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

2024-10-10

学校内涵发展(精选12篇)

学校内涵发展 篇1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提升学校内涵和品位,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硬件设施及办学条件日益完善的今天,一所学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才能促使学校内涵不断提升呢?武威市凉州区发展街小学突出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为引领积极创新校本培训,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以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了学校内涵和办学品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选择

2010年,全省第八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揭晓,凉州区发展街小学沸腾了,省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开展校本培训,走科研兴校之路》喜获一等奖,对于一所普通的区直小学来说,这样的消息让全校教师兴奋异常,因为它倾注了大家太多的心血!耗时6年,伴随12个寒暑假期,全校教师既做课题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又在研究和实践中体验专业成长的幸福。

成功的喜悦无法冲淡大家的记忆:2004年,学校推荐教师参加全区第四届教学能手评选,参赛教师竟然没有一人胜出;2005年,参加教学质量标兵评选,因为没有科研论文,结果教师无一人有资格参评!对于一所一千多人的城区学校来说,这样的结果让大家十分尴尬。

“竟然推了光头,没有一位教师拥有参赛资格,这是多么难堪的事。”蓝聚林校长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2004年,蓝聚林调入凉州区发展街小学担任副校长,2005年,被提拔为学校校长,他感到肩头的担子无比沉重。怎样找到学校发展的突破口?那段日子,蓝聚林坐卧不安。

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学校的改变和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一个特殊性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来自于教育实践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的策略是教育科研。

经过深思熟虑,发展街小学决定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走内涵发展之路。

蓝聚林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不重视教科研的校长不可能是好校长,不重视教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好教师,不重视教科研的学校不可能成为名校。”

目标一旦明确,所需要就是坚定不移的执行。为了搞好教科研工作,蓝聚林首先带头搞起了课题研究,以身作则带动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

蓝聚林和领导班子一起分析学校现状后认为,学校教师最需要观念的引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学科专业水平欠缺,职前教育所掌握的知识大部分遗忘或过于陈旧,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导致学校生命活力难以焕发。

学校成立了“开展校本培训,走科研兴校之路”的课题研究小组,既做科研课题,又通过课题研究的内容——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箭双雕。这一课题由蓝聚林牵头研究,组织实施。经申请,课题被确立为省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这是一条漫长的研究之路,更是一条实践和探索之路,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这一痛苦历程的人才能体会。

课题从立项到结题,时间一晃就是六年,六年时光,痛苦并快乐着,每周雷打不动的业务学习,每个寒暑假期从不变更的校本培训,让从校长到任课教师的所有人员感受着破茧成蛹的改变。

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让全校教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体验专业成长的幸福。谢青花是发展街小学教师,说起教育科研带给学校的变化,她如数家珍:“教育科研,教师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从参加第五届全区教学能手评选至今,学校共22人获此殊荣,一改2004年无一人获奖的局面……”

谢青花老师自己就是教育科研的受益者。“我从体校毕业,应该是一名体育教师,但是我现在语文、英语、数学都教,担任班主任,兼任学校中心教研组组长,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谢青花体会到,做好课题研究需要不断阅读,而阅读又让她笔耕不辍,阅读和写作为她开启了教研之门。几年间,她多次参加省市区级公开课、优质课、教研课比赛,得了很多奖项,不知不觉中,她成了老师们眼中的“专家”。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通过课题研究,张丽成长为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能手,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徐振芳是市、区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区级“十佳班主任”和“教学质量标兵”……

校本培训: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

教育科研,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专业成长的幸福,发展街小学的这一变化得益于教育科研引领下的校本教师培训。

其实,这样的培训活动基于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开展校本培训,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实践与引领,学校做到课题实践与校本培训相结合,边研究边培训,以培训促研究。

每周一次的常规培训,学校按照“五段式研讨”环节来进行:主题讲座一课例展示一辩课互动一点评提升—反思升华。这样的活动,实现了以培训促进教研,以教研深化培训。专家式主题讲座是核心和引领,集体备课和展示课例是实践和探索,之后的点评与总结是反思和升华。

校本培训依靠完整的管理体系保障落实。“学科教师—教研组—教科研室一副校长一校长”五级校本培训和教研网络,有效保障了教育科研的长期性;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经由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的教育教研、培训学习、绩效奖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校本培训的实施;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教师聘任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的管理方式使教育科研对减负增效的功能日益凸显。

假期培训是发展街小学校本培训的最大亮点。每学期放假时,蓝聚林校长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至少自修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整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写一篇教学反思,完成一篇教育叙事研究……每学期开校前一周,是教师集中学习时间,从师德修养到教师礼仪、从教育教学智慧的生成到教师专业成长、从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到确立教育科研课题、从建立教师个人教育博客到撰写班级博客日志、从积累读书心得到写作教育叙事……培训内容涉及到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省级课题“开展校本培训,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实施,让教师的各项技能有了很大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理论素养、创新能力的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学校管理踏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以名师为基础打造名校,以名师为灵魂打造优质教育,通过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一大批名师茁壮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书香校园:滋养幸福成长的心灵乐园

蓝聚林校长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幸福,发展街小学依靠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健康成长的渠道,滋养学生幸福成长的美好心灵。

《龙门苑》是发展街小学校报,已出刊90多期,从校长寄语到教师心得,从校内新闻到教法展示,从学生作品到百科知识,图文并茂,内容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龙门”既是学校所属社区之名,又寓意“鱼跃龙门”。《龙门苑》不仅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和精神生活,推进了新课标的落实和新课程的改革,为学生幸福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有效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肯定,成为书香校园的一张名片。

学校教学楼入口的读报橱窗,每天有专人负责更新。校园里张贴了读书标语,悬挂了横幅。操场南侧,制作了校园文化墙,《三字经》《道德经》赫然醒目。校内黑板报、教室学习园地及走廊里都挂有读书名言、学生作品。校园网站设有开展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的网页……发展街小学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氛围。

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对开展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进行广泛动员,通过宣传动员,孩子们对活动的内容及重要性有了很深的认识,学习热情高涨。为了激趣增效,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诗朗诵”竞赛活动,开展了征文比赛、手抄报和书写比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稳步推进,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息。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的氛围日渐形成。孩子们通过阅读活动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认识水平,培养了文化气质,提升了综合素养,良好的校纪校风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凉州区发展街小学以教育科研引领质量提升,打造学校品牌,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构建书香校园,滋养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美好心灵,如今,学校已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教育科研这道风景线已衍变成美丽的大花园,馨香一片。

学校内涵发展 篇2

一、实施品格教育,奠基孩子一生幸福

学校之本,在于育人。20我们总结以往德育工作经验,创新了德育途径和方法,着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德育工作的新特色。确立了“实施品格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品德高尚、品格高洁、品位高雅”的“三品教育”。

(一)成立品格教育工作室,开展品格教育大讲堂

1、根据学生实际,我们从中华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提炼出了宽容、诚信、孝顺、尊重、感恩、仁爱、坚定、勤奋等40种重要的品格做为我们实施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对每一种品格逐一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2、制定出了详细的品格教育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我们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品格教育主题活动。一般1——4周一个教育主题,校长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率先开讲,对全体师生进行品格教育,教师则在固定时间利用全体教师会,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品格教育。另外我们还开展学生征文、品格学生评选等活动,力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效果实实在在。今年,

我们已经陆续开展了诚信、感恩、清洁、节俭、勤奋、谦卑六个主题的教育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二)针对品格教育内容缺乏的现状,我们组织部分教师编写了“六阶段二十四单元品格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月为单位设置了二十四个主题活动,分别突出了礼仪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和人生规划六个阶段的重点教育内容。教材的编写和品格课程的实施使我校品格教育的内容更具体,操作起来更容易。

(三)建设了“三品”主题教育文化墙,它已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坚持活动育人

1、每周的升旗仪式,固其品格。每天的晨练、课间操活动强其筋骨。春秋两季的运动会、七一歌咏比赛、六一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2、少年宫德育室、舞蹈室、科技室、心理咨询室、手工制作室、美术室、书法室等众多的功能室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开阔了学生视野。

