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民族地区(共7篇)
武陵山民族地区 篇1
目前, 中国扶贫的重点区域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广大农村。通过多年努力, 这些地区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较低, 导致贫困的社会深层矛盾依然存在, 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巨大, 相对贫困问题尤为突出, 扶贫任务仍然艰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连片民族特困地区的扶贫模式, 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的颁布, 特别是将中国的扶贫标准提高到人均纯收入2300元, 标志着我国已经从解决贫困人口生存问题的阶段转向巩固扶贫成果、培育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能力和帮助他们实现富裕的阶段。《刚要》特别指出要把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战场, 先行先试。
1 武陵山民族地区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主线, 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 共有6个市 (州) 、50余个县 (区) , 土地总面积约为15万km2。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区域内总人口约3645万人, 农村人口2792万约占76.6%, 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仡佬族、蒙古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 1200多万人, 约占地区总人口的33.5%。该区域基本处于山地、森林中高湿和高寒的边远山区, 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信息的不畅通, 严重阻碍了当地农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 使他们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发展机会, 加之,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 市场改革过程中的资源向城镇地区流动, 使得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农村贫困问题比较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的高度关怀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 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武陵山民族地区扶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从横向层面来看, 依据2013年统计公报的数据, 武陵山民族地区人均GDP为17310元,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41804元) 的4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50元,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7970元) 的69.9%。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界定,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2013年恩施州、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铜仁地区、黔江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8.2%、43.1%、25.5%、45.5%、45.7%、43.8%, 由此可见,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刚刚走出温饱的边缘。从纵向层面来看,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收入从2000年的1384元增长到2013年的5550元, 增长了3倍, 平均每年增加达到了22.9%, 其中, 2000年到2008年的增长幅度相对较缓慢, 从2009年开始增长提速, 但也要看到, 该区域内农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的比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不断降低, 直到2013年占比才回到了2000年的0.6的水平, 具体见图1。
2 人才不足是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的最大障碍
自然条件恶劣、信息不畅通、多民族交织等是都是武陵山区长期贫困不可忽略的因素, 但随着国家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 交通、信息等的障碍影响因素在不断的改善, 现阶段人才已经成为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
2.1 教育缺失导致人才总量不足
武陵区山民族地区物质资源的贫乏, 使得其对教育等关系地区人才发展的核心事业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该地区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武陵山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26年, 比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9.05年低了0.79年, 特别是贵州铜仁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56年, 与北京市的11.71年差了4.14年;整个地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仅为252697人, 其中不乏大量的通过函授和自修获得的学历;另外, 数据还显示了武陵山民族地区文盲率依然还高达6.95%, 且文盲几乎出自于偏远的农村。教育是一个地区人才培养最核心的方式, 教育的缺失使得该区域内不仅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而且质量也十分低下, 加之, 武陵山民族地区广大的农村由于地处于“老、少、边、山、穷”地带, 农民愚昧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保守陈旧的习惯思维定势等限制了人才的培养。
2.2 资源禀赋带来人才结构失衡
武陵民族地区由于长期的地域与信息隔阂, 使区域内居民收入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不同地方、不同家庭投入到教育领域的资源相差巨大, 而且人才大量的向城市流动使得该区域内人才结构处于全面失衡的状态。首先, 地域性失衡。武陵山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城市, 而在真正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农村, 人才的占比很小, 基本上不到5%。其次, 年龄结构失衡。从年龄上看,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的人才队伍基本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 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再次, 性别失衡。由于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历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家庭贫困和较高的教育成本使得该地区的绝大部分家庭不能满足所有子女的上学愿望, 牺牲的往往是女孩子。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铜仁地区15岁以上人口中, 男性文盲率为7.72%, 而女性为则高达16.46%, 其它地区比例虽然没有这么高, 但这一现象也很明显。最后, 职业结构失衡。武陵山民族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和行政事业单位, 另外有很少一部分在基础科研机构。由于社会历史因素, 该地区长期以来缺乏科研相应载体, 导致在应用技术研究、企业管理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人才很少。数据显示湘西州非公有制体制人才只仅占地区人才的1.2%, 黔江区非公有制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人才总数的4.4%。
3“培训式”扶贫是武陵山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的有效选择
在新的时期, 武陵山民族地区扶贫也面临着新的任务, 现在的扶贫不再仅仅是给予, 而更多的应该是开发贫困地区农民的创造力, 帮助实现其自力更生。
3.1 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模式”转化
扶贫模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的好坏, 通常来讲, 扶贫模式主要分为“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其中, 前者指政府及相关部门出钱、物对贫困人口直接进行救济, 以解决其温饱问题;后者是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农业种养殖技术、社会服务技能等一种或者几种谋生的手段, 使得他们能够就业或者创业, 实现其自力更生。“输血式”扶贫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救助,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而且返贫机率高。“造血式”扶贫是一种“开发型”扶贫, 能充分激发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但也要注意它是一种区域层面的扶贫, 容易忽略贫困人口的个体差异。武陵山民族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从地区层面来说“输血式”扶贫效果已经明显减弱, 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化是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但我们也好看到, 武陵山民族地区绝对贫困的现象仍然存在, “输血式”扶贫还不能完全丢弃。以“造血式”扶贫为主, “输血式”扶贫为辅, 是武陵山民族地区扶贫的现实需要。
3.2“培训式“扶贫是实现武陵山民族地区“造血式”扶贫的有效方式
2011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 》的通知指出:“武陵山片区不仅是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 更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要通过扶贫启动区域开发, 以开发带动社会发展, 将跨省合作与连片集中扶贫进行有机结合。”这无疑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能否走出以宜昌、重庆、贵阳、长沙四市为角的四方形“塌陷的锅底”实现区域的发展, 关键看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能否把握国家连片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现阶段农民素质相低下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连片扶贫政策如果要落到实处,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该区域内少数民族农民素质低下的问题。对农民进行种养专业技术、创业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等的培训不仅能在短期内提升农民素质, 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实现其自身的脱致贫富, 而且能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升地区整体经济水平。
4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式”扶贫模式的构建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式”扶贫模式是基于对过去反贫困理论的总结和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贫困状况而提出来的一种实践性的扶贫模式, 该模式以培育区域内贫困农民自主创造能力为出发点, 以系统性培训为主要手段, 旨在破除区域贫困, 实现人民生活富裕。
