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2024-10-23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精选9篇)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篇1

人类社会的所有产品及财富均是由资源物质与能量转化而来的, 资源是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基础物质能量广泛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界, 这种广泛存在性正是资源的基本特性。人们在研究资源时, 主要是从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角度出发, 因此只有可持续的利用资源才能保证人类发展。

1 农业资源的概念

所谓农业资源, 就是指包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资源等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如土地资源与水资源、气候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都属于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经济资源则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 包括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中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所有这些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系统, 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质量高低、以及开发状况则决定了农业资源的作用程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农业资源作为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就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2 农业资源的分类

2.1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包含农业资本与劳动力资源, 农业科技资源以及服务性资源。这之中的农业资本不仅指农业实物资本, 也包含了区域农业金融资本, 劳动力资源指劳动力的数量和以体力、智力、能力等为主的劳动力质量, 传统的优势技术与农业科技人员的结构水平, 技术装备等现代化技术构成了农业科技资源, 服务性资源则是以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水平与设施水平、管理水平等直接为农业的各种社会服务。

2.2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气候资源。

3 农业资源的特点

3.1

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经济资源, 首先由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分析农业自然资源, 具备以下特点: (1) 农业资源的地域性。各个区域的气候条件差异, 以及地表状况的复杂变化使得不同地域的农业资源具有其独特的类型。 (2) 农业资源具是由多结构、多层次、多因素以及多功能组成的大系统, 其组成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有机整体。例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了农业自然资源, 而子系统土地资源又是由土壤、地貌、岩石等若干要素组成, 这其中水土流失以及生物群落的变换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 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依存与制约关系。 (3) 持续性特点。农业自然资源中大部分资源是可更新并循环使用的, 只要利用合理就可持续性利用, 反之就可能使之受到破坏, 从而降低其生产能力。 (4) 农业资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具备动态性特点。动态性特点指农业资源本身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范围变化, 也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在时空两方面的不断变化。

3.2 农业经济资源的特点。

(1) 农业劳动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价值性。农业经济资源中农业劳动力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 伴随着农业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 农业劳动力逐渐表现出了稀缺性以及价值性。 (2) 任何农业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因此农业经济资源具有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特点。人类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也是有限的, 同时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与循环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其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4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管理特征及现状

农业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谓农业现代化, 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科学知识以及现代工业将农业建成具备高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的农业过程, 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1 我国农业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1)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这就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生存产由原来的依靠土地与劳动力转变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2) 利用先进的市场管理手段。结合市场化原则, 健全统分结合的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真正实现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农业, 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3) 运用现代科技对农业进行提升, 现代装备对农业进行武装。现代化农业管理中为了不断提高现代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而将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由原始的依靠土地与劳动力要素来提高农业增长逐渐转变为依靠科技与资本的投入来实现。同时以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的集约化、高效率的适用现代生产投入要素, 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又依赖自然生产转向发展可控制的设施生产。 (4) 劳动力专业素质较高, 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劳动者逐渐转向高素质专业化, 这些劳动力具备现代化水平知识与技能, 在管理与经营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准。

4.2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 农业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这就限制了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够稳定,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提升, 从而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抗灾、防灾能力。 (2) 机械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我国, 耕地依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恰恰是与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是无法适应的。我国农村人口占据很大比例, 若不结合我国国情而以大庄园式承包制度取代现有的家庭责任承包制度, 多余的农村劳动力安置问题将成为一项重大问题。因此, 这不仅仅是承包制度的转变问题, 更是要有一系列的保证措施来解决剩余农民的归属问题。

5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5.1 目标具有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重视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与质量的同时, 也要注重社会及生态效益, 将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统一结合起来。

5.2 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可持续发展中, 科学技术是动力, 将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工业装备结合起来, 同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农业进行有效优化, 从而使得农业综合生产力能够持续提升。

5.3 生态可持续性。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证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因此杜绝各种农业生产的污染危害, 同时严格治理破坏天然植被进行矿产开采尤为重要。

5.4 保证人口的适度性。

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可见, 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保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我国农业处在传统转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 因此面临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较为严峻。

首先就是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正在逐渐增长。尽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相对大,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较低, 并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现就农业资源分析, 我国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30%。这其中耕地面积18.37亿亩, 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1.41亩, 占世界人均量的40%。据有关部门预测, 在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巅峰, 即还要增加3亿多人口, 那么有关农业资源的制约还将增大, 由此可见因而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农业资源利用问题依然面临重大压力。其次, 我国农业资源过度利用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在日益增长。有数据显示, 在近十年间, 治理面积20.4万平方公里, 流失面积却高达54.3万平方公里。再者, 相对发达国家的而言, 我国农产品质量、档次较低, 从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 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

6.2 结合现状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1) 对稀缺资源的利用要节约。当今资源短缺严峻形势下, 除了要运用技术及经济手段开发新资源, 从而代替原稀缺资源外, 还要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和有价有偿使用制度, 通过实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手段来达到有效节约并持续利用资源的最终目的。 (2) 大力推行发展高新生态农业。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选用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 并引进外来先进技术与自身区域性相结合, 实现资源节约目的, 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结合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的国情, 开发人力资源等社会优势, 提高我国科技与专业知识素质, 推动人的主观能动力以及创造积极性, 从而尽快促使我国转向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傅泽田, 刘雪, 郭宏宇.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 (02) .

[2]石玉林, 封志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4) .

[3]李彦, 贾曦, 孙明, 张英鹏, 高弼模.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2) .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篇2

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制度性对策

论述了有关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资源付费制、开发主体收益权上排他性、建立自然资源帐户和法典等八项制度性对策.

作 者:姜国忠 Jiang Guozhong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区划研究所刊 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年,卷(期):20(4)分类号:F32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 制度 对策

可持续农业中的植物病害管理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农业;植物病害管理;病害智能管理

中图分类号:S4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86-1

1 植物病害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1 植物病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植物病害一直是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水稻稻瘟病、水稻胡麻斑病、水稻病毒病、玉米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植物病害都造成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大量减产、人员饿死的现象。同时,像柑桔黄龙病、柑桔速衰病则造成大量柑桔树的大量死亡[1],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打破了食物链的稳定。植物病害的直接影响就是造成粮食减产,大量植物死亡,恶化了生态环境,而后果则是造成经济损失惨重,导致人们更加贫困。

1.2 植物病害管理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作用

可持续农业主要是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其主要特征就是支持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植物病害则打破了这种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植物病害管理将是维持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植物病害的管理要涉及社会、环境、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2 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病害管理

2.1 植物病害管理的理念

植物病害管理(Plant Disease Management)是实现不同生产要素有效利用与合理组合的管理活动。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受到病原物、寄主、介体和环境制约,而其管理需要有人来主导。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按照规律对病害进行最优化治理,是病害管理的目标。因此,植物病害管理的理念是“持续发展优先,预防为主,控制为辅”。

2.2全过程管理问题和对策

可持续农业从育种、生产到食用全过程都需要进行植物病害管理。其管理主要包括植物病害软管理和植物病害硬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

2.2.1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植物病害管理的重要手段。

(1)问题。育种时为防止虫害所用的农药污染了农田的土壤和水分,单一植物播种所造成的土壤某一营养元素的缺失,同时造成植物病害的传播和单一生长环境抵抗力的减弱。同时,在植物病害管理的过程中,病害的抗药性增强,新病害的不断出现,都显示病害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需要技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技术管理。技术管理主要有6个方面,分别是免疫技术的抗病育种、栽培控病和耕作改制免疫技术和防治技术的农药使用技术、农药研发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

