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地区

2024-05-26

民族融合地区(精选12篇)

民族融合地区 篇1

1 以工业促进农业

以工业促进农业, 其内涵是指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农村、农业发展及农民以支持和保护, 促进农业从落后的、原始的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进而促进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证边境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 有利于改善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环境, 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1.1 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

1.1.1 提供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平台

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 促进农村市场、交通设施等建设, 为城乡的交流提供便利。对于城市市场的规划, 应该从多种角度考虑, 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 避免盲目建设。云南省是高原多山区, 政府因地制宜, 科学制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突出重点, 进一步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根据我国工业促进农业战略实施的需要, 调整云南省宏观经济政策和各地区农业发展政策, 制定科学化及结构化的工业促进农业的合理政策, 使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化, 以确保云南省工业促进农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我省以工促农的政策促进的目的在于改善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在云南省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进而提高农业的发展能力和潜力, 大力增加农民收入, 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型及环境的优化与改善。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按照“做大产业、做强载体、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做美环境”的总体思路, 突出重点, 打造亮点。

1.1.2 开发民族特色产业, 发展市场客体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特殊, 民族文化丰富, 可以深度挖掘和开发民族特色资源, 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展特色农产品, 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 在特色农产品价值链上下游进行延伸。如云南地区的核桃、澳洲坚果, 都已形成产业,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发展民族食品和工艺品。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民族文化丰富且浓郁, 有许多的民族特色食品和工艺品。可以将其发展为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三是发展民族旅游业。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地貌特殊, 造就了许多地理奇观。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可以和周边城市的旅游胜地展开合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1.3 打破城乡贸易壁垒, 培育市场主体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 是以农民为主市场主体。缺乏专业人才, 思想观念落后, 市场意识不强, 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 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是实现城乡商品市场交流的重要步骤。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高农民的技术技能, 培育农产品经营大户, 发展、引入一批潜力大的特色农业企业, 改变市场主体构成, 打破城乡贸易壁垒。此外, 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 加强城乡商品流通上的交流, 从城市引进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 增强农村群体的购买力, 促进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 从而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

1.2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1.2.1 完善政策体系, 加大资金、项目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科技体系, 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法律法规, 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力度, 同时加大科技执法力度, 提高干部科技法制意识, 并根据科技发展形势的需要, 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

进一步扶持科技项目。建议降低对边疆地区科技项目的申报条件, 在国家、省、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上给予倾斜和优惠。帮助协调国家及省内知名科研院所到边疆地区立项目、建基地, 在开发利用边疆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同时, 提升科技在边疆贫困地区的显示度。

进一步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省级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措施, 对边疆民族地区予以倾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加强金融与科技合作, 引导金融信贷向科技项目倾斜, 建立科技与金融合作机制, 发挥财政贴息的作用, 加大对科技项目财政贴息的规模。积极鼓励边疆民族地区企业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1.2.2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劳动者素质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基础薄弱, 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紧缺, 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地区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以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为重点, 全方位吸收国内外专业的优秀人才, 积极鼓励以各种灵活方式引进人才。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短期聘用、技术攻关、经营管理、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引进智力。加大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力度, 加速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1.2.3 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要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 有计划、有重点、有规律地引进和推广一些关新技术、新成果, 并加强对引进和推广的新技术、新成果的消化、吸收与应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创造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逐步培育成云南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体系。加强对农业技术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引导, 充分有效的发挥科技中介服务等机构的作用,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联系, 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2 以城市带动乡村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 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 实施相应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建设措施、道德文明等发展手段, 能够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工业促进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推动城市带动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目前,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已进入重要转变阶段, 以城市与工业发展为动力、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农业发展, 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工农差距, 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与良性循环, 避免出现拖累现代化进程的乡村危机。

2.1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作为云南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有利于强化整合中心城市与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的金融资源, 大力推动滇中经济圈、瑞丽等边境 (跨境) 经济区、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 实现有效结合, 推动云南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人民币在周边的区域化和可以自由兑换的进程, 通过加强与周边各个国家金融交流与发展, 全面提升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贸易投资的便利和便捷化程度, 全面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印度经济走廊以及湄公河次区域建设, 把云南建成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经济增长极。进而也成为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大开放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2 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宏观环境和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质, 就是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目前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最尖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主要是统筹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事业、劳动力的就业、商品和其他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 尤其是着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和保障力度, 国家财政资金应通过政府或金融市场重点向农村等偏远且发展落后的边境民族地区倾斜, 进而加快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与快速发展, 缩小城乡之间的过大差距,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2.1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 促进农民增收

做好农村产业和劳务经济“两篇文章”, 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农民持续增收。在农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 积极鼓励和促进边境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相对发达的地区转移, 大力推动和促进劳务经济的做强、做大。

政府应通过资金的注入、政策的倾斜、税收的优惠等各种有利方式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 重点扶持具有本地区特色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乡镇及农户个人企业, 最终实现农民、政府、企业共赢的局面。乡镇企业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在调查中, 当问及“如果到离家远一点的城市打工月收入是1500 元, 而在你们乡/镇上, 有一份辛苦程度差不多的工作, 月收入是1000元, 您更想选择哪里”时, 在347个受访者中, 有25.4%的村民选择到城市打工, 有54.8%的村民选择到乡镇上务工, 后者的比例是前者的2倍多。即便是收入只有城市务工的2/3, 村民大部分还是希望首选离家近的地方谋生, 这也从侧面说明乡镇企业对人力资源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同时人力资源也为乡镇企业有利发挥成本优势提供了可能。

2.2.2 多渠道整合资金,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长期陷入 “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成本高—农民贫—缺乏教育—缺乏人才—缺乏产业—财政收入低—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 在短期内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首先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 促进民生的改善、加大扶持产业的发展, 有利促进农民增收。在中长期, 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边、人才固边政策。

结合实际, 整合资源, 支持边境民族地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民生, 努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 积极有效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 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企业和协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兴办农村社会公共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 继续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浓厚的和谐与发展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段尔煜, 陈旭东.边疆民族自治地方群体性突发事件政府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1-20.

[2]安虎森, 殷广卫.城乡联系及统筹城乡的战略性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3) :83-91.

[3]罗应光.在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云南省城乡规划网.

[4]李永勤.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社会主义论坛, 2013, (3) .

[5]杨丽, 钱文荣, 冯勇.云南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论坛, 2012, (5) .

民族融合地区 篇2

教学设计一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通过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析:少数民族内迁后与汉族长期相处融合,共同发展,孝文帝改革加快了融合的步伐,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教材分析】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有两大特点,即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本课侧重民族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深远的意义甚至影响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本课极具知识的延续性和铺垫性。【学情分析】

从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喜欢鲜明的、时尚的、未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从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学生动口、动手能力都较强,因而适合开展一些体验、探究性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民族大融合进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和民族平等原则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基本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问题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五、【教学重、难点解读】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解读:通过五胡内迁和黄河流域的再次统一,说明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显加强,北魏迁都洛阳也顺应了这一潮流,孝文帝改革既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又是北方民族融合的又一个表现,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处理方法:采用史料学习法,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史料得出相应结论,既是一种学史方法的渗透,又可以反馈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解读: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目前阶段不可能,因此本课的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同化中的自然同化,但它不是简单的汉化,是多个民族相互影响,民族差异缩小,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处理方法:学生探究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教师结合‚五胡内迁‛的历史现象分析,再列举生活中民族间相互影响的种种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 1.探究式教学:根据陶行知先生的 ‚六大解放‛思想,构建灵动课堂,注重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积极吸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史料教学法: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采用史料教学法,学生合作分析,借鉴语文文章分析法得出正确历史结论,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3.问题教学法:学习新知识,采用层层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设疑分成两种形式:学生设疑、教师设疑。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设疑,激起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愿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投影猜谜语:‚两点三十八分‛(打一古代历史人物)教师可做提示

投影:《木兰辞》节选和图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问题①从‚可汗大点兵‛中可不可以看出木兰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人呢?

(木兰是鲜卑族)

问题②从‚木兰当户织‛中看出木兰在织布,这是哪一个民族的传统?

问题③今天56个民族当中还有鲜卑族吗?

导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鲜卑族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感受一下那时北方的民族融合吧。

设计思路:通过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让他们进入到新课中。

层层设疑,紧扣课题,激发他们探究新课的兴趣。

2.讲授新课(35分钟)

环节一:学生设疑(5分钟)

要求:

①学生浏览整篇课文,看看有几目,整体把握教材;

②学生分组提问题,将小组问题整理清楚,尽量使用书面语言表达;

③小组交流展示,比比哪一组提的问题多,哪一组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教师投影同学所提出的问题

①前秦瓦解后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它是怎样统一黄河流域的呢?

②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

③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什么历史意义?

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实际上是教会学生浏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是什么‛‚怎么样‛的方法,而且培养学生设疑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环节二:学生合作探究上述疑问(5分钟)

要求:(1)第1、2组同学讨论问题①;第3组同学讨论问题②;第4组同学讨论问题③;第5、6同学讨论问题④;

(2)将讨论结果整理好以便小组交流时思路清晰,完整;

(3)不能解答的问题做好标记。设计思路: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加强小组学习的竞争力和协同作战的凝聚力。

环节三:师生合作,展开新课(20分钟)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1)教师设疑:第1、2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什么时候完成统一的?

②历史上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曾经也统一过黄河流域?

③根据《敕勒歌》内容介绍鲜卑民族特点?

④鲜卑族原来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什么时候内迁到黄河流域的?

(教师投影五胡内迁地图)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也在这个时候内迁,我们称之为‚五胡‛?

过渡: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中原地区,他们同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民族差异逐渐模糊,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2)学生释疑:第3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

投影:课件显示民族融合趋势表现图

教师强调指出: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融合在一起,是‚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过渡:面对民族融合的趋势,新一任魏主孝文帝也想像苻坚一样,通过自己的实力来逐鹿中原。假若你是孝文帝,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讨论形成共识:要吸取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教训,防止民族矛盾激化;鲜卑族落后于汉族,要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现状必须向汉族学习,促进民族间友好交往;‚顺者昌,逆者亡‛,我们应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主动向汉族学习。

教师总结过渡: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在迁都前他受冯太后影响,进行过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进行迁都。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教师设疑:

观看历史剧:《孝文帝迁都洛阳》,第4组同学解答问题,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②迁都洛阳的过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什么阻碍?

