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价值观

2024-12-28

市民社会价值观(精选7篇)

市民社会价值观 篇1

当前, 中国正进行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培养一个自治能力高的社会已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要发展成熟的市民社会。因而, 研究市民社会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民社会与市民社会价值观

近代的市民社会理论把市民社会视为与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早期的自由主义者把市民社会界定为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法律保护的领域。自私自利的、但又享有一定权利和自由的个人构成市民社会的主体。后来的自由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家如托克维尔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各种志愿性结社的集合体。亚当·斯密等人认为, 市民社会是商业社会独有的一种文明, 它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内部事务的社会经济秩序。马克思认为, 市民社会主要是一种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 他通过解剖市民社会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他分析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相分离的政治意义, 指出:“政治制度本身只有在私人领域达到独立存在的地方才能发展, 在商业和地产还不自由、还没有达到独立存在的地方, 也就不会有政治制度”。笔者认为, 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 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 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

(1) 个体性。

市民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个人是社会生活最终单位, 社会是满足个人利益的手段。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自主决定能力和拥有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能力, 国家和市民社会所要做的乃是为个人行使上述能力提供必要条件, 使个人能够自由行动和自主决定, 为个人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提供了空间。

(2) 多元性。

多元性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社团组织的多样性, 主张权力分散于个人及各社团之中, 保持个人及各种社团的自主性。同时, 多元性也是一种文化、信仰、思想、态度同时并存性, 因此它也是一种思想的多元化。维系这种多元化的乃是宽容精神。

(3) 公开性。

公众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的理性批判和讨论政务活动以公开化为前提条件, 因此, 当代市民社会论者无不把公开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原则来加以强调。争取公众知情权, 成为市民社会信奉者的一个奋斗目标。

(4) 开放性。

公共领域不仅需要公开性和开放原则, 还要求参与其中人们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自由讨论和辩论, 这是自由的公共领域的存在所必不可少的, 因而受到市民社会论者的倡导。

二、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成份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 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首先, 市场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市民社会的主体, 大量的个人和组织摆脱了束缚, 成为非政治的生活主体, 他们是市民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1978年以后,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使得市场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 为市民社会的培育累积了一定的条件。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其次, 市场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 人们为了追求现实的幸福而去自主地交易和交往, 非政治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广阔。

再次, 市场经济的发展塑造了市民社会的观念形态, 以世俗化和个体化为主导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尽管支撑市民社会的精神根基还未形成, 但可以为市民社会供给短期的生活意义。最后, 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民社会的自治机制, 市场经济那种自发的调节机制和交往习惯直接影响着市民社会的运作, 市场规则启发着市民社会的规则, 对人们之间避免冲突和追求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极度缺乏民主和自治传统, 国家权力具有一种不受限制的特征, 有一种人人在思考和行动时往往不自觉地以国家为最高价值和利益导向, 将国家地位摆的很高的思想传统。国家被看做是具有高度智能的实体, 它可以处理好各项事务, 不需要一套相应的制约系统的存在。因此, 一直以来, 中国社会结构是一元的、同质的, 家国统一的, 没有社会与国家之分。所以, 中国市民社会发育和成长虽然也有社会发展的原因, 但更主要的是国家政策有意扶持的产物。从实质上讲, 中国市民社会的产生过程就是国家分散与转移对社会资源的控制、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把原本属于社会的权力逐步还给社会的过程, 因此中国市民社会是自上而来的, 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推行社会现代化的结果, 这为市民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市民社会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社会发展不仅是社会结构的转型, 而且也是社会内在构成要素的质的转变。总的说来, 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人的现代化等。市民社会价值观在推动这些现代化基本构成要素的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 市民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中国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是要实现政治现代化。从实践角度看, 政治改革一直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点。根据历史经验, 政治改革要获得长久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 必须从经济和社会中寻求支撑点。市民社会价值观天然地排斥专制政治, 要求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由于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市民社会比较而言总是脆弱的, 所以只有对国家行动的范围进行合理界定, 才能真正保障市民社会的独立自主。只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才能明确国家权力的边界和职责, 以及确立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 国家法制就是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边界的权威界定。市民社会价值观所要求的政治发展, 从根本上讲是要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把公共权力的产生、运行纳入民主化、法制化轨道。

市民社会价值观能促进大众对政治的参与, 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市民社会论者强调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 促进了政治结构的分化和调整, 国家权力从广泛的社会领域中撤出, 把社会的权力还给社会, 政府不再控制那些管不到、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情,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权力中心逐渐分散为大量相对独立自主的权力中心, 使得民众参与经济及社会事务的管理成为可能。这样, 那些该由国家来管的事情才能管出效率和水平。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结构调整中, 政府职能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极好证明。再者, 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统治, 而人民的统治是通过政府代替人民行使权力表现出来的, 因而从现实性和操作性而言, 民主的意义就是人民对政府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因此, 只有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 市民社会不断发展和壮大, 才能防止国家权力滥用, 也才能对国家权力的非法干预和法外要求进行抵制和拒绝, 由此提高政治体系的功能并有效防止权力运行的失控。