①抗病育种,优先选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特别是许多病毒病,灵活运用抗、避、除、治四字原则、证明是有效的治理方法;②栽培控病。栽培耕作是预防病害的有效手段。例如通过肥水调控,确保水稻均衡生长,降低稻株体内可溶性氮和非可溶性氮的比例,使稻瘟得以大面积控制;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或水稻抗病基因多样性混栽套种,取得了大面积的控瘟增产效果[2];③耕作变更。通过耕作改制、轮耕等方法,切断病害循环,丰富土壤肥力,减少对土壤、水分和环境的污染,促进环境的生物多样化发展;④农药研发。化学农药或多或少的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新的高效、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农药的研发在植物病害管理的优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等新农药的研制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⑤农药使用技术。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机具等来不断完善农药使用技术确保用药者安全,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使用低量喷雾技术、静电喷雾技术、丸粒化施药技术、循环喷雾技术、药辊涂抹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加强研制节省农药、减少农药污染的施药机具,尤其是应加强对喷雾器喷头的研究提高农药使用效率的。

2.2.2 制度管理 管理技术的实施需要政策和制度进行保障。植物病害管理技术和政制度域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问题。我国投入大多集中于植保技术管理、技术创新,在植保新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上却进展缓慢。在出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进度慢、植保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备、农户和中介组织缺乏技术创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植物病害管理的优化。

(2)制度管理。物病害管理是一项需要农业生产者、农业企业(种子公司、农药公司)、政府部门(植保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部门)等行为主体密切配合的工作,植物病害管理的首要任务就必须改善与规范主体行为。

①改变管理模式。从现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模式向以植物生态系统群体健康为主导的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PM)的转变,使之更有利于环境生态的发展;②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针对农业保险和可持续植保成本高、效益低等特点,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③加强合作,确保可持续农业的全员参与形成政府扶持、企业参与、农户配合以及消费者监督的良好可持续农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技术+农业协会(专业协会)”模式,共同推动植物病害管理的发展;④营造植物病害管理的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和办黑板报、张贴海报等多种形式,采取县、乡、村经办人员分片包干、走村串户的形式,推行以农民田间培训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大力宣传可持续植保和农业保险知识,增强农户的农险和可持续植保意识。

4 结论

植物病害的管理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管理,需要系统管理、总体规划,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思考 篇4

1分析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提升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

水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中实施农业的水资源分析, 给水资源的利用提出明确的定位, 而且在水资源全面匮乏的今天, 农业又是水资源消耗大国,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淡水源, 淡水源的来源较为单一, 且具有一定的开采难度, 所以在实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中, 要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所以在水资源的开发中, 要考虑水源的周期性、利用多样性和有限性, 保证用于农业灌溉的水源健康性, 这样农业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才具有实际的价值。

(二) 全面的维护农业的发展

实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能够根据实际的水源利用情况进行维护,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较为短缺, 供给失衡, 农业用水浪费较为严重, 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的水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加上农业的灌溉设施老化, 给整个的农业生态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失衡影响, 因此在分析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环节中, 要进行对农业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加大投入设备和农业水源的管理政策、形成灌溉渠管理体制的全面落实, 形成整个农业生态价值观的全面有效循环, 因此农业的发展才具有科学的保障, 形成从软件到实际硬件的全方位多层次农业水源维护方式, 给水资源的全面开发提供有效地途径, 因此整个的农业生产才会被全面的维护。

2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一) 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相结合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重视了自然生态规律, 真正的能够维护公平、可持续、共同性和需求性四项原则, 因此在农业的水资源宝贵, 需要被可持续利用的环境下, 实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能够保护农业资源, 维护农业经济的发展, 并将水资源的利用形成可持续性的原则, 达到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具有储量有限、时空分配不均匀等自然特点, 宝贵有限的生态淡水对于农业的发展也是最关键的, 因此在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上要保证对农业的全面保障性利用, 从而减少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问题, 直接将水资源过渡给农业, 满足农业的需要才有其他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 分析水资源的特点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具有动态性和局部性的特点, 所以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环节上实施水资源和农业的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能够更大程度上反映水的利用价值, 农业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的, 而且在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上进行其发展规律的重视, 能给水源的分配和流动带来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 而且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商提供更加有效的保证, 将水资源在农业和经济建设之间上进行合理的分配, 从而正确的认识到社会经济、水资源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现水资源和各种经济建设需求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效局面, 也是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 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

农业对水资源的耗费量较大, 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要保持水资源的有效性、连续性和持久性, 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就要开战对于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使水资源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节约资源相互协调才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主要的管理方式就是:贯彻落实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落实节约用水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并开发科学技术进行对污水的处理, 将处理后的水源进行更多的农业灌溉利用, 改善原有的滥用灌溉方式, 同时还要制定水资源的发展利用战略和计划措施, 从政府做起, 推广保障农业水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体系, 形成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对水资源的分配, 形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发展, 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四) 实施区域调水措施

我国北方地区作为粮产基地, 却因为严重缺乏水资源而导致粮食减产, 甚至绝收, 所以开展南水北调工程也是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 在实施水源的建设工程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对灌溉区的农业实施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的建设, 利用农业水资源的政策进行对灌溉渠的用水管理, 并保障水源的灌溉补给及时, 所以在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实施的区域调水作为最有效的用水模式, 已经成为主要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同时在进行农业对水资源的利用过程后, 还可以将调集的水源进行更加系统的处理, 用于居民的日常生活, 所以水源的有效性才能全面的被保障。

(五) 进行农业水源的节流和开源

在农业的水源可持续发展要求中, 实施开源节流是针对水源的宝贵性可言的, 而且在农业水源的节流和开源工作中, 要向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滴灌技术看齐,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而且在滴灌技术中能够使水源直接的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 减少大面积喷灌作业中对水资源的消耗, 具体的开源就是进行水源的调配、海水淡化、污水处理, 但是节流措施是较为完善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 最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

(六) 实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保护

在农业实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中, 水资源的宝贵性被更深一步的体现出来, 而且在水资源的利用中更大程度上是要体现生态的保护, 减少对于水资源的破坏, 而且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中落实生态保护, 能够针对性的将介于用水、保护水资源进行落实, 将开源和节流并重, 厉行节约, 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各行业的经济发展相互一致的原则, 所以在实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中, 能够将实际的水资源进行切实的保护。

3实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主要意义

实施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分析, 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地水源利用模式, 根据水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水资源的调配, 而且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中, 才能保持农业经济的生产建设, 所以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的就是能够体现水资源的规划制度, 进行水资源的制度分配, 针对水资源的中长期供求均衡度进行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预案的设计和规划, 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开展, 从而形成有利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4结语

在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中, 要尊重农业的发展要求, 相对应调配水资源, 给农业的发展带来更有效的发展方式, 提升农业的经济建设能力, 从而才能带动其他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婷.不同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3.

[2]包晓斌.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 2011 (09) .