4.1 模式构建理论基础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反贫困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深刻分析了贫困的本质和导致出现的深层原因。他指出要理解贫困的普遍存在性和频繁出现性, 除了要关注社会中的所有权和交换权模式外, 更要关注隐藏在这些权力背后的生产方式、经济等级等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贫困问题的本质是能力的缺乏, 个人贫困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 而地区是地区能力不足, 收入仅仅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贫困应该用能力和收入两个因素来共同衡量;收入的增加是能力的体现, 能力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收入的增加;教育不仅能提高个人的能力, 而且也能提向个人的收入, 是反贫困最有利的武器。”阿玛蒂亚·森的理论的提出通过重建个人能力来消除贫困, 该理论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界将贫困问题归结为收入低下这一狭隘的理论, 也为反贫困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路。该理论为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式”扶贫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陆军教学训练的系统型培训模式, 是目前培训采用最多的模式之一。该模式将培训看作一系列连贯的步骤, 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步骤, 有计划的实施培训。在实践过程中, 步骤的多少与细节差异较大, 但一般至少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确定培训需求 (Planning) 、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 (Planning) 、实施培训计划 (Doing) 、评估和审核培训效果 (Check) 。其主要特点是把培训过程看作一个连贯的循环系统, 将培训需求的视作循环系统的起点, 以对组织既定目标的理解为依据, 将培训实施作为循环系统核心环节, 并引入培训评价作为培训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
4.2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式”扶贫模式构建及运行机理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式”扶贫最关键的是对区域内农民进行系统培训, 其应该包括农民的培训需求、培训目标与计划、培训内容与方式、培训程序与管理、培训评价等众多因素, 加之,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与其它地区农民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年龄更大, 文化程度更低;二是由于环境相对封闭, 农民所得的信息少, 理解能力差;三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习俗、语言差异较大;四是居住十分分散。武陵山民族地区“培训式”扶贫模式既要将这些众多要素囊括在内, 同时又要考虑该模式的现实性、真实性、简约性与启发性 (具体如图2所示) 。
要说明的是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式”扶贫模式是以马蒂亚·森扶贫理论为思想指导, 以系统培训理论为理论基础, 以提高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自主创造能力为出发点, 以实现该区域完成扶贫任务, 实现区域富裕为目标。表面上看来, 该模式与传统的农民培训模式有很大相似的地方:一是该模式与传统农民培训模式都以系统培训论为理论基础;二是内部各元素都构成了一个循环的系统;三是都可以分为培训准备、培训过程、培训评价三个明显的阶段。具体看来, 二者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一在培训准备阶段除了进行农民培训需求分析外, 还引入了对其素质的调查。这是因为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只有知道培训对象的素质状况才能把握内容的难易程度;其二在培训过程阶段, 专业培训师先对各个村中学历较高、能力较强且年轻的少数职业农民培训, 然后由他们组成地方性培训师去培训村里的其它农民。这不仅可以避免因部分农民不会普通话带来的交流困难, 也可以保证村民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到培训和指导;其三在对培训效果评价的同时, 引用了对农民的后续跟踪服务, 这是农民能够学以致用的真正保障。
长期以来, 武陵山民族地区扶贫问题倍受重视, 国家每年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现阶段其扶贫问题和农民素质提升紧密的交织在一起, 将扶贫与农民培训相结合是武陵山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需要, 也是其它民族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韩彦东.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原因及扶贫开发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5 (06) :55-62.
[2]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12-14.
[3]赵强社.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J].西部学刊, 2013 (02) :19-24.
[4]谭贤楚.“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03) :226-228.
[5]陈胜, 孙咏, 舒清.捧起自己的“金饭碗”—恩施州农民工返乡创业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6) :266-267.
武陵山民族地区 篇2
一、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与高校特色形成的关系
(一) 特色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1.特色经济是推进资源优势由潜在性向现实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民族地区优势首先表现为资源的优势, 但是资金、人才、技术要素的长期稀缺, 使得资源优势只能处于一种潜能状态。特色经济的开发将立足于区域的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科学技术手段, 把潜在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性的商品优势, 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2.特色经济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发展特色经济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3.特色经济是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民族地区整体实力的增长点。发展特色经济不可能作为“包医百病”的良药来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但是却可以“以一业促多业”、“以一点带多点”, 最终推动全方位发展, 达到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的。
(二) 办学特色是民族地区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高校办学特色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 能否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已成为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中外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证明, 凡名校均有鲜明的特色, 凡有特色的学校均有良好的发展态势[1]。尤其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而言, 一般都缺乏重点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实力,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只能以特色为“安身立命”之所。为此, 就必须走特色之路, 在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的基础上, 客观反映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
(三) 特色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特色形成的平台
区域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自然人文景观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特色的重要客观因素, 也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培植特色的土壤[2]。特色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特色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加速高校特色的构建。对于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而言, 只有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做好与地方结合的“文章”, 才能有作为、有活力、有特色。
(四) 高校特色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保证
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 光靠政府和外因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靠内因。一味靠扶持甚至是移植发展的现代产业很难在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地区生根并产生扩散效应, 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 如越扶越懒, 越输血越贫血。因此,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围绕区域经济实现特色化办学, 将不仅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而且将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武陵地区特色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武陵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武陵地区立足本地实际, 着力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速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特色旅游经济。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良好的生态使武陵地区成为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休闲胜地。以张家界市为例, 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76万人次, 旅游收入79.38亿元, 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2.2﹪。 (2) 特色农业经济。武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加之复杂的地形地貌, 各种特色农产品异常丰富, 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湘西州从1988年开始先后实施以建设果、药、茶、桑为生态支柱产业的山地开发, 一批生态特色产业迅速成长, 每年为自治州农民增加收入达20亿元。 (3) 特色农牧土特产加工业。武陵地区依托独有资源, 利用特有技术, 大力发展农牧土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如恩施州长友现代农业公司通过对特种蔬菜、板栗、茶叶等绿色食品进行精深加工, 年产值1.6亿元, 出口创汇1340万美元。 (4) 特色矿产品加工业。重庆秀山、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三角”, 重庆酉阳的汞矿蕴藏量极其丰富, 被誉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武陵地区锰矿、汞的储量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电解锰、电解锌等矿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仅湘西州2002年出口创汇就达到7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 这一地区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1) 旅游业发展层次较低。表现在规划欠科学、产品类型趋同、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品牌打造欠缺等。 (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普遍停滞在原料生产及初级加工产品销售状态, 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技术、管理落后, 销售渠道单一, 至今尚未形成知名的品牌。 (3) 工业化程度低。工业经济的“高消耗、高污染、粗加工、低产出”的掠夺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企业小而散, 产品技术含量低。
