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发展

2024-10-13

民族地区发展(精选12篇)

民族地区发展 篇1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也是唯一一个在文化上没有断层的国家, 它酝酿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文化, 使中华文明极具特色。由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原因, 在民族器乐的发展过程中, 受到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 喜忧参半。

一、高校器乐教学发展的现状 (边缘化、点缀化)

自“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 (私塾教育) 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私塾教育灭亡, 借鉴西洋教育形式的学院教育诞生。传统器乐的传承也从历代的“口传心授”发展到了“学院式教学”。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民族器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状况仍不容乐观。学习民族器乐的人数不及西洋乐器的三分之一, 而且对民族器乐文化的认同感普遍不强。许多高校的民族器乐课, 大多被当成点缀, 被边缘化。笔者将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抛砖引玉。

1. 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思想广义上讲是西方文化对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入侵。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在近代国弱民贫, 受到西方列强凌辱侵略的大背景下, 借鉴西方教育模式的情况下, 建立和不断完善的, 其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 为我所用。简单的说, 就是“借鸡生蛋”。这种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也埋下了隐患。科技可以学习借鉴, 甚至可以完全照搬, 但是文化不行。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是需要历史积淀点的, 是不能够拔苗助长, 短期速成的。同样文化的入侵效果也不是短期才能显现的。我们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 很大程度上是在否定民族的积淀、民族的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说来简单, 但是我们评判的标准是什么?这一点我想我们需要注意。我们接受的教育理念都是西方的, 用西方的审美来评判中国的传统, 是否有点不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我想这和我们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西方和我们的审美有很大的不同, 这一点越来越被重视。教改一直在做, 教学模式也只在探索,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教师基本都是按照西方的音乐标准来培养的, 普遍存在对民族传统器乐文化理解的偏失。认为西方的乐器要高雅, 表现力更为丰富, 音色更为和谐。这些都是借鉴西方教育而没有重视传统教育的结果。

高校发展或者存在民族器乐专业, 很大程度上是“面子工程”, 是所谓的“特色办学”的政治需要。民族器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民歌小调或者民族舞蹈, 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设立几个民族器乐的专业方向, 开设几门民族器乐的课程, 就能成为特色, 就是弘扬发展民族器乐文化的观念, 是很多院校的片面理解。其根本上是不愿意发展。原因很简单, 生源少, 经费少;乐器落后, 不高雅, 没有贵族的气息;没有体系 (按照西方标准) , 何必费力。

这些都是后殖民主义的典型特点。这也就造成了今天在国家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 多数人的敷衍了事, 对民族文化深层次的传承不够, 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器乐文化的消亡加速。

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 都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基层的实质性的推进政策不够, 多数还在应付层面, 在多民族地区的高校, 更加明显。很少有学校针对民族器乐的学科建设、民族音乐理论提出实质性的建设方案。大多采用通过投入部分经费, 支持组建多种形式的乐队或者象征性的设立几个专业, 来阐述对民族器乐发展的支持;在学科建设时, 需要的人才往往是因为没有编制而不能引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少, 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协同性比较差。多民族地区经济一般较为落后, 提升经济是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 对特色文化尤其是器乐文化的认知度不深,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器乐的发展。

3. 舆论宣传不到位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原本就不以获取经济为目的的民族器乐文化, 变得更为脆弱, 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它的发展或消亡。在形形色色的现代传媒条件下, 充斥着多为流行音乐, 传统民族器乐几乎难觅其宗。本来应该在多民族地区占据主要地位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 也让位于流行音乐, 商业色彩严重。多民族地区高校里面, 摇滚乐队等成为了大学生喜欢的音乐形式, 反而对民族乐器认识非常生疏。这些都是宣传不到位, 宣传途径窄, 造成的结果。

二、在多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器乐的对策

针对高校民族器乐发展的现状, 笔者结合在多民族地区的教学经验, 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1. 摒弃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多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民族节日多种多样, 这就造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地方院校可以充分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积极开展与各民族的交流学习活动;指派教师学习少数民族的器乐文化, 或者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交流;积极开设相关的民族文化课程。通过多种渠道, 对民族器乐文化进行筛选, 研究, 从客观上增强民族器乐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面。

2. 增强学校和地方政府的互动性

学校和地方政府要积极地沟通, 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积极推动, 学校和地方的联动性。学校依据地方的发展方略, 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 积极开展服务地方的活动;地方政府要积极地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 利用学校的资源, 结合本地方的民族特色, 组织参与各种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侦测和活动;政府要加大力度对非遗的保护力度, 积极支持学院对代表性器乐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 结合自身的情况, 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在资金上予以扶持。

3. 加强舆论宣传,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优秀民族,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绚丽多彩, 民族器乐种类更是品种繁多, 精品迭出。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 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高校作文文化传播的重要一部分, 充分的利用校园资源, 对民族器乐文化进行宣传将会给家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慧敏.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看“新民乐”现象之一斑.襄樊职业学院学报.2009.5.

[2]黄闻绘.论民族器乐教学与演奏在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现状.北方音乐.2012.9.

民族地区发展 篇2

发展优势产业振兴民族地区经济

我市少数民族聚居的马边、峨边两个彝族自治县是全省除三州以外的.唯一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民族地区政策待遇的还有金口河区的共安、和平两个彝族乡.

作 者:李泽宗 Li Zezong  作者单位:乐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刊 名: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LESH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年,卷(期): “”(3) 分类号:F1 关键词: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 篇3

李成云强调,要在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加快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阿坝、甘孜州的各县,要按照生态功能区定位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强化旅游支柱地位,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和生态农牧业,促进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要在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起来,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深化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以放活耕地、草地、林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同时,民族地区各区县要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因地制宜抓产业,把产业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根据资源和现状研究发展方针。要开放合作抓招商。民族地区县域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改造改良,地理条件差、人才技术和企业一定要充分对外开放,把招商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又一抓手,只要不损害环境、不破坏生态的都欢迎。要关心和爱护外来投资者,大胆支持其做大做强。

要用好政策抓基础。发展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有特殊的政策支撑,没有政策支撑的支持,民族地区很难跟上发达地区的速度。各县要对中央的政策进行梳理,找准适合的项目,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的支持。

全面小康,就是要让民族地区的人民上学不难、看病不贵、社会治安风气改善,不为过日子发愁。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篇4

1 民族旅游业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下,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

1.1 民族旅游业

旅游业又称为旅游产业,是以独特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接待旅客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资源,通过开发、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为基础,向旅游者提供少数民族特有的游览、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1.2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开始关注健康和休闲旅游。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刺激消费,促进需求,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如餐饮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民族工艺业等的发展,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发展空间较大。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1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对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促进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资源的开发,不断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开发,民族风俗旅游、民族观光、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得到了发展;第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为当地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餐营业、旅店业、交通业、手工业等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第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服务业中旅游业、旅店业、餐营业、交通业等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发展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2.2.1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其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全力开发,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2.2.2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开发力度不够,造成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旅游资源未合理利用和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浪费;同时,民族旅游业市场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业产品单一,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仅限于民族旅游观光和休闲,潜在市场未得到重视。

2.2.3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居民,受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民族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受到正规的旅游业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行业的整体质量较低。

3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还能全面推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用相应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3.1 重视民族旅游业,确立民族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丰富,当地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特有的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把民族旅游业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不断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培育成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开发特色民族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利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应不断开发独特的民族资源,创新民族产品,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通过特殊的民族产品,例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图腾产品、民族饮食产品等吸引消费者,扩大旅游需求,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

3.3 大力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边疆,与东亚、东南亚各国接壤,边疆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往来,文化资源独特。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洛县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民族经常进行边境文化交流和边境旅游,打洛县特有的“勐景来”风景区为中缅第一寨,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的主要景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开发边境独特的旅游资源,创新民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3.4 合理开发和保护民族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造成民族生态资源破坏,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科教文化部门不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阻碍了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旅游业,必须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具有独特的民族旅游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和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忠斌.民族经济发展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民族地区发展 篇5

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优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着力优化民族地区政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 者:包俊英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盟委统战部副部长刊 名: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THEORY RESEARCH OF UNITED FRONT年,卷(期):“”(1)分类号:F2关键词:

