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宗教与中美关系(共12篇)
美国宗教与中美关系 篇1
在美国人们时刻都能看到:纽约第五大道上不同肤色的人们来来往往;希尔顿酒店里正举办着备有中、西餐、日本寿司等美食的派对;环球影城里上映着《功夫熊猫》;星巴克咖啡店里, 一个中国妈妈在教中法混血的女儿说中文……多元的文化已经成为了美国的标识。然而, 社会的日益现代化会导致社会冲突和矛盾的出现, 社会关系的分化和复杂。因而, 社会要避免陷入混乱甚至解体, 就需要配备一套强有力的宽容体系做支撑。足见在全球化下, 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具有着重要的关系。美国的文化正因包容而呈现出多元, 它为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屏障。追溯美国历史, 是宗教宽容推动美国社会朝着文化多元的方向发展。尽管每年数以万计的移民是美国文化多元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缘由, 但宗教宽容的确立与实行为美国各族裔群保持自身民族文化认同、实现民族种族融合与平等, 从而奠定文化多元局面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美国社会的宗教宽容
宗教宽容是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洛克提出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宗教是建立在宽容基础之上的, 人实现自由、幸福、和谐生活的途径就是通过宗教宽容。由此看出, 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坚持的仁爱和博爱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宽容元素, 法律能约束人们的世俗行为, 但不能约束人们的宗教信仰。
一方面, 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革命, 主要表现在他宗教宽容理念中强调的政教分离。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被美国革命“国父”们——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借鉴。杰斐逊在著名的《宗教自由法案》中详细论述宗教自由思想。而杰斐逊的《宗教自由法案》对《人权法案》的制定和通过有着深刻的影响。麦迪逊在其基础上, 还将政教分离真正带进了美国宪法——《人权法案》。这最终使得美国社会里信奉不同宗教的族群裔体能够自由地信奉自己的教派和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 洛克的宗教宽容拯救了基督教的宽容思想。早期的神学思想家们一直在极力维护着基督教传统的信条, 牺牲的被称作“异端邪说”的其他宗教不计其数, 这段黑暗的统治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才看到曙光。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着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 在这个时期孕育发展的宗教宽容理论经过改革的打磨, 最终在17世纪发展成熟。宗教宽容使基督教成功地从中世纪的神学禁锢中摆脱出来, 做到了从不宽容到宽容的改变, 化身新教。然而解脱出来的新教却又重演历史悲剧, 迫使清教徒们离开英国, 去异乡土地建立能够真正自由信仰的世界。当一批清教徒踏上北美土地时, 一个全新的新教社会开始在北美建立。历史和经历让他们深刻铭记住博爱, 博爱放宽而言即是宽容, 从此, 新教的这一价值理念推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促进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形成, 直至今日, 一直占据着美国文化的核心地位。
如今, 笃信不同宗教派别的人在美国这个共同社会里生存着。作为移民, 异地他乡, 他们依旧自由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也互相尊重着其他的宗教信仰者, 这派和乐的景象离不开美国的宗教宽容, 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
二、美国的文化多元
美国国土面积和民族的构成体现了美国独特的成长, 它独立时的面积仅为94万平方公里, 可是到了19世纪末国土面积已经超过90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由最初的240万达到了8000多万, 其中多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以及他们的后代。美国在这一基础上成长, 美国的社会也在这一基础上形成, 一种有特色的美国文化亦在这一基础上壮大。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就主要表现为美国的文化多元。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的移民大国。大批移民的涌入, 给美国带去的不仅是人口的增加, 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加速, 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扎根融合, 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带进美国社会, 久而久之, 美国形成了五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夸张地说, 美国如同一个缩小版的地球, 因为遍布全球的文化符号在美国都能找寻到存在的痕迹。在美国的各个领域里, 多元的文化深深渗透。以美国的教育为例, 它提倡因材施教和多元文化教学, 对特殊的、文化上有差异的学生进行特殊教学, 用相关的文化材料、用学生的母语来授课, 并鼓励那些非英语的学生保持其母语, 学校的全部课程会在吸收单个民族和社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同时, 纵观美国电影, 文化多元也被鲜明地体现出来:很多美国大片都常以美国崇尚的个人奋斗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为主线, 融进中国的功夫与民乐元素, 法国的浪漫与激情元素等等。除此之外, 音乐、服装、语言、文学等等, 都能折射出美国的文化多元。俗话说:“想要灭其国, 预先灭其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美国这片热土上, 本土的文化与外来的移民文化共同繁荣, 熠熠生辉, 所开创的文化多元局面为美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球化下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
美国的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 美国宗教宽容理念为美国的文化多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宗教宽容理念的存在与实行减少了宗教冲突的产生。因为很多宗教冲突产生的缘由恰恰是民族信仰层面上的唯我独尊、唯我正统, 他们忽略了文化层面求同存异、重叠共识的可能性, 忽视了为文化赋予人的包容性, 拒绝宽容而选择用强制和暴力来解决信仰层面的分歧。宗教宽容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诸如巴以冲突、卢旺达屠杀等悲剧发生在美国这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这为美国的社会营造了和谐的环境, 为美国文化多元的形成创设了良好的温床, 也为文化多元的长久发展做了强有力的保障。
简单地说, 面对美国的文化多元性的原因, 我们可以一步步追问——最初是美国有各种各样的移民, 而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移民?正是因为这些出于政治, 或出于宗教迫害, 或出于经济所迫, 或出于机会泛滥等等原因移民美国的移民者们深知, 信仰支撑着一个国家, 美国宗教宽容的影响已经无形中影响了它的政治, 政治宽容孕育了民主的社会, 而良好的社会也培养了一批懂得宽容的民众。在美国的社会里, 信仰不同, 文化不同的移民们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甚至还会受到欢迎, 他们能在美国找到安全感, 归属感和自由感。宗教宽容让一个国家的灵魂到每个民众的灵魂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懂得宽容, 学会宽容。而宽容的力量不容小觑, 可以改变个人, 改变世界。
同时, 一定程度上, 美国的宗教宽容是延生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不同民族, 不同人种围绕这个核心而推进文化多元。因为美国在文化宽容的原则下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 而文化宽容是从宗教宽容演变而成的, 换言之, 文化宽容的中心是宗教宽容。美国有60%的人都信仰宗教, 其中信仰基督教的人居多。博爱作为基督教的思想, 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博爱主张无差等, 博爱众生, 教导大众尊重他人, 爱护他人, 宽以待人。泛泛来说, 博爱是宽容的缩写, 它意味着的就是包容一切。这样的观念主导着美国的宗教社会, 美国以这样的宗教宽容理念去对待包容其他与之不同的宗教, 让移民者们可以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 这使得其他宗教派别在美国的发展存有一席之地。宗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如一棵大树一般优先扎根在美国大地上, 而其他的文化内容也就随之如叶如花般生长繁荣起来。
另一方面, 宗教宽容的理念产生于文化多元的背景之下, 是文化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宗教是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下的一个分支, 各个文化之间间都会存在着相似点和不同的, 由此, 面对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繁杂的各个文化, 我们是将其消灭, 还是让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求对待它们的最好方式——宽容。我们选择让这些各不一样的文化共存, 宽容地对待, 均给它们彼此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当洛克看到一神论下, 那些非正统的宗教遭到排斥, 那些异教徒们惨遭驱逐或杀害时, 当布鲁诺被烧死, 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西方哲学的黑暗与沉寂, 是由于基督教思想上的不宽容所造成时。似乎他已经意识到对待宗教也应该如对待文化那般选择宽容的方式。他想如果宗教不主张宽容, 那么“与个人意志对立的强制只能是取得表面的顺从, 不可能解决思想问题。”被强行改变宗教信仰的教徒也只能算是光有躯体没有灵魂的“皮囊”而已。灵魂与信仰密不可分, 宗教作为信仰的工具更应具有宽容性, 只有这样, 宗教才能在文化中长存。
透过美国宗教文化与文化多元的视角, 我们探寻到了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宗教宽容是延生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是文化多元发展的基础, 而宗教宽容也是文化多元的必然结果。
而全球化这个大背景, 它为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平台。全球化的实际进程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实际进程和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 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保守文化和开放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相互交织, 相互作用, 加速形成多元的文化, 也将在社会树立起多种宗教信仰观,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宗教宽容的理念之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追求, 我们有权信教, 有权不信教, 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什么教。所以, 全球化为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结合创造了契机, 这也使得我们在文化观和宗教观上都可以成为不同的价值主体, 从而使社会上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也反过来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四、结束语
全球化时代, 我们面对冲突与和谐、机遇和挑战、开放与保守并存。也许我们自身并不信教, 但我们深知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人们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关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与体会、感悟和重视, 因为在当今世界, 仍然还有很多的人在用不平等的宗教的眼观来审视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美国是对待宗教宽容和多元文化关系的好的典范, 值得学习。我们期待看到有一天, 法国的穆斯林女生不会再因戴着面纱和头巾进教室而受到学校的违规处罚;巴以地区的人民可以远离战火, 自由往来等。这也让我们最终明白, 宽容是使二者存在关系的关键点, 没有宽容, 历史也许会被改写, 世界又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宽容无可或缺, 宽容也无处不在, 对待宗教, 我们要宽容;对待文化, 我们要宽容;对待人类周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事物, 我们也要学会宽容。
摘要:我们对于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 陌生且熟悉。因为我们虽尚未完全弄懂它们的真正内涵, 但我们已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生活。全球化下, 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就以美国为例, 宗教宽容为其的文化多元作出了巨大贡献。宗教宽容驱动着美国文化朝着多元的方向大步迈进。我们以美国的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小, 来窥全球化下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之大。
关键词:宗教宽容,文化多元,关系,美国
参考文献
[1]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56, 383.
