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2024-10-09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精选11篇)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1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 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 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 少数民族达25个。云南这块神秘的土地, 它独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早已引起世人的关注。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形成了十分广博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文化中, 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涵, 保护和开发这些民族文化, 对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民族文化与植物

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 使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 不仅把植物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 而且还赋予植物不同的文化内涵, 使植物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人们除了利用植物为人类生存与生活服务外, 还人为地赋予植物许多来自人类自身思维活动的文化内涵, 使植物成了文化的载体, 这样的一些植物, 称为文化植物。云南文化植物的形成与云南的区位、宗教文化、开发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长期以来, 居住在云南的26个民族, 根据各自所处的生态环境, 创造了云南原始的宗教和文化, 在原始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 创建和积累了许多与植物相关的精神和文化产品, 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和鲜为人知的云南民族文化植物。云南的文化植物具有文化植物的多样性、文化植物起源的古老性、文化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文化植物民族和宗教的多元性特征。

二、云南民族文化与动物

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把有的鸟类视为“神鸟”。如傣族把孔雀敬为“柳鸟”, 从不猎杀, 并养在寺庙中, 作为观赏, 加以保护。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 普遍有跳孔雀舞的习俗, 意为赞赏其美丽, 博取人人爱护。阿昌族把美丽的白腹锦鸡视为“市鸟”, 在山上拣到羽毛, 姑娘们将它作为头饰, 以示娇艳。白族、傣族和山区的汉族, 也把鹤作为“神鸟”加以保护。

在少数民族的观念中, 蝴蝶是美的象征, 也是美好生活的征兆。蝴蝶以其特殊美的魅力, 而从纯粹的自然界, 迁飞入人文化了的自然中。这种人类文化的演变, 在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如云南的彝族、苗族、白族、傣族、景颇族和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 一些直接描摹的蝴蝶图案频繁出现。在全身上下, 帽饰、衣饰、腰饰、裙裤、鞋子上, 都没有出现过蝴蝶的形象。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彝族的挑花、傣族的织绵, 蝴蝶图案屡见不鲜。在云南, 无论是生活在高山或是水边, 山居还是坝居的少数民族, 无一例外地都喜爱蝴蝶, 并以之作为服饰图案的组成部分。五彩缤纷的云南生态环境启发了人们服饰构形的想象力和色彩想象力。

不仅少数民族如此。蝴蝶也早在汉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甲骨文中的象形绘画是丰富而多样的, 从太空中的日月星晨, 到地面上的草、木、虫、蝶、鸟、兽、鱼和水土田畴、阴阳雨雾等等, 都依类象形, 一望而能辨别。庄周梦蝶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 蝴蝶之梦为周舆”的慨叹, 哲理深奥, 也引发一场“人生如梦”、“物是人非”的争论直至如今。而其中所蕴涵的文学艺术意义上的主客体相互移情, 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与少数民族图案服饰所隐含的深层意义异曲同工。宋代诗人谢逸所写的诗句“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流传千古, 把蝴蝶的飘逸风姿写得出神入化。此外, 哀艳缠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最终以男女主人翁为爱情献身, 化蝶飞升为结局, 留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处于大自然中的人, 把自己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人类活动使自身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充分的改善。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和劳动, 使生物多样性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文化的烙印, 大大丰富了美丽的自然界。

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有机交融, 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无论是图腾崇拜的传统文化, 还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俗, 对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然而, 云南各民族文化中, 也存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内容, 如狩猎习俗。在森林和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的今天, 过度捕猎必然会导致某些动物的减少甚至绝灭。在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 使用木柴做饭和取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 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目前, 一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如傣族, 乃至于汉族对神山、水源山的禁忌, 哈尼族保护森林以培育风水等等, 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淹没, 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各民族文化中许多优秀传统, 也将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消失, 这种消失是不可逆转的。因此, 保护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分, 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有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弘扬各民族文化, 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首先要加强各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其次, 各地文化部门应大力发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有利于当地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传统文化;再次, 逐步改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 不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 如: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伐木做饭取暖的生活方式等。近年来, 昆明动物研究所配合林业管理部门, 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和各族民众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和教育, 培训林业管理干部, 提高了民众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识别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 林业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 大大地扼制了盗卖野生动植物的不法行为, 使云南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3.1-20

[2]街顺宝:绿色象征—文化的植物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3-4

[3]龙春林:云南紫溪山彝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 1999, 7 (03) :245-249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2

流融合与分析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是一个多民族、多跨境民族

聚居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其中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边疆各跨境

民族间本土共有文化,也是边疆地区跨境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通过跨境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的建设,进一步增进边疆地区各民族间的关系,从而为边疆地

区人民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本文从边疆多民族聚居区着笔,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个案

研究法等,从跨境民族、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现状(以

第二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为具体案例)、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

等方面研究了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对建设和谐边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了

边疆的和谐建设;扩大与邻国的对话空间;提升了边疆地区的政治软实力(增强了各

民族间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民族关系亲和化、提升了民族地区民众的审美意识、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促进了各

民族间的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文化建设,为和谐边疆凝聚精神动力;创

造了和谐的边疆政治环境,为和谐边疆创造基础条件;推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边疆提供源动力;促进了边疆各国各民族间的和谐,为构建和谐边疆夯实

社会基础,提出了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的和谐,并成为了建设和谐

边疆的一种有效途径。

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为边疆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精神文化大餐,但从长

远的角度看,跨境民族传统体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跨境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

养、建立科学系统的跨境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部门,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的保

护与传承,充分的挖掘与利用跨境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从而推动边疆的和谐建设,为

边疆地区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通过文化交流推进了中国西南 地区与邻国间的关系,同时使各民族间更加团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跨境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谐边疆II 1 引言

1.1 跨境民族的概念及形成 1.1.1‚跨境民族‛的概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作为人们共同体的民族形成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国家发

展过程的相互交错和重叠,造成了国家的疆界与民族分布地域的普遍不一致。在当今

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个国家,一个国家包括若干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正如

恩格斯所言:‚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相吻合的‛。这种国家疆

域与民族分布地域的交错重叠,使民族与国家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一个国

家一种民族、一个国家多种民族和一个民族多个国家,而后两种形式更为普遍,而且

往往存在于同一区域,即相当一部分民族的传统居住地域被国家政治疆界所分割,成

为跨国界而居的民族。伴随现代国家建立的全过程,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时有发生,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因素都在加剧着同一民族

跨国界而居的现象。

1982年范宏贵教授在其论文《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依族的古今关系》一文中明

确提出了‚跨境民族‛这一概念。此后‚跨境民族‛这一概念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较

大范围的使用。主要文章有范宏贵的《中越两国跨境民族》,姜永兴的《我国南方的

跨境民族研究》等。随后,各种以‚跨境民族‛为题的论文频频见诸于国内各种期刊,如胡起望的《跨境民族探索》,黄惠焜的《跨界民族研究论》等。在论著方面,1988 年

申旭、刘稚合作出版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1998年出版了由赵廷光主编 的《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研究》、《云南跨境民族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省

还成立了由政府官员和学者联合组成的‚云南跨境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对比研究课题

组。‛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又将1986年设置的‚跨界民族‛研究专业改名为‚跨境民 族‛研究 ①。

对跨境民族这一概念有很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而跨境民族又与‚跨

界民族‛、‚跨国民族‛、‚跨国界民族‛等诸多概念的内涵既有一致性的地方,也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用起来较为模糊。而我认为主要依研究者的侧重点来选择不同

概念。

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是指地域相邻,属世居或规模迁徙形成,一般在边界线两

侧或附近地区,在族源、语言、文化特征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感,而在国家归

王清华,彭朝荣.‚跨国界民族‛概念与内涵的界定[J].云南社会科学,2008,(4):19-21.2 属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认同要求,被现有政治地理(领土)边界线所分割,分属

于不同国家政治实体的同一文化民族或族群。① ‛ 也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是指居住在本国和邻国的同一民族,他们最早居住在

同一地区,以后由于迁徙和国界变动等原因分别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但目前

主要分布区域仍然相连或相邻,且语言和文化基本相同者,可称为‚跨境民族‛。

也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是指一切因政治疆界与民族分布不相吻合跨国界居住的

民族。它是各民族集团之间的自然地理界限日渐模糊和国家间的政治界限日益分明这

两种相反趋势交互作用的结果,简而言之是国家分隔力的产物 ③。

也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一般是指具有共同族源,此后由于迁徙和国界的变动

等原因分别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或群体,他们的语言和文化

基本相同。在长期的历史交往过程中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这些民族或族

群内部都有较为通行的自称,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则往往又有不同的他称‛ ④。

我认为跨境民族的概念以胡起望教授的观点最为确切。所谓跨境民族就是分别长

期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却又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文化,有着民族认同感的

同一民族。这些民族长期分居在不同国家,受当地本土主体民族或其他民族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不同的变化,但是在他们传统文化的底层,却与原来的民族传统文

化保持着一致。彼此有着同一民族的认同感。例如汉民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跨境民

族,他不仅在中国周边的各国居住。而在美洲和欧洲的大城市中也形成了自己小聚居

区(在世界各国具有较大规模的唐人街共有59个,其中美国就占12个,如华盛顿、旧

金山、芝加哥、纽约等地的唐人街就是汉民族在海外的一个集中居住区)。所谓对华

侨的研究,对海外客家人的研究等等,实际上这都是对跨境民族的汉民族研究的一个

重要部分 ⑤。

从更细的角度来看跨境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跨境民族,就是同一民族分居在不同国家,他们的民族称法、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基本上保持着密切联系,世界上有很多跨境民族都属于这一类。

广义的跨境民族指在迁出数百年或更长时期以后,迁出的部分在当地有了一定的

发展变化,他们或者受当地主体民族影响,或者在发展中与原来的部分在某些方面产

生了差异,在语言的词汇、语音、语法、以至于习俗、服饰、直至民族名称等方面,①

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96-98.②

何 跃.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界民族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学报(哲社版),2006(5):57-58.③

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④ 和少英,李 闯.桥头堡建设与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J].云南民族在学学报,2011,28(5):221-222.⑤

胡起望.跨境民族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报,1994(4).3 都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只是他们存在着同一民族起源,互相认同的民族意识。

广义的跨境民族与狭义的跨境民族,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跨境民族的涵义而做的

一种解释,而‚跨境民族‛研究是以‚跨境民族‛与毗邻或相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主要目的,比如中国与缅甸提倡的绿色替