民族地区发展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产业融合;产权制度创新;技术进步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正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创意”更被认为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曾认为“真正推动20世纪90年代巨大繁荣的不是充沛的资金投入或高科技创业潮,而是各种喷薄而出的人类的创意”。[1]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在文化与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它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对民族文化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创新型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形成新智能文化产权,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业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文化业和旅游业增值的新型产业。[2]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的连带效应,是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实现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多民族聚居与融合之地,这里民风醇厚质朴,民族节日异彩纷呈,民族建筑独树一帜,民族服饰五彩缤纷,民族史诗闻名于世,民族歌舞优美精彩,民族绘画艳丽生动,饮食文化和风味小吃别具一格。但在甘孜,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文化旅游产业:不缺好文化、好资源,但文化旅游业经济效益并不高,为什么不能成为热点旅游区呢?笔者认为,甘孜文化旅游产业亟待升级转型,转变发展方式。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甘孜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乘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标尺。甘孜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更可以使本地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所以甘孜要从以下三条路径来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一、产业融合视角下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策略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概念、新模式。三大产业在融合过程中,文化是灵魂与富源,提升品味的基础;创意是以“创新”为动力和源泉,是价值的高端;旅游业是载体,扮演的是服务延伸的角色,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表现形式。因此,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不具有单一的产业属性和产业形态,它是居于价值链顶端,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概念,具有思想性、经济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对传统产业发展逻辑的颠覆。

1.以先进体制观念主导产业融合

首先是观念主导。观念是无形的但又能产生巨大的效应,它是行动的先导。政府要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创意三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地方法规体系,实行与三大产业政策相衔接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培育有利于创意的社会、文化与地理氛围,构筑创意产品产业化的促进机制,养育创意产业的文化锐气,整合创意产业的文化资源,实现创意产业的市场价值。通过有效的服务管理和监督管理,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其次是产业规划主导。政府要通过主导旅游规划、主导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建设精品旅游景区、主导市场开拓宣传、主导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搭建平台。同时,政府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要给予配套设施建设和后期经营管理的关注和支持,建设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已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创意产业,认真梳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制定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选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为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科学指导。再次是创新管理机制。政府要健全与完善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与功能设施服务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和内容向不同价值链渗透与融合的产业组织氛围与发展环境,促进创意产业的广义创新系统耦合,创意阶层的再生产和创意市场价值的实现。政府必须抓住机遇,把甘孜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提升到省级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桥头堡建设,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的体制与机制突破的前提下,重点解决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旅游开发用地政策、旅游企业发展政策、旅游边境管理政策、旅游财税优惠政策等六个方面的政策创新。

2.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融合

Woroch认为,如果能够在相互的市场上创造新的机会和激励,产业融合可以看作不断增加竞争力的一种资源。[3]因此,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三大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要加大文化旅游创意市场的开发和开放力度。一要明确市场定位。目前旅游业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观光旅游,人们外出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甘孜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在突出核心产品的基础上走多元化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在不放弃观光型产品的同时,综合开发生态观光旅游、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运动、高原旅游、自驾车旅游等系列产品。二要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研究,拓新产品的开发手段。通过研究旅游者的不同需求爱好和文化特点,选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将文化资源、创意点子融入到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把优势资源转化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产品。甘孜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阿西土陶”、新龙锅庄、巴塘弦子、德格藏文书法等。但这些都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像藏族金属锻造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标识,但在旅游消费市场和民族贸易中,却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三要创新品牌营销战略。在传统意义上,品牌是一个企业或行业给自己的产品所规定的名称和标志,而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越来越向无形资产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行业是否有核心竞争力的象征。甘孜目前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有蜀山之王贡嘎山、冰川公园海螺沟、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西部太阳谷得荣,《康定情歌》的故乡、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中心、格萨尔故里、嘉绒风情之乡(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名桥泸定桥等。分析现有的品牌,缺乏一个深刻反映甘孜内在品质并且能与市场有机对接,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响亮品牌,而且品牌太多太散,突不出主体,难以概括甘孜综合神韵。所以甘孜应重视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以品牌营销来扩大甘孜的社会影响,提升市场形象、实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节庆会展、影视创作营销、体验营销、学术营销、网络营销等传统方式与新型营销方式的结合,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和品牌的宣传营销力度。如利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深远影响,借势推出“历游中国最美的地方——四川·甘孜州”旅游宣传主题。按照突出主体品牌,整合优势资源,注重实际效果的原则,统一策划,整体宣传,联合促销,形成强势,塑造“魅力康巴文化·康定情歌故乡——中国甘孜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和“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第一州”主体品牌形象等,均是对甘孜旅游品牌的的宣传创意。

3.以整合为纽带推进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由于产业交叉、产业渗透和产业整合所形成的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产业发展现象。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的重组与合作。创意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双赢。在资源的整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产业的联动作用,突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龙头作用,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开发相关产品,丰富旅游业。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销售应纳入旅游业发展的大系统之中,实现产品整体开发、整体促销、整体宣传,与文化、创意业形成有机发展的整体。在实施耦合战略中,甘孜可将旅游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为传统旅游业注入时尚和现代的元素,从而产生新兴的旅游业态。如深化虫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形成虫草养生旅游等。

此外,要重视对分散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要以旅游资源为纽带,以文化主题的发掘和提炼为切入点,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若干条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同时加强产品包装和推介,打造旅游地的文化旅游品牌。依托甘孜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宜居的生态环境,甘孜总体形象定位为:以原始生态旅游为主干、“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为主线、神奇的藏传佛教文化为热点、独具民族风情的“四月八”国际转山会为卖点、闻名遐迩的甘孜州康巴歌舞为看点,继而形成以“情歌故乡·浪漫康定·吉祥之旅”为龙头核心而辐射全州十八县的旅游网络格局。

二、基于产权制度创新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从产权界定来看,诺思认为产权的起源解决了产权主体之间对经济资源权利的界定、行使和维护的问题,提升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了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使得建立排他性规则所需的交易成本小于这种规则带来的收益。[4]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提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创造与创新力,创造与创新力也是一种经济资源,但它不同于有形的经济资源,一经出现便成为财产,必须予以法律保护,才能使得这种创造与创新力得以延续。因此,从产权界定来看,只有使民族文化旅游的创意经济资源受到法律保护,他人无权占有排他使用权、修改权、复制权、传播权等,即只有在产权的保障下,创意产品才会有实际意义上的经济价值可言,才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价值。

1.建构合理的产权制度,为创意生成营造良好环境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民众集体创造与发展的结晶,理当享有文化所有权。而现实来看,民族文化资源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即民族文化资源在概念上属于国家所有,属于我国国民,但实际上,这个产权主体是虚设的、缺位的,而少数民族是自身民族文化资源的载体,却不能拥有这种资源的产权,不能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得不到开发后应有的利益分配。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因此,在明晰产权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授权于企业行使文化旅游资源经营权,该企业便可以去灵活自主经营,针对资源特色,创造创意。同时,应注意保护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给当地民众带来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激励少数民族对其自身资源的保护,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创意,为创意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如对于跑马山风景区的经营,可按照所有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职能部门和经营权归企业的“三权分离”经营机制,摆脱产权问题对该景区的束缚,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旅游开发,在激活其经营机制的同时,实现文物景点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2.建立产权中介服务平台,推进资源合理流转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建构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平台是必须的。目前,由于我国产权制度还不够完善,大部分人产权意识尚欠缺,因此,需要建立产权中介服务平台,对文化旅游创意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其呈现出来,实现文化旅游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服务平台为了服务于创意企业(或创意个体)创意生成阶段的信息查询,这个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要收集完备的有关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提供包括专利、己登记著作权在内的各类信息检索,便于创作者了解与其相关的己有作品、技术发明的知识产权情况,避免侵权和重复创作,促进创意交流;同时产权中介服务平台还要为创意产品销售交易阶段提供展示、设计交易、知识产权转化、委托授权等各类中介服务,这将有助于作品传播和无形资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所以通过集信息发布、信息交易和维权功能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大大减少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交易和维权成本,进而推进创意的发展和交易。这就要求甘孜政府出面,建构一个产权中介服务平台,既可以保护创意知识产权,也可以促进创意产权合理流动,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遵循市场规律,促进创意发展,实现对创意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甚至还可尝试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几个景点的经营权捆绑转让给先进集团公司经营50年,既可以让他们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也可以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实现赶超战略目标。