③孝文帝是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④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设计思路:环节三两大问题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在学生探究自设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深化设计延续性和因果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表象基础上认识本质,从而理解难点,并为理解孝文帝改革深化民族融合奠定基础。

过渡:从迁都洛阳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很大。迁都以后,孝文帝进一步采取措施,实行改革。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论从史出,第5组同学解答问题,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娶汉臣李冲之女为皇妃,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材料三:

材料四: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依次投影改革的措施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缩句游戏:为了方便理解记忆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我们一起来做缩句游戏,要求和语文缩句一样,全班同学一起做。

请你将孝文帝改革的每项措施缩成简单的一句话?比比谁缩的最科学,最容易记忆。过渡: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了两个特殊的字眼‚必须‛,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由此你能分析改革的影响吗?

(2)影响:第6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②从教材中找一段材料印证改革的影响。

教师归纳:要一个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传统习俗甚至语言,何其艰难!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不仅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和亲人做起。孝文帝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每组总结探究: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过渡: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出现了几十年的繁荣时期,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再次陷入混战中。

环节四:北魏之后北方的历史发展进程(5分钟)

投影:南北朝的并立地图

教师解释:南北朝历史演变情况

学生反馈:对号入座,请你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填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号入座示意图》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特点:分裂、民族大融合

解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族的去向

结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列举我国民族融合的表现:

老师小结: 历史发展的主流始终是统一的,后来北周结束了南北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建立起了隋朝。下学期我们将会学习到相关的内容。

【板书设计】

【评价方案】

自我评价

1.‚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2.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

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4.‚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C A.盘庚

B.隋炀帝

C.北魏孝文帝 D.元世祖

5.南北朝时期,有人出使北方归来,感慨不已:‚我原本以为北方尽是夷狄之类,没想到竟然礼仪兴盛,经济繁荣,衣冠士族,尽在洛阳。‛请回答,当时的洛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A.匈奴 B.蒙古 C.突厥 D.鲜卑

6.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8.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图)

请回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

拓展延伸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你认为呢?

课堂延伸,衔接生活

现在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500字)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推动民族融合 篇3

摘 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民族融合的内生动力。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显著地包容性,从儒家文化,多元宗教文化,科技、文艺、语言、习俗等方南阐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对推动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从而论证中华民族融合的内在文化根源,旨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民族文化;包容性;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37-02

在我国春秋战国之际,以华夏族为首的我国中原各古老民族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东方。我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秦朝通过统一战争和各种措施,将原六国的民族和许多边疆外族都吸收容纳进来。汉朝承袭秦朝制度,经过几位励精图治的皇帝治理,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以及少数民族内迁使各民族交流更加频繁,交流的深度也得到了加深,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各民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到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空前强盛、空前团结的多民族国家统一盛况。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保持了良性通畅的联系,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共同尊奉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还专门修建了直通长安的大路而且甚至与外国民族都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为各民族融合的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宋元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各种制度,促进了民族融合内化,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陈寅恪说:“中国是文化大于种族”,就是说不同的种族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包容,和而不同。民族融合深层次上表现为民族文化上的融合,文化上的融合是民族融合最深的根。我国的民族文化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吸收容纳国内各民族以及外来民族文化中表现出极大地包容性,不断地将体系之外的文化融入到中华文化体系当中,形成极具特色的新文化,使得我国民族文化更加绚烂多彩,持续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不管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融合。

一、和而不同的儒家文化是我国民族融合的核心文化基石

儒家文化作为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早已经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行为范式都有根深蒂固影响,正是基于这种影响力,儒家文化奠定了我国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石。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过程使一些民族的教育方式和风俗习惯趋于汉化,因此使得这些民族更加容易与汉族交流和融合。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是儒家文化体系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以其为中心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体系。宋朝以后,儒家文化经过不断发展而进一步系统化、世俗化,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强大的整合力量,成为推动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文化纽带。“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谐观,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谐和开放的姿态,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互化性和包容性,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力[1]。”中华本土文化在秦汉形成后,以广博的胸怀迎接各种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甚至境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等纷纷涌入中华大地,他们在与中华文化激烈碰撞和交流以后,最终与中华文化融合到一起,文化的包容必然会推动民族的融合。

二、和谐共处的多元宗教文化是我国民族融合的润滑剂

宗教一直被认为是民族融合的最好方式,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各个民族交流提供广阔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它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统一了民族之间的精神诉求,加速了民族融合的内化。宗教具有很强的融合精神纽带作用,从中国的历史看,信奉道教的少数民族比不信奉道教的少数民族具有更高的文化修养,更容易与汉民族和睦相处,也更容易与汉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认同感形成过程中,多元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由于少数民族进驻中原而激化的民族矛盾,为国家的稳定统一和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帝王对宗教都采取了怀柔政策,为多元宗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这使得各民族的宗教能够和谐共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中的文化融合和思想意识的统一”[2]。元世祖忽必烈曾经发布诏令要求对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并尊重,这种多元宗教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庞大帝国的统治;清代帝王也承袭了这种政策,同时尊重儒、佛、道三教,肯定三教的社会地位。和谐共处的多元宗教文化在深层次上促进了各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相互包容、相互融合,为民族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大大地促进我国的民族融合进程。

三、科技、文艺、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兼容并蓄是民族融合的结晶

古代历史上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以及灌溉技术传到少数民族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汉朝时,汉族地区的穿井技术由内地移民传到了新疆地区,当地少数民族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加以发挥改进发明了坎儿井,坎儿井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进行科技交流过程中的重要结晶,以此为纽带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联系。元丹贡布经历二十余年所著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这部医典是藏族医药学的奠基之作,还有蒙古族的《蒙藏合璧医学》、《医学四部基本理论》、《医学大全》等都是很有名的医学著作,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中医药学宝库,成为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这些优秀的科技成果无疑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足见民族融合对古代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

甘肃敦煌莫高窟可以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方面融合的最重要成果,精美的壁画向我们直观地展示了当时民族融合盛况,莫高窟是我国的文化宝库,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见证。唐明皇李隆基创作的《霓裳羽衣舞》是汉文化与胡文化的完美融合,从侧面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盛况。中国的民族乐器库也是由许多民族的乐器交融集合而成的,羌笛、胡琴、琵琶等少数民族乐器与中原的古筝等乐器相互交容在一起,共同谱响了中华民族浑厚的民族交响曲。

“汉语成为我国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它是历经辽南语、燕京语与通古斯语等语系相互冲击、吸收、锤炼而最后形成的,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成果”[3]。语言作为维系社会重要纽带之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过去的思想和祖先的文化,接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先人创造的文化。汉语承载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汉语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更是民族融合的成果。

春节不仅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而且满、蒙、瑶、壮、白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节日期间,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不仅成为国内56个民族团聚的时刻,而且也是海外游子寄托自己思念祖国之情的时刻,春节集中寄托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民族情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四、结论

民族文化在民族融合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4]。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文化的整体之中。中国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5]。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要求我们要自觉、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像季羡林先生所说那样既拿来又送去,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把自己的好东西送去,这叫做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结合。只要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建设,都要毫不犹豫地拿过来,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培育出精神振奋、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

正是我国一脉相承文化使得中华民族能够经历考验挫折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像钱穆先生所说:“只要文化生命持续,民族生命亦可相随持续”[6]。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张力,民族融合也在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文化体系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民族融合亦具有了内生的生命张力。

参考文献:

[1]高秉涵.试论儒家大一统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

[3]张海滨.论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根本原因[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10,(2).

[4]王瑜卿.论全球化视野中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4).

[5]唐祥珍.论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融合之我见 篇4

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融合面临的挑战

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台带来严峻的挑战, 要想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的融合, 就必须要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1.思想上危机意识不够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相对比较落后, 所以一些新兴媒体的发展速度较慢,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还保持着原有的媒体方式, 人们对新媒体的要求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上, 认为只要技术实现融合就可以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

2.发展形态上水平较低

新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是停留在单位的支持上面, 而且形式也比较简单, 没有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优势的资源, 使得很多新媒体企业不愿意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吸引, 其经济利益也难以得到保证, 在发达地区的媒体行业都是对当天的新闻进行报道, 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是隔天或者是更加久远的, 对于很多时效性较强的新闻就失去了报道的作用。

3.新媒体产业上实力不够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因素, 少数民族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比较落后, 很多发展新兴媒体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 一些企业考虑到经济效益的问题, 不愿意把企业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也都是依靠政府的扶持, 自身的广告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开支, 所以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技术上都限制了新媒体的发展。

4.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上缺乏技能和想法

对于一些新闻信息, 各个媒体都想要抢占先机, 很多媒体记者为了获得一条新闻线索, 要进行24 小时跟踪坚守,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资源。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要求媒体人具备专业的素质和职业操守, 对于一些网络舆论现象, 媒体人要以大局为主, 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整体来看, 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离这些要求还是很远的, 需要通过专业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进行大量的补充。

二、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融合的策略

1.认清新旧媒体融合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实现媒体行业更好的发展, 就要做好新旧媒体的融合工作, 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识, 对原有的媒体形式和新兴的媒体形式都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做好一些新兴媒体的平台建设, 加大对新兴媒体的扶持力度, 不断扩大新兴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的融合, 还要积极拓展与外地媒体的合作, 充分发挥当地媒体的优势作用, 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拓展媒体服务形式, 这样做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优势, 通过传统媒体的发展为新兴媒体引进资源,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宽媒体的发展渠道, 通过结合本地及外地的旅游特色, 使得新兴媒体获得发展的空间, 使得新旧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勇于做大做强各种新兴媒体形态

首先, 要建立发声平台, 占领新媒体阵地。要想使得新兴的媒体获得更大的发展, 必须要建立全新的发声平台, 广播电视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网络媒体的支持, 所以必须要保证网络系统的完整, 在固定的时间播放新闻, 推出一些新兴的媒体形式, 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的开通等, 通过这些方式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加强与各网络运营商的合作。

其次, 要坚守法律底线。新兴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让媒体认识到法律规范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对一些关乎国家利益和法律问题上, 媒体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以大局利益为重, 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安全, 所以必须要对各种新兴媒体的行为加以约束, 避免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影响媒体运营的正常秩序。

最后, 要学习发声方法, 扩大新媒体影响。在做好自身建设后, 就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 很多人对新兴媒体的概念都是模糊的, 所以新兴媒体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就必须要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威信。没有人民的支持媒体就难以维持下去, 更不要说发展, 所以新媒体人必须要具备吃苦耐劳, 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3.强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联互通