3、励志小作文、励志小演讲净化了学生心灵,提升了学生品味。

4、每周的学生讲坛,学生们都踊跃地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讲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最了解的知识和发现,讲学习方法。

5、学生自办的班级日报图文并茂,内容含涵盖国事家事天

下事,既把课堂学习、读书活动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也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能力,扩大视野,增强自信,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二、实施自主管理,提升学校内涵品位

,我们在学习名校自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了韩张镇中学自主管理新模式。

实施一年多来,同学们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管理、主动健体、主动参与(六主动),全校师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教师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创先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益加浓厚。形成了课前争辅导、换课要不回来的良好局面。

三、以课堂教学模式、说教材为切入点,促进课堂高效。 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一节好课是课改成功的最终归属。为此,我们按照县教育局 “课改突破年”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行“4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内涵与品质。

1、今年春季我们举行了421模式课活动,冬季举行了421模式课邀请赛活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用模式、研模式,421教学模式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常态教学模式。同时,我们的“421”教学模式工作室,扎实做好模式的推广使用和完善提炼工作。

2、实施“推门听课制度”。上级检查,校际交流,同伴互助,随时进班听课,不打招呼,力避课堂教学的无准备和随意性。

3、各教研组围绕421教学模式,开展“分课型教学模式建构”课题的研究,对421教学模式有效总结、反思、提升。

(二)知识树说教材

1、知识树说教材的内涵:“说教材”要求教师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对照新课标认真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理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

2、加强说教材学习培训。继去年赴天津普育中学观摩说教材大赛,今年春季我们再赴天津鉴开中学学习。暑假,我们专门组织了说教材知识培训。11月1日—2日,我校教师赵全星等5人在天津参加全国知识树“七说”说课大赛中分别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借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年,韩张镇中招成绩实现了新突破。

四、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奠定内涵发展基石

我们知道,“学校之大,大在大师”、“学校之名,名在名师。”教师队伍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为此,今年我们始终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教师专业化、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工程,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发展质量。一是扎实开展“走出去、找差距、促赶超”学习交流活动。我们先后分批次组织优秀教师到名校学习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重视对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以不同类型的教研观摩活动为平台,以开展各种课堂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为年轻教师搭台子、铺路子,使他们尽快成长。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铸就内涵发展之魂

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2014年,我们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花草树木营造环境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创建和提升工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今年6月,我们顺利通过市标准化学校验收。我们还获得市“花园学校”荣誉称号。现在的韩张中学已是一所环境优美,人际和谐,设施一流,功能完备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德育为首、素质为重,文化为源”的建设理念,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通过自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内涵发展内容还不够丰富,途径和方法还较单一,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显单薄,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课堂改革还停留在浅层次,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二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持不够,需进一步增加投入;三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够优化,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名师培养亟待加强,能够引领同伴成长的专家型教师还很缺乏;五是班级管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优化。

以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篇3

一、了解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办有文化特色的学校

我国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在这一含义的延伸下,我们可以把学校文化理解为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了共识的价值观体系、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这是一所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

学校文化强调的是价值认同,它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些核心价值取向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反映。学校文化从不同内涵分析,可以判断出不同层次的学校。如在办学理念的确立以及融入程度方面,我们可以判断一所学校是管理无序的,制度化的,还是有强烈学校精神的;在干部教师团队的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判断一所学校是一盘散沙的,按部就班的,还是学习型、发展型的等等。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师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学校文化包含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校风学风等,这些观念、准则、风气通过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表现出来,使全体师生自觉地按照学校的主导价值观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从而发挥学校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学校文化对师生的熏陶、感染、规范,是一种观念和舆论的约束,也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比如,当教师或学生的言论、举止、行为得到群体认同、赞扬的时候,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从而以更加合乎校园文化所规定和倡导的行为准则去行动,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当某些教师或学生因为言行违背了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而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乃至失落的时候,他就会主动改变言行以符合群体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文化的约束作用,将之逐步转化师生内在的品质,改变和提高其基本素质。

在建设学校文化,培养和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我们可以注意三点:一是学校文化中的物质层建设,即校园构建布局、场室建设、环境宣传布置等,要有艺术美感,呈现节奏感、韵律美,使人在和谐良好的学校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和课外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师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二是学校文化中的制度层建设,即通过工作制度和学习制度及其他责任制度的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保证学校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三是学校文化中的精神层建设,即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信守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风貌,形成正确的学校目标、教育思想、学风教风和道德风貌,使学校形成共同创造良好学校文化的氛围。

三、结合学生所处时代特征,倡导先进文化

面对各国多元文化的冲击,教育工作者不必简单地否认学生团体或亚团体中形成的非主流文化,或片面地认为当代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下降,而要依靠科学的理论思想和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去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

学校文化集中了一所学校的精神和氛围,它具有导向、提升、凝结、激励和稳定的功能。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并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将为素质教育创设更多更有效的环境氛围,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推动力。我们要在全面建设规范化学校的基础上,向优质学校发展,形成优良的学校文化,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 篇4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01人, 其中, 本科学历46人, 专科学历55人, 教学班40个, 学生2527人。学校以桂阳县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陈士杰的名字而命名, 虽然仅建几年, 却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情结和人文底蕴, 这是士杰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财富, 也是士杰学校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生命源泉。三年多来, 我们注重从文化的角度考量学校的发展, 通过一种“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效果来达到学校的育人功能。确定“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办学宗旨和“一年保稳定, 三年上台阶, 五年创品牌, 十年铸辉煌”的办学目标, 提出以“进取、民主、求实、超越”为校训, 倡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敬业、善导、严谨、创新”的教风, “诚信、明礼、勤奋、守纪”的学风。融养成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于一体, 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心志, 用士杰学校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润泽学生的心怀。

一、抓环境文化建设———寓情于景

⒈墙壁文化丰富多彩

学校无闲处, 处处都育人。从2008年开始, 学校尝试拓展空间, 开发墙壁内容, 让墙壁成为无声教育的殿堂。教学楼每层楼道口张贴有唐诗宋词;走廊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教学楼四层楼分别以孝敬、励志、诚信、感恩为主题, 在横梁上张贴宣传横幅共计528条, 墙壁上悬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名言警句和学生绘画作品;年级文化展板, 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 图文并茂。丰富了墙壁文化内容, 引领孩子走进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⒉办公室文化和谐温馨

办公室是教师每天学习和工作的场所, 也是教师群体素质、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 更是学校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展示的窗口。士杰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办公室制度建设和文化布置。每月定期举行办公室评比, 评选优秀办公室和示范办公室。全体教师积极主动、群力群策、发扬个性, 把办公室打造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文化飘香、充满人文气息, 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 增强了学校凝聚力。

⒊班级文化异彩纷呈

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 它能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 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培养生机勃勃的班风,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士杰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一致, 但内容形式各有特色。

(1) 制定富有个性的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训、班歌等和班级公约、值日制度、学习制度等各项班级制度, 营造了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2) 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班级版面, 如“比比看, 谁的红旗多”的夺红旗栏,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主题栏, “优秀习作”展示栏等, 为学生搭建了多彩的展示平台, 激发学生在各方面积极展示, 不断进步。

(3) 建立班级图书角, 张贴个性化的读书格言, 倡导学生大量阅读, 开展形式丰富的读书活动。2012年底, 学校开展了“三湘读书月”活动,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全员参与、家校共勉”, 相继开展“我是地球清洁师”情景剧表演“读书月演讲比赛”“优秀读书笔记”“我与家长共读书”“阅览室内读好书”等系列活动, 强化了书香班级的建设, 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方便。

⒋寝室文化贴近生活

建校以来, 士杰学校对学生寝室文化的布置极其重视。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静、整洁、舒适的宿舍生活环境, 形成特有的积极向上、美观高雅的寝室文化。走进每个学生寝室, 只见被褥叠放规范整齐, 物品摆放井然有序, 窗明几净, 空气清新;“节约水电、爱护环境”等养成教育在寝室中以亲切、生动、活泼的形式悄然出现, 为师生之间搭建了一座互敬互爱的桥梁, 密切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

