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2024-10-05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精选12篇)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一部分居民已经不再满足于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开始向休闲、享受需求发展。同时,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旅游事业,旅游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1 民族旅游业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下,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

1.1 民族旅游业

旅游业又称为旅游产业,是以独特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接待旅客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资源,通过开发、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为基础,向旅游者提供少数民族特有的游览、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1.2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开始关注健康和休闲旅游。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刺激消费,促进需求,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如餐饮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民族工艺业等的发展,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发展空间较大。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1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对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促进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资源的开发,不断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开发,民族风俗旅游、民族观光、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得到了发展;第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为当地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餐营业、旅店业、交通业、手工业等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第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服务业中旅游业、旅店业、餐营业、交通业等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发展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2.2.1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其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全力开发,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2.2.2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开发力度不够,造成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旅游资源未合理利用和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浪费;同时,民族旅游业市场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业产品单一,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仅限于民族旅游观光和休闲,潜在市场未得到重视。

2.2.3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居民,受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民族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受到正规的旅游业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行业的整体质量较低。

3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还能全面推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用相应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3.1 重视民族旅游业,确立民族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丰富,当地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特有的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把民族旅游业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不断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培育成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开发特色民族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利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应不断开发独特的民族资源,创新民族产品,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通过特殊的民族产品,例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图腾产品、民族饮食产品等吸引消费者,扩大旅游需求,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

3.3 大力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边疆,与东亚、东南亚各国接壤,边疆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往来,文化资源独特。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洛县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民族经常进行边境文化交流和边境旅游,打洛县特有的“勐景来”风景区为中缅第一寨,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的主要景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开发边境独特的旅游资源,创新民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3.4 合理开发和保护民族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造成民族生态资源破坏,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科教文化部门不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阻碍了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旅游业,必须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具有独特的民族旅游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和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忠斌.民族经济发展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龙远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2

弥泉乡位于常宁市西南高寒山区,距城区35公里,距衡阳市85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现有瑶族居民873人,由于境内资源匮乏,自然条件艰苦,加之未享受民族政策支持,该乡瑶族居民生产生活困难。瑶民是否生活富裕、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弥泉乡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关乎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发展瑶族文化旅游,既是保护少数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弥泉乡瑶族居民总体特征

(一)总人数比重大。弥泉乡地处偏远高寒山区,与郴州桂阳搭界,管辖四个行政村,弥泉乡现有瑶族居民87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9.1%,约为全市瑶族总人口的1/3,是瑶族人口总数、比例均居衡阳市第二位的林区乡。

(二)多以散居为主。弥泉乡65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仅有2512人,可谓地广人稀。境内汉族居民多以聚集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位置。而瑶族居民分布更散,一般以组为单位,每个村都有少量瑶民居住,如双河村有2个组、农林和更生村分别有一个组,与外界交流少,普遍较贫困。

二、弥泉乡瑶族居民生活现状分析

(一)生产资料缺乏,收入低。一缺生产资料。据统计,2012年,弥泉乡瑶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连全市人均纯收入的1/4都不到。如该乡农林村为省级贫困村,贫困面达70%以上。弥泉乡人均耕地面积为0.36亩,约为全市人均耕地面积的44%。人均水田面积0.14亩,仅为全市人均水田面积的1/5。2007年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后,部分瑶民搬迁至山下,土地等生产资料紧缺,甚至日常蔬菜都要花钱买。二是缺产业支撑。弥泉乡下辖一个国有林场,绝大部分瑶民以林木种植和销售为经济来源,收入渠道单一。全乡无工业企业,无产业支撑,基本上靠财政补贴和林业收入维持运转,财政相当困难。村级集体经济更是一穷二白。三是缺经济来源。2012年全市人均纯收入为 9568元,该乡人均纯收入2970元,而瑶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2300元,连全市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瑶民以种植林木为主要收入来源。文化素质偏低,在就业方面存

在较大困难,外出打工竞争力小,一般从事产业链低端的工作,可替代性强,收入微薄。有些瑶民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文化素质较低,就业难。一是适龄劳动力素质偏低。大部分瑶民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90%以上的人只受过初中以下教育,有些70后的瑶民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写。二是下一代教育状况堪忧。该乡共有两个小学,无初中。更生小学共有18名学生,其中12名为瑶族;初中生总共13个,瑶族学生4个。这些学生要到15公里以外的罗桥就读。迄今为止,该乡史上无一瑶族高中毕业生。三是教育条件恶劣。农林村原本有一个小学,教学楼因年久失修倒塌,该村的学生只能到附近的双河村、罗桥镇、板桥镇就读。经济的落后导致受教育程度的偏低,素质低下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瑶民经济和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三)医疗条件较差,保障少。长期居住在高寒山区,瑶民普遍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加上医疗条件较差,就医困难。一无定点医疗机构。瑶民散居各村。只有双河村一个设备简单的医务室,解决伤风感冒类病症,其他三个村均无定点医疗机构。瑶民只能到乡卫生院,甚至较远的罗桥、板桥、洋泉镇就医。二无职业医生。只有双河村有一名从业医生,但无医师执照,是传统的“赤脚医生”。三无医护人员。四个村无一专业医护人员,唯一的医生既当医师又当护工。四是瑶民参合率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仍然存在部分瑶民不愿办理农村合作医疗的现象。

(四)基础设施薄弱。目前,虽然弥塔公路已经实现通车,但该乡村组公路建设滞后,且仅有1个村开通了每天一趟朝8晚6的班车,瑶民出行仍不方便。大部分村没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其中有2个村处于信号盲区。所有村均未安装自来水,都属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水质监测设施缺乏。用电主要来自桂阳、罗桥等地的小水电站,没有纳入全市统一电网。

三、弥泉乡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弥泉乡是衡阳市仅有的两个瑶民集中居住地之一,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拼图。该乡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从统筹区域均衡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的要求看,加快弥泉乡发展势在必行。发展瑶族文化旅游,是助推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有利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一是林业资源丰富。该乡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583公顷,木材蓄积量6.7万立方米,年可采伐量900立方米以上,楠竹600万根,可采伐60万根。生态公益林面积5.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居全省前列。目前农林村建有一个“松清果业”柿子种植基地,包括大果樱桃、核桃、板栗等,规模达1000亩。二是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168科,580种。俗话说,百草都是药。瑶族同胞世代久居深山,尝遍百草,研制出了能治疗风湿、肝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民族中成药——瑶药。它既是瑶族同胞强身健体的法宝,又是民族医药中的一朵奇葩,值得发扬光大。三是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溪水潺潺,瀑布飞泻,有大小溪流5条,现建有6座水电站。猴子滩瀑布,罗桥水库等水体资源遍布。

(二)有利于促进民族区域均衡发展。近几年,塔山瑶族乡享受到的民族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各级政府先后投入1200万元,建成3各集中移民区,完成乡内移民545户;投入228万元,建成2所寄宿制学校,完成乡卫生院维修和5个村卫生室建设;投入265万元,新建1个旅游宾馆;投入57万元,新建8个茶园,建成了1850亩产业基地;建好60口沼气池,扶持发展了15户养羊大户。弥泉瑶胞和塔山瑶民同根同源,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实现两个乡镇的资源共享、组团开发,有利于促进我市民族区域均衡发展。

(三)有利于顺应瑶胞加速发展愿望。2012年弥泉乡瑶族人均纯收入2970元,不到全市人均的四分之一。近几年,看到塔山面貌巨变,弥泉乡的瑶胞们充满羡慕,思富求进、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强烈。发展瑶族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地百姓和瑶胞共同翘首期盼多年、深得人心支持、众望所归之举。更能提振他们的发展信心,激发其加快改变家园落后面貌的巨大动能。

四、弥泉乡发展瑶族文化旅游的对策措施

当代著名策划家王志刚说:“未来中国的竞争是文化板块竞争,谁能把握住每个板块后面的文化,谁就能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未来旅游业将是常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以瑶族文化特色是其中独特的旅游资源。打好“民族牌”,奏响“民生曲”,树立 “文化立乡、旅游兴乡、引资活乡、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

(一)打造两张金质名片。弥泉的名字本身就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原生态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卖点。弥泉乡地处衡阳市西南方,五岭山系余脉,位于三市(郴州、永州、衡阳)四县(新田、桂阳、祁阳、常宁)交界处,主峰天堂山海拔达1265米。这里杉竹万顷,流泉飞瀑,空气清新,被誉为 “林的海洋、鸟的天堂、水的源头、云的故乡、天然氧吧、避暑山庄”。弥泉乡优质旅游资源集中,且含金量较高。2009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弥泉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常宁目前仅有的5家“国字号”旅游资源之一。应加大宣传攻势,唱响两张“国字号”名片。

(二)整合瑶族旅游资源。瑶族文化是历史留给瑶乡人们的一份厚礼,瑶族谈笑、服饰、文化、语言、山歌都是人无我有、独特稀缺的旅游资源。“上刀山过火海”、“瑶族谈笑”等特色项目都别有一番风味。但目前还处于养在深闺、未被开发的初始状态,尚未形成瑶族特色旅游产品。只要经过精心打造包装,将原生态环境和瑶族独特的人文资源在一起进行旅游开发,把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使瑶族文化在“传承、保护与开发”中达到“双赢”的效果。借助“民族牌”,突出民族特色,实现整体营销,促进生态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品牌的深度融合,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在的经济优势。

(三)实现片区联合开发。从湘鄂赣皖联手推介长江中游城市群来看,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独木难成林。从弥泉的实际出发,将来和塔山瑶族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是常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通过大山区连片资源整合、区域协作,以点带面、以线连片,实现山区瑶族居民整体脱贫。

