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利用

2024-06-01

可持续利用(共12篇)

可持续利用 篇1

0 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 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水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在社会生存发展中需要不断地管理、利用、保护水资源。就汤河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来看。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等是汤河水库面临的两大问题。也是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城市化进程和工农业生产的不断推进, 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以致出现了淡水资源紧缺、水危机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用水形势十分严峻。由此可见, 依法行政, 加强管理, 是实现汤河水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汤河水库水资源利用现状

1.1 水文水资源概况

汤河水库位于辽阳、鞍山、本溪三市之间。控制流域面积1228平方公里, 汤河水库上游为东西两股交流组成。东股发源于辽阳县河乡样岭山沟, 西股发源于辽阳县塔子岭乡熊洞沟及吉洞乡宋家岭山下。东西两股于坝址前龙门山脚下相汇。汤河水库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雨分配不均匀, 多集中在7~8月份, 多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 此间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 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变化238毫米, 多年平均径流量9.29立方米每秒。2007年降雨量659毫米, 径流深度是238毫米。

1.2 水利工程现状

截至2008年汤河水库已有两处引水工程。一处是于1998年7月竣工并投入生产的引兰工程, 缓解鞍山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紧张局面, 实现优水优用, 多年平均引水量3129.22万立方米, 是设计年平均引水量1830万立方米的171%, 最大引水流量9.35立方米每秒, 另一处就是于2007年7月竣工投入生产的引细工程, 截至2008年9月累计引水量3976.13万立方米。在位于大坝左端背水坡山麓下, 输水洞出口右侧建有汤河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3830千万利用发完电的水向弓矿供水。

1.3 供水能力

供水能力是指供水工程在设计供水保证率情况所能提供的最大供水量。汤河水库供水能力每日向鞍山供水量35万立方米, 辽化供水量15万立方米。辽阳供水量8.5万, 弓矿供水量 5万立方米。

2 汤河水库水资源存在问题

2.1 存在的水污染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 上游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大量使用无机肥料, 据不完全统计, 每667平方米农田使用50千克左右化肥, 造成水质中氮、磷成份超标。 (2) 生活垃圾和污水, 农村厕所、动物粪便等对水质也有一定污染。 (3) 旅游服务业带来生活垃圾和污水。

2.2 设备不健全

在监测水质等问题都靠人工校测, 不仅是采取的数据精确不及时, 研究分析结果造成很大的困难, 而影响水质的最终的结论。

2.3 宣传教育缺失问题

从这次调查情况来看, 下达河乡、河栏镇、汤河镇等水库周边乡镇在水质保护宣传方面都存在问题, 在水库周边乡镇, 没有看到一块警示牌或警示标语。治理水环境, 应该把提高人的素质摆在第一位, 把宣传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重视水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建议每个自然村至少竖立一块以上宣传牌, 重要季节要张贴宣传标语, 营造保护水质光荣、污染水质可耻的良好氛围, 引导农民讲卫生、重环保, 从思想上筑起保护生态的长堤, 这是治本之策, 不可放弃。

2.4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显出

随着鞍山、辽化等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 大汤河沿岸城乡农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加大, 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而作为供水方的汤河水库, 经过两次引水工程, 2006年兰河引水量3065.2万立方米, 细河引水量不详细。未来几年将有所上升, 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3 汤河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执法机构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首先具有法律保证, 尤其是要明确界定水的权属关系, 健全执法机构, 不断加强管理。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水法》、《水土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 但各个法律之间还存在着交叉重叠、遗漏疏忽现象, 以流域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 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水权划分、水事划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地方性法规、政策与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有冲突现象, 在水利执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如机构不健全、执法能力差, 力度不足等现象。为此我们应结合新的《水法》的实施, 继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早日制定出台有关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量调度、条例、规范性文件, 尽快形成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并且积极争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供法律保障,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法律基础。

3.2 提高治汤科技含量, 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科技创新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科教兴水战略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 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设备陈旧等问题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从以上角度出发,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可续技术交流力度, 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 提高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实行多水源联合运用、雨水汇集利用、劣质水处理重复利用等, 多途径改善科技条件, 提高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汤河水库应不断引进先进设备, 安装实施远程监控系统和水质、流量监测自动系统, 确保上级调水指令的贯彻落实, 最终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水质监测标准化、水量调度科学化。

3.3 狠抓水资源保护, 确保水质不超标

(1) 要完善加强水质监控网络, 向汤河防汛一样, 积极呼吁出台相应的法规。 (2) 要加大汤河水库水资源监督力度, 依法实施动态管理, 搞好污染源的防治管理工程。 (3)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对汤河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并且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 调动全民参与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汤河水库工作的良好局面。

3.4 强化管理, 完善机制, 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1) 管理体制一体化。由水利行业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 建立新型的水务管理体制。 (2) 通过实行取水许可制, 将辽化、辽阳、弓矿、鞍山取水、用水切实控制起来, 实行合理用水、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3) 加强经济手段在水资源的配置的调控作用。

3.5 制定近期及中长期可持续利用规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是实现汤河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障。制定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可以从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近期的行动计划中全面把握汤河水库水资源的利用态势, 采取更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战略, 增强预见性, 预防性。可持续利用规划要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前瞻性和现实上的可操作性, 内容上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 把配置、节约、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3.6 提高全民素质, 增强节水意识

水资源之所以日益短缺。主要是人类不规范的经济行为造成的, 应在社会公众中广泛进行宣传, 建立起水是稀缺资源、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各级水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公众的水利法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力度, 把水利法规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灌输到一切教育、宣传、研讨、学习活动中去, 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公众法规宣传。要从小、从细做起, 促使公众自觉保护水资源。要求广大公众参与到水的管理、利用中来, 将用水利益相关地区、部门的用水竞争放在保证公平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 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 结语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到, 要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和认真执行就能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顺利地开展, 汤河水库完全能够保持经济超常规发展又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摘要:水污染不断加剧与水资源供需形成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利用, 将为之打开新的局面。加强法规建设, 实现一体化管理。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水资源有限概念等, 是促进汤河水库循环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汤河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 篇2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考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为土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占世界第二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从人均占有量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

表1 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比较

单位:公顷/人

类型 世界 中国 俄罗斯 美国 印度 加拿大 法国

人均土地总面积 2.20 0.740 11.400 3.350 0.31 30.54 0.937

人均耕地面积 0.247 0.076 0.898 0.686 0.174 1.507 0.330

人均森林面积 0.583 0.106 5.154 0.776 0.067 8.100 0.256

人均草原面积 0.575 0.319 0.586 0.874 0.012 0.924 0.184

人口密度 442 1321 88 294 3177 32 1060

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广人稀,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8.4%,而土地面积占全国土总面积的56.5%。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28.4%,林地占全国林地的38.3%,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的 72%。就人均占有量的而言,西部地区人均土地为28.8亩,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0亩、4.7、10.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1.7倍和