⒌花木文化经久不衰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 鲜花因芬芳而美丽。一直以来, 学校注重“绿色”培植工程。走进校园, 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师生一起促膝谈心, 既感温馨, 又觉典雅。学校在每一块草坪、每一棵树上都有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提示牌匾和营造书香氛围的温馨提示, 为学生提供了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走进校园, 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 教师、学生在这里和谐进步、茁壮成长。

二、抓班子文化建设———寓领于人

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心骨和领头羊。班子战斗力的强弱, 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

⒈抓实学习, 提升素养, 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学校以建立健全学习机制为保障, 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 突出重点, 丰富形式, 狠抓落实, 保证效果, 提高领导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实践中做到了“五有”制度, 即:学习有计划, 研讨有专题, 自学有笔记, 体会有交流, 出勤有记录。此外, 学校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制度。每月定时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一次, 并且利用业余时间自学。

⒉艰苦奋斗, 真抓实干, 建设“务实型”领导班子

学校在班子中树立了“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本事”的思想导向, 始终坚持把工作实绩作为衡量自身领导能力的首要标准, 注重提高班子成员的履职能力, 努力建设务实型领导班子。工作中, 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兢兢业业, 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面向整体、均衡发展,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依法办学、自主发展, 遵循规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 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师的根本利益, 努力解决好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带头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 主动发现问题, 深入研究问题, 实在解决问题。

⒊更新观念, 改进作风, 建设“服务型”领导班子

学校以教师、家长、学生反映情况为标准, 建设服务型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 从社会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 从教师最困难的事情帮起, 从家长最期望的事情做起, 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学校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由工会牵头, 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利用“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 举行教职工球类、棋类、书画等比赛, 培养健康情趣;定期开展女教工体检工作, 让全体教师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遇教职工红、白喜事或有病住院, 学校领导必到场庆贺、慰问、安慰与探望;教职工过生日, 学校会送上一束鲜花、一张生日贺卡、一张生日蛋糕券, 传递学校深情的关爱和祝福, 从而增强了凝聚力, 提升了团队合作精神。

三、抓教师文化建设———寓教于心

围绕“一年保稳定, 三年上台阶, 五年创品牌, 十年铸辉煌”的办学目标, 学校始终将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支撑点, 着力建设敬业、善导、严谨、创新的优良教风。

⒈用师德教育活动培养人, 引领教师的心灵发展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 教师只有首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用良好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 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学校以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为重点, 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意识、能力、水平,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 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格局。倡导“爱生敬业、务实创新、积极奉献”, 强化“规范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 追求“正气、大气、才气;实在、实事、实效”。学校制定《桂阳县士杰学校师德考核实施意见》《年度考核办法》等十几个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 让全体教师在讨论、修改、制订和完善过程中学习教育, 达成基本一致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先后组织教师通过现场、网络等方式聆听了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大家的师德报告, 学习了湖南省桂阳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欧阳海波的“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精心打造士杰教育品牌”、教师工作股股长刘建军的“做幸福的教师”等专题报告, 学校每年组织评选先进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 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群体。

⒉用人才培养机制激励人, 促进教师的技能发展

(1) 采取“自我造血”的方法, 系统而扎实地组织开展各类校本培训:既有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培训, 又有起始年级、新进教师、实习教师的教学培训, 还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要求的教师现代化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培训。同时还十分注重培养新秀, 将骨干教师组织在一起, 成立学习型组织, 有计划地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利用网络开设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 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让本校的优秀教师现身说法, 畅谈对教改的认识, 增强教师投身教改的决心和信心, 他们或联系国内教育专家, 或联系先进学校的经验, 或联系自身的教改实践, 找差距, 谈认识, 话体会, 作探索, 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2) 采取“不断输血”的方式, 借助外力, 有效整合外部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培训。学校聘请专家、学者、名师进驻学校开展讲座、讨论活动, 从教师的职业生命讲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改革, 层层推进, 宏观而又系统,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学校启动“名师工程”, 请特级教师、知名教师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 教师开阔了视野, 转变了观念, 快速地成长起来。

⒊用科研活动引领人, 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

没有教师的成长, 就没有优质的教育,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这需通过教师的倾情付出才得以实现。教师的发展与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 学校从教育需要科学研究的方向出发, 从组织机构上给予保障, 倡导教师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中, 要求教师广泛阅读, 仔细咀嚼;深入探索, 自觉反思;及时总结, 着力提升, 以提升教师的自身层次。

学校设立了“教研室”, 专门从事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和教研管理, 确立了保障机制, 以改进和提高学校教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同时定期开展专题研究, 如文化立校的办学模式研究、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等。此外, 学校以研究组成员为重点, 以点带面, 在全校上下掀起了以科研促教改, 以科研引领课堂教学, 以科研开发课程的热潮。水始无化, 相荡乃成涟漪;古本无火, 对撞始发灵光。同伴间真诚的合作, 智慧的交流, 思维的撞击, 迸发出喜人的生命力。三年来, 士杰学校教师有20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奖, 教学比武获省、市、县级奖18人次, 校长农晖、副校长汪飞燕等四位同志荣获省级骨干教师称号。

⒋用活动载体展现人,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 做到眼中有人, 心中有事, 看到每一位教师的长处, 用人所长, 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学校创设各种平台, 供教师展现风采, 让教师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体味工作的快乐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了鼓励教师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学校开展了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课题活动研究课、教学改革探究课等系列活动, 让优秀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比武中脱颖而出, 形成并凸现出个人的教学风格, 让他们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努力后的成功。同时, 学校还邀请周边学校名师为全体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 引领教师成长。

四、抓学生文化建设———寓德于行

以德治校, 以德育人。学生文化是学校最醒目也是最富有标志性的文化领域, 学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 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培养他们博大的人文精神, 关注社会、关注自然, 使其富有正义与责任感, 努力成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为此, 学校与教师、家长及有关专家共同商讨, 初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如一至六年级《德育教材》《三年级语文教材》等。同时, 学校植根于乡土, 立足本土与传统文化, 挖掘本土德育元素, 把士杰精神概括为“勤奋”“创新”和“感恩”, 建造了“勤奋石”“创新园”“感恩亭”, 构建了“书香校园、成长家园、生活乐园”的“三园育人”德育管理模式。

⒈创设以“勤奋”为基点的书香校园

学校坚持以文化影响人, 以文化教育人, 以文化管理人之理念, 努力创设校园文化。让办公室成为教师心灵的家园, 走廊成为无声教育的殿堂, 年级文化展板成为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 宿舍、食堂成为德育阵地, 班级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绿洲。可以说, 在士杰学校抬头侧身目之所及皆有文化, 徜徉漫步四面八方都有书香, 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激励和启迪功能。

⒉打造以“创新”为灵魂的成长家园

学校围绕办学目标和育人方针, 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 用“创新”来实现高效益。一是牢固树立“五个第一”的思想, 即把学生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 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 把学生的安全当作第一前提, 把学生的满意当作第一追求, 把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目标。二是积极树立“六像”德育工作者形象:即对待学生的日常生活像慈母一样关爱, 对学生行为训练像严父一样认真, 帮学生心理疏导像姐姐一样亲切, 与学生讨论问题像朋友一样真诚, 改正学生错误像奶奶一样耐心, 传道授业像哲人一样博学。三是积极开展“五个一”爱国教育系列活动, 进行立体式的爱校、爱国教育。即开学第一堂课讲解国旗知识, 第一堂美术课画国旗, 第一堂音乐课教国歌, 第一次主题班会进行国旗教育, 第一个晨会训练升国旗。四是积极开展以学习、礼仪、守纪、卫生、安全 (五项常规) 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积极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⒊挖掘以“感恩”为特色的活动乐园

“双创”学校内涵发展要求 篇5

关于做好学校内涵发展工作的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评估验收标准,各校要高度重视内涵发展,争创办学特色,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三个大力宣传”。各校要在学校醒目位置张贴宣传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教职工、德智体各方面进步明显或有特长的学生。

二、开展素质教育大讨论。围绕素质教育话题,在全体师生中集中开展学生德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素质教育大讨论活动。教师要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文章。学校要有素质教育大讨论工作实施方案,有活动过程的文字及音像资料。要形成本校素质教育评估机制,形成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学期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教育,每位教师学期初有师德师风承诺书,承诺书要有本人及校长签字,学期末要有针对承若书做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学校要向县局报送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各校要有师德师风学习会议记录,教师学习笔记,师德师风建设要有专档。

