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旅游

2024-05-21

武陵源旅游(精选12篇)

武陵源旅游 篇1

摘要:“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 其乘数效应可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已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武陵源地处湘西北的贫困地区, 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促进武陵源的扶贫效益, 基于调查法和访谈法, 对武陵源旅游扶贫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测评, 并提出旅游扶贫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旅游扶贫,效益测评,优化对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对贫困地区的带动作用日渐显著, 许多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已把旅游业当成发展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期间国内专家学者对旅游扶贫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并在旅游扶贫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研究、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及问题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果。但从促进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获利和发展的角度, 对风景区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的比较少;对旅游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程度,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以及就业率的提高等问题还未形成一个评价模式;对其扶贫政策进行衡量, 从而采用合理、科学的旅游开发扶贫政策研究比较少。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是张家界市辖属的一个县, 辖索溪峪、天子山、张家界、杨家界四大风景区, 是世界著名风景区之一。通过对张家界武陵源实地调查和与当地居民的访谈, 了解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情况, 进行张家界武陵源旅游扶贫效益评估, 从而提出旅游扶贫的优化对策, 以期对同类贫困且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起到借鉴作用。

一、武陵源旅游扶贫概况

(一) 武陵源的历史沿革

武陵源, 古已有之。历史上分属不同的行政区管辖。1988 年, 国务院确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并批准设立武陵源县级行政区。总面积 397 平方公里, 辖六个乡镇处, 人口 4.4 万, 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多个民族。 1991 年, 武陵源荣登“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金榜。 1992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陵源作为中国首家“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7 中国旅游年, 武陵源被国家旅游局列为 35 个王牌精品旅游景点之一。 2000 年,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 AAAA 级风景旅游区。同年, 武陵源被建设部授予“文明风景区”称号。 2004 年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二) 武陵源社会经济文化基础

武陵源地处湘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 在旅游开发之前, 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定贫困县 (区) 。武陵源贫穷落后, 与外界联系极少, 是典型的不通路, 不通电, 不通邮的“三不通”地区, 产业结构单一, 当地居民主要以农牧业和狩猎等为生计。忙完农耕以后就去山上采木子和金银花等药材拿去卖, 换些日用品回家, 勉强能维持生活。以前农民居住的都是木房子, 上面盖的是茅草。人们精神生活较单调, 人们或是聚在一起闲聊、发牢骚, 或者是在忙那些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 或者是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或者是利用聚众赌博来消磨时间等等, 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和体艺方面的活动。近几年来, 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把旅游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 确定了“以旅游为龙头, 以农业为基础, 实施旅游带动扶贫”的战略方针, 一手抓旅游开发, 一手抓脱贫致富, 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个由贫困向富裕、小康文明方向迈进的新兴旅游区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二、武陵源旅游扶贫效益评估

(一) 经济效益评估

1.区域经济发展

在旅游开发带动区域发展这个“发动机”的牵引下, 十几年来张家界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开始了全面调整与提高。突出体现在:随着接待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增长, 第三产业产值和区域经济总量获得了快速提高。根据编译数据可以看出:1992-2006年, 张家界国民经济的增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1997 年为旅游开发的初期, 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任务很大, 武陵源的旅游收入增长缓慢,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也缓慢, 1998-2006 年是旅游开发的成熟期, 旅游业成了武陵源的支柱产业, 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也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

2.产业结构变化

武陵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第二产业所占大幅度下降,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鉴于武陵源的产业结构的单一性, 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几乎全部来自旅游业, 以第三产业的增加可以近似说明旅游业在武陵源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武陵源的旅游经济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的贡献是巨大的。上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化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标志着武陵源地区已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相对落后地区跃迁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文明社会;二是标志着武陵源地区, 大多数居民已经基本摆脱了以农为主的“蓝领”职业身份, 而正在成为从事旅游服务业的“白领”一族。

3.农民收入变化

旅游资源是武陵源的基本资源, 旅游产业是武陵源的主导产业。武陵源致力于开发旅游服务市场, 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全区贫困农民借助武陵源旅游业的发展, 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为旅游服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一部分贫困农民在景区办起了饮食服务店、旅店、旅游公司、旅游纪念品商店等, 一部分农民把玉米棒子、红薯由“口粮”变成了商品, 由“土货”变特产, 加工成熟后卖给游客, 同时, 农民适时上山采茶叶、山胡椒、猕猴桃、挖葛根, 变“山货”为名产, 这些山民村妇, 常常是用一背篓土货, 换回一把把钞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武陵源的旅游总收入增长了200多倍, 而当地农民的纯收入增长却不到5倍, 与武陵源旅游总收入、财政总收入的增长率相比较, 农民平均纯收入的相对增长速度明显较低。另外, 由于旅游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的贫富差距拉大, 索溪峪镇和天子山镇因为区位优势率先富裕起来了, 而其它的二个镇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就是索溪峪镇内部的发展也不平衡, 军地坪村现在已经完全城镇化了, 沙坪村还有一小部分人口住在大山里面, 勉强能维持生计。

4.旅游带动就业情况

旅游发展为武陵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到旅游行业。例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吸纳了农村实有劳动力1 138人, 目前公园管理处安排了463人从事旅游服务管理、75人从事旅游交通运输、253人从事轿运、101人从事旅游商品经营、82人从事导游等, 农村旅游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85%。2006年年末, 武陵源全区共有接待宾馆饭店230多家, 接待床位1.8万张, 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方便, 而且给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 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经济地位的限制, 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作, 如服务员、小商贩、手工制作、保安等, 报酬较低。相比之下, 高薪的管理职位却往往被外来人员或地方少数人所占据。由于自私的心理或受利益的驱使, 一有就业的好机会当地政府官员首先考虑的往往是自己的亲戚, 然后再是普通老百姓, 有时甚至把就业指标卖给有钱人。例如:现在的天际大观园是政府征收了沙坪村的土地建起来的, 本来答应给沙平村提供70个人的就业指标, 但是到最后, 当地的村民一个就业指标都没有, 就业岗位全落在了官员的亲戚和有钱人的手中。大量的当地居民就这样被排斥在旅游活动之外, 不能在旅游开发中直接受益, 真正受益的集中在开发商、管理者政府官员等少数人手中。贫困人口的发展没有真正成为旅游扶贫开发的关注点;没有实现帮助弱势群体、扶持弱势群体的目标。另外, 在武陵源国际度假酒店还存在着歧视本地员工的现象:如果从事同一个级别的工作, 外地招进来的员工比本地人工资高。

(二) 社会效应评估

1.基础设施

自然风景的开发, 很大程度上就是改善风景地域的“可进入性”, 使旅游者“进得来, 住得下, 散得开, 玩得好, 出得去”, 因此, 现代化的交通、通讯, 住勤、游乐设施优先在风景地域发展。为了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 1985年9月9日, 国务院批准修建张家界 (大庸) 机场, 到目前为止, 张家界开辟了荷花机场到全国各大城市和韩国航线, 已有东航、国航、南航、深航、奥航等十余家航空公司加盟张家界航空市场;为了分散客流和物流, 新建成的火车站已于2008年1月18日投入使用;常张高速、峪园公路建成通车;张清、慈索公路完成改造, 2006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64.819公里, 其中省道23.213公里, 县乡道162.478公里, 村道79.128公里。目前, 全区农村也已经实现“五通”目标。共新 (整) 修村级公路约56公里, 解决了约18个村、1.4万人的交通困难;新 (整) 修河堤、水渠等农田水利设施约28千米, 改善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60亩, 解决了15个村, 1.2万人的饮水困难;累计建沼气池4 200余口, 切实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紧张。

2.教育事业发展

从1989以来, 武陵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9年建区初, 全区仅有学前班7个, 入班儿童近400人。到2000年, 全区有独立幼儿园6所, 大、中、小、学前班共47个, 幼儿1 500多人, 这说明了幼儿教育受到了重视。同时, 基础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1989年, 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74%和61%。到2000年, 小学入校率99.9%, 初中入校率99%。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区政府的财政变得很宽裕, 于是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1989年, 武陵源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及其他教学设备都比较落后和缺乏, 全区有中小学校48所, 校舍面积37 129平方米, 生均7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12 995平方米, 占35%。共有教学仪器321件, 价值5 300多元。各种图书资料1 200册, 价值0.4万元。到2000年,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面积达到55 000平方米, 8平方米/生, 所有危房都得到改造, 教学仪器9 753件, 价值159万元, 比建区时增加30.4倍;各种图书资料5.7万册, 价值35万元, 比建区时增加47.5倍。2004年武陵源就已经开始实施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 比全国要早三年。

(三) 生态效益评估

1.自然生态效益

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 缺乏有效地开发模式理论指导, 不注意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武陵源旅游资源低水平重复开发问题严重。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造成了客源及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造成了原本有限的资金的极大浪费;也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

武陵源的现代旅游业发展迅速, 呈现出勃勃生机, 但开发的过程中同世界上大多数旅游地最初建设开发一样, 武陵源一开始就重开发轻保护, 生态旅游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武陵源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依然较为严重, 主要原因是超过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度。游客数超过了景区的环境容量, 尤其是黄金周和节假日, 更是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 环境污染问题有加重的趋势。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加, 这里的旅游交通、住宿、饮食业蓬勃发展, 一时间, 在遗产核心区冒出了不少宾馆、饭店和大小不一的棚点或商业小区, 景区建成游览线30多条, 游道300多公里, 景区还设有2条登山索道、1座观光电梯, 违章建筑面积19多万平方米。著名景点锣鼓塔容纳了一座“宾馆城”。“世界最美的大峡谷”金鞭溪每天被迫接受2 800吨污水。武陵源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部分超过国家一级标准,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都呈上升趋势, 酸雨频率大52%。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金鞭溪和索溪正遭受严重污染。武陵源的过度开发已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公署的“黄牌”警告。整个景区陷入了过度开发的误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明显的损害, 遗产资源的“原生性”遭到了破坏。

