有较大空间的研究道路。当然, 在上述论著中已有学者先行一步, 做出了很大的成果。如陈代光从地理环境论证香港的经济和交通的发展, 毛立坤从区域比较来论证香港的转口贸易等。这些成果大都局限在香港的经济、交通和军事上。其他如政治、教育、语言等, 鲜有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其次, 我们说城市史研究城市群, 除了进行单体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 还应在广义上包含城市内部的区域比较研究。对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来说, 更是如此, 因为香港的各区的发展历史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为数不多, 应有探讨的空间。

总之, 香港城市史的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 如果能从更多的角度、更广的范围进行深入的探讨, 将会有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也会有助于香港的城市发展。

摘要:根据研究文献, 文章对近20年来香港城市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整理, 总结出目前学术界对香港城市史的研究, 主要从以香港单个城市和以香港为中心的城市群体为研究对象这两个角度来进行的。最后文章尝试指出该研究领域内存在的问题, 并展望对未来的香港城市史研究的方向和动态。

城市化研究回顾 篇3

地震的最大威胁有两个, 一是不可预测性, 特别是临震预测的精度很低;二是巨大的破坏力。在地震预报技术还不过关的今天, 地震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监测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要降低地震的灾损性, 还要做好其他防震减灾的工作, 主要应包括规划、建筑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的技术手段。

1 防灾规划

从规划角度来看, 要更加深入研究和落实城市抗震规划编制工作。6度地震区内的重要城市与重点抗震城市和位于7度以上 (含7度) 的城市, 都必须考虑城市抗震问题, 并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并在编制的过程中, 着重研究以下内容:

1.1 合理的人口容量

高速的城市化增加着灾害风险。激增的人口使人地之争越来越严重, 导致可能使用易发生自然灾害的不利地区;基础设施跟不上来;建筑质量差;快速集中在城市的工矿企业使城市事故风险加大, 易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我国城乡建设部门曾提出城市人口控制指标, 百万人以上特大城市不超过1.2万人/㎞2;省会和地区中心城市不超过1万人/㎞2;县镇不超过9000人/㎞2。我认为生态型的市区人口密度不宜超过1万人/㎞2。

1.2 城市用地评估

我们的用地评估更多的考虑了现状基础、地形和用地性质, 而对工程地质的调查不够深入。城市规划必须做好地质研究的前期工作, 包括地震烈度区划、地震影响小区划, 特别是重点抗震城市, 应严格做好地震影响小区划。城市的选址必须依据地震烈度区划图, 避开地震多发地带。发展建设用地的选择, 必须依据地震影响小区划, 尽量避开断裂带、窑洞、液化土等地质不良地带, 以及会扩大地震影响的孤高地形, 宜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作为城市用地。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工业厂区和仓储区, 应远离人口密集区, 并有合理的防护绿带。

1.3 生命线系统的防灾规划

生命线系统是发生重大灾害时维系生命的保障系统, 主要包含交通系统、通信系统、能源系统、供水系统。这些系统同时又是灾害发生时的易损性系统, 一旦发生破坏, 其后果不可预料。由于经济原因, 它的建设在我国一直比较落后。但是我们可以抓住要点, 重点建设。

(1) 交通。

防灾疏散通道是防灾救灾的命脉。它可分为内部防灾交通运输系统和对外防灾交通运输系统。对外防灾交通运输系统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并与公路干线衔接, 保证能快速联系到安全地区;内部防灾交通运输系统主要由城市主干道构成, 要形成环路, 建议不包含高架和隧道部分。

(2) 通讯。

通讯是防灾救灾的中枢。要有多种通信手段, 包括电报、电话、移动通信等。要求有较高的抗震防灾能力, 主要指挥和保障系统的通讯线路必须可靠, 有多电源供应和快速抢修能力。

(3) 供电。

在生命线防灾中, 必须把维护供电系统的安全放在能源供应的首位。因为大部分救援设备需要电力供应。城市的电源应尽量有两个以上的主供电源, 主电网应形成环路。重要安全部位如通信、供水部门应自备发电系统, 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柴油发电设备。电力设施要合理布置, 其选址和建设均要满足防灾建设的标准, 应有相应的防灾规划和措施。输电线路要安全可靠, 有条件建设管沟, 与其他管线要满足安全敷设要求。

总体来说, 包含供水设施等生命线工程, 它的选址和建设必须符合抗震设防标准;工程设施都应有相应的多重安全保障和快速维护措施。

1.4 防灾疏散场地的规划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防灾疏散场地的规划标准, 但是防灾疏散绿地的建设已刻不容缓。1995年1月日本阪神大地震后, 提出了从安全角度必须构建“防灾生活圈”的设想。1996年我国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 也提出防灾绿地系统的建设。2004年《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开始实施, 开始规划、建设和维护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1) 防灾疏散场地首先应“平灾结合”、统筹规划。

充分利用城市所有空旷的地带, 包括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等都可以有意的选作避难场所。所有的场地不是只具备唯一功能, 而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或其他正常功能, 灾害发生时作为震时临时疏散场地。

(2) 防灾疏散场地必须划分一定等级和规模, 场地的大小应该和周边人口相适应。

按距离可分为就地疏散、中程疏散和远程疏散, 各有一定的服务半径和规模。就地疏散是临时疏散至居所或工作地点附近的250米左右的公园、操场或其他场地;中程疏散指1~2km半径内的空旷地带;远程疏散指城市居民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转移至外地的安全场地。

(3) 防灾疏散场地应设置相应的防灾救援设施, 设置标准必须和规模相适应。

如2003年北京建成国内第一个防灾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它拥有39个疏散区, 具备了10种应急避难功能:①应急避难指挥中心;②应急避难疏散区;③应急供水装置;④应急供电网;⑤应急简易厕所;⑥应急物资储备用房;⑦应急直升机坪;⑧应急消防设施;⑨应急监控;⑩应急广播功能。

2 建筑防震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明确提出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简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很多人把这理解为抗震就是依靠建筑质量、依靠高强度的抗震结构和高科技的建筑材料, 事实上, 最坚固的建筑也有强度和耐久性的极限。在这里, 我们应更强调这样几点:

(1) 建筑场地的选择。

选择开阔平坦, 密实中硬地质, 避开软弱液化等不良地质带。尽量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和地基, 并针对不同场地与地基选择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实践证明, 在高烈度地震区仍可找到低烈度地点 (即“安全岛”) 作为城市用地。

(2) 合理的造型设计。

建筑物平立面抗震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对称、规则、简洁。形状规则对称的建筑物, 如矩形、圆形、Y形等, 在地震时结构各部分的振动易于协调一致, 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因而有利于抗震。反之, VLTHU形建筑、阶梯型收缩、局部突出、多种附属结构等形式都是要尽量避免的。

(3) 科学的抗震结构选型。

根据建筑的重要性, 我国把建筑分为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和丁类建筑。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抗震工程要求, 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 都有其抗震性和经济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般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对于10层以上、20层以下可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20层以上的建筑, 可根据使用情况选用剪力墙或筒体结构。而合理设计的平层砖结构, 也可能抵御9级地震。

(4) 合理的建筑间距。

为保证建筑物震时倒塌不致影响别的建筑或阻塞人员疏散通道, 必须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 保留必要的空间与间距 (不小于1∶1) 。

3 综合防灾的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在国外被认为是公共政策的一种。在这里, 我们说的是一种非工程的政策性措施。它包含例如这样一些措施:地震监测的基础性研究、防震减灾的法规体系建设、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救灾演习、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等。但我认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防灾政策就是灾害应急决策系统的建立, 它应包括风险评估系统和应急预案。

3.1 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评估系统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风险分析是确定城市可能面临的灾害种类和概率, 以此建立灾害信息库。风险评估是判断灾害的灾损性和风险值, 可以采用国际风险管理标准 (AS/NZS:4360-1999) 作为指导。根据风险评估系统制定城市建设的常态和非常态发展战略, 并制定非常态时的各种风险管理的应急预案。