四、规范三个学术报告。校长每学期要针对教师、学生、家长完成三个学术报告,幼儿园园长完成两个学术报告。学术报告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学术性。内容包括做报告目的、问题形成原因、解决方法及对策、主要观点及结论等。要注明作报告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要有音像资料,要健全会议记录、教师学习笔记等内容,做到有据可查。

五、抓好校级领导听评课工作。校长每学期听评课节数不少于20节,且必须有体音美听评课记录。听评课记录要注明时间、班级、授课教师姓名、评价等内容。要坚持实际听评课,听课时间、内容要与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内容相符,做到真实可信。

六、扎实开展校本科研。校本课题研究教职工全员参与,课题数达到教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校长要独立承担1个校本课题。校本科研资料包括课题申报、研修过程性资料、结题报告、研修成果等。各学科要设立教研组,教研组要有办公地址,要有下组领导、教师分组名单,特别要成立体音美教研组,能分设的尽量要分设。要有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总结、教研专题。要坚持每周1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有研讨主题、中心发言人,组员要有教研活动笔记,教研组要有教研活动记录。要建立校本研修、教研活动专档。

七、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全面实施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有实施高效课堂方案、推进高效课堂措施、学习小组建设方案、小组长培养计划、教师导学案、学生学习案等完善的资料。

八、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各校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开齐信息技术课、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在学校课表中呈现,并保证开足课时,要配备专任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学生计算机操作、体育运动、艺术素养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达到要求。体音美教学严禁脱离课程标准,完全抛开课本教学的做法,切实重视体音美和实验课教学效果,保证学生体音美合格率达标。各校要按照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知识特点,认真上好实验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避免走形式,确保学生能力达标,抽检合格。

九、严格作息时间规定。严格遵守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规定,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中午12:00---14:00必须为学生安排强制午休时间,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校不得提前上课或占用午休时间。要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要按时上学、放学,按时上课、下课,按时午休、睡眠,按时吃饭、活动。要落实“两课两操”(“两课”指体育课和活动课,“两操”指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上午、下午各 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阳光锻炼,学校要统一组织,活动要有特色,有安排,确保学生每天阳光体育活动1小时的时间和质量。做好上午、下午每天两次眼保健操。

十、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各校要结合岐山县“德润周原、书香岐山”德育实施方案,成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适合本校的德育实施方案。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活动育人功能。德育要体现“小、近、实”特色,形式灵活多样。要建立德育活动专档,规范每次德育活动的计划、总结及过程性资料。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师生礼仪教育,确保师生礼仪观测过关。

十一、大力加强校园安全。各校(园)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预案,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加强门禁制度,做好来客登记,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演练,音像资料齐全。学校与教师、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安全专档资料充实,档案资料与走访询查结果要相符。幼儿园要完善卫生保健制度,配备保安。

十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会议管理制度,学校重大事务和决策要提交校务会议研究,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实行校务公开,有关资料详实。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家长学校要有组织机构、章程、办公场所,相关资料要完善。中小学要有帮扶自主学习困难学生实施方案及过程性资料。各镇、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流转手续,确保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达标。

十三、规范部室管理制度。学校各部室的部室简介、部室管理制度和管理员职责要上墙。部室要有固定财产登记账,使用过程性资料要健全。学校要加强部室管理员培训,管理员对制度、职责、部室财物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功能部室使用,让部室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认真做好使用记录,严禁本学期使用资料做假。

十四、科学规范班级建设。各校要按照要求加强班级建设,定期对班主任和班干部进行培训,班(团)干部要民主选举,每学期轮换一次,每班设班长1名,男女生副班长各设1名,各学科设科代表且不能兼职,各类活动均让学生全员轮流参与,班务日志要有记载。任何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清除校园、班级内有关成绩排名的痕迹。

提升内涵品质 促进学校发展 篇6

【关键词】内涵 发展 规范管理 更新观念

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造就了我们这颗龙王山脚下的璀璨明珠——黄州区体育路小学,学校本着“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内涵品质,提高办学品位,走“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师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种奖励,历年来在全区小学生综合素质监测中位居全区前列,学校先后多次受到市。区领导部门的表彰和奖励,让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为最大的福利。我们深知,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发展,如果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支撑就必定流于浅薄,学校就不会有大的长足发展。只有内外兼备、软硬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做强并行,学校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当今商业化背景下,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人生观发生了倾斜,如何稳定、优化我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本着“为了教师的终身发展”这一理念,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进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规范管理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管理规范是基础、情感是纽带、合作是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一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学校管理的制度化。 二是,继续实行民主化管理,对学校的发展规划、 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财物后勤、 人事制度等重大问题, 由全体教师协商讨论,最后由教师代表大会通过,并有效实施。

二、增强服务意识,建设和谐校园

1.注重人文关怀

一是倡导用心去发现和欣赏每一位教师每一点进步。要求同事相处看别人的长处,学别人的优点,这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坚持面向全体教师,促进教师队伍成长。三是成立以教导处牵头的课堂教学评估小组,通过听,评指导等方法落实“帮扶”。四是切实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学习和开展“敬业.精业.乐业”的教师形象塑造活动等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师生观。

2.注重文化引领

一是专家引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和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领略名师风范,欣赏名师风采。二是知识引领,通过讲座和每周五的专题学习开展“争做学习型教师,创建学习型校园”活动,让校园处处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3.注重校本培训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工作有成就感。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要求教师时时对照,实施有效教学,学校教导处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教学督导制,认真督导,及时反馈,整改落实。二是建立教学反思机制,增强教师发展内涵。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解决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了教师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近两年,全校近20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培训,30 余篇论文获得区级以上比赛奖。

三、更新教学观念,促进课堂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教师、课堂、学生三者有机统一、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效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富哲理又持久深远的课题。为此,我校提出“课堂教学要实施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操作”要求,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放飞思想的天空。

1.突出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只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是平等的,教学是师生间通过交流、沟通,达到共同成长的过程,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主体性完整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评估的全过程中。

2.坚持发展观点,精心设计流程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立足于帮助学生和指导全体学生按照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获得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己教学方法、过程,头脑中要明晰。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教材只是课程之一而绝非唯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新课程教学理念,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具有健康与稳定的情绪,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应科学规范、颇有条理,课堂节奏缓急有序、张弛有度,环节紧扣、前后接应,课堂信息及时反馈、适度调控,师生配合默契、感情融洽……这样,使学生在快乐的享受中引发求知欲、张扬个性、放飞心灵.陶冶情操。

4.用健康的情感培养情感健康的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引领。这就要求学校创造充满吸引力的教育过程,真正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要求教师用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

目前,我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规范管理日趋完善,师生言行文明高雅,书香校园气息浓郁,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我区基础教育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我们不会止足于此,学校内涵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在不断的总结、规划、探索和实践中固化形成,体小的未来就在我们脚下。

【参考文献】

1.《实施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宋广传 中小学校长;2007年09期

2.《“自主——创造”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庞荣瑞 学校管理;1998年04期

3.《注重实施“心本管理”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 篇7

湖南省安化县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为“我校”)在9年的办学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由9年前的2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人,实现了办学条件现代化,各项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并且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我校成功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创新经营体制,实现超常发展;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实现科学发展;三是科学执行制度,推动内涵发展。

一、创新学校经营体制,激 发办学活力,实现学校超常 发展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我校成立之初,是仅有20000多平方米的校园,50多名教职员工,200多名学生,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学校到了崩溃的边缘。县政府、县教育局对这个单位的去留调研过多次,为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打破高中教育发展瓶颈,县政府科学决策,决定改革学校的经营体制,走社会化办学之路。2004年6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由校长牵头负责,以股东集资入股的形式把学校的办学经营权承包下来,实行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国有民营体制,从此安化实验高中创新了学校经营体制,激发了办学活力,实现了学校超常发展。