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 首先要有制度的支持, 这样在新旧媒体进行互助合作时才有依据的标准, 新兴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优势作用比较明显, 使得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以增强, 代表的更多的是百姓的声音, 话题比较敏感, 针对性较强, 报道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多样,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传统的媒体形式大多是政府喉舌, 所进行的报道都是关于政府的信息, 代表的是一种权威性的声音, 在公信力上有着很高的保证, 但是让百姓有一种距离感, 难以利用其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因此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是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要做的事情。一是在对媒体人的管理上要坚持记者编辑双责制, 这样可以保证新闻的真实, 以免在转接的过程中出现遗漏的现象, 二是要有指挥调度的相关制度, 以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掌握不到一手的信息资源, 三是要建立互帮互助的平台, 通过平台的建立进行业务上的交流, 更好地实现合作共赢。

4.加强学习, 提高新媒体人的素质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 很多新媒体人都不具备专业的素质, 因为地理因素的限制, 在经济上比较落后, 很多专业素质高的记者不愿意深入到偏远地区, 所以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媒体人都是比较年轻而且缺乏实际媒体经验的, 使得新闻的质量以及媒体的形式都难以得到保证。要想更好地促进新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必须要加强新媒体人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对于不同的文化习惯要进行了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入乡随俗, 针对不同的喜好开展不同的媒体形式, 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媒体形式, 增强民众的心理认同感, 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新媒体的公信力。

三、结束语

总之, 在少数民族地区, 实现新旧媒体融合是在当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要打破媒介边缘, 在组织结构、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上相互渗透, 形成媒介立体化传播局面。随着报纸、期刊、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内容、网络、终端、规制等方面的融合, 媒体融合正在成为全球信息传播发展的新趋势, 少数民族地区也应当与时俱进, 积极发展新旧媒体融合产业。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着媒体行业的发展, 很多新兴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挑战, 人们在选择获取新闻的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社会中, 人们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来获取新闻资讯的, 新媒体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带来很大的挑战, 很多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 即便是少数民族地区, 广播电视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因此必须要积极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 以此来实现媒体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在新旧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 仅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良.媒体融合需走出几个认识误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 (02)

[2]孟苏石.传统广电和新媒体融合怎样找到独特路径[J].中国记者.2015 (07)

各朝代民族融合的简介 篇5

1.匈奴族

匈奴族原居住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一些政权,如304年刘渊建汉,十六国时建立了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战国至魏晋时期,匈奴族在北方活动频繁,势力较强,与内地进行了一系列战争:①战国时,占据河套,经常掠夺秦、赵、燕。②秦朝时,大将蒙恬率军夺取河套地区,秦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③西汉初,匈奴掳掠汉北部边郡。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困汉高祖七天七夜。武帝时,反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④东汉初,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至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杂居。北匈奴仍住蒙古高原,经常掠夺汉北部边郡,并控制西域各政权,阻断汉与西域的交通。公元73年,窦固率兵出击北匈奴;公元89年,窦宪带兵大败北匈奴。⑤西晋时,匈奴大量内迁。匈奴贵族刘渊,举兵反晋。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以后,势力大减。南匈奴长期与汉族杂居交往,逐渐与汉族融合。北匈奴在东汉和帝时被击败,一部分西迁到西亚一带,另一部分留居于鄂尔浑河流域,被鲜卑族所灭。

2.满族

满族在唐朝时称为黑水靺鞨,宋朝时称为女真,明末清初的时候称为满洲,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

(1)唐时,黑水秣揭分布于黑龙江下游两岸,唐太宗时开始向朝廷纳贡,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此设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机构。

(2)宋朝时的女真族就是由黑水秣辑发展而来,居住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11世纪完颜部发展起来;12世纪初阿骨打抗辽,并于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1125年金联合北宋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时,金军控制了黄河流域并不断南下,宋金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并于1141年议和。

(3)明末时的满洲就是由女真发展而来的。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势力日益强大,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称帝,国号“金”;1618年迁都沈阳;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并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人关,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直至1912年。

3.蒙古族

蒙古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由唐朝时的蒙兀室韦发展而来,原居于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扩展到整个蒙古高原。10-12世纪时,蒙古处于辽和金的统治之下。

(1)宋元时期: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经过多年努力,统一了蒙古各部,于1206年建立蒙古国。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灭金。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直至1368年元朝灭亡。

(2)明朝:元灭亡后,蒙古族于14世纪末分裂为鞑靼和瓦刺等部;1449年瓦刺首领也先南下,与明军在土木堡展开大战,明英宗被俘;后来鞑靼部强大起来,俺答汗与明朝和好,修呼和浩特城,明政府在边境设互市贸易。

(3)清朝: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军人关前,漠南蒙古已归附;清初,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康熙帝于1690年和1696年两次平叛;乾隆帝时漠西蒙古的上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

4.藏族

藏族居住在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为中心的奴隶制政权。

(1)唐朝:唐政府与吐蕃保持了良好的关系,641年文成公主人藏,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9世纪时唐蕃会盟。

(2)元朝: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于蒙古。元统一全国后,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隶属宜政院。

(3)清朝: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赐与五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于五世**“**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和**共同管理西藏。

5.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祖先称回纥(8世纪改名回鹘),原居于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时控制了东自黑龙江,西至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1)唐朝时回纥与唐交往密切,唐政府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兵曾帮助平定安史之乱,回纥人经常用马匹、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叶。

(2)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并西迁至甘肃、新疆。南宋后期称为畏兀儿,臣服于蒙古,元统一后,将维吾尔人划为色目人。

(3)清朝时,清政府把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聚居区称为回部。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定了叛乱,并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统治。

三、历代中央政府与边疆的联系及对边疆的管辖

1.西北地区

(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隋朝:隋朝中央政府派人去西域,西域也有不少商人来到长安和洛阳。

(4)唐朝: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在其旧部建都督府;此后西突厥也接受唐政府的册封,唐政府在这里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唐玄宗曾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5)清朝:康熙、乾隆时分别平定了噶尔丹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后来又设伊犁将军管辖西北。

2.西藏地区

(1)唐朝: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人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人藏;9世纪前期唐蕃会盟。

(2)元朝:西藏已成为中央正式行政区。

(3)清朝: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顺治帝赐予五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额尔德尼”的封号;后来清政府又规定历世**和**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1727年又设置驻藏大臣。

3.东南及西南地区

(1)秦朝:派兵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并派官管理,迁50万中原人到那里与之杂居,中原铁器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传到了那里。

(2)西汉: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

(3)三国时期:诸葛亮注意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帮助发展生产。

(4)唐朝:唐玄宗支持皮罗阁统一各部并封他为云南王,南诏受到内地先进文化的影响。

(5)元朝:在西南地区建立了云南行省。

4.台湾

(1)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当时称“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历史中的民族融合 篇6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炎帝、黄帝传说中的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的相互碰撞,达成融合,结成联盟,建立起了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且击败了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这就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也是我们所说的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的历史渊源。从此,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构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部分。

炎黄子孙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到了周朝,华夏族中就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同时又有了华夏式的戎人,氏人,和夷人,及至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到了战国,形成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此时,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中原大地及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一华夏族。

二、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

秦的统一,两汉的征战,无不显示出各自经济、政治、军事的强盛。张骞出使西域,西南夷和百越的归入,丝绸之路的开通,都促使了华夏族与外界的联系。形成了以华夏族为核心的统一多民族大帝国。然而,大帝国随着政治上的日益腐败,而分崩离析。随之而来的是经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继而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同时,民族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经过几百年的民族融合,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的政治舞台上,建立政权的许多民族纷纷与汉族融合。生活中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相处,互为通婚,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权上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还有来自统治者的政策——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在南方,不少华夏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汉族也迁徙河西陇右,南迁而偏居江左,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发现他们的踪迹。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也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

在北方,“五胡”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匈奴、羯、氐、羌、柔然、吐谷浑、敕勒等少数民族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了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

三、唐及唐五代时期的民族融合

隋唐的兴旺为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使得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往空前频繁。人们交往自由,甚至可通婚。同时,吸引了大批少数民族及中亚、日本、朝鲜半岛的外国人。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统一时期。这一时期,又有许多少数民族被中原地区的汉人融合,成为汉族。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5个王朝,其中的后唐、后汉、后晋分别是沙陀人李存、刘知远、石敬瑭建立的。这3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仿照中原地区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来的。军队也是如此。婚姻上没有禁忌,沙陀黄帝的后妃多为汉族,百姓间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通婚就更为普遍,再加上五代时盛行的义养风气,这在客观上加速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四、宋辽金元时期的民族融合

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又一重要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到了元朝,它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此时,中原地区已融入蒙古、维、回族以及女真、契丹、西夏人。

北宋与辽、金、西夏诸国并存,不少契丹、女真、西夏人来到开封。其他的少数民族,如羌氏翟等偏远族,也都纷纷来到中原做贸易,后来许多人定居中原。契丹人大批进入中原是在金国灭亡北宋以后,金国统治者颁布法律条文,允许女真人、契丹人以及奴隶,入中原户籍。到了元代中叶,契丹人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到了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了。

元朝统一全国后,因幅员辽阔,需屯兵驻守,向边界地区招兵买马征收中原地区。这一措施使得大批蒙古、色目军士离开故土,迁入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本想对戍边的军兵实行军事监视,不料却导致他们汉化。到了元末明初,经过长期的杂居交往,蒙古人与维、回、西夏遗民等色目人与汉人已达到了相忘相化,不易识别的程度。朱元璋即位,便下诏禁止胡服、胡姓、胡语,留在中原的蒙古、维、回、西夏遗民为避免歧视多改汉姓。这样就不同程度地加速了民族同化,许多少数民族变成了汉人,扩大了汉族的外延。

民族融合地区 篇7

一、背景与基础:职教与经济发展“两张皮”, 相互制约, 成为“瓶颈”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渝、湘、鄂、贵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腹地、重庆渝东南中心地带, 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区) 县于一体。近年来, 黔江区为加快建成重庆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 率先在渝东南实现全面小康, 将“工业强区”作为推动黔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其中, 重点建设的市级特色工业园正阳工业园区到2013年, 已引进工业企业80余家, 包括雨润集团、重庆啤酒、东方希望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入驻。正阳工业园区内各企业急需黔江区本地的职业教育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让企业发展有稳定的人力资源。对于本地企业而言, 这是企业顺利发展所必需;对于从外地招商引入的企业而言, 是用黔江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弥补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否则, 黔江区的工业经济实施突围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失去重要支撑。

