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2024-09-10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共12篇)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1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 它们的存在或竞争力的大小, 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快慢、社会进步煌程度, 都直接或最终决于技术创新, 其他的创新活动都以有利于技术创新为目的和评价尺度, 都是为技术创新服务的。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内生要素, 因而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发展。我国要实现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也应重视对中国内陆地区企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技术创新对策,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本文就四川民族地区企业发展中, 技术创新的作用、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同样应该以技术创新为重点,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式、跳跃式发展目标。

一、技术创新的涵义及其特点

技术创新是指将技术变为商品, 并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并实现其价值, 从而获得销售收益的过程和行为, 它是技术进步的核心, 是一个以新的技术思想产生为出发点, 以新的技术成果首次商业化为终点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引进一种新产品;二是引进一种新技术或新方法, 即新的生产方式;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获得一种原材料的新来源;五是实行一种工业的新组织。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 它不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 而是强调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 技术创新具有传播和扩散效应。表现为创新技术在社会生产中不断地被横向模仿、推广, 从而扩大技术成果的应用范围, 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全世界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其社会经济意义不亚于甚至还超过技术创新本身。甘孜州民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技术创新是有了很大发展的。

二、技术创新的意义

1. 技术创新是彻底改变民族地区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基础条件。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彻底改变人们愚昧、落后的观念, 从而激发人们思变、思发展、思进取、思幸福的主观能动性;能大大增强人们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西方国家的发展就是有利的说明:如德国花了70年的时间赶上英国, 美国花了40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德国, 而二战后的日本只用了15年~20年时间就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他们都是依靠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实现的。做为民族地区要缩短与沿海、内陆企业的差距, 只有加大质量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 别无选择。

2. 技术创新是民族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经济增长要素组合中, 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多样化、高度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可以节省要素投入, 增加产出数量和提高产出质量;可以形成新兴产业, 扩大产业关联效应, 引起社会新的劳动需求, 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仅仅具有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是难以实现经济的高速优质增长的, 只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才能充分发挥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节省投入, 增加产出, 形成新兴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形成“粗放型”向“集约型”, 数量型向质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3. 技术创新是民族地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四川民族地区企业本身就少, 且绝大多数企业主要还是以数量和优势资源的初级产品竞争为主, 当数量与优势资源发生变化时, 这种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企业生存就成了大问题, 为了生存有的企业甚至采用低于生产成本价来销售自己的产品, 这样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是必然的。要摆脱这种情况, 就离不开企业生存的源泉, 那就是技术创新。海尔集团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辉煌, 主要是立足于技术创新, 抓住了市场, 如海尔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属于市场拉动式技术创新。因此, 四川民族地区企业要想彻底摆脱困境, 成为市场竞争的强者, 就必须走依靠科技求发展的路, 就必须下决心着手培育、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走科技兴企之路。

三、技术创新的类型以及民族地区企业的选择

由于民族企业所处行业、技术水平、规模、发展环境以及企业体制等呈现无限的多样性, 这使民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而且随着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的进步, 民族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也就更加丰富多彩, 主要有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工艺创新;也可以按西方经济学家分为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和中性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战略的模式可分为自主技术创新、模仿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等等。基于民族地区企业起步比较晚, 发展规模不大, 技术水平不高, 发展环境不是最优等特点, 民族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应该走以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为主, 工艺创新为辅助的路子;选择的模式应该以合作技术创新为主, 兼顾模仿和自主技术创新。这一切主要是从制约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得到的。

四、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改革开放和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后, 甘孜州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创新步伐相对而言也大大加快, 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三次产业比例渐趋合理产业结构的转换, 是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的结果, 也是技术创新的表现。

2007年, 甘孜藏族自治州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1∶34.9∶40调整为25.1∶36.4∶38.5。

2. 积极从事科技研究和开发,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建国以来, 甘孜州结合当地以农为主的实际情况, 主要建立了一些农牧业等研究机构, 这些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长期以来, 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 积极从事农牧业资源的研究和开发, 如甘孜州2007年组织申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组织申报2007年省科技厅项目24项;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申报的《九龙牦牛肉质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 首次获得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支持, 为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开始注重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结合, 生产方式得到更新。

近年来, 甘孜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首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 全州生态建设成绩显著。实施森林管护8233.02万亩,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8.42万亩, 退耕还林面积达80.3万亩;实施退牧还草1164.22万亩;建设公益林51.54万亩, 其中, 人工造林11.14万亩, 封山育林40.4万亩;义务植树255万株;其次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如甘孜州主要进行了食药用菌、名贵中药材、藏系畜种牛羊等土特产品的系列开发, 树立了九龙牦牛的著名品牌。再者, 加大了农业技术开发的力度, 2007年完成冬虫夏草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甘孜州北路万亩沙棘基地建设、川贝母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基地建设、青稞研发中心建设;积极开发我州大黄药材资源, 启动大黄种苗培育等基地建设工作。增强了农牧民依靠科技进步的积极性。

4.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得到较好发挥。

甘孜州的通信网络进一步向乡村延伸, 移动通讯稳步发展, 20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1.23万户, 增长21.4%。解决了35个村通信和26个乡宽带接入问题。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35.6%。其中, 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3.5%, 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5. 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发展迅速。

通过现代技术, 加快了以当地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新兴产业开发的步伐, 并建立了一些具有高新技术特点的新能源、生物技术类代表性企业.使具有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的电力工业、电冶工业、建材工业和药材、农牧副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 初具规模, 形成了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

近几年, 甘孜州企业尽管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而言有了较大进步,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增长, 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所以与技术创新体系较完善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 存在不少制约甘孜州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问题。

五、制约甘孜州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因素

甘孜州幅员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 占四川省31.5%, 居四川省首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山脉横亘, 大部分为山地和高原河流众多, 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再加上地处内陆, 交通不畅, 信息闭塞, 自古以来就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落后地区,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真正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在硬环境方面的弱点。

(1) 企业少, 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少。

(2) 知识结构欠佳, 能从事技术创新的科技人才稀缺。

(3) 科研机构少、高等院校少, 高水平的科研设施少。

(4) 受财力所限, 靠自己难以给予高水平的科技。

2. 在软环境方面的弱点。

(1) 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不足, 对高新技术的认识有偏颇。

(2) 崇信领导, 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和重用不够不相信民族地区的人能做出一流的科技产品, 也不鼓励民族地区的人从事科技开发和科技转化。

(3) 重实物支援, 轻智力支援, 缺乏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和基础氛围。

(4) 在与别人合作时, 怕吃亏的思想严重

六、技术创新成功的因素

通过对国内外知名企业技术创新成功因素的分析, 我们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按各因素对技术创新成功作用的大小, 其排列如下:

内部因素主要有高层领导的支持, 研发部门与营销生产部门的合作, 技术带头人, 高水平技术人才和企业体制合理。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得到消费者/供应者合作与支持, 政府支持, 与研究机构合作, 与大学合作, 获得咨询服务和与其他公司合作等。

综上所述, 民族地区企业只有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意义, 克服软硬环境的制约, 努力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内外因素,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才能发展企业, 才能推动本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孜藏族自治州统计局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甘孜统计年鉴-2008》

[3]周朝琦侯龙文编著:《企业创新经营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

[4]王康刘秀兰的:《四川民族地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年3月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2

一、民族地区检察机关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检察机关只有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检验和衡量检察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理念,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贯穿到全部检察执法活动中,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办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努力让党和人民满意。

(二)经济的发展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贸易方面的问题,它对我国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检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首先要在执法理念上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的公开公平、高效透明的现代司法理念,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人权保障优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程序优先;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并重,法律真实优先;效率与公正并重,公正优先。树立平等保护的观念,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司法保护和法律服务。要进一步深化以引导侦查取证、人民监督员为主的检察体制改革。抓住“两房”建设等有利时机,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继续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教育,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地方治安形势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严打”整治斗争,刑事案件发案虽然总量有所减少,但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境外一些组织借宗教之名进行渗透颠覆活动加剧,“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地下活动频繁,杀人、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入室盗窃、盗抢牲畜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在一些地方还有较大幅度反弹,因人民内部利益调整而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增多,维护稳定的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作为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在党委和上级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全面正确地履行好职责,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发展的瓶颈与制约因素

(一)检察基础业务薄弱。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有相当数量的干警监督意识不强,监督水平不高,监督手段不多,监督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职务犯罪查处力度不够,侦查水平低,科技含量少,惩治腐败工作徘徊不前。

(二)人才短缺、检察官断层现象突出。普遍缺乏侦查、公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受地方条件限制,引进高学历的法律专业人才十分困难;司法考试的“高门槛”使新进人员很难解决法律职称,目前大多数基层院出现新老检察官接替不上,具有办案资格人员逐年减少,部分县院甚至无法达到“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须为检察员”的规定。