3.创新产权制度,保护文化创意知识产权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和创新,是个人基于其独特创意所产生的一项智力成果,其配置的资源即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不易控制性、易逝性等特点。[5]因此,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创新成果产权化的形式正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核心无形资产。所以,好的知识产权政策是鼓励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获取知识产权创新,促使技术和智力成果不断提升的重要激励。因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加强文化旅游创意产权保护和推进文化旅游产权改革,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优势、保护创意阶层的创造激情的前提。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不同的要求,涉及到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不同的权利形态,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应根据所处产业链的特定阶段来选择最合适的保护模式,形成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商业秘密权全面保护的模式。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旅游景点的开发方式与营销创新以及服务标准的创新、地理标志设计的创意、旅游商品外观与内涵的创新、旅游线路的开发以及“冷”“热”的和谐创意搭配,所以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选择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从而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创意品牌,实现品牌战略。

目前,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因产权模糊、虚化引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宣传中出现的景点“雷同”及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意营销的顺利进行。如甘孜与果洛都打着藏文化的招牌,在很多方面就存在雷同性,甘孜打造的“格萨尔的故乡”似有为别人做嫁妆之嫌。所以甘孜必须创新文化旅游创意产权制度,培育甘孜独一无二的品牌。如稻城县“阿西土陶”,可把藏家的传统土法的发展与稻城文化开发、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民族象征意义,由传统的实用型向观赏艺术型转变,提升设计理念,讲究外观创意造型,申请各项知识专利,使之成为甘孜特质的旅游纪念品。

三、技术进步视阈下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策略

民族文化资源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民族地区而言,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等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天然地等同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实际竞争力。民族文化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将资源进行“活化”,民族文化资源的富有就无法转换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现实优势。从民族文化资源到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现实竞争力,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就在于创意能力。[6]由技术推动民族文化资源运作而生成的创意,是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最为核心的推动力和生命力。创意作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核心部分,技术进步对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多层次渗透、全方位介入的,表现为形成激发创意和拓展思维方式的技术环境,为创意产业提供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平台支撑,提高创意者的科技素养等方面。

1.注重科技与文化结合,培育新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形态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符号产业、内涵产业和创意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内容创新;也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为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创造了新的表现方式。民族文化创新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蕴。只有民族文化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有机衔接,才能推动新型民族文化旅游创意形态的不断出现。科技与民族文化链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发出能够渗透原有产业的关联性技术、工艺和产品;二是加强产业之间现有技术的融合与交叉,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企业群,实现原有产业组织之间的功能互补。[7]通过这种结合,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发展中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突破点。甘孜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如歌舞演出业,虽然有展现男子豪放刚健、女子秀丽端庄的舞蹈《卓》(真达锅庄),还是具有浓郁高原山野气息的山歌《鲁》等舞台作品,但影响有限,主要原因在于不是精品,缺乏技术和艺术含量。又如民族手工艺品,虽然种类繁多,特点突出,观赏性强,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存在科技含量低,文化品味不高等情况,因而在市场占有份额太小,仅限于狭小的地区市场。而丹巴巴底锅庄文化由于缺乏专业的音乐艺术团和文化传播公司运作,使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群众喜爱的艺术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地区文化品牌。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以民族文化和创意为核心,传统的民族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催生出具有传统民族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服务。如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现有的民族语言、文字、服饰、民歌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进行存储和保护,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甘孜各少数民族的山歌和舞蹈闻名于世,可考虑发展文化旅游创意演艺产业,将民族风情、经典舞蹈、优美山歌、历史遗址等元素创新组合,让旅游者在听山歌、赏舞蹈、体验民族风情和游历史遗迹中旅游;也可开发民族文化遗产的体验式创意旅游业,通过创新设计及多媒体技术,翻新和重现民族文化遗产,在这个过程中,新技术和新创意的应用可重塑空间、图像与文字形式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而生动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如康定对跑马山公园的创意开发,可借鉴成都开发“金沙遗址”的做法,采用现代技术和创意将视觉、艺术、时尚、环保等元素融入传统的展示活动,对场馆进行创意布置、展览设计;同时采用音乐、舞蹈的创意表演,呈现民族文化遗产的神秘魅力。由此可见,传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技术的革新、市场的运作和商业的包装,既获得了新的生命,也获得了新的价值增长点。

2.构建以企业为载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点到面、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加快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在载体和产业链上。任何产业实际上都由一系列产业链条组成,并通过链条之间互动使企业得以发展和壮大。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文化创新系统,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基地或产业集群。可在集群内部产生专业知识、技术、创意、市场资讯等方面的积累效应,使民族文化企业、旅游企业和创意企业在相互学习、竞争、协作中共同发展。产业上下游各个点之间相互依赖和联系,强化企业的创新动力,实现规模扩张,进而延长产业链,加速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化的进程。在建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创新体系时,要把企业作为整个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核心。其他组织或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都要围绕如何推进企业的技术革新而积极开展工作,以保证企业逐步成为技术革新的投资、开发和收益主体,最大可能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完美结合。政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集成与应用的主体。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构筑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众多产业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通过集群的形式可带来级差地租,实现规模效应,推动产业的投入,增强单个企业的竞争力。[8]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旅游景点功能技术创新、营销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来实现集群的技术创新;注重产业集群区域文化的挖掘、整理、培育,形成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培育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扩大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因而实现产业集群化是甘孜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选择。甘孜除继续巩固和发展现有的“中国情歌城”这个品牌外,还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链;要把产品、市场和创意有机链接起来,通过科技与文化、创意的融合,进行再生产和再创新,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至最大化,全面重塑产业发展的流程,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甘孜民歌丰富多彩,原生态舞蹈非常发达,有“卓”、“谐”、“夏卓”、“热巴”等,可考虑以民族文化歌舞艺术表演为核心,构建一个歌舞艺术表演集群,并发展与之相关的手工制造集群和市场销售集群,构筑从生产、销售到创意的全景产业集群链条。依托甘孜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大力发展与文化旅游专业市场关联度密切的旅游商品制造业集群,努力培植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民族纪念品、民族农特产品、民族小吃食品等产业集群,尤其要大力打造以藏刀、金银饰品、马具、针线包、生活用具、宗教用品等独具特色的手工产业集群。

4.建设宏大科技文化人才队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作为科技与民族文化相链接的领域,对专业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的构成有着特别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在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因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依赖,生存和发展于边远的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约,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更是难以满足。因此,甘孜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其他各级部门要围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快培养能适应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文化科技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数字艺术软件开发人才,形成一支能够担当产业发展重任的人才队伍。如根据设计、制作、传播等不同产业环节的需求,可在周边院校,如四川民族学院、欧亚职院开设文化旅游创意专业,通过专业院校和职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大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形成紧贴产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大军;鼓励和支持在有条件的大学联合开办创意学院和创意研究机构,定向为甘孜培养专门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通过满足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必定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甘孜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复生.耦合与创新: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11,(1):175.

[2]王兆峰.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21.

[3]郝雯芳.论我国电信与传媒产业边界融合的路径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128-129.

[4]梁爱文.创新产权制度: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J].商业时代,2010,(15):118.

[5]王兆峰,杨琴.基于产权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5):101.

[6]方军.文化创意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J].湖南社会科学,2009,(2):105-107.

[7]张海燕,王忠云.基于技术进步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6):89.

