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2025-01-30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共9篇)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1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概况

(一)、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名称

(二)、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规模

二、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必要性

(一)、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必要性

三、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进度安排

四、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七、结论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2

【关键词】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投资项目;财务分析

3.折旧摊销费用

根据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及行业惯例,本项目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不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项目投资计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摊销采用平均年限法,残值为0,摊销年限18年,运营期内平年每年摊销费用为746.04万元。

4.利息支出

财务模型利息费用的测算采取项目总投资的75%由社会资本通过项目公司负责融资,融资成本为4.90%,运营期等额还本,还款年限18年。项目公司需支付的利息费用为4441.56万元。

5.营业收入

由于本项目为非经营性项目,无营业收入。

6.财政付费

本项目按照合作期限20年,财政在运营期向项目公司支付可用性付费与运营维护付费的方式,计算得出本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8%,政府在合作期限内需要支付的资金之和为28454.11万元。

二、财务测算结果

通过各年度净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计算,得到表3所示的财务测算结果(详细计算结果:政府付费上限财务分析及测算表格分表见表1至4)。

根据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

1.在财政付费上限条件下,本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8%,在后续采购环节中,政府方可通过引入合理的价格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项目投资回报率,以节省财政资金支出。

2.从静态上看,本项目“最迟”约在合作期第12年实现收支平衡,考虑到合作期限相对非基础设施类PPP项目较短及行业特征,也属于可接受水平。

3.为全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政府付费的时间周期——在不超过财政年度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可尽早完成对于本项目可用性服务费的支付。

此外,本项目应该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合理设计可用性付费及运营维护付费标准,以起到激励社会资本切实提供符合设计标准及能力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服务工作,使得政府付费“物有所值”。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3

一体化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概况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名称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规模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必要性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必要性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进度安排

四、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4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概况

(一)、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名称

(二)、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规模

二、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必要性

(一)、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必要性

三、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进度安排

四、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XX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5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概况

(一)、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二)、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规模

二、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必要性

(一)、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必要性

三、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进度安排

四、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6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开展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利于规范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

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

1、财政能力论证的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文)、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96号文)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财政能力论证的方法论依据: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

3、财政能力论证的目的:通过对XXPPP支持基金覆盖的项目包清晰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在基金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对当前和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评估PPP项目的财政责任支出预算对财政的承受能力,规范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的投资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概述

一、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释义

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目的

三、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内容

(一)主要参与方

(二)论证对象

(三)论证范围

(四)论证基准日

四、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依据

(一)国务院政策文件

(二)财政部政策文件

(三)发改委政策文件

五、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

第二章 经营性公墓项目概况

一、经营性公墓项目背景

二、经营性公墓项目基本情况

(一)经营性公墓项目名称

(二)实施机构

(三)授权主体

(四)经营性公墓项目产品和服务

三、经营性公墓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一)经营性公墓项目选址

(二)经营性公墓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三)经营性公墓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建设期

2、特许经营期

(四)经营性公墓项目资本金比例及资金来源

第三章 经营性公墓项目运作方式

一、经营性公墓项目建设运营模式

二、经营性公墓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三、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四、风险分配框架

五、社会投资人投资回报模式

(一)可用性付费(二)运营服务费

(三)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

(1)政府对经营性公墓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六、价格调整机制

第四章 经营性公墓项目风险及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经营性公墓项目存在的风险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风险的定义

(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

2、风险的偶然性

3、风险的阶段性

4、风险的渐进性

二、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二)财政内部因素

1、财源结构不合理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因素

2、不合理的财税体制

3、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是财政风险不断累积的直接因素

4、地方财政过度扩张有可能加剧地方财政风险

第五章 财政支出责任的识别和测算

一、财政支出责任识别

(一)股权投资支出责任

(二)运营期支出责任

(三)风险承担支出责任

(四)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二、财政支出责任测算

第六章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一、财政支出能力评估

(一)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收支情况

(二)XX市XX区未来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三)经营性公墓PPP项目实施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二、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

三、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结论

第七章 信息披露

附图、附表:

1、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图

2、经营性公墓项目目标段范围 图

3、经营性公墓项目实施模式示意图 表

1、经营性公墓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表

2、政府各年付费规模 表

3、财政对本项目的支出责任

表4、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总收入 表5、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表6、2016-2045 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表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7

证报告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开展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利于规范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

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

1、财政能力论证的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文)、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96号文)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财政能力论证的方法论依据: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

3、财政能力论证的目的:通过对XXPPP支持基金覆盖的项目包清晰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在基金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对当前和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评估PPP项目的财政责任支出预算对财政的承受能力,规范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的投资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概述

一、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释义

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目的

三、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内容

(一)主要参与方

(二)论证对象

(三)论证范围

(四)论证基准日

四、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依据

(一)国务院政策文件

(二)财政部政策文件

(三)发改委政策文件

五、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

第二章 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概况

一、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背景

二、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情况

(一)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名称

(二)实施机构

(三)授权主体

(四)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产品和服务

三、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一)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选址