四川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篇5

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近年来,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部分地方在追求农作物高产量的同时, 未能科学合理地用水、用地、用肥、用药, 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 农产品品质下降, 环境污染加剧, 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分析评价研究四川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提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对促进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1.1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人地矛盾仍将十分尖锐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 四川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 加上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灾毁等因素的影响, 全省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659.28万hm2减少到2007年的591.22万hm2, 年均减少6.187万hm2;人均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0.080 hm2/人减少到2007年的0.067 hm2/人, 仅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7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四川与全国一样, 也必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 建设用地量的增加, 四川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已成必然[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地矛盾仍将十分尖锐。

1.2 农业水资源紧缺, 制约农业发展

四川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 人均占有量为3040m3, 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接近缺水上限[3]。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最多的是甘孜州, 为78872m3, 最少的是遂宁市, 为312 m3;全省约有50%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0%。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线的有眉山、达州、巴中、遂宁、南充、资阳、内江、广安、自贡、成都和德阳等23个城市。其中, 遂宁、南充、资阳3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600 m3, 是四川省严重缺水地区[4,5]。水资源不足, 严重制约了四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大多数工业行业和企业没有建立节水管理制度, 工业用水定额不完善, 取用水计量不健全, 不少企业的供用水设备“跑冒滴漏”现象较为严重。多数城镇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漏失率在10%以上, 高的达30%。根据全省土壤水资源的供水情况分析, 四川林草地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有余, 但耕地 (主要是旱耕地) 的水资源供给不足, 供需缺口达194亿m3。若考虑到水利设施的供水损失, 四川耕地与水资源的实际供需缺口应为250—350亿m3[6]。这一供需缺口较大, 水利设施建设在较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满足, 尤其是“5·12”大地震使四川水利工程损毁严重, 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 四川农业耕地水资源紧缺问题将会长期制约农业的发展。

1.3 水资源利用率低, 旱灾频率加大

近50年来, 四川省气候持续变暖, 川西高原气温变化呈增温趋势。四川盆地气温20世纪50—60年代偏暖, 90年代开始进入显著偏暖阶段[7]。2006年夏季四川省平均气温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的17.1℃, 比常年偏高1.1℃;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6.9℃, 比常年偏高0.9℃, 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位。近十年来, 全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已连续11年高于平均值[8]。与气温相反, 四川降水量却呈减少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川西高原北部、盆地西北部降水量急剧下降。1990—2007年, 全省平均降水量为920 mm,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950mm相比减少了30mm。

四川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 人均库容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 蓄引提水能力仅占水资源总量的10%, 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 骨干工程明显不足, 保障能力薄弱,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由于气候持续变暖, 降水量减少, 水资源利用率低, 四川旱灾频率显著加大。据统计资料, 四川省20世纪50年代3年一大旱, 60年代2年一大旱, 70年代有8年为大旱, 80年代则有9年是大旱, 90年代以后年年是大旱, 全省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5万hm2以上, 损失粮食100万t以上。 尤其是2006年, 四川省在出现较严重的春、夏旱之后, 又发生了特大的高温伏旱, 其中伏旱为八十年一遇, 川东地区为百年一遇。

1.4 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大, 面源污染严重

据统计资料, 四川现有秸秆资源总量 (干重) 约4056万t, N、P2O5、K2O含量分别为21.9万t、8.6万t、39.6万t, 养分总量为70.1万t, 相当于全省化肥年施用总量 (折纯量) 的32.7%。然而, 全省有2/3以上的秸秆被当作燃料、野外焚烧、弃置乱堆而浪费掉, 既造成极大的浪费, 又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2007年四川省化肥使用量为210万t (折纯, 下同) , 耕地平均施肥水平为533.85kg/hm2, 超过全国375kg/hm2的平均水平和国际安全施用上限254%。化肥利用率普遍较低, 氮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 大多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全省农药使用量6万t、地膜使用量8万t, 平均水平分别为13.95kg/hm2和19.65kg/hm2, 远远超过全国7.5kg/hm2和5.85kg/hm2的平均水平, 仅略低于山东省而居全国第二位。近年来, 四川激素类农药使用量增加较快, 年使用量已超过150t[9]。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 导致面源污染较为严重。

1.5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原始森林的大量消失, 草地退化沙化, 大气、水域、土壤遭受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再加上人们无节制的滥捕乱杀, 导致珍惜物种逐渐减少, 全省有5%的生物种类绝灭, 有10%—20%的生物种类面临濒危境地[10],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2.1 节约集约用地, 确保粮食安全

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将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在发展规划中、落实在具体项目上, 加强对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工作的管理, 从严处置闲置土地;要从节地角度提高用地门槛, 优先考虑那些占地规模小、土地利用率高、投资回报快且利润丰厚的项目, 使土地使用者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优先选择, 自觉自愿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尽可能用更少的土地获得更多的收益;要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落实和完善省级政府目标责任制, 坚持责、权、利一致, 提高耕地占用成本, 严格土地调控和监管, 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四川现有耕地中需要进行改造和治理的面积较大, 在充分发挥光、热、水、土资源优势条件下, 耕地生产率提高的潜力较大。通过改田改土、科技应用推广、水利配套、耕作制度改革等措施, 可较大幅度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因此,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 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 抓好国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 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及其产出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

2.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防治水资源污染

应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四川省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突出抓好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污水处理、中水利用工作, 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管理体系应由以需定供、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向以供定需、更加注重经济调节转变。应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水价调节机制, 加强水资源配置的经济调节;要切实防治水资源污染, 经济结构体系要由高耗水、高污染向低耗水、低污染转变;加快淘汰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限制不符合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项目上马;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3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 增加耕地面积

尖锐的人地矛盾、贫乏的耕地后备资源, 决定了土地整理是四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的核心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生态环境, 其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地管理法》界定土地整理的内涵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因此, 不同区域的土地整理应有不同的侧重, 土地整理应从单一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目标方向发展, 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入手, 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和效益, 达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的。

四川土地整理任务重, 补充耕地比重大, 省域内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川西南山地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各区域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迥异, 土地整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为背景,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问题, 选择综合效益最佳的土地整理模式, 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 确保粮食安全, 土地整理复垦应从重点工程入手, 切实抓好成都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工程、川南喀斯特地貌农地和炼磺污染地整理重点工程、攀西地区土地复垦开发重点工程、嘉陵江流域河滩地开发重点工程[11]。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以后, 尤其应抓好灾后土地整理复垦规划,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工作, 重点做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修复和建设。

2.4 狠抓农田水利建设,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四川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8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生态工程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应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搞好小微型水利工程, 增强防洪抗旱能力。应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植树种草, 加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改造,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全省范围内, 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上游等森林植被较好的重点预防保护区, 要以保护自然植被为主, 防止乱砍滥伐, 同时作好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区的治理;对嘉陵江、沱江以及岷江下游、金沙江下游等重点治理区要以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 同时作好保护工作。此外, 要加快退化草地治理建设[12], 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 进一步完善“人草畜三配套”建设, 加强若尔盖湿地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岷江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 扩大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面积比例, 加强草地资源管理, 逐步提高草地植被覆盖率。

2.5 加强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建设, 提高防御能力

要加强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建设。由气象部门牵头, 统筹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地震、国土资源、卫生等部门的观测站网资源, 开展综合观测, 实现观测资料多部门共享。同时, 要加强对气候变化情况的研究, 科学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建立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指标体系, 为农业、水资源等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此外, 应多部门联动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重点加强农、林、牧、渔业防灾抗灾体系建设, 提高适应气候变化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重点水库防汛和抗旱应急水源重点工程建设, 开展中

小河流、中小水库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加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开展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风险隐患综合调查评估, 制订防灾减灾措施和方案。

