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技术

2024-05-29

可持续农业技术(精选12篇)

可持续农业技术 篇1

“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研究项目是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背景下孕育出来的,该项目的开展无疑又一次在技术哲学界掀起了巨澜,不仅激发了人们对技术本性的新思考,而且推动着人们进一步关注技术的使用情境。

一回顾: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

“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1]4。一方面,我们将世界视之为物质对象的集合,这些物质对象通过偶然性联系而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将世界当成是代理者(主要是人类)的集合,这些代理者有意识地表达着这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面行动着。技术人工物首先是物质对象,但它们同时也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客体[1]5。

在克罗斯看来,任何一个技术人工物,例如螺丝起子或者电视机都具有一种双重属性[2]。一方面,它是具有特定物质结构(物理性质)的物质体,它必须服从自然法则的统治;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功能这一本质属性,这就意味着在人类行动的情境里该人工物能够被当做是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来使用。这样,功能和物质载体共同建构了一个技术客体。功能无法脱离于技术客体的使用情境,它由那个情境所界定,由于该情境是人类行为的一个情境,我们就称这个功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建构。这样,一个技术客体既是物理的建构又是人类社会的建构。

结构属性和功能属性虽然对于技术人工物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抛开表面上的联系,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7:首先涉及可估价(规范性)问题,当我们说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是好或坏的时候是完全有意义的,因为这就大致等同于宣布它是适合还是不适合一定的功能,然而,当我们说一个物体例如一个氧分子是好或坏的时候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个氧分子没有内在的功能;其次这是两种不同的描述:在结构性描述里,涉及的是人工物的质料、尺寸、颜色、重量、形状等等物理性质和几何特征,无法体现其功能,这里结构是白箱,而功能是黑箱。而同样,功能性描述只是有关人工物的用途,即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也无法表现其结构,这里功能是白箱,而结构是黑箱;最后,功能属性和结构属性的本体论状态相当不同,结构是内在的,而功能是外在的,功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物理科学的本体论,从物理维度来看,物体是没有功能的,相比于内含于物体的物理特性(由那些独立于任何其他事物的物体所拥有)来说,功能通常被视为是外在的,也就是由使用者赋予给这些物体的。

技术人工物的结构属性和功能属性之间不仅存在着鸿沟,而且还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既无法从特定的结构推出功能,也无法从特定的功能推出结构,这种现象被归纳为“非充分决定性”[5]:一方面,多种物理结构可以发挥同一种社会功能(功能的多重实现性),例如,木头箱子、蛇皮箱子、塑料箱子和铁皮箱子等等具有不同的物理结构和几何形状,但它们的社会功能却都是一样的,都是用来装东西的,这样,仅仅根据“箱子”这一功能描述还不足以确定它的质料和形状,也就无法对应于某一个具体对象;另一方面是多种社会功能可以由同一种物理结构来实现(物体的多重功能性)。例如,木头既可以用来做成凳子(用来坐的),可以做成床(用来躺着休息的),也可以做成衣柜(用来装衣物的),还可以做成篮子(用来装蔬菜水果的)。

我国也有学者对这一研究课题进行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指出技术人工物具有三重属性,即除了物理(自然)结构和技术(社会)功能这两种属性之外,技术人工物还具有技术过程性[6],这是一种将物理结构性和社会功能性联结起来的属性,意指技术人工物不仅是在技术过程中产生的,而且是在技术过程中应用的。该过程一方面是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一方面也是人类目的实现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自然就是技术使用的过程,它其实不属于技术人工物的本质属性,因为即使没有这个过程,技术人工物还是技术人工物,技术人工物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呈现出来“过程”这一特征。这其实是明确把“使用”的重要性提上议程。“技术作为现时代的主旋律,它的声韵只能在生活世界里的使用实践中欢然奏响”[7]。

二彰显:功能的使用情境

一个技术人工物具有功能就意味着在特定的人类行动情境里它能够被用做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并且这些功能概念从来不会出现在对世界的物理描述中,它们仅仅属于意图性的概念化体系,而“意图是世界基本本体的一部分”[8]。因此,即使是工程师和设计者也必须同时进行功能描述“才能够刻画技术人工物的全貌”[4]7。

代尔夫斯特大学的马腾·弗朗森(Maarten Franssen)更是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他坚持认为结构术语从属于功能术语,是功能术语的一部分,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只是技术人工物能用来做什么(forness),也即功能,至于其结构如何无伤大雅,在他看来,技术人工物的完整描述仅仅使用具有意向性质的功能术语描述就足够了[9]。至此,“功能”俨然成为经验转向视野下技术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有技术性功能(technical function)、社会性功能(social function)和意识性功能(conscious function)[10]之分。技术性功能是指人工物所具备的让某人享受到实实在在功效的能力,社会性功能是指人工物所具有的协调关系、传递文化方面的功能,而意识性功能则指人工物所传达的统治阶级意志、政治权力等象征性意义。例如一顶皇冠,它的技术性功能是让某人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入座,社会性功能是向人们传达了谁是国王的信息,意识性功能则是指这顶皇冠象征着权威和君主。而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功能,总是在一定的使用情境里显现。

“功能总是使用情境中的功能”[4]6,它是无法脱离于人类的使用实践的。所谓使用情境就是由使用者所主导的一个社会境域,这是一个使用者拥有着话语权的空间,是使用者自己的场所,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技术使用而进行,技术使用者是主体,技术人工物是客体,技术使用者通过自己的使用行为共同建构了一个情境。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某一具体的人工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功能表现为预设性功能、创造性功能和意外性功能。预设性功能指的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潜在使用者需求的感知和理解,通过一定物理结构的设计而想要实现的功能。在产品进入到生活世界被使用之前,该功能只能处于预设的潜在状态。创造性功能则是指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自己在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的经验而重新赋予人工物的功能,它不同于设计者所预期的功能,甚至设计者根本就没有料到这种功能,而是使用者自己所设定的功能,相对于预设来说它是创造性的。而意外性功能则是指使用者通过自己的使用行为所意外实现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也许是想要实现人工物的预设功能,也许是想要实现自己的创造性功能,但最终实现的功能却在意料之外,无法预测。

技术某一功能在生活世界里的实现也总是意味着技术使用的阶段性完成,这样,技术使用就成了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里的具体化、现实化过程,技术融入使用者拥有着话语权的生活世界之后,“使用者根据实际目的的需要分派给人工物以功能”[8],鉴于使用者的复杂性,情境化过程中的技术功能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面貌,同一件人工物在不同的使用者主导的使用情境里,会发挥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功能。

只有在使用中,技术的各项物理结构才能通过使用者对技术人工物的功能-意向的认知获得意义。当然,技术功能在使用实践中并不是都能顺利地情境化,并不总是实现使用者的特定目的,技术还在设计之初时就被设计者赋予了功能意向,在使用之时又被使用者指派了具体的、生动的功能任务。这样,技术功能在情境化的过程中,还会遭遇“功能失灵(malfunction)”这个境况,“如果你可以断言期待一个物体用来做什么,那么你也可以在该物体不能达到你的目的时断言该事物功能失灵了。”[4]11

三断裂与弥补:设计还是使用?

伴随着荷兰学派所倡导的经验转向,特别是之后所开展的双重属性研究项目,人们对技术的探讨越来越明确和具体,关注点日益聚焦到生活世界里的技术人工物身上,并开辟出一块具有浓厚的分析哲学色彩的技术哲学新领域[3],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仍旧囿于传统的技术生产范式,即认为技术从设计到发明到生产到使用是一个单向度的进程,涉及具体的人工物实践时主要表现为“设计”决定“使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认为设计出来的人工物必然会得到使用,是依赖于“设计”活动才完成了物理结构和意向功能的统一,是工程师和设计者弥补了结构性描述和功能性描述之间的鸿沟,可见,这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思维,也就是这种思维方式推动着人们把大部分学术精力都置于技术设计活动本身。诚然,技术人工物的两种属性蕴涵着两种不同的技术关系:人工物的结构揭示的是技术与科学世界的解释学关系,人工物的功能揭示的则是技术与生活世界的现象学处境,并因而对应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活动情境——设计和使用。

而技术设计实际上就是“造物”活动,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困惑就是:到底是“我思故我在”还是“我造物故我在”抑或“我用物故我在”呢?换而言之,是“思物”重要呢?还是“造物”重要呢?或是“用物”重要呢?这似乎又是传统的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容易陷入一种循环论证的喋喋不休之中去,让我们先来看看“我思故我在”的由来吧。笛卡尔被称为法国历史上最大的哲学家,但是,在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人们眼里,笛卡尔却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他那句流传已久的“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笛卡尔的本意虽然是强调人是认识和思维的主体,但对这句话比较权威的解释却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比较直白的解释就是“因为我能思考,所以我才存在!”而我国著名的工程哲学家李伯聪教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四角号码词典》对工程的释义,认为日常语义学和语用学意义上的“工程”是指包括设计和制造活动在内的大型生产活动,并因此而提出了“我造物故我在”的命题[11],转化成白话文就是“因为我设计、制造物体,所以我才存在”。“经验转向”和“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研究项目的相继兴起也正受了工程哲学的不少影响,特别是“双重属性”研究项目不仅把人工物的本质属性还原为功能和结构这两种,而且还凸显了技术设计和技术使用两种人类实践情境,很显然功能描述和结构描述之间的鸿沟正是在这两种实践情境中得到弥补的:技术设计提供了弥补的可能性,设计者或工程师将他们对功能的感知融入物理结构之中,并以人工物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而技术使用则切实实现了这种弥补的可能性,使用者通过自己对人工物结构的感知以及设计者提供的使用计划展开了对技术人工物功能的发挥过程;并且,使用一种人工物实际上就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所谓的“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以及“计算机时代”都是一个时代生活方式的反映,其实就是根据人们所使用的技术而划分,“自行车王国”和“汽车王国”更是如此。可见,“我用物故我在”的命题也是成立的,首先是因为技术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存在,其次是人类社会只有在技术使用中才能得到孕育、构建和演变,故而“我”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验到我的存在并实现我存在的价值。

“我思故我在”、“我造物故我在”与“我用物故我在”到底孰轻孰重、孰真孰假呢?在“我思故我在”成为名言之后,西方哲学随即发生了以本体论为中心到以认识论为中心的重心转向,“我思”实际上就是“我”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而“我造物故我在”的提出部分地响应了马克思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至理名言,从而提醒着人们把聚焦点从理论层面转移到实践层面来,是人类实践而不是理论改变了世界;“我用物故我在”才是真正对“改变世界”的强烈响应,人类正是在“使用”中特别是“技术使用”中才实现了“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目的。可见,“我思”属于认识论范畴,而“我造物”和“我用物”属于实践范畴,很难辨别孰轻孰重:没有对世界的认识谈不上去改变世界,而不管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但不改变世界认识世界就没有了意义、失去了方向;“造物”是为了“用物”,而“用物”的前提却是“造物”……单独就凭借某一种活动来断定“我”是否“在”无疑是片面的,容易落入线性思维的窠臼,也易受致命攻击,客观的说法应该是“我思、我造物、我用物故我在”,“我用物”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