2004年至2005年,学校董事会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用于办学设施建设:新建教学楼2500平方米,科教楼1800平方米,学生公寓5200平方米,教师住宿楼3500平方米,食堂1200平方米,综合楼1500平方米;新建了较为标准的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场、高标准的电脑室、供电系统;之后陆数建设了36间多媒体教室、网络班班通、校园光缆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热水供应系统、供电系统,添置了大量的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等教学设备,实施校园“绿化、硬化、美化”工程等。9年来,董事会共投入20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一所占地70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高中就这样成长、壮大起来。

二、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实 现学校科学发展,为培养人 才奠基

1. 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实行教育公益性原则

教育的公益性是指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也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其具有四方面的内涵:一是全局性,即教育事业是涉及全局性的事业;二是全体性,即所有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三是利益性,即教育维系着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同时,教育又是作为一种人人应该享有的利益由国家提供给全体公民的;四是公共性,即教育事业应该纳入社会共同承担、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范围。

我校尽管实行的是国有民营办学体制,但还是很好地实现了“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首先确保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大力培养尖子生、特长生,但绝不放弃问题生、学困生、贫困生等。对问题生,采取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实行帮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转化一个问题生,就等于培养一个优等生;对于学困生,通过辅优补偏等活动,实现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 对于贫困生,通过争取国家助学金、争取社会资助款、减免学杂费生活费等办法,为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其次,确保每个教职员工有生存发展的权利。我校尽管实行的是竞聘上岗制,能者上、庸者下,但对三种教职员工是特别关心照顾的:年老体弱者、残疾者、有严重实际困难者。学校以人为本,以关怀弱势群体为先,为其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此举,确保了每个教职工人尽其才,也彰显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2. 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了“董事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党支部”等决策机构。“董事会”由教育、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资深专业人士组成,为学校的战略发展、重大事项、关键领域等问题进行决策;“校务委员会”则由校内富有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行政人员组成,在学校的常规事务、项目实施、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讨论评议、过程监督,提出改进意见;“教职工代表大会”由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职工代表组成,他们对学校重大决策进行审查、讨论,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方案、规章制度等进行审议表决,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进行评价等。

3. 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实现放权高效

我校采用的管理结构是:校长→处室主任(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政工室、工会办)→年级主任三级管理机构,每个处室分管一个部门,各部门责权利明确,既相互分工,又紧密协作。

校长抓大,有所为。校长室制定《校委会成员行为规范及考核办法》,把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划为主要职能处室,年度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学校奖励处室主任8000元;达到良好等级者,奖励7000元;合格者,奖励6000元; 不合格者,不给奖。把办公室、政工室、团委、工会划为一般职能处室,年度考核达到优良者,奖励其主要职能处室主任平均奖金的60%;合格者,奖励其主要职能处室主任平均奖金的40%;不合格者,不给奖。此举通过利益联系,将各处室实行工作捆绑,通过经济杠杆,促使各处室既相互分工,又要密切协作,从而实现简政、精干、高效。

校长放小,又有所不为。高明的领导自己不做事,但知道谁会做事,并放手让其做事。我校校长只管宏观层面工作,把日常事务工作通通交给各处室去做。如教学教研教改归口教务处、学生德育管理归口政教处、后勤保障归口总务处、人员编制管理归口政工室、绩效 工资考核归口办公室等,各处室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时俱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 构建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评价机制

学校遵循均衡性、公平性、激励性原理,引进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了《教职工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高考、学考奖惩方案》《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生源巩固奖惩方案》《教职工 结构工资方案》《教职工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年级主任考核办法》《校委会成员行为规范与考核办法》等,构建了一整套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评价考核方案。

学校将总目标逐级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用目标达成度来评价每个部门和教职工的贡献,并把目标管理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评优、晋级、奖惩的主要依据,将行为绩效与奖惩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从而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管理的整体效应,确保学校的规范发展。

三、科学执行相关制度,充 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 性,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1.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落实学校发展战略

学校的总体战略是:创卓越特色学校、育优秀特长学生、做品质专长教师、建和谐学习校园;发展目标是:2018年前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市级特色示范学校、市级数字化示范校园、市级德育特色学校、市级校本教研示范校、市级艺术教育特色校;育人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有兴趣爱好并有特长的高中生。

办学之初我校就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在办学过程中落实学校发展战略,实现学校的超常发展、规范发展、品牌形成、名牌凸显的发展思路目标,在通过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学校的组织凝聚力的同时,还争取到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扩展了学校办学资源,又不断分析解决了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此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就一所学校而言,对师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经过几年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狭义的学校文化指校园 环境,如“草木生情、墙壁说话”,还指校园活动,如学术讲座、理论报告、文化传统等。广义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课 程设置、教学传统、知识符号、建筑风格、校风校纪等的集合体。

我校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中,逐步形成了“勤奋创新,实现价值”的实验高中文化: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勤劳敬业的工作作风,让工作努力、成绩优异的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勤学奋进的学习风气,让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明星,为将来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坚固的基础。

3. 科学执行相关制度

各种方案是出台了,但如果不切实执行,那么方案就成了“墙上画虎”。学校科学合理、认真切实地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有三个层面:

第一,每个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应不断修订,不断完善。以《教职工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为例,此方案历经三年修订才接近完善,才正式定案,才得到教职员工的广泛接受。

第二,执行制度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遇到这种情况,先让有意见的人充分发表意见,等他想通了再执行,以期教职工心悦诚服。以执行《生源巩固奖惩方案》为例,学校从公布奖惩结果到正式执行方案有两个月的时间,以利各班多做稳定工作。

第三,拉开档次,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如以2012年下学期执行《生源巩固奖惩方案》为例:甲班的巩固率达100%,学校奖励其班主任3000元;乙班的巩固率只有82%,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学校处罚其班主任1000元; 两人是同年级班主任,身处同一个办公室,单就生源巩固这一项工作,两人的收入就相差4000元。学校通过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拉大收入差距,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促使教职员工从“要我做”的层面升华到“我要做”的层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 篇8

一、和谐校园——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准确地说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学校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创设一种氛围,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

富有情味的人际环境,能给教师温馨的空间。教师感到的是“家”的温暖,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和张扬。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思想,支持教师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体现着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富有想象的自然环境,能给学生遐想的空间。长寿湖九年制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长寿湖畔,教学楼、食堂、寄宿楼、运动场的设计体现了时代与现代的特色,那简约的空间、丰富的色彩,充满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资源,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能给学生聪慧的灵动。学校文化是学校丰富的、宝贵的资源,因为只有和谐的、优秀的、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和谐的、优秀的、有生命力的学校教育。如长寿湖九年制学校正在积极打造的以“湖文化”为主的人文环境——“和谐、有情、润泽、尚美”,代表着学校的孜孜以求和未来风骨;由“c”、“寿”、“/·”组合而成的校徽,蕴涵着湖九人“今天学校以长寿湖为荣,明天长寿湖以学校为荣”的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奋斗不已的决心和精神,体现着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二、智慧课堂——学校文化建设的土壤

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师生智慧活动的过程。课堂应该是而且确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智慧的课堂,也必将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肥沃的土壤:当你在课堂上微笑着接受学生的过失,当你在课堂上细心地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你在课堂上努力把学生想得可爱可爱更可爱的时候,你的课堂就一定充满智慧。因为课堂教学需要智慧地师生对话,需要智慧地评价,需要智慧地管理,更需要智慧地关注每一个细节,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构筑了这样智慧的课堂氛围,才会焕发活力的课堂,出现生本、生态、生动、生成、生活的课堂,才会让师生在智慧的课堂里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教育的幸福,品尝收获的甜美。

三、特色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羽翼

学生是特色发展的主角,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而且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特色发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主要应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各样有益的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有益的系列活动实施特色发展。长寿湖九年制学校“湖文化”——和谐、有情、润泽、尚美的打造和挖掘,主要通过长寿湖的系列体验活动、系列宣传活动,学校系列教育活动、系列德育活动来体现,并在活动中感知、感受,在生活中享有、享福。学校正在努力地构建“湖文化”这种以人为本的育人氛围,让“湖文化”特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闪光。