1.3倍。虽然西部地区土地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也较高,但其耕地质量却不高。在西部,优质高产旱涝保收农田约有1.8亩,只占耕地总面积得32%,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而大于25度的坡耕地共计 681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大大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在2000年我国耕地普查中,耕地面积12823.31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01 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更为严重的是,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耕地则每年以

2.0‰左右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受人口与生产发展的压力,土地处于严重超负荷利用状态。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土地质量退化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地下降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数量减少表现为整个土体毁坏或表土丧失,质量降低表现为土壤在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方面质量下降。我国土地质量退化现状根据其类型分别表现如下:

(1)土壤侵蚀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植被覆盖率低和植被的不断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500 万—600 万亩,至今总面积已达179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使耕层变薄,土体受破坏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超过50 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相当于全国耕地削去10mm 厚的肥沃的表土层,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 多万吨化肥的养分含量。从地区分布看,长江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40%,黄河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6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北方的风力、冻融侵蚀地造成了大面积农业土地承载力减弱或土地荒废,如内蒙古全区风力、冻融侵蚀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85%。

(2)土地荒漠化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建国以来,全国共有1000 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 亿元。

(3)土地盐渍化

我国盐碱荒地约为2000 万公顷,盐碱耕地677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河平原,黄土高原和沿海地带。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成为我国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土壤中,造成土地污染。据统计,我国耕地受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达6000 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面积达2700 多万亩。另外,遭受农药,化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已达2 万亩。

(5)土壤性质恶化

年代南方稻作区水稻土潜育化面积约5000 万亩,到80 年代初曾达7000万亩。湖南省洞庭湖周围,次生潜育化面积占稻田面积约20%,江西次生潜育化面积则占全省稻田面积的20%,约有600 万亩,次生潜育化是南方稻田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 年,对23 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 起,污染农田4 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 亿元。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现有农业用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土地的质量不高,投入少,重用轻养,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1)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1.3%;中国林地资源中,有林地面积只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45.7%,在有林地中,过熟林比例较大,林木枯竭率较高(1%左右),造成林木资源的严重浪费;草地利用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57.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0.5 倍,而生产能力却远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每公顷可利用草地平均生产畜产品还不及

美国同等草地的1/27。(2)土地浪费严重。一是城市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1986-1996 年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59.7%,但城市用地却增长了106.8%,城镇用地人均已达133平方米。城市闲置土地占5%,其中还有40%属于低效利用;二是开发建设中盲目批地,造成土地大量闲置。到1997 年底,全国征而未用的土地就有174 万亩。1991-1996 年全国设立各类开发区达4210 个,开发区闲置土地就达61 万亩;三是农村土地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全国农村人均用地已达182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的标准。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的后备耕地不足0.7 亿公顷。这些资源有50%以上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云南三个边缘省、区。这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给土地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备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质量好的少、中等和次等地多,大多数后备土地只能开垦作为林果、林木或经济作物用地,且开垦难度较大,所需投入也较大,同时,开垦不当还易导致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近年来一些地区盲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适宜水果种植的区域的大量发展果园,导致许多优质耕地被挤占。此外,西部的建设用地尤其是交通和城镇用地数量偏少,比例偏低。目前西部地区交通用地只占本地区总面积的0.25%,远远低于东部地区1.39%:城市数量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7%,城市建成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环境资源的需求将是持久的,新世纪中国能否获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实现人口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说是我国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最基本的措施,因此“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不能有任何松懈。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以增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解决世纪中国人口吃饭问题的关键。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区域土地规划工作已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展开,同一层次上的区域单元要做大量的同类工作。例如,我国在新修订的“十一五”规划中就对长三角和京津冀进行统一的区域规划。即使同一个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也要重新修订或设计同类规划。要提高土地规划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对规划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模式,以减少规划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并增强规划的标准化。

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我国对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制定耕地保护的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晰耕地产权,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对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多占、乱占耕地;建立全国耕地变化的动态监测系统。

(3)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运行机制

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除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其生产力的持续性外,还应调整各业用地矛盾,使其用地结构能保证整个社会健康、平稳地发展,这是同发达国家持续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概念不同之处。这是因为我国人地关系极其紧张,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可定义为:“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人们粮食需求和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措施”。

土地的有限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配置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才能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就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在政府干预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利用。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解决如何用科学方法制定同其法律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落实到实地的整套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要为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微观管理指的是具体土地利用活动的管理。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要密切结合起来,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4)调整、优化工地利用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工地利用方式,在保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挖掘、发挥土地资源在提高质是和利用效率方面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5)要把提高工地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要坚决实施退田还湖、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战略性措施;在林业生产中实施将“砍树人变成种树人”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注意大江大河源头及中上游地带的植被修复与水工保持;在城市化、工业化及工业结构调整中,要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态城币、绿色城币和生态工业与绿色工业,改善城区与工矿区的国工资源品质。

(6)要加大工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试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

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1)土壤侵蚀

(2)土地荒漠化

(3)土地盐渍化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5)土壤性质恶化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奇正藏药:可持续利用藏药材 篇3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发端于中国西部的民营企业,专注于民族医药、健康产业。自创建伊始,奇正藏药就高度认同光彩事业“义利兼顾”精神,在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司也获得长足进步。2009年8月,奇正藏药成功登陆国内A股市场。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69亿元,利润总额2.58亿元,在西藏地区纳税首次突破2亿元,公司有员工1400多人,分布于北京、西藏、甘肃以及全国各地。

问题

青藏高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产自当地的种类丰富的藏药材千百年来发挥着保障当地人民健康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青藏高原也是我国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高寒、缺氧,环境承载量有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很难恢复。在此背景下,藏药材产业的发展若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就会出现部分药用资源逐年短缺,加之无序地盲目过度采挖以及旅游贸易的片面宣传,使一些名贵药材资源如红景天、雪莲等面临资源危机,在400种常用藏药材中,有资源保证的不及30%,濒危藏药材达1/4左右,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以“千年藏药的现代传承者”为理念的奇正藏药来说,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藏药材资源,成为了一项长期的挑战。

解决方案

在近20年的发展中,奇正藏药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现代藏药对资源的利用率,从源头进行藏药材资源的野生抚育和人工驯化,大量开展藏药材正本清源工作,实现资源与产业的平衡发展。

注重资源调研,实施源头战略

藏药材资源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性、气候环境特性及人文环境特性,对藏药材资源进行资源调查,不仅有利于掌握藏药资源的家底,而且为藏药资源开发、保护计划的制定及系统规划提供了依据。

奇正藏药将资源调研工作作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先决条件。目前,公司主要针对三类藏药材进行资源调研:一类是公司产品主要使用的原料藏药材;二是针对具有开发前景的藏药材;三是针对濒危植物资源。

此外针对藏药基源不清、药源分布复杂等现实问题,奇正藏药近年还对藏药材基源、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依据藏药典籍记载、权威藏医药专家经验、区域用药特点、国家药品标准、资源调研结果、植化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正本清源工作,完善相关标准。奇正藏药在进行新药开发和二次开发时,优选处方、合理开发,从源头上进行合理的资源利用。资源瓶颈作为新药开发立项的否决项,涉及资源问题的品种不纳入大品种开发;促进濒危藏药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种植技术研究和基地建设,保障资源可持续生长