其次, 在促进经济市场化方面, 市民社会价值观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我们知道, 市场经济要想顺利、健康发展, 必需有一个自由、平等、竞争、开放的社会秩序。社会及个人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使人们在进行生产、交换以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既能享受到必要的自由、平等权利, 又都承担一定的义务, 服从各种社会制约。这些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确立了市民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独立性和经济行为的自主性, 规定了市民社会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组织社会, 它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最富有活力的制度安排, 创造良好的市场契约环境, 并培育市民社会成员的自治能力, 使经济主体能自觉地按契约性法规进行自我管理, 履行自己应尽的经济义务。这样, 市民社会成员在经济交往和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宽容、合作、诚信、权利、义务和公平竞争等品质, 弥补了市场活动中的伦理缺陷, 对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所以, 市民社会就成为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再次, 市民社会价值观可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从现实性上说, 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发展多个方面的总称, 它包括人的日常生活、道德伦理、人格发展、社会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总体进步, 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中国传统的社区生活实际上是家族生活, 个人在家族之内可以大体学会传统社会所需要的一切生活礼节和技能, 并获得生活的信念和价值观。改革前三十年的中国家族生活被基层政治生活所取代, 个人的利益及发展、行为与价值的选择受到极大的制约。改革后, 在个体化的经济生活冲击下, 人们已经对政治生活很陌生, 又不能回归过去的家族生活。现在中国的社区 (包括村落和居委会) 功能主要是行政功能的某种延伸, 自发的公共生活几乎绝迹。这种状况极不利于价值观的培育。市民社会价值观可以培养公共参与的能力, 培养公共理性的精神, 从而为民主地参与政治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市民社会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倡市民社会价值观中的理性、法治和开放精神有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市场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属于发展中国家, 面对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以及外部资本和市场的巨大压力, 国家的历史使命远未结束, 保持国家的权威仍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市民社会价值观发挥作用有赖于一套特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的引导和保护, 中国市民社会价值观难以形成和发展。市民社会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征程中任重而道远, 真正把它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市民社会价值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 中国的市民社会逐渐产生和壮大起来, 提倡市民社会价值观中的理性、法治和开放精神有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市场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市民社会价值观,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3.

[2]戚珩.关于市民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 1993, (5) .

[3]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武汉大学学报, 1999, (1) .

[4]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 1993, (4) .

[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83.

[6][荷]奥古斯塔斯.理查德.诺顿.中东的市民社会 (第1卷) .莱顿布里尔 (Brill) 公司, 1995.11.

[7][美]迈克尔.伯恩哈德.共产主义和后共产主义研究.1996, (3) :309.

[8]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83页

[9][荷]奥古斯塔斯.理查德.诺顿.《中东的市民社会》 (第1卷) .莱顿布里尔 (Brill) 公司, 1995.11.

民法对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分析 篇2

1. 市民社会的内涵。“市民社会”一词译自英文“Civil Society”。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 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 即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概括了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雏形, 认为市民社会是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内核,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 他认为市民社会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了处在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因此,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 其经历了同政治社会一体的古代一元论、同国家分野的二元论以及同经济、国家三分几个不同时期。市民社会是一种历史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其含义、构成、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2. 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基础。构建市民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认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社会利益日益划分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相互独立的体系, 整个社会也就出现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大领域。构建市民社会以对私权利的维护为价值目标和基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分野是一种客观事实, 在人类社会之初, 即存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在阶级社会, 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经常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阶级和国家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 虽然经济高度发达, 但只要有社会的存在, 就必然存在私权利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公权力。经济利益的分歧减少, 但其他利益的冲突仍不可避免。因此, 无论在哪个社会形态下, 社会利益都可以分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体系。市民社会则必然以维护私权利为价值目标和基础。

二、民法与构建市民社会的价值诉求的同一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 两者在追求的目标与价值诉求上具有同一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基础性价值。

1. 注重和维护民事主体的地位和价值。一个社会主体取得民事主体地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民法作为私法, 作为控制社会的一种工具, 为维护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是立法者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而, 一种社会主体能否取得民事主体地位完全是立法者选择的结果, 民事主体资格是法律所赋予的资格。民法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逐步确立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对社会主体的价值维护包括自由和平等两个方面。自由在民法中主要表现为民事主体意思表示自由, 行为活动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不受其他相对人和第三者的非法支配, 同时其对自己所做出的意思表示和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平等在民法中表现为人身平等和身份地位平等。人身平等和身份地位平等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也是市场交易正常运转的基础。市民社会, 是对私人活动领域的抽象, 是与作为公共领域的抽象的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在市民社会中, 自由是市民使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 获得私人利益的条件, 同时又是市民社会本质之所在, 它通过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和自由支配及契约制度体现出来。而平等是市民实现自己利益———私有财产占有的自由的条件和方式, 有了平等, 才会使自由交换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 市民社会的主体自然与民法主体相互衔接一致。因此市民社会的平等和民法上的平等其基本上是一个等数的概念, 在市民社会中, 主体间的平等是其固有特征, 民法上的平等乃是这样一种平等的必然反映。