(三)队伍整体素能不高。干警的文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大多干警原有文化基础较差,没有系统受过法律教育,学历教育旨在拿文凭,文凭与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长期缺乏“领军”人物的有效正规带领,导致执法手段单一,执法方法比较简单,经验化现象突出;个别干警思想空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四)管理机制不规范。在队伍管理、机关建设等方面仍然沿用行政管理模式,缺乏与检察官法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在办案、监督制约方面的运行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较重,随意性较大,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5-02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我国文化部队文化产业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文化产业就是依靠先进的文化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使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第三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更具特色。因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改善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有助于改善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局面。民族地区多位边疆地区,多与他国家接壤,地理位置特殊且有利。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例如旅游资源、手工艺品、节日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一带一路”是中国打造世界经济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可以与周边国家文化产业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因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全面协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有助于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乡差距很大。文化源自于民间,而人民的生活就是文化产业的发源地,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过低,就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会使民族文化难以传承下去。民族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助于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三)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经济,使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环节。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兴盛与否,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影响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否。因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新兴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所以它的产生和发展相对其他产业存在着不成熟的表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产业缺乏创新复合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它也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颖的东西追求不断增大,而创新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文化产业需要的是既懂管理又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这样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许多管理者都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训练,对文化产业相关的知识也比较匮乏,有些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却不懂得管理。所以,文化产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懂得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管理,还要懂得创新。当前市场对这种人才需求很大,大力培养这样的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文化产品层次低。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是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民族地区由于受科技水平的影响,民族地区高层次文化产品相对较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特有的服饰、手工艺品的销售,推动了文化产品的开发。目前民族地区生产的服饰、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例如,云南地区有很多生产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的小作坊,其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高,销售状况不是很好,不能更起到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市场法律不健全,市场上充斥着的低俗的期刊杂志音像等,就是法律不健全的表现。因此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法律治理,保护合法的、可以传承优国优秀文化的期刊杂志音像等应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和支持。对于违反道德、违背法律的,应给予相应处罚,确保文化产业市场的纯洁度,这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开发。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优秀文化的国家,其优秀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同时,56种不同的民族文化更为这种优秀的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许多民族地区,一些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工艺等都没有被充分开发,这无疑是一种浪费。充分开发这些资源,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四、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在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代表着经济实力的发展程度。在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是按市场价值规律进行的。他们没有刻意去发展文化产业,然而他们的文化产业却成为世界的龙头,这是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特征。在高科技和雄厚资本的推动下,迪斯尼,NBA等优秀文化产业已经成為世界文化产业的龙头。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是一个文化产业大国,动漫产业高度发达,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支柱。另一个邻居韩国则是凭借着有较强针对性的文化政策逐步成为亚洲的文化强国,现在韩国的电视剧产业影响较大,逐渐被其他国家认可接受。

五、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

“十三五”时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在量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在质上,高层次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创新创业的主要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也来越大的作用。

(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本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要依靠的就是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很多发达地区,民族文化与外界极易融合;在很多偏远山区,民族文化很难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这就需要协调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既不能以消费为导向而牺牲传统文化,也不能为了保护文化传统而牺牲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给予传统文化相应重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见文化产业带给民族地区的利与弊,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

(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手工艺产品,每一件手工艺产品都有其特有的生产方式,我们要不断发掘这些手工技艺,特别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应该是我们大力挖掘和发展的对象。它们不仅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文化基因,同时也適应现代的审美需要。将这些民族文化产品投入到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将会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不破坏原有手工技艺的前提下,加大对民族手工艺产品的生产,以保证市场的需要。要树立民族产品的品牌意识,加强对本民族独有的手工技艺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建立相应的文化市场,扩大销售途径。制约民族地区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主要因素就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不够,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以交换平台建设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原则,创新经营模式,以消定产,增强多种方式的合作与协同创新,转分散化经营为集约化经营,扩大规模化发展,实现特色文化产品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有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处于落后的趋势,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国文化产业没有发展前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将历史文化资源转为现实产业优势,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快制定发展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政策与法规,逐步进行完善,相信我国的文化产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专家:“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调整时期[N].中国经济网,2014-12-23.

〔2〕“十三五”文化产业:文化成为发展新动力[N].中国文化报,2016-3-23.

〔3〕范建华.“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带状发展新趋势[N].中国文化报,2015-5-20.

〔4〕王小佳.“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趋势与对策[N].太原日报,2015-11-24.

〔5〕十三五规划建议: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N]. 新华网,2015-11-3.

〔6〕张瑾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路径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4).

〔7〕袁明旭.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8,(8).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大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10-29.

〔9〕高宏宇.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D].同济大学,2007.

〔10〕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11〕杨永生.中国文化产业作用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12〕谭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13〕项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文化贸易的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7.

〔14〕可运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7.

〔15〕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4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我国要实现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不仅要提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要促进中国内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当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为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内涵

关于技术创新政策的内涵, 目前在学术界尚无统一定义。但是, 技术创新政策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外部支持因素, 其目的是政府为了消除和补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缩短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创新思想的出现到形成相关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时滞, 加快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技术创新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影响和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 为促进科技成果从研究开发机构向产业部门流动并最终实现其商业价值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措施的总称。

公共政策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共政策有利于克服市场失败, 防范创新风险;其次, 它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再次, 公共政策, 例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等, 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着重大的激励作用。

三、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其表现在, 一是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 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二是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风险主体;三是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 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就其原因来讲,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对于东部地区较为缓慢。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迟缓, 科技体制改革滞后, 使得民族地区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与国际先进水平和东部地区不但没有缩小差距, 而且有拉大的趋势。

2.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R&D经费支出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研究开发经费强度是评价一个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受经济水平的制约, 民族地区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资金不足是民族地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另外, 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时, 重硬件投入, 轻软件投入, 创新经费投入分布又不合理使得企业技术积累不够、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结构单一化、产品技术含量低, 在持续创新与产品升级换代上显得力不从心。

3. 技术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

民族地区缺乏创新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不愿选择各种条件都比较差的地区就业, 这种流动趋向使得民族地区的科技队伍与东部相比差距比较大。此外, 民族地区的科技人才分布也不合理, 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如西安、成都、重庆等。民族地区除了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外, 也缺乏管理人才, 缺乏一批具有市场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群体。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构思、决策、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存在很多问题, 如决策不科学、创新战略缺乏等, 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四、提升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1. 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

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当务之急。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创新力量薄弱, 企业研发机构不完备, 创新网络缺少形成的基础, 企业尚未形成技术创新的主体等, 都与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力量薄弱, 经济发展缓慢有关。建议可以通过“市场与技术、资源、产权联动”激活创新要素, 拓展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空间。

2. 改善技术创新人才环境, 吸引人才。

人才是知识的载体, 是重要的创新资源, 民族地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首先, 构建多途径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民族地区政府应按照整体规划、宏观管理、分类指导和加强服务的原则,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制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其次, 支持企业成为吸纳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再次, 营造创新文化对培养优秀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民族地区应营造创新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

3. 建立科技创新融资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需要有研发资金, 风险资本, 同时还需要有产业资本的参与, 三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 首先, 应当建立起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推动民族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 必须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并及时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资金, 专利专项资金等专项经费, 增加政府科技投入渠道。其次, 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体系, 鼓励金融资本进入技术产业领域, 强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度;建立贷款担保、贴息等机制, 支持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孟庆伟.技术创新中的政策问题.科学学研究, 1992[1]孟庆伟.技术创新中的政策问题.科学学研究, 1992

[2]陆静.提升秦皇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共政策研究[J].科技广场, 2011[2]陆静.提升秦皇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共政策研究[J].科技广场, 2011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5

**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辖**个乡镇(街道),总人口**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共有干部**人。如何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把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亟需的人才优势,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县,是我们始终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在中央、省委、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干部素质提升,坚持改革创新,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规模,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努力把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科学发展、推动干部成长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一、创新方式,拓宽渠道,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规模 十七大以来,中央出台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组部制定了《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对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高度重视。我县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省州要求,落实培训责任,强化培训措施,认真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取得了实效。

1、坚持领导抓,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责任。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县委书记亲自抓,不仅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并坚持在每年开展的全县“一把手”培训 1

班上,带头进行专题授课。县委常委班子思想统一,协力支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每年年初,县委常委会议都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合理确定培训计划,足额保证培训预算。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项,县委常委会议也做到相关部门随时提出,县委及时研究解决。

2、力促多样化,丰富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形式。一是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在完成省州干部调训任务不打折扣的同时,县委每年开办主体培训班次10期以上,对科级干部、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以及其他业务型干部实行了重点调训。2009年以来,开展了干部自主选学,根据干部意愿和需求开办专题培训班29期。二是自助培训与送学上门相结合。县委要求各单位开设“周五课堂”等自助式学习培训,每年聘请专家及理论骨干授课4次以上,并纳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检查内容。同时,建立了理论宣讲团队,每年拨付专项宣讲经费17万元,组织讲师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派送“理论套餐”,使全县干部学习蔚然成风,2010年9月,人民日报以《这里的党员爱学习》为题,推介了我县教育培训工作。三是邀请讲座与外派学习相结合。先后邀请国家发改委刘福垣教授、长株潭一体化首席规划师朱翔教授等40多位省内外专家教授来我县宣讲授课45场次,并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脱产学习,组织干部开展外出体验式学习,开阔了干部视野,启发了干部思维。

3、突出针对性,拓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渠道。一是针对干 2

部工学矛盾,开展网上学习。在《中国**网》建立干部网上学习的平台,公布县委集中汇编的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资料,组织干部工作之余上网学习,并利用远程教育、**红网手机报等网络媒介灵活组织干部学习,构建了创新型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二是针对干部成长需要,选派双向挂职。选送了37名优秀干部到省直、长沙市和州直单位挂职,下派了76名县直优秀干部到乡村挂职,让干部在实践中成长进步。三是针对干部学历不足,鼓励继续教育。落实干部参加继续教育经费资助政策,支持干部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继续教育。全县共有3056名干部获得了第二、第三学历。

二、创新载体,优化机制,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李源潮部长曾经指出,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要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坚持做到“三注重”,着力构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

1、注重阵地建设,构建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建好党校主阵地。大力推动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县委党校顺利升格为副处级中专体制学校。组织开展了“党员爱党校”主题活动,力争对口支援**的长沙市支持县委党校建设,先后筹集资金一千多万元修建了公寓式学员宿舍楼、建立了县委党校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室、实施了校园绿化美化。二是建立实践活动基地。在享有“武陵土家第一寨”之称的苗儿滩镇惹巴拉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实践活动基地,组织中青班等主体培训班次学员进村入户 3