民族地区发展 篇7

1.1 民族地区环境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地域广袤、人口密度较小,分布情况广泛而复杂,而民族聚居又相对集中,导致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整体相对落后。同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变迁,少数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语言是文化的外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因此极具多元化。

1.2 民语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也因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49年11月1日,我国第一座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广播电台——延吉广播电台正式诞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广播电视媒体在各民族地区悄然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民族语言新闻工作取得了空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以新疆地区为例,人口在十万以上的少数民族,都有着本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很多广播电视台都拥有多个民族语言的频道[1]。以新疆电视台为例,目前就有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频道,每天的《新疆新闻联播》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种语言同步播出。

2 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

民语新闻是基于少数民族而言的,它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不仅包括了发生在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中的新闻事件,也涵盖了国内外新闻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民语新闻报道以体现友爱互助、增强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具有新闻工作共同属性的同时,民语新闻又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及特殊性,其面对的受众群体是特定的少数民族,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等。因此,新闻的内容不仅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满足民族文化心理,还应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注和喜好。合理地采用民族语言和图片,不仅能突出新闻的民族特色,还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美感。

3 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起步晚,底子薄

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起步较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仅地域性闭塞、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且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新闻事业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则的支配。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新闻产业空间相对狭小,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且新闻资源分散性较大,难以发挥出规模优势。

3.2 新闻人才缺乏,技术设备不足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不愿选择回家乡工作,且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导致新闻人才的缺乏。同时,由于经费投入相对有限,技术设备单一、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3.3 重复性报道多,资源共享不足

在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享有平等的使用权,很多报纸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新闻资源总量看似庞大,但重复性报道较多,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一些群众由于只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文字的新闻信息难以发挥作用,新闻资源难以实现充分共享。形成了新闻信息的供需矛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2]。

4 发展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建议与对策

4.1 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地域风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新闻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方法。首先,要充分把握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树立民族工作意识,以避免出现政策或方向性的错误。同时,民语新闻工作还肩负着维护稳定、反对分裂、增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关系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其次,要善于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认识到差别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便于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4.2 突出民族特色,服务经济发展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在报道中突出民族特色。有利于与被采访者近距离沟通,获取更多宝贵的新闻素材,更有助于增进民族感情[3]。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新闻报道中要向经济领域倾斜,集中力量用于反映和指导振兴民族经济的活动上。通过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介绍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典型案例的引导,带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摘要: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的环境特点,介绍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分析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同时,找出当前民族地区新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索朗达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特点浅见[J].中国广播,2005(7).

[2]李洪林.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J].科技传播,2014(12).

民族地区发展 篇8

一、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取向。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着眼于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使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这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

1. 保障基本就业。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西部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因为缺乏必要的适应全球化、市场化的能力和手段,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一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毕业生除一部分在内地就业外,大部分回到原藉,实现就业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二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城镇就业成为焦点问题;三是近年来内地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大量向西部民族地区转移,增加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就业困难。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就业问题比内地更加突出,因此,如何保障社会就业就成为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 保障基本养老。

西部民族地区目前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必须重视和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养老问题。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东部农村地区,也高于城镇地区。同时,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四世同堂”现象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弊端。要在西部民族地区逐步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3. 保障基本生活。

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内地发达地区建立起来,但在一些西部民族地区仍是空白。我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乃至全国城乡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都非常大,这一特殊人群是全国扶贫攻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人群。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建立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既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又能解决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广大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 保障基本住房。

西部民族地区的住房保障有一些特殊性,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少数民族的住房问题也成为一个经常性问题。2009年冬天,新疆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暴风雪灾害,给许多少数民族牧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使牧民定居问题的重要性凸显。将住房保障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5. 保障安全饮水。

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不仅限制了经济发展,还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今,解决西部偏远山区农民饮水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必须依靠蓄水和移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6. 保障教育服务。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一般较差,学校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办学,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有限的教育资源也造成了浪费。此外,师资力量薄弱、学前教育严重欠缺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很大一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学生需要通过寄宿学校完成学业,但目前国家提供的寄宿生活补助标准比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教育资金不到位、投入不足、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滞后、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因此,要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保证农村教育质量,使农村家庭子女上得起学、上好学,切实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7.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要健康;幸福不幸福,农合是基础。”医疗卫生条件是衡量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要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努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建设滞后,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主要瓶颈,须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生改善和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1. 推动交通建设。

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全国其他地区协同发展。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要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全国的支援下,切实改善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这也是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需要克服交通的障碍,推动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2. 推动水利建设。

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6.6%。但由于山高谷深,缺少水利工程设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属于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6%。此外,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很严重,特别是今年发生在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以及发生在新疆等地的洪涝灾害,进一步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对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要切实解决事关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可以选取一些薄弱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支持。

3. 推动能源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要看到,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在需求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电网、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使用能源的价格政策方面,存在农村与城市同网不同价、能源资源地价格高于消费地价格等现象;三是农村能源问题突出。因此,需制定并实行相关政策,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建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 推动通信建设。

由于基础差、规模小、起步晚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在人均通信基础设施占有量、电信业务普及率以及人均电信业务消费量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上与内地存在明显差距。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市场需求不旺、用户承受力较低、通信建设及运营成本高、通信企业自身发展困难、通信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等现象。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不灵和封闭制约着各族人民与外界的广泛交流,制约着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加快通信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多样化的信息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三、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西部地区有366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258个是边远山区县,210个是少数民族县。这些贫困县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的六大贫困区: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沙化贫困区、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型贫困区、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区位、社会特性和它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等因素,决定了其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成为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或发展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行为,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而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生态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的依托。

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属于国家生态服务功能区,良好的生态既是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势,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大规模资源开发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情况,应着重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创造条件参与发展成果制造和分享

分享发展成果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为”的过程。或者说,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要从“被动”向“自为”转变,主动分享其他区域的发展成果。发展成果在两大方向上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水平尺度”的放大,即地理范围的非线性扩大;另一方面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表现为台阶式结构变化。

1. 发展特色产业与特色经济。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应当从特色领域出发,发展特殊产业。

西部民族地区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国家在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应有的支持力度;二是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地方政府与资源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地方政府受益少,资源地居民受益少;三是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存在缺陷。因此,在保障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应在重点选择旅游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特色生物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地方和群众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增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

2. 主动融入全国经济体系。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西部民族地区的商品走向全国的成本非常高,内地的人才、资金等经济资源和商品也难以进入西部。在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剧的情势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动。要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动。增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依托内地和对口支援,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发挥外贸对本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来看待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民族地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机会,应对新的挑战,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五、保障社会稳定

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

相关研究显示,当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作用凸显;二是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带来新的矛盾;三是开发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文化冲突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突出因素。

社会稳定既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又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各族人民的福祉,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以祖国日益强大为后盾,以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有了安定团结的稳定气氛,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才能更好地分享全国发展成果,才能参与制造更多的发展成果。

民族地区发展 篇9

1 SWOT分析

1.1 定性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6,7,8],结合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形成初步的SWOT定性分析矩阵。然后与专家就SWOT分析矩阵中的相关因素进行访谈,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的SWOT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1.2 定量分析

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知识经验、决策判断的优势,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概率进行评估,应用二维坐标体系对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处理。

1.2.1 数据来源

根据对战略选择和定位的影响作用,对表1中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各相关因素从0、1、2、3、4的范围内选择分值。分值越高,表明影响强度越大。同时,为每个因素设置一个取值范围为(0,1)的权值,表示该因素的重要性或发生概率。内部优势、劣势的影响力度取决于自身的影响强度和重要性。外部机会、威胁的影响力度取决于自身的影响强度和发生概率。为便于区分和计算,对劣势、威胁因素的影响强度取值取负值。因此,因素i的影响力度=因素i的影响强度×因素i的重要性(发生概率)。

遵循熟悉海南中部地区旅游状况、具有一定业务和科研水平等原则,从大学旅游研究人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中按一定比例选取23位专业人员,对SWOT矩阵中各因素进行记分。记分表以纸质或电子形式发出和收集,纸质记分表13份,的有效回收率为92.31%,电子评估表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00%,总有效回收率为91.30%。统计有效回收的21位专家的记分,可以得到如表2所示的各因素得分结果。

1.2.2 总影响力度计算

总影响力度计算包括总优势影响力度(S)、总劣势影响力度(W)、总机会影响力度(O)和总威胁影响力度(T)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将表2 第4 列的数据代入以上四式,可以计算出:

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总优势影响力度与总机会影响力度之和的绝对值(5.49)大于总劣势影响力度与总威胁影响力度之和的绝对值(4.20)。因此,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比较积极的旅游发展战略。

1.2.3 战略方位度和战略强度系数计算

在二级坐标系中找到S = 2.65、W =-2.12、O =2.84、T =-2.08所对应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四点,得到如图1所示的战略四边形SWOT。

