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024-09-29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精选12篇)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1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代表作品《喜福会》中着重探讨了出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关系, 对中美文化的差异和沟通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

关键词:《喜福会》,中美文化,母女,冲突,融合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品。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血管里却流着中国人的血, 她不仅对美国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 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独特的出身和经历注定了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她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在书中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交织和冲突, 两代华人妇女的不同遭遇和欢乐痛苦, 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喜福会》是一部表现中美文化隔阂、冲突与融合的小说, 通过对四位移民母亲及其四位女儿两代人之间的误解、冲突到沟通、理解的描写, 艺术地展现了中美两种文化。

在小说中, 她呈现给读者的是中国移民母亲与她们女儿之间的故事。这四位母亲都有着自己的世界观, 她们的世界观又是立足于她们的中国生活经历。她们想把自己的经历一一讲述给女儿, 并努力通过母爱的表达在她们与女儿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从本质上说, 母女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实就是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 起初女儿们不能理解她们的母亲及其代表的中国文化,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女儿们开始理解她们的母亲, 同情她们母亲的悲惨过去并最终接受了她们的母亲, 两种文化在这些特殊的家庭中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融合, 事实上, 正是《喜福会》中母亲给予女儿们无微不至的母爱才最终使得女儿们理解了她们的母亲及其代表的中国文化。因而, 《喜福会》中的母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母女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而且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母亲的困扰

小说中的四位母亲都来自解放前的中国, 她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 但当她们踏上美国这片新大陆时都怀有着相同的梦想:脱离过去的苦难, 开始全新的生活。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她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但是新的、完全陌生的环境和蹩脚的英语却使她们感到困扰和迷惑, 所有这一切都促成了喜福会的成立, 一个四个家庭每月一次的聚会, 而主要内容就是打麻将和聊天。

母亲和女儿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贯穿整部小说, 她们之间相距并不遥远, 她们也都深爱着对方, 但是她们却彼此无法理解。因此, 母亲总是惊讶于女儿如此的回答:“你根本不了解我。”这种思想上的隔阂和感情上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代沟,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冲突造成的。母亲们生长在中国, 传统的中国式的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能磨灭的, 在她们看来, 孩子们应该随时随刻表现出顺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儿女是父母的附属品, 当然后者给予前者的爱也是无处不在, 但是, 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思想和感情, 往往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 为了赢得所谓的快乐, 母亲们可以做到一切;然而这些ABC (在美国出生的华人) 们却不欣赏甚至不能理解她们母亲的所作所为, 在左右中国母亲的眼里, 孩子就分为两种:“孝顺的和不孝顺的”, 但是在这些喝着可口可乐长大的孩子们的眼中, 这中想法是完全不可思议的。美国社会教给他们的是美国式的伦理和道德, 四周的空气中也充斥着民主和自由, 正因为如此, 两代人之间经常为了不同的价值观而发生争吵,

1. 母亲是无私的。

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愿意付出一切。但是Suyuan却在抗日战争中, 在逃亡到重庆要与丈夫团聚的路途中, 抛弃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女儿。当时她自己身染重病, 把身上所有的财物放在了襁褓中, 祈望好心人能够养活这两个孩子。没有想到她意外地得救了, 但在以后的日子里, 她都在深深的愧疚和忏悔中度过。也正是因为这样, 她把自己全部的爱, 也包括对那两个被她遗弃的孩子的爱都倾注在了自己的小女儿的身上。

2. 母亲是智慧的。

母亲能在昏暗的世界中, 用自己微弱而仅有的力量, 力求为自己的女儿找到一份幸福。Lindo的母亲是这样做的, 同样Lindo也这样努力为自己的女儿这样做。Lindo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女儿生活得好, 让她嫁入了富人家里, 可是现实不是如她母亲所料想的那样。然而Lindo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并且凭借自己的智慧逃脱了。当她面对自己任性的女儿时, 她用自己的智慧, 让她的女儿自己意识到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3. 母亲是冷静的。

母亲知道什么时候要争取, 什么时候要放弃。Ying年轻的时候为爱痴狂, 但却不想自己的丈夫是个负心汉。在痛苦的折磨中她企图以忍耐换回爱人的顾盼。终于在恍惚中她铸下了大错———由于自己的失误, 亲手断送了自己孩子的性命。此后的生活, 她总有一个人静坐流泪的时候。经过悲伤, 她学会了冷静, 知道了什么时候要放弃, 什么时候要争取。也正是如此, 她让自己的女儿在历经不幸的婚姻之后又获甜蜜。

4. 母亲是勇敢的。

母亲敢于用自己的一切来捍卫自己的孩子, 以及自己的尊严。An的母亲在冷酷的世界里是如此的柔弱, 即使是自己母亲也没同情她的不幸, 还对她落井下石。但是她没有怨恨, 对母亲却愿意用自己的血肉来呵护, 对自己的女儿却敢用生命来守护。An也从她的母亲身上学到了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真正价值的重要性。当她的女儿遭遇到婚姻的不幸的时候, 她让女儿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也因此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二、女儿的迷惑

和母亲一样, 女儿们也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从一个方面来讲, 她们深陷与母亲的“斗争”中无法自拔, 身上背负着双重的文化, 这就使她们很难像普通的儿女般和母亲相处, 在一场场没有胜利者的“战斗”中, 她们两代人相互折磨着对方, 母女间一系列的误解和冲突在小说中随处可见, 这是美国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间的冲突, 是中国母亲的期望和美国女儿的自由之间的冲突, 当然也是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冲突。

从另一个方面看, 除了和她们的母亲之间的矛盾外, 自身也是一个个矛盾的综合体, 她们把自己看作是纯粹的美国人, 但社会却不能完全接受她们, 最好的例子就是Rose和Ted的婚姻, Rose的母亲An-mei反对这桩婚姻的最主要的理由就是Ted是一个美国人, 尽管Rose一再强调她也是美国人, 但在她母亲的眼里和思想中, 像她这样的ABC在大多数美国人眼里还是异类, 很难摆脱社会的偏见, 也很难获的母亲的理解, 她们一方面想做一个完完全全的美国人, 一方面又改变不了自己黄皮肤、黑眼睛的事实。在女儿们的眼中, 结婚或离婚完全可以由她们自己决定, 没有必要事先通知和取得父母的同意,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或困难, 她们第一想到寻求帮助的对象是心理医生, 而不是自己的母亲, 因为在美国, 隐私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把这一切与外人讲似乎更加安全些。但是, 她们的这些行为是绝对不能被自己的母亲接受的, 而且还会深深伤害到她们的感情。

Jing-Mei, Waverly, Lena, Rose这四位母亲的四个女儿, 与一般人的母女关系没什么不同, 她们也与自己的母亲有着种种的矛盾, 也有我们所经常提到的“代沟”。她们都自认为自己很坚强, 也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许多的不理解。Jing-Mei认为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没有寄托期望, 没有给她以足够的信任。Waverly认为:“我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能让她开心。可是她却始终没有真正的开心过。”Lena对自己母亲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偶尔独自呆坐回忆痛苦的往事。Rose则从没有发现自己的母亲有着那么多不为她所知的故事。当她们一天发现了母亲的秘密, 了解了自己母亲的过去;当她们的母亲利用自己的冷静、勇敢和智慧使她们从困惑中摆脱出来的时候, 她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伟大的母亲。

三、从冲突到融合

毫无疑问, 正是这种文化差异和冲突所营造出的与众不同的感觉使得《喜福会》这部小说登上了1989年全美书籍销售榜首的位置, 事实上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两种文化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让每个读者知道化解这一切矛盾的最终力量是爱, 是母女之间与生俱来的爱。

《喜福会》中的母女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是由她们的年龄、生长环境等因素造成的, 但是她们之间的爱是毋庸置疑的, 也正是这种爱将两代人紧紧连在了一起, Jing-Mei直到母亲去世才体会到母亲给她的关心和爱护, 当她重新打开那一架被她认为是毁掉她童年快乐的钢琴的时候,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具备母亲所说的音乐方面的天赋。

美国尽管只有短短200年的历史, 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自身博采众长的文化;中国, 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无疑拥有独具魅力的文化, 谭恩美, 这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女作家用她独特的视野在她的代表作《喜福会》中发掘了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共同之处, 而能够填补空缺, 抚平创伤, 架起沟通桥梁的力量是来自世间最原始、最淳朴也同时是最伟大的母女间的亲情和爱, 尽管这两代人之间不断出现误解、矛盾和冲突, 但是爱化解了一切, 她们最终理解和包容了对方, 使得两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和谐和统一。

参考文献

[1]谭恩美著.程乃珊, 严晓薇译.喜福会.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王恩铭.口译知识.美国文化习俗杂谈.

[3]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和文化.北京高教出版社, 1990.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2

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任津辉

教育层次

自考本科

汉语言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

指导教师

张俊杰

目 录

一 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2 二 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5 三 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8 参考文献:...................................................................................................................................................10

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4)班 任津辉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谈元代人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及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的不同和蒙汉文化融合的魁力三个方面,说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化;互相;冲突;融合

冯天瑜、杨华在《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中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互动是世界工业化到来之前的主要矛盾。自唐末五代始,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再度相继崛起,对中原农耕世界发动规模日益巨大的撞击。”在这民族的大撞击中,首先是文化上的冲突和整合。在13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冲突与整合的标志就是从中国朔方崛起了一个剽悍的民族——蒙古族,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意义,蒙古人利用他们的铁骑很快踏碎了北方一个个分裂王朝,统一了北方。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挥师南下,于1279年灭掉了南宋,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统一,建成了我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朝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①元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给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保障。

“元代是一个政治现实严峻的时代,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被处于较低社会发展阶段的游牧民族所征服,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信念受到空前的挑战,国破家亡的巨大痛苦,使汉族产生了汉代以来最为深沉的郁闷。元代又是一个活力抒发的时代,蒙古铁骑以草原游牧民族勇猛的性格席卷南下,给 汉唐以来渐趋衰老的帝国文化输入进取的因子。于是,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处于一种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