地处民族落后地区的黔江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典型的薄弱中职学校, 其内部办学模式和师资素质存在浓厚的“普教”影子;办学设施和外部办学环境严重不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 特别是没有职教办学所必须的真实市场化环境和企业岗位情景, 造成学校师生“纸上谈兵”, 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 学校信誉不高, 到2007年初, 在校学生仅1000余名。黔江职业教育中心要摆脱举步维艰的困境, 急需有企业参与办学, 让学校真正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要求。

解决黔江区工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急需”, 突破“两个瓶颈”, 其结合点是“园校互动、校企融合”。2011年.黔江区职业教育中心对接正阳工业园区, 牵头申报黔江舟白职教园区,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办学模式改革试点, 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互动发展。该项目成功入围首批重庆市级职教园区建设项目, 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

二、目标与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实现跨越发展

以“园校互动、校企融合”为引擎, 把“职教壳、普教芯”的“伪职教”发展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 为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彰显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

主要创新点有:

1.政府推动“园校互动、校企融合”。黔江区成立以区委常委、工业园区管委会一把手为主任, 相关部门和职业院校及园区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校企合作委员会, 负责统筹协调“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工作。

2.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 合作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 合作创新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三、过程与举措: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四项改革

(一)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引入校园, 让学生在“教学企业”理念中学习实践, 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

1. 探索“三年一贯季节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 在园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旺季, 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淡季, 企业员工到学校接受技能提升培训, 学生到企业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或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实训指导。不仅解决学生就近、就地实习, 还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旺季招工难题。

2. 探索“一观、二贴、三顶”学生实习模式。

学生入学第一月内, 学校就先后组织学生到工业园区参观企业厂房, 对学习内容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 再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 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第二阶段是教学实践, 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 熟悉操作过程, 再回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生产线为企业生产成品或半成品, 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 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 学生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3.“订单培养”为工业园区企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

学校与企业合作, 开设与企业岗位对接的“订单班”、“冠名班”。企业参与到学生实践能力培训全过程, 安排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得奖学金、助学金机会。不仅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需求全方位对接, 而且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二) 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

1. 共同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需求, 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 学校与园区行业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多次走访企业,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与企业共同建立人才培养信息和产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 准确把握人才规格, 根据行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此基础上共同制订专业设置标准。

2. 共同改革专业设置。

由校企合作委员会统筹园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其中把我校的电子、服装、数控、汽修等专业建成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重点建设专业, 坚持实行动态调整, 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有机对接。

3. 共同改革课程内容。

学校依托工业园区企业, 与企业专家共同研发课程教材, 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和结构, 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 开展课程创新实践, 构建并逐步形成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环境。

4. 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校企双方根据教学和生产需要, 推行“把车间建在学校, 把教室建在车间”的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模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场地、师资, 企业从人才培养和适应岗位工作环境需要, 提供技术、资金、设备, 在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集教学、实习、实训、生产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三) 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行业实践制度, 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学校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行业实践, 或安排部分老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到企业可以学到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促使教师和企业生产保持高度融合;同时, 老师参加行业实践的企业, 一般都是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企业, 有利于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帮助学生将来更快融入企业。

(四) 校企合作创新学生就业服务

学校成立专门的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配备10余名专职工作人员, 为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的指导;在每个就业基地设置办事处, 安排专门工作人员, 常年负责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通过校企紧密合作, 做到学生去向有记载、学生上岗有护送、学生就业后有跟踪, 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企业满意。

四、运行与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创新运行模式

(一) 构建“园校互动、校企融合”的制度体系

建立“园校互动、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 制定工作计划, 建立职业技术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 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工作方案》, 制定了考核机制;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明确校企双方合作的责任与权利, 细化校企双方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培训和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合作内容。

(二) 创新“园校互动校企融合”运行模式

在校企合作中坚持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场地、师资及技术服务等, 企业则以资金、设备、技术等投资学校的教育, 两者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共享成果”的格局。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行业实践, 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 以提高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质和量;企业要以主体身份参与学校办学, 安排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 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到校兼职任教。通过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真正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多赢, 逐步建立健全“园校互动校企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五、成效与影响: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园区经济领跑渝东南

(一) 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近三年来, 黔江职教中心每年吸引市内外40余个区县的4000余名学生前来就读, 学校规模从2007年初的1000余人发展到2014年的12000余人, 成为全市200多所中职中专学校中学生规模超万人的五所之一。学校毕业生就业实现三个转变:从零星安置到成规模安置转变, 从安置进中小企业到世界500强企业转变, 从低收入就业到高收入就业转变。就业率达98%, 稳定就业率达90%以上, 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 先后被重庆市政府授予“校企合作先进办学单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在整个武陵山片区和重庆渝东南地区发挥了典型示范辐射作用, 为黔江区打造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区域中心和武陵山教育高地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 助推了黔江工业园区的发展

学校年均为正阳工业园区企业和区域内的工业行业输送中职毕业生2000余名, 为企业培训中短期学员4000余名, 特别是乌电集团所辖各发电站、变电站有1000多名技术骨干, 黔江卷烟厂近1000名干部职工, 正阳工业园区的重啤集团、重庆双河丝厂、澳特尔皮具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乐尔佳机械有限公司、旗背岭电子有限公司、重庆隆鑫集团玫瑰月光大酒店大部分员工, 以及重庆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凯瑞特种车制造厂、银翔集团的部分员工, 都在我校经过专业培训后进入企业, 目前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到2013年, 黔江正阳工业园区产值突破140亿元, 经济总量领跑重庆渝东南。学校的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 为重庆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为武陵山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黔江区进一步提出发展规划, 未来5年内, 正阳工业园区将形成300亿材料产业集群、100亿食品产业集群、100亿轻纺服饰产业集群、100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100亿汽摩机电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

(三) 带动了渝、黔、湘、鄂、川五省市中职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 我校年均吸引市内及周边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区近200所职业院校前来参观、考察、交流;30余家世界500强及国内知名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张德江、贺国强、孙政才、黄奇帆等领导先后视察学校, 肯定学校办学;《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教育》、新华网﹪华龙网、黔江区政府信息网﹪武陵都市报等媒体, 分别就学校“园校互动校企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予以宣传报道。

六、体会与思考:利好学校发展不是主要目的, 利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才是最大追求

民族融合地区 篇8

一、产业融合趋势下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必要性

(一) 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西南地区幅员辽阔, 自然资源丰厚, 人口密度大, 交通、经济相对发达。近年来, 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南地区成为连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便捷门户, 也是中国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然而, 由于受地形差异性、自然灾害、交通发展起步晚等因素影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下游。2014年西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801.07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5931元, 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4%。作为一个由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组成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中国西南部广大腹地, 其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在大中型城市及其周边, 然而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分布较为松散。目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约占西南地区总人口的58.6%和54.2%。可见该类人口在西南地区人口基数中占有较大比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尽管各级政府投入来大量公共产品用以满足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需求, 但仍然出现供给不足或供给无效等现象。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应是层次多样的。在2015年关于西南五省的行政村的调查数据显示, 该地区人均道路面积为8.52平方米, 不到全国人均道路面积水平;排水管道暗渠密度为3.2公里每平方公里, 低于全国水平;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不到30%。

可见,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村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由于目前公共财政分配协调中存在缺陷, 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财政力量有限, 恐怕难以一己之力来根除西南地区民族村寨落后的病根。因此, 为了改善公共产品供给的尴尬, 急需建立一套以村民需求为中心, 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把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该地区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能力。

(二) 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1. 黔东南州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东南部, 总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 山峦连绵, 地形地貌奇异复杂, 自然植被保护良好, 原始生态尚存。黔东南州下辖麻江、天柱、三穗、黄平、黎平等十五个县和凯里市, 首府定于凯里市。现有7个街道办事处, 94个镇, 110个乡, 包括17个民族乡, 3384个行政村, 总人口为348.54万, 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土家族等32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 其中苗族人口占42.7%。黔东南州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水系发达, 河网稠密。各类植物有2009种, 重点保护树种占全国的10.5%,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不下十种。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其中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60%以上。黔东南州旅游资源丰富, 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吸引来五湖四海的游客。

2. 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黔东南州乃至西南广大农村所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也是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13年开展“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以来, 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不断得到发展。2016年计划总投资67.33亿元, 截至9月底, 已完成年度任务的91.71%。从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来看, 各项工程进度正在逐步推进, 然而, 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例如, 小康路方面,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部门协调难度大, 办理手续困难;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项目, 因服务方熟悉程度不够而进度缓慢。小康水方面, 项目资金缺口大, 项目融资难;公益项目补偿低, 项目协调用地困难。小康房方面, 当地财力困难, 农户自筹资金建设小康房, 一定程度影响工程进度。近年来, 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显突出。2015年黔东南州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463吨, 2016年上半年, 农村垃圾处理量约为16.7万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按照“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思路,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简单, 处理技术落后, 偏远农村大部分采取就地简易填埋和焚烧处置, 极易导致二次污染。同时, 各村没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 垃圾治理体制缺乏。

(2) 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 国家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贵州山区大部分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仍然普遍不足, 甚至与全国水平相去甚远。黔东南州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教育上, 如2014年投资1.15亿在“两山”地区实施教育工程项目163个。改善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资助资金发放制度等。但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仍然有很大缺口, 例如, 黔东南偏远农村的教室里连最基本的桌子板凳都无法实现, 即使有这些最基本的设备, 但教学实验仪器和体育课活动场地等等配套设施又成为一大难题。很多村里没有学校, 孩子们要步行很远的路到乡镇求学, 起早贪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农村办学条件艰苦, 师资也十分缺乏。

(3) 农村医疗公共产品极度缺乏。良好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是保证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是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 从相关数据来看,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的医疗公共产品供给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截至2016年3月, 黔东南州内共有394.5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99.4%。随着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 以及异地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 农民依然还是看不起病, 生病了在异地就医时如何顺利报销也成问题。很多民族村寨里没有公共的卫生所, 村民只能依赖私人诊所, 就医没有保障。

二、创新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限制因素分析

(一) 城镇和乡村的不平等关系贯穿始终

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就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来城市建设上, 后来大力推行城镇化来扩大城市的规模。政府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放在城市建设上, 比如修建城市道路, 更新医疗设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等等, 而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分配数量和质量都与城市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执政理念使得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足。西南地区处于复杂的地理环境, 境内有多种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 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薄弱, 种种因素导致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进相对缓慢,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明显不均, 人们无法平等地享受公共产品供给机会。