2. 尊重和确认公认的伦理道德。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伦理和规则, 如果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并为法律所认可, 就形成了民事法律规范。民法是大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和规则的抽象概括和法律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发展, 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不断发生变化, 民事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基本准则也随之发生变化。市民社会的基础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 个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社会主体的目标和行为会出现不确定的冲突。为了解决多发的冲突, 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实现全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社会主体有共同的动机接受和维护共同的交往规则。这些共同的规则保证了市场秩序和具体的交易顺利进行, 并随着市民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大多人意志的规则才能得到确认, 而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确认的意志必须是具有公认伦理道德性的规则。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政治国家的法律政策的变化, 会导致民法和市民社会某些具体的规则的冲突, 但两者的共同价值诉求最终会消化这种冲突, 实现两者的协调一致。

三、民法对构建市民社会的作用

1. 保障市民社会运行。作为权力运用者的政府受到的限制主要通过宪法实现, 但是宪法规范的原则性、抽象性的特点决定了对具体的社会关系缺乏具体的调整手段。民法作为宪法的下位法, 根据宪法的精神, 调整平等主体的利益冲突, 准许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志, 自主追求自我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民法通过对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进行规范, 厘定私人领域活动范围和国家权力行使的空间, 从而使民法成为了市民社会的保障法。

2. 规范市民社会秩序。社会个体有着建立良好的市民社会生活秩序的共同诉求, 但个体利益的分歧使得市民社会本身无法自发地建立运行良好的社会秩序。民法将自由、平等、公平等作为其基本原则, 并围绕基本原则, 构筑民法规范体系。上述民法原则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具体规范相互间密切联系, 并呈现对应的限制和制约, 理想的市民社会生活秩序从而建立。

和谐:法治与市民社会 篇3

1 和谐之美:传统与现代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古代哲学强调和谐, 主张用和解的方法解决矛盾。和谐是事物的产生原因与存在方式, 同时也是宇宙万物最终的根源与归宿。而传统美学也认为人的生活无一不在“和”理念的氛围之下。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也是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源流的精髓所在。

“和谐”同样有着深刻的现代意涵。和谐, 意指“配合得适当与匀称”。[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经济体制与政治框架下, 和谐包含着利益关系的有序协调、社会机制的完备健全, 社会秩序的稳定完善等等多方面的内涵。外延上, 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三种层面上的和谐共处。

推进民主法治,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即在于利益的多元化倾向。在利益多元的背景下, 对各种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利益诉求予以公正、合理的调节, 并在整个社会大的框架内形成多元利益之间的协调共处, 就成了社会实现“和谐”存在的基础。法律作为最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与矛盾纠纷解决方式, 其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推进民主法治, 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 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现代社会也就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和谐社会必然是一种动态的概念,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表述。只有充满活力才能表现和谐之美。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 和谐社会也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它预示着,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实现整个社会的运行良好。

总的说来, “和谐”是一个可以涵盖中华文化传统精义的词汇。在五千年历史源流的长河里, 中华文明呈现出一种圆融博大的和谐之美, 并至今仍成为西方文明所为之向往的高尚境界。步入现代, 经由传统文化浸润千年的“和谐”理念, 不仅没有失却其存在的意义, 反而经过现实的考验与磨合, 从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义,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就从现实层面说明了这一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和谐之美被扬弃地传承了下来, 而它也必将在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证明它的价值所在。

2 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文化共性

“市民社会”是一个源自西方的社会政治哲学概念。在古希腊, “市民社会”包括了政治国家和私人生活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近代以后, “市民社会”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 仅指与政治国家相区别的“私人生活领域”。市民社会的产生和演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市民生活领域的存在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民社会成为了现代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制衡的主流形态, 同时其内在的质的发展也隐含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

那么, 我们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与“市民社会”理论之间, 是否存在着某种矛盾呢?

首先, 不妨先审视“和谐”概念。“和谐”强调配合、统一、一致, 但并不因此而抹杀掉个体所应具有的个性与特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和谐不等同于单纯形式上的同一性, 而是在承认个性的基础上来寻求个体之间的融洽适当的关系。由此说来, “和而不同”其实是“和谐”的本质, 而“同而不和”就不仅仅是小人所为, 更是“和谐”的对立之意了。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追求形式或者是外在形态上的一致, 并以此为“和谐社会”实现的标志或者目标的话, 就只会走向历史的反面。

其次, 作为市民社会来讲, 同样也是和而不同的文化支撑着其作为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制约的社会领域而存在。黑格尔认为, 在市民社会中, 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 其他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 但是, 如果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 就无法达到他的目的, 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人达到目的的手段, 在满足自己的同时, 也满足了他人的福利。[2]由此看来, 市民社会是一个高扬个人特性的社会形态, 其文化同样以高扬个体主体特征为主旨, 努力创造彰显个人价值与意义的理想境界。这种文化反对传统文化所欲求的集体一致性, 试图在多元并存的价值目标的相互关系中获取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和个人生活的伦理意义。[3]所以, 市民社会的文化同样是以“和而不同”为底蕴的。“不同”的是个体的差异性, “和”则是有差异的个人所能达致的社会整体境界。