[2][英]洛克.论宗教宽容[M].吴云贵, 译.商务印书馆, 1996.
[3]朱全红.早期美国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宗教因素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美国宗教与中美关系 篇2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同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心理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宗教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 者:陈永胜 陆丽青 梁恒豪 CHEN Yongsheng Lu Liqing Liang Henghao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金华,321004 刊 名:心理科学进展 PKU CSSCI英文刊名: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3(3) 分类号:B84-09 关键词:美国 宗教心理学 历史 现状 问题美国宗教与中美关系 篇3
摘 要: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最后一个巅峰创作《老人与海》被拍摄为电影,展现了二十世纪战火纷飞,经济迅猛发展,冷战肆虐等状况中的美国民族身份,凸显个人主义精神,社会推崇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同时个人英雄主义一直占据美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并展示了基督精神在美国的强大基础。
关键词: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美国政治宗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2
一、作家与作品
1.作家介绍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郊区奥克帕克。18岁就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担任记者,在该报社其他记者的影响下建立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以最简单的词汇表达最复杂的内容,用基本词汇、简短句式表达具体含义。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被授予银质勇敢勋章和铜质奖章。海明威著名代表作包括《太阳依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对美国文学影响深远。
2.作品《老人与海》简介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于1951年创作于古巴,该小说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的突出地位,并被拍摄为电影。电影讲述一个简单故事——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出海打鱼连续84天一无所获,终于在第85天驶到远海,钓到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马林鱼,老渔夫和马林鱼在海上搏斗了整整两天两夜才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回程途中,遇上多条鲨鱼,老人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却依然无法保住大马林鱼,最终老人遍体鳞伤只带回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二、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社会政治宗教状况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促使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美国凭借强大的工农业优势不断地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生活物品和军火,从而刺激美国本土经济,使得美国一扫萧条景象经济实力剧增。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0%,并掌握了世界总黄金储备量的75%,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在政治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开始。由于国际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加剧,美苏两国很快关系恶化从战时盟友变成敌人。1950年2月参议员麦卡锡的“国务院共产党威胁论”引发一场政治大迫害,此时美国政治急剧右转,人人谨小慎微,但这期间有一批文学家,勇于挑战美国正统文化,公开蔑视美国价值观念,破坏传统道德规范,他们自称“垮掉派”,海明威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宗教方面,20世纪中叶美国的宗教依然是新教占主要地位,天主教和犹太教殿后,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原本在二十世纪初大约只有50%的美国人是教会成员,且越来越多人的宗教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举行家庭祈祷,逐渐摆脱宗教戒律的束缚。然而二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宗教团体显著增长,几百万美国家庭为前线亲人平安归来而祈祷,战争的恐怖及对未来信心的丧失驱使百万人在宗教中寻求庇护。
三、《老人与海》中的美国民族身份想象
1.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价值的主体是人,每个人都具备自身价值,社会推崇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在美国这个自由国度,个人主义与身份认同同等重要。美国人的最高理想,社会理想以及世界观就是实现个人主义。在美国两百多年的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个人主义是美国思想的起点与归宿,是美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鱼一无所获,在第八十五天他独自一人驾船去到远海开始新的征程。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圣地亚哥钓到一天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老人的船往深海游去,老人死死拉住不放,炙热的白天,寒冷的夜晚,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这一系列困难都不能阻止老人要战胜大马林鱼的信心。两天两夜后,老人终于杀死大马林鱼并把它拴在船边开始返航。可是大马林鱼的鲜血引来了许多鲨鱼,老人再次孤身一人奋勇对抗,杀死了前来抢夺胜利品的鲨鱼,可是这时大马林鱼已经被鲨鱼啃食殆尽,最终老人只筋疲力尽的拖回一副代表着胜利与失败的鱼骨头。在这个故事当中,圣地亚哥独自一人面对各种困难,体现了个人主义奋勇斗争,决不放弃的精神品质。这符合美国个人主义精神,美国的超级英雄都是以个人形式出现,从风靡全美的影视作品《钢铁人》,《超人》,《蝙蝠侠》,《美国队长》,《蜘蛛侠》,我们也可以了解美国是个崇尚个人主义,依靠个人战胜困难的社会,与凭借集体主义团队奋斗取得胜利的中国在理念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2.硬汉精神
《老人与海》主人公是个典型的硬汉代表人物。圣地亚哥,这位“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就是这样一位年迈的孤独的老渔夫一生在浩瀚的大海与大自然搏斗,与随时都可能吞噬他的敌人作斗争,即使厄运连连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他坚信未来是美好的。老人依靠自己坚强的毅力,无比的忍耐力,坚定的信念在与马林鱼和鲨鱼的残酷斗争中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海明威通过描写老人与凶残的鲭鲨和贪婪的星鲨的顽强搏斗,建构了一位坚强硬汉。这位独自在大海里一只小船上捕鱼的老头,饱经风霜,历经沧桑,可是却依然自信豪迈,受到众人的尊重。他与大自然以及命运顽强抗争的人生充分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表明了“肉体可以受尽折磨,精神却永不妥协”的海明威式“硬汉精神”。虽然最后圣地亚哥失败了,但他仍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就是“硬汉精神”。
3.基督精神
海明威的作品中的人物命名也有着其深刻的含义,《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圣地亚哥,耶路撒冷以及罗马共同组成了基督教的三大圣地,这三个殉难处,以受难象征拯救。在耶路撒冷受难的是耶稣,在罗马的是大弟子彼得,而在圣地亚哥的是耶稣十二门徒中第一个受难的使徒圣雅各伯,在西班牙语则变成了圣地亚哥(santiago),于是这个命名就注定了圣地亚哥这个主人公必将要遭受磨难,以体现基督精神。主人公圣地亚哥与耶稣的四大门徒西门,安德烈,雅各以及约翰一样从事捕鱼,他们都听从耶稣的感召“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从而信奉上帝,舍弃自己普度众生。圣地亚哥在《老人与海》中对曼诺林表达出如耶稣一般的慈父精神,过去常常带着孩子出海捕鱼,如今虽然孩子的父母嫌弃他运气不济,不让孩子随他出海,但他还是在每天清晨叫孩子起床,细心地教导他各种捕鱼技巧,使他勇敢,学会关爱他人,体现了耶稣精神的爱人如己。圣地亚哥连续84天捕鱼一无所获,在第85天驶向更远的深海,在与大马林鱼以及鲨鱼的搏斗中体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同时还表达了对敌人大马林鱼的尊敬,体现了爱世人,甚至爱敌人的伟大情操。最后圣地亚哥回到家,摸黑躺在床上“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这是基督教信徒领受上帝恩泽的常用姿势,这表达出虽然历经艰险,圣地亚哥依然感谢上帝恩泽,并依然坚信基督精神,描绘了二战时期美国人对基督教的精神寄托。
四、结论
《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是海明威创作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巅峰,体现了海明威一直力图建构的美国身份,在战火纷飞的二十世纪,美国人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并寄情于基督教寻求精神的庇护,祈祷他们的英雄,家人经历战争洗礼,能够得到救赎,平安回国家人团聚。圣地亚哥表现出了耶稣基督以自身受难救赎世人的伟大奉献精神,烘托出美国人宁可被消灭,也绝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并从人格以及尊严方面阐述了美国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基督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华.对海明威硬汉形象的精神解读.语文学刊,2007年第四期.