(二) 财力薄弱导致的公共产品的投入极其缺乏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基础薄弱, 缺乏主要的收入来源, 当地也没有可以带动本地发展的企业, 地方财政已是捉襟见肘。除了依靠中央财政的拨款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实施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同时, 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比较单一, 私人企业、社区、第三部门很难把资金投入到公共产品中来, 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得私人企业无法实行收费从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三) 不科学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地形、地势、人口分布等因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过高。当地政府作为供给主体, 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 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人均消耗成本, 这样一来, 容易出现服务质量不好, 效率低下的现象。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 涉及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容易出现部门协调问题。整体的协调不顺畅会影响到政府供给行为的效率。

三、产业融合趋势下解决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一) 通过国家政策投入来拓展“多元化”供给主体

对于缺乏集体资金的民族村寨, 应该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支持的作用, 给予具有吸引力的鼓励措施来驱使除政府之外的主体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中来。在社区、企业和其他部门能够各取所需的前提下, 拓宽供给渠道。

(二) 通过发展民族旅游村寨经济来增强自我供给能力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发展特色产业的号召下, 朝阳行业中的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业等正轰轰烈烈地兴起。把握产业融合的历史机遇, 坚持可持续发展, 这样一来, 既可以增加各级政府财源, 又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来吸引外界投资者, 形成良性循环。

(三) 通过基层财政改革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供给长效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造成财政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 因此要建立分类管理的机制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分类管理体现在合理分配各项财政支出, 比如农业支出、农村发展支出、农民民生保障支出等等。针对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 应像城市居民的基本标准看齐, 逐步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摘要: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为广大农民有效、高效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在当今产业融合的背景下,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多,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 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等。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代表的案例, 就是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趋势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共性体现, 深入分析后, 得出创新供给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民族旅游村寨,创新

参考文献

[1]谢治菊.论风险社会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J].前沿, 2010 (21)

[2]张平军.推进政府财政制度改革, 实现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J].未来与发展, 2012 (06)

[3]杜永奎.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机制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1)

[4]谢治菊.贵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3)

[5]黄婷, 陈露.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1 (04)

民族声乐与美声声乐的融合 篇9

一、民族声乐的演唱和教学方式

(一) 民族声乐演唱概述

从广义上讲, 民族声乐是指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民间山歌、小调、戏曲、民间歌曲等多种声乐形式。中国民族声乐源远流长, 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题材、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等都会有所差异, 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不同的地区孕育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乐作品, 丰富了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 仅以汉族民歌为例, 就有北方民歌、南方民歌、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之分, 在演唱风格方面也很不相同, 或高亢、或细腻、或温婉、或嘹亮。

从狭义上讲, 民族声乐特指我国在建国后, 由一批知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在继承民族声乐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美声唱法形成的一套针对我国民歌演唱的声乐教学体系, 也被称之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对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的山歌、戏曲、民歌演唱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的综合体现。民族唱法声音淳朴、情真意切、歌声清脆, 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特点以及一套科学完整、系统权威的声乐体系, 对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民族声乐的教学方式

民族声乐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戏曲、山歌, 有着一定的演唱技法, 注重气息的训练、共鸣腔的使用、高位置的声音、咬字吐字和舞台表演等相关训练, 在继承传统民族声乐唱法精髓的基础上, 借鉴美声声乐唱法中科学系统的发声方式, 使得民族声乐在教学上向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美声声乐的演唱和教学方式

(一) 美声声乐演唱概述

美声声乐演唱产生于16 世纪的意大利, 起源于西方古典声乐传统唱法的发展, 意大利称之为“Bel Canto”, 即优美的歌唱, 经历了17 世纪的迅速发展, 在18 世纪达到了顶峰, 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与流行, 成为了人们最喜爱的歌唱艺术形式之一。美声声乐演唱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完善, 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演唱特点, 即嗓音自然优美、声音均匀统一、音色华丽、演唱技巧具有高难度, 并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狭义的美声声乐演唱特指作曲家多尼采蒂、罗西尼、贝里尼等人所处时代的作品、演唱风格、歌唱技巧、表演形式等形成的歌唱艺术。广义的美声声乐演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指以意大利歌唱发声技巧为基础的一切歌唱形式, 包括清唱剧、歌舞剧、音乐剧的咏叹调。虽然美声声乐演唱有多种歌唱方式, 融合了多个国家的语言特点和审美情趣, 但是对基本发声有着一致的要求, 即声音圆润、持续稳定、音色华丽、具有穿透力, 形成了刚柔并济、灵动柔和的演唱风格。

(二) 美声声乐的教学方式

美声声乐演唱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教学体系, 因此在教学上有章可循:重视气息的使用、共鸣腔的使用、高位置的声音训练,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提升学生的个人表演气质。

三、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演唱上和教学上异同

(一)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演唱上的异同

1. 民族声乐与美声声乐在演唱上的相同点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演唱最大的相同点是统一的发声方法, 两者都采用了科学的发声方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沉的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演唱都采取较深位置的呼吸, 以发出深沉的声音、获得完美的音质。民族声乐演唱要求气沉丹田, 再冲冠于顶, 美声声乐演唱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 将气息沉下来, 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声。

追求通畅的声音和完美的声音。民族声乐演唱和美声声乐演唱都追求声音的通畅, 要求放松喉头, 以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 使声音达到统一。民族声乐演唱和美声声乐演唱都追求声音的完美, 通过扩大音域以发出完美的声音。

高位置的声音。民族声乐演唱借鉴了京剧的唱法, 追求高位置的声音, 美声声乐演唱同样要求高位置的演唱, 要求以良好的共鸣和深沉的呼吸为基础, 可见两者在声音安放方面是相同的。

心理素质。民族声乐演唱和美声声乐演唱都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 声情并茂地演绎音乐作品, 以展现出作品最完美的状态。

2.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演唱上的不同点

虽然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唱法上有着一致的发声方法, 但是两种演唱作品的表现形式、表演风格、语言特点、情感表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演唱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气息。民族声乐要求发声亲切自然, 追求原生态的演唱风格, 呼吸上以胸式呼吸为主, 强调气息从小腹到上口腔形成一个畅通的管道, 发声集中, 声音自然洪亮。美声声乐演唱则要求将气吸入肺部后, 扩张胸腔和腹部, 产生巨大的共鸣腔, 以追求洪亮的声音、饱满浑厚的音色。

共鸣腔的使用。民族声乐演唱只使用部分共鸣腔, 以民族语言为发声基础, 行腔韵味无穷, 而美声声乐演唱则使用上下全部的共鸣腔, 以腔行字、以腔带情, 实现共鸣的效果。

喉头打开方式。民族声乐演唱要求喉头向上、发声管道短小、喉咙打开程度小, 使发出的声音集中、明亮、柔和、细腻;美声声乐演唱则要求喉咙全部打开, 从喉头、咽腔、鼻腔到头腔形成一个共鸣腔, 拉长发声管道, 使得声音饱满浑厚。

咬字吐字。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演唱上都要求字正腔圆、咬字吐字清晰, 但是由于两者演唱的语言不同, 带来了在咬字吐字上的差异。民族声乐演唱追求行腔运腔, 发声靠前;而美声声乐演唱在咬字吐字上内敛, 发声靠后。

(二)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教学上的异同

由于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演唱上的差异, 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有所不同。

1. 民族声乐与美声声乐在教学上的相同点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都是声乐表演的一种, 在演唱过程中都需要演唱者展现出美感, 这也是声乐表演对演唱者最基本的要求。因此, 在这两种演唱形式的教学中, 声乐教师都会教演唱者优雅的站姿 (收起下巴、肩膀和胸部放松、双脚分开、身体重心向前) 、饱满的精神、积极的状态、真挚的情感、准确的发声、清晰的吐字等。

2. 民族声乐与美声声乐在教学上的不同点

呼吸训练。民族声乐演唱和美声声乐演唱都要求深沉的呼吸, 两者在呼吸训练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点, 例如:训练时常采用“打哈欠”“闻花”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缓慢地吸气, 用“吃惊”的脸部表情让学生体会快速吸气;用均匀吹蜡烛或均匀发出“嘶”的长音来训练呼气;用“吸着唱”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横膈膜如何保持气息, 并用吸中有呼、呼中有吸的形式来感受气息的流动性。但是由于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演唱上对呼吸深度要求的差异, 美声声乐教学中会注重保持更深的气息位置。

共鸣腔的运用。民族声乐演唱只使用部分共鸣腔, 主要集中在口腔、鼻腔和头腔, 发音靠前, 重视咬字和行腔技巧, 因此教师在指导共鸣腔运用时, 要求学生放松喉头、抬起上颚, 体验口腔、鼻腔和头腔形成的共鸣效果, 通常使用元音“i”体验共鸣位置, 以“大笑”感受上提的笑肌, 以产生更好的共鸣效果。美声声乐演唱则使用全部的共鸣腔, 从头腔到腹腔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 实现高音、中音和低音的演唱, 因此在训练时, 采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感受共鸣腔的打开, 并且喉位下置、上颚拱起, 形成通畅的发声管道。

发声要求。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演唱都要求高位置的声音和共鸣腔的使用, 但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声管短、声带拉紧力量大、声音明亮, 在教学上通常采取“打哈欠”的形式, 使发声靠前, 而美声声乐演唱发声管较长, 在教学中强调声门的闭合作用, 减少声带的拉紧力量、减少肌肉张力、增加肌肉弹性, 以发出舒缓而富有弹性的声音, 同时应当避免拉紧声带, 避免呼吸僵硬、共鸣失效、声音失色。

吐字要求。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演唱的最大差异是吐字, 在教学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民族声乐演唱以汉字为基础, 汉字包含字头、字腹、字尾, 吐字时舌头前部用力强调子音或声母, 以获得字正腔圆的效果。因此, 在教学上讲究字头、重视元音的定位, 要求位置准确、发音清晰, 追求归韵, 更追求句子的连贯, 要兼顾两者, 不能顾此失彼。美声声乐演唱以元音发音为主, 辅音为次, 咬字时追求元音连贯、辅音清与轻, 以腔行字, 要求在同一腔体和连贯的气息中换字。

舞台表演。民族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以亲切生动的表现形式, 优美、灵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上会注重手、眼、身、法、步的训练, 并要求学生学习戏曲知识, 而美声声乐演唱则更重视内在修养, 以内在的真情实感感动观众, 而对肢体语言的要求则比较少。因此, 教师会注重对演唱者艺术修养的培养, 使他们具备西方美学知识的素养, 展现出优雅大方的姿态。

四、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的深度融合

民族声乐和美术声乐在演唱和教学方面都具有许多差异, 但是两者在演唱和理论基础方面都有共通点, 这为两者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一)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演唱上的深度融合