(二) 武陵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武陵地区高等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1)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普通高校3所、高职院校4所、成人高校5所,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族高等教育格局。截止到2008年底, 高校在校学生达96013人, 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85389人, 研究生580人, 留学生49人。 (2) 办学层次呈多元化趋势。现已基本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驾齐驱、协调发展的局面。如湖北民族学院、吉首大学的本科专业已超过40个, 硕士点25个, 并在积极申报博士点或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3) 新型专业不断涌现。以吉首大学和湖北民族学院为例, 近五年两校新增了旅游管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等20多个应用型专业。 (4) 师资队伍学历水平有所提高。现有专任教师3638名,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85人, 硕士学位的985人。
同时, 这一地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1) 缺乏区域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学校管理者只注重教师的校内教学科研, 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 导致大部分教学科研人员没有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意识和观念。 (2) 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大部分高校基础学科专业偏多, 而应用型和特色专业较少, 存在着专业设置重复、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 (3) 科技成果不多、技术服务辐射面小, 为区域经济发展作技术支撑的功能彰显不够。 (4) 学校品牌、特色不突出, 区域化程度不高。 (5) 高校与企业缺少有效联系和沟通, 导致企业对本地高校的服务能力抱怀疑态度。
三、基于区域特色经济的武陵地区高校特色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 突出办学理念特色
武陵地区高校置身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中, 集地域和使命两个特殊性于一身, 地域的特殊性和使命的特殊性使武陵地区高校肩负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更为突出和特殊。基于对“两个特殊性”的认识, 武陵地区高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 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立足于学校办学的区位实际, 形成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又符合学校办学实际, 还能集中体现地方性和先进性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要确立崇尚实用的办学理念:即注重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造就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 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特别是智力优势, 全方位服务于社会。
(二) 围绕区域经济结构, 形成办学定位特色
科学定位是高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3]。武陵地区高校的定位必须立足于地方特色, 围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 找到与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确定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一是区域定位:要牢牢把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二是层次定位:普通高校要以本科教育为主,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科学素养好、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高职院校要扩大与区域经济特色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 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成人高校应适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把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素养和技能。三是学科定位:要立足于为区域特色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从培养目标、招生、培养过程、毕业后的去向等方面突出地方特色, 尽量多办宽口径学科, 少办过窄的专业性学科, 并且要找到正确、合适的学科方向和侧重点。
(三) 立足“分类指导”原则,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武陵地区高校要通过“分类指导”来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 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务实作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一是根据武陵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培养各种层次与类型的技能型人才, 诸如富硒绿色食品加工技能型人才、中草药开发与加工技能型人才、洁净能源开发技能型人才、矿产资源开发技能型人才、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技能型人才、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技能型人才等。二是对准岗位设课程, 使教学内容与岗位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课程设置必须“需要”、“适用”, 在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考虑职业岗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对准实践抓教学, 使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 要抓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使学生在具有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或在校外实训基地 (或企业) 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学科建设特色
培育办学特色最重要的是要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这是构建办学特色的核心。对武陵地区高校而言, 首先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要树立“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强”的思想, 根据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专业, 如旅游产品开发、矿产资源利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等新专业。其次, 在设置学科和专业时应注意扬长避短, 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 对于与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要想方设法把它办强办精, 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 推动学校的发展。三是要根据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加强专业设置的预测和研究工作, 切忌盲目跟风。武陵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 仓储、商贸、餐饮、旅游、信息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专业都应在拓展之列。
(五) 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思想, 突出产学研一体化特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于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武陵地区高校来说, 要提高办学水平,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只有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 才能更好地培育自身特色,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特色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 确定教学内容, 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设置新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二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让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三要立足区域科研需求, 注重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实现高校与地方科研机构的整合, 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中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四要与企业“联姻”, 善于同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从企业的生产实际中找课题,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并将研究成果在企业转化成产品, 为振兴地方特色经济服务。五要根据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实际,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与科技咨询,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特别是要经常性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技术难题, 切实为“三农”服务。六要通过实习、实训、实验基地进行科技示范, 改造传统农业, 创建林果业、畜牧业、烟草业等优势产业的“农科教结合、贸工农结合”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组织模式, 帮助武陵地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优势产业, 构建特色经济。
(六) 实现办学经费投入多元化, 突出办学体制特色
从办学体制上谋求特色, 使办学经费投入渠道实现多元化也是武陵地区高校构建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 通过相关政策建立起保障高等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的监督机制和教育经费投入的综合评价体系, 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应当重点投向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专业和项目[4]。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府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都应给予适当灵活的政策,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高等教育发展事业当中。三是通过社会融资、股份投入机制、教育国债等市场手段, 集聚教育资金, 进一步推行教育费用的成本分担, 并按经济发展、财政能力而自动调整收费制度。四是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外合作办学, 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解决办学经费不足, 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方法, 以实现教育与国际的接轨。虽然武陵地区有它的区位劣势和不发达的经济现状, 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对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仍有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名梁.大学办学特色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2]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高教探索, 2003, (4) .
[3]余瑾.特色办学: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高教论坛, 2004, (6) .