况且,不管技术人工物具有什么样的属性,抛开这些本体论、认识论上的东西,它们能够被人们使用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具有人们可以利用的正价值。因此,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有没有价值是技术人工物能否被使用的关键所在。所谓价值,是相对于主体和客体而言的,是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能力,在哲学上一般把它作为关系范畴来看待。价值其实就是功能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化,它是通过功能的发挥来实现的。那么,对于技术人工物来说,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它的价值呢?放眼当代社会,人工物的“符号价值”腾空而起,横驾于“使用价值”之上,造就了物欲横流的符号社会图景。如何褪去“符号价值”的耀眼光芒,还“使用价值”以朴实面目,也是“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

四结语

在传统的技术论中,人们往往把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诉之于技术,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环境友好型技术、绿色技术、生态技术等应运而生,可这些技术的应用真的节能了吗?环保了吗?当节能洗衣机被推向市场的时候,设计者自以为实现了节能,因为新型洗衣机能够用更少的水、消耗更少的热和电来洗更多的衣服,按照计算,至少能节省20%到30%的能量,而这种洗衣机推广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能量不仅没有被节省下来,反而更耗能了,原因就在于使用者们的使用频率、强度和范围大大扩展了,原来只洗大件衣物,现在是连袜子、手套等小件都扔进去让机子洗。“技术的节能性能被使用者使用密度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拓展给抵消了。”[12]191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是可持续技术而是可持续使用,可持续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工具,这种工具的功能只能在使用中实现,更确切地说,只能靠可持续使用来维持和发挥,这也是“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研究项目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可持续使用依赖于使用者所展开的使用行为的节能性、环保性和生态性。“设计者应该明确认识到最终是使用者来决定使用还是不使用”[12]199,诚然,使用者不仅有使用与否的决定权,而且也决定着这么使用还是那样使用、一天使用一次、三天使用一次还是一年使用一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只能在可持续使用中来实现,这绝不是高抬使用的作用,而是一个事实,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略的事实。当人们绞尽脑汁地去设计、去生产可持续技术时,也应该殚思极虑地去贯彻、去推广可持续使用的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技术的功效都只能在使用的可持续性中实现。

摘要:技术人工物双重属性的技术解释学论纲强调,技术的结构由设计所确定,而技术的功能则由使用所赋予,这就进一步将人们的视野聚焦到生活世界,由此产生的一个困惑是:可持续的到底是技术还是使用?诚然,技术为使用提供的仅仅是“已经在此”的人工物,而使用则将这种“已经在此”的人工物转变为“上手”和“在手”的人工物。

关键词:技术,技术人工物,使用

参考文献

[1]Kroes P,Meijers A.The Dual Nature of Technical Artifacts-presentation of a new research programme[J].Techn啨,2002,6(2).

[2]Kroes P.Technological Explanations:The relation between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echnological objects[J].Techn啨,1998(3):18.

[3]Marc J.Gilbert Simondon and the Dual Nature of Technicalartifacts[J].Techn啨,2008,12(1):23.

[4]Kroes P.Technical Functions as Dispositions:A critical as-sessment[J].Techn啨,2001,5(3).

[5]Houkes W,Meijers A.The Ontology of Artefacts:the hardproblem[J].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Part A,2006,37(1):118-131.

[6]阴训法,陈凡.论“技术人工物”的三重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7):28-31.

[7]陈多闻.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思想初探[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

[8]Kroes P.Screwdriver Philosophy:Searle’s analysis of tech-nical functions.Techn啨,2003,6(3):22.

[9]Franssen M.Design,use,and the physical and intentionalaspects of technical artifacts[J].Philosophy and Design,2008:23.

[10]Lawson G.An Ontology of Technology:artefacts,relationsand functions[J].Techn啨,2008,12(1):57.

[11]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7-8.

[12]Cees J H.Sustainable Technology or Sustainable Users?[C]//Verbeek P P,Slob A.User Behavior and TechnologyDevelopment-Shaping Sustainable Relation Between Con-sumers and Technology.Netherlands:Springer,2006.

可持续农业技术 篇2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全球的共识和潮流。今后农业将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持续化、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围绕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探讨,结合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实践,指出我国发展可持续农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特殊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键字:中国农业;可持续农业;现状;展望

1.可持续农业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研究和开发可持续农业主要采取与耕作制度有关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作物轮作 [5]。用以缓和杂草、昆虫和病害的为害,与常规耕作措施配合,降低土地侵蚀;2)综合生物防治。用轮作、害虫预测预报、气象探测卫星、抗性品种、播种期调节等措施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3)综合植物营养管理。应用豆科固氮、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精深施用化肥,并通过土地改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硝态氮对水环境的污染;4)保护性耕作。包括覆盖作物、等高带状间作及各种少耕和免耕;5)混合农耕制度。包括动物饲养和林业在内的农场种植制度。在可持续农业研究上强调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因而耕作制度改革也是可持续农业的一个重点,它的内涵既包括轮作、混合农作、保护性耕作和旱地农业,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间作、复种和农林制等内容。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控制人口,提高素质;节约资源,保持环境;集约经营,增加效益;优化产业结构,重塑良性生态系统;加速技术替代,建立生态平衡机制。这就对原来的耕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将耕作制度研究领域扩大到“广义农业”范围内,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广义农业”的范畴内发展耕作制度,要认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如农牧、农林、用养、产加销等关系,才能促进整个农业的协调持续发展。研究表明,高产高效持续耕作制度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载体。耕作制度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发展层次大体可分为作物制度、种植制度、耕作制度和农作制度4个水平,每一层次水平的上升均标志着资源利用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例如,从一季作物到多熟的种植制度,因复种指数提高,更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资源而提高土地生产力;融种植制度与土壤管理制度于一体的耕作制度,则是将获取短期的高土地生产力与培肥土壤、保持土壤长期生产能力相结合;将种植、养殖、土壤寓于一体的农作制度,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将社会、自然、生物资源更全面地组合、开发,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总体效益和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基础。由种植制度、耕作制度向农作制度演替,也是国际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改进种植制度、发展持续农作制进而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共识。

可持续农业发展思路的核心是集约性与可持续的高度协调统一。在生产优先、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原则下,力争做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续性和资源可持续性三位一体。这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高产高效持续农作制度技术体系,并要求该体系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第一,集约农作,持续高产。将提高土地生产率放在首位,强化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第二,高产高效。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效率,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第三,改善生态,持久发展。在技术配置上,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资源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由此可见,高产高效持续农作制度技术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而技术体系的发展阶段则是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水平的反映。这就要求今后农业生产制度改革要以农业的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为指导,大力研究推广集约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丰富、拓展可持续农业理论体系,使之更加技术化和实用化。因此,将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向高产高效持续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聚焦,对加速可持续农业发展极为重要。

2.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成就[4]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民经济每5年制定一中短期发展计划。每一个发展计划的实施都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实力,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重大发展。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五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是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二是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全面活跃农村经济;三是突破了统购统销制度,市场调节农产品供求、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增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村要素市场逐步发育;四是突破了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集体经济巩固壮大的同时,个体、私营等经济成分快速发展;五是突破了农业生产上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改变了政府调控农业的方式,初步形成了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综合运用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3中国农业科技的成就与展望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和一系列成果。其中,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了通过推广良种实现农业增产的潜力;光、热、水、土等资源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业生物病虫害基础研究和防治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业生产损失;农业综合、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为中国的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信息服务[6]。

“九五”期间,中国农业科技实现了超常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十项重大科技进展最为突出,它们是:(1)强化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结合,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筛选出一批种质资源,整体育种水平得到提升;(2)中国超级稻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在试验田近800kg/666.7m2;(3)单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及应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五大作物”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构筑了中国面向21世纪的“五大作物”生产技术平台,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储备;(5)温室节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冬季设施蔬菜、果树和花卉生产,完善了周年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体系;(6)棉铃虫、褐飞虱迁飞规律研究为提高主要稻棉害虫的预测预报和虫害控制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7)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及主要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方法取得丰硕成果;(8)新型饲料及添加剂的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社会生态效益显著;(9)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10)农业持续发展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确定了农业用水的战略目标和节水的技术重点,肥料高效施用调节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4.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对可持续农业的概念、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国内专家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归纳有以下8种提法:

1)低投入的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做法是多样化种植,草田轮作;作物与畜牧混合经营,均衡发展。其核心是不用或省用化肥、农药,充分利用生产单位内部资源,围绕农业自然再生产特性来组织生产。其实质是有效利用生产性投入,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提高生产单位的净收益。这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是由美国最先提出来的,并在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和衣阿华州的一些农场开始实践,但在其他地方很少应用。

2)高效率可持续农业。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它不同于靠低投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而主张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增加农产品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创造无风险或无污染的生活条件。主要措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良种、合理栽培、慎用化肥、病虫综合防治及科学政策。其核心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调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实行现代经营方式,进而实现生产集约化。这种模式也是由美国倡导的并与实际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农业。也称为环保型降低购买性资源投入的可持续农业。该模式主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降低农场以外(如化肥、农药、机械等)的投入,强调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系统内部资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此种模式是由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

4)生物学派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内容在培育高生物潜力的品种基础上,采取生物性的轮作、生物防治与有机肥料等,降低农场外部资源消耗,谋求农业可持续发展。此种模式在德国和英国比较流行。

5)综合性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优化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农业资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用养结合、保护环境等。综合性农业通过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护系统、水源保护系统及农业经济系统的密切关系,实现农业的综合管理与协调发展。综合性农业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权衡与统一。德国重点发展这种模式。

6)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强调以提高效率来保护环境;二是以大幅度削减人工合成品的应用来保全环境;三是以人类生态活动区域为中心,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日本盛行此种模式,它与欧美国家不同,一方面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另一方面产品不足,大量进口粮食和饲料,水田农作是其主要形式。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作用,进行高效率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二是进行环保型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三是维持和提高地力,对未利用的有机物资源进行开发。

7)劳动集约型可持续农业。主要特点是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来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目前主要适应于西非等一些劳动投入不足、经营粗放、单产低下、生活贫困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8)土地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提高农业可持续性,这些国家及地区必须充分地、全年式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实行以提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为核心目标的技术改造。最典型的是我国台湾的“精久农业”、荷兰的“设施工作化高效农业”等。

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可持续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容十分广泛,发展模式多样化,实践效果明显。一是适当减少了农业资源的利用。2007 年发达国家对可耕地、永久性农用地和永久性牧用地的利用率分别比2002年减少了0.3%、3.8%和 0.9%。二是适当减少了化肥使用。2003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4411.6万t,2006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124万t,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 400kg/hm2以上,发达国家安全上限每公顷

