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管理

2024-07-10

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管理(精选12篇)

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管理 篇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旅游逐渐成为一个经济产业并不断地显示着它的惊人扩张力,是目前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后劲最足的产业之一。衡水作为燕赵大地的一颗明珠,外有京九铁路的发达交通做保证,内有衡水湖的碧波荡漾,其旅游资源不可谓不多。因此,应抓住历史的机遇,将我市打造成一个内陆旅游强市,让旅游业成为我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将地方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农家乐”旅游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以城郊农户家庭为依托,由农户自主经营,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项目,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衡水是农业大市,拥有多处农作物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及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因而发展农家乐式旅游项目,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借助现有的农业种植基地、邓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及衡水湖的水产业,开发农家园林型的假日旅游方式。如农户可以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间和周围林木、果园、菜地、鱼塘等资源,开设耕地、种菜、摘果、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切身体验到田园风光、生态农业、农舍民情、农家饭菜的乐趣。“农家乐”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多数的经营者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村民。因此,政府需加大引导,改善软、硬件环境,发展高品位的农家乐。从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整体管理、接待服务等方面进行完善。它可以使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产生叠加效应,既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融汇了休闲娱乐在其中。因此,这种旅游方式还可以带动娱乐、餐饮、交通、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二、立足现有资源,开发多元的旅游增长点

在进行“农家乐”旅游的同时还可以和附近一些大中专院校进行合作,开发短期的美术写生基地。就目前来说,我市的艺术类学生正在逐年增加,许多大中专院校的美术专业写生课都要到邢台、山西、河南甚至安徽等更远的一些地区的写生基地上课,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费用都是比较可观的。而一些如风景速写课和色彩风景课等教学中,往往也会涉及实地写生的环节,则往往由于附近没有很合适的写生地点,只好让学生在教室里或校园内完成,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之,忽略了本地区的资源。利用我市附近的旅游资源开发短期的(1-2日)写生基地既可以让学生免去长途的旅途劳苦和大笔开销,又可以增加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同时开拓眼界、激发灵感,更好地完成学业。如衡水湖周边的乡镇便可以依托衡水湖的有利资源开发这一项目。再如,景州塔和宝云塔附近的村镇可以利用宝塔的建筑加上古今传说,对该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深州更是可以利用短暂的春季桃花节对这一项目进行开发。这是旅游开发新的突破点,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的学生和老师,抓住这些旅游主体的特点———人数多、消费低,开发新型的群体旅游项目。这不仅能提高旅游景点的经济增长,同时对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发具有本地个性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不只是单纯的商品,它往往浓缩着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会给人储存旅行的记忆。它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带动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对景区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比如云南、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就极具民族特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我市在这一方面的资源并不匮乏。冀派内画就起源于衡水地区,目前我市拥有近万人冀派内画的画家、画工和画匠。并且经过老一代民间艺术家们的不断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小有影响。以内画为平台的主要作品,除内画鼻烟壶外,还有内画水晶球、内画笔筒、花瓶等一系列的产品。此外,我市的武强年画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元代),是燕赵大地上的乡土艺术,是农民文化思维观念的产物,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的自然美。它完全不同于南方桃花坞年画的柔美和北方的杨柳青年画的严谨,从中反映出的是中国北方农民的粗犷阳刚和敦厚朴实[1]。以这些优秀的民间工艺为媒介,加上一些本地传统的民俗神话,就地取材,一定能够开创具有衡水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市场。除工艺美术品的开发之外,我们还应该寻求多元化的旅游纪念品。如衡水老白干酒,饶阳的杂面,故城的熏肉,阜城的鸭梨,深州的蜜桃,以及邓庄的特色蔬菜等许多深居乡镇的独有产品。如果能够让游客带回这些特产,那将会成为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要采用一些比较有利于携带的包装便可以将这些产品推广出去。将特色商品贴上旅游纪念品的标签,让它走出去,既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弘扬地方文化。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则会使我市的旅游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四、加大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职能作用

旅游业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在组织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坚持政府主导旅游业的发展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共同经验。我市的旅游业尚处于萌芽阶段,更加需要政府的强势主导,加大导向投入,及时制定、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措施。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事关旅游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潜力,那么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与旅游企业和旅游行政部门一起进行实地的考察,仔细规划,敢于投资的同时还要慎于投资,并且做好相应的监督机制,预防腐败的产生。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规范经营管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收益”的原则[2]。坚决避免单纯为追求坚决效益不顾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活动出现。到2020年,我国将跻身于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旅游人才,特别是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大幅度提升,重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旅游人才的作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旅游项目开发前进行严格的专家团队调研,开发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涉及开发,弱化行政指令,强化专业人才的思考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从近几年各地旅游行业的发展来看,几乎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尤其是到了旺季更是人潮拥挤,对各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既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又使各地的再就业问题得到了相应的缓解,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我市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没有沿海城市的海滨风趣,先人们也没有留给我们充足的物质遗产,但我们有自己的一定文化优势与经济优势,从冀派内画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衡水湖被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再到武强成为“中国民间艺术木板年画之乡”,我们并不缺乏独特的文化亮点与优势。我们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保持活力,使传统农业与其它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相应的知名品牌,为我市开创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之路。

摘要:衡水交通便捷, 以农业经济为主, 民风淳朴, 自古不乏慷慨悲歌之士, 拥有良好旅游资源。本文对如何利用这些好的资源并为民所用, 创造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衡水,旅游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李志刚.论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美术, 2006, (11) .

[2]王建军.浅析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重的作用.科协论坛, 2007, (8) .

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管理 篇2

农村人力资源主要指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农业劳动力5.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极其可贵的一种优势资源。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04%,且青壮年农民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低、素质差,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这一状况,已经影响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农村人口迅速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以及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进步,使得农业经营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同时,由于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赶不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造成大量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低。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为5.8%;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14.01%;小学文化程度的为42.15%;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8.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为19.06%。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差距很大。

2.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差。

农村公共预防保健服务薄弱,卫生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水平提高缓慢。一是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一些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还很高,严重危害着农村居民的健康。二是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难以保证,一些地区农村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减缓或停滞,城乡居民健康差距进一步加大。三是农村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匮乏。四是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许多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单一,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低,机制不活,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农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五是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面临许多困难,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严重萎缩或解体,农民基本上都是靠自费医疗,许多家庭靠变卖家产和借债来支付医疗费。

3.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一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难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由于国际国内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滑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受到限制。三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仍然存在城乡居民两种身份、两种社会形态和两大利益集团,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四是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结构与非农产业的要求存在矛盾。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的重要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劳动力就业受到限制。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区县没有统一的劳务开发管理机构,没有系统的农村劳务开发管理工作政策和办法,劳动者权益保护、外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4.缺乏系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组织体系。

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认识,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人才培训无计划、盲目性以及人才使用脱节广泛存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加强教育和培训。

一是进一步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二是完善地方法规,实现依法治教。我国要从实际出发,用立法的方式,把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保护起来,连续实施。同时,要建立一

套检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进程的评估制度和普及不同年限或阶段义务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教育督导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四是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五是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六是强化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再培训。

2.建立和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二是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三是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合理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农村卫生机构经费和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四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五是依法加强农村医药卫生和药品监管。六是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落实有关部门责任。

3.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一是尽快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二是加强农村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三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将农民流动进城就业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及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四是最大限度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五是抓好外出民工回乡创业工作。

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新疆准东煤炭资源;煤电煤化工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承载能力

准东地区是新疆四大煤炭基地中煤炭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华能、国电等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抢滩该地区煤炭资源,将煤化工产业作为其在新疆战略布局的重点。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之时,却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较高的煤炭资源、水资源、资金和社会配套能力等思考不足。准东地区已出现超出资源、生态、环境等的承载能力的苗头。如何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准东地区的丰富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是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起步阶段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1.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建设现状

新疆准东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准东煤田是指准噶尔盆地东部从阜康市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条狭长地带,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900亿吨。到2009年底,准东煤田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136亿吨,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整装煤田。根据准东产业带发展规划,到2015年,准东地区煤炭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36亿吨,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电一体化综合基地。到2020年,准东地区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2.91亿吨,基本形成完善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和基础设施相配套的格局。到2010年9月,从事煤炭开发及煤电煤化工项目逾60个。到2010年9月,准东地区累计完成铁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40亿元。

2.准东煤炭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煤种齐全,极适合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但是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生态环境的限制,新疆准东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受到了极大制约。

