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内涵发展

2024-10-29

市民社会内涵发展(共5篇)

市民社会内涵发展 篇1

一、市民社会及其基本特征

1.“市民社会”的概念

一般认为, 最早对市民社会概念做出界定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 他提出“Politike Koinonia”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 即“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

在各种相应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当中市民社会的的基本定义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特点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此外, 市民社会依然具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建立在维护人们的一般权利的基础之上分, 把市场经济作为前提条件, 同时围绕着合同关系来进行建立。简单来说, 所谓的市民社会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不同权力主体之间在自由的关系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合作的基本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不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影响, 同时与经济市场体系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2. 市民社会的文化特征

在黑格尔看来, “市民社会也就是那些存在于现代社会中, 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拥有个人基本自由权利的个体之间进行相互合作, 同时这种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其中每一个个体都充分享有法律制度的尊重, 个人自由权力以及和人基本权力保障的基础之上的, 这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有机体。”市民社会的文化基本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基本存在意义以及基本权力保障的基本理念, 它所关注的是个体体验, 需要我们竭力维护的是维系其发展的规则与赖以生存的环境。

3. 微电影里的市民社会

微电影里表现的是市民社会组成人员的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在我国市民社会是由独立自主的个人、群体、社团和利益集团构成的, 微电影所传达的文化意义是通过简单的人物出场, 规避了传统影视媒体中复杂的人物家庭关系网和社会关系网, 向受众呈现的是一个微缩的影像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 切近现代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以真诚质朴影像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现实。

在2010年, 视频网站优酷网联合中影集团推出“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 其中一部《老男孩》黑色幽默的语言引发了不同时代年轻人的对追求青春梦想的回味, 它的成功正是贴合了市民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所强调个体主体性的文化。微电影所传达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 是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的观念世界的体现, 这种价值观会对网民原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作用, 引起观众强烈的情绪或情感变化。

二、当今反映“市民社会”的微电影的发展现状

1. 微电影的美学内涵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继承了艺术作品“在小空间里惊人地集中了大量思想”的美学特征。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文化, 微电影在取材上呈现出通俗化题材追求, 摒弃传统电影深层多元的主题建构, 多围绕着青春与梦想、亲情与爱情等贴近百姓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主题展开, 以其自我表现的、比较个人化的、多元化的小叙事拆解着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 满足了广大网民追求新奇事物的审美心理。微电影注重挖掘人们内心的心灵世界, 以平民化的视角选取生活中具有现实存在意义的人物, 拉近了与观众心理上的亲切感。《老男孩》中的主人公肖大宝是一位婚庆主持人, 王小帅是一家小店的理发师, 片中的人物都是市井小民, 他们重复着柴米油盐的简单生活, 虽然身处残酷的现实生活中, 但满怀梦想的他们却仍然不向生活妥协, 微电影正是以生活中的平常人、普通事来打通观众的情感空间。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点是:反文化的原始定义, 反对原有的传统文化标准原则, 抛弃了传统系统的语言意义和道德原则的形式。走向分裂, 边缘化, 平整, 无深度, 通过各种色彩和耀眼的光线符号组合的构建需要直接唤起人的愿景和原始图像, 以满足感官的需要。微电影并不追求传统电影中象征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电影诗化的表现手段的复杂运用, 影像背后也不像传统电影具有丰富的深层次涵义。如2010年网易微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小心, 我爱你》, 影片虽然涉及爱情, 但情节中没有《泰坦尼克号》中感人肺腑的爱情绝唱, 有的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小情绪, 表现的是一对普通恋人之间幽默、暧昧的情感。

2. 微电影的经济效益

微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市民社会里经济状况“派生”出来的, 市民社会的主体活动是在市场经济中进行的。微电影作为互联网络视频类营销与社会化媒体营销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 无形中折射出市民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那些小体积的一些微电影, 可以实现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大理想。现在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流行, 使得微电影的发展有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通过拍摄微电影, 然后在网络中进行传播, 能够迅速得到大量观众的观看, 引起比电视影响区域更大的影响效应。此外, 从传播的成本来看, 微电影只需放在手机和视频网站上供人们下载观看, 降低了传播的成本。一些优秀的案例如凯迪拉克、CHANEL、卡地亚、施华洛世奇, 路易十三等诸多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微电影。这些由企业品牌和微电影术联姻的作品在众多热门的视频网站、社交平台大量免费传播, 加深了受众对于产品的品牌形象认知。微电影广告的成功宣传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状况。