[2]刘海平,王守仁 新编美国文学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掌控 篇4
一、宗教与美国社会
美国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公共生活关系紧密, 它体现了宗教与美国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这成为美国政府实施意识形态掌控必须借助宗教力量的重要原因。
1.美国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美国意识形态内涵广泛, 而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 它是美国意识形态形成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在美国没有宗教就没有美国精神世界的一切。在美国人的精神世界领域, 宗教发挥着心灵慰藉的作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 宗教是美国国家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群体心理层面上, 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统一道德观和价值观;从民族精神出发, 宗教充当着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支柱[1]4。另外, 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构成中的重要部分——民族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宗教民族主义, 它在美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至今在美国政治及社会生活中仍十分明显。源于宗教思想或与此紧密相关的美国例外论、国家认同、国家伟大思想及国家使命意识等, 都使美国民族主义具有成为一个强大的意识形态教条的所有特质。这也使美国成为在20世纪下半叶的大国中最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国家。尤其在对外关系上, 美国除了追求国家利益之外, 还谋求改变其他国家的政治思想意识、制度和生活方式等, 这也最终衍生出美国外交中的干涉主义。可以说, 美国宗教民族主义为美国社会制度的建立和美国在世界上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力量源泉, 并且它也为美国对外领土扩张和文化输出提供了道德依据。
2.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政教关系是美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民权的基本概念, 以及政府与社团组织、利益集团、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原则, 它对美国社会的各方面都存在着非常现实的影响。而了解政教关系对于理解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民权思想与宗教自由观念也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政教关系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综合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在二者关系的处理原则方面,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了政教关系的政教分离原则与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在经历了200多年的实践后, 它已经得到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在现实生活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首先, 政教分离杜绝了官方教会存在的可能, 从根本上消除了宗教冲突和宗教迫害, 避免了因宗教分裂导致的社会分裂。由于各教派及信仰者社会地位平等, 这为其和睦相处提供了条件。而宗教非政治化也使世俗政权的更迭和宗教组织内部的变化不会相互影响, 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在宗教自由实践方面, 政府的态度是不进行干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政府会为了维护国家及公众利益而在法律的严格监督下对宗教团体及个人采取措施。总体而言, 宗教自由实践原则维护了公民权利, 增强了美国人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 巩固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然而, 美国虽然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法律上的规定并不能阻止宗教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对此, 法国的政治学家阿历克西·托克维尔曾说:“宗教在美国不直接参与社会政治, 但它却被看成是国家政治机构最主要的部分。”[2]35作为宗教色彩十分强烈的国家, 宗教影响已经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 政治统治集团出于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考虑也有向宗教无限接近的愿望。因此, 美国宗教与政治相互影响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亦在情理之中。
3.美国宗教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关系
宗教在美国具有社会道德源泉与社会服务提供者的功能。基督教传统源远流长, 它凝聚了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精华, 并随着清教徒移民运动而在北美大陆落地生根。在经历了“美国化”后, 如今它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得到了美国大多数人的广泛认可, 从而使美国这一由各色文化背景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在道德上达成共识, 拥有了统一的道德规范。除了提供精神财富之外, 宗教的另一项功能就是提供非赢利性的而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美国宗教史学家安德鲁斯将宗教视为慈善之母。宗教机构依靠所拥有的巨大社会资本, 投身到社会服务和慈善事业中, 既扩大了社会影响又体现了自身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 美国宗教的社会服务的范围已经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如今, 宗教组织在美国各类从事慈善事业的机构中的地位突出, 是美国民间慈善事业的核心。它们在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之外, 教会也被认为是社会资本的源泉, 并得到了政府在税收政策上的支持, 因此宗教机构从事慈善事业的潜力巨大。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被看做是宗教机构在更大的范围上参与社会秩序的建构, 而慈善事业在美国已被视为社会文明的表现, 涉及人数超过了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可见其影响必将长期存在。
二、宗教功能与美国意识形态掌控
由于美国实行政教分离, 因此美国政府在实施意识形态掌控过程中, 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制定法律及国家政策的方式对宗教事务进行引导和约束, 以使宗教活动符合国家利益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政府对宗教具体事务的最少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宗教活动的开展及其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 并成为美国意识形态掌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1.道德教化
美国的宗教传统悠久, 并已成为美国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以至多数美国人相信美国是“上帝统治下的国度”, 而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是维护美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工具之一。宗教道德教化功能的发挥首先源于宗教教义及宗教精神中所包含的道德伦理思想, 而它们曾经历了世俗社会的道德神圣化的过程。各大宗教通过戒律、宗教故事传说、布道说教等传播关于天堂地狱、因果报应、赏善罚恶等教义主张和信仰。如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十诫”和其他信条, 让信徒虔诚、顺从、敬畏、博爱、仁慈、坚忍、宽恕等, 并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训诫指导。宗教道德中强调抽象的爱, 基督教要求“爱人如己”, 这种劝人为善的思想是宗教道德的核心。同时这种博爱, 利他的思想也是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须的, 是人类精神的升华;信仰化的宗教道德及宗教律法也规范着人们的个体行为和社会角色。与其他的世俗道德规范比较, 宗教道德的规范性更具有自律性的特点。如宗教道德以上帝或先觉先知者为人类道德的化身, 他使信教者以其为榜样, 将遵守宗教道德作为信教的神圣的义务和荣耀。因果报应论将利己和利他牢固结合在一起, 成为宗教伦理道德的原动力, 并具有很好的客观社会效应。在现代美国及西方社会中, 虽然有政教分离并出现了宗教功能衰退的迹象, 但宗教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却日益突出。这一方面表明宗教世俗化倾向, 同时也表明宗教伦理的行为规范功能对于西方文明具有的独特价值和长久生命力。
2.社会整合
美国从建国伊始就是一个人口种族构成十分复杂, 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移民国家, 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 如何增强美国社会的凝聚力, 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美国政府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宗教社会整合功能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首先体现在它对公众的信仰和道德准则的整合。在美国众多宗教与教派中, 基督教以绝对的优势在美国宗教市场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至今它仍然是美国不同种族和族裔信仰的主流宗教。据一份对20世纪美国宗教情况最全面的调查显示, 美国18岁以上的总人口中, 基督教人数约为1.512 2亿人, 占被调查人口的86.2%[3]3, 紧随其后的是犹太教。即使在美国人自己的概念中, 多数都是以犹太—基督教精神作为美国社会的信仰及道德基础, 这已经成为美国“国情”的一大特色。正是在这样的共同信仰和道德基础上,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才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凝聚力, 美国人才以一种特殊的“使命感”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 并在社会世俗化过程中形成了能够保持精神平衡的自我调节机制, 而这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另外, 宗教组织形式及宗教礼仪也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稳定的宗教组织与特定的教规使宗教成为一个社会实体。它所进行的宗教礼仪活动使教徒产生共同的心理体验和宗教情感, 这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升华和强化教徒的共同宗教信仰和宗教意识, 也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 进而体现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
3.文化功能
美国宗教作为美国社会一种文化现象, 它在精神文化方面有多重功能。其中, 宗教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宗教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基础。以宗教教义为核心内容, 通过一定的教育系统和教育方式进行的全方位宗教教育, 无论是对个人或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其对于发挥宗教的文化功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 美国宗教在对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方面发挥的认知功能, 以及它所具有的艺术功能、文化交流功能、解释功能和宗教生活习俗功能等, 都是通过整个美国民族文化发展过程的实践体现出来的, 并一直发挥着特有的社会作用, 为美国社会创造了独特的精神文化财富, 对于美国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当然, 宗教文化功能的发挥不只丰富和扩展了美国民族文化的内涵, 而且在面对由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所产生的困惑的时候, 它以自己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思想和信念的指导, 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 美国人相信, 在遵循传统道德的指引下, 通过挖掘与传播宗教教义可以使人们树立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信仰和良好的道德观念。
4.政治功能
在美国, 就政治与宗教二者的社会地位而言, 政治的强势地位不可撼动, 而宗教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 宗教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地适应政治的变化, 这体现了宗教发展的总体性和政治功能。同时, 宗教的政治功能也完全是由于它本身就是美国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特点决定的。宗教具有政治功能, 体现在它需要在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的框架下从事宗教活动, 因此, 它的教义主张与活动的内容及结果应具有维护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作用美国主流教派基督教的经典、教义主张和教规深深地影响和约束着教众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 并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的法律相衔接, 这对于国家法规的实施有推动作用, 对稳定社会也起到了整合的作用。然而, 由于宗教对政治的适应特性, 宗教政治功能的发挥会表现出被动的一面。即宗教被国家的统治阶层极力利用, 成为其实现巩固统治地位或达到其他特定目的的工具。在美国, 政治权力的中心是总统选举。在每隔四年的激烈的总统选举战中, 有的总统候选人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而不惜代价极力拉拢和利用宗教团体, 以期望获得宗教力量的支持。甚至候选人的宗教信仰也会被用来作为攻击的对象, 以期影响选举的结果。这体现了宗教在美国政治选举中成为人们可以利用的工具。与此同时, 美国宗教毕竟属于社会实体范畴, 这决定了它还具有主动参与修正美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功能。目前, 美国的宗教组织越发倾向于积极主动显示自身的活力和实力, 以争取政治发言权和参与权。
美国意识形态掌控满足了美国政治及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其中宗教因素无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美国政府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的思路及其政策与措施的安排, 应引起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宗教在我国长期存在的根源并没有消失。当前,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宗教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宗教的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以及加强爱国宗教力量的建设方面, 进而充分发挥宗教自身合理和优势的部分, 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教化、社会整合、文化教育及政治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摘要:美国是一个宗教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宗教在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以及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促进社会稳定, 巩固阶级统治, 实现阶级利益等目的, 美国政府在意识形态掌控中注重充分利用宗教的各项功能。而在实践中美国宗教所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的两面性, 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开展好宗教工作有预示作用。
关键词:美国,意识形态掌控,宗教功能
参考文献
[1]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4.