2.1新疆本地煤炭及延伸产品消费市场狭小,煤炭资源外运受到制约

据统计,2009年新疆煤炭产量达到8740万吨,增幅29.2%,煤炭供应出现了过剩积压。从煤炭消费增长看,新疆煤炭市场消费年增长为10%左右;从煤炭消费结构看,新疆煤炭消费以电力、工业、供热、民用等为主,其中电力和工业用煤比重达76%。新疆电网长期与全国电网隔离,自成体系。新疆电力企业发电仅供新疆境内自用。截至2009年底,新疆电力装机总规模为1280万千瓦。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远离中国煤炭消费中心东南沿海地区。目前在外送通道方面,已建成的连接内地的铁路和油气管道的输送能力无法满足新疆煤炭外送的要求,丰富的煤炭资源无法大规模外运。

2.2目前入驻企业产业选择煤矿和煤电项目比重过大,产业选择层次较低

目前,在准东地区投资的大企业大集团几乎都是以煤电煤化工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但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主要是煤矿和煤电。由于现代煤化工在我国没有大规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国内拥有和掌握现代煤化工核心技术的企业很少,仅有神华和兖矿等几家,且项目尚处于煤制油技术验证中试阶段。据统计,目前准东地区新型现代煤化工之煤制油年生产规模仅300万吨,煤制天然气年生产规模仅35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年生产规模仅300万吨。由此来看,准东地区入驻企业选择的产业明显处于低端层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的新型现代煤化工项目过少,将制约准东煤化工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3准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能力有限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属典型的内陆低山荒漠、半荒漠的干旱性气候,生态脆弱,植被覆盖率不足10%,水资源稀缺。任何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都受水资源承受能力的制约。按国家工业用水定额,煤炭矿区综合用水低限标准为每产1吨原煤矿区总用水量为2m3;煤化工耗水量,如煤直接液化每吨耗水7~8 m3,煤间接液化每吨耗水10~12 m3,煤制二甲醚每吨耗水29~31 m3。这样,该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用水需求量将大大超出该地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3.对准东煤炭资源开发的思考

我国富煤少油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要一次性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鼓励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新疆准东地区开发煤炭资源,有利于提升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3.1科学确定准东地区煤电煤化工产业高效开发模式

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越。其煤炭资源开发要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科学规划。为此,该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要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重点,科学选配煤电煤化工产业结构,既考虑产业链和附加值,也要考虑产品的运输和市场的需求。

资料显示,单纯挖煤、卖煤,产值最低;把煤炭转化为电力,产值可增加8倍;把煤炭转化为深加工产品,产值可增加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准东煤炭资源开发要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建立煤电煤化工产业高效发展模式,以及煤化工项目论证审核机制,强化煤电煤化工行业准入门槛。而且,煤化工项目属投资大、技术复杂项目。只有选择有实力、有技术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该地区煤电煤化工项目,才能避免盲目一窝风上项目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走出一条集团化、规模化的煤炭资源开发之路。

3.2有序衔接煤电煤化工产业产能与煤炭资源外送通道建设

新疆准东地区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离东部沿海地区等目标市场距离远,铁路、电网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外送通道不畅,这是制约瓶颈。为此,准东地区煤电煤化工产业产能建设和新疆煤炭资源外送通道的建设是一个统一大系统的两个环节,必须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协调谋划。

在产能规划和建设方面,要考虑外送通道特点,合理配置原煤产能,发电规模,煤制天然气、煤制油规模以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的延伸产品产能;积极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实施大企业战略,提升准东煤化工综合开发水平。

在外送通道规划和建设方面,一是以“一主两翼”煤炭专运铁路运输线的建设为重点,规划和加快“西煤东运”煤炭专用铁路线建设,确保新疆准东地区煤炭外输通道能够满足准东原煤的外送。二是以新疆与西北相联的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为契机,推进哈密——河南、准东——重庆2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实现新疆煤电外送。三是以“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和输油管道为依托,规划和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和“西气东输四线”,提升新疆管道输送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的能力。

3.3强化新疆准东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科学合理利用当地有限的水资源,积极推进调水工程建设,促进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由于新疆准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稀缺,生态承载能力有限,仅依靠准东地区当地的水资源是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强化准东地区生态承载能力研究,摸清家底。其次要提升准东地区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思路高度,针对新疆局部富水,整体缺水的特点,统筹兼顾,合理调配,积极加快准东地区调水工程建设,提升准东地区煤电煤化工的承载能力。

刍议民族地区新闻资源开发的对策 篇4

1. 新闻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地区资源较为丰富, 但其在进行新闻开发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 阻碍新闻建设的进步。因此, 在进行新闻媒体设计的时候, 人们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深思熟虑, 尽量减少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1.1 教育事业的落后

民族地区文化源远流长, 可作为一本较好的学习教科书, 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 即是现实经济状况所带来的贫穷无法满足教育事业的开展。在民族地区的教育类新闻资源中, 由于历史的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内地, 因此民族地区的新闻则不能很好地被人们挖掘。另外, 由于没有高等教育的熏陶, 民族地区的人们对于新闻文化缺乏正确的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在媒体化的时代中, 要充分利用好民族地区的新闻资源, 应首先处理好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开展, 将文化与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

1.2 新闻内容缺乏创造性

在新闻媒体创造过程中, 虽然部分新闻媒体具备资源丰富的主题, 但是在进行新闻访问的内容编辑上, 大多数网站的内容还是以转载为主, 不同的热点新闻主要来自于几个较为出众的新闻网站, 方法则是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转载不同网站上的新闻。虽然媒体的网站较为多样性, 但新闻内容编辑的单一性致使新闻媒体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一问题主要体现了在拥有民族地区丰富的新闻资源时, 编辑内容上的缺陷阻碍了新闻媒体前进的脚步, 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在创作时表现出懒散怠慢的态度, 地方新闻网站的管理也大多数采用外包或者代理的方法进行着, 缺乏组织团队和新闻编辑主干力量, 在内容上得不到创新。这样的新闻资源不仅没有发挥出网络媒体的优势, 反而滞后于传统媒体, 抑制了现代新闻媒体质量的提升。

1.3 数据设备建设的缺乏

新闻编辑过程中, 数据库的建立是新闻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基础的工作。在实践时, 数据库的存在能够充分展现出快捷便利的优点, 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 从而提升民族地区新闻资源的关注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受到传统指导思想的限制以及技术设备的局限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些新闻单位的新闻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并不理想, 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 数据设备的完善对于新闻媒体的影响较为重要, 只有兼具明确的主题及完善的创作设备, 才能促进新闻资源被广泛熟知。当然, 在保证新闻设备完善的前提下, 新闻组织的队伍素质也非常重要。如今的新闻单位中, 大多数成员缺乏编辑能力, 促使新闻内容不够完善, 新闻档案不够规范, 同时也无法完成新闻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 这些都在一定方面影响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1.4 内容主题不够明确

在如今新闻媒体不断扩张的情况下, 新闻领域之间的经济市场竞争趋势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进行开发利用民族地区新闻资源的过程中, 部分新闻网站没有把握好新闻网络和内容编辑上的矛盾, 在内容选材上, 大多数编辑注重内容主题的多样化, 突出表现为贪大求多的心理。因此, 一个普遍新闻现象是网站内容杂而多, 虚而不实。实际上, 任何一个网站都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的新闻主题, 在面对民族地区丰富的新闻资源时, 编辑者更应该处理好内容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关系, 如果在新闻编辑上一味地要求信息海量, 必会造成经济成本的提高, 新闻编辑的质量也会不尽人意。

2. 新闻资源开发问题的解决策略

通过分析民族地区新闻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人们了解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进而会采取可行性的措施进行改善, 提高新闻事业的发展。

2.1 提高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进行开发利用民族地区新闻资源的过程中, 人们应加强该地区素质教育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新闻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若想充分利用好新闻媒体的素材, 振兴民族文化的新闻性, 应首先从民族教育着手, 发展民族教育, 使经济开发和智力开发同时进行, 以各种形式办学, 使民族地区的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加强新闻内容的宣传, 更加突出表现出新闻的传播性, 促使新闻材料的大力开发。

2.2 提高编辑内容的创造性

新闻内容编辑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编辑的单一性, 大多采用转载文章的方式进行开展。因此, 面对这个问题, 人们应首先增强新闻网站的互动性, 给参与活动的人员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内容之前, 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市民的新闻源, 增加新闻的热点。民族地区的新闻资源也大都是这样产生的, 通过市民的不断发现与观察, 了解到新闻的实用性。有了完善的新闻热点, 工作者在进行编辑的时候, 可以根据网站自身的特点, 培养自己独特的看法, 将新闻主题作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 同时新闻热点的人气也会不断上升。只要新闻编辑者在工作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 就可以避免新闻内容单一、乏味的特点。