开展社会实践锻炼。三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遴选高学历年轻优秀教师进入县委党校,采取开展学术交流、选送参加培训等措施,培养骨干教师。县委党校教师每年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篇以上,16人次先后获得州级以上奖励表彰。四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坚持干部教育培训经费预算逐年提升,县财政专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预算增加至80万元,确保县委党校运转保障经费不少于20万元,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资金保障。

2、注重互动双赢,构建异地培训机制。抓住长沙市对口支援**县的机遇,建立**县委党校与长沙市委党校的紧密联系,在**县建立了长沙市中青年干部党性锻炼和社会实践基地,在长沙市建立了**县中青年干部异地培训和见习基地。两地党校共建基地、结对办学,两地学员同享资源、交叉锻炼,创造了“本地+异地+实践”的三段式“接力”培训新模式。目前,两地已有462名中青年干部参与了三段式 “接力”培训。异地培训机制的建立,延伸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链条,拓展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内涵,让参训学员在差异化培训和锻炼过程中受益匪浅,取得了实效。

3、注重以考促学,构建培训倒逼机制。研究制定了《**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乡(科)级后备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实施意见》,逐批对全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实行闭卷式任职资格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取消任职资格。通过实施干部考试制度,以考试倒逼干部学风,增添了干部主动参加教育培训的内 4

生动力,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三、创新理念,强化措施,破解干部教育培训难题 民族贫困地区受历史、自然、经济、人文等综合因素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滞后、质量效益不佳的状况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常规的培训形式难以满足干部需求。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背景下,干部尤其需要构建健康的心理、树立优良的作风、掌握过硬的本领。常规的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以课堂灌输为主,已经难以满足干部调整心态、锤炼作风、学习本领的需要。二是弱势的培训平台难以适应培训需要。在很多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县级党校作为当地唯一的干部教育培训阵地,却面临师资力量缺乏,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知识陈旧,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满足不了信息化条件下干部知识更新换代的要求。三是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弥补发展鸿沟。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干部教育培训上存在明显差距。民族贫困地区财力薄弱,仅仅依靠本级有限的投入满足不了大规模、高质量培训干部的需要,对比发达地区,干部享受高端教育培训的机会明显偏少。

破解这些难题,我认为首先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协调的理念和现代培训的理念,5

以理念创新促工作创新,以工作创新促难题破解。

1、破解常规培训形式不活问题。要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坚持 “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加快干部心理健康、公务礼仪等教材和课件开发,结合实际,因需施教;要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更多地采取容易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点单式、研究式、互动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紧扣学员心理,灵活施教。

2、破解基层培训平台不优问题。要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途径,加大与大专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合作,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大上级调训和干部异地交流培训的力度,更大规模的组织开展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干部异地交流培训;要加快网络教育培训应用程序研发,利用功能更加完善的网络学习的平台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3、破解基层培训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对县级党校的扶持力度,在硬件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要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把更多优秀人才凝聚到干部教育培训队伍中来;组织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让乡科级干部共享更多优质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

4、破解教育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议在《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更加注重不同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协调推进。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的扶持,在资金分配、设备配置、师资引进上给予政策倾斜; 6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6

关键词:制度创新;欠发达民族地区;延龙图;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 7(2010)01-0100-08

1.引言

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在生产要素尤其 是技术要素不变时,通过制度创新或变迁也能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发展,且技术创新、教 育投入、资本积累等并非经济发展的原因,而是经济发展本身。有效的制度能够使一个 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大大加快。相反,无效的制度则会严重地阻碍经济发展。因此,追求经 济发展的政府应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自身需要的、有利于市场机制 良好运行的制度结构[1](6~9)。

随着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实施区域 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区域逐渐增多,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欠发达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如 滇藏川交界区等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是,在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区 域 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除了面临资金不足、观念落后、人才短缺等诸方面的阻力外,来自政府 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等制度方面的制约因素日渐凸显。如何尽快突破区域 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制度约束,实现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良性结合,对于指导我国欠发达民族 地区顺利实施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吉林 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为例,就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制度 约束、制度创新对一体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制度创新的路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2.延龙图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延龙图是延边州辖内的延吉市、龙井市、图们市三市的简称。为了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从2007年起延边州政府正式 实施延龙图经济一体化战略。目前已成立专门协调机构,完成部分区划调整,初步落实金融 、有线电视及城市公交的同城化问题。延龙图中的延吉市是延边州的首府城市,是全州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2005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93位,是吉林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县 (市)。2007年,延吉、龙井、图们三市户籍总人口8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8万 人 ,占78.9%;朝鲜族人口48.1万人,占59.5%;GDP总量为149.8亿元,占全州48.8%,人 均GD P为18 515元,比全州平均水平高出4 411元,财政收入(含州本级)17.5亿元, 占全州63%。延 吉、龙井、图们三市地缘毗邻、历史同根、文脉同宗、结构互补,是延边州最具发展活力和 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延边州甚至东北亚图们江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产业竞争力较强 的地区之一(见表一)。

3.延龙图经济一体化中的制度约束

3.1 长期的“习俗经济”形成“路径依赖”,制度创新难度大

延边州位于长白山北麓,南与白山、北与牡丹江、西与吉林都存在山地阻隔,且空间距 离都在200公里以上,东侧有国界边境线,处于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单元。延 龙图区域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地区,由于自然及经济条件等原因,物流、信息流无法畅通 ,内外交流相对困难,这一方面使制度创新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也使变革制度的获利机会较 少。在这种条件下,制度的选择更会倾向于以社会习俗为基础的制度模式,即“习俗经济” ,且已形成“路径依赖”。诺斯教授在解析“路径依赖”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 一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如果初始 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制度变迁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如果初始的选择方向出现偏差,制度 变迁就可能沿着错误的路径往下滑,还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效率的状态下。这就是制度的“路 径依赖”[2](43~46)。这种“路径依赖”所造成的结果是:整个区域对外 开放的全社会认同感不强 ,开放主体单一,主要是政府行为;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金融、财政 、税收、技术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长期的相对封闭环境中所形成 的“习俗经济”难以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从封闭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到开放 的区域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的难度较大。

3.2 落后地区政府对“挤占”效应的顾虑,不利于市场一体化制度的形 成

根据斯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观点,消除地区间市场壁垒能够使分工在更广阔的 范围内展开,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对整 个区域而言,推进市场一体化是有利可图的。但是,以区域内的各地方政府而言,对待经济 一体化的态度显然是不一致的,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更是不 积极,甚至是抵制。它们对一体化市场制度的抵制,当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市场一体 化旨在消除产品跨区域流动、要素跨区域配置、产业跨区域整合的障碍,必然伴随着经济一 体化的进程。根据Williamson(1965)的区域经济理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各方而言,并 非是帕累托意义上的改进,在“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一体化初期,发达地区在分 工的收益中占有的份额比落后地区大,后发地区无疑处于暂时不利的地位。国内的一些学者 也认为,在短期内选择不分工对落后地区可能更为有利[3](8~9)。当前,中 国区域经济的格局即 是如此,落后地区产品市场不仅被发达地区的企业挤占,而且本地区的人才、资金甚至普通 劳动力都大量流向发达地区,而从发达地区获得的产业扩散却微乎其微。从长期来看,虽然 落后地区终将从市场一体化中获益,但一届政府任期只有5年,财政压力和政绩显示压力决 定了他们对市场一体化的抵制态度[4](1~4)。在延龙图区域中,延吉与龙井 、图们之间的经济实 力差距悬殊,“极化效应”明显,延吉市工、商业的过度集聚与龙井、图们的逐渐衰退将形 成明显的对比。

3.3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职能错位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其他一切改革的前提,没有管理体制的创新,其他一切改革都会流于 空谈。从全国看,虽然自1992年就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很多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还 留有很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延龙图区域也不例外。延龙图区域地方政府职能错位表现为地 方政府通过行政审批环节具体行使行政干预。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大部分来自上级政府 的投入,地方政府的投入只占一小部分(见表二)。在这种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对经济效 益的关心度远不如争取上级政府的资金和新建投资项目的热情,对上级部门的行政依附感较 强。同时,政府往往直接插手要素配置、企业经营和资产重组及各种投资建设项目。与此相 反,真正属于政府职能的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却常常处于“空缺”状态,这种计 划体制下遗留下来的无论大事小事,事无巨细,干什么都要审批,政府作为无所不在、无所 不管、无所不能的“大管家”角色的制度安排在延龙图区域仍然存在,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 长的不利因素。

3.4 产权制度改革不充分,尚未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 业只是政府实现其资源配置的载体,并没有主动实现资源在空间配置的手段和能力;而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合理地配置资源,跨区域发展是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主体。但是,企业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前提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产权制度改革又 是其前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延龙图区域由于产权改革不到位,政 企难以分开,特别是企业制度创新滞后,企业权力制衡机制和产权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 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本地利益最大化,纷纷投资于价高利大的加工产业,又造成新的 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公用地悲剧”,如龙井市与图们市各自新建的乳胶手套生产 基地的几近相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由于各地条件有差异,企业竞争水平有高低之分,为 了本地低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地区封锁和分割又成为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进而又造成优 势企业的发展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公司、大企业少,大中型国有企 业制度创新、资本扩张的内在冲力不足的困境。