(四)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做活以瑶族文化为核心,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这篇文章。建立特种水果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经济林木种植、万亩花海、茶产业基地、瑶药生产基地、冬毛猪、麋鹿、梅花鹿养殖。引进生态型龙头企业,探索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力度。楠竹加工环节转向以旅游工艺品为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从农家乐、避暑山庄、水上乐园入手,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餐饮产业,整体带动交通、通讯、商业、文化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旅游推介会等平台主动招商,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创新招商方式,采用BOT或BT的招商模式,将旅游资源交予投资商经营开发,降低投资商成本,在一定的期限再将景点收归地方经

营。将旅游招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国家投入新农村的专项建设资金作为杠杆,加快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景区招商的硬环境。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需可持续发展 篇3

民族地区是四川省高品位旅游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也是四川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日趋明显,当前已成为四川省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

数据说话: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年,四川民族地区(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实现旅游收入311.4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9.5%,同比增长32.6%,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接待入境游客超过5千万人次,达到5309.8万人次,增长29.4%。

阿坝州共实现旅游业增加值55亿元,旅游总收入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排位第三,位列成都、乐山之后,占当地GDP的比重为27%,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5%;甘孜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增长19.6%,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7.9%,占当地GDP的比重为10.2%,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凉山州与四川省多个市、地、州以及云南昭通、东川、昆明楚雄、丽江、迪庆等地区相毗邻,是省内与不同的行政区域连接交接最多的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旅游资源,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增长17.2%,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85.1万人次,增长22.0%;旅游外汇收入89万美元,增长139.6%。

而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峨边、马边、北川,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可观。2012年峨边旅游接待人数达98.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1.4%,实现旅游总收入4.46亿元、增长38%。北川大爱羌城国家5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100万元。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已成为四川景区发展的重要支柱。2012年,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364.29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实现门票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21.4%。黄龙景区接待游客231.53万人次,同比增长25.3%;实现门票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21.3%。2个5A级景区实现的门票收入占全省A级以上景区的31.1%。

发展短板:

民族地区旅游业仍未完全开发

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四川省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发展中仍然存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交通,四流知名度,五流经营”的问题。

游客消费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如表所示,过夜游客消费中,只有阿坝州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日游消费中,凉山州的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三州总体来看,接待游客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接待游客结构也较为不合理。

旅游产业层次和素质不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除九寨沟等地发展较为成熟外,大部分地方仍处于初级阶段或待开发阶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多以自然生态资源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较少,整体品牌形象不够鲜明。另一方面,旅游人才匮乏,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旅游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亟待加强。

藏区旅游产业较敏感,易受到自然灾害、特殊事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较高,生态环境原始敏感,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区域内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旅游安全等多种因素使藏区旅游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藏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域,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交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旅游开发也极易受到特殊事件等不确定的外部冲击,造成旅游市场的大幅波动。

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四川省民族地区远离主要客源市场,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建成,旅游点多线长,游短行长,未有效形成旅游环线;住宿、餐饮、能源、通讯、医疗等基础服务设施较落后,严重限制了接待能力。三州地区的星级宾馆有53家,其中2家5星级、12家4星、25家3星、11家2星和3家1星,其中阿坝州星级宾馆21家,占三州星级宾馆总数的39.6%。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民俗文化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如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方面,逐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异族风情韵味。

旅游兴业: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需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民族地区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都把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树立了“旅游兴州”的观念,这就需要在保护民俗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政治环境。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藏区跨越发展和集中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四川省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加快推进都为目前藏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和加强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首先要加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其次加强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和执法,杜绝湖泊水体污染,建立珍稀濒临动物特别保护区。改变人们“靠山吃山”的贫困落后思想;公路、旅店等旅游设施要与景区协调;再次,在民族地区大力开展荒坡植树造林活动,营造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恢复各景区周围的秀美面貌。

强化旅游业发展要素保障环境。多渠道募集资金,改变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不足;完善交通配套。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旅游人才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旅游局)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4

一、贵州旅游经济现状

贵州旅游业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受配套硬件设施的制约, 初期的旅游业发展虽规模小, 档次低, 却已显示出相当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多年的开发努力, 贵州旅游业已今非昔比。贵州旅游业无论在游客人数上, 还是经济收入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1990年~1999年贵州旅游业资料显示, 20世纪90年代初的1990年海外旅游者人数为24112人次, 到1999年达到166995人次, 增长6倍;外汇收入从1990年的不足100万美元, 增长到1999年的5501.54万美元, 增加了50多倍;国内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 1989年为399.23万人次, 1999年增加至1510.17万人次, 增长约4倍;人民币收入也大幅度增长, 1990年人民币收入仅为0.2761亿元, 1999年猛增至43.75亿元, 10年增加了近200倍;2001年1月~3月份, 共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25316人次, 比2000年同期增加了18.82%, 外汇收入949.85万美元, 增长16.28%。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 在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贵州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 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2004年, 全省接持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 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持国内游客2480.21万人次, 同比增长31.88%, 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8%, 旅游总收入167.75亿元, 同比增长43.54%。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政府加大对旅游的投入。2000年至2004年, 国家和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 决定从2002年起, 每年拔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 把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 (从2005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 ;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了解机场旅游线路规划的长征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已相继完成并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由于贵州自然条件复杂, 地域差异较大, 各地区民族在各自的栖息地, 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构成了自己特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空间, 形成了独立的区域性特征, 由此也形成了贵州自身文化特色, 培育出众多带有鲜明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

1. 贵州民族服饰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 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彝、土家、仡佬、水、回、瑶等17个主要的民族, 具有二千多年的古老文明和独特的民族传统习俗, 特别是民族服饰文化和服饰艺术。在这些民族中, 特别是苗族服饰, 工艺精美、种类繁多, 不同的苗族支系有不同的着装, 同一支系因地域的差异不同也有几种不同样式。

苗族服饰总的特点为头冠银饰及上装对襟栓于腰上, 襟边刺绣彩色花边、大袖口、袖口有刺绣花边, 下装为裙, 有的长裙, 有的短裙, 全身多着银饰。

布依族在贵州是少数民族中较多的一种民族, 分布于黔西南镇宁、安顺等地, 上着对襟宽衣, 大袖、襟边、袖口以蜡染主花样, 头戴包头布, 向后达, 下装为蜡染花裙。

水族的服饰艺术独具特色, 特别是服饰上的刺绣堪称一绝, 这就是著名的“马尾绣”。侗族有南侗、北侗两种类型, 北部侗族多着衣裤, 南部多着衣裙。贵州民族服饰丰富多彩, 有的偏远村寨原计原味的古老装束粗犷、神奇, 刺绣的花纹令人眼花缭乱, 它记载着本民族发展的历史。

2. 苗族的银饰

银饰是苗侗族特有的装饰品, 除了男人少量佩戴外, 主要是妇女佩戴。银饰的布局可分为头饰、衣饰、颈胸饰、手饰几种主要类型。头饰如“凤冠”, 由多层银饰组成, 上有繁茂的银花、蝴蝶、螳螂、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生动的造型和纹样, 下层逐一排刘海式的吊穗。银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头上的银角, 银角仿水牛角, 是标志性的造型, 银饰已成为贵州苗族代表形象。

3. 贵州民族蜡染

贵州民间蜡染分布区域广泛, 大部分县、市都有蜡染流传。蜡染主要在苗族、布依族、水族、革家等民族中盛行。传统纹样主要是自然纹和几何纹两大类。自然纹取材于花、鸟、虫、鱼等自然物, 但又经过夸张、取舍。几何纹多采用四面均齐, 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 点、线、面变化有致, 主次分明, 求得整体效果的统一。总体来看, 贵州少数民族蜡染既多姿多彩, 个性突出, 又表现出共有的质朴清新、明朗大方的审美趣味。

4. 贵州民族刺绣

贵州民族刺绣分布地域广泛, 各地刺绣风格及工艺技法争研斗奇, 各有千秋。贵州民族刺绣主要有苗绣、水族的马尾绣、花溪的苗族挑花。

苗绣, 从刺绣的技巧来分有平绣、锁丝绣、破线绣、绉绣、辨绣、打籽绣、锡片绣、数纱绣 (即挑花) 。传统刺绣纹样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具象性纹样, 接近写实效果;第二类为半抽象具象纹样, 即由几何形线条组成的实物形象;第三类为纯几何形纹样, 描述形象有动物、人物、花草及几何图案。

三都马尾绣制作工艺首先是在马尾上缠绕白色或有色丝线, 然后用缠绕好丝线的马尾在制好的布料上, 按花纹图案缠钉, 再在固定好的马尾轮廓线内用织、绣、绞等手法进行配色填充而成。马尾绣图案多用一些虫、草、花卉纹样。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 挑花是挑绣的一种, 又称数纱绣, 也有称“十字绣”, 挑花图案形成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 结构严谨, 对称而又富于变化。挑花图案色彩使用同类色较多, 对比色少, 显得素净, 淡雅, 别具韵味。

5. 贵州的泥土工艺品

牙舟陶器, 传统的牙舟陶器风格独具, 以玻璃为基础釉, 以黄、褐、红为基调, 色泽古雅浑厚, 十分耐看, 在火烧制过程中, 釉色表面出现自然裂纹, 有如蜡染的冰裂纹, 十分耐看。

黄平泥哨, 是著名泥塑艺人吴国清在传统泥俑、陶俑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小型彩塑泥玩具, 泥塑造型千变万化, 有飞鸟走兽, 有家禽六畜, 有鱼虫蛙蝶, 还有神话人物, 黄平泥哨注重动物头部特征, 强调夸张变形, 处理方法繁简得当, 特征突出, 具有浓厚的生活趣味, 以自然烧成的黑色为底, 着以强烈的红、绿、黄等颜色描绘而成, 很有民族风韵。

