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用7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1
现代农业及烟草农业的内涵与发展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行业都在推陈出新,农业也不例外。刀耕火种的年代已经过去,现代农业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严峻的挑战,烟草农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在时代的前列,烟草人以精湛的专业技能,敢于探索的精神,使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本文将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 现代烟草农业 内涵 发展
民以食为天,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农业的繁荣,随着世界人口大爆炸,农业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当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生产技术条件,已无法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烟草农业作为农业的一个分支,也不例外的肩负着这一重任,烟草行业的精英们也正为此而努力着。
一、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1】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
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2】。
①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②(农业部长杜青林的概述)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1年,农业部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统领农业信息化全面发展。农业部发布了“十二五”时期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分析农业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实际需求,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为未来五年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指导意见【3】。
“金农工程”推进电子政务驶入“快车道”。作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的12个系统之一的“金农工程”,今年圆满完成一期建设任务,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农业部本级项目已建成10多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开发60多个行业数据
库,建成集农业部门户网站及部领导、司局和事业单位50多个子站、30多个地方子站、100多个行业(专业)频道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群。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包括16个统计业务子系统,系统填报用户近3万,批发市场价格采集系统每日采集价格近万笔,电子结算数据十几万条。网站群日访问量达500万次以上,用户访问者数8-10万人。
物联网架起现代农业“金桥”。农业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开展合作,支持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等一批科研院校攻关研发,与北京、黑龙江、江苏等省(区、市)合作实施,共同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的途径和方式,重点开展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示范,先进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4】。
12316“三农”服务热线成为广大农民好帮手。农业部积极指导各省区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规范统一了各地“三农”服务热线,在全国开通了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统一热线电话服务,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价格、政策、假劣农资投诉举报等全方位的即时信息服务。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基本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每年咨询人数达上千万人次,帮助农民增收和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5】。
二、现代烟草农业
(一)、现代烟草农业的内涵
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改进传统生产方式,通过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加大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烟叶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6】现代烟草农业作为烟草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已逐渐成为我国卷烟生产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具备烟叶生产条件的农村地区实现“财政增收、烟农增效”的重要手段。
各烟叶产地为探寻更加适合烟叶产业化良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响应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号召,近年来,符合条件的烟叶生产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有新的举措。如何才能将现代烟草农
业建设与烟叶产业化提质升级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壮大烟草农业种植生产队伍,真正助推烟叶种植面积、烟叶质量及烟叶产量的同步良性发展,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更好地为符合条件的山区农民“万元增收”工程服务;切实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增添动力,为各烟叶产区的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7】。下面本文就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条件、重点及启示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
首先,寻找适合发展优质烟叶生产的区域地带。一般以雨量适度,光照充足,气温立体差异明显,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磷、钾,土壤PH值介于5.0和7.5之间,并且烟地肥力较高的地区才比较适宜生产优质烟叶【8】。其次,在区域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前期认真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及早拟定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所需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规划并及时申请落实到位;做好烟农思想及素质调查,统一烟农的思想意识,加强烟农的宣传引导,及时排除个别烟农可能存在的滞后发展观念。最后,通过与所在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协调好土地流转的相关事宜,尽可能让烟田或烟地能够有效连接成片,便于规模化生产管理。烟草企业应组织一定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烟叶规模化种植生产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对烟叶技术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以提高指导烟农进行科学化烟叶种植水平。
(三)、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的重点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核心就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创新生产模式,优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能力,以规模化种植为依托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进程稳步前行。为此,各级烟草企业需要会同地方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一道,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细化对烟农的种烟技术指导,更加优化各项专业化服务的人员和设备配置,逐渐深化烟农对烟叶生产方式转变的认识,努力使烟叶生产做到“规模化种植、专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良性运行【9】。要切实搞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重点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以此来实现传统烟叶种植向现代烟草农业迈进的转变。