2.3 强化多媒体审核

在进行新闻编辑的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好每一样设备。例如, 随着网络媒体报道形式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用越来越广泛, 新闻领域中就可以结合多媒体的技术, 实现新闻的价值。在进行报道民族地区新闻资源时, 可以广泛运用电子报、电子杂志等技术, 在网站编辑时结合电子化的手段将新闻时事呈现给观众。尤其是在一些电子频道或技术频道中, 更应该合理利用原有的媒体资源, 将多媒体技术最大化地运用到新闻领域中, 发挥多媒体整合的优势, 提高新闻内容质量。

2.4 加强内容主题的综合性

在编辑新闻内容时, 观众所关注的焦点即是新闻的内容主题, 因此明确中心思想是新闻的基础, 新闻工作者应时刻把握好这一尺度。同时, 民族地区的新闻资源还应该立足当地, 充分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特色。与当地的民族地区资讯不同, 新闻的关注点应着重于民族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位置、政策改革等资料的收集归纳, 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族地区的新闻特色。因此, 新闻建设应重视民族地区新闻内容的整合以及收集工作, 结合相关设备提高新闻质量。编辑在内容的编排上, 应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 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居民的前提下, 吸纳更多的新闻热点, 提高新闻热点受关注的程度, 改善新闻开发利用的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 改善民族地区新闻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有好多, 但其宗旨是分析新闻开发的问题所在, 根据相关问题采取措施, 加以解决与改善。现如今的新闻已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资源, 对其加以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 当然这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共同强化改革创新的意识, 全面推动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在21世纪的文化资讯领域中, 民族地区的新闻资源十分丰富, 这是人们对信息传播达成的共识, 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地区的新闻在资源开发利用时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建设性的措施, 旨在改善新闻资源的质量, 促进新闻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闻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施勇勤, 胡慧媚.地方新闻网站内容资源的创新对策研究——以“丽水在线”为例[J].现代出版, 2012, 02:49-52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篇5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在于:一是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迫切需要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进行创新;二是改变农村人才素质低和人才缺乏,迫切需要加快人才开发步伐;三是破除农村旧的人才观念,迫切需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益。欠发达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人力资源开发较差,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经济落后了,必然要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开发较差,必然要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同时,搞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

二、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银行所确定的十项现代化标准,泄辛钌形创锏剑绕湓诟叩冉逃⒄购途梅⒄顾缴系牟罹嘧畲螅锵执曜嫉?/SpAN>10.7%和26.3%;其次在“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和“城市化水平”两项标准上,也只达60%左右。很容易看到,千万差距的因素很多,但关键的因素在于中国广大农村发展缓慢,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经济依然落后。其中最重要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差。以缙云县为例:目前,全县人口43.53万,其中农民人口39.66万,农村劳动力22.73万,外出务工人员5.5万,农民人均收入2362元(2003年农经统计年报),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10%,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公占4.5%,在农村同龄人中公有5%左右的人能够进入中等学院学习,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回到农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组织,处于低层次、自发性阶段。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远远不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其开发仍处于低层次、原始性、自发性阶段;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尚存在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与物质酱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还存在着体制上的障碍,流动尚未达到“自由”状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而质量低下,限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深入基层的太少,网络不健全,技术到第一线的更少。从缙云县情况来看,农村科教体系是“网散、人散、线短”。真正的科教网络没有建立起来,根本没有主渠道。虽然开发了农业科技成果,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多。主要问题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到生产第一线,长期坚持从事农村成人再教育、技术更新培训的人很少,乡镇农技站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大部分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几乎不过问学习。

4、经营管理素质较差。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再加上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原因,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较差,市场意识比较淡薄,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弱,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不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人力资源的构成及其形成规律,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各项能力。只有系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挖掘广大农民巨大的人才资源潜力,从而为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1、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新世纪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加快开发人力资源的路子,始终把开发农村劳动力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一要做好科学规划。在调查研究,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对本地区劳动力进行合理规划,分制定目标计划。二要加强组织服务,提供保障。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网络,负责协调落实,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和行政支持。

2、加速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制度性障碍,广大农民尚无法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2003年底,缙云县农民参保人数4.2万,覆盖率仅为10%,人均保费不足200元;定期领取养老金人数仅97人,月人均养老金0.9元。农民仍然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和传统的子女养老,真正的社会养老制度尚未形成,这对于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障碍。对农村实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具体做法:一是建立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二是实行国家、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是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在条件许可下,再逐步实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其它社会保险,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3、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及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是有效地开展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4、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全面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根据缙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重点培养一批农业急需的专门人才。如高山绿色食物生产,缙云麻鸭制作工艺,竹制品技术等都需要一批懂技术、能劳动的专门人才。要不拘一格选人才,积极探索职称改革,坚持

重能力、重实绩、不唯学历、不唯资历,突破身份限制,为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田秀才”、“土专家”评定职称,真正做好“开发一批乡土人才、培育一批主导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文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篇6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发展极不平衡,结构很不合理,全国贫困人口还有3000万之多,大多在边远不发达地区,开发难度很大,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经济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表现为东西部差别,在地方局部表现得也很突出。

为了大致掌握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我们对浮梁县的农村劳动力构成和就业方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抽取了5个村,再在每个村抽出几户人家,按照每村8到10户的样本量,抽取调查户60户;最后以抽取的农户为单位,对抽中的用户的每个劳动力进行调查,共调查了309个。本次抽样对象是以家庭为主的,无论老少都在范围之内。

本次抽样调查按户统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收入状况、生活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障等。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浮梁县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而绝大多数劳动力又处在农村。本文主要以浮梁县的一个很具典型的经公桥镇为研究对象,该镇总人口为15100人,区域面积为231平方公里,115个村民小组,102个自然村。从问卷调查的样本看,农村劳动力中,男多女少,男劳动力占52.4%,女性占47.6%。

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壮年劳动力,31~40岁的占13.59%?熏41~50岁占16.83%,两项合计30.42%。16~20岁的占13.59%,16岁以下的占11.65%,60岁以上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18.12%。具体情况见图表1图表2

2.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有65.54%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文盲占19.11%,小学文化程度占20.97%,初中文化程度占44.57%,高中文化占5.99%,大专及以上占9.36%。其中文盲数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人,另外大多数从事劳动力的人都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具有高学历的人大多数是男的,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相对也占大多数,这也反映出重男轻女的思想已根深蒂固。有好多女孩上完初中就要面临到外面去打工,而男生相对就幸运多了,家里会硬撑让他读完高中或大学,这一现象在以上几个村里很普遍。

3.农村人力资源从业类别分布状况分析

从农村从业人口的行业与职业构成来看,十六大行业中,以采矿业为主的行业格局未改变,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种植业,而且几乎没什么收入。在以上几个村中,纯农户几乎为零,基本上都是农兼户和兼农户。这里我们就以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为研究对象,共229人。具体分布情况见表4

由以上可以看出,从事采矿业和外出打工的人达到了一半多,而从事农作物的人占的比例最多,但他们并非以农作物种植为收入来源,因为人均地很少,即使想以此为生计也没有那么多土地。这种情况会造成许多人虽从事农作物但并没收入,而且农忙以外的时间都在浪费,这也是导致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得另谋它路,外出打工,或自己经营等。但由于大多数人缺少其它的技能会成为他们再就业的障碍。

二、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数量大,质量低,资源配置效率低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数量大劳动力充足,而质量低说明劳动力生产率低,资源配置效率低说明劳动力未尽其所能,大部分劳动力从事种植业,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由此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口贫困。下面就从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素质以及资源配置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远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较少,导致文盲相对偏高,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在农村很难推广,从而使农业经营以粗放型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远远落后于城镇水平。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部分重要资源如淡水、耕地、草地等特别短缺,农业资源开发过度,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也都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没能高效利用有限的物资和生态资源,使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3.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明显滞后,农业管理技术型人才培养明显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职高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高等学校扩招的影响,职业中学的生源急剧萎缩,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实用型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农村生产技术需要的急剧膨胀与农业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4.传统保守的思想意识仍然潜伏在人们的思维深处,小农意识依然比较强烈,同时思想的保守、狭隘,使农民对各种信息的把握力不够。不能很好的处理各种信息,使农民在面对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时,常常做出错误的、短视的选择。在改革开放成为现代世界潮流的新形势下,大多数农民的思想意识显得极不符合时代要求。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形势,他们显得无所适从。