等多重交融的状态。这种时代心理的典型表现,就是辉映千古的元曲。”②确实如此,来自北方大漠的蒙古人南下中原,从而使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产生了撞击,在这种文化的碰撞中,两种文化逐渐由互相冲突走向融合,使以汉族文人为主体的元曲作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民族性格特点。蒙古族入主中原,一方面必然使两种文化互相冲突,另一方面也必然使之互相影响,在某些方面最后甚至互相融合。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狭隘片面的。此正如王季思先生在《元曲的时代精神和我们的时代感受》中说:“我们在考察元代的时代特征时,过分强调了民族之间的冲突、斗争,看不见当时不同民族之间有互相转化、互相融合的一面。至于当时北方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尚武精神,在歌曲和音乐上的积极影响,更少注意。而把元曲的时代精神只理解为反抗民族压迫,这是未免狭隘和片面的。”王先生特意提到“歌曲和音乐”,而这正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文化组成部分,故我们就以此为例,谈谈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民族性格和对待音乐不同的审美观念上表现出的互相冲突和互相融合,从而对元曲的繁荣所起的作用。

一、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

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地域特点。从总体上看,草原游牧文化表现为尚武外向、纵横不羁、张扬个性、率意进取等特点。由于蒙古人在入主中原以前,其文化基本上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加之他们的草原生活习俗,使他们与中原汉文化及已被汉化的民族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房,住的是用木杆和毡子搭起来的帐篷,圆形,不用时可以随时折叠起来,卷成一团,当做包裹。当他们必须迁徙时,把它们一起带走。他们在张搭帐幕时,常常把出入口的门朝着南方。除了运送帐幕的这些车子外,还有一种双轮的上等轿子,质量很好,构造精密,上面也用黑毡子覆盖着,虽然整天下着大雨,车子里面的人也不会受潮。鞑靼人的妻儿子女,日用器皿,以及必需的食物,都用车子运送,由牛和骆驼拉着前进。家庭里面凡有什么买进卖出的商业(生意)由妇女经营。也就是说,丈夫和家庭所需的一切物品,都是由妇女准备;至于男人的时间,全部用来狩猎、放鹰和军事生活方面。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隼和最优良的猎犬。”③宋人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说:“鞑人贱老而喜壮,其俗无私斗争。正月一日必拜天,重午亦然。此乃久住燕地,袭金人遗制,饮宴为乐也。摩喉国王每征伐来归,诸夫人连日各为主礼,具酒馔饮燕。在下者亦然。其俗多不洗手,而每拿攫鱼肉手有脂腻,则拭之衣袍上。其衣至损,不鲜浣濯。妇人往往以黄粉涂额,亦汉旧妆,传袭迄今 不改也。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他们即使进入了中原,在生活上仍然保留着他们固有的生活习惯。“蒙古人从事游牧生活,因地制宜,马奶以及用马奶发酵而成的‘忽迷思’(马奶酒)便成为他们喜爱的饮料。”“进入农业地区以后,蒙古人喜爱马奶酒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皇帝和贵族都养有专门供取乳用的马群。‘车驾行幸上都,大仆卿以下皆从。先驱马出健德以及诸王百官,各以脱罗毡置撒帐,为取乳室。’”④正是甘甜的

“马奶酒”滋润着勇猛的草原上的剽悍民族,形成了蒙古人豪迈尚武、直率旷达的民族性格。加之,他们当时还处在奴隶制社会制度时期,因此,他们大脑中还没有严格的礼法。“蒙古建国之初,制度简朴,对于朝觐拜见及君臣议事等礼节没有严格规定。”⑤正像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中说:“(蒙古)起自漠北,风俗浑厚质朴,并无所讳,君臣往往同名。”他们不像汉族要避讳,尊卑界限分明。即使业余生活,他们也仍然保留着草原文化的风俗。“游牧民爱好的娱乐活动,并没有因为他们走进了城市而被摈弃,而是继续发扬光大。于是在都城周围,就有了专门的猎场;都市中则每年都要因射柳和竞走等而大大热闹一番。”⑥

由蒙古人的生活习俗而形成的民族性格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的特质。这是一个崇尚竞争、勇敢善战的民族,他们更喜欢的是有高兴事时尽情狂欢,有伤心事时放声长哭,无须压抑、无须造作的直率。这与礼教传统已经相当完备的中原民族确实在文化上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尤其是在忽必烈之前,蒙古统治者在征服其他民族过程中推行杀掠、屠城、强占民田为牧场、变俘虏为“驱口”,严重地破坏了早已进入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的中原地区的社会政治秩序和经济结构。“旧制,凡攻城邑,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必杀之。”⑦如蒙古人在攻打金国的过程中,从1213年冬到1214年春,前后三个月间“凡破九十余郡,所破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畜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廓邱墟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鞑靼款塞》)。如此的作为确实与中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而中原民族,尤其是汉族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礼乐文化的积淀,到了宋金时期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活规范和伦理制度,有

严格的等级秩序。在此规范下形成了汉族讲求礼仪、崇尚温和、不喜张扬等民族性格。

二、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礼义文化、伦理文化,其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历来重视音乐歌曲(包括舞蹈)的政治教化功能,是一种典型的政教功利审美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日:“乐所以成性。”刘宝楠《论语正义》日:“乐随礼以行,礼立而后乐可用也”;“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在孔子看来,“乐”的本质与“礼”相同,目的都在于使人正心修身,成就“仁”性,所以他经常把礼乐相提并论,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等等。基于这种政 教功利审美观,孔子对音乐自有其赞扬和批评的标准。他所赞扬的是《韶》、《武》一类善美兼具(孔子对《武》乐稍有不满,认为虽尽美而未尽善)、“雍容和鸣”的雅乐,认为这类音乐有利于政治教化。他所批评的是“郑卫之音”和“郑声”,认为这种音乐歌曲从歌词内容到曲调演唱都不符合“尽善尽美”和“雍容和鸣”的雅乐标准,情感宣泄太过分,超过了常度(即所谓“淫”),不利于政治教化,因此主张“放郑声”。中原农耕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既如上述,而草原游牧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又如何呢?《元史·礼乐志》日:“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厚风俗。后世之礼乐,既无其本,唯属执事者从事其间,故仅足以美声文而侈观听耳。”这里所说的“古之礼乐”与“后世之礼乐”,其时间界线是指南北宋之交时期,因为下文论及礼乐发展史时肯定北宋礼

乐仍然“号为古雅”,而“及乎靖康之变,礼文乐器,扫荡无遗矣”。这样,元代礼乐当然属于“后世之礼乐”了。古之礼乐,目的在于“植纲常而厚风俗”,这正是中原农耕文化的礼乐观念;后世之礼乐,目的在于“美声文而侈观听”,这正是包括蒙元草原游牧文化在内的礼乐观念。《元史·礼乐志》又说:“元之礼乐,揆之于古,固有可议”,“元之有国,肇兴朔漠,朝会燕飨之礼,多从本俗”,“若其为乐„„大抵其于祭祀,率用雅乐,朝会飨燕,则用燕乐,盖雅俗兼用者也”。这里清楚地说明,肇兴于朔漠的元朝,礼乐制度与中原不同,除在个别极为庄重的场合采用中原礼仪和雅乐(这是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详见后文)之外,其他场合仍从蒙古族风俗,多用俗乐(即“燕乐”)。所以,草原游牧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并不一味追求“植纲常而厚风俗”的政教功能,而主要追求“美声文而侈观听”的愉悦性和观赏性。正像《蒙古秘史》所说:“蒙古人欢乐,跳跃,聚宴,快活。奉忽图刺后,在枝叶茂密、蓬松如盖的树周围,一直跳到出现没肋的深沟,形成没膝的尘土。”他们的民族性格使他们难以对讲求含蓄、以教化为目的的高雅的文艺感兴趣,他们对娱乐性的歌舞有特别的嗜好。元代的教坊乐部规模非常庞大,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元代宫廷中也经常由教坊司演出各种歌舞和杂剧。正由于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草原游牧文化的冲击下,中原农耕文化在元代出现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严重的“礼崩乐坏”的局面,许多传统观念都被怀疑淡化,甚至遭到否定反对。这种文化观念的变化,是使作为俗文化范畴的杂剧在元代繁荣的直接文化因素。

如前所说,中原以孔子诗学精神为核心的音乐歌曲审美观念给予音乐歌

曲以重教化的功能,从而把音乐歌曲也纳入了社会伦理的范围内。孔子就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礼记·仲尼燕居》)《礼记·乐记》也说:“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中国文化给予了礼乐以伦理的调节功能,而以“礼”为主,“乐”是它的附庸。音乐歌曲表达人的感情必须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追求温柔含蓄的风格。这种文化氛围恰恰不利于戏曲的发展。由于戏曲艺术其本质上就属于民间大众化的艺术,它追求的风格恰恰是大众化的通俗直率,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载道”,而首先是娱乐。这就使大众化的戏剧从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精神发生冲突,故它一直只能在民间流传,难以登上封建官方文化的大雅之堂。只有到元蒙统治时期,蒙古人人主中原,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草原游牧文化居于了主导位置,几千年的汉族文化传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蒙古军队的铁蹄在踏碎中原与南方山河大地的同时,也颠覆了汉族旧的传统思想与传统观念,文化思想上形成了一个断裂,断裂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断裂制造者的极大愤慨,如郑思肖等一批由宋人元的遗民,有一种天崩地裂、世界末日的感觉,对失去的、传统的一切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另一种是过去被排斥、抑制或可能被认为是异端的思想、行为失去了制约力,能够决堤而出,加之游牧民族原始生命力的驱动,它所提供的是截然不同于汉族传统的异质文化,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汉族伦理文化在遭受沉重打击的同时,伴随蒙古族统治而来的异质文化使当时社会呈现出一种清新、蓬勃的气象,展示出一种民族与文化融合的新姿。这种现象,诚如恩格斯论述欧洲民族大迁移

所说:‘凡德意志人给罗马世界注入的一切有生命力的和带来生命的东西,郡是野蛮时代的东西。的确,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一个野蛮的民族可以拯救垂死的文明民族,可以给一个僵死的世界带来生机和活力。杂剧就是作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在元代文化造成的断裂缝上破土而出的。由于戏剧思想的被抑制,戏剧力量长期积聚而没有喷发,马背民族的铁蹄踏碎了千年冰封的汉族河山,也踏裂了戏剧喷发的那根神经,于是,成熟的戏剧形式——杂剧诞生了”。⑧刘桢先生这段论述非常精辟,说明了元杂剧与蒙元文化的密切关系,真可谓一语中的。元杂剧的繁荣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产物,恰恰是在传统文化猝然 断裂的缝隙间茁壮而出的,所以,在它的身上明显带有蒙元文化的胎记。赵义山据《中原音韵》等对元曲所用335支曲牌作过统计,其中出于唐宋词者约112支,出于诸宫调者约22支,出于大曲者14支。三者加起来共148支,仅占全部曲牌的五分之二稍强。⑨其余大部分曲牌当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民间歌曲。正如明人王世贞在《曲藻·序》中所说:“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因此,元曲的繁荣,直接的原因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介入带来的结果。

