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24-10-13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共5篇)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篇1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前言:宗教是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产物。以往,宗教学界和历史学界在探讨世界性宗教形成和发展问题时,一般都着眼于宗教本身的教义和信仰,注意深入挖掘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数人都忽略了地理环境诸因素对宗教的影响。本文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例,对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粗浅分析。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形成的外在条件之一。美国著名的女地理学家辛普尔在论述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时,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摆到了很高的位置,她认为,是在西亚“这种单调的沙漠环境里,自然而然地使人们产生了一神教”。辛氏的观点虽有过份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之嫌,却也有一定的道理。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的国际商道附近。

新航路开辟(15世纪)以前,维系东西方之间联系的通道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欧洲──小亚细亚──黑海、里海南部──中亚──印度、中国;第二条是,欧洲──地中海东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中国;第三条是,欧洲──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红海──阿拉伯海──印度──中国。这三条交通线都以中东地区为枢纽,以古印度为实际终点,以中国为理想中的最远端(15世纪以前,虽然有丝绸之路,但中国和西方仅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商业往来)。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会”。印度的黄金、香料等商品在世界市场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当时的恒河流域更是出现了以舍卫城、阿逾陀城、王舍城、吠舍厘城、瞻波城、波罗奈城、侨赏弥城、但叉始罗城、华氏城等为代表的九大工商业城市。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之真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人们经济地位的极度分化,一些富裕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种姓家产万贯,而大量的首陀罗却身无立锥之地。释迦牟尼即是在这种形势下打出“众生平等”的旗帜,向宗教特权阶层--婆罗门贵族发难,创立了佛教。

基督教最早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地处中东的心脏地带,扼守三条国际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自古就有国际交通枢纽之称,历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遍地流着蜜与奶的地方”,真可谓是过客匆匆,许多民族都在此演出了一幕幕的活剧。古代犹太人在此建国的美梦被异族军队的铁蹄一次又一次地踏碎,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他们只好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都寄托给了上帝,创立了犹太教,在此基础上,公元1世纪又出现了基督教。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当时,这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游牧经济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阿拉伯人每年都要沿一定的路线迁徙,在干旷草原和沙漠中逐水草而居。值得庆幸的是,半岛的西部有三条重要国际商道之中的一段──希贾兹商路,商路上有重要的中转站--麦加古城。于是,东西方文化的精髓遂在此汇成了一个震撼世界的伊斯兰教。

二、世界三大宗教的传播与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宗教的发展离不开空间的传播,这是宗教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其能否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宗教可以扩大自己的活动区域,增加教徒的人数,形成一定的、与起源地相关的宗教分布区域。而固步自封、偏安一隅的宗教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影响衰微的民族或地区性的宗教,甚至会遭到灭顶之灾。

世界三大宗教的对外传播受到诸多地理因素的影响,兹分述如下:

1、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三大宗教传播的影响

三大宗教的对外传播与地形、气候、海洋、河流等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从整体而言,三大宗教的传播是在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

佛教的发源地南亚次大陆南部被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所包围,北部有喜马拉雅山为阻隔,东部通过孟加拉湾北部沿岸与东南亚相通,西北部有苏莱曼山口和西亚、中亚相通。鉴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佛教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的地理阻力甚大,所以它的主要传播路线只能是沿恒河东下,或逆恒河、经印度河、穿越苏莱曼山口而西向。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佛教走向世界时选择了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向东传播,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第二条是先向西再转而向北,到中亚又折而向东。由于佛教向西大规模传播之时(约1世纪以后),在它的西部先是有波斯(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和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的基督教,6世纪时又有了强劲的伊斯兰教,以这三股宗教势力为代表的西亚宗教不断东渐,所以,佛教在中亚和它们遭遇后只能是转而北上又东下,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进而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第三条是翻过喜玛拉雅山山口,直接向北传入西藏、蒙古等地。前两条是佛教传播的主要路线。