6. 贵州石雕

思州石砚, 又名“金星石砚”, 简称“思砚”。石砚石质优良, 呈黛色, 内含金星, 砚面金光闪烁, 具有水石珠质, 浑金璞玉, 云滋露液, 惜墨惜笔, 贮墨不易干涸, 呵气可以磨墨, 隔夜不生怪味等特点。

紫袍玉带石雕, 是梵净山的一种天然石材, 其结构紧密, 硬度6级, 色彩鲜丽, 层次分明, 光泽柔润, 手感温和, 细腻如脂。主要产品有砚台、墨盒, 笔筒、屏风、茶具等。

7. 贵州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 是大方县出产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 以上等漆作涂料, 经40多道工序才得完成。纹饰有山水、花卉、人物、飞禽、走兽、虫鱼等, 还有少数民族图案, 形成了贵州的独特风格。

8. 贵州傩戏面具

“傩”是原始社会先民对图腾、鬼魂及祖先的崇拜, 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 逐渐演变成固定的, 用以驱疫病魔或“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 并逐渐演化为傩仪、傩舞、傩戏几种表现形式。傩戏中广泛使用面具 (也称脸壳, 脸子) , 在傩戏里有特殊的位置, 具有突出的艺术特色。面具种类有很多, 不同的族别和地方的面具也各有特点, 是我国古代富于浪漫主义巫文化体系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三、开发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促进贵州旅游经济发展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 要注意综合性开发, 达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从食、行、住、游、购、娱这6大要素作手, 并通过政府支撑, 市场运作, 建立起“一个市场, 三个中心”, 即现代化旅行社市场、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积极开发研究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作为旅游纪念品, 进入旅游购物, 促进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1.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在贵州旅游经济中的地位

在旅游中, 除了欣赏歌舞, 领略风土民情和大自然风光外, 购买旅游纪念品也是旅游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旅游纪念品的购买, 丰富了旅游的兴趣, 同时在返回之余, 见物生情, 能增加多少美好的回味。在社会和家庭现代化激进的今天, 家庭增添一些民族味浓厚的工艺品, 它为家庭的装饰又增加了一道风景。贵州的旅游业正在发展之中, 贵州的民族民间美术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又推动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收入一大经济来源, 世界许多著名的旅游区旅游纪念品收入都占了其旅游总收入的相当比例, 如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也是著名的购物中心, 在其每年的旅游收入中250亿是购物收入, 占其旅游总收入的一半, 可见旅游购物在旅游经济发展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民族旅游地区, 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又是旅游纪念品中最主要的一个部份。因为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纪念意义。目前贵州旅游纪念品中的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虽然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但品种少, 大同小异, 品质较低, 质量较差;产品制作工艺粗糙、档次低且少有收藏价值, 由此而造成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轻。

2. 加强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研究,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 对旅游产品中的美术工艺纪念品的开发应重点突出贵州民族特色, 引进国外高科技的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工艺, 多渠道引进资金, 全方位共同开发、研制, 生产高品位, 上档次, 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 促使贵州旅游纪念品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在研制美术工艺品中应注意突出以下的几性。

(1) 民族性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民族信仰、地域风俗上。贵州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 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各民族之间呈现为相对分离的状态, “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俗。”其民族风俗大相径庭, 宗教信仰不尽相同, 由此而衍生的文化事象千姿百态, 异常丰富, 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 因此它出现的很多工艺美术品也丰富多彩, 有反映自然崇拜的, 有反映图腾崇拜的, 也有反映祖先崇拜的。因此, 在选用民族工艺美术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时, 一定要考虑到工艺品对于民族性的代表有着一定的典型性, 否则, 对民族性的突出也就平平如是。象苗族的银饰银帽都犹如一顶美轮美奂的“凤冠”, 不管是雷山式、黄平式、革一式都如此。但银冠上的牛角数雷山西江式银冠模仿水牛角的大银角, 是标志性的造型。这也是图腾崇拜的体现, 这样的银饰银冠最具有民族性。还有傩面具不仅有它的神秘性而且也是一种民族的信仰。

(2) 古朴性

由于旅游的客人大多数都来自于繁华的都市, 都市生活中高楼大厦, 宽阔的大道和奔驰的车辆, 滚动的霓虹灯和动漫的图画布满了整个脑子。他们从城市来到旅游之地, 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气, 宁静的绿色, 古朴的村寨。对于旅游工艺品来说, 他们需要的不是喧啸繁华的画面, 而是古朴粗犷的符号。因此, 美术工艺品的古朴是旅游者选择之首。象黄平泥哨夸张的变形, 古朴的色彩, 正是旅游者所向往的旅游纪念品。还有刺绣中很多的鱼、虫、花、鸟的变形图案, 古朴而典雅, 也正是旅游者所希望得到之物。

(3) 实用性

对于旅游者来说所购的旅游商品除了有民族性和古朴性的个性突出, 值得收藏外, 而旅游品的实用性更是收藏的动态表现, 因为实用, 它使旅游品增加了又一道功能, 而这一功能会使这旅游品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也是赠送亲友的佳品, 如思州的石砚和民间蜡染制品及牙舟陶等。

(4) 纪念性

纪念性, 旅游商品除了它的民族性、古朴性、实用性商品有旅游地的纪念意义外, 有些旅游商品还需标注旅游景点, 而产生特有的纪念性, 正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贵州的石板寨、小七孔等, 美术家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资源设计一些工艺品, 作为旅游景点的旅游商品, 尽量与实用性联系起来, 达到几性合一。

旅游商品除了要注意以上的几点外, 同时要注意它的精制性, 因为旅游商品要有它的精制性, 才是有收藏价值, 再者就是注意它的经济性, 在价格上不要过高, 过高也影响到商品的销售。作为旅游者他想买一些纪念品回去赠送亲友, 如价格过高他们买不起, 如适中, 这样他们一买可能就是几件或一批, 这样就增加了旅游商品的销售量, 增加了旅游经济的收入。

四、结语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给贵州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贵州作为旅游资源大省, 西部旅游的热点之一,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贵州旅游资源实际, 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刻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与旅游开发对贵州经济发展的意义。组织美术研究人员利用贵州民族美术资源和地方物质资源, 精心设计, 精心制作, 开发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作为旅游纪念品, 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使贵州旅游业再上一个台阶, 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提高旅游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收入的比重, 进一步推动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R].2007-06-10

[2]贵州省年鉴编辑室:贵州省年鉴1990—2000[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3]杨晓辉:贵州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4]梁茂林:贵州风情之旅[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5

【摘要】:新世纪,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正在崛起,各少数民族也在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所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已经被众多国家所认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强劲崛起,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在我国,十二五规划正式指出,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工程。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哄而起,没有看清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缺乏对本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长远思考,导致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是很顺畅。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态势。本文结合当前文化的多元化与同质化,探讨分析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传统体育、艺术品、民俗等方面,叙述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化,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其次,重点分析内蒙古、云南、新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分析民族工艺品的发展、分析民族艺术品文化发展,从而找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最后,总结经验,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深度开发云南节日、推动内蒙古那达慕体育旅游、促进新疆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几条发展模式,同时,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民族文化品牌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发展旅游业是核心、发展民族体育产业、民族文化走创新之路等方面使民族地区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努力创造民族特色文化,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之路。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总结经验法等研究方法,论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民族文化资源的现状的研究,指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产业 发展

一、少数民族标志性文化资源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指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广西、西藏、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侗族、壮族、瑶族、苗族、傣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文明嬗变的历史发展进程,积淀了丰厚的根植于特有的民族生态环境,凝聚着民族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着民族智慧的深厚的文化资源,成为民族特有的标志。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文化是民族文明发展的记载,少数民族的歌谣、曲艺、传说、民族工艺和建筑、传统礼仪和习俗等文化片段历经漫长岁月风霜可能会濒于失传或销毁,需要民族文明传承的保护性开发;民族文化是精神化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可以商品化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因此,更需要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应注重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开发,初步形成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市场,使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内蒙古依托草原风光和蒙古族文化风貌,开发 4条精品旅游路线,12 个重点旅游区,2009 年旅游人数 4009.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611.35 亿元。广西依托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独具异彩的壮族的文化古迹,开发了包括5 个城市的特色旅游资源,建设了6 条精品旅游线路,2009 年旅游人数 1.2016 亿,旅游总收入 701 亿元。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作,少数民族地区以其民族生存的地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推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民族特色旅游服务相关配套程度较低,还没有形成特色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一些民族风情资源挖掘的旅游产品往往拘泥于形式而缺少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特色发展需要“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追寻民族文化价值,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可持续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的丰厚民族文化资源,以音乐、舞蹈及工艺美术等艺术形态的开发,开启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其中融入民族生态要素,又用现代观念和技术进行了阐释的民族歌舞艺术,以全新的运作模式促动的民族文艺演出业的发展最受关注。云南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和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民族艺术资源开发商业运营的成功典范。自2003年以来,《云南映象》以其柔美细腻、气势磅礴的民族歌舞生态美巡演全国33个省市,并远赴台湾、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等地区商业演出,演艺蜚声海内外,到目前为止,演出突破3000 多场次。自2004年,《印象·刘三姐》以其如梦如诗、气势恢宏的实景演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观看,截至 2009 年上半年,演出 1400多场次,票房收入3亿元。

(三)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美术业发展

少数民族文明发展的地域环境与经济文化水平,塑造的民族习尚以工艺美术思维创作的物质形态,记载民族生活方式,传承民族风尚审美。民族历史嬗变引发的经济与文化技术的变更,创造了民族时代风格烙印的民族工艺美术的工艺和内容。因此,民族工艺美术创作及工艺美术创作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绚丽的瑰宝。当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制作突破了民族习俗的传承功用而拓展出更宽的商业发展路径。随着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化,本民族对民族工艺美术品日用需求相对弱化,而区域旅游业发展带动了本民族之外对浓郁民族风格工艺美术品使用、陈设或收藏需求的市场,而且海外需求也比较大。2010 年中国工艺品贸易额达 3200 亿美元,其中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占一定比例。