5.人才流动机制和分配机制的欠缺。管理滞后,缺乏激励机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和使用,从而影响了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的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可促进农村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新型的生产关系和工具,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可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使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就必须让他们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程度的农民更容易实现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离开农业,就可能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也就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观念、思维方式落后,是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的主观因素。特别是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的思想、缺乏开放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其开放意识,引导其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由一元式生产向二元式转变,由小户经营向集约化、社会化生产发展,从而增产增收。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有积极的影响

近几年来,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农村住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中较高素质的农民,商品意识较强择业范围较大,来自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也较多。据前面的调查,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是有差别的,受教育越多的农民获得的收入较多。

在分析促进农民增收系统内各要素作用的时候可知,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系统内一个最重要、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内存于其他所有各要素之中,它如一条神经和主线,贯穿于所有的增收措施与办法之中。忽视了这个要素,不解决这个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大问题,其他各项措施,无论是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城镇化建设、各项制度、体制的创新与实施,都将困难重重,难以实施。如果离开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不能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其他政策措施将失去基础和支撑。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求大于供的矛盾,同时,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流动效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宝贵财富。在三农问题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但与农民自身发展的目标相符,而且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不但决定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而且还可以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

3.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来考虑。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开发,是统筹兼顾结构的基础。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

如何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高水平的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呢?芽我们有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1)以教育性开发为基础,创建学习型农村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而人力资本的增长与科技进步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因此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情况来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目的。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现在农民仍然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和传统的子女养老,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增长是一个巨大障碍。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能看得起病,住得起医院,现在国家已经实行了农村医疗保障,但只能享受医药费用的百分之三十,这对于大多数贫苦农民还是很困难,所以医疗保障还得有进一步的改善。要完善农民土地使用保障制度,提高国家征用土地和建设征用土地的费用,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使减少土地或失去土地的农民有足够的发展资金,消除农民的担忧。

(3)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条件。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不但要对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进行大力开发,而且要对农村现有闲置的人力资源实现有效的转移。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就要进行各项制度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也将起到激励作用,同时还可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化经营。

综上所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各种途径并用,使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锋,周林.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J].兰州学刊,2006,(3).

[2] 汪发元,刘在洲,樊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途径探讨[J].农村经济,2006,(6).

[3] 杨励.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文社科,2006,(7).

[4] 杨励.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文社科,2006,(7).

[作者简介]李 涛,男,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徐永祥,男,江西社会科学院副编审;潘连乡,男,江西城市学院教授。

(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SH36。)

东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篇7

随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工农业供水年均15.83亿m3, 主要是引黄河客水, 占总供水量94.4%。但黄河来水量季节变化大, 大部分进入东营市的黄河客水集中在7~10月份, 而在3~6月份需水时来水确十分有限。而且, 黄河来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长时间连续断流给东营市和油田工农业供水带来严重危机。

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10年枯水年份东营市年缺水6.51亿m3。在黄河长时间断流的情况下, 供水问题成为东营市和油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除了继续加大引黄蓄量外, 还要适当地开发地下水作为后备水源。那么, 东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现状又如何呢?

根据以往的水文地质资料, 可知本地只有小清河以南存在浅层淡水, 但目前已处于超采状态, 其它地区几乎无浅层淡水存在;在个别地区的第四系及第三系地层中存在深层淡水;在东营凹陷范围内存在大量的热水资源;大部分地区第三、第四系地层中, 地下水主要是微咸水及咸水。

综上所述, 东营地区地下淡水资源比较贫乏。在这种情况下, 要缓解水资源危机, 一个是合理地开发利用现有的可采资源, 再一个就是要节约用水。

1 开源

1.1 热水的开发利用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北起民丰洼陷, 南到牛庄洼陷, 东起广利新村, 西到利津洼陷, 面积约600km2。属于大型水热型地热田, 地下热水资源量较大, 在此开发利用热水不仅会部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还会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

1.1.1 作为后备水源

石油地质研究成果表明, 本区东营组、馆陶组在整个东营凹陷连片分布, 分布范围广, 砂体厚度大, 单层厚度大, 构造条件相对简单, 埋藏条件适中 (1000~2200m) , 且地热资源很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地温梯度为3.4~3.8℃/100m, 本区东营组和馆陶组地下水属于中温热水。经计算, 单位面积可采资源, 东营组为667.5万m3, 馆陶组为394万m3。假如在东营组地层建设一口日产水量为1000m3的热水水源井, 全年开采量为36万m3。若连续开采30年, 其开采量为1080万m3, 相当于1.62km2面积上的可采资源总和。可见, 30年的开采量与本区大面积的热水资源量相比也是个极小的数字, 不会引起含水层的疏干。

东营地区只有建1、建2、建3、建4井等几口地热开采井, 热水基本上处于没动状态, 加上该区热储层厚度大, 渗透性好, 因而, 开采是有资源保证的。开采这部分水经换热后可用于取暖、养殖、农业及洗浴等。

1.1.2 作为医疗矿水

建4井是广南水库建成的温泉疗养院的取水井, 取水层位于东一段砂砾岩层, 该井与东营组属同一层热水。经化验, 该热水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锂、氟、锶、铁、锰、硅、硼、锌、碘、硒、铜、钴、镍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铬、汞、铅、铍、六价铬等含量极微。该地下热水中溴、钡、锶、镭、硫化氢已达到医疗矿泉水的命名浓度, 锂、锰、偏硅酸、偏硼酸达到标准中的矿水浓度, 是一种高矿化、高硬度、微量元素富集、水中气体含量较高、放射性物质高于一般地下水的优质地下热水。

另外, 地热水还可以用于地热发电、工业上、提取和回收化工原料等, 同样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1.2 开发淡水资源

1.2.1 开发明化镇组深层淡水

本区郝家、史口、油郭、牛庄及六户地区, 明化镇组上段颗粒粗, 以粉砂为主, 富水性较强, 且水质好, 矿化度小于1.5g/l, 淡水资源埋深一般在450~550m之间。该含水层淡水较丰富, 适宜建设中、小型水源地。

1.2.2 黄河现代河床及古河道中浅层地下淡水的开发利用

冲积层河流相沉积物有如下特点:该沉积物处于动水环境沉积, 在河道纵向上表现为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于下游, 横向上河流主流带沉积物粗, 边缘带沉积物细, 漫滩带沉积物更细, 以此沉积规律可指导我们在河流相地层中寻找富水区。黄河三角洲地区河道内砂层颗粒大于岸边和漫滩, 近年来黄河出现了长时间断流, 断流时虽无地表径流可取, 但河床冲积层中仍赋存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利用断流时间在河床中修筑集水廊道和在岸上建设集水井, 都会取得良好的取水效果。

黄河故道分布有较厚的近代沉积物, 该沉积物较黄河泛滥平原渗透性、富水性好, 有利于浅层淡水赋存, 因其埋藏浅, 有利于大气降水补给, 在距现代黄河较近的古河道或衔接黄河河道, 还可获得黄河水及冲积层地下水渗透补给, 故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1.2.3 山前冲洪积平原及黄河冲积平原深层淡水的开发利用

在民丰黄河滩地以南, 小清河以北的山前冲洪积平原, 存在第四系深层淡水, 含水层厚约30~40m;在黄河以北、利津以东的史家口、银店王及宋王一带, 存在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深层淡水, 含水层厚度为10~30m。开采这些淡水, 可用于农田灌溉、生活饮用和部分城镇工业企业供水。

2 节流

有人预言, 21世纪的战争焦点将是争夺水。而东营地区水资源人均年占有量仅为928 m3, 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水资源不足, 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是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利用, 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那么, 我们东营地区节水水平如何呢?