微电影的受众是社会消费主力的80后、90后, 国内大部分的微电影营销都与3C产品、汽车、珠宝、航空公司、旅游、餐饮等各行业相关, 以80后、90后消费群为目标是微电影的共同特征。80后、90后也是微电影的主要传播渠道——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的核心受众。根据在2014年CNNIC开始推出的《2013年中国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不难发现, 那些通过计算机来观看影片的观众一般都是10到39岁的人。而且他们占到了观众总人数的80.1%, 同时30到39岁以及20到29岁的观众所占比例分别超过总人数的20%, 此外, 10到19岁的观众最密集, 达到总人数的80.1%。这群视频网站用户正在成长为高学历、高消费的年轻群体, 因而更具有营销价值意义。

3. 微电影的“微言大义”

主旋律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的重要动力支持, 也是影视艺术所传达的重要思想基础。微电影多利用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的奉献精神来弘扬主旋律的大众文化。如《我的城管女友》通过第三人物来叙述一个普通城管的爱岗敬业, 在讴歌小人物奉献精神时, 影片打破了距离的束缚, 真正做到了讲述贴近普通民众的真实人物的真实事例。

微电影是部分知识分子表达其文化思想的载体, 不是用说教式的理论, 而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汲取艺术的营养, 用看似荒诞不经的语言“武装”人的头脑, 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微电影从当下社会的一个小角度切入, 以平民化的视角、犀利的镜头、震撼人心的故事, 触动着现代人早已被忙碌的生活所麻痹的神经, 发挥着对现实批判监督的作用。例如《微博有鬼之私信》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 揭开了现代都市女性光鲜亮丽外包装, 还原了她们最真实的一面, 描绘了她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压力面前的努力与抗争, 反映出她们内心的无奈与悲凉。微电影体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今后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既平凡又高大的重要参考和亦庄亦谐式的一本生活教材。

4. 微电影里法治思想的体现

法制思维是维护市民社会的试金石, 只有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质, 市民社会的活动才能合理有序的进行, 市民社会的内部管理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限广令的出台一方面促进了微电影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加剧了微电影产业市场环境需要法律的监管的重要性。微电影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新媒体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其创作和发行的过程中, 从业者要明确网络环境的著作权专有权利, 明晰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知识内容, 加强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与规制,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侵权行为。

三、“市民社会”下的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1. 内容为王, 创意营销致胜

微电影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意和营销的巧妙结合, 有创意的作品才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力。习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可以很好的体现所处时期的基本特点, 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建立起所处时期的基本氛围。”所以, 对于微电影的制作来说, 既要建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 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还必须不断提升微电影的品质以及质量, 全方位的抓住观众的兴奋点、关注度和情感需要, 作品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激发市民社会下受众的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的价值。此外, 微电影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营销, 借助视频网站的平台, 通过社会化媒体整合传播, 形成立体化、多渠道的传播。

2. 培养微电影人才, 打造微电影品牌

品牌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对于微电影发展亦是如此。首先, 人才的创作技能是微电影品牌的成功打造的关键。任何与市场交融的艺术, 评价其作品优劣的标准在于作品中是否具有创作力、原创性的创新元素。成功的微电影作品得益于优秀的微电影人才的创作, 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与国内知名电影协会合作的形式。

其次, 根据客户形象特点及营销需要, 专门编写剧本、挑选演员, 为客户量身定制“微电影品牌专列”。在影片类型上进行探索, 以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等新类型的影片, 打破传统的突破传统类型的剧情片、爱情片、喜剧片等。由泉州功夫动漫公司与皇品微电影联手打造的动画微电影《泉州漫游记》也火热出炉。作为全国首部3D城市动画微电影, 《泉州漫游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方关注。该部动画微电影改编自《泉州讲古》中的《蔡六放大炮》故事, 耳熟能详的闽南故事结合泉州传统文化、人文风貌、民俗特色,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 故事中还加入了不少时尚元素, 幽默诙谐, 体现了泉州的民间幽默。

最后, 可以打造网站自身品牌, 也可以根据已有剧本或者电影素材发掘客户品牌与微电影的契合点, 将一个或者多个客户品牌植入其中。品牌与微电影结合的方式已从早期简单粗暴的植入发展出多种方式, 通过故事打动消费者:如2013年商业微电影评选的最佳品牌理念奖作品《记忆月台》, 与剧情融合, 传播品牌理念;有独立完整剧情, 品牌产品植入微电影;品牌投资微电影, 结合某特定节日或主题传播;微电影故事或剧情围绕品牌或产品展开;微纪录片等新的形式都是微电影在互联网发展注重“分享”的今天的发展趋势。玛卡西尼男装的品牌推广, 正是通过两部微电影传达深层次的品牌精神所传递。微电影《地平线的梦想》由玛卡西尼男装投拍, 也是中国首部川藏骑行纪录式微电影, 影片中所要表达的见证历史, 挑战梦想, 捍卫信念与玛卡西尼品牌气质不谋而合。