(二)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三)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建设期

2、特许经营期

(四)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资本金比例及资金来源

第三章 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运作方式

一、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运营模式

二、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三、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四、风险分配框架

五、社会投资人投资回报模式

(一)可用性付费(二)运营服务费

(三)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

(1)政府对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六、价格调整机制

第四章 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及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存在的风险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风险的定义

(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

2、风险的偶然性

3、风险的阶段性

4、风险的渐进性

二、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二)财政内部因素

1、财源结构不合理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因素

2、不合理的财税体制

3、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是财政风险不断累积的直接因素

4、地方财政过度扩张有可能加剧地方财政风险

第五章 财政支出责任的识别和测算

一、财政支出责任识别

(一)股权投资支出责任

(二)运营期支出责任

(三)风险承担支出责任

(四)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二、财政支出责任测算

第六章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一、财政支出能力评估

(一)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收支情况

(二)XX市XX区未来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三)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PPP项目实施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二、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

三、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结论

第七章 信息披露

附图、附表:

1、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图

2、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目标段范围 图

3、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模式示意图 表

1、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表

2、政府各年付费规模 表

3、财政对本项目的支出责任

表4、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总收入 表5、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表6、2016-2045 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表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8

力论证报告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开展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利于规范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

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

1、财政能力论证的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文)、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96号文)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财政能力论证的方法论依据: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

3、财政能力论证的目的:通过对XXPPP支持基金覆盖的项目包清晰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在基金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对当前和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评估PPP项目的财政责任支出预算对财政的承受能力,规范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的投资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概述

一、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释义

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目的

三、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内容

(一)主要参与方

(二)论证对象

(三)论证范围

(四)论证基准日

四、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依据

(一)国务院政策文件

(二)财政部政策文件

(三)发改委政策文件

五、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

第二章 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概况

一、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背景

二、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一)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名称

(二)实施机构

(三)授权主体

(四)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产品和服务

三、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一)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选址

(二)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三)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建设期

2、特许经营期

(四)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及资金来源

第三章 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运作方式

一、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建设运营模式

二、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三、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四、风险分配框架

五、社会投资人投资回报模式

(一)可用性付费(二)运营服务费

(三)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

(1)政府对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六、价格调整机制

第四章 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风险及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存在的风险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风险的定义

(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

2、风险的偶然性

3、风险的阶段性

4、风险的渐进性

二、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二)财政内部因素

1、财源结构不合理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因素

2、不合理的财税体制

3、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是财政风险不断累积的直接因素

4、地方财政过度扩张有可能加剧地方财政风险

第五章 财政支出责任的识别和测算

一、财政支出责任识别

(一)股权投资支出责任

(二)运营期支出责任

(三)风险承担支出责任

(四)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二、财政支出责任测算

第六章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一、财政支出能力评估

(一)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收支情况

(二)XX市XX区未来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三)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PPP项目实施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二、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

三、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结论

第七章 信息披露

附图、附表:

1、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图2、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目标段范围 图3、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实施模式示意图 表1、5A级景区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表

2、政府各年付费规模 表

3、财政对本项目的支出责任

表4、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总收入 表5、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表6、2016-2045 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和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篇9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即:公私伙伴关系,是指公共部门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以特许经营权协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这种伙伴关系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在这种关系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收益。

PPP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期达到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PPP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政府并不是把所有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营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政府的公共部门与私人参与者以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进行合作,与以往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不同,他们的合作始于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

PPP模式的目标有两种,一是低层次目标,指特定项目的短期目标;二是高层次目标,指引入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长期合作的目标。项目机构目标层次如下表所示。

项目机构目标分解表

PPP模式运作结构图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概况 第一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三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

第二章 PPP项目模式介绍、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PPP项目模式概述

PPP模式基本运作流程图

第二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论

第三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背景 第二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论

第四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项目地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市场分析 第四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市场分析结论

第五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选址及区位条件 第一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选址 第二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区位条件 第三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选址结论

第六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 第一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发展指导思想及规划设计原则 第二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发展及建设内容 第三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运营方案规划 第四节 土建工程 第五节 公辅工程

第七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执行标准及排放标准

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第八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方案 第一节 劳动安全与卫生 第二节 职业安全 第三节 消防设施及方案 第四节 防范措施

第九章 节能方案分析 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第二节 节能措施

第三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能耗分析

第十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第一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措施 第二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一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第一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组织管理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三节 投资估算 第四节 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第一节 财务评价 第二节 财务评价指标

第三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还款能力分析 第四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盈亏平衡及敏感性分析

第五节 政府及社会资本经济效益分析 第六节 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四章 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第一节 社会效益 第二节 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第十五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

第一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第二节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本身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第三节 其他风险

第十六章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暨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上一篇:妇女节:送给妈妈的祝福下一篇:Bfptn_y酒店客房主管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