(1)明确建设责任,健全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区域地带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度如期完成,在地方政府部门成立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公司一级的现代烟草农业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现代农业建设整村推进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和考评体系,健全标准化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做好与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同时,烟草企业应更加注重强化责任意识和内部各职能科室间的协同,使各环节工作均确立起明确的时限进度表;采取领导挂片,科室人员挂乡,责任到人头、田块的办法,使工作重心逐步下移;实行月度、季度和阶段检查,对烟叶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进度考核。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大烟叶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整合烟草站点和优化站点业务流程等手段,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
(2)夯实发展基础,整合要素资源
土地、烟农、技术、资金、信息,既是发展烟叶生产的基础,也是实现烟叶产业化的重要生产要素。烟草企业在烟田规划和烟叶生产种植组织方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海拔、土壤、气候、烟农居住地等条件的前提下,规划好连片种植单元,使基本烟田面积和常年种植面积达到相应规模【10】。在尊重烟农自主选择的权利的基础上,烟草企业应密切与当地政府、村委和群众的联系,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争取在有条件的地方重点打造烟叶示范片,以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吸纳包括40¬¬—50年龄妇女在内的农村留守人员,加入到种烟队伍中,就近解决劳动力问题,节约生产成本;委派具有较深资历和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定期对烟农进行烟叶生产各环节的系统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广大烟农的烟叶种植技艺。
(3)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六项工程
烟叶生产的硬件设施改造建设对整个现代农业建设而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烟草企业应该以烟叶生产配套设施建设为工作重点。狠抓烟水、烟路、育苗、烤房、烟机配套及信息系统等六大基础工程。做好烟水配套项目建设的规划,保障资金投入。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上,应通过公开信息平台统一发布招标公告,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准化运作。相关部门应根据合同相关约定,运用实地调查、定期检查、适时抽查等手段,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及时提请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达到工程验收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工程
造价较高的烤房、烘烤工场附属设施、育苗大棚、田间道路等项目建设上,更应重点关注层层跟进、保质保量细化落实【11】。同时,将烟农档案、电子合同、生产管理、收购交接、烟叶质量追踪、电子结算、短信平台、气象预报等综合信息都纳入系统网络进行集成运行,并实现烟叶生产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
(4)着力科技兴烟,提高生产效率
在区域地带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程中,烟草企业应进一步扩大科技试验示范项目范围,尝试承担国家或省市级烟草农业科研项目,开展烟叶栽培、品种对比筛选、病虫害防治等试验示范。同时与相关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具有一定科技创新的技术推广与应用,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寻求有效途径【12】。在田间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烟叶烘烤和科学分级等方面,烟草企业都应设置一套严格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重点针对暴风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对烟叶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在加强流动防爆点建设的基础上,应制定相应的烟叶“防灾减害”长效预警机制,通过在灾害发生之前及时预警,在灾害发生之后迅速处置,力争使自然灾害对烟叶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状况
如何促进现代烟草农业的迅速发展,以我的观点,应该明白和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政策,根据“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打牢‘一个基础’,努力实现‘四个化’”的总体要求,以烟叶生产为主导,探索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烟叶生产综合能力为目标,以机制体制创新为突破,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方面转变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工商合作机制,高起点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标准化组织烟叶生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路子。
2、目标任务:
全面完善烟水工程、机耕路、密集烤房、农机具、育苗设施、防雹网络、烟叶工作站设施等方面的综合配套,努力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改革和工商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改善示范区生产条件,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努力推动原料保障上水平。
3、主要内容:
(1)基本烟田建设
认真规划基本烟田,确保试点村规划基本烟田面积4000亩以上,绘制基本烟田规划图(1:10000比例尺),制作基本烟田规划田间示意牌标识。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建立完善基本烟田信息档案,制定《基本烟田保护办法》,落实保护责任。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系统规划基本烟田,选择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建立土地轮作档案。积极推行种植绿肥、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等措施改良植烟土壤,实现烟叶“特色、生态、安全”。
将高低不平、机耕不适、渠道不畅的烟田建成“田地平整、路渠配套、旱涝保收”的基本烟田,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烟叶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13】。
(2)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国家局关于“起点要高、管理要严、效果要好”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整村推进、综合配套,实现烟水、烟路、烤房、烟站、育苗基地、防雹网络等综合配套,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3)基层建设
基层队伍。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用工分配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行技能鉴定和持证上岗等措施,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管理规范、服务优质、工作高效的基层烟叶生产管理队伍。
烟农队伍。培育“以烟为主、精于种烟”的职业化烟农队伍【14】。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普遍开展烟叶生产技能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大力提高烟农素质,加快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队伍。
(4)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起点要高、管理要细、职责要清、效果要好”的要求,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与烟叶生产有关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烟农协会、烟农互助组等合作组织发展,培育以个人或集体组织为主体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努力实现育苗、烘烤的工场化作业,中间专业化服务,在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5)生产技术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烟叶工作重点,集成实用技术配套推广,构建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和效益,进一步彰显烟叶的风格和特色。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加大烟叶生产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技术队伍素质,提高实用技术集成和落实到位率,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实用技术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6)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探索
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探索以规模种植农户为基础,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纽带,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保障的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农民土地互换、租赁承包、互助组、专业合作社、股份经营公司、专业大户等多种烟叶生产组织方式。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农机设备管理运作方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明晰产权,落实管护。加快以烟农参与建设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用水户协会、烘烤协会、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物业化管理机制。