代毒品工程即为‚跨境民族‛研究的一个典型,因此‚跨境民族‛侧重于这类群体在

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性及同一民族的认同感,即侧重于其社会文化属性。

1.1.2 跨境民族的形成

跨境民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有两类:一是自然而然地形成跨境民族。这类跨境民

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某些民族在现代民族国家边界勘定前就活动于多个国家境内,如

西北边疆的哈萨克族;二是非自然形成的,这些跨境民族或者是因为战争、谋求生存

发展等因素导致的迁徙而分布于不同国家境内,如东南边陲的彝族。或者是如同蒙古

族那样受外国势力干预而分布于不同国家境内。

就居住在云南边界的跨境民族而言,主要是以下原因形成:一是由外向内迁入 的跨境民族,如景颇族主要聚居于缅甸东北部克钦邦、毗邻印度的阿鲁纳怡尔邦和

川口兰以及云南西南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二是由内向外迁徙的跨境民族,如

哈尼族,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元江与澜沧江之间,境外主要聚居在越南、老

挝北部边境 ①。

我国跨境民族成分多、人口数量大、分布地域广。因此,边疆地区和跨境民族的

发展对于社会安定和国家间正常交往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目前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

国诸多跨境民族的存在,因其处在对外交流前沿,总体上能够有力地维护国家稳定,创造和平环境,但是也潜伏着诸如民族分裂与独立,或是并入其它主权国家等不稳定

因素。为此,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互动,使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各跨境民族内部和各跨

境民族间增进了解,以文化作为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自觉地维护和平环境,制约那

些破坏稳定的行为。并通过跨境民族文化的交流从而推动边疆和谐发展,在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的前提下以跨境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为先导,促进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建立科

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推进中国西南地区与邻国间的关系。

1.2 选题依据

首先,2011年10月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黄惠娓.跨境民族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1):24-25.4 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

掘,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这一决定为云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

名江城。有‚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其辖5乡2镇50个村(社区)民委员会524个

村民小组,总人口12.1万人。与老挝、越南直接接壤的有4个乡(镇)。沿国境一线

有10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东与红河州绿春县为邻,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

界(国境线长183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也是云南省唯一与两个国家

接壤的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25个民族中24个是少数民

族。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是世居民族。跨境民族有:哈尼族、彝

族、傣族、拉祜族、瑶族、汉族、布良族、苗族、壮族、克木族等。云南以跨境民族

居多,跨境民族问题也是云南省边疆民族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问

题。在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

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五大战略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

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①

。建设稳定繁荣边疆,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事业,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是建设和谐边疆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文化‚走

出去‛战略,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与建设桥头堡结合起来,加强对周边国家的传播,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

政预算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在这样的

大环境下通过跨境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

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对于促进中国西南地区与邻国间的关系,使各民族间相互团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建美好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体育作为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活动之一,它对减少与化解各

种矛盾、消除潜在的冲突、对抗不和谐因素等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尤其在云南江城哈

尼族彝族自治县发挥的作用更为宽泛 ②。由于体育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既广泛又复杂,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因此,体育的优劣

已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体育交流已成为建设和

谐边疆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途径,并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出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同时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体育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天然要素,从宏观意义上说,两者是一种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体育事业,体育事业的发展需

刁殿伟.推动云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EB/OL].http://,2010–12–24/2012–09–26.②

李晶晶.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10.5 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①

。当今,体育的交流与竞争已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国家展示形象、传递信息的重要窗口,同时也充当着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沟通纽带,尤其在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为突显。要跳出体育看体

育,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体育可以促进与邻国间的关系、边疆关系、跨境民族关

系等,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充当先进文化的排头兵,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再次,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反映了同一民族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彰显了丰

富的民族文化与强大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民族意识、维护了民族自

尊、促进了民族团结、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因此,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和谐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它丰富的内涵影响着和谐边疆的建设。跨境民族传统体育具

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和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是一种真正的大众文化活动,它是消除对

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媒介,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瑶族、汉族、布良族、苗

族、壮族、克木族等民族跨境而居,所以跨境民族问题也是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边

疆民族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屹

立于东方、成为东方强国的积极推进因素,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与邻国交

流的信息,是中国外交的一种手段。例如,武术因其独有的魅力广受西方人的喜爱。

民族传统体育中观赏性和娱乐性项目内容丰富,各种球戏和杂技仍广为流传,被保留

在民间与艺术的大舞台上,为跨境民族与各国人民带来了视觉文化大餐,这也是跨民

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一大文化交流资源。同样也在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走出去‛的战略中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边疆、建设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吴声光,张绍强.体育:构建社会和谐的纽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4):213-214.6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是一个多民族与多跨境民族

聚居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其中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边疆各跨境

民族间本土共有文化,也是边疆地区跨境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通过跨境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的交流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与邻国的对话空间、创造和谐的边疆政治

环境、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从而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民族文化认同,为我国与邻国

间提供了一种和谐友好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提升了跨境民族体育文化交流的层

次,提高了边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与繁荣,进一步为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建

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边疆的和谐夯实了基础。1.3.2 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的角度看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的研究涉及到民族

学、体育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这将会有效地推进体育学与其它学科间的交融、渗透

与综合发展,不断推进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拓展与延伸。从实践的角度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瑶族、汉、布良族、苗族、壮族、克木族等民族跨境而居。跨境民族多,与周边国家的人民

增添了一种亲戚关系,由于边境地区跨境民族间的文化相似。因此积极开展跨境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为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推

进中国西南地区与邻国间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把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与云南桥头堡建设相结合并不断推进与戍边、睦边、富边、强边有机结合,推

动边疆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运用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方式在该区域内构

建和谐的民族关系、邻国间关系是建设和谐边疆的有利条件。1.4 文献综述

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跨境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外交、边疆和谐等

方面作了研究、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与和谐边疆建设方

面的研究较少。通过 CNKI 检测检索,输入‚跨境民族传统体育‛ 并‚文化交流‛并 ‚和谐边疆‛共有论文 600 多篇,对其文献归类,共分为四类:

1、民族传统体育研7 究;

2、体育外交方面的研究情况;

3、跨境民族文化研究;

4、建设和谐边疆方面的

研究。

1.4.1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查阅,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文献从2007年至今有近300多篇,主要

有:

王岗的《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现状、问题与思考》概括出民族传统体育喜忧参半,受西方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挤压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在现状和问题

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文化学意义上的思

考。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目前表现出一种有其外壳,而少血脉的文化贫瘠状况。

今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该建立一种有别于西方体育、奥林匹克运动超市的新的

体育超市,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超市 ①。陈青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论》一文中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全球体育文

化的根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属性(即地域性、民族性、生产性、生活性、封闭性、认同性、娱乐性等)这些属性是长久维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

饶远等的《民族体育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中提出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作为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和作用。通过体

育活动,有助于增进民族间的交流,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更有助于云南形

成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的大好局面,从而促进边疆的繁荣与稳定

③。

王琼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从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

族主要开展的体育项目、少数民族理论研究现状、少数民族竞技体育开展现状、少数 民族地区城乡居民体育参与状况、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科学研究,建立训

练基地,建立相关的信息系统,构建资源库 ④。

邓伟、李会明等的《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认为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在于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

展更好地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活态性、原生态性、民俗性、包容性、群体性等特征,其发展策略应注重‚文化自觉‛意识和

学习创新意识的形成,从营造‚文化生境‛,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管理和参与体制、①

王岗.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现状、问题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20):2-3.②

陈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2.③

饶远,等.民族体育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7(5):62-65.④

王琼.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4):45-478 产业综合化发展、‚非遗‛申报、教育引导等方面创新和拓展 ①。

芦平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认为:现代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在

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提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多功能的

凸现,以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 ②。

以上论文主要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起源、特征、价值功能、项目分类、发

展趋势、发展现状、发展对策与措施、区域研究、个案研究以及运动会等研究主题入

手对民族传统体育做了研究,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跨境交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本论文将从这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探索研究。1.4.2 关于体育外交方面的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查阅,关于体育外交方面的文献近50 篇,李忠华《论体育外交在和谐

世界构建中的价值》认为:‚外交是人类解决冲突、加强合作的重要手段。外交在处

理国际关系上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外交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也发

生了很大的改变。体育外交就是外交的一种新形式。体育外交群众参与广、社会影响

大,由于较少受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③。

正是这些特点,体育外交经常能够起到其他外交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外交对于

各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政治、经济的扩大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外

交在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上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史国生的《体育外交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与作用》认为:‚体育的共性是开拓国际

社会‘对话空间’的前提;体育活动是重要的国际社会外交手段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

献;国际性体育外交活动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具有特殊的作用‛

④。

胡逢清、曾利亚在《论邓小平体育外交的思想与实践》中谈到:在我国体育外交

工作中,邓小平指出‚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解决难题,贯彻以人民利益为重的理念,坚

持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联系的观点,使我国的体育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⑤。

吴声光、张绍强的《体育: 构建社会和谐的纽带》在全面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基础上,概括了奥林匹克宪章中和谐定义的内涵及外延,其理念与社会和谐具有一

致性和内在的必然联系,是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体育有其

独特的广泛性、教育性,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① 邓伟,李会明等.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2(4):3-4.②

芦平生,陈玉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39.③

李忠华.论体育外交在和谐世界构建中的价值[D].河北:燕山大学,2010:13-15.④

史国生.体育外交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2:48 ⑤

胡逢清,曾利亚.论邓小平体育外交的思想与实践[Z].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外,2011.9 和辐射功能。

以上论文,着重从体育的外交发展历程、功能、特点、价值等理论实践与国际社

会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分析,阐述了体育在国家交往中的特殊地位与价值。但通过民族

传统体育的交流促进文化发展、边疆和谐发展的论述甚少。1.4.3 关于跨境民族文化方面的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查阅,关于跨境民族文化方面的研究近200 篇,1982 年范宏贵教授在

其论文《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依族的古今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跨境民族‛

这一概念。此后,‚跨境民族‛这一概念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较大范围 的使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

范宏贵的《中越两国跨境民族》阐述了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中国确定的民族有 个,还有 2 个民族成分未定;越南确定的民族有 26 个。这种差异是因两国划分民

族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这些民族可分为四类:一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二是

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三是从越南迁到中国的民族;四是从中国经老挝进入越南的民

族。他认为重视跨境民族的工作,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①。

姜永兴的《我国南方的跨境民族研究》阐述到:‚同一民族分别居住在国境线两

侧系称跨境民族。在五大洲各个国家的民族地理分布上,普遍存在着跨境的民族,有 些民族还分居在数个国家境内,如亚洲的库米德人,居住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四国的交界地区;而非洲的富尔贝人,则分散在十个国家境内。跨境民族是世