[2]R.G.哈切森.白宫中的上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35.
试论人与宗教的关系 篇5
从宽泛意义上说,人与宗教的关系是人与自己世界观的终极者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具有一种必然性.人生存的过程性质,决定了人与宗教关系的变动不居和复杂性,并且,只有终止这种生存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人与宗教的关系.人与宗教关系的质量取决于世界观的终极者定位,只有把宇宙的.终极者作为自己世界观的终极者时,人才能获得最大实现的可能性.
作 者:曹静 CAO Jing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湖北,襄樊,441053 刊 名:襄樊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8(7) 分类号:B920 关键词:人 宗教 世界观 终极者
浅谈西方宗教与法律的关系 篇6
[关键词] 宗教;法律;宗教改革;信仰
【中图分类号】 D9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65-1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蒙昧时期还是文明时代,法律与宗教都有着一种或多或少的联系,有些地区的法律甚至是直接脱胎于宗教。在西方的文化中,法律与宗教之间从开始的密切相连到之后的逐步分立再到最后的深层融合,这种近乎“暧昧”的关系无疑是值得研究的。
一、 西方宗教产生的背景
西方宗教的起源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宗教一样都是伴随着原始人类社会文明兴起而诞生的。在一段漫长历史时期内,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通过狩猎,劳作,观察和了解自然,逐渐产生了对自然的依赖,相信自然本身就是无所不能,并将能认识到的一些自然规律归结为神明显灵的征兆,最终将其人格化并对其顶礼膜拜。正如费尔巴哈在《宗教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自然是人生存的基础和依赖的最初对象,也是宗教的原始对象。当进入到阶级社会后,因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强烈的社会矛盾给人们带来的压抑和恐惧,为宗教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社会基础,人们对来自社会的压迫感到畏惧与茫然,转而把希望寄托在能为他们指点迷津的宗教信仰上。
二、西方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上。人类认识世界都是从对自然界的人格化开始的,因此早期的法律脱胎于宗教,后来人类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法律开始独立于宗教。因此,法律的发展历程也是逐渐摆脱宗教束缚的过程。
(一)两希时期。西方法律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文明(包括之后的罗马文明),另一个就是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开端和核心组成,早期的希腊法律与宗教有很大程度上的合一性,宗教仪式渗透在立法和司法的形式之中,祭祀在司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王作为最高法官,其职责和权力也被看作是宙斯亲自赐予的。
希伯来文明系指统治西方精神世界千年之久的基督教文明。希伯来人起先创立犹太教,又从犹太教中分裂出一支,后来演化成基督教。经过漫长的发展,基督教毋庸置疑构成了今天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的基础。产生于公元前12至公元前5世纪的希伯来法,就是以“摩西十诫”为蓝本,经历代帝王、祭司的修订、扩充而成的。
(二)古罗马时期。古罗马人和希腊人一样,在最初之时,法律都只是宗教的一部分而已。克里特人将其法律归功于宙斯而非米诺斯。古代斯巴达人相信他们的立法者是阿波罗而非来库古。罗马人相信努玛是在古代意大利最大的神灵、即女神伊格尔的指引下完成其法律的创制的。伊特鲁里亚人则是从神塔格斯那里得到的法律。古罗马杰出的法哲西塞罗曾经在其著作中做过如下论断:“宗教仪式和习俗并不仅仅是宗教问题,而是国家的基本秩序。”,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宗教仪式和习俗也是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法。
(三)欧洲中世纪时期。公元10—14世纪西欧开始进入封建割据时期,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基督教会趁机扩张势力,摆脱世俗皇帝的控制。在10世纪时,基督教会近乎争得了对世俗权力的领导地位,法律开始沦落成宗教的“婢女”,教会关于神的理论或论述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13世纪时,教会权力达到顶峰。拥有面积广大的土地以及独立的税收权和完备的管辖权机制,使得教会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初步具备了近代国家的大部分特征。博登海默说过,“在中世纪时,教会是欧洲生活的中心,控制着教育和科学。”
(四)宗教改革之后的西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向顶峰发展,并开始向欧洲诸国扩散,欧洲各国都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加之中世纪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合而不一,就为以后的政教分离埋下了伏笔。1517年德国人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他认为每个人都能直接的与上帝交流,你只要相信上帝就会成为义人。宇宙存在着“神的国度”和“地上的国度”,前者由基督统治,后者由世俗统治者统治。两者都有自己的法律,各司其职,不可互相越位。他强调基督“并不适宜掌权,他唯一要做的是治理自己的国度和属于国度的一切事”,于是宣布废除教会管辖权,通过宗教改革使教会失去法律效能。路德发动的宗教改革及之后波及整个欧洲的宗教运动不但推动了法律的世俗化和法律实证主义的出现,更重要的是把法从神学教条和教会的直接影响下解放出来。
三、结语
其实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早期的信仰是一种对自然的虔敬主义,进入中世纪之后,其原先超越世俗的灵性精神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压抑,经历宗教改革,开始步入近现代的欧洲从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理性主义,并将这种理性主义注入到信仰本身,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力求在教义之外找寻一种代表公正与秩序的东西,人们从单纯的宗教信仰向更理性的法律信仰进步就成为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法)菲斯泰尔·德·古朗士.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M].吴晓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17.