三、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

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华夏民族,对于外来文化既有本能的抵御,也有更多的吸收。蒙汉文化在碰撞、对峙中又渐趋交流、互相影响,逐渐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以至于在某些方面最后互相融合。而民族文化的交流本来就是互动、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

对元代统治者来说,他们虽然坚守草原游牧文化的民族特点,力避被中原农耕文化所同化,但要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就不能对中原农耕文化中能有效维系统治的礼乐文化一概加以反对,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采用。前文曾提及元代在庄重场合亦用中原礼仪和雅乐,这实际就是有选择地采用汉族文化。《元史》和其他相关资料记载了元代统治者接受汉族文人与已经汉化的契丹族文人及女真族文人的建议而选用汉族礼乐 制度的很多事例,就是证明。如果说蒙古人从成吉思汗到蒙哥对汉文化主要采用的政策是“破”,那么从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对汉族文化主要采用的就是“立”。忽必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一改前任大汗对汉文化排斥的态度,听取了很多汉文化专家的建议,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于公元1260年阴历三月即汗位,五月十九日就“建元中统”。在他之前,自成吉思汗起,取国号为大蒙古,而无年号,直到第四任大汗蒙哥时,仍然如此。所以,忽必烈的改元建号对蒙古人统治来说很有进步意义,也是他主动向汉族文化靠拢的标志。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下诏“建国号日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为了更好地有利于对中原地区统治,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不顾蒙古贵族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如何?”⑩命令刘秉忠修筑中都城,至元八年,刘秉忠“奏建国号日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从此,大都就被定为元朝的都城。“把大都作为首都,不但可以加强蒙古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还可为确立正统中原王朝地位并进而实现统一全国的政治目标奠定基础。以上都为陪都,通过定期的巡狩联系蒙古宗王和贵族,并保持大量的蒙古

旧俗,对蒙古民族的发展亦会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忽必烈还吸收了中原汉族封建王朝的官员制度,“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日中书省,秉兵柄者日枢密院,司黜陟者日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有宣慰司,有廉 访司。其牧民者,则日路,日府,日州,日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焉”。在统治汉族的过程中蒙古人实际上也在不知不觉中使蒙、汉两种文化在融合着。

注释:

①宋濂等:《元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版,第1345页。

②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③《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等译,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62——63页。④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⑤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⑥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⑦宋濂等:《元史·耶律楚材传》

(十一),第3459页。

⑧刘桢:《勾栏人生》,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1页。⑨赵义山:《王国维元曲考源补正》,载《文学遗产》第1999年第5期。⑩宋濂等:《元史·高智耀传》

(十),第3073页。参考文献:

1、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

2、北师大古籍所编:《元代文化研究》 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史己民著:《都市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越尔巽等编:《元史稿》 [M] 中华书局1998年排印本。

校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研究 篇3

关键词: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高等旅游教育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发展前景广阔,其蓬勃势态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近年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持续走低、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已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据调查,校企文化的冲突是造成学生转行就业的重要原因。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促进文化融合,使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比较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成员或其群体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服饰、婚俗和家庭生活、工作模式、宗教仪式及休闲方式等。”一个社会的文化既包括文化内容本身,如无形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也包括表现其内容的有形载体,如实物、符号或技术。文化就类型言,大体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同群体在各自长期相对封闭的交往过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正是基于教育与职业、学习与劳动相分离前提而产生的典型群体性文化。

从价值取向看,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以传播知识、培养技能、输送人才为基本功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使命的高校,恪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念,不追求办学利润,也不以短期内的效益衡量成败,师生的市场竞争意识、经济效益意识远弱于旅游企业员工。校园文化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着力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氛围。学校虽然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其保障主要来自教与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旅游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性的文化,企业若经营不善就会有倒闭危机。因此它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具有强烈的成本观念和效益意识。在外在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相冲突时,企业往往选择后者。从生产过程上看,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因此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执行奖惩机制。所以企业特别强调各岗位员工的通力合作,强调纵向的控制与权威。这和校园里学生学习行为、教师工作行为的相对独立性形成鲜明对比。从物质文化层面看,二者也存在巨大差距。校园建筑景观的设计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灵感和使命感,其重心在以学生为本。企业建筑设施则多以实用主义为指导,秉持顾客为本的理念。从交往对象看,学生在校园中面对的是熟人社会和程式化的生活,一切基本在预测之中;步入旅游企业后,面对的是不特定、复杂的客户群体,加班加点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节奏,陌生人社会所带来的压力令其倍感困惑。总之,由于社会分工的影响,学校与企业文化在观念、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均有较大差别,这增加了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难度。

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校企文化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多界定为“培养适应旅行社、风景区、饭店等单位需要的一线管理人才”,人才规格介于纯操作岗位和研发岗位之间。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从事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强,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然而实践中这样的理想目标却很难实现。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作为主导者的教师的价值观及工作能力如何,对校企文化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调查发现,旅游院校的师资队伍的来源所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普遍不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但在我国开设的历史却并不长,其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由高校内部的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中文、地理等学科背景教师改行,二是新招聘的对口专业的应届研究生。前者既没有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理论教育,也没有旅游企业的实践经历。后者的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比较广,但由于缺乏足够实践经验,往往难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近年来高校招生竞争日趋激烈,教师整体学历层次无疑是招生宣传的亮点。为此,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一般设置了硕士以上学历的门槛,这等于把兼具本科学历和丰富实务经验的应聘者挡在了门外。兼有高学历和企业经验的人深受学校欢迎,但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于是整个师资队伍的特征表现为“实践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严重不对称”。

实践环节训练的安排违背认知规律也是造成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文化冲突指不同文化的性质、特征、功能和力量释放过程中由于差异而引起的互相冲撞和对抗的状态。文化融合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强群体间的交流与对话,各自获得对方的认同。二是文化适应,即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通过不断接触,使双方最初的文化类型发生变化。无论上述何种途径,异质文化的融合都需要足够时间。文化差异越大,在促进融合时越应该采取一种循序渐进式的、谨慎的态度。从国内旅游专业的实践训练环节来看,多数学校在时间安排上采用了一种集中理论学习加上集中实习的方式,即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年实习。由于实习前与企业的接触较少,教师的实习指导流于形式,学生突然面临巨大的文化冲突,心理上没有准备,无所适从,最终多数学生离开了旅游行业。

旅游专业课程文化未充分体现专业的应用性特征,亦加大了校企文化融合难度。旅游业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其需要的人才为应用性的人才,课程设置必须考虑旅游业本身的状况。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不同性质的活动,其形式有参观、游览、度假、休闲、疗养、探亲等,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业的综合性意味着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必须首先考虑岗位能力的需要,而不能完全遵循学科的逻辑。若完全按照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组织教学内容,势必严重脱离工作实际。旅游教材是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有个别院校出版了一些精品教材,但总体上质量不高,表现为理论性知识较多,操作性知识较少,未反映旅游实践方面的创新。

在校园物质环境文化融合方面,少数专门的旅游院校有成功的举措,如开设有校办旅行社、酒店等,为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就读于综合性或多科性院校,除一些简单的实训室外,尚无机会耳濡目染式的体验旅游企业的真实情景。学校寻求一种脱俗的学术性环境可以理解,与外界物质文化的过度割裂并不利于技能的培养及职业精神、职业理念的形成。

和其他所有应用性专业一样,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离开了企业支持,将很难实现培养目标。这要求企业树立大教育观,将自身和学校并列,同为育人主体。现实中,我们看到却是另一番景象:企业要么拒绝学生实习,要么无视学生全面提升技能的正当诉求,将其固定简单的操作岗位上。企业不愿意适当抑制其营利文化、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动机,折射的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后果是学生从此远离行业。

校企文化的融合需要双方的频繁互动,基于各自利益计算,当前总的形势是学校一边热、企业一边冷。由于政府政策引导的缺位,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难以建立,师生和企业员工难以共享相同的价值观。例如多年来学校一直在呼吁解决学生实习难问题,但鲜有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方面的法律规定。事实上,旅游教育本身是一项正外部性相当明显的事业,在自发的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时,政府的干预是很有必要的。一些地方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点。

三、国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

旅游教育发轫于欧洲,一般认为创建于1893年的瑞士洛桑旅馆学校(现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旅馆管理人员的学校。旅游教育自产生后,经过多年发展演化,目前典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瑞士洛桑、美国康奈尔、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 TAFE 等模式。

瑞士的旅游教育侧重于酒店管理专业,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办学质量蜚声全球,据称和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并列第一。洛桑模式之特点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强调校企物质文化的紧密结合。店校合一,“学校即酒店,酒店即学校”,学生处于一种“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仿真环境中。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拘泥于学科体系,而是强调各个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客户管理为例,设置了基于操作程序的5门相关课程。通常每学完一门理论课程,随之就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以巩固理论学习成果。二是精神与制度文化的融合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接人待物能力,如对学生的着装提出严格要求,在读期间应以职业人的标准形象出现,包括整齐利落的发型、清洁的指甲、规范的职业装等。从进校之日即培养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新生要从事5个月的酒店基本工作训练,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一项工作内容,完成厨房餐饮备料、酒吧管理、客房整理、迎宾等一整套实践。为吸纳企业精神,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一般具备5年以上酒店工作经验。事实上,不少教师还曾经担任过著名酒店的高层管理职务。三是行业中介机构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校企合作。如作为官方组织的瑞士饭店协会(SHA),负责调节、整合行业发展和行业教育,其成员包括多个学校及2000余家酒店。

在美国,创建于1922年的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被公认为业内的卓越代表。校企文化对接的具体实践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强调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其与企业人士共享价值观。聘任的教师除具有博士学位外,还须获得美国饭店协会(AH&LA)对其资历及能力的认证,应在一流酒店担任过资深职务。二是对实习进行严格管理,四年制本科生在实习时长上不得少于800小时。实行“酒店学院合一”的教学模式,学院拥有自己的教学酒店。三是产学交往密切。学院牵头成立了酒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成员来自学界和产业界管理层。每年举办多次圆桌会议,共同商讨酒店业发展、酒店教育改革的重大议题。

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联邦政府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职业资格体系,并规定证书是上岗的条件。为此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重视与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对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企业每年会接受教师工作一段时间,以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学校也邀请企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教学顾问等。兼职教师的比例一般在50%左右。