人工种植基地建设 奇正藏药建设的人工种植基地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保护、开发研究为基础的基地建设。如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藏麻黄等。二是提供企业所需原料为目的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

野生抚育基地建设 基于生长环境特殊、人工种植难度较大的品种,奇正藏药着力进行野生抚育。目前,公司在西藏贡德林草原已建立了10万亩奇正藏药独一味药材野生抚育研究基地,主要针对高原寒带藏药材保护及藏药材独一味半人工抚育研究。

保护基地建设 奇正藏药选择物种丰富、易于遭到破坏的区域建立保护区并进行合理开发。于1997年在西藏米林县南伊沟建设了第一个药材保护基地,规模3000亩。此后又在米瑞乡建设了90亩的有机藏药材保护基地。

标本库、种质资源库的建设 奇正藏药建立了藏药材标本室,标本量近千份。建立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物种的研究与保护,以降低物种灭绝的风险。

不断创新工艺,提高药材利用效率

奇正藏药促进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使得药材粉碎后的利用效率达到99%,在行业内达到先进水平,有效减少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尽量选择用藏药材的茎、花、果入药,从而保留原生药材的地下根系;尽量选取用量小、使用简便的处方;根据药效指导工艺,在尊重临床用药便利性和疗效的情况下,尽量选取药材利用率高的工艺。

成效

奇正藏药从研究、识别藏药材生长环境、习性出发,实现对藏药资源的科学利用,并且开展抚育和驯化,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截至2013年,奇正藏药对公司主要使用的几十种药材资源情况完成了调查工作,并制定了资源利用计划。成功种植了独一味、藏丹参、波棱瓜、藏菖蒲、藏麻黄等近30个藏药品种,起草完成了相应的种植技术规范,为发动当地农牧民进行藏药材种植,为藏药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缓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奠定了技术基础。

奇正藏药因在推动民族药产业发展、以长效机制反哺藏区方面的实践探索,入选“2013 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案例”。奇正藏药的药材基地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69亿元,其中核心药品业务收入7亿元,核心业务持续增长;核心产品消痛贴膏销售收入增长1.05亿;公司实现营业利润2.20亿元,净利润2.11亿元。

展望

奇正藏药将藏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根基,将继续加大在藏药材资源研究、科学利用、保护及种植等方面的投入,寻求与藏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篇4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现状,问题,途径

土地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土地利用率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耕地资源过度损耗等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必要。

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在涵义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一些土壤学家和土地评价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申到土地利用,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美国Roda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System)上正式确认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思想。1993年在加拿大举行的“21世纪土地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即:a.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土地的生产力(生产性);b.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土地产出的稳定性(安全性);c.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从质和量两方面保证后代在土壤和水质方面的公平享受性(保护性);d.土地利用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可行性);e.社会的可接受性(可接受性)。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一方面要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与高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又要使土地的开发利用与土地的合理保护和科学整治结合起来,实现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2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

2.1 土地资源特点

2.1.1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土地总面积达9.6亿hm2,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6.4%,占亚洲面积的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土地只有0.8hm2,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3,加拿大的1/47,美国的1/4,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20位。2.1.2土地类型多,山地多于平地,土地适宜性差别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同时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各地多种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极为复杂而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山地多于平地,全国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很多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坡度大、土层薄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农林牧生产条件较差。2.1.3耕地资源紧缺。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004万hm2,人均仅0.106hm2,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3%。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长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约减少6.8万hm2。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2050年,人均耕地将不到1亩。2.1.4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我国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地、高原主要分布于西部。全国绝大部分的耕地和内陆水域分布在东南部;一半以上的林地集中于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86%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承载力相差很大,东南部大于西部、西北部。2.1.5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现在绝大部分的宜垦地早已开垦耕种或变成了建设用地,后备耕地资源已为数不多;并且全国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的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

2.2 土地资源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占世界第三位,但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占用不可避免,加之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更为严重的是,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耕地则以2.0‰左右的速度在减少。而在未利用土地资源中,可开垦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和东北区,制约因素较多,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

目前全球大约35%的面积即4500万km2的土地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土地荒漠化面积以每年2460km2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面积。新古城楼兰在古时候曾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后来被无情的沙漠吞没了。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全国土地面积中,有18.7%的土地属于难利用的沙漠、戈壁、石质山地和高寒荒漠等。在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中,已利用土地资源占84.5%,其余可利用未利用的土地资源主要是偏远、缺水、草质不良的天然草地、裸土地和沼泽等。因此几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已满负荷,土地利用率已达到最高水平,可供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有限。

3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长期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土地资源利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土地闲置现象严重

近几年,国内许多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不仅省、市、区各级建立了工业园区,许多地区的乡镇也竞相圈地大搞开发区建设,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开发区的土地荒芜起来,投机的商家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土地后,有的高价卖出赚取差价,有的贪多买进而无力开发,造成大面积的撂荒地。

3.2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依次为西北、黄土高原、长江流域的丘陵山区、北方土石山区和东北黑土区。我国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53万km2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1796.6万km2,每年丧失的表土达50亿t。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民生活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生活和生存条件,而且导致河道淤塞、湖泊缩小,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发生,直接威胁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3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是必然的。首先,城市无限制外延扩展,盲目开发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其次,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大量圈地,盲目发展,造成大量耕地浪费;三是,农村居民点建设混乱,用地超标严重。四是,乡镇企业和公路沿线乱建路边店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4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4.1 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数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土地与人口尖锐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2000年我国人口接近13亿,2004年前后将达到16亿左右的人口高峰,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实现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平衡与协调创造条件。

4.2 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天然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和物种消亡是中国现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必须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增加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加强对湿地、红树林和河口生态系统的保护。减少“三废”排放量,降低排污标准。禁止过度砍伐和毁林开荒,切实保护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植被。

4.3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结合区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全面落实控制指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既要优先保障国家及省批准的水利,交通等建设用地,也要合理调整农业用地结构;既要耕地总量动态动态平衡,还要确保耕地资源的质量;既要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切实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4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在土地利用中面临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人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十几亿人吃饭问题,要保证现有的耕地数量不再减少;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还要占用部分土地,而易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的生态环境问题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潜力十分有限。因此,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解决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只有大力开展土地整理,走集约利用、内涵挖潜的路子。

4.5 严格实施土地资源的监测与管理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条件地域差异大,人文历史背景复杂多样、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等原因,土地监测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继续加强土地立法工作、切实依照法律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土地管理法制化的自觉性,才能可能规范土地利用行为。同时建立土地质量评价、监测指标体系,来实现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质量变化的有效监测。

4.6 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近年来我国土地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土地作为资产将成为资本投资的热点,国家应充分注意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主要依据法律、政策对土地市场实行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2]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2]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可持续利用 篇5