武陵山民族地区 篇3
按照资华筠教授《舞蹈生态学》的观点,湘西地区各少数民族的遗存舞蹈,如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白族“仗鼓舞”等,均可被划分为各种各样的舞种。这些舞种的形成与发展,又受到了湘西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通过各舞种的“舞体”所施加的深刻影响。所谓“舞体”,是指“生活在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一群拥有共同舞种的舞蹈主体”;“对于自然传衍的舞蹈而言, 舞体是指在相对固定的历史时期内,居住在舞蹈播布区的舞蹈参与——拥有者”。可见,湘西少数民族遗存舞蹈诸舞种的“舞体”,就正是在年节、祭祀、农闲等各种场合参与舞蹈的各族群众。湘西的自然环境, 正是通过他们,对各民族遗存舞蹈诸舞种的发展过程及其动律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自然环境对舞体的影响很少有纯粹而直接的。如地形对于舞体的影响,很难直接观测,但它却会对其劳作方式……等产生影响,而这些往往会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的步态,反映在舞体的具体步伐上”。而这,也正是打上“人文环境的烙印”的自然环境对于“舞体”和“舞种”的具体作用机制。
若以资华筠教授这段论述来考察湘西少数民族遗存舞蹈,则可较为深刻地体察到打上“人文环境的烙印”的湘西自然环境对于舞蹈动律的深刻影响,可帮助我们解读湘西少数民族舞蹈的深厚文化内涵及底蕴:
比如,湘西少数民族遗存舞蹈最主要的动律形态是“一顺边”,即甩左手的时候出左脚,甩右手的时候出右脚。从土家族 “摆手舞”、“苗族鼓舞”到白族的“仗鼓舞”,“一顺边”的舞蹈动律随处可见。这种动律,其实是当地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湘西境内的高山陡坡使当地人民形成了“一顺边”的行走习惯——狩猎时用同侧手脚拨开草木前进,不仅方便迅捷,而且悄无声息,不易惊动猎物;农业生产中,如果用右手拿刀左脚上前,容易砍到自己的脚; 挖土时,既要保证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脚印, 又要保证不伤害自己,就须采用“一顺边” 的姿势一步步向前挖。这些因特殊地理环境而造就的生产、生活动作,自然而然地形之于湘西各少数民族“舞体”的步伐动作之中,便造就了“一顺边”的动律形态。
又如,湘西少数民族遗存舞蹈的另一重要动律形态可称之为“划圆、转圈”动律。无论是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还是白族“仗鼓舞”,演员都是围绕成圆圈状的队形来展开舞蹈;而就个体的舞蹈动作来看,也大多以原地的划圆、转圈为基本动律。这种舞蹈队形和动律特点,既具备圆的美学特征,也反映了民族内部的团结一致。另外,这种“划圆、转圈”的动律形态,也是对湘西地区自然及社会生活环境的真实反映。首先,湘西地区多高山、少平地的地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跳舞的场地,围成圆圈跳舞则可节省空间;其次,湘西地区人烟稀少的现实特点也限制了跳舞的人数,围成圆圈跳舞可以使活动显得更为热闹、更为充实;再次,陡峭的山路使湘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养成了类似 “划圆、转圈”的前后、左右运动方式,表现在“舞体”的舞蹈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划圆、转圈”的动律形态。
当然,湘西少数民族遗存舞蹈也生动地模仿了“舞体”的现实生活,反映了社会人文环境对于“舞体”和舞蹈的影响机制。 比如,在土家族的“摆手舞”中,有模仿水田耕作的一连串动作,如插秧、踩田、割谷、打谷等,每一个动作都以单摆相衔接, 这些动作形象生动,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所模拟的生产、生活内容。这其实体现了人文环境对于“舞体”及其舞蹈步伐、动律的影响机制。而苗族“鼓舞”中的“女子单人鼓舞”则模拟了苗族妇女的各种生产、生活动作,如纺纱、织布、绣花、照镜、梳头、簪花等,逼真地反映了苗族女子的日常生活状态。与其他舞蹈不同的是,湘西白族的“仗鼓舞”则反映了白族人民的战斗生活,其舞蹈动作是对战争中各种刺杀动作的模仿和再现。可见,湘西少数民族舞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文环境对于“舞体”和舞蹈的作用机制,诠释了舞蹈艺术 “源于生活、再现生活”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
武陵山民族地区 篇4
关键词:湖北武陵山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 湖北武陵山民族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很快。但是各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并未得到强有力地构建,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湖北省于2011年2月16日率先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基于此, 本文以湖北武陵山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 探讨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一般规律,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对该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湖北武陵山民族区域总体概况
湖北武陵山民族地区, 主要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及神农架林区, 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之一, 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个少数民族。
1. 自然地理条件。
全民族区域大部分位于武陵山上, 境内地形复杂, 峰峦叠嶂, 沟壑纵横, 属于典型的复合型山区。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多, 石钟乳、溶洞、漏斗等数不胜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少严寒, 夏无酷暑, 水量充沛, 雨热同期。2010年末, 全民族区域国土总面积29 56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为3 052.3平方公里, 人均耕地面积为1.18亩,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696.84平方公里。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 植被良好, 森林覆盖率高达69.4%。自然景观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山、水、洞、情”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各种文化交相辉映。主要景点有:巴东神农溪、清江闯滩、恩施大峡谷、“长阳人”遗址、武落钟离山、盐池温泉、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暑天冰穴等。
2. 社会经济状况。
经过近几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积极构建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 民族地区经济基础日益坚实, 综合实力不断上升。2010年末, 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5.73亿元, 比上年增长18.8%,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 266.74元, 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61.47亿元, 比上年增长16.5%, 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292元, 比上年增加419元, 同比增长14.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278元, 比上年增加1 153元, 同比增长11.39%。旅游业发展较快, 交通运输状况改善明显, 教育、医疗、养老、卫生等社会保障事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湖北武陵山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1. 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经过近几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扶贫开发等战略的有力实施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 湖北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逐步显现,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丰富的自然生态及人文旅游资源。以恩施州为例, 全州水资源总量为299.8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这509万千瓦, 可开发量349.1万千瓦。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 产地370余处, 其中探明有开采储量的31种, 产地235处。森林资源尤为丰富, 共有树种171科, 645属, 1 264种。州境内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 石钟乳、溶洞、漏斗等景观数不胜数。自然景观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山、水、洞、情”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巴楚文化、巴渝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交相辉映。 (2) 良好的政策优势。“十二五”期间, 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 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湖北省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已全面启动。其次, 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已经出台了《湖北省“616”对口支援工程工作规划》, 加大对试验区的扶持力度。 (3) 地域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民族区域主体部分位于恩施州, 州府恩施市至宜昌市320公里、湖南张家界市火车站347公里、重庆万州区251公里、长江巴东港195公里。