拿胜利石油管理局来说, 我局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便器水箱一项每年损失近千万m3, 输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35%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漏失率, 节水水平相对落后。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水管网老化, 布局不合理, 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而且节水器具尚未广泛采用。在二次利用方面, 冷却水回收利用量少,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我局现有4亿m3的水库蓄水, 仅供维持黄河断流8个月。可见, 节水任重道远。

从长远利益来讲, 要达到节水目的, 不妨借鉴一些节水成功的先例。比如, 以色列。以色列是个资源贫乏、严重缺水的小国, 水资源人均年占有量约400m3, 但它却被誉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严重缺水, 在中东地区, 意味着荒漠化和死亡。正是这种危机感, 促使以色列以节水促发展。具体措施是:a.实施工农业和民用水配额;b.加大污水再利用力度;c.加强研制和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d.防止滴漏现象;e.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

目前, 我们东营地区也采取了一些节水措施。一个是污水再利用已经启动, 2000年10月, 我们东营市建成投产了一个污水处理厂, 它对西城50km2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日处理能力10万m3。我们完全可以加大污水再利用力度, 在其它人口及企业集中的地区建污水处理厂, 来进一步回收利用这些污水。再一个是已经推广使用节水设备。第三个是跑冒滴漏现象部分得到了控制, 近几年来, 油田和东营市逐步配套完善了供水系统, 对部分地区的管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但这只是局部现象, 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我们之所以节水水平落后, 关键是节水意识较差, 没有危机感和生存感。要防患于未然, 必须把节水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 舍得投入, 下大力度来做好这项工作。资源贫乏的以色列能靠节水能促发展, 具有相对丰富资源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必须把它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只要我们合理地开发、科学地利用当地水资源, 相信我们东营地区的经济一定能持续发展。

摘要:简要介绍了东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延边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篇8

关键词:延边地区,文化资源,问题,对策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名片, 而且越来越成为地区社会发展的灵魂。延边地区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 此外还是朝鲜、满、汉等多民族聚居区,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积累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朝鲜、满、汉等各民族共同生产实践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尽管延边州文化资源丰富, 但是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水平还相对滞后, 与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 与发展较快的其他地区相比, 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推动延边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立足民族文化优势, 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 这是延边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延边文化资源开发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而且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延边地区综合竞争力, 彰显延边个性的必由之路。 (1) 因此, 本文主要釆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运用民族学相关理论, 探讨延边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科学地制定保护与开发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一、延边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延边地区有丰富的朝鲜族文化资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007年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秋千及跳板两项;2009年又有朝鲜族长鼓舞、朝鲜族鹤舞、朝鲜族洞箫、等项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上述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 由小鼓舞、圆鼓舞、叠罗汉舞、拍打舞、刀舞、象帽舞等个舞蹈联合组合而成的民族民间舞蹈综合艺术形式的朝鲜族农乐舞, 于2009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

延吉市作为国内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 根据自身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内涵打造了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将上述朝鲜族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历史再现, 成为延边风景旅游文化品牌的象征。中国 (延边) 朝鲜族民俗园是一个收集、保存朝鲜族文化智慧和气息的观光场所, 在这里可以欣赏和体验朝鲜族传统生活习惯, 民俗园每天演出欢快的朝鲜族歌舞。我们所到的民俗村包含传统文化体验区、百年老宅展示区及农耕文化体验区以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为核心完整地集聚了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要素。目前是试营业段, 如果有会讲鲜族语、有身份证的当地人可直接领票进入。如果汉族的朋友来, 要买85元/张的门票。笔者认为不管这是不是以后正式开园的收费标准, 但是对于设施并不完善, 大部分展示区内部还未筹备好只是空壳子的建筑群来讲, 如此急功近利的概念, 不光影响了民俗园的长远发展, 更是对延边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有着不利影响。

(二)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经一百余年的迁入、开发、斗争历程, 作为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延边地区积淀着丰富的独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比如饮食文化方面:朝鲜族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民族, 因此, 其日常饮食中最普遍的主食就是大米饭, 其次是玉米、小米、高粱米、黄米等。此外, 朝鲜族日常饮食中的主食还有面条, 主要有荞麦、白面和土豆淀粉制成的刀切面、冷面和温面等, 其中享誉全国的就是冷面。

在这样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饮食文化资源的情况下, 延吉市年在承办延边州建州六十周年大型庆祝活动过程中, 为了突显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 积极筹划了一大批周庆献礼项目, “阿里郎美食街”作为传统文化建设载体成为了特色文化品牌的象征。它统一釆用了朝鲜族传统民族特色建筑风格, 全长280米, 宽40米, 总面积11200平方米。阿里郎美食街南北两侧设有停车位115个, 总面积6800平方米。美食街两侧建筑以青瓦白墙为主格调, 是延吉市最具朝鲜族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美食街内建有花坛24个, 雕塑基础4个, 舞台一座, 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亮化工程安装大型景观灯8个, 庭院灯30个, 地埋灯33个, 射灯15个。 (3) 在彰显了延边朝鲜族民族美食魅力的同时, 加入了各种民俗人物雕像, 使朝鲜族民族特色显现的淋滴尽致, 打造了延吉市特色街区的典型代表。

二、延边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近年来延边州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先后打造了“阿里郎美食街”、“欧式街”、市内的亮化工程等文化品牌,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 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不够, 还没有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品牌效应, 具体表现为以下问题:

(一) 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度有限

延边民族文化资源的推广, 需要通过多种媒体渠道, 借助不同的传播方式, 有效利用文字、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笔者发现, 在延边民族文化资源的宣传与推介过程中, 并没有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优势。比如, 平面媒体可以发挥专题新闻的深度报道优势, 或者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深度报道;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专访、纪录片、风光片等纪实的方式, 以高质量的视觉化传播来营造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画面效果。在这个自媒体时代, 更应该发挥“我为延边人”的精神, 在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平台上为延边树立积极形象。

(二)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形式与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 延边地区开发朝鲜族民族文化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 开发形式比较传统、单一。虽然很多县市开发一些小型文化产业, 如敦化的刀画、安图红旗村的民俗旅游业等, 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综合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开发全局, 还没有统筹、具体、长远的规划, 使得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不到及时地开发利用。在延边到处可以看到“民俗村”的招牌, 特别是延吉市郊区的小和龙、依兰镇都是以“民俗村”吸引人们, 民俗餐饮业搞得很火, 将朝鲜族打糕、冷面、酱汤、泡菜等饮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却少了民俗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 (4)

(三)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于商业化

延边州在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过度商业化风险开始出现, 吸引外部投资者在开发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文化资源被外部投资者开发和包装后推向市场, 对延边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效益, 但最终又不免陷入“过度商业化”的困境。正如笔者上述介绍的“阿里郎美食街”, 据笔者实地调查走访得知, 自2012年阿里郎美食街开业以来, 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 客流量随着延边州建州六十周年活动的结束而逐渐减少, 导致不少店家现在已经关门停业。此外, 由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善, 阿里郎美食街的街道已变得千疮百孔, 无论街边两侧的大理石、下水井盖, 还是精美的小瓷砖都被过往车辆轧碎。就连美食街中间用于休闲娱乐的广场, 也没躲过劫难。放眼望去, 路面像被抠出了一个个大洞一样, 坑坑洼洼。这样过度的商业化不仅影响长远经济效益, 还会对延边民族文化的正面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四) 文化资源保护投入太少、基础薄弱

不少历史文化古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居、村寨破坏严重。如龙井明东村尹东柱故居复原前, 传统民居的四个大柱子被龙井市某一家练歌厅拿去使用。不仅如此, 明东村作为朝鲜族村屯, 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但是农民的意识不强, 该村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正确的保护与开发。

三、延边地区文化资源保护措施和开发建议

(一) 加强延边文化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 扩大知名度

第一,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 大力宣传以朝鲜族民族特色为核心的延吉城市文化形象。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宣传延吉的城市特色文化, 把延吉市的特色餐饮文化、民俗文化广泛推广。第二, 以各种文化形式扩大朝鲜族民族特色和延吉城市自主创新文化资源影响范围, 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以歌剧、电影、电视剧等形式的宣传手段值得借鉴。通过这种形式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 扩大宣传范围, 体现延吉特有的文化气质, 突出城市鲜明个性, 使城市文化资源深入人心。第三, 发展延吉节庆文化、会展系统。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和会展活动调动市民积极性, 使民俗氛围更加浓厚, 进而达到扩大宣传力度的效果。 (5)

(二) 拓展内涵, 扩大延边地区文化资源知名度

围绕延边核心区域, 全力打造延边特质民族文化符号, 形成强势的延边文化印象。具体来说, 要充分考虑到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内涵, 除了前文提到的延边民族文化资源所展示出来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有的饮食文化, 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再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及其与其他文化载体相融合而产生的艺术的感染力和形象性。比如与泡菜相关的器皿文化, 与歌舞相关的器乐文化等。同时还可以从延边民族文化资源的另外一些文化内涵加以深度的挖掘, 比如盛放泡菜的器皿的烧制技术、朝鲜族歌舞的由来与发展变革历史等, 既与时代紧密结合, 又能在纵深方向挖掘出延边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深层次的内涵。

(三) 防止过度商业化, 彰显地方特色

品牌拉力是针对最终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的拉动作用而言的。品牌拉力的产生是因为品牌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行为。通过延边文化资源的开发形成的文化品牌的拉力作用, 实现品牌增值效益。要发挥延边不同地域文化底蕴的优势, 着手打造、包装、策划一批文化项目, 防止过度商业化, 使延边地区保留原始、纯朴、自然的城市文化资源。

(四) 创建“美丽延吉”,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积极推进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 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着力提高环境质量。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着力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注重建设生态文化,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科普宣传,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加强城市绿地、游园广场、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 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 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 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乡村建设, 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只有将生态文明摆到重要位置, 才能改善延边地区社会发展环境, 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和保护。

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一切活动痕迹和遗址, 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写照。文化资源既是宝贵的文物资源, 也是重要的精神资源。虽然延边州政府、学者、个人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充分挖掘延边浓厚文化底蕴, 妥善处理这些存在的问题, 既做到保护朝鲜族文化资源, 又做到与现代文化产业的相结合, 形成延边地区文化形象鲜明、吸引力强、难以替代的特色资源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权春燕.朝鲜族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对延边地区经济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 (11) .