2.人文生态效益

武陵源以前贫穷落后, 最主要的是观念落后和科学技术落后。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陈旧, 安贫乐道, 不思改革、进取, 很难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旅游开发后每年数百万的游客涌进武陵源, 把现代文明也带进了武陵源, 打破了武陵源封闭的状态, 有利于促进武陵源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人才和物资交流, 开拓人们的眼界, 增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农业生产, 提高了本地区文明的程度。武陵源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一大因素。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 因旅游者购买, 制作工艺在发展和提高。如土家织锦“西兰卡普”, 起初只是土家人用做“土花被盖”的, 因旅游的开展, 开发出大型织锦壁挂、背包、挎包、织锦衣等, 用途得到拓展, 产量也因此增加。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 面临着失传的传统工艺品制作工艺, 得到了发扬光大, 传统工艺品生产重新焕发出生机。歌舞以往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演出。歌舞以往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演出, 现在为旅游者表演, 演出的场次在增多, 参与演出的人在增加。这样在保持民族舞蹈的特色和满足现代旅游者审美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有机结合点, 更利于民族歌舞的发扬和传承。由此可知, 旅游能够提供维系当地文化世代传承的通道。

当社会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时, 这种环境所诱发出来的文化演进也将被改变。武陵源自开发旅游以后, 其地理的相对封闭性被打破, 吸收现代文明, 加快文化演进。因旅游者多来自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地区, 他们携带的文化相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态文化而言是一种高势能文化。两种不同背景文化相接触时, 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旅游者所携带的高势能文化更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当地的低势能文化。当地的人们以旅游者为观察点, 了解外部社会先进的文化, 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成分, 对其有选择地吸收。旅游者在武陵源进行旅游与自然亲密接触期间, 既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环境, 又作用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当然在外来文化与当地的原有文化融合、碰撞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主流文化导向的偏差, 以致丢失掉原生文化中宝贵的东西。旅游者穿戴打扮、举止表情和行为等都在传递信息, 当地居民在潜意识中慢慢地接受和效仿, 因而传统服饰只有老年人穿, 出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汉化, 他们不再过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 不再住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楼房, 会说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 当地原有的民俗也逐渐趋向于同化甚至面临着民族文化的失传。

综上所述, 武陵源自从发展旅游扶贫以来, 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武陵源地区已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相对落后地区跃迁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文明社会。农民收入不断增收, 就业率不断提升, 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 因为政府对旅游扶贫的认识还不到位, 当地居民因为区位和自身素质的偏低, 旅游企业过度的追逐经济利益, 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武陵源旅游经济相比, 武陵源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缓慢, 而且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因为没有技能、知识和金钱, 农民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作;因为旅游的开发, 当地的社会治安变差, 民族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因为过度的追逐经济利益, 造成旅游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严重。

三、武陵源旅游扶贫优化对策

(一) 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增加脱贫人口

武陵源贫困人口因为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 严重制约其在旅游扶贫中的受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这是扶贫开发的长远之计。治贫先治愚, 只有通过教育, 才能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 促使贫困人口尽快掌握一门技术, 从而脱贫致富。武陵源的基础教育已发展得比较好, 现在主要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增强贫困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应该注重精神扶贫, 提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素质, 用正确的扶贫观念来引导贫困人口, 帮助他们形成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的良好精神风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贫困人口, 使他们破除迷信, 相信科学, 运用科学;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贫困人口, 通过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引导群众, 使他们形成致富的志气和内在的动力, 想富、敢富、忙富的人。

(二) 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为旅游扶贫服务

首先, 武陵源政府必须进行观念更新, 明确旅游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方式, 而不是单纯的旅游开发, 旅游扶贫的目标是扶贫, 即确保贫困人口的受益和发展。把这种观念贯穿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做到权为贫困人民所用、情为贫困农民所系、利为贫困人民所谋, 进而实现以贫困地区的综合发展为内容;以贫困人口发展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变迁。

其次, 突出政府在旅游开发扶贫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当地旅游开发的政策、法令、法规, 要加快当地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对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及某些具有全局意义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 要积极收集和发布旅游市场信息。同时, 政府还应在资源维护、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从而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最后, 合理规划, 科学开发, 坚持大旅游、高起点、优布局、功能全、可持续的原则, 制订出武陵源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为防止低水平、无秩序开发, 规划部门在旅游开发前应对本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 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和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 盲目上、拖着上, 各自为政, 重复低水平建设。旅游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和监督作用, 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

(三) 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增强文化内涵

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不仅能继承和保护好当地的民族文化, 而且能把文化特色融入旅游中去, 从而使旅游业长盛不衰。武陵源的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丰富, 浓郁的民俗风情, 丰富的人文景观却长期待在闺中, 甚至面临着日渐消灭的危机, 武陵源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 必须正确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 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 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增加旅游文化内涵。现代旅游业既要让人们饱览异域他乡的山川名胜, 又要满足人们对异域他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服饰、饮食文化和表演艺术的欣赏、探求。

(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十分明确“保护第一, 开发第二”的发展方针。要坚决拆除景区内违章建筑, 铲除那些毫无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垃圾。对不符合自然遗产保护标准的建筑物, 即使有合法手续, 也要坚决拆迁。对景区内的常住居民要逐步妥善迁移到景区外围地带。严禁破坏景区内一草一木, 禁止砍伐树木。抓紧实施治理污染的生态工程。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游客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支持和鼓励、指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 增强旅游者和公众的环境意识, 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 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 依托旅游市场,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优势为着眼点选择发展路径。武陵源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以初级农产品出售为主, 很多时候都是农民自己挑着自己家的农产品在卖, 没有形成统一的农产品产销链。为了应对市场变化, 武陵源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农村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为贫困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 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 (1) 搞好规划, 使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按规划有序发展; (2) 打造世界旅游精品, 壮大旅游产业, 为城市带动农村、旅游带动现代农业夯实基础; (3) 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 (4) 创新机制, 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 (双月刊) , 2002 (17) :21-26..

[2]游佩媛.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北京郊区民俗村、贵州省巴拉河乡村旅游项目为例[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6:32-38.

[3]蔡雄, 连漪, 程道品, 白丁, 蓝雄现.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 1997 (3) :30-108.

[4]刘筏筏.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风险及防范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24-30.

[5]数据来源于武陵源区统计局、扶贫办[Z].

武陵源旅游 篇2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旅游生态景观保护探析

本文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为例,分析其二十多年旅游开发和生态景观保护.提出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科学规划布局;运用经济原理,开征资源保护费;加强法律建设,整合行政资源.达到管理科学、生态平衡、风景秀丽、保护与开发协调、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之路的目标.

作 者:吴鹏 作者单位:张家界市环保局,湖南,张家界,427000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3(4)分类号:F590.3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景观 保护 可持续发展

武陵源旅游 篇3

【关键词】武陵山区  少数民族文化  生态旅游资源

一、基础理论

(一)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个外来词汇,英文为ecotourism或ecological tourism。1983年,赫克特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此后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完整的、普适的生态旅游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达成共识。综合各学者的定义,生态旅游可概括为:人类回归大自然,在放松自我,旅游的同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文化生态旅游

文化生态旅游从属于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对应。我国学者赵飞与苏少敏(2009)综合国内学者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定义,将文化生态旅游界定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文化生态旅游既要求旅游目的地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又要求旅游的形式符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旅游者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当地文化资源得以传承与保护。

二、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特征

(一)民族文化浓厚

武陵山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中部,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00多万人。武陵山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着土家、汉家、瑶家、苗家、侗家等30多个少数民族,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自治州,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18个自治县,另有一个少数民族区黔江区。少数民族长期在此居住,生息繁衍,孕育出绚烂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彩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二)历史遗迹众多

武陵山区历史悠久,历史遗迹众多,远至距今约300万的旧石器时代,近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武陵山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汉文化、巴文化、苗文化发祥于此,现已发现十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数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凤凰古城、土司王城遗址、里耶古城、苗王城、土家木鱼寨等众多历史遗迹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旅游开发价值。湖南张家界贺龙故居、湖南会同粟裕故居、重庆酉阳赵世炎故居传播着红色文化,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等革命旧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武陵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该地区共有45项国家级、143项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手工业、民族文化产业是其优势产业,服饰、饮食、建筑文化独树一帜,特色鲜明。45项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土家族有21项,苗族12项,侗族5项,瑶族2项,仡佬族2项,白族1项,土家族与苗族两民族2项,涉及歌曲、舞蹈、绘画、乐器、医药、花灯等多个领域。143项少数民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湖北省有25项,湖南省67项,贵州省31项,重庆市20项,除上述领域外,还涵盖传说、故事、武术、民歌、纺织、祭祀等多个方面。

三、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点

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的瑰宝,也是国家与世界的瑰宝。在文化生态旅游这一模式下,让更多的人认识与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促进当地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化。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点为以下几点。

(一)保护历史遗迹,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历史遗迹,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武陵山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在传统医药方面,有丰富的土家医药、苗医药、侗医药等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遗产,应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研究,申报国家级与省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重医药技术的推广,惠泽百姓,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手工业、民族传统技艺方面,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涉及该方面的人员、公司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民族传统技艺必须要有传承人,注重民族手工业的传承与创新,如开设手工作坊、DIY工作室,让游客参与其中。在歌曲、舞蹈、武术等方面应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产业链,通过技艺展示、大型歌舞节、民俗节日举办等多种形式推广少数民族文化。

(二)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力度

如若少数民族文化未能得以保护、传承、发展,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将遭受重大损失,武陵山区也将失去其核心竞争力。民族教育是保护、传承、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当地教育则可代代相传。武陵山区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当地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应从人力、财力两方面加大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设立教育专项补贴,引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当地居民,通过文化下乡,宣传短片,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让大家认识到保护、传承、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全民参与、全民保护。

(三)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宣传工作

虽然文化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重宣传、重保护、重打造、重发展,才能让游客纷至沓来,方能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拓更广阔的海内外市场。广度上,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线上线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宣传媒介,宣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提高武陵山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打造旅游品牌。深度上,深挖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宣传其独树一帜的文化特征,突出其独一无二性,提升其吸引力。在宣传上,应具有针对性,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区域、不同教育程度的人采取不同的文化生态旅游方案。

参考文献

[1]胡芬,李恒.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矛盾解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土家族文化为例[J].旅游管理研究,2012(08).