基督教虽然产生于国际十字路口,其传播可以选择多种方向,但是,由于伊朗高原以东的亚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地中海式气候反差太大,加之这两个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和伊斯兰教的强劲压力,所以,它最终只好向西部传播,最初主要是对地中海沿岸地区产生影响。而传播的实践证明,基督教思想也确实符合地中海式气候或与此相近的海洋性、温带气候影响下的居民的心理,所以,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一帆风顺,欧洲很快即成为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有时高达54℃,热季长达4-5个月,昼夜温差达26℃,降雨量很小,有时甚至滴雨不下,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所以,教义简略、通俗易懂的伊斯兰教普遍受到了民风纯朴、憨厚的阿拉伯人的欢迎,并很快在自然环境相似、社会发展进程相当的民族和地区得到迅猛的传播,如西亚、北非的许多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即基于此种原因。有学者戏称伊斯兰教是沙漠气候下的宗教。甚至有人说20英寸的等雨量线,就是伊斯兰世界的界线。

2、人口迁移因素对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

恩格斯曾经指出,最初“在每一个民族中形成的神都是民族的神,这些神的王国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领域,在这个界线以外,就由别的神无可争辩地统治了。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灭亡。”这段话,从一个侧面阐明了宗教的发展(或没落)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

古往今来,许多民族、国家之间都进行过难以数计的战争,与之相伴的往往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实质上也是一次次的“各种民族宗教和国家宗教之间的竞争。在众多的神灵和宗教的角逐中,他们都要抬高自己所奉神灵和宗教的权能,压倒以至否定其他的神灵和宗教。一批批的民族和国家在斗争中的失败和灭亡,最终促使他们的神灵和宗教的灭亡。作为胜利者的民族和国家,其所奉之神灵和宗教自然会从局部地区的神坛跃升到高高的天堂”。所以说,“跨国度的和世界性的宗教也是在民族国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人口迁徙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

公元1世纪左右,古印度受到了来自中亚地区的月氏人的入侵,他们在中亚和印度河流域建立了贵霜帝国,和中国东汉、罗马、安息形成并驾齐驱的世界四大帝国。迦腻色加统治时期(约公元78-101年),大力鼓励月氏人改宗佛教,并不遗余力地把佛教推广到贵霜帝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佛教能顺利地通过中亚、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与月氏人的对外战争和民族迁徙是分不开的。

在基督教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人文因素显得更为突出。3世纪以前,在中东地区,南来北往、东征西讨的民族都把巴勒斯坦地区作为争夺的重点,势力微弱的犹太人在无数次的民族征服中,经常被迫流亡他乡。随着犹太人的不断迁移,基督教象星星之火般被播散到欧洲各地。4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席卷整个欧洲的民族大迁徙,把欧洲原有的民族秩序搅得天昏地暗,刚刚由原始社会末期向封建制飞跃的“蛮族”(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克勒特人),在主宰几乎整个欧洲的同时,也把基督教传遍了欧洲大陆的各个角落。犹太人、特别是“蛮族”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6世纪中期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打着“圣战”、“为安拉而战”的旗帜,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阿拉伯人纷纷离开自然条件恶劣的故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往他乡的征程。中亚、小亚细亚、北非,甚至是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伊比利亚半岛等地都出现了数量空前的阿拉伯移民。伊斯兰教正是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阿拉伯移民浪潮之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

更能直接说明这一问题的历史史实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前,南北美洲并无世界三大宗教的踪影,当地的土著居民还处在落后的图腾崇拜阶段。然而,伴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脚步而来的是,大量的欧裔移民涌入新大陆,据统计,新大陆发现后的400年间,欧洲向美洲移民达3.8亿人。⑤基督教就是和这些欧洲移民一起被移植到了新大陆,美洲从此也就变成了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3、政治版图变化对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