题2 观点阐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它覆盖面积广泛,拥有丰富的各种资源如 渔业资源、稀土资源、旅游资源、风能、水能、新能源产业、钢铁产能、炼油及化工基地等。将这些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区建设的现行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势必要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它的能源资源的耗竭也将大大增加。在自然资源中,可耗竭资源如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将随着经济发展必将然快于其他资源,建议措施:

1、果将资源进行市场价格化,那么高价格会促进使用技术的进步或是寻找可替代能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2、源资源的存流量进行科学分析,包括资源是否探明量、蕴藏量、开采量、各种损失量等。将资源市场化运作,通过

市场调控资源价值,从而改变人们对这些资源的支付意愿。

3、区的建设做出整体规划,分析不同建设时期所需要的可

耗竭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即在不同时期对有限资源合理

利用。

鄱湖经济建设区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稀土资源、风

能、农林业、各类物种等,这些均为可更新的资源,若合理

开发利用,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产一至不断增长。在经济学中,财产权又将可更新资源分为商品性资源和公共物

品资源。,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1将商品性资源分析出最佳生产期和收获期,在此期间遵循

最大可持续收获量,实现效益最优化。如渔业的捕渔期、禁

渔期,农林业的采伐期、收获量。

2对于公共物品资源,可通过实施鄱阳湖经济建设的各项政

策,控制资源的使用和获取。对其技术的进步进行鼓励,从

根本上实现工作量增加,收获量增加、净效益增加、资源浪

费减少、资源耗竭可减缓。

鄱阳湖湿地景色优美,环湖生态形成了良好的旅游

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舒适性服务,着力发展旅游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

则,加强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和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

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整体形象,进一步做大红色旅游品牌。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生态旅游,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旅游发展和管理模式,对旅游地进行科学的规划,2.、确定旅游客流量的最佳容量,严格控制旅客人数,保证自然环境的良性生态平衡不受破坏。

3、将旅游区进行功能、密度、资源重点规划,可借鉴福斯特提出同心圆式的利用模式,将景区分为重点保护区、游憩疏散区、密集景观区等。使得旅游资源充分为人们所利用。

4、对资源进行保护,治理已污染,预防再污染。建立起保护的资金体系,如政府拨款、游客税收、门票、社会基金等方式,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技术上的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真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提高自然的休养生息能力,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保持鄱阳湖完善的生命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系统。鄱阳湖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分配各区域、个各部门的污染排放权,以使鄱阳湖保持“一湖清水”

题3 观点论述

鄱阳湖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必须做好将它的排污权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需要有政府的相关部门对鄱阳湖目前的环境质量目标进行合理预期的规划,避免环境标准偏低或偏高导致最终排污权的不合理规划

评估出鄱阳湖整体的环境容量,在总容量的和控制下推算出鄱阳湖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或是整体某个时间为单位,它所容许的最大污染物排放量

其次,确定出与鄱阳湖环境产生相关联系的企业、商家或各机能部门等参加单位的总体情况,如 排污参加单位的数量,参加单位的区域位置,参加单位排污量,生产规模,污染物性质排污单位的设备和处理设施

然后将 我们按照确定的参加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部分合理的分配原则,对所得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权,政府可通过给参加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方式,授予其排污权。当然对于鄱阳湖一些特殊区域(如净化能力强,环境状况良好,或是容许排污量大的区域)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公开竞价拍卖、定价出售等,通过建立

排污权的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合法的买卖。在排污权的市场中,排污者从自身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它污染治理程度,从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

对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上,新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 向老企业购买它的剩余排污权,一些企业 由于生产发展的调整 可以将多于的排污指标有偿转让给那些排污指标不够的单位,政府也可以强制停掉部分经济效益差、污染严重、耗能多的落后企业,将排污权让出部分给经济效益好、工艺先进、污染轻的企业,达到排污权的优化。企业也可以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安装治理设备,达到利润最大化。

以上所有的措施,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维持和管理排污权市场竞争交易的合理化,排污权的交易也同样有利于政府利用市场经济行为进行宏观调控。在排污许可证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如(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同时政府也应该对所有参与管理、规划排污权的行政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篇6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0.前言

谁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水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地管理、利用、保护水资源。联合国《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在世界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其定量评价已成为研究的对象。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水利部相继提出了维持我国水资源健康生命的新思路。维持中国水资源健康生命也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所谓可持续发展思路可以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他几乎涵盖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这已成为许多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

2.我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中国水资源的总量28,100亿M3不算太少,但根据1997年人口耕地计算,人均水资源2,2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亩均水资源1,900M3,相当于世界亩均占有量的4/5,明显偏少。我国在世界153个国家的人均水资源资料的排位中局121位。根据“国际人口行动”提出的“可持续水-人口和可更新水的供给前景”报告采用的人均水资源资料评价标准:少于1,700M3为用水紧张国家,少于1,000M3为缺水国家,少于 5,00M3为严重缺水国家。对我国水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M3,全国将接近到用水紧张国家的边缘。

1949年以来,我国水利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全国兴修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和调水工程,为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生产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用水约1,030亿M3,到1980年通过调查我国实际供水量已增加到4,432亿M3,1993年增长到5,224亿M31997年为5,623亿M3,17年间平均年增长700亿M3,1997年为达到19.9%,呈增长态势。从全国平均开发利用程度看,似乎尚有很大开发潜力。但中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分布在地区上很不均匀,并且与人口、耕地资源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全国有相当的国土面积水资源短缺,并且水的供需矛盾也比较突出。为了便于讨论,根据水资源条件将全国十大流域合并成南方、北方、和西北内陆明显不同类型的地区,下面对这三个地区的情况做一簡要总结。(1)南方地区:当地水资源的开发上有很大潜力。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恶化师傅和水质标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部分城市出现了污染性缺水,供需矛盾突出。(2)北方地区: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已接近上限,进一步开发潜力不大。部分地区如海栾河,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已形成了大面积下降漏斗,河道中断、湖泊干涸,生态环境已日趋恶化。(3)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大,但由于干旱区沙漠绿洲生态需要大量水分维系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需水的制约。因此,水土资源的开发要适度。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之指标选择的原则

判断一个区域以水资源为主要控制的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复活系统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衡量标准与方法,才能给出可持续与否的科学界定。因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体现该区域水资源本身的特征、开发、利用、管理状况即水资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水相关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以及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这种思想,在选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区域以水资源为主导因素的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复合系统的内部非常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明,不仅要反映各子系统的特征,更要体现水资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2全面性与概括性相结合。所选择的指标既要尽量全面的反映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一复合系统的各个方面,又要精炼,避免信息重复,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精度。

3.3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建立的指标体系往往在理论上反映较好,但实践性不强。因此,在选择指标时,不能脱离指标相关资料信息条件的实际,尽量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具有综合性的指标,使得确立的指标体系简洁明确,易于计算和分析。

3.3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作为一个系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也应该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3.4量化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着很大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量化研究的角度,提出量化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3.4.1准则问题

就先行水资源规划准则而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技术效率、和实施的可靠性。尽管他们仍然被应用,但是,就现状而言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21世纪议程》要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度,已迫切需要逐步改变到新的行为准则。遵循以下三个准则:A.可承载: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不允许破坏地球上生命支持系统(如空气、水、土壤等),即处在可承载的最大限度之内,以保证人类福利水平至少处在可生存状态。B.有效益: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当然,它与传统的经济学观点有质的区别。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要求改善质量。它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C.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不仅考虑当代人,而且顾及到后代人。不仅要保证现代的发展,而且要保证未来的发展,是发展处在不断增加的趋势。

3.4.2指标体系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中,由于具体区域(或流域)的事情千差万别,水资源规划方案也多种多样。研究水资源规划的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四大类,即社会经济指标、水资源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综合指标。每大类又有多个子类、子子类。

3.4.3基础模型问题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源源不断地水资源。因此,水资源规划量化研究的对象系统应该界定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上。在这个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了有机的整体。那么,量化研究就需要建立这个复合系统的耦合模型。这是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量化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

[2]刘恒,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与保障条件。中国水利,2001,(8):51-52.