3.2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不仅要包括救灾应急预案, 还应包括灾前预案和灾后预案。灾前预案主要包括防灾疏散系统规划、生命线工程建设、防灾教育和立法等。应急预案包括建立紧急协调指挥部、紧急疏散系统、快速救援系统、快速抢修系统和次生灾害防御系统。灾后预案应包括平息恐慌、恢复重建和金融保障 (包括保险) 。各地震设防地区都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库。

3.3 风险决策

按照风险管理的技术, 我们可以把风险决策分为等可能性决策、保守决策、冒险决策、乐观决策和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五种决策技术。

(1) 等可能性法:

也称拉普拉斯决策准则。假定任何一种程度的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选择平均灾损性概率的防御方案。

(2) 保守法:

也称瓦尔德决策准则, 小中取大的准则。当不知道灾害发生的概率, 决策目标是避免最坏的结果, 选取概率最小、灾损最大的防御方案。

(3) 冒险法:

也称赫威斯决策准则, 大中取大的准则。当不知道灾害发生的概率, 决策目标是选发生概率最大, 灾损性最大的方案。

(4) 乐观法:

也称折衷决策法, 决策者确定一个乐观系数ε (0.5, 1) , 运用乐观系数计算出各方案的乐观期望值, 并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5)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也称萨凡奇决策准则, 在所有最大损失的方案中, 选出一个最小损失的方案。

要制定多元化的应急预案, 鼓励采用减少风险的战略。根据城市的发展和风险状态的评估, 管理者能够在应急预案库中科学的选取应对方案, 从容的行走在发展和特殊风险的防御之间。

4 结语

现在, 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在纪念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同时, 各类防灾教育都在进行。我希望每年我们的建筑规划学者都能够对城市的安全问题进行反思, 以上就是我研究了很多城市的总体规划, 认为目前我们最紧急应注重的问题。

摘要:回顾了汶川地震的主要灾难教训, 认为城市不可避免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害。面对灾害, 必须制定综合防灾策略, 并认为地震综合防灾策略应该包含规划、建筑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的结合, 并分别从防灾规划, 建筑抗震和公共政策的三方面, 阐述了目前我国城市在综合防灾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防灾规划,建筑防震,应急决策

参考文献

[1]万艳华.城市防灾学[J].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崔秋文, 陈长林, 陈英方.世界一些大城市防灾减损的比较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 2001, (3) :13-17.

[3]伍国春.日本社区防灾减灾体制与应急能力建设模式[J].城市与减灾, 2010, (2) :16-20.

[4]韩冰, 葛红, 程树岐.汶川震后看我国的城市防灾规划[J].城市与减灾, 2008, (5) :21-23.

城市化研究回顾 篇4

关键词:教育收益率,分割,婚姻市场,就业歧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女性的教育权利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女性与男性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小, 这种差距的缩小也体现在高等教育上。各类报刊和网络媒体相继以“高校涌动女生潮”、“高校女生比例激增”等标题, 报道我国各类高等学校都出现了女生比例上升的现象, 甚至“学历越高女生越多” (1) 。高校女生人数不断增多, 甚至高于男生人数并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 美国等OECD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近几十年都出现了这种情况[1], 这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但国内对这个问题还不太重视。分析出现这种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问题, 调整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和教育政策都有参考价值。

女性的教育、就业和婚姻是相互连接的。笔者从近年来我国教育、就业等领域不断变革的环境出发, 认为教育总回报 (劳动力市场回报和婚姻回报之和) 上升和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等原因造成的就业难是解释高校女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并就此做出了评论和建议。

一、女研究生比例增长变化现状

1994年, 我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 (自费上学、自主择业) 以来, 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研究生招生及在校学生中女生比例也增长迅速 (见表1) 。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中, 女生的比例由1995年的29.31%猛增到2006年的45.16%;在博士生招生数中, 女生比例在12年间从17.32%增加到36.30%, 增加了19个百分点;硕士生招生数中女生比例由32.62%增加46.50%, 增幅达到12个百分点。从研究生招生数中女生比例的增长趋势来看, 在12年的招生中, 女博士生所占比例的增长趋势较平稳, 平均以每年2-3个百分点增长;女硕士生比例在1995-1997年增幅较平稳, 1998年到2000年基本不变, 但到2003年由于1999年第一批高校扩招本科生毕业带来了充足的生源, 女硕士生的比例从2002年的40.7%增加到2003年的44.1%, 猛增了3.4个百分点, 此后又趋于平缓。总的说来, 在研究生招生数中, 女博士生比例要低于女硕士生比例, 增长速度也一直比较平稳, 但增幅要大于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和硕士生招生数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女研究生招生比例的逐年上升, 使得高校研究生在校学生人数中女生比例由1995年的27.58%增加到2006年的44.01%, 其中博士生女生比例为33.87%, 硕士生女生比例为46.36%, 甚至部分高校女生人数已经超过男生。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5-2007年)

从长远来看, 出现这种现象应该说是我国社会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是家庭收入水平上升及家长在教育投资中“重男轻女”现象、性别歧视等都有所缓减的结果。但是,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教育环境、就业环境在不断变革, 因此有关女研究生比例急剧上升的原因, 必须结合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来分析。

二、读研决策的经济学解释

在全国硕士生报名和录取中, 2000年以来应届生比例急剧上升, 应届生占全部录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2000-2005年分别为47.4%、48.5%、49%、56.6%、58.32%、59.22%, 2006年后应届生占绝大部分, 已经超过了60%。因此, 虽然往届生读研决策与应届生有类似之处, 但笔者主要分析应届生的考研决策行为, 从而解释女研究比例上升的原因。大学毕业时, 面临读研或就业的选择 (包括自我雇佣) 问题, 必须在继续上学所带来的净收入和工作的净收入之间进行权衡, 以最大化自己的终身收入 (效用) 。选择工作 (进入劳动力市场) 的概率随着研究生教育收益的提高而降低, 或是在研究生教育收益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工作净收入的增长而降低。影响工作净效用的因素, 主要有找到工作的概率、起薪 (即初次就业工资水平) 、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因为职业的成功而提高婚姻的成功率。影响研究生教育净收益的因素, 主要有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提高找到工作的概率 (除了获得新的技能之外, 还可以通过跨专业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获得更高的工资、更好的职业发展及提高婚姻的成功率等。

1. 女性教育收益率上升。

由于技术进步和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人力资本的价值越来越在劳动市场中得到重视和体现。大量研究表明, 我国教育收益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3], “脑体倒挂”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一方面, 大学生就业模式实行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双向选择”以来, 劳动和职业选择的自由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 找到好工作和稳定工作的机率越高, 相应的收入越多;另一方面, 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使得技能人才需求增加和人力资本价值得以实现, 如国有部门工资制度的改革对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教育收益率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4], 使得个人收入与人力资本之间慢慢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且, 教育收益率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3]66。因此, 教育收益率上升是研究生教育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的直接动力。

随着教育收益率的普遍上升, 有研究发现各年龄段、各教育层次的女性教育收益率都高于男性[5]。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 可能的原因是: (1) 由于历史的原因, 平均来说, 女性的教育程度要低于男性, 在劳动力市场中高学历女性劳动力供给相对较少, 高学历女性获得的工资贴水相对较多。 (2) 教育对女性劳动能力的信号功能要大于男性。劳动能力是无法完全观察和衡量的, 不同的性别之间具有不同的沟通语言 (主要是非文字) 和文化, 男性雇主或管理者更难以衡量女性的劳动能力[6]。另外, 社会网络关系趋向于按照性别运行, 而私人交往和熟人推荐是劳动力市场中重要的信息沟通渠道, 因此, 在高层管理者职位代表性不足的女性不具有信息优势, 他们的能力难以得到准确的认识, 女性从而会受到统计性歧视[7]。但是, 由于教育的信号功能减少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到的歧视, 从而改善就业环境和质量、提高教育回报。教育的信号功能能够解释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部分的一半[8], 而且, 学历越高, 教育的信号功能就越强大[9]。可以预见, 女研究生教育收益率会大于本科教育收益率 (包含找到工作的概率、工资水平及职业发展机会等在内的广义回报) 。