区域东端的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隶属于宜昌市, 分别距离宜昌市中心49公里和80公里。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清江、318和209国道贯穿全民族区域。目前, 恩施州已建成以恩施市为中心的3小时交通圈。 (4) 坚实的实践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武陵山区先后成立了湘鄂川黔边区县 (市、区) 政府经济技术协作会、渝鄂湘黔毗邻地区民族工作协作会、渝鄂湘黔县市区 (书记县长) 经济发展研究会等区域协作形式, 这些形式为统筹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试验区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2. 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仍然相当突出, 主要表现在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稀缺的人力资本、较重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等方面。 (1) 较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该民族区域地处山地、森林以及高湿度地区, 山高坡陡路险, 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八山半水半分田, 一分道路和庄园”反映了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山地面积比例大, 耕地面积比例小。气候复杂, 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自然灾害频繁, 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衡。 (2) 稀缺的人力资本。该民族区域人才极度匮乏, 不但总量不足, 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学历结构不合理, 文化层次不高;第二, 人才的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学基础学科的较多, 应用学科的较少;第三, 区域和行业分布极不均衡。文化、教育、卫生行业人才相对较多, 工业、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事业编制、国企的人才相对较多, 其他的则较少。 (3) 较重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武陵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该民族区域丰富的生物、森林资源以及秀丽的山水风光, 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使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相当重, 这无论对项目的引进还是对相关产业的开展具有相当程度的制约作用。
三、加快推动湖北武陵山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对策建议
为加快推进该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进程, 有效地改善生产经营条件, 改进人们生活状况, 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改善村容村貌, 增强民主气氛, 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重点应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职业教育及转移就业培训和生态补偿三个方面。首先, 必须加大财政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同时, 配套相应的资金改善农民的饮水安全、厕所、清洁能源等生活设施落后的状况;其次, 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民的职业教育 (主要是农业基础教育) , 培养其市场理念, 提高其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最后, 与其他地区相比, 由于民族区域承担了更多的生态保护功能, 使得其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 一定的生态补偿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发展特色产业, 构建产业支撑。
加快推动该民族区域新农村建设, 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突破性发展资源型新型工业, 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首先, 按照特色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的要求, 加强特色农业如茶叶、高山蔬菜、地道药材、魔芋等板块基地建设;其次,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依据“绿色繁荣、特色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做强区域内的绿色食品、能源、烟草、矿产等工业, 培育龙头企业, 构建产业集群, 突破性发展民族区域内资源型新型工业;最后, 通过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强重点景区建设、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创建旅游名镇名村、整合旅游资源等措施,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3. 合理有序推动土地使用权商品化, 构建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
土地是农村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其不仅具有生产生活功能, 而且还有社会保障功能。要想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 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必须进一步推动民族区域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化, 把土地变成可以进行买卖的商品, 重点要做好其确权、申报、登记、评估等工作, 并规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对于民族区域中流转土地中的林地, 由于其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开发必须合理适度。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J].农家科技, 2008, (6) .
[2]柯炳生.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处理好十大关系[J].中国农垦, 2007, (1) .
[3]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 2007, (1) .
[4]张婧, 高鸿.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浅谈[J].广西城镇建设, 2011, (12) .
[5]宋慧.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原生态文化发展的契合——以贺州市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 (4) .
武陵山民族地区 篇5
一、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现状
(一) 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
在国家层面, 一是关于民族文化保护的现有法律有两部:一部是保护有形文化的《文物法》, 另一部是保护无形文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二是关于旅游业的法律法规有《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旅游法》等;三是关于产权保护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地理标志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在省内的法规文件方面, 湖南省先后出台7个规范性文件, 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保护管理, 此外, 省委省政府还指导湘西自治州制定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条例。
(二) 产权保护的工作目标、保护范围、部门责任、具体措施有了进一步细化。
以湘西州为例, 早在2009年, 州委、州政府就成立了“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出台《湘西自治州特色民居保护管理办法》, 制定《湘西自治州“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作考核奖励实施细则》。2010年, 州委、州政府正式启动了“百个特色村庄、千栋百年老寨、万户民族民居”的“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建设, 出台了《湘西自治州“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确定了老家寨村、老司城村等8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名单, 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 专项保护的资金投入得到不断增加。
以湘西州为例, 2009年至2011年, 湘西州在9个“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投入资金约4, 500多万元。例如, 永顺在特色村寨保护工作中投入近800万元对近20栋民居进行了整体搬迁, 搬迁后的民居仍然保持原有特色;为了增强芙蓉镇特色民居的视觉冲击力, 县委县政府在精心打造芙蓉镇特色民居工程中投入了近500万元, 基本实现了民居土家特色化;在“土家第一村”双凤村投入近100万元进行整体保护, 重修了山寨门、摆手堂等, 做到了修旧如旧;在张罗公路沿线的“山水牛郎寨”、洞坎河、青坪镇等投入近500万元进行了特色村寨保护, 为土家特色村寨旅游、购物增添了新的活力等。