界民族问题的一大难点。跨境民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共同族源,但居住在不

同地域的民族,另一则是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社会制度下在与不同民族长期交往 的历史变迁中,发展成为两个或数个单一民族‛ ②。

胡起望的《跨境民族探讨》主要阐述了跨境民族的概念和跨境民族的形成。跨境

民族具有‚民族性、国际性、群众性和复杂性。因此,跨境民族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民族问题。‛ ③

刘稚在《论跨境民族与云南的对外开放》中阐述到‚跨境民族在云南的对外开放

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他认为:‚从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主要有边民互市、参与贸

易、跨境民族个体商人、民族节日期间的贸易‛ ④。

陈文清、陈永香在《跨境民族共振效应与边疆地区的和谐发展——以云南跨境民

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J].民族研究,1999(6):14-15.②

姜永兴.我国南方的跨境民族研究[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88(1):31-32.③

胡起望.跨境民族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4):49-50.④

刘 稚.论跨境民族与云南的对外开放[J]思茅师专学报,199(5):15-17.10 族为例》中指出了云南是我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26 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 16 个民

族跨境而居。在云南边疆地区,跨境民族在宗教信仰、跨境婚姻、族群文化、族群认

同、政治认同、行为规范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共振效应,而这一效应往往影响

和制约着边疆地区的和谐发展 ①。

翟云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探究》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进行回顾,对开展中俄本币结算情况及制约其开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及促

进其发展的建议 ②。

夏显泽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宗教渗透与国家安全研究》中指出云南是全国沿

边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这些跨境民族地区各类宗教信徒的总数占全省信徒的绝大部

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原因,反渗透力量相对薄弱,宗教渗透严重,危害着

国家安全。因此,必须提高人们对宗教渗透危害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宗教管理工作机

构建设,在加强扶贫开发力度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

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有效抵制各种邪教势力的渗透 ③。何跃的《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现状述评》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云南沿边境地区逐渐兴起了跨境民族子女跨国教育流动现

象,跨境民族子女跨国教育打破了长期以来教育不出国门的束缚,出现云南沿边境地

区跨境民族教育交流。因此,我们应加强国门基础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对跨

境民族教育的全面研究,这对云南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意义重

大‛ ④。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跨境民族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跨境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4.4 关于建设和谐边疆方面的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查阅,关于建设和谐边疆方面的文献从 2007 年至今有近40 篇,主要有:

王士录《‚和谐边疆‛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中缅边民大联欢》50 周年纪念,他结合当前中央关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的精神,以‚中缅边民大联欢‛

周年为契机,对这次大联欢所展现出来的‚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及其对促

进中缅友好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意义进行了分析和回顾

⑤,①

陈文清,陈永香.跨境民族共振效应与边疆地区的和谐发展——以云南跨境民族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25(11):57-61 ②

翟云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探究[J].黑河学刊,2011(7):67-69.③

夏显泽.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宗教渗透与国家安全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94-96.④

何 跃.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学术探索,2009(6):128-129.⑤

王士录.‚和谐边疆‛建设的成功范例——中缅边民大联欢 50 周年纪念[J].云南社会科学,2007(2):100-102.11 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种‚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在当前的‚和谐社会‛、‚和谐世

界‛建设中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最终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和发展中缅‚胞

波情谊‛,建设中缅‚和谐边疆‛进行了认真思考。

张红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生性因素》指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和谐社会建设是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重点、难点部分。‚边疆

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要针对内生性因素加强建

设,在众多内生性因素中要率先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民族关系、宗教和经济建设几个

关键方面的问题。① ‛

马丽萍的《新中国 60 年来云南边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经验述要》等文章对和谐

边疆建设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基层党组织关系、宗教活动等的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边疆建设的任务特点等。但通过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促进和谐边疆建

设的文章并不多,在和谐边疆建设中我们应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些理论方面 的文献 ②。

综上所述,上述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跨境民族文化交流进行了阐述,但就研究云南与周边国家体育文化交流方面形成的文章还不多见,因此我做这方面的

研究也是对这一方面的补充与探讨,旨在为跨境区域与建设和谐边缰提供一些理论依

据和实践上的参考价值。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金宇祥的《体育与东北亚和平繁荣外交》(上、下)③

阐述了体育与外交的关系,而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的文

章甚少。1.5 研究对象 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我国跨境文化对外交流的基本情况和方针、政策;阅读 CNKI 上关于民族传

张红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生性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31-32.②

马丽萍.新中国 60 年来云南边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经验述要[J].新乡学学报,2011,(25):21-3.③

金宇祥.体育与东北亚和平繁荣外交(上、下)[J].社会经济展望,2006.12 统体育、跨境民族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周边国家外交的大量文献,并了解云南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接壤国家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

了整理与分析,全面准确的把握了该研究领域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研究

基础。

1.6.2 专家访谈法

按照拟定的调查提纲,走访了玉溪师范学院的教授和从事边疆体育对外交流研究 的专家以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文体局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并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

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征询、探讨与分析。此次访谈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和

研究思路。(附录:附件一、二)1.6.3 实地调查法

为了全面的掌握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我们到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学习了三个多

月。在这期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我们一行前往云南边疆地

区(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宏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进行了实地调

查,并详细了解了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越南、老挝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

现状,收集整理了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字、图片和数据资料。(附录:附件三)1.6.4 个案研究法

通过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办的‚三国丢包节‛案例的研究、分析、整理与归

纳,进一步体现了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价值。13 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 现状

2.1 民族与自然资源概况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是云南省唯一与两个国家

接壤的县,国境线长 183 公里,中越段 67 公里,中老段 116 公里,沿国境一线有 4 个乡(镇),10 个村委会,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有 25 个民族 24 个少数民

族(在 25 个民族中有 24 个少数民族),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是

世居民族,民族传统文化深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江城哈尼族彝族

自治县‚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和属红河水系的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 30 多条江河及 200 多条溪流形成的内环三江、江河纵横的水文地

理特点,造就了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及山林奇境,这也是跨境文化交流的自然因素所在。

同时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曲水乡三国交界的十层大山;李仙江畔的亚热带雨林; 狮子岩大山的奇峰异石;郁郁葱葱的万亩胶园和牛洛河万亩茶园;中老边境的 7 号界

碑;整董镇的傣家竹楼。李仙江上的龙马电站等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景色,‚龙

马跳进江、金鸡飞亮山‛,‚啊妹婼丢包传情‛的美丽传说,可使旅游者饱览边疆壮

丽山河的同时领略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及人文地理。本县旅游资源丰富与两

国接壤,跨境民族多,有一定的自然联系,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积淀下了丰富的民

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每年举行的体育文化节上各民族参与度非常广。

2.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跨境交流理念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这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众多。由于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多,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以其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认同性、娱乐性、传承性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一代

又一代自我传承中得以保存,由于以上的属性使各个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各不相

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按地型划分坝区、半山区、高山区三

类。坝区主要有秋千、赛马、武术等,主要族群有是傣族、壮族;河谷区主要有赛龙

舟、赛马、武术、丢包、东巴武术、霸王鞭等,主要族群是彝族。半山区主要有射弩、秋千、扭棍、摔跤、拔腰、藤球等,主要族群是哈尼族、瑶族、布良族、拉祜族、彝族;河谷区主要有吹枪、爬杆、光溜索、上刀杆、打陀螺、芦笙舞等,主要族群是14 苗族、彝族。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体育文化资源丰富。这与本县民

族组成成份有着很大的关系,江城县少数民族众多,也是云南唯一的一县接两国的边

境县,在边境县的别国住着很多与江城县同民族而不同国籍的居民即跨境民族,主要

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瑶族、布良族、苗族、壮族等民族,他们之间有着

共同的传统文化语言(词汇、语音、语法)、习俗、服饰、民族名称等等,这在一定

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民族认同性。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客观因素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仅在

江城县的各民族中开展,在异国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他们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内

容,并相互参与邻国举行的跨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如:2008年江城‚信合杯‛

陀螺邀请赛,邀请老挝丰沙里省代表队参赛、2006中国应邀参加了老挝全国少数民族

运动会陀螺和射弩项目的比赛等等。共同的文化在不同国家的同一族群里流传,在平

日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形成了跨境民族传统体育。为邻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

供了共同发展的平台,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是跨境文化的一部分,积极开展跨境民族传

统体育文化交流,能促进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提升跨境民族体育文化交流的层次与水平,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

助推器,成为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把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与云南桥

头堡建设相结合并不断推进与戍边、睦边、富边、强边有机结合,以便维护边疆安全、建设和谐边疆,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跨境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交流的。2.3 文化交流现状

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文体局对和谐边境县的建设非常

重视。当地居民多年来与邻国关系相处融洽,这一切与全县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文化体育部门对体育文化方面的建设也非常重视,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对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参与度非常广,在早晨与傍晚,公园随处可见打陀螺的运动者。可见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很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近几年来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的跨境民族传统体育交流活动主要有:

2006年12月,由县人大主任方艾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尹洪祥带队,率县外办和

文体局领导及队员共22人到老挝丰沙里省参加了老挝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陀螺和射

弩项目的比赛。15 2007年末,老挝丰沙里省和越南奠边府市应邀参加了我县举办的全县第十三届文

明运动会。老挝丰沙里省省长率党政代表及运动员和文艺工作者一行22人,参加了陀

螺项目的比赛和民族风情表演。越南奠边府市市长率党政代表及运动员和文艺工作者

一行30人,参加了网球项目的比赛和民族风情表演。2008 年在江城举行的‚信合杯‛陀螺邀请赛第一名:中国江城县人事局代表队;

第二名:中国江城税局代表队;第三名:中国江城县邮政局代表队;第四名:中国江

城县公安局代表队;第五名:老挝丰沙里省代表队;第六名:中国江城县老年体协代

表队;第七名:中国江城县信用社代表队;体育道德风尚奖:中国江城县养护段代表

队。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成绩突出。

2009 年 10 月第一届‚三国丢包狂欢节‛中跨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交流有三个

板块:

第一:‚新大新杯‛中老越三国陀螺团体比赛,有中国江城县一队、二队、三队,老挝丰沙里省代表队、丰沙里县代表队、本怒县代表队,越南奠边府市代表队、勐念

县代表队、勐谍县代表队共 9 个队参赛,每队运动员 6 名,共 54 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共有 35 名裁判员、工作人员参加组织比赛。最终中国江城县一队获得第一名,中国