3. 扩大传播效果, 实行产业化发展模式

在微电影的传播方面也需要借助人际传播才能实现全面的传播和发展, 这和其他事务的传播是比较类似的。微电影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可以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影片拍摄以及播放的成熟理念和方法, 这样就可以给微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带来不错的效果。同时, 可以借助网络这个传统工具进行传播和宣传, 因为网络上通常都是一些知识人才, 这样就进一步促进和实现了微电影的传播和发展。这些知识人才, 通常都紧密跟随时代的发展进步, 在探索我国文化发展领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与他们的引领是息息相关的。二是通过有奖转发的形式鼓励更多的网友转发, 扩大人际传播。

实现微电影实行产业化发展模式, 还必须在利用传统模式如广告、点击率的基础上, 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 开发微电影衍生品, 出售微电影版权, 举办微电影节等渠道进行产业化运营。

在传统电影传播渠道中的产品日益同质化、娱乐化的今天, 微电影似乎要把受众对于电影的认知带回到前辈大师们为电影辟出的文化与思想的失乐园。广大的微电影爱好者和年轻的影视从业者借助微电影提供的平台, 尽情抒写个人情感, 展示自我才华, 提升自我能力。微电影作为新的传播载体, 已成为微时代的标签, 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在未来的“微时代”中, 微电影的发展要立足新的传播技术,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暗合新时期大众心理, 以促进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中国微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4.

[2]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

[3]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王一川, 胡克等.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J].当代电影, 2012 (6) .

市民社会内涵发展 篇2

一、市民社会理念(ideaofcivil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所要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藉非马克思思想资源但却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市民社会思想发展之脉络在历史上太过庞杂且缺乏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1〕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理论所标示的侧重点的差异,二是因为当下的论者或行动者往往都是根据一己的目的而择取其所需要的理论资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所要复兴的市民社会理念,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3〕。?

驱动市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一个较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初显并于二十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4〕。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例如,约翰?基恩力图通过捍卫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界分来推进欧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MichaelWalzer建议用市民社会的理念来统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理想;DanielBell甚至呼吁在美国复兴市民社会,以此作为抵御日益扩张的国家科层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雅克?拉尼克(JacqaesRupnik)就曾将1968年至1978年间波兰的政治发展概括为“修正主义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再生,”或者说,乃是依凭市民社会理念展开自下而上的努力斗争的结果〔6〕;爱德华?希尔斯则认为,这是市民社会观念浮现的结果,因为集权式国家在消解市民社会的同时却无力根除市民社会的观念,“正如魔鬼的观念在企图限制并剥夺魔鬼一切权力的神学中得以保存一样。”〔7〕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8〕;这一判断的深层预设,就市民社会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经验或观念的市民社会而型构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那种可以跨越空间、超越文化或传统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validity)的结构性框架。正是基于这一预设,市民社会就被认为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或抵御暴政、集权式统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应被视为当然的目的〔9〕。这种将市民社会不仅视为手段而且还设定为目的的观点,其要害在于市民社会理念的运用不会因“后共产主义”的到来而终止,相反将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持续得到使用。?

市民社会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简述 篇3

关键词:市民社会,二分法,中国式

一、国外有关市民社会的发展

“市民社会”这个概念是由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最早提出的, 在当时的背景下, 亚里士多德的“市民社会”是古希腊时期特有的城邦国家, 随着古希腊城邦国家的衰落, 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到古罗马时期已经失去了具体的意义, 但是其中“作为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这层含义却被保留了下来。14世纪, 欧洲人开始采用“市民社会”这个词, 直到近代, 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契约论的思想家把“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再度重申。

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如柯亨、阿拉托等人提出用国家—经济—市民社会的三分法来代替国家—市民社会的二分法。他们主张把经济领域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去, 认为市民社会主要应该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 同时强调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上述观点代表着当代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主流。反映了20世纪以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对市民社会的这种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帕森斯、葛兰西、哈贝马斯等人。十八九世纪的自由主义政治学家主要是从个人主义的立场出发来阐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并试图界定国家活动的范围和个人自由的限度, 而当时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从对“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 的充分信任出发来考察国家与市场、企业的关系, 并力主国家执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是,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显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市民社会的内容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市场、企业等纯经济的东西。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为市民社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他认识到了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 由社会共同体执行的社会整合功能对整个社会系统生存和持续的重要性。他在《社会体系》、《经济与社会》等著作中将现代社会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子系统, 并把市民社会主要理解为社会子系统 (或社会共同体) ,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文化价值加以制度化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J.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他在综合各家理论的基础上将市民社会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对市民社会在当代的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哈贝马斯在其早期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及随后的著作《合法性危机》中精辟地分析了市民社会在当代西方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后果。