政治地图表示各国政治的空间差异,反映各国的统治范围,在特定的政治版图之内,往往会有一种特定的宗教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不争的史实是,世界帝国虽不能创造世界宗教,但一种宗教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却总是借助于世界帝国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权威。在每一个世界宗教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一个帝国巨人: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教的传播虽然已在恒河流域取得了胜利,但把佛教推广到印度全境,却有赖于阿育王的孔雀帝国在印度全境的统治。而贵霜帝国则把佛教从印度带到了中亚,进而影响中国,并通过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强大影响,使佛教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成为世界霸主,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如果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不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或罗马本身不是一个雄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如果查理大帝不扶持教皇或没有一个法兰克人建立的查理曼帝国,那么,基督教在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进一步讲,如果不是欧洲列强对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基督教走向全世界也是不可想象的。伊斯兰教从创教之初就已经牢牢地绑在了阿拉伯帝国的战车之上。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对信奉多神教的麦加古莱氏贵族在军事上的胜利,麦加克尔白神庙的多神殿是不会皈依安拉的;伊斯兰教安拉的权威如果失去了阿拉伯帝国的光辉,它在地中海周围的广大地区是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个不同的阶级都利用它自己认为适合的宗教”,“至于这些老爷们自己相信还是不相信他们各自的宗教,这是完全无关紧要的。”宗教为什么在这些古代的超级大国格外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呢?究其原因,是这些帝国的君王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宗教对他们政治统治的重要性。他们知道,尽管用铁蹄可以踏出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却并不能消灭帝国境内的种种矛盾。国内有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就会有此起彼伏的奴隶(农民)起义或民族独立战争,天下就不会太平。当然,这些起义或许能被帝国的军事力量所镇压,但却很难铲除其隐患。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使人们安于现状呢?帝国统治者们在这一问题上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最后,“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领域内。于是另一个世界打开了。”统治者们就这样“慷慨”地把宗教赠与了人民大众。

三、宗教信仰差异与地理环境

1、世界三大宗教的信仰差异

不同的地理环境又是形成不同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自然条件特别险恶艰苦,宗教的神秘性和信徒信教的狂热性就会表现得格外明显。而自然条件优越的环境下形成的宗教,可能会是一种和他们的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重理性、重内省的多维哲理思想。世界三大宗教受三种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宗教信仰也恰恰代表了宗教的三大流派。

佛教创立于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富庶的恒河流域,人们对本土之外的外部世界并无多大奢望。反映到宗教上即是重内省、宁静勿动,渴求能远离尘世、超凡脱俗,摆脱世俗杂念,专心修行,以获佛果;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一种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所以,它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格外强,其宗教信仰的最大特点是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抓住普通大众的心理;伊斯兰教产生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阿拉伯沙漠地带,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构成其宗教信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它的教义从表面上看虽然浅显易懂,但却对穆斯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2、当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情况

当代宗教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和上述信仰差异的特点基本相吻合。

佛教文化圈主要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属巴利文语系的有泰国、不丹、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属汉语语系的有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北部地区)等地;属藏语语系的主要是我国的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其中,泰国自1932年以来的各部宪法都规定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国内佛教信徒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不丹以喇嘛教(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国内信徒达到总人口的80%以上。

基督教的主要势力范围首推欧洲全境,而后是南北美洲,再次是大洋洲。目前,在欧洲,基督教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有12个,其中天主教国家6个,即梵蒂冈、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洛哥、葡萄牙、意大利等;东正教国家1个,即希腊;新教国家5个,分别是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美洲的巴拉圭和哥伦比亚也以天主教为国教。当然,以上仅仅罗列了世界范围内把基督教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14个国家,事实上,除此之外,基督教还在其它西方国家起着不可替代的精神指导作用,只不过是基督教在这些国家没有享受国教的地位罢了。

如果说佛教、基督教世界的关系网稍嫌松散的话,那么,伊斯兰教就是另外一番情形了。

伊斯兰世界在西起西径18°,东至东径140°,南起南纬10°,北至北纬55°的广大区域内,形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伊斯兰风景线。通常所说的伊斯兰世界是指伊斯兰会议组织的47个成员国,其中的29个国家更是把伊斯兰教确定为国教:即亚洲的阿富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基斯坦、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孟加拉、沙特阿拉伯、叙利亚、文莱、也门、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亚、约旦、巴勒斯坦等19国;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吉布提、科摩罗、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索马里、突尼斯、苏丹等10国;欧洲的阿尔巴尼亚。近年来,这些伊斯兰国家正在伊斯兰教旗帜之下试图组成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伊斯兰国家联盟,对国际社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黑色冲击波”。

综上所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主观意义上讲,是它们在宗教信仰、教义上超出了民族和地域的狭隘性,并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首肯;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说,它们所受到的地理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是其成为世界性宗教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人文地理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美国,谢觉民;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 4,《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大吉;

5,Halford J.Mackinder, The scope And Methods of Geography, The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篇2