德国以实践为导向的双元制模式举世闻名。该模式强调学习过程直通生产岗位,突出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学习者同时具备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两种身份;教师包括学校的理论教师和企业的实训教师两类;学习内容分为校内的专业理论教学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分为企业组织的实训技能考试和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考试两种。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在该国表现尤为明显。为确保校企合作顺利运转,德国政府出台了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对企业、行业协会、学校等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界定。政府的强力支持与引导被公认为该国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对策

从对有关国家考察可以看出,国外旅游院校和企业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谓浑然一体、水乳交融,这与国内两者界限泾渭分明的现象形成对比。由于两个群体互动频繁,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宽容局面,因此在这些国家,文化冲突并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反观国内,一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不在业内就业,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虽用工需求量极大,却难以招到合适员工。这种浪费旅游教育资源的遗憾局面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予以改变,促成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是一个根本思路。

教师的文化认同是校企文化融合之关键,因此在旅游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大力推行“双师”制。这里的“双师”针对学校专职教师而言,这部分人既要受过系统的旅游理论教育,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也要通过旅游行业的任职资格考试并具备一定年限的实务工作经历。要杜绝任《导游业务》课教学的教师没当过一天导游,上《饭店管理》课的人没在饭店工作过一天的现象。为把握行业的发展动态,教师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例如在寒暑假。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审方面,不能仅依据学术成就,行业实务成果也应成为必备条件。同时从提高授课效率、节省教学成本出发,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者必须是具备长期工作经历的实务专家,如旅行社、酒店、风景区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旅游企业实践是连接校企文化的重要纽带,要加强和改善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学校要将旅游企业视为办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办学规模较大的院校,可考虑在校园附近自办或与社会力量联办旅游企业(如酒店),让学生有固定、方便的实习基地。同时,就近与所在地的旅游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通过人员互聘加强双方的联系,即教师聘为企业兼职管理层或顾问,企业管理层聘为学校兼职教师。文化认同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融合有着复杂的机理,需要较长的时间。为减低文化冲突的强度,要对当前理论课结束后集中实习的做法进行改革。本文主张一种与教学交替进行、螺旋式开展的实习模式,即实习从大一结束即开始,分三段分别在放在三个年度进行。实习过程中,学生心理状况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教师要加大指导力度,力戒放任式、自由式实习。

旅游企业也要转变观念,尊重学校的非营利性文化,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自觉将自身视为大教育系统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例如,与学校一道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材、制定学生毕业考核标准、积极接纳学生实习并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然,学校也要正视旅游企业的营利诉求,如在旅游的旺季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为企业输送紧缺的人手。

政府要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例如举办旅游产学论坛;组建旅游教育合作委员会,成员包括旅游企业和旅游院校;对接纳学生实习的旅游企业予以政策优惠;鼓励学校开展“订单式”培养;支持行业协会开展校企合作等。

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在满足通识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根本,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传统的学科中心主义指导下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其便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学会科学思维,易于设计和编排,也方便教师教学。但其忽视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应用,呈现轻视操作技能的倾向。从文化融合角度出发,本文主张学校应重点开发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即以学生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中心,把多门学科知识及技能围绕解决问题交织起来。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4

1、中美文化的冲突

历史进人二十一世纪初,可以说,世界上最令人曙目的双边关系就是中美关系,美国走的是单边霸道主义道路,中国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来壮大自己。在中美冲突的背后,潜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1.1、神圣生活和世俗生活的冲突西方文明自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以来,逐渐与上帝疏远,走上了纯粹的世俗化道路,其表现形式就是在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社会组织运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革命。

美国文明尤其突出,十八世纪末立国的美国没有经历西方文明史上的中世纪神学时代,故而其文明可以说在工业革命开始一直得天独厚,极少心理层面的阻碍,工业文明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人类生活世俗化得程度高低,在“上帝的事归上帝,恺撒的事归恺撒”的口号下,美国文化所导出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行为深入模式也一时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可以说,正是这种日益深入的世俗文化推动了美国文明的不断前进。

与美国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世俗进程要缓慢的多,困难的多,以至于已远远落后了。中国文化源于提倡节俭的农业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基于对生命无常的神圣之物的顶礼膜拜。为了确保社会秩序的安定,中国文化历来请求天人合一,这实际是一种神圣化的社会选择。因此,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层次上是神圣生活和世俗生活的冲突。否则,将很难理解为何美国人打心眼里瞧不起东方文化,以为东方文化落后而愚昧,也将很难理解美国人唯利是图,贪图享乐的行为准则何以一直为中国人所不齿。

实际上,中国文明的进度一直没有停止过。试看中国今日之历法,法律体系,军队构建,以及电脑、电话、网络、现代音乐、艺术和体育等等组成当代社会的主干因素,几乎无一不是从西方世俗文明中“取经”而来。在这个“取经”过程中,中国文化一方面深受其益,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反抗对方的盘剥压制,于是,冲突无可避免的产生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冲突正是最显著的代表。

无休止的文明冲突说明,在中国文明走向世俗化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须意识到,仅靠“取经”式的学习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其一,从制度方面看,“取经”式的学习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说三道四,其从政治上批评,经济上扼制,军事上恐吓等方面插手中国事务的先例比比皆是;其二,从科技方面看,模仿式的学习会使中国陷身于对西方文化无休止的亦步亦趋中,从而丧失自身的活力,丧失名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一个名族,科技落后可以迎头赶上,但名族自信心一旦失落,则将面临万劫不复制境遇。

文明的发展进步,关键在于主动的创新。创造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一个名族,如果仅限于学习和运用国际上成熟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就只能步人后尘,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中国而言,目前如何建立一套全新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实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中国文明的发展才能摆脱西方文明的依附,摆脱西方话语霸权的控制,置身于西方文化的同等地位,从而谋其生存发展的同等机会。

1.2、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经历了世俗化的日益淘洗,当今的美国文化几乎弃绝了一切道德的、神圣的东西。在国际关系上尤其如此。

比如中国人信奉的“一诺千金”,信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里面体现着对历史既成事实的尊重,对某项原则的遵守,这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代表之一。而美国人则截然不同,美国人的信念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利益所在,美国人可完全置身一切道德于不顾。两次海湾战争就是这样。

因此,对美国人在国际交往中的种种言行,中国人当慎思之。美国人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一贯追求与亚洲国家实行预期互惠的方针,它在做出让步时,期待这些让步能够导致亚洲国家做出类似让步,……但是,亚洲国家往往将这种让步视为美国软弱的迹象,因此可能进一步拒绝美国的要求。这一模式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尤为明显。……对应于亚洲人来说,美国的让步不应给予回报,而应当加以利用。”美国人向来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因此,,对这段话刚好应反其意而理解,它正是美国人的内心独白。

再如与中国人所推崇的“投桃报李”“知恩图报”不同,美国人相信实力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儿实利是决定一切的出发点。虽然美国素喜对国际事务指手画脚,将自己定位于时间各国精神导师,但一旦国与实利沾上些许关系,美国朝夕之间便可改弦更张,即使自打耳光也在所不惜。

鉴于此,同美国人打交道时,主要对象是那些跨国公司和利益集团,如何影响那些公司与集团远比去应付喋喋不休的白宫政客要实际的多。而且,美国人向来信奉“他人就是自己的地域”的处事哲学,他们擅长用增加对方成本造成对方损失的办法达到某种目的,也即先礼后兵,迫以就范。这与中国擅长的送厚礼拉关系等增加别人利益以赢得合作的传统理念极为不同,中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双边关系时,应谨以为诫。只要选择准确对象,采取正确策略,在面对中美之间诸种冲突时,中国当可立于不败之地。

2、中美文化的相容性

2005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时,胡锦涛主席就进一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向他提出五点建议,其中一点就是“扩大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应积极扩大文化交流,探讨建立中美文化合作对话协商机制”。这不由使人想到了流传十年之久的“文明冲突论”。中美之间有加强文化交流的基础吗?如果中美在文明上事冲突的,那么两国文化就很难交流,或者交流的结果恐怕只能是加剧冲突。

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亨廷顿在十年前曾预言“中国的崛起对于美国形成了更根本性的挑战”,平且认为“美中冲突在很大程度是基于两个社会的文化差异”。亨廷顿在很多问题上的预见是正确,但是这一次对中美冲突的预见却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十年过去了,中国确实如他所预言的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崛起,而且中国的崛起也确实让美国感到了挑战,这一点从近些年美国战略界关于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大辩论就可以洞见。然而,中美并未走向冲突,反倒是越来越趋向于合作。亨氏为何会犯这么大的错误?过于相信“文明冲突论”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出在他对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认识上。他过于强调中美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差异,而忽视了中美两国文化还有相容性的一面。

中美文化的相容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三点。

2.1、是两国文化都具有开放性。

中美文化都是开放的体系,都是在不吸收其他文化合理成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之相对应,中美两国社会也都是开放的社会。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过闭关锁国的时期,但多数时间是对外开放的。就拿近代来说,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时间时起,中国就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美国也是高度开放性的体现。正是因为开放,中国两国才能都成为名族的大熔炉,并使名族文化富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两国公众都有与对方交往、沟通的意愿,而不是盲目排斥对方。这种交往和沟通大大有助于对两国共国利益的认知、并较客观地审视对方的利益分歧。

2.2、是两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趋同。

尽管两国有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但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非常接近甚至是趋同。比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崇尚科学等,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只不过是在具体表现和实现方法上两国之间存在着差异而已。即使是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密切的民主问题,中美之间也有共同点。

首先,双方在基本价值取向上有一致性,都反对专制和独裁。马克思主义承认资本主义是比封建专制进步的东西,马克思称美国是最先生产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中国“五四”时期的主要口号就是“科学与民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高举“民主”的大旗同国民党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这些都是表明,社会主义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有一定的继承性。

邓小平明确表示,民主是我们的目标。当然他指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但也绝不是与资本主义民主完全不相容的。中共十六大已经明确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其次,在民主实现形式上,双方有一定的共识。比如普选,邓小平就曾表示,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进行普选,这表明他认为,普选并非与社会主义民主不相容。这里邓小平并未否定搞普选,而是强调中国暂时不具备普选的条件。

2.3、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有相近的思维方式。

中美两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的相近。美国人奉行实用主义,中国人讲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虽然源于不同的哲学体系,但都体现了务实精神,而不是固守教条。实用主义是唯一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对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实用主义着重可能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事先定好的原则。美国人正是运用可这种实用主义的方法和思想,才使美国在短短的200年间由一个新建的国家成长为世界超级大国。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中国在遭受各种内忧外患后仍保持统一并重新崛起,如果没有务实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是不可想象的。曾有美国学者对实用主义和儒家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两种思想体系在许多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务实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中美两国的战略思想家、决策者和公众客观认识对方在当今国家政治及本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双边关系的意义。