(四)少数民族地区会展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区域资源特色和已形成规模的产业,筹办专业会展,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但会展业的发展,由于受制于地区经济、社会、场馆等因素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会展业发展相对发达地区,主要包括云南、新疆、内蒙古、广西。举办的国内有影响的节庆会展包括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和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地区产业特色的专业会展包括内蒙古奶牛及乳制品交易会、中华民族商品交易会和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2010 年举办的会展 300 多项,贸易成交总额约20 亿人民币,会展业日渐凸显着内蒙古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广西地区会展业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展品牌带动了会展业的全面发展。2010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已举办了七届,共有150 多家商协会参与,参展企业达一万多家,贸易成交额达49.2 亿美元。2010 年 12 月 20 日广西正式实施《会展服务规范》和《会展场馆安全管理要求》,规范会展服务,使其发展更具专业性和国际性。

三、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特色推动发展

(一)文化生态观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因此,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阶段,应融汇什么样的意识和观念支撑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协调文化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生态观是生态美学的一个分支,认为自然滋养了人类文明,人类应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氛围;自然环境塑造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哺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保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呼吁人类生产的扩张不能突破自然的承受能力,人类物质的文明不能摧毁民族文化“物种”及“物种”多样的绵延,主张用生态的智慧研究与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提出不是所有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产业化的形态来运作发展,反对民族文化的表层造设的经济发展。因此,文化生态观引导的文化产业发展坚守以文化资源开发的民族本源性为基础,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一些成功的范例,众多成功的范例其共同点蕴含文化生态的思想。其中,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演艺业典范示例《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草原传奇》以史诗的笔调勾勒出了蒙古民族由神话起源到草原生活这样一幅雄浑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蒙古诗词音乐曲艺独特的音韵意境之美,蒙古民族蓬勃的生命活力与博大的精神情怀。

(二)特色推进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但政府宏观导向的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并不十分明朗。2009 年国务院发布的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个重点领域,包括演艺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游戏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与工艺美术、艺术创意与设计、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寻求文化产业均衡发展进程中,政府需要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并推进发展。文化资源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在指导意见圈定的重点领域结合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确定重点发展方向,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状态制约文化产业自主形成与发展,政府需要基于文化生态观意识下,审视标志性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向与方式,采取特色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为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设立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审核委员会和民族文化产业项目风险投资委员会。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审核委员会由民族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和文化产业高级经营管理者构成,负责审核文化产业项目申请,项目所属文化产业方向、项目开发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和传承能力、成本及时间,筛选获得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及区分文化产业项目支持等级,保持文化产业内涵的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产业重点方向的特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项目风险投资委员会由文化产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和风险投资的专家构成,负责提供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与运作的资本金、经营管理及其他方面的支持,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成果的市场化,孵化特色民族文化产业项目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6

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胡尧

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也是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四川省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地形亦较为复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川西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人口同样不少,总数位居全国各省份的第二位,也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集地,正是这种多民族聚居和融合的特殊氛围,造就了川西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受到各类自然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川西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束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这也是川西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必须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体系的构建中,一定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和应用,进而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推行,都客观带动了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迅速成为川西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四川省旅游产业的收入统计中,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收入总值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今年呈现出明显回落的态势。

川西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横断山脉与高山峡谷的交汇处。川西地区与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省接壤,大致包括阿坝、甘孜、凉山、雅安等行政区域。川西地区的风景名胜主要包括:黄龙自然生态旅游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生态旅游区、九曲黄河第一弯、四姑娘山、米亚罗红叶风景区、贡嘎山-海螺沟自然生态旅游区等。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川西地区共有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的自然生态旅游区17处,其中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开展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生态旅游项目。但是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川西地区的交通较为封闭,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象也较为严重,所以在开展民族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否则难以实现旅游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目前,在川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也面临了日趋严峻的经济与环境矛盾,如何有效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成为川西民族地区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为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川西民族地区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应注意坚持如下原则:

(一)文化性原则

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构建和发展,不但是一项新型的社会经济活动,而且是促进民族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活动。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必须注意到地域间、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利用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底蕴和魅力,使旅游观光者切实感受和体验到有别于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文化氛围。在我国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实现物质、生态、精神文化的统一是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坚持文化性原则的重要基石。

(二)特色性原则

所谓的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在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方面,旅游区域必须具备其独有或其他区域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进而全面展现旅游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属性。川西民族地区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要通过对于各民族优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展现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自然和文化资源,特别是从本区域聚居的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入手,逐步实现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具有川西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三)市场导向原则

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对于各类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即一切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都要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在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观光者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加大生态旅游保护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同时,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中,一定要减少盲目性和主观性,尽量实现生态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相匹配,这对于促进川西民族地区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形势,以及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川西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构建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理念,这对于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重点要解决的就是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将因旅游资源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结合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现状,其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顺各种关系,加强协调管理

从川西地区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大部分区域属于主体功能区,但是也存在大量的限制开发区域,即国家或省市政府划定的生态涵养区。但是在民族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中,由于旅游资源所属的管理部门不同,如果不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极有可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因此,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必须理顺各种关系,加强协调管理,尤其是要建立完善、科学的领导机制,对于旅游区域开发与管理的监督权要集中到区域旅游、环保等部门,进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达成一致,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协调管理。

(二)加大投入资金,完善生态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必须加大投入资金,完善生态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以高品质的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新时期旅游观光者对于民族文化的渴求。同时,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要加大技能、信息、知识的投入力度,重点开发智能化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以利于进一步延长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

(三)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川西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有可能导致其生态效益的损失,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明显下降。同时,部分地区在发展生态旅游时,片面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个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在川西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旅游开发企业在获取项目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必须承担因此而带来的环境破坏与压力承担责任,对于景区的生态损失进行有义务的补偿。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生态补偿机制中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保护群体利益,这对于促进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资源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2)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企业有义务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进行一定的补偿。

四、结束语

在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这对于协调民族地区的内外需求结构,增强民族地区的资本积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川西民族地区既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又要解决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矛盾,这对于促进川西民族地区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融合,为共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固的基石。

[1]张广瑞,刘凤明.浅谈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4(04).

[2]毛振宾,曹志平,赵彩霞.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学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2(02).

[3]彭万臣.关于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吴楚材,吴章文.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湖北旅游学刊(生态旅游版),2007(01).

[5]韩光明.川西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综合效应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06).

[6]高阳,蒋明,孙晓林.川西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4).

[7]丁赛.川西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7

一、湘西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意义

1.利于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

历史和地域的原因造成湘西的整体发展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 也正是因为如此, 湘西的农业生态资源、农业文化景观以及传统的民俗资源才保存得非常完好。如果将这些乡村旅游资源加以妥善的开发利用, 与已经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的一般传统项目相结合, 将更加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一是湘西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在广阔的农村地区, 游客的容量比较大, 可供开发的内容极其丰富。如果鼓励一些条件成熟的乡村利用当地独特的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必然能吸引游客、分散客流, 减缓旅游热点和热线的客流压力。二是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延长旅游者的居留时间。旅游地应该尽量提供多一些的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 想方设法使游客多停留一些时间。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方向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它不但提高了旅游活动项目的参与性, 而且让游客在农耕农忙和旅游休闲的交织中获得全新的旅游体验。由于参与乡村旅游必然要花费游客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游客的居留时间, 也就给当地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 提高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

2.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 资源是稀缺的, 必须充分利用稀缺的资源, 实现最优的、持续的经济产出。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同样适用这一原理。传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其极限, 山水、溶洞和古镇村寨都有一个最大的客流量。当资源开发到了一定的程度时, 客容量趋于饱和, 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不对传统的旅游进行创新, 旅游业势必走向衰落。对湘西的民族乡村来说, 推出其特有的乡村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增加乡村旅游项目, 即可以给游客提供耳目为之一新的旅游产品, 又可对传统的旅游产品起到良好的充实作用, 两者相得益彰, 实现湘西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利于繁荣农村经济, 促进社会和谐。

湘西州发展乡村旅游, 可以在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转移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可以使生产食品、旅游商品的乡镇企业得到发展, 促进商品交换, 活跃市场;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增强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使闭塞的乡村面向世界, 搞活经济;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 特别是与旅游相关的农副产品、土特产等;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建设, 根据旅游活动对环境要求高的特点, 不断美化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大量的有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

4.利于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湘西地区土家、苗、汉等各民族杂居, 和其它地区相比存在着地理、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性, 在民族文化生态上具有多样性。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方面来说, 这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 有具有悠久历史的溪州铜柱和老司城等。从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方面来说, 有独具特色的伦理、婚恋、丧葬、饮食等社会生活习俗;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舞蹈艺术;有构图寓意深刻的刺绣与银饰结合的服饰文化;有神奇独特的绝技艺术。湘西州也孕育了民国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画坛怪才黄永玉等名人。独特的湘西州民族文化已经得到世人公认。

二、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湘西州乡村旅游对景区具有天然的依附性, 是景区旅游开发的附产品, 所以它一开始就具有分散性、自发性、软弱性的特点。如德夯苗寨的家庭旅馆接待游客, 完全具有乡村旅游的特征:吃的是苗家饭, 睡的是小木楼, 有时店主还会给客人送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和山歌表演。虽然如此, 它们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因为它的核心资源并不独立, 具有极强的依附性。从这个角度来看, 湘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始的发展期。除了自发的乡村旅游从业者, 也有一些旅游开发商开始投资湘西州乡村旅游, 但是规模和质量目前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除了上述特点, 湘西州的乡村旅游主要也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 旅游企业各自为政, 政府规划管理不够