除了工资收入回报之外, 非工资回报也是女性进行教育投资的一个影响因素。教育程度的上升, 可以提高健康知识、生活品位等享受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还可以提高培养小孩的知识和能力, 更好地教育和培育好下一代。有研究表明, 小孩的成长主要取决于母亲的教育程度。应该说, 这些非工资方面的回报与工资回报同等重要。

2.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市婚姻。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国家, 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农村的分割或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分割, 以及城市中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分割。这种多重的二元结构在劳动力市场则造成明显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 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上, 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大中城市及国有特大型企业的工作, 工资报酬高、就业有保障、职业发展机会多;而如果是在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 则工资报酬低、就业无法保障、职业发展有限。而且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障碍 (如户籍制度、保护性的地方就业政策) , 劳动者很难在这两个劳动力市场中进行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 因此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想挤在一级劳动力市场而不愿加入二级劳动力市场。但是, 一级劳动力市场吸纳能力有限, 存在着进入壁垒, 如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般对本科生都有指标限制, 而研究生原则上不受限制, 为了能够留在大城市的一级劳动力市场, 毕业生只好被迫选择在城市继续读研。虽然应松宝认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与一般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差异, 但他也赞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分割会促进教育需求[10]。

婚姻市场特征对女性教育投资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女性结婚年龄的推迟和生育率的降低, 使得女性具有了进行更多教育投资的机会和条件;其次, 与劳动力市场一样, 婚姻市场也存在类似的分割, 能力突出、事业成功的优秀男性大都集中在城市, 如果毕业时无法留在城市, 但为了在城市中找到理想的对象, 女大学生也可能会选择留在城市继续接受教育。因此, 除了便利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机会之外, 大城市中良好的婚姻市场也是吸引女生的一个原因, 以致于城市中女性人数越来越多, 甚至会超过男性的人数[11]。尽管由于城市育龄女性增多, 以及“婚姻梯度” (女性择偶偏好是“上迁婚”) 的问题会造成城市高学历女性某种程度的婚姻挤压, 但由于择偶行为中存在同类婚原则, 即高学历的女性更倾向于与高学历的男性组成高学历家庭, 而高学历女性的家庭收入会显著地高于低学历女性家庭, 甚至有些高学历家庭即使女性不参加工作, 其收入也高于低学历家庭;而且, 由于高学历的优秀男性更值得珍惜或学历类型一致的家庭更稳定, 女性的学历与离婚率是成反比的, 高学历家庭更加稳定[12,13]。因此, 女性提高教育程度可以通过高质量和稳定的婚姻获得更多的回报。

3. 就业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起薪水平呈现下降态势,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教育部统计, 2001年以来, 我国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持续降低:2005年, 截至9月1日大学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8月大学生就业率只有60%左右, 这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90%的初次就业率相比,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虽然现行的初次就业率统计没有扣除“主动不就业者”和“非签约就业”的影响而存在高估的嫌疑, 但同期按照现行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的就业水平呈下降趋势则是一个事实[14]。随着就业率走低, 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也趋于下降。有调查显示, 2003年高校毕业生起薪仅相当于2002年平均水平的60%左右, 2004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仅相当于2003年平均水平的70%左右, 其中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50%以上, 2005年大学生的寻职薪酬水平更是大幅度跳水, “本科生月薪开价600元”[15]。

就业率和起薪的降低, 导致工作收益减少, 因而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推迟就业而选择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 这就是“考研热”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根据刘尔铎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在校大学生有将近一半参加考研或保研, 因就业难或部分因就业难而选择读研的比例高达72.7%[16]。这说明目前的“考研热”与“就业难”确实存在相关性, 其关联性还可以从分专业的调查数据中得到佐证, 考研比例高的专业, 如文史哲 (48.1%) 、法律社会类专业 (50.6%) 因就业压力而考研的比例明显地高于其他专业[17]。

虽然在教育上我国基本消灭了性别歧视, 但当本科毕业生在社会上求职时, 女生面临的障碍远比男生多。“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男性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55.71%, 而女性毕业生的该项比例为41.68%, 有27.3%的用人单位承认在招聘时偏向雇用男生[18]。雇主偏好男生, 固然有因女生生理或心理等因素的理性考虑, 但往往也会造成对女生的就业歧视。叶振文等对厦门大学2002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 87.8%的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19]。雇主或管理者歧视女生, 可能是因为主观的偏好, 这种偏好可能来自于雇主、同事或是顾客。但更因为女生的能力信息具有更大的不完全性, 理性的雇主为了减少筛选成本而对女生进行统计性歧视, 迫使女生需要提供更多的能力信息, 即获得更高的文凭才能保持同等的就业竞争力。另外, 相对于男生来说, 由于女生不需要承担太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生活压力也比较小, 因而没有尽快参与到劳动力市场的动力, 或是容易受外界不利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影响丧失劳动参与信心, 延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而选择读研。

三、评论与建议

1. 简短评论。

教育除了提高技能之外, 由于文凭的信号功能而减少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到的歧视, 女性教育收益率不断上升, 甚至高于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劳动力市场严重的分割状况导致大学生宁愿“等待”也要想办法留在大中城市等一级劳动力市场上, 女大学生则为了将来提高在婚姻市场的回报而选择在城市继续接受教育或等待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就业率和起始工资水平不断下降, 女大学生更是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就业歧视而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迫使女大学生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而选择读研, 这很好地解释了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现象, 特别是2003年女研究生比例剧增的原因。

尽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高校女生增多的现象, 但除了教育收益率上升的因素之外, 我国女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有着自己特殊的原因和特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 女生的读研决策有着教育收益率上升的积极的激励作用, 但也有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等在内的负面激励作用。大学毕业后选择读研有受形势所迫的因素, 这就难免导致教育的过度投资, 而过度的教育投资又导致知识失业或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况且, 高学历女性并不一定就具有高劳动参与率, 因为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 女性婚姻的成功率也提高, 而高家庭收入则可能促使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 从而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 高校女研究生比例上升的现象值得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对教育投资进行正确的激励和引导。

2. 政策建议。

(1) 完善反歧视立法, 强化司法干预。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 不仅损害女性的利益, 而且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改进, 是既不公平又不效率的。政府应该在反歧视中承担主要的责任, 采取对策和措施, 提供公平就业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反歧视的实践表明, 反歧视不仅不会妨碍劳动力市场自由度, 反而会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虽已制定了一些有关促进就业和反歧视的法律和法规, 如《劳动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还有刚实施不久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都有相关反性别歧视的法律条文, 然而大多仅仅为原则性规定而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甚至连性别歧视的标准和司法举证责任都缺少定义和规定, 使得反歧视条款流于形式, 变成“口号”而不具有操作性。反歧视更重要的还在于强化司法干预。要尽快制定反歧视的法律援助制度和考虑建立类似于美国平等就业委员会之类的独立机构, 负责法律的监督执行和承担仲裁及直接诉讼。

(2) 改进教育质量,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根据2007年盖洛普对我国大学生的调查, 大学生就业能力只能满足现有工作要求的70%左右,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亟待提高。其中, 个人素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了大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率 (Knight和Yorke, 2000) , 而这些个性的要素是可以通过大学课程训练得到的 (Lee Harvey, 2001) 。落实高校的素质教育,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在一般课程中融入核心就业能力培养, 让学生有充分学习的机会, 而不是只局限于少数专业课程。第二, 重视“干中学”。工作中学习是获取就业能力核心要素最有效的方式。高校要注意与企业的合作, 通过就业见习机会提供职业体验。第三, 提升高校就业服务、指导部门的能力和功能, 使之能有效地支持就业能力提升系统的各个层面, 特别要加强大学生“非认知技能” (Heckman, 2003) 的培训和开发, 提高女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就业技巧、自身权益保障能力,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不要被“女性是弱者”的观念所束缚, 找准优势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但是, 就业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动态演化特征的概念, 涉及多方面的主体, 因此,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是学校和学生个人的事情, 需要引起多方的关注和重视, 按照孙长缨的话说就是“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20]。