[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局, 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志刚.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在延边发展传承[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4) .

[4]蒋懿樟.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湘西凤凰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 (4) .

对东北地区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 篇9

1 野生浆果资源的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野生浆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断深入, 对浆果果树资源的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大, 成为了世界性林业研究话题之一。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得出, 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将浆果资源作为主要的林业资源进行开发与研究, 其发展速度更是其他资源的三倍左右, 可见在林业生产中浆果资源潜力的巨大。近年来, 在我国林业生产中, 工作人员对浆果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密切关注也充分的证实了浆果资源在林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1 完达山、小兴安岭普遍海拔高度为600~1000m, 这些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0.

3℃, 在冬季1月, 其平均气温为零下23.8℃, 最低气温更是能够达到零下43.1℃, 一般在这个时期冻土层深入地下3m左右。同时在小兴安岭的主脉山坡还存在着大量的常年冰冻层。在这些地区土壤多为棕色森林土和山地棕色土壤, 因此, 对于生长高寒性浆果有着重要的气候基础。

1.2 大兴安岭是我国的主要林业生产基地, 其主山脉是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的。

其中东部边缘地区多呈现出阶地山麓, 而在西坡地带多以高原状态为主, 并且蒙古高原相连。大兴安岭总共面积为86640km2, 平均海拔为1000m, 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7℃, 而在一月, 其最低气温低至零下37℃, 而绝对最低气温值约为零下35~零下52.3℃。在大兴安岭地区, 其冬季气温干燥而时间漫长, 在一年之中大约有250天左右, 并且在其北部还存在着大量的常年冻土层, 其中最深冻土层深度约为4m。在大兴安岭地区, 山地表面多以棕色泰加林为主, 约占整个林区的60%, 其次在山脉的组成中多以暗棕色森林土、棕壤土、草甸土和沼泽土。

2 主要野生浆果种质资源及分布

在我国东北浆果果种资源中, 本文主要就蔷薇科、木兰科、忍冬科三种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

2.1 蔷薇科

蔷薇科是植物树种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 主要的资源是以大量的水果和花蕊为主。其广泛的分布在全球各地, 在我国更是种类繁多。在蔷薇科的林业资源中, 主要的特征多以草木、灌木和小乔木为主, 一般在这些植物中多为有刺或者无刺状态, 同时在生长的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植物茎秆相互攀援状, 同时还伴有叶互生, 托叶和花两性辐射堆成的现象。在生长的过程中叶片经常都是从单叶到复叶状态, 同时还常常出现托叶。就蔷薇科果种而言, 其中常含有单宁酸、没食子酸、花色素和山梨醇等,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悬钩子属共有接近500种, 分布在全国各地, 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就有150多种, 东北地区更是具有大量的悬钩子。悬钩子属的植物大多果种可以直接食用, 也有观赏的作用。其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有这喜光, 多生长于较为干燥的阳坡或则林缘地带, 一般而言, 在灌木丛中生长更为多。其中主要可以分为绿叶悬钩子、蓬莱悬钩子、茅莓等。

蓬莱悬钩子是一种落叶小灌木, 有着喜光的特性, 多生长于较为干燥的林业边缘地带和灌木丛中, 其在生长的过程中果实多以味酸甜、略带苦涩的味道为主。茅莓, 是一种落叶灌木;也是一种喜光的植物, 多分布在大小兴安岭, 完达山等地。绿叶悬钩子, 是落叶灌木, 在生长的过程中比较喜光, 其中多数生长在石坡、林间石坡或者混交林中。

2.2 木兰科

木兰科植物作为落叶或者常绿的乔木, 一般而言, 其中树皮、叶和花中都伴有香味。这类植物在生长中都是单叶互生, 托叶较大, 并且在脱落之后枝丫之上留有明显的换装托叶痕迹, 同时在生长的过程中还有着花朵较大的特征。木兰科植物的果实多为聚合果, 而这种果实背部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在东北地区木兰科的植物主要有五味子属, 其中五味子作为一种落叶木质藤木, 有着耐阴的特征, 一般都生长在湿润地区和混交林之中。

2.3 忍冬科

忍冬属、蓝靛果忍冬, 喜光、耐湿, 喜生于光照好的湿草甸、山坡、林缘、林问低湿空地或落叶松甸子苔藓地上;果味甜酸, 可鲜食;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

3 野生浆果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3.1 野生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东北高寒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野生浆果资源, 是我国珍贵的极抗旱资源的宝库。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野生天然资源要求不断提高, 同时对于较高的高营养、保健、纯天然、无污染的认识日益提高, 这种趋势下, 促使人们对于浆果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走上了新的台阶, 该区域野生浆果资源蕴藏量大、分布广, 但目前可开发利用的仅十余种。其中蕴藏量较大、开发利用较好的主要有山葡萄、越桔、蓝靛果忍冬等, 据不完全统计总蕴藏量约260万t, 占全国总量的75%左右。

3.2 加强保护

要避免野生浆果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 杜绝因盲目开发而造成资源破坏和浪费, 更要抑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利用等现象;尽量保护好现有野生浆果生存地域的生态环境, 减少人为造成的污染。

3.3 合理开发利用

目前野生浆果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利用果实鲜食和加工食品、饮料酒等;利用果实种子、花、枝、叶、皮等药用;少数的作为栽培果树的砧木和观赏植物。但利用量小, 也不普遍, 有许多重要的利用价值尚未充分利用和开发。

结束语

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篇10

1.1 丰富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

苏北地区拥有海岸线长度786.817 km,占江苏省海岸线的82.48%。具有开展海洋水上体育旅游项目的良好天然条件。如,连云港的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具有天然优质的海滨沙滩,是开展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放风筝以及帆船、潜水、冲浪、赶海等体育旅游旅游项目的良好选择。湖泊河流的众多为开展垂钓、划船、游泳、现代赛艇、漂流、环湖骑行、徒步等体育旅游项目以及具有民族传统的龙舟赛创造了良好条件。诸多山体森林资源为可以开展登山、攀岩、探险、定向越野等体育旅游项目。

1.2 深厚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

苏北地区因其位置的特殊性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同时,苏北地区红色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民俗及节庆体育旅游作为苏北地方特色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体育旅游资源。

2 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分析

2.1 气候适宜、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人文底蕴深厚具有发展体育旅游的优越条件

苏北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合于开展各类体育旅游项目。苏北地区资源种类齐全、资源等级较高。苏北地区体育设施及场馆建设走向国际化和完善化,各种高规格的场馆,可举办各种国际比赛,这也为居民和体育旅游者观看比赛提供了条件。

2.2 交通发达、客源市场广阔

苏北地区交通发达公路铁路错综交叉京沪、连霍、京福,水运有大型港口连云港、京杭大运河、淮河,航空5市除宿迁外皆有机场。区外苏南地区、鲁南地区、皖北地区等参照辐射关系苏北地区将成为其体育旅游目的地,同时,因其祭祖、节庆等活动还将吸引部分港澳台、国外游客。

2.3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政策的支持

近些年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增长较快,同时也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旅游业创造收入持续攀高。国家政策不断提出加快体育旅游业发展指示如2001年提出“体育旅游主题年”、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的实施等措施和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加速了体育旅游发展。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下,苏北地区各市也相继推出了加快各市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3 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3.1 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1.1 各地级市各自为政,缺乏科学的长期整体规划