中美文化的相容性为加强中美人民的沟通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加强中美文化交流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交流的结果将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而不是导致冲突。

摘要: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正在地域上相隔遥远,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但在当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两个名族,两个文化在激烈的冲突中试探性的交融着。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的实行,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多边利益的冲突和交锋,为中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舞台。

关键词:中国,美国,文化,冲突,交融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杨建华.在美国像美国人一样讲美语.旅游教育出版社.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5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相遇--趋同、冲突与融合

全球化是一种全方位的历史进程和叙事模式.文化全球化跨越了文化的边界,打破了文化表达方式的单一性,并日益成为诠释事物的文化场景.围绕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学术界形成了趋同论、冲突论(异质论)与融合论三种观点.融合论超越了趋同论与异质论的相互矛盾之处,强调文化的.地方化,主张文化在相遇之后可以相互借鉴.这一观点为全球化下中国文化的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 者:吉国秀 Ji Guo-xiu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辽宁,沈阳,110034刊 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529(4)分类号:G05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趋同论 冲突论 融合论 文化自觉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6

⊙企业的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彼此排斥的过程。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引入民间投资后,由于企业新老股东双方来自不同的背景和文化,直接决定了其具有迥异的经营理念、管理思维和企业行为,从而也直接造成了双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而正确认识引资双方的文化冲突,是促进企业文化认同和融合的首要条件。

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并共同认同遵守的目标宗旨、理念思维和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一个目标导向的、动态发展的、系统集成的概念。首先,企业文化目标导向性,即企业文化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其次,企业文化动态性,即在特定企业根本价值观的范畴下,其内涵和外显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而企业员工不断适应并融合到这一价值观体系内;最后,企业文化系统集成性,即企业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复杂的系统,企业文化具有许多要素,既包括企业的设立宗旨和发展愿景,也包括为实现其宗旨和愿景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薪酬标准和行为规范。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引入民间投资后可能会引发企业文化冲突的原因

在引资企业组建前,引资双方都具有不同的目标。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承担着保障国计民生的重任,但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转变发展方式而寻找与各方面资本合作,包括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则有两方面的投资动机:一是寻求“背靠大树好乘凉”,为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打开通道;二是为追求更大的利润。

在引资企业运营中,难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引资企业受制于引资双方不同的投资动机和盈利要求,而对引资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进行干预,从而导致引资企业难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而引资企业中的双方员工也容易继续秉持原来的文化观念,而缺乏对彼此文化的有效认同。比如国企员工会经常有国企职工的优越感和责任感,无法接受其他资本方最大化追求盈利的理念,而民间资本方的员工也可能无法理解国企方较为官僚的办事风格和相对繁琐的工作流程,这也使得双方的文化冲突越来越严重。

不管是在引资企业组建前还是运营中,引资双方都缺乏对企业文化复杂性的正确认识。比如在规章制度方面,引资双方都会想将自己原来企业的规章制度更多地融入引资企业的规章制度中,相互冲突的结果就会使得引资企业的规章制度存在较多模糊和缺陷。在组织结构方面,国企方管理看重领导能力,倾向于构建垂直化的组织结构,而民间资本方则更看重管理能力,更倾向于构建水平化的组织结构。在薪酬管理方面,由于其国有企业员工薪酬与市场化薪酬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引资企业员工的薪酬标准往往会存在一定认识上的误差。

引资企业文化冲突的特点

存在的必然性。在引资企业中,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引资企业内部都在发生着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冲突。对于引资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不能一味忽视或者掩饰文化冲突,而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和必然延续,不能粗暴地或者武断地解决,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式应对。

表现的多样性。企业文化的多元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引资企业文化冲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比如文化冲突会有温和的和激烈的之分,也会有直接的或间接的之分,还会有长期的和短期的之分。这就要求引资企业管理者要根据文化冲突的不同特点,制定更恰当的规章制度,采用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后果的双重性。从冲突的相互作用来看,引资企业文化冲突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面后果,这就是引资企业的“跨文化优势”。因此,如果引导得当,文化冲突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催化剂。而如果解决不利,文化冲突会成为企业衰败的导火索。

⊙促进引资企业文化融合的一些建议

引资企业的文化融合,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企业管理。跨文化是两种不同文化及文化要素的交互作用。跨文化企业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通过相应措施有效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最终实现高效的企业管理。

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企业管理的边缘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跨文化管理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多数引资企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迥异的民族特性、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与企业管理有机整合的基础上。这对我们解决引资企业文化冲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引资企业跨文化管理存在理念层面、战略层面以及措施层面三个要素,因此跨文化管理也要从这三个要素入手。

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是跨文化管理的核心,主要针对企业道德、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进行管理。第一,要在一个跨文化的企业中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道德,需要制定合理的引资企业道德准则并开展企业道德培训;第二,逐步理顺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不同关系,树立符合自身的经营哲学;第三,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规范化管理职能;第四,大力建设精神文化,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丰收。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引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基础,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连接理念管理和措施管理的桥梁。引资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根据引资双方各自文化的特点,结合不同阶段任务的需要,以及员工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规律,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战略。

措施管理措施管理是跨文化管理的支撑,是理念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外显。跨文化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是决定引资企业文化融合的最终表现形式。要实现最优化的跨文化措施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nlc202309030922

构建合理组织机构。第一,实现引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现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减少引资双方的行政干预,由引资企业管理层全面负责企业的运营。第二,借鉴引资双方原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对引资企业的部门职能进行科学界定,进行必要的管理职能整合,使整合过后的职能充分体现引资企业经营的功能和管理的功能。第三,依据引资企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完善组织机构,力求整体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完善制度体系。规章制度是实现引资企业“法治管理”的重要保障,规章制度包括办公制度、考勤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制度共同组成了企业的制度体系。

第一,要本着“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的原则,与对方协商建立引资企业的规章制度。第二,要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审视己方和对方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引资企业并为对方所接受的就采用,而不利于引资企业发展的或者对方无法接受则进行舍弃,或者进行一定的调整再加以采用。第三,要贯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原则,在面临新的形势和外部环境时,及时求变,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补充。第四,要在实践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最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引资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和系统整合以服务引资企业的发展值得管理者深入思考。最优化的企业资源配置,需要做到资源用在最需要的环节,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引资企业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以及自身情况的企业资源计划。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引资企业要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需要选派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跨文化管理人员。因此,引资双方在选派管理人员时,除了要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文化认同能力,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友好合作。

加强跨文化培训与沟通。大力加强对员工的跨文化培训与沟通。首先,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引资企业员工对不同文化传统的认同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有效融合而进行的培训。跨文化培训主要包括对双方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的培训、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接收对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跨文化沟通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价值观,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了解对方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减少轻视对方文化的成见和误解。良好地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引资企业员工在情感上彼此相通,在思维方式上互相理解。

(责任编辑:郝幸田)

重组企业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篇7

一一、重组企业间可能引起的文化冲突

企业就象人一样, 没有两个人的个性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同样, 也没有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完全类同的。有企业的地方便有文化,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环境、经营思想、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工作作风, 也有不同的运作方式。

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在重组合作中必然要引起碰撞、引发冲突。由于文化心理的不同, 容易出现以下冲突: (1) 思想观念上的冲突。不同企业由于企业的性质、经营环境、企业环境不同, 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 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不尽一致,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行为方式不一致, 容易造成重组双方员工的不和谐, 日常工作中的不协调, 甚至产生矛盾和隔阂。 (2) 情感上的冲突。强弱重组的企业各自心理感受不同, 一般来说, 强势企业往往有优越感, 弱势企业往往有自卑感, 强强联合的企业心理感受也是错综复杂的, 来自不同“山头”的员工在新组成的群体中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亲疏差异, 影响队伍团结。 (3) 价值观的冲突。不同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 对有关事物所持有的价值评价的群体意识和主观模式可能是不一致的, 对一些重大问题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认识、取向和处理方式, 这些问题往往会在员工和领导层造成比较大的分歧、不和谐甚至不同的行为选择。 (4) 行为规范上的冲突。不同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 员工所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不一样的, 员工的行为规范的差异, 体现出素质的差异。 (5) 人文背景的冲突。不同企业由于历史沿革、体制机制、行业特点、组织结构的不同, 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也不尽相同, 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 不同企业的员工的言行都折射出不同的人文风格。

二二、防止文化资源流失

应该看到, 在重组中文化资源流失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由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重组企业发生大的变动;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竞争、符合行业特点的经营理念、战略方针和自己的价值观, 由于企业隶属关系、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扬光大, 随之自生自灭;众多企业组合在一起, 各家都有“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 都有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因缺乏有效整合难以形成一体, 不能发挥作用;有的作为并购重组主体的企业重视企业重组中的有形资产的“硬件”重组, 而对企业文化“软件”资产熟视无睹, 不能像对待并购企业的优质有形资产那样, 吸取其企业文化的精华, 使之成为重组后将企业做强做大的文化资源, 使这些文化资源被冷落和闲置, 造成重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巨大损失;有的相对弱势一方不能看到自身宝贵的文化资源, 不能主动吸取重组各方企业文化精华, 发挥自身功能、作用, 在企业重组中妄自菲薄, 使自身企业文化优秀资源消失殆尽。对于有形资源而言, 优质文化资源的形成更加不易。因此, 文化资源的流失较之有形资产的流失应更加引起普遍重视。

重组企业面临着债务处理、主体与客体定位、调整结构、技术创新、清理整顿、人事安排等一系列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任务。搞好这些硬性因素固然很重要, 但文化精神的因素更不容忽视。重组企业往往会遇到种种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彷徨、心态上的失衡。企业重组之患, 不患于有形资产, 而患于无形的文化。

在企业重组中, 强强联合的企业一般都有各自优秀的企业文化, 双方要克服自大、排斥、封闭的思想, 加强交流沟通, 吸纳对方精华, 努力铸造统一的价值观, 形成共同的理念, 以共同的价值观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激励斗志;以统一的规范自觉从严、养成习惯、推进工作。