1.在政府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的前提下, 很多旅游企业开发项目仓促上马, 追求规模, 忽视质量, 粗制滥造, 浪费资源。

2.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仅仅是着眼于局部, 并没有从旅游开发的整体中来思考其战略和开发方式, 因而没有真正体现其价值。

3.有些资源项目的开发, 只满足于一种短期效应, 没有一种长远的规划, 见好就收。

4.一些开发者在思想上没有树立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观念, 市场定位不明确, 只着眼于资源的原始价值, 不考虑其再生价值。这种种状况的形成, 一方面是因为湘西的乡村旅游发展还不够成熟, 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乡村旅游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企业单打独斗, 政府引导不力的后果是一些本来可以开发利用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一些可以开发得更好的资源, 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就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方面来说,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法律和法规的出台滞后, 对乡村旅游的监管不力。在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和景区存在着损害旅游者和农民利益的现象, 存在着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现象。二是政府的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湘西的旅游开发中, 政府的服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具体到乡村旅游上, 政府的相关服务还不够到位。

(二)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交通落后, 景区和景点的可进入性不强。

就与地区外的交通来说, 湘西州的铁路、国道、省道相对稀疏, 驾车进入很不容易;就地区内的交通来说, 公路数量少, 路况差。在很多地方, 虽然已经开发了乡村旅游的景点, 但是公路颠簸, 雨天泥水满地, 晴天灰尘漫天, 这给乡村旅游者的游兴蒙上了阴影, 对旅游景点的形象也非常不利。

2.景区景点的住宿、医疗、卫生设施落后。

乡村旅游在湘西兴起后, 很多农民搞起了乡村旅游服务, 包括餐饮、住宿、卫生各个方面。从整体看来, 这些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还是比较落后的, 如有的家庭小旅馆只是稍加修饰的民房, 洗手间都没有。

3.基础的环境建设落后。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山、水、树、房都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加以维护和培育, 才能增强景点的吸引力。目前, 湘西州的乡村旅游基础环境建设还不很好, 有的地方的绿化建设和维护力度不够, 有的地方房屋的维护欠佳。

(三) 没有协调好旅游企业和农民的相互关系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 旅游企业和农民的关系是共生共利的关系, 两者具有利益的共同性。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两者的共同努力。只有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好了, 两者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因此, 农民和旅游企业必须协调好相互关系。当前, 农民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农民没有好好利用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灵通的信息, 企业没有好好利用农民和游客直接联系的先天优势, 搜集游客的相关需求信息。有的企业在经营时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惜牺牲当地农民的利益, 结果造成两者的关系紧张, 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 民俗风情作为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湘西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极为有利。然而, 目前对湘西的民俗风情作为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很不够。一是丰富的民俗风情已经开发的占可以开发的比重偏少;二是已经开发的民俗风情资源, 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显得比较单簿;三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复制和模仿的现象严重, 创新和深入挖掘较少。

(五) 特色商品的开发和营销落后

乡村旅游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综合性的, 它的开发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旅游商品的开发来说, 湘西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和营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就其发展的现状来说, 还停留在个体生产、小规模的不成熟发展状态。大多数驰名的特色商品, 如苗族银器、土家刺绣、蜡染等, 在生产上还以家庭作坊式的方式进行;在销售上则直接依赖游客上门购买。在品牌竞争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如果不努力改造特色商品的生产营销活动的方式, 推出自己特有的品牌, 是很难达到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效果的。

三、促进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对策

(一) 政府主导, 整体规划

1.制订和严格执行法规并且和乡村旅游的现实问题相结合。

目前, 湘西州的乡村旅游法规建设还比较薄弱。政府应努力完善乡村旅游相关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减少法规出台的滞后性, 强化对乡村旅游秩序的动态监管, 抓住重点的市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维持旅游企业竞争的公平性并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

乡村旅游企业、从事乡村旅游开发和服务的人员, 从其市场行为的根本上来说, 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个体最优, 往往不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可能给行业和整个市场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 他们不可能十分积极主动地去保护景区、景点的生态环境和注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有的人甚至可能为了牟取利润, 不惜进行违法操作。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甚至出现边开发边污染的局面, 就是政府在调控上滞后和不力的表现。只有政府出面, 才能有效地遏制这种“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提供公共物品。

提供公共物品主要是指政府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承担牵头开发旅游线路的职责, 收集和发布信息。目前, 湘西州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某些非合理、甚至非法行为普遍存在。要改善这种状况, 只有通过政府管理部门的努力才能实现。政府执行这一职能的途径包括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披露真实信息等。

4.加强宣传。

湘西州应当加强政府在乡村旅游宣传中的作用, 加大投入, 改变目前旅游局、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 各级主管部门牵头, 将单个旅游企业的力量集中起来, 形成合力, 突出湘西州乡村旅游的宣传基点和重点。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于树立湘西州的旅游整体形象, 重点加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 抓好旅游的大环境建设;围绕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开发, 加快旅游公路网络建设, 形成湘西旅游环境;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 抓好封山育林, 绿化造林, 实施乡村美化计划, 确保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之, 要让旅游者随时随地都感受到湘西山水的秀美和民风的纯朴、热情, 获得湘西州乡村旅游独特的享受, 才能发挥出本地乡村旅游资源的最大经济价值。

(三) 旅游企业牵头, 农民积极参与

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当地人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 他们是否能主动成为自己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乡村旅游中保护传统的重要措施是要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利益, 仅仅是旅游企业致富远远不行, 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 让农民在旅游发展中富起来, 这样他人才有保护自己文化的积极性。农民是乡村旅游的主力军, 他们直接面对四面八方的游客, 传递乡村文化的精髓。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 充当媒介的乡村的一切人和物, 凡是能够给游客留下印象的东西都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 都是乡村旅游资源在开发中的作用。因此, 农民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尽可能地表现出乡村文化优秀的吸引人的方面, 才能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游览感受, 促进当地的乡村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长期落后, 湘西州的农村信息闭塞, 农民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体现在提供乡村服务上往往不注意迎合游客的需求。例如很多地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让城市来的游客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形下, 旅游企业应当发挥自身联系游客和农民的桥梁优势, 给农民一些必要的教育和专项训练, 使之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这对乡村旅游业、旅游企业、农民和旅游者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 民族风情作为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建设乡村文化特色工程。

乡村民族文化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精碎。要最大限度地发掘民族性、高度个性化的文化信息, 体现民族的灵魂,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可以适应建设一批乡村文化的特色工程。

2.建立民俗风情村寨。

民俗风情村寨要显示出乡村文化独特的活力, 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 表现乡村文化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 民族风情村寨应当少而精, 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会损害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3.建设乡村文化博物馆和民族民俗陈列馆。

这是一种静态保护与开发, 即搜集、整理各民族的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资料, 置于馆舍陈列展出, 让游客了解湘西整体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俗文化。这种开发既对现有民族文化遗存进行了积极保护, 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博物馆主要是收集展示文物, 陈列馆主要是展示民俗事物, 如服饰、农具、娱乐工具等生产生活和信仰崇拜等方面的东西。

4.开发民族文化艺术精品节目。

(1) 策划办好民族文化旅游节会活动。节会活动具有扩大湘西旅游知名度、扩大湘西乡村文化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和宣传旅游景区景点、招徕客源等功效。 (2) 认真提取相关的特别是娱乐性、参与性强的民俗风情, 加以提炼、提升。例如可以包装打造四月八等民族节日活动, 并使之逐渐规范化, 成为具有西双版纳泼水节风格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项目, 每年举办。同时, 把节庆活动与各种会展赛事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 认真组织专场晚会。晚会表演的节目全部是湘西乡村独有的、具有特殊价值的艺术形态, 如傩戏、目连戏等。可以经常在乡村旅游地搞一些专业民族歌舞晚会, 或者搞一个提供给公众的歌场, 让山歌手和一切对民歌有兴趣的爱好者在此自由对歌、听歌。可以预想的是,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被湘西民俗风情所吸引, 就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旅游收入, 经济也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五) 乡村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营销

发展乡村旅游也要依托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资源, 瞄准市场, 着力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市场价值, 通过旅游来开发乡村特色产品, 同时特色产品也可以强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良好印象。

1.建立民族织锦、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绿色食品等旅游产品生产基地, 逐步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系列化和规模化, 形成以土家织锦、苗族刺绣、蜡染、扎染等为代表的民族服饰系列;以根雕、石刻、金银器为代表的民族工艺品系列;以酒鬼酒、老爹饮料、古丈茶、山野菜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系列。

2.更新营销手段。要积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营销理念, 思考特色商品的特殊性, 寻找它们的结合点, 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要积极采取展销、招商、广告等形式大力推销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在内部, 要采取非常强制措施, 诱导购买。旅行社在安排景区景点时, 注意以一带二、带三。特别是在旅游产品销售上, 适当引导旅游团队到特定的厂、场、店参观购物, 企业要采取民族服饰表演等多种方式推销旅游产品, 刺激和增强游客的购物欲。

参考文献

[1].王瑞花.园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3)

[2].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3 (1)

[3].Branmwellb, Lane.B.Rural Tourism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1994

[4].李德明, 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 人文地理, 2005 (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8

1.地震灾损破坏与灾后重建成果。

“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国西部10个省区市, 最严重的四川省有2000多万人受灾, 600多万户城乡住房毁损。地震已过三年, 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震后一年内, 363.8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一年半, 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 25.9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 3002所学校和1362个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完工, 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1]。城乡互动、产业提升、安居乐业、推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系统成为灾后新一轮发展的诉求。