城市化研究回顾 篇5

随州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一) 孕育萌芽阶段 (1978年—1987年) 。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城镇国有土地实行的是单一行政划拨制度, 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改革开放初期, 虽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 但是由于土地要素流通被限制, 房地产业发展缓慢。1984年9月, 随州市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 即随州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 同时开始规划建设随州第一个成规模的住宅小区——沿河小区。

(二) 缓慢起步阶段 (1988年—1997年) 。

改革开放, 为随州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住房建设开始脱离政府的统建、统配、统管的计划管理, 逐渐向商品房建设经营模式转变, 房地产业开始作为独立的行业进行经营运作。但由于受开发企业实力所限及房地产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 此阶段的房地产开发大多是一些零星开发和见缝插针式开发。

(三) 快速发展壮大阶段 (1998年—2009年) 。

2000年8月, 随州市由省直管市升级为地级市, 为迅速实现县域经济向市域经济跨越, 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 旧城改造, 新区建设, 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2001年以来, 福建、浙江、海南等外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来随州投资房地产开发, 与本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融为一体,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开发热潮。9年来, 全市已建成及在建商住小区达34个, 其中单区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自2006年开始, 该市城区通过严格市场准入、禁止零星批地、严禁私人建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 彻底杜绝了零星开发及见缝插针式开发, 市城区已形成成片开发、规模经营格局, 各小区绿化、景观建设、公共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06年, 城区文峰都市花园、擂鼓墩小区还被评为省级优秀住宅小区, 实现了随州市省级优秀住宅小区零的突破。

房地产业发展成就

(一) 房地产业的兴起, 有力助推了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60年来, 随州从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县城发展到有近40万人的初具规模现代化中等城市, 城市在快速“长高、长大”。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大发展的结果, 同时, 房地产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从1980年撤县设市后开始的烈山大道改造到地级市成立之初实施的解放路西段改造, 房地产业一直是随州城市建设新一轮大发展的引擎。

(二) 房地产开发业异军突起, 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自从1984年随州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工作步入正轨以来, 房地产开发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 198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仅1家。到2000年地级市成立前也仅发展到不到10家, 其中90%为国有企业。到2009年末, 全市开发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01家, 其中民营企业占82%。

(三)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2008年,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96亿元, 是2000年的28倍, 年均增速为33.8%。2008年, 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41%。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度高, 带动着上下游50多个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 特别是建筑业、建材加工业、装修业及其衍生的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四) 商品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自2000年地级市成立以来, 随州市商品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2000—2008年, 全市商品房开发竣工面积累计达到285.2万平方米, 年均增速为59.63%。1978年, 随州市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仅有3.1平方米, 2008年末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已经扩大到41平方米, 是改革开放初期13.2倍。与此同时, 以香江商贸中心、舜井时代广场、香港街、澳门街等为代表的一批商业中心的建成, 为优化城市商业布局、繁荣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 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1996年起, 随州市开始逐步探索建立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2007年—2009年, 该市连续三年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相继出台了《随州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暂行办法》、《随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住宅建设的意见》等, 初步形成了住房保障政策体系。2007年—2009年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13万元、3513户, 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补贴标准逐步提高, 2009年对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三年间累计投入资金1.0872亿元建设廉租房1860套、9.3万平方米, 建设经济适用房2.6万平方米。

(六) 物业服务开始起步并快速发展, 显现出盎然生机。

自2003年开始, 随着一批成规模的住宅小区的陆续建成, 该市物业服务迅速发展起来, 行业管理也渐趋规范, 相继出台了《随州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随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随州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居住小区配套设施的通知》等规章政策。通过持续开展居住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下大力气完善小区配套设施设备、规范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行为等, 推动了全市物业管理服务快速发展。2000年前, 该市没有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业服务企业, 到2009年,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到32家, 从业人员1200人, 在管房屋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 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100%。

(七) 房产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房地产市场发育更加成熟。

1998年该市房产中介服务行业仅有两家房屋评估机构, 到2009年, 全市共有房地产评估机构3家、拆迁公司6家、房屋经纪机构6家、白蚁防治房屋安全鉴定机构2家、房屋测绘机构2家。房屋中介体系的不断完善, 为推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及服务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几年, 该市先后完成了50多个项目的房屋拆迁任务, 拆迁房屋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支付补偿安置资金7亿余元, 建设安置用房80万平方米。大拆迁促进了大建设, 通过拆迁, 城区新建、扩建改造道路20余条, 总长90余公里, 建成大型工业园区10个、大型商业街区10个、住宅小区20余个, 改造“城中村”、“棚户区”10余处、修建休闲广场、娱乐园区10余处, 完成公用项目建设10余个, 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研究回顾 篇6

2010年完成了“舟山南海大酒店”的设计工作。项目还在最后的建设中,即将最终竣工落成,回想从开始方案一直到后来施工图完成,以及之后的建设期中,这个长长的过程中作为设计师感慨良多,也有一些感悟,记录下来以供讨论(见图1)。

本项目位于舟山市临城新区CBD内海华道,酒店设计总用地面积8 000 m2,总建筑面积35 096 m2。项目为23层的百米高层四星级酒店项目,首层至四层裙房作酒店公用设施,主要布置大堂、精品店、中餐厅、餐饮包厢、会议及娱乐等功能。五层为娱乐,6层为办公层(后来建设期将其功能取消改为客房层),11层为设备层,12层以上为客房层。地下室一层,其中包括停车库,设备用房及粗加工等后勤用房。这样介绍下来可以说这是个普通的酒店项目,但是酒店建筑属于技术性很强的建筑类型。它的设计是个复杂的过程,从筹划开始便应该遵循科学的流程。这个流程对于设计师来说可能要做了很多个以后才能对它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才会少走一些弯路,当然同时建设方对此也有很大的责任,各方精诚合作才会在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也是笔者在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得到的最深的体会和领悟。说实在的国内很多建筑师并没有太多的渠道去了解酒店项目。首先酒店项目不是每个设计师都会接触到,另外即使平时经常出差住各式酒店,对整个系统也是无法全面了解的,尤其对整个的后勤、服务和管理系统更没有机会多了解,对于整个酒店的系统设计本文无力也没这个水平能全面阐述,笔者只是主要就着配套设计和客房设计这两个方面在现实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来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后来设计者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酒店配套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星级酒店的设计首先要有合理的功能设施要求,就像零件要够齐备合理才能组成一个良好运转的机器,任何一个零件出问题都会带来机器运行故障,酒店设计就是需要要解决好每个小问题。首先遇到的是停车问题,本项目酒店用地因临城新区CBD寸土寸金,用地面积相对紧张,酒店室外空间不是很宽裕,酒店所需车位,除了在地面提供游客大巴停车位及一些小汽车停车位,大部分停车均设计位于地下一层,因地下室面积有限,又有人防要求,在建筑设计初期颇费考量,经过和业主建设方多次讨论,最终在两到三层地下室还是采用机械停车位的设计来解决大量停车需求中选择了后者,这也是如今城市中心区酒店设计的普遍境遇,用地不大但是又要确实解决酒店这种功能体的充足停车要求,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问题不可以草率处理甚至回避,随着私家车的大量涌现,不管是配套功能的需求还是为自驾客人考虑,充足的停车位是必须满足的要求之一。