(四) 采用申遗手段对大量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在2006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条例》对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认定与传承、管理与利用、奖励与处罚作了明确规定;2007年3月13日, 湘西州政府又公布了《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该保护条例将土家医药、苗医药列入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13年6月, 8项民族民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湘西的名片, 以“国宝”叶水云等人为代表的民间工艺艺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 文化市场不规范, 作为产权保护者的政府却常常正是侵权者。
以文化旅游业为例, 目前湖南武陵山片区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包括:政府设卡收取门票, 市民、村民或商户对此几乎没有发言权 (如2013年凤凰县政府突然对古城征收门票, 引起大规模商家罢工等) ;投资主体对资源主体权益的侵犯, 引发出各种矛盾和冲突 (泛见于各个旅游区政府联合开发商在征地拆迁及相关补偿中, 与屋主或农户产生的各种矛盾等) ;政府作为强势利益集团, 对权力的占有使其能轻而易举从市场中获取利益, 而原资源所有人的相关权益被完全剥离等。如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透露, 古城收取的148元门票钱中, 当地政府要抽取超过40%的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部分政府部门为了尽可能多的增加收入却常常变成侵权者。
(二) 品牌缺乏监管和认证, 质量无法保障。
以民族会展业为例, 目前的品牌认证和监管工作不到位, 导致企业及其产品的诚信度不高, 难以最大限度地打开消费市场。以农博会为例, 因某市政府对参会的企业及品牌缺乏监管和认证, 导致顾客对参会产品严重缺乏信任, 巨大的市场购买潜力远未释放。由于缺乏监管和认证, 展品的质量却始终得不到保障, 部分企业在展览会上, 为了招揽客户, 对产品的功能、用途等进行宣传时会过分夸大, 存在虚假宣传、欺骗性销售等问题, 欺骗消费者且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本课题组深入某市进行调研时得知, 在该市举办的农博会上, 存在消费者在购买了假药材后却不能追回损失的现象。
(三) 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 遏制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民族会展业为例, 在本课题组走访调研中, 某市几家民营企业均反映, 由于举办会展的利润空间不错, 而且长期而言有助于提升本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 (如举办车展、房展, 有助于举办方获得更多的控制和影响整个行业的特殊权利) 。但是, 因市政府缺乏明确的管理办法, 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 导致举办难度太大而不得不放弃。如在举办会展前, 组织主办的企业或行业协会在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和提出使用城市广场时, 各个职能部门都推脱“不归其管”而不予受理, 但在举办过程中, 各个职能部门又都迅速及时地赶来执法甚至罚款。
(四) 产权保护的执法效率低, 相关执法部门联动性不高。
从目前行政执法的实践来看, 行政机关主动介入案件的并不多, 更多的时候行政机关是在接到当事人的申请或投诉之后才开展调查。此外, 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一般是针对个案, 对同类案件也不给予集中处理, 大多数当事人常常采取具有“湘西古风”的私了方式, 或势弱者只能听凭势强者欺凌, 正义无法得到伸张。
三、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对策建议
(一) 构建合理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结构。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可以通过政府指导与监督管理, 授权于旅游企业行使主权, 少数民众通过参与方式一起推动民族文化传播, 依据民族文化特色进行定位, 打造发展的亮点, 从而能够带动民族地区经济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 政府应该首先通过研究合理方案并公布于利益相关者, 同时尽量平衡各方利益, 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同时, 地方政府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 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其次, 不断完善政府与当地居民、游客之间的沟通机制, 加强沟通, 消除冲突。
(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产权保护,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旅游企业需要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促进文化创意, 增加游客体验性商品的供给, 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创新, 促进旅游升级。在旅游创意中, 政府要保护旅游文化资源产权, 积极为创意产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信息化建设, 做好信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建立文化旅游商品、旅游服务产权信息数据库, 将与文化旅游产权相关的信息公开, 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欺骗及其他侵权行为的出现, 促进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业发展。
(三) 做好知识产权核实和登记工作, 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目前, 湖南省还未出台关于会展业产权保护问题的专门规划, 但中央及各省市却早已出台相关政策, 2006年国家出台《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此后, 广东、上海、江苏、四川等省市也相继出台会展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见或规划, 湖南省应认真研读和学习国家及各地区的政策, 结合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殊性, 为该区制定专门的规划和办法, 为这一区域会展业的产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减少行业内部因产权问题带来的纠纷。对于知名度较高的特色文化商品则要进行重点的保护和推广, 对于具有独创性或显著性的特色文化商品品牌名称予以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特色文化商品的明确, 进一步宣传湖南武陵山片区特色产品, 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四) 利用地理标识保护形成品牌优势, 努力化解区域品牌“公地悲剧”。
以地理标志品牌为中心, 充分利用地理标志整合同类特色文化资源, 树立文化商品品牌,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湖南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商品资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可以以申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 同时申报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从解决产权问题入手, 视情况确定产权:对于区域内有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的, 可以由他们对区域品牌进行合理的注册管理。如果区域内没有标杆性企业, 可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作为区域品牌的注册人, 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商标, 以明晰区域品牌产权的归属, 解决品牌所有者缺位问题, 有效规避“公地悲剧”的风险。
(五) 明确产权界限, 构建行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 加强行政管理。
针对产权界限不明晰的问题,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各产品间产权界限,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 加强对地区不可再生性文化、文物资源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做好整治文化产业产权保护经营环境的工作, 协调好旅游、文化、工商等各部门的利益关系, 切实落实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 构建行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 加强对文化产业产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完备产权法律体系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形式的协调手段, 建立健全部门协调管理体系, 争取尽快解决文化产业产权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
摘要:本文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中明确提出的民族文化产业的“文化旅游业 (民族村寨游) 、旅游演艺业、民族会展业、民族工艺品业”四类业态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产权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机理, 最终提出一系列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产权保护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杨永忠.民族文化创意的经济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 2013.1.
[2]袁泽清.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集体产权的法律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 2014.1.
[3]蹇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对策——以四川藏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3.8.