2.灾后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区阿坝州是我国藏族羌族人口聚居的核心区。在灾后重建中,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区民生条件放在首位, 修建永久性住房使民族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 还设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村、精品村寨、博物馆、传习所、演艺广场等文化空间项目, 积极抢救与保护地方民族传统文化。

汶川县以四川省委“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发展战略, 按照阿坝州委政府对“三百示范工程”的统一部署, 在建设“全国藏区第一州”的进程中,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形成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乡村体系。

震后民族地区依托交通基础设施,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213、317国道和新建成的全长82公里的都汶高速公路, 起于都江堰, 经映秀至汶川, 把都江堰、汶川、茂县、理县、成都、松潘、九寨沟等区域串联起来, 现在驾车一小时左右可从灾区到达成都, 这为民族地区面向成都发展、融入成都经济圈创造了现实条件。成都既是四川经济的领头羊, 又是连接东中西部枢纽, 而且是中国西部消费的大都市。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就是要依托成都, 主动融入大成都市休闲度假圈。便捷的交通既为旅游提供可进入条件, 也为市场信息共享等灾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

3.研究意义与价值。

本文以汶川县为例, 针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从实践层面创新地通过旅游规划梳理乡村生态和文化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过剖析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全局扩展, 通过点面结合、以点促面、梯次推进, 推动率先发展, 形成民族地区的门户区域, 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资源单体向组合发展。

灾后重建的民族地区地处四川省西北高原东南缘, 沿岷江上游及支流 (杂谷脑河、黑水河) 高山河谷地带, 在海拔1000米至2500米间分布, 呈现高山或半山村寨基本格局, 并逐渐向山脚、河谷平坝迁移和向城镇聚居演变, 特别是在汶川、茂县等沟谷地带, 形成块状村落和集中场镇, 人口相对密集。

汶川的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素有阿坝州南大门之称。其地势地貌呈比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 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 故有“十里不同天”之称。这里不仅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 也是大禹故里,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 更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的家园。汶川县域内和周边的重要旅游资源见表1。

可见, 目前灾后重建民族地区的单项旅游资源特色较之周边的青城山、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世界资源禀赋而言, 其他县域内资源尚未形成突出的精品旅游产品。但是根据实际区情, 以熊猫、生态、禹羌、民族手工艺、乡村休闲等特色进行旅游资源组合, 尽快连点成线形成线路、项目, 将有利于联手开拓客源市场, 达到共赢效果。

2.旅游市场需求趋于多元化。

随着旅游业恢复重建, 九环线仍是四川省核心旅游线路。然而“5·12”汶川特大地震从某种程度上对旅游发展格局和游客流向产生影响, 如汶川县映秀镇作为震中, 将由原来的过境地转变为世界级的地震遗址公园目的地, 这将对周边旅游区产生辐射和分流作用。因此, 地震专项旅游市场对旅游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而且, 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广东、湖南等省市援建的支持下,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 旅游市场需求趋于多元, 以自然灾害警示教育、挖掘抗震救灾和对口援建精神为内容, 以援建志愿者为对象, 开展感恩、表演、回访等活动, 不仅有大爱无疆的感恩市场、也有倡导顺应天人合一的养生市场、更衍生出青年群体的阳光运动的骑游市场等。

3.生态和文化恢复时间较长。

考虑灾后重建民族地区属于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区, 境内每逢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 这为生态环境、文化延续和游客信心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 民族地区对国土资源管理、地质灾害评估、安全保障建设、应急系统建设、濒危珍稀动植物保育、绿化景观建设的要求极为迫切。加上发展旅游经济, 需提升道路等级路况, 改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培训人力资源, 提升民族文化学习传承条件。现阶段发展旅游经济, 必须正视灾后生态和文化恢复时间较长的严峻考验。

三、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生态是当今大众旅游者最主要的需求, 也是人类对绿色环境追求的反映。而教育是地区发展的原动力和服务供给来源。因此, 灾后重建的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要在充分了解地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从两方面推进旅游经济发展, 一方面是打造提升乡村生态质量, 另一方面则是加强提升文化教育质量。这二者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围绕发展旅游业的核心, 倡导以旅促农, 形成农业链、生态链、文化链与旅游链的交互相承。

由于民族地区独特文化特点, 在灾后重建的关头, 需以文化生态整合的方式, 改善居所、教育、卫生等社会环境, 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1.落实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实地调研, 编制旅游规划。

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落实基础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首先是民族地区区域概况, 含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震情况、经济社会人口信息。其次是区域建设现状, 包括居住环境、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 (给排水工程、防洪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能源工程、环卫工程) 与旅游用地情况。最后是区域旅游资源考察调查, 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等单体类型, 以及资源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

因此,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是编制各层次规划, 落实项目策划与概念性规划, 细化旅游项目立项、地形图测绘、地灾评估、环境评估、文化资产评估、创A景区工作方案、品牌网络、商标注册、邮政纪念服务、旅游宣传、资料制作、标识标牌信息化建设等。重点要依托高水平的规划体系落实项目, 争取资金政策支持, 以旅游项目推进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2.打造观光农业与乡村绿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灾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需紧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态势, 打造观光农业旅游产品。通过突出民族村寨特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人文景观等吸引物, 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经验, 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以大量体验性劳动、生动民族表演活动和优美的乡间别墅和乡野庄园为核心, 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 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 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中, 以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成为省级和全国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目标, 促进特色农业和山区土特产业向旅游产业的转化, 实现良性互动和产业融合。同时, 对乡村旅游设施进行提档升级, 可建设乡村绿道 (rural greenway) 和乡村遗产廊道 (rural heritage corridor) 。

乡村绿道是基于绿道 (greenway) 基础的生态廊道和绿色土地网络, 并开展可持续性规划管理城镇与乡村、乡村之间的线性区域。在城乡层面上, 重组城乡间零散的自然地域, 连接城市绿地体系与乡村的田野、森林、湿地系统, 营造城乡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的大环境。在游憩层面上, 有助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便于城市居民进入民族村寨的景区、景点, 缓解乡村缺少公园绿地和活动空间的矛盾, 同时保护乡村传统文化[2]。因此, 打造集自驾车道、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为一体的旅游绿道和风景环线, 体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特色组合, 将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3.提供旅游职业教育, 构建“研学产”的服务体系。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提供特色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服务和管理专门人才, 使其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 并掌握较好的服务技能。

同时, 加强与成都、广东等区域的旅游企业商家的合作, 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和畅通的就业渠道, 了解重点旅游景区建设、销售的最新信息。加强市场联系, 结合“研究传承—学习培训—生产销售”, 成立地方精英行会和外聘专家顾问团, 适时把旅游景区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相关科研成果、信息用于指导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和营销, 并把优秀的民族艺人、技术能手、传承人派出学习、培训, 提高生产技术技能, 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健康循环。

参考文献

[1]刘裕国.四川灾区重建两周年扫描[N].人民日报, 2010-12-15 (1) .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9

现在的乡村旅游概念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的速度逐步加快, 工业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包括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交通问题等。城市化的扩大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趋于膨胀, 无形当中给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压力, 于是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被忽视的乡村, 这样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乡村旅游为了迎合市场需要, 应运而生。乡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其良好的自然环境, 淳朴的风土人情, 独特的民俗还有生活方式为依托来吸引游客。中国的乡村旅游事业开始的比较晚, 但是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有无限的发展前景。渐渐成为了不断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是和发达的地方想比较, 西部的城镇化速度比较缓慢, 收入也相对落后。怎样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西部城镇发展进程的缓慢, 促使大部分乡村保留了其原有的独到特色, 这样正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值得关注的是, 国家现在加大力度, 提倡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无疑给当地的农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优势。西部区域发展是为了推进农村的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农业模式转变, 也会增加农民收入。然而, 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的健康正常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 例如脆弱的生态环境, 资金支持的不到位, 缺乏专业性素质人才等等。所以发展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 根绝当地的实际出发, 深入解析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解决好碰到的瓶颈, 研究归纳出适合西部民族地区的的发展模式套路, 这将会有非常特别切合实际的意义。

2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降低, 加之西北地区幅员辽阔, 地广人稀, 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发展较低, 属于国家加大力度扶持的地区。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以自然环境, 民族特色为代表的省份的旅游业异军突起, 例如云贵川等地。不仅旅游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还带动了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当地土特产, 餐饮等。同时, 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 理所应当的收到了国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最近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部崛起战略等的实施, 为西部的风光特色吸引力大批游客来观光散心, 西部民族区域的旅游事业越来越繁荣。

2.1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

受自然条件与历史条件的限制, 西部地区的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发展速度较慢。并且自古以来该地区都是我国少数名族的集中地区。正因为交通的滞后, 经济发展的缓慢, 受现代化影响较小, 所以当地保留着很多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民族习惯, 加上这些地区风景宜人, 高山流水, 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 这些都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资源优势, 乡村旅游的高效性已成为人们共识, 西部乡村旅游的发展无疑会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亮点。

2.2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所需要的市场条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生活节奏的加快, 无形当中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压力, 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于是人们渴望摆脱城市发展的束缚, 去寻找更真切的自然。乡村旅游会让他们来到了世外桃源, 远离喧嚣。乡村旅游以其独有的特色, 休闲的生活节奏, 不仅使人们放松了身体, 更重要的是放松了精神, 让精神体验了一次旅游。每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的因素, 影响这乡村的发展的基本趋势, 这就注定了各个乡村各有千秋。由于当地人们在这里世世代代生存, 有着很好的适应能力。加之受现代化影响较小, 很多乡村的发展保留着其原有的模式, 传统的建筑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 更加促进了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物质文明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需求, 开始最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迎合现代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3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方法