解决了外部主要交通问题,就是内部交通流线的合理设计问题了,尽管甲方在方案设计时对建筑每层功能都形成了明确的要求,但是考虑到酒店功能的复杂和多变,设计必须考虑到以后的功能转换所带来的冲突,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随着业主对舟山当地市场情况的了解的变化和较长的建设周期所带来的可变可能,最终甲方把配套功能基本上重新梳理了一遍,幸好当初设计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预备可能会发生的设计变更,这就是在设计中尽量保证酒店内部交通流线设计简单明了,避免过多冗杂的交通流线组织,将办公会议,餐饮娱乐,客房这主要三个部分有效分离并保持相对弹性,致力于解决功能流线间相互交叉干扰,首先在水平方向上办公会议和餐饮服务明确分割,设置不同门厅及竖向流线,比如首层尽管用地有限还是设置了两个主要出入口,各自直达电梯厅,电梯厅与大堂之间虽留有距离,但视线通透,指引性明确。这样设计尽管在后来甲方取消了办公功能,但是办公大堂直接转换为服务娱乐出入口,又适应了新的功能要求。其次在竖向上客房和其它功能明确上下分区,这样尽管在后期各个功能区块内部大小及分布楼层都产生了很大变化,可是由于本身体系之间的关系很明晰,所以各自功能重组后还是保证了酒店的高效和高质量的运转,另外一个细节就是首层设计了一个宽敞方正的早餐厅,早餐厅与开放商务中心空间可相互流动,适合功能做弹性扩展,开放式商务中心现在是一些新型商务酒店的新兴趋势,既满足商务功能有可以兼顾他用。

但是因为复杂情况,功能转换总是会带来一些麻烦,像上面所述的在一年多后的建设过程中,随着甲方对市场分析的具体化及市场形势变化,决定取消办公功能,但是在设计时按消防要求平面中为办公增加了两部楼梯,因为甲方取消办公的决定稍晚了些,当时裙房部分已经建好,临时取消楼梯,带来了一定的工程损耗,同时室内装修设计在重复修改,这里笔者对甲方的这一决定是举双手赞成的,也在设计时预先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只是认为修改得早一点会更好。所以国内的酒店设计方还有业主对于酒店设计还有很多课要补,需要进一步得提高,现在通常从业主策划和建筑师方案设计开始,很多酒店设计建设的关键点还需要更精准的把控,可能由于缺乏经验。建筑师有机会做过几个酒店后就会好一些,但是问题是做到第一个的时候怎么办,酒店又牵涉到巨大的投资和运营的压力,业主是很难让一个缺少经验的人去做他的酒店设计的。在这里,尽管最后问题解决得还是比较完善,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设计论证的更扎实些至少能避免一些无谓的消耗。

设计在二层到四层的配套功能设计里面也从设计初到施工建设经历了一轮一轮反复调整的过程,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当时最初设计中餐饮在二层,希望客人到达方便,且与底层早餐厅功能共享,缩短厨房送餐流线,三层四层大宴会厅做设计通高,满足大空间高度要求,但是在方案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这种合理的竖向分配,形成了中餐厅和宴会分置三层与四层,且宴会厅取消了两层通高,只做了5 m1层高,设计完成后在建设工程中随着室内设计的介入,又要修改设计,尤其是宴会厅最终因定下来的功能需求产生了净高度不够的问题,但是设计时将宴会厅设计在了在裙房顶层,所以结构又将宴会厅高度局部加高了1.2 m,就算满足室内设计的要求,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是酒店室内设计早介入的话都可以避免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室内设计方无法及早或者准确介入(室内设计方前后更换可能性很大),带来后来猛改设计的结果,这个其实很多国内酒店设计都碰到过,相反可能国际大酒店集团就很有经验,在设计初期就各专业公司大量介入,避免了后期设计返工问题。

三、酒店客房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酒店客房设计是重中之重,一个城市商务酒店分成三大块,客房区、公共区和后场区,其中客房区占的比例是60%,如果客房设计成功了这个酒店设计成功的概率有80%。在设计初期从走廊宽度,酒店开间进深乃至卫生间做几件套等等都反复论证,在客房层设计可以算是大费周章,本酒店定位于四星级酒店,客房业主希望尽量提高设计标准,客房的开间最先确定下来,客房设计采用现在五星级酒店大多采用的4.5 m开间,这个后来就这样没再改变过,但是其它就经历了几轮的修改,起初卫生间采用五件套设计,即设计了两个洗手池,后来因为进深问题,改为四件套的标准设计,开始为了走廊适当提高标准,迎合高档酒店趋势,宽度做到了2 200,这个宽度其实比较适中,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为了加大客房的面积将其缩小了20公分。凡此种种,说明了酒店设计实在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是随着形势及进程不断变化要求的设计实践。客房设计确定后,整个标准层布置了19间自然间,酒店南面高层区域客房可以看到远处海面,所以电梯厅及楼梯和服务间都布置在板楼北面,将客房大部分都布置在南面,景观条件很好,另外在酒店顶层设计了整层套房楼层,各种套房充分满足不同顾客需求。

四、结语

建筑师作为设计者,对酒店设计的难度和其所涉及面之广深有体会,做了一个酒店才会真正意识到一个好的酒店产生的背后肯定会有很复杂的故事,舟山南海酒店即将落成,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也将其反复打磨为一个真正的城市精品酒店,在这个工程中笔者领悟良多,本文总结了设计中的一两点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和启示。

摘要:设计酒店如同设计复杂机器,精密组织各系统和功能的关系并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的可能,予以合理预留可能性并完善组织是做好酒店设计的关键因素。酒店设计是对建筑师综合问题处理能力考验的标尺,同时一个好的酒店设计需要业主及各设计方通过共同不懈努力来完成。

关键词:系统,功能,设计,变化,组织

参考文献

[1]蔡伟森.论述酒店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9).

[2]曲涛.浅谈酒店建筑[J].科技与企业,2012(08).

城市化研究回顾 篇7

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应从两个方面抓起:一是政府要及时制定建筑节能政策、法规、规划、标准和监管措施;二是相关方面要积极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要执行65%的节能标准, 就必须有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作保障。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作为推动建筑节能的引擎——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具备了大力推广的能力。

NO.1背景篇

技术是建筑节能的核心

按照“十一五”规划, 节能工作提出新建建筑全面实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 建立4个直辖市和北方地区达到65%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 要完成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100个示范工程, 并形成相关的技术配套政策。

同时, 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低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技术、高效集中供热热源和输配系统技术、高效热泵采暖制冷技术, 加快进行科技攻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 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 开展工程示范, 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带动节能建筑的发展, 并逐步提高绿色建筑的比重。

由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限制, 我国建筑能耗一直偏高。据有关部门测算, 我国居住建筑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为发达国家的2至3倍。建筑节能技术不仅是衡量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重大作用, 是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现建筑节能目标需要技术的支撑, 这是实现节能的核心力量。在相关的建筑节能技术中, 可再生能源利用得到极大的推广, 建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一方面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 另一方面制定太阳能光热、光电、地热能应用的实施方案, 并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进行示范, 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带动市场需求, 推动相关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的形成及产业的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历经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 (1980~1987年) :技术研究与技术标准研究制定阶段。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开始的。1987年9月, 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家建材局联合对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进行布置和要求。

第二时期 (1988~1994年) :开展建筑节能工程试点试验和扩大示范阶段。为了贯彻实施《节能标准》, 从1988年起, 建设部和国家建材局、农业部、国家土地局联合成立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制定了《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与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 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全国各地执行。并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开展建筑节能的试点住宅小区工程试点示范。

1992年, 建设部在全国八个省市组织开展建筑节能的试点工程工作;与此同时, 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比较好的一些地方政府, 分别开展大规模和高水平的建筑节能试点工程工作。这些试点示范对于推动总体的建筑节能工作, 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时期 (1994~1996年) :有组织地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筑节能工作阶段。1994年, 为了促进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要求, 建设部成立建筑节能办公室。由于建筑节能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 为了便于工作, 还专门成立了建设部节能工作协调组。开始了有组织的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并实施的新阶段。

首先制定了《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确立了节能的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措施和步骤;其次是修订新的节能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 (JGJ26-95) (简称《新标准》) ;以及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制定发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市政公用事业节能技术政策》, 组建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等。从此, 为在我国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完成了技术准备、技术标准准备、组织准备和政策准备。