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认真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使烟叶种植逐步向种植大户、职业烟农转移,提高户均种烟规模,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15】。通过政府引导,烟草扶持,烟农自愿以土地入股组成各种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集约经营。
现代烟草农业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展示了近年来行业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做出的扎实努力,见证了行业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取得的骄人成绩,也彰显了 8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由点向面的转变、从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的转变,标志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今后现代烟草农业将继续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抓住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历史契机,通过自身扎实的工作,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开拓进取,继续书写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崭新篇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做出行业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每个烟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一平,现代农业论述,农业学报,2007年
【2】张强,农业发展的社会学意义,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
【3】宋金平,现代农业发展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 【4】俞菊生,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
【5】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王元英,董国智,陈江华.现代烟草农业学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张晓远,烟草科技,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张强(1980-),铜川市优质烤烟生产生态条件与种植布局研究(KJ-19-2007)林培安,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研究,研究生论文,2009年
【10】 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杨志新.云南科技报, 2006,(2006-01-19)【11】左天觉.烟草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12】朱尊权.当前制约两烟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J].烟草科技
【13】刘丽.文俊.林锐锋.刘永来.叶为民.石锦辉 浓香型烟叶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18)【14】陈逸鹏 林凯 江豪 等.烤烟烟叶成熟度的外观特征研究——烟叶成熟度与叶片结构的关系[J].福建烟草,1997,(2):39-40.【15】朱大恒 韩锦峰.烟草的发展进程 [J].河南农业科学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2
1 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1 循环农业定义
循环农业是一条崭新的理念, 它是兼顾资源、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农业技术创新, 利用循环经济和延长产业链条理念, 调整农业发展方向,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农作物能量的多级利用, 以求能源损失达到最小。在整个循环中, 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应用, 最程度的保护环境, 做到与环境和谐相处, 在实现农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保证生活环境的优美。从而达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新农村建设能够和谐发展。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走循环农业的道路
我国利用非常有限的土地和淡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量1/5还要多的人口,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粮食问题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问题, 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粮食问题不解决, 一个国家就不能稳定, 不能发展。我国有约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农村, 一直以来农村人口收入增长都小于城市人口收入增长,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解决。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 农民单纯依靠农业增收的途径十分有限, 再加上资源的日益贫乏, 环境的持续恶化, 使农业资源日益萎缩。在此状况下, 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能够使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 保证十三亿人口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而循环农业的特点, 正符合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 所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走循环农业的道路。
1.3 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循环农业为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通过技术创新, 实现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代替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 低级资源代替高级资源, 通过农业生态链的延长, 使能量利用率提高, 增加了农产品的产出。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潜力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产出增长的统一。人类生存的根本就是农业, 在自然界中, 没有哪一个物种像人类这样对自然界有如此大的影响, 人类高居生物链的最顶端。可以说, 循环农业的能否成功, 关系着人类和自然能否和谐相处, 关系着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
2 对循环农业的实践
循环经济在我国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创造出了三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一是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局部循环模式;二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内循环模式;三是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模式。2010年以来, 茂县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现代农业基地强县以奖代补项目”、“特色水果标准化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项目”等项目的实施, 重点开展田间路网、水网、绿色防控、土地整治、培肥地力等工作。建设了16个现代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园、26.6678hm2木耳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33.333hm2南庄有机羌脆李生产示范基地, 并在此基础上, 辐射带动了3 000hm2特色水果、3 666.667hm2蔬菜产业的发展。在这16个现代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园, 蔬菜平均亩产量要比一般生产高出1 500kg, 667m2收入将会增加1 800元;同时水果的产量比一般生产高出500kg, 每667m2收入将会增加1 000元, 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3 循环农业发展的领域及方法
废物利用方面:在广大农村, 每到夏季就雾蒙蒙的, 那是农民为了省钱省力焚烧秸秆, 焚烧秸秆害处很大:一是对大气造成污染, 二是高温造成土地营养流失, 再者容易引发火灾。针对这个情况, 各级乡镇政府派专人阻止农民焚烧秸秆, 但收效甚微。从循环农业的角度来看, 以此为突破口, 寻求秸秆的高效利用, 将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在农村, 养鸡场粪便往往造成环境污染, 而大力发展沼气池, 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 粪便在沼气池中经过发酵, 不仅去除了臭味, 还更有利于农作物的吸收, 发酵产生的沼气则可以用来做饭、照明。不仅变废为宝, 保护了环境还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只要遵循循环农业的理念, 积极去想法处理, 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农业是用水大户, 传统农业都是漫灌, 利用率只有13%, 大量的淡水资源都被浪费了, 借鉴国外的经验, 采用喷灌, 滴灌的方法, 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不仅大大提高淡水利用率, 还节约了劳动成本。