3.5 投、融资体制约束

通过创造发展环境和规范体制条件,引导企业和个人作为投资主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不 断发展,将是区域内政府的主要职能。客观地讲,延龙图区域因劳务经济发达,民间资金相 对 充裕。2007年,延边州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16 01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 136%、 全国平均水平的123%。但是,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在建立投、融资机制方面 不够 灵活,市场准入严格限制,竞争被抑制,导致延龙图区域企业和个人投资渠道不畅通。与此 同时,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拖累着延龙图区域经济运行的效率。与企业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相 比,当地银行能够提供的贷款额度却在持续下降。目前,延龙图区域包括工、农、中、建等 四大国有银行,因上市考虑到经营业绩,在资金运营上普遍存在保守思想,宁愿不经营信贷 资产,也不承担信贷风险,将大部分吸收的存款上存人民银行。2007年,延龙图区域的存贷 比例仅为57.6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7个百分点(见表三)。又如2006年,在全州新增 各项存款45.72亿元中,用于放贷款的只有25.21亿元,只占55.14%。同时,农村金融机 构已 无力担当农村金融的主体支撑力量,而邮政储蓄只能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如此这般, 造成延龙图区域的严重资金贫血现象,导致大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满足,严重影响了企业 跨区域发展。

4.制度变迁对延龙图区域经济增长的 影响

4.1 制度变量的量化

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曾指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相对价格的变化和追求制度创新的收益 ,通过改变现有的成本—收益结构,将潜在的收入流转变为现实的收入流,从而带动经济增 长。他认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对于延龙图来讲,宏观制度变迁主要表现在产 权制度变迁、市场化程度提高、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对外开放程度四个方面。为了定量地剖析 制度变迁与延龙图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本文分别选取不同的指标对其加以度量。

产权制度变迁主要表现为经济成分的非国有化,而经济成分的非国有化改革集中体现在 工业领域,因而用非国有化率表示,计算公式:非国有化率=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 总产值;衡量市场化水平主要从生产要素(资本、劳动、技术等)配置的市场化和经济参数 (价格、利率、汇率等)决定的市场化予以反映,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用投资市场化指数 表示,它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外资”和“自筹投资”两项指标的比重;分配格局 的变化用市场化收入分配比重表示,计算公式:市场化收入分配比重=(当年GDP-财政收 入)/当年GDP,反映经济利益分配市场化份额的大小;对外开放程度用外贸依存度表示, 它等于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重,其中,人民币汇率为各年的平均汇率[5](17~1 9)。1990—2007年延龙图经济增长及制度变量值见表四。

根据表四绘制图一如下:

4.2 延龙图制度变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表四与图一直观地反映了各个制度变量与延龙图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其中, 投资市场化指数、非国有化率和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相关性,而市场化收 入分配比重显示出稳中略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很显然,各个制度变量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力不是等量的。

为了比较各自影响力的大小,我们采用简单的相关系数,对四大制度变量与延龙图经济 增 长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测算。简单相关系数又称皮尔逊相关系数,它描述了两个定距变量间 联系的紧密程度。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为:

其中n 为样本量, 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r描述的是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 弱的程度。r的取值在-1与+1之间,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 ,另一个变量的值也会越大;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负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 个 变量的值反而会越小。r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若r=0,表明两个变量间不是线 性 相关,但有可能是其他方式的相关(比如曲线方式)。根据经验,两者之间r的绝对值大于0 .6,便认为其相关性显著。计算结果见表五。

从表五中可以看出,非国有化率、外贸依存度、投资市场化指数与延龙 图经济增长之间 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6,表明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外贸依存度对延龙 图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最大,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054;投资市场化指数和非国有化 率的 影响次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28、0.6491,而市场化收入分配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 关性最弱,为-0.5591。

4.3 延龙图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分析

4.3.1 对外开放

对延龙图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对外开放度。延龙图区域政府积极利用少数民族地区 优惠政策、“富民兴边”的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优惠政策等各项 优惠 政策叠加的优势,通过政策扶持,逐步走上了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延龙图区域的外贸依存 度已从1990年的7.68%跃升至2007年的34.42%,并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今后,随着 延 龙图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和外贸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对外开放的深化必将会给延龙图 区域的经济增长带来更强的动力和持续的生机。

4.3.2 市场化改革

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延龙图区域的商品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市场配置 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渐显现。工业指令性、指导性计划管理明显减少;在价格管理方面,除 少数水、电、通讯等部门和行业国家实行垄断价格以外,其余全部放开;商业化银行体制改 革逐步推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不断成长。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市场体系 的不断完善,为延龙图区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支持和内在推动力。

4.3.3 产权制度改革

经济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也是促进延龙图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延龙图区域国有经 济转制改革已近结束。延龙图三市政府管理体制从指令型政府逐步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并 日渐增强服务意识,延龙图区域较早地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目前这方面的相关制度已 基本健全,由此带来的制度创新收益也趋向稳定。

4.3.4 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延龙图区域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改善基础设施、健全 社会保障、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投入,这对引导社会投资,改善 发展环境,保障社会和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分配格局的变化成为影响延龙图区域 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然没有上述三项制度变量突出 。

5.延龙图经济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5.1 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形成一体化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延龙图三市政府在职能转换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其政府管理方式与区 域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当务之急是通过政府从“权力政 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 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构建富有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体系。延龙图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市场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要 求政府转变职能,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按市场的要求,以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自己 的决策。因此,延龙图区域要逐步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地方壁垒,通过谈判和协商, 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制度,如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逐步 形成包括人员、资本、技术、商品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共同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2 建立严密的区域合作制度化组织与机制,保障合作制度的有效运作

首先,制度化组织是区域合作制度有效运作的保证。为使区域合作制度有效实施,必须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组织机构。一方面,在区域内各地区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制订公 约,建立起具有一定权威和独立运作能力的组织机构,通盘处置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有 关 事务,如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组织实施跨行政区重大项目建设、协调各方 利益、解决矛盾冲突等等。另一方面,构建半官方、非官方组织体系,如专家咨询委员会、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会以及跨地区的商会行会等民间力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其次,奖 惩机制是区域合作制度有效运作的条件。区域合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 增进合作,但如果人们的不合作或反合作行为以及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区域合作制度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就会受到极大伤害,制度形同虚设。为使制度的权威得以 尊重,制度绩效得以实现,有必要加大制度的“违约成本”。应该看到,区域合作制度大多 不是国家法律,强制力不足,怎样有效实施值得研究,除了制度本身设计科学并能够为大众 认可外,设计一套包括奖惩机制、信息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在内的制度实施机制是一件很有 意义的工作[6](76~80)。

5.3 充分界定企业产权,鼓励跨地区的企业间合作

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技 术、什么样的效率。只有企业的产权充分界定,人们才能对投资的成本收益给以极大的关注 ,才能将外在性内在化[7](11~16)。在延龙图区域,要扩大产权交易市场 交易范围,统一交易 规定,逐步形成一体化的区域性市场。通过培育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企业在资产重组中实现 产权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新的产权制度下,由于市场投资主体将直接承担市场投资风 险,它们对产业投资决策将会格外小心,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并且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 进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主要应该投资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 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并且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履行它的投资职能一般 不会引起同构化问题。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下,各地必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集群,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5.4 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创造宽松的区域金融环境

首先,除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外,如何利用好相对雄厚的当地民间资金,应成为延龙 图三市政府共同研究的重点问题。要通过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建立良好的投资机制,创造公 平的投资环境和规范体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到延龙图经济一体化建设中 。其次,建立区域性发展银行。目前地方发展银行主要建立在我国东南部沿海省市,如深圳 发展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地方立法和制度安排,在延龙图区域可建立区域性发 展银行。该银行在贷款的对象、用途、期限等方面都将进一步体现延龙图区域的实际需要, 从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器,为地方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筹措资 金,尤其是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区域企业合作提供优惠贷款。再次,可参照欧共体的 做法,依法建立区域开发基金;也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发行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 以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优势企业跨区域发展,为延龙图经济一体化营造良好的 资金环境。

6.结论

制度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而是一种制度发展,它至少包括制度的合理性增强、 合法性提高、稳定性增强以及功能性强化等方面的含义。[8](41)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并不是要使区域内政府创造出超出自身范围的自主权 ,而是弱化各自的行政区经济特征,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协调,合理地制定相关的共同政 策 ,统一安排部署,以统筹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目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 制度创新的形式来达到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从而促进地方政府管理行为的优化,在最大程 度上实现市场与政府的良性结合[9](63~65)。

参考文献:

[1]张进铭,陶 然.略论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府在建立制度结构中的作用[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

[2]邓庆远.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政府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因素[J].经济经纬,20 05(4).

[3]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唐勇.市场一体化制度与区域经济现代化[J].财贸研究,2005(6).

[5]陈民恳,钱春燕.宏观制度变迁对宁波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三江论坛,2008 (8).

[6]庄士成,朱洪兴.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与架构[J].当代财经, 2 007(6).

[7]何雄浪,隋鹏飞.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12).

[8]肖,于素秋.论文化对国际制度创新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8(9) .

[9]盛琳.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J].湖湘论坛,2008(1).