在战略四边形重点P点的坐标为: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根据P点的坐标计算机战略方位角的正切值tanθ=y/x=1.4,0<θ<2π。通过反函数,可以确定战略方位角θ=54.46°。在二级坐标中,以原点中心,原点到S点为轴画一簇同心圆,坐标轴和各象限平分线将二级平面分成八个区域,分别对应八种不同的战略类型,如图2所示。由于θ=54.46°可知,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应选择机会型战略。

图2中,同心圆半径为战略强度系数ρ=U/(U +V),其中战略正强度U =S×O,战略负强度V =W ×T,把前述相关的计算结果代入公式可以得到:

战略强度系数ρ的大小反映了同一战略类型实施强度的大小,ρ的取值范围为(0,1),以ρ=0.5为临界点,ρ>0.5时采取积极拓展的高强度战略,ρ<0.5时采取保守稳固的低强度战略[9]。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强度系数ρ =0.631,因此,要充分利用外部机遇,采取相对积极的高强度发展战略。

2 结果分析

由SWOT分析的结果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方位角度θ=54.46°,战略定位在图2中第一象限内(π/4,π/2)的机会型战略区域内,战略强度系数ρ=0.631,应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采取积极的开拓型发展战略。根据上述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2.1 发挥政策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海南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在制度、资金等方面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要求,海南省也制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对中部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民族政策、旅游发展政策及省内的相关政策,做好项目规划认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设施,例如加速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区域旅游可进入性。

2.2 统筹发展规划,坚持差异发展定位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具有与海南东部及沿海地区完全不同的旅游资源禀赋,因此,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设旅游项目时,应统筹好中部地区的绿色旅游资源和东部及沿海地区的蓝色旅游资源,注意资源、客源的互补性。同时,由于旅游资源、地理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旅游项目时,要加强区域联合,做好差异化定位,杜绝重复建设,避免区域内的过度同质化竞争。

2.3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定位品牌形象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具有神秘的热带原始森林、丰富多样的热带生物、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空气质量非常好,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其旅游资源具有绿色性、生态性、民族性、文化性和养生性。因此,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树立与东部及沿海地区蓝色旅游经济完全不同的形象定位,坚持绿色、生态、文化、养生、民族等品牌元素。

3 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应用SWOT战略分析工具,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确定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四边形,得出战略方位角θ=54.46°,选择的战略类型应为机会型;战略强度系数ρ=0.631,应采取积极的开拓发展战略。

本文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为该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目标的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发展重点的选择提供了决策参考。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在选评估记分专家时,没有把有经验的旅游者纳入进来,专家的代表性受到影响;SWOT分析因素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因此,有关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问题还有待于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永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10):16-18.

[2]尹正江.海南中部地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江西农业科学,2009,21(5):150-153.

[3]王永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8(12):41-43.

[4]李颜.乡村旅游与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互动整合[J].科技广场,2009(1):81-83.

[5]王政.建立海南中部生态特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C]//生态文明·绿色崛起——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2010:208-214.

[6]刘一梅,谢恬,等.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J].科技信息,2009(12):372-374.

[7]江军,过建春.海南中部建设生态旅游特区的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93-95.

[8]王启珊,黎治潭.海南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79-83.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21世纪, 文化产业正在中国迅速崛起, 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共中央明确了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并作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正面价值判断, 将发展文化产业纳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西方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继建立了完备的决策和研究机构, 拥有一批专业的研究人员及其相关的网站, 许多城市、大学及其下属院系和科研院所还相继设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值得注意的是, 在发达国家里, 尤其是欧盟, 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议题。

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研究属于文化产业的区域研究, 在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中,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最具潜力的开发项目, 并能按照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直接带动各行业的发展。在民族地区, 文化产业是有相当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属性, 其中新闻出版业、文化艺术业、广播和电视业、电影和音像业、文化产品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用品批发零售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社会娱乐服务业等, 都有着广阔的前景与经济效益。

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区域研究, 它是现代社会由文化产业发展的凸现, 有其独特的行业范畴。在文化产业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人类进入20世纪七十年代后, 英国寻求用文化重新界定商业产业, 并通过实用艺术和商业的结合刺激和促进城市的实践, 才使被阿多诺赋予否定色彩的文化产业开始获得了新的、积极的意义。美国官方没有对文化产业界定, 但就行业范围而言, 美国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了文化艺术业、影视业、图书业和音乐唱片业。日本政府则把电影、电视、影像、音响、音乐艺术都归入内容产业 (中文译为“节目产业”) 。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在解放前遭受国内外反动统治阶级和本民族剥削阶级的压迫剥削, 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束缚, 经济文化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多数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 没有现代工业, 农业生产也十分落后, 完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更加落后, 连公路也很少, 全靠肩扛背负, 牛拉马驮, 文化教育在许多地方处于空白状态, 文盲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缺医少药, 疾病流行现象很普遍, 人口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由于少数民族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 同汉族地区发展比较起来, 差距还是很大。建国50多年来, 党和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全面地支持和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 中国政府在《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明确指出: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 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 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在中国, 文化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悄然兴起。作为文化产业, 最基本的是其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 文化产业必须是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大规模商业运作, 通过市场和产业化的组织形态, 进行可持续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二) 文化产业必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核心, 任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和经营的效益; (三) 文化产业的主体是一条以企业为主的协作链条, 把不同的惨与者连接起来:艺术家、经纪人、生产商、销售商等, 使文化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 又以商业价值的实现过程促成了文化价值的传播。在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是一笔丰厚的遗产, 有其重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考虑, 它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从艺术发生学来说, 有些品类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古根;从历史学角度观察, 有些品类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源头。因此, 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能让世人熟知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弘扬民族文化,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促进民族地区文明建设, 引导民族先进文化潮流, 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包括了科学、教育、文艺、出版、影视、旅游、娱乐、体育、推销、印刷、中介、管理、咨询等主体产业及相应的服务配套行业。从实体结构上看,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包括了文化产业的本体部门群、文化产业的交叉产业链、文化产业的延伸行业。在组织结构上, 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包括了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管理咨询机构为主的行业管理系统;以记者、作家、艺术家、编辑计、算机技术人员、节目制作机构、印刷机构、拷贝机构为主的文化生产系统;以发行机构、推销业、专业商店、文化经纪人、广告公司、代理机构为主的商品推销系统;以相关设备制造机构、技术咨询机构、通用研究开发机构、舆论研究机构、数据统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为主的技术支持系统等。在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项目众多, 有的民族艺术形式尚处于原生态状, 散布其居住的偏远山寨之中, 需花大量时间、财力、精力去整理、归纳、利用;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有利于整理和挖掘少数民族先进文化, 有利于宣传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先进文化, 有利于整合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同时, 人们主要关注的还是发展战略问题。在国内,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东、西部明显发现产业差异, 这就导致不是所有的民族地区都能实现“产业链升级”, 在长时间内还要从事“中低端”加工制造。专家们指出:“当代文化产业已经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阶段, 其上端渗入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 下断深入到个人日常消费生活的每个角落, 旁及当代经济的各个部门, 成为经济与文化普遍互渗、多方融合, 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的普遍性产业。”如今,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他们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以文化旅游为主体, 以品牌运作为核心, 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衍生产品和特色产业群, 实现了文化脱贫, 开辟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特别是2003年, 文化部颁发了《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它明确地界定了“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6年, 中宣部、文化部、国家统计局等部委联合开展了对中国国内文化产业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在《2007年:中国文化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发表了《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综合与新视

以文学承载教义的经典文本

——试论《以斯帖记》的小说艺术

杨兹举

(琼州学院中文系海南五指山572200)

【摘要】文学是关涉人的情感和精神灵魂的语言符号。文学被认为是精神的光、思想的火花, 因而不能只是自然的抒情和现实的摹写, 它是以思想、精神和灵魂说话的。在这一点上, 我们注意到了文学与宗教的平行。利用文学艺术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内蕴空间的特性来传播宗教思想, 几乎是所有宗教共同的行为模式, 《圣经》正是以文学承载教义的一部宗教经典。其中的《以斯帖记》, 完全具备了小说的鲜明特色, 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小说艺术的成熟风采, 颇具艺术魅力。从小说的角度看, 《以斯帖记》值得我们玩味的技巧或者特色主要有三点, 即故事情节具有完整性、曲折性和惊险性;成功地创造了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叙事语言非常的简洁通俗。