武陵山民族地区 篇6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 (市、区) , 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其少数民族聚居地域有2个自治州, 18个自治县, 1个少数民族区, 122个民族乡。片区内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8, 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1234.9万人。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 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山武术、苗族武术 (苗家八合拳) 、傩技———上刀山、民间棋艺、仡佬族高台舞狮、寨英滚龙、仡佬族打蔑鸡蛋、德江土家舞龙等。鉴于此, 本文将探讨武陵山片区女性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现状并提出策略。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和动机
参与调查的妇女选择目的动机排名依次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散心解闷、促进家庭和睦, 增进亲情, 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从总体上来看, 女性群体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目的与动机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差异性, 这些差异性有物质条件方面的差异也有环境方面的差异, 更有一些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总体上看, 大多数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女性是为了健康, 可见女性有科学体育锻炼的需求, 但目前并没有得到满足。有一部分女性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肥而参与民传体育活动的, 有这样的心理需求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男性为主的主观影响下对女性的歧视, 女性不得不为了满足男性的审美观而进行体育锻炼, 甚至导致身体健康失衡, 有些患有厌食症, 为了男性而美, 把健康抛弃, 我们要摒弃这些隐形歧视的因素, 让女性从真正的美学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身体, 听从科学的建议, 从而促进女性体育健康发展, 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增进友谊。
2.2 武陵山片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因素
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活动肯定会受到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导致妇女不能长时间坚持参与。调查显示, 影响妇女参与锻炼的因素大部分都是外部因素, 从妇女自身来看还是很希望能够参与体育锻炼的。
影响武陵山片区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是家务繁重和劳动太累,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 家务劳动时间在逐渐减少, 但是从劳动分工来看, 家务劳动仍然主要由女性承担, 特别是在武陵山片区生产力落后的农村地区, 家务劳动量仍然很繁重。她们不仅要做工务农, 还要操持家务, 目前农村并没有像城镇一样有着完善的社区服务, 能够提供家政服务, 一切都需要妇女们亲自动手料理, 她们的负担繁重, 从而导致她们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就相对于男性来说要少很多;场地器材的缺乏和经济条件差, 也是影响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怕别人讥笑、不懂锻炼方法等。
调研发现, 很多乡镇以及村庄还未普及公共体育设施, 有些地方也没有适合的运动场地, 妇女反映最多的就是没有锻炼的地方, 也没有适合的锻炼氛围, 更别提在公共场合设置专门为了女性进行锻炼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或者是提供不同与男性的锻炼设施。女性如果带了孩子出去的话, 那就只能陪着孩子进行锻炼, 成为了孩子的陪练, 女性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
2.3 武陵山片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需求
体育需求相对于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来讲属于高层次的需求, 是满足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才会产生的属于精神需求方面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影响人们体育需求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人群的个性、生活条件、经济收入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别和变化, 使得人们的体育需求的动机和行为往往呈现复杂多样性[1]。
2.3.1 武陵山片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及其地域特色
不同的人群, 选择参与项目时会有差异, 具有选择简单易行、贴近生活的特点。农村妇女进行的体育项目, 所选比例最高的主要还是流行与当地的民族传统项目如:苗鼓、舞龙、舞狮、民族武术等, 这些项目不需要太多的器械, 便于开展。而像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在城市比较流行, 在农村由于熟悉的人少, 也没有专门的人进行指导练习, 所以传播并不广泛, 参与的妇女也相对较少。
太极以及健身气功等项目, 在当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社会价值, 所以加快太极、健康气功等这一类项目的普及, 有利于体育自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文化交流, 更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当然也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健康。
2.3.2 武陵山片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综合协作的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基础体育设施建设上, 对体育参与的直接控制与干预已经日渐弱化, 但目前以社会为主体的非行政手段的体育管理体制还未完善, 妇女参与民传体育活动的方式与形式都已经发生改变, 顺应时代的潮流, 逐步向自主化发展。
武陵山片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节庆日参加, 主要原因是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地域宽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西南少数民族节日多, 节庆日活动开展得多, 政府和地方民众在节庆日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与同伴邻居一起锻练也是主要的参与方式。而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和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是有组织的参与形式 (见表1) 。
2.4 武陵山片区妇女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能更好开展的需求和愿望
调查得知, 被调查妇女中选择政策上对妇女体育进行扶持和组织多种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的比重最多。其次是提高妇女地位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宣传, 然后是改善场地器。在武陵山片区女性缺乏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特别是中青年, 她们由于工作忙, 家务劳动繁重, 再加上没有适当的引导和组织, 极少有人愿意参与健身活动。而有些人就算有参与健身活动的愿望, 但是由于不懂得锻炼的方法, 缺乏场地器材等, 从而影响个人的健身行为。
这些愿望体现武陵山片区妇女自身的经济条件和体育观念仍然是制约他们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障碍, 她们要求有相应政策、资金和场地设施, 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和推广, 建立和健全政策法规,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并对妇女多进行宣传和教育, 改变妇女传统观念, 不断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并对其提供资金保障等。由此可见, 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对于武陵山片区来说, 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3 传承与发展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策略
3.1 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国《全民健身条例》第二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 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2]。在促进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工作中, 政府行为无疑是风向标和指示灯。政府的参与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具体性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要依靠政府, 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为女性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场地和器械, 提供物质基础;投入资金组织开展地方性民族体育活动, 为女性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改变女性自卑的心理, 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规划,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保护和继承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
3.2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女性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十大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妇女传统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有助于消解社会对于女性家庭角色定位的刻板印象, 让女性从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让其获得精神发展的前提条件, 不再是男性的附属物, 也不再为了男性的审美观点而进行改变。让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可以让女性逐渐摆脱依附性的角色, 在社会中努力展现自身的独特能力, 以便求得自我生存和发展, 让女性形成独立、自主、独特的个性。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武陵山片区妇女受教育条件的改善, 妇女在农村的受教育条件依然受到经济收入的制约, 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才会给妇女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妇女才能够从根本的认知上改变自己的家庭以及社会地位。
3.3 进一步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地方性体育活动
在武陵山片区的湘西州苗族地区每逢农历正月都要举行百狮会, 富有群众基础, 便于开展。从几岁到70多岁的女性都会参与打苗鼓、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项目, 并且在每年秋收前的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当地苗族群众停止农活, 穿上盛装, 结伴成群, 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 进行打秋千、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歌舞等体育娱乐活动。
每年正月和秋收前湘西许多乡镇、村寨都会举行类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 值得武陵山片区其他地方学习借鉴。武陵山片区其他县市地方也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地方性体育活动。
3.4 正确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由于旅游开发, 很多看似美化的保护性措施实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毁灭性伤害。这种为了迎合游客而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厢情愿、异想天开式改造的媚俗性做法, 反而暴露出在女性问题上的隐性歧视, 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大潮流中的一种倒退, 而不是进步。我们要反对基于地方经济需要、商业利益驱动和弘扬地方文化等狭隘片面思想为目的的开发, 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强规划,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保护和继承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
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 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载体, 保护。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认识要具有这个深度, 在具体的挖掘抢救过程中, 要按照“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继承发展”的方针,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始终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最少干预性原则”、“就地保护原则”、“独特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等。
4 结语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要依靠政府行政干预的加大, 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出现一些媚俗性的做法反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偏离了我们的本意, 以及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 才能够从根本上给女性更多的发展空间, 让女性在和谐体育的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峰, 王跃.体育经济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26-28.