[2]彭成刚.基于历史文化的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J].城市旅游规划,2014(05).

[3]孙志国,钟儒刚等.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重庆与世界,2012(09).

[4]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资助项目“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合同编号WLYF2016006)。

武陵源旅游 篇4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 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33.35亿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但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 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出现了水体污染、生活垃圾增多、景区人工设施泛滥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是旅游产业拓展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后劲、塑造行业形象的重要基础, 是建设和谐旅游景区的最佳手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循环经济概念。20世纪90年代确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循环经济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大力关注, 发达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自1998年我国引入循环经济迄今, 已有许多学者对发展工业、农业、生态城市的循环经济理论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但是把循环经济引入到旅游业并对旅游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 对我国旅游业建立循环体系进行了理论的指导。

王蓉 (2004) 、李伟 (2004) 、邹统钎 (2005) 、邓念梅, 魏卫 (2005) 、舒代宁 (2005) 、杨美霞 (2006) 、李庆蕾 (2006) 、舒小林, 明庆忠, 李庆蕾 (2006) 、颜庭干 (2006) 、唐世英 (2006) 等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对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领域的运用, 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 每个旅游区由于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 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也各不相同。笔者试图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实际调查基础上, 探讨构建、实施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以解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一、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 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 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一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达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从而减少污染。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的生产和包装能够以循环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 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废物的产生。这一原则可以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资源, 减少废物品最终处理量, 缓解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压力。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 “3R”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其根本目标在于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活动中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 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实施循环经济是解决武陵源旅游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问题, 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武陵源景区在在旅游开发初期, 由于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旅游规划滞后, 导致开发中布局不够合理、资源破坏现象突出、过多招揽游客等问题, 造成了景区废物、废水、废气的大肆排放, 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污染。

武陵源核心景区建造宾馆、饭店、索道、升降机、公路、停车场、珠宝店、泡脚店等设施, 占用了大量土地, 损毁了自然景观面积至少10hm2以上。黄石寨索道的修建就毁坏了近1万平方米森林, 打破了公园内原有的宁静和清新, 使得许多原生动物逃而远之;天子山索道与百龙电梯的修建都大大加剧了对资源的破坏;核心景区内不合理建筑泛滥, 严重影响景观质量, 1999年底至2004年底, 对核心景区的427户进行了房屋大拆迁, 拆除房屋13.4万平方米, 拆除建筑物2万立方米[7]。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稀缺的资源, 其开发利用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意味着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旅游源头控制资源的使用, 降低生态成本, 有利于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延长了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 实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 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共赢

武陵源旅游业发展初期, 采用传统经济的线性发展模式, 对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问题考虑不足。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多, 对电能、水能、物力、人力、土地等资源消耗逐年加大。到2006年底武陵源有230余家饭店, 床位1.8万张, 平均入住率43%, 武陵源景区内仅游客耗费的水约113.04万吨/年;区内宾馆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用品就有7740套, 一年就需要282.51万套。景区游客使用一次性雨衣、雨鞋、塑料袋也是资源耗费的一个方面, 武陵源景区多年的雨天平均数约75天, 年平均耗费135万套雨衣, 加大了垃圾产生量。如果按照每人排放垃圾500克计算, 一年产生的固体垃圾量达1412.55吨, 尽管区内设立了1206个固体垃圾箱, 并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 但事实上没有进行分类回收, 最终仍旧是集中填埋方式处理, 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如此大的耗费不仅提高了旅游企业成本, 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环境压力。武陵源环保部门资料表明, 2005年武陵源景区年废水排放量约203万吨, 年处理污水量为109.5万吨, 而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了水体, 造成金鞭溪、索溪溪水被严重污染, 溪中岩石变黑, 枯水期水带腥臭。

旅游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 模拟自然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 使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武陵源景区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 采用节能、降耗等科学方法与手段从源头减少资源的进入量, 使物质在系统内被多次利用、循环, 从而减少废物的排放, 既节约了经济成本, 保护了自然环境, 还拉长了生成产链, 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 循环旅游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选择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 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但是武陵源区同很多旅游区一样, 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问题, 特别是二者出现矛盾时, 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超容量接待问题比较严重, 特别是旅游旺季时日客流量达3.76万人次, 远远超出了标准的日接待量1.8万人次, 过多的游客不仅给景区内带来了植被的破坏、生物的消失, 也使当地独特的文化受到冲击, 纯朴的民风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替代。在景区内除了猕猴、野猪仍有一定的数量外, 原有的豹、麝、獐等动物几乎消失。长此下去其结果是逐渐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从根本上改善人类对资源、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纠正以往人们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环境的错误, 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武陵源景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模式探讨

旅游业与传统的工业相比, 使用原料品种少, 产生的废弃物相对单一, 主要是电源、水源、食物、土地的消耗, 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水、废气。所以武陵源景区内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较为简单, 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 (见图1) 。

(一) 在开发阶段, 设法构建循环体系, 减少生态成本的投入

在旅游开发规划阶段, 就要遵循减量化原则, 减少水源、电能、土地、木材等物资、能源的使用, 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材料、可再生资源代替污染严重的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景区游道、观景台、休息亭建设初期应全面使用节能设施和环保材料;景区开发时应合理规划用地, 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生态植被的破坏;在酒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电能的使用在景区能源耗费上占有很大一部分, 在景区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代替其他产生污染或耗能大的电源, 在景区内采用节能设施、材料代替耗能设备, 如公共路灯、厕所灯可以用感应灯、无极灯和节能灯管。武陵源景区内酒店宾馆空调耗能巨大, 可以安装节能器, 减少电能的耗费。如深圳联创公司生产的节能器, 把它安在一个大楼的中央空调动力系统上, 能减少约20%-40%的电耗。如果在武陵源景区各酒店和大型场所安装节能器, 一年可以节约42.38万度电, 减少50.85万元的财政支出。

景区内可以设立雨水、降雪收集系统, 对雨水、雪水进行收集, 通过收集天然雨水和降雪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 用天然水洗车、洗路、灌溉园林等, ,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 在景区运营阶段, 尽量对资源进行多次使用, 减少废物的排放

在游览经营阶段, 主要是资源的耗费和废弃物的产生环节, 即接待旅游者耗费的能源和产生的生活垃圾, 在此阶段应当遵循“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 促进资源反复利用, 以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武陵源景区的各大宾馆可以提倡旅游者自带洗漱用品或“一客一套”洗漱用品, 被单毛巾等可采用“一客一洗”的方法, 以节约能源和用水, 并减少洗涤剂对水资源的污染;在酒店、餐馆使用多次耐用的消毒碗筷代替一次性碗筷, 可以节约成本84.75万元, 节约生物资源, 减少污染物。景区可以采用出租雨具替代一次性防雨工具。这样就可以节约对135万套雨衣形成的垃圾处理量, 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量。景区内酒店的办公用纸和景区政府的办公用纸可采用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减少对纸张的耗费。对于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胶卷盒等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后在景区内直接使用;对于不能处理的废弃物可以运输到周边工业地进行处理, 在其他产业链中循环使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景区内宾馆和居民产生的废水是景区的主要水污染源, 对酒店游客和当地居民产生的废水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场,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清洗道路、浇灌景区的花草园林、冲洗厕所或用于洗车等, 以达到资源的再利用。如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处理后的达标废水进行回收利用, 用于绿化及厕所冲洗, 回收率达16%, 利用达标的废水代替自来水洗车、冲地, 每天可节约自来水300吨, 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0.95万吨左右。武陵源景区每年废水排放量达200万吨, 若按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的回收量16%推算, 武陵源景区一年可节约自来水32万吨, 可节约成本64万元。这不仅可以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 更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景区废水的排放量, 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旅游者在景区购物的塑料袋可以用可降解塑料袋代替或推广可重复使用购物袋, 并退还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的顾客部分金额等手段来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 按80%的购物人数计算, 将会减少226万个塑料袋, 减少22.6万元的支出。

武陵源景区餐馆剩余的粮食、蔬菜、水果也是可以建立循环圈进行有效处理, 如可以送到当地农民养猪场做有机饲料进行处理或者建立沼气池后重新产生沼气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 产生的有机饲料和沼气又可以作为新资源进行使用, 把景区内部的废物变废为宝, 如图2所示。

(三) 对系统无法处理的废弃物要借助社会层面实现再利用

张家界主要以旅游业为主, 工业、农业处于次要地位。除了武陵源景区内部、景区与周边产业建立旅游循环经济圈外, 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大型旅游循环经济圈。对于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和自身无法消化的废弃物可以与城市内相关产业相联系或者与周边城市进行外部大范围旅游循环经济圈。例如导游带团使用后的废电池、景区内部报废的房屋建设设备要集中起来, 运到城市工业处或者运输到周边城市产业处进行处理, 使废弃物变成资源进行再利。

与传统发展方式比较, 通过构筑武陵源景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 可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景区的经济成本, 如表1所示。

四、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一)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难点

1.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开发者较高的环境意识支撑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 需要政府、当地居民、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等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就目前来说, 当地管理者、从业人员、居民以及游客环境意识需要提高, 针对这种状况, 张家界市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 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条例鼓励、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 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制定并推行循环经济计划。政府可通过张家界电视台、张家界日报、张家界政府网等各种媒体, 开展循环经济理念教育, 并实行激励政策, 如给予努力融入循环经济圈旅游企业减税或表扬奖励政策, 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群众投入到循环经济活动中。