3.1 明确土地产权

所谓的产权就是所有制经济关系的法律条款规定, 中国现在的总体土地产权可以分为土地的拥有权、土地用益物权还有土地他项权利三大类, 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下,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引入外来资金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 要保证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 特别是其土地产权等的问题, 要有明确的交易归属。

3.2 创新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为了解决现在乡村旅游资源存在的九龙治水的现象, 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解决好各方面的矛盾, 形成一个权责一致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好各部门的行政管理层次, 完善组织结构搭建。然后要以市场为导向, 加快可以市场的开发与扩大。加快区域间的合作模式。最后一点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创新,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对想见旅游的发展推向更好的方向。

3.3 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 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并且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与优势, 加大整合力度与开发力度。将当地特色产品与旅游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是旅游业得到健康发展, 还带动了当地的餐饮, 娱乐, 交通等的发展, 促使当地的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动经济利益的同时, 带来了社会效益。

3.4 加强乡村旅游集团中人才的建设

各个行业的前进都是靠人才来推动的, 所以, 我们的乡村旅游管理一定要吸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目前, 现在我们的旅游村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村民, 管理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影响了整体的管理水平所以现在急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由此看来, 如果想要发展好乡村的旅游事业, 必须要加强人才的队伍建设, 然后可以邀请有关的旅游部门还有别的旅游景区的人才前来授课传授经验, 提高整体旅游业人员的素质, 进而培养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要培训的课程要结合当地的独有特色, 来体现当地的与众不同, 突出当地的独有的魅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 近些年来屡屡出现导游的不文明行为, 这无形当中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旅游队伍素质建设的提升, 首要任务是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势, 一方面有益于提高农村资源的社会价值, 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使农村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更加市场经济, 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农村的劳动力结构, 充分利用农村过多的劳动力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乡村各种资源的价值, 还可以促进乡村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还吸收了很多乡村剩余劳动力, 这个过程对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也有积极意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风光绮丽、气候宜人、文化多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但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十分滞后。怎样把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是现在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10

1 SWOT分析

1.1 定性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6,7,8],结合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形成初步的SWOT定性分析矩阵。然后与专家就SWOT分析矩阵中的相关因素进行访谈,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的SWOT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1.2 定量分析

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知识经验、决策判断的优势,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概率进行评估,应用二维坐标体系对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处理。

1.2.1 数据来源

根据对战略选择和定位的影响作用,对表1中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各相关因素从0、1、2、3、4的范围内选择分值。分值越高,表明影响强度越大。同时,为每个因素设置一个取值范围为(0,1)的权值,表示该因素的重要性或发生概率。内部优势、劣势的影响力度取决于自身的影响强度和重要性。外部机会、威胁的影响力度取决于自身的影响强度和发生概率。为便于区分和计算,对劣势、威胁因素的影响强度取值取负值。因此,因素i的影响力度=因素i的影响强度×因素i的重要性(发生概率)。

遵循熟悉海南中部地区旅游状况、具有一定业务和科研水平等原则,从大学旅游研究人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中按一定比例选取23位专业人员,对SWOT矩阵中各因素进行记分。记分表以纸质或电子形式发出和收集,纸质记分表13份,的有效回收率为92.31%,电子评估表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00%,总有效回收率为91.30%。统计有效回收的21位专家的记分,可以得到如表2所示的各因素得分结果。

1.2.2 总影响力度计算

总影响力度计算包括总优势影响力度(S)、总劣势影响力度(W)、总机会影响力度(O)和总威胁影响力度(T)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将表2 第4 列的数据代入以上四式,可以计算出:

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总优势影响力度与总机会影响力度之和的绝对值(5.49)大于总劣势影响力度与总威胁影响力度之和的绝对值(4.20)。因此,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比较积极的旅游发展战略。

1.2.3 战略方位度和战略强度系数计算

在二级坐标系中找到S = 2.65、W =-2.12、O =2.84、T =-2.08所对应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四点,得到如图1所示的战略四边形SWOT。

在战略四边形重点P点的坐标为: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根据P点的坐标计算机战略方位角的正切值tanθ=y/x=1.4,0<θ<2π。通过反函数,可以确定战略方位角θ=54.46°。在二级坐标中,以原点中心,原点到S点为轴画一簇同心圆,坐标轴和各象限平分线将二级平面分成八个区域,分别对应八种不同的战略类型,如图2所示。由于θ=54.46°可知,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应选择机会型战略。

图2中,同心圆半径为战略强度系数ρ=U/(U +V),其中战略正强度U =S×O,战略负强度V =W ×T,把前述相关的计算结果代入公式可以得到:

战略强度系数ρ的大小反映了同一战略类型实施强度的大小,ρ的取值范围为(0,1),以ρ=0.5为临界点,ρ>0.5时采取积极拓展的高强度战略,ρ<0.5时采取保守稳固的低强度战略[9]。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强度系数ρ =0.631,因此,要充分利用外部机遇,采取相对积极的高强度发展战略。

2 结果分析

由SWOT分析的结果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方位角度θ=54.46°,战略定位在图2中第一象限内(π/4,π/2)的机会型战略区域内,战略强度系数ρ=0.631,应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采取积极的开拓型发展战略。根据上述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2.1 发挥政策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海南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在制度、资金等方面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要求,海南省也制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对中部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民族政策、旅游发展政策及省内的相关政策,做好项目规划认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设施,例如加速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区域旅游可进入性。

2.2 统筹发展规划,坚持差异发展定位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具有与海南东部及沿海地区完全不同的旅游资源禀赋,因此,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设旅游项目时,应统筹好中部地区的绿色旅游资源和东部及沿海地区的蓝色旅游资源,注意资源、客源的互补性。同时,由于旅游资源、地理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旅游项目时,要加强区域联合,做好差异化定位,杜绝重复建设,避免区域内的过度同质化竞争。

2.3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定位品牌形象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具有神秘的热带原始森林、丰富多样的热带生物、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空气质量非常好,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其旅游资源具有绿色性、生态性、民族性、文化性和养生性。因此,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树立与东部及沿海地区蓝色旅游经济完全不同的形象定位,坚持绿色、生态、文化、养生、民族等品牌元素。

3 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应用SWOT战略分析工具,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确定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四边形,得出战略方位角θ=54.46°,选择的战略类型应为机会型;战略强度系数ρ=0.631,应采取积极的开拓发展战略。

本文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为该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目标的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发展重点的选择提供了决策参考。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在选评估记分专家时,没有把有经验的旅游者纳入进来,专家的代表性受到影响;SWOT分析因素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因此,有关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问题还有待于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永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10):16-18.

[2]尹正江.海南中部地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江西农业科学,2009,21(5):150-153.

[3]王永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8(12):41-43.

[4]李颜.乡村旅游与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互动整合[J].科技广场,2009(1):81-83.

[5]王政.建立海南中部生态特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C]//生态文明·绿色崛起——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2010:208-214.

[6]刘一梅,谢恬,等.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J].科技信息,2009(12):372-374.

[7]江军,过建春.海南中部建设生态旅游特区的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93-95.

[8]王启珊,黎治潭.海南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79-8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11

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影响巨大,文章对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三达古村村寨外部空间的特征及旅游对村寨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何调整空间布局,组织村寨内外交通体系,为旅游活动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达到村寨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旅游发展的要求相统一。

三达古村概况

三达古村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西北部,海拔高度高于黑水县城芦花的2350米,目前村内93户429人,主要从事土豆等蔬菜的生产和养殖牦牛等畜牧业。由于村寨旅游的兴起,加上周边拥有达古冰川的自然风景资源,旅游业对整个村寨的就业促进、提高居民文化素质、保护当地地域文化特色都有较好的作用。

民族特色村寨的外部空间是联系聚落内外的重要部分,属于公共活动的场所,且由于旅游而来的外来人口进入村寨之中,也是活动和停留时间较长的一个部分。村寨旅游活动带来不同职业、文化、生活习惯的人的外来文化和价值观,使得人们对村寨外部空间的功能需求有所改变,这种情况使得村寨外部空间的多元化趋势开始显现。本文以三达古村为例,先从旅游业的发展对村寨外部空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提炼各种造成外部空间变化的因素,这对找出旅游村寨的空间需求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旅游对村寨外部空间的影响分析

1.活动类型对外部空间的影响

人们活动类型对空间布局安排的需求是不同的,为了与人们活动相适应,每一个新的活动类型的加入都会空间产生新的需求,包括功能、心理不同方面的需求。而活动本身对外部空间的需求未必全部造成影响,因为有的活动是在室内或者自然风景区进行,文章涉及的活动主要是对外部空间造成影响的这一部分。从设计方面讲,可以把来旅游的人们活动的属性按照行动路线、活动规模、强度大小三个层面来进行探讨,按照活动的属性来判断应该采取的设计方向。

2.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对外部空间的影响

三达古村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自然风景观光、农家生活体验、领略藏族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合并在一起,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和村寨基础设施起到促进作用。它的开发风险低、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三达古村也采用这种模式。村寨外部空间既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容器,又是向游客展示村寨藏式文化风情的重要媒介。无论是村寨入口、景观小品,还是各个空间节点,都体现着嘉绒藏族居民的生活风貌,同时给予游客接触到纯朴、热情的藏族同胞的机会,这些观察和体会叠加起来构成了游客对于三达古村的整体性认知。

3.旅游设施的需求对外部空间的影响

旅游设施分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及附属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入口、村道、步行道、停车场、通讯、卫生等相关设施;服务及附属设施包括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相关设施。旅游带来的大量外来人口对原有的村寨布局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加上游客在村寨外部就餐、休憩就增加村寨外部空间的需求,各种服务设施的建筑体量大小可能会影响到村寨外部空间的尺度和形态。