[3]夏军,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的若干热点及讨论。人民长江,1997,(4),25-26.

[4]郭海晋、姜兆雄,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人民长江,1999,30(3):1-3.

[5]熊耀湘等,水资源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2(4):241-245.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篇7

广西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等多区域合作框架的形成,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城市扩张、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给广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严峻的挑战。

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截止到2011年底,广西人均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960 m2减少到860 m2,低于全国人均920 m2的水平。与此同时,广西适宜建设的土地面积约为500万hm2,可开发建设的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0%。而随着广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使得建设用地规模日益增长。2011年,广西全年共供应建设用地1.812 4万hm2,同比增加63%。建设用地需求的大幅上升使得征用耕地的现象比较明显,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广西土地总面积约为2 376万hm2。2011年,广西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为65.17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笔者的测算,到2015年,广西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要想达到103.93万元目标,差距仍然比较大。因为就目前状况看,土地利用粗放低效,土地资源浪费是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因。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广西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汽车、钢铁、冶金等污染性产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1年,广西水质达标率为95.9%,同比下降1%;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6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69.6%。由此可见,目前广西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偏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1]。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笔者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生态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出发,选取了23个子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标计算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可持续利用水平L的计算。某指标Ui在某一时刻的值为X1,其反映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Li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i为指标Ui的目标值。i为指标序号,i=1,2,…,n。对于一些具有负功效的指标,计算式为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综合利用水平L,按照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汇总

可持续利用能力P的计算。某指标Ui在某一时刻的值为X1,其反映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Pi可按下式计算

对于具有负功效的指标计算式为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综合利用能力P,按照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汇总。

可持续利用协调度C的计算。设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量为Ui,系统稳定临界点上的上下限值为(ai,bi),各指标变量对系统有序的贡献(即功效)的功效函数为UA(Ui)。因此,在某一时刻Ui对系统有序的功效为

式中,Xi为变量Ui在某一时刻的值,A为系统稳定区域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综合利用协调度C,按照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汇总。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D的计算。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是利用水平、能力和协调度的函数,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可得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分级标准,见表1,描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与可持续利用等级的关系。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环境合理性评价指标。笔者选取空气质量优良率、水质达标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7项指标进行生态环境合理性评价。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水质达标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项指标反映广西相关部门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项指标反映治理环境问题的成效。

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笔者选取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6项指标进行经济可行性评价。其中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项指标反映广西城市土地利用在经济水平上的体现;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指标反映广西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社会可接受性指标。笔者选取人口密度、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化水平、燃气普及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0项指标进行社会可接受性评价。其中人口密度、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化水平、燃气普及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6项指标反映广西城市土地利用在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及便利程度、教育、医疗等社会层面体现的状况;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项指标反映广西在不同城市土地用途上体现的水平。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的计算

笔者将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作为现状年份,将2010年(“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作为参照年份的下限,将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作为参照年份的上限。通过比较3个不同年份的数据,分别对23项子指标进行可持续利用水平、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可持续利用协调度的计算,然后汇总计算可持续利用度。

在计算过程中,23项子指标权重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权重和23项子指标各自的权重,使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规范合理。

表2为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在3个不同年份的数据;第32页表3为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能力、协调度计算表;第32页表4为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计算表。

评价结果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为0.270 4,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中,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能力和协调度都比较低,这说明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和后劲不足,三大系统中各个子指标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也较低[2,3]。

促进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从表2中可以看出,广西水质达标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对于目标值水平都较低,其中水质达标率同比还有所下降,说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较弱。因此,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空气质量、水环境等状况定期监测,对于污染性企业要制订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奖惩并举;其次要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城市景观带,并根据需要适当建立城市自然保护区,在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适当开发利用,以增强自养能力。

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2011年,广西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比重为35.17%,到2015年还将提高到41.9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8.97%,未来仍有上升势头,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33.55%,同比下降1.4%。这说明广西城市土地利用偏向于第二产业,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2011年,广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8 m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14.26 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舒适程度和便利程度较低。因此,要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适当降低城镇工矿用地比重,适当加大公园绿地、城市道路建设力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011年,广西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为65.17万元,距目标值103.93万元还有较大差距;而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05.05 hm2/亿元,要在2015年下降到60.99 hm2/亿元,压力非常大。这些数据表明,目前广西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都不高。因此,相关部门要按照城市土地性质分类、功能分区、效益最优的原则,科学制定地价水平,提高不同用途土地的经济效益。

增强土地科学管理意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目前,广西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和结构,逐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对建设用地需求的上升,但不能够采取粗放式手段,以大量占用耕地来获取建设用地。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在对现有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同时,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盘活存量土地,通过旧城改造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促使城市建设用地走向集约式利用道路。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受到城市生态环境被破坏和城市土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困扰。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从生态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评价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并提出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广西

参考文献

[1]李植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雷坦,冉瑞平,祝清.内江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2):3-4.

探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 篇8

1 我国土地资源的几种类型

土地资源的合理化使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的特性要求人们合理地利用我国的每一寸土地。研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 人们必须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的几种类型, 从而因地制宜, 使我国的的国土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本身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 其位置固定、规模固定, 因而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时, 必须做好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 土地资源又具有生产可循环性, 换句话说, 就是土地的使用具有循环性, 呈现着季节变化的自然属性。因而土地在分类规划中就具有多样的复杂性的特点。土地资源从其内容上可分为林地、山地、草地、沼泽、沙漠等几种类型, 从其使用情况又可分为建筑用地, 居民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生产作物用地, 商业用地等多种类型。土地是人类的生活场所, 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 处理好土地内部的动态关系, 将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是续发展。

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据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是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育着世界23%的人口。事实证明, 我国在土地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 也应该看到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土地的使用关乎着华夏子孙千秋万代的历史传承, 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 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这种土地使用模式必须被新的土地改革模式所取代。