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渐渐枯竭, 能源问题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从循环农业中, 人们找到了应对办法。笔者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农民一定能从循环农业中获得巨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德敏, 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 2012 (11) :8-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3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内涵 特点 动力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为了把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好,首先,我们必须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动力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与理解。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1.现代农业的内涵。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但是,由
于各国的国情条件、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状态的诸多差异,各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与理解也略有不同。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我国把现代农业定义为: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构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的特点。与以往的农业发展形态相比,现代农业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农业经济方向转变。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而且还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已经不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第二,产业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农业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现代农业则在保障必要的数量平衡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效益,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转变。现代农业除了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外,还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第四,生产要素投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土地、装备、管理等,以此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粗放型农业主要是以增加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为主,其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第五,生产动力从人力、自然力向科技力方向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农业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它在生产、加工、运销等各个环节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普遍实现了机械化,而且部分实现了现代化。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
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本质上讲,现代农业就是一种高科技产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才是现代农业的真正动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使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据此,笔者认为 :
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应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努力提高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大能力。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向基地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建设农业信息化工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體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实用技术。
3.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增大国家富民强县科技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继续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培育科技大户。
4.普及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是大规模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应率先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各地要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篇4
流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和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独特的发展模式,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景观。因此,以流域为单元实施可持续发展,不仅反映了流域圈的可持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探讨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相互关系。
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国际社会基本上确定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本国和本地区的21世纪议程或可持续发展战略。然而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文化和资源环境基础的差异很大,使得各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认识上泾渭分明。瑞典、挪威、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将可持续发展定位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美国、新加坡等工业化国家将可持续发展定位于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可持续发展定位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意保护环境。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在世界各国对比中完善自己的必然结论。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既要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要从哲学观念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并要涵盖“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并将此类关系在不同阶段或不同地域的差异,融入到整个时代演化的共同趋势之中。笔者认为流域可持续发展在维持流域系统的生态、环境和水文整体性的同时,充分满足大流域当代及未来的社会发展目标,按发展阶段层次性地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虽然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但我国仍然是受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的地区,国土安全度依然较低,如1998年的大洪水和1999~2000年北方地区发生的严重干旱就说明了这一点。提高流域的安全度,就是要争取人们的生存权。没有国土安全、粮食安全,何来生存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舒适度指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虽以人的感受来表达,但也表达了人的集合――社会的需求。由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旗帜鲜明地提高我国的富裕度,表明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循“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人均GDP为7078元;社会发展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改善,社会公平得到进一步的体现。