可以看出, 市民社会其实就是一个讲求“和谐”的社会, 市民社会所追求的个人目标以及利益的统合, 其实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反过来, 真正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彰显个性、高扬主体意义的社会, 而这又与市民社会的主旨不谋而合。和谐社会是与市民社会相通的。

3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法治

市民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和谐”为其得以构建的前提, 而“和谐社会”理念又是建立在市民社会逐渐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这里, 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其实互为表里, 具有了某种内在的同一性。应该注意的是, 和谐社会需要民主与法治, 市民社会也同样需要法律的规范与调节, 因此, 法治就成了贯穿其中的重要支柱。

法治就是法律的治理, 与人治相对。法治寻求的是一种法律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权威, 以及规范与调整功能, 从而抛弃了人治所带来的随意性、擅断性与主观性等弊病, 成为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构想出的最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根据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发展现状, 法治的进程大致可分为自然演进与政府推进两种类型。中国的法治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后者。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发展模式, 离不开国家或政府的主导作用。法治的实现路径是自上而下的, 并通过国家力量来建构法律的框架, 规定法律的运行以及将法治的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普及于民众。在这里, 政府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并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运作甚至强制实施等方式成为了法治进程中的领导者与带头人。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 政府能力的大小、效率的高低甚至亲和度的强弱等各种因素都能影响法治进程的结果, 决定法治发展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 “和谐”便体现出了它的价值。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 政治和谐 (或称政务和谐) [4]理应成为政府等握有公共权力的部门的准则。政府在履行公务的时候, 要与政务主体或工作对象保持良好的合作与相容关系, 实现科学的指导, 灵活并且人性化的管理实施, 将“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贯彻在政务工作中, 实现政府与民众的和谐共处。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 它同样需要社会自下而上的适应与变革, 以致最终达到整体的协调进步。因此, 市民社会的发展及其特有的契约精神、诚信精神, 便成为法治需要面对的现实环境;市民社会以自由理性为内核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 为法治秩序提供了内在驱动和有力支撑。[5]法治需要市民社会的精神关照, 而市民社会也需要法治的参与协助。建立市民社会的文化体系与精神信念可以促进法治的发展, 同样法治的实现也可以赋予市民社会新的生命力。在这里, 市民社会与法治又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和谐, 而这种和谐正是我们努力追寻的。

摘要:和谐、法治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实现法治, 培育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和谐,法治,市民社会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454.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197.

[3]王新生.市民社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187.

[4]宫希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5) .

对我国市民社会的理解 篇4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治领域改革的深化和拓展, 社会自治领域日益扩大, 长期形成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一体化模式正趋于解体, 国家与社会分离已初现端倪, 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发育、成长和崛起。市民社会应该是国家与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 是一种“非政治性的社会”, 是指一种享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平等权利的个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与整合形态, 是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联系的、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自治领域。

二、我国市民社会应具备的特征

中国作为后发展中国家, 特殊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和当下社会境况, 注定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市民社会必将依循一条符合现实国情的道路,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之发育、发展、生成始终与西方国家社会转型保持着密切关系。我国要培育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 其应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2.1、个体独立

市民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个人是社会生活最终单位。市民社会以个体的独立性为存在前提, 市民社会的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 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立意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个体的独立就是要把个人从自然经济所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摆脱政治社会生活一体化对人的束缚, 由市场交换所形成的平等交往的横向联系取代等级身份的纵向关系, 使个性和主体自由得到社会的充分承认和空前解放。独立是市民社会的存在前提, 只有个体独立, 才有平等地位和自由来往。

2.2、社会自治

自治性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出发点。市民社会是在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性质的自由联合状态, 它的生成、组织和运转往往以民间形式进行。

2.3、经济权利多元

市民社会是经济和权利多元化的社会, 市民社会的经济与权利多元化格局源于商品经济的经济基础。商品经济解构了传统社会, 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育和发展。商品经济解构了经济和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传统社会, 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和权利多元化的市民社会[1]。市场经济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利益追求和权利的分散造成的, 同时, 多元性也是一种文化、信仰、思想、态度同时并存性, 因此它也是一种思想的多元化。

三、培育我国市民社会面临的困境

市民社会是在西方制度化政治体制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群体。同制度化政体一样, 它最根本的基础是公民权及其观念。我国市民社会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 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

3.1、公民意识缺失

公民意识是人类自由自主活动内在精神的自觉反映和要求。现代公民角色的确立, 实质是市民社会成员获得政治解放并积极参与政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因而公民意识在更深层意义上是人类自主活动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的客观反映。