经济的发展在土地资源的索取与土地在使用中的供需不足, 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我国虽然拥有着世界第三大的国土面积, 但是,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却很低, 我国人均土地使用呈现着人多地少的基本特点。在这有限的土地中, 可使用的耕地面积也由于人们对经济的开发逐年的减少,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国有土地资源规划的整改, 我国的土地资源将会出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将会严重地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国有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

首先必须明确土地的特点, 即可持续的周期性循环使用这一特性。土地的生产力得到持续的增长, 土地的利用得到循环稳定的使用, 合理的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 使土地在循环使用中创造最优化的经济效益, 这就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源于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性评价。

3.1 保护生态环境, 探索国有土地资源的后备力量。

就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现状而言, 我国土地的后备资源力量并不充足, 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要想做到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循环利用, 就必须处理好我国土地资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使二者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机制达到统一。外部生态环境的的稳定是保证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分配的前提条件, 土地资源内在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土资源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换句话说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建立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之上, 才能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2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发展与转型的特殊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 与此同时,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国有土地资源, 实现资源景观开发与产业经济同步发展的双赢模式, 最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3 实现土地资源内部结构调整, 最大限度的降低我国的土地资源消耗率。

土地资源的内部稳定率直接关系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 没有稳定的土地资源进行生产, 必将会导致生产力水平的持续下降, 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地下滑。从社会角度而言,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是确保国家社会安全的基本条件。例如, 只有土地资源的稳定, 才能保证食品来源的稳定, 从而保证人民社会生活的稳定, 因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进行劣质土壤治理, 实现农业土地资源的生态保护, 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3.4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布, 促进我国土地的梯段性开发。

中国的土地利用呈现着阶梯性的分布特点, 东西两部分土地资源利用差距较大, 这主要取决于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我国的东南部主要是平原的分布区, 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业基地。这里集中了我国88.4%的耕地面积为我国90%的人口提供实物需求。我国西北部主要是干旱区域, 是我国的草场, 也是我国的牧业分布区, 有着我国79%的牧草地。我国的土地资源的梯段性分布, 导致了我国人口密度也成梯段性的分布。东南部的城市用地、居民用地在我国东南部的土地资源使用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 因而东西部土地的合理配置, 调整我国西部土地资源结构, 缓解东部土地资源使用压力, 促进东西部的经济合作, 以东部经济拉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从而推动我国土地的阶段性地开发, 这就必须要坚持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土地利用原理始终不动摇。

4 土地资源在我国的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

以市场为导向,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认识, 改变传统的土地发展模式,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保护我国珍贵的土地资源,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整我国的农业政策, 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价格, 改变不合理的耕地制度。提倡循环经济, 轮番作业, 减少化肥等无机物对土地的伤害。

按照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 进行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达到我国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因为土地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的特性, 这就要求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 要保障我国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和稳定的增长。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反映了我国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重视。但是, 在成绩面前, 我国依然要冷静地思考, 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无限的社会财富, 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与生态需求, 使华夏子孙在生存与发展中得到土地在数量与质量上的保证, 这依然需要我国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摘要: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 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 其使用效率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水是生命之源,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资源是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它的规划和使用直接关乎着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 社会经济对土地的需要与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持续减少, 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因此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 最大化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需要优先思考的问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是一项惠及千千万万子孙后代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本文将从我国土地资源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发展机制两方面, 进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的探析。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光宇, 刘永清.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学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1) .

[2]余井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J].广东土地科学, 2008 (6) .

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探析 篇9

关键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矿产资源是加工业最基础的资源。在国家工业化的中前期, 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主的实体经济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对以矿产为典型的自然资源的需求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被誉为世界工厂, 成为全球自然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近十几年来, 国内矿产资源价格一路攀升, 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对矿产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 不仅仅是当代社会生态文明的要求, 也是社会经济活动自身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幅员辽阔, 地貌类型多样, 地质状况复杂, 矿产种类齐全, 是世界上少有的矿产资源大国之一。截止到2012年, 我国已发现的矿产达172种, 已探明储量达159种, 占世界12%, 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但人均拥有矿产量潜在总值1.5万美元, 居世界第53位。

2、矿种齐全但存量差异大

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一般性物质产品生产在工业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 对传统能源和普通材料的需求量大。但国内矿产资源中当前用量不大的储量较大, 用量较大的矿产资源储量却日益匮乏。例如我国稀土、钨、锡、钼、铌、菱镁矿、萤石、重晶石、膨润土、石墨、滑石、芒硝、石膏, 不只探明储量可观, 人均占有量也居世界前列, 且资源质量高, 开发应用条件好。而那些支柱型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的储量远远不足, 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对外依存度过高。例如2012年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创纪录达到7.436亿吨。

3、贫矿多富矿少开发利用成本高

贫矿多富矿少一方面是由矿产的生成条件所决定的, 另外一方面是上百年来的开采使质量高、开发条件好的矿产基本上开发利用完, 剩下的多为埋藏深、质量差的部分, 开采成本不断上升。2011年度我国铁矿石基础储量为192.76亿吨, 但是95%以上为难以直接利用的贫矿, 含铁的平均品位为33%, 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0%, 而且矿石质量普遍不高, 在开发上收益低, 竞争力不强。

4、矿产资源地多为生态脆弱区

我国的矿产资源相对集中在第二级台阶以上的中西部地区, 能源矿产以西北为主, 金属矿产以西南为主。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极低, 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变化大, 矿产开采对地表的破坏严重, 容易形成坍塌、陷落、滑坡、泥石流、沙化等自然灾害, 且恢复成本极高。

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1、开发方式粗放, 资源严重浪费

由于技术落后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矿产开采方式比较粗放, 众多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富矿的寻找采掘上, 开采设备陈旧, 采选技术落后, 采富弃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薄煤层回采率不能低于85%, 中厚煤层不能低于80%, 厚煤层不能低于75%。而我国最大的煤炭公司———神华神东集团煤炭公司不仅拥有最好的采煤设备而且拥有中国最先进的技术, 其煤炭回采率还不到30%。其他的小公司的煤炭回采率可想而知。在石油开采方面, 陕北的一些企业回收率都低于20%。这就意味着, 我国的珍贵的石油资源每开采200公斤将有800公斤白白浪费掉。

2、矿产资源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产权制度混乱, 各级政府之间争相对大中型优质矿产行使管理控制权, 通过拍卖矿产资源获取财政收入, 许多地方出现强行吞并小矿山, 剥夺他人利益的行为。其次,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机制不健全, 许多中小型矿山被以过低的价格出售,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而少数人因此而暴富。再次, 大型矿产企业大多为国企或国企控股, 在资源垄断和内部人控制条件下, 企业决策者追求短期行为, 对矿产资源实行加速开发, 促使资源枯竭期提前到来。

3、市场监管不力

矿产资源开发是一个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 应有较高的准入条件。但由于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和财政收入, 往往降低门槛, 许多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技术实力的投资者获得了开采权。这些小矿山在采矿过程中, 机械化程度极低, 且没有能力或不愿进行必要的安全设施投入, 生产工人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 职业病发生率较高, 每年还有多起矿难发生, 普通职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4、环境污染严重