由于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先天脆弱性;我国的区域发展历史和人口数量压力具有世界最强烈的人类活动规模和强度;我国相对贫乏的人均资源和生存空间具有明显的艰巨性,使得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面临着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加严峻的压力。我国的人口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口基数大,2000年11月1日达到12.65亿人,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1%;我国的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则不足世界平均的一半,加之自然灾害频繁,每年由于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达1000亿元;我国的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而且在向农村蔓延。这些发展情况可以表述为我国社会安全度不高,环境舒适度改善缓慢,人类富裕度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社会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是21世纪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挑战。因此我国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应该体现我国人民所追求的三大目标:
一是必须能够表达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度,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满足该地区人类的粮食、能源、饮用水等基本生存需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类的全面发展而制定的,其中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全球、国家、地区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一定的安全水平之上。由于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供养世界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开发、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由于我国人类开发历史久远、人类活动强度过大、人口数量的负担过重、资源的承载负荷过高、生态环境抵抗外界干扰的基础水平不高等,使得我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时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二是必须能够表达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舒适度,即要求定量地诊断在统一尺度下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舒适度应该在人类生存条件比较安全的基础上,其生态和环境指标能够达到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基本标准而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持久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能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所谓舒适度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识别。从环境指标来说,首先是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人类产生的污染物总量不能超过相应区域的环境容量,各类有害物质即使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也不应对人类或其他生物产生危害。同时通过建设和管理,能形成优美和谐的自然景观,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就生态指标来说,首先是保持物种多样性,是区域内保持一定的物种和遗传基因资源,使生物与人类一样享有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对于濒危生物要有具体的保护措施。总体而言,在区域内应保持足够的森林、水面、湿地面积,保持一定的地下水位,注意保持河流的连续性、水陆的连续性,防止河道断流及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是必须能够表达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富裕度,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真正地富裕。保持区域内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使区域内人均产值、人均财富都要不断提高。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年指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包括:确保中国的食物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能有效地克服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用50年的时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等11项目标。这11项目标,实际上构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函数。只有上述11项目标得到全面实现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本文认为这11项目标,都包含在安全度、舒适度、富裕度这三大目标之中。
流域可持续发展在维持流域系统的生态、环境和水文整体性的同时,充分满足大流域当代及未来的社会发展目标,按发展阶段层次性地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流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使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不断得到提高,这应当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流域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也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安全度),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舒适度),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富裕度)。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界定 篇5
国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界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
业发展过程;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教育);第三类认为两种涵义兼 而有之。
第一类表述:①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②佩里(Perry,P.)认为“专业”
一词就有多种含义,不同的人在使用它时可能代表不同的价值取向。就其中性意义而言,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 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 化。就其最积极意义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 一个超出技能范围而有艺术化表现的人;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能 转化为权威的人。③富兰和哈格里夫斯(Fullan,M.&Hargreaves,A.)指出在使用教师 专业发展这一词汇时,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 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④利伯曼(Lieberman, A.)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对实践的持续探究本身,把教师看作是一 个成年学习者。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还把教师看作是一个“反思实践者”,一个具有缄 默性知识基础的人,能够对自己的价值和与他人的协调实践关系不断进行反思和再评价 的人。教师专业发展代表了一种更为宽阔的思想,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改进其实践 的途径,而且它还意味着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相互合作的文化,在这一文化中教师之间 相互学习的行为受到鼓励和支持。⑤格拉特霍恩(Glatthorn,A.)认为,教师发展即“教 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
农业遗产的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 篇6
1 农业遗产概念的辨析
国际上“农业遗产”一词最早见于Richard Prentice (1993) 对遗产的分类, 其主要包括农场、牛奶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捕鱼、采矿、采石、水库等[1]。2002年8月,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了GIAHS——“全球重要农业遗产”项目, 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概念。其后, 有关农业遗产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2005年FAO在世界范围内选出了5个示范区, 为农业遗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我国最初对农业遗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侧重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 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 在概念上国内农业遗产以“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遗产”两种表达居多。通过对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 笔者认为“农业遗产”比“农业文化遗产”的表述更为准确合理, 其理由主要包括4个方面:
1.1 从研究范畴上来讲
目前我国从古籍整理和考古研究、农业技术和民俗探索、生态系统功能与价值研究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农业遗产展开了研究, 涉及的范围远远比“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范围广泛。
1.2 从定义内涵上来讲
农业景观作为农业遗产的一部分, 它同文化景观一样, 既不完全属于文化遗产也不完全属于自然遗产, 它是以文化为动因, 自然作为载体, 呈现出农业景观这一结果, “文化”一词稍显片面。
1.3 从研究内容上来讲
农业系统不仅从耕作技术、农业文化知识和人文角度进行挖掘, 还需要从可量化的土壤、气候、水文等自然理化性质着手, 这样看来, “文化”一词也显得片面。
1.4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
农业遗产与“工业遗产”同属于遗产或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 其本身就可以做为一种文化来传递, 为了与“工业遗产”在语言表述上达成一致。因此, 采用“农业遗产”的表述更为恰当。
2 农业遗产内涵的界定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项目, 掀起了国内外新一轮农业遗产研究热潮。但是,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遗产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可通用的概念和内涵定论。为了能够对农业遗产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笔者在综合不同学者观点及目前国内农业遗产的现状对农业遗产的内涵进行探讨, 以期为农业遗产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2.1 从“遗产”角度探讨农业遗产
从“遗产”角度出发探讨农业遗产, 需要区分几个概念:遗产、遗存、遗址。
遗产:主要是指先人遗留的财产、财物,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 其内涵逐步延伸到历史遗留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如世界遗产、工业遗产、文化遗产等都包含有“遗产”一词, 这些正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人类瑰宝。同时, 遗产不仅仅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也有一些遗产是属于近现代产物, 比如工业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是近现代的产物。
遗存:指古代遗留并保存下来的东西, 它既是古代的产物, 同时当今又存在并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它与遗产最大的不同的是, 遗存不一定具有遗产所必须的价值。所以遗存可能成为遗产, 前提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
遗迹: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一般地说, 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 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
从上述定义不难发现, “遗迹”是“遗存”中的一种类型, 也就是说“遗存”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古代遗留下来的“产物”;“遗产”是“遗存”的一部分, “遗存”必须符合某种特征才可以成为“遗产”。所以, “农业遗产”必须是“遗产”, 也就是符合某种特征的农业“遗存”, 它不仅仅包含了农业遗址、遗迹, 它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 凡是与农业有关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都可以称为农业遗产。
2.2 从“工业遗产”角度类比分析农业遗产
工业遗产萌芽于发端工业革命的英国, 到20世纪50年代“工业考古”的展开, 工业遗产的研究才正式开始。工业遗产研究的背景与农业遗产的研究环境是相似的, 且2者同属于文化遗产的一种子类型,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之处。所以, 可以从“工业遗产”的角度类比分析“农业遗产”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定义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这些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 车间, 磨坊, 工厂, 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 仓库和店铺, 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 交通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 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 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通过《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定义可以看出, 其定义包括了3部分:是什么——工业文化遗存;具有什么特征——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或科研价值;包含了哪些内容——建筑物和机械, 车间, 磨坊, 工厂, 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 仓库和店铺, 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 交通基础设施, 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在探讨“农业遗产”的定义时, 也可以从“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包含了哪些内容”着手。
2.3 农业遗产的内涵界定
通过“遗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多角度对比探讨“农业遗产”, 可以挖掘出农业遗产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农业遗产“是什么”, 也就是说找出农业遗产的属种关系, 不能狭隘也不能太宽泛。如果说农业遗产是“农业遗址”, 很显然这就对农业遗产的界定狭隘了, “农业遗址”只是农业遗产中的一种类型;如果说农业遗产是“遗存”就过于宽泛, 毕竟“遗存”包含了很多种类型, 即使加上一个种差限定, 仍然无法判断是农业遗产, 至多可以判断为遗产。而“农业文化遗存”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并且是与农业有关的事物, 这正好可以将农业遗产全部囊括。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农业文化遗存都可以称之为农业遗产, 比如过去所留下的某种农业工具, 当今社会仍然普遍使用, 很显然是不够格称为遗产的。所以, 需要对所有的农业文化遗存进行价值判断, 判断其符合某种价值才可以称为农业遗产, 否则其仅仅是农业遗存而已。这也就是农业遗产需要“具有什么特征”。为了更加明确什么是农业遗产, 在农业遗产的定义中列举其所能“包含的内容”。通过这些“包含的内容”让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具体的农业遗产加以判断。
综上所述, 农业遗产可以定义为:“是由拥有历史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或科学研究上的价值的农业文化遗存组成, 这些农业文化遗存包括与农业有关的遗址, 水利灌溉工程,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有关的耕种制度、耕作技术, 以及这些遗址、工程、农业系统形成的农业景观, 除此之外, 还包括记载农业知识和农业文明的文献、传说、饮食习惯等。”事实上, 对“农业遗产”的内涵界定是从价值角度出发的, 这也是符合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等遗产界领域的价值衡量标准。
3 结语
本文从范畴、内涵、内容以及表述形式上认为农业遗产的表述更为恰当, 并从“遗产”角度、“工业遗产”类比等角度分析了农业遗产应包含的内容, 对农业遗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借助本文对农业遗产所作的定义, 可以对农业遗产资源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但是实际操作中, 这些有可能成为农业遗产的资源是否具有农业遗产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是否足以让这些资源成为遗产, 即进一步提出农业遗产的评判标准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摘要:农业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但农业遗产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学者关于农业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尚存在争议, 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本文对农业遗产的表述进行了辨析, 并从“遗产”角度、“工业遗产”类比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遗产的内涵, 以期为农业遗产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遗产,概念,内涵
参考文献
[1]Stuart R.Harrop.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s protected area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J].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 2007, 121 (3) :296-307.