在强势企业重组弱势企业的过程中, 要辩证地看待自身和弱势企业的企业文化。要认识到:一是强势企业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落后的不合理的文化因素, 弱势企业一般处于业务上的劣势状态, 但并不代表弱势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落后的惰性文化, 强势企业要以宽容和耐心, 容忍对方, 寻根究源找到双方融合的切入点;二是要“和而不同”, 承认差异, “对外独树一帜, 对内百花齐放”, 对外打出统一形象牌、树立整体形象, 对内要按照有利于生产经营管理、有利于凝聚人心、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原则, 对符合自身实际的先进企业文化要给予认同, 鼓励发展;三是弱势企业不能消极被动, 甚至学习强势企业消极落后的文化, 而是要学习强势企业的企业文化精华, 弘扬自身的优秀文化。

三三、培育共同理念, 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家在企业重组中文化融合问题上, 心态要宽, 要有宽广、宽容的胸怀。对待重组双方的企业文化, 只有心胸宽广, 才能眼界宽广、思路宽广, 才能整合重组企业优质文化资源, 做到丰富性与统一性和谐一致, 做到“大统一, 小自主”;才能尊重和引导不同的文化心理, 使兼容性与先进性相辅相存, 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在企业重组融合中的, 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使企业在重组的过程中获得再造和新生;才能以人格的力量, 感召重组双方企业互相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把企业重组中经济和文化这两篇文章统筹起来。要积极地促成融合, 科学地实现融合, 在融合中统一认识, 培育为大家认同的共同价值观。

首先, 以加强教育为前提, 着力点放在促进员工的思想转变和技能提高上, 以整体素质提高为重组企业的企业文化打下坚实基础。要采取走进去的办法, 把先进企业文化带进去, 强弱势企业的领导要一起摸清重组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职责和作用, 让广大员工认识到企业的理念、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如针对被重组企业员工的失落心理, 可以将弱势企业员工安排到强势企业学习培训, 通过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熏陶, 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其次, 强化制度建设, 让制度文化成为新生企业的最基本的文化结构。一般来说, 要清理被重组企业的制度, 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弱势企业具体情况相结合的配套齐全的规范制度, 引导员工在工作中适应, 加强教育培训主动去适应, 扎扎实实推进重组工作。

第三, 是以情感为纽带, 着力点放在平等诚信的双方交流之上。企业文化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不是靠强制命令和强权压制, 而是一种信任、信仰、信念, 是广大员工对企业家人格力量的信服, 进而转化为一种上下同欲、积极向上的氛围、作风。作为企业领导, 在具体工作中, 要用“心”去做事, 才能以文化人。要多换位思考, 不要主观臆断;要多沟通疏导, 少命令强制;要多融合渗透, 少分裂分离;要循序渐进, 稳步推进, 切忌轻率武断、鲁莽行事。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8

《喜福会》出版于1989年,是美国华裔小说家谭恩美的代表作。该小说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叙事方式,描写了四对华裔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从中折射出新旧两代华人移民的观念差异,以及中国与美国两种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

《喜福会》全篇由十六章构成。作者着眼于人物微观情感世界的亲情书写,讲述了四位母亲从中国到美国的人生经历以及女儿们在美国的新生活。母女之间性格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对立,无疑是谭恩美在小说中关注的焦点。通过四段故事,她开诚布公地将这种差异和对立摆在了麻将桌上,小说中两代人轮流坐庄,各自在牌局间讲述着彼此曲折的人生故事。从宏观角度来看,母女之间的观念交锋实则展现出故土和异乡、东方和西方、中国与美国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然而,小说结尾母女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则暗示了中美两种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喜福会》是美国华裔文学中探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和解的范本,为破解全球化语境下的二元对立提供了解决之道。

二、《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

在《喜福会》中,谭恩美从最平常不过的母女亲情诠释了文化差异这一宏大命题,视角独到而又亲切感十足。从小说家本人来看,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其自身经历对这部小说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她自幼生长在美国,同时受到中美两国传统的影响,在她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中美文化的冲突和碰撞。或许在她的成长经历中,也有着跟小说里一样,因为两代人文化观念的差异而导致母女关系紧张的桥段;或许还有着对极具差异性的两种文化能够“和平共处”的期许。

在《喜福会》中,母亲们所代表的是崇尚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大家长”。仅仅因为移民到美国就要放弃传统的教育理念, 顺从美国化的教育方式,这是四位母亲难以理解和认同的。然而女儿们,作为出生在美国的移民后代,自幼便割断了和中华文化圈的联系,深受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浸染,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像一个真正的美国人那样生活:独立、自主、对人生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不为家长的权威意识所控制,融入当地白人的主流生活圈。她们不希望母亲再用中国式的观念来衡量此时此刻在美国的价值观;不希望再用中国式的母女相处之道来处理当下在美国的母女关系。母女之间俨然已处在两个阵营,二者的分裂和碰撞代表着新旧两代移民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国的主流文化关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接受或排斥。在这样一组二元对立中似乎没有第三条路可供选择,然而,在《喜福会》中,谭恩美从亲情的角度将关乎“政治正确”的沉重命题轻轻放下,为处在文化撕裂状态下的美国华裔提供了第三种解决方案——母女之爱。

三、《喜福会》中的文化融合

纵然中美两个文明之间有千变万化的差异,但是无论对白种人还是黄种人来说,母亲对孩子的舐犊之情,孩子对于母亲的反哺之义都是人类永恒的天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小说中,吴素云为了能让女儿出人头地,她受苦受累,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得到女儿吴精美的认同,反而遭到她的强烈反对,双方之间产生了间隙。恶语相向也许不是这对母女最初的意图:母亲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爱护着女儿,而女儿却听不到这种爱的声音。面对女儿的叛逆,素云固执地没有让步,也没有过多地责怪女儿,依然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关心她。比如,在吃晚餐时,她把断腿的螃蟹留给自己吃,把完好的螃蟹让给女儿吃。因为在素云的认知中,断腿的螃蟹代表着厄运和不幸。素云希望自己能帮女儿抵挡人生中的一切苦难,而把美好和幸福都留给她。当精美从父亲那里得知了母亲年轻时的经历之后,她开始了解母亲、体谅母亲,并懂得了“素云”和“精美”两个名字背后的美好意义。站在母亲立场,精美仿佛感同身受地看到了母亲一路走来的身影,逐渐理解了母亲的用意,并接受了母亲的爱。毫无疑问, 尽管两代人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水火不容,依然可以在“爱”的名义下达成共识。素云和精美之间在母女关系层面的和解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和解,暗示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化语境下,人种的世界性迁移日趋频繁,《喜福会》 中素云和精美以母女冲突为载体的文化冲突不仅存在于美国华裔移民身上,而正成为全世界各种族移民所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和谭恩美一样,在第4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获奖作品《法蒂玛》中,导演菲利普·福孔以讨论母女关系为出发点,将视角聚焦于母女两代移民的文化冲突。影片中的主人公法蒂玛是法国阿拉伯裔移民。作为单亲母亲,她用微薄的薪水抚养着两个女儿。 法蒂玛的法语很差,而生长在法国的女儿们却不和她用阿拉伯语交流,因此,法蒂玛每天都在为如何跟女儿交流深感忧虑。某天法蒂玛不小心从楼梯上跌倒,不得不卧床休息。休假期间,她开始用阿拉伯语给女儿们写信,道出了以前很难用法语表达的情感。这种书信形式的母女对话,最终拉近了法蒂玛和女儿们之间的距离。同样讲述着母女间势同水火的复杂关系,同样是移居到了一个不同文化的国度,女儿们试图摆脱自己本来的“样貌”, 想急速融入异国他乡的主流生活,而忽视了和母亲的交流,切断了自身与故国文化传统的渊源。然而,在尖锐的文化对立中,两部作品的结局都是母女在“爱”中包容了对方,达成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和解。

四、结论

移民现象作为人类文明交融的产物,一方面打破了各个文明之间的地理界线,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一方面也将原本潜伏的文化冲突与矛盾具体化、形象化,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必须面对共同议题。在《喜福会》中,母亲和女儿分别代表着故土和异乡两种文化,虽然二者之间原本矛盾重重,但当她们能够彼此倾听、真诚沟通,实质上也就打破了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开始互相理解,彼此认同。通过反思母女间的矛盾从对立到化解的过程,谭恩美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景:在生活中要不断地倾听各种声音,开始倾听也就预示着新的开始——从对立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谭恩美,著,程乃珊,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

[2]杨靖.试论华人小说《喜福会》的思想文化内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106-108.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9

关键词:文化,冲突,融合,《喜福会》

一、谭恩美与影片《喜福会》

谭恩美 (Amy Tan, 1952- ) , 出生于加州奥克兰, 祖籍广东台山, 是美国当代最为知名的华裔作家之一, 自从1989年发表处女作《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 以来, 先后创作了《灶神之妻》 (The Kitchen God’s Wife, 1991) 、《通灵女孩》 (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1995) 、《接骨师之女》 (The Bonesetters’Daughter, 2001) 、《拯救溺水鱼》 (SavingFish From Drowning, 2005) 、《惊奇山谷》 (The Valley ofAmazement, 2013) 等五部长篇小说, 同时也发表出版了两本儿童文学作品《月亮夫人》 (The Moon Lady, 1992) 和《中国暹罗猫》 (Sagwa, the Chinese Siamese Cat, 1994) 以及自传体散文集《命运的另一面》 (The Opposite of Fate :A Book ofMusings, 2003) 。谭恩美的作品, 尤其是长篇小说不仅在美国赢得如潮好评, 而且在中国也是拥有众多读者, 并成为学术界争相研究的对象。在其长篇小说中, 处女作《喜福会》最为成功, 它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 不仅在出版当年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九个月, 而且先后荣获洛杉矶图书奖、全美图书奖、国家图书批评循环奖、全美图书评论家协会奖、海湾区书评小说奖和英联邦俱乐部金奖等多项文学大奖, 并在1993年以同名形式被成功搬上荧幕。

《喜福会》是取材于小说原著, 由谭恩美和罗纳德·巴斯 (Ronald Bass) 担当编剧, 王颖执导, 温明娜、邬君梅、俞飞鸿、奚美娟等主演的一部影片。影片以吴精美的视角讲述了包括自己母亲吴素云在内的四位母亲在解放前夕移居美国后与“美国女儿”的情感纠葛故事, 既描绘了解放前中国的战乱与落后局面, 也描绘了战后美国的和平民主自由局面。不同的时空背景记述了迥然不同的人生命运:饱受旧中国战乱困苦经历的母亲们渴望到美国过上全新的生活, 而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渴望摆脱“中国母亲”的束缚过上自由的生活。正是不同的生活背景导致四对儿母女之间产生了激烈摩擦和冲突, 其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固然重大, 但是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还是在情感交流中走向融合。本文拟从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的视角对影片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并试以解析影片的主题。