施用量减少到225 kg/hm21。三是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2007年发达国家农业劳力使用比 2002年减少12.3%。2007年与 2006 年相比,北美和西欧农业就业人数分别减少了28%和 30%。四是土地生产率和劳动效率呈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世界粮食增产总量中约20%依靠增加耕地面积,其余80%必须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其中,小麦单产将从2000年的 2660 kg/hm2提高到3200 kg/hm2,提高 20%。同时,世界人口仍在以每年增加1.0×108

[]的速度发展,到 2020 年将增长到 7.5×109~8.0×109(2000年约为6.0×109)2。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和综合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得到了持续发展。1996—2001 年发展中国家

[]农业生产增长37.7%,年均增长7.6%3。

由此可见,当代世界可持续农业的兴起,为各国根据国情及农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本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发展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国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特殊国情,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立足于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二是立足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走科技挖潜、合理投入、提高效益的路子; 三是立足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永续利用、协调发展的路子。基于这种认识,当前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应当是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高效率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5.结语

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全球的共识和潮流,它将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持续化、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科学化农业,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集约农业代表了一定经济、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农业的发展方向;持续农业代表了农业的发展目标;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代表了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 聂振帮.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美好但遥远的可持续农业 篇3

几年前,在华盛顿郊外的一处麦田里,农户弗雷德·弗莱明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告诉我,想要拯救地球是一件多难的事儿。无怨无悔地做了几十年的农民,59岁的弗雷德最后意识到,他常用的耕作方法每年都会腐蚀田地里的土壤,而土地是他最宝贵的财产。于是在2000年,弗雷德开始实验一种相对温和的耕种办法——免耕播种。当旁边的农户们还在每次收获作物后通过犁地的方法让土壤外露,使第二年的种植更容易时,弗雷德放任他的土地和剩余作物不管,用一种特殊的机器拨开作物,把种子直接栽到土壤中。

结果可不算美好:冬天,邻居们的田地都是整齐的褐色方块儿,而弗雷德的“宝地”则像是一块儿泥泞不堪的草坪。尽管面子上不好看,但由于麦子的茎和谷壳都滞留在土地里,土壤被腐蚀的状况显著地减轻了。换句话说,弗雷德似乎找到了一种方法,既能够保持足够的产量,又减轻了农业给地球带来的额外“伤害”。至少我从中瞥见了新的可持续农业的模样。

但这其中也有矛盾:由于不去犁地,弗雷德的农田里杂草丛生,他只能“明智地”用“抗农达”来控制杂草——这种孟山都公司生产的除草剂,已经成为不可持续的产业型农业的重要符号。弗雷德为自己的做法辩解:因为他的除草剂用量很小,同时由于他有效地控制了土壤腐蚀,他的农作物中残存的化学品总量还是远远低于常规的种植法。尽管如此,微量的化学产品也就意味着,弗雷德的产品无法归入有机农业的范畴,也无法吸引那些可以带动食品革命的前卫顾客。弗雷德说,在最近的一次可持续农业的会议上,那些生产有机产品的农户虽然还算礼貌,但都没有给他好脸色。

让人迷惑的可持续概念

一个从产业型农业中走出来的农民,无法得到可持续农业群体的尊重也许是件小事儿,但弗雷德的经历正好反映出如何修正我们的食品系统的争论核心。几乎每个人都同意,我们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生产更高质量的食物,并消耗更少的资源、产生更少的附加物,尤其是污染。虽然达成了共识,但用什么模式来取代旧的食品系统?我们不缺少热情,饮食爱好者们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市场。不幸的是,很多善良的顾客都被可持续的食品概念所引导——那些观念可能早就过时了。

好好想想吧,当大多数人还在想象着可持续的食品体系会是什么样子,他所构想的各种变化可能早就存在了——比如有机农业、本地生产本地销售或者城市里大片的豌豆地。换句话说,食品的未来将会建立在那些人们熟悉的、简单的想法和模式之上,顾客们能十分轻易地做出选择:找对了标签,一切搞定。

但现实并非如此。很多已知的新模式在规模上并不能满足数十亿人的胃口。这种问题并不算是新闻。凯洛格基金组织坚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食品不仅是在生态意义上良性的,并且应当富有营养、生产过程中没有压榨劳动力、顾客可以负担得起。由于本地化、有机化的概念几乎占据了可持续食品的全部宣传,其他可持续食品的实验,比如弗雷德的种植方法,就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而弗雷德的方法很有可能填补食品系统今天和未来的代沟。

这个代沟有多大?假如使用上述的可持续定义,美国出售的食品只有2%合格。换言之,我们不仅需要生产食品的新理论,还要有关于“可持续”的一整套设想。食品的问题并不简单。为了生产食物,人们需要平衡各种变量——土地、水和养份,当然还有很多社会、政治和经济现实。因为我们的消费文化钟情于快速和简单,所以关于食品的-倡议主要围绕在生产方法上,比如减少能源使用或禁用杀虫剂。这就忽略了一些难以定义的问题,比如农民的劳动安全。

还是考虑一下食品运输里程的问题吧。理论上,本地生产的食品运输距离较短,燃料使用少、碳排放量低,整体上的资源消耗就更低。看起来本地化更有利,但它并不会带来更多的持续性。因为典型的农业市场是由数十家不同的农场组成,每一家都会用单独的货车或卡车运送食品。一个装满本地产品的蔬菜篮子里,背后可能是更高的资源消耗。相比之下,同样的食物由一家连锁零售商供应的成本要小得多,因为它会使用大型卡车将产品集中运输。

尽管我们关注了运输食品的成本,但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仅仅是食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10。关注一下食品如何被生产出来可能更有意义——其中的重要名词是“资源使用度”。以肉类或奶酪为例,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根据卡耐基梅隆大学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比起每天都吃本地生产的食品,每周中有一天食用来自外省和外地的肉类或奶制品对环境更加有利。

所以,我们可以把诸如“食品运输里程”的概念扩宽到更实际、更符合生态学的项目中来。英国零售连锁公司特易购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标签系统,它可以公开一种产品在生产周期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指标。但这种方法目前还只是聚焦于一项指标。弗雷德,基尔申曼是雷奥波可持续农业研究中心的前任主管。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不是由食品系统中有快乐劳动的工人或有机蚕豆决定的,而是在于这个系统能否承受它本身的持续运转。也就是说,在世界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无限地运行。一个真正的可持续的农业食品系统应当本身具有“弹性”,能够自我修正和自我恢复。

不幸的是,在农业的现实世界里,弹性必须要联系上消耗、利润等很多因素。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被更简单的标准所吸引,即使那些标准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可持续。基尔申曼很担心:“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可持续看作是某种有效的药方——只要你谨遵医嘱做以下这10件事,可持续的目标就达到了。”

典型的避免复杂的办法就是可持续食品部门的品质证明。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有机食品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原始的概念上,比如鼓励农民放弃使用化肥、用家畜的粪便或剩余农作物施肥等等。问题是,就地施肥消耗时间且代价昂贵。因为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增长,农民们被迫采取这种方式。他们大多数直接从饲养场购进肥料,有时是数百公里远的地方。从技术角度讲,这些农场还是“有机”的,因为不用化肥。但如果自然的肥料要走上那么远的距离,还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吗?别想那些食品要走多远,先看看粪便的旅程吧。

同样,崇尚本地化的食品生产倾向也有瑕疵。人们都觉得产自本地的食品意味着健康和环保,但事实上,21世纪美国的食品需求主要来自大城市,而耕地则集中在农村地区。城市周边的空旷土地价格昂贵,农民们支付不起。即使可以负担,他们也会开发高端、高利润的产品,而非实用的主流食品。这样一来,尽管城市农业的潜力巨大,城市里的人们还是会一直依靠产自农村的食物生存。有数据显示,到2050年,70%的世界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或周边地区。

相反,拥有良好农场的农村地区,产量会超出本地的需求,所以仍会依赖其他地方的市场。“一个在俄勒冈州拥有几百亩土地的农民,全州的人都吃不完他种的梨。”斯科特·埃克索是波特兰食品联盟的主管,可持续农业的专家。 “对食物产地的关注是正确的,但你还需要明白地理上的经济限制。”

可持续农业的创新实验

在运送粪便这件事儿让你沮丧之前,想想世界上有数不清的农场、农户正在用自我持续的方法实践着家畜养殖和粮食种植。在日本九州岛一个42亩大的农场里,古野隆雄开创了复合农业的经营办法,生产的大米、鸭肉、鸭蛋、鱼类和蔬菜足够供给本地的100户家庭。这样的产量可以比肩单一经营的产业化农场。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达到上述的成就,复合经营比产业化农场需要更集中的连续管理。以古野隆雄为例,他必须严格监控每种作物的生长状况,洞察季节带来的变化,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农户的劳动时间。马特·莱伯曼,爱荷华州立大学的专家,认为这样的生产方式比传统农业要多出两倍的劳动时间。

这就是关键点:单一经营的农业模式占据着统治性地位,它能带给我们便宜和足量的食品。增加更多像古野隆雄那样的农场,出现更多的小型农户,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可能会实现。可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等于逆转了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依靠大规模产业化农业的现实。

事实上,大多数可持续食品的生产者们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有没有足够大的生产规模满足世界上67亿人的胃口?有机农业的规模太小了,它仅占美国食品供应量的2%,即使在大力倡导“绿色食品”的奥地利,有机农业的比重也仅有5.3%。如果人们的饮食习惯没有变化,而我们不再使用合成肥料,那么需要现在耕地和草场面积的两三倍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是曼尼托巴大学环境科学家瓦克来·斯米尔的数据:“可能需要砍掉热带地区的全部雨林,把绝大部分的热带和亚热带草原变成农田,还会导致大量劳动力回归到农业生产当中——所以想要达成目标,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持续农业不能实现。如果我们想达到更大规模的农业产量,就需要扩展可持续农业的定义。现代有机农业通常要求农民放弃使用合成肥料和杀虫剂。假如我们不再坚持这种观念,只要求显著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就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传统农户转向可持续农业。甚至稍微放宽一些要求都会使潜在的产量剧增,并降低生态方面的影响。莱伯曼教授已经发展了一种农业模式:他使用多年的作物循环施肥,并用老鼠等动物在杂草生长前就吃掉种子,自然地控制杂草。他也用杀虫剂和氮肥,但只是用传统用量的20%,这种改良办法大获成功。

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催生了新的实验,其中之一来自垂直耕作的拥护者们。他们设想着庞大的玻璃表面的摩天大楼,楼里种满了蔬菜、水果,养殖着家禽和水产。30层的高楼,以无土农业为基础,这些航天时代的设备代表了高效率和可持续:水分和营养都是可循环的;封闭的环境不需要杀虫剂;比起那些传统的农场,每天24小时的种植时间将会提高6~30倍的年产量。哥伦比亚太学公共健康和微观生物学教授迪克森·德波米尔是垂直耕种的拥护者和先行者,他认为,一个单独的垂直耕作区可以养活5万人。