[10]刘雅文,温炎.东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J].东疆学刊,200 8(3).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7

一、民族地区旅游农业发展不足 (1) 统一规划不足, 特色不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对旅游农业的开发意识不强, 缺少政府对旅游开发的统一规划, 尤其是旅游农业的开发扶持力度较小, 造成了开发的盲目性致使旅游农业项目开发产品雷同;缺乏自身特色, 生态文化内涵不高, 软硬设施不配套, 档次低, 知名度不高, 没有吸引力。

(2) 开发方式单一, 经济效益低下

少数民族地区对旅游农业的科普教育不够, 大多数还处于“春天看花, 秋天收果”停留在传统的低层次的经营层面上, 旅客逗留时间短, 经济效益低下。旅游重游率不高。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 旅游农业时间具有季节性, 旺淡季的反差明显。农业产品活动内容单一, 游客参与性项目少, 大多以打牌、搓麻将等为主, 而一些农家乐经营者几乎不参与农业耕作, 经营用的蔬菜、肉食均从市场购买, 与农业劳作的完全脱节使得他们在旅游淡季无所适从, 惨淡经营。

(3) 农村风味不足, 开发缺乏组织

旅游农业的开发上, 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 失去了原真性, 农村风味不足, 旅游农业的本质就是依赖农业自然资源开发特色休闲旅游, 没有了特色, 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在开发过程中, 除了部分企业集团外, 部分农民开发混乱, 多为点状布局, 随意开发, 缺乏大环境的协调性。

二、彩色农业内涵

美丽乡村田园风光是观光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所以, 以彩色田园作为观光农业的基础, 是今后观光农业发展的趋势。

(1) 彩色田园

彩色田园主要是相对于单色或色彩变化不丰富的乡村田园而言, 根据不同品种的农作物、果树等的叶、花、果的不同颜色和组合, 在四季呈现的不同形态来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休闲、体验等。

(2) 彩色农业

目前, 对彩色农业的定义还存在着争议。总结当前关于对彩色农业的理解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侧重于农业作物, 既种植业的“彩色”, 另一种是侧重于畜牧养殖业“彩色”。具体而言, 即彩色农业是指植物不仅有趋光性, 而且对光谱有选择性, 不同作物喜欢不同颜色的光, 人们命名为彩色农业。例如:在红光照射下, 水稻、小麦发育快, 成熟早, 产量高;辣椒生长快, 结果多;甜菜糖分和维生素含量高。用黄光照射芹菜, 叶大茎粗, 品质优良, 增产显著。另外一种是天然彩色农业产品的问世, 该概念的范围比前一种对彩色农业的理解更为广泛。天然的五彩棉花、五彩珍珠、绿壳、蓝壳鸡蛋等, 这些都将成为彩色观光农业吸引游客的旅游吸引物。

三、发展彩色田园生态观光的主要条件分析 (1) 具有良好的农业旅游资源条件

首先, 良好的农业旅游资源条件是激发旅游者兴趣并导致农业旅游活动最直接的因素, 是农业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另外, 具有优越的农业旅游资源作基础, 在发展彩色农业时, 就相应的减少了彩色观光农园的资金投入量, 也降低了市场风险。

其次, 在作为农业旅游目的地, 要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 其旅游项目与内容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同类旅游产品差异化竞争, 争取优势互补, 避免简单重复的建设和项目的雷同。

(2)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乡村农家旅游接待点不但要旅游设备齐全, 而且环境优美, 清洁卫生。前往农业观光旅游的多数游客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观赏、休闲、体验、度假等。所以为游客提供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 会给游客以美好的回忆。

(3) 区位条件

良好的农业旅游观光产品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就必须将该旅游产品销售给旅游者。所以, 发展观光农业, 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的客源市场, 挖掘巨大的城市居民消费空间是观光旅游产品成败的关键, 这也符合城市居民对农业旅游观光产品的购买习惯。

(4) 经济发展水平条件

由于观光旅游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城市居民。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在2005年, 我国城镇人口约5.4亿, 占总人口41.8%。所以, 观光农业旅游的潜在消费市场巨大。建设彩色观光田园作为旅游目的地, 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条件, 这也是观光农业在我国首先兴起于发达沿海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习惯也是在建设观光田园前期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因此, 在一些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 发展观光农业首先要做好客源市场的详细调查与反复论证, 做出事实求是的估计。

四、彩色观光农业促进产业联动与产业结构优化

彩色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主要表现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如农家乐在经营时, 经营者购买蔬菜的需要没有和科技示范园的供给相配套, 农户得不到优质的农产品供给给游客, 而园区亦不能实现就地销售产品。彩色观光农业主要是以风景如画的彩色田园为基础, 不断的优化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产业结构, 更是有效的推进了产业联动。主要表现在:将彩色农业资源优势变为资本优势, 实施彩色农业文化的产业发展。

(1) 第一产业

发展彩色观光农业也要有选择性, 应先发展观光农业的基本条件较好的作为试点。然后通过试点的示范、扩散效应, 来促进本区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根据旅游发展的需求, 优化配置农业生产品种, 红色的西红柿, 金黄的向日葵, 翠绿的黄瓜, 绿色的蔬菜, 五颜六色的花卉等, 组成了名副其实的彩色田园。虽然有很多观光农业区都包含有不同色彩的农作物, 但是在这些观光农业旅游目的地以彩色田园作为旅游形象的确很少见。例如:以四川省成都双流县锦绣东山生态观光彩色农业作为旅游定位, 在其规划中的彩色田园, 分别取观光区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水果, 草莓、枇杷、梨果实的红、绿、黄三色为形象色彩。

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 把推广农作物高、新、特品种作为与大市场接轨的首选。加大对农作物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的投入。例如正阳县的农民播种的红、白、黑三色花生, 黑、绿、蓝、紫、咖啡五色小麦, 不但吸引游客的眼球, 丰富了游客的农业知识;而且这些农作物所包含的特殊营养成分, 食之具有保健、疗养和预防疾病等功用让游客更感兴趣。同时观光农业区域也要积极配合发展蔬菜、食用菌类;反季节瓜果、花卉苗木等, 促进农业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通过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如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之上, 充分利用满足果树生长以外的空间、利用果树冬休时间, 在果园中合理地间套种中药材和其他水果, 不但可以提高土地土壤肥力, 改善小区环境, 还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起到生草覆盖的作用, 实现果、药的双丰收。值得注意的是套种要严格选择, 合理安排, 趋害求利, 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两败俱伤”。品种、配置、不能相互传播病虫害。如梨园中套种菊花、丹参;苹果树下间种郁金、菊花, 柚园中套种天麻等, 都是科学的套种方案。逐步实现种植、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 发展彩色农业, 精细农业, 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值。

(2) 第二产业

通过农业产业化良性循环的动力, 将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养殖业提供的优质原料, 进行深加工, 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值, 时也为旅游需求要素中的食、购提供丰富的产品。

大力发展无污染性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一是利用水果种植业进行深加工, 积极适当的发展以果汁、果脯、蔬菜饮料、果酒等, 提过农业经济附加值, 开发花卉盆景、蔬菜盆景, 象草莓卖盆景, 果树盆景等, 既可观赏、也可以食用, 别有情趣;其二利用养殖业所产出的肉类加工, 肉类加工以猪肉、牛、羊、鸡、鸭、兔、鱼、贝等为主, 开发质量安全的绿色食品。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 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积极转变, 增强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多渠道发展。

(3)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主要表现在依靠优美的乡村田园氛围、特色鲜明的生态型农业种植、养殖物与美食吸引, 大力发展彩色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在发展彩色农业生态旅游时, 要对本区域内的观光农业资源进行适当整合, 如将彩色蔬菜观光园、果品观光园、牧业观光园、水产观光园、乡村俱乐部等联合营销, 延长游客逗留旅游目的地的时间。同时开发乡村多元美食, 搞好系列农产品的销售;积极促销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商品, 民间工艺品等。

观光农业的旅游住宿设施的建筑风格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乡村信息, 绝不能城市化, 失去了“农”字的特色。充分利用农民新村的社区建设, 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接待区, 不断扩大旅游接待规模, 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收入。对有条件的观光农业旅游目的地, 要积极提升乡村夜景的吸引力, 丰富乡村的单调旅游夜生活;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彩色农业观光区内住宿。

总之, 根据本地的特点, 彩色观光农业也要按照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特的思路,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吸引游客、以舒适的环境和方便的消费留住游人、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多次重游。

注解:

(1)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1]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2]邓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红岩新村为例[2]邓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红岩新村为例

[3][1]陈荣惠, 发展观光农业的有效途径[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3卷第1期, P55-56[3][1]陈荣惠, 发展观光农业的有效途径[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3卷第1期, P55-56

[4]张慧君, 浅谈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建设[J], 甘肃科技, 第22卷第12期, P207[4]张慧君, 浅谈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建设[J], 甘肃科技, 第22卷第12期, P207

[5]吕文西、窦长春, 观光农业的发展[J], 农业科学试验, 2006年7月P5[5]吕文西、窦长春, 观光农业的发展[J], 农业科学试验, 2006年7月P5

[6]成都市双流县锦绣东山总体规划.西南民族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2006年4月[6]成都市双流县锦绣东山总体规划.西南民族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2006年4月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8

关键词:政治传播,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创新社会治理”, 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而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性。同时,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治理研究及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能性。更为主要的是, 一直以来,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倍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本文从政治传播视角探讨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1 社会治理中政治传播的重要作用

在政治学领域, 治理一般指国家治理。学术界对于“治理”的界定大致有三种:“社会中心论”者认为治理是一种自组织, 它不需要国家和市场干预;在“国家中心论”者眼里, “治理”的意思与“政府或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相同;“合作主义”者将“治理”视为国家与社会间的有效互动或“协作方式”。综合这三种界定, 本文将治理界定为一种理念, 其要义是强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多元化和平等性分工与协作、具有抑制和稳定的目标以及通过协商的方式灵活参与其中, 并自觉认同和遵守决策等, 目的在于发现并确立公共理性。按照学者们的观点, 治理涉及“治理的有效性”和“治理的合法性”、“两个基本问题”或两个重要维度。其中“治理的有效性”派生出“有效治理”和“无效治理”, “无效治理”又有“相对无效治理”和“绝对无效治理”之分。在这些内容当中, 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有效治理的实现”以及如何解决“无效治理”两个方面。