[2]林榕年,叶秋华.外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美国宗教与中美关系 篇7
一、既有宗教与科学关系学说的不足
“对抗说”、“分立说”和“关联说”作为既有的关于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三种学说, 为人们认识宗教和科学可能具有的关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分析路径。它突破了以往宗教消亡论对宗教所抱的歧视和敌意态度, 积极地评价了宗教对人们的生活甚至宗教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所提到的正面作用。对宗教的宽容不仅使人们对宗教和宗教人士充满同情的理解, 同时也为宗教发挥终极关怀和道德规劝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
但是, 这三种学说从静态的层面上看, 毕竟是互相排斥甚至彼此对立而不能共存的。“对抗说”作为西方近代的传统见解, 把科学当做批判宗教的最有力的武器, 它为近代科学摆脱宗教的压制, 为人类思想的启蒙和理性的解放起到了振臂一呼的作用。但科学和宗教并非一开始就彼此对抗, 只是到了16世纪, 科学世界观从真正兴起后, 宗教才扮演了阻碍科学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反动力量。相反, 宗教在人类最原始的时代不仅没有阻碍科学的发展, 而且影响和造就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即使西方的近代科学史作为宗教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也并不能否定宗教文化与科学之间在方法论上所具有的共性。“关联说”就从基督教与近代科学形成的关系入手, 从另一侧面挖掘出宗教精神以及宗教在方法论上对科学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事实上, 现当代宗教在基督文明发达的文化中并没有因为人类科学的发达而退减, 反而愈显蓬勃, 也从现实层面驳斥了绝对“对抗说”的片面性。
“分立说”作为宗教界面对18世纪以来对势不可当的科学潮流而主动向科学作出让步的具体表现, 将科学和宗教的研究对象进行区分, 在承认科学对人类现世生活必要性的同时保留了宗教存在的可能性, 从而避免了全面“对抗说”对宗教生存的致命打击。而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也主张放弃科学和宗教全面对抗的观点, 采用康德的“科学与宗教相互关系的二元论”观点来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2]。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宗教在终极关怀和道德规劝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但是“分立说”无法解释宗教界尤其是西方基督教在中世纪对科学的束缚和对科学家的残酷绞杀。
“关联说”是当今西方学术界新起的较为普遍的观点。它既认可科学对宗教具有批判的权利, 同时又反对把科学同宗教对立起来和隔离起来。这种折中的观点, 其优点同时也正是它的缺点, 它通过东西文明的对比, 从比较学意义上揭示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却无法涵括宗教与科学在历史上的诸多恩怨仇和, 更无法为显示宗教政策的制定和宗教未来走向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二、宗教与科学关系“杠杆”模型的本质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的提出是受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的启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 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 (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F1·L1=F2·L2。其中, F1为动力, L1为动力臂, F2为阻力, L2为阻力臂。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发展永恒动力的观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必将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活世界。因此, 如果用人类生活作为杠杆支点, F1表示科学变量, F2表示宗教变量, L1表示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联度, L2表示宗教与人类生活的关联度, 其中力臂越短表示关联度越高, 则宗教与科学关系完全可以在非严格意义上的杠杆原理来表述。
1. 宗教与科学作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两股重要力量, 它在人类生活中试图保持相对平衡。
科学与宗教虽然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但是,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 科学又无法完全消除宗教之影响[3]。人类生活的历史也表明, 任何人为的以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的企图都会导致平衡被打破, 从而给人类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 (如西方中世纪的宗教黑暗时代和“上帝死了”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首先继承了“对抗说”的合理成分, 承认宗教与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本质对立;同时又汲取了“关联说”关于宗教与科学具有深层内在关联的见解。不只如此, 杠杆模型还有机地将“对抗说”与“关联说”融合在具体的人类生活历史当中。在人类原初的蒙昧时代, 宗教观念在人们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 科学知识只能在充斥着神秘的、荒诞的种种宗教观念之中逐渐积累、成长。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 新宗教则往往具有科学的倾向。而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不断获得发展, 科学越是巩固和扩展自己影响的领域, 它就越是排挤宗教, 减小宗教对人们世界观影响的范围, 把它推到次要的地位[4]。科学与宗教的激烈对抗恰恰就发生在人类历史两端之间的过程当中。
2. 宗教与科学在总体上是此 (宗教) 消彼 (科学) 长的趋势。
基于唯物史观, 我们知道, 科学作为生产力的主要代表总是会不断发展并扩展自己在人类生活中的势力范围。生产力的不可阻挡决定了科学终将把宗教从原本神圣的位置上拉下来, 宗教与科学在总体上此 (宗教) 消彼 (科学) 长的趋势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规律和趋势。宗教被科学所排斥这一历史规律性, 用俄罗斯著名的哲学家米特罗欣的话说就是“从这儿出现极其常见的公式:科学前进一步, 宗教就后退一步。今天, 宗教和教会在社会生活中实际已经被边缘化了。”因此, 在宗教去魅和理性高扬的现代, 宗教必须因应科学的发展而自觉地进行宗教改革, 远遁到道德劝化和终极关怀领域, 从而保持宗教与科学的杠杆平衡。
3. 不同文化背景下宗教与科学是具有深层关联的矛盾统一体。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宗教与科学都是为着人类征服未知和死亡的共同目的而出现的。由于轴心时代东方和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 中西方人类生活也有质的区别。因此, 从文化比较学角度来看, 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科学也有各自的方法论特色。如果说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区别在于一为“天人合一”, 一为“主客二分”的话, 那么“天人合一”式的宗教不可能培育出西方“主客二分”式的近代科学[5]。究其原因, 一方面, 从历史的角度看, 现代科学史神学的繁衍, 现代技术至少可以部分地被认为是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人类统治自然的理论的西方化的实现;另一方面, 从精神层面来看, 如果没有源于基督教历史的精神阐述和冲动, 现代科学的诞生也许是不可想象的[6]。而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不重视宗教, 追求天人合一状态, 所以重人生体验和精神境界之追求, 而轻自然科学之研究;故此, 近代科学不能在中国得以产生。
三、基于杠杆模型的宗教未来走向预测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多层次、动态的阐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关系, 将既有的三种彼此不能兼容的学说有机的融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于更深层的探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理解把握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宗教现象, 从而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宗教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1.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并非单维和固定, 而是多维、复杂、与时俱进的。
就总体而言, 宗教与科学关系经历了科学萌芽于宗教、科学与宗教冲突到宗教与科学的自觉调适。因此, 我们要通过探讨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内在规律, 充分认识到宗教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具有的双面效果, 尽可能使已经存在的宗教发挥积极作用, 为发展帮忙;而不是释放消极作用, 在矛盾中添乱。这就需要我们避免过去长期形成的急躁和简单化的思维惯性, 通过主动工作, 而不是消极防范, 来放大宗教的积极因素, 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引导、化解和抑制宗教可能释放的消极因素。
2. 宗教在经过自适应改革后仍将长期存在。
根据杠杆模型, 随着科学的发展, 宗教将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现实生活本身, 一步一步从日常生活的内容走向日常生活的形式, 走下神坛。目前, 宗教界提出的全球普世伦理实际上正是宗教应对现代科学的挑战而为自己开辟的新的可能生存空间, 宗教伦理化也成为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天, 我们已经认识到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将长期存在。宗教存在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在看待宗教问题时要防止短视症, 忽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一方面,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把意识形态领域让给宗教去主导;另一方面, 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促退宗教”甚至“消灭宗教”作为社会主义阶段的目标或者任务。
3.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样需要坚持宗教的民族性。
宗教是社会人群的思想信仰, 属于社会精神文化的范畴。民族是宗教的社会载体, 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两者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 一切民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 一切宗教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 这是没有例外的[7]。根据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 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人类生活支点决定了其杠杆两端宗教与科学在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共同特性。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本土宗教因其民族性仍然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 外来宗教要在中国传播, 也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自觉改造, 才能落地生根。
摘要:在后现代价值多元背景下, 学术界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认识已经超越既有单一、静态的“对抗说”、“分立说”或“关联说”, 逐渐转向动态的综合。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假说在综合前人学说的基础上, 基于唯物史观, 用杠杆平衡原理, 直观、动态的展现宗教与科学关系在历时和共时层面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并进而推演宗教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宗教,科学,关系,杠杆模型
参考文献
[1][英]A.D.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73.
[2]何小莲.宗教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7.
[3]钱时惕.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35.
[3][俄]B.C.谢苗诺夫.科学与宗教:相互关系、对抗与前景[J].郑镇, 译.世界哲学, 2009, (1) :135.
[5]朱立元.科学与宗教精神的奇特联姻[J].复旦学报, 1995, (3) .
[6]宋波, 夏廷.基督教与近代科学[J].世界宗教研究, 2003, (2) .