当然,德波米尔的摩天农场需要2亿美元去建造。怀疑者认为,即使一个垂直耕种农场产量很高,它也无法支付昂贵的市区土地费用。但更加合适的改良办法已经出现:密尔沃基的农场“种植力量”——在一个只比普通超市大两倍的房子中,种植了两万株以上的水果和蔬菜,并拥有自己的水产池,喂养鸡、羊、鸭和蜜蜂;在旧金山,凯斯·阿戈达的“蔬菜天空”公司与连锁商店成为搭档,在商店屋顶铺设田地,可以生产从莴苣到草莓的多种食物,成熟后就直接在商店出售。和垂直耕作相似,阿戈达的模式减少了运输、分配和仓储的费用,投资更少。他的计划正处在萌芽阶段,潜力巨大:全美国的连锁店屋顶拥有近20万亩的“潜在农田”,一家沃尔玛超市就有超过24亩的屋顶。阿戈达相信,如果广泛推广,这种模式将会赢得那些挑剔的美食家顾客的心。

显然,完美主义必须要和实用主义相结合。我们等不到绝对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的是现在就开始改变食品系统。混合模式也许有效,就像弗雷德或者莱伯曼的作法,既注重可持续性又采用主流技术。爱荷华州的经济学家大卫·斯文森表示,可持续食品的管理部门正在考虑松动相关的标准。伴随着这个更加实用主义的系统出现,我打赌很多关于可持续食品生产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将会被抛弃。

可持续,放之四海不皆准

最后想说的是,仅仅赢得顾客的信任远远不够。如果我们让市场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就需要赋予它新的规定和激励方法,这就需要更广义的食品标准,也意味着在食品问题研究中投资更多。还有,意味着更多的农业补贴。过去,国家的农业补贴支持了错误的农业模式,所以被认为是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对立。国家应该支持那些愿意去冒险尝试新方式的农民。传统农户更青睐单一耕作的原因是,这能解放他们去从事一份非农工作,而这份职位是他们获得健康保险的唯一途径。由此,鼓励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最简单方法可能就是支付给农户健康保险的津贴。

在平等需求方面,我们也需要新的强有力的刺激方法。可持续食品产量只组成了美国食品供应量的2%,很大部分归因于消费者的需求过低。的确,有些消费者会选择有机食品和本地的食品生产商。但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伴随着食品价格的攀高,价格不菲的有机食品并不是他们的首选。其实,可以通过政府采购项目来创造对可持续食品的需求。国家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购买者,如果他们不单从最低的出价人手中购买食品,而是选择本地或者有机食品生产商,或者从那些实践着复合种植方式的农民手中购买,这个最庞大的消费者将会立刻重塑有机农业。

产业型农业生产的食品价格更低,不仅在于其规模庞大和技术成熟,还在于这个系统的很多事实都容易被人们忽略:生态资源的消耗、营养成分不足和廉价的劳动力等等。

每个美国人一年要购买90公斤牛肉。牛要长到可宰杀的重量,用草料喂养比用玉米饲料的成本高出一倍;草料喂养还需要更广大的牧场,它的产量更少——这就是用草料喂养的牛身上的肉比传统牛肉价格贵30%以上的原因。其实,大多数美国人可以为食物支付更多的钱,或者说他们可以少吃一些生产过程中密集消耗资源的食物。美国人每消费的1美元里,只有不到10美分花在食品上,这个比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在食品上的开销比率更高,而让他们少吃肉则是不实际也不道德的。所以,那些地方并不适合建造农业大厦、屋顶农田,或者其他对地球有益但代价昂贵的农业模式。就像莱伯曼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可持续农业所需的资源,不只是充足的土壤和水,还有资本、科技和潜在市场。它们的分布并不平衡,这就意味着“在美国找到解决农业问题的办法比在西非要容易得多。”

梯次推进发展可持续农业 篇4

《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 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 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2亿hm2以上, 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亿hm2, 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1.2亿hm2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 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 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 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 720亿m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92亿hm2。

四是治理环境污染, 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防治农田污染、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境, 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 以及到2030年养殖废弃物实现基本综合利用, 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

五是修复农业生态, 提升生态功能。增强林业生态功能、保护草原生态、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 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

可持续室内设计的低技术理念论文 篇5

一、健康舒适的人本关怀

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即是“人乃万物之本”,我们室内设计活动必须首先能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宜人的空间环境,简单加工的低技术材料也要保证对人体安全无毒害。低技术设计要做到充足的自然采光、良好的自然通风及稳定的温湿度控制,适宜的绿化配置。同时,利用低技术的传统语境和地方属性,创造物理品质以外的关怀和尊重,使空间环境成为一个生活记忆的重新组合——把人们集体和个人的梦境重新放回到一起……室内环境在讲述一个当地人和场所的故事,是一种理解我们身处自然界的途径,让在场者体悟一种心理需求的环境认同感,增强人们情感体验上的舒适度。深层生态学强调生态和人的同等地位,以谋求人类的持续生存,所以,我们的可持续室内设计对人的舒适度满足并非是无限制的,富有智慧的低技术设计哲学应该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自觉地克制于基本需求范围,不要有过多的非理性欲望,更多地追求一种热爱大自然的诗意栖居。

二、在和谐生态的前提下高效利用自然资源

人们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束手无策地已证明了人类沙文主义的愚昧,室内环境不能依靠无节制的资源消耗。建筑系统应能很好地融于自然环境系统,在环境承受范围内用好有限的自然资源。

利用低技术客观的地域自然属性,寻求室内环境、地区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结合。设计应依循自然规律,顺应气候特征,项目初期要基于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进行场地的技术分析,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规避不利因素或予以补救。资源利用讲求高效率、可再生、清洁环保。材料尽量选择低成本的当地材料,拒绝高环境影响的材料,材料使用应做到高效低废,即物尽其用、回收使用和循环利用。尽可能借用可再生自然能源,以减少对人工能源和设备的依赖。低技术应尽可能采用被动式策略以达到人和环境的动态平衡。

三、易上手、易普及

詹姆斯沃尔本克(JamesWallbank)在其低技术宣言(LowtechManifesto)中宣称:“低技术是群众的技术”,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为大众服务的技术[2]。技术简单和成本低廉使低技术具有易学易普及的潜质,低技术的理念较之高技术而言更接地气。可持续室内设计中的低技术应是资金投入少、建造技术要求不高、适宜管理、方便维护。设计中要利用易掌握易操作的低技术为当地劳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通过“设计师——业主”合作模式,使家园拥有户主的热情、智慧、想象力;让贫困地区的民众自己动手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活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些都低成本地实现了真正人性关怀。公众参与性低技术创造富有文化亲和力和引人入胜的工作,通过构建合作团体和人的自主意识来促进社区关系重建,实现社会和睦。低技术作为弥补因高技术而产生的情感冷漠、地域文化泯灭、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通过权力移交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公平的一种呼唤和伦理诉求。设计师也应当是扮演着一个社会公益活动家的角色,努力在技术水准、生态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公平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四、体现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质

技术是地域文化这一民族社会发展依托之重要载体,正是技术在历史和地理上的制约才使各种社会形态得以呈现。当代建筑学栖身于地域文化已是大势所趋,低技术的运用必须与地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协调,把生态与文化的并存作为出发点,帮助地域传统和民俗文化找到立足点。可持续室内设计应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重新挖掘当地传统建造技术的潜力;并结合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功能需求,简单改进和创新传统技术;采用地方意味的生态材料并探索其表现形式,把老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作为传承历史和展现当地文化的重要内容。室内环境应在形式上强调吻合传统文脉的设计风格,具有时代的气质和历史的神韵,把低技术的地域人文属性转移为当地的文化认同,让低技术成为室内环境发扬传统文化和彰显地域特质的有效途径。

五、技艺统一

技术和艺术在古希腊时期被统称为技艺,是工业革命使技术独立出来,而技术又成为影响建筑艺术发展的一支暗流。历史上那些充满美感的室内空间在技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西方有基于拱券技术的光辉穹顶,东方有基于木架结构的斗拱艺术。如今的室内营造技术的生态化也必然会升华为艺术化审美意象,这种符合时代价值的新技术美学包含着生态美、传统美、伦理美、和谐美、自由美,等等。低技术的运用应做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统一,这要求设计师能对低技术有把玩能力的透彻理解,具有可持续意识和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能驾轻就熟地将物理品质创造于艺术形式中,把人的喜好、生活追求、民族情感、价值信仰等客观地生态化和艺术化表达。设计中采用天然环保的材料、自然原理的技术、融合环境的流通空间、仿生的造型赋予空间自然属性,借用传统文脉的符号和时代语境的场景使空间具有人文气息,让富有感官和精神愉悦的技术化人工志趣带给人们诗意的“天人合一”美境。

六、结语

可持续室内设计的低技术运用不只是出于使用功能和生态问题的考虑,还应利用低技术的文化属性将技术功能拓展至心理范围,达到促进社会公平、发扬地域文化、表达建筑艺术形象的作用。低技术不只是工具,它是一种对生态时代理念及文化的有力表现。设计中强调前期就场地、气候、自然资源等进行精确地技术分析,从自然能源、生态材料、水资源、室内陈设四个方面发挥低技术的生态功能和优势特征使室内环境具有可持续价值。高技术与低技术的谦逊结合是未来设计的趋势,室内环境会因此显现出更好地节能环保效果和绿色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殷荭.刘家琨建筑20年[J].时代建筑,2015,(01):81.

可持续农业技术 篇6

访谈嘉宾: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执行副总裁 陈伟栋

“贝尔阿尔卡特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科技创新,惠及全社会,即以‘数字融合技术作为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用业界领先的方案消除数字鸿沟,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分享共同的价值观,通过合作共赢,推动社会、行业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执行副总裁陈伟栋用精当的话语诠释了贝尔阿尔卡特的责任理念。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全面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业务覆盖固定语音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数据通信网络、智能光交换网络、网络应用、系统集成与服务、多媒体终端等。作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又是中国电信领域第一家引进外资的股份制企业,贝尔阿尔卡特是怎样阐释社会责任理念的?其如何以自身专业优势践行社会责任,提升责任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蓝图?

“数字融合”是我们践行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

《WTO经济导刊》:贝尔阿尔卡特的产品屡次荣获质量大奖,您能否谈一谈贝尔阿尔卡特的社会责任理念?

陈伟栋:贝尔阿尔卡特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可以用9个字概括:“科技创新,惠及全社会”。作为第一家引进外资的电信类股份制企业,想发展,我们既要利用好自己的特长,也要与上下游的具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伙伴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价值观来共同分享;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公司要“赢利”,公司的“员工、用户、伙伴、社区、政府乃至社会这些利益相关方也要“赢利”,公司要对他们负责,这样才能合作共赢,推动社会、行业和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WTO经济导刊》:您谈到贝尔阿尔卡特的责任理念是“科技创新,惠及全社会”,现在这种理念在我们脑海里已经形成一种框架,我们很想知道框架中的具体内容?