2.增加改造投入

由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由于开发初期没有考虑循环经济体系构筑, 要进行改造, 需要大量投入, 很多企业不愿意承受, 这就加大了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难度, 针对这种状况, 政府一方面制定强制性措施, 对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突出的企业强制改造;另一方面对于进行改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支持, 如提供担保、无息贷款等, 并对改造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免税优惠, 提高企业改造的积极性。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实际调查、计算

3.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技术是循环经济体系构筑的核心, 它不仅要求旅游开发者有很高的环境意识, 而且要求有较高的环境知识与技能的团队。就目前而言,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从管理层到从业层, 环境意识普遍提高, 但环境知识与技能还亟待提高。为使循环经济体系很好运行, 应加强培训, 提高全员科学技术水平。

(二)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对策

1.制定、完善相关制度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在国外, 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实施, 如日本的《绿色采购法》、《容器包装循环法》。我国依照外国经验也建立了相应的循环经济保护法。如2003年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节能法》用法律武器约束开发者和旅游者的行为达到对旅游循环经济保护的目的。

武陵源景区推行旅游循环经济, 更要加快循环经济在景区内的法律进程, 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 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 明确企业的环境责任, 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激励政策。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深化改革, 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2.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旅游业发展中污染的重要来源是旅游消费者。“绿色旅游”与旅游循环经济目标不谋而合。武陵源景区要通过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减少污染产生量, 从而达到从供给、需求双方共同努力, 以减少对旅游区环境承载压力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旅游从生产到消费的行、游、购、娱、食、住6大环节都可以进行绿色包装, 绿色消费的一体化。旅行社经营者在推销旅游线路时可以进行绿色营销引导旅游者选择生态旅游方式;景区酒店经营者可以在游客下榻的酒店宣传绿色理念、引导绿色消费;张家界当地居民也应当融入到绿色旅游、绿色消费中, 居民向游客兜售当地特色食品、纪念品、工艺品、生活用品应当是“绿色”纯天然、少污染、易处理的产品。在整个武陵源景区中可开展绿色产品、绿色交通、绿色饭店、绿色旅游线路, 共同创建绿色景区。

摘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其在发展过程中, 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 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循环经济体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新建.畅游张家界[M].湖南.湖南地图出版社, 2004.

[2]王蓉.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考[N].中国环境报, 2004-01-06.

[3]李伟.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 (2) :21-24.

[4]邹统钎.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北京蟹岛度假村的旅游循环经济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1) :64-69.

[5]邓念梅, 魏卫.试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J].青海社会科学, 2005 (1) :37-40.

[6]舒代宁.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J].四川省情报, 2006 (6) :14-15.

[7]杨美霞.略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构筑[J].经济论坛, 2006 (3) :56-58.

[8]李庆蕾, 廖春花.明庆忠.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区域管理体系的构建[J].产业观察, 2005:194-197.

[9]舒小林, 明庆忠, 李庆蕾.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0) :108-113.

[10]颜庭干.论旅游景区循环经济的策略[J].生态环境, 2006 (1) :42-45.

武陵岩旅游景区导游词 篇5

台果从这里(景区西海码头)往北船游一百米处,的个杨洲塔。那是一个有典故的塔。从前,云头洞下的一股泉水,泉水洞里有个泉水婆婆。她修练多年,成了精怪,常常出来害人。杨洲南屏村有个张道士,有些法术,就想灭掉泉水婆婆,为民除害。这一日,大家来为我助威。我两个功夫差不多,只是看哪个气势强些,赢就赢在气势上。大家一定要在旁边敲锣打鼓,大声呐喊为我助威。大家说好。道士跳进洞里就不见了。人们在岸上敲锣打鼓,喧闹震天。这时,有人看见泉水里有两只草鞋在打架。两只草鞋一上一下,你追我赶,时而跃上天像两只鸭子,时而钻进水如两尾鱼儿。众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一时都忘记了敲锣打鼓。泉水婆婆就乘机逃走了。张道士就建起一座宝塔,压在那儿,让泉水婆婆不敢出来作怪了。如今,宝塔仍然在那儿。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去领略武陵奇峡的美丽风光和寻秘、探险。这是一个长3。5公里的大地传奇。一片深200余米的山川灵异秘藏于武陵腹地,与柘林湖隔水相望,绝壁纵叠,溪瀑横悬,崖树钭逸,异草遍被,俏、隐、幽、旷、奇、险、古、拙、,移步换形则异彩纷呈,晨昏晦明而气象不同,每山雨骤临,谷鸣川应,凝是龙吟隐隐,一处忘尘绝虑纵情挥洒的性灵空间,一所挑战乍我放飞激情的生命课堂,全新自然探险项目,全部游道均设悬崖绝壁之间,所需装备:手足、筋骨、胆气、意志和对自然感受恩的心,一段与自然最贴近的经历,一场同自我最深刻的对话,在原始自然中进发激情与感悟,在绝地困境中诠释勇敢与毅力,释放你潜藏的能量,找回你真实的自我。

武陵奇峡经由数百万年大自然的风吹、水蚀而成,一直隐逸于赣北茫茫九岭群山之中。武陵奇峡探险观光景区拥有江西第一条特种游道。所有游道均建于峡谷深处,依山取势,即经细心雕琢却又浑然天成。粗朴的板栗木栈道,可以让你零距离地接近那一潭碧幽,听闻山泉叮咚,精巧的跳墩,可以让你嬉戏流泉、触感溪瀑;原质的坎道貌岸然,让你不得不调动全身心的能量,悉心攀崖,感悟峡谷,有惊无险的天梯,让你伴着脚下轰呜的溪水,在惊怵中体味一份快慰。一快腊肉就一口醇香的“苞谷烧”会洗去所有的疲惫,在轻松中敢厚的主人向你讲述过去强人出没的故事……

中国世界遗产觅踪之武陵源 篇6

武陵源(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部,距省会长沙约400公里。它不似其他名山秀水,如五岳、桂林等千百年来就闻名遐迩,它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鲜有人知。从80年代开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武陵源终于声名渐起,它也因地处武陵山脉中段而有了名字,并于1992年12月14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这里遍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峰异石,突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武陵源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它以其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将人们征服。它的发现也要感谢20多年前那一位名叫吴冠中的大画家。是他,凭借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忠贞,这才揭开武陵源的神秘面纱,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间奇景公诸于世。

武陵源由张家界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保护区构成。

武陵源水绕山转,据称仅张家界就有“秀水八百”,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溪流,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两岸峡谷对峙,山水倒映溪间,别具风味。水使山林更有生气,金鞭溪是一条长长的溪流,有十几公里长,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它潺缓地流过纸草潭、跳鱼潭、楠木坪和天子洲,最后由索溪峪注入澧水。两岸峡谷对峙,红岩绿树倒映溪间。走在溪边小径上,一路清凉沁人心脾。踏木桥石阶,观花斑鱼潭戏水,听布谷鸟的叫声在山谷间回荡。

武陵源的溶洞数量多、规模大,极富特色,有名可数的就有黄龙洞、观音洞、响水洞、龟栖洞、飞云洞、金螺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索溪峪的“黄龙洞”。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为四层,洞内有一座水库、二条河流、三挂瀑布、四处潭水、十三个厅堂、九十六条廊。“冰凌钟声”、“翠竹夹道”、“龙宫起舞”都是其精华所在,黄龙洞景观奇异,是武陵源最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武陵源气候温和多雨,无酷暑严寒,常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这种小气候给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地。

“无价的地理纪念碑”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国内外均属罕见,在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目前所知有山峰3000多座,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层峦叠嶂。每当雨过转晴或阴雨连绵天气,幽幽山谷便会从中生出云烟,云雾飘缈在层峦叠嶂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时隐时现,景象变幻万千。雾,使晴日下坚硬的山峰变得妖娆、飘逸和神秘。观雾的最好季节是夏季,天子山是赏雾的最佳去处,也是摄影家常常涉足的地方。

武陵源回音壁上泥盆系地层中的砂纹和跳鱼潭边岩画上的波痕,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不仅可供参观,而且是研究古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形如龟背花纹,故称“龟纹石”,是雕塑各种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武陵源也是一个绿色宝库和天然动物园,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成片的原始次生林中,有植物种类1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93科510多种,比整个欧洲拥有的树木种类多一倍以上。武陵源的奇花异草也很丰富,在别地很难找到的珍奇花草,在这里随处可见。中国地学界和林学界称这里为植物标本国。武陵源又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整个景区内,有世间少有的珍奇鸟类6目41种,珍奇兽类28种。

浓郁的民族风情

武陵源旅游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武陵源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 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 具有开发各种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条件。随着Cloke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念被引入乡村研究中, 过去以追求经济成长的乡村发展方式, 被认为过度简化了乡村结构的多样性, 并且忽略了公平、生活质量、生态保育与文化保存等非经济层面的重要性。因此, 近年来, 乡村发展逐渐由强调追求经济成长的外生式发展, 转向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而作为乡村旅游并不怎么发达的武陵源地区要跳出瓶颈, 谋求另一种发展方式, 自然也就开始关注其的内生趋向的研究。

一、武陵源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乡村旅游的发展力量未形成

1. 村民尚未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力量。

武陵源乡村旅游起步晚, 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 还未找到村民有效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各种渠道。一是参与面小, 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只有部分村民主要通过“农家乐”的形式参与其中, 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未能参与, 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二是村民参与的内容偏窄, 如只从事一线服务工作或给游客提供乡村土特产品;三是村民参与的目的性单一, 大部分村民参与是为了获得更多收入, 经济目的单一、明显;四是村民文化素质偏低, 对乡村旅游开发业务并不熟悉, 对旅游服务行业缺乏了解, 缺乏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种种原因导致他们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偏低, 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从而制约了村民成为发展的主体力量。