【关键词】文学;宗教;《以斯帖记》;小说艺术

毫无疑问, 文学是关涉人的情感和精神灵魂的语言符号。文学被认为是精神的光、思想的火花, 因而不能只是自然的抒情和现实的摹写, 它是以思想、精神和灵魂说话的。在这一点上, 我们注意到了文学与宗教的平行。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谈文学的“宗教性”, 而是由此想到《圣经》的文学性, 特别是想从小说的角度谈谈《以斯帖记》的艺术特征。

据说《圣经》文学价值的发现是20世纪世界文学研究的最重要收获之一。事实上利用文学艺术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内蕴空间的特性来传播宗教思想, 几乎是所有宗教共同的行为模式, 《圣经》正是以文学承载教义的一部宗教经典。其中的《以斯帖记》, 完全具备了小说的鲜明特色, 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小说艺术的成熟风采, 颇具艺术魅力。朱维之先生在《圣经文学十二讲》中就给予《以斯帖记》极高的评价, 将它和《犹滴传》并称之为“公元前二世纪末希伯莱小说的双璧”。

阅读经验告诉我们, 一部小说好不好读, 能不能让人拿得起放不下, 爱不释卷, 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就是它的艺术技巧如何。那么, 从小说的角度看, 《以斯帖记》有什么值得我们玩味的技巧或者说特色?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 《以斯帖记》的故事情节具有完整性、曲折性和惊险性。

有些小说之所以能够强烈地吸引读者,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部小说叙述的故事情节具有完整性和曲折性。《以斯帖记》叙述的故事情节历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完整过程, 而且曲折跌宕。王后瓦实提不顺从亚哈随鲁王而被废黜。以斯帖在养父末底改的机心运筹下隐瞒了犹太身份当上了新后。专横傲慢、目空一切、气焰嚣张的哈曼因为末底改不屈膝逢迎就要灭绝犹大人, 杀了未底改。亚哈随鲁王听到要灭绝不遵守他的律例的人, 当然支持, 几乎成就了哈曼的阴谋。书珊城的百姓都得知将被灭杀这一消息, 城中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危难之际, 在末底改的指教下, 以斯帖先投石问路, 试探了皇帝对自己宠爱娇纵的程度, 又实验了通过皇帝宴请哈曼的可行性。此时, 故事又横生枝节, 插入了哈曼为末底改拉马坠镫、游街炫耀的情节, 完成了高潮到来前的烘托衬垫。接下来, 以斯帖轻车熟路地第二次宴请哈曼, 并以哈曼之道还治其身, 制造了哈曼辱后欺君的灭门之罪。在哈曼选定的屠杀犹太人的“普珥日”, 犹大人剿灭了他们的全部敌人。哈曼本人也被挂在了他自己竖起的绞架上。故事的每一次推进、转折, 每一个悬念、顿挫, 无不牵扯着读者的心。

小说的情节当然应该能够引起读者最大的兴趣, 使读者得到野》一文, 课题组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中国文化成为对全球文化市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高水平的、唯一性的战略资源。”从而, 最后我们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下了一个定义: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那就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各行业门类的总称。因为, 这一界定属于我国的国家标准。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概念的正确界定, 有最大的美感享受。《以斯帖记》故事情节不仅具有完整性和曲折性, 这完整性和曲折性中因为恰当地使用了巧合、误会、悬念、伏笔等手段, 所以还带有惊险性和传奇性。这些艺术特点, 借用戏剧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术语, 就是戏剧性。

在我国历史上, 民间教化功能的主要传输工具是戏剧, 以及具有鲜明戏剧品性的民间说书、讲唱艺术。同样的, 重视文学的教化功用的《圣经》, 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戏剧性, 《以斯帖记》正是最好的佐证。我们在谈论戏剧文学的时候, 总是强调“冲突是戏剧的生命”、“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认定“冲突”正是对戏剧本质的深刻揭示。实际上, 任何叙事类文体都需要冲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表现轴心的小说更是如此。至少, 冲突之于小说, 其功用意义并不亚于戏剧。

小说冲突的表现, 往往通过情节的叙述来敷设线索、孕育矛盾、蓄积冲突高潮的动能;也通过动作的描绘、心理的刻画以展现冲突的外在情形和内在动态;还要通过具体情境的设置、深远背景的勾勒来呈现冲突演化的条件、环境和意义蕴涵。在《以斯帖记》中, 哈曼策划好灭绝犹太人的阴谋后, 来到宫中向波斯皇帝进谗言陷害末底改。此时, 皇帝正要选择一种方式表彰立有大功的末底改。于是, 就问哈曼:“王所喜悦尊荣之人, 当如何待他呢?”哈曼心想, 亚哈随鲁所说的一定是自己, 因为满朝文武只有他最受宠, 于是就回答:“陛下可将常穿的朝服和带冠的御马交给一位尊贵的大臣, 让他把衣服给陛下所喜爱尊崇的人穿上, 带他骑御马走遍全城的大街小巷, 并在他面前宣告说, ‘国王所喜爱尊崇的人, 就要这样对待。’”梦想着自己如此招摇过市、炫耀荣宠。不料皇帝听罢便说:“你速速将这衣服和马, 照你所说的, 向坐在朝门的犹太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说的, 一样不可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戏剧性冲突。

情节的曲折、冲突的加剧和结局的突转, 使这作品呈现出了更鲜明的戏剧性特征。哈曼的本意在“害人利己”, 但冲突演进的结局却恰恰相反。后来, 哈曼又为末底改制造了一付绞架, 但最终挂上去的却是他自己。他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阴谋也演变成自己家族的灭绝。这种“欲损人反害己”的冲突模式不仅体现了一般意义的戏剧性, 其嘲弄讽刺效果和道德训诫寓意又形成了强烈的喜剧意味。

民族地区发展 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财政扶贫

财政扶贫是我国贫困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解决贫困的市场外部性问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一方面贫困人口集中,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反贫率高;另一方面地方财政能力较弱,财政扶贫资金缺口大,对转移支付依赖度高。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限时减贫脱贫的“助推器”,要肯下“硬骨头”就必须发挥财政的主导作用,要加强财政扶贫政策措施的精准度和精细化,将财政资金用到真正贫困人口身上,将财政政策落到真贫的根子上,既“输血”更“造血”,既摘“穷帽”更拔“穷根”。

一、民族地区财政精准扶贫的发展态势

1.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快速增长,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倾斜度加大

财政扶贫资金特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统称,指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以下简称各地)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的临近,扶贫工作更加紧迫,国家的财政扶贫资金近年来增长快速。2011-2014年中央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约1458亿元,年均增长17%,同时拓宽扶贫开发投入的渠道,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41.25亿元。2015年中央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0.90亿元。2016年中央财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关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规模,预算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补助地方部分6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如图1-1)

同时国家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的倾斜性投入,近年来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量增长快速。如2016年中央下达云南省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12334万元,其中发展资金339442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520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6000万元、国有贫困农场资金720万元、国有贫困林场资金964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为310014万元,较去年增加178922万元,增长136%。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安排扶贫资金57.9亿元,较上年增长21%。财政部下拨区扶贫资金19.84亿元,较上年增加4.59亿元,为历年最多;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8.7亿元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年盟市旗县稳定增加扶贫投入安排扶贫资金19.4亿元。

2.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及资金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中央财政在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完善财政专项扶贫的政策与资金管理机制。一是以国务院扶贫开发办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从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推进改革,在建立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下放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到县级、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地方监管职责、构建全面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二是修订印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内涵、支持重点、使用范围、分配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扶贫资金因素分配法,增加了贫困深度和脱贫难度等指标作为分配因素。三是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四是加强财政专项扶贫工作,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提高精准度,特是是对民族地区的投入。

民族八省区都根据国家财政扶贫政策,制定了本省区的财政扶贫政策、规定,并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原则和制度。以云南省为例,制定了相关的财政扶贫政策规定。(如表1-1)