浅析体育与宗教的关系 篇8
1、体育与宗教的联系
古希腊人将宗教和体育结合在一起,众所周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人们用来表达对众神之首宙斯崇敬的盛会。奥运会源于宗教祭祀活动,但体育不仅仅只有奥运会,我们认为体育起源于游戏,即使没有宗教,体育也会发生和发展,但于实际,宗教为体育提供了一个大的文化环境,宗教领袖几乎可以完全左右信徒参与体育的意愿、途径。
1.1、宗教改革极大影响了体育的发展
宗教改革极大影响了体育的发展。早期的基督教徒并不认为体育是邪恶的。但由于异教徒常与体育活动紧密相连,早期的基督教徒便脱离了体育活动,对肉体持否定态度;16世纪的新教改革本来有机会改变基督徒对肉体所持有的否定态度,但最终传入美国的新教所信奉的禁欲主义进一步降低了肉体的地位;文艺复兴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在这一时期人的理性得到弘扬,人文主义反对“灵肉一致”观念;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将人追求自由和现实的幸福生活视为正当,肯定了人的力量和尊严,为体育运动的恢复创造了理论依据;随着资产阶级制度的确立,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体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被肯定,体育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20世纪的美国,体育与宗教的联系更是扩大到很多方面,体育和宗教经常合作,例如教会赞助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也促进教会吸收教徒、扩大影响等。
1.2、宗教对体育形式和内容产生重要影响
宗教对体育形式和内容也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宗教舞蹈是现代体育项目的雏形;宗教活动为体育运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宗教的修炼活动推进了东方养生术和民族体育项目的形成。
2、体育与宗教的区别
有些学者将体育看作是一种“世俗的,准宗教制度”,把体育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宗教。但我们认为,体育和宗教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而其本质完全不同。
例如超级碗周末对于体育爱好者同复活节对于基督徒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却在本质上存在重大区别;圣帕特里克街的天主教堂的含义与扬基体育馆的含义也不一样,尽管二者都是纽约重要建筑。有些信徒坚信宗教是由神给予灵感的,而体育不是。
宗教信仰和活动建立在神圣和超自然的领域当中,而体育信仰和活动是建立在世俗、具体领域之中;宗教强调服务和关爱他人的大爱精神,而体育强调自我提高和打败他人的精神;宗教仪式本质上是表达性和以过程为中心的,而体育仪式本质上是工具性和以目标为中心的;宗教的目标是超越物质生活以追求精神目标,而体育的目标却是关注实质性的事物以追求快乐、名声或者实在的财富;宗教植根于信仰,而体育植根于具体的纪律和关系;宗教从根本上来看是非竞争的,而体育的本质却是竞争的。
3、体育与宗教的冲突
竞技体育和宗教是具有不同历史、传统和目标的文化实践。这就意味着,把宗教信仰和体育结合起来,可能需要对一个人的信仰以及体育比赛的形式进行一些调整。
现代体育,尤其是建立在一种权利和成绩模型基础之上的体育,倾向于强调关注胜利、个人超越、打败对手的品质。这种形式与宗教关爱他人胜于自己、强调过程胜于产品的追求缺乏潜在的一致,因此导致一系列冲突。例如,有的运动员在体育比赛时完全抛开信仰精神,而在场下重拾信仰,场内外行为不一致时可能招致批评;有的信教运动员承认在体育职业生涯中,当他们努力在体育和宗教信仰之间进行协调时,都曾出现过困境。
我们或许认为,在组织层次上,体育和宗教的结合会使人们意识到体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激励他们倡导改革,但事实上并未发生。宗教体育组织并没有倡导体育改革,他们强调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信仰,而非改变体育,他们关注于用体育招募新成员和促进宗教信仰主义。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宗教的影响依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断,在现今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宗教仍会影响着体育的发展。正确认识并处理体育与宗教关系,发挥积极因素、改变和克服消极因素,协调好二者关系,才能促进未来体育的更好发展。
摘要:宗教作为人类意识形态最早的文化结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极大的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体育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宗教的各种影响,并在未来发展中与宗教仍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体育与宗教联系、区别以及冲突问题,分析二者关系,为未来体育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宗教,本质
参考文献
[1]于涛.游戏的本质与体育娱乐产生的根源[J].1998.
浅析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篇9
关键词:科学,宗教,历史形态,现代互补
一、科学与宗教的起源
人类自诞生以来, 从未中断对于自然界及万事万物的思考和探索, 在与自然界的持续接触中, 人类的自我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滋生和强化, 驱使着人类竭力突破自然界的限制以及人类有限的生命周期, 在实在的物质世界中探索到属于自身的意义世界和终极世界。科学与宗教便是人类进行这种活动的不同方式以及最终得到的不同结论, 二者都在原始社会崭露头角且和平共生, 但宗教观念表现更为突出。人类与自然界相依为命, 也要为了更好生存下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 限于认识思维能力的历史性限制, 常常无法回答对于自然甚至自身的诸多疑问, 许多原始的宗教观念便应运而生了。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尼安德特人墓葬, 证明距今约20万年的人类就产生了灵魂不死、“万物有灵”的观念, 这是人类宗教观念最初的萌芽之一, 也是人类思维中感性和一般理性的最初统一。时间进一步推移, 人类的生产生活经验逐渐丰富起来, 认识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以及思考与探索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对于那些有所感觉却无法准确说明和把握的知识, 人们将其进一步神秘化发展成为了宗教;而“科学知识则在充斥着神秘、荒诞的种种宗教观念中逐渐积累、成长”[1], 对于那些比较确定的知识, 人们便逐渐积累下来发展成为科学的积淀, 在欧洲中世纪走向终结的过程中孕育出近代科学。
科学和宗教都以自然、社会、人为研究对象, 并以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为背景, 但同属人类的认识范畴, 总会受到人类自身及社会复杂性的影响, 表现出敌对性质。如今, 科学常常被定义为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 本质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揭示其规律, 是无神论的。宗教则被看作是人类借助于超自然甚至超人间的神圣力量来解释自然、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文化体系。在《基督教的本质》中,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本质有如下认识:宗教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之无限性当作对象……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 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为主体的、人格的本质的对象”[2], 也就是说宗教是人对自身本质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同时又倍受人们的膜拜。
二、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历史形态
科学与宗教在每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都有各自相对稳定的特点, 结合人类史和科技史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对比, 我们便可以从动态视角理解二者的关系:
(一) 科学与宗教的混合。
科学与宗教在原始社会阶段长期处于混合状态, 甚至可以将宗教作为科学萌芽时期的重要表现形态, 道教中的许多科学家研究出了许多天文观察技术和仪器, 其炼丹术则是近代化学的前身, 引领了医学和化学发展;伊斯兰教的重要典籍《古兰经》和“圣训”则鼓励人们求知治学, 钻研科技, 同样重视星相学, 而且从信仰的角度对科研进行鼓励和嘉奖。在欧洲中世纪, 科学虽然成了神学的婢女, 表面上失去了自身独立发展的能力与路径, 但当时基督教的自然观继承了柏拉图哲学中探讨宇宙结构的大宇宙观念, 以及促进人体结构的解剖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小宇宙观念, 这都滋养着在夹缝中生长的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和科学革命时期, 宗教体制之中也仍旧包含着科学, 当时的许多科学的著作往往同时包含着“神秘的”和“科学的”思想, 如哥白尼日心学说以及布鲁诺、伽利略的学说和科学发现, 此时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实则日心学说和地心学说冲突, 即新的科学观念与旧的科学观念的冲突。
(二) 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科学与宗教的两次主要冲突发生在欧洲:第一次在黑暗中世纪末期, 宗教压迫着科学。教会具有绝对权威和权力, 罗马皇帝于529年关闭了柏拉图学院, 代之以修道院, 传授宗教的文化和意识, 极力鼓吹亚里士多德哲学、托勒密地心说以及盖伦医学, 来支持自己的统治, 同时对布鲁诺、伽利略、塞尔维特等人实施迫害。天主教和新教, 都同样加速了科学的边缘化, 诸如《圣经》、《古兰经》等对于科学的监视和度量相当苛刻, 任何科学突破都要远离统治利益和基础, 宗教的压制最终使14世纪的自然哲学家迷恋于神的全能说[3], 作为中世纪科学重要表现形式的自然哲学, 渐渐失去了科学的意义。第二次在19世纪下半叶, 科学抛弃了宗教。热学、电学、磁学、化学等科学领域硕果累累, 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途径, 教会的压迫已无立足之地, 科学的羽翼逐渐丰满成为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 在与宗教的关系中掌握了主动权, 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 筑立起了科学时代的宣言, 人们不再需要带有愚昧色彩的非理性宗教, 无神论盛行。
(三) 科学与宗教互相促进。
11世纪, 欧洲第一次学术复兴之后, 文化教育在教会的倡导下发展起来, 教堂、修道院大量兴办学校, 大学也开始在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教堂、修道院、大学传播宗教神学的同时, 也孕育了近代科学文明;新教盛行的17世纪, 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阶段, 新教派的功利主义倾向, 新教徒虽将研究自然确定为基督徒的责任, 但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 主张增加知识是为了健康和获得财富, 也就促进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繁荣。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因, 是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注定将科学塑造成为人类历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元素之一, 务必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需要。现实中, 随着科学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虽然由于自身的利益, 宗教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接受这些新的成果, 但是可以对之加以改造和利用。许多宗教人士都乐于接触和研习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以保证本教派的时代意义, 宗教的许多教义和思想都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传播的, 有的还调整教义来适应科技发展新成果。
三、科学与宗教的现代关系
伴随人们对战争中各种武器产生恐惧、对工业“三废”产生忧虑, 科学所蕴含的幸福内涵渐渐消失, 它不能抚慰人们心灵深处的孤独、劳累和失落, 无法提升社会幸福感。宗教恰恰可以解答人们心中的诸多疑惑, 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科学无宗教则盲, 宗教无科学则跛”[4], 宗教至今未被科学取代, 科学的力量无法解决人类信仰问题。现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出现了新转变:
(一) 科学满足的领域日益拓广, 宗教占据的领地日趋缩小。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以科学理论、科学观点来进行认识、衡量和裁决。科学伦理学的兴起, 表明科学本身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引起重视。由此, 与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的科学相比, 宗教占据的地盘就越来越缩小了。
(二) 二者各司其职、相互补充。
科学研究自然界, 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宗教关注人的道德情感世界, 解决精神生活问题, 二者趋于寻求相互之间必要的张力, 来获得对于整个世界的完整解释。在科学的范围之外总会有一个涉及信念、情感和道德的终极关怀领域, 这也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家仍旧信仰宗教的原因。
(三) 科学消除了理论上的宗教因素并渗入宗教之中。
如今, 科学理论中以往掺杂的宗教神学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不见, 宗教界也开始主动打破与科学界的界限和僵局, 主动承认某些科学原理, 还要借助于科学成果来巩固自身, 如教堂上高高地插着“十”字型的避雷针、布道时使用的扬声器, 宣传宗教思想和仪式的互联网。
(四) 科学主动与宗教道德结合。
科学需通过人性化的完善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最切近的道路就是与宗教道德相结合。科学需要宗教的支撑, 只有在宗教中, 人们才能找到正确的行动指南, 才能对善恶具备明确的分辨能力[5]。事实上, “要在造诣较高的科学家中间找到没有自己宗教感情的人是很难的”[6]。
(五) 在科学迅猛进步的浪潮下, 宗教并非坐以待毙, 而是竭力同科学进行持续不断的抗争。
教会不仅巧用新的科学研发成果武装自己 (现代罗马教会设立“科学院”) , 还对一些科学问题或暂未解决的科学难题进行攻击 (“新托马斯主义”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有限性视作论证上帝存在的依据) 。
参考文献
[1].钱时惕.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71
[2].[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63
[3].[美]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241~250
[4].[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82
[5].[美]约翰·麦奎利.二十世纪宗教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758
[6].[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83
正确处理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篇10
宗教是民族的意思, 民族是宗教的载体, 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即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1.1 宗教与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宗教和民族关系密切, 互相包含。一切民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 一切宗教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虽然宗教的产生比民族要早, 但是, 民族的形成离不开宗教。世界上所有的民族, 在其形成过程中, 宗教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宗教文化都是早期民族文化的主流或正宗, 这几乎是没有例外的。有些民族其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宗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中国的回族, 欧洲的穆斯林族都与伊斯兰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宗教是民族的基本特性。如维吾尔族文化中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即有较明显的伊斯兰文化的色彩, 这和维吾尔族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相关。但是, 假如一个民族所处的传统宗教的氛围浓厚, 一般来说对该民族的思想解放的束缚作用就比较大, 该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比较缓慢。如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的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消极影响, 牵扯人们的精力很大。
(3) 宗教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是多层面的, 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便是思想政治信仰, 它是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对于多数民族来说, 宗教信仰是神圣的、崇高的、不可亵渎的, 必要时可以拿生命来保卫的。可见, 民族问题向来是和宗教问题连在一起的。
1.2 宗教与民族的区别
(1) 概念不同。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就其本质而言,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 组成要素不同。宗教是由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制度四个要素组成的;民族是由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四个要素组成的。
(3) 发展情况不同。宗教与民族的发展不具有严格的对应性和同步性, 在原始社会, 不同氏族有自己确定的宗教;在民族形成初期, 不同民族也有自己确定的宗教, 但在后来的发展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些民族继续保持着自己传统的宗教, 有些民族接受了世界性的宗教。这些都说明了宗教与民族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
(4) 所属的社会领域不同。宗教本质上是特定的群体在思想上对超自然力量的一种信仰, 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精神生活领域, 它也有社会物质形态, 如教会组织和活动场所, 但它们从属于思想信仰, 以信仰为联系的纽带, 因此也可以说它们是信仰的外化;而民族则完全属于社会群体领域, 是长期历史共同生活形成的稳定人群, 由氏族演化而来, 以血缘为基础, 以文化习俗为标志。可以说, 民族是源于同一远祖的文化共同体, 是包括一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综合体, 宗教只是作为特定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是从属于民族而存在的。
(5) 历史作用不同。宗教只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它本身并不创造任何财富, 而只是影响着人们创造的各种财富的形式和内容。这种影响虽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作用, 但它本质上是消极的, 阻碍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改造, 从而在一般情况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 正确处理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2.1 长期坚持“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不变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是中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 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国的宗教政策, 最基本的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坚持独立自主办教, 这是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之总结。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是尊重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自由, 坚持独立自主办教, 是尊重全国人民的意愿。
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 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 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放弃在他们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工作。
2.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开展国际友好往来、促进世界和平等。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 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 在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2.3 要求信教与不信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和民族都应当互相尊重
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 不信仰任何宗教, 但是, 共产党人不能要求宗教徒放弃宗教信仰, 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 不能强迫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 宗教徒也不能反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同理, 一个民族在热爱自己信仰的同时, 必须尊重其他民族的信仰, 不把自己的信仰强加给其他民族, 只有这样, 民族关系才能是和谐的、正常的、社会才会稳定和发展。
2.4 加强宗教对话和交流,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宗教对话包括同一宗教内对话和不同宗教间对话。在进行宗教对话的道路上, 不能认为只有一种宗教是对的, 其他宗教最终服从于该宗教, 这种做法最终走向宗教霸权主义, 成为宗教战争的借口;也不能认为所有宗教都是一样的。耍尊重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 保持宗教之间的一定张力, 在张力中彼此互动、彼此对话, 在差异性的对话中完善自身并成长。宗教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不能通过对抗来解决, 应通过对话、通过扩大意识来实现, 要有宗教的全球意识。
要提倡宗教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宗教对话和交流过程中, 要先做一个倾听者, 尊重对方的话语权。不强迫向对方灌输自己的宗教观点, 应先了解对方的宗教诉求。其次, 要学会理解。在宗教对话和交流过程中, 要了解、理解对方的宗教观点, 不曲解对方的原意, 更不随意践踏对方的宗教感情。第三, 要学会尊重别人。在宗教对话和交流过程中, 要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宗教理论和宗教习俗。不用非此即彼、非正即邪的机械态度, 以狭隘的宗教感情替代理性的宗教智慧。要看到宗教之间的差异, 在对话的时候能求同存异。我们应尊重他们的这种习惯。这是宗教对话和交流的一些基本原则, 只有掌握这些原则, 才能使之更富有成效。
浅论邪教与宗教中国化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
近些年,身边的邪教猖獗,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平民百姓,都有邪教的影子。前几年的“全能神”,就是由赵占山创立,打着基督教的名义,假借“女基督”崇拜的名义,招摇撞骗,严重扰乱社会治安。成为国家稳定的一个顽疾。为什么邪教在当下的中国传播如此之快?这不得不提到中国的宗教传统和宗教现状,更不能脱离“宗教本土化”这一重要命题。可以说宗教中国化是邪教生根发芽的必要条件之一,也为邪教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环境和土壤。
一、中国的宗教传统与宗教的中国本土化