公元476 年, 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 欧洲开始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之旅。历史学家将这一时期界定于公元5 世纪到15 世纪, 这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欧洲的科学界并没有将古希腊的科学之光传承并继续点亮, 而是出现了漫长的停止期。尤其是在基督教统领整个欧洲后, 科学自然的发展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在中世纪前期宗教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了压制, 这种压制表现在:

1. 宗教及其教义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制约

在中世纪的欧洲, 科学发展和宗教统治之间的关系整体而言, 表现为科学发展的停滞和空白, 因为这一时期的宗教对与其教义相悖的科学理论完全禁锢。当时教会对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说强烈反对, 不但将研究这一学说的伽利略长期软禁, 而且将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残忍的烧死。这些事实均证明, 在中世纪, 宗教及其教义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制约作用, 这一时期科学领域的几部发展为零。不但没有影响力巨大的科学家, 也没有引起轰动的科学巨著出现。

2.宗教对科学思想的排斥

科学与宗教之所以会产生强烈冲突, 主要在于两者规范的差异性, 它们分属各自的理论体系。宗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 以某种信仰为前提, 而科学则属于开放式的发展体系, 以客观、理性和经验为基础。宗教对事物的解释是超越自然原理之上的, 而科学则是以客观的论证证明自然中的现象和规律, 具有典型的实证色彩。可见, 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本质在于认知观点的冲突。著名学者罗素曾就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做出如下解释:神学代表权威, 而科学代表观察, 科学家不会因为宗教权威的观点认可或否定某个命题, 并要求得到公众的承认。科学的进步使公众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能量, 并迫使神学为科学做出让步。

当然, 事物的本质有着双重性, 科学与宗教所产生的冲突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而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中世纪宗教神学对科学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1.宗教弘扬理性精神, 确立理性方法

为了使公众接受基督教教义, 使之成为公众信仰, 同时也为了减少异教徒的挑衅和发难, 基督教在发展之初即以方法论对其教义进行解释和辩证推理。13世纪, 以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家相继建立起神学研究体系, 在利用逻辑推理的同时借助神学命题来证实教义的科学性, 从而使两者之间呈现出空前融合趋势, 在教义中彰显出理性主义光辉。从奥古斯丁开始, 独断信仰已经不能完全左右神学家们, 这一时期的神学家需要以理性的观点实现对《圣经》的诠释, 同时还需要以具有高度逻辑性的辩证方式对信仰做出确证, 这些都赋予了中世纪神学典型的理性精神。因此, 法国学者Etienne指出, 中世纪的宗教不单纯是一种信仰, 更是长达千年的抽象思维的演进。中世纪的神学有着浓厚的理性色彩, 对于古代极端怀疑观点起到了强大的抑制作用, 使批判精神得到了空前发展, 在求证方式与求证精神中更趋于理性化, 为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

2. 宗教为科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中世纪与古罗马相比, 在生产力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商业发展日臻完善。对于这一现象的形成恩格斯解释为:由于中世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了商业环境的发展, 促使生产条件逐步完善, 生产形势和规模也获得了更大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交流更为频繁。工商业的高度发达为科学研究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促进了新的科学现象的出现, 并带动了针对这些新现象开展的科学研究, 促使科学实验手段不断进步, 使新工具的制造基础更为坚实。东方文明的传播和渗透, 促进了希腊航海事业、文化科学以及宗教改革的发展进程, 使其活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展。

3.宗教支撑了科学研究

在中世纪, 宗教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包括为其提供研究经费和研究场所等。客观来讲, 中世纪有不少科学成果是由教徒研究和传播的。近代科学的发展同样与宗教发展相辅相成, 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在物质与精神上实现了协调和制衡。科研工作者以教会、大学、协会等组织, 形成了具有独立性的知识阶级, 为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 促使近代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均可通过实验进行求证, 自然界的现象和本质, 都可以利用数学性的逻辑思维进行解释, 这些解释具有进一步求证空间, 在论述过程中有其必然性和或然性。