3.少数民族特殊扶持资金效果日显

在“精准扶贫”战略下,国家及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开始对民族地区的特殊贫困群体采取更加精准的投入和支持,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区少数民族和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我国漫长边境线上的居民,其中主要都在民族地区。综上,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中,国家对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人口开始给予了更高的重视,逐年增加相关专项资金的数额。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涵盖村社道路改建硬化、水利建设、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乡村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沼气池及改厕等工程,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2016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共同下达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同时积极推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民贸民品生产等工作。以青海省为例,2015年,青海省落实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9亿元,其中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1.45亿元,用于11个县374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通过修桥、筑路、架管道,打通民生工程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当地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问题;落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资金1360万元,用于15个少数民族特色村的传统民居保护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少数民族特殊困难发展补助资金4050万元,对全省34个县128个少数民族发展补助项目进行扶持。由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具有精准、灵活、方便、迅速等特点,覆盖面宽,受益面广,能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深受我省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和热烈期盼,自下而上地被誉为全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民心工程”,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德政工程”,造福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幸福工程”。

二、民族地区财政精准扶贫存在的障碍

1.民族地区地方财政能力约束财政扶贫能力

从表1-2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族八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1%,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但由于自身底子薄,发展的困难重重,特别是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2015年民族地区财政总收入为13213.33亿元,仅占国家总收入的8.6%,而财政支出达到175768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4.3%,财政赤字却高达11992.95,占全国赤字的50.9%。民族地区的财政支出很大比重上是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自身财政能力较弱,很多县级地方政府仅是“吃饭财政”(如表1-3),但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却高达1829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32.8%,并且反贫率高,在现有的中央、省区、市县盟三方筹集扶贫资金的模式来讲,民族地区地方财政能力大大限制了财政扶贫的开展,并且也会影响到中央扶贫资金的使用。

2.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及退出机制的完善。由于民族地区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民族地区县级财政扶贫资金主要依靠中央財政和省区财政的拨款,但同时对于上次财政对具体财政扶贫的实施在信息上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无法精准的评估出所需财政资金的准确额度。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切块到县的扶贫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计划的竞争性和择优性,导致投资效益不甚理想,无法根据准确信息保证扶贫退出机制的实施。从在实际工作中看,我国尚没有形成一套公开、透明和可操作的基础数据的收集方法、具体标准、计算影响因子的方法,使得因素法分配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另外,有些因素如“国家扶贫方针政策”和“其他”因素难以准确界定等。

委托代理风险降低扶贫资金全流程管理质量。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信息影响委托代理效率。就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而言,纵向上,中央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存在较长的委托代理链,使得地方上存在上下级关系的政府部门间通过垄断、操纵财政扶贫信息,合谋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造成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结算等环节的管理质量有待提升。(1)财政扶贫资金拨付的时效难题。财政资金的下拨与扶贫资金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及时拨付是保证年度扶贫任务完成的重要一环。民族地区扶贫项目有许多不能及时启动,导致部分扶贫资金长期滞留。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存在滞留不能及时拨付,将大大降低财政扶贫资金的时效性,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精准扶贫的主导作用。(2)资金使用范围不规范。(3)挪用套取财政扶贫资金现象依然存在。(4)扶贫资金的时滞性降低扶贫效益。 (5)财政扶贫资金财务管理尚需完善。

3.民族地区财政的精准扶贫机制有待形成

精准扶贫是我国目前扶贫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针对过去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以区域和项目为落脚点,扶贫效果多体现在整体区域或项目执行上,而不能够保证贫困最深,返贫率高的家庭和个人能够脱贫。面对民族地区复杂的贫困原因、广袤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分散的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必须构建精准的财政扶贫机制,但从目前民族地区来看,资金使用是以县域经济为核心,项目推进的方式,缺乏细化的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在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化上缺乏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法,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

针对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条件差,又不能通过异地搬迁,扶贫成本高的特殊地区的贫困人口;二是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人口;三是生活在边境地区的贫困人口,如何实现精准扶贫,是最为“难啃的骨头”之一,目前还缺乏可行的精准扶贫的方案和机制。

对于已经达到脱贫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建立退出机制至关重要,要把财政的扶贫资金用在需要的贫困人口上,财政扶贫资金不是“唐僧肉”,不能冒领、挪用,甚至贪污,要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精准监督。

4.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和政策呈现割裂化

民族地区财政扶贫项目和资金过去普遍采用多头管理,扶贫资金管理体制不合理,“本位主义”现象明显,参与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财政、发改委、扶贫办和民委等,甚至有国有企业等,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片面性与扶贫工作统一的系统性并存,部门间协调成本高,分工责任不确切,没能形成统一的分工合作框架,造成贫困县四处跑项目,增加了高额的扶贫间接成本。各项扶贫资金没有真正纳入统一的规划;扶贫资金使用范围过于宽泛,分散使用情况比较普遍。在项目选择、资金的分配和投向上,过多地考虑了家家能干、户户得益的短平快项目,减弱了对基础设施等长效项目和公益项目的投入; 部分地方由于项目小而分散,造成资金分散、撒胡椒面的现象。并且,与扶贫相关的资金也没能和扶贫问题结合起来,整合资金,加大资金使用的规模效应。

同时,扶贫政策割裂。虽然支持扶贫的政策越来越多,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但扶贫资金部门化、政策碎片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资金、政策边际效益递减显著。以就业培训为例,包括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移民培训等9个,分布在多个部门,难以形成合力。

三、民族地区财政精准扶贫发展对策建议

1.建立民族地区扶贫大数据平台,公告制度,获得扶贫的完全信息

构建民族地区扶贫大数据库,提高扶贫资金的精准度。如目前贵州在扶贫工作上积极探索“1+N+N”,即“一云助力、多端协力、多方合力”的大数据精准扶贫模式。“一云助力”,是与省大数据办、中移在线合作,在贵安新区试点“大数据精准扶贫运营管理云平台”,以大数据贯穿“识别——决策——匹配——帮扶——管控——服务——退出”的精准扶贫全过程;“多端协力”,实现了Web后台管理端、手机APP端、大数据监控系统和客服坐席等多种终端和手段协同,使扶贫工作做到24小时不间断、360度全覆盖;“多方合力”,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众筹众扶的特点,精准筛选、智能匹配,将扶贫对象的具体需求与政府、公益组织、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帮扶资源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扶、全面扶、深度扶、大众扶的大扶贫新模式。

健全精准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保证公民知情权,提升民族地区贫困户的信息获得能力,让财政扶贫资金的支出端与获得端实现无缝连接,完善监督制度。精准扶贫财政资金来源的公共性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健全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自觉接受民族地区贫困户的监督。

2.保证民族地区财政资金的稳步增长

在面对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扶贫资金的筹集困难度加大。为保证财政扶贫资金的充分供给,必须建立多元化,集合式的资金来源模式。目前云南省作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高达417万,仅次于贵州,是脱贫工作重点地区。2016年以来,云南省采取多元化、非单一、集合式的方式积极筹集财政扶贫资金。一是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政贴息资金补助,撬动金融支持扶贫;三是组建平台公司,创新投融资模式;四是加强对口帮扶支援。

3.加大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投入,整合扶贫资金

从广义财政扶贫资金来看,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数额相对有限的,但如果考虑到涉农资金,各部委相关财政资金投入、国企资金、金融资本等,我国的财政扶贫资金可能是个天文数字,但由于使用不当,效能较低,精准扶贫必须把涉及扶贫的财政资金进行整合使用,加强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部门专项资金的整合,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资金的极化效应,而不是撒胡椒面,钱出多门,责任不清。可以县(市)设立一个“财政扶贫资金统筹办公室”,將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与农业、国土、交通、水利、林业等专款中具有相同建设内容的项目资金进行有机整合,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统筹规划和实施全区的农业建设项目,这样既可集中资金实施优势项目,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又可防止项目重复建设、同一建设项目多头申报资金等问题。例如云南省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2015年,整合原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贴息、扶贫安居工程、易地扶贫、劳务输出、互助资金试点、革命老区等审批权限下放至县级的8类项目资金,采取因素法将资金切块下达到县。此外,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省财政整合扶贫部门和发改部门的专项资金41.4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财力办大事。