2.6 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和标准化体系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篇6

内蒙古是我国最严重的缺水省区之一。全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2.3%,而水资源总量仅为545.95亿m3,占全国水资源量的2.1%。在总量短缺的情况下,时空分布又很不平衡。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两个盟市国土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6%,水资源量占全区的67%,通辽以西的十个盟市国土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4%,水资源量只占全区的33%。由西向东150-450mm的降水量分布,70% 以上集中在7-9三个月份,其余时间降水甚少。降水总量不足加上时空分布不平衡,使得原本就短缺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捉襟见肘,尤其是在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作为用水大户(占水资源利用约75%)的农业,如何合理配置水资源,通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一、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自治区现有耕地1.0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4.4亩,是全国平均数的3.2倍;全区有效灌溉面积4541万亩,仅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2.44%,耕地亩均水量544.7m3/ 年,低于全国亩均水量的1/4。从近5年全区用水情况看,全区总用水量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从2009年的181.2亿m3增加到2013年的183.2m3,增幅1.1%。而农业用水量逐年降低,从2009年的143.9亿m3下降到2013年的133.5亿m3,5年期间农业用水量减少10.4亿m3。农业用 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逐年减少,从2009年的79.4% 减少到2013年的72.9%。虽然用水比例减少,但全区粮食生产到2014年实现了“十一连丰”,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十位,农牧业已达到年产550亿斤粮食、1.2亿头只牲畜、110万吨肉、950万吨奶的生产能力,每年调出粮食200亿斤以上,是国家13个重要粮食主产省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好的支农惠农政策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在水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支撑农业发展的同时,由于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不善,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水资源利用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农业需水量与实际供给量矛盾突出

从1988年开始,农业用水量开始超过全区用水量的一半,约占55%。从2000年开始,我区农业用水所占比重超过75%,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七个农业用水比重超过75% 的大省(自治区)中排位靠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及生活用水需求量逐年增加,污水排放量也日渐增长,在不同程度导致农业用水进一步被挤占,加剧了农业水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与解决的难度。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区域农业灌溉基本上采用漫灌的传统方法,节水设施不足,灌溉工程不配套,大部分灌溉渠道无防渗措施,水量损失严重,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相对比较低,只有0.446。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造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地下水超采情况严重

多年以来,一些地区过度发展大型喷灌机,以大量开采深层承压水为主,局部形成了地下水超采区,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如阴山北麓发展的喷灌圈,地下水位由开采之初的40-50米,这几年下降到100多米,有的地方水位达到200米;通辽市的科左中旗地下水水位也由过去的40-50米,下降到现在的100米以下,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地下水开采“大漏斗”。如果不控制对地下水的开采,势必会造成漏斗水位的持续下降,含水层将面临疏干的危险。同时,长时间过度开采,会引起地面沉降,导致地震、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环境地质灾害。

(四)农业水资源管理落后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开采布局和调蓄,区域水资源开采布局不合理,开采程度不平衡,使得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造成有些地区严重超采,而有些地区则尚未合理开发。同时,由于缺乏对农药、化肥施用的合理配套技术,现有的地表施肥施药技术构成了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施肥可引起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埂酸化等。目前,深层水质已有恶化趋势,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水质污染不断加大、加重。农业水资源管理亟待加强、改进、完善。

三、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针对农业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以保障水资源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在整个农业区要强化高效利用天上水,严格控制开发地下水,节约利用地表水的水资源保护利用措施,最大化地发挥水资源对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支撑功能。通过选择节水型作物,节水型品种的选育应用,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节水型耕作制度等,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且逐减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效利用天上水

内蒙古70% 以上的耕地分布于干旱、半干旱的山丘区和黄土沟壑区,属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在这些地区建设等高田、草业带、生态沟等农业配套工程,推广集雨节灌、保护性耕作、草田轮作等耕作制度,可以提高有限雨水利用效率,改善坡梁旱地生态环境,控制坡梁旱地水土流失,提高坡梁旱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稳定解决干旱缺水山丘农牧区饮水困难,促进山丘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开发地下水

1. 兴修农田水利,充分利用可灌溉水源。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水利的投入,在我区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滦河流域、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项目,解决好已有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和工程效益低的问题;加快灌溉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提高工程的防渗防漏和防洪防旱的能力。结合安全饮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大力推行集中统一供水,统筹实施雨污分流,增强区域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 严格控制开发地下水。要对全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详查和评价,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平衡的规律开采利用,杜绝严重超采,禁采承压水。在农业生产中,采地下水必须按照渠系要配套、开采要适量、灌溉要定额的原则。

3. 积极发展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已经成为自治区高效用水的成果经验,应进一步加大喷灌、滴灌、微灌、定额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科技创新和普及推广力度。加强绿色农畜产品基地节水设施、节水灌溉工程、牧区灌溉饲草地和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引黄灌区滴灌节水等工程建设与支撑技术创新。根据10个全国节水重点旗县的经验,节水灌溉可以有效提高灌水利用率40% 以上,是合理利用地下、地表水的先进技术,应采取政府投资、银行借贷、用户自筹和集体资助等多种途径,逐步扩大节水灌溉的面积。

(三)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内蒙古东西跨度大,生态类型多样化,水资源地域分布很不均衡,因此不同区域要根据实际的水资源条件,通过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来促进地区农牧业产业布局调整,逐步建立以水定农牧业经济规模、定农牧民人口上限、定农牧业产业方向的约束机制,这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出路。农业用水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规律和特征以及当地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情况,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逐步减少与雨热不同期的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雨热同季的作物种植。近些年来,全区小麦种植面积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自然选择尤其是水资源约束的结果。在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的大面积培植,不断扩大节水型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尽量减少耗水量大及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大力开发和推广生物节水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单纯考虑利用增加灌水量来提高作物产量的做法越来越受限制,而且不可持续。因此要充分考虑如何一方面提高农业水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作物水分转化生产率,来提高产量。过去育种往往重视作物抗旱性的提高,而忽略了高水分生产率作物的选育。以后要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和开发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 , 重点开展抗旱、高产、高质、高水分生产率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扩大生物性节水品种运用,从而加大节水作物种植面积,尽可能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用量,提高水分利用系数,在同等水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实现有限水资源的集中高效利用。

(五)大力发展节水农艺技术

农艺节水措施主要指通过覆盖保墒、耕作节水、水肥一体化等作业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生产潜力。一是推广覆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地温,保墒提墒。地膜覆盖一般可提高降水保蓄率20%-24%,农田冬闲期秸秆覆盖可减少土壤蒸发48%。二是改良耕作方法,合理的土壤耕作可以调节土壤物理性状、提高蓄水保墒能力10% 以上。三是积极推行“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节水施肥技术,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直接将水、肥及土壤用药直接送达作物的有效根部,利于作物吸收,由“浇地”改为“浇庄稼”,由“土壤施肥”改为“作物施肥”。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灌溉水深层渗透,降低土壤蒸发率,防止了地表水土流失,提升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同时防止了不合理施肥下,肥料淋溶、硝化等对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富营养化的影响。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水资源瓶颈问题,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六)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

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是我区长期面对的基本区情,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各个用水环节的有效管理,高效落实工、农业及城市用水体制改革。

1. 开展科学的农业水资源论证,确立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制定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抗旱要求相适应的农业水资源配置方案,坚持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为根本目标,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归水等多种水源的合理配置。