1.随着科技与宗教的不断交融, 中世纪哲学也不断发展

中世纪哲学主流思想体系统称经院哲学, 其内部涵盖了多个学派, 学派之间的争议历来存在, 最典型的应该属“实在论”和“唯名论”之争。这些争议并不是空洞的学术理论之争, 而是促进经院哲学发展的推动力。经院哲学的创始人及推动者非爱留根纳莫属, 他以犀利的哲学思想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被誉为中世纪的“哲学之父”。黑格尔指出, 中世纪哲学的实质性发展是以爱留根纳为始发点的。在柏拉图理论引导下, 爱留根纳建立起当时完备的哲学体系。11世纪中叶, 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神学研究中引入辩证法, 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和神学领域的争议。在这一过程中, 安瑟尔谟以“信仰决定理性的观点”肯定了神学研究中理性逻辑的作用, 从而使经院哲学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而“共相”问题的争论, 则逐渐分化成两大流派, 即唯实论和唯名论。

唯实论主张“共相”是真实存在的, 是事物与生俱来的精神实体, 是客观存在的。而唯名论则主张“共相”仅仅是概念或者某一名称, 只有极少事物客观存在。这些争论以理性逻辑为依托, 促进了理性逻辑的发展。因此在教义体系内, 理性主义重新复苏。而唯名论由阿奎那引入自己的研究体系中, 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庸意义的唯实论观点。发展至后期, 培根对这一理论做出概括:“个别事物的确与共相存在, 但是与心灵没有丝毫依赖性, 其自身存在是客观性的, 不具备对附加物的依赖性”。培根依据共相理论承认, 只有科学是通往自然真谛的有效途径。“有智慧的人通过实验来了解事物的本质, 如果不通过实验, 那么对任何事物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这一观点确定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培根理论的发展, 打破了原有经院哲学的束缚, 使实验理论得到了实质性发展。在此之后, 司各脱等人对科学实验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并提出了分层次认识事物的观点。在这些学者的倡导和亲身实践下, 科学的客观、理性特点得以突出和发展, 促使近代科学得以萌芽。

2. 经院哲学能够在信仰和理性间起到协调作用

当两者发生矛盾时, 经院哲学能够对主体的理性认识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但是在其始发阶段, 却蕴含着一定的消极因素, 尤其是从其影响方式看, 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自阿奎那之后, 经院哲学的消极特色越加明显, 而且流派之间的争议学术性也明显下降。经院哲学派学者已经不再关注现实和自然变化, 而是在教会经文中断章取义, 并将其视为不容置疑的真理。研究者将教会信条视为天经地义, 进而成为经典的奴隶。这样的哲学研究已经严重脱离实际, 难以产生智慧的火花, 严重脱离现实, 迂腐守旧, 成为禁锢公众思想的枷锁。

培根曾就阿奎那的理论进行过严肃批判, 指出在神学理论中, 也必须有科学的证据作为支撑。在《圣经》的研究中同样需要结合历法、历史、民俗等因素。培根对教会予以大力抨击, 提出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利剑净化教会的观点。研究者指出, 经院哲学主张唯名论, 这是导致其消亡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一主张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 科学的完善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宗教哲学所推崇的世界观, 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对立性, 在中世纪初期, 基督教的神学理论极大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这个问题需要客观的辩证看待, 需要认识到科学发展中宗教的积极推动力。在中世纪的神学思想中, 一些观点已经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神学理论, 很大程度上与古希腊哲学的宇宙原理相契合, 在哲学中体现出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性。另一方面, 在基督教神学中唯名论和唯实论的矛盾辩证中, 经院哲学对其促进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观点改变了公众对于抽象神学的信仰, 使信仰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 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为近代科学观点的充实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摘要:中世纪宗教哲学的发展, 犹如一把双刃剑, 对当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双重作用。中世纪欧洲神学曾经引起公众的强烈争议, 对于持反对态度的公众而言, 很多人将这一时期比喻为科学的“黑夜”, 科学被描述为苍白空洞, 几近消亡, 但这“科学的黑夜”却催生出近代科学的文明。人类的发展进步是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 即使思想与自由受到禁锢, 也不能将人的思想彻底消灭, 这就是“生命有限、思想无限”的科学精神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世纪,科技,宗教

参考文献

[1]赵敦华.基督教哲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车铭洲.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篇3