而在中国的传统政治哲学中, 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宗法关系的制约, 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 个人依附于国家和家庭, 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的法律地位, 专制君主几乎可以主宰一切, 并宣称“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3.2、国家社会同构

中国社会自秦汉开始最大特征之一就是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 极度缺乏民主和自治传统, 国家权力具有一种不受限制的特征, 每个个体不自觉地以国家为最高价值和利益导向, 将国家地位放在首位。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高度的国家社会同构, 浓厚的封建礼仪, 森严的封建等级, 以及专制的封建君主统治, 无一不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市民社会理论相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建立的是政治中心、意识形态中心和经济中心重合为一体的社会, 国家和社会合为一体, 政府力量依旧控制着一切经济社会领域, 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 实质上是国家吞并了市民社会, 严重地阻滞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

3.3、商品经济不发达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狭隘地域为限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关系, 是在家庭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关系, 而不是市民社会需要的契约关系。事实上人们处于相互隔绝的分离状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日趋多元化, 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和利益集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 城市市民社会的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 但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未完全消除, 所以在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情况下, 我国农村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明君.论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J].求实.2004. (4)

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初探 篇5

一、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概述

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先后经历两大阶段, 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合法化危机》等学术著作中, 着重从历史进程的视野分析了市民社会尤其是公共领域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承认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含义。在研究前期, 他认为市民社会是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私人自主领域, 这个领域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一般认为这个私人领域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市场体系, 包括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及其控制机制;另一个是由私人所组成的、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公共领域, 它是一个社会文化体系, 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 还包括了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协会, 此外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他组织等”[2]。在这两大体系中, 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主体。总之, 它“承担了市民社会从重商主义乃至专制主义控制下获得政治解放的语境当中的一切功能。”[3]虽然在这个阶段中哈贝马斯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明显带有黑格尔、马克思和葛兰西思想的痕迹, 但正如马克思所说, 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市民社会”不但包括了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 而且又将市民社会赋予了文化的含义。他是在由葛兰西开创的“文化领导权”的思路上进一步探究了市民社会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所具有的作用。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合法性问题的出现, 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 主要体现在将“生活世界”这个概念应用于市民社会的研究, 将“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这两个概念交织起来, 规范约定市民社会。这一时期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交往行为理论》、《事实与有效性》等著作中。在这一阶段的著作中, 我们可以看出, 哈贝马斯认为“市民社会的建制核心是一些非政府的、非经济的联系和自愿联合, 而不是根据私法构成的, 通过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之导控的经济”[4]。这种联系使公共领域交集于生活世界之中, 那些私人形成的社团和组织对于生活领域的感悟和选择融入到公共领域之中, 从而初步构成了市民社会, 也可以称之为是市民社会的雏形。在后期阶段, 哈贝马斯将前一阶段中包含的私人经济领域从市民社会中剥离,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已经转移到文化层面, 主要表现是政治经济体制的文化领域, 这使得市民社会成为独立于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的社会文化体系这一状况成为可能, 进一步导致了系统融合逐渐代替社会融合, 生活世界日益殖民化, 从而构筑起作为理性领域和由话语交织的独立空间, “市民社会以非政治和非经济的规则进行自我调整和再生产, 从而维系并重新界定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界限[5]”。

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指导意义

哈贝马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变化这一视野, 分析社会由于生活世界的交往领域而演变成两大功能不同的领域, 即发挥系统融合功能的政治经济领域和发挥社会融合的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立足于对现有制度的批判, 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剖析, 对市民社会的重建来提升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基础, 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合理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这为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于话语民主, 哈贝马斯通过讨论公共领域问题而初次涉及市民社会问题, 从而引出市民社会理论话语。他“把西方民主制国家体制理解为交往理性, 在市民社会条件下的制度化, 建立一个既忠实于人类解放, 又避免传统社会主义革命乌托邦”[6]的民主政治理论。在他看来, 重建市民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沟通和商讨是民主发展的潜能所在。虽然其论述在现实背景下存在值得推敲的地方, 但是他所提出的语话民主,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的。市民社会的核心亦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寻求两者的互动是理想的, 也是现实的。

从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其毕竟是植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话语体系。因此, 在研究和应用这一理论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 1993年第04期.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 1999年, 第29页.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 1999年, 第59页.

[4]参见: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 2003年, 第453-454页.

[5]李佃来.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讨.哲学研究, 2004年第6期.