2. 政府的主导行为不完善。

一是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武陵源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直接导致了宏观管理弱化, 办事效率不高, 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二是乡村旅游的政策尚未配套, 资金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 如保护政策、鼓励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尚未配套, 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其主要表现便是乡村旅游的交通、水电、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薄弱, 住宿、饮食、接待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三是科学性旅游规划缺位导致资源盲目开发, 传统文化流失。在调查过程中, 除沿海个别乡村地区有请相关规划机构进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外, 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进行相关规划, 导致乡村旅游资源受损, 传统文化衰退甚至消失, 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

(二) 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1. 资源开发缺乏前期的总体规划。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武陵源风景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 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中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 而是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开发, 无法实现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 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挥,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许多农户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 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 急于创收、模仿严重, 一般都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 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 没能挖掘乡村资源的深层次价值, 如休闲度假、参与体验。

2.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乡村旅游特色不鲜明。

由于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深刻, 开发者和经营者在开发过程中互相模仿较为普遍, 对自身所在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深度挖掘, 忽视了对节庆民俗与乡村文化内涵的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也主要以“农家乐”形式体现, 局限于“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吃吃饭、喝喝茶、钓钓鱼”的经营模式, 未能真正展现乡村风土人情, 产业结构单一, 所提供的产品质量、品种等大同小异, 缺乏特色。

3. 缺乏引导与保护, 乡村意境弱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村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村民生活和居住条件日益改善, 各种电器也慢慢走进百姓人家, 使得现代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日益严重, 古朴的乡村气息日渐丧失, 视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 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 一些乡土文化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和保护, 在建筑形式和材料、设施设备等方面刻意模仿城市, 导致乡村的城市化痕迹过于明显, 极大地破坏了乡村资源的乡村性和原真性, 削弱了乡村旅游的魅力。

(三) 市场经营体系欠规范化

1. 营销渠道单一。

在招徕客源上, 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 对朋友关系的依赖也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 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2. 经营理念陈旧。

在经营理念上, 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 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特色 (农家风味) 、环境 (绿化环境) 、服务 (服务水平) 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 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工夫。主张少投入, 多产出;采购质劣价低的菜品欺骗顾客, 甚至克扣斤两;单兵独战的多, 团结协作, 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3. 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经营者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 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 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当地政府来讲, 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 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 没有特色、规模, 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 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是“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

二、武陵源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的对策

(一) 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内生架构

为了更好的培养当地内部的发展能力,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发展的内生力量看做是一个整体, 对其各部分力量进行合理架构, 使当地政府、乡村基层管理组织和村民各司其职, 相互协调, 各尽其能, 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对发展的内生力量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当地政府、乡村基层管理组织和当地村民是“三位一体”关系。

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乡村基层组织的协助配合作用。

一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小组, 统缆全局。成立一个负责任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小组, 做好相关部门协调和组织工作, 对武陵源乡村旅游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规划, 促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形成各区域互补的乡村旅游。二是制定有利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提供资金扶持。由于大部分乡村存在经济基础差, 农户资金不足, 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 各级政府在财政给予配套的资金支持, 帮助乡村启动旅游业发展。对于当地的旅游企业和非旅游企业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来投资经营乡村旅游, 既可缓解资金缺乏的压力, 又有利于培养当地内部的发展能力。三是提高当地旅游从业者的旅游知识培训。要多方面筹措培训经费,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使培训持续化,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培训内容多元化, 如形成政府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乡村基层管理组织内部培训和从业人员的自我培训三个层级的培养体系。

2. 突出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

内生式的发展是立足在村民的自主意识上面的, 是一种地方分权的民主型的、参加型的发展, 如果没有村民的自发意识、自主意识, 那么内生式的发展往往是难以实现的。一是要认识到村民是乡村的主体, 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力军, 明确村民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村民建设自己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发展乡村旅游;二是转变村民观念。乡村旅游业对于广大村民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产业, 首先要让村民了解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处和意义, 通过教育培训、组织村民外出考察等方式, 树立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意识,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三是注重村民参与。让当地村民全方位参与, 从旅游产品的生产到销售、从旅游项目的开发到游客的服务接待均由当地村民主动参与, 既保障其经济利益, 又提高其发展能力, 让村民逐步成长、壮大, 真正成为发展的主力军。

(二) 采用以内为主的乡村资源利用方式

1. 突出武陵源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特色。

一是进行科学规划, 武陵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显著, 政府应该根据其自身的资源特色进行整体统一的布局, 开发出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同时, 乡村旅游在规划和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品牌意识, 强化各地的资源特色和挖掘各地的文化底蕴, 开发具有高品位、有创意的旅游类型。二是大力挖掘文化,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 更是文化行业, 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各种旅游的本质特征在于乡村性, 这也是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而武陵源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 要保持本色, 突出特色, 要根据自然资源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 开发以“农”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 主要依托当地资本, 创新利用外来资本。

武陵源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资金首先要考虑从当地筹集, 鼓励人人投资, 适当引进和创新利用外资。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诸如“政府+企业+农户”或者“企业+农户”等各种有效形式, 对当地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制定税收减免、经营奖励等优惠政策, 努力引导当地旅游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通过注入资金、引进先进管理和经营的观念, 带动武陵源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外资, 武陵源乡村旅游在外资的利用上应注意寻求创新利用外资的策略, 主要采用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外资, 使当地的经营户和村民参与利润分享, 以有利于积累自我资金的发展, 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 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效益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力因素, 环境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 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保障, 三者互为条件, 相互影响。乡村旅游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型产业,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 但是乡村旅游粗放发展, 资源滥用, 破坏式开发, 就会损害这三大效益。从内生式发展的目的来说, 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就是要寻求三大效益得以统一发展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即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不断进步, 环境日益改善的措施和方案, 促进三者良性循环发展,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 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一是为当地村民创造就业机会, 助民增收, 实现当地村民分享乡村旅游利益的最佳途径是给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首先, 政府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落实扶持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就业政策。其次, 对村民加强乡村旅游相关知识、技能等各方面教育培训, 提高村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二是促进产业链本地化, 乡村旅游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活动, 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 应该尽可能由当地提供相关物质原料, 在本地进行生产和销售, 促进农林牧副渔等相关产业链的本地化, 使乡村旅游的收益留在本地。三是大力开发乡土特产, 各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 根据游客对乡土特产的需求, 结合自身的各种资源, 大力开发各种易携带的乡土性产品, 不仅可以使村民达到创收的目的, 而且可以满足游客需求。

2. 加强管理力度, 维护乡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要素, 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维护好这一要素是乡村旅游长盛不衰的根本。维护好乡村生态环境, 一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增强生态旅游意识。二是制定相关法规, 加强管理。各乡村旅游点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的预防措施, 把游客和居民对其破坏的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三是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保护氛围。对乡村旅游地的村民及经营者加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 提高其自觉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识。当然对游客也应进行文明旅游和环境保护等宣传教育, 进一步增强他们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减少他们不文明行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王素洁, 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 2007, (2) :61-68.

[2]ClarkeJ, DenmanR, HiekmanG, etal.Ruraltourismin Roznavaokres:aslvakease PotthoffH.study[J].Fae111t1esTourismManagement, 2008, (2) :193-202.

[3]蒋树萍, 黄震方.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江苏商论, 2008, (4) :62-64.

[4]黄大勇.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 2007, (10) :114-117.

[5]王兵, 罗振鹏, 等.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 2008, (10) :63-69.

[6]龙茂兴, 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 2008, (9) :75-79

[7]周玲强, 黄祖辉.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 2009, (4) .

武陵源旅游 篇8

一、武陵源景区旅游英译错误类别

(一) 书写错误

书写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旅游景点的翻译需要书写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信息功能。然而在武陵源景区探访的过程中, 却发现景区中很多翻译存在书写错误。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出口处, “游客出口”的翻译是Turists Exit, tourists漏了一个字母;“ 大圣峰” 的英语是Dasehng Peak, 字母位置颠倒。此类错误还比较多, 单词拼写虽是小事, 可是却能反映出景区的文化水平, 不能忽视, 这类拼写错误应该及时发现纠正, 以下是笔者对武陵源景区术语错误翻译类型的归纳。

1. 语法错误

在武陵源景区的翻译中, 还发现了语法错误的问题。如“人人防火, 树树平安”译成了“Everyone prevent fire, trees will be safe”, everyone是不定代词做主语, prevent应该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prevents。另外, 该句翻译有两个主语和两个谓语, 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 中间需加连词。这种错误的出现不仅是因为译者水平有限, 同样也是出于其思维的惰性表现。因此, 译者应该在翻译后多多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

2. 一名多译

武陵源景区有些景点在不同的指示牌上翻译不同, 这会让外国游客感到迷惑不解。如“和亭”的翻译He Pavilion或Peace Pavilion, “黄石松”的翻译有Huangshi Pine和Yellow Stone Pine。

3. 表达方式汉化

在翻译旅游景点的过程中, 不能够把中英文一一对应。如“前方诸峰中有一巨峰自顶端至中部, 裂成两瓣。 (劈山救母处石碑) ”翻译为Ahead towers a giant peak split into pairs from the top to the middle.译者试图和原文的结构保持一致, 所以“前方诸峰”译为ahead towers, 然而这并不符合英语语言的习惯, 只会让外国游客迷惑不解。

4. 缺乏文化内涵

旅游景点的翻译一定要深究原文字里行间的词义内涵, 按译文的习惯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在景点“闺门迎宾”处的石碑上, 导游词“人们把张家界比作藏在深闺的绝代佳丽”的翻译是Zhangjiajie is regarded as the beauty hidden in the deep maiden boudoir. 该翻译并没有解释清楚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真正含义, 只是翻译了其字面意思。该句的“藏在深闺”是强调从不出名到闻名世界的过程, 所以应译成“which is at first unknown to the outside but well-known to the whole world.”