第四时期 (1996年至今) :全面实施节能50%第二步目标的实施工作阶段。1996年9月, 建设部召开了全国建筑节能工作会议, 对全国范围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执行建筑节能新标准, 实现节能50%的第二步目标作了具体部署和工作安排;1997年2月, 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税务总局还对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 (新标准) 的时限、范围等作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建设部编制的《1996~2010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篇”提出的基本目标, “从1996年起到2000年, 新设计的采暖居住建筑应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完成节能50%;从2005年起新建采暖居住建筑应在前一基础上再节能30%”, 即在第一步节能的基础上节能65%, 这是三步节能。

通过实施国家“九五”建筑节能科技攻关项目、城市供热采暖温度控制与计量技术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等一大批科技攻关、技术开发项目, 外墙外保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高效节能窗的水平大大提高;供热采暖温度控制与计量技术取得明显进展;太阳能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追求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也在消耗着越来越多的能源。建筑行业作为耗能大户, 节能潜力巨大, 大力发展和推广太阳能光热和光电、地源热泵、外墙保温等新型建筑节能技术, 在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舒适度的同时, 降低建筑耗能总量, 有效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 既具有实际经济意义, 又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价值。

NO.2应用篇

节能减排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目前, 我国建筑普遍处于高能耗的状态下, 应用太阳能光热、光电产品成为迅速降低能耗的一条“高速路”。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我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专家表示, 不能只停留在太阳能和建筑两个层面上去关注太阳能的应用问题, 而是应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 它涉及到城市景观、能源发展以及老百姓的可支付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必须从太阳能建筑的角度去看, 这也正是建筑节能问题的关键所在。北京、上海在太阳能与建筑实现一体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 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约有20亿平方米, 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50%。目前, 我国已有400亿平方米的建筑。新建居住建筑从节能50%加快过渡到节能65%的目标水平。这一目标的提出令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迅速升温, 越来越多的买房人开始重视节能技术带来的支出降低、舒适性增强、使用寿命延长以及减少环境的负荷等问题, 而开发商们更是想方设法采用新的节能技术获取更大回报。

据了解, 在中国大约有3.5亿个家庭, 如果采用电热供水, 每户每日供应100升60度热水的话, 全年需要6643亿度电, 这几乎是全国全年发电量的一半, 折合人民币4000亿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求, 将太阳能热利用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 提出到2010年, 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 替代约2000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 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将达到3亿平方米, 替代约5000万吨标准煤, 总产值会超过3000亿元。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不仅仅是简单在建筑上寻觅一处合适的安装位置, 而是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筑的标准体系进入建筑领域, 实现与建筑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后期管理, 使其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太阳能全方位地解决建筑内热水、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 这将是未来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最理想方案。

2007年4月19日, 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下达了批准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太阳能行业首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批复, 这意味着太阳能热水器由业主的零散购买与自行安装逐步向设计标志化、生产工业化、供应集约化模式转变, 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将作为标准建筑组成部分进入住宅体系。这不仅代表着国家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肯定, 同时更多地意味着将有望化解多年来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最大的市场推广瓶颈。

目前, 太阳能热水器已经逐渐为国内建筑体系所认可, 上海、山东、浙江、深圳等地建立了太阳能与建筑标准图集, 这也对各地的太阳能发展形成了强劲的拉力。在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推动下,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大阳能将成为奥运会上的主要能源。奥运场馆外墙将贴上太阳能电池, 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技术供电, 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来自太阳能集热技术, 科技部和北京市计划建设一座30千瓦并网光伏示范电站, 为部分场馆的照明与空调提供动力。

据邢台市建设局介绍, 从2007年初以来, 该市所有新建项目已全部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进行设计,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率达100%。为加快太阳能应用步伐, 全市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低层、多层住宅, 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技术, 并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造价列入建筑工程投资总预算。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审批窗口在报建时, 严把审批关, 做到使太阳能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供暖供冷技术助力节能指标

在建筑能耗的比例中, 由于采暖能耗往往占的比例较大, 因此许多国家的建筑节能工作是以节约采暖能耗为重点。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方面, 而造成我国建筑能耗较大的原因, 一方面是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差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供暖和供冷技术的落后也造成了能源供应的增加。

节能技术和产品主要包括建筑物围护结构和室内供暖、供冷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两大类。目前, 我国在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而在室内供暖、供冷技术 (包括节约传统能源的技术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 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 大力推广应用室内供暖、供冷新技术、新产品已成为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 完成节能降耗规划指标的当务之急。

地板采暖是我国近年来室内供暖、供冷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是建设部第218号公告《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中推广应用的节能技术, 并已在当年发布、实施了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行业标准。目前, 我国北方地区多数省、市的应用率都达到了50%~70%。其中河北省2006年有1000~1200万平方米的住宅竣工面积采用了地板采暖。

地板采暖是把耐热管材或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内, 以低温热水或电热能加热地板, 再通过地板以辐射方式加热室内空间的技术。辐射供暖方式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节约能源约10%~30%。地板采暖节能效果及其主要技术、经济和环保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城市集中供热的低温热水地板采暖技术已经得到推广应用。这种技术的优点主要是只需将集中供热管网终端明装的散热器改为暗装在地板内的耐热管材就行了, 其技术含量不高, 施工简便, 成本低, 可实现分户计量, 舒适性好, 节能效果明显。

二、这种供暖和供冷技术由于可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实现冷暖双供而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并被列为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目前, 可利用再生能源进行供暖、供冷的技术, 主要是利用地下常温水的水源热泵技术和利用土壤热的地源热泵技术。

水源热泵技术是在冬季把地下水的大部分热量置换到供暖用的低温热水后, 再将水回灌入地下, 夏季通过地下水在地板中循环, 来降低室内温度;而地源热泵技术则是在冬天把土壤中的热量提取出来用于室内供暖, 夏季则把室内的热量带到地下达到制冷的目的。

近几年来, 上述技术在北京、沈阳等市得到了推广应用, 2006年的应用面积都在1300万平方米以上, 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等市的新建住宅小区也有应用, 冷、热双供效果良好。据项目论证书和投入使用一年后的评价报告显示, 其运行费用冬季供暖期为16元/平方米, 夏季供冷 (含除湿) 费用每月平均2元/平方米, 其电热转换率为1∶3.5~1∶4.6, 运行费用比风冷空调低40%。

地板采暖和地板供暖、供冷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其中,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板供暖、供冷和电热地暖, 其热介质都是洁净能源, 因此对大气和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采用城市集中供热的地板采暖虽然无助于燃煤造成的污染物排放, 但其辐射传热方式比对流传热可减少室内浮尘,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有利人身健康。

海水水源热泵技术

海水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 (海水) 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 并采用热泵原理, 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 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以海水为“源体”, 但不消耗海水, 也不对海水造成污染, 而且它的热效率高, 消耗1千瓦的电能, 可以获得3千瓦至4千瓦的热量或冷量,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

大连市经过一系列的并网改造,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已接近80%, 但是冬季供暖带给这个城市的污染和巨大的资源浪费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过反复考察和调研, 该市把目光投向了城市周边广袤的大海,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应用海水水源热泵技术, 作为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的新型能源的方案, 并向建设部申报。

大连市被建设部确定为海水水源热泵供热供冷技术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示范城市。

目前, 该市已规划落实海水水源热泵项目13个, 涉及供热供冷面积1100多万平方米;已开工5项, 完工3项, 实现供热供冷面积32.72万平方米。星海湾商务区海水水源热泵项目、热电集团北海热电厂再生水利用改造项目、小平岛新区海水水源热泵项目、大窑湾港区海水水源热泵项目、长海县第四中学海水水源热泵项目已启动。2010年前, 塔河湾、龙王塘、小平岛、星海湾、东港、北海、梭鱼湾、大窑湾、金石滩, 金渤海岸、长山岛、獐子岛、长兴岛、皮口、花园口的海滨建筑, 将全都实行海水水源热泵供热供冷。

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以地热 (冷) 源作为热泵装置的热源或热汇, 对建筑进行供暖或制冷的技术。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电能, 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 在冬季向室内供热, 夏季则对室内制冷, 实现对建筑物的空气调节。其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环境效益显著。