2. 尽快建立有水可用、用水必管、浪费惩罚、节约奖励、高效用水的系统管理制度,保障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重视田间水管理和农民的参与,加强灌区用水的信息管理,实现计划用水,合理调配水量,推行用水计量和节水激励制度,利用经济杠杆调节,促进灌溉管理向自动化发展。

4. 建立水权制度,将节水灌溉方式和农业其他措施相结合,建设节水型现代化农业。

(七)科学布局粮食主产区

从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历史演进看,我国历史上长达几千年“南粮北运”的格局是符合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的,南方的光、热、水、气资源更宜于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南方经济高速发展,南方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农田水利建设比北方明显减缓,导致粮食增产在全国的贡献率大幅度减少。随着南方粮食增产速度的减缓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逆向组合,导致了南方粮食总量不足,供求失衡,粮食流向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即粮食增长的主要区域转移到北方,这种格局的急剧变化,使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地域组合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缺水干旱问题更加严重,水资源匮乏问题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未来粮食生产总量配置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的区域性转移,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明显改善,那么在北方地区不断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调出量,就意味着把原本就稀缺的北方水资源调到了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从这个意义讲,“北粮南运”实质上是“北水南运”。这样的格局势必难以为继。因此,研究利用南方丰富的水资源,重振南方粮食生产,提高南方粮食自给能力,减轻北方农业用水压力,是我国区域水土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之一。

此外,国家要依据资源秉赋差异,对于高耗水农产品,要研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长远规划安排。提倡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进口本地没有足够水资源生产的粮食产品,通过贸易的形式缓解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矛盾。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篇7

1 甘肃农业水资源现状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黄土高原, 年均降水302mm, 年降水量区域分配不均衡, 年际变化幅度较大, 受水汽来路和地势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降水量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六盘山—陇山区、陇南山地、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区为丰水区, 年平均降水量在800~600mm之间;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兰州以北地区为贫水区, 年平均降水量在600~180mm之间;以祁连山麓为界的河西走廊、北山山地及其他荒漠地区为干涸区,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80mm。贫水区和干涸区,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以上。水资源总量不足, 人为破坏严重, 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单位耕地面积占有量都很小。

以最具代表性的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为例, 民勤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灌区, 是由石羊河下游的地面水和潜水长期发育形成的我国荒漠区典型的沙漠绿洲, 隶属甘肃省武威市, 其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数千年来, 民勤绿洲一直成为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一个重要绿色屏障, 在西北地理变化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20年间, 由于石羊河上游的垦区拦蓄引水, 气候趋于干旱, 绿洲已由过去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 水干风起, 沙逼人退, 水源变得稀少并严重锐减。从现状农业供需水资源结构看, 民勤县每年净超采地下水的总量为4.288亿m3。而民勤县又是农业经济占支柱, 该县用水结构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以农业和农村为主, 接近90%;二是农业用水又以小麦、玉米和蔬菜生产为主, 占整个农业生产用水的59.18%, 其他特色作物只占40.92%;三是农业用水方式以漫灌为主, 而在一般情况下, 漫灌用水量是喷灌的3倍、是滴灌的10倍。所以, 科学技术革新和制度建设完善变革民勤农业和农村用水方式是解决民勤乃至全省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制约甘肃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瓶颈

2.1 水资源总量不足

1993年国际人口行动提出的报告认为, 区域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700m3时将出现用水紧张现象, 少于1000m3时将面临缺水紧张现象, 少于500m3则严重缺水。甘肃省是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组合极不平衡的地区, 全省每年都有100~133.4万hm2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旱。人均水资源量为1150m3, 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8, 全国人均水平的1/2, 是新疆人均水资源量的1/6, 平均耕地水资源量只有5 670m3/hm2, 约为全国平均耕地水资源量的1/4, 其中黄河流域水资源量最少, 人均占有量只有750m3, 耕地平均水资源量仅为3 660m3/hm2。仍以民勤县为例, 民勤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13mm, 而蒸发量却高达2 646mm, 为降水量的24倍;平均入境水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5.42亿m3降至近年的0.6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20m3, 为全国水平的1/5, 全省的1/3, 为世界水平的1/8。由此可以看出, 水资源总量不足, 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用水量的需求, 是甘肃省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农业用水的法规制度尚不健全

目前, 甘肃省实施的《水法》、《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对规范农业用水和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是适应各区域和各流域特点的农业用水制度还不完善, 导致了水资源的利用不规范、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适应各区域具体经济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农业用水的收费制度不完善、针对不同地区农业需求量的不同而进行的农业用水分配不合理、水权责任不明晰、节水措施不具体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3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全省多年来由于过度的垦殖和滥砍乱伐, 使植物所具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变弱, 地表侵蚀比较严重。时至今日, 民勤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荒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94.51%, 同时它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 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民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水源流失, 荒漠化趋重, 沙尘暴肆虐……

2.4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民勤的水资源为严重的稀缺资源, 但是大部分从事工农业的为农民阶层, 他们有局限性:前瞻性较差、趋利性较强等决定他们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更是不愿使用短期成本较高的先进的用水设施或用水方式。例如:民勤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但是用水方式基本上采用的是落后人工开挖泥土水渠, 使得将近20﹪的水源严重渗漏。

3 甘肃水资源危机成因分析

3.1 外在原因

3.1.1 地理原因

甘肃东接陕西, 南邻四川, 西连青海、新疆, 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狭长, 东西长1655km, 南北宽530km, 太平洋湿润水汽难以抵达, 降水量呈层级递减趋势。

3.1.2 生产结构的变化

生产结构的变化, 这是历史的趋势, 也是历史的需要, 更是历史的进步, 但是矛盾具有普遍性, 每一件事情或事物都有它值得商榷的部分, 没有人可以否定生产结构变化的历史功绩, 但是这种历史的进步客观上破坏了那种最原始, 却又是最科学的资源使用方式, 这也是甘肃水资源、水环境被破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1.3 世界水环境变化趋势

世界水环境变化明显: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水污染严重, 气候变化异常且不稳定, 自然灾害严重, 这些都是世界气候变化、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生活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下, 世界水环境变化趋势的表现。

3.1.4 时代背景的影响

改革开放20年是甘肃发展最快、最繁荣的时期, 同时也是甘肃生态、水资源破坏最严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全国上下一条心, 经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 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忽视了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和预测, 在这个时期不光是甘肃, 全国很多地方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指导方面不够科学合理, 甘肃水资源锐减、水生态破坏和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是有莫大关系的。

3.2 内在原因

3.2.1 科技原因

1) 节水科技水平落后, 从业人员科技素养偏低。

甘肃省主要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 工农业整体节水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 节水科技转化成果率也低, 工农业节水科技水平落后, 导致生产生活中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2) 科技创新能力弱, 科研投入不足。

全省科技研究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以技术引进、跟踪模仿为主向, 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从科技资源配置来看, 科研与市场还没有完全实现有效结合, 政府计划在科研安排上仍然占主导地位。许多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与生产结合不紧, 研究成果多数仅限于实验室条件下。

3.2.2 制度原因

1) 产业政策不合理。

科技进步使产业部门发生变化, 并形成新的产业组合, 一方面促使一大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型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地质环境, 破坏了浅、中、深层地下水原来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造成地下含水层疏干、地表水系断流、水质污染等水环境问题。