“市民社会”微电影的发展探析 篇6

1.“市民社会”的概念

一般认为, 最早对市民社会概念做出界定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 他提出“Politike Koinonia”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 即“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

在各种相应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当中市民社会的的基本定义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特点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此外, 市民社会依然具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建立在维护人们的一般权利的基础之上分, 把市场经济作为前提条件, 同时围绕着合同关系来进行建立。简单来说, 所谓的市民社会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不同权力主体之间在自由的关系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合作的基本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不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影响, 同时与经济市场体系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2. 市民社会的文化特征

在黑格尔看来, “市民社会也就是那些存在于现代社会中, 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拥有个人基本自由权利的个体之间进行相互合作, 同时这种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其中每一个个体都充分享有法律制度的尊重, 个人自由权力以及和人基本权力保障的基础之上的, 这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有机体。”市民社会的文化基本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基本存在意义以及基本权力保障的基本理念, 它所关注的是个体体验, 需要我们竭力维护的是维系其发展的规则与赖以生存的环境。

3. 微电影里的市民社会

微电影里表现的是市民社会组成人员的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在我国市民社会是由独立自主的个人、群体、社团和利益集团构成的, 微电影所传达的文化意义是通过简单的人物出场, 规避了传统影视媒体中复杂的人物家庭关系网和社会关系网, 向受众呈现的是一个微缩的影像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 切近现代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以真诚质朴影像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现实。

在2010年, 视频网站优酷网联合中影集团推出“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 其中一部《老男孩》黑色幽默的语言引发了不同时代年轻人的对追求青春梦想的回味, 它的成功正是贴合了市民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所强调个体主体性的文化。微电影所传达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 是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的观念世界的体现, 这种价值观会对网民原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作用, 引起观众强烈的情绪或情感变化。

二、当今反映“市民社会”的微电影的发展现状

1. 微电影的美学内涵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继承了艺术作品“在小空间里惊人地集中了大量思想”的美学特征。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文化, 微电影在取材上呈现出通俗化题材追求, 摒弃传统电影深层多元的主题建构, 多围绕着青春与梦想、亲情与爱情等贴近百姓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主题展开, 以其自我表现的、比较个人化的、多元化的小叙事拆解着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 满足了广大网民追求新奇事物的审美心理。微电影注重挖掘人们内心的心灵世界, 以平民化的视角选取生活中具有现实存在意义的人物, 拉近了与观众心理上的亲切感。《老男孩》中的主人公肖大宝是一位婚庆主持人, 王小帅是一家小店的理发师, 片中的人物都是市井小民, 他们重复着柴米油盐的简单生活, 虽然身处残酷的现实生活中, 但满怀梦想的他们却仍然不向生活妥协, 微电影正是以生活中的平常人、普通事来打通观众的情感空间。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点是:反文化的原始定义, 反对原有的传统文化标准原则, 抛弃了传统系统的语言意义和道德原则的形式。走向分裂, 边缘化, 平整, 无深度, 通过各种色彩和耀眼的光线符号组合的构建需要直接唤起人的愿景和原始图像, 以满足感官的需要。微电影并不追求传统电影中象征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电影诗化的表现手段的复杂运用, 影像背后也不像传统电影具有丰富的深层次涵义。如2010年网易微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小心, 我爱你》, 影片虽然涉及爱情, 但情节中没有《泰坦尼克号》中感人肺腑的爱情绝唱, 有的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小情绪, 表现的是一对普通恋人之间幽默、暧昧的情感。

2. 微电影的经济效益

微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市民社会里经济状况“派生”出来的, 市民社会的主体活动是在市场经济中进行的。微电影作为互联网络视频类营销与社会化媒体营销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 无形中折射出市民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那些小体积的一些微电影, 可以实现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大理想。现在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流行, 使得微电影的发展有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通过拍摄微电影, 然后在网络中进行传播, 能够迅速得到大量观众的观看, 引起比电视影响区域更大的影响效应。此外, 从传播的成本来看, 微电影只需放在手机和视频网站上供人们下载观看, 降低了传播的成本。一些优秀的案例如凯迪拉克、CHANEL、卡地亚、施华洛世奇, 路易十三等诸多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微电影。这些由企业品牌和微电影术联姻的作品在众多热门的视频网站、社交平台大量免费传播, 加深了受众对于产品的品牌形象认知。微电影广告的成功宣传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状况。

微电影的受众是社会消费主力的80后、90后, 国内大部分的微电影营销都与3C产品、汽车、珠宝、航空公司、旅游、餐饮等各行业相关, 以80后、90后消费群为目标是微电影的共同特征。80后、90后也是微电影的主要传播渠道——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的核心受众。根据在2014年CNNIC开始推出的《2013年中国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不难发现, 那些通过计算机来观看影片的观众一般都是10到39岁的人。而且他们占到了观众总人数的80.1%, 同时30到39岁以及20到29岁的观众所占比例分别超过总人数的20%, 此外, 10到19岁的观众最密集, 达到总人数的80.1%。这群视频网站用户正在成长为高学历、高消费的年轻群体, 因而更具有营销价值意义。

3. 微电影的“微言大义”

主旋律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的重要动力支持, 也是影视艺术所传达的重要思想基础。微电影多利用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的奉献精神来弘扬主旋律的大众文化。如《我的城管女友》通过第三人物来叙述一个普通城管的爱岗敬业, 在讴歌小人物奉献精神时, 影片打破了距离的束缚, 真正做到了讲述贴近普通民众的真实人物的真实事例。