陈伟栋: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一些企业也在“跟风”,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你可以跟“好风”, 但一定要有自己企业的“专业特长”,千万别落入“邯郸学步”的怪圈中。

贝尔阿尔卡特是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定位决定了我们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是“数字融合”,简单说,就是用业界领先的方案来消除数字鸿沟,让我们的用户能够享受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网络即时通信工具里有“视频”功能,让千里外的人们也能彼此看到;通过电话我们可以跨空间“语音”交流;计算机语言实际上就是“数字技术”。我们称之为的“数字融合”就是在语音、视频模拟技术和数字服务之间搭起一道“桥梁”,形成新的应用科技成果,比如媒体传输、统一消息、数字电话以及视频会议等等都是“数字融合”技术在发挥“效应”。

“数字融合”技术在贝尔阿尔卡特渗透着一种“责任关怀”。我们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ROHS)”方面的举措一直独步业界,这个办法就是尽量消除让人们备受侵害的电子辐射。另外,我们还与其他电信设备制造商一起定义了一个表,这个表规定了相关电子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并列出了一些通用的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这些都是我们“数字融合”技术的责任落实。

“少年人如乳虎、少年人如春前之草”。清末的梁启超曾大赞青年人的作用,我们致力生产的集“语音+数据+视频技术”功能于一体的电子产品,也是为了能让青年一代更好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来接受信息和知识。我们对诸如西藏这些地区的电子产品捐赠、知识讲解;组织大批技术人员保持奥运通信的无障碍运行等等这些行动,都是我们在用最先进的“数字融合”产品来践行社会责任。

“长子”就应该发挥“长子作用”

《WTO经济导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企业,2008年初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贝尔阿尔卡特对此意见,一定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陈伟栋:国资委发布的《指导意见》,要求央企成为增强责任意识、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我们对《指导意见》很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并部署贝尔阿尔卡特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指导意见》的精神是为了培养一种“良好的责任环境”,让所有的企业都成为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

《WTO经济导刊》:那么此《指导意见》的出台对贝尔阿尔卡特来说,有什么具体影响?

陈伟栋:央企是共和国“长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做为其中的重要一员,理应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公司从成立以来,就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利用我们的行业技术优势,通过合作共赢,推动社会、行业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贝尔阿尔卡特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的“长子”身份。从公益上来说吧,公司积极参与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5·12”抗震救灾和奥运通信保障工程等项目;从企业自身发展看,我们同样致力于建立各项责任措施:公司建立了系统和完善的绿色管理架构,与广大电信客户共同进行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实践活动,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分享共同的价值观,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北京奥运期间,公司在全国总共投入了600多名工程师,北京地区我们就安排了300名技术人员24小时看守重要网络机房,确保了各运营商在北京、青岛、上海、沈阳、秦皇岛和天津5个奥运协办城市的骨干网和全国其他地区的通信网络无碍运行。

既要敲好自己的“木鱼” 又要念好“外来的经”

《WTO经济导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中国电信领域第一家引进外资的股份制企业, 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源。您认为这对于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怎样的优势?公司将会如何利用这个优势?

陈伟栋:古人讲,“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贝尔阿尔卡特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信业发展。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实践、受益,我们真的应该以感恩的心态来回馈社会。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发展高新技术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贝尔阿尔卡特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方面的探索实践、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所培养的人才队伍,对我国民族通信业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尽了力。

应该讲,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是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重要体现。20多年来,贝尔阿尔卡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摸索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三种模式逐步推进、相互结合的道路,形成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本身就是在推动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创新研发投入比例是逐年递增的,(短暂回忆后细数)2007年研发投入占净销售额的10%,公司目前已经拥有超过4000人的研发团队,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我们的努力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你们可以了解,贝尔阿尔卡特连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项。

链接

贝尔阿尔卡特的责任项目

环保节能

2007年7月,贝尔阿尔卡特与中国移动签订“绿色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在环保节能方面,贝尔阿尔卡特坚信“环境绩效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并将其作为公司的环境理念。公司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ROHS)方面的举措一直独步业界。公司编制了对中国RoHS的法律解释和实施指南,并与其他电信设备制造商一起定义了环保使用期限和适用于所有含有毒有害物质产品的通用有毒有害物质表。这成为公司利用国际资源与经验服务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

人才培养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注重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积极推行人才多样化及国际化的战略。自2002年起,公司就着力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机会培养自身能力,从而提升员工和公司的国际化能力。最典型的是“国际派遣”项目(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ject),公司选取特定员工派驻国外进行锻炼,待其获得国际化能力后再回到公司,在重要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希望工程

目前,公司已为希望工程等全国公益事业捐资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资助了16个省份的56所希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公司利用行业技术优势,与运营商一起合作,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提供先进的通信设备,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志愿者

四川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篇7

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近年来,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部分地方在追求农作物高产量的同时, 未能科学合理地用水、用地、用肥、用药, 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 农产品品质下降, 环境污染加剧, 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分析评价研究四川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提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对促进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1.1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人地矛盾仍将十分尖锐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 四川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 加上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灾毁等因素的影响, 全省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659.28万hm2减少到2007年的591.22万hm2, 年均减少6.187万hm2;人均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0.080 hm2/人减少到2007年的0.067 hm2/人, 仅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7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四川与全国一样, 也必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 建设用地量的增加, 四川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已成必然[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地矛盾仍将十分尖锐。

1.2 农业水资源紧缺, 制约农业发展

四川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 人均占有量为3040m3, 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接近缺水上限[3]。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最多的是甘孜州, 为78872m3, 最少的是遂宁市, 为312 m3;全省约有50%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0%。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线的有眉山、达州、巴中、遂宁、南充、资阳、内江、广安、自贡、成都和德阳等23个城市。其中, 遂宁、南充、资阳3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600 m3, 是四川省严重缺水地区[4,5]。水资源不足, 严重制约了四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大多数工业行业和企业没有建立节水管理制度, 工业用水定额不完善, 取用水计量不健全, 不少企业的供用水设备“跑冒滴漏”现象较为严重。多数城镇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漏失率在10%以上, 高的达30%。根据全省土壤水资源的供水情况分析, 四川林草地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有余, 但耕地 (主要是旱耕地) 的水资源供给不足, 供需缺口达194亿m3。若考虑到水利设施的供水损失, 四川耕地与水资源的实际供需缺口应为250—350亿m3[6]。这一供需缺口较大, 水利设施建设在较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满足, 尤其是“5·12”大地震使四川水利工程损毁严重, 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 四川农业耕地水资源紧缺问题将会长期制约农业的发展。

1.3 水资源利用率低, 旱灾频率加大

近50年来, 四川省气候持续变暖, 川西高原气温变化呈增温趋势。四川盆地气温20世纪50—60年代偏暖, 90年代开始进入显著偏暖阶段[7]。2006年夏季四川省平均气温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的17.1℃, 比常年偏高1.1℃;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6.9℃, 比常年偏高0.9℃, 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位。近十年来, 全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已连续11年高于平均值[8]。与气温相反, 四川降水量却呈减少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川西高原北部、盆地西北部降水量急剧下降。1990—2007年, 全省平均降水量为920 mm,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950mm相比减少了30mm。

四川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 人均库容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 蓄引提水能力仅占水资源总量的10%, 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 骨干工程明显不足, 保障能力薄弱,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由于气候持续变暖, 降水量减少, 水资源利用率低, 四川旱灾频率显著加大。据统计资料, 四川省20世纪50年代3年一大旱, 60年代2年一大旱, 70年代有8年为大旱, 80年代则有9年是大旱, 90年代以后年年是大旱, 全省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5万hm2以上, 损失粮食100万t以上。 尤其是2006年, 四川省在出现较严重的春、夏旱之后, 又发生了特大的高温伏旱, 其中伏旱为八十年一遇, 川东地区为百年一遇。

1.4 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大, 面源污染严重

据统计资料, 四川现有秸秆资源总量 (干重) 约4056万t, N、P2O5、K2O含量分别为21.9万t、8.6万t、39.6万t, 养分总量为70.1万t, 相当于全省化肥年施用总量 (折纯量) 的32.7%。然而, 全省有2/3以上的秸秆被当作燃料、野外焚烧、弃置乱堆而浪费掉, 既造成极大的浪费, 又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2007年四川省化肥使用量为210万t (折纯, 下同) , 耕地平均施肥水平为533.85kg/hm2, 超过全国375kg/hm2的平均水平和国际安全施用上限254%。化肥利用率普遍较低, 氮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 大多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全省农药使用量6万t、地膜使用量8万t, 平均水平分别为13.95kg/hm2和19.65kg/hm2, 远远超过全国7.5kg/hm2和5.85kg/hm2的平均水平, 仅略低于山东省而居全国第二位。近年来, 四川激素类农药使用量增加较快, 年使用量已超过150t[9]。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 导致面源污染较为严重。

1.5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原始森林的大量消失, 草地退化沙化, 大气、水域、土壤遭受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再加上人们无节制的滥捕乱杀, 导致珍惜物种逐渐减少, 全省有5%的生物种类绝灭, 有10%—20%的生物种类面临濒危境地[10],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2.1 节约集约用地, 确保粮食安全

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将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在发展规划中、落实在具体项目上, 加强对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工作的管理, 从严处置闲置土地;要从节地角度提高用地门槛, 优先考虑那些占地规模小、土地利用率高、投资回报快且利润丰厚的项目, 使土地使用者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优先选择, 自觉自愿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尽可能用更少的土地获得更多的收益;要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落实和完善省级政府目标责任制, 坚持责、权、利一致, 提高耕地占用成本, 严格土地调控和监管, 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四川现有耕地中需要进行改造和治理的面积较大, 在充分发挥光、热、水、土资源优势条件下, 耕地生产率提高的潜力较大。通过改田改土、科技应用推广、水利配套、耕作制度改革等措施, 可较大幅度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因此,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 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 抓好国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 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及其产出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

2.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防治水资源污染

应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四川省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突出抓好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污水处理、中水利用工作, 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管理体系应由以需定供、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向以供定需、更加注重经济调节转变。应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水价调节机制, 加强水资源配置的经济调节;要切实防治水资源污染, 经济结构体系要由高耗水、高污染向低耗水、低污染转变;加快淘汰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限制不符合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项目上马;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3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 增加耕地面积

尖锐的人地矛盾、贫乏的耕地后备资源, 决定了土地整理是四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的核心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生态环境, 其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地管理法》界定土地整理的内涵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因此, 不同区域的土地整理应有不同的侧重, 土地整理应从单一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目标方向发展, 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入手, 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和效益, 达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的。