江城县二队获得第二名,中国江城县三队获得第三名。第二:‚大过岭茶厂杯‛中老越三国丢包团体比赛,有江城县一队、二队、青天

队,老挝丰沙里省一队、二队、约乌县代表队,越南奠边府市代表队、勐念县代表队、勐谍县代表队共 9 个队参赛,最终老挝丰沙里省二队获得第一名,越南奠边府市代表

队获得第二名,老挝丰沙里省一队获得第三名

第三:藤球表演项目是由越南奠边府市的 6 名运动员进行表演,共进行了 6 场表

演赛,共有 6 名工作人员负责组织比赛。藤球表演观赏性较强,备受观众的欢迎。

2011 年 11 月在江城举行‚第二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此次活动是一次大

规模的跨境文化交流活动,活动涉及文化范围广,实效性强。从总体上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较为广泛,纵观江

城县民族文化交流来看跨境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较为乐观,交流状况从起初的单一民

族运动会发展到了多源化的各种体育文化节,在邻国已经建立了体育交流圈,也有自

己交流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同时江城县的文化、经济发展中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成为了交流的主要形式,并为本地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些活动的具体参与者是以中、越、老三国边境省市人民为主,主要开展方式是以民

族传统体育交流的方式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6 3 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个案分析—— 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办的‚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 节‛为例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中、老、越三国交界,具有独特的‚一县连三国‛

‚一县接三地州‛的地缘优势,有着对内对外开放的良好区位优势。因李仙江、曼老

江、勐野河环绕流过,故名江城。素有‚一眼望三国‛之称。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又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县,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等,民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哈尼族的哈尼年节,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

杀鸡、杀猪、祭山神树、祭竜、男女老少都穿新衣、唱歌跳舞、打秋千、打陀螺、献 祖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傈僳族的火把节,节日期间 的主要活动有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公历四月中旬傣族、彝族、佤族、布朗族 的泼水节,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泼水、丢包、龙舟、赕佛、赶摆、傣拳、击鼓、打

芒、堆沙、插花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参与者是本地区的各族人民与邻国的同族,在

这些民俗活动中始终贯穿着跨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民族传统文化。

3.1 第二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介绍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紧紧围绕‚桥头堡‛建设,努力打造面对东南亚、南亚开

放桥头堡建设黄金前沿门户,着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的会议精神,完成‚十二·五‛

规划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通过与老挝、越南的合作,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边

境文化、跨老和跨越文体交流,进一步加快江城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提升文化设施

建设水平,带动物质、非物质形态建设。

‚第二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于 2011 年 11 月 11 日在江城县举行,活动规 格高、影响大、涉及面广,由团中央、省政府主办;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委外宣

办、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外事办公室、普洱市市委、市政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

治县县委、县政府承办;老挝丰沙里省政府、越南奠边省政府、越南莱州省政府协办。

节日以迎新晚会、丢包风情活动、国际牛体彩绘大赛、民族方阵巡演、中老建交

周年友好交流活动江城大联欢、三国团拢古宴、三国文艺展演、三国单身摇滚音

乐会、三国‚边地之花、边地之树‛选透大赛、三国特色体育比赛、三国边境商品交

会即中老越边境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边地探秘旅游等系列活动组成,其中迎新晚会

以‚绚丽风情、和谐边境‛为主题其以:同饮一江水、同耕一块地、同顶一片天、同17 唱一支歌、同在一起乐、欢聚在江城为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文化带动下的和谐边疆

景象。从晚会的主题及内容来看本次活动围绕民族文化、和谐边疆以‚同‛、‚一‛为

主充分体现以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的和谐共同发展在同饮一江水同耕一块地、同顶一 片天、同唱一支歌、同在一起乐的文化交流下所带来的和谐。三国特色体育比赛以‚三

国丢包比赛、三国陀螺比赛、中越网球友谊赛和三国藤球比赛‛四个活动内容为主,彩牛、民族方阵巡演借助彩牛展现江城绚丽多姿的民族特色,利用方阵展现三国各民

族的特色及江城各族人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以浓烈的色彩和浩荡的队伍

来增添活动氛围,以文化交流的方式来促进中老越三国的文化交融。

3.2 三国丢包节中跨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的规则与要求 3.2.1 三国丢包比赛 ①比赛队数及人数规定

邀请各国报名 3 个队参赛,每队运动员 10 人,其中男运动员 5 人,女运动员 5 人。各参赛队报领队、教练员各 1 人(可兼任)。②比赛办法

比赛采用一次性决赛的办法进行。以本队 10 名参赛队员的得分累计计算。比赛

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对丢比赛,第二阶段进行投准比赛,两个阶段的比赛

得分合计为最终成绩。如果出现两队或两队以上之间比分相等,再进行一轮投准比赛,依此类推,直至决出胜负。③其它事项

比赛使用的丢包等器材由大会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运动员要求穿本国民族服

装。

3.2.2 三国陀螺比赛 ①比赛队数及人数规定

邀请各国报名 3 个队参赛,每队男运动员 3 人。各参赛队报领队、教练员各 1 人(可兼任)。②比赛办法

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比赛分为 A、B、C 3 个小组进行小组赛,每个小

组 3 个队。为了更好的相互交流学习,每个国家的 3 支代表队通过抽签的方式,分别

抽到 A、B、C 不同的组别中进行小组赛,小组赛采用单循环制进行。第二阶段比赛采18 用同名次决赛的方法进行,小组赛各小组的第一名决出冠、亚、季军;第二名决出4、5、6 名;第三名决出 7、8、9 名,决赛阶段采用单循环制进行。③其它事项 比赛使用的陀螺、鞭杆等器材由大会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运动员要求服装统一。

3.2.3 三国藤球比赛 ①比赛项目、队数及人数规定

男子团体赛:邀请各国报名 1 个队参赛,每队运动员 3 人,各国报领队、教练员

各 1 人(可兼任)。②比赛办法

男子团体赛采用单循环制进行决赛。比赛采用亚洲藤球联合会最新审定的《藤球

竞赛规则》,《规则》另附。③其它事项

比赛使用的藤球等器材由大会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运动员要求比赛服装统一。

本次‚三国丢包狂欢节‛中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8×8米世界上最大的丢包,3万

余人同时将丢包丢上天空的盛大场面。此外丢包节还举行了国际牛体彩绘大赛、方阵

巡游、三国文艺表演、三国丢包团体赛、三国陀螺团体赛、三国民歌节等多彩的文艺

体育活动,进一步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国丢包狂欢节‛扩大了江城知名度、美誉度,活动组中文艺民族体育组将全

面带动跨境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丢包文化、打陀螺等民族体育文化

为基础的特色江城文化,展现江城传统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江城的传统民俗

和民间体育项目。在本次活动交流中各国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以跨境民族传统体育

为文化为先导,从而为边疆各族人民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中老越三国

丢包节‛的举办带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间、邻国间关系进一

步友好化。在以‚同饮一江水,共创新和谐‛为主题的贯穿下,在江城边境县的地域

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及跨境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和谐发展,为边疆地区营造良好 的生活环境,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和谐边疆的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3 第二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中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交流的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民俗等19 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国家而这些民族间的民族传统体育相互

交流并形成了固有的跨境项目,这些项目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越南、老挝已形

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举行了两届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第二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

欢节‛是一次三国文化交流的盛会,呈现出以下特征。3.3.1 和谐性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安定的边疆环境,国家建设是无法进行的,第

二届中‚在老越三国丢包节‛就是本着‚同饮一江水,共创新和谐‛的主题来开展,不同的国家应用共同的自然资源,各个国家均有着共同的民族,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

和谐共处才能促进边疆的和谐发展。例如在三国文艺展演中老、越展演的节目,就以

反映各自文化和三国睦邻友好为主,在三国共同文化项目的比赛中以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腾球、陀螺、丢包)为契机来促发展,从而起到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求发

展的积极作用。3.3.2 经济性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篇3

关键词:字体设计;民族文化;融合

汉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在当今社会,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中,汉字和图片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原始社会的汉字表现为图画形式的象形汉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不断被提炼成更符合时代要求和阅读习惯的现代汉字。

一、汉字设计的表现形式

汉字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平面设计中不外乎有两种,即变体美术字和图文结合的美术字。

1、字形变体的美术字。变体美术字是在宋体和黑体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变化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字形和笔划的约束,依据汉字内容,充分运用想象力,艺术地重新组织字形。变体汉字虽然有自由发挥的一面,但也要注意一定要从内容出发,塑造出能够体现词意和属性的字形。一般变体美术字不易写过多的词句,更不易排正文,它不同于印刷字体。变体美术字主要通过外形变化、笔划的变化、结构的变化来有意将字的部分结构进行夸大、缩小或移位等。关键是要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变化与统一。

2、图文结合的美术字。作为视觉艺术,平面设计强调的是观感效果,而这一视觉效果并非汉字能够简单解释。而是一种汉字语言和视觉形象的有机结合,因此,汉字的艺术性就尤为重要。而经过图形化的美术字设计的好坏,在平面设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的图文结合的美术字就是将字体的个别局部演变成图形,或者把汉字与图形进行完美的结合,经过图形化的汉字设计来表情达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二、汉字设计的运用技巧

1、提高汉字的可读性。汉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汉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字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汉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传达作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

2、汉字的位置要符合整体要求。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安排要考虑到全局的因素,不能有视觉上的冲突。否则在画面上主次不分,很容易引起视觉顺序的混乱。因此,一个作品版面上的各种不同字体的组合,必须要符合整个作品的风格设计倾向,形成统一的情调和感情特征。所谓风格设计倾向则是指作品整体的协调与局部的对比。统一之中兼具变化,从而产生对比和谐的效果。这样,整个作品才会有视觉上的美感,符合人们的欣赏需求。

3、强调汉字编排的创意性。平面设计中的创意为两种,一是针对主题思想的创意;二是版面编排的创意。将主题思想的创意与编排技巧相结合的表现,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在编排的创意表现中,汉字的编排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它生动、直观、富于艺术的表现力与传达性。汉字与图形的配置,已不是简单的,平淡的组合关系,而是具有更积极的参与性和创意表现性,与图形达成最佳配置关系来共同表现思想及情感。这种手法,给设计注入了更深的内涵和情趣,是字体形式与内容完美的体现。

4、汉字设计要突出个性。在平面设计中,追求新颖独特的个性表现,有意制造某种神秘、无规则、不理量的空间,或者以追求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读者,引起共鸣。乃是当今设计界在艺术风格上的流行趋势。这种风格,摆脱了陈旧与平庸,给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在很多情况下,汉字平淡无奇,但经过巧妙组织后,即产生神奇美妙的视觉效果。