微电影是部分知识分子表达其文化思想的载体, 不是用说教式的理论, 而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汲取艺术的营养, 用看似荒诞不经的语言“武装”人的头脑, 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微电影从当下社会的一个小角度切入, 以平民化的视角、犀利的镜头、震撼人心的故事, 触动着现代人早已被忙碌的生活所麻痹的神经, 发挥着对现实批判监督的作用。例如《微博有鬼之私信》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 揭开了现代都市女性光鲜亮丽外包装, 还原了她们最真实的一面, 描绘了她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压力面前的努力与抗争, 反映出她们内心的无奈与悲凉。微电影体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今后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既平凡又高大的重要参考和亦庄亦谐式的一本生活教材。

4. 微电影里法治思想的体现

法制思维是维护市民社会的试金石, 只有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质, 市民社会的活动才能合理有序的进行, 市民社会的内部管理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限广令的出台一方面促进了微电影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加剧了微电影产业市场环境需要法律的监管的重要性。微电影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新媒体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其创作和发行的过程中, 从业者要明确网络环境的著作权专有权利, 明晰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知识内容, 加强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与规制,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侵权行为。

三、“市民社会”下的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1. 内容为王, 创意营销致胜

微电影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意和营销的巧妙结合, 有创意的作品才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力。习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可以很好的体现所处时期的基本特点, 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建立起所处时期的基本氛围。”所以, 对于微电影的制作来说, 既要建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 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还必须不断提升微电影的品质以及质量, 全方位的抓住观众的兴奋点、关注度和情感需要, 作品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激发市民社会下受众的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的价值。此外, 微电影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营销, 借助视频网站的平台, 通过社会化媒体整合传播, 形成立体化、多渠道的传播。

2. 培养微电影人才, 打造微电影品牌

品牌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对于微电影发展亦是如此。首先, 人才的创作技能是微电影品牌的成功打造的关键。任何与市场交融的艺术, 评价其作品优劣的标准在于作品中是否具有创作力、原创性的创新元素。成功的微电影作品得益于优秀的微电影人才的创作, 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与国内知名电影协会合作的形式。

其次, 根据客户形象特点及营销需要, 专门编写剧本、挑选演员, 为客户量身定制“微电影品牌专列”。在影片类型上进行探索, 以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等新类型的影片, 打破传统的突破传统类型的剧情片、爱情片、喜剧片等。由泉州功夫动漫公司与皇品微电影联手打造的动画微电影《泉州漫游记》也火热出炉。作为全国首部3D城市动画微电影, 《泉州漫游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方关注。该部动画微电影改编自《泉州讲古》中的《蔡六放大炮》故事, 耳熟能详的闽南故事结合泉州传统文化、人文风貌、民俗特色,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 故事中还加入了不少时尚元素, 幽默诙谐, 体现了泉州的民间幽默。

最后, 可以打造网站自身品牌, 也可以根据已有剧本或者电影素材发掘客户品牌与微电影的契合点, 将一个或者多个客户品牌植入其中。品牌与微电影结合的方式已从早期简单粗暴的植入发展出多种方式, 通过故事打动消费者:如2013年商业微电影评选的最佳品牌理念奖作品《记忆月台》, 与剧情融合, 传播品牌理念;有独立完整剧情, 品牌产品植入微电影;品牌投资微电影, 结合某特定节日或主题传播;微电影故事或剧情围绕品牌或产品展开;微纪录片等新的形式都是微电影在互联网发展注重“分享”的今天的发展趋势。玛卡西尼男装的品牌推广, 正是通过两部微电影传达深层次的品牌精神所传递。微电影《地平线的梦想》由玛卡西尼男装投拍, 也是中国首部川藏骑行纪录式微电影, 影片中所要表达的见证历史, 挑战梦想, 捍卫信念与玛卡西尼品牌气质不谋而合。

3. 扩大传播效果, 实行产业化发展模式

在微电影的传播方面也需要借助人际传播才能实现全面的传播和发展, 这和其他事务的传播是比较类似的。微电影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可以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影片拍摄以及播放的成熟理念和方法, 这样就可以给微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带来不错的效果。同时, 可以借助网络这个传统工具进行传播和宣传, 因为网络上通常都是一些知识人才, 这样就进一步促进和实现了微电影的传播和发展。这些知识人才, 通常都紧密跟随时代的发展进步, 在探索我国文化发展领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与他们的引领是息息相关的。二是通过有奖转发的形式鼓励更多的网友转发, 扩大人际传播。

实现微电影实行产业化发展模式, 还必须在利用传统模式如广告、点击率的基础上, 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 开发微电影衍生品, 出售微电影版权, 举办微电影节等渠道进行产业化运营。

在传统电影传播渠道中的产品日益同质化、娱乐化的今天, 微电影似乎要把受众对于电影的认知带回到前辈大师们为电影辟出的文化与思想的失乐园。广大的微电影爱好者和年轻的影视从业者借助微电影提供的平台, 尽情抒写个人情感, 展示自我才华, 提升自我能力。微电影作为新的传播载体, 已成为微时代的标签, 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在未来的“微时代”中, 微电影的发展要立足新的传播技术,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暗合新时期大众心理, 以促进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中国微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4.