四川土地整理任务重, 补充耕地比重大, 省域内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川西南山地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各区域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迥异, 土地整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为背景,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问题, 选择综合效益最佳的土地整理模式, 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 确保粮食安全, 土地整理复垦应从重点工程入手, 切实抓好成都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工程、川南喀斯特地貌农地和炼磺污染地整理重点工程、攀西地区土地复垦开发重点工程、嘉陵江流域河滩地开发重点工程[11]。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以后, 尤其应抓好灾后土地整理复垦规划,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工作, 重点做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修复和建设。

2.4 狠抓农田水利建设,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四川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8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生态工程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应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搞好小微型水利工程, 增强防洪抗旱能力。应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植树种草, 加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改造,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全省范围内, 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上游等森林植被较好的重点预防保护区, 要以保护自然植被为主, 防止乱砍滥伐, 同时作好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区的治理;对嘉陵江、沱江以及岷江下游、金沙江下游等重点治理区要以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 同时作好保护工作。此外, 要加快退化草地治理建设[12], 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 进一步完善“人草畜三配套”建设, 加强若尔盖湿地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岷江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 扩大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面积比例, 加强草地资源管理, 逐步提高草地植被覆盖率。

2.5 加强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建设, 提高防御能力

要加强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建设。由气象部门牵头, 统筹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地震、国土资源、卫生等部门的观测站网资源, 开展综合观测, 实现观测资料多部门共享。同时, 要加强对气候变化情况的研究, 科学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建立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指标体系, 为农业、水资源等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此外, 应多部门联动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重点加强农、林、牧、渔业防灾抗灾体系建设, 提高适应气候变化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重点水库防汛和抗旱应急水源重点工程建设, 开展中

小河流、中小水库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加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开展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风险隐患综合调查评估, 制订防灾减灾措施和方案。

2.6 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和标准化体系

实现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思考 篇8

(一) 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党中央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 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正在日益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 同时也反映了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

(二) 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我省是农作物病虫害重发省份之一, 常发生的农业有害生物200多种, 其中可造成严重为害的有20多种, 许多有害生物一旦暴发生成灾, 不仅危害农业生产, 而且影响食品安全、人身健康、生态环境、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乃至公共安全,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历史上, “飞蝗蔽日, 禾草皆光”的例子不胜枚举, 就是近年土蝗、草地螟、黏虫的猖獗发生为害, 造成农田毁中绝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许多有害生物一旦暴发成灾, 不仅危害农业生产, 而且影响食品安全、人身健康、生态环境、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乃至公共安全,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 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发展

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近年随着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的变化, 种植结构的调整, 复种指数的提高, 农作物品种和农药品种的更换, 以及异常气候的影响, 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种群及发生规律发生巨大变化, 一些次要病虫上升, 部分几乎已绝迹的病虫又有所抬头, 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增加、时间延长、范围扩大、频率提高, 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 有害生物, 已成为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农业病虫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病虫的危害损失率, 实现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评价我省农业有害生物治理成绩与现状

(一) 农业有害生物治理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充分发挥有害生物治理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作用, 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几年, 在农业有害生物威胁逐年趋重的形势下, 我省病虫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挽回损失占产量比率大幅提高。每年, 全省挽回粮食损失10×108kg公斤、棉花50万担、蔬菜30×108kg、水果10×108kg, 总经济效益近40亿元, 占到农业产值的1/8。农业有害生物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大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全省植保部门不断拓宽有害生物治理范围, 使病虫监测和防治对象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 加强了设施栽培条件下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促进了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各级植保部门大力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化学诱杀等综合控害技术, 综合治理面积逐步扩大, 有效减少了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 降低了农药残留。尤其在无害化防治综合示范区, 狠抓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 组织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和残留监控, 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量逐年下降。同时, 在生物灾害防控中, 采取源头治理与分区防控相结合、综合防治与应急控制相结合、群防群控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策略, 一方面, 大大减少了蝗虫孳生地, 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黏虫、草地螟等重大有害生物暴发和为害;另一方面, 示范推广了综合防治和科学施药技术, 促进了农药科学安全使用, 减轻了环境污染, 保护了病虫天敌和生物多样性, 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 目前有害生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省植保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投入不足, 工作距离农民的需求、距离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现实生产中很多市县由于农作物病虫防控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测报网络体系不健全, 严重影响监测防控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另外很多地区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程度还很低, 多元化专业防治组织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各地在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还遇到不少困难, 存在“应急为主, 化控为主”的现象, 在抗性品种的评价利用、农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的自然调控机制及生态、安全、经济有效的物理和农艺措施的综合应用方面缺少系统研究应用, 个别地区还存在着施药器械落后, 农药滥用严重, 害虫抗药性增长, 生物多样性下降, 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的现象。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灾害可持续治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稳步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

(一) 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突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病虫监测预警工作是农业生物灾害控制的基础, 是农业植保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 要贯彻发展的思想, 不断托宽、调整监测领域对象;要借助于植保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性信息素技术, 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建立规范的监测、预警、报告、会商、公布等工作机制, 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要贯彻“公共植保”理念, 扩大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 加快病虫信息发布力度, 普及病虫防治知识, 彻底改变病虫监测预警范围窄、信息传递慢的落后局面, 实现农业有害生物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重大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信息报回率达到80%以上;预报指导防治面积达75%以上的目标。二是要突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工作。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耕作制度的变更以及害虫适应性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农业害虫在我国有猖獗危害的趋势,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频率增加、灾害程度加重。一些历史上已被有效控制的重大害虫再次成灾, 做好重大病虫应急防控, 实现病虫大发生不成灾, 中发生不减产, 对确保农业安全, 乃至国家、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要逐级建立重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 成立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应急防控指挥机构, 制定应急防控预案, 储备应急防控物资, 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确保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防控面积比重及防效均达到85%以上, 病虫为害损失率粮食作物控制在5%以内, 经济作物控制在10%以内。

(二) 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农业有害

国外可持续捕捞渔业技术新进展 篇9

全球捕捞渔业产量近年来一直徘徊在9 000万t左右,2011年达到了9 050万t[1]。产量虽然维持稳定,但主要经济鱼种的捕获量波动明显,许多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底层鱼类资源量明显减少。据估算[2],在过去20年里全球渔捞努力量(fishing effort)已增加了约20%。虽然在许多发达国家捕捞船队规模最近已有减小,但在过去30年中全球捕捞船队规模翻倍,2010年达到了436万艘,其中配有各类动力的渔船数量约占60%[1]。由于过度捕捞,渔船在探测鱼群上所花时间更长了,而鱼群也趋于在更深的外海水域活动,因而必须使用更大的渔具,在更广更深的海域内作业,这种局面导致渔船捕捞能力的大幅提高[3],以及各类与渔业捕捞相关的技术的发展与提高。

如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捕鱼技术都起源于渔业资源丰富的年代,那时所花费的能源成本远比现在的水平低得多,捕鱼业对水体和大气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也较少关注。事实上,每一种捕捞技术,每一种类型的渔具以及捕鱼方式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每一种渔具的适用性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要捕捞的目标鱼种和所在海域的作业条件[4]。渔具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总体上主要取决于渔具的物理特性,渔具的作业机制,渔具的使用地点、时间和方式,以及渔具的使用范围。某一渔具对生态系统的某一方面可能有高度影响,对生态系统其它方面的影响却可能很低。同样地,渔业捕捞的燃料消耗量也随所使用的不同渔具类型、捕捞方式、作业技术以及渔港和渔场之间的不同距离而有显著不同。

对渔具类型的燃油消耗模式的研究显示,被动渔具(如鱼篓、定置网、延绳钓及刺网等)的燃料消耗量通常低于主动渔具(如底层拖网等)。而包括底层围网在内的以慢速拖曳一段有限的距离合围起来的围网渔具的燃油消耗量则介于上述两种渔具之间。像中层拖网和围网等主动渔具捕捞具有一定密集度的目标鱼群,经短距离拖曳就能得到上百吨的渔获,因此,单位捕捞量下的燃油消耗通常较低,尤其是中层围网,它是最具燃料效率的捕鱼技术之一,虽然使用中层围网的渔船花在探测鱼群上的时间和消耗的燃料常常比实际捕鱼所花费的要多。当今的高能源价格以及对捕鱼影响生态系统的高度关注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这些对渔业的生存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那些对高能效捕鱼技术的吸收和促进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5]。

最近所做的有关油耗的总体评估显示,上岸每1 t鱼大约需要消耗620 L(530 kg)燃料[6],全球捕捞船队每年约消耗燃料4 100万t[3]。由于缺乏全球渔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方面的详细数据,只能依据所消耗的燃料量推算这些燃料的燃烧约产生1.3亿t的CO2。渔业捕捞领域需要在进一步减少油耗降低对生态系统影响上做出不断的努力。虽然涉及降低能耗技术方面的创新和试验不断涌现,但目前对为渔船提供机械动力的化石燃料还没有找到可行的替代品。但是,通过技术的完善、渔具的改进,以及作业行为的改变等,渔业捕捞领域能够大大降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损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能在对捕鱼效率不产生过度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减少燃料方面的作业成本。节能减排也是在现有国际公约下世界各国政府的法定义务。

2 部分渔具的高油效低生态影响革新技术

拖网是一种灵活的渔具,可被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海区和海底,包括潜水区域和深水区域,它适用的捕捞鱼种范围广泛,大型和小型渔船均可使用。因此,许多渔民喜欢采用拖网捕捞方法。但底层拖网方式,在物种误捕和对栖息地影响上,被认为是一种最难管理的捕捞方式之一。现有许多可用技术和捕捞作业上的改进方法,他们可减少底拖网具的阻力和重量,从而在不显著降低目标捕捞物种捕获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油耗及对海底的影响[7,8]。据报道,这些改进措施可节省燃油25%~45%,渔具阻力可减少20%~35%。

2.1 中层拖网

为了将网具与海底的摩擦力降至最低并减少网具总的阻力,需要对拖网网具各个部件进行改进。因此,开发通过仪器设备自动测试并调节底拖网网板和网具触底部件与海底之间接触程度的技术,还有潜力可挖。例如,挪威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的低生态影响可选择性中层拖网(CRIPS-trawl)就是一种可减少与海底接触和拖曳阻力的新型拖网[1]。该拖网的网板和沉子纲腾空于海底上方,拖网前部网片用集鱼纲(herding ropes)予以取代,而其后部网片则采用方形网目的网片,从而可在保持将鱼驱赶进网囊所需的刺激作用的同时减少拖网阻力。其囊头网和囊网均有四个网片组成,并装备有一台网具摄像机以及多种可选用的选择性捕捞装置,以便释放不需要的鱼。四网片网具的设计可提高拖网和选择性捕捞装置的性能稳定性。网具摄像机则可提供有关进入囊网的鱼类品种与大小方面的信息,可允许船长做出是否继续进行捕捞作业的明智决策。还可在拖网上安装一种基于对鱼类图像分析的、可释放非目标捕捞鱼种的主动式机构。这个研发中的拖网新概念还将包括一根连接渔船和拖网浮子纲的电缆,此电缆可传输网具摄像机的视频信号以及声学传感器的信号,为拖网垂直张口的最佳调节提供便利。最终研发成功的拖网还将包括一套可调节网板与海底距离的独立系统。