苏北地区各地级市因其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为增加本地收入互为制造障碍,宣传仅限于本地居民,缺乏信息共享,同时不惜巨资重复进行建设,导致出现盲目开发、恶性竞争的现象。许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规划的整体性,未能从文化视角进行深度的挖掘内涵,大多局限于眼前利益和区域开发利用。

3.1.2 缺乏广泛的宣传,民众了解不足

据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宣传投入就可增加旅游收人123美元。在许多国家对于新兴的体育旅游业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宣传。因此,通过各级电视台、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对体育旅游进行大力宣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苏北地区对体育旅游宣传投入较低、大多数老百姓对体育旅游了解不足,直接影响了其参与程度。据苏北地区对当地居民对体育旅游概念了解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5420人中,了解体育旅游的占调查者39%,不了解的占61%。

3.1.3 体育旅游名牌产品和专业人才的缺乏

缺乏体育旅游知名产品和专业人才是发展体育旅游业的瓶颈。目前苏北地区体育旅游业的组织形式规模较小、经营状态分散,未形成一定投资规模和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虽然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但缺乏名山大川,人文底蕴深厚但开发时未能充分挖掘,导致产品竞争力较弱,缺乏具有国内外具有号召力的体育旅游品牌。同时,苏北地区体育产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即懂体育有懂旅游的经营式体育旅游复合人才,已成为制约苏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瓶颈。

3.1.4 体育旅游市场运行体制不健全、双轨制明显

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产业,现阶段缺乏系统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导致体育旅游市场体系建设乏力。目前,双轨制在体育旅游市场存在明显:政府需大量资金投入体育旅游设施建设,但资金相对不足;社会资金注入体育旅游市场渠道不畅通,未形成产业社会投资或融资体系。资本投入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在体育旅游市场中明显不足。同时,体育旅游市场建设在政策上缺少具体规定的可操作性,如行业监管、市场准入、投资引导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3.2 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思路

3.2.1 宏观整合、整体规划体育旅游资源

苏北地区各市体育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要搭建合作平台,对体育旅游的开发项目、布局、建设、发展制定总体的规划。对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进而确定资源适合开发的项目,不能盲目进行。同时要注意体育旅游资源与其他形式旅游资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对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要从项目设置、人员配置、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或者总结成功经验,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进调整。对还未开发具有潜力的体育旅游资源要制定好开发计划,要充分考虑体育旅游者的需求,做到具有前瞻性、发展性开 发。

3.2.2 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可持续开发

在宣传时要加大投入,辐射性宣传,同时在宣传项目是要做到体现不同需求层次和年龄段的不同要求,整体把握。如,老年人以养生游、太极为主的;青少年以极限运动、越野等项目作为吸引点。在开放体育旅游资源时做到可持续开发从现在保护、生态保护、建设保护等几方面做起。

3.2.3 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体育旅游作为综合的行业,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人才主要包括体育管理人才和体育导游:体育管理人才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行业法规及发展动态,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体育导游不仅要具备导游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体育专业救护保护素养。所以苏北地区可联合个高校进行定向培养,同时对于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培养提高专业水平,以满足苏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需要。

3.2.4 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为提高体育旅游知名度,苏北地区应重点打造以汉文化、运河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为基础的体育旅游项目。例如:利用刘邦、项羽的资源可开展战争再现体验游;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运河体育旅游资源必将得到进一步开发,苏北运河是京杭运河的黄金水道,开发运河体育旅游带,加大宣传必将拥有较大的体育旅游市场,同时大运河直接将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串联起来,促进了江苏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将进一步带动苏北体育旅游的发展;苏北地区红色文化丰富可连接各相关景点以三大战役的淮海战役为重点开展淮海战役教育以及战争体验再现的方式,让体育旅游者感受淮海战役的全貌体验。

3.2.5 体育旅游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体育旅游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证。苏北地区应建立由统一部门管理和建设的苏北体育旅游网站,该网站开通后与国家旅游局的“国家旅游局网、中国旅游网”,国家体育总局的中国体育资讯网等联网获取各个网站的数据库的内容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广大体育旅游者或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以及旅游地交通情况。

摘要:苏北地区地理位置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底蕴深厚,为其开发体育旅游创造了资源条件;该地区人口众多、客源市场广阔、通信交通发展便利为其体育旅游的开发创造了市场条件;国家政策、地方政府政策的良好实施为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政治条件;在良好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市场条件以及资源条件下对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推进该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对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的基础性分析、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宏观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及信息网络化一体化等方面,提出苏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发展的思路。

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管理 篇11

【摘要】近年来,随着三级课程的提出、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本土文化对学生个体成长意义的不断探索,开发与民族地区的本土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具体从多元文化、本土文化传承、边缘课程的重视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区本土课程资源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本土课程资源;民族地区;价值

民族地区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本土课程资源,不同与普遍意义上的课程资源开发,民族地区本土资源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以及边缘课程的关注都有一定的价值。

一、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与多元文化教育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已经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领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逐渐紧密,文化的争端与冲突也开始凸显,文化问题开始成为各个国家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多元文化是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其后分别在2000年的《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以及2005年的《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变现多样化公约》中,谈到了文化冲突、文化多样性以及多元文化并存的观点。多元文化成为各个国家解决民族文化矛盾的基本准则,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指的是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允许各民族文化共同,平等的发展,允许、保障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群接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丰富和完善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提出始于西方,后来渐渐成为了全世界发展民族教育的理论基础,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从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教育,到开始关注移民、有色人种、残疾人、以及直到开始关注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环境的文化背景。多元文化教育与“一元化教育”(monoculural education)是相对的,后者强调让学生掌握“共同文化”、“主流文化”,是单方面的适应,即少数民族或群体服从(或被迫服从)多数“民族或群体的文化规范从未放弃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群体特征。而多元文化教育,更多的是从文化的类型、文化过程的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是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反映的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的要求。

张诗亚先生提出了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他认为:“文化生态系统通常包括三大部分构成:第一,自然环境,即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的总和;第二,社会环境,即与群体生活相关联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该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内部诸方面和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交往、关系等外部环境诸方面的关系;第三,精神环境,即该群体所共有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风俗习惯、宗教形态等诸方面的总和。”①文化生态系统的三个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使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造就了我们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样的文化生态系统,因此张诗亚先生多次提到“多元共生”的理念,用来形容西南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格局。除此之外,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于文化生态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文化生态系统和教育是相互适应的问题,一定的文化生态系统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我国既有来自本国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各个地区的文化,也要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从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多元文化社会,地方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环,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不同文化背景个体的生存能力与多元文化适应能力,就更要关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课程资源单一性的现状,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接纳主流民族文化,还有接纳与教授非主流民族文化,特别是本民族的文化。

二、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文化的传承即是教育。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类的自我定义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递和建构的过程,是统一现实与未来之间实现传承、创新、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人类整体对自身的定义,它通过特定的方式实现人类认识的几点并转化为个体的自我认识,实现个体的自我定义。”②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要素之一,课程是文化的形式,文化是课程的资源,文化价值观的演变会直接影响到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和课程知识的选择标准,文化结构影响着课程的整体建构,文化的质量决定了课程的质量,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课程的发展水平,课程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发展。

地方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发展创造的,承载着丰厚的知识,地方文化自成一体,通过社会生产生活不断繁衍

、更新和传承,它是人类永恒相伴的文化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层文化,是文化之根本,张诗亚先生指出:“如果说某一文化是某一部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互相作用的适应形式,那么,不同的生存环境,就将不同的适应方式,即不同的文化形态。教育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须将其同整个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考虑,才能相对正确的认识教育的系统功能。”③钱穆先生指出:“上层首当关注其学术,下层则当注意其风俗。学术为文化导先路,苟非有学术领导,则文化将无向往,非停滞不前,则迷惑失途。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将无向往,非停滞不前,则迷惑失途。风俗为文化奠深基。”④无论是张诗亚先生的文化生态系还是钱穆先生文化分层的理论,都确定了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方民族文化,滋养着主流文化,地方民族文化也应该纳入教育系统中来。

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意思是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其次要学会尊重、理解和欣赏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研究“我文化”和“他文化”在人文世界中的角色和贡献。本土知识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文化关照下的学习;关注本土文化,既是教育本质体现,又是民族发展所需,因为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⑤