[2]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

[3]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解析 篇7

一、描述性的“市民社会”概念: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市民社会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直接指涉的是市场经济社会,即黑格尔身处的资产阶级社会,这成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来源和理论研究的起点。马克思说:“‘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Gemeinwesen]。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2]130

马克思在研究市民社会理论初期,对市民社会的定义主要来自于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关于市民社会概念的接受。他肯定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区分,认为同作为抽象的、形式上的普遍性的国家对比来说,市民社会则是具体的、实质上的特殊性。在市民社会中,实际需要和利己主义的观念成为推动市民社会前进的动力。

随着研究从政治哲学转向经济学领域,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以私人所有为前提,市民通过商品和货币结合起来的商品经济社会,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经济学解读,是本来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其特征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私人财产的所有者,为满足需要而把自己的私人所有转让给他人。正像亚当·斯密所说:“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3]在这一社会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将每个所有者的私人财产转让出去,这就产生了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而在物与物的交换关系中,人的交往只能以实现了物的交换才得以变为现实,这就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被异化了,而这都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这种交往关系被异化了的市民社会就是资产阶级社会。

之后,经过《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等对“资产者与无产者”对立的分析,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的深入考察,研究现实社会三大阶级(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分析现代市民社会的资本逻辑,得出结论,现代市民社会是资本统治人的资产阶级社会。

二、分析性的“市民社会”概念:作为“物质交换关系总和”的市民社会

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含义做了这样的概括:“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4]这是马克思在回忆他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时得出的结论,这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含义所做的一个总结,即“市民社会”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

1.生产。“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2]130-131可见马克思把生产视为市民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把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2]32其次,把人们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再生产也看作是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过程不仅是“为了能够生活”即满足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生产过程,而且是产生新的需要即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过程,前者与后者相结合,构成了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因此,生产是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2.所有。所有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尤其私人所有是社会成员交往的前提。马克思是私人所有的批判者,认为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产主义社会应该以扬弃私人所有为前提。因为他洞察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正是私人对劳动产品的排他所有导致了资本对劳动的残酷剥夺。但是,他并没有在全部意义上否定私人所有,对私人所有在促进市民社会的生成、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上的作用却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由此可见,正是私人所有的存在,导致社会成员的分工和交往成为可能,并促使它们发展到一个前资本主义时期所不可及其的高度。

3.分工。广泛分工的存在是市民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同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马克思把分工当作促进生产率提高和促进普遍交换关系形成的动力,即“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进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日益精致”的动力。[5]马克思还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把分工看成是人的类本质的完全实现。然而,在私人所有的前提下,分工却被异化了。体现人的共同性的劳动,即“类活动或作为类存在物的活动”呈现出被分割的形式,统一的社会劳动被分割为孤立的、排他的私人劳动。不但如此,分工还把劳动者局限在某一个部门或领域,“这种社会活动的固定化”必然造成社会存在中的物役性,使劳动者,尤其是资本统治下的劳动者变为“抽象的存在物”,使劳动者成为失去对个人劳动自由支配的片面发展的人。这样由于分工的进行,不但没有使人的本质通过人类劳动得以实现,相反,分工成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有效工具。尽管如此,马克思并没有彻底地否定分工,相反,却把分工的异化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日本哲学家望月清司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矛盾:“外化和异化使人残缺不全。但是,没有外化和异化人就无法成为类的存在……分工对人进行了社会的分割。但是,不参加分工,人就无法结合成社会。”[6]

4.交往。物质交往是动态过程中的生产关系总体,是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过程中的物质交换活动。如果说马克思把整个市民社会喻为一座大厦,人类的物质交往活动就是这一大厦的基础。正是因为物质交往关系的形成才使劳动者使自己的劳动同他人劳动发生联系,通过劳动成果的交换,人们不仅使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价值得以实现,更使被分割的劳动结合成社会的共同劳动,分散的、孤立的个人也实现了新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彼此互相联系、又能实现人的共同本质的共同体。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交往被看作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市民社会也因此成为一个广泛交往的体系。

综上所述,马克思所指的市民社会就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获得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直接从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及其构成的自主生活领域,它受经济交往关系支配,它独立于并决定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国家,它的本质是经济领域的交往关系,生产、所有、分工、交换是构成市民社会的基本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马克思所阐述的“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包括了非政治国家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了经济关系的领域、社会关系的领域以及文化—意识形态关系的领域。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领域,其本质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私人生活领域。由于在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中,经济利益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为了抓住事物的实质,马克思就把它直接称作“市民社会”。但是,在当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等同于“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等概念,把市民社会完全化约为经济领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摘要: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概念的界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描述性的“市民社会”概念: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市民社会;一是分析性的“市民社会”概念:作为“物质交换关系总和”的市民社会,具体来说包括四方面的要素,即生产、所有、分工、交换。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

参考文献

[1]ADAM B SELIGMAN.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2:56、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

上一篇:投资准入模式下一篇:沈四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