2.2 横桁拖网

对于横桁拖网,通过开发设计新的替代部件可提高其能效表现。这类新设计在本质上是为了减少横桁拖网拖底铁链数量,避免外伸横架上受力过重,如采用电脉冲等其它的刺激方式作为铁链的一种替代形式[9],同样可以起到惊动目标鱼种离开海底从而被拖进网具内的效果。同时还减少了网具阻力以及对海底的影响。按此原理举一反三,采用声响效果、光线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刺激方式,提高在拖网网具的捕捞区域内目标鱼种的捕获概率,都是值得探索的。在电子海底地图测绘工具以及综合性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S)的帮助下,使用新的鱼类目标定位技术,使得捕捞作业时可以避开敏感的海底栖息地,并有助于将捕捞努力量以及油耗降至最低。广泛应用于海底探测的多波束声学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渔业捕捞领域。例如,加拿大采用该技术对其东海岸外海的扇贝海床进行测绘,极大地减少了定位目标作业海域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捕捞作业实际所花费的时间[10]。

2.3 袋式定置网

袋式定置网(trap-net)是一种被动式渔具,通常放置于洄游性鱼类在相对较浅海域的传统洄游路径上。它通过垣网聚集并引导鱼类进入到一个网袋中从而被诱捕。近期创新出的一种浮式落网(pontoon trap)与传统的袋式定置网相比,提供了诸如便于运输、操作和拖曳,可依据目标鱼种大小及捕鱼水深进行调节等的优点[11]。这类网具将来的研发方向可能包括网具大型化,将该类网具与诱鱼技术相结合,可使这种袋式定置网成为高能效、高度灵活性和捕捞可选择性、对栖息地友好的一种捕捞方式,并且可提供高品质的活海鲜鱼获,从而为渔民增加鱼获的附加值。此外,还需要开发可防止非目标鱼种误入网袋的相关设计和作业方法。

2.4 鱼篓

鱼篓(pots)是一种携带方便、设计有让鱼类及甲壳类动物或投足类动物进入但又能阻止其逃逸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的小型笼子或篓筐。鱼篓通常放置在海底,饵料放与不放的均有。采用鱼篓进行捕捞作业的渔船一般燃油使用量少。鱼篓广泛用于捕捞龙虾及蟹等甲壳类动物。虽然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采用鱼篓捕捞有鳍鱼类具有悠久历史,但这种捕捞方式仍在逐步减少。但无论如何,鱼篓仍旧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可行的有鳍鱼捕捞方式。它们还可成功地用于捕捞那些栖息在主动式捕捞渔具被禁止使用或者无法使用的珊瑚礁区域内的目标物种。最近分别在阿根廷和加拿大进行的对折叠式鱼篓捕捞羽鼬鳚和大西洋鳕的测试,展现出了满意的效果。

另一个创新设计的例子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开发出的浮动鱼篓(floating pot)[12],它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浮动鱼篓脱离海底悬浮在水中从而可随水流方向的变化而转动,这样可做到鱼篓的入口始终面向水流,实现大西洋鳕的高捕获率。它还可以避免非目标物种的误捕,并且减少对海底的影响。与其它许多类型的渔具相比,鱼篓和袋式定置网一样,拥有诸如耗能少、对栖息地影响低、渔获物品质高、可渔捞鲜活海鲜等多个优良特性。为了拓展鱼篓捕捞应用范围,增加使用鱼篓捕捞新物种的捕捞效率,掌握捕捞鱼种对鱼篓的反应行为尤为重要。

2.5 钓具

钓具(hook and line)是指那些用天然或者人工饵料或诱惑物放置在鱼钩上吸引并猎获鱼类,尤其是鱿鱼等物种的渔具。钓钩和钓线之间无数的配置变化,以及多样的作业模式让钓具成为可捕获众多物种的一种有效的渔具类型[13]。从小型的个体渔船到大型的机械化延绳钓渔船等均可采用钓具作为捕捞方式。钓具捕鱼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但劳动密集型的捕鱼方式,捕捞的鱼获质量高。其耗油较少,虽然这主要取决于渔船往返渔场的航行距离。延绳钓捕鱼可导致海鸟、海龟和鲨鱼等的意外死亡。现有一种创新技术,可在鱼线上缠绕一个塑料的类似飘带(streamer)的物品,以起到吓阻海鸟作用,从而避免其被装有饵料的鱼钩勾住[14]。还有一些其它可减少海鸟、海龟等意外误捕的缓减措施,其中包括圆形鱼钩和“弱钩(weak hook)”等[15]。虽然放置于海底的延绳钓可破坏海底表层的底栖动物和凸出物体,延绳钓渔业确实提供了在不对栖息地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从事捕鱼作业的可能性,并且能源相对节省。

3 实现高效渔具渔法存在的主要障碍

实现低生态影响、低燃料密集型捕捞渔业还存在许多障碍。主要有:对具有成本效益和可行的替代方法缺少了解;可采用的适宜的技术不多,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渔船和替代渔具之间不能有效匹配;海上作业的工作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对因采用了不熟悉的渔具渔法而产生的海上安全的担忧;投资成本高;资金缺乏或资本限制进入;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效率低下;包括监管机制太死板在内的渔业管理体系僵化等等[4]。至于渔业管理体系的僵化,太过死板的监管机制可产生一系列需要去解决的新问题,会拒绝渔民对新技术的创新和采纳方面的多种需求。在这一点上,各利益相关方应参与到渔业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参与对法律法规讨论的修改。

从高油耗高生态系统影响捕捞方式转变到低能耗低影响,可为节省燃料、保护生态系统和提高食品安全带来转机。然而,从一种渔具类型转而使用另外一种是一件并不容易或者轻松的事情。首先,现有的渔船和它们所配置的各种机械和设备通常会对改变捕鱼方式的可能性产生限制。第二,渔具、渔船、捕捞作业方法等是围绕着具体的渔场以及目标鱼种的行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演化发展而确定的。因此发展到现在仍在使用的渔具和作业方式等都是为了捕获具体的目标鱼种而“量身定制”的,因而也通常被理解成是经历了优化的最好技术和最佳经济性的渔具渔法。而且,这样的捕鱼方式扎根于传统之中,要进行变革,阻力是巨大的。尽管如此,通过在渔具和捕鱼方式不进行重大改变的情况下,简单地改进操作技巧和渔具设计,常常能够达到减少油耗和生态影响的效果。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方法显示出了可喜的成果,与使用一种全新的、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高经济风险的渔具渔法相比,这种方式更受渔业界的欢迎。

4 结语

可持续农业技术 篇10

然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节水农业口号喊了多年, 用水效率低下的状况远没有改观, 河水断流、水位下降、水之浪费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 晋中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强, 是最大的民生水利, 而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45%, 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有的地方甚至追求为节水而节水的短期经济效益, 从而忽视整体生态效益。这种水资源严重短缺与普遍浪费、短期行为与长远效应、局部利益与整体效益并存的现象, 警示我们有必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对传统节水农业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因此, 可持续节水农业理念的提出, 应当成为发展现代民生水利的理性选择, 它代表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国外发展民生水利的实践也证明, 只有用可持续节水农业模式来指导农业用水, 农业的发展才能永续。

一、可持续节水农业内涵的科学认知

传统概念上的节水农业, 是指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 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及生产率, 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

而可持续节水农业, 是对传统节水农业的拓展与升华。其基本内涵是:在追求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 合理使用农业水资源, 使农业水资源持续利用并有利于改善农业所依存的环境与资源, 变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民可持续增收, 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可持续节水农业与传统节水农业相比, 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突出发展的主题。

可持续节水农业是把整个农业的持续发展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最终目标, 而并非微观的和狭义的水利发展和节水灌溉。可持续节水农业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而努力的全部过程和结果, 面对水资源的困境和危机, 可持续节水农业观点是, 既反对悲观主义态度, 即:要求停止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维持现状, 以避免陷入水危机;又反对盲目乐观主义态度, 即: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可自行克服水资源危机的虚幻的想法;更反对只顾眼前效益而过度开采水资源的掠夺性行为。可持续节水农业强调, 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危机, 也只有在持续农业发展过程中去寻找解决它的途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离开了发展, 可持续也就无从谈起。

(二) 坚持持续性方针。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对生物圈的作用必须限制在生物圈的承载力之内, 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节水农业观点认为, “增长”并不等于“发展”, 一味追求“增长”, 竭泽而渔, 往往是不可持续的。一些地方打深井灌溉, 虽然粮食年年增产, 几年以后地下水出现漏斗现象, 引起水井报废甚至水质恶化等问题, 就不是可持续的节水农业。

(三) 遵循共同性原则。

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命题。可持续节水农业必须是整个农业的协调发展和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因为如果不与周边协调发展, 想在周围尚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孤岛”是不可能的。要么把妨碍发展的因素转嫁给其他地区, 要么就是受到其他地区的这些因素的冲击, 最后还是达不到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晋中汾河流域一些局部区域, 为了眼前的粮食高产及自己的“持续发展”, 造成下游河段水资源径流量锐减或断流, 甚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也造成直接影响。可见, 共同性是可持续节水农业的一大特征。只有以发展的大时空观, 从大环境、大系统的角度, 突破区域和自身利益的局限来处理农业节水问题, 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四) 推崇新生态文明的理念。

过去我们在追求粮食产量增长的过程中, 片面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持续节水农业则要求树立新的生态文明, 即,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 要求人类有义务有责任尊重自然,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存, 和谐发展, 人既不能凌驾于是自然之上, 也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 人包括在自然界的整体之中, 对自然界的整体性、生态平衡及各类资源的爱惜和重视, 都是新生态文明观的范畴。可持续节水农业, 正是在新生态文明观的支配下, 保持和提高水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 谋求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相适应, 发展生态平衡及良性循环, 这是可持续节水农业的价值所在。

二、可持续节水农业模式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 晋中积极发展民生水利和节水农业, 取得了在农业用水几乎零增长的条件下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骄人业绩。节水工程由小面积示范向大面积集中连片转变, 由输水过程节水向田面节水全过程转变, 由工程节水措施为主向工程、管理及农艺等综合节水措施转变。一句话就是:由传统的节水方式向可持续节水农业方向转变, 并在实践中探索创造出适应不同区域的多种高效集约、可持续节水农业模式,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了农业持续发展。这些模式可概括为以下六种:

(一) 农艺模式。

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水制宜, 利用区域农业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选用抗旱作物与相对耗水作物优化搭配, 建造不同作物主体种植群落, 通过实施地膜秸秆覆盖、保水剂、壮苗剂、抗旱剂、有机肥等一系列保水增墒节水技术措施, 以充分利用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达到节水增产、高效用水的目的, 是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整体提高的节水种植模式。我市东山半干旱土石山区的轮作套种高效旱作农业模式, 平川粮、经、菜、饲相结合的立体种植模式, 就是较为经济有效的农艺节水模式。

(二) 设施模式。

就是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 建设温室大棚或塑料拱棚, 依靠棚面集雨和旱井储存为主体水源, 采用滴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利用光、热、土、肥等农业资源, 集节水、节地、节能、高产、高效和优质为一体的高效集约种植模式。目前, 以温室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已在广大农村普遍推广运用, 已成为可持续节水农业的重要模式。

(三) 园区模式。

就是以田间节水为重点, 建设以工程为主体的田间灌溉设施与设备, 完善配套田间防渗设施, 推广如喷灌、微喷灌、渗灌、滴灌等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调控技术, 降低灌溉强度和灌水额度, 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晋中平原河井灌区及经济林、果、菜区普遍采用此模式。

(四) 集雨模式。

就是在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 通过雨水汇集利用技术, 将较大强度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汇集起来, 在需要的时候供给作物利用的集水利用模式。这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的集雨节灌新措施, 一方面较好地利用降水资源, 解决人畜用水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集水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农业, 逐步形成生态、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榆次区什贴镇的雨水集蓄灌溉旱作农业模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五) 免耕模式。

就是采用保护地耕作或带状耕作等保护地栽培措施, 在尽量不翻转土地或带状耕作的条件下播种、施肥, 尽可能保留农作物的茎叶残存覆盖地表, 以及运用化学药剂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达到保水增产, 并维持良性生态循环的一种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不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地面蒸发、提高土壤蓄水性等多种功能。这种模式更适宜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推广应用。

(六) 复合模式。

就是指在农业系统中, 为充分利用水土生物资源,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农、林、牧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如农林复合型、农果复合型、农牧复合型等, 共同的特征是综合利用水土资源, 实现了各业协同发展, 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晋中各地应有选择地推广应用。

三、可持续节水农业措施的创新设计

可持续节水农业, 不仅是农业本身的过程, 而是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工程, 应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工程来实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可持续节水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持续发展、有效保护现有水资源为出发点, 整合和推广应用各种农艺、工程和管理等节水手段, 建立并不断完善节水措施与制度, 切实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根据晋中农业用水的现状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晋中可持续节水农业总的治水方略是, 充分利用天上水, 大力积蓄地表水, 适度开发地下水, 积极推广再生水。可持续节水农业的措施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一) 农艺技术层面上的设计, 要突出节水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重点推广三大技术体系:

1. 生物节水技术:

推广抗旱耐瘠、优质丰产农作物新品种, 加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配套应用, 是最经济有效的节水手段。

2. 栽培节水技术:

重视作物结构调整和保护地栽培, 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 实行间作、套种、宽窄带状种植, 减少单位面积土壤水分供需不足的矛盾。通过适墒早耕, 旋耕式浅耕灭茬, 最大限度地纳雨保墒。干旱山区尤其应推广全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同时将减少水土流失与发展经济林与生态林、种植业与牧草相结合, 将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 (草) 三元种植模式, 是旱作农业节约用水的方向。

3. 化控节水技术: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抗旱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和植物抗蒸腾剂三大类化控抗旱剂, 并在较大区域和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 是较为经济、有效、无害的化控技术, 应因地制宜推广选用。

(二) 工程技术层面上的设计, 要强化工程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 全面普及降水利用技术。

采用平田整地、深耕改土、秸秆还田等措施, 改善土壤渗水性能, 提高蓄水能力, 减少地表水流失与蒸发, 建立起土壤蓄水、人工聚水、生物控水为一体的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实现降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 大力推广设施调控技术。

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人工建造的节水、节灌、集雨补灌、减蒸发、增蓄水等节水设施, 调整降水的供应和运移途径, 实现节水、节肥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共同提高。

3. 适度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因时因地利用现代喷灌、微灌、移动式灌溉等高效节灌技术, 有效解决因季节性干旱而造成作物减产或旱灾危害的问题, 尤其是移动式灌溉可短平快地解决局部干旱问题, 应将之与蓄水窖 (池) 有机结合, 推动高效节水农业持续发展。

(三) 管理技术层面上的设计,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监控为核心, 以现代管理为基础, 建立健全节水用水长效机制。

1. 完善节水评价体系。

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来衡量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状况, 并纳入地方与行业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综合考核节水农业的成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 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节水农业的氛围。

2.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制。

要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前提下,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承受能力, 综合平衡、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利于节水的水价政策和水费标准, 积极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用水类别差价与季节差价等办法, 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农业用水的供求关系, 确保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3. 制定节水激励机制。

在明晰水权和完善取水许可制度的基础上, 制定鼓励节水的补偿机制。国家和政府应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适当补贴, 同时充分考虑节水农业的公益性, 逐步完善奖惩制度, 规范用水行为, 增强节水意识, 培养节水理念, 营造节水氛围, 促进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角度, 提出可持续节水农业的理念。正确把握可持续节水农业的内涵, 总结阐述可持续节水农业的模式, 创新设计可持续节水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节水农业,民生水利,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姜文来.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方向研究[EB/OL].hbjob88-2009-6-6.

[2]高峰等.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J].节水灌溉, 1999, 1.

可持续农业技术 篇11

雷加富说,德国是世界上林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的森林经营理论和实践,特别是近百年来形成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和方法,可以为中国建立可持续的森林经营体制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做法。他强调,希望通过“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与模式”项目实施,学习、引进和推广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先进理念,借鉴德国及林业发达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经验,以提高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同时也为项目实施单位灾后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与模式”项目旨在通过提供能力建设、技术资源和手段,促进中国森林政策目标与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和标准接轨。项目历时4年,德国政府计划提供300万欧元,帮助推广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经验,以提高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蕾介绍说,项目选择了在中国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福建、湖南和海南三个省份来共同开展工作。选取这些省份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和模式研究,有利于探索多样化的森林经营模式和有关政策,为全国推进森林可持續经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思考 篇12

1分析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提升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

水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中实施农业的水资源分析, 给水资源的利用提出明确的定位, 而且在水资源全面匮乏的今天, 农业又是水资源消耗大国,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淡水源, 淡水源的来源较为单一, 且具有一定的开采难度, 所以在实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中, 要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所以在水资源的开发中, 要考虑水源的周期性、利用多样性和有限性, 保证用于农业灌溉的水源健康性, 这样农业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才具有实际的价值。

(二) 全面的维护农业的发展

实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能够根据实际的水源利用情况进行维护,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较为短缺, 供给失衡, 农业用水浪费较为严重, 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的水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加上农业的灌溉设施老化, 给整个的农业生态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失衡影响, 因此在分析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环节中, 要进行对农业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加大投入设备和农业水源的管理政策、形成灌溉渠管理体制的全面落实, 形成整个农业生态价值观的全面有效循环, 因此农业的发展才具有科学的保障, 形成从软件到实际硬件的全方位多层次农业水源维护方式, 给水资源的全面开发提供有效地途径, 因此整个的农业生产才会被全面的维护。

2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一) 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相结合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重视了自然生态规律, 真正的能够维护公平、可持续、共同性和需求性四项原则, 因此在农业的水资源宝贵, 需要被可持续利用的环境下, 实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能够保护农业资源, 维护农业经济的发展, 并将水资源的利用形成可持续性的原则, 达到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具有储量有限、时空分配不均匀等自然特点, 宝贵有限的生态淡水对于农业的发展也是最关键的, 因此在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上要保证对农业的全面保障性利用, 从而减少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问题, 直接将水资源过渡给农业, 满足农业的需要才有其他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 分析水资源的特点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具有动态性和局部性的特点, 所以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环节上实施水资源和农业的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能够更大程度上反映水的利用价值, 农业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的, 而且在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上进行其发展规律的重视, 能给水源的分配和流动带来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 而且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商提供更加有效的保证, 将水资源在农业和经济建设之间上进行合理的分配, 从而正确的认识到社会经济、水资源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现水资源和各种经济建设需求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效局面, 也是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 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

农业对水资源的耗费量较大, 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要保持水资源的有效性、连续性和持久性, 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就要开战对于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使水资源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节约资源相互协调才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主要的管理方式就是:贯彻落实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落实节约用水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并开发科学技术进行对污水的处理, 将处理后的水源进行更多的农业灌溉利用, 改善原有的滥用灌溉方式, 同时还要制定水资源的发展利用战略和计划措施, 从政府做起, 推广保障农业水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体系, 形成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对水资源的分配, 形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发展, 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四) 实施区域调水措施

我国北方地区作为粮产基地, 却因为严重缺乏水资源而导致粮食减产, 甚至绝收, 所以开展南水北调工程也是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 在实施水源的建设工程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对灌溉区的农业实施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的建设, 利用农业水资源的政策进行对灌溉渠的用水管理, 并保障水源的灌溉补给及时, 所以在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实施的区域调水作为最有效的用水模式, 已经成为主要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同时在进行农业对水资源的利用过程后, 还可以将调集的水源进行更加系统的处理, 用于居民的日常生活, 所以水源的有效性才能全面的被保障。

(五) 进行农业水源的节流和开源

在农业的水源可持续发展要求中, 实施开源节流是针对水源的宝贵性可言的, 而且在农业水源的节流和开源工作中, 要向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滴灌技术看齐,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而且在滴灌技术中能够使水源直接的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 减少大面积喷灌作业中对水资源的消耗, 具体的开源就是进行水源的调配、海水淡化、污水处理, 但是节流措施是较为完善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 最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

(六) 实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保护

在农业实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中, 水资源的宝贵性被更深一步的体现出来, 而且在水资源的利用中更大程度上是要体现生态的保护, 减少对于水资源的破坏, 而且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中落实生态保护, 能够针对性的将介于用水、保护水资源进行落实, 将开源和节流并重, 厉行节约, 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各行业的经济发展相互一致的原则, 所以在实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中, 能够将实际的水资源进行切实的保护。

3实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主要意义

实施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分析, 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地水源利用模式, 根据水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水资源的调配, 而且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中, 才能保持农业经济的生产建设, 所以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的就是能够体现水资源的规划制度, 进行水资源的制度分配, 针对水资源的中长期供求均衡度进行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预案的设计和规划, 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开展, 从而形成有利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4结语

在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中, 要尊重农业的发展要求, 相对应调配水资源, 给农业的发展带来更有效的发展方式, 提升农业的经济建设能力, 从而才能带动其他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婷.不同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3.

[2]包晓斌.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 2011 (09) .

上一篇:大学生绩效下一篇: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