[2]全民健身条例[R].http://www.gov.cn/zwgk/2009-09/06/content.
[3]欧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休闲体育[J].体育学刊, 2009 (5) :32-36.
[4]潘丽霞.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5]马维平.甘肃省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现状剖析与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9 (5) :90-94.
[6]董进霞, 张锐, 王东敏.女性·文化·体育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7]王金玲, 林维红.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武陵山民族地区 篇7
一、提高认识, 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武陵山片区地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交界的71个贫困县 (市、区) , 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产业机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等困难和问题还较为突出, 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矿产资源及浓厚的民族文化, 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 武陵山地区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及理念, 扶持兴办了一批企业引导发展了地方经济发展, 就是很好的证明, 如永顺县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能源产业, 振兴永顺工业”。“十二五”时期, 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随着全国范围内区域竞争优势的加剧, 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大挑战。要真正的改变这种局面,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进一步认识加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对于加大投资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抢抓机遇早谋划、早行动, 主动作为, 使招商引资方面有新动作、新实效、新突破, 切实实现资源优势与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变, 实现走资产换资金、资源换资金、土地换资金、市场换资金的路子, 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二、解放思想, 树立招商引资新理念
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深, 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武陵山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 这也是影响招商引资的最大障碍。不从根本上解放思想, 不从真正意义上更新观念, 就不可能实现招商引资大的突破与飞跃, 就不可能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国家对武陵山片区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增强, 各级也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武陵山地区既不缺优惠政策、也不缺发展机遇, 缺的是那种敢于用足用活政策的理念和胆识, 缺的是那种善于“招财进宝”的观念和环境, 缺的是那种善于把握和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的智慧和能力, 缺的是那种不折不扣落实政策、想方设法干成事业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要坚持“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高, 有利于农民人均收入增加, 有利于城镇化水平提高, 有利于社会就业率提升”的“五个有利于”指导思想, 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新理念, “争富、快富、抢抓机遇更富”的赶超观, “人家发财我发展”、“舍近利, 求远利、舍小利、某大利”的双赢意识, 充分认识真正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来抓, 对招商引资提供最大开放、最大优惠、最大支持, 形成大开发、大发展的意识。
三、提高素质, 加大招商引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主导,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长期以来, 武陵山地区受区域位置、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人才缺乏, 尤其是招商引资等专业人才更加稀缺, 招商引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稳定性差等局面普遍存在, 严重制约了招商引资的实际效益。从实践看, 与许多好的项目“失之交臂”, 究其原因是由于对经济运行规则不够了解, 缺少摸清投资方底细的信息和能力及缺乏让投资者了解引资方真实情况的能力和水平等“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要破解这个问题, 必须要注重招商人才培养,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招商队伍的建设, 实行专业化招商。通过公开招聘、定期培训、实践交流等措施, 培养一支具备融资策略、引资技术等综合素质较强及知内情、懂外情、能吃苦、善攻关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四、创新方式, 搭建招商引资开放平台
从目前看, 武陵山地区招商方式明显滞后 , 招商引资工作还停留在政策性的、方向性的、概念性的层面, 缺乏精细和深入。当今, 随着招商工作向专业招商、向系统化招商、向产业倾斜式招商、向产业化招商、向园区集聚招商推进等趋势发展。武陵山片区要把握好这一趋势, 必须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手段和方式。采取“整体策划、整体打包、整体推介”方式, 重点围绕文化旅游、矿产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 高起点策划包装推介招商项目, 积极探索有效的招商方式, 突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企业主体招商;同时, 要结合亲情吸引、人格吸引、政策吸引、成本吸引、资源吸引、市场吸引、环境吸引、配套吸引等方式做好招商引资, 使招商引资工作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更加贴近投资合作双方的需要, 确保招商引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真情服务, 实现“以商招商”良性循环
营销投资场所是一种长期契约关系判断投资场所的好坏, 是以一个投资项目的长期盈利为标准的, 招商引资工作并不简单的就是把项目引进就算完成, 包括项目落地、项目建设、开工投产、产品盈利等, 是一种动态的、连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环境是生产力, 环境是竞争力”的全民氛围, 狠抓招商引资环境, 放大投资洼地的磁力效应, 重点解决法制环境、施工环境、政务环境, 不断提高真情服务水平, 提供一个尽可能的帮助, 配合其经营活动, 实现盈利目标, 最终达到“以商招商”良性循环,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近年来, 各地政府不遗余力地利用招商引资的渠道发展当地经济, 不同程度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从全国看, 各地招商引资的发展、进展和拓展, 却很不平衡, 特别对于武陵山贫困地区来说, 落差还很大。笔者通过初步的调研, 探究和分析, 就武陵山地区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招商引资,解放思想,提高素质,真情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永亮.“两税合一”对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9;22
[2]邹建辉, 王红毅.浅议当前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商场现代化, 2006
[2]杨东方.利益——招商引资的核心.北方经济, 2010 (01)
【武陵山民族地区】推荐阅读:
武陵山地区09-24
武陵地区06-01
寄武陵道友,寄武陵道友齐己,寄武陵道友的意思,寄武陵道友赏析06-17
武陵山片区09-24
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06-01
武陵山生态经济圈01-15
武陵春 警执法,武陵春 警执法刘志渊,武陵春 警执法的意思,武陵春 警执08-02
武陵特困区05-30
武陵源区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