2) 土地政策制约农业水利科技的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经济制度安排下, 农户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观经济主体, 有限理性、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一定程度的机会主义倾向自然成为其最基本的特征, 因此, 从本质上不可能带来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另外, 当前土地政策方面:一是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稳定;二是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缺陷, 这都是制约农业水利科技推广的瓶颈。

3) 资源管理体制滞后。

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水资源制度中的核心制度。甘肃省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在流域管理上“条块分割”, 水资源所有权主体唯一、而水资源使用权主体多元造成了水资源管理权、责、利界定的复杂性;二是在功能管理上“部门分割” 致使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科学规划难、同步建设难、统一调度难、管理协调难。

4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分析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与水资源系统相关的各要素相互关系之间找出最佳契合点, 以综合的方法加以解决。甘肃省水资源现状供给由于受到水资源数量、时空、环境容量等因素的制约, 决定了甘肃的经济发展不能走高耗水、粗放经营的发展道路, 而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走低耗水、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4.1 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是立足点

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节水技术的变革主要解决供水能力的问题, 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在甘肃省这个水资源相对贫乏地区, 利用科技进步提高工农业节水技术水平是解决当前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 节水技术的充分运用也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包括:土地集约化制度建设、水权制度建设、科技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建设, 实现流域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

4.2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非传统水源

在全省传统水资源可用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运用现代科技开辟非传统水源,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水资源的不足。

4.3 修坝建库开发新水源

水资源总体上虽然呈衰减趋势, 但部分山区河流还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应着眼于运用现代坝工技术, 开发境内水资源。

4.4 建立全省农业科技节水体系

现阶段农业仍是甘肃第一用水大户, 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应成为甘肃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 一是通过雨水积蓄工程、渠道防渗工程、低压管道工程、微喷滴灌工程四个方面来构建农业工程节水体系;二是农艺节水, 是指通过农田土壤调控技术和作物生理调控技术节约用水, 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三是生物节水, 推广抗旱品种, 改变原有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方式, 达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节水目的;四是加强科技管理, 实施精确农业灌溉。应在全省大型灌区、节水示范园区、水库等地方尽快建立完善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等。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系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水情及水库、河流、渠道的水位、流量以及抽水水泵运行情况等技术参数, 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和计算机处理, 实现科学配水。

5 结语

总之, 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系统, 涉及到人类社会科技、环境等各个方面。因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综合考虑与水资源有关的诸系统的影响因素, 特别是科技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从系统藕合点选出最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参考文献

[1]姜文来, 唐曲, 雷波, 等.水资源管理学导论[C].民勤盆地生态用水量评价研究, 2005.

[2]联合国报告称:世界淡水资源匾乏[N].中国水利报, 2002-10-21 (4) .

[3]钱正英, 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4]宋晓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1) .

[5]齐卫芳.河北省水资源开源节流潜力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2 (2) .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篇8

宁波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地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繁多,又有罕见的深水良港优势和开放的港口工业城市依托,发展农业生产具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但是,宁波市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在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适应宁波市经济高速与健康发展的需要,必须合理地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利用之路。

1 农业自然资源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1.1 过渡性的自然地带

宁波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的北缘,在气候上又具有北亚热带的热量条件,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就农作物而言,既可栽培水稻与棉花等喜温作物,又能种植喜凉的大小麦与油菜等作物;就林木而言,既适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和暖性针叶树生长发育,又能容纳一些落叶树种。这一过渡性自然地带为跨带引种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地区既能生长柑橘、杨梅和茶等典型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又能栽种桃、李和葡萄等落叶果树;既能放养殖青、草、鲢等传统鱼类,又可以从外地引进鳊鱼和日本鲫鱼等。

1.2 广泛而深入的海陆交互作用

宁波市北有杭州湾,南有三门湾,中部自东北沿海向西南深入象山港,海陆影响强烈,水体调节作用明显,使得宁波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较多的海洋性特点。宁波市最热月份(7月)均温为27.5~28.2℃ ,比浙江省同纬度的内陆地区要低2~3℃;最冷月(1月)的均温为3.9~4.9℃,反比内陆地区要高1~2℃。因此,从气温的季节变化看,具有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气候特征,这为喜温农作物及经济林木的安全越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3 “山”字形的结构

宁波市“山”字形的总体地形格局中的“两山”(四明山和天台山)、“三江”(姚江、奉化江和甬江)、“一港两湾”(象山港,杭州湾和三门湾)的组合,形成了北部平原、东南港湾丘陵和西部山地3个地貌单元,以及广大的深入内陆的近海海域。北部平原地区因濒临杭州湾,受水体调节作用,春季回温和秋季降温都比较缓和,气候温暖湿润,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68 160J/cm2,是浙江省高值区之一。光能条件基本能满足三季粮食作物的需要。东南港湾地区由于西北两面有丘陵山地阻挡,东南受海洋水体的影响,热量条件优越,不仅能满足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的需要,而且为柑橘等喜温性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西部山区气温比平原地区要低,但降水较丰富,受山体的影响,垂直差异较大,使山区的农作物和林种布局具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2 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1 土地类型齐全,质量较好,后备资源充足

宁波市是一个陆海结合的区域,山、水、田、地、涂、海资源齐全,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有利条件。宁波市耕作土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该地区的水稻土以脱潜潴育型水稻土亚类为主,土层深厚,质地偏粘,有机质含量在4%~6%左右,富氮和磷,少钾,地下水位较高,保肥供肥性能较好,加上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所以自然生产力较高,中产田与高产田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地处滨海,尤其是位于杭州湾与长江水道南岸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利于海涂的泥沙淤积,海岸线逐年向海推进,陆域面积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全市海岸线至零米线的海涂有9.609×104hm2,适宜于围垦和养殖。另外,沿海岛屿较多,500m2以上岛屿有531个,海岛土地总面积为2.207 9×107hm2。其中,陆域面积为1.693 8×107hm2,岛陆未利用土地4.331 0×106hm2。除去34.71%的裸岩砾地、裸土地、沙地及田坎外,其余占65.29%的未利用地可开发农林牧业[1]。因此宁波市后备资源充足。

2.2 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但灾害频繁

宁波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地处东海之滨,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6.1~16.5℃,≥10℃积温为5 080℃,80%保证率为4 950℃。年平均无霜期235d。年平均日照时数1 900~2 100h,最多月(8月)日照时数为264.8h,最少月2月为118.5h,年日照百分率为43%~48%。年平均太阳辐射为457 710J/cm2,冬季的12月和1月最少,分别为24 244J/cm2和24 662J/cm2;夏季的7月和8月最多,分别为59 356J/cm2和58 938J/cm2。年降水量为1 200~1 800mm,降水时数为140~180d,多数地方水分的收入大于或等于支出,干湿指数小于1.0,属湿润丰水区域[2]。光热水季节配合基本协调,形成“雨热同步”的气候特征。在4~9月的主要农事活动季节,差不多集中全年2/3以上的水热资源和3/5左右的光能。但是,因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的影响,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剧烈,致使气候要素尤其是降水历年变化激剧,由此带来影响程度不同的灾害性天气。从全市范围看,台风、暴雨、洪涝、高低温、干旱、连阴雨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局部性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也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

宁波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534.6mm,年径流深为788.5mm,年径流量为24.58亿m3。按降水量划分为湿润带,按径流量划分属多水带。但由于人口稠密和耕地多,故人均占有量为1 327m3,公顷均占有量为24 570m3,占有量并不丰富,人均为浙江省的55%,全国的50%;公顷均为浙江省的48.5%,全国的91%。