关键词:艺术与宗教哲学关系

1艺术与宗教、哲学的统一性

艺术、宗教和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这三者作为心灵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共同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艺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出来;宗教离开艺术的客体性相转而把内在的主体性呈现于观念;哲学则用自由思考去掌握和理解原来在宗教里只是主体情感和观念的内容。也可以说,通感是艺术的创作源泉,神秘感是宗教形成的始点和宗教传达的发端,崇高感是哲学世界的一个属性。宗教与哲学作为梳理过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体系,与感性的艺术似乎是相抵触的,事实却是,三者之间虽然有相互制约的成分,但也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尤其是充满活性和不确定性的艺术更是游离于宗教和哲学之间。

2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从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即艺术与宗教均处于萌芽状态时,二者即发生着联系。大部分的艺术形式诸如音乐、舞蹈、雕塑、绘画、陶器等都会用来表现某种神秘的神性控制,并用于原始宗教的仪式当中。据我国著名的东方美学大师、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考证,舞与巫原同一字,可见原始歌舞和巫术仪式紧密相关,这在今天一些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中也有反映。而诸如尼日利亚头雕、拉斯科洞穴岩画、青海陶盆、广西花山岩壁画等等这些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作品也大多是出于巫术目的或带有宗教色彩而创作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有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宗教歌曲和宗教音乐,如道教的斋醮乐,佛教的唱经乐等。

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使宗教不但能对教徒产生显著效果,对一般民众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凡宗教,不论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中的大乘、小乘,基本上都是面向普罗大众宣讲教义的,然而不是每门宗教的教义都浅显易懂。尤其是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虽有政府组织佛学大家诸如鸠摩罗什、玄奘大规模译经释道,大部分的经书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还是十分晦涩的。艺术却能将宗教内容直观地展示给民众,战火纷争的魏晋时期,当过往丝绸之路的商旅百姓看到麦积山上的泥塑壁画时,必会在艺术强烈的表现张力前生出向佛的心愿以求得到庇护。唐代以画佛出名的画家吴道子,他画的地狱阴森恐怖,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果,以至于长安不少看了该画的渔民屠夫怕因杀生堕入地狱而纷纷转行。

另一方面,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直接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艺术发展不可争辩的因素。在中国,宗教文化一方面直接促成了传统戏曲与古典小说的创作,如观音戏和《西游记》:另一方面也哺育了大量雕塑、壁画和建筑艺术,如上文提及的麦积山和我国著名的敦煌、龙门、云岗、大同等举世闻名的石雕壁画等都是因佛教的广泛传播造成的。宗教同时也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美学家蒋勋就特别推崇禅宗精神对于中国绘画风格的影响,他认为禅宗在绘画上启发了笔简形具之创作,以气韵为主的禅画由之兴起。同时认为中国大乘佛学,至禅宗而发展至极致,中国山水画也至禅画而达顶峰。

虽然宗教与艺术有亲缘关系,但是宗教也有疏离艺术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宗教信仰赖以发生的虔诚心理不能容纳艺术创作必需的自由创造精神。其具体表现一是宗教戒律和宗教禁欲主义遏制了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二是被宗教提倡的理性思辨阻碍了艺术思维的发展,宗教把艺术限于宗教规定的范围和样式中,阻碍了各种艺术形式的争鸣和创新,窒息了艺术发展的活力。藏传佛教中以“三经一疏”来保证唐卡作品在宗教功用上的质量,虽然此举保证了佛画的正确性、规范性,但也因此而约束了唐卡的创造性活力,使得千百年来的唐卡在题材、内容、形式上都发展缓慢。

3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哲学的智慧不仅仅是教人思维的途径和方法,还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掌握思想运动的逻辑,从而探求真理性的认识。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表示对世界和自身及二者关系看法的一种特殊方式。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哲学有艺术的客体性相,固然已经把艺术的外在的感性因素抛开,但是在抛开之前,哲学已把这种感性因素转化为最高形式的客观事物,即转化为思想的形式。艺术与哲学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艺术因哲学而更伟大”和“艺术是哲学思考世界的重要途径”。艺术与哲学的相互联系,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也是不言而喻的。从“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等等这些,就能深刻反映出两者的密切关系。

“艺术因哲学而伟大”。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会在艺术作品中渗透着、寄寓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一系列哲学范畴的东西,而作品本身所发出的哲学讯号也成为评判、赏析作品的重要依据。先秦诸子散文在历经焚书坑儒这样的灾难之后仍不断传抄记诵几千年,成为历朝历代文学家顶礼膜拜的对象,除了政治因素外,文章自身所体现出的伟大哲学思想是其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宋代哲学思想中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