5、汉字设计要注重情感。 “以情动人”是艺术创作中奉行的原则。在平面设计编排中,汉字编排是最富于情感的表述。如汉字在“轻重缓急”的位置关系上,就体现了感情的因素,即“轻快、凝重、舒缓、激昂”。另外,在空间结构上,水平、对称,并置的结构表现严谨与理性,在传达用意上表现自由、巧妙、热情与浪漫,合理运用编排的原理来准确传达情感,这正是平面设计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总之,汉字设计是人类商业活动的需求,它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着。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的设计领域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设计方法灵活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当中结合每个设计个案的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选择适当的汉字设计加以渲染,以达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视觉效果。

在当代商业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汉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情感和美感的功能,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使受众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加深对于商品的记忆和好感。汉字版面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汉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诉求力和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技术。一般来说,人们都会把字体设计与汉字艺术设计混为一谈,其实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根据字体运用与汉字编排设计两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实用技巧。

字體设计相对于汉字艺术设计来说,设计范围比较固定,是针对汉字或者英文中的笔划作出设计规定,以形成汉字或者字母统一的视觉风格,一般不会用到连笔、笔划共用等设计方法。当代平面设计师一般都用电脑字库里的字体,如方正字库、汉鼎字库、华汉字库等,这些字库的字体经过统一的笔划规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觉风格。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4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图书馆的职能要求也从原来的简单的藏书以提供给读者阅读这种最简单的“藏书”逐渐转换为多样的, 能够满足读者各种需求, 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说图书馆的功能及服务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图书馆本身来说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升级自身的服务水平能够使自身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地区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提升, 能够促进民族交流, 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稳定社会环境, 另外, 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多样性更有利于我国整体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有益的。

1 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多样性的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世界在变小,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距离通过互联网拉得很近, 社会的多元性, 文化的多元性纷纷体现出来,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在深刻地体会这对文化多元带来的冲击, 因为文化与文化之间是有着各自的特性的, 它们在彼此接触到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些碰撞, 这就要求它们彼此的包容与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图书馆服务的多样性, 正是为了适应当前这种情况,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1 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文化多样性服务是图书馆的性质所决定的

图书馆自其存在以来就被视作是智慧的载体, 人们对于书籍的认识很多都来自于图书馆, 特别是现代社会更认为图书馆的作用是巨大的, 书籍代表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图书馆能够把这些智慧的结晶集合起来供人们欣赏, 但是人们对于图书馆有这一认识的基础是, 图书馆的开放性, 所有人各民族各个地区的人都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取智慧, 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图书馆的性质作出了论述, 那就是图书馆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历史时间与空间的体现,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图书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也正是基于这种服务全社会的功能决定了图书馆本身的功能和服务必须是多样化的, 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1.2 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文化多样性服务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中应有之义

进入互联网时代, 地球被称作是地球村, 各种文化的沟通交流更为频繁, 在交流中各种文化的精彩的方面被展现出来, 同样, 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点在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一个地区是否有民族特色, 是否有地方特色, 体现在一个地区的图书馆文化多样性的服务上。在我国,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 在中国已连续六届入选国际图联执委一事上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已与世界接轨。

1.3 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应该加强对这先进文化六大要素的认知。“我不愿墙壁挡住四路, 我不愿杂物堵住窗户。我愿那微风送来世界各地的文化, 但我不愿意被风带走。”这是印度政治家甘地对文化的多样性中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描述和理解。所以说, 我们在建设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时, 应当以民族性为基础, 创造建设能够折射出大众文化的民族文化并且能够体现世界性和现代化。

1.4 文化的多样性也应当是一个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的基本体现和要求

在文化的多样性定位上, 少数民族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是各不相同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方式的多样性, 服务内容的个体性以及服务对象和文化积淀的层次性。民族文化图书馆更应该以自身特点为基调, 勇于创新与探索, 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例如以下几种形式:多语种网页, 馆员交流, 流动展览, 民族之窗, 互办论坛等等, 力争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服务内容, 在新的环境下把握更好的发展机遇。

2 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与能力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往往由于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在这些地区, 教育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而图书馆的作用也就更大, 它肩负着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书籍, 提升整体民众素质的重任, 而想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好是需要高素质人才的, 图书馆的馆员在为当地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要求

图书馆是书籍的聚集地, 智慧的集合地, 想要实现图书馆的多样化服务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相当高的素养, 首先来说就是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品德修养, 因为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是渴望知识的民众, 首先要有极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身来讲是要热爱图书馆馆员这份工作的, 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 但是需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 在图书馆内工作需要平静, 谦虚, 谨慎地对待自己服务对象, 能够细心耐心地为读者提供适合读者需求的服务,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再有就是必备的专业素质, 图书馆馆员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读者需求, 这种需求需要馆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快地发掘出来, 使读者宝贵的时间得到利用, 在工作中馆员也要随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读者需求,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处于先进。

2.2 馆员服务形象

形象是判断一个人甚至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最直接标准, 很多时候别人看到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着装或者形象的时候会直接判断这个行业的人怎样怎样, 对于图书馆馆员来说, 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图书馆被视为智慧的聚集地, 相应的人们对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就有着较高的要求, 很难想象, 一个穿着邋遢, 举止散漫的人出现在馆员的队伍中会有怎样的影响, 所谓的形象包含两个方面, 一种是外在的, 也就是当读者进入图书馆之后最直接能够看到的形象, 这就要求管理者有较高的用人智慧与管理水平, 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份工作, 怎样的形象才更能够让读者接受并认可;另一方面就是馆员的专业形象, 现代图书馆的建设面积越来越大, 书籍越来越多, 检索方式也越来越多, 很多读者在进入图书馆之后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时候就要求馆员有较为专业的服务水准, 在读者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 图书馆馆员跟卖书匠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2.3 馆员继续教育

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的,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对所有人来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对于图书馆馆员来说更是如此, 守着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结晶聚集地当然要不断地进步学习, 这是对一个图书馆馆员的最基本要求, 从专业素质到综合素质都需要进行不断地训练以达到先进的水平。特别是在民族地区, 要极为重视馆员的文化素养的培养, 继续教育是一条可行已经被广泛证实且具有良好效益的方法, 值得推广。

2.4 学科馆员素质

专业素质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首先就是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强大的信息发掘与组织能力, 对图书馆馆员来说信息就是生命, 要熟练地掌握为读者提供服务所需要的知识的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子, 对各个学科的情况能够做到了如指掌。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图书馆的功能在不断地多样化, 这也就要求民族地区的图书馆的相关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相应从业要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3-10.

[2]杨玲, 等.网络学习中的文化多样性[N].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8.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5

说到琵琶的技术据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我国唐代,在那个时期就出现康昆仑与段善本在街头赛琵琶的经典故事。在琵琶技术不断的演变,单一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琵琶整体的发展。在宋代(尤其是明代),琵琶这种中华乐器受到新生的知识阶层市民的喜爱,它的演奏风格从浓郁大气的北方弦索向淡雅委婉的南方丝竹渐变。

北方弦索风格的乐曲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武套大曲中,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将军令》 江南丝竹特色的乐曲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套大曲,如《塞上曲》、《月儿高》、《浔阳月夜》

有许多有胆识、有才华、有历史责任感的琵琶演奏家们在汲取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又不满足于琵琶当时技术的现状,不拘泥于传统技法的条条框框,不断创新并为现代琵琶技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主要谈谈他们中的两位著名的片片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刘天华先生和刘德海先生。

上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传入并很快渗透到中国本土音乐当中,以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刘天华为代表的一场新音乐文化改革正如火如荼展开。刘天华先生创作了十五首琵琶练习曲和《歌舞引》、《虚籁》、《改进操》。他力图在音乐艺术上贯彻“以以西为师”的方针来实现“改进国乐”的母的,所以在这三首琵琶乐曲中充分展示创新的琵琶技术。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色彩;兰州新区;环境色彩设计

基金项目:2013年度甘肃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兰州新区环境色彩规划与研究”(项目编号为:13YD047)。

一、从“色彩地理学”到“少数民族色彩民俗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它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人文的跨界学科,实用性非常强。“色彩地理学”主要研究每一地域中当地民居对色彩的表现方式与景观的视觉效果,考察这些区域人们的色彩审美心理及其变化规律。在1970-1972年朗克洛教授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套由市政府规划、色彩机构组织的色彩调查报告《东京色彩调查报告》。[1]朗克洛教授根据东京市区各个分区的古代标志性建筑的用色结构制定了每一个分区必须遵守的配色模式系谱,这套配色系谱为以后东京城市色彩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994年宋建明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创办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以揭示色彩现象及其成因问题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对象,并且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1999年4月,宋建明教授编著《色彩设计在法国》为我国色彩学界详细的介绍了朗克洛教授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业绩,这对国内同类的色彩学理论研究与色彩设计方法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1999年4月至2000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李魁正教授带领研究生付爱民等多次赴云南滇西南地区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民间美术做田野调查之时,已经开始对色彩民俗的人文地理特性进行观察,发现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用色与本土的特色植物等自然地理因素存在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多次调查的观察积累、图像资料的比对,在郎科罗色彩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中国“色彩民俗地理研究”的理论研究目标。这一研究体系增加了区域景观色彩特质确认过程中的色彩民俗传统的调查,将民族服饰、村社植物景观、宗教礼仪等民俗现象中的色彩审美观念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这个项目的研究后期推动了拉祜族民俗景观村的色彩形象设计和景观色彩的设计。

二、兰州新区环境色彩构成元素构思

根据兰州新区的地理、气候及人文特点,色彩规划是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环境、人文、以及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的色彩控制。少数民族色彩民俗的调研与研究成果将为兰州新区环境色彩设计提供丰富的配色思路,并且可以给出色域限定及参考范围。在整体色彩规划设计过程中,根据兰州新区的地理、气候及人文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新区环境色彩设计项目。首先解决自然环境色彩与人造环境色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来制定兰州新区的主色调。我们在选择色谱时可以考虑与周围环境色同类或者近似的色彩,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再现。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呼应色彩,从少数民族色彩民俗的调研与研究成果选取利用率较高的色彩系列,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与纯度成为主色调之一。这样既可以使新区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又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呼应。其次制定出详细的色域限定及参考范围,清晰的描述出色彩配色关系及数据。如,兰州新区产业园区的色调为暖色系,为了丰富色彩层次,从裕固族、保安族等鲜丽的民族服饰色彩获取色彩信息。可以从红色系到白色系色相的区域范围,也可以从黄色系到白色系色相的区域范围获取。最后对兰州新区各类景观及景观小品色彩配色方案制定。这个方案是整个环境色彩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也可以称之为点缀色或装饰色。交通场所色彩设计、交通工具色彩设计、户外广告色彩设计、公共设施色彩设计、公共艺术色彩设计、夜景照明色彩设计等,这些景观的色彩占有面积是以点、线的形式在城市中出现,在配色方案中既可以与主色调、辅助色相统一也可以与二者相对立。当地少数民族色彩在点缀色中的出现可更进一步烘托景观意境。景观及景观小品色彩配色方案制定过程中需注意静景与动景及点缀色使用面积的严格控制。静景与辅助色调相互融合,为了突出可适当调整明度与纯度范围,而动景一定要避免视觉拥挤、缭乱。交通场所作为静景,色彩不宜过于鲜亮和抢眼,以柔和适度的色彩为宜。

在众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城市的形象应该更加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质,色彩是最为容易表现的一种手段和视觉符号,不要在一味的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入没有任何自我的“平庸化”,对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将个性与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我国幅员辽阔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历史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文化和景观视觉上的色彩传统地理特征。我国诸多学者、色彩设计师在了解和学习了国外的色彩学说之后,也开始积极地进入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红雨 城市色彩的规划策略与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3),19-50.