三达古村村寨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

1.地块内外交通组织,用地功能调整和优化

通过对三达古村旅游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它的村寨旅游活动主要有参观藏式风情的农庄和游览达古冰川。它的行动路线是一种线性或环形的路线,主要沿着村道、山路等线性空间展开。从活动规模上来讲属于小型的旅游活动,一般都是游客自驾游、或小型的旅游团队来到此处,以休闲游览为主,公共性较小,较为安静,空间尺度的要求较为亲切,有较强的围合感和领域性。活动强度相对一般,游客和居民在外部空间以步行、聊天、散步、参观为主。沿村道路的大部分区位条件比较好的用地用于经营商业,逐渐向内部生活功能过渡。

2.建造生态的、复合的村寨外部空间

三达古村农旅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体现在外部空间的需求上,首先是对传统聚落空间的保护和延伸,这种村寨的空间组织结构不同于城市街道,是分布在有较大高差和坡度的立体空间中分布着各个农家的建筑,通过较大的村道和石板路连接起来,村寨的规划和扩建不宜破坏这种基本格局。其次是对嘉绒藏族民风民俗的尊重,它独有空间尺度,可以从生活的设施的位置中体现出来,锅庄广场、石阶、石板路、转经木屋、煨桑台等。最后是对用地条件的恰当处理。三达古村地处黑水西北高差较大的高原上,较为突出的坡度和山地特征是其外部空间的用地特点,在营造外部空间的同时就必须考虑到原有地形的限制,不宜采用大开挖的方式去平整场地,利用原有道路肌理去营造交往和交通的空间。

3.重新塑造外部空间层次性

由于村寨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旅游服务功能难以整合,道路采用碎石路面等级不高,下雨天气容易产生唧泥翻浆等不良情况。从入口进去,随着地块山势延伸坡度提高,对道路的通达程度造成困扰,可利用道路网络从车行道逐级过渡到人行道。村寨的功能分区应尽量将能提供旅游接待的农户靠近入口,并设立商铺等靠近于村道两旁,提高商业区位的可达性。村内沿山势顺流而下的溪流旁的节点空间,可布置观景点和摄影点,保留村寨原有的格局,使得村寨外部空间同自然景观的自然过渡。院坝空间包括村口的锅庄广场,是一个具有复合型功能的空间,既可晾晒农作物和衣物,又可会客聊天,由村道、石板路、院坝、民居形成一个半私密的空间系统,使得游客的游览空间到居民的生活空间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篇12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势,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1.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规模、数量、品位及特色,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各民族地区依托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形成了丰富多样、品质较高的自然景观, 如湖南武陵源、四川九寨沟、云南三江并流、福建武夷山等。同时,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族歌舞等人文旅游资源。如傣族的合十礼、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祭敖包;维吾尔族集传统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此外, 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傣家竹楼、土家族转角楼等以及传统饮食如朝鲜族的冷面、藏族的糌粑、苗族的五色饭等, 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传统文化以及珍贵的文物古迹等,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不仅有很多存在于风景秀丽的山水之中的聚落, 也留存了很多完整保有民族风情的古村落。如云南依山顺水的丽江古城、广西“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悠长岁月洗礼的百年部落等, 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亲近自然、享受宁静秀美的风光。此外,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点突出,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如东北的雪域风光、西北的戈壁沙漠、西南的喀斯特地貌等, [1]都是满足人们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和回归自然愿望的好去处。这些个性化、差异化的民俗风情和景观特征, 既满足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 又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广阔市场。

3. 旅游业发展政策优惠

建国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重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等独特优势,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国家从税收和创汇、信贷和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 给予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的特惠政策, 以减税、免税和加大投资力度和信贷支持等方式, 鼓励民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同时还制定了有利于发展旅游商品的民贸、民品的优惠政策。如实行利润留成、自有资金照顾、价格补贴、低息贷款、利率优惠等政策。[2]此外, 国家制定了如兴办民族院校, 开设预科班等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旅游人才。这些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特惠政策, 都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4. 快速发展的经济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 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据统计数据, 2010年, 广西、西藏、宁夏、新疆、内蒙古和云南、贵州、青海8个民族地区的GDP达到了42 05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4.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5 92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4 236元, 分别增长了50.87倍和29.7倍。2014年民族8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 746亿元, 比2010年增长68.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070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3 835元, 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49.66%和90.51%。此外, 民族地区的交通、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这些都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1.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合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对资源的保护却未与开发同步进行, 忽视了资源的承载能力, 不仅使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也使景区的环境受到了污染。如四川的九寨沟因游客接待量大造成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3]同时,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晚、较慢, 使得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比例失调, 民族旅游资源遭到浪费。此外, 在民族地区众多的古村古镇中, 蕴藏着大量风格不同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受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冲击, 这些蕴含丰富文化遗存的古村落, 因为人员外迁成为“空巢”而渐趋没落, 从而造成千百年来民族传统文化成果的流失。

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很多旅游景点还停留在资源开发的层次上, 缺乏整体规划, 景点孤立、景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特别是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滞后, 旅游停车场、星级酒店、星级厕所少, 接待能力不足, 不能满足旅游高峰期的接待需要。同时, 少数民族地区多地处偏远、地形复杂, 通往旅游景点的道路开发难度较大, 很多景区缺乏便捷的交通干线和客运专线, 通达性差。现有的交通干线或通往景区的客运线上的道路标示、旅游标识不完善, 也影响着景区的可进入性。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们将“自驾游”作为闲暇时的一种出游方式, 道路不畅、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印象和对景区的兴趣。

3. 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 少数民族地区, 特别是地处偏远的民族地区, 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管理粗放。人们仍未从“靠天吃饭”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许多景区还处于对资源进行简单开发后垒起围墙收门票的粗放经营状态, 景点周围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 仅能见到并不规范的售票处, 景区内也少有管理人员并且几乎见不到导游讲解人员。此外, 受历史和现实发展条件的限制, 以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影响, 很大一部分景区管理人员没有上过正规院校, 文化层次低, 后期培训力度又跟不上, 缺乏应有的旅游知识和景区管理经验。导游讲解水平不高, 素质较差, 经验不足, 服务质量不到位。一些少数民族旅游管理人员, 普通话说不好, 也影响了与游客的交流沟通。加之旅游住宿设施不完善, 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 缺乏旅游游乐活动等, 旅游“软环境”较差, 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对游客吸引力不大。

4. 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足

我国各少数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和民族特点,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但不同于自然旅游资源,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都能用眼睛观察到, 并且在以舞蹈、歌唱等形式表现出来时, 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无法准确的充分展示。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目前,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宣传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然不足, 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非常少的民族, 他们虽然完整地保留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由于缺乏关于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和民俗旅游资源的宣传, 造成了“地处深山少人知”的状况, 使得本民族旅游业知名度低, 发展缓慢。

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 强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 民族文化底蕴丰厚,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评价和规划, 使得本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 是民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元素, 在发展民族旅游业时, 应不断的发掘这些资源, 创新民族旅游产品, 推出雅俗共赏的文化旅游产品, 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通过特殊的民族产品, 例如, 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图腾产品、民族饮食产品等吸引消费者, 扩大旅游需求, 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4]同时,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 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旅游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2. 强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的发展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 要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业, 必须从这六方面入手, 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为旅游业发展打好物质基础。首先, 要加强民族地区交通建设。建立覆盖景区及周边城乡的交通网, 完善景区、景点和道路标识, 增强景区可进入性。其次, 要抓好景区的整体规划。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区、星级厕所以及景点指示标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并建设相关娱乐、体验等休闲设施, 建设符合景区特色和标准的旅游饭店、旅店, 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和食宿条件。最后, 还要对旅游纪念品商店进行开发和整合, 为游客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质土特产品和纪念品, 以品牌意识提高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要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上, 满足游客的综合需求, 为旅游活动提供便利。

3. 强化提高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开发旅游资源, 强化景区建设和景点之间的联系。要规范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 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同时, 要加强旅游信息化服务, 建设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公共平台, 探索“旅游+互联网”模式, 形成民族地区统筹规划、各民族相互补充的信息服务体系。此外, 还要提高旅游从业队伍的素质。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导游和讲解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 培养懂汉语、懂民族语言的旅游服务人员, 并积极引进懂管理、懂外语、热爱旅游事业的优秀人才, 创造优惠条件留住人才, 以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民族旅游业做大做强。

4. 强化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

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宣传, 要创新宣传方法, 突出民族特色。通过做强特色, 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扩大影响力, 增强竞争力, 壮大总体实力。同时, 以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现代化传媒为载体, 借助多种艺术手段深入、广泛地宣传景区景点的旅游特色和文化内涵。要加强旅游专业网站建设, 引进国内外、省内外知名创意公司、文化企业, 在不改变旅游资源本来面貌的基础上对本地旅游产品统一进行包装策划。[1]要充分发挥旅游网的作用, 开辟论坛, 进行网络营销, 吸引广大旅游者参与其中。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打造本地区旅游资源精品。此外, 还可以邀请旅游组织、艺术团体、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 共同打造声势、扩大知名度, 把品牌打出去。

5. 借势“一带一路”发展民族旅游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习近平指出:“应该发展丝绸之路特色旅游, 让旅游合作和互联互通建设相互促进。”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实际上也是旅游之路, 它在传递东西方文明的同时, 给沿线地区人民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处沿边地区, 自古以来就与丝绸之路有着很深的渊源。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全面推进“互联互通”, 又把民族地区推向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 拉近了民族地区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距离。因此, 民族地区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 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生态优势和政策优势, 乘势而上,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 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产品, 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参考文献

[1]王晶超, 陈艳梅.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J].对外经贸, 2015 (3) :103-104.

[2]张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优惠政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1) :114.

[3]张晓娜.民族地区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 2014 (6) :131.

[4]穆艳, 穆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2) :137.

上一篇:色彩的情感表现下一篇:老年住宅装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