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于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主要有:马克思曾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 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 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18世纪思想家提出的“市民社会”的观念, 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西方学者认为, 市民社会只是伴随现代化产生的必然结果;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放弃了这一概念, 认为使用更为确切的用语“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方式”等可以表达同样概念的含义。东欧剧变后, 西方兴起对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 而且成了当前政治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较为普遍的看法是, 建立真正的市民社会是促进“民主和人权事业”的唯一正确途径, 同时也“只有市民社会的制度, 才能调和个人自由和公共利益经常相对抗的要求。”英国学者C.B.麦迪逊发表的《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和人权》, 就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之一。麦氏对市民社会作了系统的分析, 详细地阐述了市民社会的道德文化、政治和经济秩序及其怎样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 并论证了实现国际公正的唯一正确道路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市民社会”。

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坚持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分法, 强调市民社会系由非政治性的社会所组成。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现代市民社会概念是对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分离的现实的反映, 而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则是近代欧洲的产物。柯亨和阿拉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一书中指出了这些思想家的贡献。他们指出, 洛克虽然已经模糊地意识到政府和社会的区别, 但未作进一步的区分。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明确地区分了政府和社会, 并期望二者的分离。他们强调社会乃是形式上平等、自由的个人的权利的唯一的源泉。随后, 托马斯·潘恩以及《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起草者们更是把个人主义的、平等的社会与政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主张天赋人权不可剥夺, 它包括自由、财产、安全、追求幸福以及反抗压迫等种种权利。他们认为, 成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这些人权的实现, 当政府的行为损害了这些基本人权时, 人们就有权起来变更政府。英国学者福格森、休谟、斯密仍在文明社会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 但他们将物质的文明化引入市民社会的概念中, 使市民社会的概念具有了经济内容。德国学者康德特别是费希特则将国家和社会明确区分开来, 同时将社会理解为个人主义的和普遍性的术语。这些思想家无疑应被视为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先驱。黑格尔在吸收上述思想家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明确地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区分开来, 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法哲学原理》 (1821年) 是黑格尔关于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作。根据他在这本书中的论述, 可以将其市民社会概念定义为: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黑格尔认为, 国家在伦理上包含了家庭和市民社会, 同时又高于它们。黑格尔是比较完整地、系统地提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第一人, 他基本上阐明了现代市民社会的主要特征。但是, 由于黑格尔是从伦理精神的角度而不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考察市民社会的, 他的市民社会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二、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

1. 在封建社会中, 市民社会理论发育不完善。在中国的封

建社会中, 受到数千年专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没有适合市民社会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特别是在晚清时期, 西方国家正改革发展之时,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更严重影响着前进理论的西学东渐。不过在晚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之时, 出现了民族资本。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后,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后, 社会主义革命及受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中国的市民社会没有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及完善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由于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 由此政治模式开始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转变, 市民社会得以发展。在理论上中国对市民社会的研究还是近些年的事, 由邓正来、景跃进合写的《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可谓开篇之作,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又连续登载了几篇力作。综合国内外的研究, 市民社会就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之上的、不受国家任意干预的、相对独立的自治团体, 它包括所有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不能为国家所吞没的社会生活领域。市民社会的理论传入之初, 首先是政治学界和社会学界使用这个理论, 邓正来、景跃进发表《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 探讨中国当前形成市民社会的可能性, 其中一些重要观点, 如市民社会在有条件的国家具有普遍性,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国别, 市民社会的含义、构成、作用和性质会有所不同, 引起了理论界的兴趣, 学者是作为对这篇文章的回应而介入近代中国市民社会讨论的。

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评析 篇4

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评析

市民社会有着悠久的传统,同时也是贯穿哈贝马斯学术思想发展始终的一个概念.他的.前期市民社会理论主要探讨了公共领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并据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猛烈批判.后期理论中,随着系统与生活世界范式引入和对系统入侵导致“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分析,哈贝马斯通过普遍语用学建构的交往行动理论论述了晚期资本主义生活世界的重建,并以此为基础构筑了他的话语民主式的激进民主政治理想.然而,他的市民社会理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它的现实效度.