国内外学者们认为, 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社会与市场间的分工与协作”。要实现此类治理, “对称的信息”是基础, “组织机制”是有力保障, 各参与主体间的“耦合”及其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关键。可见, 政治传播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传播具有“双向传递”信息的特点, 涉及到政治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两个过程, 社会治理与政治传播的有效性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即有效政治传播是有效治理的基础, 无效治理产生的根源在于无效的政治传播。

2 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状

2.1 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特点

2.1.1 民族成分复杂

贵州省共有49个民族, 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 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其少数民族成分个数居全国第二位。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性大, 民族特色鲜明。

2.1.2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从2015年的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看,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与绝大多数非民族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工业化程度低、高科技产业不发达上。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地形复杂、信息闭塞等的限制, 且存在人为排斥工业化及现代高新产业发展等情况, 其农业至今仍基本处在人、畜力耕作阶段。

2.1.3 社会维稳难题多

继瓮安时间之后, 贵州省虽未发生重大暴力流血事件, 但其地处西部且与事故多发的云南省毗邻, 云南省的“3·1”火车站流血事件的传播或多或少会对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甚至会成为区域维稳工作的强大阻力。而且,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成分复杂, 与之相对应的宗教成分也复杂而多样。近年来, 虽然全省继续加大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 但非法宗教活动给民族地区的社会维稳所带来的挑战仍然是巨大。

2.2 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

2.2.1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使得网络越来越成为搭载本民族文化、向外界推介本民族的良好平台。在此引领下, 贵州省的许多少数民族已开始利用网络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 甚至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等。但是, 网络这把双刃剑, 在带给贵州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其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一些通过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等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

2.2.2 各民族千差万别的宗教、习俗、禁忌也给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贵州省各少数民族之间在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习俗, 贵州苗族村寨的寨老———德高望重的人物至今仍然在村寨中享有盛誉, 被村民称为“能干人”。寨老因具有公正、诚实、稳重、孝顺等种种值得称颂的品德而受到村民的佩服和尊重, 也往往理所当然的成为民众的主持公道者。这种传统的“人治”是“法治”的有效补充, 在村支两委成员在村长和村支书没办法解决问题时, 寨老会出面调停或解决。因而, 在“人治”是“法治”出现冲突时, 往往会使社会治理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另外, 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和禁忌也不能一味地取缔, 如苗族有信鬼神的传统。这样的民族传统往往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关联, 取缔了这种习俗就等同于否定其民族, 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2.2.3 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

社会组织能够为社会治理减轻负担。目前, 贵州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均已形成了各种民间自发组织, 如各种协会等。但是, 这些社会组大都依赖政府而设立, 具有较强的“官本位”色彩, 在社会治理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基于政治传播的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索

综上所述, 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难度大、问题多、压力大。这种情形除了与社会特点有关外, 最为关键的是缺少有效的社会治理, 或者出现了不必要的“无效治理”。笔者认为, 这种“无效治理”主要是由于信任的“存量不足”所致, 根源在于“信息通道”的缺失。“政治传播”为解决当前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 即“政治传播”的失效引发无效治理, 而解决“信息通道缺失”是实现贵州民族地区有效治理的关键。

3.1 信息通道缺失的根源

信息通道缺失的根源在于:第一, “资本逻辑”的渗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从事政治传播的组织经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单位制转变, “国有资本”中“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成分逐渐增加, 结果导致“国有资本”中的“政治的逻辑”逐渐被“资本的逻辑”所替代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影响了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第二, “新媒介”的产生。当前信息的提供形式发生了改变———电子信息时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而使得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在购买力或使用能力等方面存在危机而受阻。在贵州民族地区, 则表现为许多少数民族民众受生活水平低、教育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制约, 在政治传播中无法获取或传递通过“电子媒介”传播的信息。第三, 多元化的政治传播的竞争性较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贵州民族地区的政治传播环境日益呈现多元化态势, 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也日渐形成。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 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社团组织以及国外组织、宗教极端组织和暴力恐怖组织等反动组织在政治传播所使用的信息资源、通道和受众上竞争激烈, 而且呈现多元的竞争格局, “干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 甚至导致了国家与少数民族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以及居民与居民间的信息沟通的严重不足。

3.2 弥补信息通道缺失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弥补信息通道缺失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合理设置信息通道, 使其有利于有效治理的实现。在贵州民族地区, “信息通道的设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以有利于民族地区有效治理的实现为限度来增减或调整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 把握好政治传播资源的限度;第二, 在设置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时,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民族地区治理环境, 应将重点放在信息覆盖的广度和调动的灵活性上;第三, 国家和社会应共同重视信息通道设置, 将政治传播中的信息通道设置作为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 确保抓出成效, 使其真正成为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有力措施。

3.3 弥补信息通道缺失的途径和方法

弥补贵州民族地区信息通道缺失,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实现。一是国家在职责上应当给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明确的界定, 合理限定其“资本”介入政治传播, 对于不愿涉足“经营性文化事业”领域和地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应大力加以鼓励。因为, “经营性文化事业”在“政治传播”中主要进行“文化传播”, 其进入有关领域和地区所坚持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所以对于低利润和无利润的民族地区较少涉足和进入。偶有涉足, 也是以挤占到“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空间为交换的。在这种情形下, 国家应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入贵州民族地区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国家应千方百计解决贵州少数民族使用“新媒介”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合理调整“电子媒介”与“纸质媒介”的比例, 使国家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民众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一方面, 大力发展并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事业, 提高民众购买和使用新媒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 要继续发展和推广“纸质媒介”, 扩张传播渠道, 改进传播形式。三是国家应针对不同的传播采取不同的方法, 解决政治传播的多元竞争问题:多管齐下、多种措施并使, 在打击力度和强度上狠下功夫, 在遏制非法政治传播上出奇招, 决不允许“非法信息通道”对于“合法信息通道”的恶意排斥;对于“宗教信息通道”和“世俗信息通道”采取合理限定其传播范围的途径, 以推进信息通道的良性发展;适度鼓励和引导民间社团组织的良性发展, 使其在政治传播中成为国家与边远穷地区少数民族社会成员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有效中介, 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禾.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对周雪光、冯仕政二文的再思考[J].开放时代, 2012, (02) .

[2]党秀云, 谭伟.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J].新视野, 2016, (01) .

[3]郭茜倩.贵州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探索——以黔西南州为例[J].改革与开放, 2016, (13) .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9

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问题分析

(一)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地位的确立,各地都把旅游业列为主导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加之建设有一个过程,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一些小的景区景点受经营业主和投资规模的影响,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档次不高,功能不齐,可进入性和接待水平较差。另外,旅游型城市风格不够突出。景区绿化美化程度不高,道路、停车场承载力偏低,交通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特色不鲜明、档次不高、吸引力不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设施、基础环节缺乏档次和特色,更未能使其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业发展的载体。

(二)旅游产业链条断裂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起步比较晚,旅游产业链还在起步阶段,各种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整个旅游产业中,产业链协作的意识不强,企业的战略联盟就更加少,不同部门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合作。就连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产业的旅行社、交通部门、餐饮、酒店、景区景点、旅游商店、旅游车船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等也都没有形成网络,也没实现信息共享与合作。没有现实真正的资源优化,降低成本,更不要说其他的延伸产业。自产旅游商品比较单一,有规模、上档次、较规范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明显偏少,产供销一条龙的旅游纪念品生产体系尚未形成;外地商品充斥市场,游客购买力不强。

(三)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观光、休闲、游乐、享受、回归自然、轻松愉快地生活,追求“超值”享受。旅游者对旅游“六要素”和整个旅游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堵塞交通习以为常,影响旅游环境。游售兜售,强拉强买,质次价高,短斤少两,欺诈游客屡有发生,损害游客利益。黑车野导,摩托跟车屡禁不止,干扰旅游市场秩序。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较差。现在投诉的重点不完全是旅游区(点)的客观条件和硬件设施,重要的是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目前,散客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咨询、旅游信息查询、旅游紧急救援等站、点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商务游客和散客的需求。

(四)管理体制改革不顺

旅游业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管理,二是旅游企业的管理。就前者而言,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着条块分隔、相对封闭的缺陷,虽然各省旅游局可统筹与协调全省的旅游管理,但由于各地市旅游局分属相应一级政府管辖,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规划的制定及实施;而后者在管理体制方面则存在诸多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趋向、尚未完全抛弃旧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等问题。

(五)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在旅游业的招商引资、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投资意识弱、招商力度小、融资渠道窄、投资环境差等问题。资金的匮乏,导致许多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科学的开发,老产品更新慢,新产品没特色,小产品做不大,好产品做不精,逐渐丧失持续发展的能力。

(六)旅游形象整体营销乏力

西部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一些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旅游景观,但从总体上看,将众多的旅游项目作为整体进行宣传还十分薄弱,没有很好地树立整体形象。同时在宣传策略上,还缺乏重点突出、灵活多样、覆盖面广、辐射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促销方式,在宣传手段上,也没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

上述几方面因素是导致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此外,政府及旅游企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利用多、开发少,在旅游产品的建设中缺乏精品意识、缺乏长远观点、缺乏统筹协调,旅游企业的一些经营行为还不够规范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对策

(一)加快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民族地区旅游业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高速度与低质量、新产业与旧秩序、结构与功能失调并存。为此,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内旅游需求,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打好民族特色旅游牌。

(二)整合旅游资源,培育市场主体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有了长足发展。资源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产品基本成型,产业形象日趋明显,但旅游产业结构还处于不完整、不对称的初级产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效益不理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通过大企业整合旅游资源,使优质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益,进行行业扩张,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促进旅游产业向高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也就是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和均衡化发展的过程。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除了受市场竞争环境的推动外,同时也是旅游企业自身调整与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的优化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应根据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旅游者的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发展。尽量延伸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结合,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较完整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三个升级”,即: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升级,旅游产品体系和市场竞争力的升级,旅游产业特色和产品精品化的升级。