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和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水年有连续或交替发生现象。降雨主要受梅雨和台风的控制,年内多集中在4~9月,这6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9.93%。径流年内分配因受降雨影响,其变化规律与降雨基本相似,4~9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71.88%。这种水资源时间分布上的不均,给宁波市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困难。

全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中部及东北滨海地区小,西南东南山区大,山丘区向平原区递减。宁波市3个等值线在1 800mm以上的降水高值区都分布在水利区划分区线的西部和西南部边缘,而耕地和工业的发展主要在中部平原及东北部滨海地区,此地区一般只有1 400mm左右。这种水资源西丰、东贫和用水量东高西低的布局,给水资源的调配增加了难度。

2.4物种资源种类不少,森林覆盖率高,单位林地蓄积量低

宁波市气候温暖湿润、山水地海俱全、生物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自然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经济开发早,原始植被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据初步调查,本市高等植物共有215科、660属、1 350余种,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7种,三类保护的有浙江楠等4种。宁波野生动物种类多,昆虫主要有21目、122科;两栖类7科、18种;爬行类12科、52种;鸟类100多种,兽类80多种,海淡水渔业资源生物447种。东海442种鱼类在宁波市渔获物中大多出现过:甲壳类70余种,贝类90余种。宁波市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黑鹿等2种,二类保护的有天鹅等11种,各特珍品(如凫溪香鱼)被列为雁荡“五珍”之一,奉化毛蚶被列为历代王朝的贡品。宁波林业用地为439 000hm2,有林地398 970hm2,林业用地利用率较高,森林覆盖率已达48.9%,为全国森林覆盖率13.9%的3倍多。目前,宁波市森林总蓄积量达8.647×106m3,但单位林地蓄积量仍偏低,仅有32.1m3/hm2,与全国平均(79.18m3/hm2)相比,差距较大。

3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土地利用率不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宁波市土地利用率不高,主表现为直接用于第一性生产的土地所占比重不大。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宁波市直接用于生产的土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为71.8%,非生产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8.2%,比重过大。随着工业、交通、文化教育和旅游等事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一度失控的农村建房热的掀起,使宁波市耕地面积数量逐年减少,人均占有地面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建国以来,宁波市和全国一样,耕地面积总的来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已由1949年的266 573hm2减少到了2004年的211 044.6hm2,平均年递减0.38%。同期,宁波市人口却持续增长,由1949年的252.05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552.69万人。因此,宁波市的人均耕地也由1949年的0.106hm2下降到2004年的0.038hm2,平均年递减1.16%,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3]。

3.2双季稻的种植制度限制了夏季光、热、水资源的利用率

宁波市光、热、水资源与北亚热带地区相比,较为丰富,但与中亚热带地区相比却是不足的。其光热水资源能基本满足“双三”制作物的要求,但三熟制热量资源偏紧。据分析,“麦-连作水稻”三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全生育期)需≥0℃年积温5 800~6 200℃,而宁波市除象山为6 100~6 300℃外,其它广大平原和山区均在5 800℃左右,海拔高的丘陵与山地还在此值以下;从“双季稻”热量需要看,需80%保证率的≥10℃年积温5 000℃,宁波市种植“双季稻”的大部分地区皆在4 950℃左右,仅象山港两岸及其以南的滨海地带超过5 000℃;再从季节分配上看,7~8月宁波进入伏旱期,降水较少,晚稻可能因严重缺水而不能及时移栽,推迟农事季节,影响产量,而此期却是宁波市各地光热最为丰富的时期,可早稻已经收割,晚稻远未到灌浆时期,宝贵的光热资源便白白浪费。

3.3 资源质量下降,退化严重

据调查,宁波市现有中低产耕地约1.3×105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8%。其中,低产耕地为5×104hm2,主要分布在宁波市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谷地、丘陵山地的坡耕地(占56%);其次为中部水网平原的低洼涝耕地(占26%),北部及东南部滨海平原的盐碱与干旱耕地占18.8%。就林地而言,多疏林幼林,中成熟林较少。从草场资源看,草场质量也较低,缺少一级草场,草场质量平均仅为三级。海洋鱼类资源退化严重。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黄鱼资源衰退,形不成汛期。近年来,带鱼和乌贼资源明显下降。

3.4 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灌溉用水效率低

受耕作传统的影响,宁波市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且田间工程不配套,相当部分农田灌溉方式粗放,大水串灌或漫灌,山丘区和自流灌溉区渠系利用系数低,有的灌区仅有0.5左右,而灌溉定额较高。目前,宁波市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在10.5亿~13.5亿m3之间,占总用水量的51%~58%,是最大的用水部门。另外,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经计算,目前宁波市水稻的耗水系数约为0.7m3/kg,与世界先进水平(0.225 m3/kg)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与非洲(0.684 m3/kg)相当。宁波市总耗水量为1.075 ×109m3,其中农田灌溉水量达为7.90×108m3,耗水率为77%。同时,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为有效灌溉面积的33%,灌溉用水效率约为43%,灌溉用水浪费严重[4]。宁波市农业用水多,利用河网供水需要水泵扬水灌溉,灌溉水的无效利用不仅加剧了干旱季节的缺水矛盾,而且浪费能源与劳力,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

3.5 农业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宁波市的水土流失面积为982.69km2,占总面积的10.49%。其中,轻度流失面积为597.3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0.79%;中度流失面积为320.64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2.63%;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64.71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58%。耕地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陡坡垦植的坡耕地。由于工业用水的剧增,农业灌溉水源由水库逐步转向河网,但平原河网水质现状却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严重,水质达标率仅为34.6%。河网水体的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大水漫滩的灌溉方式、畜禽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污水排放等原因,导致水体恶化。宁波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对农业环境重点污染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和监测显示:水田中镉超标11.9%,铜与锌各超标2.08%,而旱地中镉与铜各超标8.0%,铬超标4.0%;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的污染程度则是旱地中滴滴涕残留明显高于六六六。果园与菜园滴滴涕超标分别达25.0%和23.1%[5]。由此可见,宁波市农业生态环境已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区域较为严重,质量状况令人堪忧。

4 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4.1以节地农业为导向,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耕地数量

节地农业就是节约使用耕地,立足于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和“内涵”开发,发展高产、优质和高效农业,用尽可能少的耕地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产品,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6]。在发展节地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还必须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这就要求采取最严厉的措施管理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依托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以开垦荒地、开发滩涂和开展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全方位和多渠道吸纳资金,开荒造地,围垦造地,深入进行土地整理,增加新增耕地面积,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4.2调整农业结构,适当缩小双季稻面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生产

宁波市的农业结构中以种植业占绝大比重,林业比重较小,而种植业中以粮食作物为主。宁波市绝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并不适合种植双季稻,而且种植双季稻制度限制了光、热、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要适当缩小双季稻面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一些经济林木生产。一般而言, 在海拔300m以下的坡地和盆谷地,气候温湿,除种一季水稻外,还可选择移栽培柑桔、杨梅、梨、猕猴桃、蚕桑、药材和花卉等多种经济作物;海拔300m以上地段,气候凉湿,热量条件差,易种植一些常绿和落叶树木,尤其是杉、松、竹等。近年来,宁波市涌现了长河创汇蔬菜、北仑花卉产业和象山港网箱养殖等许多成功的典型。各地政府要加大这些成功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种粮大户解决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农业结构的调整。