四、专业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长寿湖九年制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突出要注重“四个抓”:一抓正气,要弘扬奉献精神,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高规格地搞好每一项活动,高标准地教好每一个学生,要与长寿湖的形象相匹配。二抓人气,强化教育的成果意识,倡导合作竞争的人际环境,形成为自己丰塑形象,为学校添砖加瓦,为他人提供资源帮助,为进步持续性发展的优雅空间。三抓底气,重视岗位培训,强化教学基本功,在基准性和发展性两个层面上,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四抓锐气,加强学校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的联系,学校计划与个人计划的紧密联系。提高教师自我设计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使持续发展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进取精神成为教师的追求动力。只有这样,教师专业发展了,教学研究、智慧课堂、科研活动才会“一池春水”,教师的未来才会脱离“匠人”的低层次,步入“经师”的高台阶,学校文化建设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更光明,学校文化味才更浓厚,更有内涵。

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它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为了进一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还有注重培训,注重外在的学校培训和内在的自主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还要注重教学反思,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不断修炼自身的专业成长体验,引领自己从曲折走向坦途。

五、主流价值——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建设特色学校,推进内涵发展 篇9

苏霍姆林斯基说:“办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 一种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源, 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积淀、办学个性的彰显和办学优势的弘扬。尤其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特色兴校成为学校前行的必然选择, 但是, 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去定位和探索却值得商榷。

近来, 有两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一是看到一篇报道, 是一位记者对学校“三风一训”的调查报告, 各学校的用词雷同率非常高, 例如“求实”“和谐”“创新”, 记者总结说每个学校“三风一训”的高度一致说明学校缺少办学特色, 千校一面的现象非常严重。另一件事是前些日子上级主管部门要确定一批特色培养学校, 在了解各方面的意见时, 有同志说高中阶段应以教学为主, 不提倡特色办学。这促使我站在学校整体角度来审视校长的办学思想, 虽然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办学思路不可置疑, 但是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如果没有教育质量作保证, 特色就无从说起。特色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 并以追求高质量为其最终目标。要真正做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绝不仅是这八个字说出来的, 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反思。

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移植或模仿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 它根植于学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学校的传统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学校特色须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 形成特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学校在相应办学理念的引导下长期实践的结果。没有时间的延续、经验的积累、问题的挑战和文化的积淀, 就难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 特色学校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 取得优秀办学成果的学校。学校应在梳理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掘办学优势, 看特色建设是否与办学理念相对接, 能否把精神实质贯彻到办学的方方面面。

建设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学校要着力打造特色教育。特色教育建构在特色文化上, 特色文化建设就是主题文化建设, 因此, 要建设特色学校就要建设本校的主题文化。

二、我校各阶段的育人工程

我校有60多年的发展史, 特色的确立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也是历任校长不断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结果。在探索与发展中经历了多个阶段, 第一阶段:10年前, 学校从学生评价入手,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002年, 学校开始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这一阶段主要探索如何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把学生成长档案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并取得不错成效, 为之后的双轨制和四维育人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实施新课改以后, 我校提出了“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 采取“学生双轨制评价方案”, 研究如何从学分和品行分两方面考核评价学生, 建立了“学生双轨制评价体系”。第三阶段:2008年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我校在继续推行以德育、智育为核心的“双轨制学生发展评价模式”基础上, 提出构建以德育、智育、情育、心育为主体的“四维育人模式”。这一阶段由评价转向培养, 重点落在情育和心育两个方面。

2009年以后, 为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 解决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培养中的难题, 我校成为课改定点联系学校, 在评价和培训的策略问题上与其他四所学校进行合作与交流, 我校的经验得到检验和推广, 也得到专家的好评。从育人模式上升到“点线面三位一体”,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面的考察论证, 2012年把特色定位在“阳光教育”。在此先梳理一下前三个阶段的内容。

1.第一阶段——学生成长档案袋

我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 探索目的是寻求解决高中生评价问题与高考制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适应的策略和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 还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呈现出三个特点:确立主题, 确定内容, 确保方法。

确立主题是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档案袋为学生描绘一个动态、完整、立体的发展图画, 让每位学生通过成长档案袋享受快乐、享受成功,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档案袋重点收集过程性评价内容包括各种量化分数和表格,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的学习成果, 学生反思, 自评、互评、教师综合性评价及家长意见反馈, 还包括奖励资料或证书。一般采用多主体参与使用的方法, 将教师、学生、家长作为成长档案袋的参与者, 目的在于让不同参与者在档案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调动一切资源帮助学生成长。

2.第二阶段——学生双轨制评价体系

根据对学校实施学分情况的调查和了解, 我们担心学生只重视文化课而忽视道德修养, 自私自大、缺乏集体荣誉感、团结互助意识淡薄, 导致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象, 我校创造性地出台了品行分考核方案, 使品行分与学分双轨并行考核, 称为“学生双轨制评价体系”。双轨制评价体系分为学分和品行评价两个方面:

学分评价:制订“课业评价表”, 包含“出勤情况”“学习态度”“书面作业质量”“回答问题”“测验成绩”“错题订正”六项内容。在执行中, 任课教师在每节课做好详细记录, 不同项目采用不同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课本知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与情绪、态度与习惯等综合素质进行多方位考查。

品行分评价:每位学生都有10个品行基分, 教师依据考核方法进行奖罚。到毕业时, 品行总分低于10分的学生, 即使学分超过144分也不能毕业。只有在品行分不低于10分且学分达到144分以上,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3.第三阶段——四维育人模式

2008年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 与青岛二中等学校共同承担学生成长发展报告的管理与使用研究课题, 力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管理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全省普通高中提供借鉴。研究中我们发现, 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体系中是两个极易忽视的问题。我校在继续推行以德育、智育为核心的“双轨制学生发展评价模式”基础上, 构建了以德育、智育、情育、心育为主体的“四维育人模式”,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 教会学生“求知、做人”, 向“生存、发展”跨越, 继续探索多元评价理论, 活化教育真谛。

针对学校提出的创建“阳光教育”特色, 我们将继续通过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方式, 让学生的成长充满阳光, 增加学生的快乐指数;让教师的生命价值充满阳光, 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学校的内涵发展充满阳光, 提升学校的品位指数。

三、现阶段我校的育人工程

1.以“点”为核心, 开展阳光教育

(1) 立体育人——塑造阳光学生

“阳光学生”的定位:认识自我、悦纳自己、乐观自信;乐学会学, 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和交往;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疏导, 保持良好、愉悦、健康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有健康的体魄。

学校以“全面+优秀+特长”为学生发展目标, 为每名学生的特长发展与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为每名学生的个性张扬和才情展示提供空间, 形成独特的亮点教育。

此外, 我校推行“自主创优, 阳光评价”, 让学生“在阳光中生活, 学会做人;在自信中成长, 学会做事”。自主创优是用个性化教育的手段催生学生的闪光点,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能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我校创设了20多个自主创优荣誉称号, 让学生自主争创, 打破学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方式, 使学生的举止言谈、纪律观念、卫生意识、爱心觉悟等德育品质都沐浴在阳光评价下。

(2) 搭建平台——催化阳光教师

我校以“专业+优秀+特质”为教师发展目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 我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教艺精湛、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师资队伍。

我校倡导教师在工作中保持愉悦心态, 感受阳光幸福。阳光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在工作中投入全部心血, 播洒汗水, 用满腔热情唤起学生的激情与梦想。然而, 由于社会和家长对高中教育寄予的期望太高, 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帮助教师缓解压力、愉悦心情, 我校开展多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的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拓展训练、家庭和谐运动会、评选身边的感动等活动使阳光价值理念得到不断强化, 引导教师把热爱学生、愉快工作内化为自觉理念。关注教师自身价值, 努力打造和谐平台, 让教师既可施展所长又能体验自我价值、愉悦工作。

(3) 文化育人——营造阳光校园

阳光校园的内涵为:校园环境是美丽而温馨的, 学校既有理性的制度管理又有感性操作;校园文化是多彩而高雅的, 处处散发人情味。通过打造校园文化, 旨在促成“气氛和谐, 正气浩然, 人心契合”的校园氛围。