(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是对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炼,它全面概括了一定时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思想和基本特征,指明了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与发展方向。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态,根据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模式及驱动机制,综合考虑政府、企业、旅游者、社区等多层面因素,从旅游产品开发创新(创意产品)、旅游产业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企业组织结构、体制和成长方式创新)、旅游产品营销模式创新、旅游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风险防范(风险的判别、风险预警线、风险化解与防范对策)等多个维度,确定适宜的创新发展模式及路径。

西部民族地区要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区域城市相互支持宣传营销活动,共同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旅游市场良性互动;合作区域共建旅游招商项目库、旅游绿色通道、人力资源交流机制,提升合作区域城市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推进旅游产业积聚和产业融合;建立合作区域省市间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旅游执法部门执法联动和信息沟通,不断推动合作区域各旅游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市场互动、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各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民族地区要建立职权集中、权责一致、高效管理的综合性旅游管理体制,实现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和管理三位一体,促进旅游管理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形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制。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力争逐年有所增长。研究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财税扶持政策,做好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工作。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实现由政府投资向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从人、财、物等方面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理顺管理职能关系,将景区、景点纳入旅游部门归口管理,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统筹城乡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开发,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林、水、电、乡村公路等建设资金,集中投入到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旅游小镇。

(六)创新旅游营销模式

营销是旅游的生命线,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把握“旅游大众化、出行散客化、服务个性化和营销网络化”的旅游发展趋势,注重市场的细分化和渠道的体系化,加快建立营销ERP系统,科学统计和分析各项营销数据,准确测算营销费用的投入产出比,清晰确定营销重点市场和区域,合理安排营销费用支出,不断提升营销管理水平。同时不断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在国内外建立了旅游营销联盟、旅游营销代理、旅游专家等营销模式,主动把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推向国内外市场。另外,各主要旅游城市要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进行城市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和特色节庆活动宣传,突出打造一批旅游目的地品牌、线路品牌、景区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节庆品牌、旅游演艺品牌、旅游商品品牌和旅游美食品牌等,以品牌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

(七)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

民族地区必须集中力量规划和建设旅游重大项目,以项目集聚旅游产业要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产品升级。实行旅游重点项目领导挂钩督办制,保证各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加强旅游重大项目的跟踪检查和协调力度,及时掌握旅游重大项目的进展动态,做好项目库的储备和充实建设工作。按照“旅游资源有明显优势,开发建设有较好基础,市场开发有良好前景”的原则,筛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予以扶持和推进。同时,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开工建设前的用地、规划、环评、开工许可等前期基础工作,遵循“项目效益最大化,项目设施景观化,项目污染零排放,项目垃圾无害化”的原则,保证项目建成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袁绪祥.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2).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10

一、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 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 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 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 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新的市场, 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也就是说,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全过程为一体的经济技术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了新产品的创意、研究、制造、包装、宣传、销售等诸多方面, 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系, 是从创新成果到商品化的代名词。

(二) 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已经从依靠生产实践积累经验来推动, 发展到依靠技术突破来推进, 科技创新系统的作用越来越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和保障力量。因此,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必须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区域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 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知识经济给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二是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 国际间科技, 经济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 产业技术升级加快, 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 科技、经济越来越趋于全球化;三是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 产生了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四是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 各国更加重视科技人才, 教育的基础作用日益突出。面对这一趋势, 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界的发展战略, 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所有这些都表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 实际是人才素质与科技实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可以看到, 科技创新贯穿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始终,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 科技创新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器。

(三) 创造区域经济优势的前提是发展科技优势。

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 国际上经济发展的中心与科技发展的中心基本上是相一致的。由于科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 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形成往往滞后于世界科技发展中心。随着科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周期的缩短以及科技生产力跨区域转化的现实, 国际上经济发展中心与科技发展中心形成的时间间隔逐步缩短, 且两个中心在空间上有分离的趋势, 但不管两个中心变化趋势如何, 经济发展优势与科技发展优势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且两个优势结合越来越紧密。只有具备了科技优势, 不管这种优势是从本区域产生, 或是从其他区域引进的, 就容易产生经济优势。否则, 难以形成经济优势。反之, 当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形成后, 该区域就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 一般情况下, 这个区域将会加大对科技优势的维护, 并不断增强这种优势, 使其形成新的条件下的科技优势, 从而创造新的经济优势。否则, 原来的优势就会丧失。科技创新巩固了区域优势, 加速了经济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 不同的经济区域依托本地区的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 随着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原有优势的发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发展, 而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 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科技创新的作用便在这一过程中显现出来。

二、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一)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压力。

知识经济的到来, 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长期以来, 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源和劳动力要素的大量投入而非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力不发达, 产业技术及产业发育程度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民族地区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面对市场变化不能作出迅速的反映。产品技术含量低, 资源、能源利用率低, 集约化程度低, 污染及资源耗损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极度弱势的经济格局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知识经济的强弱将成为决定新的国际和区际分工的主要依据。在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分工体系中, 呈现出发达国家的“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

(二) 民族地区自身科技发展的需要。

科技进步可以依赖外部资源和当地化的资源, 在强调外部科技资源促进西部发展的同时, 应该认识到西部民族地区当地化科技资源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和产业发展需要处理的实际问题, 将主要由当地技术创新来解决。增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的自身造血功能。

(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的压力。

中国入世有助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 同时有助于打破国内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 改变投资环境, 加速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 入世给中国特别是竞争力处于劣势的西部民族地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加入WTO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对竞争力不足的产业产生冲击, 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将被挤出市场, 缺乏创新能力、缺乏自主品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也会被淘汰。所以,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创新效率是迎接入世挑战的重要举措。目前, 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下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 工业产品产能过剩, 产品低端化严重, 并且存在经济运行中的产品结构性失调, 缺乏创新产品。在这种经济格局下, 长期以来经济和科技竞争力处于劣势的西部民族地区更是举步维艰。只有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开发高新产品、提高竞争力, 才能有力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西部民族地区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

(一) 把发展的动力转向依靠科技进步上。

尊重科学技术、尊重市场规律、实事求是地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真正把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坚信技术创新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打破传统产业的垄断, 建立新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企业, 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当然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 民族地区要尽量回避充分竞争行业, 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的技术创新之路。充分用好用活中央的各项政策:主动吃准、吃透国家的民族政策、援助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等。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 认真研究如何用好、用活中央的政策。理清思路, 主动出击, 变政策优势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遵从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在引进科技人才、科技企业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等方面, 主动、自觉按经济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不因民族地区的困难与特殊性, 做违反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事。

(二) 制定科学的科技产业发展规划。

在技术创新上, 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 发挥民族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思想, 在有市场前景、有突破希望的领域, 例如生态经济建设、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技术等领域重点投入, 以求突破。一是要把科技产业放在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民族地区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战略重点、产业结构,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战略, 过去民族地区那种依靠资源的初级开发、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因此, 民族地区要把科技产业放在自己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上。鼓励民族地区及其以外的人员从事科技开发、创办科技型企业。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硬环境, 扶植科技性企业, 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 以使民族地区的科技型企业通过技术和管理等创新,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真正成为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基础和支柱。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的实际, 制定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划, 并以此来指导实际工作。民族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有关科技产业的近、中、远期发展规划。

(三) 根据民族地区产业创新的战略规划, 建立相应的科技开发园区。

实践证明, 在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科技产业, 不宜遍地开花、面面俱到。而应相对集中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 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建立科技开发园区, 负责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各相关县区可以在科技开发园区内开办科技企业。与“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相比, 建立科技开发园区的好处, 是能够在科技开发园区内实现几个集中:优惠政策 (财政、税收、金融、用地、孵化、激励、认定等等优惠政策) 集中、人才集中、技术集中、管理集中、服务集中。进而集中各方面优势、避免重复研发、降低各类成本, 有效推进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的发展。

(四) 利用政策优势, 调整并用活科技资源。

当前, 我国的科技资源正面临一个重新组合的时代。原有的科研机构将不断企业化, 成为企业或进入企业, 新的以企业、地区为基础的科研机构将会不断增加, 原有的科技体制会不断改革。在这种情况下, 民族地区要利用政策优势, 调整并用活科技资源。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和优势、根据市场发展前景的需要, 采用多种方式, 逐步建立一支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队伍。二是将企业与科技队伍结合起来, 加强企业创新中心的建设, 使企业逐渐成为应用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三是利用政策优势聚集科技优势, 从单纯向上级要资金, 转向向上级要科技扶持政策、要科技人才、要科技援助、要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投入。四是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合作, 加大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联系力度, 并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开展技术创新方面的联合攻关。五是民族地区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实际, 提出具体的科技研发项目, 由政府或上级提供研发资金, 向全社会公开招标, 吸引内地的科技人才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职务发明的技术入股等方式, 在本地或本民族地区进行技术攻关。六是实施科技人才战略, 把优惠的政策和有限的资金用在民族地区建设所需的科技人才的借用、引进和培养上来。

参考文献

[1] .陈强.区域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J].引进咨询, 2004 (5)

[2] .吴玉鸣.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1)

[3]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创新

现在是一个网络与信息技术全球共享的时代,新疆多民族地区的对外宣传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各种传媒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知名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快速发展非常重要。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对树立少数民族地区新形象、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加快招商引资、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外宣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推广先进经验,树立优秀典型、弘扬人间正气,还推介自然和人文资源、各民族风情,增进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入了解。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成立十几年来,编辑制作的《中国之声》节目于2004年、2006年起分别在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两国落地播出,其中的《印象中国》《中国故事》《中国风情》等栏目一直致力新疆多民族地区的外宣工作,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族进步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二、新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工作中的优势