1. 美声声乐对民族声乐的借鉴与融合

美声声乐作为西方演唱形式, 传入中国后, 在保持基本演唱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 适当地吸取了民族声乐的技巧和精髓。芭蕾舞音乐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是这一时期美声声乐与民族声乐有机融合的优秀代表作品。美声声乐演唱在中国深入发展, 与民族声乐进行了深度融合, 逐渐形成了民族化唱法、美声化歌唱风格的中国美声唱法。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歌唱家, 有朱淑安、戴玉强、刘威葳、应尚能等, 形成了中国的民族美声学派。

对润腔的借鉴。民族声乐演唱的主要特色是行腔韵味, 追求腔、字、声、情这四者的统一。民族声乐演唱中在润腔方面具有极高的技巧, 需要通过音色、音高的转换来实现, 还要使用滑、擞、颤、假声等方法, 增强声音的表现能力和情感的表达, 美声声乐演唱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 因此借鉴了民族声乐的润腔技巧, 以提升声音的表现力。

对韵味的借鉴。民族声乐演唱追求“淡、远、静、空”的韵味美, 意味深远和较高的情感境界, 形成了民族声乐独特的演唱风格。民族声乐的韵味是建立在行腔、咬字和风格的基础上, 具备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美声声乐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 加强了对民族声乐演唱韵味的借鉴, 以增强自身演唱的韵味。

对意境的借鉴。民族声乐演唱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 遵循写意的原则, 追求情景交融, 要求演唱者的演唱风格要与作品的审美情趣相一致, 相得益彰, 演唱者对作品进行二次演绎, 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体现出了中国人深沉、内敛、含蓄的性格特点, 因此, 美声声乐演唱在中国的发展和融合阶段, 应当遵循中国传统的写意原则, 营造出演唱的意境。

2. 民族声乐对美声声乐的借鉴与融合

相较而言, 美声声乐有着比民族声乐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 因此民族声乐通过对美声声乐演唱技巧的借鉴和融合, 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发声和共鸣的完备理论。在演唱技法上, 民族美声唱法发声管短、共鸣腔靠前、声音明亮, 能够表现出欢快的演唱风格, 但在表现悲痛的情绪时就稍显不足, 力度不够、表现力不够丰富。此时, 民族声乐借鉴了美声声乐的演唱技巧, 运用更大的共鸣腔, 加长发声管、下沉气息、加大声音的表现力度, 表现出沉痛的情绪。民族声乐对美声声乐发声技巧的借鉴和融合, 扩大了音域, 完善了民族声乐理论, 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歌唱艺术家, 如金铁霖、沈湘、宋祖英、谭晶, 谱写了民族声乐的新篇章。

对咬字吐字的借鉴。美声唱法的咬字重视元音的统一连贯, 强调柔和性, 咬字有力、圆润集中, 将咬字与声音完美融合, 美化了声音, 使声音连贯自然、转换时不漏痕迹, 而民族声乐的演唱咬字不清、声音偏厚、转换生硬、痕迹明显, 影响韵味的传达。因此, 民族声乐演唱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咬字吐字训练方法, 增强咬字吐字技巧。

对混声唱法的借鉴。美声演唱具有真音、假音混合的演唱特点, 气息通畅、声音饱满圆润。混声唱法是美声声乐演唱与其它声乐演唱最大的区别, 也是美声声乐演唱最大的特点, 民族声乐借鉴了美声声乐的真假混音的唱法, 充分调动共鸣腔, 增强高音的柔和优美和穿透力。

(二) 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教学上的深度融合

随着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演唱上的深度融合, 新的作品大量出现, 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演唱中。因此, 声乐教学者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着适应我国国情的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 教师积极学习美声唱法, 并在实际演唱中运用美声唱法演唱民族歌曲, 使声音通畅浑厚, 富有时代感和民族感。教师以身作则, 将对美声唱法开放包容的态度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积极地学习美声声乐演唱方法。在演唱技法的教学方面, 教师教授民族声乐时, 在保留传统戏曲的吐字咬字、气息运用的基础上, 注重对美声唱法中混合腔体的训练与使用, 以扩大音域、增强音色, 使声音更富立体感、可塑性, 提升演唱者的歌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这样就使得民族声乐演唱比传统的民歌演唱更加甜美、亲切, 减少了粗犷、豪放感, 增添了更能打动人心的情感, 增强了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效果, 深受现代人的喜爱。此外, 美声声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进入了更深层次的阶段, 呈现出多样的内容、风格和形式, 在我国目前的声乐教学中也有所体现, 多样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正被运用于目前的声乐教学中, 使得我国声乐教育迸发出更强的生机与活力。

五、结语

民族声乐演唱和美声声乐演唱都是声乐演唱的形式, 既有一定的共同点, 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新时代, 民族声乐演唱和美声声乐演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从而能够使民族歌曲走向世界, 美声歌曲更具中国特色。作为一名声乐教师, 应深入分析这两种唱法的异同点, 并相互借鉴, 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推动我国声乐演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在新时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两者在演唱和教学上都有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研究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的融合, 能够加深对两者的认知和理解, 推动两种声乐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本文首先分别简要介绍了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的演唱和教学方式, 然后从演唱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 最后探讨了两者在演唱和教学方式上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声声乐,差异,借鉴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金凤.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2008, (4) :276-277.

[2]古力巴哈尔·玉素甫.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研究[J].通俗歌曲, 2014 (11) .

[3]鄂薇.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看民族声乐与美声艺术的融合[J].黄河之声, 2013, (18) :20-20.

[4]张素华.民族声乐作品在高校美声教学中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 2014, (11) :191-192.

[5]杨婉琴.浅论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3, (6) :159-160.

[6]姜姗姗.浅谈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比较与融合[J].戏剧之家, 2011, (10) :35-35.

[7]徐倩.浅谈美声与民族唱法的融合[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8 (4) :143-145.

[8]刘凤.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与融合[J].艺术广角, 2007, (4) :43-44.

[9]程军.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9 (5) :171-172.

民族融合地区 篇10

民族服饰图案的二次设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图案变形, 而是基于不同服装风格塑造的需要, 对其图案的造型形态进行演绎, 使之在强化服装整体风格的前提下, 增强服装的审美趣味。同时, 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 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形制变换, 而是在沿袭其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意蕴基础上的形式创新, 使之既蕴含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 同时在形式上又体现出现代美感。

通常, 服饰图案对服装起到修饰、点缀的作用, 使原本在视觉形式上显得单调的服装产生层次、格局和色彩的变化[1]。但是, 如果表现手法不当, 整个服装的视觉效果不但不能达到预想的状态, 而且可能会导致负面的影响。同时,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讲, 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具有象征、标识和情感表达的作用[2]。不同素材和造型的图案在服装中的应用将会使整个服装呈现不同的审美意趣。故此, 对于既定风格服装的设计对图案的应用具有选择性, 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取决图案本身的造型形态和文化意涵, 而对于民族服饰图案的文化意涵,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是约定俗成的, 而图案的造型形态则具有可变性, 即可根据服装风格塑造的需要, 通过恰当的艺术设计手法对图案的造型形态进行演绎, 即图案的二次设计。另, 在民族服饰中, 一些图案 (如植物花卉图案) , 其纹饰较为繁复, 与现代服装追求简洁、精炼的审美情趣存在一定的矛盾, 同时, 一些图案的造型形态与现代服饰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故此, 我们应该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 使其在突破传统古朴美的基础上, 上升到具有现代美感的艺术符号。

2 民族服饰图案二次设计的方法

2.1 抽象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抽象的意思是指:“从许多事物中, 舍弃个别的, 非本质的属性, 抽出共同的, 本质的属性, 叫抽象, 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3]在绘画艺术中, 抽象是相对具象而言的, 这两个词往往以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并且分别与绘画一词结合, 组成两个概念, 即抽象绘画和具象绘画。具象绘画指的是再现人物, 风景和静物等自然物象的绘画;而抽象绘画所描绘的形象则与我们看到的世界中的形象没有联系。正如抽象画家保罗·克利所言:“艺术并不仿造可见的东西, 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这种‘不可见的东西’正是抽象绘画所挖掘的对象。”[4]在艺术设计中, 抽象作为动词, 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设计手法, 抽象是具象的意义传达, 是不拘泥于艺术形式的“神”与“意”的表达与传达。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 主要是通过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基于服装设计本身的风格定位而对图案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 并不是民族文化意义的消解, 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变换, 而是将时代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融入其中的创新性设计, 从而使民族服饰图案因融入时代文化精神的特质, 而跨越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隔阂”, 最终成为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公共服饰艺术。图1为民族服饰图案形式的抽象化示意图。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对民族服饰图案采用“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进行创新性设计, 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风格对位性原则, 民族服饰图案作为现代服装设计元素, 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其它服装元素一起构成一个元素集合来体现服装本身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趣。故此, 民族服饰图案艺术形式的抽象演变必须以服装本身的风格定位为导向, 如果不考虑服装本身的风格定位而对民族服饰图案加以盲目设计, 将会使服装本身的风格显得不伦不类。二是适度性原则, 从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角度来讲, 任何美的事物都是由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所构成的, 美的内容和形式总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共同处于事物的统一体中[5]。在艺术设计中虽然形式与内容的从属关系没有硬性的规定——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形式决定内容,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内容;但反过来, 内容也决定形式, 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必须有相关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形式虽然不能决定内容, 但形式对内容具有一定的影响, 这是不可否认的。因此, 我们在采用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创新性设计时, 如果使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的造型形态显得过于夸张, 大众可能无法正确解读或曲解图案本身的符号意义, 这将使民族服饰图案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显得模糊。

2.2 解构法

“解构”一词取义于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 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 (construction) 中演化出来的, 因此, 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6]。解构是艺术设计极为有用的手法, 它以纯艺术或设计成品为对象, 根据设计需要对解构对象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 (分解成纹样、标识、单个形态元素之类) , 使之进入符号储备, 在新的设计中进行重新构建, 形成新的产品形象[7]。现所涉指的解构法, 是鉴于现代服装风格化设计的需要, 基于民族服饰图案造型形态进行结构性的分解, 即根据现代服装设计的实际需要, 将民族服饰图案分解成若干个形态元素, 然后基于服装造型的具体需要对被解构的单个形态元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进行重构。通过解构, 复杂的纹饰结构将变得较为简单, 从而可以迎合现代服装追求简洁、洗练的审美诉求。