“艺术是哲学思考世界的重要途径”。艺术同时是哲学家审视世界、思考社会、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哲学和宗教一样属于系统的、理论的逻辑意识体系,哲学家的作品同样需要艺术,否则再精妙的理论也会显得枯燥。庄子描写梦蝶表达自己的齐物论思想,将人生的真与幻、生与死、物与我等同起来。萨特作为哲学家获得的却是诺贝尔文学奖。

4结语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 篇4

张彤磊 朱卫

摘要:当前中国农村宗教影响力呈扩大之势,已从政治、经济、道德三个维度影响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长期正视的问题,应发挥宗教积极因素,弱化其消极影响,使之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关键词:农村宗教;新农村;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经济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1]对社会发展而言, 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等功能。文化建设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我国农村宗教呈不断升温态势,宗教信徒人数日益增长,宗教显性和隐性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积极引导农村宗教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适应,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长期课题。

一、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回避和长期面临的问题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前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宗教扮演着或显或隐的角色,发挥不同的功能和影响。根据马克思宗教理论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背景,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长期正视的一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规律的科学分析,说明宗教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赖以存在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最初的宗教观念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极其有限的背景下产生的。进入阶级社会后,以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造成的巨大苦难和绝望,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虽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尚未穷尽对人和自然的认识,人们[2]

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还远远没有消除。

2、历史经验证明,违背宗教规律必然导致社会冲突,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政策,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文革”时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党的宗教政策出现了偏差。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内容几乎仅仅被归结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在实践中号召同宗教进行斗争乃至“消灭宗教”。这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宗教的科学理论,否定了党和国家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导致根本取消宗教工作,严重破坏了党领导下全国各界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

二、当前中国农村宗教从政治、经济、道德三个维度影响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急剧转型给人们在思想、经济、心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革造成的主导精神的缺失加上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真空,宗教也乘虚而入,并逐渐升温。当前农民信仰者数量不断增长,信仰程度在加深,宗教影响力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些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1、宗教信仰的影响挤压了新农村政治建设的文化空间。

本质上看,宗教有神论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根本对立,宗教影响力的扩大必然会冲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弱化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直接影响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扩大基层民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政治保障,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虽然国家禁止宗教组织干预政治事务,但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教群众的增多,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宗教组织的影响。某些信教乡村的村委会甚至成为教会的代言人;在某些信教群众较多的农村地区,教会的影响有时超过了村委会,甚至有的村要召开村民

会议也必须通过教会召集。一旦在村级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和村委会等正式组织的矛盾,就会演变得较为激烈,影响到村民自治的顺利开展,从而带来诸多农村社会问题。

2、功利化的信仰色彩冲击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文化导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只有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新农村的伟大蓝图才有可能实现。但经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导向,鼓励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经济利益的调整导致了人们心态的变化。极端个人主义、功利思想、实用主义等观念在农村中开始流行,一些村民国家观念、全局观念、集体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逐渐淡薄。

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宗教愈来愈明显表现出功利化趋势,又对上述思想与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许多村民信仰宗教并不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而是以期望神灵保佑自己赚钱发财、平安无病等直接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为根本出发点,这无形的助长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现实主义观念的流行。其二,村民信仰的神灵数目无限扩大,期望借助众多功能不同的神明的存在,更多地满足个人精神心理上需求的渴望。而在这种心态之下所透露的目的,就是多种机会的利用,包括多种选择、多种试行、多种经营或善于钻营的现实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3]。

3、封建迷信影响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文化氛围。

封建迷信和宗教在内容、组织形式、信仰方式、社会后果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但在神道设教,宗法制度观念长期的历史影响下,封建迷信仍然与宗教纽和在一起,深深影响很多村民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且封建迷信往往披上宗教的外衣,打着行善的旗号,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少农村中,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算命问卜、观阴阳、信符咒、观手相、占星术、圆梦测字、赶鬼驱病等现象复出,在一些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耗费巨资建庙祭祖等现象盛行。这种风气与新农村崇尚科学的道德建设内涵背道而驰,不但严重影响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文化氛围,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三、引导宗教社会功能,弱化宗教消极影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社会功能是指某一社会子系统或社会现象在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作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任何一个社会子系统,必须具有为达到促进社会向更好、更完善方向发展的特殊社会功能,否则它将无法在社会系统中存在下去。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宗教和社会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社会整体对宗教的作用是制约性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宗教对社会整体的作用和功能也很明显。面对宗教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存在的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弱化降低宗教负面影响,引导发挥宗教积极因素,可以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