[2]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资源科学, 2006 (4) :206-208.
[3]李明, 王思明.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J].中国农史, 2011 (1) :128-13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7
【关键词】资源;市场;激励机制
1.农業保险的资源配置内涵
所谓资源,是指存在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由人类劳动开发利用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创造出资产或财富的各种要素。什么是农业保险资源配置?笔者认为:农业保险资源配置,就是为被保险人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稳定等安全保障的基本需求,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含财政补助)集中起来形成农业保险基金,再通过保险基金赔付的再分配活动,提供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引导农业保险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的经济活动。是我国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了政府与市场各自在农业保险领域中的角色与定位,使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才能更有效的保证农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保险资源配置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有相互替代、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三种。一是,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如我们建国以来农业保险承办主体多次从市场、政府两方面变迁。二是,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保险中还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从现代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来看,就是由政府颁布农业保险的法规政策,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如财政补助等形成“政策性”特征。三是,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保险中还具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承担农险的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如中国人保财险云南分公司给农业保险代理公司(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经办费用,调动相关部门积极配置农业保险资源积极性,以摆脱集体行动逻辑陷阱和囚徒困境,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效率。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发挥政府配置农业保险资源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市场配置政策性农业保险资源的基础作用,如通过TOT模式引导农业保险公司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增强农业保险减灾防灾能力,同时也减少了“灾前预防”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政府推动农业保险还可以增强社会成员的农业风险意识,这也有助于促进我国三农保险,特别是农村商业保险的跨越式发展。
2.农业保险的资源配置方式与其服务体系
农业保险资源配置方式与其服务体系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服务体系。事实上,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保险中作用的强度是不同的。根据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保险中作用强弱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的农业保险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单一的政府垄断型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完全由政府来管理和运营,政府承担所有的农业保险职能。如前苏联国家集中管理的农业保险制度。(2)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农业保险制度。同时,地方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参与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是我国各农业保险模式共同之处,如乡镇畜牧部门参与能繁母猪预防、打耳标和核保核赔;(3)政府仅作为立法者与监督者,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间接管理的农业保险制度。
政府部门在农业保险中的角色与定位:
政府参与农业保险及其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理由来源于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农业保险市场失灵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1)保险经营的基石是“大数定理”。从统计学角度看,随着样本数量增加,平均损失逐渐趋于稳定,而方差趋于零。保险公司作为风险中性人,通过汇聚大量的、同质的、独立的风险单位达到风险在稽核内部取消,从而实现风险有效转移。但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并不符合大数定理的条件假设。一是,巨灾风险单位并不相互独立,呈高度相关性;二是,农业巨灾风险属于小概率、高损失事件,在理论上属于“后尾分布”。这种后尾特征也使得风险集合分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个体风险无法相互抵消。在农业保险供给方面,由于保险公司决策权在管理层掌控。尽管有各种激励措施或政治压力,但一次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就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破产,从而对保险职业生涯造成极大负面作用,保险公司经理会对农业保险表现出“厌恶风险”的特征,即保险人不是传统假设的“风险中性者”。使得保险人在巨灾保险决策时候要求比其他业务线更高的风险附加,如果这一要求无法实现,保险人只有选择减少农业保险供给甚至退出农险市场。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推荐阅读:
现代农业内涵07-31
发展的内涵09-02
论司法警察队伍的内涵式发展09-16
学校内涵发展10-10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0-27
武术内涵与发展06-20
市民社会内涵发展10-29
学校内涵发展点评报告09-14
科学发展观内涵10-13
学校内涵发展包括哪些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