三、对“主流中心课程”批判的关注

近年来,一些学者首先对于“主流中心课程”(mainstream-centric curriculum)进行了批判,一般来说,课程的制定反映的是主流社会群体的意志,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课程也是体现的主流文化,并且渗透到每个学生个体的生活中,批判理论家们认为,,这种课程是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优势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等为中心设置的课程,忽略了其他民族、种族、宗教等族群,课程就是一种“文化资本”,是统治阶级或者阶级中的一部分的“文化资本”,布迪厄和伯恩斯坦(bernstein,B.)认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往往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这些知识被认为是最合法化的知识,课程中的知识以及个人处理这些知识的能力,就成了阶级、性别和种族文化以及经济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机制,阿普尔提出,国家课程可以被视为一个问责系统,同时它也推动了另一个系统的形成,在这个系统中,学生被前所未有的分层和排序。换言之,在批判教育理论中,国家课程反应的是主流人群的文化,在不自觉中造成了不平等和差异,尽管课程宣称是“客观的”。

“在我们这样一个为不同权力所撕裂的复杂社会,唯一可能的“凝聚”是我们公开承认差异和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凝聚。”⑥课程不应该被当作是“客观”的,相反,课程必须不断的主观化,即不断“认识自己”在文化历史,社会利益中的根,而不是去追求同质化。“一个民主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必须始于对“教室里的社会定位和文化格局的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 的认可。因此,我们关心的真正公平的待遇,必须是把课程建立在那些差异的认可基础上,这些差异以清晰可见的方式赋予和剥夺学生的权力。”⑦

我国民族众多,对于课程编排,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学生课程的编排和设置,更应该考虑当地民族特有的文化,否则可能会造成人格内部的文化冲突,形成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学校文化间的断层。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靳玉乐.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班克斯著,李萍译.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4]张诗亚.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7]罗晓飞.本土与创新—基于地域文化为教育资源的美术教育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10)

[8][美]迈克尔W.阿普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注释:

①张诗亚.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8页

②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39页

③张诗亚.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④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⑤罗晓飞.本土与创新—基于地域文化为教育资源的美术教育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10)

⑥[美]迈克尔W.阿普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6页

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管理 篇12

关键词: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互动关系

民间体育是指非官方的在民众中开展的体育活动, 它不一定具有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 可以在某一时期出现, 又可能在某一时期消失。按照“民间”是指民众中间、非官方, 存在于广大中、下层民众中的几个定义来理解, 那么“民间体育”就包括了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 甚至包括外来的西方体育[1]。康巴地区是指包括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树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康巴地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在世代的演变和传承中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康巴文化。康巴地区的民间民俗文化构成了康巴文化的主要成分, 康巴民间体育资源是指在康巴地区民间流传和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它具有康巴地区的特有的内涵,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人到此参观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对旅游这一休闲娱乐方式变得不再是奢望和梦想, 在游历完全国知名景点后, 把游历的足迹瞄准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康巴地区因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路线, 康巴地区俗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随着交通日益方便, 人们出行不再受阻, 不久的将来康巴地区也将失去吸引游客旅游的自然条件因素,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不断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 通过与本地区旅游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方式, 在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得到发展的同时, 本地方的旅游业得到发展, 地方经济也取得效益。

1 研究方法和对象

1.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1.2 研究对象

据资料显示, 康巴地区境内主要有藏族、彝族、羌族、回族、纳西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康巴地区涵盖了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的一部分、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和云南迪庆州等地区, 是中国第二大藏区。从各民族人口数来看, 康巴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以藏族、彝族为主。千百年来, 康巴地区各族群众在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历史继承中, 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众多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体系, 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宝库。

2 结果与分析

2.1 康巴地区各个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分类

在康巴地区长期流传着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格或地方特色的、深受游人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 有表现生产的、生活的, 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和军事武技的, 如藏族的转经轮、庙会、马上的藏戏, 羌族的舞麻龙、跳盔甲;纳西族的东巴跳等等;有表现民俗风情习俗的, 也有满足民族群众文化娱乐的, 内容十分丰富, 如藏族赛牦牛、晒佛;回族的武术等等 (如表1) 。根据康巴地区传统体育的内容及活动性质, 可将这些民族体育划分为竞技类、游戏类、舞蹈类、表演类、节会类和养生类等六大类型。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 为建设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奠定了基础。从资源分布来看, 康巴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民俗体育资源集中在甘孜州的川藏线上, 从泸定、康定、川藏线连线上, 呈线形分布, 较集中, 且资源组合状况良好, 特色鲜明, 有利于综合开发, 实施“以泸定或康定地区为突破口, 采取重点开发, 以点促线, 以线带面”的战略思想。

2.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2.2.1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不被外人所知, 面临濒临失传的威胁

在商品经济社会, 没有利益价值的产品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康巴地区民间体育在挖掘和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体系, 同时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开发的力度不够, 人们对某些项目了解仅限于图片和宣传图片, 亲眼目睹项目风采的机会较少, 这就给民间项目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但因为受到先进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项目的冲击, 使得民间民俗项目受到频临失传的威胁。

2.2.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展现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资源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些民间民俗体育项目成为一定民族或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参加锻炼、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方式, 使得这些展现的方式只能是在节日、纪念日或是某种庆祝活动时的展示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3.1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现状存在较多弊端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资源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但因为受到先进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项目的冲击, 使得民间民俗资源受到频临失传的威胁。同时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展现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些民间民俗体育资源成为一定民族或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参加锻炼、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方式, 使得这些展现的方式只能是在节日、纪念日或是某种庆祝活动时的展示活动。

3.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与本地区旅游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整合。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作为本地方文化内涵的结晶, 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的结果。作为该地区的特色应该通过旅游业这种渠道得到推广和传播, 同时本地区旅游也应该通过这一结合得到发展。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通过旅游景点的宣传、加上节目表演、旅游产品、旅游活动等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 使体育项目和本地区旅游都得到提升。

3.3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与本地区旅游互动关系的途径

3.3.1 转变观念, 努力挖掘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转变现有的靠自然条件吸引游客的营销模式, 使旅游管理部门和投资商充分认识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 充分认识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深挖资源。对现已开发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对未使用或未发现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一方面, 不能抛开民族内涵资源优势去寻找其他的所谓特色, 另一方面, 不能只着眼于现有的资源, 要科学地、事实求是地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评估筛选, 真正弄清其潜在价值并推断出它的发展前景, 然后设计出多层次、高质量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开拓市场, 加大对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方位宣传, 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最后还应注意重视人才, 筹措资金, 保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2]。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只有转变现有的依靠自然条件吸引游客的营销模式, 以川藏线为基准线, 以泸定或康定地区为突破口, 采取重点开发, 各个突破, 以点促线, 以线带面的战略思想, 充分挖掘和整理康巴地区现有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与本地区旅游互相作用, 协调发展促进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和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3.3.2 通过动静结合的展示, 加大对康巴地区其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宣传

在康巴文化的发源地甘孜州建立康巴地区民间民俗文化陈列馆, 馆内的资源凝聚了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相关“视频”和“物品”的精华。在陈列馆内, 利用民间民俗体育进行动静结合的展示:如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项目的“3D”放映室, 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现出活态的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运动场景;或是将民间民俗体育的器具进行静态展示;或是进行真实的表演, 与游客互动, 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其中的乐趣;或是将康巴地区丰富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通过制作成各种式样的旅游商品, 向游客进行推销, 可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这些措施可达到使康巴地区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向人们展示康巴文化的内涵, 更能促进本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3.3.3 结合康巴地区本土资源开发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

有效利用康巴地区的本土资源促销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包括在已建立的民俗村寨中举行民间民俗体育的展示活动, 它可与各个少数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建筑、民族礼仪等一起进行集中的展示, 让游客在参与娱乐中领悟到康巴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另外与自然风光结合, 利用康巴地区天然的民俗村寨举行民族体育表演活动。旅游者在游览完自然风光后, 可参与到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中, 自然风光和民族体育得到完美结合, 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附带型民族体育旅游产品, 附带型的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是指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在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组合中所占的地位较弱, 起附带性的作用。如导游在讲解的过程中, 掺入民族体育活动的知识, 或者是组织游客进行民族体育活动表演, 均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开发方式。

3.3.4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资源建立“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

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 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 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有着内涵的复杂性, 供求关系与价值的传递性, 起迄点的一致性和路径选择的效率性四个显著特性。康巴地区的民间体育建立“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 包括首先成立康巴地区民间体育的挖掘和整理机构;其次,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进行包装和宣传, 达到促销的目的;最后,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在“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的基础上建立“品牌”, 让其走出康巴地区这一区域环境, 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实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 2008, 15 (9) :101-104.

[2]陆元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6, 42 (3) :65-71.

[3]张冰松.康巴藏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9) :108-110.

[4]杨志强, 孙德朝.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路径选择——以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138-141.

上一篇:土木工程方向下一篇:选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