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 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 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 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 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 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

另外, 地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 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 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据美国环保署估计, 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 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

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 与空气源热泵相比, 相当于减少40%以上, 与电供暖相比, 相当于减少70%以上, 如果结合其它节能措施节能减排会更明显。虽然也采用制冷剂, 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属自含式系统, 即该装置能在工厂车间内事先整装密封好, 因此, 制冷剂泄漏机率大为减少。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 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 没有燃烧, 没有排烟, 也没有废弃物, 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 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 还可供生活热水, 一机多用, 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 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

围护结构技术提高节能效果

一栋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就好比是建筑物的棉袄,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屋的舒适质量。我国幅员辽阔, 北方地区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78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面积的72%, 与同纬度许多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冬天气候更冷, 而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却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 对能源的消耗很高, 迫切需要对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革新, 大力推进新型的建筑节能材料和建筑节能技术, 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与国家推行建筑节能政策的同时, 建筑节能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诸如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门窗密闭保温隔热技术、供热采暖节能技术等, 并且国内有多家单位分别与瑞典、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展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合作, 引进了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 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建筑物的节能途径主要依靠减少围护结构的散热以及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两个方面。前者要求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 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建筑物的外形尽可能规整, 避免不必要的凸凹变化;加强门窗、外墙、屋顶和地面的保温,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 使用多层门窗, 用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代替实心粘土砖;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 选用密封性能好的门窗并加密封条, 用密封材料填实穿墙管线连接处裂隙;后者要合理提高锅炉的负荷离, 改善锅炉运行状况, 采用管网水平衡技术, 以及加强供热管道保温等等。

在90年代初, 北京市四委一办 (北京市科委、市计委、高建委、首规委和北京市节能与墙体改革办公室) 率先在丰台区周庄小区组织实施建筑节能50%的试点工程。周庄小区总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 在管网和热源各方面都按节能50%的要求设计, 经设计和施工的紧密配合, 完成后的试点工程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

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等单位专家鉴定后认为, 该小区采用的外墙保温节能措施得当, 外墙外保温技术符合发展方向, 并通过大面积使用, 积累了外墙外保温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经验, 为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小区屋面、门窗、热网等各项保温措施及施工工艺可行, 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严密, 工程质量总优良率较高。小区节能指标超过节能50%要求, 节能投资不超过8%, 是我国第一个建成的节能50%的居住小区, 综合效益显著。

外墙保温技术

我国每年有10亿平方米的民用建筑投入使用, 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30%左右。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已成为共识。而伴随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 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 外墙保温技术开始在我国推广使用并表现出良好的保温和节能效果。其主要方法是在建筑物基层墙体的外侧设置保温层 (一般为厚度60mm的聚苯泡沫板) , 在保温层外面做装饰层。基层墙体和聚苯板之间用专用粘接剂连接, 聚苯板用尼龙锚栓固定, 然后在保温层外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保护层, 并压人耐碱涂塑玻纤网格布, 最外层用抗裂腻子和涂料找平和装饰。目前成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目前较成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挂式外保温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 (矿) 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 (简称聚苯板, EPS、XPS) 、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价格低廉, 已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 然后抹抗裂砂浆, 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 最后加做装饰面。

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 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 直接形成装饰面。这种外挂式的外保温安装费时, 施工难度大, 且施工占用主导工期, 待主体验收完后方可进行施工。在进行高层施工时, 施工人员的安全不易得到保障。

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该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 在即将浇注的墙体外侧, 然后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注成型为复合墙体。

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 其优势很明显。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 工效提高, 工期大大缩短, 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证。而且在冬季施工时, 聚苯板起保温作用, 可减少外围围护保温措施。但在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连续浇注, 否则由于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造成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茬, 影响后续施工。

3.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外保温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 (简称为EPS) 加工破碎为0.5毫米~4毫米的颗粒, 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 (或是面层防渗抗裂二合一砂浆层) 。其中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技术在1998年就被建设部列为国家级工法, 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

该施工技术简便, 减少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受结构质量差异的影响, 对有缺陷的墙体施工时墙面不需修补找平, 同时解决了外墙保温工程中因使用条件恶劣造成界面层易脱粘空鼓、面层易开裂等问题。与别的外保温相比较, 在达到同样保温效果的情况下, 可降低房屋建筑造价。如与聚苯板外保温墙相比, 每平方米可降低25元左右。

此外, 节能保温墙体技术中还有将墙体做成夹层, 把珍珠岩、木屑、矿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 (也可现场发泡) 等填入夹层中, 形成保温层。

由于外墙外保温的优越性越来越被各方面所认识和接受, 我国的外墙外保温工程正在快速增加, 加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逐步提上日程, 外墙外保温必然是建筑节能改造的一项基本措施。由于未来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将会更加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采用不同保温材料、不同构造、不同工艺 (手工的、半工业化的、工业化的) 的做法并存, 而中国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建筑规模庞大, 因此, 我国的外墙外保温市场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广大、最有活力的外保温市场。

屋顶绿化促进节能减排

当前, 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在全国上下狠抓落实, 一项又一项的节能措施和技术被推广应用。其中,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 是切实执行节能减排这一重要任务的关键环节,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 “应该广泛地推广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垂直绿化方式等, 尽量使每一个城市元素都被绿化, 提高土地利用率”。

自2000年至今, 北京已完成屋顶绿化60万平方米, 但这仅仅是起步阶段。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屋顶绿化相关的法规政策还有待于完善。广泛推广屋顶绿化需要打破观念的束缚, 由于没有土地的成本, 屋顶绿化费用并不太高, 从长远来看, 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据统计, 中国现有屋面资源面积73亿多平方米, 如果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在一些建筑占用的面积较多, 而可供绿化的面积相对较少的地方发展屋顶绿化, 则可以大大提高其资源利用率, 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据北京屋顶绿化协会的负责人介绍, 进行屋顶绿化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考虑屋顶承重问题。屋顶绿化最基础的条件是建筑物的荷载, 事关建筑物和人的安全, 是屋顶绿化设计与建造的第一要素。荷载决定了屋顶绿化的类型。每平方米不低于70公斤承重, 即可实施超轻型屋顶绿化;而空中花园的荷载要求每平方米300公斤以上, 北京目前实施的空中花园, 大部分都在每平方米500公斤以上。

二、要考虑渗漏排水问题。由于植被下面长期保持湿润, 并且有酸、碱、盐的腐蚀作用, 会对防水层造成长期破坏。同时, 屋顶植物的根系会侵入防水层, 破坏房屋屋面结构, 造成渗漏。排水不好, 造成积水根部腐烂。屋顶绿化施工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做好防水层, 空中花园特别强调做好阻根防水系统, 这个系统既能起到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屋面, 同时又起到防水的功能。蓄排水系统起到蓄水、排水和净化水的功能。

三、人工土和植被。屋顶植物选用节水型、多年生、生长缓慢、易于管理的品种, 其人工土由城市垃圾经高温杀菌制成的有机肥、草炭土、深层田园土组成, 这种基质很适合屋顶草坪应用。

四、屋顶绿化还要考虑管理养护问题。屋顶花园建成后的养护, 主要是指花园主体景物的各种草坪、地被、花木的养护管理以及屋顶上的水电设施和屋顶防水、排水等工作。根据不同建筑屋顶的高度和便利程度, 植物应有长期寿命, 花草的置换时间要长。

节能减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而城市园林绿化最大的生态功效就是吸收各类污染物、减缓热岛效应、降尘减噪、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城市消耗了所有能源的80%, 产生了95%的污染, 排放了80%的温室气体, 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城市里面的每一棵大树每年吸收有毒有害的气体、放出氧气等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为3000美金。屋顶绿化对于节能环保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 屋顶绿化可以增加绿化面积、净化空气、降低扬尘、改善居住环境, 它能把城市失去的土地功能、水循环功能、动植物栖息地功能, 重新请回到城市的中心地带, 减少城市的视觉污染、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其次, 它可以有效地调节气候、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据测算, 屋顶绿化在夏季可使室内温度下降4至6摄氏度;此外, 由于屋顶绿化对周围气候的调节, 它还能够在夏季和冬季减少空调机所消耗的能量, 间接地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 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 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 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NO.3展望篇