我校推行“文化立校, 阳光育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追求的美好愿景。我校于2012年9月在新校区建设了一批校园文化基础设施, 在硬件设施的支持下开展多样文化活动, 如剪纸、话剧、武术班等, 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使“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成为我校发展的一个主题, 在多彩校园中处处体现教育品位。

2.以“线”为抓手, 践行阳光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正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 如果能用线串起来, 就能成为更具价值的宝贵财富。那么, 这条线是什么呢?我认为, 这条线有班级、课堂、宿舍、社团, 用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合作的力量, 同时也能在合作中发挥个性与创造潜能。此外, 我校还在开展学生自主创优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特色班级”“特色社团”创建活动, 帮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析。

(1) 彰显特色——创建阳光班级

“阳光班级”的含义是:根据班级实际, 创设凸显学生个性的班级文化;热情阳光、健康快乐、博学协作;保护成长个性、引导小组合作、发展心灵智慧、创造和谐氛围。

各班级要突出班级特色, 凸显班级主题, 展示班级文化, 如班级口号、班徽、班歌、班风、班规文化墙等。将特色班级的创建目标贴在班内的醒目位置, 时刻提醒学生班级发展人人有责, 促进学生深化自律意识, 不断完善自我, 用优秀的个人促成优秀的班级。

(2) 高效教学——创新阳光课堂

“阳光课堂”的核心是“和谐、自主、高效”, 特色是“有趣、本色、生态”,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共同完成教学为特征, 积极探索高效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同类型”向“特色型”转变, 形成教学特色百花齐放的阳光教学模式。

我校以“精导—自主—互动—训练—体验”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 推行“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和“导学案式教学”, 分年级、有主题地强化课堂教学研究, 开设民主开放的“阳光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强化“阳光教研”, 通过举办“教师论坛”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等途径, 引导教师从事教学研究, 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全力打造“精业强能、身教善行”的教师队伍;积极推行课程公开, 实施“阳光课程”工程, 开发以“阳光教育”为特色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3.以“面”为支撑, 打造阳光教育

多年来, 我校一直秉承“阳光教育、立体育人”的教育模式, 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学业优秀、心态阳光、富有情感、体魄健壮”的合格人才。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在德育和智育的基础上, 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感养成教育和强体健身活动。

(1) 阳光心育——塑造健全人格

阳光心育:宣传心理知识, 传播心理文化, 聆听心灵的声音, 塑造健全的人格, 实现优秀从“心”开始和“助人自助”的阳光心育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阳光心育活动, 使学生的快乐指数增加, 教师的幸福指数提高, 校园处处春光明媚, 阳光灿烂。

(2) 阳光情育——催生感恩心灵

阳光情育:以活动为载体, 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 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 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具体而言, 就是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3) 阳光体育——增强健康体魄

阳光体育: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入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让每个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体验快乐和阳光,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提高身体素质。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须成为特色项目, 教师每周三大课间与学生一起参加跳绳、踢毽比赛, 并参加校园“吉尼斯”阳光大擂台挑战活动。通过开展体育大课间和校园“吉尼斯”阳光大擂台挑战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 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 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生发展 篇10

一、夯实教育根基, 追求德育实效

1. 环境上追求一个理念———润物无声。

我校高度重视环境建设:整理得清清爽爽的校园, 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花木, 为建小师生营造了一个舒适、洁净的工作学习环境。精心布置了学生行为规范专题教育橱窗, 内容有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十个文明好习惯、十字文明用语, 花池中移步可见的文明标示牌, 提醒学生讲文明讲礼仪。每逢重大节日, 总要悬挂横幅营造节日气氛, 大门口的橱窗不断更新内容, 如, 国庆期间张贴“腾飞的中国”主题图片、奥运会后张贴“中国骄傲”展示奥运健儿风采。

2. 教育上致力一个目标———健全人格。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健全学生的人格。我校德育工作以此目标为追求, 课堂主阵地上, 教师循循善诱, 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相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国旗下讲话组织上, 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 每次以故事的形式教育学生, 内容也很丰富, 有怎样快乐地与人相处、如何面对考试、如何面对别人的误解等。红领巾广播安排上, 实行中队轮流承办制度, 让一大批学生圆了“广播主持人”的梦想,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针对学生中留守儿童多的情况, 学校通过心理咨询、师生谈心、教师担任代理家长等途径, 让学生感受亲情, 远离烦恼, 轻松学习, 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

3. 活动上体现一个原则———亲历体验。

体验性是我校学生德育工作坚持的重要原则。我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实践体验, 陶冶情操, 提高综合素质。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 我校把感恩长辈、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学生文明习惯培养相结合, 引导学生在家做长辈的小帮手, 在学校做老师的好学生, 在社会做个爱心小使者。学校体验教育活动曾被《中国少年报》《辅导员》《中国火炬》、江苏教育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4. 管理上突出一个主体———自主成长。

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加了, 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提高自主学习效益, 自然成为学校工作新的增长点。我校在“生本教育”思想的指引下, 注重积累自我管理经验, 引导学生从细节做起。学校在少先队大队组织基础上, 成立了许多组织, 让学生自主管理, 如, 中队常规巡视组、大队常规检查组、文明礼仪监督岗、“我爱建小”保洁队等学生组织,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抓住减负“牛鼻”, 提升教学质量

1. 培养优秀师德。

教师发展的首要是师德的完善、师德的提升。“亲其师, 信其道”。要让学生相信你, 你必须有良好的师德, 必须有人格的魅力。在每学期第一次教师例会上, 我校组织“五严”规定的学习, 促使教师深刻反思自身教学行为, 增强责任意识, 增强规范意识, 增强法规意识。从师德、仪表、行为、语言上要求全体教师, 以身教重于言教, 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每周教师例会上, 开辟出20分钟师德学习时间, 每次学习一个教育主题, 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激励广大教师,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理念。

2. 打造有效课堂。

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省“四配套”工程为我们提供了比较齐全的教学器材, 我校合理地调整人员, 在加强英、体、美等学科专职教师的基础上, 又专门安排教师担任图书光盘管理员、仪器管理员, 方便学生借阅图书, 方便老师使用教具、光盘。我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施, 不仅要用更要用得有效。每学期开展“我最满意的一堂课”活动, 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3. 优化课程管理。

课程计划必须严格执行, 首先, 学校提高教师对执行课程的认识, 认识到不执行课程计划是违法行为。其次, 强化督查工作。在教学工作检查中, 始终坚持“关注整体, 把握细节, 落实过程, 体现主体”的原则, 既查课前, 又查课中、课后, 全面了解掌握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 并做好记录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严格管理教师调、代课, 以杜绝私自调课、中途离堂现象, 教务处不定期巡查, 并做好登记和通报, 保证各门课程开足、开全、开好。

4. 建设校园文化。

学校是船, 文化是水。学校这只船走得深浅, 完全取决定于学校的文化厚度。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多方面的,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书香校园”建设, 让书香滋润师生心灵。学校除了为教师设计“阅读地图”, 还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 学校开辟出两间教室作为阅览室, 让学生亲近童书, 走进经典。学校要求每位学生要自购一本书,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学校把读书活动融进会议、融进培训、融进考核, 引导学生走向自主,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今年1月份, 学校作为全区唯一农村小学在区素质教育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5. 抓好特色建设。

深化内涵建设,加快学校发展 篇11

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的竞争主要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竞争,而质量必须靠学校内涵建设来保证。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必须承载起满足当前经济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发展的个性需要的双重任务。

学校发展,不加强内涵建设,到头来只会虚有其表。资源整合就是进一步优化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使当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我校自2013年整合资源以来,较好地发挥了生源优势、设备优势、师资优势、专业设置优势,使学校迅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二、 深化内涵建设,加快学校发展

学校坚持“德技双馨,品牌强校”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坚持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导向。

(一) 实施“强师工程”,提高师资水平

职业教育要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教育教学水平好的师资队伍,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邀请专家教授到校指导、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开展与珠三角先进职校对口学习交流活动,制订教职工学历提升工作方案等办法,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推进教研教改工作,形成良好科研氛围