[2]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7

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一) 满足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

事实上,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中并不缺少教学资源, 而是缺少应有的创新意识与发现新问题的精神。在很多时候, 一些教育人员并不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的了解, 从而也就很难找到更加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高校声乐的教学水平难以出现快速的提升。基于此, 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一方面可以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自己的根基所在, 另一方面还可以让他们更加重视由传统音乐所带来的一些新的灵感和想法, 从多个角度着手来突出声乐课程的独特性与有效性。

(二) 满足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

在最近几年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在国内也先后出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信息, 尤其是对于喜爱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来说, 在长时间接受西方文化渗透的过程中, 让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文化内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再从高校的声乐课程角度来分析, 很多教育者也存在着过分依赖和喜爱西方文化的情况[1]。为了能够创作出更多符合民族特色与彰显中国风格的声乐作品, 通过在高校声乐教学课程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 就可以为当前的高校声乐课堂注入新的血液, 让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在当代大学生手中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三) 满足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需求

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于新时期中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标准, 就必须要提前做好促进音乐发展的基础工作, 通过创新音乐教育模式的方式来将东西方国家文化中的精髓之处都合理化的融入到高校音乐课堂中, 并非只是局限于单一化的西方教学或古典教学。 通过这种新型教学理念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 同时还能够充分锻炼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方法

(一) 优化高校声乐教学的师资团队

高校声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得到高素质水平教师团队的支持。首先, 高校的声乐教育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教学技术与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 同时还要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一套更加适合学生特点的民族音乐演唱技巧;其次, 声乐教育者还要刻苦钻研我国各个民族的音乐传统文化, 并且要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教学之间的共通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来制定出一套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方案;最后, 高校教育者还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声乐教师。

(二) 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采风活动, 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

声乐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类课程, 各个高校中的声乐教育者可以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民族采风活动, 让大学生在释放学习压力的同时切身去体会各个地方中的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 为自己以后的作品创作与歌唱事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除此之外, 教育者还要充分发挥出高校声乐教材的应用价值, 构建出符合校园特色与民族艺术风格的声乐课程体系[3]。我国各个地方中的高校要结合本地区中或邻近地区中的少数民族特点, 在保障高校大学生基本乐理知识教授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凸显出本校的教学特色与人才培养优势, 为当代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支持。

(三)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融入民族音乐文化

在今后的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中, 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 并且为每篇声乐课程都配备相应的原唱资料, 让学生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体味其中所蕴藏的民族文化气息。例如在播放《山路十八弯》这首歌曲时, 教育者就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制作一个简短的微课程视频, 蜿蜒陡峭的山路配上大气磅礴的音乐旋律, 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受到双重刺激的情况下, 更加直观的体会到来自于民族的美和来自于平凡中的美, 从根本上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正含义。此外, 教育者还要借此机会来向学生介绍, 无论是西方美声唱法还是民族传统唱法, 最为重要的就是蕴藏在其中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去认真揣摩和分析民间艺术家所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 让他们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想法来大胆的进行二次创作。

参考文献

[1]王红丽.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3, 02.

[2]郑奇峰.探索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J].音乐, 2012, 12.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8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民族传统体育为基础而延伸至各个领域的辐射功能开发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注入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养料,将有效地指导当代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社区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作为社会文化的社会体育无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突出的作用,搞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全民健康,有利全民和谐相处,有利于体育文化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来亲和人际关系和培养民族精神,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对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繁荣具有现实意义。

社区体育文化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融洽的地域亲情、便捷的练习方式和有效的健身效果吸引着广大的社区居民,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终身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则是城市居民为满足健身、娱乐、休闲、社交等需要而自发集结的体育团体。他们以地缘关系所开展的系列体育健身活动形成了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而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新世纪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这些都将主要依托城镇社区综合服务机构才能得以实施。因此,将社区体育做为推动全民健身日益普遍化、经常化的优先发展阵地,我国群众体育尤其是城镇社区体育是发展重点。

2 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相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群众性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集中的地方,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社区体育文化是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所。民族传统体育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体育的上述特征,集中表现在道德观念附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规范和导向其发展方向,并长期在民族发展与融合过程中起着教化和熏陶作用。社区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都向群众开放。社区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广大群众。

2.2 包容性

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成为活动的主角。民族传统体育是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传统项目,大家耳熟能详,人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既可以是欣赏者,也可以是表演者,在这里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人们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自由流动,展现自我。在休闲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汲取营养,寻找自己的乐趣,社区体育文化成为大家公共的精神食粮。

2.3 教育性

民族传统体育融于社区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拼搏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学习到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在遵守游戏和比赛规则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社会生活所必需的道德意识和规范意识;不仅可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竞争进取、拼搏精神,而且可以培养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等良好品质,可以从更高的理性层面上理解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融于社区体育文化,有助于促进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有效的途径,能为人们增加社会交往,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不同民族、宗教信仰、阶级背景的人通过运动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替代一些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同时,社区的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感情交流,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代际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宁,社会空气活跃,社会情感交融,其本质就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2.4 时代性

社区体育文化体现了对文明、高尚、和谐的追求,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现象的一种抵制和否定。而现代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融合了西方现代审美心理,也逐步影响了民族传统文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民族传统体育为了更好适应竞技表演,而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为大众所接受,正在逐步改变一些难度系数很大的动作,代之以较为方便、形象、优美、适应当代人学习的动作,逐渐向现代体育追求的健身性、表演性、娱乐性转型。社区体育文化适应了当今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它以向上、健康有益的民间格调,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品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民族传统体育今后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3 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

3.1 现阶段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是:组织内部管理差,职责划分不清,活动无计划,与当地政府、行政机关联系不紧密;组织内部无明确的管理者,健身活动无计划,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的健身知识、方法,缺乏组织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组织活动经费缺乏;组织成员的体育心态不稳定和活动的单一性;可供社区体育组织选择的活动空间与健身方式不足;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不深入。有研究表明:我国大约有80%的健身点无正式组织机构给予他们科学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其原因可归结为:体育行政部门、街道居委会、辖区内的各体育团体三者之间的职能关系梳理不清。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群众体育工作人员不足,健身指导方面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欠缺,不能够适应健身者的需求。社区指导的培训费不足,向社会提供的指导渠道不畅,其数量和质量都需要尽快提高与加强。各辖区的体育活动站、辅导站、晨晚锻炼点等不规范,没有纳入街道、居委会的社区发展规划及工作范围内。

3.2 提升社区体育文化的对策

3.2.1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分别形成了各有特色的自然崇拜,这种自然崇拜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基因。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借助民俗活动为载体而在长期的流传和开展中,总是饱含着尊重与崇拜自然,融入自然、爱护自然的文化追求,使参与其间的人能潜移默化地培植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感情。因此,各级政府不仅要主动介入到那些就有民俗习惯特征的、自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去,还要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借助其崇尚自然地文化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因势利导,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具有说服力地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培养和强化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意识。

3.2.2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儒家思想造就了一个“礼仪之邦”,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社区体育文化乃至构建和谐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舞龙、舞狮、拔河、抢花炮、踩高跷、赛龙舟等,这些都是以团体形式参加的群众性活动,参赛者、旁观者都自然地将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份子,为集体的成功而欢呼,为集体的失败而沮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人们之间的团结友爱,消解由于竞争而带来人与人之间不当的冲突与对抗,使人们在竞争中自觉维护法制尊严和道德的神圣,为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情感基础,促进人与人之间正当竞争的同时和谐相处。同时,这种参与者众多,波及范围广的大众性活动,是人们有效地扩大社会交往面,有效地主动和被接受各种社会信息的最好机会。因而,通过这种群众性活动还可以促进人的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促进在思想观念上跟上时代步伐,逐步培养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意识,公平竞争、公正严明、严格自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道德观念从无形中内化到人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

3.2.3 敞开胸襟,汲取奥林匹克文化精华

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理解尊重、和平友谊是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世界优秀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民族传统体育追求“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两种文化要在不断的交流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先进性,发挥更大的功能。因此,在民族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的融合中,就必须敞开胸襟汲取奥林匹克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形成体育文化聚合力,保持其先进性与民族性,继续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做贡献。

3.2.4 走专业化道路

目前,高校体育类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难题,相关部门应在社区服务机构中起指导搭桥工作,让这些在学校已掌握了一定的体育专业与技能的人才在社区体育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又能使社区的体育组织管理人员专业化,两者的良好结合必将有力地推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

3.2.5 广开思路,推进社区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众所周知,美国体育产业繁荣的原因很多,但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体育设施遍布城市、社区、街道、机关、学校、企业和购物中心,到处都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儿童娱乐场所随处可见,这种良好的体育设施丰富了人们的体育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观。纵观我国城镇社区,民族体育设施的严重缺乏,是当前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的瓶颈,只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设施的建设,从场地设施入手,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促进社区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民族传统体育设施建设经费,同时,面向社会、面向民间组织、面向市场,盘活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的存量资产。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与企业联合,扩大内需,进行综合开发、运作和多种经营,开展产业化尝试,出版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读物,树立一批长年坚持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先进典型,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等等,形成浓郁的社区体育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功能进行论述,针对现阶段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阐述民族传统体育、社区体育文化、和谐社会三位一体的构建与设想。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社区体育文化,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冯胜钢.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81-1483.

[2]吴斗雷,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广场文化的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8-31.