4.3 发展节水农业,减轻城市用水负担

宁波市年均降水量为1 520.9mm,水资源总量为70.36亿m3,属丰水地区。但由于宁波市降水分布不均,人口较少的山区降水较多,而人口密度大和工业化程度高的市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945 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9%、全国人均水量的41%、浙江省人均水量的44%左右,而且雨季相对集中,年蓄水能力低(11亿m3)。宁波市虽有“江南水乡”之称,但从1997年开始已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所以发展节水农业是21世纪宁波市从根本上摆脱水危机和确保作物安全的必然选择。从余姚等地的节水经验可知,采用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比常规灌溉节水10%~30%,节水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各项农业节水措施的实施,宁波市2000 年的灌溉水量比1990 年节约3 184 亿m3,其中节约水资源1 126 亿m3,节水率达1 213 % ,同时节电1.008×107 kW·h[7]。

4.4 加强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新历史时期,资源保护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要切实采取有力的法律和行政手段,认真保护好各类紧缺资源,控制城市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进入农业环境;必须加强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强化宏观管理和调控,防止未经净化处理的有毒、有害废水直接排入农用水体或者农田而造成危害;控制乡镇工业污染源,合理调整乡镇工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工业小区使企业布局适当集中,以便集中加强管理和建设“三废”的处理设施;控制农业自身污染源,提倡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及时清除农田中的农膜残留物,农村垃圾要堆放和做必要的净化处理,防止污染土壤和水体[8];此外,还要通过生态林带的建设、工厂化农业的发展以及有机农业的扩大等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4.5建立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和资金保护体系

首先,开发农业资源高效持续利用的新技术体系,推动农业技术革命,实现农业各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新世纪农业科技的主攻方向[9]。

其次,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国家政策银行、国家商业银行或专业投资公司应对资源产业开展的多种经营活动给予政策优惠,使其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4.6 强化农业自然资源产业管理

农业自然资源产业是指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累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事业[10]。改革开放以来,与农业资源利用相关的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土地改良、水土保持、林木抚育等资源保护和更新有关的经济行为严重滞后。为实现对土壤、水、气候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利用,促进资源不断再生和良性循环,实现农业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必须使之成为专门化的产业部门,这就需要强化农业资源的产业管理。应增强资源综合管理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用综合管理体制代替目前为数过多的各门类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协调的管理体制。

4.7 齐全制度性的保证措施,依法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和持续利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它不仅保护了农业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整个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了自然界丰富的资源[11,12]。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超规定占用、圈占闲置或损毁等现象仍屡屡出现。因此,在推动农业自然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在注重技术性措施的同时,还要关注不可缺少的制度性保证措施。只有将农业自然资源管理逐渐从“人治”转变到“法治”的轨道上来,才有可能确保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宁波市海洋开发办公室.宁波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2]宁波国土资源编委会.宁波国土资源[M].北京:计划出版社,1992.

[3]童亿勤.宁波市耕地动态及其驱动力的初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19(4):549-554.

[4]韩振中,杨军,王留运.宁波市农业节水区划与分区节水技术对策[J].节水灌溉,2003(6):39-41.

[5]赵玲,马永军,董爱平.宁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4):15-17.

[6]奕永庆,朱晓丽.宁波市农业节水现状及前景[J].浙江水利科技,2002(5):43-44.

[7]罗其友.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J].经济地理,1996,16(4):16.

[8]胡涛.陈同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9]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区划开发技术对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10]黄文秀.农业自然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1]徐苗铨.依法管理农业自然资源,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21(1):16-18.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篇9

1.1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

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经济中的一种体现,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农业现有的技术、设备、生产方式等进行改革,使农业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在保护农村生态资源不受损害的情况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使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还能够满足后代在这方面需求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1.2 可持续农业的特点

1.2.1 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

农业是人们的衣食来源,可持续农业则是要求农业的生产效率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量,生产能力要不断提高,从而使农业产出量不断提升,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1.2.2 社会方面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农业在社会方面主要体现在社会参与、社会公平等,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所呈现的环境状态要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1.2.3 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

农业生产离不开生态环境,所以要想使农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保证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用到的水及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能安全、可持续地使用。

1.3 人力资源开发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意义

1.3.1 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将农村的人口包袱变为人才资源

2 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一个国家要想获得长久性的高速发展,仅仅靠在人口数量上的增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素质质量上得到提升。只有通过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改善农村中人力资源现状,才能够扭转农村人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使农村的人口包袱变成对农村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资源,从而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1.3.2 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帮助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既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保证可持续农业能够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1]。对农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就能够让农村居民清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过程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的生产作业中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采用科学的生产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种植农作物,这样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的同时,环境也会反过来服务于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够有所提高。

1.3.3 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变为社会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认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就会获得好的发展,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如印度、阿根廷等国家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有很多人却仍然在贫困线徘徊,而韩国虽然资源不丰富,却利用人对资源方面技术的使用,使其经济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在我国农村,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够使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从而将自然资源变为促进社会发展的财富。

2 可持续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2.1 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农村劳动者往往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所以其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在现实中,农村劳动者大多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农村人认为农业生产用不到高素质人才,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偏低。而农业劳动者在素质上的落后就会直接影响到思想观念方面的落后。所以农村人口在素质上的缺陷直接会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如果不对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进行提高,不仅会使农村的自然资源受到严重损害,还会使农村的劳动力水平很难提高,最终使农业在未来的发展受到阻碍。

2.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居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的人都不用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但大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却很不健全,医疗条件的限制或者治疗费用的约束这些都造成农村居民整体的身体素质不如城市居民。阻碍着我国的可持续农业的进步[2]。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的城市居民都已经办理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公共最基本的保险险种,很多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处于比较完善的状态,但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却还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些地区的农村只有医疗保险,但是医疗保险的适用范围却比城市居民的要小。

2.3 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农村中很多年轻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这样在农村中长期留下的劳动力大多都只是年纪偏大的中老年人,这些中老年人现在虽然还可以承担一部分的农业劳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没有能力再去承担这些劳动。而且国家将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支持工业发展上,在农业方面投入的资金少,使大部分农民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都只是根据经验进行种植,这使每年的收成有好有坏,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也就会导致可持续农业不能正常开展。

3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3.1 加强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改变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的素质,而对农村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则是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最佳途径。

首先,农村应该重视基础教育。知识的积累就像是在盖楼,必须要根基稳定才能够保证后续的学习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其次,要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中很少有高学历人才,很多优秀人才都认为在农村中没有好的出路,所以在毕业后很少有回农村进行工作的,这也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帮助与农业职业化技术学校进行合作,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为农村发展培养一批专业性人才,这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3.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地方政府应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对公共卫生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不断提高农村的卫生医疗水平,逐渐缩小城乡医疗水平之间的差距[3]。此外,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将卫生扶贫和经济扶贫结合起来,使农村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也能够获得相同的医疗帮助。其次,支持及鼓励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也需要在相关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倾斜,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法规的形式来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范围内的顺利开展。最后,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4 结论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地方政府应该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一定的调控和支持,努力解决现有的农村人口素质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保证农村人力资源问题不会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德荣.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7):43-44.

[2]刘永胜.青海省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66.

上一篇:家庭医生支付制度下一篇:悬臂支护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