二、武陵源景区旅游英译的策略

(一) 辨明“虚实”, 突出“信息”功能

中英文在表达风格上的不同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本功能特征。按翻译“目的论”的说法, 旅游原文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提供信息”, 这就要求译文的行文布局和语言表达方式必须符合英文的通用文体规范。但在汉、英旅游翻译的实际操作中, 翻译时从汉语中清楚明了地概括出有层次、有条理的实质性内容, 化“虚”为“实”, 突出英文旅游文本言简意赅的特点。如“防火意识记心中, 保护森林靠大家!”武陵源景区的翻译是Every mind should have an awareness of the fire security. Everyone should protest the forest.该句逐字翻译了中文, 但是英语文本常常使用一些简单句和短语来突出其信息功能, 所以直接用No Fire要更好。

(二) 理解原文, 尊重文化

在旅游景点翻译过程中, 既要译出旅游景点的读音, 又要译出其文化内涵, 使外国游客能对中国文化更加了解, 激发他们对该地旅游的兴趣。为使译文准确、达意, 可以适当在译文中增加相关词汇、结构和表达来突出文化内涵。如:“仙人桥”, 在古代中国, 许多人信奉道家思想, 他们希望摆脱贫困, 修道成仙, 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是“仙人桥”的由来。在武陵源景区, 可以看到其翻译是Fairy Bridge或Xian Ren Qiao, 此翻译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好理解, 但是外国游客却不能从中了解中国的宗教信仰。为了更好地还原中国文化, “仙人桥”译成Xian Ren Qiao (Taoist Immortal Bridge) 更合适, 这样中英文二者都能兼顾。

(三) 客观陈述, 清楚明了

对于旅游景点的陈述都重在神似、写意。而西方人在描写景物时更偏重于客观事物的再现, 很少使用修辞手段。如在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介绍牌上写着:以奇峰、谷幽、水秀、林深、洞奥为特色, 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天然画卷, 被誉为“扩大的盆景, 缩小的仙境”。其翻译为It features rare peaks, quiet valleys, beautiful waters, deep forests and mysterious caves. It is known as expanded bonsai, narrowed wonderland”, a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汉语中用“奇”“幽”“秀”“深”“奥”“盆景”“仙境”来描述武陵源景区的美, 但译文却没意识到外国游客在景物的描写上多是实景实写, 少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段。

结束语

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 只有高质量的英语翻译才能让海外游客获取武陵源景区景点相关的自然、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走访和调查, 发现武陵源旅游景区的英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武陵源旅游景区英译所要遵循的策略, 从而能够使武陵源景区的翻译更加准确生动, 为游客的游览增添乐趣, 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来到武陵源景区。

参考文献

Newmark.1998.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武陵源旅游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旅游景区客流大幅上升, 塑料制品使用量随之上升, 白色污染问题相应出现, 对旅游景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提出了一些有效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与措施[1,2,3,4,5], 但对旅游景区这一特殊地域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为例, 对自然景观旅游区游客使用塑料制品的情况和白色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提出白色污染的整治对策。

1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产生途径与产生量解析

“白色污染”是指不可自然降解的废弃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排放到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现代污染现象, 主要污染物是由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 包括塑料袋、地膜、快餐盒、饮料杯、废电器壳等组成[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方向发展, 顺应这种需求, 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同时也造成白色污染物排放量大量增加, 在城市垃圾总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已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

自然景观旅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景观旅游区是指以自然景观为旅游开发的依托和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区, 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旅游区因美学价值、科研价值而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和游览观赏价值, 自然景观旅游区在旅游开发前, 大多人为干扰小、生态环境良好,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1.1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产生途径

旅游是由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自然景观旅游区开发旅游之前, 大多人为干扰小, 但随着旅游发展, 游客生活消费所致的和旅游接待方为保证良好服务使用的塑料制品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一方面, 由于游客是暂时居留, 不具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要满足其正常生活需要就会使用大量的塑料包装。同时, 游客旅游活动中使用的塑料制品数量会多于平常, 如在旅游过程中丢弃的旅游商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泡沫塑料填充包装袋、一次性快餐盒、矿泉水瓶等。另一方面, 旅游地为满足游客需求和旅游者的消费, 塑料制品用量也相应增加。景区为满足游客需要会增加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如一次性洗漱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雨具、一次性拖鞋等。此外, 有些物品本身就是塑料制品, 如一次性牙刷、旅游商品包装袋等。

1.2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产生量解析

为了能掌握游客在旅游景区活动过程中的白色污染产生量, 本文以世界遗产地武陵源景区的游客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景区游客使用的塑料袋情况进行了了实地调查, 以此来估算白色污染的产生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 有效回收问卷105份, 回收率87.5%。本文采用Spss 17.0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游客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 平均每天使用3个左右塑料袋的游客占60%, 使用4—5个塑料袋的游客占14.3%, 使用5个以上塑料袋的游客占14.3%。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使用3个塑料袋计算, 2011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游客接待量735万人, 使用的塑料袋个数达2205万个。这些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 将会带来严重影响。塑料袋只是白色垃圾产生的一个方面, 景区游客使用的一次性雨衣和雨鞋、一次性洗漱用品及其包装等都是产生白色污染的因素。武陵源景区多年的雨天平均约75d, 按照2011年接待量计算, 仅一次性雨衣就约消耗151万套。此外, 旅游接待地的酒店、餐饮、旅游商品销售也会产生大量塑料垃圾, 可见白色污染产生量相当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游客数量不断增长, 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9.2亿人次, 入境旅游者12647.59万人次, 接待总量超过20亿人次。按照武陵源的调查类比, 近20亿人次产生的白色污染量不可小视。

2 白色污染对自然景观旅游区景观的影响

自然景观是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的地理实体, 那些具有美学和科研等多重价值, 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并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自然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客体。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大量游客涌入, 塑料制品消耗量快速增长, 对景观造成较大影响。

2.1 对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的影响

从景观地理学观点看, 景观或风景是一种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综合环境, 自然旅游资源是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9]。由此可见, 环境是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旅游资源评定的国家标准中,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赋分值很高, 观赏价值高低基于资源美学价值的大小, 而旅游区生态环境状态是决定资源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白色污染的产生并大面积滞留, 直接影响到旅游区的环境清洁度, 严重破坏了环境美感, 影响景观的视觉效果, 降低景观的美学价值, 给游客留下不良印象。目前, 很多景区因为垃圾问题影响了整体形象。国内著名的5A级景区在清澈的湖水、河流中随时见到游客随手丢弃的白色垃圾, 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影响旅游景观的整体美感。由于游客数量大幅增长, 很多旅游区都面临着白色污染的严重威胁。

2.2 对自然景观区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白色垃圾除了造成景观美学价值下降外, 还会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景观区内, 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由于景区白色垃圾增多, 经常被景区动物误食, 导致动物肠胃受到损伤而死亡。景区生态系统是依靠各组分相互制约、转化、补偿、反馈等作用而处于结构与功能相对协调的稳定状态, 即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剧烈地发生改变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白色污染引发对动物的不良影响, 致使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减少, 生态系统平衡紊乱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最终导致旅游资源破坏, 影响旅游景区的吸引力。目前旅游景区常用的处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之一是随垃圾一起填埋, 但塑料制品很难消解, 填埋一方面占用土地, 另一方面有毒物质会下渗污染水源, 处理不当会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3 造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在很多旅游区, 由于客流量增加, 包括白色污染在内的垃圾也大幅度增加, 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特别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的区域, 周围居民以牧民为主, 放牧牛羊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 这些牲畜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牲畜对塑料制品的辨别能力弱, 常常会误食包装袋、一次性餐盒等塑料制品, 轻者造成动物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消瘦, 重者可导致动物死亡, 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经济利益, 引起牧民对旅游发展的不满。如青海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随着近年来的旅游热, 产生了大量白色垃圾, 这些垃圾随风流动, 污染了周边草场, 造成牧民与旅游景区的矛盾。如果白色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引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将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2.4 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

随着旅游者日益成熟, 游客对旅游区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旅游地环境质量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身体健康的要求, 还要满足游客的心理要求。特别是自然景观旅游区, 游客对其环境质量期望值更高, 旅游环境质量状况已成为影响游客选择决策、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元素。如果景区白色污染问题严重, 会使期望值很高的游客大失所望, 降低游客的满意度, 导致旅游景区形象下降。2011年, 游客在对旅游目的地评价中, 张家界的满意度仅为80.36%, 不满意的原因与环境清洁度有较大关系。

3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整治对策

整治景区白色污染, 是保持、提高旅游景区旅游吸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是旅游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也是保护旅游环境的重要研究课题,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

白色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 但由于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参差不齐, 对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有较大差异, 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不尽相同。我们以武陵源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105名游客对一次性塑料用品对环境影响的认识, 结果有11.4%的游客认为使用一次性用具对环境影响小, 30.5%游客认为影响不大, 只有58.1%游客在认为对环境影响大。调查表明, 半数以上游客已意识到白色污染问题, 在行动中关注这一问题, 但也有近1/2的游客的环境意识较薄弱, 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白色污染问题的危害, 规范自身行为,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3.2 加强管理, 减少白色污染产生量

为了有效控制白色污染问题, 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2007年12月31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禁白令”,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旅游景区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 应根据景区环境管理要求制定更加具体的措施。如对旅游产品供应方、旅游企业、景区各摊点等, 根据其经营规模限量使用塑料制品, 并根据使用量缴纳白色污染处理费用。对游客的消费行为也要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规范, 对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给予惩罚, 对主动放弃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积极维护景区环境质量的游客给予奖励, 使白色污染的产生在旅游产品消费全过程受到严格控制。此外, 要加强管理, 以制度管理人、规范人的行为, 是提高目前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3.3 实行旅游垃圾分类回收, 实现塑料垃圾资源化

迄今为止, 我国尚未正式颁布一部关于旅游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全国性专门法规, 而世界上众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有关垃圾的分类回收制度。如美国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 日本的“绿化地球百年行动计划”, 德国、韩国制定了《包装条例》等, 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 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0]。目前旅游景区缺乏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 很多景区内安装了标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 但在游客投放垃圾时随意性强, 且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也没有根本区别, 都是运到景区外统一填埋, 并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如果塑料制品能回收进行统一处理并实现资源化, 就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如啤酒瓶实行回收后, 有很多人加入到回收再利用行列, 有效解决了资源浪费, 减轻了环境压力。

3.4 加强科技创新, 开发可替代产品

由于塑料制品具有方便性的特点, 随着旅游快速发展, 塑料制品总体上消费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为了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同时满足人们的需要,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科技创新, 开发塑料制品替代物, 鼓励开发无污染、少污染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白色污染会对自然景观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为例, 对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问题进行研究, 了解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状况, 提出整治对策, 以期有效防治景区白色污染问题。

关键词: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现状

参考文献

[1]蔡林.如何根治“白色污染”[J].生态经济, 2002, (5) ∶56-58.