[3]蒋雯,邓嘉.试论全民健身影响下的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9):35-36.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9

一、从起源与发展来看民族声乐与美声音乐的差异

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建立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上的,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断变化, 民族声乐艺术在汲取其他艺术文化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唱腔是建立在三十年代末的秧歌剧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与此同时, 我国的民族声乐又不同于民歌与戏曲说唱, 在继承与发扬了传统音乐的精华基础上, 其有借鉴吸收了西方优秀的唱腔和科学唱法, 形成了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特征的民族声乐形式。

美声艺术的发展则是建立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础之上, 在文艺复兴的洗礼下不断地成熟并发展, 从美声艺术的根源来看, 当时的音乐文化是在多声部教堂音乐以及复调音乐的基础上, 在演唱方式上受宗教音乐的影响, 后来随着歌剧艺术的壮大和发展, 美声艺术得到了良好的展示舞台。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 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 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 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 以适应剧情的需要, 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2]

二、民族声乐与美声艺术的文化定位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提到:“各门艺术都或多或少是民族性的, 它们与某一民族的天然的资禀密切相关。”从中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 同时在长期的积累下形成了其特定的民族气韵。各个民族多样的思想文化内涵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下, 在各自熟悉的文化氛围中深深地植入到的音乐的精髓中去, 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中西声乐艺术的差异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吸收外来音乐品种提供基本的方向性, 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形成具有我国文化特点的美声艺术找到新的接入点。民族声乐艺术背后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情感、民族语言、民族的审美等等都是其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它以汉语言作为基础, 以民族文化背景为前提, 以民族审美情趣为依据, 以民族的情感为主,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 韵味浓郁, 唱演均重, 神情兼备, 真切动人。[3]与此同时我国的民族声乐形式是以单线条的轨迹进行发展, 在肌理结构方面更加的纯美和具有意境感, 在进行声乐的演唱时更多地需要演唱者对作品的软性文化进行发掘。美声艺术则是建立在西方的传统文明之上, 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完全不同, 美声音乐背后的宗教文化始终对其产生了较长时间的统治, 宗教文化的统治最终的结果便是使人们形成了节制和容忍的民族性格, 因此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到发展的美声音乐形成了在表达真实情感世界时的既真实又节制的特点。同样地在音乐创作的时候, 西方音乐注重音乐的立体性发展, 其交织的织体结构以及多样的和声旋律形成了其准确的音乐结构, 因此在美声唱法的表演过程中, 演唱者同时也要注意声音表现的准确性。

三、中西声乐艺术的碰撞

美声唱法是四十年代是随着留洋归国的学生而逐渐传入到我国境内, 最初以周小燕、黄友葵、喻宜萱、朗毓秀等为代表。美声唱法的传入为我国当时的民族声乐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声艺术的科学唱法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便得到了宽厚的歌唱技巧, 并为我国的声音艺术带来了科学的演唱方法。美声唱法其中蕴含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带给人们的强烈的具有震撼力的宏大音量以及圆润的细腻的音色, 为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拓宽了思路, 同时美声艺术表现出作品戏剧性的特点也为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声乐艺术发展的路线方向, 但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之下应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基点进行扩展, 在保持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原滋原味的风格同时, 结合先进的演唱技巧, 才能够使声乐作品保持真正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韵味。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10

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方, 地貌多样, 自然风光绮丽, 民族文化丰富。抓住国家建设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机遇, 通过整体规划、区域合作、政策扶持等措施, 繁荣民族文化, 唤醒沉睡的旅游资源, 形成大旅游、大配套、大线路、大产业的旅游发展格局,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经济产业化,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秀山、酉阳、彭水、石柱自治县及黔江区为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 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20.6%, 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 占该地区人口的59%,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2.7%。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鳞次栉比。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孕育了风景如画的乌江画廊、桃花源, 有保存完好的世界地震遗址黔江小南海、幽深逶迤的阿蓬江、阿依河, 举目苍翠, 步步成景。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宗教圣地, 如黔江的山阳岭恐龙化石遗址、红土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仰头山佛教道教文化遗址、石钟山天然巨佛等;石柱的三教寺、秦良玉陵园、西沱云梯街、龙河崖棺、太白岩碑刻、沿溪明朝摩崖造像等;彭水的郁山开元寺、蚩尤庙遗址、张飞岍古石刻、乱石坝苗族传统民居群等;酉阳的大车湾墓碑石刻、摆手堂等;秀山的扁口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堤古城、打妖洞故城遗址、清溪古地道、宋龙土王庙等, 文化源远流长, 极具开发价值。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礼仪、民间工艺、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和说唱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尔调、南溪号子、秀山花灯、土家摆手舞等11个项目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众多。渝东南民族地区均为革命老区, 有黔江区黎水、水市、濯水、冯家、马喇等十余处重点革命遗址;武隆的坨田红军战斗遗址和苏维埃政府遗址;酉阳的龙潭古镇赵世炎烈士故居、南腰界红三军旧址、红二军和六军团会师纪念亭;秀山县城南郊红军二野司令部旧址和刘邓大军入川洪茶渡口旧址;彭水红三军司令部汉葭镇旧址、南渡沱红军渡口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

1.1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种类多, 数量大。文化遗产方面, 有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29处区县 (自治县) 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柱西沱、酉阳龙潭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有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古建筑技术和民族手工艺等。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达69个, 黔江板夹溪十三寨、石柱冷水—黄水民族文化旅游带、酉阳河湾山寨、彭水鞍子苗寨等一批发展旅游产业的特色村寨初步形成了以“村”带“游”、以“游”促“村”的格局。

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成果丰硕。有序推进重庆民族歌舞团、民族博物馆、石柱民族文化演艺中心、秀山花灯博物馆、酉阳摆手舞博物馆、彭水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改造, 编辑出版了一批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丛书, 支持《大美桃源》《娇阿依》《天上黄水》等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的策划和制作。协调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华民族一家亲”下基层活动走进彭水、酉阳。组织民族地区五区县在美国洛杉机成功举办了“中国·重庆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展”等。

二是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 组织有关专家收集整理民族文化精品, 实景、实地、原生态地拍摄了少数民族歌曲、舞蹈、器乐、建筑、民俗等五大类122个传统民俗文化项目, 印制了民族文化典藏画册, 开通了民族文化网站。渝东南民族地区有11个项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58个项目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3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及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苗族蜡染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口头传说包括土家族、苗族的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人物传说、民间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民间故事等;节日文化有土家族的“舍巴日”“族年”“赶年”;苗族的“过苗年”“七月七”“羊马节”等;表演艺术主要有花灯戏、摆手舞、土戏、傩戏、薅草锣鼓、三棒鼓、竹琴 (酉阳) 、苗族芦笙舞及木叶吹奏艺术等;饮食文化主要有土家族糯米粑、养面羹、火炕腊肉、菜豆腐、酿豆腐、血豆腐、豆腐鱼、咂酒、灌灌茶等, 苗族的油茶汤、酸鱼、酸肉、酸汤、辣椒骨等;另外还有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和苗族蜡染手工艺等。

三是精心打造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品牌。挖掘和开发了一批极具民族特色、浓郁表现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文化产品。如酉阳的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彭水《娇阿依》等民族歌舞多次进入重庆主城演出, 并代表重庆市参加国际、国内的展演、比赛, 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大奖, 《合川钓鱼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金奖, 黔江区少数民族作家何炬学撰写的中篇小说《摩围寨》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彭水自治县文化宫原生态表演唱《诸佛盘歌》在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比赛中获金奖。同时, 重庆民族歌舞团打造的“云上太阳”在巴西巡演倍受观众欢迎。渝东南民族地区还举办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节会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土家民俗文化节等。

1.2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把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把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 在渝怀 (沪) 铁路、渝湘 (沪) 高速路、黔江舟白机场的带动下,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

一是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拟将渝东南民族地区建成国内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 截至2014年, 区域内仙女山、桃花源、乌江三峡、小南海、濯水古镇、龚滩古镇、西沱古镇、黄水名镇、太阳湖等大项目已完成投资达100亿元。

二是旅游接待能力逐年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购、乐”等要素为主体, 关联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底, 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旅行社近30家, 星级宾馆饭店40余家, 分别占全市的6%和13%左右。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随着武隆的芙蓉洞、仙女山, 黔江的小南海、濯水古镇、阿蓬江, 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龙坛古镇, 彭水的阿依河, 石柱的黄水、西沱古镇, 秀山的石堤古镇开发, 一批初具规模, 展示乌江画廊、武陵风光、民族风情的景区已成为中外旅客游览的重点项目。

2 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通过“五大功能区发展规划”以前, 受保守落后思想影响, 对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认识不足, 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软指标, 导致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欠帐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小。

2.1 缺乏财政投入长效机制

渝东南民族地区财政实力薄弱, 投入文化建设的经费较少;市级财政未设立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按规定需要配套的项目资金也很难到位;缺乏项目资金整合机制, 有限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运转十分困难;旅游交通条件差, 断头路多;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接待能力弱。

2.2 缺乏大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支撑

一是缺乏跨区域总体发展规划。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属武陵山地区,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但分散于不同的行政单元内。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缺乏牵头部门, 没有总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二是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撑。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又缺乏高层指导, 虽然各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但由于口径不一, 强度各异, 有的甚至相互抵触, 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2.3 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民族文化人才匮乏, 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编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旅游产业发展缺乏高层次规划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导游人才。虽然举办了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森林文化节等, 但缺乏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未能形成协调推进格局, 特色、亮点和品牌不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不大。

2.4 对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不够, 开发不力

渝怀铁路、“渝张常长”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和弃土对乌江画廊造成严重影响;对体现重庆民族特征的南溪号子、傩戏、罗尔调、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利用不够;对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西兰卡普、藤编、油纸伞、竹编、挑花、刺绣、花烛、傩戏面具、民族服饰及民族特色饮食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3 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扶贫攻坚顶层政策设计,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一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渝鄂湘黔政府联合争取国家设立和增加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基金、生态补偿基金、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及扩大信贷规模等扶持, 重点支持武陵山区生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工、民俗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争取国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争取中央财政对生态保护发展区、长防林、天然林、石漠化治理区抚育等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 逐步提高补偿额度;争取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专项, 在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开展与生态效益挂钩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 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对武陵山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产生的税收全部留存地方使用, 逐步取消专项资金项目地方配套要求。争取国家支持在武陵山片区各区县 (自治县) 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定年限全免政策, 在国家政策没有下达之前, 可先由市级财政进行补贴, 在武陵山片区形成招商引资洼地, 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 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效果。三是整合扶贫项目资源,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将财政、发改、交通、水利、扶贫、国土、电力、农业、林业、畜牧、教育、卫生、民族等部门资金集中设立“渝东南产业发展基金”, 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粘合计”和杠杆作用, 专门用于该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企业银行贷款贴息, 撬动社会资金的投资, 促进旅游、种植、养殖、加工四大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3.2 加强政策引导,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武陵山区区域合作政策法规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 整合力量, 从更大的空间谋划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抓住国家对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机遇, 突破武陵山地区行政区划分割障碍, 加快推进国家对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协作立法工作。二是加强渝鄂湘黔四省市区域规划合作, 促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国家民委牵头, 统一协调武陵山区各地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提升民族文化内涵, 规范旅游市场, 共同打造武陵山旅游品牌,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三是渝鄂湘黔四省市共同推进国家出台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四省 (市) 边区地方政府分别争取当地省 (市) 级政府的支持, 联合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告, 争取把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 出台有利于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发掘、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武陵山地区土家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交通发展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旅游发展意见》等。