在新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工作中,近两年兴起的新媒体也发挥了明显的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由纸质变成电子板,实现了质的飞跃,信息交流更加快捷方便,更新速度快,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各类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具开放性的平台。其次,新媒体覆盖面广。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网络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智能化,用户群数量急剧上升,为新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宣传提供了广泛的受众群。另外,宣传工作的渠道更多样,手机、电脑、公交车的移动电视,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宣传。再有,新媒体互动性强,通过互动,可以根据大众的反馈来调整宣传策略,实现新疆各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三、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探究

1.队伍建设是基础。对外宣传工作离不开编辑、记者、通讯员,所以加强队伍建设必不可少。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强的专业队伍是对外宣传工作的中流砥柱,所以需要加强外宣政策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这些培训可以请相关专家,比如党委宣传部领导、新闻传播学者、名记者亲自授课指导,也可以组织通讯人员以个人或集体方式走出来取经。另外应给记者、通讯员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采取激励方式,比如把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确定为优秀记者、特约通讯员,稿件优先采用等办法,促进通讯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另外,建立良好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也能有效实现宣传效果。党委宣传部牵头、各级媒体相关部门齐抓,形成自上而下互相支持、互相联动的系统,利用互联网及时更新宣传信息,丰富宣传手段,使对外宣传渠道更加畅通宽敞。

2.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互联网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便利,它的“全球性”、“即时性”、“互动性”,使得新闻不管是大是小,都可以在一夜之间造成轰动,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机构都敏锐的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对外宣传手段,并纷纷行动起来,做得比较出色的是贵州省,在对外宣传中对互联网方式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对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

一方面建立对外宣传网站占领网络阵地,形成覆盖面广的主流对外宣传网络媒体群,通过丰富多彩又富有特色的栏目,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经济进行推介。另一方面利用微博、微信,专门开辟对外宣传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通过这些途径,掌握网络话语权,与微博、微信网民积极交流对话,解疑释惑,加深国内、境外的广大受众对各少数民族的了解。另外,组织网络文化活动并加强宣传,让各民族群众在各类活动中缩小距离感,增进感情,增进全方位的了解。这些都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宣传部门与全国各知名网络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和联动关系,时常邀请相关媒体记者进行实地采访报道,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深入人心。

3.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要注重“形象化”展示。形象宣传是否有效取决于受众的多少、信任感的强弱,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不能采取“一揽子”做法,要有特色,能吸引受众的眼球。首先形象定位要准,闪光点要突出。形象宣传是对外宣传的重点,是一个地区的品牌,也是其软实力的支撑点,所以要选取本民族代表性最强的方面,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各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民族风情、自然资源、淳朴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可以作为切入点、突破口,挖掘出闪光点,使之成为本民族地区对外宣传的亮点。其次,针对性要强。对外宣传主要的受众是本地区以外和外国人,这个受众群体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所以对外宣传的内容、形式、解说都要考虑到受众的感受,尊重人家的收听、收看习惯,不能一概而论,最好用各地、各国受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形式、风格和方法“投其所好”,以便于得到受众的认可,获得受众的好评,以利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

对外宣传的目的是树力本地区的综合形象,增强本地区在个领域的竞争力,而对外宣传及创新对外宣传方法就尤为至关重要。对外宣传工作做得好,不仅有助于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互相取长补短,对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也能起到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西莉.少数民族地区电视传媒发展的思考[J].今传媒,2011,(9):57-58.

[2]陈甫林.以创新的思维开创凉山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局面[J].凉山社会科学,2010.

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篇12

1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挑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许多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回溯建库,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电子化进程可能时间要稍微晚一些。但无论如何,都摆脱了传统的手工借阅时代。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以纸质为载体的信息,它的服务模式必须围绕纸质文献和图书馆馆舍展开,形成了“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办馆思想,往往把用户放在次要位置。[1]在网络化的时代,用户的信息需求从简单的纸质文献的需求变为信息需求社会化,集成化,网络化,多元化,自由化发展。网络社会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观念、服务手段、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

1.1 服务观念方面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第一,读者至上”又具有新的内涵。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信息服务,为用户的需求进行信息服务,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是馆员的本职。在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加强使用网络为用户服务。

1.2 服务手段方面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手段更加多样化。检索方式多样化,光盘检索,数据库检索,网络检索使得用户获取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全面。

1.3 服务对象方面

网络化时代,服务对象从原来的只能到图书馆的用户变成了凡是能够登录图书馆网站的每一个人,打破了以前的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校外人员也能够接受信息服务。服务对象扩大了,服务范围更广了。

1.4 服务方式方面

网络服务是开放式的,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通过计算机终端联网的方式查找信息。服务方式包括个性化信息定制,电子邮件传送图文信息,光盘远程检索等。

1.5 服务内容方面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量大,内容丰富,所以服务内容具有多样性,包括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交流、信息利用培训、定题服务等。

总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较传统图书馆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是以现代化技术手段,面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全新的信息服务,使得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

2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其宗旨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传统信息服务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文献信息的组织、检索与传递,这种服务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它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竞争力已受到很大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变得更全球化,使得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对民族的研究可以保存和发扬少数民族的文化。一些国外的研究者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热情也是很高的,探索人类文明的信心使得他们对我国少数民族比较感兴趣。所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在这方面应该具有创新的服务。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起步晚,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是由资料室或图书室演变而来的,各馆之间发展不平衡且相对落后。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日益显示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不足和困境,直接影响到为用户信息服务的质量。当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2.1 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图书馆专业人才建设培养规划,使得图书馆成为“博士后花园”,没有学历的工人待的地方,并且占的比重还比较大,致使图书馆专业、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民族研究等专业人才紧缺,部分员工学历低、职称低、技能低、科研水平与科研开发能力不强,不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信息服务的质量不高,馆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主动性服务比较差。

2.2 规模普遍较小,馆藏结构简单

很多民族地区高校都是由以前的师范学校发展而来,受历史的制约,学科门类也就包括语数外等,所以馆藏结构也比较简单,规模也就比较小。收录的纸质资源比较多,电子资源比较少,即使有电子资源也因为经费的问题也仅限于维普数据库的少量门类,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配置不协调,难于满足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2.3 信息素质教育质量不高,影响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质量

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都没有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使得普及度不高。有些高校的学生和老师甚至不知道怎么检索图书馆有没有他需要的书,用户的信息教育底下,使得用户的信息检索能力层次比较低,影响其对图书馆信息的利用。

3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工作的策略

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处在较低水平,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用户的信息需求,影响了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提高认识,不断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将信息服务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1 建设特色数据库,开展特色信息服务

民族地区高校要进行创新信息服务,就必须要有自建数据库[2]。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是数据的质量保障。因此自建特色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献是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没有的,独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收录的范围应该覆盖本地区民族的文化,风俗习俗,节日庆典,音乐,教育,医疗,服饰,舞蹈,乐器,等方面。自建特色文献数据库不但要收录文本信息,而且要注重非文本信息的收集,包括如网上信息,缩微胶片、胶卷、录音录像带、磁带、磁盘、光盘等类型文献。这样自建特色数据库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内容上也比较丰富,对本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可以发挥很大的价值。其次,合理配置收藏文献的比例,把对本地区民族研究的文献作为收藏重点,建立一个专门的书库。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节,少数民族的文明与繁荣也是人类文明与繁荣的一部分。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也就有义务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图书馆要组织专门人员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加工,由仅仅提供文献书目,深入到提供文献信息内容,建立书目、专题索引、题录、文摘等二、三次文献数据库,建立用户人才库等,形成自己的知识产品。此外,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特有的分析文献信息的能力,调查、分析、总结、归纳民族研究中反映的规律、特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民族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向用户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3.2 开展深层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开展深层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前的传统服务是图书馆的信息(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资源)放到那里,用户需要什么,用户自己去找。而个性化服务不一样,用户要解决什么问题,告诉给馆员,馆员再分析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文献,把文献找出,组织好以后在传给我们的用户。充分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户需要什么,图书馆提供什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一切服务都是以方便用户、满足用户需求为前提,服务方式从过去“人找信息”变成现在“信息找人”。一是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信息服务。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沿,了解学校所开设专业的发展情况,专职教师对学生设计的专业问题。组织馆员对专业课教学需要的信息进行检索,组织,传递。二是为研究团队提供信息服务。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民族地区中的民族研究课题占很大的比重,会形成很多研究团队。那么作为图书馆,就必须密切的和研究团队保持联系,了解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如定期提供具有超前性、开拓性、引导性的专题信息资料和信息导航,增强他们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为重点科研项目和学科带头人提供特别信息服务。那么这一点也在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中有一定的体现。

3.3 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协作、争取建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形成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现在文献的增长成几何级的增长,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齐全所有的文献信息。抛弃以前的单兵作战,发挥各馆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开创馆际之问分工协作的新局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上新台阶。每个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都收集本地区民族的研究文献,形成一个联盟,也就可以包括中国所有少数民族的研究,充分利用因特网界面和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来开发和传递民族研究信息,将全国各地的民族研究信息连为一体,实现网络化的信息服务。这样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就上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3.4 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

在网络环境下, 馆员的素质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鉴于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历史原因,努力调整人员结构,增加专业人员比例,补充民族研究专业人员到图书馆。对以前的老员工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培训如:信息的检索,组织,传递等,使他们能够从事识别、收集、分析以及评价信息等工作。努力提供老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

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创新信息服务也要从服务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多方面的创新,提升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民族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最根本本质。

摘要:随着网络化的普及,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信息服务需要打破原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 对服务方式方法进行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彭敏.基于网络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情报探索.2006 (2)

上一篇:中等收入转型论文下一篇:牛肉与牛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