历史上,中国并未产生过亚伯拉罕一神教这样的宗教,本土的宗教只有道教和一些原始宗教。而道教的影响,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政府都不够强。首先,道教主张多深崇拜,而且因为道士主张炼丹养生,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撑,所以其受众群体有限,千百年来民间信徒不多。其次,道教奉行黄老之学,于封建王朝大一统思想无益,在历朝历代崇尚道教的统治者也屈指可数。而中华文明却易于接受其他文化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也可称之为本土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例:其一是自印度传入的佛教,在融合了儒学、道教之后开始本土化,逐渐产生了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并传入日本,具有深远影响。其二是大乘佛教的密宗,传入西藏后与当地传统的苯教结合而形成藏传佛教(喇嘛教),成为今天藏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起初传入中国的时候,由于教义和中国的民间习俗相抵触,所以遇到了很多阻力。例如,基督教禁止偶像崇拜,一些极端的基督徒砸毁了家族的祠堂,烧毁了孔子画像,而这明显不利于宗教在中国的传播。而后,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包容能力接受了基督教。在中國的基督教也摒弃了其刻板教条的习俗,变得更加适于中国人信仰。今天,在河南、山东、安徽的广大农村,基督教也很有影响力,其定期的集会、互爱互助也增加了民众对其好感。因此,宗教本土化是宗教在中国得以生存一个重要条件。
二、宗教本土化与邪教
上文提到,中国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而且中华文明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加以改造为自己所用。这种环境对于吸收容纳外来文化是很有益的,但同时,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也为邪教的产生于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两个环境尤为重要:1、中国没有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无神论者和无信仰的人群占据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多数人对于宗教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这样,一些邪教假借佛教、基督教之名行骗,很多人对此毫无辨别能力。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基督教和“全能神”是没有概念的。而像西方一些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人们对于基督教和邪教的区分能力就很强。2、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能力和接受能力。正因为我们中华文化易于改造其他文化,使之本土化,也为邪教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邪教可以光明正大地伪造、曲解宗教的教义和理论,使之更加迎合民众的心理。一些邪教就将耶稣基督打造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救世主”,并将一些人污蔑为“恶魔”。这些在神学中看似荒谬的事件却在实际生活中屡次发生,与中华文化的这种特点密不可分。
三、正确对待宗教本土化和邪教
宗教和邪教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我们不能因为邪教的传播而误解宗教本土化。宗教本土化是外来宗教在中国适应传播的一个过程,是积极而有意义的,对于宗教本身和广大受教群众都有有好处的。而邪教团体是危害性极大的非法组织,每个人都应该抵御邪教,这两者一定要正确且区分对待。
对于宗教本土化,我们还是要给予支持鼓励。一方面,宗教有利于填补人们信仰中的空白。因为宗教不仅能够让人获得信仰和心灵的寄托,而且其教义中积极向善的一面还能够感化人、教育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宗教也具有大的战略意义。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上,宗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纽带。中国的穆斯林就经常代表国家去加强与中东、北非地区的沟通和互访。在这里,伊斯兰教就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联系中国和外国友人的桥梁。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为邪教的不良影响而干扰宗教本土化的进程,干扰到宗教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打击邪教势力的同时,很多人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一些合法、正常的宗教也当成邪教而对待,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感情,这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
对于邪教,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和反对。邪教假借宗教之名,招摇撞骗,甚至伤害无辜,危害极大。除此之外,形形色色的邪教经常伪装成基督教、佛教从事活动,也会伤害一些群众对基督教、佛教的感情,加深民众对宗教的误会,加剧教民冲突。对于宗教本身和普通群众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接受合法宗教的本土化,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宗教本土化,而没有底线地容许邪教利用宗教本土化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要明辨是非、端正态度。
参考文献:
[1]吴东升.当代中国邪教信众的分析.江海学刊,2005.1
[2]安伦.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四个层面.中国民族报,2015年4月21日006版
[3]何秉松,廖斌.论当代邪教.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
[4]金宜久.三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陈焱,何其敏,试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路向.宗教研究,2009年第4期
[6]牟家骥.我国新时期邪教问题研究.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3期
[7]金刚,刘明华.中国化:外来宗教适应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美国宗教与中美关系 篇12
任何一项人类活动都在构建着世界,体育崇拜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无疑也有着自己的文化机制,并在现代文明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运动也循着人类历史的脚步借助不同时代的强大技术支撑,表现出兴旺发达的情形,然究其原因,体育运动对时代的追随是历史的选择还是其自身的优越性使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来解构体育运动的起源,以期为研究体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 宗教崇拜之于体育崇拜
崇拜,最初出现在非理性的宗教之中。是指信徒对神灵偶像敬畏和敬仰的仪式。崇拜是宗教这一特殊文化中最基本的内容。然而,在体育崇拜和宗教崇拜二者之间,我们很难画上等号,但是这二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宏观层次而言,体育崇拜与宗教崇拜二者在形式上并无差别;然而就微观层次而言,体育崇拜与宗教崇拜截然不同。主要表现在内容与实质以及崇拜对象上。
体育崇拜与宗教崇拜的相似性。从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发展的角度,崇拜的产生绝非偶然,它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思维能力发展的必然性。崇拜根植的土壤是崇拜者与被崇拜者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一般来说,是在两者之间不可比拟的情况下发生的,反映了崇拜者希望成功和追求完美的渴望。如果被崇拜者的行为不能反映崇拜者的愿望或者本能,那么崇拜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崇拜的发生也就没有了可能。宗教与体育的关联和“互动”客观上对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产生相互“引力”作用[1]。既然宗教和体育有“关联“和”互动“,那么其崇拜自然而然也带有某种相似的地方。宗教崇拜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和鞭策人的作用,是对人的一种不屈不挠精神的张扬和推崇。体育崇拜本身也是对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心理关照。就广义上而言,体育崇拜与宗教崇拜的崇拜都是源于被崇拜者的行为确切无疑的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然而,就微观层次而言,体育崇拜是宗教崇拜的一种否定性的扬弃,是宗教崇拜的可贵的颠倒[2]。从此,体育崇拜剥离了宗教的神秘,从古奥运会赛场上健美人体的优胜者崇拜开始,便与宗教这一人类意识形态的文化流分道扬镳。
3 体育崇拜的内源激励———竞争
进化论者达尔文揭示的生物学法则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他认为生存竞争是生物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化生生不息的一种过程。而人类作为生物的一种,应该是也必然是所有物种竞争能力最高的一种,也要经历这一铁的规律。人类来自于进化和进化中的竞争,那么人类对外在自然的征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手段,这种竞争的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对于竞争的理解总是从生存斗争的方面进行把握。正是由于骨子里充满的强烈的竞争欲,人类才变成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物种”,人类本性的驱使,人人期望着竞争,也期望着表达竞争。
4“体育崇拜“的“类宗教”回归
然而,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已经在有形和无形之中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体育“最初是献给神的荣誉,逐渐变成了运动员自身的荣誉,从展现神性逐渐变成了展现人性和个性,对英雄的崇拜变成对自我的崇拜“[3],这一简单的分化现象,并不意味着宗教与体育的彻底决裂,相反,从古奥运会场上对人体健美优胜者崇拜的产生起,体育虽然与宗教开始了分道扬镳的发展,但是它又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回归。虽然竞技体育逐步从原来宗教神圣体系的屏蔽和包裹之中游离了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功能的失效或隐退,导致的只是宗教功能的专门化和潜伏[4]。例如:奥运会中延续至今的奥利匹克的精神贯穿着宗教精神,顾拜旦认为,如果宣誓之类的仪式得不到“回归”,现代体育就会发生质变。具体而言,拳击比赛前的头戴形如花环的圣圈祈祷仪式、相扑运动前的向神致意的礼节等。
体育运动不仅体现着人类竞争的内源激励,更是在不同的时代发挥着自己特殊的作用,体育崇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崇拜阶段。
5 结束语
体育崇拜在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因其代表着人类本质的竞争欲穿越古今。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姿态,构建着自己独特的体系,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浓缩着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它不同于宗教崇拜,是人们借助体育来表达的一种内心的平衡。人人需要体育崇拜,这是体育崇拜的魅力之源。而宗教对于体育的影响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一种新的姿态、形成新的崇拜现象博古通今。因此,体育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
参考文献
[1]曹晓东.蒋荣.宗教与体育发展关联性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8)29.4
[2]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5.
[3]吴赋光.宗教形态的差异是古代中西竞技体育发展走向不同的重要原因[J].成都体育学报.1994.20(3):14
【美国宗教与中美关系】推荐阅读:
美国政治宗教11-15
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07-30
浅谈艺术与宗教的关系12-18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0-13
宗教对古希腊城邦对外关系的影响12-31
法律与宗教09-05
宗教与文化10-03
宗教与体育12-29
文明与宗教06-06
宗教与科学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