3.3 发掘文化内涵, 科学编制民族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打破区域界线, 推进武陵山旅游整体规划建设。避免单纯的景观规划, 把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优美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丰富旅游资源, 提高文化内涵。由武陵山少数民族区连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 编制武陵山地区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打破武陵山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界线, 强化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合理布局旅游资源, 实现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推进。二是优化资源布局, 推进渝东南民族文化与旅游规划融合。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 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重庆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按地域相近、文脉相承、内涵相关、业态互补、特色各异的原则规划布局。做好文化旅游发展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依法保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强区强县、强乡名镇、美丽乡村、民族村寨保护建设统筹规划。三是按照武陵山区域总体规划, 完善渝东南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重庆实际, 确立以民族文化为主线, 特色自然景观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方针, 突出重点, 加快芙蓉洞、仙女山、天生三桥、乌江画廊、桃花源、黄水森林公园、小南海等著名景区, 西沱、濯水、黄水、龙潭、龚滩古镇建设,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推进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及其艺人的认证工作, 对通过认证的民族文化产品, 发放专用商标, 保护知识产权;对通过认证的民间艺人, 授予称号, 颁发证书, 鼓励其领衔创办民族文化企业。

3.4 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合作机制, 推进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一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手段, 推进“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 联合发布信息, 统筹旅游宣传促销,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现代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文化旅游商业模式, 深入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重视科技创新对文化旅游消费内容的启发效应和消费方式的创新带动, 支持企业将高科技手段融入主题乐园、情景体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再现、建筑景观及特色演艺中, 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二是建立营销合作机制, 争取宣传最佳效果。市内宣传媒体、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好宣传造势、产品和项目展示、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广泛运用新兴媒体、大数据和创意策划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根据不同客源地、年龄段、收入群体的游客偏好, 精准投放广告信息, 精细开发和培育市场。引导民族文化旅游企业围绕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创作影视、动漫、图书、演出等文艺作品, 实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三是做强旅游产业基础, 培育壮大旅游精品线路。发挥重庆主城、张家界、三峡、乌江画廊、芙蓉洞、仙女山、桃花源等知名品牌的作用, 以旖旎的自然风光为载体, 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主线, 科学构建旅游精品线。以重庆和张家界为基地, 形成张家界—恩施—黔江—彭水—武隆—重庆, 张家界—怀化—吉首—铜仁—酉阳—黔江—重庆旅游线;以石柱旅游为中介, 形成三峡—张家界、三峡—梵净山等旅游热线, 重庆—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旅游线。

3.5 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 助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旅游产品创新。自觉将旅游建设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 把抽象的土家、苗家文化品牌商品化, 创造出具有市场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二是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依托鲜明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生态旅游特色村寨建设为突破口, 开发集自然风光、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三是开发民族特色餐饮文化。依托武陵山区绿色食品资源优势, 结合独特的土家、苗家饮食文化, 开发地方名特食品、风味小吃等, 通过定期组织民族地区名特美食展、烹饪技艺表演活动, 建立民族餐饮开发基地, 优化民族餐饮结构, 打造民族餐饮品牌, 发挥特色饮食对游客的吸引力,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3.6 创新融资服务, 突破旅游相关产业资金瓶颈

一是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库, 促成文化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通过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设立政策性开发银行, 推行小额贷款, 提高生态旅游、农村特色产业贷款贴息标准, 延长贷款时限等;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 扩大对区域银行的业务授权范围和额度, 放宽区域内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允许多样化资金进入县域金融体系, 解决武陵山片区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投融资需求, 破解旅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过程融资难问题;旅游企业贷款在确认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 可采取差额部分由公司担保、仓储、应收账款、采矿权、商标权、股权、农村承包土地及森林经营权等多种担保方式和有效手段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 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同时, 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担保公司及行业协会, 形成相互联保的信用共同体, 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企业融资能力。二是推进旅游企业诚信建设。结合大多数生态旅游企业“短、频、小”的贷款需求, 创新服务手段, 开辟“绿色通道”, 提高服务效率, 向企业做好标准化服务流程及优惠政策宣传, 银行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宣传信贷产品、信贷流程、办贷条件、结算程序、利率定价及服务承诺, 帮助企业掌握金融业务知识, 为银企构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指导企业提高信用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 使企业树立起守信用、重管理的模式,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旅游企业利率定价机制。根据区域企业特点和差异, 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级制度, 对企业的纳税情况、销售收入、经营管理及法人道德等情况评定信用等级及信誉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守信程度等建立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 在授信范围内允许循环使用、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充分利用国家利率杠杆作用, 促进生态旅游企业稳步发展。根据国家利率政策、企业风险程度、信用等级、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效益目标及信用合作等因素确定和调节贷款利率水平, 对优质客户在覆盖风险的情况下实行利率优惠。

摘要:笔者按照中央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根据“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要求, 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交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实际, 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 分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就如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促进城乡统筹及连片扶贫开发, 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11

一、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在技术的支持下,高速铁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了“朝发夕至”的设想。旅游地点多元化选择,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的严格规范管理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地区在不断的增长。如何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丰富旅游的内容,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介绍该地区在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开通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二、高铁时代对民族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快行漫游”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地区享受到了开通高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样,高铁的开通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进入了春天。

(一)高铁在速度上的优势。

在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发出更加快速的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了时速300km/h以上的运行速度。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来偏僻落后黔东南地区变成了贵州通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东大门,使该地区的旅游业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往因路途遥远而放弃黔东南地区的游客现在可以乘坐高铁前往旅游,使得旅行变得更加快捷。

(二)高铁实现地区资源集聚优势。

对于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未遭破坏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主要原因。因早期交通发展滞后,想要完成黔东南的地区的游览非常困难。然而,高速铁路实现了将整个黔东南地区路程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了所谓的“资源聚集”性,能够为发展地区旅游业提供保障。

(三)高铁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在以往交通困难时期,尤其是处于山区地形的黔东南地区,旅游业难以开展,形成不了规模,外界新鲜文化无法进入,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无法输出,即使能够得到输出,由于交通不便,也无法实现与外地的交流。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铁网络形成后,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黔东南地区民族旅游特色得到了大力的挖掘,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快速交通的基础上,为促进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创造了契机。

(四)凸显黔东南地区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黔东南地区长期以来的交通不便导致旅游发展缓慢,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也一直没有经受过大客流的考验。高速铁路的开通,为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自治州带来了大量的游客,面对游客数量的突然增多,旅游景区压力增加,旅游服务设施与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旅游对客流量的估计不足与准备不充分。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黔东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黔东南地区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反映了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如今以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为经济支柱的黔东南旅游经济带已经形成,为我国中西部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就成为了当下黔东南地区的主要任务。

三、民族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于黔东南地区长期的交通不便,与外界缺乏沟通,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习俗的保留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在历史发展的这几十年中,我们虽没有将其遗忘,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将其各种有利条件转化成经济成果支持当地发展建设。

(一)地理自然条件优越

黔东南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该地区河流众多,长期的水文环境造就了这里独一无二的地貌地形,尤其是以喀斯特地形为主的喀斯特自然景观等最为诱人。自然矿藏资源、水利资源和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以重晶石最为突出,该地储量占全国60%以上。这里的生物环境多样性也因开发较少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些都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基础资源。

(二)旅游产业运营经验不断丰富

在我国开始发展中西部地区旅游业之初,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黔东南地区就已经有所动作,通过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宣传黔东南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游览。这个时期的游客虽然稀少,但作为刚刚起步的黔东南旅游业来说,已经可以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避免了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管理混乱,最终影响区域旅游形象。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积累足够的经验后,借助高速铁路的开通而吸引大批游客到来,全面开发当地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并将其培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三)国家政策支持

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重要经济来源,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自治州的一大产业,这种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总的路线的,我国在政策上也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给予最大的支持,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02号文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和相关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把经济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这些文件及相关规划的出台,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民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然而,在黔东南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既抓住了机遇,但是也面临着挑战,期间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在黔东南地区旅游业开发早期,由于交通不发达,所以游客数量并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少数游客前来游玩,所以并没有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当地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当高铁开通以后,交通变得方便,游客蜂拥而至。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地区并没有对游客数量进行限制,开始出现了过度开发的情况。不仅如此,游客素质也开始下降,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极差。原有的民族风情游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成为了敛财的工具,不加节制的被使用。

(二)旅游产品无法实现自我创新

由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高,长期封闭的环境造成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在能动性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展起来后,依托本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特色,可以吸引大批游客。但是,单一且乏味的旅游形式和一成不变的内容也使得这里缺少所谓的“回头客”,所以,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实现民族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自我更新和创新。

(三)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游是黔东南少数民族旅游的特色,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无法脱离现代社会文明而单独存在。以苗族和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产品结构上若不进行改变,现代技术无法快速融合进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中,将导致在市场竞争中会被周边有着现代技术支持的其它类型的旅游产品所代替。所以,在民族旅游与文化产业建设中要进行结构调整,在深度上加强民族文化、现代科技与地理环境的融合,打造差异化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

五、实现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或即将开通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面对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是必须的。在新时期要对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该地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不被打破,才能让苗侗少数民族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所以要在抓住机遇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黔东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不仅仅在地理条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且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民族文化构成上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多个民族构成的社会系统有着璀璨的文化,也同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节日和活动。少数民族节日众多,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例如苗族的苗年、鼓藏节、姊妹节、龙舟节、吃新节,侗族的萨玛节、芦笙会等节日,每到节日举办期间,全国各地游客都会汇聚到这里享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黔东南州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度融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由于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网络、交通逐渐发达起来,不同地区之间文明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尤其是以现代文明的感染力最强。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在现代文明中被吸收与融合,慢慢的丧失了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容不得这种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如对民俗类非遗项目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等等。通过实施这些保护措施,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发展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综合产业链

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久以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也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仅仅依靠这种融合后的产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旅游形式的发展,如何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为核心,建立综合性产业链成为自治州人民正在摸索的形式。

六、总结

上一篇:防突问题下一篇:初中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