民族服饰图案的解构包括造型形态的分解和符号意义的提取。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解构, 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分割和提取, 而是基于现代服饰审美的一种特殊性的“去伪存真”的选择性应用。这种选择的自由性一方面取决于服装造型形态的实际需要,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服饰图案只要加以简单的分解, 便可取之。因为被解构后的图案作为一种服装造型元素对服装整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塑造, 受图案本身审美意趣和符号意义的影响。这种选择的自由性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设计师自身的设计理念以及解构的方法, 不同的设计师对同一设计素材有着不同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认知, 这主要取决于设计师本身的艺术涵养和对待民族服饰文化的态度。故此, 在对民族服饰图案元素进行解构之前,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精神意涵, 并结合时代服饰审美特质, 从不同的审美视角使用创新性的设计手法对民族服饰图案加以解构。图2是民族服饰图案的解构示意图。

2.3 重构法

所谓重构, 是指在图形设计中, 把经过分解的各个形象元素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8]。解构与重构实际上是两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即把一个完整的事物分解、拆散成各个部分, 然后再依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和规律, 按照个人的设想改变原来的组织形式而进行新的组合, 从而产生新的视觉感受。重构法实际上就是从图案的内部结构及形式构成出发, 打破传统观念, 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观察、解构图案, 将图案分解成若干个构成单元, 再重新组成一个新的艺术形态。关于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的重构, 现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 即“同质重构”和“扩展性重构”, 所以将解构法与重构法分开进行讨论。

民族服饰图案的重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分解与重组, 同样是基于图案审美趣味塑造的需要, 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 进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这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是以服装风格和审美情趣的塑造为导向。基于不同服装风格和审美意趣塑造对图案装饰的内在要求, 把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的重构分为“同质重构”和“扩展性重构”, 这里所指的“质”是指图案的造型形态及风格。所谓“同质重构”, 是指同一图案元素经过解构之后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进行重新组合, 在重组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舍去或重复其它部分。“同质重构”还可以通过夸张图案的某一局部作为基本型, 再不断重复, 也可以将原来的曲线变成直线, 或改变其组织规律等。“扩展性重构”特指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经过解构之后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与其它图形元素之间的重新组合。

“同质重构”既包含图案原型的本质特征, 又在新的设计概念下呈现理想的形式, 是图案在美学意义上的升华。“扩展性重构”是在突破传统审美观念的基础上, 跨越不同时代审美精神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重新组合, 这种重构的方式既可以实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又可使图案在沿袭民族文化精神意涵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审美特质。

3 结语

民族服饰图案是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表征, 其图案形制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古老民族人们独特的审美内涵。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徽征, 也是现代服装设计与创意的灵感之源;沿袭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 而是基于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美学特质, 再结合时代审美潮流, 对其服饰元素进行创造性应用, 从而使设计出来的服装既蕴藏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又焕发出时代精神的审美特质。

摘要: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沿承与发展要求通过汲取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 使服装既具备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审美精神;故此,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欲使民族服饰图案既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又迎合时代精神, 就必须首先按照现代大众审美诉求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 然后加以灵活运用, 而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

关键词:民族服饰图案,二次设计,时代精神,现代审美

参考文献

[1]曹田泉.艺术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86-87.

[2]陈建辉.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12-18.

[3]齐德全.魂与体的统一—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国际化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3.14-15.

[4]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106-107.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342-343.

[6]安晓波, 王晓芬.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0-13.

[7]王庆珍.平面形态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34-36.

从澶渊之盟看民族融合 篇11

不同的民族,各有专长;如能和平共处,互相帮助,必能共同发展,走向安定富足。经过长期共存,最后融为一体,这是人类共同走向世界大同最理想的道路。只可惜,历史上的战争是太多了,两个民族之间能够和平融合的好事是太少了。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有些人把“融合”这个词用错了,他们把通过战争来征服与吞并别的民族也称为“融合”。其实征服与吞并是强迫的联合、混合,而不是自愿的和平的融合。没有长时期的融合,达不到水乳交融的程度;即使通过吞并建立起一个大帝国,一旦天下有变,就会土崩瓦解。

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两个民族经过长期和谐共处最后融为一体的真实事例?虽然史书上无此记载,但这样的事例是有的:那就是在距今千年以前,北方的辽人(契丹族人)通过长期汉化,最后成为北方汉人。

在元代官员所管的户口登记簿上,把全国的臣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也就是中亚与东欧各族人,第三等为汉人也就是北方汉人,第四等为南人也就是南方汉人以及南方各少数民族)。其中已经找不到辽人或者契丹人的称呼,因为辽人(契丹人)已经基本上融入北方汉人之中,不复存在。这种情况,在官私史书,如《新元史·氏族志》、陶宗仪《辍耕录》、王光鲁《元史备忘录》上,都有记载。

一、辽人的汉化与宋辽矛盾的激化

汉唐两代在建国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长城上下许多要塞,使之有效地制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宋王朝建立的时候就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事。五代时期,中原大乱,辽人已先建国。长城要塞、燕云地区,先后落入辽国之手,宋人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在辽国统治下,既有辽人,又有汉人。辽国设北院官管辽人,南院官管汉人。由于辽强宋弱,辽国官员又能从两国经济交流中得到好处,所以他们不怕宋人。对于汉文化的输入抱鼓励态度,让汉人、辽人自由贸易,自由交往。

在辽国官方的提倡下,汉人文化,包括伦理道德、丧葬习俗、岁时风尚、饮食服饰,都在辽国社会广泛流传,逐渐拉近了两个民族的距离。“凡聚会处,诸国人言语不通,则各为汉语。”既大家服装相似,言语相通,在官署里,人们已经分不清谁是辽官,谁是宋官;在市集中,人们已经认不出谁是辽国商人,谁是宋国商人。经过辽国的长期对外开放,就打下了以后辽人汉化的稳固基础。

北宋时代都当过宰相又都办过对辽外交的两位名臣——韩琦与富弼都认为辽国学习中华文化成绩惊人。韩琦说:“契丹(指辽国)宅大漠,跨辽东,据全燕数十郡之雄,东服高丽,西臣元吴(东边的高丽和西边的西夏都臣服于他们)。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与中原抗衡,日益昌炽(越来越兴旺)。至于典章文物,饮食服玩之盛,尽习汉风(从高层的文化事业到日常生活习惯,全都学会了中国人的一套)。”

富弼的说法更为彻底:“(契丹也就是辽国)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相同),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我们有的东西,他们都学会了;他所有的劲兵骁将,我们赶不上他)。”

辽国的当权者为什么欢迎汉文化?因为他们国家的发展一直受惠于汉文化。在过去他们只是一群游牧部落,用不用汉文化关系不大;但在他们建立起一个庞大帝国,需要同时治理几百万人的游牧民族(包括辽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与几百万人的农业民族(主要是汉人)的时候,不学习汉文化是不行的。他们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的韩、刘、马、赵四大家族,使这些家族的父子兄弟世代为官。在五代乱世,中原大乱,常常打得千里无人烟之时,这些家族反而觉得依附辽国皇族,生存更有保障,也就安心在辽国生活下去。这就是说,辽国在建国之初,就重用汉人知识分子,采用汉文化即中华文化的模式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统治机构来。因此,宋辽两国的统治机构颇有相似之处。

既然宋辽两国的政府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既然辽人也不断地汉化,那么,宋辽两国是不是可以和谐相处?那也不是。因为从公元960年赵宋建国开始,到公元1005年两国签订澶渊之盟为止,在这四十来年中间,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双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不断发生磨擦,在外交上一直不能处于正常状态。

赵匡胤在军事上是个内行,懂得以宋的步卒迎战辽的骑兵,是占不了便宜的,所以暂不用兵,考虑迁都到襟山带河的西京洛阳去,以地利补充军事上的弱势;还计划储存一大批金帛,想用赎买的经济手段赎回燕云失地。公元976年冬,赵光义继位后,宋王朝的政策大变,积极谋划对辽用兵。赵光义比赵匡胤小12岁,是个依靠父兄庇护长大的年青人,从未带过兵,在军事上是个大外行。他倚仗自己带的兵多,贸然发动战争,下旨攻辽,而且自任统帅。他为了表示自己是内行,出征时向将领们颁发阵图,要大家按图布阵。将士们无不担忧,知道在这个大外行的瞎指挥之下,必然凶多吉少。

公元979年,赵光义第一次伐辽,亲统大军围攻幽州,围攻半月,幽州纹风不动;辽军突然反攻,宋军立即崩溃。赵光义身为统帅,居然把几十万大军丢下不顾,自己率先逃命,屁股上中了两箭,不能乘马,换上驴车落荒而逃。伐辽大军全军覆没。公元986年,赵光义趁辽国皇帝病死,萧太后(萧绰)以少妇当国之机,再度伐辽。因为上次负伤逃命的记忆犹新,他保老命要紧,不敢再冒险了。在第二次北伐中赵光义不到前线,在后方遥控指挥,只按图纸行动,喊进则进,喊退则退,明知不对,绝对服从,结果让大军陷入移兵就粮、在敌前撤退的险境,被少数辽军铁骑冲垮。还没有和敌人交手,成千上万的士兵就被挤死、踹死、逼到河里淹死,在敌军面前出尽了洋相。赵光义两次伐辽,两次大败,从此兵连祸结,边境上再也没有太平日子可过。他自己威信扫地。从此龟缩在京城里,再也不敢谈北伐与收复失地的事。他第一次北伐时屁股上受的箭伤,一直都医不好,年年都要发病,最后还是因为箭伤的大发作而在病床上活活痛死。

二 多年的敌国打成了兄弟之邦

两国要想和平共处,需要以实力为后盾。在辽强宋弱的形势得不到根本改变之前,宋国想和辽国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你不想打他,他偏偏要打你,你有

什么办法!自己没有实力,就很难维持和平的局面。

其实,拿当时两国总的国力相比较,辽并非绝对的强,宋也不是绝对的弱;只不过是赵光义两次伐辽,丢尽了面子,所以“弱宋”的名声在外。其实,辽是强而不富,宋是弱而不贫;辽是武力强大而经济、文化落后,宋虽然武力不行而经济、文化先进。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宋的国力已经逐渐增强。如果有个机会让双方较量一下,宋国只要振作精神,上下一心,虽不一定能打垮辽国,双方打个平手是可能的。公元1004年辽国大举南侵,这样的机会终于出现了。

这年秋天,辽国的当权人物、年青的萧太后带着她的儿子小皇帝耶律隆绪、统军大将萧挞凛率领全国精兵20万人倾巢南犯。他们根本没有把宋军看在眼里,来势汹汹,从边境上一直向南猛进,直逼黄河北岸。