坚持科研引领,以研促教,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法门。为促进学校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学校共设立二十个教研组,成立专门教研教改的管理机构,制订《先进教研组考评方案(试行)》《教研教改项目实施方案》,实行制度化的管理;强化教研活动主题内容,保证教研组的活动时间;研究落实了教研教改项目的推进工作和实施情况。目前,学校承担省市课题研究共16个,每年都编辑出版教师论文集,从而形成浓郁的科研气氛。

(三)加强专业建设,打造重点品牌专业

加强专业建设,尤其是加强重点专业群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是职业学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成立了各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邀请国家、省市职业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对学校各专业建设、专业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计划、实训管理进行具体的指导。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学校已经成功申报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茂名市重点专业2个,新开设了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等特色专业,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抓好职业技能大赛,更好地为技能教学服务

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把牢教育教学质量关,学校始终坚持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工作,重视并抓好学生的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茂名市、广东省乃至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频创佳绩。2015-2016学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我校78名同学参加茂名市学生组比赛,100%获奖,勇夺10项第一,其中,一等奖18人、二等奖38人、三等奖22人;13名教师参加茂名市教师组比赛,获2 项第一,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4人。49名同学代表茂名市参加广东省学生组比赛,100%获奖,其中14名同学获得三等奖,35名同学获得优秀奖。2016年6月19日,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中职组)大赛中,我校选手梁庆镇、张炜同学勇夺计算机平面设计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国赛上获奖,进一步体现了学校贯彻落实“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五)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办学模式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探索拓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冠名制等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先后与中山纬创资通公司、珠海格力集团、东芝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深圳特蕾新幼教集团、东莞市广彩城酒店等150多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开设“纬创班”“格力班” “特蕾新班”等企业冠名特色班。与东莞理工学校、茂名市职业技术学校等进行校校合作联合办学。先后加入全国LED职教集团和东莞电子职业教育集团,为我校学子成才提供了更宽广的道路。

(六)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资源整合后,学校提出“以项目申报、项目建设为抓手”的工作思路。成立专门的项目建设办公室,抽调专业骨干教师,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支持发展中职教育的利好政策,落实项目申报、项目建设工作,并取得辉煌成绩。整合三年来,中央、省、市共支持我校办学专项奖金共5834万元,大大充实和增强了我校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夯实学校的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师生的精神文明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积极发挥校团委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和举办各科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如成功举办了“‘美丽山水·长寿信宜环保志愿行系列活动暨‘绿色长征”公益健走活动启动仪式” “‘美丽信宜·诗意职校信宜市2016山鹰诗会”等有益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型活动,陶冶了广大师生情操,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夯实学校文化底蕴。

资源整合三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与广大教职工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完善产教整合,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学校高速发展。

2015年12月17日,广东省加快县域中职教育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信宜召开,会上厅领导对我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粤东西北职业教育,东有普宁、西有信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深化学校内涵建设,大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期间发展的重点工作。我校将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18年实现把学校办大、办优、办强的总体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示范性的“四位一体”职教中心、信宜市职业教育文化公园。

学校内涵发展 篇12

1.激励为主——人是渴望成功的

我们在制定制度时, 本着“激励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 努力让老师的努力得到肯定。如我们制定了班级工作评价奖励制度, 对于工作负责, 管理科学, 有一定成绩的正副班主任进行奖励, 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各显神通——人是有差异的

每个教师由于年龄、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 我们制定的制度也应该努力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 让他们在制度中找到自己的肯定点。如我校制定了“人人扬个性, 个个显神通”的先进评比制度。为教师搭建不同舞台, 使不同年龄, 不同部门、不同特长的教师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调动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3.民主管理——人是需要行使权力的

以往的学校管理是“一言堂”, 校长说了算。这样的管理模式弊端很明显:有些决定难免错误, 教师缺少主人翁精神, 学校工作不能有组织地进行。学校管理也需要民主的“春风”, 它能使教师开始行使自身的权力, 开始形成主人翁意识, 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学校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努力体现民主管理, 并在制度中加以突出。

4.关爱教师——人是需要被关心的

在学校的制度中, 除了公事公办, 我们更需要人文关怀。必要的惩罚或经济刺激是不可缺少的, 但仅仅依靠它们也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精神的、情感投入, 还必须有对教师的智力投资, 对教师成功、成才的关心和帮助。当老师体验到被领导、同事关爱时, 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工作热情就会高涨, 学校的凝聚力自然也就形成了。

5.多元评价——人是渴望成功的

传统的评价制度常常带有个人情感因素, 成为领导的个人意见。这会使评价有失公正, 损害教师的积极性。为此, 我们制定了多元的评价方式, 通过多方面评分, 然后相加的方法, 使考核尽可能公正科学。

二、学习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长远动力

1.建立机制

我们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学习文化的一个抓手, 通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保障和激励教师学习的强有力机制。

2.人人具有学习意识

构建学校学习文化, 要求学校每一个成员都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具有爱学、乐学、笃学精神。

3.强化继续教育, 优化人才素质

学校给每位教师订阅了教育报刊, 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 邀请教研室有关专家讲座集中组织学习, 通过“领导垂范, 榜样激励, 制度规范, 集中培训”等办法形成教师终身学习观念。

4.建设学习型团队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 形成了“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梯级管理体系。学习型团队建设从学科教研组抓起, 各学科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每周进行多次集体备课, 实现资源共享。

5.建立校本教研

建立校本教研, 是由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构成三位一体的研究关系。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在反思中改进, 在反思中发展, 在反思中开放自己, 使校本研究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凝聚教师、调动积极性的催化剂。

6.建设“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学校“环境文化”作为一门隐性的课程, 每天、每分、每秒都教育着周围有人。我们创设各种文化设施, 开辟了阅报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校史展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图书角、外语角、知识长廊;分班级建设小绿地、小花池、小植物园等, 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 使学生随时地受到感染与熏陶, 以和谐、优美、无声的环境表达着师生以及人与环境的理解。

三、科研文化——科研特色擦亮学校品牌

1.示范:榜样就是力量

进行课题研究, 首先要有一个科研型、学者型的校长, 在校长的带动下, 全体教师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意识, 让科研意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平时的教科研中, 要让教师们真正懂得教科研源于素质教育, 课题源于教学实践, 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就是科研, 明确“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 教师即专家, 结果即成果”。要让教师对课题研究从自我取向和任务取向提升为教育价值取向, 实现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以课改实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培训:科研文化建设的起点

(1) 有组织的规模型集中式学习

改变组织的观念必须通过必要的集中宣传。可以通过组织教科专题讲座, 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指导科研方法, 提高研究能力。

(2) 有指导的学校、教师自主式学习

为加强对教师的理论武装,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便于教师在百忙中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 每学期将向老师推荐一些书目, 供教师先读。每位老师根据自身需要, 由学校教科室负责, 每月选编一期学习材料, 为教师自主学习导读。

(3) 搭平台为教师进行交流式学习

在理论、文本学习和聆听专家报告、讲座的基础上, 我们将开展创新性的学习, 创设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 通过学习心得交流、科研论坛、名师讲座等形式, 为教师间思想的碰撞、观点的讨论、实践智慧的交流、成果的分享提供机会和条件, 形成浓郁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3.联动: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策略

(1) 课题联动

以课题为载体, 通过成立校际的课题研究协作组, 采取集约化的研究方式, 促进校际间的合作和互动。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以数学组“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深化研究”实验课题为引领, 形成了以尝试探究课、能力提升课、评议课三种学案导学课型, 在各学科中全面推广实施, 并进一步深化细化, 与市教育局推行的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同。

(2) 教研联动

通过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学科教研活动, 深入进行教学研究, 促进横向交流, 发展教师的实践性智慧, 努力使教研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文化化”的过程, 即以新的理念和教学行为影响教师, 使其价值观和教学行为逐渐发生变化。教师素质的高低, 对教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我校建立了训研结合的教师培训体系。

4.实效: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原则

教育科研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品位的有效载体。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摘要:学校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的三种文化的建立将有助于学校内涵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做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我们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建设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充满人文色彩和独特学校文化。这必将引领整个学校走上一条充满温馨、积极向上、人心凝聚、领先潮头的光辉大道。

上一篇:大学化学下一篇:面包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