二、高低语境文化理论阐释

美国人类学家和文化学者爱德华·霍尔 (Edward T.Hall, 1914-2009) 在谈及文化的重要性时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文化的影响, 并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并且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 (BeyondCulture) 从交际和感知的角度指出文化具有语境性, 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在一种文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 如果话语意义的创造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而对所使用的言语的依赖程度比较低, 那么这种文化即是高语境文化;相反, 如果意义的产生对所使用的言语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而对语境的依赖相对较低, 那么这种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通过全面深入的对比研究, 霍尔得出结论:“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 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 即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 注重传统习俗, 而美国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 注重理性逻辑。这两种语境的文化还有一些具体的差异:高语境文化中人们通常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社会结构相对紧密严格、人们之间注重情感关系、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觉、言语方面显得有所保留;而低语境文化中人们通常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社会结构相对松散、人际关系较为平淡冷漠、思维方式注重逻辑分析、言语方面倾向于直来直去等。

三、《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

影片中出生于旧中国的几个母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她们历经千辛万苦远隔重洋地来到美国后, 不仅渴望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更是把对生活的美好渴望寄托于出生在美国的女儿身上, 因此她们依然按照旧中国的生活准则和价值观念去塑造女儿们;女儿们尽管生活在中式教育的家庭氛围中, 但是她们同时也是喝着“可口可乐”长大的, 即已经习惯接受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因此母女冲突的实质是中美文化的冲突, 主要体现在:

1.家庭伦理观念。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家庭中, 忠孝观念很重要, 长幼尊卑很明显, 即孩子的生命是父母赐予, 其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因此孩子一定要尊听父母教诲以示忠孝;而在美国家庭中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立关系, 即无论长幼, 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拥有处理个人事务不可侵犯的权利, 其他人不能随意干涉。这在吴精美小时候练琴时与母亲吴素云的对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强迫女儿练琴, 吴精美说只有听话的女儿才可以待在家里, 而女儿气愤地反驳说“我不希望做你的女儿……我不是你的奴隶, 这里不是在中国”。女儿吴精美在通过拒绝母亲“控制”抵抗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的同时, 已经接受了美国独立自主的家庭伦理观念, 这与露丝的白人男友特德因为母亲婉拒其婚姻而当面训斥母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即儿女的独立自主权利已经超越了家庭亲情。

2.文化价值观念。中国文化注重集体归属感, 崇尚“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等群体观念, 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体奋斗, 崇尚独立意识, 因此吴素云为了给女儿提供一个优越的教育环境, 不惜免费为钢琴教师做清洁工, 同时也渴望通过女儿的成才给自己带来荣耀, 同样龚琳达也是借女儿下棋的成功处处炫耀从而显示育儿的成功, 而女儿韦弗莱却对母亲借自己之名处处炫耀的举动异常反感, 于是在深信“我就是自己”的同时质问母亲“为什么您总是用我来炫耀呢?您想出名, 自己学下棋好了”, 很明显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

3 . 言语交际方式。中国文化造就了内向隐蔽的性格气质, 人们往往提倡含蓄的言语表达方式, 崇尚谦和, 对别人的夸耀往往礼节性地否认, 更不会直接夸耀自己;而美国文化则截然相反, 造就了外向直爽的性格气质, 人们往往提倡直率的言语表达方式, 不仅欣然接受别人的夸赞并直接表达谢意, 而且能够很坦率地展示自己的成绩。这种完全相对的言语交际方式也是影片中冲突迭起的原因之一, 比如韦弗莱为了迎合母亲, 特意在吃饭前对男友瑞奇进行了“中国餐桌礼仪文化辅导”, 但是在母亲出于谦和礼仪习惯性地说出“唉, 这菜太淡了, 没味, 真让人难以下咽”时, 瑞奇全然忘记了“叮嘱”, 不仅没有进行顺水推舟式的夸赞, 反倒是直接在菜肴上浇上了酱油增加咸味, 终于酿成“祸端”。

四、《喜福会》中的文化融合

影片中的文化冲突不仅仅限于家庭伦理、文化价值观念、言语交际方式, 这只是几个典型的方面而已, 事实上文化冲突已经渗透到吴精美、吴素云等几对儿母女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冲突的范围多么广泛, 也不管冲突的程度多么深入, 这种冲突终于在时光流逝中伴随着母女的沟通而走向和解, 而和解的根本在于母女之间博大深沉的母爱。母女所属异质文化的融合自然有着母亲为了儿女做出“忍让妥协”的功劳, 但是从其本质上说“香蕉人”女儿们骨子里毕竟流淌着携带着“谦虚、温顺、孝顺、服从”等中国文化基因的血液, 这正是造成彼此冲突即使再激烈而依然不会“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 而且这种“混杂”的血液一旦融合在中国母体之中必将流淌出汩汩清泉。吴精美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 而彼此的热情相拥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这不仅仅是亲情的感动, 而是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尽管吴精美并没有机会与母亲吴素云紧紧相拥诉说隐藏已久的心结, 但是却用中国之行告慰母亲, 实现了情感的真正和解。

电影《喜福会》的成功在于从母女关系这样一个平淡的切入点, 探讨了中美两种不同文化并置引发的冲突, 同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阐释了两者的融合, 这也告诉我们无论是高语境文化, 还是低语境文化, 只要有“爱之真情”, 以中美文化为代表的异质文化必定会在不断的碰撞交流找到融合的支点, 实现文化的大融合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熠.《喜福会》: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与解构[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7 (4) :92-94.

[2]焦圣华.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和汉语聊天话题的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J].海外英语 (上) , 2013, 08:243-244.

[3]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刘向辉.《接骨师之女》中母爱的颠覆与回归[J].短篇小说 (原创作品版) , 2013, 21:71-72.

[5]李艳, 蔡忠元.《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从高低文化语境的理论解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9 (5) :26-29.

[6]杨亚丽, 杨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从跨文化视角解读《喜福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0 (6) .

[7]Hall, Edward.T.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 1976.

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冲突与融合 篇10

一、 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冲突

1.东西方文化冲突。

随着“西学东渐”, 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传入中国, 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中国“道德本位”与西方“法治本位”的冲突体现在:中国人更倾向于以道德约束自己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而西方人则是严格遵循法律规则调控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2.不同群体的冲突。

教师文化的不同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根本所在。教师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部所共享的一种文化, 属于组织文化的一种, 对教师发展和大学的进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文化是指在校学生在校内外文化大环境尤其是教育影响下自主创造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视角和生活方式的精神复合体。以上群体关系的冲突说明, 教师用单一的方法教学生, 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此, 管理者管理的重点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只有使教师文化更好地符合学校的主流文化发展, 学生的问题就会得到较好的疏导和解决, 同时更好地推动大学健康向前发展。

二、 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融合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中各方面的冲突不可避免。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也是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

1.加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得各国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趋同。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那么, 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有效的融合发展?首先, 我们应该坚持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和作用。每一种形式的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其次,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是教育发展的两个维度。国际化是潮流, 我们不能违背它, 但我们更不能在国际化中迷失了自我, 丢失自己。

2.加强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促进各群体的融合。

(1) 教学、科研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设。能否通过制度文化创新, 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教与学两个主体的潜能, 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 (2) 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学生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大学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系统思维理清工作思路, 创造更多更好的活动形式、教育方法, 逐步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进而形成学生管理制度文化 (范跃进, 2004) 。

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

在新世纪,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实乃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整个大学文化建设, 统筹兼顾, 全面规划, 努力创建高水平的先进大学文化。

1.弘扬大学精神, 为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当前, 我们要以人为本, 主动适应21世纪的严峻挑战和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核心是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需要的一代新人。

2.不断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 把大学建成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

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品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当前, 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大学文化品位: (1) 建设生态校园。充分发挥校园内自然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 把大学建成绿色校园、文明校园。 (2) 建设人文校园。继续整合和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 努力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审美能力和品位, 同时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和大学独有的人文精神, 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拓奋进的、具有大学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 建设数字校园。我们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 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 并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 为推行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研究奠定基础。

3.实施精品文化工程, 努力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

中美跨国婚姻中的文化冲突浅析 篇11

关键词 跨国婚姻 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

跨国婚姻的定义颇多,这里综合了种族和地域的特点把它定义为:婚姻超越了国界以及不同国家的人之间所结成的婚姻关系。中国当前的跨国婚姻日益增多。例如:上海涉外婚姻中的境外女婿、媳妇几乎覆盖了全世界,涉及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据2003年3月30日的《北京晨报》报道,新浪网举办的《当代中国人跨国婚姻心态大调查》日前公布,近七成网民幻想跨国婚姻,但现状是目前跨国婚姻的离婚率非常高。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文化冲突。以中美跨国婚姻为例,其中的文化冲突主要集中在个人价值观和婚姻观念上。

一、个人价值观的冲突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国家。个人主义不是一种自私的和过分的自爱,而是坚信每个人都是自己前途的主人。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特质:自信,张扬,积极主动等等。而中国是一个强调集体(Collectivism)的国家。集体主义在个人心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处在集体之中,要谦虚,踏实,保持中庸之道。由此也使中国人有以下特征:谦虚,谨慎,凡事求稳。很显然,两个这样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文化冲突势必会发生。

有这样一个案例: 2004年8月,凤凰卫视驻华盛顿记者隗静,与前美军陆军少将布赖恩特喜接连理。作为伊拉克战争期间唯一获准随美军采访的中文媒体女记者,隗静在战场上的经历俘获了布赖恩特的心。但他们在婚姻中也遇到了一些文化冲突。她这样谈到丈夫: 老公也有很“看不上”我的时候,比如大家开会,我主动坐在角落里,或是他向别人夸奖我,我一直摇头说“没有那么好,还要继续努力”。他总是批评我“没有底气”,缺乏美国人的傲气。我向他解释,在中国谦逊是美德,他却将其贬为“坐马路边的人的思维方式”这个称呼来自于他在北京街头看到的蹲在或坐在路边的小商贩,他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只配坐在马路边上,别人也同样不会重视你。”和中国人“脚踏实地”的教育相反,老公鼓励我要“心比天高”。为了增加我的自信,他找到机会就向别人宣传:“我的中国妻子非常了不起!”去年我们参加白宫一个招待会,老公坚持要我穿中式礼服赴宴,敢于和所有受邀的人平起平坐。结果我的大红旗袍成了最抢眼的礼服,美国总统布什看到后说:“真是太漂亮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出这是典型的中美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在婚姻中,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中国人讲究谦虚,而美国人则强调自信。作为中国人,隗静受一种价值观念的作用:任何时候都要谦虚,不要张扬。当她了解到丈夫的观念后,及时地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使得两人的文化冲突得到了解决,使这段婚姻更融合。这种冲突在中美跨国婚姻中很常见。如果了解跨文化知识,增进相互理解的话,就能把冲突圆满解决。