国家虽然确定了“谁破坏谁保护, 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制度, 但是在实际上执行力度不够, 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许多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而不愿投资环保设施, 超标或偷排污水, 随意倾倒矿渣。云南曲靖发生的随意倾倒铬矿渣使部分水域和土地被污染, 造成牲畜死亡。即使是中石油这个我国最大的石化公司也屡屡发生环境事故, 如2005年11月13日,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巨大爆炸, 之后检测报告表明苯类污染物已经流入了第二松花江, 造成了重大水污染事件, 祸及长达939公里的松花江沿岸居民;2011年7月16日, 中石油大连分公司发生泄漏起火事件;同年8月29日中石油新港储油罐区存有88吨柴油的875号柴油罐发生着火事故。虽然事后中石油的公关部门立马出面采取各种措施做正面宣传, 不乏给吉林省政府捐赠500万, 支援松花江污染治理工作等等, 但是作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造成的污染事故, 国家治污投入近80亿, 对于企业只管赚钱, 排污由纳税人买单的现象不禁令人咋舌。如果环境重大污染问题不能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 仅凭环保部门开罚单不仅不能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反而会使企业怀有侥幸心理变本加厉追求经济利益。

5、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 物质产品生产量巨大, 商品输出量巨大, 国内的矿产资源满足不了需要, 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最近几年, 铁矿石、铜矿、石油、天然气等基础性矿产的进口量连年增加, 2012年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7.436亿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用户, 却在世界铁矿石贸易市场没有定价权, 每年跟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铁矿石巨头的谈判极为艰苦, 原因就在于中国对铁矿石巨大的刚性需求, 让三巨头拥有雄厚的筹码, 不肯在价格问题上让步。矿产资源价格的快速上涨, 让国内众多中小钢铁企业承受重大的成本压力, 全行业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

三、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对策建议

1、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

小矿山开采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 不仅不能产生规模效益, 而且采选利用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 严重影响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促进优胜劣汰, 将经济技术实力差的小矿产企业挤出矿产资源行业, 优化矿产市场结构是必然选择。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矿产及能源企业, 与规模较小的矿产企业进行合并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合作, 因为大型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流、资金流还是人力资本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 更能够适应市场的竞争。国家要通过技术规范提高矿产能源市场准入门槛,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 不是用行政手段将小矿山逐出市场, 而是让生存法则将小矿山挤出市场。

2、加大勘查力度缓解资源稀缺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西部地区矿物质资源丰富, 尤其是西藏、新疆、青海等偏远地区, 近年来相继发现多处大中型矿藏。建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基地和开展老矿山深部、外围的勘查工作, 提升矿产资源储量水平, 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建立稳定的地质开采计划, 缩短地质勘测的周期, 积极开拓新矿产资源。国土资源部门要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通过国家强制性手段, 促进矿产资源的有计划开采。同时要根据国际局势, 实施矿产资源的储备战略, 以保障供应为目的的战略储备对国家的安稳及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国要建立矿产资源的供应预警机制, 以增强抵御国际突发事件、国际局势动荡和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3、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的科学技术水平, 不仅是缓解资源稀缺的需要, 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首先, 加大企业的技术性投入, 推广先进适用的采、选、冶技术, 淘汰比较落后的采选方法, 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其次, 国家要鼓励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技术发展及壮大, 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尤其是要鼓励企业对一些矿产资源的半生元素进行回收再加工技术的发展。最后, 加大公司的人力资本投入,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并注重培养优秀的研发人员以及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鼓励公司员工进行技术创新, 改善我国技术水平低的现状, 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4、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持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通过产业政策鼓励支持企业走节能环保之路, 逐步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推动产业整合, 将经济技术实力弱、污染大、浪费严重的生产经营者挤出市场, 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使用企业的监察、检查、评估和奖惩, 鼓励民众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监督举报, 对群众的举报要积极回应, 重大情况应立案调查, 特别要惩治幕后保护伞。职能部门要通过对对矿产开采地生态环境的长期跟踪监视和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 推动资源能源行业依法勘察、开发、保护, 走绿色矿业之路。

5、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矿产资源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的基础, 稳定的矿产供应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刻不容缓。安全问题是矿产企业一直强调的问题, 是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里的安全不仅要保障资源供应安全、能源安全, 而且也要保证矿山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坚决杜绝运营没有安全保障的矿山。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当地矿产企业进行指导规划, 以保障矿产企业安全有序地进行生产运营。

四、结语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 具有不可替代性, 坚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国家应及早把矿产资源的绿色发展摆到议事日程。矿产资源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到国家宏观大环境和矿产企业整个行业的微观环境, 坚持实现绿色、安全、环保、节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亚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J].人民论坛, 2010 (32) .

[2]陈毓川:矿产资源展望与可持续发展对策[EB/OL].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51372/51377/52180/3672995.html, 2005-09-06.

[3]马金平: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J].中国矿业, 2007, 16 (12) .

[4]刘杨:浅谈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J].赤子, 2012 (4) .

[5]秦江波、于冬梅、孙永波:中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2) .

我国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10

一、我国土壤存在的突出问题

土壤问题具有潜伏性、不可逆性、长期性等特点。土壤问题一旦爆发, 对人类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对我国来说,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5%的人口, 不仅要保障土壤生态环境的质量, 还要确保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近20年来,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以及新的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 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和农业环境转移, 土壤污染物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 这20年是我国土壤问题加剧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比较严重的时期。

1. 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

过度的樵采、放牧, 甚至毁林、毁草开荒, 破坏了植被, 造成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一方面造成肥沃的地表土流失, 土地肥力下降, 土层变薄、沙化, 土壤的蓄水保墒、抗旱能力降低;另一方面, 还会使沟头前进、岩石裸露、下游农田被冲埋, 从而破坏耕地、吞食农田;水土流失会使大量泥沙泄入河流、湖泊与水库, 抬高河床, 淤积湖泊水库, 使得河流泄洪和湖泊水库的蓄洪能力大大下降, 从而增加洪水灾害。我国北方地区近十年中开垦的荒地, 有一半由于干旱, 变成沙荒地。

2. 土壤污染

我国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和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造成严重的土地与水资源污染。这些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为361.8万公顷, 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 占全国地面水总灌溉面积的9.96%;大气污染的农田面积约530万公顷, 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农田和垃圾、污泥农用不当污染的农田面积90万公顷。因农田污染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千克。土壤有机污染已成为影响土壤环境安全的主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 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危害大。但是, 目前对我国土壤有机污染的基本情况不清, 特别是对土壤中大量有机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危害效应了解甚微。对于农药及有机污染总体情况不清。

随着稀土元素农用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稀土元素进入土壤环境, 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和食物链, 土壤中新的放射性污染物不断增加, 将成为新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 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 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越来越表明, 没有清洁的土壤, 也就不可能有干净的食品、水和空气。

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 使其持续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土地资源保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涉及到许多方面, 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主要表现在:

1. 土地资源“质”的保护和“量”的保护是不可分割的

任何土地资源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指标, 也只有当“质”和“量”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适于人类的需要。因而进行土地资源保护时既要采取措施保护其“量”的方面, 又要同时注意保护其“质”的方面。如果只强调保护土地的数量, 而不管质量, 那么这种“量”的保证是无意义的。盲目大量开垦坡地、湿草地等等, 结果不但新开垦的地段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严重的还会淤埋下游原有的良田, 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得不偿失。反之, 若只强调土地"质"的保护, 而各种用途的土地达不到一定面积, 也同样满足不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需要。

2. 必须兼顾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对土地的不同利用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一个国家的土地利用要首先考虑在经济增长上的可持续性, 即要保持土地利用在经济上的持续性的产出水平等于或大于它的历史平均值, 从而保证子孙后代的持续收入, 当代的经济发展应以不伤害后代的利益及当代人的未来利益为前提。

由于土地具有空间性, 因而成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要素。土地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利用, 最基本的就是要使土地能够保证人类的衣食住行, 而在我国最突出的就是如何使土地能够保证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这是比任何方面都紧迫的, 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因而, 保证土地资源在社会性方面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每个国家在进行土地利用管理, 考虑土地在经济上可持续时必须同时考虑的问题。

土地资源同时又是一种自然资源, 在人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生活时, 会对这种自然资源造成干扰、破坏, 随着人口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将会给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若不注意保护土地的生态环境, 使其能够长期保持适于人类可利用的状态, 不恰当地利用土地, 会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退化和环境恶化问题, 这会使土地资源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一句空话。

3. 要采取综合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进行全方位的土地资源保护

由于土地资源总体面积大, 结构复杂,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对其进行保护是很复杂的, 仅靠一个部门、一部分人、在局部地区开展保护工作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在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各个地区, 全方位地开展保护工作, 使其成为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魏树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本原理及强化措施探讨.生态学杂志, 2004, 23 (1) .

关于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研究 篇11

关键词:县级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74-2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必须奉行集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因此,对我国来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更加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不仅关系到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具有重要的影响。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并受这些条件所制约。近年来,县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导致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使县级城市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多变化,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县级城市的实际情况,就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

县级城市的土地经过长期开发利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土地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土地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用地随意性突出,土地利用不合理,严重束缚了县级城市土地利用整体效益的发挥,更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县级城市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而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这对土地利用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县级城市应加强对各类用地的管理,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控制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而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保障,更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有利于从宏观上促进和引导城镇合理发展。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和严格执行,真正地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有效控制和合理约束非农业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利用结构,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2大力发展林业,优化农业用地结构

虽然林业在近期内难以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但应从其生态环境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高度出发,应加大资金投入,有重点地投入到林业建设中去,此外,应依靠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形成科学的强制性和引导性的机制,促进资金技术投入到林业生产建设中。开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而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应根据县级城市土地资源类型、分布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用地结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时,要积极引导农民优先利用闲置土地,充分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未利用地。其调整的方向应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应优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产业,如烤烟、脐橙、工业原料林等。应根据统一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推进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3控制耕地减少,实现占补平衡

切实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目前县级城市的耕地减少的趋势较为严重,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控制和保护。首先,应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把好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严格执行占补平衡的补偿制度,以减少耕地占用。其次,应因地制宜,适当地开发一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更加有效耕地的面积,弥补耕地的减少。最后,应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违法行为。通过多种形式规范土地利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的实现。

4合理安排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县级城市在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的发展,其村镇状况得到极大的改观,但其城镇化速度还较慢。针对县级城市当前用地实际情况,必须努力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优化盘活利用土地存量,科学制定土地使用标准,健全集约用地内在机制,依法从严从紧管理土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要用足用好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对用地的需求,全力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形成集约用地的共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依法用地观。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把保障供地与集约用地、保障供地与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统一起来。政府应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认真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机制,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集约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促进县级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产业和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5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

针对县级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为保障县级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应重视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不仅是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有力措施,对于增加土地供给,保证县级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给更有着重要意义。此外,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应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政治及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土地整理。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土地保护,认真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補偿制度,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维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为县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10,56(4):37-40

[2]陈佑启,杨鹏.国际ki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地理,2010,21(1):95-100

[3]温明炬.全国重点地区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潜力评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56-57

[4]刘彦随.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85-189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析 篇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只有在进行优化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之后制定, 才是可持续的。反之, 要想水资源开发利用达到可持续性, 必须进行优化配置和承载能力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是建立在承载能力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 是以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 而不是征服自然和过分强调水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反更应重视减少人对水资源的破坏。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 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 以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为指导, 探索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配置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优化配置研究的指导思想, 而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承载能力分析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具体体现和利用, 其中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手段, 承载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结论[2]。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是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大效益, 或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消耗水资源。可见, 效益是水资源优化配置所追求的目标。这里效益是指综合效益, 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按综合效益的原则实行水资源的分配的价值取向, 才可能使水资源得优化配置。

讨论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 需要从范围、目标、原则、措施等方面进行考虑, 需要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研究, 需要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探讨统筹考虑多种属性以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特点的基础上, 应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的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阶梯模型。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供水成本最小、尽量能够满足生态需水和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所建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利用多种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较新的运行机制及其全局优化的特性, 并运用多目标优化的综合组合等方法, 获得区域水资源与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进步。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2.1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与内涵

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衡量其人与自然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水资源评价与规划的核心。在系统分析、综合对比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包括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内涵、指导思想、目标的理论体系。把水资源承载能力描述为:在一定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用水技术水平和生活、生产水平下, 在保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合理地配水措施所能支持的区域极限人口数量。

2.2 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

在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问题中, 目标和限制的约束条件这2个基本方面都有可能是不完全确定的。因此, 结合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等特性, 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规划评价模型及模型参数评价标准和综合分析方法, 都是在规划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为社会经济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供水和需水子系统[3]。在现代水资源态势的约束下,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必须由原来的粗放开采转型变为可持续利用, 即将与需水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系统和与供水相联系的区域水资源系统结合起来。由此看来,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 因而建立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3.1 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对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评价进行量定研究, 根据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系统的基本特征, 建立起一套能够反映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准则和评价因子的分析,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并确定一定条件下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分级标准, 作为模糊识别的基础 (上接第285页) 依据[4,5]。

3.2 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评价识别

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与否具有模糊性, 用模糊识别解决这一评价问题具有必然不确定性。建立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评价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把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系统按不同级别进行识别, 找出研究对象的“级别特征值”。研究比较法确定权重的理论基础, 并通过比较法分析评价指标及子系统的权重, 评判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

摘要: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资源优化配置、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与内涵, 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识别, 以及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配置,承载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征, 王彦芹.河北省山区降水资源化潜力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11) :50-53.

[2]杜发兴, 徐刚.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11) :67-71.

[3]闫凌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5) :8.

[4]钱铭杰, 周伟, 何耀帮, 等.农地整理项目水资源平衡分析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8) :67-70.

上一篇:中低频治疗仪下一篇:虚拟在线包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