[2]徐海云.治理“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垃圾收集系统[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 (8) ∶4-7.

[3]姜巍.解决白色污染需要新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 2010, (1) ∶43.

[4]张景昱, 宋艳茹.利用转基因植物治理白色污染新的途径:叶绿体转化[C].21世纪新北京生态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1∶47-53.

[5]陈徐奉.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白色污染防治法律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28-29.

[6]杨美霞.旅游环境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7]李发玲, 钟学斌, 万安娜, 等.“限塑令”的公众行为响应与白色污染控制对策——以咸宁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35 (3) ∶6-10.

[8]肖笃宁, 解伏菊, 魏建兵.景观价值与景观保护评价[J].地理科学, 2006, (8) ∶506-509.

[9]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0.

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发展探究 篇10

关键词:武陵山,古镇,居民,开发与保护

一、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发展的意义

武陵山地区古镇需要保护和发展, 但无论是保护还是发展都急需一定的资金投入。目前, 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财政, 这对城市建设的经济实力要求比较高, 经济实力不强的城市往往难以维系。国家虽然设立了历史文化古镇保护的专项资金, 但相对于大量的古镇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旅游业为古镇的保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旅游业的发展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就有了足够的资金保证。古镇必须经过保护和开发才能发挥其功能和效益, 才能体现其现实意义, 在一些有条件的古镇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古镇的特色, 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武陵山地区古镇发展旅游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还大大提升了武陵山地区古镇的知名度, 使原本鲜为人知的小镇变为外向开放经济活跃的旅游胜地。伴随着旅游开发, 旅游业的生活、古镇的文化遗产、历史环境、传统风俗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

二、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过度商业化倾向

随着各种法定节假日, 黄金周等带动的旅游热, 不少景点把各自的旅游开发作为经济的增长点, 古镇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 古镇所在地在今天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自然需要一些适于其环境和文化要求的社会、经济活动, 无疑带动旅游和发展商业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如果一味地以经济效益第一, 把古镇地所在地的商业开发视为“摇钱树”, 那么本来有益于保护和发展的旅游和商业等活动就会变利为弊。主要表现应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直接造成了古镇地方的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 特别是在主要的游线上各类商店的铺张及现代化的装修风格, 导致了古镇建筑物整体风格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 近年来的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 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 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氛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因此, 古镇应禁止在保护区内开设新的商店、逐步地把那些向游客出售小饰品的商店迁移到保护区的外面, 通过发展观光旅游, 恢复传统“老字号”, 演示传统手工艺。还应重新挖掘构成水乡古镇整体空间环境的建筑群及文化环境的项目, 开发应景的古典民间娱乐, 展示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2. 旅游开发与居民问题

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把旅游当做古镇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动力, 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却没有积极的改善, 因而现存的建筑老化, 基础设施不全, 具有水灾隐患, 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 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同时, 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 影响了原来传统的风貌延续。

三、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1. 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战略

古镇神秘独特, 到处都遗留着历史的沧桑味道。但是历史也遗留着一系列问题, 恶劣的卫生环境跟落后的旅游住所, 都是摆在游客面前的问题, 因此, 在合理保护古镇原韵后谋求更大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古镇旅游开发的目光始终要放在将来, 不能为了谋眼下的利益而放弃在保护中开发, 开发中创新, 只有全面提升古镇旅游的神秘吸引力, 才可实现可持续旅游与水乡保护的双赢局面。对古镇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还包括对古镇文化整体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指治理古镇环境存在的脏、乱、差现象, 严防由于游客过多造成对古镇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等;对古镇文化的保护主要是指对建筑文化、民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的保护。游客到古镇游览, 主要是享受其优美宁静的环境、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纯朴的民风民俗的整体氛围感受, 保护这些原真的、本来的、真实的东西是维持和延长古镇生命力的有力举措。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且难以平衡时, 要以“保护优先”为基本的前提, 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坚持保护环境为主, 开发旅游为辅的原则, 才能做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居民参与

古镇人是古镇文化的传承者与发展主体, 他们最清楚什么事真实的有价值的古镇, 古镇人是古镇文化精神之依托。在古镇开发过程中, 如何对古镇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 应尽可能多的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当地居民、政府、旅游开发商三方平等的交流平台, 提供给居民一个表达意见建议的渠道, 使当地群众都有在旅游发展中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同时政府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 还应尽可能的兼顾各方居民的利益, 拉动全镇居民的参与热情, 推动有意愿从事旅游业的居民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古镇旅游发展中来, 提高古镇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同感。让居民能真正的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拥有话语权, 真正的享受到旅游开发的益处, 不仅能增强古镇居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还能自然地营造出一个居民主动、自觉参与的良好环境。

3. 开发与保护并重

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大多是矛盾的, 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虽然带来了优厚的利益, 但是对古镇具有易损坏性, 古镇文化的唯一性、独特性及不可再生性导致古镇的原真性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挽回。古镇的历史文化是其灵魂所在, 民俗风情、文化传统这些古镇瑰宝更是依托于古镇居民而存在的, 保护好古镇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古镇、居民与旅游发展良好的融合在一起, 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才能更好的展现古镇魅力, 吸引更多游客, 实现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业和谐持续发展。

四、结语

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深厚的人文情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其古朴清丽的风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而古镇的人文情怀更是古镇的灵魂。武陵山地区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要实现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务必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切忌盲目开发。希望在政府、旅游开发商及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 武陵山地区古镇会有更璀璨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宁宁.论旅游与纳西文化的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 (4)

[2]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

[3]廖冬梅, 张诗亚.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4)

武陵天下秀 篇11

土家族医药历史悠久,药物资源丰富,有较为完善的医学理论,医技医术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独是“奇药、奇方、奇术、奇效”之特点,在我国当今仍是较强临床活力的重要卫生资源。

历史悠久

土家族医药的起源与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土家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创造了本民族的传统医药知识。

在土家族医药发展历史上,大体上分为五个时期,即秦汉郡县制度时期的土家族医药知识积累和巫医传入时期;唐宋羁縻制度时期土家族医药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史料的出现时期;元明至清初土司制度时期的土医、药匠、水师的出现及土家疗法的形成时期;清代改土归流后府县制度时期土家族医药诊所、药铺(店)出现及理论框架基本形成时期;近现代土家族医药从“口传”到“文传”的历史跨越时期,使土家族医药得到全面继承与发展,土家族医药从民间走向祖国传统医药殿堂,成为祖国传统医药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医理

土家医基础理论体系

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土家医藉用自然界的“天、地、人”的天人相应的“三元学说”认识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及病理疗理变化、疾病疗归等发生与发展的规律。

“三元学说”指导下的基础理论

人体结构由上、中、下三元组成。上元为天(脑、心、肺等),中元为地(肝、脾(肚)、肠等),下元为水(腰子、养心肠、精腰等)。

人体生命物质——气、血、精三种元素组成。

致病因素由邪气、情志、伤损三因引起。

病理变化由气血失调、冷热失衡、气血精逆乱引起。

“五诊法”为基础的诊断方法——看诊、问诊、听诊、脉诊、摸诊。

“七法”、“八则”及内外兼法为主治临床治疗学。

内治法——药物内服治疗;外治法或非药物传统疗法。

八大用药原则 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亏则补之,实则泻之,阻则通之,肿则消之,惊则镇之,湿则祛之。

七大治法 汗法、泻法、赶法、止法、补法、温法、清法。

“五术一体”的传统外治法 刀法、针法、火法、水法、药法融为一体传统外治法。

土家医养生之道 保养与健康、健康之长寿。“顺应自然,调食养神,起居有常,卫固‘三元’,避瘟祛邪,健体强身,保养长寿”的养身之道。

临床医学特色

疾病命名六大特点 按发病部位命名,按临床表现命名,按动物形象命名,按致病原因命名,按发病季节命名,按疾病性质命名。

疾病分类三种方法 按时象命名,按三伤、七症、八类疾病命名,按传统序数命名。

临床证治学特点 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转归评价等。

土家医五大“服侍”技术 临床服侍、心理服侍、饮食服侍、药物服侍,气候服侍。

药物学特色

独特的性味功能 土家药三大性能——冷性药、热性药、平性药。土家药八大性味——酸、甜、苦、辣、咸、涩、麻、淡。

土家药三种分类方法 按药物性能分类、按药物作用分类、按疗效分类。

土家药用药方法 煎服法、炖服法、酒泡法、外敷法、煨制法、外洗法、药灸法、碾末法,外佩法等20多种用法。

土家药用药特点 植物药为重、鲜药为主。

土家医方剂组方原则 主药、配药、引药。

土家药物反忌特点 生药十三反,十四反及三十六反。

土家药炮制特色 有切制法、磨捣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炙法、煅法(又分为明煅、煅淬、闷煅或扣锅煅四种方法)、蒸法、煮法、水飞法、埋制法、汗渍法、佩干法、磨制法、烤制法、烧制法、腌制法、露制法、发芽法等。