作 者:陈红桂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年,卷(期):“”(8)分类号:B516.59关键词: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 系统 生活世界 激进民主

市民社会内涵发展 篇5

一、市民文化素质的内涵

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组成部分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息息相关, 市民必须适应和遵守城市的相应秩序和生活模式。市民文化素质指市民在文化方面所具备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表明市民在这些相关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能力、情感等方面综合发展的水平和个性特点。

二、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一)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1.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技术革命的推进下, 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结构性失业问题突显,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 市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 提高生存和竞争能力, 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景。

2.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城市生活中, 大部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是积极向上的, 但少部分市民也存在不文明、不和谐、不守纪, 甚至违法的行为。市民在城市生活中要严格遵守伦理道德和社会公义, 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约束自己, 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满足人的各类社会活动的需要。

城市的生产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特性, 市民与市民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依存关系, 这就要求市民要加强学习, 逐渐树立更强的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 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开明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诚实守信, 在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实现自身发展。

(二) 提升市民素质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1.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对城市主体功能的发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对外界的影响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市民的创造力。所有市民的文化素质都将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能力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市民群体的加速扩张, 只有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将所有市民打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市民, 才能使城市不断地发展壮大。

2.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深远意义。

实践证明, 一个城市的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才能使该城市的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

3.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起带动作用。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城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的协调一致,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以生产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为依托, 由此可见,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举措

1.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城市管理的基石。

市民在享受城市提供的各类福利的同时, 必须遵守城市的相关规则, 做到这一点, 城市管理才能有秩序地运行, 完美的现代社会制度, 先进的现代工艺, 才会在市民的手中真正发挥效用。

2.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

市民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才能够通过修心、修身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 从而创造出一个宽厚、和谐的人际环境。

3.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障。

城市作为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 环境和生态容易受到破坏, 这就要求全体市民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 养成文明健康的日常习惯, 这有赖于全面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三、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的对策

(一) 统筹兼顾, 使市民文化素质教育自成体系

1. 以国外发达城市为参考, 制定教育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

现阶段, 我国市民接受教育年限的平均数和西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都需要为缩小这个差距而奋斗。要从短期计划着手, 同时兼顾中期的奋斗途径, 更要对长期的发展目标清醒认识。在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础上, 最终实现我国高校教育普及化的跨越式发展, 从整体上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2. 根据市民阶层的不同, 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通过开展全体市民教育培训工程, 普及法律法规、行为准则、计算机知识及环保意识等, 为市民实现功能性扫盲。通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交流培训,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提升公务员的文化素质及带动能力。通过开展农民工培训工程, 为其提供卫生知识、就业技能、城市规则和法律法规等培训内容, 提升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使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3. 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网络。

逐步建立起由整个社会关注参与的, 由政府、社会机构、市民团体组成的教育网络, 以此促进市民终身学习愿望的实现, 从而多方位、立体性地提升市民文化素质。通过这一网络, 使市民随时、随地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促进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

(二) 强化法律法规对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的监管功能

一个城市的公共秩序是市民文化素质的最直接体现。然而文化素质的培养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靠全体市民自我约束的基础上, 还需要辅以严格的城市监管。为了真正实现社会公共秩序的良性发展, 必须将社会伦理道德制度化、法制化, 并在监管中运用奖惩杠杆, 对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市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除了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外, 还要调动全体市民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发挥市民和新闻媒体在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形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 提升市民自身的文化素质。

(三) 建立健全的城市文化服务体系

1. 加大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同步投入, 建立城市文化交流中心

建立城市文化交流中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设施齐全的公共文化场馆;二是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项目。目前, 城市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足, 应全面规划、建设一批图书馆、博物馆、剧院、文化馆、文化角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段, 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 组织规模较大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 举办影响力较大的文化展播活动,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 疏通民间文化交流渠道, 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

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构建城市文化人才高地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不断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鼓励专业人才创办文化企业, 对有突出贡献的相关人才设立扶持基金, 从而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四) 以人文关怀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人文关怀的和谐环境本身, 就是无声的文化素质教育。市民在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中生活, 才能更好地关注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政府在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的工程中, 应注意以下方面:城市规划中要以人为本, 使城市的建设人性化, 市民不仅可以感受到城市风貌的改变, 也可以感受到城市设施对自己提供的方便;在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监管的同时, 要兼顾市民日常生活的便利。

摘要:市民文化素质:一个城市最直观最鲜活的“代言”, 是体现城市文明的综合载体。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 把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把着眼点放在市民文化素质教育提升这一层面, 积极采取措施, 推进城市市民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市民,文化素质,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 2006 (24)

[2]高芝兰.提高市民素质构建文明城市[J].湖湘论坛, 2008 (7) .

[3]蔡肖峰.家庭中公民素质的培育——对中国现实社会中公民素质培育的一种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l (2) .

上一篇:蓄电池充放电下一篇:线性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