建筑节能技术前景广阔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既有建筑总量和每年新建建筑面积都很大, 而能够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比例却很低, 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但节能潜力也很大。因此积极开发和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 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水平, 建设节约型社会, 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意义。由此可见, 外墙保温技术, 太阳能光热和光电技术, 地热源等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筑节能不仅仅只限于从建筑本身的构造技术, 如屋顶、墙体的保温, 隔热性能等考虑, 而且包括了节水、节电、材料再回收等。如加拿大在建造新的小区住宅时, 前期就把该留的路, 该立的路灯灯杆和绿化用地都考虑进去, 还考虑了施工过程中旧材料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污水的净化处理、环境的改善等。

推进建筑节能首先应注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随着建筑节能的技术进步,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 各地可根据各自的气候条件、材料资源、技术成熟程度以及对建筑节能的要求, 选择推广适应本地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

同时, 要加大对新型管材系统和节水节电设施的应用。如用化工合成管材替代传统的铸铁管材, 全面推广节水水箱、便器和延时感应冲洗阀等节水设施, 配置中水回用系统, 广泛采用节能灯具、声光控开关等高效节电设施。还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建筑物能耗, 如在设计中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和朝向, 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百叶窗等构造措施, 使建筑能得到充足光照, 又起到调节日照、节省能源的作用。

其次, 应加强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可针对建筑节能技术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能耗大, 对环境影响明显的一些难点问题, 以及节能投资较少而效果显著的项目, 将其作为研究开发的重点, 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并将科研、设计、施工单位联合起来, 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对于应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 改善环境有重大价值, 以及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节能产品, 通过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国际间合作交流, 力求取得重大突破。

再次, 应组织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施工生产。要培育一批产品质量好、企业声誉高的骨干企业, 重点加以扶持, 进行技术改造, 形成适度生产规模, 确保节能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一些目前在国内尚不能生产或质量不过关的产品, 如直接从国外进口, 则价格过高, 势必会增加建筑成本。如采暖热量表、锁闭阀、散热器温控阀等。应在研究开发性能好、质量高、价格低的国内产品的基础上, 尽快组织大规模生产, 或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 在国内组织生产, 以降低成本。

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 发展新的建筑节能技术, 采用新的节能材料和设备, 除继续改进多层密封窗, 开发各种高效保温材料用于复合墙体、屋面和地面以外, 还在研究开发红外热反射技术、硅气凝胶材料、高效节能玻璃、太阳能利用技术、热回收技术、新的建筑节能测试和计算技术等等。与此同时, 还十分注意选择经济合理的建筑节能技术, 重视节能试点建筑以至节能园区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并在继续修订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颁布配套的行政法规, 不断提高节能要求, 挖掘节能潜力。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动向

大力开展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在技术攻关中要大力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着重解决以下节能技术与产品:

推广墙体改革相关技术。包括外保温材料、成品、施工技术;内保温墙体、热桥、结露处理技术;内外墙体防裂技术;屋面高效隔热保温及防水技术;节能保温门窗及密封技术。

采用节能型泵暖热源与空调冷源系统设备。包括适合中国国情的热泵系统设备;供热制冷系统;进行调节水及力动态平衡技术等。

采用新型自然能源的技术。如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技术;采暖利用太阳能、地热等自然及再生能源技术, 以及利用废热余热、沼气等技术及产品的研究。

研究当代电子技术、热反射技术、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建筑的结合。提供新一代更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智能技术将使建筑节能综合技术发挥更大效益。

努力研究开发节能检测评价方法和检测能耗的仪器设备。为对建筑节能的评价及设计提供有用的数据。

研究适用的旧建筑及小区节能改造的成套技术, 为已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实用的综合技术。

国外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动向

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除了有一套法律、法规予以保证外,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采用了一系列高新材料和技术, 对不同层次的房屋采取了不同的节能技术。他们把新材料、新技术结合在一起, 将高质量的混凝土、新型的保温材料进行有机的结合, 使住房环境得到改善。

当前, 发达国家广泛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作复合墙体和屋面, 并用密封材料封闭门窗缝隙和孔洞, 这是从减少导热和对流的思路采取的措施。

在常温空气中, 一般情况下, 人和物体对建筑围护结构的散热, 以辐射传热所占的比例为最大, 而一般建筑材料的热辐射发射率都很高, 多在90%以上, 辐射到它上面的热量基本上全部吸收, 反射回去的极少。也就是说, 这些材料吸收辐射热后即通过导热方式传往另一面散发, 可见这种情况对保温隔热不利。而如果在建筑物内外表面, 或外围护结构内的空气间层中, 采用高效热反射材料, 就可以将大部分红外热反射回去, 对建筑物起到保温隔热作用, 并提高居住环境的热舒适度。如美国已开始大批生产热反射膜在建筑中作保温隔热之用。在建筑中开发应用反射辐射热的技术, 将使保温隔热措施效能更高、费用更少, 使建筑节能技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到了今天, 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纷繁众多的技术体系, 许多公司拥有自己的专有技术, 尽管这些做法都有可靠的节能效果, 但其档次、造价、材料、工艺、性能各不相同, 建筑构造价和施工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做到合理使用, 对于各种卓有成效的节能措施, 在实际选用时, 必须考虑工程对象的具体条件, 其中包括当地气候、建筑体系、采暖系统、施工时间、地方习惯和业主意图等多方面的因素, 经过方案比较, 作出抉择。只有根据实际情况, 正确选用适当的技术措施, 才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链接

日本:推广4项技术

日本集合住宅的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提高密闭性。尽量减少墙壁、天井及地面上的各种构配件和建材之间的缝隙, 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外冷热空气的对流。密闭性不好即使施加保温材料也无法达到节能的效果。但是密闭性好的住宅必须设置换气口, 定期进行换气。

二是提高保温性。通过保温材料、保温构配件及严格的施工标准等减少室内热损失。目前, 采用外保温是提高住宅保温性能的最为有效的做法。外保温与传统的保温方法不同, 是采用保温材料将室内空间完全覆盖起来, 不留丝毫缝隙。

三是多种能源组合利用。即除普通电源外, 还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燃料电池及各种余热, 降低石化能源消耗。

四是立体绿化。尽量增加建筑物可以绿化的空间, 通过植物吸收太阳热能, 降低建筑物表面的温度。一般包括庭院、阳台、墙壁及屋面的绿化。

英国:开工前先审核能耗

英国政府新近作出决定, 从2008年4月起, 博物馆、展览馆和政府办公大楼等建筑的能耗情况将张榜公布, 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监督, 以促进全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英国, 新建筑开工前必须将能耗分析报告提交当地政府建筑控制办公室和规划委员会审核, 获批后才能施工。在设计新建筑时, 设计人员必须从风、光、冷、热、声五种要素出发综合考虑节能问题。

在设计建筑时, 工程师要利用流体力学计算出建筑物对空气流动的影响, 防止因风力过大, 影响球场等公共设施的使用, 或是风力太小, 妨碍空气污染物的排出。

在采光方面, 设计人员要利用模拟系统软件, 算出一年之中每个小时太阳的位置、光线的强度, 通过改进建筑结构和朝向达到节能目的。

德国:发展被动房屋

被动房屋意味着房屋基本不需要去主动供应能量, 德国的被动房屋每年单位面积供热能耗仅为15度电, 远远低于目前德国的标准75度电。

德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建立了第一个真正的被动房屋, 目前, 德国已有4000~6000单元房为被动房屋。

德国最早的被动房屋建于1999年, 每户为90平方米的三居室, 主体为木质结构。此房屋建筑成本仅比普通房屋高7%, 运行成本非常低, 利用太阳能供热, 供电可自给自足, 2004年全年一户的供暖、供水、供电仅为114欧元。

上一篇:商务项目设计下一篇:训练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