4.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避免委托代理风险

规范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一是现阶段推进因素法分配资金,主要按照因素法和竞争性分配法分配省对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未来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资金分配;二是探索资金竞争分配机制,调动各地积极性;三是实行简政放权,建立扶贫开发“四到县”机制。强化资金监管。一是加强绩效评价与跟踪;二是加强财政专项监督,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强化审计在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职能作用;四是拓宽财政扶贫资金法律监管渠道。规范档案管理,完善报账资料。要确保项目报账资料的真实性,不能为报账而报账。

综上,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要减少委托代理层级,加强信息沟通。过长的管理链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每一层级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信息优势扭曲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因此,必须通过减少委托代理层级,以减少管理环节,消除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管理漏洞为自身谋利的空间。另外,还要完善政务公开的相关制度,要对农户公开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相关信息,从制度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民族地区财政扶贫的委托代理风险。

5.构建财政资金精准化的支持机制

在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下,改革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与民族地区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使资金准确瞄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优化贫困的设计,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使资金直接惠及贫困人口,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效力。如云南省要求县域扶贫都精准到户,严格按推进6个到村到户,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电、路、住房、信息、素质提高、产业发展等开展工作,一是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三是文化素质提升到村到户;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五是金融扶贫服务到村到户;六是社会保障到村到户。

6.加大民族地区特殊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的扶贫力度

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剩下不到5年的时间,脱贫攻坚也进入到了最难的阶段,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深,许多地区的特殊贫困人口在现有的扶贫政策上,享受的政策福利有限,脱贫难度大。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财政扶贫资金要充分考虑到特殊地区的特殊贫困人口的扶贫问题,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搬迁成本较大且产业扶贫成本较大地区的贫困人口,应给与特殊的财政扶贫资金支持。云南省近年来就在探索财政扶贫的特殊维度的扶贫工作,在财政扶贫计划中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支持怒江州整州脱贫,支持“直过民族”行动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另外,应利用社保兜底一批,对那些现有扶贫政策不能产生效用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社保制度,对边境贫困居民加大边补的投入,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首届10.17论坛文集.扶贫开发与全民小康.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2] 许正中 苑广睿等著:财政扶贫绩效与脱贫致富战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3] 李小云 唐丽霞 张雪梅.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4] 欧阳煌 李思 祝鹏飞. 关于新时期财政扶贫治理困境及破解的思考.财政研究.2015(12).

[5] 周帮扬 蔡新宇: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财政资金法律监管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6(6).

[6] 黄万华 陈 翥: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基于鄂东北国家级贫困县30个典型乡村的调查.经济论坛.2013(8).

作者简介:

浅谈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12

民族教育通常被视为等同于少数民族的教育,这种认识在《教育大辞典·民族卷》中也有体现,“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55个民族实施的教育。”[1]这种看法严重忽视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无论作为发展民族教育的国家还是接受教育的社会个体,对于民族教育内涵的准确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教育的体制与对象、教育内容、方法三个方面理解。

(一)从教育的体制与对象来理解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内涵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小学教育。而更为具体地讲,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教育事业,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以及扫除文盲、职业培训、在职干部的进修与提高和其他的特殊教育。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是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的。少数民族地区并非只存在某一种少数民族,正如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更多的不是指代某个民族的贫困,而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普遍贫困。

为了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更多便利条件,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采取了特殊照顾政策与举措,如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以及高考加分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自治地方教育发展的各项规定也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这种支持是长期性的,与少数民族地区不发达的教育实际相适应。2014年9月末的第六次全国人民进步表彰大会也提到,“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搞好双语教育。”[2]

(二)从教学内容来理解

对于民族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入手去理解,主要分为双语教学、地方性知识的灌输、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各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宗教观的教育。

1.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在这里指少数民族母语与国民教育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这对于那些学前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十分有益,但其使用也要以不同民族语言通用情况为依据。如新疆、西藏、延边、内蒙的少数民族从学前教育至大学有着较完善成体系的双语教学,而很多少数民族只有部分老年人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年轻人几乎不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在这种情况下用双语教学的实行将十分有难度。同时,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如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量不一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是教授高中理科课程时,某些化学或物理学的学术用语在少数民族语言体系中很可能是没有相应词汇,这将影响教育的效果。因而,双语教学要以少数民族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2.地方性知识的灌输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少数部分在接受教育或参加工作时享受着国家因其民族成分而提供的优惠政策。他们理应对所处地区或本民族相关的历朝代的地方志、文联社科刊物等资料有所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历久不衰也与对历史的重视有很大关系,邓小平讲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3]因而,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清晰把握自身发展历史,有利于汲取经验,从而为更好地发展自身提供动力支持。

3.民族文化的传承

不同民族创造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又构成了民族自身的特征,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使民族成为民族的重要条件。民族文化传承包括历史上的宗教教育、工艺传授与传统的各种生产生活技能的习得与言传身教。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文字,没有文字的民族中也通过口传来承递自身的文化。而还有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往往和宗教密切结合,如回族地区的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会开设《古兰经》注释、阿拉伯语修辞学及语法、教义学等高深课。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由于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会推行经堂教育,出现了“戴红领巾的小和尚”的现象。

4.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宗教观的教育

中国许多的民族问题出现与人们没有接受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宗教观的教育相关。民族教育不仅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作为历史悠久、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的汉族学生的教育。同时,民族教育的范围应该是全方位,胡锦涛也曾指出:“要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4]只有这样,民族教育才能真正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服务。

二、民族教育与民族繁荣

民族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教育事业。但不局限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内地中心城市非自治地方的各级各类学校同样肩负着民族教育的重任。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建立在各民族繁荣发展之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教育与民族繁荣之间的关系,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观察。

(一)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国家的少数民族队伍由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渐完善。然而,从80年代到今天仍有很多问题,例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干部数量与人口比例不相应、不平衡;干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结构和现代化要求不同,专业干部相对少。各民族干部能力、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一都是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落后有着相应的因果关系。这样一来,少数民族干部的参政议政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将直接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关系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二)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离不开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视,离不开各高校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中国民族问题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相对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原来已经缩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发展距离在扩大,这要求国家要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这将依靠政策和科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教育背景、素质高的干部对党的各项政策的积极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现对科学技术的传播。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下,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民族间、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三)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从广义角度看,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教育也属于文化,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灿烂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抢救、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民族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对于没有自身文字的民族可以运用现代的数码技术把一些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作为历史的直观储存展现给后人。相应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科技、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事关各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同样需要民族教育事业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

三、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讨

(一)国民教育与民族教育的协调

民族教育与整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受到整个国民教育发展程度与水平的制约,其进步离不开整个国家国民教育的进步。只有整个国民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使中小学生真正减负、快乐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各项自治权才能真正落实,从而双语教学(人的学习有功利性高考不考就不重视)、自编教材、自主招生(没有名额、指标)、地方性知识的灌输,才有充分施展的空间。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存有难度,但我们相信随着教育体制深化改革,问题总会解决。

(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倾斜

国家应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照顾政策。很多汉族同胞认为那是分数面前不平等的表现,剥夺了他们的权力,这是他们不理解这种照顾政策实行必然性而产生的误解。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加分政策,体现了大民族要用对待自身的不平等直至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来帮助少数民族以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的关辉思想,“压迫民族即所谓‘伟大’民族的国际主义,不仅在于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在于压迫民族即大民族要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5]。

(三)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与教师待遇的提高

双语教学充分体现了列宁坚持民族平等必须首先坚持语言平等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文字平等权利的尊重,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在具体实施当中应当区别不同民族使用语言文字的不同情况,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推广使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须知,任何民族语言都是财富,都是不可替代的,人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加以区别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默默无闻地奉献,是知识与学生之间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中介。发展少数民族教学事业,必须提高教师的待遇使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稳定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否则教师的积极性将会大受打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也会大打折扣。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民族进步与繁荣,是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相比,仍存在着教学资源不充足、灵活性差且难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等问题。因此,合理把握民族教育的内涵、认清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科学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民族卷[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6.

[4]胡锦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族共同繁荣进步[N].人民日报,2004-10-23.

上一篇: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下一篇:电网企业税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