二、婚姻观念的冲突

美国人追求自立,自由的个性对他们的婚姻观也有直接的影响。他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和个人价值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他们认为:即使结婚以后,也要保持两个人的独立和隐私。而传统的中国式婚姻观念是:结婚以后,所有的东西都是共有的,保持独立是对爱情不够忠贞和实在的表现。

A先生是一个美国的作家,他对中国特别着迷,也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经人介绍与一个温柔,善良的中国女孩结婚了。可是,在结婚后的一系列冲突使这段跨国婚姻走到了尽头。婚后,A先生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建议女方和自己各设立一个帐户。女方顿时惊恐,问A先生是否是什么事情瞒着她。A先生很诧异,他细心给女方解释,在美国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要独立,即使是结婚以后,自己的财产也要自己管理,分清楚。女方十分不愿意地接受了建议。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使A先生忍无可忍。A先生因为平时很忙,所以信件都没有时间及时看。可是,后来他发现妻子送过来的邮件都是被拆开过的。妻子平静地说: “我帮你看过了,没有什么。”A先生十分生气: “你知不知道在美国私拆信件是犯法的。”妻子很不解, “几封信件又没什么关系,我们是夫妻。你的东西不就是我的吗?”婚姻观念的冲突使得他们的婚姻岌岌可危。而女方还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吹嘘自己的丈夫是多么离不开她,并且一再央求丈夫不要和自己离婚,为自己保全面子。美国丈夫很不理解中国妻子的想法,既然都已经感情破裂,没必要死撑面子,要直面问题。他最终主动结束了这次婚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双方在冲突中的焦点:婚姻观念的不同。在中国人眼中,两个人的结合就代表所有一切东西的共有。隐私,私人空间和财产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中国妻子就是这个想法。可是,在美国个人隐私和个人财产在婚后也是一样要保护的。私自拆丈夫的信件在中国妻子眼中是件小事,可是对于美国丈夫来说,她侵犯了他的隐私权。这也是跨国婚姻中一个不容小视的冲突。

三、结语

经济发展和世界融合的增强,使得跨国婚姻越来越来被人们所期待和接受。可是,仅仅靠爱情不能维系跨国婚姻。即使是基于感情而结婚,也可能会因地域差别和文化差异(价值取向、歧视)而出现婚姻危机。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冲突,可能会产生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障碍。必要的跨文化知识,虽然不能视为包治跨国婚姻百病的良药,但是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平台。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顾嘉祖. 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沪涉外婚姻健康发展万里姻缘牵手各大洲[J].民主和法制周刊,2003.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篇12

一、母女间的矛盾———异质文化交流中的碰撞与冲突

谭恩美通过分属两代、经历迥异的八个女人的自述, 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纷繁复杂的母女关系。生于旧中国, 饱受战争之苦的母亲们带着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观念移民美国, 孩子是她们心中无限的希望, 她们想按自己的理想来规划女儿的前途。她们干涉女儿们的生活, 认为乖女儿就应该听话, 父母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美国文化是建立在自由、民主、平等和个人利益的基础上的。在美国生长的女儿们从小接受了新的语言和教育, 认同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 不甘心受到母亲的干预和束缚。而且在她们的眼中, 母亲的期望显得荒唐又可笑, 她们感到受到压抑甚至伤害。双方各执己见, 互不相让, 矛盾不断加剧, 进而裂变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此, 中美文化的差异是母女交流的最大障碍, 作品中母女间的矛盾冲突本质上是异质文化交流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宽容而导致的碰撞和排斥。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关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在理解和交流方面的异同的研究也许有助于我们洞悉《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隔阂和误解。按照语义依赖于对话场景或是对话本身的程度, 霍尔把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在高语境文化中, 大量信息通过手势、空间的运用, 甚至沉默来传递;而在低语境文化中, 信息主要通过话语来传递而极少隐含于语境或对话参与者的默契中。霍尔认为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当参与对话的双方分别来自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 交流的问题随即产生。正如精美所言:“我和妈妈从来没有真正地彼此理解, 我们翻译着彼此的意思。我似乎总是不能完全听懂妈妈的话, 而妈妈却总能在我的话中听出弦外之音。”母亲们希望她们的女儿能像她们在中国时一样尊从长辈;无需过多解释, 仅凭顺从、观察和模仿而学会一切。但美国的文化背景并不支持母亲们的这种思想, 因此所有这些并不能被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儿们理解。她们怨恨和曲解母亲们“怪异”的中国式的行为方式和信仰。这些新一代华裔所看到的仅仅是母亲们似乎试图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来塑造女儿并通过女儿实现自身价值。同理, 令母亲们百思不解的是:为什么在女儿们那里她们找不到自己与母亲在中国的那种关系呢?

语言是母女交流的另一主要障碍。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儿用英语跟母亲交谈, 而移民母亲却始终用汉语作答。语言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母女之间, 不仅割裂了两代人, 而且割裂了两种文化。既然连用同一种语言交流都做不到, 那么更何谈理解与宽容。母亲们不能讲“地道的美国英语”, 所以女儿们总是认为母亲们的头脑不太灵活, 并且理直气壮地认为母亲们的话不值得认真地听。这样母亲就无法向女儿灌输中国式的教育思想,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思想是最好的”。

两个国度, 两种文化, 中国母亲与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为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人的种族和民族的偏见而加剧。母亲们无力改变这将她们同女儿们分裂开的痛苦现实。令她们感到羞愧的是自己一直引以为荣的女儿却以她们中国式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为耻。这种因民族和种族身份引起的不断膨胀的裂痕驱使女儿们不断地使自己美国化, 以此对抗来自母亲们的中国式的影响。

二、母女关系的和解———异质文化彼此适应与和谐发展

小说中母女关系由矛盾走向和解可以看成是中美两种文化彼此适应以至走向和谐发展的过程。

谭恩美把《喜福会》中描写母女关系向着和解方向发展的章节定名为“西天圣母”。这个标题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至此, 在女儿的心目中母亲已升华为能给人以滋养、慰藉、灵感、导人向善的天堂圣母, 而不再是丑陋可怕、禁锢人思想的女巫。使命感驱使着母亲们一如既往地支持着自己的女儿, 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深陷痛苦的女儿。这种对女儿无私的奉献式的母爱促使她们改变自己固有的封建思想, 努力向女儿们靠拢, 最终找到了一个与女儿沟通的最佳方式———讲故事。与女儿们一道分享她们过去的经历也许是挽救女儿的最有效的一张王牌, 她们决定一试。这一发现反映了母亲们对于导致母女冲突本质的认识, 即:年轻一代华裔种族与文化身份的缺失, 问题的关键在于她们拒绝接受中国地传统。讲故事, 讲述自己在故国的亲身经历赋予了母亲们惊人的感召力, 母亲们终于打动了女儿, 赢得了她们的理解, 战胜了美国文化对女儿的影响。

其实那些女儿们所承受、所背负的压力更大。她们不仅和家庭合不来, 要应对来自于家庭的压力, 而且因为具有华人血统, 她们不能完全地融入美国社会。为了在现代的美国文化中生活, 她们刻意掩饰自己的中国特征。丽娜在家附近走路时, 会把眼睛睁得很大, 因为那样看起来更像欧洲人。精美在青年时期极力反对她内心有任何关于中国文化的因素。薇弗莱在十几岁时, 如果母亲告诉她她看起来不像中国人, 她会高兴地拍起手来。但是女儿们无法否认她们被遗传下来的中国基因和在中国家庭里成长的事实。她们在家庭里所受的中国文化熏陶要远大于美国文化对她们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 她们没有被美国社会接受, 成为真正的美国人。她们对于自己的身份、文化定位如浮萍般迷茫, 产生了“我究竟是谁?我应该何去何从?”的失落感。她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是不完整的, 也开始留意中国文化在她们身上的痕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她们一步步走向成熟, 开始倾向与认同中国文化。

不管母女间的争斗如何激烈, 最终还是会达到和解。日渐老弱的母亲终于不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已长大成人的女儿。随着岁月的流逝, 走向成熟的女儿也开始理解中国文化, 反思母亲一直以来对她们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 最终认识到母亲对她们那种无私的中国式的母爱, 懂得了母亲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和她们融洽相处。这种认识意味着她们可以容忍和尊重异质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追求多元文化的和谐平等相处。这种转变也就暗示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从对立走向对话、互渗、共生的过程。

小说结尾处吴精美回到母亲的故土———中国, 和两位同母异父的姐姐在机场团聚。至此精美不仅了解了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 而且能够静下心来探究母亲和她的家族的历史,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理解母亲多年来一直试图向她传递的信息。真正成熟后的女儿跨越了文化的鸿沟, 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种族、民族和文化背景, 经历了一次从西方到东方, 又从东方到西方的嬗变过程, 找到了自己在多元文化中的位置。

三、结论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塑造的华裔女儿们, 正是新一代美籍华裔的形象自塑。小说中既有对来自父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扬弃, 又有在西方语境中力图融入主流文化的抗争和妥协。中西两种文化, 在这些新一代美籍华裔身上, 从对抗排斥走向相容并存。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明确地传达出她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心态:宽容文化差异, 以开放的心境对待异质文化, 使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有效畅通。这种成熟理性的多元文化观对于解答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背景下, 将受到怎样的冲击;在中西方文化相互影响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又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等现实问题无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启示。

摘要: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是围绕着几对母女之间因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爱怨冲突展开的。本文作者从这一主题入手, 从文化角度去分析母女之间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源, 以及母女关系最终冰释前嫌, 由冲突走向和解的原因, 进而挖掘出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成熟理性的多元文化观。

关键词:《喜福会》母女关系,异质文化,对抗排斥,相容并存

参考文献

[1]谭恩美著.程乃珊, 严映薇译.喜福会[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罗艳丽.《喜福会》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3]程爱民.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J].南京师大学报, 2001, (7) .

[4]Larry, 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hures[M].New York:Clark Baxter, 2001.

上一篇:配电监控装置管理下一篇:3D打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