人文医学

土家医传承方式 “口承”或“口述”载体传承;文传(抄本与版体)载体传承。

土家医传统医学模式 学医途径——学药、学医、学服侍三位一体。医药一家,医护一家,医巫一家。

丰富资源

土家族居住地武陵山区,地处“中国之中”,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成为我国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是我国中药材、民族药材的重要产区,有野生动植物7000多种,作为药用的多达2500多种,动物药150多种,矿物药30多种,被誉为“华中天然药库”。土家族药物资源丰富,特有珍稀和道地药材享有盛名。如驰名中外的土家族四大名药: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项一颗珠、文王一支笔。土家族四大道地药材:川莲、天麻、杜仲、辰砂。四大特色药材:竹节人参、百味莲、血三七、水黄连。以及半截烂、地雷、三百棒等“土生土长”、“土得出奇”的土家族传统药物。

适宜技术

土家族医技医术是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传统外治法独具特色,效果好,是土家医适宜医疗技术。

土家医传统适宜技术有:土家医雷火神针疗法、土家医烧艾疗法、土家医挑刺疗法、土家医扯罐疗法、土家医放痧疗法、土家医麝针疗法、土家医小儿提风疗法、土家医接骨疗法、土家医扑灰碗疗法、土家医泡脚疗法、土家医斗榫疗法、土家医蛋滚疗法、土家医推油火疗法、土家医酒火疗法、土家医翻背掐筋疗法、土家医瓦针疗法、土家医烧灯火疗法。

小儿提风疗法

土家医药匠(色左)将土家药敷贴于肚脐上,通过药物熨脐,以温“中元”之脏器,和畅筋脉,使精、气、血布输于机体、调整或改善“三元”脏器功能,祛除“中元”的风气之邪,以达到治疗“中元”疾病的一种土家医传统外治法。提风疗法主要用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土家医提风疗法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不受条件限制,经济实惠,不吃药、不打针,患儿易接受,临床疗效好的技术优势。

雷火神针疗法

是在中医“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的基础上改进创新的一种新的外治技法。“雷火神针”是利用针刺、热疗、药物超导治疗原理,作用于患病部位,达到通经活络、散瘀止痛、祛湿通节、消肿散结功效。其中银质针具:土家医认为有祛邪散寒、验毒、防腐功效,银块热熨可治寒邪引起的头痛、背痛、关节痛;银针针刺有散寒止痛、防腐生口作用。“雷火神针”是综合针疗、热疗、药疗三种功能,一次治疗获得三种疗法的作用,特别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超导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烧灯火疗法

是用干灯芯草蘸香油燃着灸灼病处或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土家医烧灯火疗法又分直接或间接烧灯火疗法。烧灯火疗法具有温筋通脉、祛湿止痛功效。适用于小儿走胎、惊风症、蛇串症、猴儿疱(腮腺炎)、扑地惊、荨麻疹、蛇斑疮、小儿脐风、黄肿包、肚子痛、屙肚子、受凉、头痛、胸痛、腰痛、痹证、湿疹、月经不调、带下病等。

酒火疗法

土家族药匠用药酒燃烧之火苗在患者病处间接捶击及按摩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是土家医火功疗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土家族民间还称之为打酒火疗法。酒火疗法具有温筋活络、祛寒湿、消肿止痛作用。适用于慢性腰痛、腿痛、风寒湿痹、肩周炎等慢性疾病。土家医打酒火疗法,是土家族民间较为常用的传统特色疗法。酒火疗法的特点是利用酒火的温度热熨患处皮肤,药物借助温热之力,由表达里,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寒、镇痛消肿作用,辅以手法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武陵源旅游 篇12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旅游景区,空间布局

一、引言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 个县 (市、区) , 区域森林资源丰富, 生物物种多样, 且是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民族风情浓郁。 区域内自然景观原始奇特, 人文景观自成一体, 拥有很多垄断性和品牌性的旅游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 旅游资源的分布则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而这种地域差异性对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 而且对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 如Christaller (1964) 基于中心地理论提到了旅游者的游憩活动与城市地理空间的关系问题。Butler (1980) 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Lundgren (1973) 和Britton (1980) 建立了核心 — 边缘理论模型。 吴必虎 (2001) 提出环城游憩带理论 (Re BAM) ]。 陆大道 (2003) 对点轴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 Alan (2006) 认为交通、旅游资源及旅游者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林明太、黄金火 (2007) 提出莆田旅游产业空间发展“一心七瓣”的扇型格局。 党晴晴 (2010) 根据大连市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对大连市旅游空间发展格局进行调整优化。 黄远水、陈钢华 (2010) 分析了福建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区域分布特征, 界定了其在全省及各设区市的空间结构类型。 申涛、田良 (2010) 分析了海南岛41 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阶段和模式。

综上所述, 目前国内外对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理论、 模式、 影响因素以及优化对策等,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但是对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 因此,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Arcgis软件对片区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期为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有益指导。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武陵山片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分布状况、所占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 再利用研究模型, 如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 采用Arc GIS10.2 空间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

(二) 数据来源

利用国家旅游局以及相关部门网站上公布的数据, 选取区域内截至到2014年评定的国家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 (点) , 共有66 处。 这66 处旅游景区 (点) 基本上囊括了武陵山片区的主要景区 (点) , 对区域旅游吸引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66 处旅游景区 (点) 的地理坐标借助谷歌地图进行标定, 并利用Arc GIS10.2 对地图矢量化, 得到武陵山片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 (点) 空间分布图 (如图1 所示) 。

三、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 空间分布类型

最邻近分析法能够较为准确、客观地判定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是均匀、随机还是凝聚的。 从宏观层面上看, 旅游资源属于点状要素。 最邻近点指数R是表示点状事物的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 定义为实际平均最邻近距离与理论平均最邻近距离之比。 其公式为:

(二) 空间分布差异

为深入分析66 处旅游景区 (点) 在区域各市州的分布状况, 引入基尼系数这一指标。 基尼系数 (Gini) 是用于分析地理学中不同研究对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空间分布差异性的重要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Gini表示武陵山片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 (点) 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类型, Pi为第i个市州内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 (点) 的数量占整个区域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 (点) 总数的比重, N为区域内各市州的数量, C为分布均匀度。 基尼系数介于0 和1 之间, 数值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 分布越不均匀。

将相关的数据带入公式 (2) , 计算得出H=1.0137, Hm=1.2553, Gini=0.8077, C=0.1923。可以看出, 武陵山片区内66处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 (点) 在18个市县中呈集中分布状态, 且分布的均匀度较低。

借助Arc GIS10.2软件得出片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 (点) 在各市县的分布图, 如图2所示, 图中市县色块颜色越深表示景区 (点) 分布越多。可以看出, 国家A级旅游景区 (点) 主要集中分布在怀化市、张家界市, 两市的集中程度最高, 占全区域的22.73%和21.21%, 其次是重庆市和湘西自治州, 占全区域的18.18%和10.61%, 常德、邵阳、娄底、遵义市等则分布较少。

四、影响因素分析

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及旅游景区发展的实际状况, 本文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投入,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会影响旅游景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区域旅游业的开发程度。而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较为著名的旅游地,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势必对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空间布局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几年, 武陵山片区经济快速发展, 各地区GDP总值及年增长率都很高, 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据数据显示, 怀化、湘西自治州、恩施自治州、张家界等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前五位, 且年均增长率较高, 市域范围内拥有的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数量也基本上保持前列。 因此可以看出,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旅游产业的整体布局有重要的影响。

(二) 交通条件

交通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是旅游目的地有序发展和产业空间合理布局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查询相关的统计年鉴, 得出武陵山片区内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2014年公路客货运输情况。从数据可以看出, 张家界市、怀化市、恩施自治州、湘西自治州的公路里程较多, 四市的交通可进入性强, 通达性较好, 与外界联系紧密, 节省了游客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拥有的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数量较多。

(三) 客源市场

旅游市场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旅游者的市场需求和消费偏好、旅游者的出游半径等对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空间布局有着重大的影响。武陵山片区各市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互为补充, 旅游产品丰富多样, 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且张家界、怀化、湘西自治州、恩施自治州在地理空间上靠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带, 更接近客源市场, 有稳定的客源。因此, 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就会得到优先开发和利用, 数量也相对较多。 相反, 铜仁、黔江区等地位于西部地带, 由于地形和气候等诸多条件的限制, 增加了游客的消费成本, 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较慢, 旅游景区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五、结语

结合上文的分析研究, 本文认为, 武陵山片区旅游景区空间布局的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 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片区各市县要依据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优势产业,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第二, 积极改善区域的旅游交通, 提高可进入性。 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强化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作用, 加强行政中心与大中城市的联系, 促进片区内部高级别旅游景区的建设。

第三, 明确目标市场, 丰富旅游产品。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时要明确目标市场, 深化旅游产品结构, 彰显地方特色。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提供不同的服务, 根据旅游地与客源市场的距离来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广度、强度、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等。

参考文献

[1]Christaller W.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the peripheral region-undeveloped countries recreation areas[J].Papersand Proceeding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64 (12) .

[2]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4]陆大道.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探讨—以“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J].北京:地理学报, 2005 (11) .

[5]Alan L.Modeling tourist movements;A local destination analysi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02) .

[6]林明太, 黄金火.莆田市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 2007 (06) .

[7]党晴晴.大连市旅游业空间布局优化及其发展战略构想[J].科技创业, 2010 (06) .

上一篇:可适应建筑下一篇:胎儿腹腔内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