紧急军报送进皇宫。这时在位的宋真宗赵恒召开御前会议,向群臣询问对策。大臣王钦若是江西人。他主张皇帝暂避到金陵;大臣陈尧叟是四川人,他主张皇帝暂避到成都。只有新上任的青年宰相寇準力排众议,主张迎敌。他说:“我能往,寇亦能往!为今之计,只有御驾亲征,上下一心,才能保住江山社稷。稍有退缩,人心瓦解,根基一动,天下还保得住吗?”听了这一番义正词严的建言,赵恒精神一振,决心御驾亲征。

当年11月,宋廷下旨御驾亲征。皇帝车驾从京城开封出发,直趋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迎击辽军。此时天气严寒,雪花飞舞。在大军抵达澶州南城之时,赵恒遥望北岸的辽军营帐连绵不断,军容很盛,就想驻跸南城,暂不过河。寇準以为不可,站出来大声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不安,这不是取胜之道。”他用眼色向殿前都指挥使(首都卫戍司令)高琼示意。高琼点头表示理解,旋左手扶住御辇,右手拔出寒光逼人的佩剑,大喝一声“起!”即指挥御辇直上浮桥,向着澶州北城前进。辇夫不敢怠慢,抬起御辇迅速登上城楼。当皇帝的御盖在城楼出现,大宋的黄龙旗迎风招展,呼呼作响之时,将士们欢声雷动。《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一节中记载说:“帝遂渡河御北门城楼,召诸将抚慰,远近望见御盖,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

这次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开,皇帝的车驾还未到达,澶州前线的将士已经立了一个大功。有一天,一名叫做张瑰的军士正守着一张床子弩,监视前方阵地。忽见辽军营里走出几个将官视察阵地,其中有个穿黄袍的,指手画脚,看来是个大头头。于是就把床子弩的方向调整好了,对准此人。要是在平时,将士们为怕负责,行动之前,还得层层请示。这时张瑰听说皇帝已经御驾亲征,心情舒畅,顾虑全消,瞄准对象,把开关奋力一扳,呼哧一声,多箭齐发,辽军将官立刻倒下好几个。那个黄袍将官也在其中。事后得知,此人就是辽国的全军统帅萧挞凛。双方大战还未开始,辽军统帅已被宋军一箭毙命,其士气受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辽军初到之时,萧太后本想倚仗自己的军威,逼退宋军,强占中原锦绣河山。后来听说寇準说服了赵恒,宣布御驾亲征,知道讹诈不成,只好挥军力战。但在澶州北城城下激战数日,毫无进展,才知道今非昔比,宋军实力确有提高。为了避免深入敌境,师老兵疲,归路被切断,萧太后只好放下架子,亲自宴请宋使,秘密谈和。按照寇準的计划,必须辽军全部撤出宋境,承认交还燕云十六州的失地,宋廷才能允和。否则,宋军将对辽国长期用兵,长期封锁,逼得辽国在经济上走向崩溃。但赵恒不同意,他事事都听寇準的,惟有这件事不肯听,害怕长期打下去,风险太大;一旦打了败仗,前途不堪设想。寇準和他力争多次,还是说服不了他,最后只好稍作让步。寇準不怕为国牺牲,也敢承担责任。他顾虑的是赵恒一旦撤了他的职,换了个没有骨气的人去主持谈判,国家就会吃亏,百姓就会受害,于是只好忍痛让步,同意谈和。经过谈判,双方于1005年1月签订“澶渊之盟”(澶州亦名澶渊郡)。“澶渊之盟”的内容,实质上不过两条:

一、双方结为兄弟之邦,宋帝为兄,辽帝为弟,宋帝尊萧太后为叔母。两国恢复邦交,互通庆吊。文书往来互称南北朝,宋称南朝,辽称北朝,双方平等。

二、宋每年送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这次和约,除了每年还要送辽国三十万银绢这条尾巴之外,基本上算是一个平等条约。这比将近70年前后晋石敬瑭拜倒在辽主耶律德光的脚下,尊称对方为父(自称“儿皇帝”),真不知好了多少倍。至于每年要交银绢三十万,说起来不大好听,有向夷狄进贡的意味,所以被许多爱国人士所反对;但在宋朝的皇帝看来,国家每年财政收入数千万两,三十万银绢与之相比,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这与打起仗来,军费动辄数百万两相比,实在是便宜多了。

当中原大乱之时,在辽国的管辖之下,两国百万边民和平共处。辽国官员鼓励汉人从事农业生产、百工技艺,采取保护态度。辽人也乐于向汉人学习生产技术,相处融洽。和平时期,自然一片兴旺。但是两国政府一动刀兵,立刻杀得血雨腥风而生灵涂炭。因此,不得到两国政府的支持与认可,太平日子是过不安稳的。澶渊之盟签订以后,表示辽人、汉人和谐相处的意愿已经得到双方政府的认可,所以基础坚实,能够长期维持。纵观中外历史,只有百年战争,未闻百年和约;而澶渊之盟从公元100s年订立,竟能维持一百一十多年,堪称史上奇迹。

三民族融合对双方都有好处

真正的民族融合对双方都有好处。例如我们北方的游牧民族常常失于粗野,南方的农业民族常常失于文弱,融合之后进行互补,都能趋向完美,这一点在妇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看辽国无论公主也好,皇后也好,几乎都是扫眉才子,而且文武双全。她们出生于白山黑水之间,其族源出于鲜卑,都有天生的白皮肤。当时南方的美人大都出在江南或西蜀,三寸金莲,弱不禁风;哪像辽国的公主、皇后,从小就练出一身马上功夫,既婀娜,又矫健,都像今天的运动员,是千里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辽国上层人物倾心汉化,苦读汉文,宫廷里说话都用汉语,就像近代俄国宫廷里都说法语一样,但他们毕竟是游牧民族,男子不能不以锻炼弓马为主;在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方面,贵族妇女更占上风些。拿汉人来说,一百个才子中也难找—个女才子;但是在辽国,竟以女才子居多。汉人中的女性,因为要受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精神约束与时间限制,不能放手学习;辽国妇女则有更大的自由,没有什么人为的约束管得了她们。辽人王鼎编纂了一本诗文集,名《焚椒录》,都是辽人用汉文写的,其中名声最大的女诗人叫做萧观音。她就是签订澶渊之盟的萧太后(萧绰)的儿媳妇。

在上层人物鼓励之下,辽人迅速汉化。民间汉辽通婚,辽人改汉姓的越来越多。宋辽两国的皇室也互相遣使聘问,来往得十分亲热。从公元1005年到1121年这116年之间,两国遣使贺生辰的,宋140次,辽135次,总共275次。两国遣使贺正旦的,宋139次,辽140次,总共279次。两国遣使祭吊的,宋46次,辽43次。总共89次。辽兴宗耶律宗真勤学绘画,曾经自绘肖像送给宋仁宗赵祯,并希望宋仁宗回赠真容。仁宗真容送到时,辽兴宗已去世;辽国皇室竟把仁宗真容和祖先肖像挂在一起,世代礼拜。辽道宗耶律洪基曾经许下心愿:“若人世真有轮回,愿后世生于中国(宋朝治理的地方)。”既然两国皇室亲热到这种程度,辽人逐渐地就与北方汉人融为一体,一点也不奇怪。正如史学家姚从吾先生所说:“(两族)相安既久……(辽人)逐渐变成了广义的中华民族。”这是不同民族和谐相处最后融为—体的最正常的道路。

民族融合地区 篇12

一、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发展历程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是因为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的特点。中西方的文化基调不同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艺术的享受。

(一)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

美声唱法音域比较开阔,音调的变化非常的明显,舞台的表现力和穿透力很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一批爱国演唱家将美声唱法的技巧进行把握实现了本土化的创作,融合了我们国家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了对美声唱法的丰富。近些年来,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融合,对于美声唱法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都能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借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民族唱法的发展历程

民族唱法是我们国家非常具有特色的唱法之一,在语言发展的基础上,讲求的是声音上清晰展示,体现的是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民族唱法开始于“新音乐运动”人们追求大众化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演唱和表演风格。即保留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且进行持续的发展和延续,有实现了现代性的发展,个性比较鲜明,具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民族的大融合,文化面向世界发展,民族唱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积极的对其他唱法进行学习和借鉴,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演唱手法。

二、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在表现手法上、发声特点上存在着不同,但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还是能够实现融合发展。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区别

在表演的形式和演唱的方式上二者具有明显的不同,民族唱法展示的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在舞台的表现上多结合歌舞音乐为人们带来具有震撼性的享受。二美声唱法的表现形式就趋向于单一性,表演者对于声音的表现力比较注重,在舞台上的表现上不是非常的注重。在文化底蕴上和文化习惯上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中西方文化特点有很大的差异性,西方追求自由奔放、中方强调的民族性和传统化。这样的区别带来了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舞台的表现手法就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发生特点和唱法上带来的体验和感受也会是不一样的。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联系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语言上都强调对于唱功的清晰,咬字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讲究的是气息的变化,如何正确的运用呼吸来把握节奏,靠气息来支撑发声。通过发声的技巧和气息的掌握能够实现两种唱法的很好的展示,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情感的融入和表现。在审美情趣上,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非常具有特色,都没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感受,二者的创作和发展都需要更多相互融合和借鉴才能实现。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情感融入

(一)结合发展背景和表演特色,实现情感共鸣

中西文化的发展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以特定时期的文化发展为背景,艺术源自于生活,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是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延续创新和展示。舞台表现之所以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一方面依托于表演者的舞台表现力,带动起听众的情绪,另一方面就是作品能够勾起听众内心的情感,两种情绪的碰撞能够实现情感的共鸣, 实现艺术的升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情感融入需要对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背景进行准确地把握才能更好的完成每一场演出。

(二)丰富表现手段,实现二次创作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但是没有良好的表现渠道和展现手法,再好的作品也不能完全的实现其艺术的价值。情感对于声乐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一成不变的情感体验会给人们带来审美的疲劳和听觉的厌倦。这就对表演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了,这种挑战就需要通过二次创作来实现。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创新是艺术发展和艺术能够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必然选择,情感的融入是创新实现的重要保障,结合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民族情怀,对作品进行创作和加工, 赋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为舞台表现增加更多的内容和活力,带来更好的观众反响和情感共鸣。

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是更加强烈的,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情感融合上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实践。保留原有的特色的演唱风格,融入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表演者具有震撼力的舞台表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实现艺术的真正价值,为艺术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卢晓玲.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郝晶华,徐寅晨.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音乐创作,2013(06).

上一篇:防雷保护范围下一篇:人工挖孔扩底施工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