1、有效发挥宗教社会整合功能,降低极端宗教信仰与情感。

共同的信仰使信徒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从而增强信徒的团结与一致,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如果信徒对宗教信仰与情感极端狂热,一旦现实社会与其信仰存在某种紧张,宗教则有可能成为破坏社会秩序,动摇国家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利益分化和重组的过程,如果各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好,将会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在我国农村信教人数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有效发挥宗教社会整合功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必须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信徒大规模干预乡镇村务的情况,“法轮功”等一些邪教组织更是利用信徒的信仰和情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合理利用宗教社会心理调节功能,弱化宿命论与出世观念。

信徒对超然于现实之外的彼岸世界的追求,可以消除他们对现实世界不满而造成的愤懑、焦虑、恐惧等心理,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在经济浪潮下,部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甚至在生活中遭受挫折和打击,与短时间富起来的人形成巨大反差,加上在征地拆迁、土地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不断受到侵犯,极易导致社会冲突。合理利用宗教社会心理调节功能,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能够保持心理稳定与平衡。但部分信徒往往产生命定思想,不敢面对人生,逃避现实,沉迷于天国的幻想之中。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宿命论、出世观念的流行会对发展农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3、积极引导宗教教化和交往功能,避免狭隘宗教认同思想。

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宗教教义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共同的道德要求, 符合人性对亲情、友爱、正义、公正、德性等等的心理需求,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相适应的。积极发挥宗教教化功能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推进新农村建设。但另一方面,一些信徒宗教认同思想狭隘,常常有以己为宗,视其他宗教、教派或不信教群众为异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疏远乃至对立冲突。

综上所述,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采取多种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弱化和降低宗教影响,发挥引导宗教积极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陈国清.当代中国农村民间宗教转型的原因及趋势[J].北京:时代人物,2008(5)

作者简介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篇5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差异,并尊重世界各国的语言和宗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人数最多的宗教。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2.阅读材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他们的建筑特色。

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

2.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理解并尊重宗教信仰的差别。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宗教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导入: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世界的语言

教师板书:一、世界的语言

教师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语言?除了我们使用的语言外,你能说出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语言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出知道的语言。

教师承转:大家列举了很多语言,那么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请看阅读资料,并且注意资料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世界语言知多少

学生活动:阅读并抢答,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教师板书: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教师承转: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也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几种语言的文字和主要分布地区。

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语言文字图、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

学生活动:开展小组竞赛:读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并在全班交流: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教师归纳:世界的主要语言分布。

教师承转:汉语不仅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汉语和汉字还是世界上最科学、最优美的语言和文字之一。汉字书法是高雅的艺术品。那么汉语除了在我国使用以外,你知道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请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些国家和地区。

多媒体展示:世界政治地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到讲台上指图说出这些国家和地区。

教师承转: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宗教信仰上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师板书:二、世界三大宗教

学生活动: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宗教的各种资料,初步了解宗教的有关知识。

多媒体展示:音像资料:三大宗教的产生和分布

学生活动:看资料后结合课本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表,并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填写:

世界三大宗教产生地区与主要分布地区表

宗教

产生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教师指导:利用世界宗教分布图订正以上表格的正确答案。

教师承转:三大宗教不仅产生地区和分布地区不同,而且它们代表性的建筑也不相同。你能区分不同宗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吗?

多媒体展示: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景观图

学生活动:读图辨析各宗教的建筑物,讨论不同宗教建筑的特色。

教师启发:

1.我们身边有没有信仰宗教的人?他们信仰什么教?

2.唐僧去西天取的哪种宗教的经?

3.我国一些有和尚或尼姑的庙宇属于哪个宗教?

4.你能说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吗?

5.你能举例说出某些国家或民族的宗教信仰吗?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以上问题,明确我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教师承转: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想?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谈各自的收获和感想。

(四)课后作业

读漫画“求神不如求人”,说说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上一篇:秘书三级基础知识下一篇: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